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人居環境科學范文

        人居環境科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居環境科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人居環境科學

        第1篇:人居環境科學范文

        關鍵詞:人居環境時空特性時代性地域性 彈性空間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正文:

        關于時?空特性的思考

        眾所周知,建筑的地域性和時代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不僅是在建筑領域,其他如:形式、符號、文化等很多領域中都存在時間和空間上演進性和差異性。 空間和環境類科學在這方面就體現的更加明晰。這是由研究對象‘空間’ 本身的時空特性所決定的。

        從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的發展歷程來看:由于時間演進和地域差異的特性建筑和城市規劃的發展都在其自身的發展框架上展現出一定的時空差異性。這種時空差異性,以時間演進性差異為主流。地域性差異為次枝和延續,且不斷影響和推進著時間性差異的的演進。

        同樣,人居環境科學作為‘人類生存空間、環境’這一課題的前沿,同樣具有鮮明的時?空特性。即:人居環境的時代性與地域性。

        吳良鏞先生曾在《人居環境科學導論》一書中對道薩比亞斯的道氏學說進行了這樣的評價:“必須指出,道氏的理論主 據西方國家的現象與經驗,其對戰后第三時間人口稠密、資源進展、發展迅速、經濟貧窮的國家,如亞洲發展中國家等,涉及不多。因此,我們在借鑒道氏理論的同時,應該積極從中國實際的問題,探索適合中國發展的具體道路。此外,道氏理論由于體系龐大,往往難以抓住問題的核心,并留有一些機械的線性思維的痕跡,這種認識上的時代局限可能與道氏的早逝有關。”

        吳良鏞先生提到的這種學術上和實踐上的時代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是空間環境類科學發展(建筑、城市規劃、人居環境)必然存在的特性。我們的研究和實踐活動不可能是與時?空演進完全同步的,也不可能是永遠滯后或者超前的。所以在空間環境類科學的學術研究和實踐上,沒有任何一個理論或者創作是永久性先進和絕對完美的。只能說在特定的一段時間內的有限空間內是正確和科學的。

        一個科學的學科研究,一定要有時間上(時代性)的繼承、發展,也要有空間上(地域性)的繼承與發展。才可以更好、更準確的解決問題。而人居環境科學,是一門一人類聚居為研究對象,著重探討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科學。目的是了解、掌握人類聚居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以更好地建設符合人類理想的聚居環境。現在我們的人居環境并不是很盡如人意,因為我們的一些片面、不合理的、盲目的行為,已經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如何才能做到,盡可能合理、正確的解決現今的人居環境中存在的問題是十分重要的。這就是時?空特性對于人居環境科學發展的重大意義。

        人居環境理論理論概況

        第一位系統的提出人類聚居概念的是希臘學者道薩比亞斯,吳良鏞先生對道氏理論特點有精煉的總結:

        對時代及其所面臨的任務的認識。道薩比亞斯所在的那一時?空背景下所面臨的時代任務就是指:逐漸加速的城市化革命。

        考慮問題的整體觀和系統觀。道薩比亞斯認為:城市發展問題的錯綜復雜有客觀的原因,也有主觀的原因。“人們總是試圖把某些部分孤立起來單獨考慮,而從未想到從整體入手考慮我的生活系統。”因此,注意到病狀,卻不研究產生病狀的原因。他認為,應該吧人類聚居環境視為一個整體,將它作為完整的對象來考慮,否則,就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能理解事物的客觀規律,不能理解失誤的復雜性,從而片面、簡單的理解和處理問題,結果則事與愿違。

        3.在建筑與城市科學總,較早的有意識的運用交叉學科的觀點,入多學科理論方法,從事城市研究。拓寬了城市規劃研究范疇。道薩比亞斯強調:把人類聚居作為一個整體,從政治、文化、社會、技術等各個方面,系統的、綜合的加以研究。

        4.初步建筑里其理論框架。 這一點十分重要,也對學科的發展和傳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論系統框架的建立,就如同種下了一顆充滿活力的種子。是學科發展和延續的種子,當然這顆種子可能結出‘大小’、‘顏色’不相同的新果實,但對整個學科體系和理念的而傳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后繼學者能更清晰和明確學科的研究思維和核心理念,從而能夠更好的繼承和發展。

        通過對人居環境理論形成過程來看,人類的探索研究并不是總是和時空的演變同步的,這幾位先驅的很多觀點不僅在當時的規劃領域和人居環境的研究和探索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就是在時?空演進到的今天也給與我們很多啟發和研究價值。所有先進的理論思想,是來源于人類智慧的主觀能動性和對客觀因素全面、準確的分析的綜合結果。是對時代特征和發展動向敏銳把握。

        但人居環境理論的發展是多元的,在同一大時代背景下,理論和實踐在時?空的維度上也不是完全同步的的。理論指導實踐,但理論的產生,由于研究條件和范圍的限制,以及研究者自身的局限性,造成理論的發展在具有先進性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時空局限性。這就需要,我們對優秀學術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時要綜合考慮時?空演進的差異性。

        3.研究環境‘時空特性’給我們帶來的啟示以及關于‘彈性空間’理論的提出

        時間的演進性是客觀存在,不可逆轉的。但空間的差異性雖然是客觀存在,但卻因為有時間和人類活動的演進性,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現在空間維度上的多樣性和調節性已經因為我們的一些不恰當的發展和改造遭到了破壞,有些破壞是連鎖性的,且短時間內無法修復和改變。所以保護空間的差異性是研究和建設人居環境所必須遵從的前提。然而空間的多樣性(差異性)是要在空間的演進過程中進行保護和發展的。而空間的演進性的動力主要是是源于時間演進中的人類活動。所以傳承和發展時代價值,保護和優化地域特色。 就成了人居環境科學研究的主要工作。

        而地域特色本身就是已經成為歷史的時代特征在特定的空間地域范圍內的消化與沉淀。是每個時代中最優價值、最符合當地人居環境發展的精華的積淀。繼承是肯定的,發展也是肯定的。而且在注重地域特色的同時,人居環境的發展在空間維度上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值得我們重視,那就是關于彈性空間和資源可持續問題的考慮。

        也就是說,在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在人居環境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

        盡量不犯不易于修復的錯誤,給子孫后代留有充足的空間資源和生存資源。這就是彈性空間設置和資源可持續工作的必要性。

        彈性空間是指在人居環境發展和建設的過程中,要預留具有可塑性強,可更新再生的,易于生態恢復的空間領域。對這一領域要有意識的保護和‘留空’。以適應人居環境發展的需要,以及空間和生態的再生。

        資源可持續這一論題,我們已經早有覺醒,但迄今為止,我們還沒喲取得實質性的成果,是需要我們在人居環境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綜合的,系統考慮和分析資源緊張與可持續的問題。

        當今人居環境已經發展成一個極其復雜、綜合的有機系統。其存在的問題是綜合性的;,其問題產生的原因也是綜合性的和復雜性的;其問題形成的過程也具有時?空演進性,存在是時間上和地域上的差異性。所以,面對綜合、復雜、具有時?空特性的問題,我們就要用歷史和發展的的眼光去探求人居環境發展演進的時代脈搏和發展動向。用綜合,有機,系統,彈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才能夠避免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付出巨大的實踐代價,甚至難以挽回的自然和資源的代價。

        時代性和地域性對人居環境發展和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只有注重人居環境發展的時?空特性,才可以更準確、更優化的處理人居環境現存的問題,以及更加合理和有機的引導人居環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第2篇:人居環境科學范文

        關鍵詞:人居環境科學;城市規劃理論體系;作用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22(2011)10-0058-02

        1.引言

        《伊斯坦布爾人居宣言》指出:“在人類邁向21世紀的時候,人類更加注重人居環境的持續性發展,人居建設的目標是:使每個人都有個安全的家,能過上體面、身體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滿希望的體面生活”。人居環境的建設方向在此被明確,人居環境科學的研究受到廣泛關注。

        “人居環境科學”(The Sciences ofHuman Settlements)是一門以人類聚居(包括鄉村、集鎮、城市、區域及國家等)為研究對象,著重探討人與環境、人與社會、人與科技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科學。人居環境的研究核心是人,倡導“以人為本”,以研究探討“和諧人居”建設為目標。

        2.人居環境科學的整體性思想

        人居環境科學是一門“關于整體與整體性的科學”,強調從整體出發思考人居環境,追求人居環境建設的整體利益,其思想內涵是建立在將人居環境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慮的。

        道薩迪亞斯(C.A.Doxiadis,以下簡稱道氏)認為人類聚居是“人類生活其間的聚居”。根據這個寬泛而模糊的解釋,任何人類居住的地方都可以稱為人類聚居地,不論其定位、結構、形態、尺度如何,也不論其設施配套、各層級物質配建如何。總而言之,人居環境就是人類居住的地方,這是一個整體概念。

        道氏理論的特點就是考慮問題的整體觀、系統觀。“人們總是試圖把某些部分孤立起來單獨考慮,而從未想到從整體人手來考慮我們的生活系統”,因此,只注意病狀,而不研究產生病狀的原因,只把我們生活中的某些要求分開來考慮,就事論事,窮于應付。我們應該把人類聚居環境視為一個整體,將它“作為完整的對象考慮”。

        提出整體觀的研究思想的同時,道氏理論同樣認為,在建筑與城市科學中,應有意識地運用交叉學科的觀點,引入多學科理論方法去從事城市研究。

        通過對目前人居科學環境科學所涉及的學科我們可以發現,人居環境科學是以“建筑――地景――城市規劃”為核心的多學科群組,其學科涉及地理、環境、生態、哲學、藝術、民俗、歷史、土木、心理、社會、經濟、交通等領域,內容包含人類社會各個方面。

        因此,人居環境科學的研究不同于傳統的多學科協作,也并非一般意義上的跨學科或交叉學科、邊緣學科,更不可能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融會貫通與人居環境有關的學科內容而形成的一種科學理論。雖然其方法論體系仍在探索階段,但主要方法論概念已經確立,即“融貫、綜合、集成”。

        3.我國城市規劃工作存在的問題

        城市規劃工作存在的問題既有規劃編制方面的問題,也有規劃管理方面的問題,其核心是規劃體制問題。城市規劃體制存在著規劃決策與規劃實施合一,規劃實施隨意性大;規劃職能被肢解,綜合調控功能難以得到有效發揮等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工作思維定式

        目前,我國城市規劃工作基本上遵循的是“調查先于規劃,診斷先于治療”的工作模式,這種調查――分析――規劃的工作程序一直被廣泛的采用。這種思維方式是從某一特定角度出發將事物先分解再逐一解析,用于學術的分析和認識問題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應用層面卻并非如此。

        人類在某一階段對某些事物的認識能力始終是有限的,這種調查――分析――規劃的工作程序人為地將事物割裂開來,使人們不能夠全面的掌握事物的內在聯系,缺乏將事物內在聯系整體思考的能力。而且,所需認識的事物越復雜,該類割裂程度就越深,形成了不斷割裂,不斷分解的惡性循環。

        現代城市是一個開放的復雜綜合巨系統,在城市規劃中仍然沿用這種傳統思維方式,對城市各子系統有機聯系的認識就會愈加困難,就無法真正理解城市的客觀規律和城市問題,也就無法采取正確的行動。

        3.2研究方式的過度細化

        受工作思維模式的影響,人們對城市的了解越多,產生的學科及學科分支就會越多。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國對城市進行研究的學科細至十余類,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更新,研究的學科越分越細,造成了學科間的各種交叉或斷層。對所研究對象的整體研究目標不統一,所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均有不同,因此,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其綜合協調效果大打折扣,使城市規劃陷入了僅有針對性沒有前瞻性和指導性的工作狀態。

        3.3規劃過程的簡單化

        目前的城市規劃編制,是由規劃主管部門委托規劃設計單位一手包辦,中間進行一些象征性的征求意見,規劃提出的目標和內容并沒有真正形成共識,真正成為全社會尤其政府各部門共同奮斗的目標,規劃的權威性不高。個別城市領導,在編制問題上不講科學,最好是他今天剛提出要求,明天就能按他的意圖做好規劃,從而導致規劃質量的低劣。

        3.4規劃內容的技術化

        城市規劃應當既是城市未來行動結果的預期,也是對這些行動本身的預先安排,并且在行動過程中不斷地趨近目標。因此,城市規劃不僅僅是一張藍圖,還必須包括實現藍圖采取的政策步驟。而目前的城市規劃編制在對象上僅限于物質要素的層面,在手段上僅限于技術領域。

        4.人居環境科學思想在城市規劃體系中的作用

        針對上述問題,現代城市規劃需要整體觀和戰略觀的指導,人居環境科學的思想特點符合這種要求。雖然人居環境科學在城市規劃研究及建設實踐中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但還未真正融入城市規劃理論體系的建設和實踐發展。

        4.1理論構建

        城市規劃理論體系中各學科已經獨立發展了較長時間,各學科自成體系,內容豐富,需要運用人居環境科學思想觀從整體角度出發,將各學科進行組織串聯,形成整體性強的城市規劃理論體系。

        這其中可以將“建筑學”、“地景學”、“城市規劃學”合為一體,以構建城市規劃中的核心理論體系,在近代西方理性思維的影響下,建筑、地景、城市規劃被劃分為三個獨立的學科,雖然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它們之間缺乏固有的內在聯系,遠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將三大學科合為一體就是糅合其主干課程,形成統一的城市規劃中心理論體系的核心,作為各學科、各專業拓展的基點。

        同時將綜合型城市規劃理論定為目標,在以空間形體規劃為主的城市設計和以社會、經濟、文化、歷史等規劃為主的綜合型規劃中,確立綜合型規劃理論體系的首要性,以現代城市系統的發展整體利益為主線,確立綜合性規劃的主導地位。最后根據城市規劃中心理論體

        系的要求,加強各學科見的同步協作,形成廣泛的城市規劃基礎理論體系。

        4.2規劃實踐

        在規劃實踐的過程中,從人居環境科學提出的“融貫、綜合、集成”的角度入手,提高解決城市實際問題時的整體思考、綜合協調和動態應變的能力,使城市可持續地發展。

        4.2.1在認識問題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整體性的思考能力,對城市進行規劃前必須進行全面、細致、深入的基礎調查,調查內容必須包括城市系統組成的各個要素,考慮城市規劃過程中將會影響的各個城市領域,并運用最新的技術方法對城市規劃區域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考證和檢驗,甚至對該區域的歷史形成進行研究,以求現狀調查成果的科學性,真實性,有效性。

        4.2.2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應對分析方法進行確定,選擇一定數量的已有方法,以涉及面廣,典型適用為基本原則,對所選擇的方法進行選擇和修正,爭取在整合分析方法的過程中形成新的研究方法。

        4.2.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從分析結果中找尋恰當的切入點,從解決路徑中突出多學科、多專業的協同合作,在規劃行為中實現城市系統組成要素的優化,最終完成一整套城市規劃項目的實踐行為。

        4.2.4加強城市管理實施力度。從保證城市整體利益為前提,確立適度超越政府的規劃決策機構,明確規劃審批機制,改變目前規劃決策與實施管理合二為一的體制,增加規劃調整的難度和透明度。同時加快推進規劃成果的法制化。改變城市規劃管理中的隨意現象。

        4.3方法和途徑

        人居環境科學的思想即以人為本,講求從人的角度去認識世界,生活和城市,根據城市居民和整個城市社會的心理、生理需求,以加強公眾參與和樹立評價體系為基本途徑,提出城市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4.3.1公眾和社會參與是體現居民和社會需求的重要途徑。

        隨著我國社會轉型所帶來的社會結構的變遷、公眾權利意識的覺醒以及公共決策模式的轉變,公眾參與科技決策勢在必行。有序的公眾參與是實現科技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基礎和保障。但我國傳統的體制和政治文化環境、公眾參與制度的缺失、公眾參與能力的缺乏等諸多現實障礙阻礙了公眾參與科技決策。因此,我國應該采取轉變決策理念、建構公眾參與制度保障體系、提高公眾參與能力等措施,努力推進公眾參與科技決策。

        4.3.2城市規劃評價體系的建立是實現以人為本的基本方法。

        通過實施評價可以全面評估規劃項目的實施,有效的監測、監督既定規劃項目的實施,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相關信息的反饋,從而作為政策設計和規劃運作制度的架構提出修正調整的建議,使城市規劃的運作過程進入良性循環。

        對于城市規劃領域而言,揭示和剖析自身實施運作的過程和結果,提高實踐檢驗理論的真偽,將促進其不斷的進行自身的調整完善,從而有助于規劃項目實施的至真至美,確立、鞏固和提高城市規劃的社會地位。準確的衡量城市規劃項目本身的實施效果,客觀公正的評說城市規劃項目的成功與失敗,對城市規劃項目的整體實施運作過程加以深入的了解與分析,將有助于規劃的決策和實施管理者評判自身工作的得失,找尋既定規劃存在的缺陷與漏洞,并以此作為提高城市規劃實施質量的途徑。

        第3篇:人居環境科學范文

        關鍵詞:人居環境;宜居度;昆明市

        中圖分類號:K92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2)12-0022-03

        1引言

        人居環境是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場所,包括自然、人類、社會、居住、支撐5大系統和全球、區域、城市、社區、建筑5大層次[1]。城市人居環境是人們賴以居住和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和場所,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2]。一個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高低不僅直接決定該城市人居環境競爭力,而且還影響該城市人才與資本、旅游、商貿等的發展,從而,對提升該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具有重要作用。拙文嘗試用宜居度來測度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高低。

        宜居城市是指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協調發展,人居環境良好,能夠滿足居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適宜人類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3]。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研究編制的《宜居城市科學評價標準》的則表明我國城市人居環境科學評價指標體系已初步建立[4]。

        從國內研究來看,多已對人居環境的內涵、評價方法進行探討,對城市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構建,以及對人居環境氣候適宜性、人居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進行評價,把人居環境的自然因素和其他因素分開進行討論,本文嘗試把自然因素作為一個子系統進行分析。

        自然環境作為城市人居環境的前提,由大尺度的地理因素決定,由人工環境進行小尺度局部化的改善,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前提,是城市人居環境的基礎。經濟環境是城市人居環境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是一個國家同時也是一個城市的命脈,為城市人居環境提供支撐和保障。人文環境為人居環境中最為核心的“人”提供至高無上的人文關懷,是提高人居環境的目的,是城市人居環境的宗旨的實現目標。

        本文在對宜居城市理解的基礎上,構建城市人居環境宜居度的評價指標體系,以昆明市為例,從自然環境、經濟環境、人文環境三個層面;經濟環境系統與人居環境系統、人文環境系統與人居環境系統之間的協調發展度進行分析,探討三個層面、兩大系統之間的聯系,從縱向上反映一個城市近十年來人居環境適宜度的變化。

        2研究區概況

        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東經 102°10′~103°40′,北緯 24°23′~26°33′。南北長 237.5km,東西寬152km,總面積約 21011km2,是云南省的省會,西南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昆明是我國面向東南亞、南亞乃至中東、南歐、非洲的前沿和門戶,具有“東連黔桂通沿海,北經川渝進中原,南下越老達泰柬,西接緬甸連印巴”的獨特區位優勢。

        3研究方法

        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評價結果精度,減小誤差,本文綜合運用熵值法、多目標線性加權函數法和協調發展度模型,構建城市人居環境的定量化評價框架。

        3.1建立宜居度評價指標體系

        3.1.1指標的篩選

        本文在參考國內關于城市人居環境測度,結合宜居城市指標體系研究,從人居環境宜居度評價的基礎上,根據人居環境的自然、經濟、人文三大系統[5],構建昆明市人居環境宜居度的二級分級指標體系(表1)。該體系包括自然環境宜居度、經濟環境宜居度、人文環境宜居度3個一級指標和22個二級指標進行測度。

        3.1.2步驟

        (1)數據的無量綱化處理。

        對原始數據采用極差無量綱化處理,當指標數值越大越利于系統發展時用式(1),當指標數值越小越利于系統發展時用式(2)。

        3.2建立評價模型

        3.2.1采用多目標線性加權函數法對土地利用效率綜

        協調度分析,公式如下

        3.3計算結果及分析

        昆明市人居環境評價指標權重和宜居度逐年比較見表2和表3。為進一步探討人居環境與經濟、人居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協調發展,拙文嘗試分析了它們之間的協調發展度(表4)。

        4結論與討論

        4.1宜居度總體分析

        自2001~2010年昆明市人居環境適宜度總體上呈現上升趨勢,2002年最低(0.2766),2011年最高(0.7321)。在眾多指標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最高(0.0509),說明城市人居環境與城市的人文環境關聯緊密,一個城市的市容市貌對該城市的形象具有較大的競爭力。

        4.2自然宜居度分析

        昆明地處北緯東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平均海拔高,氣溫年較差小,四季不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氣候溫和。近年來,由于加大了城市綠化覆蓋率的建設,綠色城市的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

        4.3經濟宜居度分析

        經濟環境是人居環境中最為活躍的因素。經濟是一個國家的命脈,也一個城市的命脈,良好的經濟環境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居環境水平的客觀條件,為人文環境提供資金支持,為人居環境提供前提和保障。經濟宜居度自2001年的0.0084提高到2010年的0.2606,十年的時間增長超過300%,是最活躍、增長最快的因素。

        4.4人文宜居度分析

        人文環境是人居環境的“軟環境”,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緊密聯系著人們的衣食住行,為人們提供盡可能完善的人性化服務,給人們的物質生活帶來便利,給人們的精神生活提升境界,是人居環境中最為核心的因素,也是人居環境貢獻最大的因素,近十年的時間增長了30%。昆明市積極加快市政建設,在加強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優化城市“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服務。

        探討人居環境與經濟、人居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協調發展分析得出:人居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人居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協調發展趨于平和,呈現穩中有進的發展勢頭。

        參考文獻:

        [1]吳良鏞.人居環境科學導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2]李雪銘,李婉娜.1990年代以來大連城市人居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定量分析[J].經濟地理,2005,25(3):383~390.

        [3]李麗萍,郭寶華.關于宜居城市的理論探討[J].社會問題,2006,2(5):76~80.

        第4篇:人居環境科學范文

        【關鍵詞】人居環境;滿意度;文獻綜述

        一、引言

        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經濟平均增速是9.91%。雖然經濟在快速發展,但環境狀況卻每況日下,特別是城市居住環境已經影響到了百姓日常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學術界開始產生對人居環境的研究熱情。國外工業化早于我國,因此國外學者們也較早地關注了這方面的問題。如道薩蒂亞斯最早提出了“人類聚居學(Ekistics)”的概念,開始從理論上關心我們居住生活的環境。我國清華大學的教授吳良鏞和周干峙、林志群針對當時建筑業的形勢和問題,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人居環境科學”。

        “人居環境”一詞最早出現在希臘學者道薩迪亞斯1968年所著的《Ek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一書。“settlement”一詞一般譯為“聚居地”或“村落”,吳良鏞先生將其譯為“聚居”。按照日本學者淺見泰司的觀點,“人居環境是指圍繞居住和生活空間的生活環境的總和,從狹義上說它是指我們居住的實體環境,從廣義上說它還包括社會、經濟、文化環境” [1]。而滿意度最早是一個經濟名詞,更多出現在一些市場營銷相關的文獻之中。原指顧客接受商品或服務的實際感受與期望值相比較的實際程度。滿意度指數是從顧客和社會的角度,采用多等式計量經濟學模型來評價經濟運行質量的一種新型的經濟指標。滿意度指標是目前許多國家積極研究和推廣的一套新的質量指標體系,并且被認為是繼質量檢驗管理階段、統計質量控制階段、全面質量管理階段之后質量管理發展過程的一個新的趨勢和思路[2]。

        營造人類自己美好的外部生活環境,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是人類在新世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成為地理學,城市經濟學等在21世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加強人居環境的研究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為此國內外學者專家做了大量的努力。從公眾滿意度視角對人居環境進行評價研究,將很大程度上豐富現階段人居環境研究理論,對正確指導居住環境建設有很強的理論意義。

        北京提出建設世界城市的口號,追趕如倫敦、紐約等世界城市的步伐。在這一建設過程中,居住環境將作為一項很重要的衡量指標。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的劉欣葵、武永春兩位教授所做的《十二五時期首都環境建設規劃前期研究》一文中明確提出“城市建設,環境先行”理念。可見環境建設對城市,對老百姓生活的重要程度。人居環境滿意度的研究將從公眾視角考察城市人居環境的水平,并能充分激發居民的環保意識,發揮群眾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監督作用。通過滿意度評價考核提高公眾的參與度,更好地督促政府、企業在環境保護各個環節上的工作實效。

        二、人居環境滿意度研究現狀

        對于人居環境滿意度的研究近年來比較火熱,但卻各自有不同之處。以前學者對人居環境滿意度的研究的不同之處主要集中在指標體系的確立、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問卷樣本量和最終研究分析方法上,這里選擇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獻進行比較分析。

        1.指標體系的構建

        對于采用什么樣的指標衡量城市人居環境的好和壞,國內學者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定論,一般是各自采取他們認為合理的指標體系。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長金勇進教授在2000年就開始了對人居環境滿意度的研究,他站在“環境消費者”的角度上,較早的把國際上采用的滿意度評估系統實驗性的引入到環境領域。他認為政府應該被當做“環境產品”的提供商,而客戶應該是居住在北京的市民。“那么,空氣質量,噪聲狀況,城市綠化,市容市貌就是政府所提供的產品,而總體環境狀況可以看做是一組環境產品的組合”[3]。他把評價人居環境的指標分為兩類五個指標,環境總體單獨作為一類;空氣質量,噪聲狀況,城市綠化,市容市貌作為一類,這為以后的人居環境滿意度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樣本,金教授的指標體系,對于人居環境滿意度系統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但本體系還需進一步對其理論進行全面的完善。

        劉旺、劉長岐、張文仲三位學者以北京為例,通過對居民的問卷調查和實地考察,建立北京市人居環境的評價指標體系,并對北京市人居環境的區位差異和總體狀況進行了評價,并提出北京市人居環境優化方向,他們將人居環境滿意度指標分為大環境、社區環境、居住環境三類,大環境又分為位置、交通條件、治安狀況小區外部環境四個二級指標;社區環境包括社區規模、配套服務設施、物業管理水平三個二級指標;居住環境包括建筑質量、戶型設計、居住面積、建筑類型四個二級指標。他們的指標體系明顯更加具體,人居環境大、中、小的分類更加科學。

        陳浮從安全、舒適、和諧、方便等原則出發選擇建筑質量等5個準則,房型設計等56個因素作為評價指標對南京市人居環境進行了評價,較為系統的涵蓋了城市環境的各個方面。

        趙騫、肖萬祥等通過建立空氣質量、城市綠化、垃圾處理、食品質量、飲水質量的指標框架,對北京市亞運村社區居民的環境滿意度做了調查研究。鄭敬剛等以住房條件、環境安全、景觀規劃、公共服務、社區文化環境5個指標為一級評價準則,房型設計、空氣質量、建筑密度、商業網點、鄰里和諧等42個因子為二級單項指標,構建了許昌市人居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文冬、舒文娟結合衡陽城市人居環境實際情況,對指標分兩步進行遴選。第一,理論預選:從城市人居環境滿意度的內容和內涵出發,參考專家的建議和有關權威理論,列出了80多個指標。第二,居民篩選:使用居民咨詢評定的方法對預選指標集進行經驗選擇。綜合了100名居民的意見,我們得到了各指標的隸屬度并以各指標的隸屬度作為重要依據。根據衡陽市的特點,最終選擇了居住環境、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22 個主要指標進入城市人居環境滿意度綜合評價指[4]。

        2.權重確定方法

        關于權重確定的方法,研究人居環境的學者們也沒有統一的方法,最基本的是根據主觀的判斷來確定,如王思彤、章濤對江蘇環境滿意度進行研究時采用的就是主觀構權法,每項指標的重要程度一樣;劉旺等在北京市城市內部人居環境評價及對居住建設的啟示一文中,應用公眾評判和專家決策的方法,例如,問卷中設有“影響你購房選擇的因素有哪些?請列出最重要的五個一項”。之后,根據每個因素出現的頻率高低來確定相對重要性,最后,由專家進行量化。但這種方法缺乏科學根據,在學術上還不夠嚴謹。

        較為科學的方法是采用AHP法和DELPHI法確定指標權重,AHP法(層次分析法)的一般做法是指通過發放問卷形式邀請多為專家進行賦權,每位專家對各個層次的兩兩因素按照一定量值進行判斷給分,利用收集上來的數據構造判斷矩陣,每個矩陣的最大特征根所對應的特征向量即為權數,通過一致性檢驗的數據能夠進入下一輪計算,依此類推此類推,求出各層次的指標權重。叢艷國等在《城市尺度人居環境的主客觀綜合評價――以廣州市為例》一文中,采用AHP法得出了“滿意度與建設情況呈現趨同和趨異兩種情況”的結論。同時,也有學者利用DELPHI法確定指標權重,例如,陳浮在《城市人居環境與滿意度評價研究》中就是利用DELPHI法確定單項指標權重的。

        3.人居環境滿意度調查

        問卷設計的重要性對于人居環境滿意度研究不言而喻,一套合理的問卷能很好的反應城市人居環境滿意度的真實情況,但是如果設計不當,便不能對研究有什么幫助。多年來學者們對于問卷的結構、問題的設計、抽樣調查方式做的比較好,一般的問卷都會包括調查目的、背景調查和實質內容;問題在設計時也盡量做到了通俗易懂、言簡意賅;同時,大都在城市各個區縣分層抽樣;但是很少有學者真正在乎問卷樣本量對于研究結果的影響,往往是隨意的確定樣本量大小。例如,陳浮對南京的調查發放問卷1500份;劉旺等對北京市的調查研究發放問卷600份;楊嬋玉等對廣州人居環境的研究發放問卷440份;在樣本量大小上還沒有形成某種統一的原則。雖然如此,但有些學者樣本量的確定還是比較科學的,如王思彤,章濤在《江蘇環保滿意度指標體系研究》一文中在考慮精度水平的情況下利用統計公式,計算了合理的樣本量。所以在這里,有必要規范一下樣本容量大小的確定原則。

        其中,學者sudman(1976)提出的看法可供研究者參考:

        初學者進行與前人類似的研究時,可參考別人的樣本數;如果是地區性研究,平均樣本數應在500到1000人之間;如果是全國性研究,在1500到2500人之間較為合適。

        學者gay對于樣本數的多少提出了一下看法:

        描述性研究,樣本最少占總數10%,如果總體較少,則占20%;相關研究在與探究變量間的關系,受訪者要大于30人;因果比較研究與許多實驗研究要大于15人。

        學者bore和gall二者認為樣本多少受到多種變量影響,在下列情況下要采用較大樣本:

        編制的測量工具信度較低時;研究中有較多變量無法控制時;木群體的同構型很低時;統計分析時受試者需在細分為較小的個群組來比較時;設計實驗時,預期會有很多受試者退出時。

        綜合以上學者對于樣本容量大小的看法,以及考慮到實施的可行性和科學性,我們認為在做人居環境滿意度調查是的樣本量應該綜合考慮地理因素、研究課題的性質及影響樣本的外部因素等。以北京為例,屬于描述性的地區研究,影響樣本的外部因素較為穩定,樣本量定位2000份左右比較合適。

        4.人居環境滿意度定量分析

        現代統計學在其他學科的應用為研究提供了科學方便的工具,在人居環境滿意度研究中常用的統計分析方法是spss。同時,Surfer的強的功能使其在各個學科都有廣泛的應用,在人居環境滿意度研究中,Surfer常被應用于空間分異的分析中。

        李嘉菲、李雪銘在《城市宜居性居民滿意度評價--以大連市為例》一文中,利用spss對數據進行了回歸分析和路徑分析。周鑫在《基于問卷調查的新農村居住環境滿意度評價-以房山區試點區為例》一文中,“運用主成份分析法,歸納出影響村民滿意度評價的主要因子,為北京市遠郊區新農村居住環境建設的具體實施提供理論依據,以及為全國其他城市郊區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實施提供借鑒”[5]。冀保程在《城市人居環境滿意度評價研究-以大連市為例》中采用Surfer繪制了等值線圖,更加直觀的展現了滿意度在大連市各區的分布情況。

        三、人居環境滿意度發展的討論

        從人居環境滿意度的研究歷史可以看出,人居環境滿意度的研究從概念、分類等定性描述逐漸向定量分析轉變。雖然,關于指標體系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但各學者都注意到指標體系的選取應注重科學、系統、可操作性原則,所選取的指標都能從不同的側重角度反映城市人居環境的滿意度狀況。各學者采用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各有利弊,AHP法可操作性更強,因子分析法科學性更高,無論哪種方法都比較客觀,所以學者要視不同的情況和研究需要選擇權重確定方法。未來空間分析技術將更多地應用到人居環境滿意度研究中,使研究結果更加形象直觀。

        總之,人居環境滿意度分析密切關系百姓生活,近年來全球正在興起一股人居環境學研究熱潮,旨在以地球村為家建造一舒適、方便、可持續發展的人類聚居環境。我國人居環境的研究也迎來了人居環境質量作為國民生活水準的主要標志,逐漸成為政府間行為。人類如何營造自己的棲息、生存環境,謀求人與環境的和諧,加強人居環境的研究成為世界各國在新世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成為地理學在21世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6]。

        參考文獻:

        [1][日]淺見泰司.高曉路,等.譯.居住環境評價方法與理論[J].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市民滿意度調查表或城市報告卡[R].人類居住,2000(4):41-42.

        [3]金勇進,胡浩.北京市環境滿意度指數模型的建立及應用[A].北京市第十一次統計科學討論會論文選編[C].2001.

        [4]文冬,舒文娟.衡陽市人居環境滿意度評價及優化研究[J].商品與質量,2011(S4):208-209.

        [5]周鑫.基于問卷調查的新農村居住環境滿意度評價:以房山區試點村為例[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1):74-77.

        [6]李雪銘.大連市人居環境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37-166.

        第5篇:人居環境科學范文

        關鍵詞人居環境質量;熵值法;山東半島城市群;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X8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04(2017)03-0155-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7.03.019

        人居環境是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場所[1],是城市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的基礎[2-3]。然而,隨著大量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住所緊張、交通擁擠、環境污染嚴重,城市群內部分工協作不夠、集群效率不高等“城市病”日益突出,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熱點[2-7]。目前,人居環境研究多關注于人居環境質量[8]、宜居性[9]、滿意度[10]及其與其他指標的關系[11]等方面的多指標定量研究,其研究方法多種多樣[8-16],研究空間和尺度正逐步走向成熟階段[12]。城市群是國家推動城市建設的主體形態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空間載體,《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指出要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優化提升東部地區城市群,培育發展中西部地區城市群,建立城市群發展協調機制,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肯定了城市群作為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建設宜居人居環境重點地區的地位。因此,探討城市群內部的人居環境協調發展程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1研究區概況

        山東半島城市群以濟南、青島為中心,包括淄博、東營、煙臺、濰坊、威海、日照等8個城市,總面積達7.4×104 km2,常住人口4 495.82萬人,是中國東部重要的經濟板塊和北方主要的城市密集區之一,是黃河經濟帶、環渤海經濟區與日韓等發達國家經濟交流的橋頭堡之一,更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匯區。近年來城市群內部人居環境建設成效顯著,有6個城市曾獲聯合國或中國人居環境獎,是中國首個“人居獎”城市群。但仍存在空間發展不平衡、人居環境建設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等諸多問題,深入系統評價山東半島城市群的人居環境質量綜合狀況及其優化調控模式,對于促進其人居環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對全國乃至世界同類國家和地區城市群人居環境協調發展也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2指標體系與數據來源

        2.1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研究依據山東半島城市群人居環境現狀,結合已有的指標體系[15-19],參照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和中國人居環境獎的指標[20-21],并咨詢相關專家,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可操作性等因素,從人文、經濟、社會和生態四大主要方面系y構建人居環境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董鎖成等:山東半島城市群人居環境質量綜合評價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7年第3期2.2數據來源

        各指標數據主要來源于2001―2015年的《中國城市統計年鑒》、《中國區域經濟統計年鑒》、《山東統計年鑒》,以及各城市的統計年鑒,并以2000―2014年的統計公報作為數據的補充。

        3研究方法

        3.1指標數據的無量綱化

        3.2熵值法確定指標權重

        3.3人居環境質量綜合計算模型

        采用多目標線性加權函數法建立評價函數,將指標權重wj與各指標無量綱化后的值x′ij進行合成運算[9],得出

        3.4人居環境系統協調度模型

        城市人居環境評價的核心不僅在于綜合評價值的高低,還在于單個評價指標間協調狀況的好壞。協調度Ai的計算公式為:Ai=1-Si/Mi,式中,Mi為第i城市評價值的平均值,Si為第i城市評價值的標準差。Ai介于 0―1之間,其值越大,系統間的協調程度越高[16](見表2)。

        4山東半島城市群人居環境質量綜合分析

        4.1人居環境質量影響因子分析

        山東半島城市群人居環境各系統層權重由大到小為社會環境>生態環境>經濟環境>人文環境(見表1),表明山東半島城市群人居環境質量的差異主要表現在社會環境層面,該層面與其人居環境發展水平的關聯性最大,協調發展城市社會環境建設是提高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首要任務。

        領域層中經濟實力的權重最大,其次是基礎設施,城市綠化的權重最小,指標層中的燃氣普及率權重最大,且是唯一權重大于0.03的指標,相應地增加了基礎設施的權重,這表明經濟實力、基礎設施,以及對其產生較大影響的燃氣發展水平對山東半島城市群的人居環境影響頗深,這些方面時空發展不均衡、地域差異大,是制約人居環境發展的突出問題。

        4.2山東半島城市群人居環境質量分析

        4.2.1人居環境綜合發展水平整體呈現良好的上升趨勢

        從整體態勢來看,2000―2014年山東半島城市群人居環境綜合發展水平呈現良好的上升趨勢,且增速較穩,增幅較小(見圖1),由2000年的4.33上升到2014年的5.73,年均增長率為2.03%。但是,2006年和2011年出現了相對下降趨勢,主要與其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水平下降,城市污染尤其是部分工業污染源超標排污有關。

        4.2.2人居環境系統層評價值除人文環境外均呈波動式上升態勢

        從系統層來看(見圖1),2000―2014年除人文環境的評價指數呈下降趨勢外,其他系統層的評價值均呈不同程度的波動式上升態勢,且社會、生態環境總是高于人文、經濟環境的評價值。 ①人文環境指數在2000―2003年呈緩慢上升趨勢,并在2003年達到最大值1.078;2003―2008年,呈明顯下降趨勢,尤其是2008年接收四川災區孩子到山東免費就讀,增加了學生人數,成為這一時期人文環境指數達到最低值0.916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后人文環境不斷改善,評價值呈波動上升趨勢。②與人文環境指數大致呈反向發展趨勢的經濟環境指數在2000―2014年呈穩定上升趨勢,由2000年的0.904上升到2014年的1.398,并在2005年超過人文環境指數,擺脫了排名最后的位置,這一趨勢的形成主要是由經濟因素的滾動發展特點即其發展變化具有累計效應所決定的。③社會環境指數的變化趨勢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00―2005年呈緩慢上升趨勢,由1.204增加到1.316,年均增長率為1.7%,增速不

        明顯;2006―2010年呈快速上升趨勢,并在2009年超過生態環境指數,位居第一;2011―2014年呈平穩上升趨勢,年均增速為2.8%,明顯高于2000―2005年。④生態環境指數是系統層中變化波動頻率最高的,大致呈波浪式上升趨勢,由2000年的1.18上升到2014年的1.6,增長了35.4%。2003―2007年的變化趨勢與社會環境相似,二者明顯呈正相關。

        4.2.3人居環境領域層指標評價值差異明顯

        在領域層中(見圖2),經濟實力、生態壓力和基礎設施2010―2014年的評價值較高,均超過了0.615,其人居環境間持續差距也最為明顯,均大于0.23。其中:①經濟實力的評價值最高,且呈逐年遞增趨勢,增幅較大;②生態壓力的評價值雖也在不斷上升,但2005年之后變化幅度較小,這與政府采取的生態管治措施有關;③基礎設施的評價值在2000―2010年是逐年增加的,且增幅較為均衡,但2014年出現了回落趨勢,主要是由于新技術特別是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傳統郵電服務業帶來了沖擊。

        人口環境、城市污染、經濟效率、社會保障、公共服務、文化環境和城市綠化這七個領域層的評價值較低,其中:①人口環境和城市污染領域的變化程度微弱,變化幅度小于0.1,變化趨勢不穩定;②經濟效率、社會保障和城市綠化領域評價值呈逐年遞增趨勢,社會保障受政府就業保險政策的影響增長幅度明顯大于其他二者,經濟效率和城市綠化的變化特點分別與經濟因素所具有的累計效應和城區園林綠化擴面增綠有關。

        4.2.4人居環境各要素發展協調

        2000―2014年山東半島城市群人居環境各要素間的協調度在0.757―0.881之間,均達到中級協調等級(見表2),但是達到高級協調等級的年份較少,只有2000年、2001年和2006年,且這幾年的綜合評價值明顯低于其他幾個年份,說明是處于低質量水平的高協調等級,因此,在促進各要素指標協調發展的同時,還需不斷提高人居環境整體水平。

        4.3山東半島市域尺度人居環境質量綜合分析

        通過計算得出山東半島各城市的評價值(圖3、圖4)和指標間的協調度(圖5),并選取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4年四個時間斷面的矢量數據與ArcGIS相結合,依據評價值的最值、均值及城市群內部人居環境質量值的特征,劃分出較好(8.5―9)、一般(8―8.5)、^差(7.5―8)、差(7―7.5)四個等級,生成各等級城市空間分布圖。

        4.3.1各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綜合排名相對穩定

        由圖3和圖4 可知,2000―2014年各城市的人居環境質量綜合評價值大致呈上升趨勢,平均每個城市增加了0.97個指數,年均增長率為0.87%,僅個別年份有所下降,表明山東半島各城市人居環境綜合質量在逐步提高,與城市群整體發展趨勢一致。

        山東半島各城市中,青島、東營、威海的人居環境質量較高,大致在前三名徘徊,個別年份略有差異;淄博、濰坊、日照的人居環境質量始終位列后三名,雖在不同年份有所變動,但基本保持在一定范圍內上下波動;濟南和煙臺的排名較為居中,一般位居第四、五名,個別年份會上升到第

        三名。總體來看,不論是排名靠前還是靠后,各城市排名沒有出現大范圍的變動,相對較穩定。

        4.3.2各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空間分異特征明顯

        從圖3可以看出,人居環境質量在空間上呈現東西高、中間低的格局。①2000年東部的青島、煙臺、威海,西部的濟南及北部的東營都處于較差級別,而中部的淄博、濰坊、日照處于差級,人居環境質量評價值均低于7.5,與前者的差距最大達0.73。②2005年東部的青島、威海和北部的東營人居環境質量上升為中等水平;中部的淄博、濰坊和日照人居環境質量等級雖有提高,但仍落后于東部

        城市,處于較差級別;濟南、煙臺保持原等級,變化不大。③2010年各城市人居環境發展較為均衡,除日照仍處于較差等級外,其他城市的人居環境質量指數均大于8,處于中等水平,這種空間格局的形成主要與日照的人文、經濟和社會環境較落后有關。④2014年東部的青島、威海,西部的濟南及北部的東營都處于較好級別,中部的淄博、濰坊、日照和東部的煙臺人居環境水平尤其是經濟環境水平略差于前者,處于中等水平,與2000年的空間格局相似,不能為城市人居環境建設提供充足的保障。

        總體來看,各城市人居環境質量差距顯著,空間分異特征明顯,且沒有城市進入更高級別的發展水平,各城市在推動人居環境協調發展的同時要注重整體水平的提高。

        4.3.3各城市人居h境要素間的協調度等級差異較小

        2000―2014年山東半島各城市人居環境指標間的協調度在0.737―0.89之間,都達到了中級協調等級,等級差異較小,但起伏波動較大(圖5)。濰坊市在2006年達到最大協調值0.89,東營僅次于濰坊,都達到了高級協調水平。總體看來,城市內部協調性建設良好,但是處于高級協調等級的城市較少。在人居環境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強項指標的繼續建設和弱項指標的強化建設,以提高城市指標間建設的協調性,最終建成一個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

        5結論與建議

        5.1結論

        本研究綜合運用熵值法、人居環境質量綜合計算模型和系統協調度模型,定量測算了2000―2014年山東半島城市群人居環境綜合評價值及各指標間的系統協調度,并將山東半島各城市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4年的人居環境矢量數據與ArcGIS相結合,生成各等級地市空間分布圖,對人居環境質量時空分異特征進行系統分析。研究結果顯示:①山東半島城市群人居環境質量與社會環境的關聯性最大,經濟實力、基礎設施水平時空發展不均衡,是制約山東半島城市群人居環境發展的突出問題;②人居環境發展水平明顯提升,要素間的協調性均達到了中級協調等級,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尤其是人文環境方面;③城市群內部各城市人居環境綜合水平逐步提高,且排名相對穩定,協調度等級差異較小,但時空分異特征明顯,內部級別差異顯著,呈現東西高、中間低的格局,需針對各城市的發展弱項提出適宜的發展對策。

        5.2建議

        (1)提高山東半島城市群的經濟環境水平是促進人居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環節。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直接制約到城市人居環境建設。日照、濰坊、淄博和煙臺的人居環境質量明顯低于其他城市,相應的經濟環境水平也處于較低水平,不能為城市人居環境建設提供充足的保障。因此,要順應十五中全會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目標的要求,經濟新常態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激發城市經濟發展的活力和潛力,提高城市群的整體經濟實力,為改善山東半島城市群人居環境建設提供物質保障。

        (2)提升山東半島城市群短板建設,推動人居環境協調發展。山東半島城市群的人文環境始終落后于其他指標,是其整體發展的短板,亟需加強城市人文環境建設。一方面,要控制人口數量,降低人口自然增長率,減小人口密度,擴大居民人均住房面積,改善人口環境;另一方面,要加強高等教育建設,加大對文化事業的資金投入,鼓勵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升城市文化環境。

        (3)山東半島各城市人居環境協調發展要因地因時制宜,創造整體最優人居環境。①著重改善青島、濟南、威海和東營在經濟環境和文化環境方面與其他指標的差異,促進指標的協調發展,并查看其他方面是否還有進步空間;②加大措施力度著力解決濰坊在經濟環境方面的問題,不僅要與其他指標協調發展,還要追趕其他城市的經濟水平;③淄博的生態環境是其整體發展的弱項,要注意減少城市污染,加強城市綠化建設;④煙臺的各方面發展較為均衡,要繼續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強化人居環境質量的整體提高;⑤日照的提升空間最大,要加強加大人居環境建設力度,全面改善日照在人文、經濟和社會環境方面的不足,提高人居環境整體質量。

        (4)人居環境建設要符合新常態下城市發展與建設的要求。根據新常態下城市發展與建設的要求,基于山東半島城市群人居環境競爭力綜合評價,今后應著力關注以下方面:①要加快城市群的區域創新體系構建,這是實現人居環境協調發展的必要環節和保證。要重視互(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推廣,注重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和綠色環保科技優勢,推進城際間、城鄉間的分工與協作,提高城市運行效率;②要科學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城市產業要從低附加值轉向高附加值,從高能耗高污染轉向低能耗低污染,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產業轉型升級;③要加強城市規劃研究與實施力度,探索“多規合一”模式,適應新常態新要求。以科學的規劃為依據,以適宜的政策和法律體系為保障,實現多領域最佳組合,保證人文、社會、經濟和生態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吳良鏞.人居環境科學導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38-39. [WU Liangyong. Introduction to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6:38-39.]

        [2]UPADHYAYA J K, BISWAS N, TAM E. A review of infrastructure challenges: assessing storm water system sustainability[J]. 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4,41(6): 483-492.

        [3]BENSASSI S, RAMOS L M, ZARZOSO I M,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and trade: evidence from Spanish regional export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2015,72: 47-61.

        [4]THERRIEN M, TANGUAY G A, GUERIN I. Fundamental determinants of urban resilience: a search for indicators applied to public health crisis[J].Resilience, 2015,3(1):18-39.

        [5]EVANS G W. Environmental stres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286-324.

        [6]CAMARDA D, ROTONDO F, SELICATO F. Strategies for dealing with urban shrinkage: issues and scenarios in Taranto[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15,23(1):126-146.

        [7]李雪,楊俊,李靜,等.地理學視角的人居環境[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0. [LI Xueming, YANG Jun, LI Jing, et al. Geographic perspective of living environment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0.]

        [8]李雪銘,晉培育. 中國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特征與時空差異分析[J]. 地理科學,2012,32(5):521-529. [LI Xueming, JIN Peiyu.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ces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in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32(5):521-529.]

        [9]王坤鵬. 城市人居環境宜居度評價――來自我國四大直轄市的對比與分析[J]. 經濟地理,2010,30(12):1992-1997. [WANG Kunpeng. Evaluation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livability: a case of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China’s four municipalities[J]. Economic geography, 2010,30(12):1992-1997.]

        [10]叢艷國,夏斌,魏立華. 廣州社區人居環境滿意度人群及空間差異特征[J]. 人文地理, 2013, 28(4): 53-57.[CONG Yanguo, XIA Bin, WEI Lihua. Research of polarization and human settlements satisfactory of communities in Guangzhou[J]. Human geography 2013, 28(4):53-57.]

        [11]XIONG Ying. Uncertainty evalua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Changsha City[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1, 21(6):1123-1137.

        [12]李雪銘,田深圳. 中國人居環境的地理尺度研究[J]. 地理科學,2015,35(12):1495-1501.[LI Xueming, TIAN Shenzhen. The geographic scale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12): 1495-1501.]

        [13]李宇,董鎖成.西北農村地區小城鎮人口集聚與人居生態環境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02,17(5):597-603. [LI Yu, DONG Suocheng. The study on effect between population gathering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human settlements of small towns in northwest China rural regions[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2,17(5):597-603.]

        [14]李雪銘,張春花,張馨,等.城市化與城市人居環境關系的定量研究――以大連市為例[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4,14(1):91-96. [LI Xueming,ZHANG Chunhua, ZHANG Xin, et al.Quantitatine research on 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for human settlements:take Dalian as an exampl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14(1):91-96.]

        [15]張文忠. 城市內部居住環境評價的指標體系和方法[J]. 地理科學,2007,27(1):17-23. [ZHANG Wenzhong. Index system and method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in inner cities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27(1):17-23.]

        [16]李帥, 魏虹,倪細爐,等. 基于層次分析法和熵權法的寧夏城市人居環境質量評價[J]. 應用生態學報, 2014,25(9):2700-2708. [LI Shuai, WEI Hong, NI Xilu, et al. Evaluation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 quality in Ningxia based on AHP and the entropy method[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4,25(9):2700-2708.]

        [17]歐向軍,甄峰,秦永東,等.區域城市化水平綜合測度及其理想動力分析:以江蘇省為例[J].地理研究,2008,27(5):993-1002. [OU Xiangjun, ZHEN Feng, QIN Yongdong, et al. Study on compression level and ideal impetus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the case of Jiangsu Provinc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27(5):993-1002.]

        [18]李麗萍.宜居城市建設研究[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7:25-31. [LI Liping.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livable city[M]. Beijing: Economic Daily Press, 2007:25-31.]

        [19]李雪銘,姜斌,楊波.城市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以大連市為例[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2,12(6):129-131. [LI Xueming, JIANG Bin, YANG Bo.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ettlement: in the case of Dalian[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2,12(6):129-131.]

        [20]楊士弘. 城市生態環境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252-256. [YANG Shihong.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sciences[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3:252-256.]

        [21]張云峰. 人居環境獎評價指標體系修訂的背景、原則與重點[J]. 城鄉建設, 2010(10): 7-10. [ZHANG Yunfe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iving environment award for revision of the background, principles and key point[J].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2010(10): 7-10.]

        [22]李伯華,陳容,劉沛林,等. 湖南省人居環境與經濟耦合發展的時空演變研究[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9(1):125-131. [LI Bohua, CHEN Rong, LIU Peilin, et al.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u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5,49(1):125-131.]

        [23]喬家君. 改進的熵值法在河南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評估中的應用[J]. 資源科學,2004,26(1):113-119. [QIAO Jiajun. Application of improved entropy method in Hen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J]. Resources science, 2004,26(1):113-119.]

        收稿日期:2016-11-09

        作者介:董鎖成,博士,研究員,博導,主要研究方向為資源經濟與區域生態經濟研究。Email: 。

        第6篇:人居環境科學范文

            人口分布是區域地形、溫濕度、水環境和生物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為此,基于NTPI、NTHI、WHI和NLCI,構建反映影響區域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協調性的人居環境指數模型,其計算公式為:HEI=α×NTPI+β×NTHI+γ×WHI+δ×NLCI(6)式中,HEI為人居環境指數,取值在0-1之間;NTPI為標準化的地形起伏度指數;NTHI為標準化的溫濕指數;WHI為標準化的水文指數;NLCI為標準化的地被指數;α、β、γ和δ為權重,參照中國科學院新疆人口功能分區的權重取值[8],強調氣候、地形和水文條件對于人口分布及其環境的影響,取值分別為0.27、0.29、0.20和0.24。基于HEI的新疆綠洲人居環境的綜合評價標準參照中國科學院封志明等2008年對全國人居環境指數適應性的劃分[2],結合新疆人居環境指數的空間分布、人口分布、綠洲分布、水土資源利用的空間分布和水土資源承載力等綜合分析[4。

            基于HEI的新疆區域人居環境可分為基本不適宜區、較難適宜區、勉強適宜區、基本適宜區和較適宜區5類,具體的劃分依據如下:1.人居環境的不適宜區,HEI≤0.08。區域主要為高寒山區、巖漠、冰川雪峰、沙漠和戈壁等,自然環境極為惡劣,而且區域人口分布不僅受地形、氣候、水文和植被等自然環境要素的嚴格限制,也受到水土資源承載力的嚴格限制。人居環境不適宜區是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的不協調區。2.人居環境較難適宜區,HEI在0.08-0.14之間。區域主要為中低山區的草地荒山、盆地內綠洲邊緣的荒漠帶,包括荒漠草地和少量水土開發的人工新綠洲及撂荒耕地等,綠洲內一般處于源流和干流的中下游,主要是下游。人居環境較難適宜區很難形成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是基本不協調區。3.人居環境勉強適宜區,HEI在0.14-0.20之間。區域主要處于中低山區與盆地內源流和干流的上中游、下游的上中部,水資源條件相對比較好。人居環境的勉強適宜區屬于新疆區域自然環境與人口分布的勉強協調區。4.人居環境基本適宜區,HEI在0.2-0.25之間。區域主要處于綠洲內部老人工綠洲,一般位于綠洲源流和干流的上游,以耕地和人口居民點為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區域自然環境中等,適宜人口長年生活和居住。人居環境的基本適宜區是新疆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的基本協調區,適宜于人口的集中分布。5.人居環境較適宜區,HEI≥0.25。區域自然環境和水土資源環境條件基本相近于人居環境基本適宜區,僅是區域水資源條件較好,相對更適宜人口長年生活和居住,是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較協調區。

            新疆人居環境的總體評價分析新疆人居環境不適宜區主要分布在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等中高海拔山區和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沙漠或鹽漠區等區域,面積約為112.85萬km2,占總面積的67.78%。人居環境較難適宜區主要分布在三大山系的中低山區、綠洲與荒漠的過渡地帶,盆地內呈現沿河流分布的特征,且主要處于中下游;人居環境的主要限制環境因子為地形不平、氣候寒冷、植被覆蓋度低或有輕中度沙化和鹽化與水土資源稟賦較低及承載力較弱等,面積約為41.49萬km2,占24.92%。勉強適宜區主要分布在人工綠洲區,區域較溫暖、降水少、干旱,面積約為10.08萬km2,占6.05%。人居環境基本適宜區為伊犁河谷、塔城盆地、天北帶與南疆塔北帶的焉耆盆地、阿克蘇河流域和塔南帶葉爾羌河流域及喀什噶爾河流域等人工綠洲區,氣候溫暖或溫涼、降水相對較多、植被覆蓋較高或者水土資源較豐富等,面積約為1.64萬km2,占0.98%。人居環境較適宜區主要位于伊犁地區和天北帶等部分地區,地勢平坦、降水較多、植被繁茂、氣候較濕潤等,面積約為0.43萬km2,占0.26%。新疆人居環境總體非常惡劣,92%以上的區域不適宜人口居住,是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不協調發展的區域,這成為新疆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的大背景。區域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相對較協調的面積不足8%,其中,只有0.94%的面積是基本協調的區域,且較協調區域面積低于0.3%;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協調度較高的區域主要分布在人工綠洲和自然環境較好的人工綠洲上[5],伊犁地區已經形成人工綠洲復合經濟系統,成為新疆人口比較密集的地區之一。

            北疆地區人居環境不適宜區面積比重較小,約占北疆地區面積的44.23%;東疆和南疆地區占的比重很大,分別為東疆地區面積的84.39%和南疆地區面積的73.19%,東疆和南疆地區主要以人居環境不適應區占主導。人居環境較難適宜區主要分布在南疆地區,約為25.47萬km2;其次是北疆地區,約為12.96萬km2;東疆地區最低,約為3.07萬km2。但是,北疆地區占比最高,約為北疆地區面積的33.07%,其次是南疆地區,約為南疆地區面積的23.95%,東疆地區最低,約為東疆地區面積的14.62%。東疆和南疆地區由于人居環境不適宜區占的比重較大,所以較難適宜區小于北疆地區。總體上,東疆、北疆和南疆地區不適宜人居環境的面積比重都很大,約為77.3%-97.14%。北疆地區人居環境的勉強、基本和較適宜區域面積都高于南疆和東疆地區,分別為7.54萬km2、0.95萬km2和0.40萬km2;南疆地區又高于東疆地區,分別為2.38萬km2、0.64萬km2和0.02萬km2;東疆地區最低,分別為0.16萬km2、0.05萬km2和0.006萬km2。而且,北疆地區人居環境的勉強、基本和較適宜區面積比重也都高于南疆和東疆地區,東疆地區最低。總體上,北疆、南疆和東疆地區人居環境適宜區面積比重都較小,約為0.99%-22.7%,尤其是基本適宜和較適宜區域非常小,約為0.25%-3.46%。

        第7篇:人居環境科學范文

        1.二十一世紀的環境科學——應對復雜環境系統的挑戰

        2.地理加權回歸及其在土壤和環境科學上的應用前景

        3.人居環境科學發展趨勢論

        4.環境科學專業認識實習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

        5.全球及中國周邊地區資源環境科學數據庫構建

        6.學術期刊專業化、集群化發展初步探索與實踐——以“地球與環境科學信息網(EES)”為例

        7.環境科學研究合作網絡分析

        8.基于人居環境科學視角的歷史文化名村整治規劃研究——以湖南省張谷英村為例

        9.穩定同位素在環境科學研究中的應用進展

        10.“人居二”與人居環境科學

        11.不同國家基于健康風險的土壤環境基準比較研究與啟示

        12.關于環境科學基本理論問題的若干思考

        1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環境科學資助狀況分析

        14.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及其在環境科學中的應用

        15.鎘同位素技術在環境科學研究中的應用進展

        16.GIS在環境科學中的應用

        17.人工神經網絡方法在環境科學領域應用進展

        18.中國環境科學研究熱點及其演化——基于文獻計量學方法的量化分析

        19.鎘同位素體系及其在地球科學和環境科學中的應用

        20.地質統計學在環境科學領域的應用進展

        21.人居環境科學的探索

        22.論環境管理思想與環境科學的協同演進

        23.貝葉斯最大熵地統計學方法及其在土壤和環境科學上的應用

        24.環境科學應用型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

        25.基于重慶本地碳成分譜的PM2.5碳組分來源分析

        26.人居環境科學的發展特點與規律——基于中國知網的文獻計量分析

        27.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領域發展態勢文獻計量分析

        28.國際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科學發展戰略分析

        29.我國環境科學學科半衰期分析

        30.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探討

        31.環境損害評估:國際制度及對中國的啟示

        32.土壤環境基準/標準研究需要解決的基礎性問題

        33.單體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在海洋科學及環境科學研究中的應用 

        34.環境科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35.山地人居環境科學研究引論

        36.廣州市中心城區環境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的污染特征與健康風險評價

        37.中國農田土壤重金屬富集狀況及其空間分布研究

        38.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方式的探索

        39.基于SOA的環境科學數據共享平臺設計與實踐

        40.中學化學教師環境科學素質調查研究

        41.上海市秋季大氣VOCs對二次有機氣溶膠的生成貢獻及來源研究

        42.綜合性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43.論環境科學與工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途徑

        44.丹江口水庫遷建區土壤重金屬分布及污染評價

        45.EOS-MODIS在環境科學中的應用與研究進展

        46.環境科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質量監控

        47.地方理論——邁向“人-地”居住環境科學體系建構研究的廣義思考

        48.農業院校環境科學專業學科群建設及課程體系設置

        49.我國揮發性有機物定義和控制指標的探討

        50.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科學領域的開發與應用 

        51.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在環境科學中的應用

        52.渾河上游(清原段)水環境中重金屬時空分布及污染評價

        53.長三角地區秸稈燃燒排放因子與顆粒物成分譜研究

        54.以創新人才培養為導向 創建天津市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55.人居環境科學視域下的川西林盤聚落保護與發展研究

        56.環境科學專業復合型人才創新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

        57.滇池表層沉積物氮污染特征及其潛在礦化能力

        58.環境問題的由來、過程機制、我國現狀和環境科學發展趨勢

        59.環境科學專業教學體系改革及發展模式探討

        60.高等學校環境科學專業化學課程體系建設、改革與實踐

        61.太湖表層沉積物重金屬賦存形態分析及污染特征

        62.環境科學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改革

        63.2006~2009年我國超大城市霾天氣特征及影響因子分析

        64.環境科學專業核心知識單元與核心課程設置實踐

        65.環境科學領域學術論文中常用數理統計方法的正確使用問題

        66.論環境科學專業的特色建設

        67.人居環境科學理論指導下的村莊整治規劃初探

        68.環境科學專業人才培養與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69.綠色校園建筑節能設計——以復旦大學江灣校區新建環境科學樓為例

        70.環境科學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71.“環境科學概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研究

        72.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的建立——環境科學在中國體制化的案例研究

        73.高校環境科學專業就業分析及培養模式探析

        74.太原市采暖季PM2.5中元素特征及重金屬健康風險評價

        75.普通高校環境科學專業英語教學中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

        76.多重分形理論在環境科學領域的研究進展 

        77.空間信息統計學在環境科學領域的應用進展 

        78.鄉村人居環境:人居環境科學研究的新領域 

        79.吳良鏞人居環境科學及其方法論

        80.資源環境科學多維信息平臺研究

        81.論圖書剔舊的標準——以環境科學類圖書為例

        82.機動車尾氣排放VOCs源成分譜及其大氣反應活性

        83.環境科學與工程類本科專業就業分析及培養模式探討

        84.吳良鏞:人居環境科學 以人為本的普世哲學

        85.紅外光譜技術在環境科學中的應用與展望

        86.環境科學類專業研究性實驗教學平臺

        87.2013年夏季典型光化學污染過程中長三角典型城市O_3來源識別

        88.分子印跡技術在環境科學領域中的應用

        89.關于環境科學研究主體、任務及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重構的思考

        90.環境科學專業實驗課程體系改革與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研究

        91.基于國際視野構建高等學校環境科學專業創新課程群——以陜西師范大學為例

        92.基于本體元模型的環境科學知識庫研究與構建

        93.2011年春季沙塵天氣影響下上海大氣顆粒物及其化學組分的變化特征

        94.大氣細顆粒物(PM2.5)在環境科學中的研究簡述

        95.分子環境科學與亞穩平衡吸附理論研究進展

        96.環境科學專業基礎化學課程改革與實踐

        97.嘉陵江流域人居環境建設研究

        98.環境科學專業各實踐教學環節的內容與方法研究

        第8篇:人居環境科學范文

         

        1 引言

         

        處于現時期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我們應從人居環境的科學發展戰略出發,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營造一個適于人居的環境,使城市發展步入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道路。

         

        2 科學依據的分析

         

        2.1“五大統籌”與人居環境科學框架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這些都是指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方針,也是指導中國人居環境建設的最高指導原則,對此我們應予以高度的重視。

         

        在《人居環境科學導論》中,以“五大原則”(生態觀、經濟觀、科技觀、社會觀、文化觀)、“五大要素”(自然、人、社會、居住、支撐網絡)、“五大層次”(全球、區域、城市、社區、建筑)為基礎,構建了人居環境科學的基本框架。

         

        2.2 人居環境科學的哲學思考

         

        我們的目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們的指導思想是“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我們的建設任務就是建立宜人的人居環境。人居環境的科學框架建立在對環境的基本認識上:我們的居住環境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是由各個相關部分組成,要求各個部分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綜合起來,這“整體環境”與“普遍聯系”是人居環境科學的核心,它是開放的、動態的和變化的。

         

        3 以科學為依據分析人居環境

         

        3.1創新觀念,充分認識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意義

         

        人居環境,就是人類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人類進行居住、工作、文化、教育、衛生、娛樂等活動的過程中創造的環境;它不僅包括住宅質量、基礎設施、公共設施、交通狀況以及建筑與環境的協調、空氣質量、綠化美化、衛生條件等硬件設施構成的硬環境,而且包括家庭氛圍、鄰里質量、居住區和諧、安全歸屬感、社會制度和秩序、人居環境既是一種狀態,也是一個過程。

         

        人們從追求生活水平到追求生活質量,方便、舒適、和諧、優美的居住空間,不僅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而且有益于提高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的質量。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是新時期城市建設的重要目標。

         

        3.2正確把握改善人居環境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改善人居環境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堅持改善人居環境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樹立品質特色、精品意識。

         

        3.2.1 以“人”為本

         

        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一個追求居住環境,講究居住生活品質,提高建設質量水平的人居環境時代。在環境時代,人居環境問題的核心是人、資源和環境協調問題,城市建設的核心問題也是人、資源和環境的問題。“以人為本”原則就是要對環境合理性、居住性、舒適性、安全性有一個周到的考慮。

         

        3.2.1.1居住環境應以人為本

         

        新加坡20世紀五六十年代新建的住宅,因設計缺乏舒適性,且無綠地率,不得不將90%的住宅樓拆除重建!人們往往在創造了一個新品種后,由于其無法與生態環境一致,又將其毀滅。我國以前在住宅規劃中很少考慮到環境的設計,而現在,環境已成為住宅規劃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人們在購買住宅時所考慮的一個關鍵因素。

         

        但隨著人們越來越關注環境的建設,也出現了一些誤區。比如在住宅環境設計中,片面追求視覺效果和奢華,對人的需要及對人性的關注卻不夠。有相當一部分住宅小區的室外環境從表面上看,注重對環境的營造,如大面積的綠地及各式各樣的水景和建筑小品,可仔細研究,這些只不過是在景觀上追求宏大和公園化的視覺效果,其結果卻是將溫馨的家園變成了城市公園,忽視了對居民活動場地等功能性空間和設施的考慮。

         

        其實,居住環境的優劣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細致分析起來,包含五個方面的因素:①交通環境;②商業購物環境;③交往教育環境;④綠化生態環境;⑤治安服務環境[1]。

         

        在居住環境的需求中,最大的需求是人們互助互愛的鄰里關系, 社會交往和回歸自然等的需要,這些都是人類文明社會所必不可少的活動[2]。

         

        一般來講,住宅區應設置數量較多的且舒適的可供人們交往,進行各種戶外活動的空間場所,如林蔭、草坪、涼亭、桌椅、水面等。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散步、鍛煉身體、休息、玩耍、交往、讀書等,而不同的戶外活動行為需要不同功能的場所,居民在這里可以體驗到一種場所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或治療大城市中的冷漠病。

         

        所以,居住區的環境,如綠地等設計要方便人們使用,重視空間綠地規劃,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綠地系統,并且,按照不同年齡的人行為的需要和規律,配備設施,安排場地,布置道路和種植,創造出方便、舒適、充滿人情味的居家環境[3]。

         

        4科技開發人性化的居住環境

         

        “以人為本”是當代居住環境的共同要求。從環境的生存需求、私密性、舒適性、歸屬感等方面闡述現代居住環境人性化設計的內容及原則。滿足人們物質與精神需求的居住環境才是“人性化”的環境。

         

        人類的居住活動被稱為“城市的第一活動”。住宅與居住環境的優劣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居住環境的人性化設計已成為人類居住活動的共同取向。

         

        4.1 滿足居住活動的物質需求

         

        功能是居住環境人性化設計的第一要素,人們的生存空間是由一個個完整的單元體組成。居住環境的設計是圍繞單元體組成的居住建筑的主體,并對建筑主體的行為產生影響。居住環境設計并非居住條件的決定因素,但在空間利用上給人帶來的方便與影響卻不容忽視。現代居住環境對居住空間中供人們使用、觀賞、休閑、娛樂的一些設施的設計和對自然景觀、環境景觀的完善,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和美感。交通道路的設計便捷而不迂回,曲折而有趣,戶外休息和健身設施按照人體工程學尺度的要求進行設計。合理布置植物與水體改善環境生態、調節小氣候,適應人們的情感及審美情趣。

         

        4.2 滿足居住活動的精神需求

         

        關注與強調精神文化是居住環境的人性化設計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現代居住環境設計不僅要關注環境的使用功能,更強調人類的精神文化。希望加強場所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建筑與景觀尺度宜人、形態親和,回歸人們對“家”的感知。從心理學的需求出發,在環境設計中,根據不同空間環境的特點,如游樂場與紀念性廣場的區別,使空間的體驗性與環境的實用功能性相吻合,滿足私密性、舒適性、歸屬感的基本要求。不同形態的空間引起人們情緒及心理上的不同體驗。封閉的空間私密性較強,而開放的空間缺乏私密性。舒適感的產生有賴于環境的可識別性、標志性。

         

        4.3科學設計居住環境

         

        有特征的環境設計,能體現居住區的精神及個性特點,很容易讓人有豐富的想象。居住設施的完善,人際交往空間的形成,可使居民對本社區地域與人群集合的認同、喜愛和依戀等心理感覺。社區中的文化性設施,對人們的思想意識、文化觀念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增強環境的魅力,并從中體驗到極強的歸屬感,易于形成融洽、穩定的社會關系。4.3.1居住環境的品質特色

         

        改善人居環境要從建設最佳人居環境的指標出發,制定出屬于自己獨有品質和特色的社區。要有細節意識,讓社區具有獨特的人居品質和健康特色,要將環保、健康的概念真正落到實處。

         

        4.3.2居住環境的設計

         

        居住在城市的人們渴望與自然對話,渴望重新融于自然,融于良好的生態環境中。居住區在選址上要給人們提供較好的外界環境—“生態環境”。具有較好的日照、空氣和通風條件,遠離噪聲源的地段。選擇較好的外圍環境是小區居住環境人性化好設計的前提,是小區居住環境設計優化的根本。

         

        4.3.2.1尊重自然、生態優化

         

        居住區的公共綠化要考慮應有的覆蓋率。要從總體考慮生態環境,在生態環境中進行房屋的有序排列、房屋與自然的有機融合,恢復建筑所占用的植被面積,對原有環境進一步優化。這是尊重自然的“生態倫理觀”與創造自然優化生態的“生態美學觀”的有機結合。在建筑設計中選用適宜的形式、高度、位置、材料進行防噪、阻噪。充分利用屋頂、平臺等恢復植被面積,建立私人的“景觀花園”等,這些做法都是“以人為本”的生態環境,值得借鑒。

         

        4.3.2.2空間環境

         

        居住區空間環境對改善小區生活條件,豐富城市景觀面貌,提高居住區居民生活質量具有決定性意義。空間發展到今天是被賦予歷史文脈、現代意識、地域文化、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等諸多方面精神的廣義人性空間。

         

        在“生態優化”,“整體優化”的前提下,如何在小區環境規劃設計中滿足空間開闊、布局緊湊,使住戶在小區公共空間環境中有輕快、愉悅、友好的氛圍,對組團環境有認同感、歸屬感,小區中空間秩序及組團合理布局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小區“廣場”應是廣義的、可意象的,是開放的、有序的。

         

        4.3.2.3智能環境

         

        在人們邁向知識時代的今天,居住環境的智能化設計,是居住區人性需求的必須條件。人們對高科技信息在智能安全管理系統的應用,對環保材料、生物材料、高科技復合材料的充分利用,對資源可循環利用設備的開發利用,對節能設備的利用,對自然資源設備的利用等。真正的人性化居住環境,將是一個綠色的、空間氛圍積極的、智能環境先進的棲息之地。是人們融于自然環境,創造自然,秉承傳統文脈,賦予現代意識的高質量的棲身之社區、城市最積極的構架組成。[4]

         

        5以可持續發展為依據保證自然和人居環境的和諧

         

        5.1以可持續發展為本就是堅持自然生態環境原則和綠色建筑技術原則

         

        自然生態環境原則就是保護和利用原有的區域自然生態環境,并將其納入整個城市的生態園林規劃,使整個城市形成一個良性生態系統。綠色建筑技術原則就是提倡在城市住區建設中廣泛采用新技術,根除低劣的材料和產品,努力開發出適合資源節約型住宅建筑體系[5]。

         

        5.2怎樣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居住環境

         

        可持續發展的實際意義在于,將具體的發展活動與全球環境和人類未來的大時空結合起來。現在,人們對住宅的要求從量的需求轉向質的需求,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6]。提高住宅建筑的靈活性[7],在初始設計時進行超前考慮和留有充分的余地,能延長住宅的生命期限[8] ,并減少資源的枯竭、環境的惡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6 居住環境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

         

        改善居住環境,既要著眼城市長遠發展,堅持適度超前的原則,又要考慮當地經濟發展和市民的承受能力,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積極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積極倡導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綠色產業,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謀求發展,以最少的社會經濟資本保護環境。走經濟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

         

        7居住環境建設的體制和機制

         

        建設一個有利于人的一切活動,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長和享受的城市人居環境,應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最終目標。要制定好建設規劃,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要從滿意程度和客觀環境建設水平兩方面進行,要根據《中國人居環境申報和評選辦法》,對照《中國人居環境獎參考指標體系》和《中國人居環境獎評選主題及內容》各項標準和要求,緊密結合本地實際,按照“源于國標,高于國標”的要求,建立符合國家規定和我市實際的指標評價體系。

         

        8居住環境的保障措施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需要正確的政績觀做保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主要職責,就是營造環境,為群眾提供良好的人居環境,這是最大的民心工程,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本身就是最大的政績。

         

        9結 論

         

        制定政策,合理開發,客觀務實。堅持以科學為依據,堅持以人為本,創造合理的現代化的居住環境。可持續發展住區是人類發展的一種理想,為提高人類的自我價值,愛護自然,保證整體環境的和諧與穩定,保護探索可持續發展技術,營造可持續發展綠色居住區,為不斷提高人類的居住質量和水平做出貢獻。

        第9篇:人居環境科學范文

        自20世紀50年代提出“人居環境科學“概念以來,西方發達國家就開展了對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定量分析和評價工作,并形成了一些指標體系。我國學者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也對城市人居環境質量開展了大量研究,也建立了一些評價指標體系。

        吳良鏞認為人居環境是人類居住生活的自然、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環境的總稱,包括居住條件、自然地理狀況、生態環境、生活便利程度、教育和文化基礎、社會風尚、生活品質等方面,這些要素共同構成自然系統、人類系統、社會系統、居住系統和支撐系統。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建設和諧的城市人居環境已成為城市居民和政府普遍追求的目標。

        一、麗水市地理概況

        麗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東經118°41'~120°26'、北緯27°25'~28°27'),面積1.173.0萬km?,其中城區面積14.6km?。東北與臺州毗鄰,東南與溫州接壤,西南與福建省南平、寧德相連,北部與金華相接,西北與衢州兩市接壤。麗水市以中山、丘陵地貌為主,山脈屬武夷山系,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是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區。麗水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麗水市森林覆蓋率80.40%,被稱為華東地區最大的“天然氧吧“。

        二、調查目的及方法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化進程也不斷加快,其重要特征是人口的大量聚集。人口聚集帶動了城市發展,但也向城市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相匹配的交通、商業、生活服務、生態環境等配套設施。因此,我們必須研究城市發展的形態和結構,無論是老城改造或新城建設都要遵循一個原則,即宜居的人居環境建設。近年來,麗水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建設也進入了快車道。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角度來看,如何堅持以人為本,建設良好的城市人居環境,仍有許多值得思考和完善的地方。作者通過網絡問卷調查的方法,了解居民對麗水市區人居環境的滿意度,調查內容包括人居環境的總體印象、綠化程度、街道狀況等。調查數據收集和分析來源于問卷星在線問卷調查系統。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麗水市區人居環境整體滿意度令人擔憂,認為很滿意的僅為9.09%,50.09%的被調查者認為城市人居環境一般或不太滿意;還有11.36%的被調查者對麗水市區人居環境很不滿意。這說明麗水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對居民良好人居環境的需求關注度不高,建設水平與居民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綠化建設情況令人擔憂。根據《麗水市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08-2020年)的要求,到2012年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5.00%以上,綠化覆蓋率達到40.00%,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m2。而聯合國生物圈生態與環境保護組織規定,城市居民人均綠地面積為60m2,住宅區綠地需保持人居28平方米的占有量。不難看出麗水市區的綠化目標與聯合國的標準相差甚遠,城區環境尤其是植被綠地建設與生態示范區內中心城市的要求和目標并不符合,此外城區綠地環境出現了臟、亂、差現象,且使用率不高。

        從市區居民小區建設情況看,新、舊小區的人居環境具有明顯差距,這種差距不僅表現在綠化方面,還表現在配套設施及人文環境方面。例如,廣場的美觀效果,停車場的設置,健身器械的設置以及老人與兒童休閑空間等。從調查結果來看,人們對這方面是不滿意的,比例約占被調查人數的50.00%以上。

        總體來看,麗水市區道路形式比較單一,除人民街、江濱路等幾條主要干道具有較美觀的形式外,其他道路均僅為滿通的功能,而且時常出現車輛擁堵的現象。此外道路兩旁隨處可見擺攤的商販,嚴重影響了城市道路的美觀,給人臟、亂、差的印象,也不利于城市的衛生。市區道路周邊供人休息的場所較少,不能滿足居民日常游憩的需要。在調查中,僅有22.73%的被調查者會選擇在街邊綠地停留休息,大多數人選擇公園、廣場等作為平時的休憩場所。

        人民街是市民比較滿意的道路,中間有綠化帶作為車道的隔離帶,路旁同時設置了街邊綠地,其中楊樹林是市民較常使用的休閑場地,尤其是對老年人來說,夏天在楊樹林下乘涼、聊天、做些運動是非常愜意的事情。但是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城市發展規劃,城區內停車難的問題非常突出,從而造成了亂停車的現象非常突出,人民街、花園路、解放街等城市主要道路均存在這個問題。

        除公園、廣場等公共空間外,山間的自然風光同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調查中,27.27%的被調查者選擇爬山作為戶外休閑項目,從城市布局來看,麗水主城區四面環山,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白云山、萬象山、南明山等均坐落于市區內,這為喜愛登山等戶外運動的人們提供了充足的空間。但從個人空間角度來看,有些區塊所提供的個人空間明顯不足,不能滿足人們對空間私密性的要求。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居民選擇具有一定私密性的戶外空間場所,50.00%被調查者對公共私密空間并不滿意。缺少戶外私密空間,不利于人們放松心情,同時對人的情緒會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使他們感到私人空間受到侵犯,從而產生焦慮心理。從城市發展來看,這也不利于城市居民間的交流、交往,阻滯了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

        城市生活中,人們對城市環境體驗以追求豐富、復雜為總體特征,城市須為居民提供多種設施和服務,提供多樣化的植物和景觀特色。人對公共空間的需求源于人具有社會性,這種社會性是人類向群性的有力憑證之一,表現為人們傾向于聚集在一起相互交往。景色美麗、空間寬廣的公園、廣場是滿足人們這種需求的主要場所。例如處州公園、江濱公園等都是大型的休閑場所,每天都有很多市民聚集在此休憩和運動。

        除了對公共空間的需求,人也有對私密空間的需求,在公共空間中需設置數量相當的私密空間或半私密空間。例如在廣場中設立半封閉的空間,滿足人們對空間私密性要求。人們在選擇居住環境時,大多會選擇綠化面積比例大,植物綠期長,景觀效果好的居住小區。同時也會考慮小區內公共設施的完善程度,麗水市區內近些年開發的小區大都配套有大量相關設施。

        四、提高麗水人居環境滿意度的建議

        人居環境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麗水在人居環境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有提高和完善的方面,所以必須在科學發展的基礎上,把握方向,突出重點,創造性地處理各種問題。

        (一)優化結構,提升功能

        麗水市浙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通過對其中心區區位重組推進麗水城市結構的優化,以山水文化城市、生態宜居新城建設為重點促進城市結構的優化與功能的提升。

        (二)合理集中、多渠道拓展城市空間

        強化山區人口,特別是生態敏感區的人口向城市集中,加快產業合理有序的集中,同時多效并舉拓展通道,形成開放式、充分接軌區域經濟中心的城市空間。

        (三)建立生態共保與資源共享體系

        加大力度建設城市環境保護設施與資源集約利用設施,提高利用率。劃定區域性生態控制線范圍,建設城市發展的區域性共同保護與資源共享網絡。

        (四)發展城市森林,推行循環經濟

        以國際視野統籌規劃,以低碳生態城市為目標,推行循環經濟模式,從空間布局、生產力布局、能源結構、生態環境、城市基礎設施、綠色市政工程、低碳綜合交通體系、節能公共建筑和健康住宅等方面綜合協調,科學規劃。發展城市森林,提高綠化水平,降低熱島效應,把發展綠色經濟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依據,在中心城區建立多層次、多功能、開放式的綠化結構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

        (五)加強城市公共設施建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人居硬環境和軟環境質量

        按照均衡布局、分級配置、平等共享的原則,分級配置各類公共資源,建立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用合理的交通方式引導城市高效節能運行,使城市硬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加強政府行政和公共服務的能力建設,提高決策管理水平,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充足的就業崗位,全面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住房保障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實現社會各群體的和諧、融洽。

        五、結論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乳水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精品 |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色五月综合激情六月导航 | 中文字幕久久免费福利片 | 亚洲AV激情码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