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什么是唯物史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德國駐漢口領事館是德國曾派駐中國漢口的領事級別外交代表機構,最初在1898年起設立,1917年撤出,1925年又重新開館,1941年再次關閉;
2、領事館舊址位于漢口沿江大道武漢市政府院內,自2006年起作為漢口近代建筑群的組成部分被收錄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德國于2016年3月3日在武漢正式開放簽證受理中心。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 高中歷史 歷史教學 唯物史觀
《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指出:“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和規律,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使學生“學會用科學的歷史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習從歷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而關注中華民族以及全人類的歷史命運”。結合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探索實踐,筆者從“什么是唯物史觀”、“為什么學習唯物史觀”和“怎樣運用唯物史觀”三方面進行了論述。
一、什么是唯物史觀
唯物史觀一般指歷史唯物主義,是關于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是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綜合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有巨大的反作用。當上層建筑及其生產關系束縛生產力的發展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時,社會革命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龐大的上層建筑或慢或快地發生變化。在階級社會里,人類社會這一基本矛盾表現為階級矛盾。
二、為什么學習唯物史觀
高中是學生自身成長和正確樹立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的重要時期,通過歷史教學指引學生在此期間樹立唯物史觀,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而且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促進學生各種觀念的正確形成,甚至對其未來的發展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怎樣運用唯物史觀
1.堅持以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觀點分析歷史
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中,物質生產的活動是一切活動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實踐活動,物質生產活動的水平和形式決定了人們在生產過程的相互關系和的性質,因而決定上層建筑中的政治統治形式、法律制度、思想文化藝術的狀況。當然,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又會起到反作用。
在歷史教學中可以運用這個觀點分析歷史。如春秋戰國時期,由于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變化,導致井田制和分封制逐漸瓦解。為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各國實行變法和改革,與此同時,在思想領域也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在分析小農經濟和“重農抑商”政策的關系時,可以運用這個觀點來分析等等。
2.堅持以聯系和發展的觀點分析歷史
一切歷史現象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一定時期的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和科學藝術都是在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下存在和變化的,它們之間或有直接的聯系,或有間接的聯系。人類歷史是不斷向前發展的,雖然偶有反復,但發展仍是總趨勢。
在歷史教學中,我們可以用這個觀點分析歷史現象。如自煙片戰爭爆發以來,中國的經濟結構、外交及思想文化都發生深刻的變化。
3.堅持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觀點分析歷史
從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出發,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是唯物史觀對歷史分析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把具體問題放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下分析。如對歷史人物、事件進行評價時,要把其置于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分析,不能脫離其所在的歷史環境。
以“重農抑商”政策為例,在小農經濟占主導的封建社會來說,該政策有其歷史進步性,而封建社會晚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重農抑商”政策顯然成為時代進步的絆腳石,所以其落后性就占據主要位置。
4.學會階級分析的方法
一、什么是歷史
這是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問題。不同的人由于對歷史的不同認識會有不同的見解。
“歷史”一詞出自于希臘語“historia”,原意為“調查、探究”,出自“歷史之父”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的《歷史》(Historia)一書。
比利時歷史學家皮朗(Henri Pirenne)說:“歷史研究的對象是人類社會在空間和時間上的發展。”“人類社會在空間和時間上的發展”是指歷史自身,而對“人類社會在空間和時間上的發展”的描述、研究,便是歷史學。
在我國,歷史學是一門歷史悠久的學科,可以說有了文字記載以來,便有了歷史學。商朝甲骨文中就有“史”字,其字形仿佛人手握筆記事。這個“史”,就是商朝專門掌管祭祀和記事的官員,即所謂的史官。以后,歷朝歷代都有專掌記事的史官。
《大英百科全書》(1980年版)說:“歷史一詞在使用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含義:第一,指構成人類往事的事件和行動;第二,指對此種往事的記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指實際發生的事情,后者是對發生的事件進行的研究和描述。”這個定義無疑是正確的。
簡單地說,所謂歷史,包括以下六個方面:一是指過去事實的記載;二是指已過去的事實;三是指經歷、底細;四是指自然界和社會的發展進程、沿革、來歷;五是指已過去的經歷和事跡的痕跡;六是指歷史學科。初中歷史屬于歷史學科,學生要認知的主要是人類社會的發展運動史。
二、什么是歷史觀
歷史觀就是人們對歷史的看法。在學習過程中,人們對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較大的歷史事件,辨別其真偽,尋找其規律,揭示其真諦,借鑒其教訓,弘揚其積極意義,說出自己的觀點,形成正確的看法。可以說,歷史觀就是關于歷史的世界觀(包括宇宙觀)和認識論(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屬于哲學思想。
當今世界主要的歷史觀有兩種,一種是唯心主義的,已經被事實證明是不正確的,是被大多數人摒棄了的歷史觀。另一種是唯物主義的,是被實踐證明具備科學性的歷史觀,被大多數人接受的正確的歷史觀,又稱為唯物史觀。我們要培養學生的正確歷史觀就是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
三、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的途徑和方法
1.忠實于歷史事實原貌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完備的國家之一,其對歷史的記錄不僅時間長,而且內容精確詳細。中國歷史自古傳說中的黃帝以來已有五千多年,而自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以來歷史記錄精確到年,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以來則精確到月日。中國的歷史記錄(史書)還分為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等不同體裁。與歷史學不在西方文明中占主流地位相反,中國將“史”列為四種基本學科分類“經、史、子、集”之一([清]紀曉嵐等,《四庫全書》)。魁奈說:“歷史學是中國人一直以其無與匹倫的熱情予以研習的一門學問。沒有什么國家如此審慎地撰寫自己的編年史,也沒有什么國家這樣悉心地保存自己的歷史典籍。”
初中歷史課程就是要把我們歷代史官忠實記錄的歷史原貌,原汁原味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全面地了解真實的中華文明發展史,自豪于輝煌歷史,記恥于屈辱歷史,從中收取經驗與教訓,汲取智慧與力量。
2.正視曾經的屈辱史
一位名人說得好:“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給歷史整容,會唐突了現實,蒼白了未來,弱智了后人。最可怕的是家丑還可能重現。”
閱讀美國歷史教科書,你會發現,越是丟臉的事越寫得細,比如歧視黑人、大蕭條、虐待華工、麥卡錫等。美國人是把家丑呈現給下一代以警醒后人,絕不可再犯同樣的錯誤。
中歷史悠久,有著光輝燦爛的五千年文明成就,也有著近百年的屈辱血淚史。輝煌代表過去,我們可以在自豪的同時弘揚曾經的優點與長處。也有必要把屈辱加以還原、真實地解剖,時時汲取。記住屈辱,知恥而后勇,才是我們學習歷史的真正目的,也是我們樹立正確歷史觀的目的所在。
3.辯證地看問題
辯證地看問題,就是堅持唯物史觀。唯物史觀是一百多年前由馬克思與恩格斯創立的,是指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眼光看待歷史問題。
一、總結、回顧一輪知識
由于現行高中歷史教科書按模塊編排,即使在經歷一輪復習后,一部分考生還是會出現知識點無法順利銜接、時間或順序記憶混亂的問題。建議考生采用畫時間軸和梳理階段特征的方法識記歷史大事件。
1.時間軸
畫時間軸是一種點、線、面層層推進的自我檢測和強化記憶的方法,這種方法司空見慣,考生可以自己拿出筆記本畫一條時間軸,如下:
考生可在時間軸上默寫歷史大事件,然后對照書本上的大事年表回顧事件的背景、內容、影響等,下文剖析高考錯誤率高的例題時,考生可驗證時間軸的用途。
2. 階段特征
考生在拖笆敝揮姓嬲掌握了歷史的階段特征,才能準確解讀歷史材料。考生默寫階段特征時,不需要貪大求全,只要弄清某一事件在某一時間段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即可,把主干知識線索化、網絡化、系統化。考生還要注意同一時期中外政治、經濟、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對比。
二、以計劃、糾錯完善二輪復習
高考是一場漫長的戰役,對于高三每一個階段的復習,考生都要合理地分配時間,達到高效復習的目的。
1. 制訂適合自己的計劃
在一輪復習結束之時,考生可以提前制訂一個回顧一輪基礎知識的計劃表,并按照計劃梳理知識。制訂的計劃必須精準,考生可以參考如下計劃:
2. 錯題心得很重要
不管一輪復習是否結束,對于做錯了的高考試題,建議考生準備一個錯題本,將錯題抄在或者剪貼在錯題本上,從錯題中找出原因,提取共性,總結出今后應該注意的事項,在考前看一看。考生這樣做既可以彌補知識的漏洞,又可以糾正思維中的誤區,從而真正掌握知識。
下面的表格就是糾錯本的樣例,考生可以之作為參考。
三、二輪復習的其他建議
如果上述幾點建議考生都能合理地采納,那么考生的成績肯定會有所提升。那接下來的二輪復習要怎么做呢?
1. 關注考點和高考考試大綱的變化
2017年高考考試大綱和2016年高考考試大綱相比,在命題要求上,2016年的高考考試大綱表述為“注重考查在科學歷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2017年高考考試大綱表述為“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命題不拘泥于教科書,要求考生能分析材料并發現歷史問題,在這當中,考生務必弄清什么是唯物史觀,并在做題中注意運用這一史觀。
2.關注高頻考點
每年都會考查的考點,考生最好將這些考點記錄在歷史積累本中。
恩格斯這些年被我們冷落了,而這種冷落不利于我們深化對哲學的理解。傳統理解哲學的視角是“恩格斯視角”,其基點是恩格斯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經典表述,由此出發所看到的哲學就是后來的體系化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改革開放以來,對哲學的理解主要采取了“青年馬克思視角”,其基點是感性實踐活動,由此出發所看到的哲學就是今天被多數學者所接受的“實踐唯物主義”。視角轉換的一個直接后果是恩格斯思想的邊緣化,以至于今天人們寧愿提說“馬克思哲學”而不愿提說“哲學”,似乎這樣就可以對恩格斯的哲學另做處理。
隨著研究的深入,事情讓人感到并不如此簡單。人們首先需要正視的問題是:哲學的本來面貌能否等同于從某一特定視角所觀察到的面貌?是否存在某種絕對優越的觀察視角,該視角的觀察結果就等于或約等于哲學本身?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意味著哲學的解釋視閾是封閉的、有限的和同質性的,意味著“恩格斯視角”和“青年馬克思視角”或此或彼,二者必居其一。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意味著哲學的解釋視閾應是開放的、無限的和異質性的,意味著突出恩格斯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觀點不必以遮蔽馬克思的實踐觀點為代價,反過來重視馬克思的思想也不必以輕視恩格斯的思想為代價。我本人持后一種看法。我認為,恩格斯的哲學其實并不等于被“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體系所定型的那個樣子,其意蘊要比通常所估計的豐富得多。如果說上述兩種視角易于呈現馬恩二人的差異的話,那么一定還存在許多別的視角足以彰顯二人的一致性,而哲學的本來面貌也許正在這些異質性視角所復合出來的樣態里。
恩格斯既是哲學的創始人之一,又是哲學的第一個闡釋者。恩格斯系統建構和闡發哲學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晚年,所反映的思想至少在著者本人看來應是最成熟的思想。這些思想主要體現在下述著作中:《反杜林論》(寫于1876年9月至1878年6月)、《自然辯證法》(寫于1873年至1883年,1885年至1886年作了個別補充)、《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寫于1886年初)。這幾部著作的時間跨度達十多年,是恩格斯50多歲到60多歲之間的作品,其中的思想保持著高度的連貫性。從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恩格斯的哲學思想(或恩格斯所建構和闡發的哲學思想)至少可以分為兩大基本層面:元理論層面和對象理論層面。元理論層面的中軸觀點就是本文所要論述的關于“哲學終結”的思想,而對象理論層面的中軸觀點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有關“哲學基本問題”和辯證法的思想。對后者的理解必須以對前者的理解為前提,而在剝離了元理論的情況下去把握對象理論,只能是舍本逐末。就此而言,傳統的“恩格斯視角”其實只是恩格斯的對象理論視角,而不是恩格斯的元理論視角。
二、恩格斯關于“哲學終結”的命題及相關表述
恩格斯明確提出“哲學終結”這個命題,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的第一部分(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論述是在第二部分)。他說:“假定一切矛盾都一下子永遠消除了,那末我們就會達到所謂絕對真理,世界歷史就會終結,而歷史是一定要繼續發展下去的,雖然它已經沒有什么事情可做了。……這樣給哲學提出任務,無非就是要求一個哲學家完成那只有全人類在其前進的發展中才能完成的事情,那末全部以往所理解的哲學也就終結了。我們就把沿著這個途徑達不到而且對每個個別人也是達不到的‘絕對真理’撇在一邊,而沿著實證科學和利用辯證思維對這些科學成果進行概括的途徑去追求可以達到的相對真理。總之,哲學在黑格爾那里終結了:一方面,因為他在自己的體系中以最宏偉的形式概括了哲學的全部發展;另一方面,因為他(雖然是不自覺地)給我們指出了一條走出這個體系的迷宮而達到真正地切實地認識世界的道路。”(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先前那種想要在一套體系中窮盡“絕對真理”的哲學到黑格爾那里已經走到了盡頭,從而辯證的實證科學得以引領。
在另外幾個地方,恩格斯雖未使用“哲學終結”的字眼,但闡述的內容是關于“哲學終結”的。他在《反杜林論》中說:“在這兩種情況下(指把歷史和自然都看作過程——引者注),現代唯物主義都是本質上辯證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駕于其他科學之上的哲學了。一旦對每一門科學都提出了要求,要它弄清它在事物以及關于事物的知識的總聯系中的地位,關于總聯系的任何特殊科學就是多余的了。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學中還仍舊獨立存在的,就只有關于思維及其規律的學說——形式邏輯和辯證法。其他一切都歸到關于自然和歷史的實證科學中去了。”(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他還在《自然辯證法》中說:“自然科學家滿足于舊形而上學的殘渣,使哲學還得以茍延殘喘。只有當自然科學和歷史科學接受了辯證法的時候,一切哲學垃圾——除了關于思維的純粹理論——才會成為多余的東西,在實證科學中消失掉。”(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這兩段話的意思是:自然科學和歷史科學作為實證科學的辯證化,使得哲學(關于思維的純粹理論除外)變得多余。
上述兩方面的表述角度不同,但中心意思相同,即:哲學的終結和實證科學的興盛是相互關聯和相互對應的。具體說來,哲學之所以終結,在于它既是非實證的,又是非辯證的。非實證,意指往往以觀念中虛構的聯系代替可以觀察到的真實的聯系;非辯證,意指總想一網打盡“絕對真理”。哲學之所以剛好在黑格爾那里終結而不在其他地方終結,一方面是因為黑格爾將這種非實證又非辯證的“絕對真理”體系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以至于物極必反,另一方面是因為黑格爾在其非辯證的框架內使辯證法得到了有史以來最充分的發育,從而為實證科學的辯證化準備好了唯一正確的思維方式。與哲學的終結相對應的是實證科學地位的最大提升。實證科學早已有之,此前之所以不能代替哲學,是因為它雖是實證的,卻不是辯證的,世界的辯證聯系只得靠哲學去建立。在黑格爾時代結束時,實證科學自身開始了辯證化的過程,這就使得出現一種既實證又辯證的科學成為可能。如果科學既實證又辯證,那么,既不實證又不辯證的哲學顯然就是多余的,至于雖不實證卻還辯證的哲學(即作為思維學說的辯證法本身)則可以繼續保留。
可見,在恩格斯關于“哲學終結”的命題及相關表述中,其“哲學終結”觀是一種“有限終結觀”——終結那些構造自然規律體系和歷史規律體系的哲學,將它們的職權移交給辯證的實證科學,同時保留研究思維規律(形式邏輯和辯證法)的哲學。在這二者之間,恩格斯還空出了一片重要的學科領域,這就是上述引文中提到的“現代唯物主義”、“利用辯證思維對這些科學成果進行概括”等類似思想和活動所居留的學科領域。這些領域究竟屬于實證科學還是屬于哲學,恩格斯未加界說。
三、“哲學終結”的兩個維度——唯心主義的終結和形而上學的終結
恩格斯關于“哲學終結”的思想有著自身確定的內涵,該內涵是由兩個維度共同加以規定的,即:唯心主義的終結和形而上學的終結。唯心主義的終結所開啟的是唯物主義,形而上學的終結所開啟的是辯證法,因而這兩個維度也可以叫做唯物主義維度和辯證法維度。單就這一點而言,稱恩格斯的哲學(或恩格斯所表述的哲學)為“辯證唯物主義”不僅不錯,而且十分恰當。但問題在于,恩格斯的這兩個維度就其直接的含義來說,并不是建構新的哲學體系的維度,而是“終結哲學”的維度。如果不以“終結哲學”為前提,“辯證唯物主義”的精神實質就會被丟掉。
先看唯心主義的終結這一維度。什么是恩格斯要加以終結的唯心主義?即是:在研究自然界和人類歷史的過程中,用幻想的聯系代替真實的聯系,或者說用思辨的聯系代替實證的聯系的那種哲學。這不僅存在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斗爭,更重要的是存在唯心主義和實證科學(亦即哲學與實證科學)的斗爭。終結唯心主義和終結哲學是一回事,終結唯心主義的目的不是要建構一套唯物主義的自然體系和歷史體系,而是要將關于自然和歷史的具體聯系交給實證科學去研究。恩格斯的口號是“從事實出發”,他說:“不論在自然科學或歷史科學的領域中,都必須從既有的事實出發,因而在自然科學中必須從物質的各種實在形式和運動形式出發;因此,在理論自然科學中也不能虛構一些聯系放到事實中去,而是要從事實中發現這些聯系,并且在發現了之后,要盡可能地用經驗去證明。”(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實際上,恩格斯之所以要反對黑格爾的自然哲學,嘲笑杜林的《合理的物理和化學的新的基本定律》,就是因為他們都犯了將臆測的自然規律強加給自然界的唯心主義錯誤。因此,恩格斯在劃分唯物唯心陣營時才這樣說:“凡是斷定精神對自然界說來是本原的,從而歸根到底以某種方式承認創世說的人(在哲學家那里,例如在黑格爾那里,創世說往往采取了比在基督教那里還要混亂而荒唐的形式),組成唯心主義陣營。”(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并聲明有關用語不能在別的意義上被使用。他的意思無非是說:精神和自然界誰產生誰的問題不是一個靠思辨的玄想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證科學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從前的唯物主義哲學之所以具有合理性,不是因為它是哲學的緣故,而是因為它的結論接近于實證科學的結論。
接下來再看形而上學的終結這一維度。恩格斯批判形而上學的篇幅要遠遠多于批判唯心主義的篇幅。關于什么是形而上學,恩格斯說得很清楚:“把自然界的事物和過程孤立起來,撇開廣泛的總的聯系去進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們看做運動的東西,而是看做靜止的東西;不是看做本質上變化著的東西,而是看做永恒不變的東西;不是看做活的東西,而是看做死的東西。這種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從自然科學中移到哲學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幾個世紀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這種形而上學不僅存在于自然科學中,而且也存在于歷史科學中,資產階級的理性王國設計、空想社會主義的絕對真理觀,都是其表現。形而上學的終結包含兩個層面:一是作為實證科學的思維方式的形而上學的終結,一是作為哲學學說的形而上學的終結。前者,實證科學本身的發展正在導致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終結。“自然科學現在已發展到如此程度,以致它再不能逃避辯證的綜合了。”(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馬克思揭示了人類社會的運動規律,特別是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形態中的剩余價值規律,使得歷史學科也發生了辯證的革命。后者,黑格爾恢復了辯證法這一最高的思維形式,使哲學形而上學遭受了沉重打擊。只要將黑格爾的辯證法從他的僵化體系(亦即形而上學外殼)中解放出來,并置于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哲學形而上學(包括費爾巴哈的形而上學)的喪鐘就會響起。需要強調的是,實證科學中形而上學的終結不僅不意味著實證科學的終結,反而意味著實證科學因辯證化而獲得新生,并且這種新生恰好又構成哲學終結的條件;至于哲學中形而上學的終結,則僅僅是哲學自身的終結。所以,形而上學的終結不管具體形式如何復雜,歸根到底仍然是哲學的終結,而不是用辯證的關于自然和歷史的哲學體系去取代形而上學的哲學體系,更不是拿這種哲學體系去替代實證科學。
將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終結看成哲學的終結的兩個維度,對于準確把握恩格斯的哲學(或恩格斯所闡發的哲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脫離哲學的終結來談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終結,只會導致黑格爾式的體系哲學的重建;即使這種體系既唯物又辯證,也與恩格斯的本意大相徑庭。
四、“哲學終結”的兩個領域——自然哲學的終結和歷史哲學的終結
對“哲學終結”來說,唯心主義的終結和形而上學的終結是兩種學說類型和兩種思維方式的終結,而自然哲學的終結和歷史哲學的終結則是兩大學科領域的終結。或者說,前兩種終結涉及的是“哲學終結”的內涵方面,而后兩種終結涉及的則是“哲學終結”的外延方面。這里所說的自然哲學和歷史哲學特指那種以哲學方式構造自然規律體系和歷史規律體系的學科領域,終結它們不因為別的,只因為它們是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淵藪。就此而言,自然哲學和歷史哲學的終結也可視為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終結的落實。
關于自然哲學的終結,恩格斯說:“由于這三大發現和自然科學的其他巨大進步,我們現在不僅能夠指出自然界中各個領域內的過程之間的聯系,而且總的說來也能指出各個領域之間的聯系了,這樣,我們就能夠依靠經驗自然科學本身所提供的事實,以近乎系統的形式描繪出一幅自然界聯系的清晰圖畫。描繪這樣一幅總的圖畫,在以前是所謂自然哲學的任務。而自然哲學只能這樣來描繪:用理想的、幻想的聯系來代替尚未知道的現實的聯系,用臆想來補充缺少的事實,用純粹的想象來填補現實的空白。它在這樣做的時候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思想,預測到了一些后來的發現,但是也說出了十分荒唐的見解,這在當時是不可能不這樣的。今天,當人們對自然研究的結果只是辯證地即從它們自身的聯系進行考察,就可以制成一個在我們這個時代是令人滿意的‘自然體系’的時候,當這種聯系的辯證性質,甚至迫使自然哲學家的受過形而上學訓練的頭腦違背他們的意志而不得不接受的時候,自然哲學就最終被清除了。任何使它復活的企圖不僅是多余的,而且是一種退步。”(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恩格斯的意思很清楚:自然界客觀存在著一套辯證聯系的規律系統,對自然界的正確認識無異于該系統的思想圖畫;描繪這一圖畫必須具備兩個要件,一是這種描繪必須是經驗的和實證的,二是這種描繪必須是辯證的;自然科學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二者兼備,但自然哲學則永遠不可能具備前一個要件,因此必然被自然科學所取代。可見,恩格斯所要終結的不是某種特定的自然哲學理論,而是自然哲學這一學科。
歷史哲學的問題首先在于它的形而上學性質。資產階級的啟蒙理想標榜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義、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剝奪的人權,可是由這些華美約言換來的卻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空想社會主義自命為絕對真理、理性和正義的表現,最終也不免“陷入純粹的空想”。(注:參見《反杜林論》“引論·概論”和“社會主義·歷史”等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黑格爾雖然恢復了辯證法這一最高的思維形式,但“在這里,歷史哲學、法哲學、宗教哲學等等也都是以哲學家頭腦中臆造的聯系來代替應當在中指出的現實的聯系,把歷史(其全部和各個部分)看做觀念的逐漸實現,而且當然始終只是哲學家本人所喜愛的那些觀念的逐漸實現。”歷史哲學由此進一步暴露出了它的唯心主義性質。有鑒于此,恩格斯指出:“在這里也完全像在自然領域里一樣,應該發現現實的聯系,從而清除這種臆造的人為的聯系;這一任務,歸根到底,就是要發現那些作為支配規律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上為自己開辟道路的一般運動規律。”(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馬克思的歷史觀就是對這種規律的揭示。“這種歷史觀結束了歷史領域內的哲學,正如辯證的自然觀使一切自然哲學都成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一樣。”(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在這一嚴格的意義上,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社會主義學說都不再是哲學,而是歷史領域的實證科學,或者說,它們的高明不是因為它們是一種嶄新的哲學,而是因為它們已經跟哲學劃清了界限。當恩格斯說由于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的發現,“社會主義已經變成了科學”時,當他將“理論的社會主義和已經死去的哲學”對舉時,(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他的意思無非是說“社會主義已經不再是哲學”,因為哲學“已經死去”。
總結自然哲學和歷史哲學的終結,恩格斯認為,“現在無論在哪一方面,都不再是要從頭腦中想出聯系,而是要從事實中發現這種聯系了。這樣,對于已經從自然界和歷史中被驅逐出去的哲學來說,要是還留下什么的話,那就只留下一個純粹思想的領域:關于思維過程本身的規律的學說,即邏輯和辯證法。”(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在恩格斯的心目中,關于自然界和歷史的哲學,不論它所試圖建構的是局域性聯系還是總體性聯系,因其不可避免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錯誤,其使命都徹底結束了。
五、“哲學終結”的前提與限度
前已述及,恩格斯的“哲學終結”觀是有限終結觀。這種有限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它以堅持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為基本前提,二是它為哲學保留了思維領域這塊地盤。這兩個方面又是密切關聯的。
跟多數哲學家一樣,恩格斯堅信“思維和存在的一致”。他說:“我們的主觀的思維和客觀的世界服從于同樣的規律,因而兩者在自己的結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須彼此一致,這個事實絕對地統治著我們的整個理論思維。它是我們的理論思維的不自覺的和無條件的前提。”(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他還說:“思維規律和自然規律,只要它們被正確地認識,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恩格斯的意思是,客觀世界是有規律的,人的思維也是有規律的,如果被正確認識的話,二者必然是一致的。
什么是恩格斯所說的被正確認識的規律呢?這就是而且只能是辯證法的規律。在恩格斯的用法中,“辯證法”和“辯證法的規律”是不同的概念。關于“辯證法”,他有幾段經典表述:“辯證法不過是關于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的運動和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辯證法被看作關于一切運動的最普遍的規律的科學。”(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辯證法就歸結為關于外部世界和人類思維的運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關于“辯證法的規律”,也有相應的表述。“辯證法的規律是從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歷史中抽象出來的。辯證法的規律不是別的,正是歷史發展的這兩個方面和思維本身的最一般的規律。實質上它們歸結為下面三個規律:量轉化為質和質轉化為量的規律;對立的相互滲透的規律;否定的否定的規律。”(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這兩個系列的規律(指外部世界和人類思維——引者注)在本質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現上是不同的,這是因為人的頭腦可以自覺地應用這些規律,而在自然界中這些規律是不自覺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無窮無盡的表面的偶然性中為自己開辟道路的,而且到現在為止在人類歷史上多半也是如此。”(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恩格斯將“辯證法”和“辯證法的規律”有意加以區別,是為了說明“辯證法”是一種認識、一門科學,“辯證法的規律”則是一種客觀存在,“辯證法”是對“辯證法的規律”的反映。這種區分跟他對“主觀辯證法”(或“概念的辯證法”)和“客觀辯證法”(或“現實世界的辯證運動”)的區分是相聯系的。關于后一種區分,他說:“所謂客觀辯證法是支配著整個自然界的,而所謂主觀辯證法,即辯證的思維,不過是自然界中到處盛行的對立中的運動的反映而已”,(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這樣,概念的辯證法本身就變成只是現實世界的辯證運動的自覺的反映,從而黑格爾的辯證法就被倒轉過來了,或者寧可說,不是用頭立地而是重新用腳立地了。”(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
在這里,恩格斯沒有明確告訴我們:是否根據上述看法,研究現實世界的辯證運動就應該是屬于實證的自然科學和歷史科學的任務,而研究主觀辯證法的任務則繼續由哲學來承擔?但從他反復講“辯證法是科學”這一點不難看出,直接研究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辯證法規律的那種“辯證法”,或者說“利用辯證思維對這些科學成果進行概括”的那種“辯證法”,甚至更明確地說,包括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和恩格斯本人的自然辯證法在內的這種“辯證法”,肯定是科學而不是哲學。那么,什么是作為哲學的辯證法呢?或者說什么是作為關于思維的純粹理論的辯證法呢?甚至更明確地說,什么是恩格斯留給哲學作為保留地的辯證法呢?恩格斯沒有講。雖然如此,他的意思卻比講出來還要清楚,那就是黑格爾的辯證法,當然是其革命的方面得到了恢復而唯心主義的裝飾被擺脫了之后的辯證法。在《反杜林論》的“引論”中,恩格斯說:“就哲學是凌駕于其他一切科學之上的特殊科學來說,黑格爾體系是哲學的最后的最完善的形式。全部哲學都隨著這個體系沒落了。但是留下了辯證的思維方式以及關于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在產生和消失的不斷過程中無止境地運動著和轉變著的觀念。不僅哲學,而且一切科學,現在都必須在自己的特殊領域內揭示這個不斷的轉變過程的運動規律。而這就是黑格爾哲學留給它的繼承者的遺產。”(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更重要的是,黑格爾的辯證法一旦得到唯物主義的改造,其作為主觀辯證法跟由實證科學所揭示的客觀辯證法實際上就成了一個東西。這種情況下,當務之急就不是繼續在“主觀辯證法”即哲學方面下功夫,而是在“客觀辯證法”即科學方面下功夫,包括在“利用辯證思維對這些科學成果進行概括”方面下功夫,正如恩格斯本人在“自然辯證法”方面所示范的那樣。
這樣一來,在恩格斯這里,“哲學終結”的限度就一目了然了。首先,對自然哲學和歷史哲學,或者說對一切關于外部世界的哲學,都要加以終結;取而代之的是經驗的、實證的和辯證的自然科學和歷史科學。這些科學所揭示的規律,一定是合乎并表達了辯證法的,不過,它們并不直接講辯證法本身。其次,“在以往的全部哲學中還仍舊獨立存在的,就只有關于思維及其規律的學說——形式邏輯和辯證法。”(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其間,恩格斯用“學說”一詞而不用“科學”一詞,正好表明這個意義上的“辯證法”仍然是“哲學”而不是“科學”。至于將形式邏輯和辯證法一同保留,只是因為前者相當于思維領域的初等數學而后者相當于高等數學。與科學的規律(即自然規律和歷史規律,或外部世界的規律)只是合乎和表達辯證法不同,哲學的規律(即思維規律)是關于辯證法本身的。最后,在哲學的終結和保留之間,在科學的規律和哲學的規律之間,實際上還存在一個特殊的地帶,即作為科學而非哲學的辯證法和作為科學而非哲學的唯物主義,或者說作為科學而非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
一、概念講透
考查概念最能反映出考生歷史知識掌握的準確度。考試時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概念要講清楚才能防止學生學習中出現偏差。例如:關于君主立憲制這一內容,我們要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君主立憲制",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背景是什么?發展完善的過程如何?有什么影響?我們還要了解德國君主立憲制是怎樣確立的?有什么特點?德國與英國君主立憲制有什么區別?還要了解民主共和制與君主立憲制有什么區別?這樣,學生對"君主立憲制"這一概念有了一個豐富的了解。通過橫向比較和縱向拓展,講清概念,從而幫助學生解決易混點、易錯點,從而在學習中牢固掌握概念。
二、探究講實
成功的歷史教學不僅是讓學生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養成從"是什么"中去探究"為什么",能夠評價證據,擁有批判與反思的思維能力。如在復習"必修一第八單元第25課"兩極世界的形成"時:
老師提供整合材料--是什么:
飽受戰爭之苦的西歐,滿目瘡痍。……英國政府在其1947年的白皮書中稱:"不列顛已處于危險之中"。它缺煤,缺糧缺電,開春以后又遇洪水為患,全國工廠有一半停工。……西歐其它國家也出現了經濟崩潰的跡象。法國居民每日口糧只有6盎司,德國的英美雙占區的工廠3/4關閉,物價飛漲。……嚴重的經濟狀況引起社會動亂。法國、英國、意大利等國的工人運動蓬勃發展。
從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個國家接受了美國130多億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贈予,10%是貸款。因此丘吉爾把"馬歇爾計劃"稱為"人類歷史上最慷慨的舉動"。
要求學生逐項探究:得出結論--分析結論--評價結論
三、題型講全
老師要盡量收集不同類型題目進行講解并進行變式訓練。如選擇題有材料型選擇題、因果型選擇題、程度型選擇題、組合型選擇題、逆向性選擇題、比較型選擇題、否定型選擇題等。而材料選擇題又有文字材料型選擇題、圖表型材料選擇題。文字材料型選擇題又有兩種形式:一是在選擇題的題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據材料創設新情境,并根據材料設置備選項。二是題干中沒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為備選項,要求學生根據材料內容與題干要求對比進行選擇。老師對不同的題型要尋找不同的解題方法,并對解題方法進行歸納、總結,歸納出每一種題型的解題思路與技巧,總結出帶有普遍性、規律性的方法,使學生解題有法可循,有章可依,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四、史觀講新
史學觀念是認識歷史的視角問題。我們除了要在教學中繼續正確地運用唯物史觀、革命史觀外,我們還要與時俱進,運用學術界新的史觀來統領我們的教學,幫助學生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如現代化史觀、全球史觀(整體史觀)、文明史觀已經為我們的老師所廣泛接受,同時我們還要關注社會史觀以及生態史觀等學術領域的新觀點。如講述新航路的開辟和西方的殖民擴張后,對哥倫布的評價我們可以選擇下列知識:
問題一:偶然與必然
(2010年高考山東文綜27題)1492年,哥倫布航行到達美洲,開啟了世界歷史的新時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有人認為,哥倫布是因為"迷路了",才偶然"發現"了美洲。也有人認為,當時即使沒有哥倫布,也必然會有別人"發現"美洲。
(1)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問題二:發現與相遇
(2)"發現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場上看待哥倫布遠航美洲的?"兩個文明匯合"和"兩個大陸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3)結合所學知識,運用以上四個詞語以"交流與發展"為主題寫一則歷史短文。要求:①緊扣主題,觀點合理;②史實準確,史論結合;③條理清晰,合乎邏輯;④字數在120宇左右。
(4)根據材料一和二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分析,為什么對待"哥倫布日"會出現截然不同的觀念?
五、史識講通
歷史認識的獲得不是輕而易舉的,它是在學習主體的積極介入下進行的。在認識過程中學生必須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而老師則應該注重以史為鑒、古為今用、古今聯系,時事觸覺敏感。要以主干知識,特別是與時事、熱點問題緊密結合的知識,作為"連結點",引導學生把分散于教材各章節中同類型、同性質、同特征、相關連的知識進行縱橫聯系,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網絡,挖掘出其間的內在聯系,實現中外打通、書本打通、歷史與現實打通,形成規律性的認識,實現認識上的升華。讓學生以古鑒今,升華智慧,理解問題,最終目的是啟迪學生,教育學生,發揮歷史學科的功能,用問題借鑒現實,將過去的歷史激活,站在時代高度詮釋歷史現實,給史實注入全新的活力。
六、考點講全
關鍵詞:;歷史唯物主義;邏輯起點;勞動;工具;人類起源;勞動異化;《資本論》
中圖分類號:D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573(2013)02-0005-04
一
探討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歷史起點,必須首先考察人類歷史的起點。那么,人類歷史究竟從哪里開始呢?這個問題的確是歷史之謎。從《圣經》里的上帝創世說,到黑格爾的絕對理念異化論,不能說沒有進步,至少,黑格爾在對于自然界和社會的源頭關系上的理解,有其積極的合理因素。但從根本上說是依然不科學的。
隨著科學和人類思維進程的發展,才從根本上正確地揭示了從猿到人的進化方向,從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發生論的高度上,科學地回答了人類歷史的起源問題。但是,由于唯物史觀的奠基人——馬克思、恩格斯在當時的理論環境和政治氛圍下,主要著眼于唯物史觀思想體系的創立,而沒有像建構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那樣,建立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體系(思想體系與邏輯體系是不同的,人們對于這種區別往往并不注意),因此,馬克思、恩格斯沒有像《資本論》闡述政治經濟學的邏輯起點那樣,明確地闡述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起點的問題。然而,《資本論》“邏輯地表述”方法(“邏輯地表述”與“表述的邏輯”也是不同的,人們對此也往往不注意),確定理論體系邏輯起點的一般的方法理論原則卻是普遍適用的。
根據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原則,理論界有些人研究的結果認為,勞動是歷史的起點,“勞動”范疇也就當然地成為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起點。并從勞動出發,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結構,得出“勞動”范疇是“打開社會奧秘的鑰匙”的結論(以下稱勞動起點論)。對于這個結論,筆者不敢茍同。筆者認為,歷史是社會的歷史,社會是人類的社會,追溯歷史的起點,實質上是追溯人類的起點,而要科學地揭示人類的起點,必須著力澄清下述幾個問題:第一,人類提升的本質是什么?第二,歷史的定指含義是什么?第三,真正人的勞動究竟從哪兒開始?
第一個問題是人類提升的本質。筆者基于馬克思、恩格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等原著的學習,認為人與動物的區別不在于外延擴大化意義上的“勞動”而在于怎樣勞動,用什么勞動。如果人類不以自己特有的勞動方式和特有的勞動手段,而僅僅是和勞動那樣運用自身的天然的生理器官去獲取生存資料,那它就不可能從動物中提升出來,成為宇宙之花、萬物之靈。史前人類學的研究成果證明,在遠古時代,類人猿基本上還是一種樹上動物。后來分化為兩支:一支發展為森林古猿和巨猿,現代大猩猩就屬于這一類;另一支則沿著另一種方向發展,為了抵御猛獸的襲擊和適應獲取食物的活動(一般稱作適應性勞動),他們便開始利用石塊、木棒等自然物來彌補自身機體生理的天然器官的軟弱與不足,這種活動的長期繼續,又使他們開始直立行走,由此便進行到了從古猿到人的“過渡生物”的階段,即“形成中的人”的階段。這種“形成中的人”與古猿的活動方式并無本質區別。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語言開始形成,人類才從獸類脫離出來,勞動工具在自然——社會共生態中,是人與動物、社會與自然的界碑。當“形成中的人”使用石塊、木棒和其他天然物的活物(這種活動可以叫做前人的適應性勞動)必然會發展到這樣一種限度,這時,如果不完善被使用的工具,即如果不過渡到勞動工具,這種活動就不可能進一步提高。而一旦跨出了這一步,原先使用天然的勞動就變成了制造工具并使用這些工具從事活動的生物了。這種情況大約發生在200~250萬年前。上述證明,人類提升的本質是“工具的使用和制造”,而不能籠而統之的歸結為“勞動”。
第二個問題是關于歷史定指的含義問題。筆者結合馬克思、恩格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等原著的學習,認為歷史唯物主義所說的歷史,是定指真正的人類的歷史,不能包括非人的歷史。因為歷史唯物主義是以人類社會的普遍本質與一般規律為對象的。在古猿進化為真正的人類之前,無論怎樣講都是“非人”,這種“非人群”還不是氏族或社會,它仍然是自然界尚未分化的一部分,只具有生物的自然本質,它所恪守的是自然規律,而不具有社會的本質和規律,所以,它不在歷史唯物主義特定對象范圍內。
第三個問題,即真正的人的勞動究竟從哪兒開始的問題。勞動起點論認為,勞動所以成為歷史的起點,因為勞動是人的起點;而勞動所以成為人的起點,是因為“勞動創造了人本身”。這樣一來,實際上就陷入了一個循環論證:什么是勞動?勞動是人改造自然的自覺的活動;人從哪兒來?人從勞動中來。這種結論,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歷史唯物主義所講的勞動,即真正的人的勞動究竟從哪兒開始呢?從“形成中的人”的活動特點來看,他們主要是憑借自身生理的天然器官,偶爾也使用石塊、木棒等天然“工具”,覓取天然的食物,它們在自然界中,完全受著物競天擇、優勝劣汰規律的支配。在他們未知使用石器以前,這些“構木為臺”、“錯木作穴”和“掘穴”的工作,都是無法實現的,充其可能,也只能是“構木為巢”,所以,正在形成中的人的這種過渡生物的勞動,還不是真正的勞動。在考察真正的人的勞動的時候,必須注意到這樣一種情況,即制造工具的活動起初必定具有動物的反射形式。這種活動,就其性質而言,不會是有意識的有目的的自覺活動,而是一種反射性活動,并且是在純粹生物學聯合體的范圍內實現的。因此,最初制造工具的生物不是人,而是動物。
上述引證說明,最初制造工具的生物的活動不是“勞動”,所以,認為“勞動先于工具存在”的觀點是不符合實際的。其實,馬克思對此早有論述。他曾明確地指出,真正的勞動不是開始于石制工具之前,而“只是有了用于新產品的最初的產品——哪怕只是一塊擊殺動物的石頭——之后,真正的勞動過程才開始”。[1]馬克思的這段話,闡述了這樣一個基本思想:即正在形成中的人運用天然“工具”,例如一塊天然的石塊擊打另外一塊天然石頭,使之成為一塊比天然石塊好用一些的石器的活動或行為,還不能稱為勞動,只是在有了這“最初的產品”——石器之后,并且再運用這最初的工具作用于自然對象,改變自然物質的存在形態,創造出某種使用價值,實現與自然界的物質變換的過程,才是人類的真正勞動。
換句話說,在最初的“反射性”活動所“制造”的“工具”未投入“新生產”之前,人的勞動是不存在的,只有把這“最初的”工具投入“新生產”時,真正人的勞動才開始。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沒有工具,人就不能從一般動物中提升出來,沒有人的勞動,也就不可能有歷史。從終極意義上說,工具不僅是人所以為人的起點,也不僅是人類勞動的起點,同時,也是歷史的起點。根據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原則,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起點應該是什么呢?其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二
作為邏輯起點的范疇,不僅應與歷史的起點相統一,而且它本身還必須是以后歷史展開過程一切矛盾胚芽的潛在孕含體,即在這個抽象的范疇中,孕含著特定對象尚未展開的內在矛盾的全部豐富性。勞動起點論認為,“勞動”范疇孕含著歷史過程一切矛盾的胚芽,故以勞動為起點,構想了勞動對象化——勞動分化——勞動異化——勞動社會化——勞動自主化這樣一個“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骨架”。本作者認為,以人類勞動的發展為主導線索,來分析歷史發展的邏輯,描述人類社會演進的“軌跡”自然不乏睿智,但仔細想來,不覺又發生了這樣的矛盾,即:如果說這“勞動”包含了“前人”——“形成中的人”——猿的活動,那么勞動范疇的外延便被擴大到人類歷史之外,這種外延擴大化了的“勞動”范疇使人的勞動和動物的活動失去了界限;如果說這“勞動”是定指人的活動那么它似乎又不及“生產”范疇涵蓋得那樣寬泛。比如:生產范疇涵蓋了物質生產、精神生產以及人類自身的生產——人口的生產;而勞動范疇僅涵蓋了體力勞動、腦力勞動,或抽象勞動、具體勞動,但人類自身的繁衍行為很難說是一種什么勞動。退一步說,即使勞動范疇涵蓋了生產范疇的全部內容,那又有什么必要非用勞動范疇取代生產范疇呢?按照馬克思的說法,“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2]從這個意義上說,勞動范疇與生產范疇并無本質區別。如果說生產范疇不能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起點,那么同樣,勞動范疇也不能作為這樣的起點。我們知道,《資本論》所以把商品范疇作為政治經濟學的邏輯起點,是因為資本主義一切矛盾的豐富性都包含生產者之間發生聯系的實在的商品形式。由此可以認為孕含社會一切矛盾胚芽的范疇“生產”,也不是“勞動”,而只有工具范疇這一實在形式才孕含了歷史發生發展的內在必然性,因為只有工具范疇才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身矛盾的交匯點。
第一,工具范疇包含了人與自然矛盾的胚芽。在自然歷史的發展進程中,自從有了工具,人類便從動物中提升出來,使“人”成為人,使“人群”成為社會。至此,物質世界便發生了亙古未有的裂變——一方面是人類與自然、主體與客體的矛盾;另一方面,是主體內部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在這裂變了的世界和裂變了的世界矛盾體系中,是工具首先把人同自然界區別開來,對立起來;同時也是工具把人與自然界聯系起來,統一起來,形成了人——工具——自然界這樣一個兩對矛盾三個環節的動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作為人與自然界的中介工具有著內在的二重屬性,一方面它是自然力量的人化,客體力量的主體化;另一方面,它具有了標定人與自然矛盾性質的功能,這是其他任何范疇所不能代替的。換句話說,一方面是人與自然的分裂,另一方面則是能動的主體對于這種分裂的征服。而這種征服,主體又必須憑借一定手段,因為人總是通過外物手段和他自身相聯系,這種手段集中地表現為工具。工具確定了人與自然、主體與客體的界限,工具又不斷地打破這種界限,確立新的界限,這種界限是歷史標定的,歷史打破的,又是客觀存在的,消除了這種界限,人類便被湮沒在自然中。正因為工具具有這些功能,所以馬克思說:“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于生產什么,而在于怎樣生產,用什么勞動資料生產”,“勞動資料……是人類勞動力發展的測量器”。[3]在人與自然、主體與客體的矛盾運作中,工具不但孕含著物質生產矛盾展開的胚芽,作為精神生產的特殊工具,也孕含著精神生產矛盾展開的胚芽。正因如此,理論家們就把勞動范疇作為“打開社會奧秘的鑰匙”,“鑰匙”也是一種工具。上述說明,在工具背后,隱藏著人與自然、主體與客體的矛盾。
第二,工具范疇還孕含著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的胚芽。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本質上是經濟的關系,社會關系中的其他方面——政治關系、思想關系,從根本上說都決定于經濟關系。而在經濟關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是人們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以及對它的占有關系。在生產資料中,要使之轉化為現實的衣食資料,原始人類只能依賴于勞動工具這一中介手段;另外,原始人類處在兇禽猛獸的包圍中,人們只有依靠武器(特殊工具)才能戰勝他們,以維持自己的生存。這時,人們的價值觀念僅僅是“工具——生存”觀念。私有制產生之后,“工具——生存”觀念被“工具——財產”觀念所取代。人們意識到“要強迫人們去從事任何形式的奴隸勞役,那就必須設想這一強迫者掌握了勞動資料,他只有借助這些資料才能使用被奴役者”。[4]創造財富,這種“工具——財產”觀念,在奴隸占有制時代,被強化到了這樣的程度:奴隸主為了占有財富,不僅占有了無聲工具(無生命的工具),也占有了發聲的工人(牲畜),而且,就連奴隸也是當作工具——會說話的工具被占有的,占有奴隸的多寡,成為奴隸主富有程度的標志。到了封建制時代,農民(農奴)形式上占有一定的勞動資料,但實際上,封建主對于勞動資料的占有是通過對農奴或農民的半占有這種曲折的方式實現的,農民不過是自動的“牛馬”。當然,隨著社會形態的完善,人們的財產觀念也逐漸由勞動資料擴大為生產資料。這時,封建主一方面通過農民半占有這種曲折方式占有勞動資料;另一方面,則通過占有勞動對象(主要是土地)來占有勞動者及其勞動資料。到了資本主義大機器生產的時代,勞動者成為一無所有的“自由人”,但是勞動者一旦進入生產過程,資本對他們的奴役便表現為機器和工具上。社會主義社會,勞動者所以能夠成為社會的主人,也是因為實現了勞動群眾對于勞動資料的直接占有和結合。通觀歷史不難看到,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變化,包括階級關系的變化,是以人與勞動工具關系的變化為轉移的,所以,我們要考察歷史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應該像《資本論》通過商品透視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那樣,首先應當考察以不同性質的生產工具為標志的不同的經濟時期中,人們同生產工具的結合方式和占有方式,通過考察勞動工具的性質、功能、系統結構對于人們相互關系的決定與制約作用,透視人們之間的關系,嚴格說來,生產、分配、消費、流通,乃至分工、協作,都是以生產工具為軸心而逐漸展開的。總的說來,人類文明的根本標志,不是勞動,而是工具。工具才是人類文明的尺度。所以我們說,在工具的背后,隱藏著人與人關系全部矛盾的胚芽。上述特征表明,工具是歷史整體關系中最基本的范疇,是人類一切活動的最初的前提與基礎。由此證明,只有工具范疇,它才能夠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起點。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05.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04.
【關鍵詞】哲學 物質本體論 實踐本體論
自從哲學誕生的那一天起,人類就對世界本原的問題孜孜以求,試圖找到人生的終極意義。本體論(Ontology)就是說明什么是世界的本質和本性的學說或理論,是“關于存在的一般學說”。雖然這一術語直到17世紀才由德國哲學家郭克蘭紐首先使用,但是它所指稱的研究領域――“存在”卻早已存在了,因此可以肯定地說本體論始于西方哲學的發端。
由于本體論在哲學中的核心地位,對本體論問題的研究異常地豐富。在西方哲學歷史上,出現了各種不同的本體論觀點,如“宇宙本原論、物質(matter,也可譯為質料)本體論、理性本體論、意志本體論、神學本體論、情感本體論、實踐本體論、生存論的本體論、自然存在本體論、社會存在本體論、社會生產關系本體論、人學本體論,等等”。
關于哲學的本體論是什么,學術界至今沒有形成相對一致的看法,物質本體論和實踐本體論的爭論一直是哲學研究中的熱點問題。
一、哲學有本體論
在學術界中有部分學者認為,哲學對本體論問題是采取批判的立場的,哲學沒有本體論。他們認為,由于本體論來源于傳統的形而上學,而哲學在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在于它對傳統的形而上學的超越,擺脫了理論對現實的預設,所以哲學同時也超越了本體論的思維方式。也就是說,哲學對傳統形而上學的批判就是對本體論的批判。
這種觀點有漏洞的。首先,任何一種哲學理論都有自己的本體論,本體論是無法拋棄的,沒有本體論的哲學是不存在的,因為任何一種哲學理論的研究都是建立在某種本體論的基礎上進行的。哲學自然也不例外,國外的學者在對哲學的研究中還得出了哲學的核心就是本體論的觀點。其次,本體論來源于傳統的形而上學,但是在現代哲學中,二者是不能等同的。哲學對傳統的行而上學的超越可以等同于對傳統本體論的超越,但并不意味著摒棄本體論本身,哲學的變革是對之前那些過時的本體論的揚棄。
哲學是否有本體論的問題,答案已經很明確。本體論問題是進行哲學理論研究的基礎,是解決其他哲學問題的必要前提,對哲學本體論的深入研究必然有助于深化對哲學本性和對哲學偉大變革實質的理解。
二、物質本體論和實踐本體論的爭論
對本體論問題的反恩和爭論一直貫穿在哲學發展的過程中,哲學本體論目前已發展出了多種形態,包括物質本體論、實踐本體論、感性實踐活動本體論、歷史唯物主義本體論、社會存在本體論、社會生產關系本體論、生存本體論等。但最主要的爭論集中在物質本體論和實踐本體論這兩種觀點之間。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國內學界雖然對本體論問題缺乏明確的意識。但是在實際上是信奉物質本體論的,在當時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很顯然是壓倒其他一切哲學問題的根本原則。而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經歷了哲學的自我反思和批判,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從實踐的角度來理解哲學,把實踐作為哲學的核心概念逐漸成為主流趨勢,但是物質本體論仍有很多支持者。兩派觀點至今仍然時有交鋒o
1.物質本體論及其缺陷
物質本體論認為,現實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其物質性,物質是世界的本原,哲學本體論的實質應當且只能是物質本體論。現實的世界是指“整個世界”,而并非“周圍世界”,人的實踐活動所能涉及到的領域是極其有限的,因此實踐不能夠成為本體。承認實踐為本體,就脫離了哲學的唯物主義根基。
在持實踐本體論觀點的學者看來,物質本體論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模糊了哲學真正的研究對象。哲學關注的是現實的人類世界及其發展規律。而不是包舉宇內的無限的物質世界。人類接觸不到的世界對于人來說是虛幻的,不能作為哲學研究的對象。
第二,曲解了哲學的現實功能。哲學為人類改造舊世界、創造新世界提供強大地方法論指導,它關注的是人類具體生活的世界。從高度抽象的物質概念出發的哲學最終只會離現實的人越來越遠,不能成為推動現實世界革命化的哲學。
第三,忽視了哲學革命的實踐本質。哲學是唯物主義哲學,但是物質概念并不是它區別于其他唯物主義哲學的標志,如果將“物質”作為哲學大廈的基石。那就忽視了正是實踐觀的確立才誕生了唯物史觀的事實,從而無法理解哲學從傳統哲學形態到現代哲學形態轉換的意義。
2.實踐本體論及其困境
實踐本體論認為,實踐是聯系人與客觀世界的紐帶,人是社會的主體,人的實踐活動和社會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實踐能夠揭示自然界的性質和客觀規律,人,社會和自然界在本質上都統一于實踐。脫離于人的實踐活動的客觀實在是“抽象的物質存在”,對人而言只是不存在的存在,立足于這種抽象的存在只會使人最終陷入虛無。
在持物質本體論觀點的學者看來,實踐本體論存在理論上的困難:
第一,犯了多元論的錯誤。世界在實踐本體論者眼中是由“自然――社會――思維”共同構成的一種三元結構。這不是一元論,而是三元論,因此犯了多元論的錯誤。
第二,違背了自然界早于人類出現的事實。實踐是人類特有的活動,所以實踐是在人類出現之后才出現的,那么人類出現之前的世界很顯然并不是統一于實踐的,因此實踐不能成為本體。
第三,忽略了與超感覺經驗的理性層面相關的本質領域。實踐作為感性活動總是停留在感覺經驗的層面上,而對于超感覺經驗的理性思維能力,由于我們的感覺經驗無法把握,所以是無法用感性實踐活動直接加以論證和說明的。
三、物質實踐本體論及其挑戰
哲學的本體論是物質本體論。哲學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物質和意識的對立僅僅是在本原意義上的。在承認世界統一于物質的前提下。實踐將物質和精神統一起來,人的實踐活動調和了物質和意識之間的矛盾。“物質”是哲學的核心概念之一,唯物論是自然觀、認識論、歷史觀的理論前提和基礎。
哲學的本體論也是實踐本體論。“馬克思從來不以抽象的、靜態的方式談論物質,他談論的是物質的具體樣態――事物;而他在談論事物時。又總是從人類的實踐活動,尤其是從生存實踐活動即生產勞動出發的”,可見實踐在哲學中起著基礎和核心的作用。并且物質要通過實踐來展示自身,依靠實踐活動來不停地改變原來的面貌,最終成為實踐的作品。物質本體論和實踐本體論具有一致性。它們是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上對不同的問題的回答,兩者并不矛盾。哲學在世界觀領域是物質本體論,在歷史觀領域則是實踐本體論,物質概念和實踐概念在哲學中是統一的,哲學既包含著物質原則,又包含著實踐原則;既堅持唯物主主義我立場,又強調實踐的唯物主義。當我們正確理解了物質和實踐的關系及其在哲學中的地位時,就能把物質本體論和實踐本體論統一起來理解。
物質實踐本體論雖然已經能夠較為全面的闡釋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本體論,但它也面臨著許多挑戰:首先,它會持續受到認為哲學沒有本體論的觀點的沖擊,和這種觀點的斗爭將是至關重要的。這種觀點認為,對本體論是批判的,并且正是通過對本體論的批判,才實現了哲學對西方哲學的革命性變革。其次,物質實踐本體論被認為是對物質本體論和實踐本體論之爭的妥協性的解釋,堅持物質和實踐的統一性是物質實踐本體論的強大理論依據,但它依然要發掘更多的合理論據來維護其真理性。第三,關于本體論的其它觀點也都有其各自合理性因素,那么如何吸收這些合理因素將關系到物質實踐本體論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領先;文明;歐美
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是各個國家、各代學者探討研究的主體。東方文明的歷史痕跡現在仍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中,而西方文明離我們較為遙遠,很難直接感受。這本《歐洲文明史》,是感受歐洲文明,了解它的特點的機會。
全書的主要目的是展現歐洲文明的發展趨勢和歐洲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之處。首先從文明一詞談起,說明了文明由兩大事實組成:一方面是人類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是人的發展。此書的重點是展示歐洲文明的內涵以及特點,而且將僅從社會的角度來展示文明。
為什么我們對于歐洲文明如此感興趣?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使得西方的優勢不那么明顯,進而在歷史上體現為全球史觀代替了“西方中心論”。我們不會絕對地認為歐洲文化是先進的,東方文化是落后的或者西方文明優于東方文明,然而我們也不能不承認西方在13世紀或者15世紀后是“占得先機”的。
那么歐洲為什么是“占得先機”的?從“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么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到“中國近代科學為什么落后”、“中國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等一系列問題,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思考為什么歐洲能夠占得先機這個問題。
在13世紀之前,東方在技術、經濟等多方面都毫無疑問是走在前面的。但13世紀之后,歐洲開始顯現出她的潛力,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從大航海r代到殖民主義,工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在歐美國家相繼完成,歐洲在近代“占得先機”。過去我對于為什么歐美能夠占得先機這個問題的思考一直局限在經濟和政治層面,比如歐洲進行罪惡的三角貿易,以各種方式掠奪了殖民地,獲得了資本原始積累才得到發展。我很少考慮文化或者說文明這一層次,我認為它很“虛無”,并不能夠產生實質性的作用。這種思維受到唯物史觀的影響較大,且意識形態色彩很濃。而此書給我打開了新的思路,基佐對于歐洲文明的多樣性的分析,讓我不能夠忽視文明的作用。
首先,只說“歐洲在近代占得先機”是不準確的,因為一戰二戰后歐洲衰敗,美國興起,直到今天,美國仍舊是公認的實力最強的國家,因此談論這個問題不能避開美國。那我們就需要說明歐洲文明和美國文化的關系。我比較認同陳樂民先生對于這個問題的見解。《歐洲文明十五講》第一講中,有一個學生提問“美國文明是否超越了歐洲文明,怎么超越的?”,陳先生回答:“第一,美國繼承了歐洲文明,它繼承了盎格魯―撒克遜文化里比較精華的部分……第二,美國人最早實現了歐洲人的理想……但是美國現在很霸道……”也就是說,美國文明的淵源是歐洲文明,只是用它自己的方式闡釋、發展了歐洲文明。所以我們談論歐洲文明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涵蓋美國的。
歐洲文明是最具備多樣性的。我們看歐洲的地圖、歐洲的歷史,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她的“破碎感”。她和大一統的中國甚至是日本、印度以及一些伊斯蘭國家相比最突出的特點無疑是多樣性。而歐洲文明的多樣性不止體現在這一點。在歐洲的歷史上,社會組織的一切形式、一切原則都在其中并存著;宗教的和世俗的勢力;神權政治的、君主政治的、貴族政治的、民主政治的成分;存在著無數程度不等的自由、財富和勢力。文學藝術方面,作者認為印度等地的文學是在“同一副模子里鑄造出來的”,也就是說印度等地的文明也就是東方文明,是不具備多樣性的。這一點我不完全認同,我認為所有的文明都是復雜的集成體,都是具備多樣性的。但歐洲文明無疑是多樣性特征最明顯的。
那么多樣性的文明為什么能夠引領歐美占得先機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生物學的一些觀念可以為人文學科提供借鑒。像赫胥黎將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運用于社會學領域。生物多樣性對于生態十分重要。物種越少的生態系統越脆弱。在森林生態系統里的蛇可以捕食鼠類和蛙類,而在草原生態系統的蛇就只能捕食鼠類,那么如果某種鼠類滅絕了,草原食物鏈就斷裂了,森林食物鏈還可以維持。一個社會也是一個生態環境。政治上的多樣性使得勢力、原則、制度總是互相混雜、限制和無休無止地斗爭;思想感情上,神權政治的、貴族政治的和平民政治的信條互相阻撓、斗爭、限制和修改。在這樣的情況下,絕對權力的擁護者在他們的主張取得結果之前就退卻了,也就是說不會出現絕對權力者,社會就在不安定因素的碰撞中向前進步。
不具備單一性文明的社會,在早期是發展非常緩慢的。但它的發展卻非常持久。中世紀的歐洲給人的普遍印象是黑暗、愚昧和落后,而當時的東方在經濟、技術等方面較為先進。其實不然,看過《歐洲文明史》和《舊制度與大革命》,就會發現中世紀與后期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明晰,無論是政治還是思想方面,都是具有延續性和傳承性的。也就是說,中世紀的歐洲并不是靜止不動的,只是后來發展的速率變快了很多而已。歐洲的興起是以“文藝復興”為開端的。豐富、有力而強大的思想能夠帶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