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鄉土文學范文

        鄉土文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土文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鄉土文學

        第1篇:鄉土文學范文

        莫言的新作《生死疲勞》出版,單從小說的題目上就能看出一種無奈的灰色心情以及鄉土文學所進發出的社會感染力,當然,灰色的遠不止心情。

        有評論家說,在大多數人認為“鄉土文學已死”之時,《生死疲勞》擲地有聲。

        《生死疲勞》是由一個人在不同輪回中看到的片段構成的鄉村歷史。“土地問題是解決中國問題的一把鑰匙。”莫言說,《生死疲勞》敘述了1950年~2000年中國農村50年的歷史,圍繞土地這個沉重的話題,闡釋了農民與土地的種種關系。

        歷史大致由兩種人物擔當,一種人是有價值的個性,而另一種人是無價值的個性。《生死疲勞》中就有這樣的兩個主人公。

        “我相信這種農民在全中國也為數不多。”小說中的主人公,一位一直未加入合作社的農民。書中,“”的浪潮使他比地主還悲慘,他遭遇來自各方的打擊,眾叛親離,但他還是執拗地堅持單干。到了20世紀80年代,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當年的農民回頭看他,發現歷史轉了一個圈,他竟然是有前瞻性的。

        小說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是一個村支書,他是個正派的基層干部,到了20世紀80年代,他看不慣一切,希望恢復,為此他不惜以死相拼,死時還高唱《國際歌》。

        莫言曾感嘆,當時違背思潮的農民恰恰被歷史證明是“有價值的個性”,而以死相拼的村支書恰恰被歷史證明是“無價值的個性”。

        “這是個性相似的兩個人走了不同的方向,互為正負,合起來是一個人,像一枚硬幣的兩面。”

        書名《生死疲勞》來自佛經中的一句“生死疲勞由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佛教認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擺脫令人痛苦的六道輪回,而人因有貪欲則很難與命運抗爭。莫言在承德參觀廟宇時,偶然看到有關“六道輪回”這四個字而激發了創作靈感。

        我喜歡莫言的小說,首先是他營造的如夢似幻的情景使我著迷,比如《生死疲勞》就非常成功地將佛教的六道輪回與主題結合起來,在幽默的同時令人心痛。

        他的小說都能帶給讀者理性而冷峻的思考,他總是把主題放在宏大的環境下,也就是社會的波瀾壯闊,不管是波瀾出了黃金泥沙還是壯闊出了屠刀絞架。

        因此,讀莫言的小說,我總是很冷靜而理性,也許小說中所表達的情感都被我抽成思考了。如果是這樣,是否應該說是一種失敗的閱讀?

        但讀《生死疲勞》最后一部(也是整個小說中最短的一部)時,我卻淚流滿面了,這在我讀莫言小說過程中是絕無僅有的。我為人性由惡到善、由壓抑到解放而感動,而當讀到優秀警察藍開放發現自己所愛的人竟然是自己奶奶的親外孫女而自殺的時候,我有一種要爆炸的感覺,盡管悲痛,眼睛里卻一滴淚水也沒有了,惟有張著嘴,呼吸困難一般。

        藍開放的自殺絕不源于他的愛情竟跌入由長輩的而的悲慘境遇,就象小說展現的并不僅僅是農村生活一樣。

        小說最后是藍開放的孩子藍千歲在新世紀第一天誕生了,但這孩子卻是個血友病患者,百藥莫治。

        這發人深思的結果真令人絕望!

        第2篇:鄉土文學范文

        [關鍵詞]鄉土文學;題材廣泛;貢獻

        所謂“鄉土文學”應從魯迅先生的《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算起。魯迅先生在這篇序言中寫道:“賽先艾敘述過貴州,裴文中關心著榆關,凡在北京用筆寫出他的胸臆來的人們,無論他自稱為主觀或客觀,其實往往是鄉土文學。”

        這個時期“鄉土文學”的產生也并非空穴來風,它與文學研究會的問題小說有著密切的傳承。但是問題小說只是五四時期的一種文學風尚,其構成小說流派,“要到1924年前后一大批鄉土文學作家出現時才開始形成。”

        這一時期的鄉土文學創作不受地域限制,全面反映了中國鄉村百姓生活。這些鄉土文學作家為生活所迫,來到北京,受當時文學“為人生”的啟蒙主義思潮影響,在魯迅引領下積極投身于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探索中,于是就出現了江蘇的葉圣陶、浙江的許杰、許欽文、王任叔、魯彥,河南的徐玉諾,貴州的賽先艾,湖南的彭家煌、黎錦明、沈從文,安徽的臺靜農等一批反映各地鄉間生活的鄉土文學作家。他們的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底層百姓的生活,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在小說《風波》的開頭,魯迅把前的浙東鄉間的寧靜描寫得令人神往,而在葉圣陶的《飯》中,人物悲慘的命運卻發生在詩一般的景色中,反差之大令人深思。

        這一時期的鄉土文學作品,作家們注重將景物和人物命運融為一體,故鄉的美麗景物,為作家的創作主題作了有力的反襯。

        茅盾在《關于鄉土文學》中曾說:“關于‘鄉土文學’,我以為單有了特殊的風土人情的描寫,只不過像看一幅異域的圖畫,雖然引起我們的驚異,然而給我們的,只是好奇心的饜足。因此在特殊的風土人情之外,應當還有普遍性的與我們共同的對于命運的掙扎……”。

        由于記憶中不可磨滅的鄉間悲苦,所以在鄉土文學作家們的筆下描寫了形形的鄉間人物的命運,為他們唱出了吶喊的悲歌。

        如魯迅筆下的閏土,王任叔筆下的運秧,許欽文筆下的窮苦石匠們……在王魯彥的《柚子》中,湖南的農民怕“兵”吃了他們的柚子,在未熟時就摘下來出賣,價格跌到了四個銅板一個;而湖南人的“頭”,也和柚子一樣,被軍閥劊子手們看得一錢不值,殺人比封建皇帝還要簡單。在軍閥統治下的黑暗社會里,貧苦百姓的生命毫無保障給作家的記憶留下了無法抹去的痕跡。

        又如吳組緗的《綠竹山房》里的二姑姑,與外村一少年被捉后,鄉人的鄙夷,少年的身故,使二姑姑絕望自縊,遇救后,走上了封建宗法和禮教給她制定好的一條生路――與死去的少年拜堂成親。于是二姑姑從此生活在漫長的孤寂中。

        許杰的《賭徒吉順》是最早寫中國農村“典妻”現象的。賭徒吉順在耗盡借來的最后一點賭資后,便用典當決定了賢淑妻子的命運。這篇小說與后來柔石的《為奴隸的母親》,活畫出在封建仁義道德演繹下吞噬人性的完整過程。《賭徒吉順》描寫了典妻前的復雜過程,《為奴隸的母親》則把被典之后的女性的情感磨難演繹到了極致。

        二十世紀初中國鄉土文學作家受魯迅啟發,把對百姓物質生活的關注提升到精神層面的關注,把矛頭直指造成百姓悲慘命運的根源。魯迅小說開啟了看客這一形象的創造,由《藥》里的花白胡子到《示眾》中的手按頭頂小白帽的積極躋身看客行列的小學生,羅列了不同年齡層面的看客形象,而鄉土文學作家把這一形象由城鎮寫到鄉下,網開了一個更大的鄉村看客的空間。

        第3篇:鄉土文學范文

        土匪文化之所以看起來“沒有文化”,正說明企業文化的最高境界是沒有文化,也就是企業文化的價值不在形式,而在實質。向土匪學文化,就是要領悟到這一點,為企業文化建設指明方向。相比現在很多專家大師文人秀才“提煉”“編制”出來的企業文化,土匪文化少了那種迂腐酸臭的虛偽味道,多了務實求真的生機活力。很多現代人都喜歡土匪影視,也許是因為土匪文化給人以狂野奔放、血氣方剛的感覺,讓自己內心的率真直爽得以釋放,打破了令人窒息的虛偽矯情世風流俗。土匪文化絲毫沒有作秀虛飾成分,都是直截了當的實用主義。企業文化如果不是為企業經營實際服務,而是為了迎合文化裝修的世風流俗,那就連土匪文化都不如。

        以下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土匪文化實例:

        理念:快活自在

        愿景: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使命:替天行道,劫富濟貧

        口號: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

        精神: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準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道德:江湖義氣,無法無天

        價值觀:有槍便是草頭王

        其他準則:

        信仰:老天保佑,蒼天有眼

        哲學:勝王敗寇

        戰略:占山為王,據水為寨。

        策略:半路搶劫、打家劫舍。

        戰術:不要會打仗,只要會打轉

        政策:燒,殺,搶。

        為人:有恩必謝,有仇必報。

        行事:月黑風高,荒山野嶺

        言語:黑話,暗語

        飲食:吃香的,喝辣的

        知識: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氣質:野性,匪氣

        榜樣:梁山英雄好漢

        圣經:《水滸傳》

        邏輯: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計謀:任你奸似鬼,喝了老娘洗腳水。

        儀式:結拜兄弟,歃血為盟,入伙宣誓,掛柱過堂。

        紀律:四盟約,八賞規,八斬條,十不搶。

        。。。。。。

        第4篇:鄉土文學范文

        比較研究主要是通過區域性的圖書館事業和圖書館工作實踐來進行比較研究,這種研究就是按照地理區域的劃分,對各地的圖書館事業發展現狀進行調查、對比、總結的過程。開展這種地域性圖書館事業的研究,首先要搜集資料。可以通過參觀、訪問、考察、分析等多種調查研究的方法,廣泛搜集相關資料,全面了解各種情況。在搜集材料的過程中,應當特別注意材料的客觀性。其次是要去偽存真,要對收集的資料進行真偽分辨,既具有廣泛性,又具有典型性,使所得材料真實可靠。再次進行分析研究,通過有的放矢,把所需要比較的材料,按照可以比較的方式排列起來,設立比較的標準,建立比較模式。最后是比較研究,綜合運用因素分析、質量分析、數量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圖書館事業發展中的問題。通過深入的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達到對所研究的問題有一個實質性的認識的目的,進而形成一個推動圖書館發展的策略。

        二研究方法

        1環境分析法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

        圖書館立足于社會又服務于社會,它總是存在于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無論城市圖書館還是農村圖書室,都要為社會的經濟、技術、文化、科研、教育的發展服務,為讀者各種各樣的信息需求提供資源。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需要與社會發展同步,所以,應統籌城鄉公共圖書館均衡發展,為城鄉讀者提供均等的文化服務,而圖書館事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人才、技術、設備與區域性經濟緊密關聯。因此,比較圖書館的發展環境,有利于制定出因地制宜的圖書館發展戰略,有利于制訂符合區域特色的發展方案。

        2調查分析方法作為服務社會的機構

        圖書館具有社會性,因此它必然是要為一定社會階級所服務的。在比較研究中,必然要從社會階級結構的觀點出發,分析圖書館工作的核心價值、服務目的、服務對象、工作內容、工作任務和方法,評價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是否適應經濟、政治和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需要等。通過調查可以有效獲取相關信息,調查法主要包括實地調查和問卷法兩種形式。調查分析法不僅為社會各類比較研究所推崇,在比較圖書館學研究中應用也較廣。

        3統計分析法統計分析法就是運用數學的計算功能

        建立一定的數學統計模型,對通過調查獲取的有關數據及資料進行數理分析和統計,對數理規律進行分析,形成定量的結論。在比較圖書館學里,分析圖書館建筑面積、工作經費、圖書利用率、圖書拒借率、藏書保障率、讀者到館率、讀者閱讀率以及藏書量、讀者量、借閱量三種數量指標等都會用到統計分析法。統計分析的對象主要是有關圖書館事業發展和圖書館各項業務工作的數字報表和其他輔助資料。

        4敘述分析法

        敘述分析法是指通過文字的敘述來表現城市與農村圖書館工作的情況和現象,尋找城市圖書館和農村圖書館概括性的差異,為進一步分析、比較和作出結論積累必要的資料。這種敘述要求對所描述的對象進行客觀的陳述,抓住共性,分析差異性,能客觀準確地呈現圖書館類型和結構、圖書資源建設與布局的規定、各級各類圖書館的任務和服務對象、圖書館各項服務標準的規定、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圖書館各類工作人員編制與素質的規定以及館際協作與資源共享的規定等。

        三推動農村圖書館發展的新思路

        1從制度層面確立

        農村圖書館地位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必須準確定位,從全局的角度來認識農村圖書館在農村經濟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從體制和機制層面解決農村圖書館面臨的困境。地方政府部門應制定相應的地方管理法規體系,確立農村圖書館的法律地位,使農村圖書館的建設和管理有法可依,并把對農村圖書館的各項制度規范納入主管部門的行政考核。

        2構建縣域范圍的三級圖書館服務網絡

        筆者認為,可以以縣級圖書館為服務網絡中心,以“規范標志,集中管理,同一平臺,凸現特色,共享資源”為總體要求,在分館建設中加強統籌和服務。總館為分館啟用信息系統和進行新舊系統轉換提供技術支持服務,保證平臺統一;協助分館根據當地產業優勢、地域特點和人文環境確定特色館藏,建立地方文獻收集網絡;擴大集群內各館資源共享的范圍,實現圖書、人員、技術、數字資源等全面共享。

        3強化分館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作為圖書館的管理者

        要具備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和專業學術水平,充分認識到圖書館對文化知識的傳播作用,對文明素質的教育作用,對地方文化建設的巨大推進作用。工作人員應根據當地村民實際需求制訂采購計劃,為讀者選取內容健康、門類豐富的優秀圖書。圖書由上一級圖書館集中采購和編目后再統一上架。工作人員更要注重自身形象,要以飽滿的工作狀態和熱情的工作態度來接待每一位讀者,要以豐富的知識素養和專業的職業技能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還必須以高尚的職業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來解決發生在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各種矛盾。

        4打破傳統服務觀念,拓寬服務對象

        農村圖書館不要總是采購針對農民生產、文化、生活類的書籍,而是要更多地承擔起為未成年人傳播知識、提供教育的責任,要把更多的服務資源轉向未成年人這個群體。農村少年兒童獲得知識的來源本身就比城市兒童要少,為此,圖書館更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設立專門的少兒圖書專柜,盡可能地采購少兒類圖書,如有條件還可以定購兒童專用書架桌椅,有針對性地為這個讀者群體服務。圖書館工作人員要關心讀者并掌握他們的閱讀傾向,讓未成年人在閱讀中接受知識的傳遞,培養讀書的興趣,形成高尚的情操。

        5完善自身服務設施,拓展服務空間

        農村圖書館館舍面積在100m2~300m2為宜,目標藏書量為10,000冊,圖書由上一級圖書館統一提供、統一添加、統一置換。除了在館舍、藏書量、書架、閱覽桌椅等方面符合條件外,農村圖書館還應配備3臺以上電腦,以滿足農民上網查閱信息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需要。對于地域相對偏遠的鄉村,應申請使用上級圖書館的流動圖書車,以每隔一段時間上門服務的方式來解決該區域人員的文化需求。另外,對于具備地方特色產業的村落,可以在館內單獨設立特定的區域,用于搜集國內外該產業相關圖書和報刊,以提供行業知識和產業信息,促進地方特色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6舉辦豐富的讀者活動,創新服務手段

        第5篇:鄉土文學范文

        云南財經大學圖書館一個藏閱廳里,盡管號稱全開放、全開架、藏閱借咨一體化,然而除了上上架、理理書、守著門,幾乎無事可做。我把配置不高的電腦運用得很好,等著人來咨詢,然而更多的人卻只要檢索一下書目而已,這一點點事情旁邊那臺檢索機就可以完成了。我們這樣的圖書館館員,可有可無!我的工作電腦連接著互聯網,卻沒有合適的窗口,與我應該直接服務的讀者———全校的師生們———在網絡上互動聯系。如同紙本的圖書一樣,網絡,也是一個信息的載體,只不過這個載體是虛擬的、無邊界的。上網沖浪,實際上也是一種閱讀行為。有閱讀能力的讀書人,本身就擁有一定的鑒別能力,所以上網的讀書人,他們從各種文獻和彼此的交流中不斷增長著見識,他們面對著網絡世界繽紛變幻的信息沖擊,始終保持著比較清醒的頭腦。互聯網讓現實世界延伸到無限,虛擬的網絡世界屬于所有的網民,然而書香網絡的世界,卻也是讀書人所獨有的。如果說閱讀紙本圖書讓讀書人擁有了一份獨有的寧靜,那么書香網絡,就架起了讀友們心靈溝通的橋梁。在這個書香網絡里,朋友們不曾輕視我的圖書館員身份。然而他們首先認同的,是我也跟他們一樣:愛書如命。然后才注意到我無意間流露出來的職業習慣:文獻檢索的技巧,進而才認可了我的圖書館員身份。所以,我不以為工作時間參與網絡聊天影響了本職工作,相反,我以為這樣的網聊,讓我窺見了網絡時代圖書館員延伸服務的途徑:網絡即時咨詢服務。我以為主動積極地參與這樣的網聊,是一個圖書館人自覺融入書香網絡的職業本能。我以為這樣的網絡交往,終有一天會成為圖書館網絡咨詢館員日常的工作內容。我以為這樣的網絡交往不僅僅是消磨時光,相反正是這些作為讀書人的網友,讓我找到了理想的答案:圖書館員,首先應該是一個讀書人。可以說,

        我在網絡上不自覺的尋覓中,自覺地回歸到圖書館員社會角色的本位:讀書人。是的,網絡時代正是圖書館員回歸讀書人本位的時代。計算機技術對圖書管理程序的簡化,不僅把我們從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也給了我們解放思想的契機。當類分、編目等工作只需鼠標一點就可完成時,當圖書排架、借借還還可以由讀者自助完成時,我們的精力就可以從對圖書類別的注意上,集中到圖書內容的本身。這才是圖書真正的價值所在!網絡時代,消亡的不是圖書館館員的職業,相反是圖書館員職業功能的強化。未來的圖書館員,不論是技術館員還是咨詢館員,都將是能夠重組信息和檢索信息的讀書人。毫無疑問,網絡時代的讀書人,離不了網絡,更離不了電腦,所以,網絡時代圖書館員,不僅要掌握讀書的方法,更要掌握計算機和網絡運用的技巧。我在網上里經常遇到這樣的朋友:你給他找到所需的文獻,壓縮后傳遞給他,才知道他竟然不會解壓文件。于是你自然得教會他電子文件壓縮和解壓的技術,還得教會他安裝閱讀器、打開文件,否則你對他的幫助就等于零。

        時間長了,不只是文件的編輯和排版,就連病毒處理、重裝電腦系統的事都纏上你了。即便在這種時候,我在他們眼里也不是一個專業計算機工作者,事實上我也不是,程序編寫等復雜技術統統不會。不可否認網絡時代的讀書人有著計算機方面的專家,但更多的讀書人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電腦技能,他們只不過是需要用電腦來閱讀信息、參與討論、撰寫論文、處理圖片、編輯博客而已。他們除了用電腦來娛樂和工作外,主要還是尋求閱讀的樂趣。所以,在他們眼里,我不過是一個掌握現代文獻信息檢索技巧的讀書人。如果說現代文獻檢索技術和閱讀的能力是圖書館員的基本技能,那么,讀書人的素質和節操就是圖書館員的靈魂。只有回歸讀書人的本位,具備讀書人所應有的文化素質和精神面貌,圖書館員才有資格擔負起知識海洋領航員的重任。紙本的圖書和虛擬的信息數據,不過是知識的載體,不過是圖書館服務讀者的物質媒介。唯其圖書館員本身就是讀書人,才能真正理解讀者的所思所求,也才能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文獻信息服務。

        第6篇:鄉土文學范文

        關鍵詞:物理;圖象;力學

        在對物理規律與現象進行描述時,為了更加直觀,我們經常借助于函數圖象,用縱坐標和橫坐標分別對應不同的物理量,這就形成了物理圖象,在中學物理課程的力學部分,涉及到許多的物理圖象,其中以位移—時間(x-t)圖象和速度—時間(v-t)圖象的應用最為廣泛。正確把握這些圖象的涵義,有利于提高對物理問題的解決能力,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下面筆者以一些圖象為例,對其進行剖析與應用。

        一、圖象中直線的斜率的物理涵義

        為一物體做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x-t)圖象,圖象為一直線,說明運動過程中,物體在相同的時間內發生的位移相等,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直線的斜率應表示位移與發生這些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即速度。

        為一物體做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x-t)圖象,圖象為一直線,說明運動過程中,物體在相同的時間內速度的改變量相等,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直線的斜率應表示速度變化量與發生這些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即加速度。可以看出,對應直線圖象中直線的斜率的物理量應該是縱坐標物理量與橫坐標物理量的比值。

        例1:為做直線運動的某質點在6s內的x-t圖象,則對于該質點在6s內的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質點在2s~4s內做勻速直線運動;

        B.質點在前2s內速度最大;

        C.質點在2s~4s內速度最大;

        D.質點在4s~6s內速度最大。

        解析:由圖象可以看出質點在前2s內和4s~6s內做勻速直線運動,其中4s~6s內的斜率最大,因此速度最大,在2s~4s內靜止。因此D答案正確。

        例2:一質量為1Kg的物體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由于摩擦阻力作用,其動能隨位移變化的圖象,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

        B.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

        C.物體滑行的總時間為4s;

        D.物體滑行的總時間為2.5s。

        解析:由動能定理可知物體動能的變化量等于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這里只有摩擦阻力做負功,即,圖象中的斜率就是,由此可得μ=0.25.再根據運動學公式、動能定義式和牛頓第二定律即可求出物體滑行的總時間為4s。故C答案正確。

        二、圖象中曲線上某點的切線的斜率的物理涵義

        曲線上某點的切線的斜率是所對應物理量的瞬時值。切線的斜率分別表示物體在對應時刻的瞬時速度和瞬時加速度。

        例3:為某質點做簡諧運動的x-t圖象,請根據該圖象指出質點速度的大小及其變化情況。

        解析:由圖象可以看出,在平衡位置,位移最小,但斜率最大,因此速度最大,在最大位移處,位移最大,但斜率最小(為0),因此速度最小(為0)。當物體由平衡位置向最大位移處運動時,斜率變小,速度變小,當物體由最大位移處向平衡位置運動時,斜率變大,速度變大。

        三、圖象和坐標軸之間所夾的對應面積的物理涵義

        圖象和坐標軸之間所夾的對應的面積,應該是橫坐標所代表物理量與縱坐標所代表物理量的乘積。在速度-時間(v-t)圖象中,圖象與時間軸所夾的對應時刻t1、t2之間的陰影部分面積,表示t1到t2時間內物體發生的位移。

        例4:一個質點在平直的路面上運動,先是以2.5m/s-2的加速度勻加速直線運動,然后做勻速直線運動,一共用了12s的時間,位移為100m。求質點在勻速階段的速度大小。

        解析:先做出質點運動的速度-時間(v-t)圖象。梯形的高應為v=at1,再根據梯形面積公式,可以得出[(t-t1)+t]at1/2=s,代入數據可得[(12-t1)+12]×2.5×t1/2=100,即可得加速階段的時間t1=4s,再帶入v=at1就得出了質點在勻速運動階段的速度為10m/s。

        練習題: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著長為L,質量為M的木板,在木板左端放一個質量為m的物塊(可視為質點),物塊和木板都處于靜止狀態。今對物塊m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設物塊與木板分離時木板的速度為v,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若只增大物塊質量m,則v變大;

        B.若只增大物塊質量m,則v變小;

        第7篇:鄉土文學范文

        《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以探究學習為核心是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而發現和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起始,沒有問題便沒有探究活動,確定探究的問題,不僅決定一節課的內容,而且決定這節課的基本思路,將直接影響到科學探究的真正展開。

        因此,在科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吃透教材,了解學生,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注意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學會提出問題。

        一、在情境創設中激發認知沖突

        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能讓學生一開始就能進入一種主動、活躍的能動狀態,讓他們產生學習的需要和動機,喚醒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激起他們的求知欲和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

        例如:在教學《虹吸現象》一課時,我利用平時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導入:有一天,張老師開著摩托車在路上,忽然由于沒有了汽油而熄火,正著急呢!這時朋友開來一輛卡車,停在身邊。他說:“來,用這塑料管借點油給你。”同學們,你們會嗎?請上來演示一下。(講臺上提供塑料管和高低兩只水槽)同學們紛紛上來演示,不成功――虹吸管中沒有水。同學們奇怪了,明明看到別人是這樣做的,而自己為什么就不行了呢?問題自然就產生了:怎樣才能讓水從一個水槽到另一個水槽呢?就這樣問題接連不斷,學生情緒高漲,都在為幫助張老師而想辦法。課堂教學任務就在這種強烈的研究氣氛中完成。

        二、在觀察比較中誘導認知沖突

        觀察是思維的窗口,學生通過觀察,攝取豐富的感性材料。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材料的比較和過濾,常能誘發認知沖突,發現問題。

        例如:在教學《毛細現象》時,我先出示一杯紅色的液體(紅色墨水與水配置而成),接著將一朵白色的康乃馨放入紅色的液體中,然后讓學生猜一猜花朵會有什么變化?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的經驗大膽猜測,有的學生猜白色的花會變成紅色;有的學生猜白色的花不會變色;然后引導學生分組觀察發現,形成認知沖突:白色的康乃馨為什么會變成紅色的?紅色的液體還會在沿著哪些物體向上爬?白色的康乃馨里面是什么樣?……

        三、在實驗操作中制造認知沖突

        實驗是直觀的、形象的、可操作的,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所以他們是非常感興趣的。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過渡階段,實驗操作能幫助學生存儲一定量的感性經驗,為過渡到抽象的認識作準備。我們要把實驗操作與思維訓練相結合,不能停留在一些驗證性實驗的層面,實驗要有學生進一步探究的余地,要把實驗變成產生認知沖突的搖籃,讓學生在實驗中不斷解決問題的同時,產生更多的問題。

        例如:教學《凸透鏡》時,讓學生明確實驗要求后自主實驗,在實驗中同學們發現當凸透鏡改變與光屏和物體之間的距離時,產生的現象不同。這與導入時的一個小實驗的現象有所不同,在認知上產生了沖突,有了新的研究方向,提出:當凸透鏡在光屏與物體之間移動時,會有幾種不同情況?為什么?同學們的求知欲望打動了我,我和他們一起實驗探討,學生掌握了到中學才要求掌握的光學知識,知道凸透鏡的放大功能、聚光功能、成像功能都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放大其實也是成像,是物體在一倍焦距內,成放大的虛像。在實驗中教師要注重發現學生小聲嘀咕的問題,往往這些問題正是他們最想解決的問題。

        四、在匯報討論中強化認知沖突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是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合作學習。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實驗操作、小組討論,在全班匯報交流討論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一些不同意見,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形成學生的認知沖突,使課堂教學氣氛活躍起來。

        例如:在教學《熱的傳遞》時,為了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熱在固體中的傳遞方式,在學生用不同形狀的鐵絲進行實驗探索的基礎上,我又補充了一個實驗:在圓鐵片(上面涂有凡士林)上像插生日蠟燭一樣插上牙簽(分里外兩圈),然后引導學生猜一猜,如果在鐵片下方正中間位置用酒精燈加熱會有什么現象發生?大部分學生通過實驗、匯報交流:里圈的牙簽先倒,外圈的牙簽會后倒,但有一個小組提出不同的意見,外圈先倒了2根,接著里圈的倒下,然后外圈全部倒下。這樣,學生的觀點就出現了差異,學生之間也產生了認知沖突,課堂爭論、探究的氣氛也越激烈了。

        五、在課外實踐中隱布認知沖突

        科學的探究光靠課堂是遠遠不夠的,學生特別喜歡老師讓他們課外去實踐。學生不斷地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去認識更多的事物,在實踐中學生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總會遇到難題,產生新的認知沖突,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經驗,也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學校開展航模比賽,由于規則允許對模型進行局部改裝,所以同學們在試飛不理想的基礎上開始改裝,但原來的模型配重較為標準,改裝后飛行狀況不如原來的,同學們懵了。理論和實踐產生的偏差,沒有讓孩子們失望,反而激發了他們的探究欲望,飛機拆了一架又一架,問題一個一個地解決,最后的勝利就屬于這些愛探究的孩子。

        第8篇:鄉土文學范文

        與豐富的課外實踐相結合

        廈門鄉土文化資源豐富,筆者多次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廣泛接觸社會,并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民間文化 由于筆者所在學校位于廈門市的城郊結合部,這里有一大部分居民是原廈門的“老村民”。讓學生到每一個村走訪老人或被稱為村里“先生”的人,緊密結合當地文化背景,征集當地民間故事、諺語及民歌。搜集到后,鼓勵學生去搜集民謠背后的傳說故事。通過此項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受到了廈門地方文化熏陶,同時將其整理成篇成冊,形成獨特的校本文化。

        名人文化 廈門曾涌現出了許多名人。讓學生以愛國者、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教育家、醫學家成長故事為主題進行資料搜集;組織學生開展了解當地名人的成才經歷,撰寫他們的事跡,介紹他們的突出業績,為他們出傳記等一系列活動。活動的開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養,也為學生樹立起遠大理想做了一次熏陶。

        古跡文化 廈門文物古跡有三多:一是古建筑(指祠堂、廟宇、民居)多;二是名人墓葬多;三是涉臺文物古跡多。通過帶領學生實地走訪、參觀展覽,讓學生了解到廈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并引導學生就此撰寫報道文化古跡的消息、通訊等系列報道,根據搜集的資料、傳說采編成生動的民間故事集。

        美食文化 廈門的風味小吃久負盛名,發展至今已有200余種,其中尤以咸食的燒肉粽、土筍凍、沙茶面、花生湯、炸棗等長盛不衰。引領學生品嘗、學做、了解制作的過程,同時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加深學生的實踐體驗,為習作積累豐富素材。

        旅游文化 廈門是旅游城市,可在帶領學生深入景區欣賞大自然美景的同時,對景點的原有冠名加以審視,討論并提出修訂意見;對未冠名的景點,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命名;對一些景點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引導學生為這些景點寫解說詞。通過這樣的活動,大大豐富了學生的旅游文化知識,也鍛煉和提高了學生的遣詞煉句能力。此外,還可結合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開展“我愛廈門,我愛家鄉”的征文活動、演講比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培養他們愛祖國、愛家鄉的感情。

        與教材內容相銜接

        開發和利用廈門鄉土文化資源,一方面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作素材,另一方面應切實與教材內容相銜接,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由課內向課外的自然延伸。

        一是挖掘廈門鄉土文化資源,在教材的“寬度”和“深度”上下工夫。學生在課本上學到的點滴知識,如果在實踐中得不到及時應用,最終也得不到內化,為此,筆者結合教材內容,適時拓寬延伸到廈門鄉土文化資源中來。如學習六下第二單元“民風民俗”主題單元時,讓學生搜集中秋節博餅、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了解廈門的歌仔戲、高甲戲的特點,模仿上一兩句唱詞;學過《趙州橋》后,可以讓學生參觀廈門大橋、海滄大橋、杏林大橋等,并搜集相關資料模仿寫作等。

        二是在語文聽說讀寫能力訓練中適時滲透廈門鄉土文化資源。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中重要能力訓練,也是學生情感素養形成的重要手段。為了使聽說讀寫訓練變為有本之木、有源活水,在每次開展訓練前,筆者有意識地將學生思路拓展到豐富的地方鄉土文化中,使每一次訓練都有地方文化資源作素材和背景。如開展演講比賽時,滲透了仙岳山的雄壯、白鷺洲的靈秀;開展讀書會,滲透了陳慧瑛的《一花一世界》、李志明的《鄉間小路》;搞課本劇表演,添加了幾聲歌仔戲、高甲戲腔等。這些都為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心靈的陶冶、感情的升華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與校本課程開發同步

        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的一項重要活動,也是學生能自主參加突出學生自主性和靈活性的活動。開發得當,對學生興趣特長的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與團結協作能力都有重要意義。而廈門鄉土文化資源的開發正可滿足校本課程開發要求。學校抓住這一契機,做到鄉土文化的開發利用與校本課程的開發相同步。

        其一,成立“鷺鷥”文學社,出版具有濃厚地方氣息的校刊《鷺鷥展翅》。以班級為單位的成立“鷺鷥”“筆會”,在學校層面成立“鷺鷥”文學社。文學社成立后,制定了社團活動章程,組織采訪活動,并把采訪當地文化名人等活動資源作為重要組稿來源,使刊物本身具有了濃厚的鄉土氣息。這樣的活動既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第9篇:鄉土文學范文

        在西方英語國家學術界,對視覺文化的研究,大致有英國學派和美國學派兩種。盡管二者間的交流既多且頻,甚至主要人物也跨越大西洋而在英美兩國從事教學和研究,如英國學者諾曼? 布萊遜(Norman Bryson),但二者卻有一些區別。就方法論而言,二者大同小異,基本上都借用了20世紀的歐美哲學理論、文化研究理論、美術史研究方法和美術批評方法,并采納了當代影視理論、傳播學理論和大眾傳媒的方法。但在研究領域和研究對象方面,二者卻同中有異。其異在于,英國學者的視覺文化研究,包括了視覺藝術,例如繪畫。相對而言,美國學者的視覺文化研究,則跨出了視覺藝術的界線,主要研究美術之外的圖像及其功用,例如新聞媒體和商業廣告所使用的圖像。

        美國學派的代表學者是芝加哥大學教授米歇爾(W.J. Thomas Mitchell,1942 - ),他任教于該校英文系和美術史系,并任著名學術期刊《批評探索》的主編。米歇爾的學術專長在于比較文學和美術史論,他對20世紀的批評理論和方法比較了解,并站在當代學術前沿,引領美國視覺文化研究的方向。米歇爾在中國的影響也比較大,其“圖像轉向”(pictorial turn)的概念,甚至成為國內文化商業界一些從業人員鼓吹文盲式“讀圖時代”的理論根據。米歇爾著述甚豐,涉及視覺文化之圖像理論的主要有三部,《圖像學:圖像、文本、意識形態》(Iconology: image, text, ideology,1986)、《圖像理論》(Picture Theory,1994)和《恐怖的克隆:圖像戰爭,從美國九一一到伊拉克虐囚》(Cloning Terror: the War of Images, 9-11 to Abu Ghraib),其中《圖像理論》已有中文譯本出版。

        在涉及視覺文化的研究領域和對象等有關問題,如視覺文化研究是否包括視覺藝術,米歇爾明確地表示不包括。作為視覺文化研究之美國學派的領軍人物,米歇爾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對潘諾夫斯基的傳統圖像學進行了挑戰,并以“圖像轉向”為號召,主張超越繪畫和視覺藝術,使圖像研究成為后現代以來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為此,他棄用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的專業術語iconology,轉而使用一個極其普通的日常詞匯picture(圖畫),以示自己的大眾文化研究與前者的精英文化研究的區別。

        要之,視覺文化研究中的美國學派,是指以米歇爾為代表的學者,他們主張從大眾傳媒的角度去研究非藝術的圖像,而不再局限于美術的角度和作為藝術作品的圖像。筆者贊同超越美術領域去探討美術,也認為美術研究不應僅局限于大師及經典作品。但同時,筆者也并不認可美術研究同視覺文化研究相對立的觀點。相反,美術研究應是視覺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美術研究與視覺文化研究的關系是,視覺文化研究包括了美術研究,并為美術研究提供了一個超越美術的視角,這使研究者有可能從其它視角去發掘美術的更廣、更深的意義,及其可能被美術研究所忽略的潛在價值。

        二、三種圖像

        在米歇爾看來,美術研究和美術史研究,是將美術作為一種藝術現象來看待,即研究“藝術的圖像”(artistic image),正如文學研究之于語言,是探討怎樣藝術地使用語言。相反,視覺文化研究關注的是“非藝術的圖像”(non-artistic image),也即世俗的圖像(vernacular image),猶如語言研究中對日常用語及其使用方法的關注。

        在這樣的意義上講,所謂“圖像轉向”就不符合我們國內一些學者為“讀圖時代”的視覺狂歡而尋找舶來理論的初衷。事實上,今天所謂的圖像轉向,是指圖像研究超越了美術研究的疆界,而進入了攝影、電視等新的大眾傳播領域。這個觀點,正是米歇爾新著《恐怖的克隆:圖像戰爭》的理論前提。

        米歇爾的當代圖像學涉及三個“圖像”術語,頗能說明“圖像轉向”及美國學派之視覺文化研究所關注的新對象。第一個是潘諾夫斯基采用的圖像學術語iconology,源出古希臘語和拉丁語中的“肖似”一詞,后來指基督教的圖像,自19世紀初則被東正教用來指稱圣像。潘諾夫斯基將這個詞發展為專業術語,用于他對中世紀和文藝復興之宗教藝術的闡釋。第二個術語picture以其通俗化和大眾化而具有后現代主義之平民文化色彩,不僅是對潘諾夫斯基之專業術語的顛覆,也是對其圖像學基本概念的顛覆。然而,在米歇爾新著《恐怖的克隆:圖像戰爭》中,他又使用了一個比較中性的術語image。那么,在當代圖像學和視覺文化研究中,image與picture這兩個概念之間究竟存有怎樣的異同?

        米歇爾用形象的語言來解釋這個問題:一個picture就像一張畫片,你可以用電腦軟件來修改它,也可以把它撕毀,但畫片上的原初圖像卻無法被改變或毀掉,這原初圖像就是image,它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不同的地方,例如,它以數碼方式存在和傳播。這也就是說,picture指圖像的物理(physical)存在,而image則是原初圖像本身,超越了物理的存在,而隱身于變形的picture中。作為原初圖像的image不能被人為地任意扭曲,而被扭曲的只能是picture。經過人為扭曲后的圖像,已經不再是最早那個未被扭曲的原初圖像,而是一個具有實際用途的picture,例如商業或宣傳用途。然而,在這被扭曲的picture中,卻以基因密碼的方式保存著原初image的信息。米歇爾的當代圖像學和視覺文化研究,關注image怎樣變成了picture,關注image所攜帶的信息,以及image經過了加工或人為的扭曲而成為picture后,這picture所具有的信息傳播和宣傳功能。

        三、生物圖像

        在涉及image轉化為picture的過程和方式時,米歇爾提出了一個關于當代圖像學的關鍵詞“生物圖像”(biopictures)。

        米歇爾對“生物圖像”這一概念的闡釋,是從人工智能、遺傳基因、生物工程、數碼復制等角度進行的。他的基本看法是,當作為image的圖像借助大眾傳播工具而被廣泛復制和傳輸時,不會出現失真的情況,因為這是一個數碼復制和傳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數碼信息保留了image原初的DNA編碼。與此相對,失真的圖像是人為操作時出現的有意扭曲,是操作者出于某種目的而特意為之。他認為,當代大眾傳媒對于圖像的使用,有意利用了人為失真的picture,但我們透過這圖像的表象,卻能把握其原初圖像的真實信息。

        照我的理解,任何圖像一旦經過傳播,無論是image還是picture,都會失真。傳播是一個大規模復制并散發的過程,處于傳播之另一端的圖像,與原初圖像有時間和空間的距離,這使復制和傳播的圖像,失去了它原初的語境。圖像攜帶的原初信息,在相當程度上由其語境所確定,一個失去了自身時空語境的圖像,只能是一個失真的圖像,這就像本雅明所言,失去了該圖像產生時的特定“光暈”(aura)。因此,無論以何種方式傳播圖像,都是無根漂浮,在相當程度上失去了原初的本真。

        米歇爾認為,本雅明所說的圖像復制,是機器復制,與今日數碼復制完全不同。數碼復制所傳輸的是圖像的生物信息DNA,而不是機器復制所傳輸的圖像外觀。生物信息雖然脫離了原初的“光暈”,但所攜遺傳密碼并未改變,因此不存在失真問題,這是今日數碼傳輸的要義。在此,米歇爾繞過了圖像文本與其語境的關系問題,而只進行了形而下的解說。雖然筆者堅持認為,圖像的信息受制于原初的語境,但“生物圖像”之說,卻仍然具有啟發意義。

        這啟發就在于“仿生學”(bionics)和仿生藝術。仿生學是20世紀興起的一門工程技術科學,它研究生物功能,并轉而將其應用于工程設計。例如在潛艇的設計中,為了降低航行的噪音,設計師們研究鯊魚皮膚的內部構造,并模仿其構造而設計出具有靜音功能的人工鯊魚皮,用以制成消音瓦,將其覆蓋于潛艇外殼,從而降低潛航噪音。這種生物仿制,是一種仿生學復制,盡管不必復制生物的外在表象,但卻把握了生物遺傳的信息編碼,這使工程技術中的復制得以實現高保真。仿生藝術在西方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環境保護主義的產物,多是以裝置為外在形態的觀念藝術,旨在傳播環保意識。

        由于米歇爾強調圖像所攜帶的信息是以生物編碼的方式來復制和傳輸,當有人問他為何不用現成的術語“仿生圖像”(bionic pictures),而要生造一個新術語“生物圖像”,并問及二者有何種關系。米歇爾回答說,“生物圖像”是一種用類似于克隆技術復制的圖像,與機器復制的圖像不同,不僅沒有失真,反而因基因改造而優化了圖像,而機器復制卻因“光暈”不再而失去了原初的本真,因此,“生物圖像”與“仿生圖像”并無本質區別。

        筆者由此想到,借助仿生學技術來復制圖像,涉及的不僅僅是圖像的外形,更重要的是涉及了特定外形所攜帶的內部基因密碼。正是由于這生命遺傳的密碼,才使生物的外形與其功能密不可分,而生物外形與其生命功能的關系,又是達爾文進化論的要義,在今天不僅涉及到科學技術的進步,也涉及到文化和學術的發展。在此,“生物圖像”關注的是生物外形與生命信息的編碼,關注二者間的功能關系,并與當代藝術的方式發生了某種關聯。

        四、惡搞圖像

        對于這種關聯,在我看來,米歇爾的上述理論雖然不是關于美術的,但這理論的意義,卻在于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當代藝術。例如,生物圖像的復制,可以幫助我們從理論淵源上認識今日藝術中的“惡搞”方式。惡搞是視覺藝術的一種修辭方式,然而西方當代藝術中的惡搞與今日中國時髦的惡搞卻有本質的區別。盡管兩者都以幽默為基調,但前者帶有相對強烈的政治信息,而后者則大多出于贏利的商業目的和庸俗趣味。我這樣說并不是要無條件地贊同西式惡搞或一概否定中式惡搞,我說的只是今日藝術中的一種傾向。

        西式惡搞的政治內含,與米歇爾所說的“圖像戰爭”(war of images)密切相關。米歇爾在他的學術講座中多次公開表達了他對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指責,他在講座中使用的圖像,也大多是伊拉克戰爭的新聞圖片。照他的說法,發動戰爭和反對戰爭的雙方,都利用了戰地新聞圖像。發動戰爭一方的視覺依據之一,是九一一恐怖襲擊中紐約世貿中心濃煙滾滾的圖像,而后來人們反對伊拉克戰爭,其視覺依據之一,則是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的虐囚照片和視像資料。

        在虐囚圖像中有一張令人觸目驚心的,是一個囚徒從頭披著一身破麻布,雙手接通兩條電線。這個圖像經過新聞媒介和網絡而迅速傳向世界各個角落,成為戰爭罪行的一大證據。由于這一圖像廣為流傳而且極具感召力,美國蘋果公司便將其借用來作商業推銷,把原初圖像中受電刑的囚徒,修改為一個聽ipod的人正載歌載舞。這個被修改被扭曲了的圖像作為廣告推出后,招來社會各界的一片質疑和指責,蘋果公司只好收回了這一不道德的廣告,并靈機一動,又改頭換面地趕制了嘲諷伊拉克戰爭的廣告,繼續推銷自己的產品。

        蘋果公司對虐囚圖像的兩次修改利用,其實就是一種惡搞,先是商業惡搞,然后涂上了政治色彩。的確,除了這種商業惡搞,在西方有更多人對虐囚圖像作了政治惡搞。米歇爾展示的一幅政治惡搞圖像,是利用圖中人的外形相關性,而將受電刑的伊拉克囚徒與西方文化傳統中經典的耶穌受難圖重疊起來,由此賦予這一虐囚圖像以強烈的政治性,表達了惡搞者對布什發動戰爭的不滿。從米歇爾之當代圖像學的角度看,原初的虐囚圖像image和被修改的虐囚圖像picture之間,雖然經過了復制和傳播,外貌發生了變化和失真,但其生命遺傳的編碼卻得到了保存。換言之,原初圖像中的生命密碼,通過數碼復制和傳播而被轉移到扭曲的圖像中。這生命密碼所攜帶的信息就是有關人類蒙難的信息。正因為人類蒙難的基因密碼以數字方式保存了下來,所以虐囚圖才與耶穌受難圖有了內在的同構,這類似于仿生學的同構,于是進一步喚起了讀圖者對這二者之視覺外形的認同,從而使政治惡搞的目的得以實現。

        雖然米歇爾的視覺文化研究不涉及美術,但在虐囚圖像的話題上,他卻言及了旅居紐約的著名哥倫比亞畫家費南多?博特羅(Fernando Botero),因為這位以描繪傻笨肥俗的淺薄形象而聞名于世的當代大師,近年繪制了一系列關于美軍在伊拉克監獄虐待囚徒的作品,以幽默的惡搞,來表達藝術家明確的反戰立場。博特羅的作品在紐約和歐美各地展出后,引起了廣泛的反響,應和了西方世界的反戰呼聲。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午夜久久 | 天天看高清影视在线官网 | 亚洲国产天堂91久久 | 丝袜美腿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 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