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熱病人護理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醫學心理學是研究人體如何保持健康以及在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一門科學,護理人員不僅要具備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術,還必須掌握心理學知識,在實際工作中通過語言、表情、舉止行為等給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病人解除思想顧慮,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1.1 疾病本身所致的心理變化:高熱主要是神經系統和神經體液調節產生了紊亂,表現為大腦皮質功能失調。病情繼續發展,體溫持續升高,病人將出現心跳、呼吸加快,出汗、口渴,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軟弱無力等癥狀,有的甚至出現精神癥狀,如頭痛、嗜睡、譫妄等。兒童尚可出現抽搐。
1.2 期待性焦慮心理變化:大部分病人期待醫護人員重視自己的病情,要求在診斷上盡快確診,在治療上藥到病除。
1.3 依賴、思親的心理變化:病人因肉體上的痛苦產生變異心理,使他們更加思親念故。病人在生活上、心理上需要親人的照顧和安慰來減輕內心的壓力。
1.4 恐懼性心理變化:為了盡快確診,輔助檢查繁多,如血、尿、糞以及有關體液的實驗室檢查,相應的儀器檢查和注射、輸液等。病人產生恐懼和不安心理,擔心病情嚴重和留下后遺癥。
1.5 確診后的心理變化:如確診為一般疾病,則病人心理得到滿足,心情愉快,配合治療;如確診為惡性疾病,病人一旦得知,會驚恐萬分,甚至走上絕路。
2 高熱病人的心理護理
2.1 解除高熱所致的軀體痛苦和心理反應:采用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措施,保護腦、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另外,要重視疾病引起的心理反應,隨時掌握病人的心理變化,因人而異,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工作。注意防止自身的言行引起病人的誤解,主動介紹高熱常識,幫助病人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2.2 體貼病人,給予較多的心理支持,消除期待性焦慮心理,樹立治愈信心。醫護人員要以熟練的技術,沉著、禮貌、熱情的態度取信于病人,才能融洽感情,配合治療。如遇到急躁、粗暴、遇事苛求的病人,醫護人員要耐心解釋,滿足其合理要求,這樣才能逐步消除病人期待、焦慮的心理,樹立治愈信心。
2.3 做好各種檢查和診斷前的心理護理,解除病人恐懼不安的心理。高熱病人檢查繁多,醫護人員將檢查計劃告訴病人,使病人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主動配合。在各項檢查操作前,要說明操作時的方法和可能出現的不適。
2.4 作好病人的衛生及安全工作:高熱病人出汗多,要注意隨時更換衣物、被褥。對躁動、譫妄的病人,應加床擋或重點守護,防止意外。
2.5 確診后的心理護理:如是一般疾病病人,多鼓勵病人注意補充營養和室外活動,以早日康復。若為疑難重癥,除上述各種方法護理外,在心理上應給予更多的護理,告訴病人心理因素與疾病康復的重要關系。
【關鍵詞】頸髓;損傷;護理
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人69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13例,年齡在20~68歲之間,傷后就診時間為0.5~8h,致傷原因:高處墜落致傷24例,空中重物砸傷15例,車禍致傷30例。
2 護理
2.1心理護理:頸髓損傷后,病人往往產生恐懼、憂郁、悲觀的心理狀況[1]。在本組病例中所有患者均產生悲觀、厭世的情緒。護士應與患者溝通交流,使患者對護士產生信任感,介紹一些頸髓損傷恢復良好的病例,使他們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鼓勵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指導家屬積極參與、協助安排患者生活護理,使病人充分體會到親人、朋友的溫暖。以周到的服務、熟練的技術、耐心的解釋、親切的安慰,減輕病人的恐懼,消除其悲觀的情緒,以積極的心態來配合治療和護理[2]。
2.2呼吸系統的護理:經常與患者溝通,了解是否存在心慌、氣短等癥狀。病人若出現呼吸困難,立即給予吸氧,有窒息危險時,及時行氣管切開,氣管切開后給予氣道濕化。方法為:取1.25%碳酸氫鈉溶液2-8ml,用無菌注射器沿管壁注入。注入的量及間隔時間根據痰液的粘稠度而定。有研究表明用碳酸氫鈉氣道沖洗是保證氣道濕化和預防肺部感染較為可靠的措施。其臨床效果明顯優于生理鹽水+糜蛋白酶[3]。及時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暢。氣管切口每日換藥,氣管內套管每日清潔消毒。隨時觀察氣管套管有無松脫,如果自主呼吸消失,立即行人工呼吸,以呼吸機維持生命。
2.3顱骨牽引的護理:嚴密觀察病人的血壓、脈搏、呼吸,以防止在牽引過程中發生意外。牽引重量從1.5kg開始,最多不超過10kg。牽引后將床頭抬高20-30cm,保持頸部中立位,頭部及枕部墊以棉墊,以防止壓瘡的發生。牽引針孔每日兩次酒精滴注,防止針孔感染。經常調節牽引弓,防止突然脫落,并告之家屬不可隨意松脫牽引,以免發生意外。
2.4高熱的護理:本組病例中高熱病人16例 。護理措施:將病人安置在有空調的室內,給予物理降溫。如果物理降溫效果不理想可應用如下降溫方法:將大量的輸液如5%葡萄糖或林格氏液放置冰箱冷藏格,箱溫調致4℃備用。使用時用棉套包裹好,按靜脈輸液法把低溫液體按60滴/分左右速度輸入病人體內,液體量在750-1000ml左右。其中14例病人體溫在半小時開始下降,另2例病人在3h后體溫開始下降。12h內全部病人體溫均降至正常范圍內。降溫時每15分鐘測一次體溫,按體溫下降的速度調節滴速與輸入總量。當體溫降至37.5℃時,停止輸入低溫液體,防止體溫降得過低。
2.5褥瘡的預防及護理:反復與病人及家屬強調皮膚護理的重要性,講解護理的方法及翻身的目的,以取得病人合作。2.6泌尿系統的護理:我科收治的69例病人均給予留置導尿。使用弗雷式三腔尿管。大大減少了逆行感染的機會。每日消毒尿道口兩次,告知家屬尿袋不能高于恥骨聯合。每周更換一次尿管。傷后2-3周開始定期開放導尿管,訓練膀胱括約肌。每周做尿培養一次。鼓勵病人大量飲水,并將床頭抬高20-30cm,以預防感染的發生。
2.7胃腸功能紊亂的護理:傷后一周應限制飲食,2-3周代謝趨于正常后,給予高蛋白、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食物,從流食過渡到半流食、軟食、普食。少量多餐,多飲水,指導病人家屬為患者做以臍為中心的順時針按摩,防止便泌發生。經常向病人宣傳飲食與疾病康復的密切關系,了解病人飲食習慣,創造良好環境,促進病人食欲,愉快用餐。
2.8功能鍛煉:向患者說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及目的,鼓勵患者做抬頭、擴胸、深呼吸和上肢的運動,以增加心肺的適應能力,同時被動運動,按摩下肢及多關節,以預防關節粘連和強直。使病人及家屬熟知功能鍛煉的方法并執行。也可請中醫師按摩,輔助理療針灸。
3 護理效果
通過對病人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使病人放棄了悲觀厭世的想法,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護理;69例病人最終均恢復了自主呼吸;通過對16例高熱病人進行物理及藥物降溫,病人的體溫得到良好的控制;通過大力宣傳褥瘡的預防方法,我科自2006年起無一例病人發生褥瘡;泌尿系的感染率比2005年下降30%;胃腸功能紊亂的病人住院期間胃腸功能得以恢復,并建立了良好的飲食習慣;病人出院時能夠意識到進行功能鍛煉的必要性,掌握鍛煉的手法,自理能力得以加強。
總之,護理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密切觀察頸髓損傷病人的病情變化,認真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工作,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病人生存質量,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
參考文獻
[1]陳玉春.心理干預對老年股骨頸骨折后的護理療效觀察 [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5):114.
【關鍵詞】 腎綜合征出血熱 漢坦病毒 低血壓休克
腎綜合征出血熱又稱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屬病毒引起的以嚙齒類動物為主要傳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人群對本病普遍易感,一年四季均可發病。發熱、出血、球結膜水腫、休克、蛋白尿及急性腎功衰竭等為其特征性臨床表現;典型病人的病程呈五期經過,依次為: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復期,重癥病人可有二期或三期重疊現象,病情發展變化快。目前本病尚無特異性病原治療,采取綜合療法、預防性治療。2008年1月到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出血熱病人37例,經過積極治療和及時、有效的護理,均痊愈出院?,F將我們對出血熱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2008年1月到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出血熱病人37例;男29例、女8例;年齡19-61歲,平均45歲;農民26例、城鎮居民8例、野外作業人員3例;輕型2例、中型27例、重型8例;住院23-45天,平均31天;經過治療護理,全部康復出院。
2 護理
2.1發熱期
2.1.1高熱病人應以物理降溫為主,可給予頭部冷敷或大血管處放置冰袋,但不宜行酒精擦浴,以免加重小血管損傷,物理降溫的同時要注意保暖。忌用大劑量發汗退熱劑,以防血容量進一步下降。
2.1.2臥床休息至多尿后期,給予熱量充足(不少于900卡/日)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對因惡心嘔吐而難以進食者,應靜脈滴注含電解質的葡萄糖溶液,以提供熱量,補充電解質和能量消耗,對抗外滲,預防低血容量,減少腎臟損害。
2.1.3發熱期病人出現頭痛、眼眶痛、腰痛,稱為三痛。應囑病人絕對臥床休息,注意觀察疼痛的部位和性質,給病人擺好舒適,以減輕疼痛。必要時按醫囑給予止痛劑。避免按摩腎區疼痛部位,以免發生腎破裂出血。
2.1.4密切觀察體溫、脈搏、血壓、脈壓差、神志、尿量及末梢循環情況。一般每4小時測體溫、脈搏、血壓一次,詳細記錄24小時出入液量。尤其在發熱末期體溫下降時,應特別警惕低血壓休克出現。注意觀察皮膚出血情況及嘔吐物、排泄物的量、顏色和性質,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做好搶救護理工作。
2.2低血壓休克期
2.2.1病人取平臥位,切忌搬動,注意保暖,必要時給氧,供給足夠熱量。準備與抗休克有關的藥物及器械,做好搶救準備工作。保持病房安靜舒適,做好病人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安慰,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2.2密切觀察病情,每15-30分鐘測血壓一次,并注意病人的脈壓差、神志、呼吸、心率、尿量、面色和末梢循環狀況,準確記錄出入量及嘔吐物、排泄物的情況。
2.2.3擴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根本療法,強調早期、快速、適量。休克早期進行擴容治療,補液量少而擴容效果好;快速補充有效血容量可使功能性細胞外液恢復,矯正組織灌注量,維持血壓;適量補液可防止加重心臟負擔。
因此,應建立良好的靜脈通路,保證早期、快速、適量輸液,遵醫囑及時、準確輸入液體和擴容藥物。應用血管活性藥物時應密切觀察血壓變化并做好記錄,根據血壓及時調整藥物滴速,勿致血壓過高或過低。
2.3少尿期
2.3.1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液量,注意尿量、尿的顏色和性質,及時留取標本送驗。嚴格控制輸液量及輸液速度,量出為入,24小時補液量應按計劃分配輸入,預防急性肺水腫及心衰的發生。
2.3.2少尿期應給予低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b、c、k的食物,少吃鉀鹽豐富的食物。氮質血癥消失后可逐漸增加蛋白質和含鉀豐富的食物。
2.3.3少尿期的主要表現是尿毒癥、酸中毒和水電解質紊亂,嚴重者可出現高血容量綜合癥,甚至使出血加重。因此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患者意識狀態、消化道癥狀、出血傾向和呼吸的改變,密切觀察可能發生的尿毒癥、高血鉀、高血容量綜合癥、心功能衰竭、肺水腫、腦水腫、出血及繼發感染等并發癥,并做好相應護理。明顯的氮質血癥、高血鉀、高血容量綜合癥患者,可應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透析期間按透析常規進行護理。
2.4多尿期
2.4.1仔細做好出入液量的記錄和相關化驗檢查,盡量鼓勵病人進食進水,飲食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半流質和含鉀食物,量出為入,不能進食者可靜脈補液,保持水電解質平衡,謹防脫水而發生繼發性休克。
2.4.2防止繼發感染。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多尿期病人易發生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因此需注意口腔衛生和泌尿道衛生,必要時做室內空氣消毒,忌用腎毒性藥物。
2.4.3指導患者逐步增加活動量,但應避免勞累。切勿麻痹大意,防止意外發生。
2.5恢復期 經多尿期后患者尿量逐漸恢復至每日2000毫升左右,腎臟濃縮功能好轉,精神、食欲基本恢復,但少數患者可遺留高血壓、腎功能障礙、心急勞損和垂體功能減退等癥狀,因此應囑患者注意休息,一般1-3個月,補充營養,逐漸恢復正常生活和運動。定期復查營養狀況、血壓、腎濃縮功能等,并采取相應措施。
2.6健康教育 積極推廣接種出血熱疫苗是預防本病的有效措施。野外作業人員要注意保護皮膚、防止損傷,避免接觸螨、鼠及其排泄物,積極開展防鼠滅鼠及防螨滅螨工作。
3 小結
腎綜合征出血熱起病急、病情重、復雜多變、并發癥多,臨床治療護理要求較高。需要醫護密切配合,熟練掌握病程各期特點,勤巡視、勤觀察,及時發現病情變化,采取針對性有效措施,促進病人康復。
【關鍵詞】外科感染病人臨床護理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116-01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手術治療的感染性疾病和發生在創傷、手術、器械檢查或有創性檢查、治療后的感染,臨床較多見。
1 非特異性感染病人護理要點
非特異性感染的主要共同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肌能障礙和寒戰、高熱等全身癥狀。全身化膿性感染是致病菌侵入人體血液循環,并在體內生長繁殖或產生毒素而引起嚴重的全身感染癥狀。其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起病急、病情重、發展迅速,體溫高達40-41。C,頭疼、頭暈、甚至淡漠,脈搏細速,白細顯升高,代謝失調和肝腎損害?;撔愿腥镜牟∪说淖o理診斷有焦慮、體溫過高、疼痛、營養失調,潛在的并發癥有膿血癥、感染性休克。護理措施包括:做好心理護理,病情觀察,全身療法的護理等。
1.1護理要點
針對病情定時監測血壓、心率、脈搏、呼吸及體溫的變化。高熱者給予物理降溫或遵醫囑給予藥物降溫,降溫過程中鼓勵病人多飲水,防止虛脫,及時鍘量并記錄降溫后的體溫。及時協助病人更換衣褲及被服。膿毒敗血癥的病人,寒戰、高熱時遵醫囑進行血培養。遵醫囑對重癥病人給予靜脈補液,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必要時給予輸血。遵醫囑早期、大劑量或聯合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療中注意治療效果及副作用的觀察。觀察傷口局部情況,保持敷料清潔、干燥,有引流者保持引流通暢。急性淋巴炎及淋巴結炎的病人,協助其進行物理治療。丹毒為接觸性傳染,應實施床邊隔離。護理時用枕墊將患肢抬高。手部急性化膿性感染的病人,切開引流后肢體制動,患肢抬高。感染好轉后指導其早期進行功能鍛煉。疼痛的病人,遵醫囑給予鎮痛藥物。.鼓勵進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質飲食、半流食、直至普通飲食。加強基礎護理,預防褥瘡、墜積性肺炎及泌尿系感染的發生。
1.2健康指導
定時、定量、正規服藥,注意藥物副作用觀察。指導病人及家屬掌握如何預防疾病傳播的相關措施。合理搭配飲食,滿足機體蛋白質及熱量的需要。保證充足休息及適當的體育鍛煉。
2 特異性感染病人護理要點
特異性感染主要包括破傷風和氣性壞疽。破傷風是破傷風梭茵侵入傷口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引起的一種急性特異性感染。臨床主要表現為肌肉持續性收縮和陣發性痙攣,病人開始出現張口困難,隨后牙關緊閉,面部表情肌收縮出現“苦笑面容”頸部肌群收縮出現頸項強直,背部肌群收縮出現“角弓反張”主要的護理診斷為:吞咽困難、營養失調,潛在的并發癥有肺炎和啼不張。護理措施:安置病人于特定的環境,遵醫囑給藥,做好病情觀察,防治并發癥的發生,做好消毒隔離和健康指導。氣性壞疽是梭狀芽孢桿菌引起的一種以肌組織壞死或炎癥為特征的急性特異性感染,起病急、愈后差。主要的護理診斷為:疼痛、組織的完整性受損、體溫過高、營養失調等。護理措施:嚴格的執行消毒隔離,做好病情觀察,做好傷口和疼痛的護理,做好營養支持的護理。
2.1 破傷風病人護理要點
2.1.1 護理要點
按圍手術期病人一般護理要點。安置病人于隔離、避光、安靜的單人房間,工作人員人室穿隔離衣,走路輕、說話輕、操作輕,盡量把各項工作安排在同一時段完成,避免誘發病人抽搐的發作,病室內備好急救藥物及物品。詢問過敏史,做TAT過敏試遵醫囑應用抗痙攣藥物,若出現大發作前的征象,及時通知醫生。遵醫囑加大解痙藥物劑量,并做好病情觀察及記錄,協助醫生盡早施行清瘡術。若對病人采取冬眠療法,做好冬眠過程中的各項監護,遵醫囑及時調節冬眠藥物劑量,使其處于淺睡眠狀態。滿足病人營養供給,遵醫囑實施鼻飼或胃腸外營養。病人常因抽搐而致尿潴留,遵醫囑留置尿管并持續引流尿液。加強基礎護理,預防肺部感染、褥瘡、泌尿系感染的發生。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用后的物品,均應嚴格消毒;傷口敷料進行焚燒,以防交叉感染。
2.1.2 健康指導
告知病人不可忽視對木頭、銹釘等刺傷、深部感染傷口的處理,傷后及時到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合理搭配飲食,保證充足的營養。保證充足的休息及適當的活動。
2.2梭狀芽胞桿菌性肌壞死(氣性壞疽)病人護理要點
2.2.1護理要點
按外科圍手術期病人一般護理指南。將病人安置于隔離病室,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傷口敷料給予焚燒,預防交叉感染。針對病情進展情況,必要時實施重癥監護。對深而不規則的傷口,配合醫生實施緊急清創手術,充分敞開引流。觀察并記錄創面情況,遵醫囑用氧化劑沖洗傷口,保持敷料濕潤,改變厭氧環境。遵醫囑輸新鮮血液,糾正病人進行性的貧血。高熱病人及時給予物理降溫或遵醫囑給予藥物降溫,并做好高熱的護理。遵醫囑給予大劑量青霉素抗感染治療,青霉素過敏者可用其衍化物進行治療,注意藥物療效及副作用的觀察。為提高病人的血氧濃度,增強抑菌作用,一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高壓氧治療。遵醫囑給予鎮痛藥物。加強營養,必要時遵醫囑給予胃腸外營養。好轉后鼓勵其進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加強基礎護理,預防褥瘡、肺部及泌尿系感染。需截肢者,耐心向病人及家屬解釋其重要性,使其能正確面對,注意保護病人的安全,防止意外的發生。截肢術后固定和抬高患肢,指導其進行功能鍛煉,協助病人重新設計自我形象,建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2.2.2健康指導
向病人及家屬講解有關氣性壞疽感染的傳染性及消毒隔離的相關措施。向病人及家屬講明患肢功能鍛煉的必要性和方法。協助傷殘者制定出院后的康復計劃。向截肢病人及家屬交代用拐、裝配義肢的時間與注意事項。合理搭配飲食,保證營養的供給。保持良好心態,促進機體康復。
參考文獻:
[1] 楊靚,王衛,外科常見感染的臨床護理研究進展.護理雜志,2007年03期.
【摘要】目的:是針對臨床上高熱病人降溫后半小時體溫不降或不降反升的現象,再次觀察研究物理降溫后效果。減少高熱驚厥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高熱;降溫;復測體溫
酒精擦浴、溫水擦浴都是全身冷療法,是高熱患兒常用的物理降溫措施。為觀察二種擦浴方法的療效,對80例高熱患兒進行降溫效果的比較?,F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對象 本組80例均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未經任何治療的初診患兒。男42例,女38例,年齡1歲~4歲,平均2.5歲。體溫(肛溫)在39.5 C以上。隨機分為二組,每組40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種上顯著差異,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分甲、乙兩組。甲組即酒精擦浴法,以75%的酒精加常溫冷水配成濃度為30%的酒精,溫度30 C左右,乙組即溫水擦浴法,擦浴水溫35―40 C。兩組均按護理操作常規進行,在患兒腋下、肢體、腹股溝、窩、背部等部位,以離心方向邊按摩,大血管處稍用力,擦至皮膚發紅,避免在胸前,腹部及腳心等處擦浴,每次擦浴時間20分鐘,空溫21~24C。在擦浴前、擦浴后30分鐘、60分鐘各測一次體溫,進行療效比較。
2 效果觀察
2.1 甲組:40例30分鐘體溫下降26例,無效14例,60分鐘體溫下降36例,無效4例。降溫幅度0.5~1.3C。
2.2 乙組:40例30分鐘、60分鐘體溫均有下降,降低幅度0.4~1.1 C。
結果 甲、乙兩組比較,半小時內降溫,乙法明顯優于甲法。
3 討論
小兒高熱常會發生驚厥,屬兒科急診,此時常用擦浴法進行物理降溫,以盡快降低體溫,避免驚厥發生。我們通過對80例高熱患兒采用酒精擦浴與溫水擦浴對比觀察,在擦浴后1小時降溫效果看,兩者差別不是很大。而在擦浴后半小時降溫效果乙法明顯優于甲法。酒精擦浴降溫短時間內療效欠佳其原因可能由于浴液溫度比患兒體溫低,皮膚對冷刺激敏感,使冷敏神經無興奮性增高而抑制散熱,同時由于酒精擦浴后,皮膚遇冷毛細血管收縮,有時會出現寒戰、立毛反應,使散熱障礙,也影響了其在半小時內降溫。而溫水擦浴的水溫與體溫差不多或稍高,加之按摩能使毛細血管迅速擴張,血液循環加速,達到快速散熱之目的,并且不會出現寒戰、立毛反應。溫水擦浴操作簡單易行,無需特殊材料,無副作用,病兒及家屬易于接受。在提倡護理模式轉變的今天,這項護理措施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指導社區,農村地區的家屬及時處置高熱患兒,減少高熱驚厥等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張鴻敏,趙愛玲,楊秀芹,王艷玲.高熱患者物理降溫的護理進展[J];實用護理雜志;2006年08期
【關鍵詞】危、重診病人;觀察與護理
【中圖分類號】R52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4-0110-02
1 危、重癥急診
1.1 呼吸、心跳聚停、休克、昏迷、癲癇持續狀狀。
1.2 急性心血管病 急性心梗、嚴重心律失常、高血壓危象。
1.3 急性腦血管病 出血性(腦出血)、缺血性(腦栓病)。
1.4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嘔、咳、便)。
1.5 重癥急性胰腺炎(出血壞死性胰腺炎、胰性猝死)。
1.6 急性呼吸困難、哮喘持續狀態、窒息等。
1.7 急性中毒 有害氣體中毒(CO)、藥物中毒(安眠類)、食物中毒(亞硝酸鹽)、有機磷類中毒。
1.8 各類創傷 多發傷(高墜傷)、顱腦損傷、胸外傷(開放性氣胸)、腹部外傷(開放性、閉合性)、骨折、大面積燒傷。
1.9 婦產科 功能性子宮出血、黃體破裂、子宮破裂。
1.10 其它 自溢、溺水、電出傷等。
2 危癥病人的觀察與護理
2.1呼吸系統評估。
2.1.1呼吸道評估:①觀察呼吸道是否有痰液及其它異物堵塞,及時清理,確保呼吸道通暢;②呼吸肌活動障礙者,(如格林巴利)護士應認真觀察病人胸廓起浮動度,有效協助其拍背促痰排出,嚴重呼吸肌活動障礙者,通知醫生迅速用藥;③中樞性呼吸困難者,可使用呼吸興奮劑,同時解除病變壓迫。
2.1.2呼吸質量評估 觀察患者的呼吸頻率、節律、深度及性質變化,結合臨床診斷,分析癥狀原因,采取相應的救治措施。
2.1.3缺氧程度評估 依據不同的疾病,仔細觀察患者的面色,口唇及指趾未端的紫紺程度,必要時立即進行動脈血氧分析,準確判定缺氧程度,及時調整吸氧流量或治療。
2.1.4結合以上觀察,對于嚴重呼吸困難者,除用藥物糾正呼吸改善缺氧外,必要時立即采取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進行人工輔助呼吸。
2.2循環系統評估 當循環功能受損時,全身各器官功能和結構均發生異常改變,尤其是心、腦、腎、肺等主要的器官功能衰竭,成為休克患者死亡的常見原因。
2.2.1血液動力學觀察 ①嚴密監測血壓,觀察病人面色、皮膚溫度、大血管及毛細血管充盈度;②尿量的觀察:詳細記錄每小時尿量、尿的顏色、監測尿比重,及時提供反饋性醫療信息。
2.2.2心電活動的觀察 當心排血量下降時,可導致一系列嚴重并發癥,如急性心衰、心功不全、休克、心搏驟停等,作為護士不應只掌握疾病一般癥狀的觀察及護理常規,而應嚴格掌握其心電方面的常用知識,為搶救提供全方位的臨床依據。
2.3神經系統評估。
2.3.1意識狀態觀察 明確病人所處的意識狀態,注意觀察意識的動態性變化,作到心中有數,發觀異常應激處理,同時通知值班醫生。
2.3.2瞳孔觀察 觀察瞳孔的大小、對稱性、對光反射情況,如有機磷中毒病人的瞳孔小如針尖,雙側腦疝或阿托品化時,病人雙側瞳孔散大(嚴密觀察阿托品化的度),單側腦疝時,則一側瞳孔大,一側瞳孔小或忽大忽小等。
2.3.3應用肌松劑時,應觀察或監測病人肌張力恢復情況,依病人的癥狀度,調整藥物劑量。
2.4癥狀觀察。
2.4.1高熱 發熱不是獨立疾病,而是發熱疾病的重要病情過程和臨床表現,凡遇高熱病人出現寒戰、脈搏快、呼吸急促、煩躁、抽搐、休克、昏迷等時,應警惕超高熱危象發生,一旦出現超高熱,應以最快速度降低中心體溫。
2.4.1.1嚴格降溫原則 熱者冷降,冷者溫降[5],將體溫迅速有效地降至38.5℃左右,是防止患者發生高熱驚厥的重要環節。
2.4.1.2掌握降溫措施 高熱伴煩躁、四肢末梢灼熱者,冰水擦洗或4℃0.9%鹽水1000~1500ml快速靜滴,如中毒、惡性高熱者,即冰袋、冰帽、局部與全身冰水擦浴。
2.4.2抽搐 是局部和全身骨骼肌陣發性不自主的痙攣、僵直、抽動的一組癥狀群,當大腦、脊髓等下位神經系統病變,全身性疾病精神因素等均引起抽搐發作。
2.4.2.1觀察內容 觀察抽搐發作的時間、規律、部位、明確抽搐原因,并對癥處理。
2.4.2.2護理措施 抽搐發作時立即將纏有紗布的壓舌板、筷子或毛巾置于病人上下臼齒之間;及時解開衣扣、褲帶,以減少呼吸道阻塞而改善缺氧;在四肢大關節處稍加壓予以保護,防止肢體抽搐而致脫臼、骨折。抽搐發作后:抽搐停止或減緩后,使患者側臥,頭偏向一側,防止口腔分泌物倒流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抽搐并伴有肢體疼痛及尿失禁者,遵醫囑給藥,并做好泌尿系護理。
2.4.3疼痛 凡引起機體痛性結構的受壓、牽拉、移位、發炎、血管的擴張和痙攣、肌肉的緊張性收縮等,均可產生疼痛。
2.4.3.1觀察內容 觀察疼痛的部位、性質、強度、發作時間,緩解方式及其伴隨癥狀
2.4.3.2護理措施 顱內壓增高引起的頭痛表現為持續性頭部脹痛,陣發性頭痛加劇并伴噴射性嘔吐及視力障礙者,立即給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靜滴,降低顱壓及預防腦疝發生。如腦出血患者,應抬高頭部15度,絕對臥床休息,給予吸氧;對頭痛伴腦膜刺激征者,應保持大便通暢,但不宜進行高位灌腸。外傷,腦脊液外流或腰椎穿刺可引起低顱壓,導致頭部持續性脹痛,搖頭后加重,立即靜脈滴注生理鹽水,可使頭痛減輕或緩解。顱內高壓綜合癥引起的劇烈頭痛,護士應嚴密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及生命體征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2.4.4出血。
2.4.4.1觀察內容 觀察出血的部位、色、質、量,出血途徑以及引起出血的原因;嚴密監測意識、瞳孔、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及因失血引起的相關癥狀。
2.4.4.2護理措施 立即配血,做輸血準備;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對于外傷引起的出血,盡早進行手術,防止再出血,發現活動性出血時,應立即止血;對于內科疾病引起的出血癥狀,可及時對癥止血處理,積極尋找病因。
3重癥病人的觀察與護理
3.1針對不同病種,觀察危象征兆,立即報告醫生。
3.2觀察病情發展情況 ①創傷出血:仔細觀察傷口有無活動性出血,骨折固定肢體的末梢循環;②內科出血:觀察出血的量、色、途徑,依不同情況采取相應措施;③癥狀評估:如腹瀉、水腫等病人,應進行動態連續性觀察與護理。
3.3特殊用藥的觀察 ①脫水藥:使用脫水藥時,應觀察藥物使用的時間,速度及癥狀的改善度,以便有效調整用藥方案;②擴血管藥:使用擴血管藥物時,應嚴密監測血壓,嚴格控制滴液速度,認真觀察用藥后的癥狀緩解情況,提供可靠的療效依據。
參考文獻
[1] 田萍.急診病人的觀察護理.實用護理雜志,2000;6:9
[2] 史玉泉,周孝達,汪無級.實用急診學.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5:17
【關鍵詞】 結核性腦膜炎;康復;護理
結核性腦膜炎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腦膜和脊膜的非化膿性炎癥性疾病[1],近年來其發病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可能與環境污染等因素有關。在疾病的診治過程中,臨床護理對患者預后起關鍵作用[2]。我科于2007年10月~2011年12月對40例此患者進行護理,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40例患者中,男29例,女11例;年齡12~46歲,平均29.5歲; 臨床分期:早期(前驅期)6例,中期(腦膜刺激期)30例,晚期(昏迷期)2例,慢性期(遷延期)2例;均經病史、體格檢查、腦積液檢查、腦CT、磁共振檢查以及經抗結核治療有效證實為結腦。
2 護理
2.1 常規護理 給予心電監護,患者進行低流量吸氧,備齊搶救藥品及物品。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生命體征、瞳孔情況、抽搐等情況。每2小時監測生命體征、血氧飽合度情況,觀察患者神志、瞳孔的變化。瞳孔是判斷病情輕重的主要指標,特別是行腰穿或鞘內注射時,患者雙側瞳孔散大伴有呼吸、脈搏變慢或病理性呼吸,血壓升高時,均提示腦疝的可能,及時報告給主治醫生,做好搶救患者的準備[3]。
2.2 心理護理 結腦病程長、病情復雜,臨床表現高熱、頭痛、嘔吐、抽搐、偏癱、癲癇、視力減退?;颊叱3霈F緊張、憂慮,對死亡的恐懼,或對癥狀失去信心等,頭部疼痛的加劇反過來影響情緒,形成惡性循環。護理人員應以同情、安慰和鼓勵的語言,設法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痛閾值。護理人員要主動和患者交談,多開導、體貼、關心病人,耐心細致的介紹疾病的發生及各種治療和護理的作用,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使其密切配合各項治療和護理[4]。
2.3 高熱護理 監測體溫,體溫>38.5℃時給予物理降溫,可冷敷頭部或大動脈,酒精或溫水擦浴,持續高熱、物理降溫效果欠佳者,還可藥物降溫、靜脈補液,對高熱不退、昏迷的病例可口服或鼻飼安宮牛黃丸清熱解毒,鎮驚開竅。
2.4 高熱驚厥 立即給予安定緩慢靜注,同時將頭偏一側,給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將紗布包繞壓舌板置于齒間防止舌咬傷,窒息者行人工呼吸或氣管插管,給予積極降溫的同時,顱內高壓者及時應用脫水劑,需要時可遵醫囑用冬眠療法和亞冬眠療法。
2.5 用藥護理 醫護人員要精心看護患者堅持規律、全程化療是治療關鍵,是保證患者獲得最高治愈率的最有效方法,不規則用藥或過早停藥是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因此,患者在住院期間,護士應始終堅持督導化療。同時,要掌握相關的藥物知識,嚴密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并給予及時、妥善的處理,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
2.6 基礎護理 保持室內衛生、空氣清新、溫度濕度均適宜。注意補充營養,飲食以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為宜,以增強體質,增加免疫力。昏迷者給予鼻飼,同時做好鼻飼的護理,可選擇混合奶、雞湯、水果汁等高營養流質飲食,鼻飼飲食溫度要適宜,每次進食后,應注入少量溫開水沖洗胃管,避免食物殘渣積存管腔中變質,導致胃腸炎或堵塞管腔。口腔及皮膚護理,高熱病人易發生口腔炎, 可給予口腔護理。病人大量出汗后應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及時更換衣褲,使病人舒適,防止感染,預防褥瘡。
2.7 偏癱的康復護理 早期偏癱康復護理是預防萎縮最有效的方法。患者臥于硬質床上,保證正確的臥床姿勢,且經常更換,在床上進行各部位的被動運動,有規律地運動癱瘓的關節,每日3~4次,每次每個動作10次左右,活動順序由上而下,由大關節到小關節,循序漸進,幅度由小到大牽伸攣縮的肌肉肌腱及關節周圍組織,多做與攣縮方向相反的運動,直到主動運動恢復。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及淋巴回流,以減少腫脹,亦是對患肢的感覺刺激。對肌張力高的肌群采取安撫性質的推摩使其放松,對肌張力低的肌群則予以擦摩和揉捏。有一部分患者會遺留下痙攣、肌力減退、攣縮畸形、甚至軟癱的后遺癥,仍應繼續訓練,利用殘存功能,防止功能退化和肌肉萎縮,并盡可能改變環境以適應殘疾。
3 討論
結核性腦膜炎診斷不及時、治療護理不恰當,其死亡率及后遺癥的發生率仍然較高。通過護士對本組患者全面精心的護理,患者的治愈率明顯提高,并發癥、死亡率顯著下降,說明護理在患者疾病的治療及康復過程中起著重要重要,護士要加強患者的護理,是病人早日痊愈。
參考文獻
[1]賈建平,神經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6版,2011:240.
[2]蔡偉,結核性腦膜炎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6(5):97.
【關鍵詞】流行性腮腺炎;護理;探討
筆者選取我院于2012年4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85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兒,將其隨機劃分為兩組,其中48例患者接受常規護理,37例患者接受綜合護理,其中綜合護理組患者在接受治療以及綜合護理后,臨床治療效果顯著,現將其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2年4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85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兒,將其隨機劃分為兩組,其中48例患者接受常規護理,37例患者接受綜合護理。其中所選取的85例患兒中,男49例,女36例,年齡為2-12歲,平均年齡為5.4±2.1歲,入院后患者均接受常規檢查,被確診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出現頭痛病癥以及發熱病癥,其中單側頜下腺腫大49例,雙側頜下腺腫大36例,單側腮腺腫大49例,雙側腮腺腫大36例,單側腮腺腫大并單側頜下腺腫大15例。其中4例患者伴嘔吐、惡心,6例患者出現腹脹以及上腹部疼痛。治療主要采用三代頭孢類抗生素、干擾素以及阿昔洛韋等對患者病癥實施有效預防并對患者病癥進行控制。
1.2護理方法
1.2.1常規護理
給予患者常規的飲食護理,患者多食用低脂肪、易于消化以及富含營養食物,避免食用過硬、過酸食物,且注意飲食七八分飽即可。過酸過硬的食物會導致患者唾液分泌增加,對導致患者腮腺病癥加重。叮囑患者多喝水,同時患者應注意增加維生素。如患兒并發急性胰腺炎,可給予患兒禁食,并向患兒家屬講解禁食的原因,有利于家屬配合對患兒飲食進行監督管理。定時開窗通風,對病房定期進行消毒,患兒使用過的毛巾、食具等進行煮沸消毒;同時對患兒進行心理護理,患兒在患病后可能會因疼痛以及對陌生環境的恐懼,會出現恐懼害怕以及哭鬧不止等,針對患兒的這種表現,醫護人員可通過與患兒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多數患兒因害怕注射,醫護人員以和藹親切的態度,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兒進行溝通,并給與適當鼓勵夸獎。
1.2.2綜合護理
同樣給予綜合護理組患者常規的飲食護理,病房消毒護理以及患兒的心理護理。并結合患者具體并發癥對患者實施有針對性護理措施。先對患兒生命體征進行觀察,注意觀察患兒的呼吸,脈搏,體溫以及意識等情況,早發現患兒病癥,便于對其進行及早有效治療。其中5例患兒并發輕中度腦膜腦炎,在患兒發病后2-7天,患者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嘔吐、惡心、頭疼、發熱等病癥,在給予患兒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使用20%甘露醇脫水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且在注射過程中,盡量使用靜脈留置針,減少實施穿刺對患兒造成的痛苦。其中6例患兒出現急性上腹痛、嘔吐、惡心并發癥,在做好 基本的對癥護理后,在患兒急性病癥期間,應注意臥床休息,絕對給予患者禁食,防止十二指腸受到感染。對患者實施床旁心電監護,對患者病情密切關注,如患者病癥異常告知醫師采取措施對其進行治療。
1.2.3 高熱護理 臥床休息,鼓勵病人多飲水。體溫>38.5℃遵醫囑給予藥物降溫或物理降溫。實施物理降溫時用乙醇或溫水擦拭體表大血管處,或用冰塊、冰袋冷敷頭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處。保持床鋪、內衣清潔干燥,出汗后及時擦干汗液。出汗多時及時更換內衣,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大量出汗時防止脫水,遵醫囑給予補液治療。
1.2.4 飲食護理 由于腮腫影響病人張口和咀嚼,進食前鼓勵病人,讓病人戰勝疼痛。飲食應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營養豐富、無刺激性的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菜湯、果汁、綠豆湯、雞湯、魚湯、拌湯等;溫度適宜,忌食油、熱、冷、辛辣等食物;少食多餐,循序漸進。病人拒食、厭食時給予靜脈營養。
2 結果
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后,綜合護理組患者住院時間顯著少于常規護理組患者住院時間,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流行性腮腺炎是因腮腺炎病毒而引發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該病癥的傳染渠道為飛沫[1]。該病毒對神經組織以及腺體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可合并胰腺炎、腦炎、卵巢炎以及炎等多種并發癥。該病癥多發于青少年和兒童,該病癥為自限性疾病[2]。但該病癥具有廣泛的器官系統損害性,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所選取的患兒均因出現腮腺腫大,且體溫較高病癥入院接受治療,住院后可見患者有較多并發癥。針對該病癥的治療,應首先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診斷,才可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同時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可有效緩解患兒治療疼痛,減少患兒住院住院時間。同時加強對患兒的健康知識教育,增強患兒家屬的防治意識,讓患兒家屬充分了解關于流行性腮腺炎病癥,可于日常生活中采取有效措施對患兒實施治療。同時可有計劃實行腮腺炎防治,讓患兒接種腮腺炎疫苗的免疫疫苗,較少患兒的發病率[3]。
從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后,綜合護理組患者住院時間顯著少于常規護理組患者住院時間,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胡靜,馬麗.流行性腮腺炎患兒的社區護理探討[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11):153-154.
【關鍵詞】甲型H1N1流感;護理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204文章編號:1006-1959(2010)-09-2468-01
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新型傳染病,人體沒有特異免疫力,通過近距離飛沫傳播,該病傳染性強,致死率低,臨床上以發熱、咽痛、咳嗽為主要癥狀,重癥病人可合并肺炎。自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我院發熱門診共確診并隔離治療了14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平均住院時間6天,治愈出院14例,占100%,無死亡病例。針對確診病例在進行及時報告、分開隔離、有效治療同時并給予系統化整體護理,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確診并留觀治療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14例,其中男14例,女0例,最小20歲,最大34歲,平均年齡25歲,體溫>39℃的占50%,發熱持續1-7天,白細胞總數正?;虻陀谡!?/p>
1.2評估患者體溫:高熱病人及時給予藥物退熱或物理降溫,呼吸重點評估呼吸次數、頻率,觀察有無胸悶、氣促、呼吸困難;心理方面:主動與患者溝通,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愛護,減少因社會因素及隔離環境對其造成的不良影響;營養方面: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必要時靜脈補充。
1.3護理評估:根據甲型H1N1流感患者癥狀、體征、臨床特點進行評估,并采用相應的護理措施,及時評價所取得的護理效果。
1.4臨床癥狀和心理問題。
表114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臨床癥狀與心理問題統計
由(上表)可得,發熱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主要癥狀,全部1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發熱;約有90%的患者表現為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在精神心理方面有35.7%患者出現恐懼、焦慮。
2.護理問題分析及措施
2.1體溫過高。護理目標:體溫降至正常范圍,患者不適癥狀消失。
護理措施:①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變化,監測各項生命體征:體溫>39℃的患者,每30分鐘測一次體溫;體溫在38-39℃之間,每1小時測一次體溫,并詳細記錄。②降溫處理:體溫>38.5℃患者,遵醫囑給予解熱鎮痛藥物降溫處理,體溫過高患者,如不適癥狀明顯或應用解熱鎮痛藥物體溫未能降至正常時適當給予糖皮質激素;體溫
2.2恐懼、焦慮癥狀。護理目標:患者恐懼、焦慮癥狀消失,心理壓力緩解。
護理措施:①針對確診并需要隔離治療的患者,護理時需要主動與患者交流和溝通,因隔離治療,做好解釋工作,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護理及治療。②認真做好宣教工作,詳細講解甲型H1N1流感的相關知識,特別是該病是可防可控并能夠治愈的疾病,消除患者的恐懼、焦慮心理,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2.3營養支持。護理目標:患者體重未下降或增加。
護理措施:①患病早期多伴有發熱、納差,護理時飲食方面多給予軟食或半流食為主,鼓勵患者多進食。②恢復期鼓勵患者多進食新鮮的水果及蔬菜,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增強患者體質,促進疾病的恢復。③考慮到患者需隔離治療,不能隨便外出,同時沒有家人陪護,護理人員要做好臨時家屬這份工作,滿足患者飲食方面額為的正當要求[2]。
3.討論
通過這階段的護理工作,我科護理水平有所提高,同時我們對護理工作有了更新的認識,針對甲型H1N1流感這種特殊疾病,與普通疾病有很大的區別,在護理工作中不但要重視疾病的護理,同時要關注該病患者的心理問題,應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及心理變化,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的不足,進一步完善護理措施,調整護理方案,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整體的護理,身體能夠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