•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林業技術專業論文范文

        林業技術專業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林業技術專業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林業技術專業論文

        第1篇:林業技術專業論文范文

            培養林業初、中級人才的林業專業學校及專業明顯減少。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省有培養林業科技人才的學校六所,而目前僅剩兩所;專業由原來的“林業”、“經濟林”、“木材加工”、“食用菌培養”、“園林”、“裝演”等十幾個專業,至目前的“園林”、“裝瀟”等幾個專業,社會適應力逐步減縮。

            林業科技論文的數量及質量銳減。以某林業學校為例,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期,該校每年都有許多教師發表有一定影響的林業科技論文。而自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學校教師發表的林業科技論文數量明顯減少,并且許多論文的寫作和發表,并不是因為有重要的科學發現或科研成果,其創作目的也不是為了引導、指導生產、促進生產,而僅僅是為了評職稱,湊足論文數。真正主動出擊,動手研究的林業科技論文減少,科技含金量明顯降低。

            林業學校的生源明顯減少不僅僅是應屆的初中、高中畢業生讀林業學校的人數明顯減少,在職職工繼續教育選擇林業及相關專業的也明顯地減少,職工繼續教育的積極性普遍不高。

            按理說,湖北省的林業教育應該不致如此。一是我省每年的中、高考報考人數及錄取比例在全國三十多個省、市來說,應該是排在前列的,如果學生愿意選擇林業作為自己的職業的話,生源問題應該不會像現在這樣,成為中等林業學校及高等院校辦學的首要間題。前幾年我省中等學校多,且每個學校的學生都不少,而現在許多原來以“林”字開頭的專門學校,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都先后將專業重點轉移到其它方面,也就是說,學校辦學的數量較前階段相對較少。照理說,學校數量減少,那么剩下的學校的生源,尤其是高等院校的生源,應該不會如月前的門庭冷落的狀況,而應該是人滿為患才是。二是我省的學校教育較鄰省發達,湖北省的中、小學教育,無論是在校生人數、適齡兒童的在校率,還是學校的教育質量,在全國范圍內還是比較靠前的。如果我省的林業產業及林業科技有重大成就,也就是說,如果目前我省的與林業相關的企業在全國或是全省有一定的知名度;林業科技成果在轉化上能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讓林業職工或是農民得到切實的利益,高等院校的生源及中等專業學校的生源也不應該有困難。三是我省的交通,無論是在航空、公路、鐵路還是水道都很便利,橫貫我省的長江素來被稱為黃金水道,京廣、京九鐵路又縱穿南北;而以湖北郵電科學院為代表的高校,在電子信息的某些領域,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處于領先地位;同時又處在亞熱帶,屬于半濕潤氣候,適宜許多速生樹種及多種經濟作物以及花卉的栽培、繁育,在如此優厚的自然條件、信息及物流條件下,我省林業行業應該在我省國民經濟建設中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在考生心目中的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四是我省處于長江中游,是長防林建設的重要省份,國家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經費投人,國家從一九九九年開始在林業行業中實施的“六大工程”,顯示對林業生產及環境保護高度重視,加大了對我省林業產業的投人。

            也就是說,隨著人們的消費觀念、消費意識的不斷轉變,人們要求回歸自然、重視環保的呼聲愈來愈高,我省林業教育應該獲得長足進步。一方面,我省林業教育發展中,有較其它省份更為有利的地理、氣候、教育資源優勢。另一方面,我省林業發展現狀,應該對林業科技人才有大量的需求。林業學校教育應該不致出現象目前這種“門前冷落鞍馬稀”的窘狀。

            但實際上,這狀況卻還在持續,并且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那么,這一狀況產生的根源在哪里呢?筆者以為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學校教育與實際需求嚴重脫離,教育本位思想明顯。學校教育者沒有一種大林業觀。以某林業學校為例。學校在七、八十年代出現一大批在省內乃至全國有一定知名度的學有專長的林業教育專業教師,這些教師能夠寫出一系列含金量高的科研論文,其原因在于這些從事林業教育的教師對湖北省的林業資源狀況及林業產業、湖北省林業發展現狀及今后發展的大致方向、對基層單位在生產中有何難題等等都比較熟悉,因而他們能夠結合實際寫出大量的優秀科技論文,為湖北省林業資源勘探、林業生產等作出積極的貢獻。但現在,許多從事林業專業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及林業科研的工作人員,對林業生產的基本情況不夠了解,不太明了因而,在教育教學中,學校專業該如何設置;社會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哪些方面的人才相對過剩;在生產中,哪些技術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和更新等問題。學校的決策者心中不明了,學校的林業教育工作者不清楚,那學校怎能培養出社會急需的人才呢?

            其二、學校的教育所產生的價值未能很好的與林業生產實踐結合,林業教育的價值未能被社會所重視、所認可。由于我省林業產業未能得到有效的發展,沒有形成具有一定數量、一定規模的企業,林業產業結構也未能迅速調整、轉換,一方面是許多林業企業、科技推廣部門沒有找到可利用的新項目,未能利用新科技、新技術進行技術改造,優化產品,另一方面是大量新的科技成果躺在實驗室中或科研論文中,找不到它存在的價值,林業人才及林業科技產品大量閑置。

            其三、科技研究經費投人嚴重不足。一是體現在林業教育教學手段相對滯后,學校教育主要還是采取的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偏少,使用不普遍。嚴重滯后的教學手段,使許多先進的技術在教學中無法講授,最新的科研成果無法在教學中進行演示,這極大地限制了教師教學內容的延伸,無法在教學中真正做到常講常新、制約了教學水平的發揮,從而降低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也影響了學生學習的動力。二是科研經費相對偏少。許多有志于、有能力從事科學研究的專業教師,由于缺乏必要的科研活動經費,不能在實驗中得到求證,許多好的,可能在生產中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的科研項目,難以用有說服力的理由,實現它可能產生的,對林業產業的積極的推動力。教育科研經費投人的嚴重不足,挫傷了教師從事科研的積極性。

            其四、缺乏必要的林業教育科研及產品開發利用的激勵機制。林業產業的發展,需要首先發展林業科技,而科技水平的提高,又要依賴科技人員主動、積極的投人科研工作中,去尋找在林業生產中和林業發展過程中,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和發展理論,從而使科研成果成為林業生產,林業產業發展的直接推動力。這種結合林業生產、林業產業化發展的科研成果,對林業生產的理論指導或實際操作的指導,將會產生巨大的作用而科技成果的產生,是科技人員個人或是集體的長期、艱苦勞動獲得的,一方面要對有成果的人員或單位及時地予以肯定,另一方面,也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吸引更多人才投人到這種對國民生產有積極意義的科研活動中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的發展來促進科技創新,使林業生產的科技成果轉化率進一步提高,使林業產業的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從而提高林業產業的市場競爭力,走科技創新的林業產業化發展之路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要改變目前這種狀況,必須人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第2篇:林業技術專業論文范文

        《綠色大世界》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湖北省林業局主管、花木盆景雜志社主辦的省級綜合刊物,1963年創刊,大16開本,月刊,國內統一刊號:CN42-1365/S,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5-569X,定價:10元,全國公開發行。是中國期刊網、龍源國際期刊網、萬方數據系統、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等全文收錄期刊。雜志內容豐富,印刷精美,雅俗共賞,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力,主要刊登:1.林業產業:育苗造林、林業科技、林業經濟、林產品開發研究、森林經營、林業調查、森工企業2.農牧副漁產業:科技推廣、資源開發、建設3.城市建設:城市園林、花卉園藝、園林綠化、園林設計、綠色建筑、城市公共管理4.綠色人文旅游產業5.食品健康:綠色食品、特色食品、研究開發、推廣6.生態社會:環保和資源、水土保持、水利、防沙與治理7.和諧新農村8.新能源、新產品、新動向9.環保科學:廢物回收利用、能源再造、開發利用10.和諧生態:生態保護、綠色人文、家居與環境

        等方面的科研論文、試驗報告、專題綜述、經驗總結以及新成果新技術,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專業性、知識性和實用性,是從事農業、林業、環保及旅游等科研、教學的全國廣大讀者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和作品發表陣地,適合各層級人士閱讀和學習。

        《綠色大世界》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湖北省林業局主管、花木盆景雜志社主辦的省級綜合刊物,1963年創刊,大16開本,月刊,國內統一刊號:CN42-1365/S,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5-569X,定價:10元,全國公開發行。是中國期刊網、龍源國際期刊網、萬方數據系統、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等全文收錄期刊。雜志內容豐富,印刷精美,雅俗共賞,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力,主要刊登:1.林業產業:育苗造林、林業科技、林業經濟、林產品開發研究、森林經營、林業調查、森工企業2.農牧副漁產業:科技推廣、資源開發、建設3.城市建設:城市園林、花卉園藝、園林綠化、園林設計、綠色建筑、城市公共管理4.綠色人文旅游產業5.食品健康:綠色食品、特色食品、研究開發、推廣6.生態社會:環保和資源、水土保持、水利、防沙與治理7.和諧新農村8.新能源、新產品、新動向9.環??茖W:廢物回收利用、能源再造、開發利用10.和諧生態:生態保護、綠色人文、家居與環境

        等方面的科研論文、試驗報告、專題綜述、經驗總結以及新成果新技術,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專業性、知識性和實用性,是從事農業、林業、環保及旅游等科研、教學的全國廣大讀者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和作品發表陣地,適合各層級人士閱讀和學習。

        第3篇:林業技術專業論文范文

        【關鍵詞】高職高專 畢業論文(設計)答辯 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1C-0019-03

        畢業論文(設計)作為高校畢業生必須完成的教學環節,它不僅是對學生專業技能的綜合性訓練,也是對學生高等教育階段學習成果的綜合性檢驗。因此,搞好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提高畢業論文(設計)質量也理所當然地成為提高高職高專院校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大致可分為選題、研究(設計)、論文(設計)撰寫與修改、論文(設計)答辯四個階段。顯然,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是畢業論文(設計)工作中的最后一項重要內容。為提升畢業論文(設計)答辯的水平,筆者結合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林業技術專業、園林工程專業、木材加工技術(室內設計技術)專業的高職高專畢業生的畢業論文(設計)教學工作,對畢業論文(設計)答辯進行調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對象與內容

        (一)研究方法

        采用實驗研究法,即選擇某屆畢業生,按照預定的答辯程序開展畢業論文(設計)答辯,隨后進行畢業答辯成效問卷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評價。

        (二)研究對象

        在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和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013屆畢業生中選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42人、林業技術專業51人、園林工程專業55人、木材加工技術(室內設計技術)專業57人,共205人,占兩校當年畢業生人數3680人的5.57%。學生在完成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后進行答辯。

        (三)研究內容

        1.答辯準備。包括校方準備和答辯者準備。

        校方要做的準備工作包括審定答辯者參加畢業論文答辯的資格,組織答辯委員會,擬訂畢業論文(設計)成績標準,布置答辯會場等,由各系部組織。其一,答辯者資格審查。主要審查答辯者學分是否達到畢業答辯要求;是否有嚴重違紀違規行為,有處分者是否已撤銷;對畢業論文(設計)進行形式審查,是否達到答辯要求;確定、公布答辯者名單。其二,組織成立各專業答辯委員會。組織答辯委員會或答辯小組,成員一般由3~5名教師組成,其中組長1人,由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或專家擔任;成員2~4名,由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師擔任。要求秘書提前1周將答辯者論文(設計)送達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成員對答辯者論文(設計)內容進行審閱,并擬定答辯時提問的1~2個問題。其三,擬訂畢業論文(設計)成績標準。包括畢業論文(設計)的成績、答辯成績兩部分,按照論文(設計)格式的規范性,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創新性,以及答辯時陳述、回答問題語言流暢性、科學性、準確性等評定成績。其四,布置答辯現場。落實答辯的時間、地點,安排好答辯會場。

        答辯者準備主要包括知識性準備和事務性準備兩方面。其一,知識性準備。主要是指為通過論文(設計)答辯就論文(設計)涉及的相關知識的準備。了解和掌握與所撰寫畢業論文(設計)相關聯的知識和材料,弄清文中哪些觀點是繼承或借鑒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哪些是作者的創新觀點和方法,了解和掌握答辯的要領和藝術。重點是對論文(設計)的主要內容、基本觀點、科學依據、基本原理、新穎之處、存在問題、可能的提問問題等進行梳理和準備。其二,事務性準備。主要是制作答辯陳述的PPT,陳述時間控制演練、回答問題演練等。

        2.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一是報告陳述。在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會上,畢業論文(設計)作者需要進行畢業論文(設計)說明性匯報或陳述。用PPT進行陳述,陳述時間一般為5~8分鐘。通過報告陳述,答辯教師了解作者對所撰寫畢業論文(設計)的思考過程,并考察作者分析和綜合歸納能力。答辯報告陳述內容一般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現狀、選題意義)、研究內容與方法、研究結果與創新之處、存在問題與繼續研究的方向。要求在規定時間內陳述內容清楚、完整。

        二是質詢。報告陳述完畢,答辯教師即開始對畢業論文(設計)作者進行質詢,通常從三方面進行:首先,針對畢業論文(設計)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提出質詢,以考查答辯者對所引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是否準確。其次,針對畢業論文(設計)中所涉及的某一方面的論點進行質詢,要求結合實際或專業知識技能進行講(論)述,以考查答辯者學習專業基礎知識、掌握專業技能、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再次,就專業理論或實務中的問題提出質詢,考查答辯者對所學專業發展前景、熱點問題的了解情況及專業發展潛在能力。

        三是現場答辯。答辯者針對質詢者提出的問題進行現場答辯。可以待質詢者將問題全部說完后進行答辯,也可提出一個問題答辯一個問題。答辯者要注意如下幾點:首先,必須注意答辯的開場白、結束語的禮儀。其次,對質詢者提出的問題,可分三種情況處理:能明確回答的,要緊扣主題,言簡意賅地回答;自己不知道的,要實事求是地回答,態度要謙虛、誠懇,承認自己的不足,切忌不懂裝懂,信口雌黃;對質詢者誤解的問題要進行闡述、辯解,堅持真理,維護正確觀點,反駁錯誤觀點,敢于闡發獨到的新觀點。再次,在答辯過程中盡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稱,以答為主,辯為輔,并可適當穿插圖表等媒介,助以體態語輔助說明問題,如用目光與聽眾進行心靈的交流,力求深刻生動。把握答辯時間,以提高答辯成績。

        3.答辯調查。設計一份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成效調查表,以了解教學成效??稍O計8個問題,如表1所示。

        表1 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成效調查表

        項目 選擇(請在選擇項上打√)

        1.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在大學學習階段重要嗎? A.很重要 B.重要 C.不重要

        2.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是否為學習知識、積累知識的過程? A.是 B.不是

        3.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是否提高了答辯者的寫作能力? A. 大提高 B.一般 C.沒有提高

        4.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是否提高了答辯者的表達能力? A.大提高 B.一般 C.沒有提高

        5.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是否增強了答辯者的自信心? A. 大增強 B.一般 C.沒有增強

        6.畢業論文(設計)專題講座對你答辯知識和技能的提高是否有幫助? A.大幫助 B.有幫助 C.沒有幫助

        7.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是否是向他人學習的好機會? A.是 B.不是

        8.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是否是提高辯論技巧和辯論藝術的重要機會? A. 重要 B.一般重要 C.不重要

        二、結果與分析

        筆者對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和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013屆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林業技術專業、園林工程專業、木材加工技術(室內設計技術)專業的205名參加畢業論文(設計)參加答辯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答卷采用不記名形式,發放調查表205份,回收205份,有效卷20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畢業論文(設計)答辯調查結果統計表

        調查項目 選A 選B 選C

        人數(人) 比例(%) 人數(人) 比例(%) 人數(人) 比例(%)

        1.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在大學學習階段重要嗎?

        A.很重要 B.重要 C.不重要 188 91.71 17 8.29

        2.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是否為學習知識、增長才干的過程?

        A.是 B.不是 205 100

        3.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是否提高了答辯者的寫作能力?

        A. 大提高 B.一般提高 C.沒有提高 90 43.90 101 49.27 12 5.85

        4.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是否提高了答辯者的表達能力?

        A.大提高 B.一般提高 C.沒有提高 190 92.68 15 7.32

        5.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是否增強了答辯者的自信心?

        A. 增強 B.一般增強 C.沒有增強 56 27.32 70 34.12 79 38.54

        6.畢業論文(設計)專題講座對你答辯知識和技能的提高是否有幫助?

        A.非常有幫助 B.有幫助 C.沒有幫助 23 11.22 182 88.78

        7.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是否是向他人學習的好機會?

        A.是 B.不是 205 100

        8.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是否是提高辯論技巧和辯論藝術的重要機會?

        A. 重要 B.一般重要 C.不重要 45 21.95 87 42.44 71 34.63

        從表2可以看出:其一,認為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在大學學習階段很重要和重要的分別為91.71%和8.29%,表明高職高專的學生普遍認可、接受畢業論文(設計)答辯這一教學方式,有九成以上的學生認為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是大學階段很重要的學習方式。其二,所有學生都能正確地認識到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是一個收集信息、交流信息的過程,也是學習知識、增長才干的很好方式。答辯者通過答辯前的積極準備、陳述和答辯,對所撰寫的畢業論文(設計)的所有內容和相關知識不僅熟知而且要熟記,所以這種準備的過程本身也是積累知識、增長才干的過程。此外,在答辯過程中,質詢、答辯雙方就某些問題闡述各自的觀點,答辯者又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知識。其三,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提高了答辯者的表達能力。首先提高了畢業論文(設計)的修改能力、畢業論文(設計)陳述報告的寫作能力,即文字表達能力;其次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經過要求進行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學生的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從寫作能力看,大提高和一般提高的有92%,從表達能力看,大提高和一般提高的有100%。其四,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可增強答辯者的自信心。通過答辯,約有三分之二的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強。答辯成功是對自信心的正強化,但更重要的是為了答辯成功,必須認真學習,刻苦鉆研,把答辯作為學習的動力,學到更多的東西從而增強自信心。答辯是答辯者展示其勇氣、風度、才能、智慧和口才的過程。答辯場面學生從未經歷過,因此需要勇氣;答辯會上要進行答辯報告陳述并進行答辯,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需要勇氣,還必須具有良好的才能、風度、智慧和口才。其五,答辯是答辯者向質詢者(教師、同學和有關專家)學習的好機會。質詢者多為學識水平較高的教師和專家,所提問題通常是論文(設計)中涉及的學科范圍內重要的基本問題,而答辯者又未能闡述清楚、分析詳盡的問題,也就是論文(設計)中的薄弱環節和答辯者沒有認識到的不足之處。通過提問和指點,答辯者可以了解論文(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為今后研究時參考??傊?,答辯會上提出的問題,不論答辯者是否能當場作出正確、科學的回答,對答辯者都是一次很好的幫助和指導。其六,畢業論文(設計)答辯是答辯者學習、鍛煉辯才的一次良機。64%以上的學生認可了這一觀點。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能言善辯是競爭中重要才干,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就是學生學習、提高辯論技巧和辯論藝術的重要過程。

        三、結論與建議

        根據上述結果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畢業論文(設計)答辯這一教學形式在高職高專中是可行的,它對于提高畢業論文(設計)質量,進而提高畢業實習質量和畢業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具有積極作用。有關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可將畢業論文(設計)答辯作為高職高專學生在校學習的一門課程或必修內容列入教學計劃,讓學生一入學便了解這一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答辯技藝的積極性。同時,在課程教學實習中試行答辯這一教學形式,增加學生的學習和鍛煉機會,或可有助于提升高職高專畢業生畢業(下轉第38頁)(上接第20頁)論文(設計)的質量。中職學校畢業生亦可嘗試答辯這一教學形式,如進行畢業實習報告答辯。

        【參考文獻】

        [1]何克,林君芬,張文蘭.教學系統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莫春姣,何新風.教案編寫及其評價指標體系的研制[J].教育與職業,2007(5)

        [3]劉代漢,何新鳳.畢業論文(設計)答辯現場評價指標體系的研制[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1)

        【基金項目】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13JGA360);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教學改革項目(GLSZ201202);廣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SK13LX534)

        第4篇:林業技術專業論文范文

        1991年,我校開始給計劃統計專業本科生開設“基本建設經濟學”課程,該課在許多高等財經院校被作為專業必修課,它是以國民經濟固定資產建設為對象,研究基本建設經濟發展規律的學科。后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有計劃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原來的“基本建設經濟學”演變為“投資經濟學”,原設有基本建設經濟專業的高校也將該專業改為投資經濟專業。投資經濟學,亦稱投資學,在我國是一門年輕的經濟學科,以投資領域為研究客體,探求投資運動規律及其管理原理,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投資體制的建立與改革、投資籌集與資金融通、投資從分配到回收的運動過程、投資決策、投資經濟效益及投資宏觀調控。1993年,我校也將“基本建設經濟學”課程變更為“投資經濟學”課程。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后,為構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1994年我國在財稅、金融、外貿、投資等領域都進行了重大改革,這些改革對長期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經濟理論、人們的觀念、利益關系等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這種條件下,我國投資的概念也發生了變化,“投資經濟學”的研究內容也隨之拓寬,不僅研究宏觀投資和微觀投資,還研究金融間接投資和國際投資。

        這些年來,我校緊跟投資理論與實踐的發展與變化,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對該課程進行改革與完善。第一,選擇最新和最適宜的教材,并根據需要補充相關內容,介紹林業投資領域的研究成果,使學生在掌握投資基本理論的同時,了解林業投資領域的動態;第二,注重案例教學,在學習微觀投資部分時,以講解和分析案例為主,而且注重選取林業項目案例,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際技能;第三,進行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進,通過做習題、寫論文和開展討論,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動手能力。當然,這門課在我校的教學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投資經濟學”在林業大學應該是什么樣子?林業行業極具特色,一般投資理論和方法難以涵蓋,尤其是今天面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嚴峻挑戰,林業投資領域出現了很多亞待解決的問題,迫切需要盡快建立具有林業特色的林業投資經濟學;其次是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落后局面,嚴重地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根據兒年來教學實踐積累的經驗和發現的問題,我們開始了對林業投資經濟學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工作。

        二、林業投資經濟學課程教學體系的結構與內容

        (一)課程教學體系的結構

        課程體系是由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大綱以及教案構成的一個系統,其結構如圖1所示。教學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教學原則,結合教材和具體的教學對象所進行的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雙邊協同進行的教學活動。教和學的效果既不是單純看教師“教”得如何,也不是單純看學生“學”得如何,而主要是看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各自的發展變化。也就是說,通過教學活動,學生在思想認識、知識積累、思維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而這些變化決不是在一節課或幾節課的教學活動中能反映出來的,而是體現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梢?,一門課程的教學體系是否完整對其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二)林業投資經濟學課程教學體系的內容

        林業投資經濟學課程教學體系是由教師、林業投資經濟學教材、教學大綱、教學方案及學生構成的一個系統,其結構與一般投資經濟學課程教學體系的結構相同,只不過給其具體內容賦于林業特色。通過林業投資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活動,使我們的學生既掌握一般的投資理論和知識,又懂得林業投資領域的特殊規律;既使其就業面拓寬,又使其能從事較專門的工作。目前,林業投資經濟學教材的編寫工作己基本完成,計劃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一般投資經濟學理論,第二部分為林業投資經濟專題研究,第三部分為林業投資經濟案例。另外,為配合討論和做練習,我們又選編了一些相應的論題和習題。在案例教學中采用先進的手段,充分利用最新的教學研究成果,如在林業投資項目經濟評價一章的教學中,就可采用新近由我院完成的“林業技術經濟案例教學法研究”中的《林業技術經濟研究多媒體教學軟件》。

        (三)林業投資經濟學及課程教學體系的特點

        1.領先性。國內還沒有院校開設林業投資經濟學課程,故無論從教材,還是從教學大綱與教學方案來說都具有創新的意義。此外,適應林業投資經濟學教學內容的教學方式、方法來說也都具有領先性。

        2.系統性。林業投資經濟學課程教學體系建設重視各構成部分的建設,特別強調各構成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系。通過教師借助于教材、大綱、教學方案及適宜教學方法的選擇發揮其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使學生得到最大的滿足與最全面的發展。

        3.范圍大。林業投資經濟學是關于投資規律和投資行為、投資方式的學科,涉及空間范圍廣闊,既有政府關于全國范圍生態體系建設乃至跨國林業工程建設的林業投資問題,也包括企業和個人的投資問題。由此,林業投資主體多元、受益多向、涉及面廣,構成了林業投資經濟學的一大特點。

        4.理論廣。林業投資經濟學是關于林業投資運動規律的學科,由于林業集產業性、公益性和基礎性為一體的特點所決定,林業投資經濟學理論跨度大、難點多,其內容既包括一般投資經濟理論、方法,也包括林業行業獨具特色的生態林業投資問題的研究,后一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明顯地具有體系建設的創新性。

        5.實踐性。林業投資經濟學是一門與經濟建設活動聯系十分緊密的經濟學,它雖然也揭示投資運動發展的一般規律,但更多地研究投資主體(政府、企業、個人等)、投資方式、投資渠道、投資工具、投資決策、投資評價、投資效果等具體的投資問題,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這就決定了林業投資經濟學教學必須緊密結合我國經濟建設的實際。三、林業投資經濟學教學組織

        (一)教學內容的組織

        在林業投資經濟學教學體系中,組織教學內容是重要的環節之一。林業投資經濟學的教學內容,根據不同專業(經濟類和非經濟類)的需要,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有所側重。對于經濟類專業,除了總的教學內容較豐富外,教學的重點內容放在林業投資經濟專題和林業投資經濟案例方面;而對非經濟類專業,教學內容相對較少,教學的重點內容宜放在一般投資經濟理論原理和方法上。一般而言,林業投資經濟學已向著實用性、實踐性方向轉變,投資工具、投資方式、投資決策是教學重點。

        (二)教學方法與教學環節的綜合組織

        林業投資經濟學今后的教學,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學改革趨勢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之外,根據林業投資經濟學的特點,具體的教學組織要注意以下幾點。

        1.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

        我們認為,林業投資經濟學教學應充實和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其一,增加作業量。通過作業使學生掌握和鞏固課堂講授的一般工具和方法。其二,加強課堂討論。課堂討論、辯論、講演在林業投資經濟學教學中占有較大比重,要求學生有較為充分的課外閱讀、資料收集、發言提綱的準備,要有總結。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對相關內容能夠能動地、切實地掌握,并使學生之間思想觀點得到廠‘泛交流,相互啟迪,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其三,撰寫學術小論文。根據教學需要和進程情況,林業投資經濟學教學中宜安排一兩次學術小論文,針對目前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給學生較充裕的時間,提出自己的學術觀點,以培養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工作、論文寫作的能力。這些實踐性教學環節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能力和強度,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素質是一種綜合的訓練,反映了目前和今后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

        2.模擬教學和案例教學

        根據林業投資經濟學與實際聯系緊密的特點,在其教學過程中,采取一些模擬教學和案例教學是十分有益的。比如,在講授證券市場和股票、債券等投資工具的內容時,可采取“模擬股市”法,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在課堂上模擬股票交易的實際過程,學生分別以不同的角色進行具體操作,并取得各自的“收益”。另外,在教學中,除了隨時列舉事例外,還應采用案例教學法系統地講授有關實例,特別是投資項目、投資微觀評價與決策方面,案例教學法可以增強學生理解、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成績考核與評定

        第5篇:林業技術專業論文范文

        針對目前工業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落伍的現狀,結合國家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及對素質教育的重視,探索個性化的工業工程人才培養模式。以東北林業大學工業工程專業的培養模式為研究對象,從確立人才培養理念和能力、構建個性化專業知識、加強實踐應用環節、開展多元化教學評價及構建個性化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等方面出發,構建了一套能體現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培養體系。該體系能夠充分開發學生的個體潛能,培養出滿足行業、市場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

        工業工程;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0引言

        工業工程是一門將工程與管理有機結合的實踐型交叉學科,其研究對象包括大規模工業生產及社會經濟等宏觀系統,也包括生產系統中的人、設備、物料、信息和環境等微觀因素[1-5]。工業工程學科已建立近百年,其應用范圍已經遍布社會的各行各業,但是我國高校中的工業工程專業培養卻明顯落伍,難以滿足社會對工業工程專業學生的要求。本文將以東北林業大學的工業工程專業為例,探索個性化的工業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設路徑。

        1工業工程專業個性化教育面臨的現實問題

        東北林業大學工業工程專業自2000年成立至今已培養出十二屆合格的畢業生,學生的一次就業率一直位于學校各專業前列。近年來,隨著教學的不斷改革與專業教師的不斷努力,工業工程專業建設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由于培養體系的構建只關注了專業知識體系的本身,而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沒有將培養方案與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相結合。因此目前的教學體系中存在許多問題。(1)教學手段、教學方式比較單調,缺乏課堂互動。由于受課堂教學時間和“以教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等條件的限制,很多課程往往被作為純理論的課程進行教授,學生感到內容枯燥,課堂氛圍沉悶,缺乏互動,難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2)過度強調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性教學環節薄弱。東北林業大學工業工程教學以課堂講授理論知識為主,很少涉及寓情于景的案例式和啟發式教學;一些課程雖有實驗課和課程設計,但是實驗類型單一且脫離實際,課程設計也脫離企業現場,既不能有效鍛煉學生能力,也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培養;生產實部分局限于參觀,學生缺乏親身實踐的機會,實習效果差。導致工業工程學習與企業生產相脫節,學生解決現實問題能力低,所培養畢業生與企業所需人才之間存在較大偏差。(3)課程體系設置不盡合理。學生需要完成的學分包括:必修課程學分、專業選修課程學分和校內公共選修課程學分,課程繁多且可供選擇的課程單一,大多是機械工程類課程,或是經濟管理類課程,導致學生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來挖掘自身的特長,實現自我的個性化發展。(4)教學體系單調。東北林業大學工業工程教學培養體系比較傳統,追求專業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邏輯性,沒有考慮到學生對所開課程是否感興趣,沒有尊重學生的自和選擇權,培養出來的學生專業方面的基礎知識較扎實,但是大部分學生缺乏理論知識的運用和創新能力。傳統的教育體系缺乏一種基于學生個性化發展、尊重學生自和選擇權的培養模式。(5)教學評價體系機械、單一。教學評價是一種綜合檢查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業成績的方法,東北林業大學工業工程專業大多課程都采用期末考核一種形式,考核的內容以客觀試題為主,學生經常只需要死記硬背,而主觀試題較少,缺乏對于學生思考、分析和論述能力的考核。在評分標準上,主觀題答案也與客觀試題一樣以教材或教師講授為參考,學生發揮的余地有限,阻礙了創新思維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2實施個性化人才培養的對策

        東北林業大學工業工程專業在個性化培養模式研究進行了探索,初步建立了一套能體現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培養體系。

        2.1確立個性化人才培養理念

        以個性化教育為人才培養理念,對本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是具備工程技術、管理技能、實踐應用和整合創新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具體能力定位如下[6]。(1)具有扎實的數學和信息技術基礎。(2)具備數據獲得和處理的能力。(3)具有整體思維和全局意識。(4)具有快速適應環境的能力、自我投資主動學習能力和協同精神。(5)發現問題,提出和評價解決方案。(6)具有良好的專業倫理道德和職業道德、精益求精的態度、較強的社會責任感。(7)有效的溝通協調和和諧的人際關系。(8)面對危機或者突發事件具有初步的處理能力。(9)具備信息獲取和職業發展。(10)關注當前問題。(11)掌握工業工程專業相關的技術、工具。(12)掌握工業工程的工具、理論和知識,了解專業領域標準和行業法律法規,掌握外語和計算機基礎技能。(13)掌握學科前沿信息,判斷學科最新的應用方向,并依據實際進行產品工藝設計、技術改造與創新的初步能力。

        2.2構建個性化專業知識

        (1)提高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對培養方案的認知[7-9]。東北林業大學在2014年對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全面修訂,四年制本科專業的畢業總學分由180學分壓縮至150學分,增加了公選課和實踐課程學分比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如“挑戰杯”等課外競賽,依據自身興趣特長參與第二課堂進行個性化自我培訓。為了使工業工程學生能夠更好地認知工業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教學體系及工業工程專業在未來職場、社會所處的地位和發揮的作用,在新生剛入學時,開展系列專業教育講座,加強學生對工業工程專業的認知,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熱愛所學的專業,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開始自己的大學學習生活。在生產認識實習前,結合實習要求,進行工業工程專業認知講座,明確專業的培養方案,重點強調專業課學習的重要性及其在實踐中能夠解決的問題。為了使培養方案更具科學性,在工業工程各年級進行專業問卷調查,為專業方案的改革提供方向。(2)加強專業認知能力,拓寬專業口徑。為了打牢學生的專業基礎、使學生更加了解專業應用面,對培養計劃進行了改革,保證公共基礎課不削弱,取消了一些課程,合并了一些課程,加強了一些課程,增加了一些課程,使新的培養計劃滿足社會真正的需求增強學生未來的競爭力[10]。(3)優化課程體系,加大選擇性和靈活性。在課程設置上考慮學生個性的差異性,擴大選修課的設置范圍,努力做到因材施教。為了滿足不同興趣學生的愿望,在原計劃的基礎上,新增加了專業英語、現代項目管理、工業外貿概論、組織行為學、預測與決策、生產系統建模與仿真、工業統計與應用、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等課程;將取消原教學計劃連續兩年沒有學生選的課程。在每學期專業選修課程選課前,就每門課程的授課內容、授課教師和授課方法等向學生介紹,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今后的規劃進行選課。將專業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大模塊,并確定合適的比例??紤]到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將選修課提高至34學分,占總學分比例21.4%,并且將專業選修課分為“制造技術與管理方向課程群”和“制造信息化方向課程群”,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性地學習。除此之外學生在校期間還需獲得30學分實踐教學,6.5學分的形勢與政策及“思政課”實踐,2學分的第二課堂學分。(4)隱性課程建設,個性和諧發展。每個學生在大學時期,收獲的不是證書和文憑,而是知識應用能力、創新能力、責任感,以及誠實、正直、善良、堅毅等許多受用不盡的財富[11]。因此,在培養體系中加強學生的專業倫理教育,激發學生的職業理想和學習興趣,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增強科研意識和創新意識,團隊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自信心。(5)涵養多元文化。“學術自由”是大學多元文化的內核之一[12],作為現代的大學,不僅是包容不同的學派、學術和研究者,也應該尊重學者和學生的人格,多一些包容,容忍失誤者,善待失敗者,褒獎成功者,進行良性競爭,尊重和包容必將營造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校園。

        2.3加強實踐應用環節

        (1)增加實踐性環節。為了更好地貫徹教育部精神,培養出高質量的、實際動手能力強的創新型工業工程人才,在修訂的教學計劃中,加大了課程設計的比重,增加了如社會實踐、公益行動、競賽參與等形式的第二課堂教學;加強了基礎工業工程、人因工程學、質量管理學、管理信息系統、工業工程測試技術和現代制造系統課程的實驗學時。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能力要求,循序漸進的改革實踐環節,依據實際將傳統的演示性和驗證性實驗逐漸轉變為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將實踐教學環節和企業實際進行結合,提升學生分析問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專業認知。(2)對生產實習進行了改革。生產實習主要是讓工業工程專業學生對企業特別是工業企業有一個初步的、全面的感性認知,讓學生接觸多種不同類型的企業,了解各種企業的業務范圍和主要生產流程,了解我國企業的管理現狀和技術水平,豐富、完善和深化已學到的管理理論、方法和原則。新的教學計劃對生產實習也進行了改革,原計劃生產實習都采用一個方式,在兩三個生產工廠進行生產實習,但是由于企業的生產自動化程度高及生產安全等的限制,學生只能站在一旁觀看,實習效果非常差。新教學計劃改革為在9個企業實習,企業中有大型國有企業,有中外合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等。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實習,如在一些企業重點進行機械制造工藝、設備等傳統方式的實習;在另外一些企業重點實習現場管理方面的內容,主要采取觀察、交流座談的方式,通過與領導和現場人員接觸,了解企業人、財、物等管理方面的具體情況,回校后再采取交流座談、抽簽答題等形式進行廣泛交流和評審。鼓勵學生依據個人意愿,結合暑期進行頂崗實習,以真實的工作環境來強化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減少學生步入社會后的不適應,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在實習期間保證學校、企業等各方面能夠相互協調,共同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發揮學校與企業所具有的優勢,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資源優化配置。(3)畢業論文指導工作實行雙向選擇。畢業論文指導工作采用雙向選擇制。在第七學期,指導教師將畢業論文題目,內容以及要求填寫在畢業論文選題表上,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工作單位、就業情況選擇自己喜愛的題目或者指導教師;教師根據自己對學生的了解,成績的優劣,在盡量滿足學生第一志愿的情況下,進行好中差搭配的基礎上,選擇需要指導的學生,達到雙向選擇的目的。第八學期再正式下達畢業論文任務書,進行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工業工程專業的畢業論文強調了其應用性強的特點,應盡量選擇真實課題,以實際問題和應用來實踐所學理論。鼓勵并創造條件,讓已簽約的學生提前進入就業單位,熟悉環境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1~2周的一線工作實習,發現問題并選擇畢業論文研究課題;第3~4周時間提出想法并醞釀改進方案;第5~6周的時間實施改善;第7~8周檢驗效果。學生更早地接觸了實際工作,熟悉了工作環境,為畢業后正式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畢業論文由學校和用人單位共同進行指導,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論文質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4開展多元化教學評價

        大學的學習既有繼承性的一面,又具有探索性、實踐性和獨創性的特點,因此,高校教學評價也應依據這些特點進行[13]。目前的教學評價基本只考察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忽視了實踐和創新能力的考察,阻礙了創新人才的培養[14]。要對教學評價的方式進行改革,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實施。(1)轉變教育思想觀念。轉變教育思想觀念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首先,教師要轉變原本的對教學和教學評價的認識,以正確的人才觀和質量觀為視角,重新確立工業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其次,學生應該拋棄僅僅對知識機械記憶即可的觀念,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各種途徑掌握新知識和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2)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首先,增加階段性考試,改變終結性一次評價的局面,評價要通過階段考試、平時作業、學期終考核等多渠道進行。其次,注重對學生獲得知識和運用過程的考察,依據教學效果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提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要檢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培養具備終身學習和創新能力的人才。(3)改革考核考試制度。調整相關考試內容,提高題型設計的靈活性,主觀題、客觀題都應盡量避免過于側重知識的機械記憶,使得考核內容更全面、考法更科學、考點更符合工業工程專業的要求。增大主觀題的比例,主觀題的評分不應拘泥于書本,為讓試卷真正起到考察學生真實水平,尤其是應用知識創造性解決問題的作用。

        2.5構建個性化教育教學管理模式

        傳統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忽視學生個性的發展,而個性化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有助于學生個體潛能得到充分開發、個性得以完全施展[15]。因此必須進行個性化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改革。(1)進行教學制度體系改革。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積極推進學分制改革、尊重學生自,逐步實施彈性管理。首先,要依據專業實際完善學分制。課程的學分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學分制體現了教育應該因人而異和因材施教的思想。調整學分比例,適當減少一些公共基礎課過高的學分,提高選修學分占總學分的比例,放開對院系之間的限制,使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公選課程。其次,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賦予學生知情權,向學生明確工業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師資、經費及有關措施和規定;給與學生選擇權,在專業導師指導下,讓他們自由選擇課程、教師和學習方式等,給與學生自主選擇和自主發展的空間。(2)以個性化的管理措施,推進教育教學管理的個性化進程。實現學生管理的個性化,要從了解學生的個人、專業課程的選擇、價值觀、個人創造能力開始,依據培養方案和學生個人成才的需求,來優化大學的教育資源的配置,創造更為有效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和教育平臺。將現代化和管理信息化技術和手段引入教育平臺[16]。借助各類先進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主動思考、探索和解決問題,將討論式、參與式教學貫穿到整個理論教學過程中,如泰勒制辯論、福特生產方式意義、豐田式生產方式精髓的認知、通用破產的原因等,同學們親自查閱資料、總結分析、共同探討,對課程的內容有了更深刻、更準確的理解和掌握。隨著東北林業大學官方網站數字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為本專業建立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運作新模式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3結論

        東北林業大學工業工程專業在人才培養及學科建設上經歷了15年的歷程。在15年期間,以市場經濟和學科發展為導向,不斷修訂培養目標,完善培養方案,加強學科建設,探索出了在工科院系培養工業工程人才、專業建設的一些經驗。通過東北林業大學工業工程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探索,明確了工業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理念,構建了個性化專業知識體系,加強了實踐應用環節,提出了多元化教學評價方式,構建了個性化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使專業人才的培養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同時,建立的核心課程及新的課程體系也為國內同類院校工業工程專業教學體系設置提供借鑒。雖然筆者對個性化教育進行了探索,但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今后在堅持個性化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逐步完善適合東北林業大學實際的個性化培養模式。

        作者:朱玉杰 馮國紅 王巍 單位:東北林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孟祥林.個性化教育的本質及我國的策略選擇[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14(1):92-97.

        [2]宋官東,王思惠.高校個性化教育改革的思考[J].現代教育管理,2014(10):48-51.

        第6篇:林業技術專業論文范文

        一、評審依據

        (一)工作經歷(能力)條件和業績成果條件,執行原省人事廳《關于印發<廣東省工程技術高級工程師(教授級)資格條件(試行)>的通知》(粵人發[]89號)、《關于印發廣東省林業高級工程師、工程師資格條件的通知》(粵人職[]18號)。

        (二)論著、論文條件,執行粵人發[89號、粵人職[]18號和原省人事廳《關于調整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刊物等級劃分規定的通知》(粵人發[]300號)。

        (三)學歷、資歷條件,執行原省人事廳《關于深化我省職稱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粵人發[178號)、《關于調整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若干政策規定的通知》(粵人發[]177號)和《關于明確當前專業技術資格申報評審若干問題的通知》

        (四)職稱外語條件,執行原省人事廳《關于調整完善我省職稱外語政策的通知》(粵人發[]120號)。2001年廣東省職稱外語考試合格成績單不再作為職稱外語條件的有效依據。

        (五)計算機條件,執行省人社廳《轉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科目更新有關問題的通知〉》(粵人社發[2號),免試范圍同時執行原省人事廳《省人事廳轉發人事部關于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的通知》(粵人發[]81號)、粵人發[5]177號。

        (六)省外來粵人員申報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執行省人社廳《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省外來粵人員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確認的暫行辦法》(粵人社發[2號)。

        (七)專業技術人員申報兩個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執行粵人發[]197號。

        (八)具有國家公務員身份的人員申報專業技術資格,嚴格執行原人事部《<企事業單位評聘專業技術職務若干問題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具體說明》(人職發[號)、原省人事廳《關于依照公務員制度管理事業單位具備公務員身份人員參加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問題的批復》(粵人函[號)、粵人發[號。

        (九)繼續教育條件,執行《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和相關政策規定。直接申報高、中級的人員需提供相應資歷要求的繼續教育證明。本年度申報職稱評審的專業技術人員需提供任現職以來至2011年的繼續教育證明,并全部填寫到《評審表》內。

        (十)真實性證明,申報人須提供身份證復印件(表七)、評前公示表(表八)、在現工作單位繳交今年連續半年以上的社保憑證原件,并在所有復印件上加蓋真實性的意見。

        (十一)評審答辯要求,執行粵人社發號。工程技術高級工程師(教授級)資格評審在專業組評審環節執行答辯制度。評審組認為其他級別個別評審對象的水平鑒定需要以答辯方式測試的,由評委會日常工作部門通知申報人到會答辯。申報人如不按時到會答辯,其評審材料不提交評審會評審。

        二、申報材料要求

        (一)請使用新版(09版)評審表,用計算機填寫并打印。下載路徑為: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站()--廣東人事--下載中心--職稱評審--新版職稱評審表。只需紙質報送,暫不需網上報送。

        (二)請按以下順序和要求提供并分類裝訂各類材料:

        1.《 ( )級專業技術資格送評材料目錄單》(表一)若干份(依材料袋數而定),貼于材料袋的封面,并在頁首寫上申報人手機號碼。如有多袋材料,請在表一上標明,如3-1,3-2,3-3,并在表一中用加粗字體注明袋中內容。

        2.《廣東省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表》(表二)1份,請按表格要求走完所有程序,并簽名蓋章。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及業績成果情況,請將重要的排在前面。

        3.《( )級專業技術資格申報人基本情況及評審登記表》(表三)20份,其中原件1份。請將原件放在首頁,并將20份一起折疊,有字的一面朝外。不要填寫頁首的編號。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及業績成果情況,請用序號列明,并將重要的排在前面。

        4.《 廣東省申報專業技術資格評審信息錄入表(普通)》(表四)1份。時間請寫到月份,出生地請寫到縣一級,聯系電話務必寫明手機和辦公號碼。評委會(專業組為):廣東省高級工程師(教授級)資格評審委員會(林業水產熱作組)、廣東省林業工程技術高級工程師資格評審委員會(林業、園林、森工)、廣東省林業工程技術工程師資格評審委員會(林業、園林、森工)。

        5.《證書、證明材料》(表五)1份。

        6.《業績、成果材料》(表六)1份。

        (注:5.6中的材料除英語、計算機水平和2010年以來的繼續教育情況需提供原件,其它為復印件。復印件須由所在單位經辦人加蓋真實性的意見。論文原件無須裝訂。)

        7.《貼資格證相片、身份證復印件頁》(表七)1份。為方便使用,照片請小面積點貼。

        8.《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申報專業技術資格評前公示情況表》(表八)1份。公示時間不少于7個工作日。請相關人事、紀檢部門監督并加蓋意見。

        9.《專業技術人員年度(聘任期滿)考核登記表》(表九)1份。請同時提供近3年的年度考核表,并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加蓋真實性的意見。

        10.在現工作單位繳交今年度連續半年以上的社保憑證原件1份。

        11.專業技術工作資歷計算和所申報材料的時效均截止于2012年8月31日。

        如無內容,請在表格內填寫“無”。請一次性提供送審材料送所在單位審核、公示并上報。評委會日常工作部門受理材料后,不得再對材料進行調整和補充。評審結束后,請在規定的時間內領回材料和證書,逾期不予保管。

        三、申報程序

        (一)申報人應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術崗位情況,對照我省職稱政策和相對應的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及申報材料要求,認真、客觀、如實地準備材料。

        (二)申報人所在單位應認真審核申報材料:

        1.審查申報材料的合理性。看申報材料是否符合所申報專業的類別和范圍。

        2.審查申報材料的真實性。看申報材料是否屬實,并加蓋真實性意見。

        3.審查申報材料的完整性。看申報材料是否完整提交,表格是否填好,工作負面情況是否如實填報,同時或不同時申報其他系列(專業)的資格是否如實填報。

        4.審查申報材料的時效性。論文、工作業績、工作經歷、英語和計算機考試合格證、學歷(學位)等取得時間是否在今年8月31日前。

        申報人所在單位負責對評審材料進行評前公示,《評審登記表》、單位投訴受理部門及電話要在單位顯著位置張榜和單位網站首頁進行公示,其他申報材料放置在單位會議室等公共場所供查驗。申報人所在單位還須對表二(繼續教育情況、工作負面情況說明、單位考核及綜合評價、評前公示情況)、表三(評前公示情況、單位審核無誤并承擔責任的申明、單位審核評價意見)和表八加蓋意見,對所有復印件加蓋真實性的意見并注明經辦人。對不符合申報條件的材料,申報人所在單位應注明原因并退回申報人。評審結束后,申報人所在單位要協助評委會對申報人評審結果進行公示,并及時反饋情況。

        (三)申報人所在單位主管部門、當地政府人社部門要認真審核材料的完整性、真實性,審核材料是否符合申報專業的評審范圍和評審條件。主管部門要在表二(上級主管部門或單位審核意見)及表(上級人事/職稱部門意見)中加蓋意見。當地各級政府人社部門要分別在表二(縣/區人事部門審核意見、省直主管部門/市人事部門審核意見)中加具意見。

        (四)送評委會日常工作部門(省林業廳人事處)受理評審材料。

        (五)評審結束后,申報人所在單位要協助評委會日常工作部門對申報人評審結果進行公示,并及時反饋情況。

        (六)省人社廳專技處審批后,由我廳人事處發放職稱證書和申報材料。

        四、評審收費

        按照《關于轉發省物價局、省財政廳〈關于調整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費標準的復函〉的通知》(粵人發[]35號)收取評審費。正高級評審費由我廳人事處代收到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非稅系統繳交,其他級別評審費在省林業廳非稅系統繳交。每位申報人只可申請開具繳款通知書1次并盡快繳款,繳款時限為2012年9月15日。如因特殊原因不能繳款,請及時致電省林業廳人事處。

        五、受理時間和地點

        受理時間:8月16日至9月15日(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逾期不予辦理。請于送材料前先致電預約。

        受理地點:廣東省林業廳人事處(廣州市荔灣區中山七路343號509房)。

        聯 系 人:段孟涵、曾國技、孔華清

        聯系電話:

        附件:1.《關于做好2012年度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通知》(粵人社發119號)

        2.《關于印發<廣東省工程技術高級工程師(教授級)資格條件(試行)>的通知》(粵人發]89號)

        3.《關于印發廣東省林業高級工程師、工程師資格條件的通知》(粵人職[]18號)

        4.《關于調整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刊物等級劃分規定的通知》(粵人發[300號)

        5.《關于深化我省職稱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粵人發[]178號)

        6.《關于調整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若干政策規定的通知》(粵人發[]177號)

        7.《關于明確當前專業技術資格申報評審若干問題的通知》(粵人發[]197號)。

        8.《關于調整完善我省職稱外語政策的通知》(粵人發]120號)

        9.《轉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科目更新有關問題的通知〉》(粵人社發[]176號)

        10.《省人事廳轉發人事部關于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的通知》(粵人發[]81號)

        11.《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省外來粵人員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確認的暫行辦法》(粵人社發[306號)

        12.《<企事業單位評聘專業技術職務若干問題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具體說明》(人職發[]17號)

        13.《關于依照公務員制度管理事業單位具備公務員身份人員參加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問題的批復》(粵人函[]301號)

        第7篇:林業技術專業論文范文

        摘 要:微生物學雙語課程是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理科基地專業本科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同時也是學校相關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在總結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理科基地微生物學雙語課程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紹了精品開放課程背景下微生物學雙語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精品開放課程;微生物學;雙語教學;教學改革

        精品開放課程是由名校提供的免費開放的、數字化的、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學習者通過網絡以視頻、文本等形式獲取學習資源,進行自我提升[1]。自2003年教育部正式啟動精品課程建設工作以來,迄今已經建立國家級精品課程3 800多門,并帶動16 000多門省級和校級精品課程建設,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近千所高校。微生物學課程是當代生命科學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和主干課,是生物學科多個專業的必修課,在微生物學科發展、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筆者通過國家精品課程網站查詢到微生物學相關的精品課程有44門,其中國家級6門,省級22門,校級16門,包括武漢大學沈萍教授主講的微生物學以及南開大學李明春教授主講的微生物學。本文在總結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理科基地微生物學雙語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紹開放課程背景下微生物學雙語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1 充分利用資源,更新和完善教學內容

        我校生物理科基地微生物學課程的參考教材以國際上經典的、最受歡迎和再版次數最多的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3]為主。該教材更新速度快,基本上每兩年更新一次,目前已更新到第十三版。教材能及時補充國際微生物學領域的新進展,反映微生物學科前沿研究情況。另外,該教材還提供了許多精美、新穎的圖片,可以更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過程、機理。除了教材之外,我們還通過國家精品課程網站,拓展教學資源,包括微生物學視頻、微生物圖庫、微生物名人堂、微生物學熱點、著名雜志文章、著名大學和研究所的微生物網站等。在教學實踐中,描述性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觀看錄像自學。教師在課堂上僅介紹知識點和關鍵內容,為開展案例教學節省了課堂時間。

        2 開展案例教學,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案例教學以近年學術刊物上發表的微生物學相關SCI論文為案例。教師在學期初給出若干個微生物學研究的熱點名詞,學生根據興趣自由組合成3~4人的學習小組。每名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使用信息學課程上學習到的文獻檢索方法查詢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的學術論文。通過論文的翻譯和學習,先進行學習小組內部討論交流,達到對論文所涉及知識點的掌握和貫通,然后將論文的主要內容制作成poster(墻報),最后每個小組推舉1人參加全班的報告交流。學生學習了課堂之外的內容,他們制作的poster還成為教學案例,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案例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查找文獻,制作poster,答辯等各種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加強師生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研究興趣和研究思維,對培養高素質的生命科技人才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3 鼓勵科研訓練,提升教學效果

        為了增強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在創新基礎上的創業能力,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高水平創新人才,我校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根據學生申請和答辯的情況可以分別給予國家級、北京市級及校級資助。在校本科生可以以個人或團隊的形式進行申報,項目人數1~5人,選擇指導教師,進入指導教師實驗室開展研究。另外,學院還根據國家理科基地文件精神,為確保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資助項目的嚴格執行,使理科基地大學生科研和創新能力培養得到有效提升,鼓勵本科生積極申報理科生物學基地2012~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J1103516)子項目。為了給本科生提供更好的科研條件,學院專門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實驗室,利用國家理科基地的建設經費,購置了常規的實驗室設備和儀器,包括超低溫冰箱、高速冷凍離心機、紫外光譜儀、PCR儀、電泳儀、凝膠成像系統、顯微成像系統、萬分之一電子天平、pH計、滅菌鍋、超凈工作臺、培養箱、搖床等。通過微生物學課程的學習和教師的引導,培養了本科生進行微生物學研究的興趣。目前每年微生物教研室(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2人)指導立項的本科生創新項目有3~4項,進行微生物學研究科研訓練的本科生有10~15名,以本科生為第一作者累計發表SCI論文2篇,核心期刊論文10余篇,其中多數本科生在外?;虮拘@^續攻讀研究生,從事微生物學研究。除了鼓勵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我們還同步開設了微生物學實驗課程,在實驗課程中設定開放實驗,學生自己調研實驗原理和方法,與教師交流討論確定最終的實驗方案,通過對學生的文獻調研能力、科研思路、實驗技能、實驗成果總結等環節的訓練,全面提升所有學生的實驗和科研能力。

        4 重視學習能力,綜合評定學生成績

        本課程教學改革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采用“6211制”,即總成績為100分,期末考試成績為60分,案例教學占20分,平時作業占10分,學習態度(考勤、討論和答疑等)為10分。期末試卷用全英文考題,鼓勵學生用英文回答,也可以用中文回答。案例教學的成績由學生自己評定,具體做法是學生在做poster演示和答辯時,其他學生都作為評委對答辯同學進行評分,全班同學打分去掉5個最高分和5個最低分后取平均值。

        5 結束語

        學生通過微生物雙語課程開闊了視野,掌握了國內外微生物學研究的最新動態,培養了英文閱讀的習慣,提高了用英語學習的能力。案例教學環節獲得了學生的肯定,這個環節的培養讓本科生能獲取第一手的文獻資料,為提前進入科研訓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雖然通過教學改革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但在微生物雙語課程教學中也碰到了一些問題,如少數英語基礎差的學生對雙語課程學習有畏懼心理,對這些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是一個難點;英文授課速度慢,而課時有限,在精講和泛講的內容選擇上比較難以把握等,這些問題還需要在不斷探索中調整,積累經驗。

        參考文獻

        [1] 宋存江,王淑芳,李國強.開放課程背景下的微生物發酵工程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改革[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4,4(1):3-6.

        第8篇:林業技術專業論文范文

        關鍵詞:太行山封山育林,點播,植苗,適地適樹

         

        太行山地處華北大平原西側,是京津和華北大平原的天然屏障。它既可抵御西北寒潮的襲擊,又可接納東南暖濕氣流,是海河水系的發源地及黃河中下游部分支流的上游。太行山在山西、河北、河南、北京4省市的交際處,總面積1049萬公頃。太行山山勢陡峭,地形復雜,土壤瘠薄,植被稀少,森林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旱、澇、洪、雹、凍等自然災害頻繁,生態環境惡化,經濟發展落后。建設太行山綠化工程,不僅具有改善當地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本地效應,而且具有重要的“外部”效果,對于根治海河,減少京津及華北平原的自然災害,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現狀特點

        太行山屬于石質山區,并有多處侵入性火成巖,由于這個區域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歷史上開發較為久遠,原有森林植被已被破壞殆盡,僅有少數深山地區還保留一部分天然次生林。除了植被較好的地方外,大都巖石裸露,土層瘠薄。該區域為半溫暖半濕潤地區,冬季寒冷夏季炎熱,雨水集中于夏季,春冬干旱。由于土壤,氣候限制,造林成活率偏低,即使成活了,人蓄、鳥獸危害也比較嚴重,特別是冬春季節,易發生森林火災,使造林成果毀于一旦。

        二、建議

        1、封山育林 荒山造林應當以封為主,特別是在土壤瘠薄、坡度陡峭的山地,人工造林難以成活,即使成活也生長緩慢,這時就應當采取封山育林。封山育林是培育森林資源的一種重要營林方式,具有用工少、成本低、見效快、效益高等特點,對加快綠化速度,擴大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原來的疏林地、灌叢地、灌木林地、具備封育條件的荒山荒地等經過5―10年的封育,大多成為了有林地,而封育成本僅為人工造林的1/5―1/10。封育起來的林地,植被種類豐富,生物多樣性增加,使其涵養水源、改良土壤、水土保持的功能大大增強,森林病蟲害減輕,林分質量提高,育林不破壞植被,既可保護原有的樹種資源,又能形成混交林,是保護珍稀樹種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途徑。保存原有灌木,采取封山的方式,減少人為的破壞,應當成為我國荒山造林的一種重要模式。

        2、適地適樹 根據造林的立地條件,選擇適宜的樹種,做到“樹”與“地”的辨證統一。論文參考網。適地適樹是因地制宜原則和生態經濟原則在造林樹種選擇中的具體應用,既如何使樹木資源與綜合自然生態因數密切適應,以充分發揮其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首先在大區域方面,盡量選用鄉土樹種,鄉土樹種是最適合本地土壤、氣候等生長因子的,是自然界競爭、淘汰存留的樹種。如果選用外來樹種,要先小區域、小范圍引種實驗,觀察其在本地的生長發育情況,看其是否適應本地各種生長因子,能否正常生長,以及是否對本地其他物種構成威脅。盲目引種,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其次根據不同立地條件,選用不同的樹種,在土層深厚的地方,可以種植花椒、棗樹等具有經濟效益的樹種或椿樹、黃連木等樹種,而在土壤瘠薄或坡度陡峭的山坡上,應采用適應性強耐瘠薄的側柏等,甚至采用馬角刺、荊條、酸棗等灌木。

        總之,適地適樹是首要原則,違背這一點,輕則樹木生長緩慢,重則樹木死亡,達不到造林期目的,只能是勞民傷財。

        3、造林方式 造林方式分為兩類,一類是播種造林,一類是植苗造林。

        播種造林又稱直播造林,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進行造林的方式。分為飛機播種與人工播種。播種造林的人工林,從種子發芽開始就在造林地上生長,中間不經過移植。因此林木個體對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有所增強,而且根系未受損傷,對樹木生長十分有利,這一點對于直根性樹種尤為重要。播種造林的施工技術比較簡單,它不僅省去了繁雜的育苗工序,而且在施工過程中也比植苗造林簡便的多。播種造林的優點是投資小,主根明顯,生命力強,效率高。論文參考網。飛機播種適宜在山勢陡峭,人工難以作業的地方實行。

        植苗造林是我國的傳統造林方式,是用苗木作為造林材料進行造林的方法。具體分為裸根苗造林與容器苗造林兩種。具有成林快,林相整齊,除了在土層深厚的地方種植經濟樹木外,應盡量采用造林,以減少對地表物的破壞,防止造成水土流失。容器苗帶土移植,不損根系,沒有緩苗現象,成活率比較高,但成本大。論文參考網。裸根苗造林與容器苗相比,方便快捷,但根系損傷嚴重,緩苗期長,成活率、保存率低。

        三、討論

        為了盡快綠化太行山,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我們應建立起護林防火專業隊伍,大力開展封山育林,采取點播與植苗相結合,選用本地鄉土樹種,針葉樹與闊葉樹混交,實行喬、灌、草多層次方式,使物種多樣化,林業的生態效益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造林學》北京林學院主編中國林業出版社,1981年

        [2]《太行山生態林業工程實用技術》.李新平主編.

        [3]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年.

        第9篇:林業技術專業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林業GIS教育是現代林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隨著理工類GIS教育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行業GIS教育,有著其自身發展的特點。在簡要回顧我國GIS教育和林業GIS教育發展歷史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林業GIS教育的發展特點,即GIS技術的應用和理工科院校GIS教育的發展推動了林業UIS教育的發展,層次化、規模化的林業UIS教育逐步形成;指出目前林業GIS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GIS人才培養水平參差不齊、林業GIS教育的宣傳力度不夠、GIS相關課程的設置不盡合理、教學條件較差和教學方法比較落后等。針對林業GIS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措施,包括加強師資力量的培訓,保證林業UIS教育的質量;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業界葉林業GIS教育的重視程度;結合專業特點,合理設置GIS相關課程;改善教學條件,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深化教學方法改革,保證課堂教學的效果。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是指收集、管理、操作、分析和顯示空間數據的計算機軟硬件系統。我國GIS的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即20世紀70年代的起步階段、80年代的準備階段、90年代的發展與產業化階段。目前,GIS已經在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城市規劃、土地管理、農作物調查與估產、交通、能源、通訊、地圖測繪、林業、房地產開發、自然災害的監測與評估、金融、保險、石油與天然氣、軍事、犯罪分析、運輸與導航,110報警系統、公共汽車調度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一大批地理信息系統軟件被開發成功,如GeoSTAR. CityStar. MapGIS. Supermap等。

        伴隨著GIS技術的發展,GIS教育也蓬勃開展起來。到目前為止,全國已有150多所高校開設了GIS專業。在GIS教育中,林業GIS教育是發展比較慢的領域;而且由于地域經濟條件、師資力量等原因,林業GIS教育的發展并不平衡,東部地區比西部地區發展快,南方地區比北方地區發展快。

        一、我國林業GIS教育的發展歷史

        隨著GIS技術的發展,社會對相關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于是我國的GIS高等教育在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起步,并迅速發展起來。1988年,第1個專門培養GIS人才的本科專業在武漢開始招生;1989年,大陸第1本GIS教材《地理信息系統概論》(黃杏元教授編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1個GIS碩士專業在武漢開始招生;1994年,中國“GIS協會”成立,同時成立了“教育與科普專業委員會”;1997年,我國正式在地理學和測繪學2個一級學科下分別設立了“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和“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二級學科,并開始相關博士點和碩士點的申報和招生;1998年,教育部對高校的本科專業進行調整,把原來的504個專業調整為249個,但仍在原地理類專業中增設了地理信息系統理學本科專業。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能夠培養本科生、碩士、博士、博士后及留學生的完整的GIS高等教育體系。

        林業行業是應用GIS比較早且比較廣泛的領域。林業科技工作者從事林業GIS工作,既要掌握GIS知識,又要掌握林業專業知識;否則,將不能有效地把GIS技術與林業科研和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也不可能使GIS技術在林業生產、科研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就要求林業GIS教育承擔起培養林業GIS開發、應用和技術推廣專門人才的任務。林業GIS教育是隨著理工類GIS教育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目前,雖然全國幾所高等農林院校開展林業GIS教育的方式不同,但是GIS相關課程的地位已經在林學專業的課程體系中顯現出來。例如,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于2004年開設了“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叫;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也開設了“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而且“地理信息系統”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南京林業大學開設了“城市規劃(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和“遙感與GIS”課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在林學專業開設了“GIS與 GPS導論”課程;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在“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開設了“地理信息系統”課程。這都充分證明了林業GIS教育在現代林業教育中有了長足的發展,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我國林業GIS教育的發展特點

        (一)GIS技術的應用推動了林業GIS教育的發展

        GIS是一門技術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隨著GIS在林業森林資源管理、病蟲害防治、造林規劃設計、城市林業等各個領域中的廣泛應用,林業行業對GIS專門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這就要求林業教育部門必須緊跟GIS的發展趨勢,培養大量不同層次的復合型人才。此外,“數字地球”“數字中國”和“數字林業”等觀點的提出,也勢必推動林業GIS教育的發展。

        (二)理工科院校GIS教育的發展推動了林業GIS教育的發展

        迅速發展起來的理工類院校GIS教育,為各行各業培養了大批GIS專門人才;其中一些GIS專門人才通過對林業專業的接觸和學習,又逐漸成為林業GIS教育的骨干力量,有些甚至成為林業行業培養林業GIS技術人才的教育專家。同時,高等林業院校或相關研究所也派出具有相關GIS基礎知識(計算機、地理學、測繪學等知識)和林業專業知識的人才,到理工科院校的GIS專業學習和深造,從而培養了一批從事林業GIS教育工作的實踐者,加快了林業GIS教育的發展步伐。

        (三)層次化、規?;牧謽IGIS教育逐步形成

        目前,我國的高等林業GIS教育已形成了層次化、規模化的發展格局。高等林業GIS專門人才的培養單位涉及農業大學、林業大學和林業職業技術學院,以及相關的林業研究所;依托的專業有林學、地理學、測繪學、計算機科學等,同時也依托于相關的林業科研項目。高等林業GIS教育培養的人才類型主要是林學學科與理工科交叉的復合型人才,人才培養層次包括???、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各級GIS技術人才培訓。

        三、我國林業GIS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GIS人才培養水平參差不齊

        由于各類林業GIS人才培養單位的教學水平、教學條件不同,所以林業GIS人才培養的水平參差不齊,一些單位培養的林業GIS人才不盡如人意、名不符實。從畢業生就業需求的角度看,林業人才市場上出現了對林業GIS方向畢業生的需求增加而畢業生的相應能力偏低的矛盾現象。這給人才培養單位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二)林業GIS教育的宣傳力度不夠

        在高等林業GIS教育方面,雖然我國大多數高等林業院校都開設了GIS專業或GIS相關課程,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林業GIS技術應用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特別是林業GIS教育的普及程度遠遠比不上發達國家。1994年,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專門成立了教育與科普專業委員會,旨在推動我國的GIS教育(包括林業GIS教育)、培訓、科普工作以及與國際GIS業界的交流。但是,目前高等林業院校對GIS教育的認識不到位,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從而影響了林業GIS教育的快速發展,甚至錯過了發展的最佳時機。

        (三)GIS相關課程的設置不盡合理

        1.課程的先后順序不合理

        GIS所處理和表達的數據對象是地理空間數據,而地理空間數據具有幾何圖形和屬性特征。其中,圖形數據一般采用專用格式進行表達和存儲,而屬性數據大多采用商品化RDMS (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進行管理。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GIS課程之前,必須首先學習和掌握有關的基礎知識,包括多種空間數據的采集手段(如普通測量學、GPS、林業遙感等)、制圖方法(如地圖學、計算機制圖等)、軟件知識(如軟件設計基礎、程序設計語言等)、數據庫和數據結構等基礎知識。因此,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該充分考慮這些特點,合理安排GIS相關課程的先后順序,否則很難保證GIS相關課程的教學質量。

        2.課程的教學時數不合理

        有的高等林業院校將GIS相關課程的教學時數設置為30學時,而且理論學時多、實驗學時少,這種情況遠遠不能滿足林業生產單位對林業GIS人才的要求。GIS課程作為“數字林業”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一門非常重要的支撐課程,其課程內容、課程教學時數的設置應充分考慮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應保證有足夠的教學時數。

        (四)教學條件較差,教學方法比較落后

        目前,有些高等農林院校還沒有專門的林業GIS課程實驗室,經常將其與一般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室混為一談。這就造成GIS相關課程與其他計算機課程競爭教學資源,從而導致GIS相關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減少、教學管理不方便、教學成果難以持久保存。這進而使林業GIS教育的質量不能得到保證。

        此外,林業GIS相關課程的實踐性特點非常強。但是,由于林業GIS相關課程的教學方法過于簡單,大多數課程仍然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沒有開設足夠的實踐課程,所以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四、改進和加強林業GIS教育的對策

        (一)加強師資力量的培訓,保證林業GIS教育的質量

        為了提高林業GIS教育教學水平,一是應該加強高等院校中GIS教育師資力量的培養,切實培養一批業務精通、實踐能力強的師資隊伍;尤其是對非GIS專業畢業的教師,還應該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其對GIS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二是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制定相關政策,規范GIS教育市場,對有條件開展GIS教育的單位和部門頒發資格證,對無條件開展GIS教育的單位應取消其辦學資格。

        (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業界對林業GIS教育的重視程度

        充分利用林業行業的宣傳媒體,如報紙、雜志、網絡等,宣傳林業GIS教育在推動林業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進一步提高業界對林業GIS教育的認識水平。同時,充分發揮中國林學會林業計算機信息分會等GIS應用分會的作用,在每年召開林業計算機信息分會年會之際,加大林業GIS教育的宣傳力度,多展示GIS應用于林業的先進技術和產品,從而推動林業GIS教育的發展。

        (三)結合專業特點,合理設置GIS相關課程

        高等林業院校是開展林業GIS教育的主要陣地,肩負著培養林業GIS技術高級專門人才的任務。因此,高等林業院校要結合各專業的特點和各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認真研究教學計劃,確定GIS相關課程的開設目錄和相應的教學時數以及課程開設的先后順序等;要制定科學合理的GIS相關課程的教學大綱,使學生以充分掌握GIS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目標。特別是沒有GIS專業的教學單位,如果要開設GIS相關課程,尤要慎重,應充分考慮開設GIS相關課程所需要的師資條件和教學硬件條件,不能盲目開設。

        (四)改善教學條件,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教學條件包括師資力量、實驗條件、教學手段等。林業GIS課程教學對實驗條件的要求不僅是一般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室,還要求有專門的實驗室,即GIS實驗室;同時,還要求配備性能比較高的計算機、空間數據輸人輸出設備(如掃描儀、繪圖儀等)和優質的GIS操作平臺。因此,高等林業院校要發展林業GIS教育,在具有合格的師資隊伍的前提下,還要加大投資力度,建立專門的、開放的林業GIS教學實驗室。

        (五)深化教學方法改革,保證課堂教學的效果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A∨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首页 | 五月天婷五月天综合网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V国产欧美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