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農學本科論文范文

        農學本科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學本科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學本科論文

        第1篇:農學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渝西農村中學,民俗體育,農村中學體育論文

        一、民俗體育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選題依據 

        2001年,教育部頒發的《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強調“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即各地要在達到國家規定課程的基本要求下,規劃、開發并管理好地方課程,發展學校課程。 

        渝西地區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立而又穩定的民族文化體系,造就了各民族群體的社會生活、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風俗習慣以及個性特征等方面的差異,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著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征,即文化的民族性。民俗體育是構成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具有鮮明的民族發展特點。由于各民族生活方式、經濟、文化背景不同,構成了民俗體育具有競技性、多樣性、民族性、健身性、娛樂性等特征。 

        二、名詞界定 

        渝西農村中學:主要針對的是重慶西部地區(原江八縣)以及由于打工以及三峽移民到該地區所建立學校以及學生。 

        民俗體育: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廣大民眾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化空間中所創造并為廣大民眾所傳承的一種集體的、模式化的傳統體育活動。主要存在于民間節慶活動、宗教活動、祭祀活動中,是一種世代傳承和延續的體育文化形態。如舞龍、舞獅、跳繩、踢毽子、跳竹竿、扇子舞、蕩秋千、秧歌、踏青、蕩秋千、登高、抖空竹、放風箏等都屬于民俗體育的范疇。 

        三、渝西地區農村中學引進民俗體育校本課程資源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觀 

        由于我國學校體育長期受“應試教育”影響,盲目追求體育教育的近期目標,造成體育目標狹窄,學校體育與終身體育脫節,缺乏延續性。因此,從終身體育看學校體育不僅要解決學生的體育教育問題,而且要解決將來的發展和延續問題。人們對體育的興趣、愛好、習慣,在體育活動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民俗體育來源于人們日常生活的集體行為,而非個人的,這就注定了民俗體育往往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其形式生動活潑、內容豐富多彩、規則簡單通俗易懂,是青少年兒童喜聞樂見、廣泛參與的活動,即便在街頭巷尾也能開展,贏得了社會廣泛的喜愛和重視。 

        2、體育與健康課引進民俗體育有利于課程目標的達成 

        課程目標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俗體育只有有利于課程目標的達成,才有必要積極引進到體育與健康課中來。民俗體育課程資源內容豐富,活動形式靈活,各類型的民俗體育項目具有較高的娛樂與健身價值,不僅能較好地促進學生的體能健康,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民俗體育有利于培養良好的道德和社會適應能力,體育課程目標的核心是培養一個健康的人。民俗體育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其審美性主要體現在內容美、形式美、氛圍美、和諧美等方面。人們在參加或觀賞民俗體育活動時,民俗體育的內涵中體驗了美的情緒,人們通過感官把這些富有情趣的民俗體育活動的聲、色、形、象諸要素結合而構成了形式優美的審美價值,給運動者和觀賞者以愉悅身心、溝通情感、擷取運動感的審美體驗,滿足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3、體育與健康課引進民俗體育有利于民俗體育的傳承和保護 

        學校體育對于民俗體育的挖掘和保護有其自身的優勢。通過學校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學校體育競賽、校園體育文化節等多種途徑傳授給學生,從而推動民俗體育在學校中全面開展。民俗體育項目扎根于特殊的民俗土壤中,依附于各民族的生產勞動、歲時節令、婚喪禮儀、信仰崇拜等活動中。民俗體育與農村學校存在著一種天然的聯系,每種民俗體育項目對于條件較差的農村學生來講并不陌生。在缺少器材設施資源的現實下,民俗體育項目是他們健身的首選。通過在學校的開展把這種特殊的文化傳授給學生,鍛煉身體的同時,對于弘揚民俗文化、讓青年一代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民族凝聚力起到特殊的意義。 

        四、渝西地區農村中學民俗體育課程資源開發過程中的對策 

        1、多途徑開發和制作民俗體育器材 

        學校體育經費的缺乏,在很大程度阻礙了學校體育的發展、普及與提高。在目前看來,讓比較貧困的農村學校投入大量的資金來建設購買民俗體育器材不太實際。而器材的短缺是影響民俗體育在學校中開展的主要因素,所以這就要求我們體育教師和學生在特定的時期根據實際情況多途徑多功能的開發和利用民俗體育器材來緩解器材的嚴重缺乏,積極發揮器材的多種功能開發、制作簡易器材。 

        2、加強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 

        農村中學校體育與健康課引進民俗體育必要性,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學校領導要突破傳統的體育教育觀念,充分認識民俗體育資源開發在學校體育中發揮的重要潛力,制定相應的民俗體育發展措施,要完善發展民俗體育的相關長效機制,提供民俗體育開發和利用的政策和一定的經費支持,正確引導和組織學校積極引進民俗體育,提倡多途徑地開發和利用場地器材,重視民俗體育場地器材的建設,讓更多的民俗體育項目引進到學校體育與健康課中。 

        第2篇:農學本科論文范文

        1.高校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提升的思考

        2.本科論文寫作過程細化性分析

        3.提高農學類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主要途徑

        4.大學本科畢業論文模式探索

        5.本科論文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6.從高校本科論文環節淺談本科評估與教學管理

        7.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討

        8.有關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問題的思考——以歷史學為例

        9.英語專業本科論文寫作創新性研究

        10.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研究——以工商管理專業為例

        11.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形式與選題研究——基于學生能力培養的視角

        12.本科論文新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13.本科論文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14.對藝術類本科論文的幾點思考

        15.自學考試本科論文預申請管理系統設計

        16.護理本科實習生畢業論文回顧分析

        17.對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選題的思考

        18.基于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導師制運行模式探索

        19.聯合指導本科畢業論文的動因、困難及出路

        20.跨校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模式初探

        21.高校本科畢業論文學術不端現象平議

        22.本科論文的創新性與本科生的創新能力

        23.金融學應用本科畢業論文選題的實證研究——以某地方財經高校為例

        24.“全過程”本科論文寫作中科學素養的培養——以法學專業為例

        25.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本科論文選題的分析和思考——以南開大學漢語國際教育本科論文選題為例

        26.影響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完成質量因素探討

        27.我國本科畢業論文制度的闡釋與建構

        28.合理安排時間,提高本科論文質量

        29.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幾點建議——以欽州學院為例

        30.關于圖書館服務職能與本科畢業論文的幾點思考

        31.二類院校本科畢業論文外審制度利弊及對策淺析——以陜西榆林學院為例

        32.中日化工類大學本科畢業論文環節教育方式比較

        33.對本科畢業論文工作的幾點思考

        34.工商管理函授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提升路徑探析

        35.理工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寫作現狀調查與分析

        36.英語本科畢業論文寫作的動機研究及其啟示

        37.略論大數據時代下本科學位論文過程管理網絡交互平臺的工作機制

        38.護理本科畢業生對畢業論文撰寫的相關態度和行為調查

        39.本科畢業論文選題質量的探索與實踐

        40.體育專業本科論文寫作不應取消而應加強

        41.外語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多樣化的現實思考

        42.以案例分析為創新路徑的大學本科畢業論文指導

        43.論“本科畢業論文存廢之爭”對當前地方高校本科畢業論文的影響

        44.強化本科畢業論文教學環節的探索與應用

        45.高校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綜合評價研究

        46.綜合性大學取消本科畢業論文辨析

        47.英語專業本科論文寫作的交互式教學模式探索

        48.關于提高經管類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探究

        第3篇:農學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農學;實踐教學;改革

        實踐性教學環節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環節。為了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各高等學校都努力改進實踐性教學體系,把課堂教學、生產實習、社會實踐、社會調研以及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從科學知識型向科學知識實用技能型的轉化。

        1 從教學方法上加強專業課程的實踐內容

        大學生獲得專業知識的必備教學環節是農學專業課程體系其特點是技術性強、實踐性強,通過實驗內容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引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實驗促進理論課的學習。

        改變以往的教學的方法。作物栽培學和作物育種學是農學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其特點是實踐性特別強,傳統的方式是首先講授理論,然后進行實驗和田間參觀,課程學習與生產實踐脫節,學生動手實踐性和參與性較差,難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主動性;新的教學方式采用生產實踐式教學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如作物栽培學的授課方法是根據作物生產的技術環節安排教學時間,將作物生產環節分解為整地、播種、中耕管理、收獲等環節,在每個生產環節出現時,教師將學生帶到生產現場直接講授;作物育種學也采取與栽培學相似的教學方法,將課程環節分為育種圃建設、雜交、田間選擇、考種鑒評等環節,教師針對各環節在田間講授。

        2 提升畢業論文質量,培養學生科研創新精神

        畢業論文是對大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在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指導教師隊伍水平,要求指導本科畢業論文的教師,必須具有碩士以上學歷和中級以上技術職稱,而且畢業論文的研究內容必須是科研課題的一部分內容。這些舉措的實施,使教師的科學研究活動與大學生畢業論文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促進了學生的求知欲,激勵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五學期期末開始論文選題,首先由指導教師擬定研究題目或學生自擬題目,學生根據興趣選定論文題目,學生與指導教師實行雙向選擇;確定論文題目后,學生進入指導教師的研究室,在導師指導下查閱文獻,完成開題研究報告,進行試驗研究。畢業論文的試驗在第六、第七兩個學期進行,貫穿整個作物生長季節,在此期間學院組織教師進行中期檢查

        l~2次;第八學期完成論文的撰寫和進行答辯,由農學院學科組分派老師按畢業論文寫作要求對論文進行評閱,給出評定成績,此成績是學生能否參加答辯的重要指標,評閱不合格者,不能參加答辯;合格的論文,將論文返回給學生,學生對照評閱意見與指導教師進一步的進行交流、修改,申請答辯;由至少1名校外專家組成5人答辯委員會,嚴把答辯質量關,對第一次答辯不合格的同學,一周后進行第一次答辯。 轉貼于 農學專業建立了一整套涵蓋論文選題、開題、中期檢查、評閱、答辯等各個環節的規章和制度,取得了明顯效果。

        3 強化生產實習,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高等農業院校的學生,不但要學完必要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通過畢業生產實習,把已經學到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運用于生產實踐。這不僅是鍛煉學生、使學生在綜合能力上得以提高的過程,而且可以對教育質量進行綜合檢驗。農學專業在總結多年生產實習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目前大學生就業等基本情況,對生產實習進行了多方面改革,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

        3.1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避免生產實習與找工作的矛盾

        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使大學生在最后一學期,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到就業找工作

        方面。過去安排生產實習計劃在時間上與找工作沖突,效果不好。為使生產實習不與找工作爭時間,又能提高生產實習的效果,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方式,明顯提高了生產實習效果。第一,將實習環節分散到多個學期。如針對耕作技術的實習安排在第五學期、針對栽培技術和育種技術以及制種技術的實習安排在第六和第七學期、針對生產現場和社會調查的實習在第八學期進行。第二,實習采用集中方式進行。如耕作實習、制種實習分別安排在1周里集中完成,春播實習安排在第七學期的第四周至第七周集中完成。第三,第八學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調查,采用分次進行。現在將生產實習分為3~5個關鍵環節,每一環節集中3~5天時間集中完成,避開招聘會時間,提高了實習效果。

        3.2面向社會,加強同社會的聯系

        我們把社會義務咨詢活動和社會調查,也列為實習內容。通過咨詢活動,不僅增加了大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也讓社會了解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而且鍛煉提高了學生的演講水平及適應社會的應變能力。讓大學生利用生產實習的機會把自己切實地置身于民眾之中,面向社會、了解社會,服務于社會,從中鍛煉自身的綜合能力。這不但是畢業學生未來工作的需要,也是大學生自身的責任。

        3.3強化實習指導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實習效果

        農學專業是技術性很強的專業,單靠實習單位的技術人員指導生產實習是不夠的。

        第4篇:農學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生物統計與實驗設計 教學手段 網絡教學 科研素養

        《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是農學、生物科學等專業重要的學科專業基礎課[1],是關于科學試驗的設計、實施、試驗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結果解釋和推斷的一門科學。本課程主要是運用數理統計原理和方法于農學和生物科學研究,使學生理解試驗數據現象和本質的關系,樹立農學和生物科學研究正確的思想和方法。該課程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初步具有獨立處理和分析農學和生物學試驗數據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各專業課程以及畢業論文設計與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揚州大學的《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課程在2010年入選國家精品課程。目前,該課程的授課對象包括農學院、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以及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多數專業的本科生以及部分研究生。近年來,在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注重將科研和教學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科研促進教學,著力提高大學生的科研素養。通過深化教學改革,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有效提高了農科大學生的科研素養。利用科研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本課程學習,掌握了進行科學研究的深入研究模式。

        1 教學內容與教學體系改革

        近年來,本教研室在教材建設、教學內容及方法的改革、相關課程系統構建等方面進行了多方面努力,主要包括:

        1.1 改革教學內容,適應新時期人才培養需要

        根據夯實基礎、拓展外延以及課程內容現代化的要求,需進一步修訂教學大綱。教學大綱不是《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章節內容的簡單堆砌,而是本門課程教學的指導性文件;不只是課堂講授的大綱,還應是指導學生自學的綱要。《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是一門工具,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這一工具處理和分析試驗數據,對教學大綱進行修訂,在把握本學科前沿知識的同時,強調生物統計方法的應用,同時注意介紹本領域前沿信息與新的統計方法研究進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2 與時俱進開設相關課程,加強學生動手能力

        學以致用是生物統計學的最終目的,在目前計算機已經普及的情況下,利用計算機解決統計計算問題已十分容易。本教研室積極拓寬思路,先后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了《統計分析系統SAS應用》和《常用統計軟件的應用》兩門校級公共選修課,每年授課人數超過200人。這一做法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本課程所講授的統計分析方法,更有利于學生拓寬知識面,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除開設《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課程外,還應開設高級生物統計、試驗設計、數量遺傳學、統計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等多門后續相關課程。這些課程大多是作物遺傳育種、植物生物技術專業研究生的學位或必修課程。對進一步加深對《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課程的理解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還對作物遺傳育種、植物生物技術以及其他農學相關專業研究生的培養有較大作用。

        1.3 規范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果

        在課堂講授、上機操作等教學過程中,注重革新教學方式,活躍教學氛圍,充分發揮啟發式教學的特色,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強化自覺學習的效果。教學過程中結合多媒體課件使用,但又不拘泥于多媒體課件,采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另外,講授過程別注重統計基礎理論與統計分析方法與生產和科研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對統計方法的了解與掌握更加實在。努力探討實踐互動式教學,改變傳授式教學中師生的距離感,采用計算機演示,上機等實踐環節,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熟練常用統計分析方法的學習與應用。多年來,本教研室一直采用試題庫出卷、試卷內容廣泛、題目嚴謹、嚴格考試、統一閱卷,判分標準合理,使生物統計課程歷來為各類學生所重視,使這一在農學院普遍認為較難學習的課程,被廣大學生所接受、理解并掌握,并能在畢業論文、科研實踐中加以應用。

        1.4 突出精品,狠抓教材建設

        教材建設是課程建設的基本內容之一,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本課程教研組非常重視教材建設,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本課程組莫惠棟教授就編著出版了《農業試驗統計》(第一版和第二版)和《實用農業試驗方法》等教材[2]。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中國作物學會理事長莊巧生研究員曾評價道:“《農業試驗統計》是一本好書,內容豐富,條理清晰,系統性、邏輯性、實用性都很強,不僅是大學本科生、研究生的好教材,也是農業科學特別是作物科學工作者的好工具書”。此外,為了與《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課程學習相配套,在1996年組織編著并出版了《統計分析系統SAS軟件實用教程》,該教材是國內較早介紹統計軟件的教材。為了進一步適應新時期的教學需要,本課程組又主編了《SPSS農業試驗數據分析實用教程》和參編了“十二五”規劃教材《生物信息學》等,形成了系列教材體系。此外,經高等教育出版社約稿,本課程組正在組織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相關教師《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的編寫工作。

        2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

        《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是農學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該課程最大特點是概念多、公式多[4-5]。針對本課程的實際特點,在組織教學中,主要采取以下幾種解決辦法:①備課等各類教學活動,對重點難點共同研討,并提出解決方法和采取措施等原則性建議,再由各任課教師結合班級具體情況組織教學。②提倡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教師的講解深入淺出,厚積薄發,層層剖析。采用講要點、講方法、講思路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參與和交互,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③提倡利用多媒體課件,錄像,網絡技術等輔助教學手段,結合板書進行教學,增強教學效果。本教研室在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研制了單機版的“生物統計輔助教學系統”多媒體課件,該課件利用動畫演示、數據庫查詢、自測系統等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該課程。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AS數據處理軟件的研制。建立了生物統計網絡教學系統。④滾動式教學手段的運用。由于統計課的內容前后連貫性很強,因此,從實例或學過的內容引出新的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通常在一節課的開始,教師可采用提問或自我總結的方式,將上次課或與本次課有關的知識用精練的語言進行概括,起到帶領學生復習和理清思路的作用,然后順著這個思路引出新的知識。⑤堅持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使學生從“教會”到“學會”,最后達到“會學、會用”,使學生終身受益。

        3 以科學研究促進教學

        3.1 注重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改革

        以科研促教學是做好《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教學工作的主要措施。在精品課程建設的幾年中,課程組成員群策群力,充分發揮集體作戰的優勢,努力爭取教育部和校級教改項目,先后承擔教育部、省教育廳和學校等多項教學研究項目,并將我們的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之中,對教學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研究成果不斷充實到教學內容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經常聽課,互相討論,加深對統計分析理論的理解。并注重對探討的內容進行總結,積極撰寫教學論文,提高教學水平。

        3.2 承擔其他科研項目,拓寬研究領域

        實踐證明,科研工作對充實和更新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條件、增強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都有重要作用。因而本教研室的所有教師都是教學、科研雙肩挑的。目前,本教研室的教師主持和參加多項國家級(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項目,973項目等)、部省級(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20多項。近年來,在國際權威期刊上多篇,在國內自然科學核心刊物上7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的論文30多篇。此外,我們的研究成果曾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等科研獎勵。以上的科研項目和研究成果,大多數與本課程密切相關,這對加深統計課程的理解,提升教師水平,提高教學效果有很大作用。因此,科學研究不僅促進了本教研室教學質量的提高,還有利于青年教師和研究生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平均數的比較可用我們自己培育的新品種間產量的比較;緒論的教學可介紹自己在生物統計與田間試驗課程方面的科研成果,即把自己提出的胚乳性狀QTL定位方法、最大似然聚類方法、非線性擬合的縮張算法和多種具有國際影響的QTL定位新方法等介紹給同學,一方面建立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另一方面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適當的時候將研究生處理數據資料的經典例子給同學講述,使他們意識到要靈活使用統計方法,才能發揮其最大的效益;把承擔的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的內容從生物統計與田間試驗側面講述給學生,潛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

        4 全新教學方式的使用

        依托校園網,建立了生物統計網絡教學系統。本教學系統包含課程簡介、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大綱、課程教案、常用統計軟件的應用、習題集、統計軟件開發、教研教改和參考資料等內容。同時為方便同學生的交流,我們專門設立了網絡討論區。生物統計網絡教學系統的多樣性、形象性、互動性及靈活性等特點,改變了以往生物統計教學的抽象與難懂,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除了建立了《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教學網站,為適應單機版用戶,我們開發了單機版的DAS(數據分析系統),目前2.0版本已經通過測試,即將在互聯網上。DAS系統包含學習系統和數據分析系統兩個部分。其中學習系統面向生物統計的初學者,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工具;而數據分析系統采用全菜單操作方式,類似Excel的運行界面,完美的圖形輸出方式來進行數據分析,涵蓋了課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的統計分析方法。目前我們正在積極開發DAS系統的iPad版本和android版本。

        5 在大學生科研素質培養中的作用

        教研室堅持邊研究探索、邊試點實踐的方針,不斷總結經驗,全面規劃,重點突破。自2003年以來,參加試點實踐的有農學、農業信息技術、農村區域發展、生物技術、植物保護和應用化學等本科專業,學生人數1000人。具體效果主要體現在:①通過深化教學改革,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有效提高了農科大學生的科研素養。利用科研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本課程學習,掌握了進行科學研究的深入研究模式:立題制定試驗方案選擇田間試驗設計類型田間實施觀察記載收獲、取樣、考種整理資料統計分析撰寫課程論文發現問題再次立題,深化研究。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今后從事科學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科研素養。近年來,本科生將本課程所學習的教學方法應用到科研實習中,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的本科生明顯提高,并已經有本科生將在SCI刊物。②為本科生考取研究生后進行科學研究奠定了方法論的基礎。開展統計軟件的學習,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學生以后在科研工作中利用統計軟件解決實際問題奠定了基礎。近年來農學院考取研究生的同學將生物統計和試驗設計知識應用于科學研究中,數據分析的能力大大增強。

        參考文獻:

        [1]王永立,喬琳,樊淑華.生物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嘗試[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1,28(5):82-84.

        [2]莫惠棟.農業試驗統計[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3]蓋鈞鎰.試驗統計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第5篇:農學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 農科專業英語;師資構成特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

        專業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能夠利用英語這一工具閱讀和翻譯專業文獻,提高寫作能力,并能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學生畢業后無論在企業、科研機構或高校工作,只要從事科技開發或研究工作,就可能需要查閱相關的英文資料,學生在不同時期學習專業英語的目的和要求也不同。專業英語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學完本課程之后能夠在閱讀、翻譯本專業各種體裁的英文文獻方面有所提高。對本科生而言,需要初步具備對學術性文章摘要的翻譯和寫作能力;對研究生而言,不僅要能夠用英語進行一般性研究或調查報告以及完整學術論文的寫作,還要具備口頭交流、演講和書信交流的能力。如果把專業英語的教學僅局限于專業閱讀和筆頭翻譯,則有失偏頗。

        1 專業英語的特征

        專業英語課的開設多在大學三年級或者四年級,這時學生已經修完了普通英語,應及時鞏固,因為這時多數學生的英語基礎還不牢,甚至有的學生可能存在就此放棄英語學習的念頭。此外,從大學三年級開設專業課,學生開始接觸專業術語(大部分注有英文),英語學習逐步向閱讀和翻譯專業文獻以及寫作專業文章過渡,使學習英語和學習專業課有機結合起來。如果專業英語教師局限于用英語讀原文、中文講解詞匯和語法、中文翻譯課文、中文講解難點,這樣很難與基礎英語區分開。而且,學習好專業英語也有助于學生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和研究生入學考試。

        2 農科專業英語教學師資構成特點

        學生對專業英語任課教師的要求較高。概括地說,專業英語按照字面意思就是“專業+英語”,可理解為專業在先,英語在后或者二者并重,因此農科專業英語教師首先必須具備扎實的農學專業理論功底和較寬廣的知識面,對作物遺傳、育種、栽培耕作、生物技術、農業信息和推廣、植物化學保護、生理生化、農產品加工等學科中的某一領域有很好的研究基礎,并對其他學科也有適當的知識積累[1]。教師不僅要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研究取得的標志性成果(如標志綠色革命成就的矮稈小麥的育成、雜交稻的育成)以及發展趨勢和研究熱點(如什么是轉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全球氣候變化以及糧食安全等),還要具備熟練運用英語進行教學的能力。目前以科研和教學并重型的農科院校專業英語教師的的現狀是:部分專業英語教師雖然具有一定的基礎英語能力和專業素質,但是在英語聽說和教學方法上與基礎英語專業教師可能存在差距,如發音不夠標準,不能完全進行全英文教學;有些教師可能有短期出國留學的經歷,現身說法對專業英語授課可能會有所幫助,但要用流利的英語上課還有待提高;少部分教師雖有長期的國外學習或工作經歷,具備很好的專業功底和流利的英語,但是由于沒有或者很少受過基礎英語教學的專門培訓,仍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部分專業英語教師雖然能夠比較嫻熟地用英語進行學術性論文的寫作,但是發音和口語表達能力卻受到限制。

        鑒于以上情況,部分學者建議選送英語基礎好、業務能力強的年輕教師到國外學習,接受專門的語言培訓,學習先進國家本專業的教材,掌握該專業的最新國際動態[2]。雖然這項建議理論上可行,但受到主觀或客觀因素的限制,實際可操作性較小。專業英語教學起步較其他基礎課或專業課晚,許多農科院校對專業英語的重視程度也不及基礎英語、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因此對于大部分農科院校專業英語的授課來說,短期內難以找到能夠有效協調專業英語本身以及學生的高要求和專業英語師資配備的局限性以及重視程度不夠的矛盾,這種不協調性很可能還要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任課教師之間加強交流和自覺學習可能是目前比較現實的解決辦法。

        3 農科專業英語教學的內容

        3.1 閱讀材料的選擇

        現有的面向農科或生物專業的專業英語教材內容大多是選用國外原版專業書籍的一些文章或章節,內容比較單調陳舊,選擇的課文要么過于專業和生僻,大量的專業詞匯超出學生的接受能力,挫傷其學習積極性;或者所選文章與某門專業課的章節內容完全重復,學生缺乏新鮮感,難以接觸到新知識。目前很難找到一本將基礎英語、專業知識與學生實際情況緊密結合的教材。因此,許多教師建議應該盡快組織相關人員編寫統一的專業英語教材[3]。筆者認為,由于授課教師和授課對象的英語水平不同,不同教師的專業背景不同,對專業和專業英語課的理解也不同,專業英語的教學不應拘泥于專門的教材。專業英語應提倡個性化教學,選擇面向本科生的專業英語閱讀材料時應盡量避免與專業課的重疊,既不應成為專業課某些章節的英文版,也要避免選擇過于專業的研究性文獻。在教師講解之前,以80%以上學生能夠讀懂60%以上的內容可作為所選閱讀材料難易程度的標準,而且所選內容盡可能涉及本領域國內外發展動態和前沿研究熱點,是專業課沒有涵蓋的內容。本科英語閱讀材料的精選一般以淺顯易懂的關于農業領域新技術、新發明或新產品的科普性文章、評論性文章(letter and comment)和綜述性(review)文章為主,內容涉及介紹國內外在農業生產方面取得的成就(如green revolution,evergreen revolution等)、與農業相關的跨國大公司(Monsanto,Pioneer,Sengenta等)和國際性研究機構(如CIMMYT和IRRI等)的研發動向、當前公眾關心的熱點(如轉基因安全、生物能源、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以及食品和糧食安全等)、國際農業發展的趨勢以及限制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作物生產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策略等[4]。此外,選擇的閱讀材料盡可能涵蓋主要糧食作物的育種(常規育種和生物技術的結合)、耕作制度和栽培條件的改善、病蟲害防治及抗逆性改善、營養健康、農產品加工、種質資源及利用等,而這些內容恰恰是單門專業課教學不可能涵蓋的。另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的閱讀材料在難易程度上要適當拉開差距,從而進行快速閱讀、精細閱讀等方面的訓練。專業英語課程是專業課的補充和延伸,選擇閱讀材料時注重內容的前瞻性、綜合性和交叉性。

        3.2 英漢互譯和寫作訓練

        翻譯和寫作不論對學生還是對教師都是難點,英漢互譯沒有標準答案可以參考,只有較好,沒有最好。而英文寫作雖有大致的規則,但寫作水平因個人的英文基礎、寫作風格和專業背景而異,不論對教師還是學生,都是很大的挑戰。關于翻譯和寫作技巧,國內外有大量這方面的文獻可以借鑒。雖然農科專業英語教師在講解英語翻譯中的詞法、句法、章法和文體的特點及翻譯技巧方面可能有些欠缺,但教師可盡量提供大量的例句和相應的翻譯實踐,做到講練結合,重點講解學生在翻譯過程中常碰到的各種問題及解決方法。翻譯所選課文、譯例和練習內容最好涉及農業科學領域的多門學科。專業英語的寫作技能訓練應盡可能介紹科技論文寫作的一般性原則、科技論文的構成要素和每個部分的寫作要求。對于本科生而言,以范文為例,對科技論文的構成要素和每個部分的基本寫作要求作簡單的介紹,重點是掌握英文摘要翻譯和寫作的要點及注意事項。對研究生而言,翻譯和寫作能力的要求應高于本科生,至少精選不同期刊或雜志的3~5篇范文(綜述性文章和研究性論文)。論文的寫作順序和具體要求因不同目標雜志而異,詳細講解英文文章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寫作技巧和要點,包括英文參考文獻的編輯和管理(簡單介紹和演示參考文獻編輯管理軟件如Endnote,Reference manager等),比較中英文科技論文的寫作風格和習慣差異(特別是討論部分),培養研究生獨立撰寫英語文章及投稿能力。此外,筆者認為個人簡歷和書信寫作的要點也應作為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因為研究生英文書信來往較本科生頻繁,如向作者索要英文文獻、投稿時寫給編輯部的cover letter、與國外同行進行學術觀點和研究材料的交流、申請國外讀書深造、應聘博士后職位、交流互訪或者應聘外資機構等。英文書信的寫作規范和技巧方面已有大量的文獻和網絡資源可供參考,但教師可簡單介紹正式或非正式書信的范例。

        3.3 口語表達能力訓練

        口語表達技能正式體現英語的語言功能即交際功能,該部分不論對農科專業英語教師還是學生而言,都可能是一個弱項,應盡量開展適當的強化訓練。對本科生而言,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聲朗讀、用英語提問和回答專業問題、上講臺講解部分段落、偶爾邀請來自英語國家的外國留學生或專家“客串”都是很好的訓練途徑。對于研究生而言,由于不同研究生可能從事的專業方向不一致,除了進行上述訓練外,專業英語教師應鼓勵研究生用英語就自己的論文設計思路、課題研究進展情況、本學科研究的前沿理論進行口頭報告(輔以多媒體),保證每堂課至少有1個研究生提供7~8 min的口頭報告,每個學生選修專業英語期間至少有2~3次的鍛煉機會。然后教師盡可能從學生運用語言的準確性和得體性、語音、語調、話語組織、流利程度、用詞是否恰當以及語言是否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等方面進行點評,學生和教師還可就感興趣的專業問題用英語進行短暫的提問和相互交流,這樣既可鍛煉口語,又能拓寬專業知識面。

        4專業英語教學策略

        據調查,多數教師在教授專業英語課時教學方法單一,只給學生講一講單詞,然后讓學生自己翻譯或者老師講解課文中的難句和長句,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教學效果不佳,特別是在學生對專業英語理解不夠和對專業知識理解不深的情況下更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主要與教師的英語水平和專業知識背景相關,但是課堂講解策略和授課藝術也至關重要。雖然把農科專業英語講解的生動有趣、豐富多彩比較困難,但是學生的主動參與、師生互動式教學可以彌補這種“先天性缺陷”。例如把部分講課活動編排得像是做游戲,在課堂上將學生分組或配對,教師根據所講內容用英語提出問題,由各組用英語搶答,采用記分制,在規定回合數后,積分最多的學生勝出,或者采用“專業英語單詞接龍”、“專業知識英語大比拼”。總之,使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專業英語的學習,將趣味性和知識性融為一體。提問題的形式也應該多元化,如用英語講解專業詞匯(比如轉基因食品的英文術語有很多種表達方式Transgenic food,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bio-engineered food等),用英語競猜或描述專業知識點(標志綠色革命的主要成就the landmark achievements in green revolution),英漢短句互譯,或者可以在黑板上列出幾個專業英語關鍵詞(如food safety and food security,climate change,conventional breeding,biotechno-logy)。讓學生根據這些單詞和專業知識的理解自己去編一些內容,這樣學生們就不覺得是在做一件壓抑的事,而是在爭取贏得某種東西或是進行一場比賽。盡可能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并選擇性地將學生的表現納入平時考核成績,讓學生感受到既有動力,又有壓力。此外,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理解并加深印象,這也是彌補專業課教師口語表達能力的不足,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一個很好的途徑。

        5 參考文獻

        [1] 苗艷芳,李友軍.農科專業英語[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7.

        [2] 張昕.農科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10):246-247.

        第6篇:農學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本科;工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綜合素質;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6-0085-02

        工科畢業論文是高校人才培養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本科生教學環節中的最后一個階段,是人才培養質量全面的、綜合的檢驗。它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親自動手實驗或設計,進行科學研究,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重要教學形式,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具有深遠的影響,同時也是評價和檢閱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果,衡量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通過一次高質量的畢業論文,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查閱文獻和收集資料的能力,理論分析和制定實驗方案的能力,設計、計算、繪圖以及撰寫論文的能力,為學生日后參加工作或者進一步深造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探討高校工科畢業論文的教學改革,對于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文分析了本科畢業論文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結合化學工程與工藝學科的特點,對本科畢業論文進行改革探討與實踐,推動本科教學改革。

        一、畢業論文在本科教育中的作用

        在大學本科教學中,畢業論文作為一種學術性論文,是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創造性勞動的成果,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鍛煉和提高的重要環節,對提高大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科研水平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1.能夠鍛煉大學生的創新思維。畢業論文是大學生在校期間向學校所交的最后一份綜合了知識和能力的作業,而不是學生所學知識的簡單運用。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指導學生寫畢業論文,是教師對學生所做的最后一次執手訓練。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寫論文在他們的經歷當中還是第一次。他們在導師的指導下,更加認真、深入地分析問題,把握事物的規律,運用唯物論和辯證法的觀點去突破、創新和提高[1]。形成論文大綱,依據大綱完成論文初稿,經過不斷修改,最后形成論文。這一過程使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也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2.能夠培養大學生的科學嚴謹精神。畢業論文的完成過程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開展科學研究,設計實驗方案,創造科研成果的過程。從畢業論文課題項目的確定到實驗方案的實施,從文獻資料的查找搜集到論文的寫作完成,從論文的評審修改到參加答辯,無不在濃厚的學術氣氛中進行。在這個過程中,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是學生應用理論知識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生動反映,也是對教學效果的一次全面反饋。

        3.能夠提高大學生的科研寫作水平。畢業論文寫作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進行各種寫作前的準備,包括對論文框架的初步設計,查閱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實驗設計,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各種數理分析,作圖等。畢業論文能否撰寫成功,最能反映一個大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通過畢業論文寫作的訓練可以很好地鍛煉大學生的寫作能力,對養成良好的學風和文風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3]。

        4.畢業論文是畢業生留給學校的一筆寶貴財富。教學是一種雙向交流的過程,學生從學校獲得的是文化知識和綜合素質,同時,學生也用自己的才華、見識、道德以及黨性修養等方式給學校和教師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畢業論文則是學生留給學校的另一份特殊的精神財富,其中不乏優秀之作。學校可以用它來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啟發教育后來的學生。可以用它來分析解決某些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填補這些領域科研的空白;還可以推薦給有關部門或報刊雜志,以擴大影響。

        二、當前工科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

        工科本科畢業論文是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一個教學環節,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的、綜合的檢驗。近年來,對我校本科畢業生調查分析發現,在本科畢業論文中存在著許多問題。

        1.畢業論文教學工作沒有受到充分重視。畢業論文是高校本科教育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但畢業論文的教學在許多學校一直都不太重視[4]。一方面,很多高校都沒有開設論文寫作指導的相關課程,在教學中也未講授論文寫作的基本知識,甚至沒有舉辦過相關的講座。換言之,學校未給學生提供畢業論文撰寫的教學幫助,學生對畢業論文的認識僅局限于指導老師在畢業之際給予的短暫性指導。另一方面,一部分畢業生會認為找到一份好工作遠比做好畢業論文更重要,將大量的時間花在找工作、化工實習上,即使是學校開設的論文指導課也很少有學生來上。學生對畢業論文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畢業論文的寫作缺乏熱情,也就無法使畢業論文的選題、開題、寫作等環節順利展開,所完成的畢業論文質量自然就下滑。

        2.指導教師指導力度不夠,對學生畢業論文投入精力不足。高校教師任務量大,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外,還同時承擔著大量的科研工作任務,同時有些教師忙于自己的工作和校外的業務,對學生畢業論文實驗指導不多,科研態度不夠嚴謹。教師的懈怠的情緒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畢業論文的質量。

        3.學校缺乏嚴格的論文評審機制,對論文評審缺乏合理性。本科畢業論文成績的評定與其他課程考核形式不同,論文的評審主要依靠指導老師的主觀評定,加上目前各高校對本科論文的答辯大多流于形式,既沒有比較具體的評定細則,也缺乏嚴格的考評機制,因而在論文評審過程中會因為一些人為因素而產生不合理的問題[5]。

        4.其他一些因素對畢業論文質量的影響。除了上述主要的原因外,高校本科畢業論文還受到其他相關因素的影響,如實驗室資源不足,本科生數量太多,導致實驗室各種儀器設備根本不夠用;還有實驗室藥品不足,即使本科生想做科研,但是往往事與愿違,根本完成不了預期實驗。這些都是造成畢業論文質量下滑的重要的原因。

        三、我校工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實踐與探討

        1.學生要認真選題,教師為學生選題嚴格審查。畢業論文選題,我院近幾年采用學生和教師共同選題,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實驗題目,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專業和學習需要選題。這樣,教師發揮自身優勢,針對自己熟悉的領域對學生悉心指導;學生也能配合其學習的專業特點和自身興趣提出自己的見解,進行實驗設計。這樣的畢業論文實驗出現了雙贏,學生愛做,教師愛指導,畢業論文質量得到大幅提高。

        2.高校鼓勵學生多進實驗室做實驗,允許學生提前完成畢業論文。學校為了給學生贏得更多的考研以及實習時間,使得畢業論文與考研和實習都不發生沖突。學院鼓勵學生多進實驗室做實驗,讓學生盡早完成論文實驗內容。這樣學生不但不耽誤畢業實習就業時間,也為考研贏得了時間。同時,也避免畢業時期高峰進入實驗室,導致實驗室擁擠、設備藥品不足的缺憾。

        3.高校要為學生開設專門的論文指導課。由于本科生第一次接觸到畢業論文,并且對畢業論文了解不夠,不知道該怎么下手寫作。鑒于此,學校應開設論文指導課程,定期舉辦論文寫作指導講座,傳授學生論文寫作知識: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明白撰寫畢業論文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對畢業論文寫作的興趣;另一方面,論文寫作指導課程通過對論文寫作規范、基本結和框架,以及寫作思路進行系統講解,讓學生對撰寫畢業論文有全面的認識。

        4.高校要積極搭建并完善教師指導工作的考核機制。本科生可以采用研究生培養模式,實行導師制度。學生自己的寫作態度和自身寫作能力對于論文質量起著決定作用,但指導老師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建立并完善教師論文指導工作的考核機制,對教師的論文指導工作定期檢查和考核,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強化指導老師的責任心,促使他們在本科論文指導工作中盡職盡責。學生可以一邊學習專業課,一邊做畢業論文實驗,在畢業論文實驗項目中還可以結合導師的科研項目進行,這樣既發揮了教師學術優勢,又有利于指導學生。

        四、結束語

        本科畢業論文是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環節,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標志,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對提高大學生的全面素質也起著重要作用。本文是結合我校工科學科特點,對工科本科畢業論文工作進行改革探討,進而推動本科教學改革。通過教學改革與實踐,提高本科畢業論文和人才培養的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為今后考研或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韓玉志.高校本科畢業論文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0,(9):78-79.

        [2]項金枝.畢業論文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青海師專學報(教育科學),2004,(6):295-296.

        [3]黃萍.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質量滑坡的原因及對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4):96-97.

        第7篇:農學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動物寄生蟲病學;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8-0081-02

        《動物寄生蟲病學》是獸醫專業臨床課程之一,其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寄生蟲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有關寄生現象的基本理論,寄生蟲的形態學、分類學、生物學和生態學的基本知識等,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主要寄生蟲病的危害性、流行病學、臨床癥侯和病狀、病理變化、診療方法和組織實施防治工作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以及若干人畜共患寄生蟲病的危害性及其防治措施。動物寄生蟲病學系列課程的實驗教學作為動物寄生蟲病學教學的一部分,是培養人才全過程實踐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本研究組在保持原有的實驗教學內容及實驗室儀器條件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大綱、寄生蟲研究的未來發展趨勢,我校培養創新性人才的目標要求,多年來對實踐教學部分進行了改革。

        一、教學計劃改革探索

        《動物寄生蟲病學》為我校動物醫學專業必修課,98級之前課程教學只包括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和少數學生的畢業論文三部分,為了適應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自99級本科動物醫學專業開始植入課程教學實習周概念,以加強實踐教學[1]。隨后,2001級獸醫專業由四年制改為五年制,動物寄生蟲病學的教學任務按2003年修訂的課程教學大綱執行學分制教學計劃,課程教學95學時(理論65學時,實驗30學時),另增加兩周教學實習[2,3]。2007年重新修訂教學大綱,積極推進學分制,降低必修課比例,減少課堂講授時數,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為學生個性發展需要搭建不同課程平臺,更多地為學生提供跨學科課程和能夠增強學生就業能力的選修課程,增加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的實踐實習,《動物寄生蟲病學》課程教學調整為48學時(理論30學時,實驗18學時),同時強調了實踐教學,針對于本門課程的教學實習單獨成課,賦予學分(30學時,2學分),且統一安排在小學期執行,以提高學生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4,5]。2011年,依據6號文件《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對2007級培養方案進行重新修訂,圍繞都市型現代農業的辦學特色和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本科人才培養需要,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啟動并推行獸醫專業“4+1”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自2001年至今已完成14屆900余人670多學時的實驗課教學,這期間經歷了很多,隨著自己在實驗教學方面的熟悉,傳承的同時,也不斷思考如何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在學校和學院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補充了嚴重短缺的玻璃儀器,并訂制了玻璃標本展示柜,使塵封于柜中的許多標本得到很好的展示,極大地方便了實驗教學;2005年,校資助建立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動物醫學實驗室-寄生蟲室),并配備了相應的生物安全設備。2007年,為了緩解學生實驗課中蟲體形態標本短缺問題,又補充了一批寄生蟲和蟲卵封片標本。可以說,自2005年至今,寄生蟲實驗室的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除了具有恒溫培養箱、超聲波清洗器、冰箱、鼓風干燥箱等基本設備外,還陸續配備了數碼顯微照相系統、熒光倒置顯微鏡和大容量速冷離心機等貴重儀器,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當然,在實驗室硬件條件改善的同時,也會碰到一些問題,如2007年至2009年間,因實驗室改造,原有顯微鏡室不再作為《動物寄生蟲病學》課程實驗教學之用,實驗課只能擠在不足20平米的準備間里進行,這無疑增加了教學壓力,為保證實驗課質量,教師采取了如下措施:(1)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前明確作業。實驗課開始前3~4周即把所有實驗課內容紙制版發放給學生,要求學生課前必須研習。(2)空間不足采取時間補。嚴格執行分班分小組實驗,延長實驗課時間,用以緩解空間上的不足。(3)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號召學生采集自己家養動物糞樣或病變樣品帶到課中檢查,清楚記得實驗課中有位學生把一堆“芝麻粒”帶到實驗室,檢查確診為犬復孔絳蟲,我們當時非常驚訝,至今那個裝著“芝麻粒”(犬復孔絳蟲的孕節排出到外界干燥后的形狀)的小瓶依然完好地保存在標本柜里,成為寄生蟲實驗課中彌足珍貴的“寶貝”。(4)課中充分與學生交流。實驗課中學生對自己采集的糞樣檢查格外認真,尤其是檢出蟲卵后更是興奮,此時,則與學生進行生活史、流行病學和防治等問題的進一步探討,加深學生記憶。

        三、教學實習改革探索

        《動物寄生蟲病學》課程教學實習始自2002年,至今已經開展12屆,約800余人參加。教學實習期間,考慮到本科生的知識面和操作技能的欠缺,實驗設計依據實驗室已有儀器設備和可購普通試劑為基礎,以不超過本科生最大潛在認知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為原則,將教學實習內容設計成多個實驗題目,如羊、犬、雞和兔等動物糞便中寄生蟲蟲卵的檢測、羊消化道內蠕蟲的采集與分類保存、校周邊環境中蜱的采集與鑒定、雞球蟲病的診斷和螨蟲的檢查等。為了保證教學實習質量,每班學生亦分成四個小組,每組學生依據教師給出的題目,通過組員間的討論、協商和文獻資料查閱等方式制定出詳細的實習計劃和實驗方法,再由教師審閱通過后予以執行。實習結束后,仍以組為單位,按照教師預先明確的要求和格式提交一份紙制版實習報告,并且要求報告中附有每一名學生的實結,學生自評分及組員間互評分。為了保證教學實習質量,嚴格制訂考核方式,主要采取口試加筆試的形式,實習期間隨機抽測,被抽測同學的成績將代表小組成績,并且被抽測過的同學不被排除在下一次抽測之外,這就意味著有些同學可能會被抽測到兩次,甚至是三次。對于考核方式的評價,引用一位同學對我說的話:“老師,我覺得你這種考核方式特別好,我們宿舍某同學,從來沒見過她主動學習,這次實習期間,為了不給大家拖后腿,竟然破天荒地主動看書了,小組討論時也主動向其他同學請教不會的問題。”可以說寄生蟲的教學實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通過分小組的形式更是加強了學生間的團結協作精神,且學生在查閱資料、執行實驗操作、拍照、制作PPT或錄制DV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就感,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更是把課堂教學中獲得的專業知識有效地融入到實踐教學中,充分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四、科研訓練改革探索

        培養具有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不僅要求學生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且要有實驗操作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科研訓練正是對學生的這種能力培養的最好形式。自2002年(1998級)至今共有52名學生在動物寄生蟲實驗室完成他們的畢業論文工作。除此之外,自2009年至今,已指導四項本科生科研訓練項目在寄生蟲實驗室開展并完成。經過科研訓練,學生對科研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相信這會為他們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奠定良好基礎。

        五、結束語

        當然,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不足,如教學實習中,有學生提出分小組應該再多些、筆試應增加綜合病例分析試題、組長應該輪流做,等等。相信這些問題都會在今后的教學實習中加以完善。現在,我校2011級動物醫學本科教學培養方案已經重新修訂完成,按照北京都市農業發展要求,綜合我國獸醫管理制度、北京市畜牧業發展規劃、北京市寵物行業情況以及北京市對動物醫學人才的要求,2011培養方案在不改變07方案中加強基礎通識教育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強化實踐教學,實行“4+1”培養模式,“4”是指在大學前四年系統完成理論教學和基礎實踐技能,“1”是學生在最后一年到生產實踐中鍛煉,且在“1”年的第二學期將畢業實習與就業相結合,培養符合用人單位需求的專業人才[6]。在這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動物寄生蟲病學》實踐教學也將面臨新的挑戰,如何更加有效地發揮寄生蟲實踐教學的特點,真正做到讓學生有所鍛煉,有所收獲,還需要課程師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秋明,沈紅,孫英健,李煥榮.都市特色農業環境下《動物寄生蟲病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22):32-34.

        [2]北京農學院教務處.北京農學院教學一覽[Z].北京農學院,2002.

        [3]北京農學院教務處.北京農學院課程教學大綱-動物科學技術系分冊[Z].北京農學院,2003.

        [4]杜曉林,范雙喜.北京農學院本科指導性教學計劃[M].北京農學院,2007.

        第8篇:農學本科論文范文

        1.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

        安康學院學院根據培養應用型環境規劃與管理專業人才目標的要求,精細設計,整合實驗課程,以夠用、管用、會用為原則,精簡課程門數,突出核心課程,實現實驗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3,4],構建了全新的“平臺+模塊”實驗課程體系,確保實現培養應用型環境保護專門人才的目標。該體系的實驗教學分為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為專業實驗基礎平臺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實驗課程中涉及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第二階段是實驗技術模塊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基礎實驗課程中的分析測試技術;第三階段是結合學生的興趣、就業取向而開設的個性化就業方向模塊課程、應用分析模塊。新模式實驗課程體系的行課計劃如表1所示。

        2.改革實驗教學體系

        實驗教學是實踐性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論教學必須通過實驗過程才能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實踐化。在實踐性教學改革過程中,將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專題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性教學進行深層次的、系統的、交叉的和獨立的改革和重組,將實驗實踐教學與生產第一線結合,重點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能力,力爭實現學生零距離上崗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

        2.1優化實驗內容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果專業實驗課的內容僅僅局限于課本,培養出的學生將不能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5]。因此,在專業實驗教學中,要不斷捕捉最新科技成果和社會的需求,并將其充實到教學內容中去,這樣學生才能夠及時了解學科發展動態和趨勢,掌握新技術和新方法。如在環境監測實驗課程內開設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測定、室內空氣中總有機揮發物(TVOC)的測定、空氣中苯并(a)芘的測定等實驗;在環境化學實驗課程內開設水體富營養化程度的評價、水中重金屬的污染評價、廢水中有機污染綜合指標評價與分析、重金屬在土壤植物體系中的遷移轉化等實驗。當前的環境專業實驗大多為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和綜合性的實驗內容較少,無法達到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的目的。因此,調整了各課程的實驗內容,并結合教師的科研課題開設用活性炭對不同金屬離子的吸附能力的比較、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微球吸附廢水中的鉻、活性污泥法處理生活污水、安康學院西校區空氣質量評價等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這樣能夠使學生把握課題研究領域前沿,并盡可能地利用新手段和新方法解決實驗問題,同時可以節省實驗經費,充分利用科研經費。

        2.2改進實驗教學方法

        實驗是學生對理論知識最重要的直觀感受途徑,實驗室是以學生作為主體進行學習的重要場所[6]。傳統的實驗教學屬于保姆式教學方式,學生對教師依賴程度高,缺乏獨立性,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訓練不足[7]。因此,需要對部分難度不大的實驗的授課模式進行改革,以加強學生的獨立操作能力[8]。安康學院農學與生命科學院實驗教學主要采用開放式和自主式結合的方式。在實驗課開始之前,教師先和學生一起預習實驗內容,一同探討實驗中的有關事項,教師只需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自行進行操作,教師再針對學生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糾正錯誤,最后再完整地重新操作整個實驗。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容易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理性認識。實驗課除了開設必要的實驗外,還購買一些實驗操作的視頻資料供學生觀看學習。這種類型的教學方式與實際的實驗結合,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使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

        2.3加強實驗室管理

        學生一般只有在實驗課時才有機會操作儀器設備,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隨著學校學生課外活動以及學生科研項目資助活動的開展,環境監測實驗室、環境微生物實驗室、環境生態學實驗室、環境化學實驗室在正常行課外都實行開放式管理,以增加學生操作儀器的機會,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手能力。

        3.強化實踐環節

        環境規劃與管理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顯得特別重要,因而不可忽視實踐性教學環節。環境專業的實踐教學包括實驗、課程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論文(設計)四部分[9]。在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設計)方面,需要積極探索開放實踐教學途徑,使學生的專業學習與企業生產實際不脫節。

        3.1生產實習

        生產實習是讓學生通過參加環境保護方面的實際工作,檢驗自己所學專業知識,了解書本知識與實際生產需要的聯系與區別,體驗自己所學知識的局限性和實際工作所需知識的多樣性,從而提高其學習專業知識的自覺性和學習的主動性,為其將來參加工作、選擇就業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安康學院將生產實習的時間延長為一個學期,這樣,學生就有將近半年的時間到生產第一線,提煉知識、拓展視野、鍛煉能力。這充分體現了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并重的思想,強化了學生應用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也為其畢業論文(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3.2畢業論文(設計)

        由于安康學院環境規劃與管理專業目前仍是專科專業,不涉及畢業論文內容,但是隨著該專業升本,畢業論文(設計)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高等學校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大學學習的最后一站,也是檢驗他們大學學習成果的標尺[10]。安康學院農學與生命科學院按學校規定將畢業論文時間定于第8學期,論文完成時間一般為6周。但學生此時面臨著找工作和理論課程學習的雙重壓力,畢業論文質量難以保證。為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自2006年后,調整了畢業論文的時間,在第6學期就啟動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在第7學期完成畢業論文(設計)開題及其相關準備工作,并在第8學期停課6周讓學生全力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確保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圓滿完成。在選題時將畢業論文與大部分教師的科研課題直接聯系,這樣使學生的選題既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又提高了學生的理論水平,并有一定的創新性。今后,學院還計劃將畢業論文(設計)工作與學生的畢業實習緊密結合起來,與實習單位的指導教師聯合指導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讓學生研究實際生產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11]。

        第9篇:農學本科論文范文

        “多形式互動型”教學形式。課堂教學目的是讓學者愉悅地接受知識,但每天6~11節灌輸式教學形式,學生勢必產生疲勞與厭倦,結果出現“老師累的要死,學生煩的要死,效果差的要死”的局面。所以教學形式由“單一的課堂教學”向“多形式的互動交流”的轉化事在必行。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采用提問、主題發言、學生點評、學生主講部分章節、辯論賽、找問題、改錯誤等形式開展互動教學。其目的是活躍課題氣氛,增加學生上課主導地位,提高學習效率。考核制度是實施研究型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打破傳統的以考察學生對知識掌握和運用為目的閉卷,采用課題論文、口試、答辯、開卷以及操作性考核等形式,增加對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考核。

        課堂教學監控機制是實施研究型教學模式的重要保障。創建研究型學院,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質量監控機制。諸如,建立領導聽課制度;建立教學咨詢委員會;堅持學生信息員制度;堅持課堂教學秩序檢查;堅持教學工作專題會議和本科教學工作研討會;堅持新老教師之間傳幫帶;堅持教學崗位培訓,組織教師參加專家講座、課堂教學觀摩等活動。激勵機制是實施研究型教學模式的重要基礎。通過政策引導教師承擔教改項目,發表教育教學研究論文;鼓勵教師將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課堂,達到科研促教學的目的;鼓勵專家教授積極為本科生開展學術講座,以增強學生創新意識。

        研究型實踐教學模式

        實踐教學是高等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知識和能力是高水平人才具備的兩方面,知識轉化為能力需要借助于實踐環節。通過實踐教育過程,學生不但認識所要掌握知識,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與靈感,達到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實現專業知識的提升。因此,探索研究型實踐教學模式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實驗教學。實驗教學是高等學校實踐教學環節的基本內容。傳統的驗證型實驗已不利于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有必要實施多種形式的實驗教學模式。如構建“基礎實驗、綜合實驗和創新實驗”三層次實驗課程體系;各實驗中心、實驗室適當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和研究性實驗的比例,并將其作為實驗教學改革與建設的重要內容;鼓勵學生自己制定實驗方案,自行選擇試驗方法,確定實驗步驟,選配實驗裝置,觀測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果,獨立寫出實驗報告等。

        實習環節。針對現行實習過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現象,有必要對傳統的實習方式進行改革。建立以集中為主、學生自主分散實習為輔的靈活生產實習模式;根據學生未來畢業去向,選擇去農場、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多種實習場所;鼓勵教師結合生產實際確定畢業設計(論文)的題目,畢業論文內容應該貼近生產。

        “第二課堂”建設。抓住重大事件和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開展以“主題”研究為內容的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研究型學習的興趣和能力,逐步將“第二課堂”的“主題”研究型學習滲透到“第一課堂”之中。通過制定活動計劃、選擇研究方案,在科技活動中,讓學生實地研究,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都得到鍛煉;學院把學科競賽和學術活動作為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環節,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舉行豐富多彩的各類學術和文化活動;通過定期舉辦課外科技活動,擴大輻射面和影響,使課外科技活動真正意義上做到“學院搭臺、專業導演、學生唱戲”。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 日本乱偷中文字幕一区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