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民生科技論文范文

        民生科技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民生科技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民生科技論文

        第1篇:民生科技論文范文

        論文 關鍵詞:道家   科學 思想  科研人員  現實意義

        論文摘要:道家思想是

        面對由于 科學 發展 應用的不當而對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危害,道家天人合一的整體觀不可能直接作出克制,因為 自然 科學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仍然要依賴于自然科學的自身功能去加以解決。但是,道家天人合一整體科學觀所體現的科學原則卻對科研人員自覺調整科學技術發展與應用的方向,具有重要價值。 

        3_2科研人員應加大對民生科技 的研究力度 

        第2篇:民生科技論文范文

        〔關鍵詞〕 民生科技,第六次科技革命,機理,走向,重要維度,現實路徑

        〔中圖分類號〕N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175(2013)01-0018-04

        關于科技革命,學界有三次說、四次說、五次說,比較能夠達到共識的是五次說。 “第一次是近代物理學誕生,第二次是蒸汽機和機械革命,第三次是電力和運輸革命,第四次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革命,第五次是電子和信息革命。” 〔1 〕 2011年以來,《科學時報》《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學習時報》《中國科學基金》《決策》等報刊發表了一系列關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論文、調查報告和人物專訪。根據前五次科技革命發生的機理以及專家學者對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猜測,我認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發生的重要維度?!懊裆萍贾干婕懊裆纳频目茖W技術,是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社會發展重大需求,開展的科學研究、產品開發、成果轉換和科技服務?!?〔2 〕 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們必須大力發展民生科技。

        一、前五次科技革命發生的機理及其走向

        前五次科技革命的發生過程具有一定的規律,把握科技革命發生的規律有助于預測第六次科技革命。

        (一)科技革命發生的領域從單個學科走向學科群,科學技術從分化走向更高層次的綜合。第一次科技革命發生于16~17世紀,是以日心說、牛頓力學等為代表的近代物理學革命,促進近代化學、生物學、地學等科學的發展,科學逐步從哲學中分化出來;第二次科技革命發生于18世紀中后期,是以蒸汽機為代表的蒸汽機和機械革命,促進了當時英國冶金業、紡織業等產業的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發生于19世紀中后期,是以發電機、內燃機、電訊技術等為代表的電力技術革命,促進了汽車、無線電、航空等行業的發展;第四次科技革命發生于20世紀上半葉,是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代表的物理學革命,促進了天文學、地學等學科的發展。前四次科技革命表征為主體科學技術在發生革命的過程中滲透或帶動了與其相關科學或技術的發展,科學技術從綜合走向分化。

        第五次科技革命發生于20世紀中后期,是以信息技術為先導包括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空間技術、海洋技術在內的學科群革命。第五次科技革命不同于前四次科技革命,它是以某主體學科為先導形成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學科群革命。從前五次科技革命發生的軌跡看,科技革命不僅體現了從某學科革命走向學科群革命,而且體現了科學技術從綜合走向分化,再從分化走向更高層次的綜合。

        (二)科技革命發生的動力來源于科技內部發展需要和社會外部需求。科學革命主要來源于科學內部發展需要,技術革命更多來源于社會外部需求?!鞍l達國家的科技需求與科技革命的關系更緊密?!?〔1 〕蒸汽機和機械革命來源于英國解決棉紡織品質量低劣、競爭力低問題,因急需采用新技術提高競爭力的需求而產生;電力革命起源于歐洲,發生于美國,“原因在于當時美國人少地多,勞力不足,需要發展節約勞力的機械技術。” 〔3 〕第五次科技革命來源于解放腦力勞動和解決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能源、生態、環境等危機的需求。美國在20世紀中后期具有人才、資金、技術等優勢,成為第五次科技革命的發生地。因此,科技革命是否發生需要科技內部發展需要和社會外部需求的推動。

        (三)科技革命發生的影響促進人類思維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與經濟中心不斷發生轉移。一般來講,科學革命引起人類思維方式、思想觀念變革,技術革命引起人類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兩次科學革命產生了機械唯物觀和辯證唯物觀;三次技術革命實現了生產方式機械化、電氣化和自動化,生活方式電氣化和信息化,使人類逐步從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與此同時,科技革命促進世界科技中心和經濟中心的轉移,科技中心與經濟中心的轉移路線基本是一致的,即意大利-英國-法國-德國-美國和日本。

        (四)科技革命發生的趨勢越來越走向科學革命、技術革命與產業革命一體化。一方面,科學革命與技術革命發生間隔的時間越來越短,不斷走向一體化。第一次科學革命發生于16~17世紀,第一次技術革命發生于18世紀中后期,相隔近200年;第二次科學革命發生于20世紀上半葉,第二次技術革命發生于20世紀中后期,相隔僅幾十年。另一方面,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越來越走向一體化。第一次產業革命發生于1763~1870年,第一次技術與第一次產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第三次產業革命發生于1946~1970年,第三次技術革命與第三次產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所以,從發展趨勢看,總體上科學革命、技術革命與產業革命走向一體化。

        二、民生科技成為第六次科技革命發生的重要維度

        第六次科技革命什么時候發生?一些專家認為可能發生于2020~2050年。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認為,“第六次科技革命(約2020~2050年)有可能以生命科學為基礎,融合信息科技和納米科技,提供解決和滿足人類精神生活和生活質量需要的最新科技?!?〔4 〕他提出三個方面原因,每次科技革命發生周期約70年,第五次科技革命從20世紀中后期到21世紀20~50年代近70年,此后將會發生新的科技革命;分子生物學從1953年誕生到2020年近70年的積累,有從量變到質變的潛能;還有2020年有可能是經濟增長周期的一個拐點。中科院通過對300多名專家研究形成“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發展路線圖”指出10~20年很有可能發生一場新的科技革命。通過對科學技術發展趨勢的把握及綜合考慮專家學者的觀點,我認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發生的重要維度,具有相應的動力機制,并對人類觀念、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產生重要的影響。這種討論具有一定的“科學猜想”性質。

        (一)民生科技成為第六次科技革命發生的可能領域。從目前世界科技發展視角看,“許多科學家認為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許多國家對生命科學的投入比較大?!?〔1 〕生物學發展對人口健康等民生科技發展具有變革力。從我國科技發展情況看,2011年5月,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曾收回108位院士關于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看法與對策建議。從統計資料看,“信息和仿生工程的支持率最高,達到72%;部分院士認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體部分應包括:生命科學、生物醫學、環境科學、防災減災科學等;有院士認為,21世紀人類最重要的問題應該是綠色能源問題。” 〔5 〕從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發展路線圖來看,圍繞民生的綠色、智能和可持續發展等有望成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維度。所以,第六次科技革命將以與民生直接相關的生物學為先導,包括健康科技、生態環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防災減災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內的學科群革命。民生科技成為第六次科技革命發生的可能領域。

        (二)解決健康、環保、安全等民生問題成為第六次科技革命發生的重要動力。從科學內部發展需要看,學術界多認為“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主要發生在生命科學領域或者以生命科學為基礎的領域?!?〔5 〕

        從社會需求看,21世紀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把解決民生問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作為國家科技規劃的重要選擇。美國把“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健康”作為重要維度之一;歐盟把“提高生活質量和生活資源的管理”作為四個主題計劃之一;日本把建設“人民安居樂業且生活質量高的國家”作為科技發展三個目標之一;我國《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把科技惠及民生作為本質要求,大力發展惠及民生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綠色城鎮關鍵技術等。《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將與民眾健康、環保、安全等民生問題緊密相關的能源科技、環境科技、人口與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作為我國科技發展的重點領域。“信息科技、生命科學、能源科技、納米技術和新材料科技,以及與公共衛生、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相關的領域多成為各國重點發展的領域。而這些重點領域往往是多學科交叉的、有廣泛影響的領域?!?〔6 〕

        所以,從科技發展內部發展需要和外部需求看,解決健康環保、安全等民生問題為己任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環??萍嫉让裆萍紝⒊蔀榈诹慰萍几锩l生的重要領域。

        (三)民生科技作為第六次科技革命發生的重要領域將引起人類觀念、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變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經濟中心的轉移。從觀念變革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將體現以人為本的和諧觀。18~20世紀科技發展的重點是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21世紀的科技重點將是人類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和適應太空環境,全面提高生活質量,提高人類可持續性和適應宇航時代的需要” 〔1 〕,體現為以人為本,人類與環境、人類與社會、人類自身的和諧發展。第六次科技革命將使人類生產方式走向人性化,生活方式走向休閑化和創新化,以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

        第六次科技革命將引起世界科技中心和經濟中心轉移到何處?從目前國際發展趨向看,誰抓住機遇,搶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有利位置和制高點,誰就有可能成為新的世界科技中心和經濟中心?!?700~1950年期間中國從世界強國降為半殖民地國家,從發達國家降為欠發達國家?!?〔4 〕 1950年以來,中國社會生產力(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水平不斷提升,1978年中國GDP總值世界排名第15位,1980年第7位,2011年躍升為第2位。第六次科技革命使中國再次面臨選擇,我們是從第六次科技革命中抓住機遇獲得巨大發展,還是付出高額代價,關鍵看我們的行動。我們只有主動解決民生問題,積極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才有可能創造新的輝煌。

        (四)民生科技與產業的一體化將成為第六次科技革命發生的重要趨勢。從前五次科技革命發生機理看,科學革命與技術革命是交替發生的,技術革命與產業革命幾乎是同時發生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將實現科學革命、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的交叉融合,并走各一體化。原因在于:其一,科學發現到技術發明再到產業化時間越來越短。電動機從發明到應用共用了65年,電話用了56年,真空管用了5年。科學與技術、產業的融合趨勢,預示著科學革命與技術革命、產業革命將走向一體化。其二,第六次科技革命將圍繞提高人類生活質量而展開,它從一開始就同社會需求緊密聯系,一旦有科學或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必然會很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總之,第六次科技革命將是一場圍繞解決人類自身健康、環保、安全等民生問題而引發的,以生物學為先導,包括生態環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人口健康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內的學科群革命,并將引起人類觀念、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世界科技中心和經濟中心等變革。

        三、發展民生科技,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現實路徑

        從科技革命發展歷程看,中國錯過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機會,第五次科技革命收獲不是特別多。所以,對第六次科技革命倍受學界關注。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們必須創新民生科技發展路徑。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和諧科技觀??萍加^是引領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指示燈。蒸汽機革命和電力革命大大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不斷改變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此期間產生了以人類中心主義為特征的科技樂觀主義,科技發展以滿足人類需求為價值取向,不惜以生態和環境破壞為代價。20世紀50年代,隨著科技發展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資源危機、人口過剩等問題越來越突出,科技悲觀主義越來越盛行,給世人以警示,喚醒了人們的憂患意識。20世紀70年代以來,環境保護運動不斷掀起。20世紀80年代,可持續發展觀體現了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

        進入21世紀,樹立以人為本的和諧科技觀成為科學技術發展應遵循的理念。首先,體現以人為本,即以解決民生問題為根本,以發展成果由民眾共享理念來發展科學技術;其次,體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及人自身的和諧發展。從世界范圍看,目前生態環境危機、能源危機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大力發展生態環境科技和新能源科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仍是未來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內容之一;進入21世紀,公共安全事件呈上升趨勢,大力發展公共安全科技,實現人與社會和諧發展也是未來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內容之一;隨著民眾對健康需求的不斷提升,實現人自身和諧發展也成為新時期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理念??傊?,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們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和諧科技觀。

        (二)加強民生科技內部發展需要與外部發展需求的耦合。從科技發展的內部需要看,近年來生物學得到了我國政府和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 (2006-2020 年)》中,生物技術被列入國家科技發展的五個戰略重點之一。 在國家 “十一五”、“十二五” 基礎研究發展規劃中也將生物學列入了重點支持領域?!?002-2012年(截止11月1日)10年間,我國發表的國際論文中有14個學科的論文被引用次數進入世界前10位。其中,藥學與毒物學居世界第6位,生物與生物化學居世界第8位,微生物學居世界第10位。此外,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居世界第12位,神經科學與行為學居世界第13位,臨床醫學仍保持世界第14位,精神病學與心理學居世界第16位?!?〔7 〕這些學科多是與解決民眾健康等民生問題緊密相關的生物學與醫學領域。

        從民眾需求看,解決健康、安全、環保等民生問題成為民生科技發展的重要外部需求?!笆叽蟆币詠硪越鉀Q民生問題為己任的民生科技越來越得到政府的重視?!秶摇笆濉笨茖W和技術發展規劃》和《關于加快發展民生科技的意見》對“十二五”期間我國重點發展的民生科技從資金、人才、管理、科普等方面進行規劃,體現了民生科技對解決民生問題的支撐功能。從目前看,科技發展內部發展需要與外部需求是一致的,都集中于解決民眾健康、安全、環保等民生問題相關的生物學、生態環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二者的耦合有助于加快民生科技的轉化與應用。

        (三)提高民生科技與相關產業的融合度。第六次科技革命將使科學革命、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走向一體化。我們應創造條件加快民生科技與其相關產業的融合。一方面,在機制上進一步深化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充分建立起以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科研院所、大學與民眾參與五位一體的管理機制,加強不同主體之間的協同性,充分發揮不同主體的功能;另一方面,在產業上加快環保、健康、醫藥衛生、安全等民生科技產業的布局,為民生科技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人才、制度等保障。目前我國民生科技產業處于起步階段,資金、人才和制度等支撐都比較缺乏,民生科技學科建設比較滯后,這些嚴重影響了民生科技產業化水平;再者,提高民生科技對傳統農業、工業等改造力度,實現傳統產業健康化、安全化、生態化發展。農業、工業等傳統產業存在能耗高、環境污染嚴重、安全系數低等問題,要實現傳統產業健康、安全和環保發展,必須加快民生科技對傳統產業的變革,實現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

        (四)加快民生科技對人類觀念、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變革步伐。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起人類觀念、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變革,民生科技作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領域,它將使人類從觀念上越來越重視健康、安全、環保,人類觀念的變革反過來會成為民生科技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民生科技的發展也會使人類生產方式更加注重健康、環保、安全,人類生活方式越來越走向人性化和休閑化。人類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往往反映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隨著民生科技發展的不斷深入,人類的觀念、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將越來越來越人性化,不斷走向健康、安全和環保,引領人類走向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

        總之,“科學革命是不同時展的產物?!?〔8 〕民生科技作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維度,我們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和諧科技觀,加快解決健康、安全和環保等民生問題,大力發展健康、環保和安全等環保產業,實現人類觀念、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

        參考文獻:

        〔1〕何傳啟.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J〕.中國科學基金,2011(5).

        〔2〕科技部《關于加快發展民生科技意見》〔EB/OL〕.中國聚合物網,2011-07-21.

        〔3〕張瑞民.世界科技革命的歷史簡介及啟示〔J〕.社科縱橫,2004(5).

        〔4〕金振蓉.我國面臨第六次科技革命戰略機遇〔N〕.光明日報,2011-08-06.

        〔5〕葉 青,何傳啟.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J〕.決策,2011(8).

        〔6〕李正風,邱惠麗.若干典型國家科技規劃共性特征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5(3).

        第3篇:民生科技論文范文

        由科技日報社主辦、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協辦,部分兩院院士、中央主流新聞媒體負責人、科技部門宣傳負責人、資深科技記者和新聞網站主編共同評選出的2012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今天在北京揭曉。

        此次入選的2012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既有“蛟龍號”7000米級載人深潛成功這樣的重大創新成就,也有“黃金大米”風波這類引起社會關注的科學公眾事件,還有戊型肝炎疫苗等惠及民生的科研成果。入選的國際十大科技新聞則包括了全球科學家一年來最重要的發現,涉及粒子物理、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和醫藥新技術等多個領域,體現了人類最高水平的科研成就。

        入選的2012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以時間順序排列,分別是:1.全球首個戊型肝炎疫苗上市;2.國產CPU搭建的千萬億次計算機成功應用;3.大亞灣實驗發現新的中微子振蕩;4.我國首次實現空間載人交會對接;5.“蛟龍號”載人深潛突破7000米;6.首次高效人工合成青蒿素;7.“遼寧艦”入列 殲-15飛機完成航母起降;8.最后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北斗正式提供區域服務;9.十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10.“黃金大米”事件引發科研倫理討論。

        入選的2012年國際十大科技新聞,以時間順序排列,分別是:1.首個原子X射線激光誕生;2.中國大亞灣實驗發現新的中微子振蕩;3.首個量子初級網絡構建成功;4.人工合成的XNA可實現DNA功能;5.人類首次可用意念控制機械手臂取物;6.歐核中心發現與“上帝粒子”高度吻合的新粒子;7.第一種艾滋病預防藥物在美上市;8.美國頁巖氣開發牽動世界能源變局;9.DNA成為已知存儲密度最高的介質;10.加拿大開發出具備簡單認知能力的虛擬大腦。

        此次評選活動得到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公司支持,該公司是我國民族日化產業的領軍企業。20多年來,隆力奇始終堅持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并與國際頂級科研機構合作,先后在美國、日本成立了科研所,在國內與清華大學、江南大學合作成立了研究機構,研發出了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名牌產品。(來源:《科技日報》)

        南水北調工程技術 創多項世界之最

        中國科技網北京2012年12月27日電 今天是南水北調開工10周年紀念日。記者從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獲悉,10年來,工程技術人員破解了多項世界性技術難題,如建成世界大型泵站數量最集中的現代化泵站群等。

        南水北調工程規模及難度在國內外均無先例。東、中、西線干線總長度達4350公里。正在建設的東、中線一期工程干線總長為2899公里,包含單位工程2700余個,不僅有通常的水庫、渠道、水閘,還有大流量泵站、超長超大洞徑過水隧洞、超大渡槽和暗涵等。

        南水北調創下多個世界之最。東線一期工程全線設立13個梯級泵站,具有規模大、泵型多、揚程低、流量大、年利用小時數高等特點,是亞洲乃至世界大型泵站數量最集中的現代化泵站群;中線穿黃工程將長江水從黃河南岸輸送到北岸,工程設計了具有內、外兩層襯砌的兩條長4250米隧洞,內徑7米,兩層襯砌之間采用透水墊層隔開,該結構形式在國內外均屬先例,也是國內首例用盾構方式穿越黃河的工程;湍河和沙河渡槽均為三向預應力U型渡槽,渡槽內徑9米,單跨跨度40米,最大流量420立方米每秒,3項指標均屬世界首例;北京西四環暗涵是具有兩條內徑4米的有壓輸水隧洞,穿越五棵松地鐵站,是世界上首次大管徑淺埋暗挖有壓輸水隧洞從正在運營的地下車站下部穿越,創下暗涵結構頂部與地鐵結構距離僅3.67米、地鐵結構最大沉降值不到3毫米的紀錄。(來源:《科技日報》)

        鐘南山:《自然》雜志登的論文80%是沒用的

        “《自然》雜志刊登的論文80%是沒用的。在高水平雜志上發表多少論文,并不能代表一個醫生的水平?!比ツ昴昴趶V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舉辦的“院士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提醒,一家高級醫院的醫生,最大的本事是預防疾病。他指出,大型三甲醫院擴建的主要目的不應該是擴大病床或者擴大對常見病的接診數量,而是應發揮科研、基層培訓和治療疑難雜癥等三方面的引領作用。

        第4篇:民生科技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城市規劃,國家視角,人民視角

         

        一.引言

        生活在北京的普通市民大都有出行難,交通擁堵,生活不便,以及市民社會萎縮,社會聯系疏離的感概。是什么造成了今天的境況?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北京近年來進入了一種加速的“超城市化”進程,但城市規劃多為應變式的物質藍圖規劃,難以適應和制約超城市突變中的問題,這些問題背后是城市規劃中的“國家視角”和“人民視角”的深刻沖突。

        二、城市規劃中的國家視角與人民視角

        城市規劃建設的“國家視角”是指在建設社會工程的過程中,國家的采取一種簡單化、清晰化和標準化的方式,以便于國家對社會實施管理和控制等的一種宏大的極端現代主義視角。于此相反的是“人民視角”,面向人民日常生活,“以人為本”,強調過程、復雜性、多樣性和開放性,基于局部知識和實踐知識的演化主義城市規劃和建設理念。

        表一、城市規劃國家視角與人民視角的比較

         

         

        國家視角

        人民視角

        對城市秩序的理解

        注重視覺秩序

        更重視功能秩序(經驗秩序)

        城市規劃的目的

        便于控制、管理,表現國家的權力

        以人為本

        對科技的態度

        崇尚技術

        技術的運用以人為尺度

        城市美學

        簡單、功能單一、熱愛幾何圖形

        復雜化、多樣化

        街區形成方式

        大規模規劃設計和建設

        漸進的零星的生成

        城市與自然地關系

        城市是自然的對立

        城市是自然的一種形式

        城市治理

        第5篇:民生科技論文范文

        基金項目:全國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教改項目“工程碩士‘實踐—論文—就業—創新’四結合培養的實踐與探索”(編號:2016-ZX-424),主持人:周全法;江蘇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重點課題“工程碩士‘實踐—論文—就業—創新’四結合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編號:JGZZ16_088),主持人:張建斌、周全法;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以實踐創新能力提升為核心的工程碩士培養模式改革研究”(編號:B-a/2016/01/28),主持人:張建斌、周全法。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7)08-0057-05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于2011年啟動了“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以下簡稱“特需項目”)工作。開展此“特需項目”的目的是“服務需求、創新模式、突出特色”,主要針對國家有關行業領域特殊需求的高層次專門人才,緊扣擇需、擇優、擇急、擇重,安排一批辦學水平較高、特色鮮明、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質量高的高等學校,依托其與國家重大戰略、產業發展和改善民生相關的優勢學科,在一定時期內招收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1]。“特需項目”的實施,激發了試點高校辦學活力及培養高層次人才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家有關行業領域在特殊人才需求上的矛盾,適應了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要求,適應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5年多來,全國63家試點高校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能力培養、畢業論文改革等方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經驗,為我國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改革提供了典型案例。 

        作為首批“特需項目”試點高校的江蘇理工學院之一,在30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主動契合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逐步形成了以“資源再生”、“綠色裝備制造”為特色的學科、專業和科研格局,在資源再生利用、關鍵基礎零部件的再制造、循環經濟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較為明顯的特色,為機械工程和環境工程兩個領域培養滿足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特需”的工程碩士研究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江蘇理工學院在開展“特需項目”以來,學校充分發揮自身辦學優勢,緊密依托行業協會組織和相關企業,深度開展產學研合作培養工程碩士,以提高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工程創新能力為核心,探索了“實踐-論文-就業-創新”四結合的工程碩士培養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工程創新能力提升為主線的工程碩士“四結合”培養模式 

        在“特需項目”中設立機械工程和環境工程領域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的背景是國家著眼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考量。從2010年開始,國家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迫切需要提升碩士和本科層次人才的工程實踐和工程創新能力,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撐?!疤匦桧椖俊痹O立并實施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碩士生的工程實踐和工程創新能力提升愈顯緊迫。然而,由于大學的行業屬性在改革開放后逐漸弱化,企業與高校之間原先存在的行業紐帶已經不復存在,碩士生的工程實踐和工程創新能力培養的土壤逐漸消失,即使是工學碩士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養也已經出現嚴重困難,因而在“特需項目”的機械工程和環境工程等領域的工程碩士的工程能力培養途徑和方法已經成為一個影響工程碩士培養質量的大問題。 

        江蘇理工學院在30多年的本科人才培養中,高度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逐漸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雙證書”畢業制,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所有的工科學生在畢業前必須通過“應知”和“應會”考試取得勞動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級工、高級工),工科人才培養的職業性和行業性一直未弱化。借此基礎,江蘇理工學院提出在機械工程和環境工程領域專業碩士的實踐能力培養上,必須把工程實踐能力和工程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工程碩士培養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通過專業(領域)的行業屬性定位、與行業產業和企業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不打折扣的工程領域實踐和工程創新活動,全面提升工程碩士的工程實踐和工程創新能力?;谶@樣的工程碩士培養理念,江蘇理工學院在機械工程和環境工程領域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嘗試了“實踐-論文-就業-創新”四結合培養模式,如圖1所示。“四結合”培養模式的核心是以工程碩士的工程實踐和工程創新能力提升為主線,以企業急需解決的工程實際問題為載體,將工程碩士的企業實踐、畢業論文(設計)選題、科技創新和就業進行有機整合,企業為每個選題提供一定的科技創新基金,研究生畢業后,可選擇到該企業就業,繼續從事企業實踐與論文階段未完成的科技創新活動。 

        圖1 “實踐-論文-就業-創新”四結合培養模式 

        (一)課程學習階段 

        在課程學習階段,相關課程的設置原則是注重基礎,聯系實際強化應用,為解決企業實際問題打好理論基礎。通過理論課程學習、實驗操作以及技能培訓等環節,提高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專業理論水平、專業實驗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2]。在此階段,每位工程碩士的企業導師必須給研究生開設專業領域相關專題,介紹專業領域新動態、新技術、發展趨勢,強化工程碩士的工程概念和創新意識。此階段的另一重要任務是研究生在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的指導下,選擇確定未來的企業實踐單位、工程研究方向、科技創新內容、畢業論文(含設計等)選題以及職業規劃和就業計劃。

            (二)企業實踐階段 

        在“四結合”培養模式的實際運行中,企業實踐、學位論文和畢業就業環節都在相關企業進行。在企業實踐階段,工程碩士研究生主要圍繞本領域的工程實際開展工程實踐和工程創新,通過崗位實習、工程體驗、綜合訓練、技術研發等環節,在企業導師和學校導師的共同指導下,運用領域專業知識,開展企業實踐和科技創新活動,從而提高工程碩士研究生的職業素養和工程實踐能力[3]。 

        (三)學位論文階段 

        工程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必須在企業實踐之前的課程學習階段完成,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學位論文必須在企業實踐時完成,學位論文還要與企業實踐、科技創新和未來的就業工作結合起來。論文選題必須結合企業、產業和行業實際,以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為第一導向,注重技術性、工程性,兼顧學術性。通過產品研發、工程設計、應用研究、工程項目管理、調研報告等形式,提高工程碩士研究生領域專業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工程問題發現與解決能力和工程創新等能力。 

        (四)畢業就業階段 

        從就業角度來看,工程碩士的企業實踐以及在企業從事科技創新和學位論文工作,是工程碩士和企業相互選擇、相互適應的過程。學校通過對畢業研究生、實踐企業和就業單位的跟蹤調查,審視、反思學校對工程碩士培養定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設置、培養過程及管理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措施,同時獲取企業對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等需求信息,進而反饋予學校,優化工程碩士的培養目標定位和培養方案,調整課程體系,更新課程內容,完善管理服務。 

        實踐表明,“四結合”培養模式得到了企業和學生的熱烈歡迎,解決了長期困擾企業的“人才招聘易、留住人才難”的難題,解決了工程碩士研究生在學位論文階段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找工作、影響論文質量提高、工程碩士研究生優質就業的難題。 

        二、工程碩士“四結合”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成效 

        (一)進一步健全了工程碩士培養的運行機制 

        江蘇理工學院在前期探索的基礎上,形成了優化的《工程碩士“實踐-論文-就業-創新”四結合培養模式改革實施方案》,確定了“工程碩士培養目標緊貼服務需求、培養過程體現能力要求”的培養思路,據此修訂了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高標準制訂了工程碩士研究生課程建設與實施方案,完善出臺了企業實踐基地建設方案、導師聘任管理辦法、研究生企業實踐基地建設管理辦法、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以及畢業質量跟蹤管理辦法等系列文件;同時,專設了研究生企業實踐管理辦公室和項目實施經費,從而為“四結合”培養模式改革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工程實踐能力和工程創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企業實踐是工程碩士培養的重要環節,是圍繞特定的專業領域,以研究生為主體,以企業實踐基地為載體,將理論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并對實際問題進行理論思考的過程。工程碩士企業實踐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根據學制不同,實踐時間理論設計為半年到1年不等。我國目前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其專業課程設置以及實踐環節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閉性和局限性。而在“四結合”培養模式下的實際運行中,研究生實踐、論文和就業環節都在相關企業進行,實踐的時間得到有效延伸。在“四結合”培養模式的企業實踐過程中,研究生進行的科技創新活動不再因為課程、實踐以及論文等環節而分段,而是以企業急需解決的工程實際問題為載體進行有機整合,連貫、深入地進行實踐與研究,學校理論學習和企業實踐進行無縫對接。由于企業實踐項目能大大激發工程碩士研究生的探索能力,其理論學習和實踐指導能很好結合在一起,學生更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大膽嘗試。同時,雙導師共同引導研究生從企業發展的現實需求中發現問題、提煉問題、思考問題,學會設計解決方案,學會通過觀察、實驗、調研等活動對問題提出解答、解釋和預測,鼓勵研究生將所學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運用到企業實際生產中,推動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從而提高工程碩士的實踐能力、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最大限度的激發和提高學生科技創新能力。 

        從實踐成果來看,以江蘇理工學院2015屆畢業生為例,該屆畢業生科研成果豐碩,參與申請專利30余項,參與技術研發項目20余項,參編著作2本,50余篇,在上海派力迪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進行企業實踐的趙潔同學被全國工程教指委評為第三屆“工程碩士實習實踐優秀成果獲得者”(全國共100名)。近年來,“四結合”培養模式下研究生和企業基地參與的項目獲得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三等獎等多項獎勵。 

        (三)學位論文質量和畢業質量明顯提升 

        “四結合”培養模式中,研究生學位論文課題是由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共同為學生選定的,一般是行業或企業急需解決的工程實際問題,從而保證了學位論文與企業實踐具有很好的延續性、融合性。學位論文選題來源于企業的應用課題、工程實際或現實問題,有明確的職業背景、工程技術背景和應用價值,形式包括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研制開發與技術改造,工程設計與應用研究,工程/項目管理,調研報告等,論文體現工程碩士研究生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技術問題能力,突出工程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學位論文實行雙指導和雙盲審,按照全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2011〕11號《關于試行工程碩士不同形式學位論文基本要求及評價指標的通知》要求進行評審。 

        從學位論文質量來看,以江蘇理工學院2016屆畢業生為例,該屆畢業生共計44人,其中,21人選題與實踐內容選題直接相關,17人在實踐企業完成了論文的撰寫。其中,畢業論文盲審優秀率29.5%,而按“四結合”培養模式在企業完成畢業論文的學生論文盲審優秀率高達52.9%,占全校優秀率的69.2%。不難看出,在“四結合”培養模式下的研究生,實踐成果豐碩,畢業論文質量明顯優于其他研究生。

           (四)就業質量和滿意度大幅度提升 

        “四結合”培養模式中的校企深度協同,讓研究生在就業方面有很高的質量和效率。因為企業全程參與研究生培養中實踐、論文、科技創新和就業等環節,實現了幾個環節的無縫對接,將校企深度合作和協同育人貫穿于工程碩士培養的全過程,讓研究生切實參與到企業的科技創新項目與實踐活動中去。畢業生就業時,由于對實踐企業比較熟悉,不用適應新的環境和新的研究課題,所學的內容也與工作內容高度一致,研究生樂于到所實習企業就業,同時企業也需要這樣一個對企業文化比較熟悉,并有一定的科技創新能力的人才來工作,這就形成了企業與畢業研究生就業雙贏的局面。 

        從就業情況來看,江蘇理工學院兩屆工程碩士畢業生70多人中,有23人留在原實踐單位就業,通過舉辦用人單位以及畢業生返校交流等活動,學校得到了雙方關于“四結合”培養模式畢業生的反饋。其中,用人單位高度評價了這部分畢業生,認為采用“四結合”模式的研究生動手能力的提升更加明顯,在企業中更有干勁、取得的成果更多;而畢業生們在返校交流中也提到,“四結合”培養模式已成為助推自己全面成長成才的“加速器”,在這種模式下的畢業生一到單位便已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干,受到了企業領導的高度重視。 

        (五)導師的工程實踐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導師水平是工程碩士培養的關鍵因素,實施“雙導師制”是工程碩士培養的必然要求。在“四結合”培養模式中,一方面,校內導師的遴選除了對其學術水平、科研能力有明確的要求外,還要考察其實踐能力以及與行業、企業聯絡和協作能力;另一方面,聘請行業內的領軍人物、技術專家作為校外導師,并以講座、研討等多種方式與校內導師交流工程碩士指導經驗。此外,設立導師組,由領域內學術水平高、工程經驗豐富的導師擔任組長,負責小組內其他導師的日常培訓與管理,使導師的業務水平得到整體提高;學校實施導師“能力提升計劃”,定期組織校內導師到行業內知名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等進行進企、進站工作,及時了解行業發展趨勢,提升校內導師的實踐能力。根據“四結合”模式的需要,學校加大工程碩士培養經費,增加企業導師的輔導報酬,為工程碩士培養提供充足的經費保障;同時,不斷完善導師考核制度,實施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制。 

        (六)專業領域的產業和行業屬性得到顯著強化 

        加強研究生企業實踐是國家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基本要求,是創新培養模式、提高培養質量的需要。近年來,學校陸續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等聯合成立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再生金屬學院、新能源汽車學院、電梯學院、機械研究總院江蘇分院等行業學院,通過“專業+產業”、“教學+研發”、“培養+就業”等鏈條,把學校、企業、行業等主體和人才培養培訓各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提升學校行業知名度的同時,有效增強了工程碩士培養的行業背景。 

        在此過程中,學校以穩定、可持續發展為前提,以互惠互利為原則,通過產學研結合等方式,多途徑建設實踐基地,有效拓寬了研究生選擇實踐企業的渠道。目前,學校已與50余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研究生聯合培養協議,包括常州翔宇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環境監測中心、常州市潤源經編運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無錫市派克重型鑄鍛有限公司等。其中,已有28家單位成功獲批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導師和研究生可結合自身研究方向,在眾多實踐基地中選定實踐企業,進入工程碩士培養的實踐和論文階段。2016年,常州翔宇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獲批“江蘇省優秀企業研究生工作站”,該公司每年可容納5-10名研究生進行企業實踐,并可根據學生意愿為他們安排就業崗位。 

        江蘇理工學院工程碩士“四結合”培養模式自2012年以來的四年多探索實踐中,邊探索邊實踐邊完善,以環境工程和機械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將企業實踐、學位論文、預就業、科技創新活動等實踐環節有機銜接,以企業急需解決的工程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生實踐創新課題和畢業論文選題,企業為每個選題提供一定的科技創新基金,研究生在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的雙指導下從事企業實踐和畢業論文工作,并在此過程中簽訂就業意向。從已畢業的兩屆工程碩士研究生就業跟蹤調研情況來看,學生和企業均對此模式實施效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四結合”培養模式提出了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新思路,解決了工程碩士培養過程中的“研究什么”、“培養什么能力”、“畢業后如何服務特需”和“如何高質量對口就業”等問題,為培養行業和企業急需的碩士層次的高技術高技能復合型人才提供了一種可借鑒的實施方案。 

        參考文獻: 

        [1]余國江,楊冰玉.特需項目:專業碩士培養路徑新探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8):9-13. 

        第6篇:民生科技論文范文

        關鍵詞: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設計;居住者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一、研究的背景與選題的意義

        居住是人類最為基本的需求,居住地是生存的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的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工作時間的縮短和業余時間的增加,都對居住環境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區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完善程度與居民生活質量的高低密切相關,也直接關系到居民對社會狀況的滿意程度,在注重社區發展的今天,居住區公共配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將直接影響到城市社區甚至城市的健康發展。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建立,以及中國城市社區的發展,城市居住區的開發方發生了很大變化,社會結構多樣化,城市居民對公共服務配套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公共服務產業自身也有了很大的發展,這些因素直接導致各類居住區公共設施之間不論是運作方式還是分布特征都顯示了很大的差異。在建成的居住區中出現了一部分設施配套過剩,使用效率低下,一部分設施配套不足,不能滿足居民需求的問題。

        研究主要圍繞著在現階段如何有效的對城市居住區的公共設施進行有效的引導而進行,主要研究內容為現階段居住區公共配套的差異性。也涉及到對居住區公共設施配套發展趨勢的研究。

        二、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一)按照時間縱向比較研究

        從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來分析人們對公共服務設施需求的變化,以及對不同層次和不同年齡段的居住者對公共服務設施的使用狀況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并總結居住區在發展建設過程中公共服務設施存在的各類問題。

        (二)對居住區實例進行調查研究

        以不同歷史時期的建設的居住區進行比較和分析,通過對新舊居住區的調查和研究,以居民需求為導向,結合各種相關因素,研究探討改善和管理居住區內公共服務設施的有效措施,并提優化途徑與建議。

        三、對居住區實際案例進行診斷與分析

        (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南院教師生活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南院教師生活區(以下簡稱建大南院)屬于上個世紀較老的小區,位于西安二環以內,交通較便利。主要居民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的教職工為主。由于建大南院不是一個普通的住宅區,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優勢,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優勢

        (1)區位優勢

        建大南院位于雁塔南路與建設路的交匯處,南有二環南路、北有友誼東路,多條公交線路均過此處,還有正在修建的地鐵,未來交通將十分便利。西安市碑林區的經濟發展及周邊日益完善的市政配套設施為本居住區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毗鄰大雁塔景區,富有良好的生活和文化氣息。因此,從所處的地段及內外環境分析,在未來建大南院的發展空間很大。

        (2)便利的商業配套設施

        建大南院周邊的萬達廣場、賽格電腦城、百腦匯和東新科貿等都已形成一定的商業氛圍。

        (3)良好的文化教育環境

        建大南院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職工的一個生活區,本來建大南院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是一體的,后來由于城市發展建設的需要,因此將建大南院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分為兩個區域。而且小區內部建有幼兒園、附小和附中,如此便利的教育設施將使小區內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存在的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品的提高,以往的居住小區已不能滿足現代城市居民的需求。人們需要更多的公共開放空間,以及對居住環境各方面的要求。建大南院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文化體育服務設施滯后。隨著居住者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居住環境有了新的要求,擴建了新的高層住宅樓,但是基礎的文化體育配套設施跟不上,就出現了滯后現象。

        (2)休閑活動設施配置不合理。主要是在住宅后之間隨意配置,導致設施臟亂差,也沒有管理和養護。

        (3)老年人服務設施短缺。伴隨著老齡化社會、信息化社會和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老年人服務設施突顯短缺。

        (4)停車與居住區的矛盾問題。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間交通的迅速發展,以及小汽車的國產化規規模越來越大,價格也不斷平民化,小汽車也逐漸進入普通家庭,所以建大南院作為較早建設的居住區出現了停車與居住區的矛盾問題。人車交叉的問題日見突出,由于設計考慮不周和居民交通工具的快速更新,停車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亂停亂放、侵占綠地和活動場地的現象隨處可見。

        (5)整個居住區的規劃布局與景觀綠化問題。整個居住區缺少規劃設計,道路交通規劃混亂,居民活動無序。外部空間的組織沒有章法,相互之間缺少關聯,景觀綠化單一。

        融僑馨苑

        融僑馨苑是一個商業地產項目,位于西安市高新區電子西街2號,西接太白南路主干道,東臨電子西街,南靠電子五路,北臨唐城墻遺址公園綠化帶。項目總占地432畝,總建筑面積約80萬平米,共有51棟樓,以板式小高層為主,總戶數近6000戶,分四期開發。容積率為2.73,綠地率40%,停車位3500個,建筑密度23%。以南北通透的板式小高層為主,樓間距開闊,布局合理,通風采光較好。

        優勢

        (1)區位優勢

        融僑馨苑項目位于西安市高新區電子西街2號,西接太白南路主干道,東臨電子西街,南靠電子五路,北臨唐城墻綠化帶。高新區的經濟發展及周邊日益完善的市政配套設施為融僑馨苑的建設及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加之周圍已有一些住宅群體,富有生活和文化氣息。

        (2)完善的醫療設施環境

        項目所在地周邊擁有眾多的大中型醫院,如:交大醫院、高新醫院、521醫院、西安博愛醫院等。因此,完善的醫療設施可為本住宅小區帶來良好的醫療保障。

        (3)良好的文化教育環境

        本項目周邊設有各種大中專院校和中小學校,如:西安科技商貿學院、西安聯大、高新國際學校、電子一中、電子城小學以及西部大學城等,而且小區內部建有幼兒園。因此,在子女教育普遍受到家庭特別重視的今天,這一點將成為一個優勢。

        (4)便利的商業配套設施

        本項目周邊的人人樂超市、民生百貨電子城購物廣場、電子商城、軍人服務社電子城店、卜蜂蓮花、愛家超市、海星超市、世紀金花高新店、國美、金鷹百貨等都已形成一定的商業氛圍。與此同時,小區內部也配置了相應的商業,為業主提供更多的選擇,更加便利了業主的生活。

        存在的問題

        (1)部分景觀區域荒廢、文化體育設施閑置、內部商業街不景氣。

        (2)現行的國家住宅小區的公共設施配套標準很難執行和落實。

        (3)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布局不合理。由于容積率被嚴格控制,開發商多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在用地條件較差的地帶,造成了公共服務設施的布局不合理。

        (4)商品房空置率高導致新建住區人口實際密度與規劃密度產生較大背離。這也是造成文化體育設施閑置內部商業街不景氣的一個原因。

        四、對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優化思考與建議

        (一)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優化思考

        城市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同時,完善公共服務設施規范標準,使公共服務設施的內容和數量能夠滿足當今以及未來居住區進一步發展的要求。

        (二)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實施建議

        合理分級,著眼社區

        公共服務設施體系由傳統的“小區—組團—單元”三級模式向“市級—地區級—居住社區級—基層社區級”四級系統轉變。與傳統模式相比,這種模式更注重居住區與城市間的關系,通過強調與城市整體規劃緊密相聯系的“社區”概念,更有利于營造親切、完備的城市社區生活圈。

        以人為本,適應人口多樣化

        在保證社會公平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資源進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滿足日益多層次多樣化的居民需求。人口結構的多樣化是造成需求日益多層次的關鍵原因。針對這一現象,就要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要根據居住者的主體特征、生活模式、生活喜好等進行規劃。

        加強政府支持,協調多方利益

        在當前城區各級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中,城市大型公共設施都能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而在基層社區公共設施中,很多公共服務設施由于缺乏資金和政府的支持不能得到及時的建設。這就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利用市場引導,引進有能力的企業投資或是鼓勵公益性民間組織進入基層,動員社會力量承建各類便民的城市居住服務。

        五、結論與展望

        居住區是城市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居住區建設好也就是如何協調居民生活與社會發展之間關系的問題。居住區規劃應該是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的過程,它需要管理者,規劃師以及城市居民共同參與。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從規劃角度看只是諸多類型規劃中單一類型的一個分支,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受到住宅區所處城市、區位、外部環境、人口規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城市居住區如何完成從傳統居住區向現代居住區的轉型,如何有效的對其轉型進行指導和調控,這些都是需要不斷進行理論探討和實踐檢驗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 朱家瑾 編,《居住區規劃設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3] 彭巖,對大型居住區配套公共設施供給與管理問題的深入探討[J],城市,2008,10.

        [4] 丁一,城市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現狀研究與動態思考,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第7篇:民生科技論文范文

        科學技術發展的總體目標(到2020年):

        ? 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能力顯著增強,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 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技術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為在本世紀中葉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基礎。

        科技工作的指導方針:

        ? 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

        關鍵數字(到2020年):

        ? 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 2.5%以上

        ?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 60%以上

        ? 對外技術依存度降低到 30%以下

        ? 本國人發明專利年度授權量 進入世界前5位

        ? 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數 進入世界前5位

        關鍵數字:15

        綱要涉及的時間段,從2006年到2020年

        解讀:科技部研究中心創業投資研究所所長 房漢廷

        這個時間段是從“十一五”規劃的開始到“十三五”規劃的結束。其一,未來15年,人均GDP處于1000~3000美元區間,是社會各種矛盾的多發期、凸顯期,同時也是機遇期。如果順利通過這個時期,我國就能順利成為中等發達國家;如果不順利,就可能呈現出拉丁美洲國家的形態。其二,十六大報告中提到,到2020年實現人均GDP翻兩番,實現小康社會??茖W技術的發展,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其三,中國有望在2020年實現和平崛起。我國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走到盡頭,環境、資源等方面的壓力,人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這些都要求我們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解決未來的可持續性發展問題,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必須實現從要素驅動到技術/創新驅動的轉變。

        關鍵數字:2.5%

        綱要提到,“到2020年,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p>

        解讀:科技部研究中心創業投資研究所所長 房漢廷

        研究開發投入是一個國家的戰略投資,具有超前性。從國際上來看,按照統計規律,一個創新型國家的研究開發投入增長速度高于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另外,當一個國家的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時,這個國家才具備基本的創新能力。2%是個臨界點。芬蘭的這個比重是3.5%,韓國是3%。低于2%,則這個國家基本處于老系統的維持狀態,基本不具備創新能力。

        在我國,這個比重目前是1.23%,有望在2006年實現一個跳躍式增長,然后進入穩定增長的狀態。2020年時,中國的資源將更緊張,對創新的要求也會更高。如果預期目標實現,中國將在2020年年基本成為創新型國家。2.5%是一個并不難實現的目標。我們看到,南方的很多民營企業已經在主動地加大企業的研發投入。

        關鍵數字:60%

        綱要提到,到2020年,“力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

        解讀:科學技術部部長 徐冠華

        我們現在要建設創新型國家,要自主創新,是由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所決定的。我們現在提出來到2020年要全面建設成小康社會,意味著從改革開放開始到2020年的40年里,中國的GDP平均增長率都要超過7%。經濟增長率有兩個很重要的決定性因素,一個是科技進步的貢獻率,還有一個是投資率。我們現在如果要達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意味著從現在起,如果保持目前的科技進步貢獻率,也就是39%左右的水平,我們的投資率必須有大幅度的增加,至少要達到52%的高水平,而這幾乎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即使我們的投資率保持在目前40%的水平,都已經算是很高的了。那么,我們只有把科技進步貢獻率從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60%,才能夠達到2020年的發展目標。

        關鍵數字:30%

        綱要提到,到2020年,“對外技術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解讀: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和產業化司司長 廖小罕

        科技競爭力排在我國前面的國家,他們的一個特點就是科技上的對外依存度都在30%以下,而我們國家目前的對外依存度是60%左右。

        60%數字背后顯現出的是我國科技自主創新的不足,這樣的后果便是我國在經濟上、國家安全上、國際貿易上都要受制于那些科技實力高于我們的國家。所以,我國首先要自主創新戰略,力爭在國際競爭中掌握自動權。自主創新也分為原始性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后創新三種不同的方式,而不是一定要完全從頭開始研究。我們應該在全球范圍內主動利用科技資源,形成國際化研發體系,提升國際科技合作的層次和規模。只有對外依存度數值降低,我們才可以掌握核心技術和產業鏈上重要環節的制控權,并最終落實到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和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上。

        關鍵數字: 5

        綱要指出,到2020年,本國人發明專利年度授權量進入世界前5位。

        解讀:

        創新產出高是創新型國家的基本特征之一。世界公認的20個創新型國家擁有的發明專利總數占到全世界的99%。和一些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國家相比,中國雖然已具備一些基本條件,但離創新型國家還有一定距離。據了解,200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一共受理了17.3萬項專利申請,其中本國人的申請達到53%左右。單就信息產業而言,本國人的專利授權量占總量的22%~30%。過去的三、四年是信息產業專利申請數猛增的一個階段。

        國務委員陳至立曾經在中國科協2005年學術年會上指出,我們要抓住信息技術更新換代和新材料技術迅猛發展的難得機遇,掌握裝備制造業和信息產業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充分表達了對自主知識產權的關注。

        據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時間發展,達到本國人專利授權量世界第五的目標是很有希望的,情況理想的話還可能達到第三或第四。到2020年,我國將成為創新型國家,成為世界最重要的知識和技術產出國之一。

        關鍵數字:5

        綱要指出,到2020年,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數進入世界前5位

        解讀: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所長 趙新力

        目前,我國國際科技論文數量連續3年保持世界第5位,但論文的被引用數在世界排名剛剛從第18位上升到第14位。論文是展示科研成果的最快捷方式,也是國際上了解同行進展的主要渠道。“被引用數”則是最直接、最簡潔地體現國際學術界認可程度的指標。

        十五期間,我國在國際上能夠被檢索收錄的論文總篇數(包括EI、SCI、STP、ISTP等)在整體上不斷向前推移。目前在科技論文發展的道路上,主要的問題是受語言的限制。學術界應該共同創造更好的英文發展環境,培養國際上認可的精品期刊,在國內更多地舉辦國際性學術會議,提高科研人員用英文發表文章的能力和驅動力。

        說這個目標沒有挑戰是不對的,但是按照目前我國科技人員的努力程度、國家對科學技術的支持程度和目前工作的加速度,我們對實現這個目標還是充滿信心的。

        信息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其在中國未來15年的科技發展中將扮演怎樣的重要角色?透過綱要的總體部署中的關鍵數字,我們看到信息產業的重要作用和位置凸顯出來:

        重要性1:

        11個重點領域中,信息產業及現代服務業為其中之一

        重點領域的含義:是指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安全中重點發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撐的產業和行業。

        重要性2:

        68項優先主題中有7項屬于信息產業及現代服務業

        優先主題含義:是指在重點領域中急需發展、任務明確、技術基礎較好、近期能夠突破的技術群。

        確定優先主題的原則:一是有利于突破瓶頸制約,提高經濟持續發展能力;二是有利于掌握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三是有利于解決重大公益性科技問題,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四是有利于發展軍民兩用技術,提高國家安全保障能力。

        信息產業及現代服務業領域的7個優先主題:

        1. 現代服務業信息支撐技術及大型應用軟件;

        2. 下一代網絡關鍵技術與服務;

        3. 高效能可信計算機;

        4. 傳感器網絡及智能信息處理;

        5. 數字媒體內容平臺;

        6. 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顯示;

        7. 面向核心應用的信息安全。

        圖1 信息產業在優先主題中的比重

        重要性3:

        16個重大專項中,4個與信息產業直接相關

        重大專項含義:是為了實現國家目標,通過核心技術突破和資源集成,在一定時限內完成的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是我國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

        與信息產業直接相關的4個重大專項:

        1. 核心電子器件;

        2. 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

        3. 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技術及成套工藝;

        4. 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

        圖2 信息產業在重大專項中的比重

        重要性4:

        27項前沿技術中,有3項屬于信息技術

        前沿技術的含義:是指高技術領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導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術,是未來高技術更新換代和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國家高技術創新能力的綜合體現。

        信息技術領域的前沿技術:

        1. 智能感知技術

        重點研究基于生物特征、以自然語言和動態圖像的理解為基礎的“以人為中心”的智能信息處理和控制技術,中文信息處理;研究生物特征識別、智能交通等相關領域的系統技術。

        2. 自組織網絡技術

        重點研究自組織移動網、自組織計算網、自組織存儲網、自組織傳感器網等技術,低成本的實時信息處理系統、多傳感信息融合技術、個性化人機交互界面技術,以及高柔性免受攻擊的數據網絡和先進的信息安全系統;研究自組織智能系統和個人智能系統。

        3. 虛擬現實技術

        重點研究電子學、心理學、控制學、計算機圖形學、數據庫設計、實時分布系統和多媒體技術等多學科融合的技術,研究醫學、娛樂、藝術與教育、軍事及工業制造管理等多個相關領域的虛擬現實技術和系統。

        圖3 信息技術在前沿技術中的比重

        重要性5:

        4個重大科學研究計劃中,其中之一與信息產業密切相關

        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的含義:根據世界科學發展趨勢和我國重大戰略需求,選擇能引領未來發展,對科學和技術發展有很強帶動作用,可促進我國持續創新能力迅速提高,同時具有優秀創新團隊的研究方向,這些方向的突破,可顯著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大力促進可持續發展,實現重點跨越。

        4個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其中的量子調控研究與信息產業密切相關

        1. 蛋白質研究

        2. 量子調控研究:以微電子為基礎的信息技術將達到物理極限,對信息科技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人類必須尋求新出路,而以量子效應為基礎的新的信息手段初露端倪,并正在成為發達國家激烈競爭的焦點。量子調控就是探索新的量子現象,發展量子信息學、關聯電子學、量子通信、受限小量子體系及人工帶隙系統,構建未來信息技術理論基礎,具有明顯的前瞻性,有可能在20~30年后對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3. 納米研究

        4. 發育與生殖研究

        圖4 信息產業在重大科學研究機會中的比重

        網友評論

        網友一:首先我要說,我本人也是干機械的,看了這個帖我快要流淚了,看著工廠中一個個外國名牌我心痛啊。每當我看到外國車時,我的心里是愧疚,對不起大家的感覺,因為我是搞制造的,可我知道咱們祖國連汽車外殼的曲面精加工都困難,更甭提發動機了??禳c懂事吧,醒醒吧,別再沉迷于GDP又增長了,你看看咱們制造的產品的質量,心痛?。?/p>

        網友二:愿望是好的,實現目標靠的是人才和管理技術,的方式已經不現實了。

        網友三:請創造一個以創新為榮、抄襲盜版為恥的文化,一個獎勵創新、保護創新者權益的制度,一個公平透明的核查機制。

        網友四:這是提高全民素質和綜合國力的最佳手段!擴大基礎設施投資拉動經濟的時代已過去,要為15年后勞動力資源下降提前做準備。

        網友五:好!不過要有稅收政策的支持,要讓創新的企業有錢賺。

        網友六:切不可花拳秀腿哦,要以實際為主,現在的大學生工程師數量那么多,可真正能派上用場的卻寥寥無幾,先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再說吧,中國人什么時候能打破靠關系成功,就有希望了。

        網友七:觀念很好,但應當出臺好的政策避免高級人才的外流,科技創新需要更多的人才。

        網友八:方向是不錯,但怎么執行是問題,而且如何加強保密,保證成果不被他人竊取更成問題,國人的保密意識和措施一直都不怎么樣。

        網友九:良好的制度比大力倡導更起作用,現在內外資不公平的待遇是一個方面,我想肯定還有其它對國民創造力的限制,我們當前要做的是去掉那些不公平的制度,否則無論如何倡導也白搭!

        網友十:目標誠可貴,實干價更高;若要得實現,兩者須配合!

        第8篇:民生科技論文范文

        大家早安。非常容幸能有機會在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上發表意見。這是我第三次參加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政治大學有幸主辦了第三屆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我剛才看到福建省教育廳放在本次論壇宣傳資料里的第三屆論壇照片,心里覺得非常溫暖。當時,來自海峽兩岸50多所大學的校長集聚在政治大學,就兩岸高等教育的發展交換了意見。還記得在第三屆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上,很多校長談到了許多例子,其中有一個問題得到了大家高度的共識,那就是如何建立以中華文化為核心的學術主體性。

        今天,我想延續這個主題,探討一下最近幾年來在高等教育的發展過程中高教科研的國際性與主體性。我們在第三屆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上談到了以中華文化為核心的學術主體性,希望能夠為兩岸的大學教育、高教科研發展找到一個根基。如果我們失去了中華文化的脈絡,“長出來”的知識就是不真實的,沒有辦法真正地依附在這塊土地上,并成長得更加強壯。這幾年,兩岸高等教育研究的發展過程中確實花了很多錢。因為有重點經費的支持,所以兩岸都在不斷追求研究卓越,當然其中也有很多競爭。我們可以從數據中清楚地看到,兩岸的期刊論文篇數在大幅度地增加,國際學術參與度也在逐年提升。無論在臺灣還是在大陸,目前我們能夠列入科技領域全世界前十名的領域越來越多,這部分內容我就不再贅述。正是大家持續不斷的努力,使得我們能夠列入世界百大排名的學校也越來越多,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也正是因為高教配合國際化的進程而不斷向前發展,海峽兩岸才對國際生有更大的吸引力,有越來越多的境外生來到海峽兩岸就讀大學。

        在高等教育研究各項指標得到持續改善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幾個嚴重的挑戰。第一個挑戰,大學排名和評鑒越來越受到重視,而期刊論文以英文的發表為優先,學術多元價值與本質未被重視,忽視人文社科研究價值。第二個挑戰,學術成果非常強調國際發表,學術研究欠缺內在動機與在地關懷。很多的學者可能發表了非常多的學術論文,但是距離解決社會問題還是很遙遠。第三個挑戰,研究視野不夠寬,未見新領域或創新理論、學派形成。第四個挑戰,相對來說,教師們真正能夠落實大學本科教育教科書編寫的意愿低,大家之作尚待努力。第五個挑戰,博士畢業生的數量越來越多,但在博士生的培養過程中過度地強調特定地域的學術研究。第六個挑戰,科研成果轉化率仍然偏低。雖然研究機構與大專院校的論文和專利數持續增加,但真正能夠轉移給產業界使用的比例偏低。在臺灣,我們看到大學高教的快速進展對人們的生活是“無感”的。因此,我覺得這幾個問題值得大家在今天的論壇上共同思考。以臺灣為例,我們的基本收入中,工研院約占10%,中研院約占5%,大專院校約占1%。換句話說,政府花了100塊錢給教育機構,教育機構能夠轉移給產業界的是5塊錢,這種落差也是我們今天所關心的命題。其實,臺灣這幾年不斷地在反省。臺灣治學盛產,但治學應用稍差,真正與國計民生相關的事情并沒有因為臺灣資訊科技的進步而得到明顯的改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如何在追求高教科研國際化的同時,建立高教科研的主體性,是我今天希望跟大家分享的內容。

        我覺得有三件事情值得大家努力去做。第一,建立完整的科技創新價值鏈。換句話說,海峽兩岸大學所做的基礎科學要能夠轉換成為應用研究,智慧財產轉換成為產品,另外再加上商品設計,帶動更多新事業的發展,這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科技創新的價值鏈。如果我們只有前端的基礎科學,沒有其他業務或其他活動的配合,那我們的知識對于在地的影響將是非常薄弱的。

        第二,建立人文觀點的科技創新。也就是說,科研的題目有上千萬,我們從什么地方開始做研究,我覺得這是一個更基本的問題。從學者的立場來看,最新的學術研究課題值得我們去追尋;但是從國計民生的觀點來看,在地問題的解決才更值得我們去投入。我覺得,能夠從人民真正的需求出發,通過新產品、新服務創造出新的價值,為人民增添福祉,這才是科研未來努力的方向,而非只是或專利申請而已。科研雖然是一個學術的探討,本身沒有價值的探討,但以人為本,創造價值,應該說是我們從事科研的同時應該注意的。

        第三,建立以大學為核心的區域創新系統。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后,各國紛紛提出創新方案,期望能為國家注入新的成長動能。為了讓民眾得到實際的幫助,問題得到切實的解決,區域型經濟體快速興起。區域已被視為經濟發展的動力主體,創新路徑成為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在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如何保障創新的動力和源頭,是大家所共同關心的。大學應該責無旁貸,成為區域發展的新動能。大學與研究機構可以運用豐富的知識資本和人文社群,開放校園,引導外界參與,吸引外部資源投入。以大學為核心的都市再生計劃,進行在地生活實驗,激發創意、創新與創業的能量,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形塑地方特色,成為世界各國探索高教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當然,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認真地思考大學如何鑲嵌于知識城市之中。每所大學所承擔的使命不同,正如各城市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愿景不一。此外,大學所產生的影響不應局限于科技層面,更應對商管服務系統與文化創意產業帶來影響。大學與城市必須更仔細地檢視,在知識經濟下的優勢策略與彼此共同的目標,大學與城市必須同心協力,針對不同議題發展可行的合作模式,這一方面有利于大學科研成果的轉換,另一方面有利于地方城市的發展。政府需要重新檢視資金運用的彈性,找出大學、當地政府及各次級區域間共同合作的誘因。大學與區域連結的面向可以擴展至所有活動,例如提供終身學習課程,協助開發知識密集型就業機會,輔導畢業生找到適合的工作,并愿意留在當地發展。OECD鼓勵大學積極參與區域及城市發展。從2005年開始,OECD就主張大學在傳統的教學與研究任務之外,強化在地的連結,對區域作出具體貢獻。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9個國家、29個區域完成了大學參與區域發展計劃的調查與報告。

        接下來,我想簡單地說一下大學參與區域創新的推動策略。第一,想象――讓我們一起勾勒未來。對于美好未來的向往是創新最大的動力。世界各國均通過各種途徑釋放基層的創造力與想象力,訴說完整的故事,共同勾勒未來。大學是由富有活力的年輕人組成,應該積極參與夢想的形塑,更應扮演創意的守護神,讓創意成真。我們看到世界上很多區域和國家都在不斷努力地與本地大學、居民合作,對未來做更好的規劃,例如芬蘭、澳大利亞。2009年,因金融風暴的影響,臺灣政治大學與其他學術單位合作,召集了100位年輕朋友,做2025年臺灣產業力想象。

        第二,實踐――發展以大學為核心的區域創新系統。所有的夢想都應該得到實踐,否則只是空談。幾年來,先進國家均倡議大學鑲嵌于城市脈絡,成為推動區域創新系統的引擎。大學和產業、區域間的合作不是基層的生產合作,也不僅限于實驗室間的研發合作,而應提升到區域發展、城鄉創新的全面合作。各國或地區應鼓勵大學建立生活實驗室,共同想象未來生活,勾勒整體形貌,協助尋找各項議題的解決方案,同時以創意的方式加以展示,并作為溝通平臺,建立進一步實踐推廣的基礎。生活實驗室以使用者為中心,能夠考慮到多元生活的脈絡。在世界上,生活實驗室做的最成功的就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藝術與技術實驗室(MIT Media Lab)。過去的20年里,該實驗室一直都扮演著探索未來生活的角色,在健康、能源等領域都有著相當成功的表現。實際上,歐洲生活實驗室網絡遍及全球,目前有320個生活實驗室,分布在46個不同的國家,每個國家根據自己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出具體的科研解決方案。比如,芬蘭、比利時、瑞士等都有具體的基地,結合大學的科研進行試驗。

        第三,試點――大學與地方聯手。創新不能只停留在實驗室,更要與地方合作,并結合本地的人文脈絡,融入社區進行生活實驗,共同打造創意基地。大學應與地方政府攜手合作,積極改造閑置空間,同時對大型科技項目研究成果進行在地實驗,增加城鄉創意元素,加速科研成果的商品化,讓每一個城鄉都成為創意城鄉。我們可以在全世界看到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芬蘭赫爾新基-維基生態城、奧地利蓋星(Guessing)再生能源城、日本北九州生態城、美國芝加哥綠街道計劃、韓國松島未來生活創新服務實驗區等。這些都表明科研不僅是一種學術的產物,同時是一個新時代,或者是我們未來生活的一個形塑。它會讓人“有感”,讓大家覺得科研是跟人在一起的。

        第四,整合――建立跨領域合作平臺。創新常來自邊陲,最好和主流保持一定的距離。但是,它又需要進行跨領域的協調整合。因此,設計一個“跨領域、跨專業、跨部門的協調整合機制”,建立公共信任,重點支持大型創新專案,同時促進所有創新參與者彼此間的互動、流動與共同演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誰來整合區域創新生態系統?我個人覺得,大學責無旁貸,可以在區域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大學里有一群有知識且充滿夢想的年輕人,具有專業的執行能力,有一批愿意為社會付出的教師。如果這件事情做的好的話,那么就有可能帶動大的區域創新。當然在這種創新的過程中,如何發展出一種新的區域創新系統公共治理機制,將是在未來的大學發展以及區域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

        第9篇:民生科技論文范文

        關鍵詞:給水管網系統 節能技術 應用

        1 引言

        水是工農業生產、人類生活以及社會發展的主要資源,為了滿足工業企業和城市用水的需求,城市供水系統必須要使用充足的取水設施、水資源、輸水設備、配水管道等系統,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給水排水已經成為工業生產和城市建設的主要設置之一,也成為工農業發展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基礎保障之一。在給水工程設施中,給水管網是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由不同的管道以及附屬設備組成的一種輸水網絡,其主要功能是進行水資源的輸送、壓力的調節以及分配,從而起到保證城市用戶供水的作用。

        2 給水管網節能設計與技術的研究

        2.1 給水管網輸水節能設計的相關研究

        2.1.1 泵站

        對泵站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是給水管網設計的前提工作。一般情況下,在進行泵站設計前,需要準備好關于地理位置、工程地質、上游設計水位、下游設計水位、上游設計流量、下游設計流量等資料,對于渠道,要設計出去水位以及流量。此外,還要注意到,水泵的選型是泵站設計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其選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與泵站建成后的運行費用、建設的投資以及泵站的安全息息相關。選型不僅與水泵裝置方案和水泵臺數相關,且與選型方法和原則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傳統選泵方式主要使用泵站裝置型式和凈揚程來確定揚程的曲線,再通過流量的設計來選定好水泵的損失揚程,繼而確定好總揚程。這種傳統的選泵方式沒有考慮到揚程的使用效率,欠缺科學性。因此,水泵的選型要根據水泵的設計揚程和設計流量還有不同時期供水和排水需求進行選擇,在最低和最高揚程時,水泵必須要可以穩定、安全的運行,在平均揚程時,水泵必須要在高效區運行。小型水泵的臺數保持1臺到2臺即可,大型的水泵則可以根據水泵的實際情況將臺數增加至3到9臺。

        其中,設計揚程流量曲線的方程為:

        揚程流量的曲線方程為:

        2.1.2 輸水管網

        輸水管網根據壓力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重力式以及泵站加壓式輸水管網系統,重力式輸水管網不需要使用水泵進行加壓,水泵的揚程較高,動力費也較大,如果管道尺寸較小,那么投資也會較小,管道尺寸較大,那么投資也會較大。為了更好的反映出投資和動力費的關系,可以使用年費作為優化設計的目標,選擇科學的管道規格和長度,盡量降低前期的投入。

        2.1.3 調節構筑物

        調節構筑物的根本目的就是調節泵站用水量和供水量間的流量差,以便能夠滿足用戶對水質和用水水量的要求,保證供水的可靠性,同時也滿足提高供水經濟性,降低能耗的需求。調節構筑物設計包括地理位置選擇、容積設計和數量確定三個內容,其中,最為主要的工作就是地理位置的選擇。對于構筑物地理的選擇,除要滿足環境衛生、地質條件等要求外,還要根據構筑物的實際特征,確定好科學的技術經濟方案。其中,清水池是水廠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常常設置在水廠之內,起著消毒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因此,在設計清水池時,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布局,并保持水流的通暢性,以便保證清水池的功能能夠得到正常的發揮。對于水塔和高位水池數量的確定,要根據用戶用水量、泵站工作情況、用水均勻程度、水壓值、管理技術經濟指標、管網延伸長度、用戶對于供水可靠性的實際需求進行綜合確定。

        2.2 給水管網節能運行技術的研究

        給水管網運行的質量取決于管網壓力分布的情況以及維護人員的管理質量。

        2.2.1 泵站

        水泵運行工況點就是水泵的揚程和管道需要水頭相等的點,當管道特性曲線或者水泵特性曲線發生改變后,工況點就會出現轉移。與定速供水閥門相比而言,變頻供水調節的降能節耗效果更加的顯著,一般水泵工況點調節方式包括變速調節、變徑調節和閘閥調節三種。

        2.2.2 輸水管網

        城市供水管網包括泵站、管道和閥門等設備組成,在城市管網的改造和更新下,輸水管網的建設難度和復雜度也原來越高。為了更好的進行設計,可以將輸水管網簡化為數學模型,根據這一模型來分析系統的特征,從而為水廠的改建、擴建和調度提供一種科學合理的依據。管網模型包括宏觀模型及微觀模型兩種,由于我國現行的基礎條件有一些限制,難以取得管網的基礎參數和拓撲關系,且在設備條件的影響下,也難以準確的得到管網節點流量,因此,使用微觀模型方案難以滿足系統優化的實際需求,可以使用宏觀模型來進行分析。影響用戶用水的因素包括氣候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和用戶日程安排等因素,由于用戶的用水量會呈現出一種周期性的特性,反映在節點水頭中也會呈現出一種周期性的特征。

        2.2.3 調節構筑物

        根據貯水池位置的不同,其所起的作用也不盡相同,如果在運行的過程中,凈水廠的凈水、取水等工藝發生故障,用水的連續性就會收到影響,因此,必須要調節好構筑物。在產大于供的情況下,很容易導致貯水池發生溢流事故,在供大于產的情況下,就容易出現貯水池抽空的情況,為了避免這類事故的發生,必須要掌握好科學的計算方式,對貯水池調節量進行計算,并合理的安排好生產工作。

        貯水池調節量=貯水池最大注水量-貯水池最小注水量

        貯水利用率=

        貯水利用率=

        科學的安排好調節量,能夠最大限度的將貯水池的作用發揮出來,這也是合理生產的必然要求之一。

        3 結語

        目前,關于給水管網系統節能技術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仍然有一些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放,相信通過相關專家學者的努力,在不久的將來定會取得巨大的成就。

        參考文獻:

        [1]趙洪賓; 周建華; 魏寶成; 郭智; 鄭毅; 何文杰; 韓宏大.天津市給水管網系統建模的研究 ,給水排水技術動態[期刊論文],2009,11(28)

        [2]熊潤.給水管網系統在城市給排水中的重要性及其相關問題研究[期刊論文],科技信息 2011,03(05)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伊人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午夜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二区 | 亚洲国产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95 |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