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海外直接投資論文范文

        海外直接投資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海外直接投資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海外直接投資論文

        第1篇:海外直接投資論文范文

        在全國各省市中,廣東的對外直接投資總量位列第一,達到了 116.3億美元。上海位第二,對外直接投資累計額達到60. 43億美元。上海和廣東作為中_經濟的領頭羊,許多行業都是處于全W領先地位,尤其是制造業,而且在實施對外直接投資的企業中,也還是以制造業為主。

        在國際貿易理論研究中,很長一段時間企業在貿易中的作用是被忽視的。

        傳統貿易理論關于企業的描述僅有企業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新貿易理論中雖然將規模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引入國際貿易分析中,但企業還是同質的(homogeneous)典型企業,即所有企業都從事出U。然而,近十幾年的貿場理論研究表明,企業是異質的(heterogeneous),為什么一辟企業從事出口而另-些企業不從事出口?為什么有些企業選擇通過出口進入海外市場,而有些企業選擇FDI?對上述兩個問題,異質性企業理論從新的角度給予了解釋。

        Melitz首次通過異質企業模型將上述研究規范化,出現了以企業異質性為特征的新-新貿易理論(New-New Trade Theory)。

        新-新貿易理論是同際貿場理論的前沿,能夠很好的解釋當前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動的現實情況,代表了未來的發展思路和研究方向。該理論主要分為兩個研究方向,以Melitz (2019)為主導的方向主要探索企業的國際化路徑選擇,又稱為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Heterogeneous-Firms Trade,簡稱HFT);以Antras (2019)為主導的方向主要研究企業全球組織生產抉擇,又被稱為企業內生邊界理論(Endogenous Boundary Theory of the Firm)。而從現有文獻來看,該理論還處于發展初期,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證方面都還不夠成熟和完善,關于異質企業的理論假設需要更加詳細的企業面的數據來進行檢驗。

        本文將沿著Melitz的研究方向,從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山發,就企業生產率與出口、對外直接投資之問的關系等問題進行分析,通過采用上海和廣東制造業上市公司的企業層而數據,來重點考察企業生產率與對外直接投資的關系。本文為我國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提供了微觀層面的經驗證據,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方面研究的空白。

        1.2本文的研究內容

        本文首先闡述了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的產生及其主要研究內容,為本文的研究奠足了理論基礎。接著論文結合上海和廣東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現狀與特點,進一步探討對外直接投資與企業生產率之間的關系。本文將通過實證分析給出相對明確的結論,為我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提供決策上的支持和指導。

        第1章為緒論,主要闡述了研究異質性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背景和意義、研究方法、難點及解決辦法,并對本文的框架和結構做出相關的說明。

        第2章是文獻綜述部分,是對相關文獻的梳理和總結,首先簡單介紹了不同文獻對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研究假設、理論框架等相關內容的分析,為本論文提供相應的理論基礎。接著對有關異質性企業生產率與出口、對外直接投資之間關系的論證,進行相應的回顧和總結,在此基礎上提出本論文的實證假設。

        第3章是分別對上海和廣東省的對外直接投資現狀做出了分析,通過對這兩個典型區域的相關研究,來發現這兩地實施對外直接投資的優劣之處,從而為我國企業今后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第4章是本文的實證研究部分,首先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分別對兩地出口企業與FDI企業的生產率進行比較,從而來驗證HMY模型的相關結論,即FDI企業的生產率要高于出口企業。然后在此基礎上,重點分析FDI企業的生產率,即為什么FDI企業的生產率要高于出口企、Ik,是自我選擇效應還是學效應的結果。

        第5章根據實證分析結果,進行相應的分析,對企業生產率與對外直接投資的關系做出總結,并對我國企業制定走出去戰略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1.3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

        1、文獻研究法第1章的研究動態和第2章的文獻綜述,對相關文獻進行了梳理和總結。

        在前期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對企業異質性在主要貿易理論中的體現進行了回顧和歸納,為本文的實證分析提供理論支持。

        2、定性分析法

        第3章主要運用了定性分析法,通過對相應數據的整理和分析,來說明上海和廣東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一些不同之處。

        3、實證分析法

        第4章是本文的實證分析部分,從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度出發,在己有的研究基礎上,對企業異質性與企業國際化經營選擇的關系進行了相關的實證分析。首先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來驗證FDI企業的生產率要高于出口企業。

        然后通過回歸分析,解釋為什么FDI企業的生產率要高于出口企業,是自我選擇效應還是學習效應的結果。

        以下是論文的研究框架:

        第2篇:海外直接投資論文范文

        關鍵詞:國際投資學;教學改革;創新創業

        一、引言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國際投資戰略的實施,面對“引進來”和“走出去”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必須重視國際投資專業人才培養。如何通過國際投資學這門課程學習,使學生不僅理解國際投資的發展歷程和經典理論,同時又有全面把握國際投資新發展、解決新問題的學術科研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國際投資教學需要在重新定位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與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等方面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因此,積極探索課程教學改革模式、實施途徑與方法,優化學生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實現專業課程教學與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有機融合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二、國際投資學教學的狀況

        國際投資學是針對國際貿易專業開設具有較強實踐性的一門課,傳統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缺乏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獨立實踐能力不足,已經不能滿足時展對大學生的期望和要求。如何讓學生從被動接受到真正學以致用,需要引入與時俱進,內容豐富,操作性強的相關知識到教學中。更要注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將傳統知識和創新創業知識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建立以師生互為主體的研討體驗式教學模式,在教師創設的學習情景中,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研究、討論和體驗獲得知識和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三、國際投資學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國際投資學主要研究

        國際貨幣資本和產業資本跨國流動對經濟的影響。主要包括國際直接投資和國際間接投資,跨國公司是國際直接投資主體,他們的國際化發展迅速,對我國經濟產生深遠影響。針對我校國際貿易專業特點,教學中應積極調整國際投資學理論授課內容,基于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考慮,國際投資學主要內容宜重點選擇以直接投資為主,主要包括:

        1.國際直接投資基本理論。包括國際直接投資的概念、方式和作用,國際直接投資現狀和發展,具有影響力的直接投資理論,如西方主流投資理論、發展中國家適用性理論、中小企業適用性理論。

        2.跨國公司特點及運行機制。

        3.國際直接投資工具。

        4.國際投資管理及中國國際投資實踐等。在講授國際投資理論知識時既重視傳統理論的背景、假設條件和理論內容解釋,又注重理論對學生投資實踐應用的闡述,以期給學生未來職業發展打下扎實基礎。另外,強化教學內容及教學各環節改革,合理設計和安排課堂、課外相關理論與實踐課程的教學內容,將本專業前沿知識、實際案例知識、創新創業教學中相關知識補充到教學內容中,通過在課程內容及形式上創新,使學生牢固、系統地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發揮學生創新創業潛能,發展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四、國際投資學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多樣性

        國際投資學課程內容的豐富性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特殊性,要求課程教學在傳統課堂授課基礎上,綜合運用研討體驗式教學模式,以適應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調整。

        1.案例教學法。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深入理解,在講授課程每章知識時,都是從講解國內外實際發生的國際投資方面案例開始。例如,在講授“第三章跨國公司”時,首先,向學生講述海爾集團的國際化,從公司的發展歷程直至創立知名品牌,及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啟示。其次,引申到跨國公司涵義、產生和發展、經營戰略與組織結構演變等內容。通過案例教學法,使學生由被動接受教師課堂講授的內容,變為主動理解、思考和總結的內化知識過程,進一步鞏固課堂內所學到的理論與實踐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2.撰寫小論文。為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和研究問題積極性,教師選用我國跨國公司直接投資4個成功案例,并針對每個案例給出相應題目,每個小組學生通過收集相關資料,課堂回答問題和組織討論,并形成紙質版論文,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和點評。通過這種方式,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學到很多傳統知識和課本以外的創新知識,同時,還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和撰寫論文水平,提升學生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3.模擬實戰法。在學習理論知識和分析很多經典案例,學生直觀地明確企業的內涵,了解企業如何運作的基礎上,布置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知識撰寫模擬建立一個海外分公司的計劃報告,并做成PPT演示,每個小組同學積極性和熱情非常高,充分發揮他們的才智和創造力,紛紛建立自己的個性化公司,并以組為單位展示團隊設計成果。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創業能力,積累更多創新創業經驗。

        4.多媒體教學。教學過程中多媒體起到了很大作用。在講解國際投資學理論知識和學科發展前沿知識時,課件制作中運用大量數據、圖表,做到直觀、圖文并茂,充分發揮多媒體信息量大特點,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學中,直接講授實務內容比較難懂,通過一些國際投資的實際案例、新聞短片和視頻資源等途徑,深入淺出,生動、形象和具體,例如,播放我國跨國公司海外投資的短片,讓學生在親身感受跨國公司創新創業奮斗歷程中、深入理解所學知識,體會國際投資對人才的高標準要求。實踐表明,通過課程教學改革,充分調動了學生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較好的實際應用能力,收到了良好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大楷,劉慶生,蔣萍.國際投資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

        [2]鐘生根.獨立學院國貿專業強化國際投資課程教學的必要性和對策建議[J].對外經貿,2014(11).

        [3]盧寶臣.創新創業教育視閾下的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7).

        第3篇:海外直接投資論文范文

        【關鍵詞】海外投資/對外貿易/貿易創造

        【正文】

        中圖分類號:F125.4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1002-8102(2003)01-0080-06

        在世界經濟中,國際直接投資是最能體現經濟全球化概念的經濟運作方式之一,且與國際貿易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從總體上看,國際對外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相互作用、相互促進,都在大幅度增加和日益擴大。但具體而言,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一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究竟存在著何種關系,是具有互補性還是具有替代性?對外直接投資是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還是相反?在加入WTO之后,我國政府和企業如何充分利用WTO的規則,在對外直接投資中促進貿易出口的增長,本文試圖對這些問題做一分析。

        一、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的理論解析

        影響國際貿易增長的因素有許多,從理論上講,僅就國際貿易與國際直接投資的關系而言,直接投資究竟是構成對貿易的替代,還是產生了對貿易的創造,這主要取決于國際直接投資的類型。

        按照小島清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從一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分析,國際直接投資可分為三種類型:(注:[日]小島清:《對外貿易論》第423頁,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1)自然資源導向型投資。在東道國尋求某種自然資源既是為了滿足母國本國的需要,也可以向其他國家出口。因此,資源導向型的投資不僅擴大了母國自然資源的生產規模,而且也促進了母國與東道國之間的國際貿易發展,甚至還擴大了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國際貿易發展。(2)市場導向型投資。如細分起來還可以分為突破貿易壁壘型投資和占領市場型投資。因此,在這種類型中,國際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如:跨國公司在東道國投資后的初始階段,因各種需求的存在,貿易是創造性的;當投資和生產形成一定規模時,“就地生產,就地銷售”的結果勢必會減少貿易的往來,因而具有貿易替代效應。但如果是突破貿易壁壘型投資,也許這種投資對貿易的間接促進會使貿易的規模進一步擴大。但全面地分析,即使是前面所述的替代貿易時,在東道國進行市場導向型投資也可能會帶來服務貿易方面新的需求。(3)生產要素導向型投資。這主要是指在東道國尋求低成本勞動力的投資。這種類型的投資,因國家之間比較優勢而形成的國際分工,在初始乃至相當長的一個階段中無疑是加大了貿易的發展,如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投資而進行的加工貿易。但因比較優勢是動態而非靜態的,這種投資與貿易的關系也要視具體情況而進行具體分析。

        在理論上闡述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貿易的替代關系的還有佛農(Vernon.R),他在其著名的產品周期理論中,通過對新產品、新技術的創新、模仿和擴散的動態分析,闡述了母國的出口與對外直接投資的關系。在新產品的第一階段,產品在技術創新國國內的生產、銷售主要以滿足國內需要為主(也存在向收入水平和消費結構比較接近的其他國家出口的可能性);但是,隨著技術的成熟化,同時又面對其他國家企業的競爭,降低產品成本成為技術創新企業維持其海外市場占有率的必然要求,這時便出現了技術創新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佛農認為,一般地這種對外直接投資不會產生對母國出口的替代效應。但是,如果這種投資發生得過早,就有可能替代母國的出口。在技術進步日益加快的情況下,隨著跨國公司國際化程度的提高,新產品的生命周期不斷縮短,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出口貿易的替代影響將越來越明顯。(注:Vemon.R:"InternationalInvestmentandInternationalProductionintheProductCycle",pp255-267,Vol.41,No.4,OxfordBulletinofEconomicsandStatistics(November,1966).)

        總之,對外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的關系即存在互補性,也具有相互替代性,這要根據母國(或跨國公司)投資的動機、類型和發展階段而定。

        二、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的實證檢驗

        當我們從實證分析的角度再來看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的關系時,會發現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這方面存在一些異同。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我們將對這兩類國家分別進行研究。

        (一)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的關系

        國外一些學者將對外直接投資與某些產業的實際出口聯系起來進行了實證研究。如,伯格斯坦(Bergsten.C.F.)認為,在美國不同的對外直接投資產業中,那些對外直接投資程度較低的產業,其出口水平也較低;隨著對外直接投資水平的提高,出口規模也相應上升;但是當對外直接投資超過一定規模后,追加的對外直接投資對出口的促進效應就逐漸消失了。因此,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貿易之間既是互補關系也是競爭關系。隨著跨國公司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其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的競爭(替代)也將不斷加劇,因而海外子公司的生產將逐漸替代美國的出口。(注:Bergsten.C.F.,ThomasHorst&Theodore.H.M.:"AmericanMultinationalsandAmericanInterests",WashingtonD.C.BrookingsInstitute(1978).)同時,學者們也有相反的發現,利普賽(Lipsey.R.E.)和威斯(Weiss.M.Y.)的研究表明: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上,美國的出口與美國海外子公司銷售額都是高度正相關的,而且美國海外子公司的生產銷售都部分替代了美國出口競爭伙伴中的發達國家企業的出口(注:Lipsey.R.E.&Weiss.M.Y.:"ForeignProductionandExportsinManufacturingIndustries",pp488-494,Vol.63.No.141,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November,1981).)。

        (二)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的關系

        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除去個別的現象,較大規模的起步應從20世紀60年代算起,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委內瑞拉,亞洲的印度、韓國、新加坡、菲律賓和中國臺灣地區都是從那時起陸續向國外或境外進行直接投資的。20世紀70年代后期,中東石油輸出國組織一些成員的投資方式也從貸款轉向間接投資,再由間接投資轉向直接投資。(注:宋亞非:《中國企業跨國直接投資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而且由原來主要投資于鄰近的國家和地區,逐步轉向向發達國家進行直接投資。

        伴隨著經濟實力的提高,發展中國家企業進入世界級大企業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1997年,發展中國家企業進入“全球500強”的僅有22家,平均營業收益率為3.6%;而2000年入圍企業增加到33家,平均營業收益率提高到5.2%,且高于“全球500強”4.7%的平均收益率(注:張金杰:《國際直接投資形勢與跨國公司的戰略調整》,王洛林、余永定主編《2001-2002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

        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健康發展對貿易的促進也有其特點。首先,小規模和特殊商品是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優勢。由于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大多數屬勞動密集型的小規模生產,資本勞動比率比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低許多,發展中國家東道國更愿意接受勞動密集型高的項目投資。即使是進行規模較大的生產性投資項目,與發達國家相比,作為母國的發展中國家也占據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同時,這種生產性投資也將給母國帶來原料、設備的出口增加,因而具有很強的投資與貿易互補性。其次,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一般側重于擴大出口的市場銷售戰略。無論是為保護原有的出口市場,或是開辟新的市場,還是避開貿易壁壘,發展中國家多采取各種方式保障出口,在達到一定實力和經驗積累后,逐步再向全球經營戰略發展。

        考察韓國的經濟,其迅速發展得益于通過出口把國內產業與國際市場緊密連接的結果,從而使國際市場容量的不斷增大,并對國內經濟的增長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1991年韓國全國經濟學家聯合會的一份《韓國制造業的國外投資經營成果調查表》(注:參見杜玲博士論文:《發展中國家/地區對外直接投資:理論、經驗與趨勢》,2002年5月。)中,我們看到韓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總的來講與貿易聯系較多,所占比重也較大。如開拓市場與回避進口限制兩項都與貿易緊密相連,其之和所占比重在韓國整個對外直接投資動機中達到35.7%。當然,從表中還可以看出,韓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因區域不同而有所差異。在北美洲和歐洲地區,開拓市場的動機比重最高,占到29.3%,比其他動機的比重平均高出10個百分點,這是為適應當地區域化經濟和確保新產品市場的結果;在拉丁美洲、大洋州地區,最高比重的動機為回避進口限制,占27.3%,也比其他動機高出10.4個百分點,這說明韓國對外直接投資在此兩個地區對貿易壁壘的突破動機占據很重要的地位。

        但具體到韓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行業,還有更進一步的動因分析。如李宏格(音譯)(Lee,Honggue)對韓國電器行業的研究。(注:參見Lee,Honggue:"Globalization,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CompetitiveStrategiesofKoreanElectronicsCompanies",inNomuraResearchInstitute&InstituteofSoutheastAsianStudies(ed.),TheNewWave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inAsia,InstituteofSoutheastAsianStudies(1995).)電器是韓國最重要的制造業部門,在20世紀90年代初韓國就已成為世界第五大電器生產國。李宏格指出,韓國電器行業在1989年的對外直接投資額比1979年增長了85%,顯示出韓國在該行業的對外直接投資于20世紀80年代末達到了頂峰——盡管與韓國電器產品的出口相比其投資的規模是非常有限的:1976-1992年間電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為5億美元,而1992年電器產品的出口額卻高達161億美元。李宏格分析,韓國電器行業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主要表現為維持和擴大出口的需要,即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提高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那么,這種對外直接投資的壓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韓國本身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所造成的壓力,迫使電器行業利用對外直接投資,在國外尋求廉價勞動力以降低生產成本(主要是在亞洲地區);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歐美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的壓力,在韓國擴大對歐美出口的同時,其電器產品也已成為反傾銷的對象——這一點對我國在加入WTO之后,重新審視海外投資與貿易的關系時,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綜上所述,盡管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有所不同,但總的趨勢是積極的,對外直接投資有利于一國的對外貿易乃至國際貿易;由于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的互補關系和替代關系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表現不一,所以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出口的影響具有動態效應;在經濟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對外直接投資已不僅僅是發達國家的“專利”,它對發展中國家來講同樣是必不可少的經濟運作方式。

        三、中國海外投資發展與貿易的關系

        為了論述的方便與國土概念上的準確,我們把以下涉及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稱為“海外投資”。

        (一)中國海外投資的發展與現狀

        中國海外投資的發展,比較準確的提法應該從1949年算起。但因那個時期的海外分支機構都是一些貿易企業,規模又非常小,一般不在我們的討論之內。從1978年的改革開放至今,中國海外投資的步伐越來越大。截至2001年年底,經外經貿部批準的企業就達6610家,中方海外投資總額已達83.5731億美元,遍布全球153個國家和地區(注:此海外投資的區域數字以《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2001年)為準。)。

        1.中國海外投資的區域分布。中國海外投資在全球的區域分布正逐步由集中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但目前從投資的額度來看,集中化的表現還依然存在。截至2001年底,中國海外投資企業數量在全球主要63個國家和地區的分布見表1。從基本格局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占28.99%,發達國家(歐洲、大洋州和北美)占27.99%,加上中國港澳地區33.46%的分布,大致呈現出各占1/3的態勢,可以說是一個多元化的分布。具體的投資額度和比重見表1。

        表1中國海外投資區域分布表(截至2001年底)

        附圖

        資料來源:根據外經貿部《對外經濟貿易簡要統計》(2001)整理。

        通過以國家和地區分布的形式進一步對投資額排序,我們就可以看到中國海外投資分布的集中化:即地緣優勢和人緣優勢使相鄰國家(地區)和海外華僑聚集的國家(地區)成為中國海外投資的集中區域。至于在拉美地區和非洲投資額分布得較高,一般為投資行業的原因所致,這將在下面進一步闡述。

        2.中國海外投資的行業分布。中國海外投資是從貿易型企業起步的。這些貿易型企業開始在海外做的商業性工作是為對外貿易企業提供信息、進行市場調查和客戶聯系服務的。20世紀90年代以后,在中國政府有關政策的引導下,生產加工型企業有所增加。但總的來看,服務貿易型的投資行業特點仍十分突出。根據對外經貿部的統計,截至1999年,中國海外投資中服務貿易型企業,無論從企業數量上還是在投資額度上仍占絕大多數;生產加工型企業雖然在企業數量上增加較快,但在投資額度上還處于較小規模;而資源開發型企業在投資額度上比生產加工型企業還要大些。詳見表2。

        表2中國海外投資的行業與投資額分布(截至1999年底)

        附圖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提供的數據整理。參見:外經貿部發展司:《中國的境外投資狀況》,《國際貿易論壇》2000年第5期。

        一般地,中國海外投資在發達國家的多為服務貿易型和研究開發型,即非生產性項目。服務貿易型企業的運作主要是為了服務于國內企業的出口,以促進中國產品的出口;在海外投資于研究開發型企業則是為了更有利地接近發達國家或地區的先進技術,以提高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而中國在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則大多為資源開發型和生產加工型,即非貿易性項目。資源開發型的投資,主要是為了獲取國外開采條件較好或儲量、品位較高的石油、礦產、林業、漁業等資源,以滿足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生產加工型投資,主要為轉移國內長線產品的生產能力或發揮中國在技術、管理上的比較優勢以占領當地的市場,同時帶動相關材料、設備、零配件的出口。因此,這也是生產加工型的投資大多集中在亞洲、拉美和東南亞地區的主要原因。

        (二)中國海外投資與貿易的互動

        1.中國進行海外投資的動因。從外部條件上看,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進入生產、銷售、采購的全球體系成為必然。中國既然已經實行了“引進來”的改革開放,也必然要實施“走出去”的對外開放,以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實現資本、技術和人力等生產要素的雙向流動,提升國內的產業結構,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

        從中國國內經濟發展的需求上看,“走出去”到海外投資不僅是政府的政策號召,更主要的是國內企業自身發展的利益驅動和內在要求。如前所述,一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有許多動因,具體而言,中國海外投資的動因主要有如下五點:(1)尋求資源開發。中國雖地大物博,但人均資源占有率很低。在進入21世紀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資源短缺對中國經濟將是一個嚴重的制約。其中,開發的重點放在對我國經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對外能源投資,即對石油、天然氣的開采;此外,還有一般性資源(如:黑色和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樹林資源等)的開發。在海外投資開發資源,主要是為了保障我國資源長期、有效和穩定的供應。(2)擴大出口貿易。無論是從中國政府政策的角度,還是從企業投資的角度,利用對外直接投資帶動材料、機器設備、零部件的出口,甚至帶動服務業的出口,都是目前進行對外投資最多的動機。在政府制定的有關海外投資政策中,著眼點基本上都是擴大出口,是與對外直接投資有關的貿易措施;綜合對中國海外投資企業的動機調查,擴大出口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注:參見段云程:《中國企業跨國經營與戰略》,中國發展出版社1995年版;謝康:《跨國公司與當代中國》,立信會計出版社1997年版;魯桐:《中國企業海外經營:對英國中資企業的實證研究》,載世界經濟學會編《世界經濟與中國:2000-2001年》,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開拓國外市場。在中國國內需求不足以及同類企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積極開拓新的國外市場是企業利益驅動的內在動力所致,也是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動機之一。這與理論上闡述的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之一——尋求市場型是相同的。(4)規避貿易壁壘。從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上講,規避貿易壁壘或突破貿易壁壘都是尋求市場型的一種動機。由于我國現已加入WTO,關稅逐步下調后,規避各種貿易壁壘已成為擴大出口和占領國外市場的一個重要手段。特別是近年來,出口配額限制、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等情況越來越嚴重,因此利用海外投資建廠生產可謂是突破貿易壁壘的一個有效方式,也是對特殊貿易限制的一個反應。(5)獲取高新技術。在海外投資是中國企業獲取高新技術的一條重要途徑。中國的一些航天、航空、電子、生物化學和機械業的大型企業已經開始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的渠道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少數中國企業還在國外投資建立了研究和開發機構,用最近的距離、最快的時間學習、研發最新、最前沿的技術。當然,這種類型的投資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持,但它將是最具潛力的海外投資。

        2.中國海外投資對貿易的影響。如前所述,無論是從理論研究還是實證分析上,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即存在互補關系也不乏替代關系,即存在貿易創造效應也有貿易替代效應。具體到中國的實際,由于投資行業的特點和投資區域的不同,海外投資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要視具體的投資行業和投資區域而定。首先,服務貿易型企業的投資,動機與目標非常明確,肯定是為擴大出口服務的,因此這類企業的海外投資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無疑是積極的;其次,資源開發型企業的海外投資,進口的資源都是我國相對成本低或戰略的需要,同時還能帶動設備、制成品(如鋼材)、技術和勞務的出口,雖然會帶來一定的進口貿易增長,但從整體上看對我國出口貿易還是起到了促進作用;最后,生產加工型企業的海外投資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情況較為復雜。我們將對生產加工型企業的海外投資做一個具體分析。(1)機械行業。機械行業中如汽車、摩托車零配件組裝,家用電器中的CKD、SCD(注:CKD:CompleteKnock-Down,即全分解裝配:將產品全部拆散成零件后提供給買方組裝成整機;SKD:SemiKnock-Down,即半分解裝配:將產品拆散成部件或部分部件、部分零件后提供給買方組裝成整機。)等,由于絕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要使用國內的零部件,在初期設備投資之后,后續的零部件就成為組裝生產的必備條件。因此,從總體上看,機械行業在海外投資對我國出口的帶動作用是持續且長期的。特別是大型家用電器,這是典型的加工組裝型產品,根據外經貿部的有關統計,家電行業投資帶動出口的系數比其他產品高達20-30倍。金城集團的案例也顯示,摩托車產品在海外投資建廠生產后,大幅度地帶動了該集團的出口:1997年海外銷售收入250萬美元,帶動出口近150萬美元;1998年海外銷售收入近600萬美元,帶動出口達400萬美元(注:李鋼主編:《“走出去”開放戰略與案例研究》,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0年版。)。實證分析表明,機械行業由于技術與原材料、散件的高度結合,海外投資就可帶來明顯的貿易創造效應。(2)輕工行業。嚴格地講,輕工行業中也有屬于機械行業的產品,區分出來的主要是體積較小的機械產品如自行車以及其他輕工產品。這類產品的特點是,體積較小,出口運費沒有體積較大的機械產品高,與海外加工的生產成本比,在國內的生產成本更低,因此這類產品的海外投資與出口很可能出現替代關系。也就是說,在國內生產此類產品后出口更經濟,就很少會有企業再到海外投資生產;即使在海外投資并形成規模生產,對國家的出口帶動作用也不大。(3)紡織服裝行業。紡織服裝業的投資主要是規避貿易壁壘,由于根據多種纖維協議,在投資國的出口配額已經用盡時,如果東道國尚有未使用的配額,投資國便可以使用。中國在紡織品領域受歐美出口配額的限制非常嚴重,因此不少的紡織服裝企業到海外投資主要動機都是為了突破配額的壁壘,在海外尋求更廣闊的市場。這種類型的企業在海外的投資也要視情況而定:一次性投資建廠可以帶動國內紡織機械的出口,但對出口貿易沒有持續的帶動作用;使用國內材料多的,可以促進國內原材料、面料的出口,但有原產地規定比例的國家對此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有的國家(地區)可以享有免配額、免關稅的優惠,則可以大大提高我國產品出口或向第三國出口。因此,紡織服裝行業在海外的投資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是擴大還是替代,兼而有之,目前尚未找到實證數據。

        四、結論

        1.綜合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關系的理論,回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關系中的發展,以及中國海外投資與貿易的現狀與特點,論述了中國海外投資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我們進一步證實了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既存在互補又存在替代關系、中國的海外投資既有貿易創造效應又有貿易替代效應的理論。有意義的是這些互補和替代關系,或稱貿易創造和貿易替代效應,在不同的投資領域、投資行業、不同的投資區域以及不同的發展階段中是有所差異的。

        第4篇:海外直接投資論文范文

        【摘要】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給我國企業走向世界帶來了許多機遇和挑戰,發展對外直接投資是我國積極應對國際競爭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國在改革開放三十年間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同時對外直接投資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是相比大量引進的FDI,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本文試圖提出一個包括產業選擇、區位選擇、主體選擇和投資方式選擇的戰略選擇,為我國發展對外直接投資提出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直接對外投資投資戰略

        一、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現狀

        截至2007年底,中國累計對外直接投資總額1,179.1億美元。相對于發展中國家,由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平均發展速度超過了許多發展中國家,存量處于比較高的水平。而與發達國家的對外投資相比,中國對外投資的流量處于較低水平,中國開展海外直接投資的實力還比較薄弱,海外投資企業數量、每年海外投資的金額與海外直接投資的累計總額都還比較小。而且,中國的海外投資大多數為中小型項目。在《財富》雜志公布的2008年全球企業500強中,僅有35家中國企業,且排名大多數位于下游。

        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選擇戰略研究

        1.以資源開發型產業作為突破口

        我國現在還處于對外直接投資的起步階段,并且大多數發達國家都經歷了從資源開發業—制造業—第三產業為主的發展過程。同時,由于國際投資環境日益改善,資源開采業對外投資的環境極為優越。對于一些行業,如采礦業、林業、石油開采業,世界上一些國家資源的供大于求,我國企業應該因地制宜的到國外去投資,開采、加工和運回國外的資源以滿足國內需要。

        2.以制造業和貿易替代為海外投資重點

        對我國現階段的優勢型對外直接投資而言,投資重點應放在生產能力過剩、擁有成熟的適用技術或小規模生產技術的制造業上。同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在紡織、食品、冶煉、化工、醫藥、電子等產業上形成了一定的比較優勢。此外,我國還擁有大量成熟的適用技術,如家用電器、電子、輕型交通設備的制造技術、小規模生產技術,這些技術易于為他們所接受。

        3.以第三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為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

        根據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選擇應與國內產業結構高級化相一致的標準,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重點應該是技術密集型產業。通過并購當地高新技術企業或與當地擁有高新技術的企業合資合作,可以直接獲取一般技術貿易和引進外資所無法獲得的先進技術,然后將技術傳播回國內運用,從而加快國內產業結構升級的進程。例如。聯想集團收購IBM的PC事業部。

        三、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區位選擇戰略

        1.以發展中國家作為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區位選擇

        我國地處亞洲,良好的合作關系以及相似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需求偏好等使得進入障礙較小;中國的紡織、服裝、家電、機械等技術成熟且競爭激烈的邊際產業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較快,市場容量大,投資機會較多;還可以利用東道國享有的優惠貿易條件,把產品銷往第三國。

        2.有選擇地增加對發達國家的投資

        美國、加拿大、西歐、澳大利亞及日本等發達國家是目前世界上對跨國投資者最具吸引力的地區。因為其擁有優良的投資環境:經濟發展水平高,科技發達,基礎設施完善,社會穩定,投資法律法規健全,金融市場發達,各類人才豐富,是對外直接投資的理想場所。對發達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可以獲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把掌握的高新技術反饋回國內。

        3.積極謹慎地發展對獨聯體和東歐國家的投資

        這些國家正處在經濟改革過程中,急需外國在那里進行直接投資。這些國家擁有僅次于發達國家的工業基礎、民眾的教育和工人的技術水平,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廣闊的市場,但是其產品出口能力較差,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而中國產品物美價廉,比歐美產品更適合于該地區的市場需求。

        四、對外直接投資的主體選擇戰略

        1.重點發展具有壟斷優勢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

        其直接的效果是創造經營的中間產品的內部市場,避免外部市場交易的風險;使資金的轉移、稅賦的合理避逃有了通暢的渠道;同時降低了談判、詢價等交易成本;保證本企業的技術、技能等不外泄,以持續獲得利益。對資源尋求型的投資還可以保證母公司所需資源的穩定來源。

        2.大力發展具有經營特色的中小型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

        目前世界上的跨國公司大部分卻是以中小型企業為主,主要原因就是中小企業由于其擁有獨具特色的生產經營優勢。我國許多中小型企業都具備了對外直接投資的條件:勞動力成本低,產業轉移產品的原材料等要素價格也比較低廉;產權關系明晰的基礎上形成了簡明高效率的組織結構優勢;擁有符合當地市場需要的實用技術。

        3.促進企業集群的對外直接投資

        根據邁克爾•波特的競爭力理論,一個國家的成功是來自縱橫交錯的產業集群。國內有大量的企業集群地,如寧波的服裝、北京中關村的電子產業等。充分利用“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開展對外直接投資,是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主體選擇的重要戰略。從跨國公司成長的角度看,

        企業集群可以作為一跨國公司成長發展過程中內部化優勢的一種替代。

        五、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方式的選擇戰略

        1.根據跨國公司的投資目的制定投資方式的選擇戰略

        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目的主要是尋求國外的自然資源和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自然尋求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方式應以合資為主,有利于沖破對于自然資源開發的控制以及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學習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應以并購、合資為主。這種進入方式能夠直接獲得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利用東道國的人才資源培養自己的人才,掌握先進技術,充分提高中國企業的跨國經營能力。

        2.根據中國的行業特性制定投資方式的選擇戰略

        一些中國有優勢的行業在進行產業轉移的時候,中國跨國公司應該以新建企業和合資進入方式為主要進入方式。現階段,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制造業和機床、自行車、鐘表等機械加工業是中國技術方面比較成熟的,在對外直接投資中具有投資優勢,這些行業投資市場主要是經濟技術水平與中國接近的發展中國家和某些發達國家。

        3.根據東道國的投資環境制定投資方式的選擇戰略對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方式,應以新建、合資為主,有利于發揮這兩種投資方式的優點,避免并購、獨資的劣勢。選擇新建和合資方式可以節約外匯資金,有利于利用當地企業的市場開發優勢盡快占領市場、彌補新建企業所需時間較長的不足,新建投資風險相對較小,而且許多發展中國家對新建合資企業比較歡迎。

        參考文獻:

        [1]江小娟,杜玲.對外投資理論及其對中國的借鑒意義[J].經濟研究參考,2002,(73).

        第5篇:海外直接投資論文范文

        1.1.1 經濟全球化趨勢——中國企業新機遇

        在國內市場不能滿足企業發展所需時企業必然會選擇走國際化經營的發展道路,企業之間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也就是說國際化經營是企業發展必有之路。經濟全球化讓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約束力也不斷增強。在這個時代,世界各國應敞開大門,適應這一趨勢,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發揮自己的優勢,把握其中機會。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融入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加入這個主流可以充分分享國際分工利益,與世界先進經濟技術同步前進。加入世貿組織可以幫助中國經濟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社會,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

        1.1.2 中國政府實施“走出去”戰略,企業走出國門,跨國公司迅速發展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尤其是隨著中國的入世和國內市場的開放,很多外國企業到中國投資。因此,國內外企業競爭激烈。另外,生產能力過剩、內需不振,自然資源短缺,吸引外資與對外投資比例失衡,中國外貿出口深受貿易保護主義的侵害等原因,1988 年中國政府正式提出“走出去”發展戰略。“走出去”戰略,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必要要求,是市場經濟開放性、競爭性的內在要求,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條件,可以使企業更廣泛的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中國企業將產品市場和人才、技術、資金等資源市場向外延伸,并著眼于整合全球資源,以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為目標。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實施,中國企業積極走出國門,對外投資增長很快,跨國公司迅速發展。目前,中國投資區域已遍布世界 160 多個國家和地區。從 2002 年起,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幾乎成倍增長,從 27 億美元上升到 2007 年的 265.1 億美元。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設立的海外企業近萬家,分布在全球 173 個國家和地區。2003 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在發展中國家居第二位(新加坡第一),2006 年在發展中國家位列第一,在全球國家(地區)排名中居第 13位。到 2012 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創下了 840 億美元歷史紀錄,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大對外投資國。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義

        1.2.1 研究目的

        本文通過對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戰略的研究,希望達到以下目的:分析研究背景、明確研究意義、梳理國內外文獻綜述和相關理論,介紹外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總體情況;回顧中國在越南跨國經營發展歷程、闡述跨國經營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運用SWOT 分析法指出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詳細分析中國企業在越南所選擇的跨國經營總體戰略及不同行業投資越南所選擇的經營戰略;提出對策建議。

        1.2.2 研究意義

        1.2.2.1 理論意義

        這幾年來中國企業紛紛到越南進行跨國經營,中國在越南跨國經營研究成為目前研究的一個熱點,但是從文獻上來看,對中國企業在越南的跨國經營研究則不多。本論文通過跨國經營理論的基礎,對中國企業在越南經營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因此,本論文的研究內容與成果有一定的理論參考價值。

        同時,本文梳理了國內外關于跨國經營的相關研究,以進一步豐富適合于發展中國家跨國經營理論。

        ? 1.2.2.2 現實意義

        (1)對越南企業:本文介紹了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發展歷程,現狀和經營戰略的選擇。因此,可以讓越南企業更加了解中國企業經營、管理等方式,進而學習中國企業的優點和創新點。

        (2)對中國企業:本文讓中國企業更加了解越南投資環境的總體情況,從而找出適合企業自身的在越跨國經營戰略。

        本研究具體思路框架如圖 1-1 所示:

        ........................

        第二章 跨國經營戰略相關理論

        2.1 國際化經營理論

        企業國際化是指企業經營發展逐漸由國內轉向國際化的過程,它強調的是企業經營活動的跨國性以及經營的過程性。英國斯蒂芬楊(Stephen Young)教授在《國際市場進入與發展》書中說,國際化是“企業進行跨國經營的所有方式”,包括產品出口、直接投資、技術許可、國際分包生產、特許經營等活動。

        有關國際化理論,主要分為三種類型:(1)Uppsala 國際化過程模型,該模型是20 世紀 70 年代由烏普鏟拉大學的一批經濟學者提出的,以企業行為理論研究方法為基礎的一種國際化模式。該模式基于“企業的目標是增收益減風險”的假設,將企業的國際化看成一個發展的過程,強調企業的知識和學習能力對于企業國際化的重要影響。(2)交易成本分析模型,該模型認為企業的交易行為是成本分析的基本單元,企業擴張勢必帶來交易成本的上升,公司的組織形態應以成本最小化為基本原則,因此公司為了減小交易成本都傾向于垂直一體化的組織形態。(3)企業國際化網絡模型,該模型是由瑞典學者提出的,他們認為產業系統就如一張網絡,它由眾多從事生產、銷售、服務的企業組成,這些企業之間聯系密切,有很強的合作和互動關系,存在大量的產品、信息等資源的交換。

        .......................

        2.2 國際市場進入戰略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的企業國際化階段理論是一些北歐學者通過典型案例研究提出的。該理論認為企業國際化是一個連續、漸進的過程,其中,海外市場知識的多少等因素對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方式選擇影響最大。1981 年,鄧寧提出了一個與企業國際市場進入戰略決策有關的理論—國際生產折衷理論,認為企業可以選擇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來進入國際市場的條件是企業同時擁有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1998 年,托賓·佩德森和本特·比特森提出企業國際化四要素模型,他們認為企業國際化受到海外市場知識,生產要素數量、企業市場份額的市場競爭結構四個要素的直接影響。Root 于1994 年對國際市場進入的所有方式進行 整合性的分析,他認為每一種進入方式的投入、風險與收益都有差異,企業在作出選擇時必須考慮企業的戰略目標,資源能力,政府法律法規,目標市場特點等因素。

        第三章 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現狀 ............................. 15

        3.1 外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總體情況 ...................... 15

        3.1.1 外資進入越南的發展歷程 .................. 15

        第四

        章 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 SWOT 分析 ........................ 26 4.1 優勢分析 ....................... 26

        4.1.1 越南自然資源豐富 ......................... 26

        第五章 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戰略選擇及對策建議 .............. 32

        5.1.1 市場進入戰略 ...................... 32

        5.1.2 行業選擇戰略 ....................... 33

        第四章 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 SWOT 分析

        4.1 優勢分析

        4.1.1 越南自然資源豐富

        北方的紅河水系與南方的湄公河水系,給兩大平原帶來了大量的腐殖質,使土地相當肥沃。這兩大平原的稻田占了耕地面積的 90%左右,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谷倉”之一。越南近年來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抓了農業革新,穩住了這個國民經濟的基礎,連續多年保持了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國的地位。越南今后為了加快發展,也將會繼續發揮這一有利條件,同時進一步對農業生產結構進行調整;越南的礦產資源、特別是能源豐富。這幾年,原油成為越南的第一大出口產品,煤炭也進入了主要出口產品的行列。2008 年原油出口創匯高達 103.568 億美元,煤炭出口創匯13.88 億美元。已探明的石油儲量 50 億噸,估計儲量高達 100 億噸。已探明的煤炭 100億噸,估計儲量約 2200 億噸,主要分布在東北部盆地,2100 億噸煤炭分布在紅河三角洲 3500 平方公里范圍的低下 100—3500 米深處。幾乎所有礦產資源在越南均有分布,大部分有開采價值。尤其是鐵礦,已探明儲量 10 億噸,估計總儲量在 18 億噸左右,鋁土礦儲量約 66 億噸。在今后的加快發展中,越南將繼續抓好油氣工業,提高其加工能力。同時將利用好其他的礦產資源,為工業化、現代化服務;此外,越南還有比較豐富的林業資源、漁業資源、旅游資源等,這些資源將會進一步得到開發和比較充分的利用。

        ...................

        第五章 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戰略選擇及對策建議

        5.1 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總體戰略

        企業跨國經營戰略是指從事跨國經營的企業通過系統地評估自身實力,確定基本任務和目標,并根據變動的國際環境擬定必要的行動方針和政策,采取相應的行動,為求得企業在國際環境中長期生存和發展,達到企業既定目標所作的長遠的總體謀劃。

        進行海外投資,建立跨國企業是當代生產社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近年來,中國的海外投資企業發展較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和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推進,越南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所瞄準的重要目標市場。積極發展對越經貿和投資往來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但仍然面臨著一系列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真地分析形勢,總結經驗教訓,揚長避短,制定出符合中國企業在越南的跨國經營戰略。

        5.1.1 市場進入戰略

        跨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方式可分為兩類:契約式和非契約式。契約式進入指在不涉及資產所有權的條件下,通過契約轉讓某些無形資產(專利權、商標權、專有技術等) 的使用權加入目標國市場。

        第6篇:海外直接投資論文范文

        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是伴隨著改革開放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改革開放初,一些國有外貿企業在海外經營進出口貿易,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生產性投資比重有所提高。進入90年代后,跨國經營主體進一步多樣化。目前,除了大中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也表現出很強的生命力,境外投資額增長很快。截至2006年底,我國累計對外直接投資(非金融類)為733.3億美元,建立境外中資企業超過1萬家,投資分布在全球168個國家和地區。僅2006年對外直接投資就達161.3億美元,同比增長31.6%。從事跨國經營的企業已達3萬多家,對外承包工程企業1800多家,對外勞務合作企業600多家。從2001年開始的5年間,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長66%,對外承包工程年均增長25%,對外勞務合作年均增長11%。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境外中資企業(非金融類)的總資產已超過2000億美元,年銷售收入超過1500億美元,年實現利潤177億美元。另據德意志銀行2006年的一份研究報告預計,在未來5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年均增長率可能超過20%,并將在2011年達到600億美元,成為亞洲地區最大的對外投資國,中國的跨國公司群體已經出現。

        跨國公司通常以一個國家為基地設立母公司,同時又在其他一個或多個國家設立不同的實體,接受母公司的管理、控制和指揮,從事各種經營活動,這樣一種富有高度組織性的巨型企業客觀上需要有高度嚴密科學的管理。發達國家跨國經營具有雄厚的物力、財力、人力等優勢,在資金、技術運用上積累了上百年的經驗,具有熟練的、規范的、科學的管理技術。而我國境外企業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缺乏應有的經營自利,難以對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做出靈活的反映,制約了企業跨國經營的進一步發展。而且多為國內母公司的附屬公司,在單一目標市場各自為戰,分散經營,缺乏組建戰略聯盟的意識;管理人員的選派被視為照顧或福利,綜合素質差,缺乏企業家才能。因此,我國境外投資企業數目雖然可觀,卻少有真正意義上的具有影響力的跨國公司。

        對于現代跨國企業來說,資產總額、銷售收入、市場份額、資本市場市值等規模的大小是擠身于世界級企業的顯著標志,美國《財富》雜志評選出的世界500強的主要依據是對公司營業收入的規模進行排名。進入美國《商業周刊》的1000家企業,則要根據各企業在股市的市值大小進行排名:企業規模意味著經營實力和市場競爭地位和影響力,若達不到相當的規模,就無從談及世界級的企業。大是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基礎,但大而不強,意味著效率低下,同樣缺乏競爭力,做強是發展的關鍵。做大可以通過政府手段加以解決,做強則需要企業內在的實力。因此,大企業應瞄準世界著名跨國公司找差距,定戰略,在企業國際化戰略上下工夫,提高競爭實力。我國聯想、海爾企業國際化戰略上的成功,說明我國部分企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具備沖擊世界級企業的潛能。論文

        二、我國跨國公司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盡管我國企業在跨國經營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與世界級跨國公司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海外企業中盈利的占55%,收支平衡的占28%,虧損企業占17%。這說明中國的跨國公司還處于發展中國家企業國際化的初級階段。具體表現在:

        首先,海外投資規模不大,戰略優勢不明顯。據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透露,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僅占全球FDI的0.5%,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僅占國際工程發包額的2.1%,在外勞務人數僅占國際勞務市場的1.5%,“走出去”的規模仍然偏小。投資項目仍以中小型為主,單個項目的平均投資額雖然已經由2002年的281萬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448萬美元,但與發達國家海外平均投資額約600萬美元、大型跨國公司平均投資約6000萬美元的規模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因此我國的跨國投資整體水平偏低,規模不大資本不足,尚未形成明顯的戰略優勢,影響了我國企業在境外的擴張和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是制約我國企業跨國經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海外投資結構不盡合理。中國海外投資,在行業結構上,貿易型投資企業比重偏高,制造業投資企業比重才剛剛過半,在地區結構上,投資遍及五大洲168個國家和地區,雖然投資的區域比較廣泛,但對外投資的46.8%集中在港澳地區,其次是北美,占13.7%。從整個海外投資布局來看,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投資明顯偏少,影響了中國對外投資市場的進一步拓展,市場布局上的戰略意圖、戰略層次有待進一步凸顯;投資方式雖然已經由“綠地投資”向跨國并購等方式擴展,但經營方式仍比較單一,作為跨國經營中資本運營的重要手段——并購,實施的頻率和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根據《2001年世界投資報告》公布的數據,200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額達到6870億美元,其中跨國并購投資達4410億美元,所占比重高達63.6%。但目前我國海外直接投資中新建方式約占78%,而以收購、兼并方式建立的企業僅占22%左右。

        第三,海外投資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世界跨國公司的滲透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高科技產品和資本、知識、技術密集型產品。一些高技術產業,比如航天航空、微電子、生物工程等,在現代跨國公司中逐步成為支柱產業。而我國企業在科技方面比較落后,許多企業沒有技術優勢,更沒有形成核心技術。因此,盡管我國的跨國經營投資范圍廣、涉及行業多,“十五”期間也陸續建設了一批境外研發中心、工業產業集聚區,對外承包工程也向EPC總承包、BOT等更高層次發展,大項目逐漸增多,技術含量逐漸提高,但以貿易性企業及資源開發和加工企業為主的初級格局尚未有根本改觀。中國最大海外投資企業的主要投資都集中于資源開發和制造加工業,如中國冶金進出口公司投資1.12億美元與澳大利亞合資建立恰那鐵礦,首鋼總公司斥資1.2億美元收購秘魯鐵礦,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通過中信加拿大公司與加拿大鮑樂公司、巴瑟斯特公司聯手收購了塞爾加紙漿廠等,這些都表明資源開發業仍是我國海外直接投資的重點;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產業結構層次和轉換速度都明顯滯后于發達國家。目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業分布為:資源開發(林業、礦業、漁業)、加工制造、交通運輸、建筑承包、醫療保健、旅游服務等領域。由于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資源開發業和初級加工制造業,大約處于由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轉換的過渡時期,因而尚未形成直接投資的產業體系。

        第四,海外投資宏觀管理體制滯后。我國企業的跨國經營管理體制嚴重滯后,部門分割,各自為政,缺乏統一且透明的政策。由于宏觀管理的無章、無序,造成資本投入失控,加之財務制度、經營管理的不規范,造成了海外企業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海外企業監管制度不健全,造成了內部風險管理的失控;海外投資立法工作顯得滯后和單薄,尤其是海外保險與保證制度,在許多方面甚至還是空白;海外投資在體制上仍然帶有濃厚的部門和地方所有的行政隸屬關系的色彩。國內跨國集團的上級主管部門(部門或地方政府)對企業的經營決策仍保持高度控制。當前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最大體制仍然是政企沒有完全分開,政府對企業投融資、進出口貿易等一系列市場活動采取審批制,過細的產權和人事管理,在部門與地區利益的驅動下對企業的聯合、重組、收購、兼并,進行行政干預等,凡此種種,嚴重影響跨國企業的健康發展。

        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首先是缺乏全球化的理念和國際化的思維,以及缺少跨國經營和管理人才。從某種程度上講,國際化人才是我國跨國企業最稀缺的資源。

        三、發展我國跨國公司的對策思考

        1.制定明確的國際化經營戰略。戰略管理是企業戰略策劃、制定、實施和控制的過程。我國跨國企業要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對自己的行為進行通盤謀劃,合理確定企業戰略目標,科學制定戰略方案,并加強企業戰略的控制。由于不同國家的公司參與全球市場的程度不同,跨國經營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產品出口,即公司跨越國家邊界銷售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多國經營,即公司在一個以上的國家市場中開展經營活動,每個市場一般被看作是獨立的,總部會實施一定程度的控制并對各地經營活動施加影響;全球經營,即公司從整體上選擇和利用全球市場機會,在全球范圍內組織資源,以實現獲得全球競爭優勢的目的。采用全球市場戰略的對外直接投資一般出現在如美歐日等廣泛國際化經營的企業,而我國的跨國公司由于國際化經營的歷史較短,全球化戰略的程度較低,大多處于由多國經營階段或向全球經營轉型的過程當中,因此實施海外經營時應選擇目標更為明確的多國市場戰略。隨著企業競爭能力的不斷提升和海外經營參與程度的不斷深入,逐步過渡到全球市場戰略。

        2.培育跨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國際競爭力是指一國企業在一定的外部經濟環境下,成功地進行國際生產與經營活動的能力。與發達國家企業相比,我國企業的競爭力存在較大差距。要在充滿風險的國際舞臺上競爭,求得生存并不斷壯大發展,就必須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尤其是企業的研發能力,這是取得海外經營成功的關鍵。一個企業沒有自主知識產權,沒有知名品牌,沒有獨特的研發技術就談不上核心競爭力,也不可能具有國際競爭力。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研發投資都在5~10%之間,強者高達20~30%,巴斯夫一家的研發人員就超過1萬人。目前,世界跨國公司的研發機構又頻頻進入我國,這對我國的自主研發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因此,加強企業的研發體系建設對于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顯得尤為緊迫。

        3.采用漸進式海外發展模式。我國跨國企業一方面人力資源匱乏,缺乏對海外市場的深入了解,另一方面資金實力不足、規模小、抵御風險能力差,因此應采用漸進式海外發展模式,即從國內市場——海外市場一產品直接出口——海外代表處——相鄰海外分公司——相鄰海外子公司——海外建廠——擴大海外市場區域——全球市場。漸進模式是一種從地理和經營方式上逐步演變、循序進入的擴張方式,以提高跨國經營成功率。漸進發展模式有利于不同資源、文化、綜合能力的融合、培養與吸收,逐步增強跨國企業實力,從周邊國家擴張到歐美發達國家,并最終走向全球。

        4.加強跨國經營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我國跨國企業的當務之急是必須按照國際市場需求,樹立現代化的管理思想,盡快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強化企業的質量管理,加強企業的營銷管理,重視信息管理。我國企業在跨國經營過程中遇到反傾銷、反補貼以及企業蒙受的種種損失,主要是源于不熟悉國際慣例,不能按國際通行的規則開展經營活動,因此企業必須嚴格遵照國際慣例和規則行事,按國際規范、慣例加強海外分支機構及跨國經營活動的管理。

        第7篇:海外直接投資論文范文

        【關鍵詞】區域經濟風險;中國海外投資;因子分析法;聚類分析法

        1.引言

        近年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規模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而且增速也是在逐年提高(除2008年、2009年由于金融危機增速稍有減緩外)。而據最新的統計結果顯示,僅2010年1月至8月,中國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金額就已超過了500億美元。調查顯示,中國目前已經超過德國和法國,成為第二大“對外投資最有潛力的國家”。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招商引資到海外擴張,這樣的轉變,不僅是中國國力增強的標志,也是中國企業國際地位提升的體現。

        然而,在這龐大投資數據背后的卻并不盡是風光無限,隨著“開疆擴土”進程不斷加快,新的挑戰也不斷出現。“走出去”這條路顯然從一開始便不是一條坦途,比如,眾所周知的中鋁聯合美鋁收購力拓9%的股份,最終帶來的卻是近750億元的損失,而上汽收購雙龍最終也以慘淡收場,TCL集團收購湯姆遜也難逃失敗厄運。關于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失敗的案例數不勝數,而成功的案例卻如鳳毛麟角,屈指可數。中國貿促會經濟信息部4月21日在第三屆中國企業跨國投資研討會上《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現狀及意向調查報告》時指出,迄今為止,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是1/3成功,1/3失敗,1/3不賠不賺。

        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中國企業為什么在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屢遭滑鐵盧顯然很有必要。當然,對于東道國政治、經濟等環境的不了解,缺乏相應的風險評估、風險管理意識是中國企業多次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便試圖建立一個風險評價模型,對海外直接投資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評估分析,進而為企業海外投資行為提供指導性建議。

        2.海外投資區域的選擇

        2.1 關于海外投資區域經濟風險的界定

        本文對海外投資所面臨的區域經濟風險的理解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過程中,由于東道國經濟形勢的變化所導致企業面臨的風險,具體包括東道國經濟增長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市場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投資環境、勞動力環境等。

        對于經濟增長風險,我們通過國內生產總值進行衡量;而對于通貨膨脹風險,我們則通過通貨膨脹率以及廣義貨幣量來衡量;市場利率風險,我們則通過實際利率水平以及居民儲蓄率進行衡量;匯率風險我們則通過該國貨幣與人民幣的匯率水平進行衡量。此外,我們還將使用該國進口總額、出口總額、經常賬戶情況、投資總額來衡量該國的投資環境,通過失業率來衡量該國的就業水平,因為海外直接投資,多會牽涉到與當地雇員間的勞工關系,而實務中,很多海外投資企業因為無法處理好當地的勞資關系而導致敗走麥城,所以當地的就業情況也必須列入我們對經濟風險的考察范疇中。同時,我們還將政府債務列入考察范圍中,因為政府債務往往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稅收政策、土地政策,從而導致該國經濟形勢發生變化。

        2.2 論文主要研究區域的選擇

        本文要研究區域經濟風險,即中國海外投資流向地的經濟風險情況,首先我們要確定我們所要研究的區域。

        下面,我們首先觀察近兩年來中國海外投資的主要流向地情況(見表2.1和表2.2)。

        忽略中國香港、澳門、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等地,中國在2010年海外投資主要流向的前十個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盧森堡、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緬甸、俄羅斯聯邦、土耳其、蒙古和韓國(圖2.1)。其中流向各個國家的投資金額如圖2.1所示。

        綜合考慮近年來中國海外直接投資流向各經濟體的流量總額、經濟體的經濟地位以及近年來中國海外投資增長的趨勢等,本文決定選取澳大利亞、新加坡、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聯邦、蒙古、韓國、英國、法國、德國、印度和巴西等12個國家進行區域經濟風險分析。

        3.區域經濟風險評價模型

        3.1 樣本數據采集

        本文中所使用的數據,多來自銳思數據庫(http:///cn/)、國研網統計數據庫(http://.cn/web/)以及國泰安數據服務中心(http:///)。由于本文分析的主要是中國海外直接投資的區域經濟風險,因此多涉及國外數據,在以上數據庫的基礎上我們重點借鑒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庫(IMF)、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數據庫(OECD)、世界銀行數據庫。

        因為數據牽扯到國外各個經濟體的數據,而各國數據更新速率往往不同,綜合考慮了數據的及時性與一致性,在本部分的數據,我們主要使用的是各個國家從1993年到2010年的時間序列數據。

        3.2 因子分析評價模型

        3.2.1 指標選擇

        首先,我們對所選擇的12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產出缺口占潛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國內投資所占GDP比重、通脹率(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平均)、通貨膨脹增長率、失業率、經常賬戶余額、實際利率、匯率(兌人民幣匯率)等指標的數據進行了匯總,選擇指標及其理由如下表3.1所示。

        3.2.2 因子分析:各國區域經濟風險評價

        首先,我們使用因子分析法對各國各經濟指標進行分析,然后通過最大方差法進行旋轉,得出各主要因子及其載荷矩陣。之后,依據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選擇主成分,并匯總各個國家的貢獻率矩陣,如表3.2所示。

        由于每個國家對應的潛在因子都可以概括原始信息近90%的信息量,因此我們可以用這潛在因子來估算每個國家對應的區域經濟風險情況,其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1)

        其中,代表第i個潛在因子的貢獻率,n代表潛在因子個數,代表第i個潛在因子值。

        通過上述計算,我們得到了關于各個國家從1992年到2009年經濟風險的一系列評價值,如表3.3所示:

        3.3 聚類分析:各國區域經濟風險分類

        由于樣本數目較少,只有18年的數據,因此,我們選擇使用CLUSTER過程進行小樣本聚類,在對上述風險值標準化后,我們使用SPSS軟件編程聚類分析得到如表3.4結果。

        聚類顯示,上述12個國家被分為了三類,其中第一類包含8個國家,第二類包含2個國家,第三類也包含兩個國家,具體各個類比所包含的國家情況如表3.5所示。

        我們觀察表3.5第三列,即R-squared with Own Cluster,它給出了每一個指標變量的自身相似系數的平方和R2,該值越大,說明該變量越應該分到該類。顯然上述第三列值均較大,達到95%以上,說明我們這種分類是合理的。

        通過分類我們發現第一個類中包含澳大利亞、英國、新加坡、美國、加拿大、韓國、法國、德國等8個國家;第二類包含印度與南非兩個國家;第三類包含蒙古與俄羅斯兩個國家。即歐美韓日等發達國家被歸屬為一類,印度與南非被歸為第二類,而俄羅斯與蒙古兩個位于中國北方的國家則被歸屬為第三類。上述結果顯示,歐美等發達國家與南非、印度、蒙古和俄羅斯之間,區域經濟風險存在著顯著差異。

        如圖3.1可見,發達國家區域經濟風險呈現出逐年遞減的趨勢,且波動情況非常有規律。除了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導致這些發達國家經濟風險稍微有所上升之外,其余時間經濟風險水平值均保持較低水平且穩步下降。

        觀察第一類國家18年間經濟風險走勢如下圖所示:

        而印度與南非,其區域經濟風險在上世紀普遍較高,且波動較大,但隨著21世紀以來兩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加快,其經濟風險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其經濟風險必將繼續下降,非常適合投資。

        同時兩相比較,印度的經濟風險下降潛力更要好于南非,更適宜進行投資。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后,南非的經濟風險出現了上升趨勢,而印度卻依舊保持下降勢頭,說明印度抵御全球經濟風險的能力要強于南非。

        而俄羅斯與蒙古的區域經濟風險,在1998-1999年底達到了高峰,這是因為當時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對其有深刻的影響,走出危機之后的兩個國家,隨著國內經濟形勢的走好,區域經濟風險逐年下降,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則又使得兩國經濟風險出現了上升態勢。相比印度與南非兩個國家來說,其區域經濟風險的波動情況更為劇烈,因此投資于這兩個國家,更應該注意防范經濟風險。

        4.結論及建議

        4.1 實證總結

        影響一個地區經濟風險的因素眾多,而這些因素之間往往具有很大的相關性,各個變量之間往往存在著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的關系。因此,直接對這些變量進行分析,通過衡量其波動性來衡量該地區的經濟風險水平顯然是不合適的。而作為克服多重共線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主成分法可以很好地緩解這個問題,因此本文就使用了主成分法對各個地區的各個經濟指標進行因子分析,探尋支配各個經濟指標的潛在因子,通過對潛在因子的處理從而得到對各個地區的區域經濟風險評分。

        通過因子分析對各經濟體的經濟風險水平有了一個評價之后,我們使用聚類分析的方法對各個經濟體進行聚類,經過聚類發現,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其區域經濟風險具有一致性,歸為第一類,南非與印度則屬于另外一類,而蒙古與俄羅斯聯邦則屬于第三類。

        4.2 投資建議

        觀察我們所選擇的12個國家近十年來區域經濟風險的評價結果,分析了各個類型國家的區域經濟風險所具有的特征后,我們對于企業投資這些國家提出了如下的投資建議:

        參考文獻:

        [1]Davis,Karim,Comparing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Banking Crises[J].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2008, Vol.4,pp.89-120.

        [2]IMF.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R].Washington.DC,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Publication Services,2009.

        [3]魏益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研究[D].吉林大學,2005.

        [4]白遠.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風險管理[J].國際經濟合作,2005(12):7-11.

        第8篇:海外直接投資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中日,企業,國際化,成長,案例

        中國企業的海外發展始于改革開放之初,至今為止已經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轉折型起步期,在1979~1995年,首鋼集團是最典型的代表;

        第二個階段是常規型發展期,在1996~2003年,海爾集團是最典型的代表;

        第三個階段是加速發展期,2004年至今,這個階段的典型代表是聯想集團。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企業,在成長和國際化發展中積極學習外國先進企業。由于日本與中國同是非西方語言文化國家、同屬儒家文化圈、相比歐美發達國家同是后來者,所以日本企業成為中國企業最重要的學習對象。

        對應中國企業海外發展三個階段的三個代表企業,我們從日本企業中尋找了三個有比較高的可比性的企業:川崎制鐵、松下、索尼,然后分別對首鋼與川崎制鐵、海爾與松下、聯想與索尼三對企業的海外發展進行分析和比較。

        一、中國首鋼集團與日本川崎制鐵公司

        (一)首鋼的國際化發展

        首鋼的前身是1919年建立的“龍煙鐵礦公司石景山煉鐵廠”,至1949年只生產了28.6萬噸生鐵,無煉鋼能力。20世紀50年代末靠本國的能力發展成為一個從采礦、煉鐵到煉鋼、軋制的鋼鐵聯合企業。1993年粗鋼產量達702萬噸,在中國同業的排名第2位,該年利潤為42.6億元。本文主要研究首鋼1949-1995年間的發展。

        首鋼的國際化發展,至今為止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8~1987年。主要是引進外國先進技術設備、提高競爭力,在國內辦中外合資企業、獲得國際合作經驗,產品出口、了解國際市場。1985年首鋼辦了第一個合資企業;1980年第一次產品出口,當年創匯120萬美元;到1987年出口額達670萬美元,主要是鋼鐵產品。

        第二階段,1988~1991年。出口擴大,海外投資起步。1991年首鋼綜合出口創匯達2.1億美元。1990年,首鋼派出的專家成功地完成了美鋼聯(USX)7座大型轉爐自動化改造的軟件設計項目。1988年7月,首鋼投資340萬美元收購了美國麥斯塔(MASTA)工程公司70%的股份。麥斯塔公司是國際著名的老牌冶金工程設計公司。

        第三階段,1992年以后。海外經營迅速擴大。1992年10月,首鋼斥資2000余萬美元與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有限公司等聯合收購上市的香港東榮鋼鐵股份公司,首鋼擁有51%股份。1993年2月又收購了寶佳公司,4月收購了三泰電子公司,5月收購了開達投資公司,8月收購了海成公司。1992年11月,首鋼競標獲勝,以1.2億美元收購秘魯鐵礦公司(HierroPeruCo.)全部股權。首鋼在香港收購上市公司后,抓住機會實行供股集資。1993年首鋼出口創匯和海外經營額達到6.3億美元。

        (二)川崎制鐵的國際化發展

        川鐵的前身是1918年川崎造船所建立的鋼鐵廠,1950年獨立出來成立“川崎制鐵株式會社”,1974年鋼產量達到1600萬噸。2002年9月,川崎制鐵與日本鋼管公司合并為“JFE控股公司”。本文研究的是1950-1990年間川崎制鐵的發展。在這一期間,川崎制鐵的海外發展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50~1966年,產品出口、原料進口、引進技術。由于日本大型鋼鐵企業的焦煤和鐵礦主要靠進口,所以他們必須積極出口鋼材換取外匯。川崎制鐵從50年代初就出口鋼材,60年代已經大批量出口,與此相適應的就是建立國際銷售網絡。1961年在美國建立貿易辦事處,1964年在西德建立歐洲辦事處,然后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辦事處。在這個階段里,川崎制鐵從歐美引進了8項重要技術,包括純氧煉鋼、連鑄、計算機管理等等。從1962年與巴西鐵礦公司簽訂長期供應合同起,陸續與外商簽訂多項鐵礦和焦煤的長期供應合同。另外,1964年川崎制鐵向菲律賓鐵礦公司提供選礦和燒結技術援助。

        第二階段,1967~1974年,原料跨國化。從1967年起,川崎制鐵開始在原料領域進行海外直接投資,該年在菲律賓建立合資公司PCP生產球團礦。1971年起,川崎制鐵陸續在巴西、利比里亞、加拿大、澳大利亞參股幾家鐵礦煤礦的建設。1974年末,在菲律賓設立獨資的燒結礦企業PSC公司。

        第三階段,1975~1990年,生產跨國化。1975年,川崎制鐵的股票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早在1974年3月,川崎制鐵已經與巴西政府、意大利依爾瓦公司三方在巴西合資設立圖巴朗鋼鐵公司(CST,設計年產量300萬噸鋼),川崎制鐵占24.5%的股份;但真正建設是70年代后期,1983年11月高爐點火開始生產。1984年在美國合資建立加州鋼鐵工業公司(CSI),川崎制鐵占20%股份。1985年在巴西合資建立鐵合金生產企業,川崎制鐵占20%股份。1989年在美國合資建立ArmcoSteelCo.,設計年產量450萬噸薄板,川崎制鐵占50%股份。

        (三)首鋼與川崎制鐵的比較

        相同的方面有:(l)都屬于后發展的企業。川崎制鐵和首鋼的真正發展都是在50年代以后,它們在誕生和發展,尤其是國際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是一大批同行業中的先行者的激烈競爭環境。(2)核心技術是“外來的”。這是伴隨著上一項特征在技術方面的必然現象。

        差異的方面有:(l)基本路線的差異。川崎制鐵屬于較早國際化的路線。首鋼則不同,其先期,主要指1949年到l978年期間,是屬于關起門來、以自力發展為主,在企業規模已經壯大到一定水平,即在進入80年代國門打開,首鋼才開始其國際化進程。所以,首鋼屬于自力發展到相當大的程度,再搞國際化的“轉折型”路線。(2)活動方式的差異。相比較而言,川崎制鐵的國際化顯示循序漸進方式,例如:先出口鋼材和進口鐵礦焦煤,然后在各國設辦事處;相隔8年左右才開始對外國礦業直接投資,而且是少數股權;又隔了七八年,才開始在外國合資搞生產企業,直到1989年的合資項目中所持股份才提高到50%。相比之下,首鋼的國際化則顯示突發和躍進性,例如,在美國剛設了第一個機構才幾個月就收購了一個工程技術公司,這作為其初次海外直接投資已經帶有某種“躍進性”;在南美洲大陸上幾乎沒有什么經貿活動的情況下,一下子投資1.2億美元全資收購了秘魯鐵礦,更是兼具突發性和躍進性的活動。(3)股權策略的差異。在海外直接投資中,川崎制鐵堅持以少數股權為主,首鋼則以多數股權為主。總而言之,川崎制鐵走的是低風險路線,首鋼則是高風險路線。我們將上述差異歸納如下(參見表1)。

        表1首鋼與川崎制鐵國際化歷程的主要差異

        基本路線

        股權策略

        進展方式

        川鐵

        較早國際化。

        少數股權為主

        循序漸進為主。

        北美例:先出口、再設貿易機構、

        再合資礦業、再辦合資生產廠。

        首鋼

        先關門自力發展到

        較大規模后,才開

        放搞國際化

        多數股權為主

        突發和躍進較多。

        南美例:沒有任何經貿活動的前

        提下,投1.2億美元獨資辦礦。

        二、中國海爾與日本松下

        (一)海爾集團

        1984年,海爾集團的前身----虧損147萬元的青島電冰箱總廠引進德國利勃海爾公司的生產設備和技術,從事電冰箱的生產和銷售。到2009年,海爾在全球建立了29個制造基地,8個綜合研發中心,19個海外貿易公司,據市場研究機構歐洲透視(Euromonitor)的數據,海爾在全球白色家電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場占有率5.1%,已經成長為世界級的跨國公司。海爾集團海外發展有以下特點:

        (1)海爾是中國常規型海外發展的典型企業。

        (2)海爾是中國企業投資新建方式跨國化的代表者。海爾的海外投資采取了以綠地新建為主的進入方式,請見表2。

        時間

        地點

        進入方式

        功能

        股權

        1996年8月

        印尼

        新建

        生產銷售冰箱

        合資

        1997年6月

        菲律賓

        新建

        生產銷售冰箱等

        合資

        1997年8月

        馬來西亞

        新建

        生產銷售洗衣機

        合資

        1997年11月

        南斯拉夫

        新建

        生產銷售空調

        合資

        1999年4月

        美國

        新建

        銷售家電

        合資

        1999年4月

        美國

        新建

        生產冰箱

        獨資

        1999年9月

        伊朗

        新建

        生產銷售洗衣機

        合資

        2000年

        尼日利亞

        新建

        生產銷售家電

        合資

        2000年

        越南

        新建

        生產銷售冰箱

        合資

        2000年

        孟加拉

        新建

        生產銷售家電

        合資

        2000年11月

        烏克蘭

        新建

        生產銷售空調

        合資

        2001年3月

        巴基斯坦

        新建

        生產銷售洗衣機

        合資

        2001年

        突尼斯

        新建

        生產銷售冰箱等

        合資

        2001年6月

        意大利

        并購

        生產冰箱

        獨資

        2003年

        約旦

        新建

        生產銷售洗衣機

        合資

        2007年

        泰國

        并購

        生產冰箱

        獨資

        表2海爾集團的海外投資

        資料來源:作者根據《海爾人》近年各期數據整理。

        (3)海爾是中國企業漸進方式跨國化的代表者。無論放在中國的范圍、還是放在全球的范圍,海爾都是一個漸進主義的典型。海爾在海外投資過程中還有以下特點:1)地域的角度:由進到遠。先是香港(設貿易公司),然后是東南亞,再后是美國歐洲,等等。2)經濟文化的角度:從相似到差異。先是在發展中國家里選擇了華人經濟文化影響較大的印度尼西亞,然后在發展中國家里選擇了英語和天主教文化的菲律賓,再后是西方文化的美國歐洲,等等。3)產品/業務的角度:從單一到多樣。先是選擇與當地公司相比最具競爭優勢的一個產品/業務進入,然后再逐漸增加產品/業務。

        (4)高度重視合資合作。海爾作為國際家電行業的一個后來者,在至今為止的十幾項海外投資中,只有美國工廠、意大利工廠和泰國工廠是獨資的,但他們只承擔生產職能,營銷公司仍然是合資的。在產品設計環節上,海爾同樣采取了合資合作的方式。

        (二)松下

        日本松下電器公司是日本工業企業戰后首批海外直接投資者,并且長期保持著日本企業海外子公司數目最多的第一位置。

        二戰后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的國際化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1)產品出口階段,1951~1960年。1951年松下公司開始向東南亞、南美出口干電池、收音機等產品;1953年出口擴大到美國,先在紐約設立了辦事處,1954年出口美國收音機,1959年在美國設立了貿易公司。在這個階段里的1952年,松下公司與荷蘭飛利浦公司在日本建立了一個合資公司,引進了飛利浦的先進技術。

        2)發展中國家建廠,1961~1967年。1961年松下公司在泰國進行了初次海外投資,與當地公司合資建立生產干電池的工廠,揭開在發展中國家投資建工廠的序幕。到1967年底,松下公司已經在發展中國家建立了8家工廠。

        3)發達國家建廠,1968~1978年。1968年松下公司分別在澳大利亞和法國投資建廠,進入在發達國家建工廠的階段。1973年松下公司進行了首次海外并購,在西班牙收購了一家小型吸塵器工廠。

        4)發達國家建大型工廠,1979~1989年。1979年松下公司在美國投資建設大型彩色電視機制造廠,進入在發達國家進行大項目投資新建的階段。

        5)大型海外收購,1990年起。1990年松下公司耗資71億美元收購美國音樂公司(MCA),開始大型海外收購。對MCA的收購最后以失敗告終。

        表3松下電器的海外發展

        年份

        投資地

        股份

        產品

        1961年12月

        泰國

        48.6%

        電池等

        1962年10月

        中國臺灣

        60%

        收音機等

        1965年 9月

        馬來西亞

        43%

        家電

        1996年 3月

        哥斯達黎加

        100%

        電池等

        1996年 3月

        秘魯

        100%

        電池

        1966年11月

        坦桑尼亞

        100%

        電池等

        1967年 9月

        菲律賓

        80%

        家電

        1967年12月

        巴西

        100%

        電池、收音機

        1968年 2月

        澳大利亞

        100%

        音響等

        1968年 3月

        法國

        100%

        收音機等

        1970年 7月

        印尼

        55%

        家電

        1970年 9月

        比利時

        50%

        電池

        1972年 5月

        印度

        40%

        電池

        1972年 5月

        加拿大

        100%

        音響等

        1973年 9月

        西班牙(收購)

        99%

        吸塵器

        1974年 6月

        英國

        100%

        音響等

        1979年 4月

        美國

        100%

        彩電

        來源:《海外進出企業總覽’96》東洋經濟新報社1997年。

        (三)松下與海爾的比較

        (1)先談相同之處,松下與海爾同為各自國家企業海外漸進式發展的典型代表,也是綠地新建進入方式的典型代表,還是合資合作的典型代表。日本松下公司一直是海爾學習的榜樣,張瑞敏曾指出:“松下就是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經過四五十年的奮斗成為世界知名的大品牌。人們都說通過松下來了解日本,那么能不能通過海爾的努力也形成一個大品牌,依靠這個品牌來了解中國。”我們認為,海爾學松下公司學得非常好,在有些方面還超過了松下公司。

        (2)松下公司在日本電子行業企業海外發展中,實際上是一個戰略跟隨者,他跟隨的是真正的先行者索尼公司。例如:索尼公司率先在海外設立工廠——1960年5月在愛爾蘭建立的收音機工廠投產,松下公司跟隨著于1961年底在泰國建立工廠;1961年索尼公司成為第一家在美國發行ADR(預托證券)的日本企業,后來在1970年其股票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而松下公司則在1971年也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索尼公司1989年耗資34億美元收購美國哥倫比亞影視公司,松下1990年耗資71億美元收購美國音樂公司。

        海爾與松下不同,他在中國家用電器行業海外發展中一直處于領頭羊的地位,例如在出口發達國家市場、自主品牌、海外建廠、收購歐洲企業等等。

        (3)海爾在海外發展的速度/節奏上明顯快于松下。請見表4,我們可以看出,在海外發展的每個階段,海爾都比松下明顯的快,幾乎都要快一倍。

        表4海爾與松下跨國化比較

        松下 海爾

        1.從出口到海外建廠: 1951-1961=10年 1990-1996=6年

        2.建廠:發展中到發達 1961-1968=7年 1996-1999=3年

        3.從建廠到收購: 1961-1973=12年 1996-2001=5年

        4.從建廠到境外上市: 1961-1971=10年 1996-2003=7年

        5.從小購到大購: 1973-1990=17年 2001- =?

        6.從建廠到建R&D: 1961-1976=15年

        到1997年14個,300人 已建D&D 9個

        7.CEO當地化 : ? 1999年美國公司

        資料來源:邦光史郎:《松下電器門產業》東京講談社1990年。《海爾人》各期。

        (4)在干部當地化方面超過松下公司。日本公司在跨國化上最差的項目就是干部當地化,尤其是CEO當地化,松下公司也不例外。從表4的第7項可以看出,海爾在CEO當地化上超過了松下公司。張瑞敏曾談到:“有時候我想美國公司為什么往往會比較成功地進行國際化,日本公司為什么有時候不太成功,因為日本公司很難接受外來人。例如在中國,一個人到日本公司去干,升到比較高的位置不太可能;而美國人在中國開公司,有時候甚至美國人都可以不來,全用你中國人,反而比他們自己在這兒做要好得多。”

        三、中國聯想與日本索尼

        這一對企業在可比性上不如前兩對企業,我們選擇他倆主要是想分析國內市場作用的差異,因此采用簡練的表述方式。

        聯想公司1984年誕生于中國北京的中關村,雖然也有一些國有背景,但一直被視為民營企業。初期,由于行政管制不許可聯想生產電腦,只好在1988年闖到香港去開發經營電腦主板,面向國際市場銷售,獲得成功。1994年聯想出口主板500萬套,占全球市場10%,進入全球前五名之列。

        電腦主板業務的成功,聯想被中國政府批準生產電腦。從1990年起聯想在國內建立起個人電腦的生產和銷售網絡,一路披荊斬棘終于在1996年打敗IBM、康柏等成為中國PC市場第一,并保持至今。隨著在國內PC業務的上升,聯想逐漸放棄了主板的生產和(國際)銷售。2001年,一方面中國加入WPO,另一方面PC行業平均利潤下降,聯想采取多元化戰略,仍然面向國內市場;三年后宣告多元化戰略失敗,裁員收縮戰線。此時IBM找上門,希望把PC部門賣給聯想。聯想決定一搏,2004年底以17億美元收購IBM-PC。

        日本索尼公司1946年成立,由于國內電器市場規模有限而且競爭激烈,“戰后才產生的索尼在國內難以取勝”。所以從1953年起決定把經營重點轉到國內市場,第一個目標是外銷內銷各占50%;1959年基本實現該目標后,開始海外建生產廠和銷售公司。進入70年代,索尼在美歐多地大興土木建工廠,逐漸形成全球生產體系。在索尼總銷售額中海外市場的比重,70年代末已達到65%,1990年則達到75%。

        索尼與聯想在各自國家同期的企業中,都是擁有優秀企業家和較多技術能力的佼佼者,但主要由于日本與中國國內市場規模的差異,使兩者走上不同的成長道路。索尼很早就把重點轉向國際市場,并越走越堅決;聯想在初期由于行政管制被迫去開發國際市場,一旦行政批準就一頭扎入國內市場,并完全放棄國際市場,即使遇到困難后仍以國內市場為目標實施多元化戰略,最后是臨危一搏抓住IBM送來的機會開始跨國化發展。不過聯想的這種跨國化方式也創了一個記錄:大型企業以大型跨國并購方式直接“走出去”,在日本企業中尚無先例。為此我征詢了多位日本學者,也得以證實。

        四、小結

        日本企業一直是中國企業在成長和國際化方面的學習對象。從以上三對企業的比較中可以看出,中國企業超強的學習能力以及由此帶來的實際成果。

        在中國企業海外發展的初期,首鋼作為“第一個吃螃蟹者”,與日本川崎制鐵相比,可以明顯看出中國企業沒有經驗、由于體制的原因膽子又大,所以,往往事倍功半,成績不理想。

        但是到了第二個階段(1996-2003年),通過海爾與日本松下公司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到海爾的學習非常優秀,在發展速度和任用國際人才方面,已經開始超過老師。

        在第三個階段(2004年至今),聯想公司等中國企業正在嘗試超越老師的模式。聯想的國際化道路在中日企業成長的歷史中創了兩個記錄:一個第一是大型企業以大型跨國并購方式直接“走出去”——這在日本企業中尚無先例;另一個第一是在制造業以“蛇吞象”方式跨國并購——2004年聯想年營業額30億美元,IBM-PC年營業額90億美元——這在日本企業中也無先例。當然,這種通過跨國并購一步就實現全球化的“聯想道路”,是企業國際化諸種道路中風險最大的極端形式。

        2004年以來,中國企業在制造業領域頻頻出現大中型并購發達國家企業的事項——2010年中國吉利公司并購瑞典Volvo轎車又是“蛇吞象”——其比重和頻度超過了日本企業。

        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跨國并購上升為世界各國對外直接投資中的主導方式。根據《世界投資報告》上的數據推算,在全球向外國直接投資總量中跨國并購的比例,20世紀50年代大約是30%,60年代大約是40%,70-80年代在50%上下,90年生重要變化,請見表5。由于對外直接投資與跨國并購的統計口徑并不一致,所以表中括號中的比例數只是近似數。從表中可以看出,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總量中跨國并購的比例在90年代中期以后已經達到80%上下,2007年高達89.3%。

        表5全球跨國并購總額

        1990年

        1506億美元

        (62.7%)

        1995年

        2290億美元

        (65.4%)

        1997年

        6500億美元

        (69.9%)

        1999年

        8650億美元

        (83.2%)

        2000年

        12660億美元

        (89.7%)

        2005年

        7160億美元

        (75.5%)

        2006年

        9740億美元

        (74.5%)

        2007年

        16370億美元

        (89.3%)

        第9篇:海外直接投資論文范文

        作者:主學鴻 單位:云南財貿學院經濟研究所

        一、國際直接投資和跨國公司(TNCs)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日益增大,據聯合國貿發會議《世界投資報告》,國際直接投資是當代世界經濟的“發動機”或“引擎”。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和企業管理專家積極加盟國際直接投資和跨國公司的研究隊伍,當然,迄今仍未創立能全面、科學、系統地解釋全球性國際直接投資的理論。在解釋這種普遍的對外投資現象時,傳統國際貿易理論顯得蒼白無力。在古典的靜態國際貿易理論模型中,假定前提是:商品完全自由流動,而生產要素則不流動;市場是完全競爭的,沒有貿易壁壘(Handelsbarriere),因此,商品和服務的國際交易將保證資源的最佳配置。古典國際貿易理論認為,要素投人方面的貿易是不必要的。因此,廠商沒有對外直接投資的積極性和動力。要提出國際直接投資理論,就必須著眼于動態比較優勢,修正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或另辟蹊徑,設法尋找諸如廠商微觀經濟學、產業經濟理論、區位理論和資本理論等經濟分支中的有機合理成分。52幾乎所有的理論在解釋對外直接投資時都構造了部分或局部均衡模型。艾爾迪萊克(Erdilek)1976年指出,由于多國公司(MNCs)最不可能在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運營,因而微規經濟學一般均衡的基本假設不適合多國公司。完全競爭假設對提出和發展國際貿易純粹一般均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和投資理論并末蘊涵對外直接投資理論。由于人們日益重視對跨國公司(TNCs)的研究,因此,能找到有關對外直接投資的資料越來越多。迄今,國內外學者對跨國公司的一般性質已有了深人的研究和把握。令人滿意的對外直接投資理論應該具有三個基本特征。首先,這樣的理論必須能夠解釋廠商對外直接投資這一全球性現象出現的原因。一個廠商必須抓有某種特定優勢,才能克服在東道國經營分、子公司增加的額外成本。因此,對外直接投資理論必須解釋廠商所擁有的特定優勢的來源以及其分、子公司如何與當地廠商、其他跨國公司進行競爭。最重要的是,對外直接投資理論要能解釋廠商為什么選擇對外直接投資,而不選擇許可證轉讓技術和出口。其次,對外直接投資理論要能解釋對外直接投資的國別布局和產業格局。最后,這樣的理論亦應能解釋對外直接投資雙向流動這一常見的現象,即甲國的乙企業在乙國投資,乙國的甲企業亦在甲國投資。

        二、現代意義的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發端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1960年斯蒂芬•海默(St叩henH•Hymer)的博士論文《民族國家公司的國際生產經營:對外直接投資研究》提出的寡頭壟斷理論。寡占反應理論是海默對跨國公司進行系統研究以后提出的。海默認為,直接對外投資的主要動機是廠商控制國外生產經營的愿望。之所以有這樣的動機,是因為該廠商在國內不完善競爭條件下運營。他認為,控制國外生產經營的愿望,不僅是為了更好地利用其資產,而且是采取戰略行動來消除國內外的競爭。海默還認為,為了充分獲取廠商所擁有的某些優勢和能力的收益,控制國外生產是必要的。他分析了廠商如何通過國際水平一體化和國際垂直一體化來充分利用、發揮自身優勢的問題。因此,海默第一個提出,對外直接投資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寡占市場結構條件下使廠商所有權特定優勢的收益最大化。海默亦指出,對外直接投資不僅涉及資本的流動,而且還涉及技術和企業家精神的流動。也就是,他認為,外國所有權往往是以廠商擁有的優勢先進技術為基礎的。因此,外國廠商對外直接投資給東道國提供了示范效應(demonstrationeffeets),因而會產生技術溢出效應(spilledeffeets)。后來,卡夫斯(R•E•Cavcs)對海默的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經濟理論(壟斷優勢理論)作了系統化。卡夫斯認為,對外直接投資主要出現在母國和東道國具有某種市場結構的產業。對于水平或橫向對外直接投資,產業的特征是產品差異化和寡頭壟斷;而垂直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主要是為了避開寡占的不確定性和給新競爭對手的進人設置障礙。尼克博克(F.T一Kniker.boeker)進一步發展了跨國公司寡占理論,他認為,寡頭壟斷廠商相互跟隨進人新的國外市場,是一種以對外直接投資作為防御武器的戰略,即進行防御性投資。在寡占的市場結構條件下,一旦一家廠商進行對外直接投資,在國外建立分、子公司,其他廠商跟著這家廠商對外投資,以抵消第一家廠商行動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一般地說,產業組織理論或市場結構理論強調,在寡占條件下,廠商擁有某些所有權特定優勢(theownership一speeifieadvantages),要讓這種所有權特定優勢在國外獲利,最好是在國外建立分、子公司,而不是進行出口或技術轉讓。可是,什么是所有權特定優勢呢?所有權優勢的外延有以下幾方面:首先是技術優勢。技術在許多對外直接投資理論中一直起著中心的作用。這表明,一廠商想在海外直接投資,是因為它希望在東道國開發利用其先進優勢技術。從更廣的意義上看,技術不僅包括著新產品、新機器和新生產工藝,而且還包括管理、市場營銷等“軟”技術。因此,有些廠商之所以在海外直接投資,可能是因為其擁有先進的管理和市場營銷技術;但更重要的是,擁有先進技術本身并不是廠商技術對外直接投資的充分條件,僅是一個必要條件而已,因為先進技術亦可以通過技術轉讓許可證協議、出口含有先進技術的產品等方式加以利用、發揮。第二是投人供給優勢。激發廠商對外直接投資的所有權特定優勢亦包括對某些自然資源,某些特殊類型的勞動、財力、知識等投入的排他性(即獨家)控制,或廠商能以優惠條件得到這些投人。不過,對投人的獨占控制亦只是對外直接投資的一個必要條件,因而不能完全解釋廠商為何對外投資,而不進行許可證技術轉讓和出口。第三是規模經濟和風險分散化。所有權特定優勢亦可能是某些大廠商在寡頭壟斷條件下獲得的規模經濟。由于存在反托拉斯幾法或來自其他大廠商的有力競爭,因此,為了得到更大的規模經濟,有必要對外直接投資。大廠商亦有能力將其經營活動國際分散化,這樣就可以降低廠商的總風險。柯亨(Cohen)在分析對外直接投資的原因時強調了分散風險的重要性。他認為,為了分散風險而對外直接投資的觀點是有很強說服力的。例如,這一論點解釋了大廠商為什么對外直接投資傾向更強,因為大廠商所面臨的風險更多、更大。該論點亦能解釋雙向對外直接投資形成的原因以及對外直接投資在不同的產業程度、水平不同的原因。不過,這種觀點對一廠商在分散風險時為何要進行直接投資,而不是進行間接或證券投資并未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最后是資本市場不完善。國際資本的典型特征就是不完善。艾利伯在《一種對外直接投資理論》一文中試圖從新的角度解釋對外直接投資。他認為,在寡頭壟斷市場條件下,大廠商在資本市場上擁有所有權特定優勢。具體說就是,母國有些廠商能以比東道國廠商高的速度將相同預期收益流資本化,因為它們能從國際資本上借到利息率低的貸款。在國際資本市場中,決定貸款利率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貸款所用的貨幣貶值風險。貨幣越強,貸款利息率就越低。跨國公司借貸時,貸款是以母國貨幣進行的。因此,美元趨強,成了受歡迎的貨幣時與東道國廠商相比,美國跨國公司實際貸款利息率較低,艾利伯的匯率理論能有力地解釋50、60年代的對外直接投資,因為那時美元是強幣。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以來,西德(BRD)、瑞士和日本的對外直接投資增加,艾利伯的理論亦能做出合理的解釋,因為那時德國馬克(DM)、瑞士法郎、日元都升值,是強幣。不過,這一理論解釋不了近年來美國、英國FDI持續增加的原54因。因為70年代末以后,美元和英鎊都退化成了弱幣。實際上,有相反的觀點認為,一國貨幣弱時,一國廠商所受對外直接投資的刺激更大,因為廠商希望在強幣地區投資以后,將外國貨幣兌換成本國貨幣時可能會獲得收益。因此,對外投資是對貨幣貶值的一種沖銷。很顯然,艾利伯對外直接投資理論不能用來解釋相同貨幣區內國家之間的對外直接投資,而在50年代和60年代,英鎊區內國家之間的對外直接投資很重要。此外,艾利伯理論亦解釋不了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由于許多發展中國家不存在資本市場,或資本市場尚未形成,外匯受管…制,給對歹卜直接投資融有不同的來源和以不同一的貨幣為基礎,因此,艾利伯的貨幣區直接對外投資理論在這種情況下是無效的。以上所論及的所有權特定優勢表明,成為跨國公司并在海外投資主要是寡一占市場條件下的大廠商。技術是關鍵的所有權特定優勢,因而很多認為,在東道國建立國外廠商意味著資本密集型技術(這不太適合發展中國家)轉移到了東道國。后來,小島清和小擇輝智對這種國際投資的寡占理論提出了挑戰。小島清認為,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主要有三類,即自然資源導向型、市場導向型和生產要素導向型。他倆認為,上述提及的由寡古市場條件下所有權特定優勢激發起的這類對外直接投資不具有普遍性,它僅代表美國型對外直接投資;與此相對應的是日本型對外直接投資。具體說就是,小島清和小澤輝智認為,日本型對外直接投資,是由具有相對競爭市場結構的中小型廠商進行的。此外,這些日本廠商轉移的勞動密集型技術亦不是很具體的某項生產技術,而是不涉及最新技術、僅涉及成熟技術的一般產業經驗或訣竅。日本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東道國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因為對外直接投資的日本廠商喜歡轉移那些忱較容易學會、吸收、擴散和改進的勞動密集型技術。這幾類技術自然與發展中國家(Ll)C。)擁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相適應。因此,日本型對外直接投資是順貿易型的;而美國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母國擁有比較優勢和東道國擁有比較劣勢的那些產業,因此,美國型對外直接投資不會促進來自東道國的出口,因而是逆貿易型或反貿易型的。韓國學者李春浩發現,在韓國和日本的直接投資中的某些證據表明,與美國型對外直接投資相比,日本型對外直接投資的出口導向強,大寡占廠商起不了支配作用。其重要意義是,國際直接投資(FDI)壟斷或寡占理論解釋不了不以寡占市場結構、產品差異化和對高級技術的控制為基礎的日本型對外直接投資。問題的關鍵是,國際直接投資寡占理論,由于將自身限制在所有權特定優勢上,因而限制了自身的解釋力。就日本型國際直接投資理論來說,應該強調的是區位特定因素。

        三、由于壟斷優勢理論和寡占理論解釋不了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全部動機和戰略,其他理論(如產品生產周期理論、區位理論)亦只能部分解釋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時機選擇、區位,因而70年代以后出現了國際直接投資的內部化理論,并在英、加、美等國廣泛流行。該理論實際上是研究所有權特定要素理論的擴展和引伸。由于擁有所有權特定優勢,因此,廠商奉行外向型戰略,是有利可圖的,但這本身并不能解釋一廠商為什么要直接投資,而不出口或以許可證轉讓技術。本質上,內部化理論認為,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是將不完全市’場內部化。一旦不完全市場跨越民族國家界限內部化,跨國公司便形成了。因此,內部化和國際化有密切的聯系,將一市場內部化的思想1934年卡爾多(N•Kaldor)在《廠商的均衡》一文中首先提及,1937年科斯(R•H.Coase)在《廠商的性質》一文中加以發展,1961年彭露斯(E•T•Penrose)又加以進一步發展。巴克萊(P•J•Buekley)和卡森(M.Casson)在《多國企業的未來》一書中首次將內部化思想引人對外直接投資理論。實際上,早在1970年海默和約翰遜(J,Johnson)就已有創立內部市場,替代不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外部市場的思想,只是沒有明確論述而已。內部化理論認為,內部化收益來源于避開了外部市場的不完善。內部化當然亦有成本,但是其帶來的收益大于成本,因而內部化是值得的。能產生內部化收益的不完善市場至少有5類。第一,由市場聯結的相互依賴的生產經營活動可能產生很大的時滯。在缺乏遠期市場協調此類活動時,就產生了將這些活動的市場內部化的強大動力。第二,在中間產品市場,要有效地利用市場權力(marketpower)就需某種類型的差別定價,而在外部市場上這是不可行的。第三,在市場權力雙邊集中導致不確定或不穩定的議價形勢時有必要將市場內部化。第四,由于買賣雙方對產品的性質或價值的理解認識不對稱,因而出現市場不完善。此時最好將市場內部化。第五,政府干預國際市場可能導致不完善市場。從這些型不完善市場的性質可以看出,內部化力度、貨幣最強的是各類知識市場,因此,知識生產以及蘊涵這種知識的產品生產,其市場應該內部化。知識市場的內部化有助于推動知識生產的長期規則,能保障對所產生的知識的壟斷控制,能使轉讓定價手段的實施成為可能。由于很難客觀地評估知識價值,因此,對知識交易比較容易采用轉讓定價措施。跨國界的市場內部化將取決于區位特定因素。當東道國不存在區位特定優勢時,廠商只會在本國將市場內部化,并通過出口產品來利用這種優勢。這說明,廠商更喜歡出口,而不是許可證轉讓技術、工程承包和協定。當東道國擁有區位特定優勢時,亦即國外的要素成本能降低時,廠商會跨越國界將市場內部化,即將國際要素市場內部化。對外直接投資的內部化理論認為,實質上,導致對外直接投資的并不是所有權特定優勢(即技術、營銷、管理、規模經濟、分散風險、產品差異化等優勢),而是通過跨越國界將這種優勢內部化,更有利地利用、發掘這種優勢。如果內部化產生不了這樣的利得,那么廠商會寧可通過出口或以許可證轉讓技術來發揮這些優勢。馬基(S•P,Magee)在《知識與多國公司:一種直接對外投資的攫取理論》一文中亦試留將多暑企業(MNEs)的生產經營活動與知識(信息)生產的市場內部分聯系起來。他認為,對外直接投資最翼烈的動機是攫取知識投資上的私人收益。大寡占廠商是知識的創造者,因而要設法在廠商內部跨國界地組織其交易。這樣,該廠商能保證讓最大限度地搜取其在新知識(即產品的創造、產品的開發、生產函數(功能)的發展、市場創造、獲利能力等方面的新知識)投資的私人收益。獲利知識影響另四種新匆識。馬基認為,多國公司(MNC的成功地轉讓技術,要么是這些公司擴大后,能將新產品公共產聲所產生的外部性內部化,要么是因為處在起初集中度高的產業。因此,馬基對外投資攫取利潤的理論仍與寡占市場結構相聯系。在寡占市場結構中,大廠商擁有知識生產的所有權特定優勢。因此、大廠商在解釋日本型對外直接投資和第三世界跨國公司(TNCs)的發展時顯得蒼白無力。此外,為了證明弗農的壽命周斯理論,馬基認為,在開發廠商在國外建立分、子公司之前有很長一段時伺,新產品用于出口,這亦可以用對外直接投資攫利理論解釋。:這是因為獲利性表明,新知識隨工廠的數量、地理分布的分散而不斷貶值,因為泄密的可能性增56大,防止泄蜜(保密)的成本上升•因此,只是在新產品階段的后期,通過國豚內部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新知識的收益。可惜,由于產品壽命局期解釋對外投資格局(尤其是發達國家之間的投資格局)效力不斷滑坡,因此,事實證明_,馬基這樣做無異于畫蛇添足。

        四、在當代影響甚廣、甚大的國際直接投資理論是J‘H•鄧寧的國際生產綜合理論,亦稱折衷理論。從實質上看,鄧寧的折衷理論概括總結了以前各種對外直接投資理論,因此,該理論是對內部化理論的深化和發展。折衷理論認為,對外直接投資有三個構成要素或決定因索。一是廠商的所有權特定優勢,這種優勢應該是其競爭對手所不具有的,諸如先進技術、壟斷權、良好的資薄容量及使用和經營、市場營銷技能等都是這種優勢。二是廠商所擁有的內部化優勢(theinternalisationad-vantages)。所有權特定優勢能有利可圖地內部化時,才會有對外直接投資。二是東道國和母國解區位特定因素。這在分析區位理論時亦系統地探討過。對外直接投資折衷理論的創新之處是,它提供了一條將國際生產不同理論聯系起來的主線,(表略)是鄧寧用來展示其折衷理論的。(表略)表明,只有抓有所有權特定優勢.一廠商才會認為有必要對外直接投資,出口或以許可證轉讓技術。不過,如果能將這樣的所有權特定優勢內部化,在對外直接投資、出口和以許可證轉讓技術三者中,該廠商更喜歡對外直接投資。最后,如果由于國外區位有區位特定優勢使所有權內部化有利可圖,那么廠商將決定對外直接投資,而不是出口或以許可證轉讓技術。鄧寧亦重視國際生產的國別特定因素。國別特定因素本身并不能解釋對外直接投資,但可解釋國際貿易(Welthandel)。實際上,正是在國別特定因素被廠商所有權特定優勢所取代的情況下出現對外直接投資,不過,不能認為國別特定因素和所有權特定因素是根本獨立的。事實上,國別特定因素將產生和保持所有權特定優勢和區位特定優勢。例如,大標準化市場將派生大寡占廠商;政府教育、訓練、R乙D政策將影響在某特定國家的某些廠商的經營管理和技術優勢。鄧寧認為,投資存在發展周期,在一個周期中,一國國際投資地位與其發展水平相聯系。開始時一國的外來投資和對外投資微乎其微,隨后外來投資增加,接著對外投資亦增多;后來,外來投資減少,但凈國外投資仍是負數;最后,對外投資快速增加,凈國外投資成了正數.,由此可知,鄧寧的綜合理論實質上不是嚴格意義的國際直接投資理論。因為盡管該理論有很強的解釋力,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包含了幾乎其他所有的對外直接投資理論。就此意義講,折衷理論只是一個框架,從中可以引伸出很多具體對外直接投資理論;它之所以受歡迎,就是因為它是研究對外直接投資理論者手中有用的工具箱。此外,鄧寧還提出了國際直接投資發展階段理論、國際技術轉移選擇理論,對發展中國家不同階段應采取什么樣的引進外來直接投資策略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外直接投資理論中較有影響的國際直接投資理論和區位理論都僅能解釋國際直接投資的一個側面,解釋力很弱,亦沒有實證有力的支持,很多情況只能解釋美國跨國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FDI)。我國學者對跨國公司、國際直接投資理論亦有深人的研究。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在老校長,聯合國跨國公司委員會顧問滕維藻先生的指導下,形成了很強的研究國際直接投資和跨國公司的隊伍,該研究方向畢業的博士近達20多人。冼國明教授的《跨國公司與當代國際分工》在國際上影響很大。研究國際直接投資,探討其理論的歷史發展,對我國改革開放,尤其是如何利用外資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從內部化理論可知,跨國公司為了保持技術優勢等所有權壟斷優勢,寧可通過跨國市場內部化,在國外直接投資設廠,利用轉移價格向子公司轉讓技術,牢牢地將技術秘密和訣竅控制在公司內部,阻止技術在當地的擴散。因而我們吸引外國跨國公司來華投資,想借此吸引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期望值不可太高,也就是通過吸引外來直接投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并不很現實。如果是國內資金不足而利用外來直接投資,進而創造就業機會,增加國家稅收,那么吸引跨國公司來華直接投資可以達到預期目的。從鄧寧的國際生產綜合理論看,無論采取何種方式,跨國公司都將控制技術,不會輕易將技術轉讓給我國,更不會將先進技術轉讓給我國企業。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首页 | 亚洲人成站在线 | 亚洲国产人物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色区在线电影 | 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亚洲性爱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