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型工業化論述范文

        新型工業化論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型工業化論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型工業化論述

        第1篇:新型工業化論述范文

        黨的十報告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這段重要論述是對“四化”相互關系的深刻分析,也強調了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性。同時,也鮮明地指出了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即“四化”同步發展。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深刻把握我國工業化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后做出的戰略決策。

        一、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選擇是在全面反思傳統工業化的基礎上確立的

        工業化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尺,同時也是一個國家或社會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國際社會的一個基本事實是,發達國家都是高度工業化的國家,而不發達國家又都是工業化落后的家。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學習和借鑒傳統工業化道路的經驗和教訓,對于中國工業化道路的選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工業化是一個歷史范疇,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不同國家實現工業化的道路必然不同。從世界上已經完成了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和地區來看,他們大體上是一批一批地通過工業化實現現代化的。第一批完成工業化的國家是以英、美、法為代表的歐美國家;第二批完成工業化的國家是德國、日本和俄國(前蘇聯)等國家;第三批完成工業化的國家和地區是“亞洲四小龍”。后起工業化國家和地區與英美等國相比較有很多明顯的差別。他們是在落后就要挨打、在未來挑戰面前急急忙忙搞工業革命的。所以,落后國家要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絕對不可能照搬傳統工業化的方法,只能進行理論和實踐的創新,才能完成工業化的任務。

        第二,傳統工業化道路造成了當代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尖銳對立和沖突。傳統的工業生產基本上是粗放型或資源消耗型的,工業化的不斷推進建立在資源高投入的基礎之上,走的是一條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資本主義的工業化及其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對廣大工人階級的剝削與對落后民族的掠奪,同時也離不開其對自然資源與自然環境的肆意掠奪與毀壞。因此,盡管傳統的工業化帶來了人類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物質財富與方便快捷,但同時,這一傳統工業化進程也給人類帶來了嚴峻的生存危機。中國選擇新型工業化道路實際上意味著對這種傳統工業化道路的辯證否定。

        第三,傳統工業化道路是先有工業化,而后才有信息化的。工業化是信息化的基礎,信息化是工業化的發展??v觀世界上一些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工業化國家,無一例外都是在實現工業化以后水到渠成地進入信息化社會的。但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如果我們仍走發達國家的老路,先工業化再信息化,我們就永遠只能跟在發達國家的后面蹣跚而行,永無出頭之日。因此,我們必須把信息化與工業化結合起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中國式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二、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選擇是在準確把握我國國情的基礎上確立的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對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準確定位,是從我國國情出發得出的科學結論。

        第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解決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性矛盾的客觀要求。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實現了人民生活總體上的小康,并開始向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但同時我們應當看到,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農業依然是最脆弱的產業,生態破壞,農產品價格低等,使得農業生產條件在某些方面還在惡化。在這種經濟二元結構特征十分明顯、人均資源并不十分充足的條件下推進我國的工業化,我們就必須努力克服傳統工業化道路的弱點和弊端,走一條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第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我國資源相對貧乏條件下實現工業化的必然選擇。我國的人口數量近十三億,雖然一些資源總量很大,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就更低。在未來二十年中要基本實現工業化,必須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注重以科技進步促進經濟增長,大力提高經濟效益,節約和合理使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三、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在積極應對當代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時代要求的基礎上確立的

        第一,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發達國家經濟知識化和信息化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工業化和現代化這兩股潮流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發達國家及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紡織、服裝、食品等)、資本密集型產業(如鋼鐵、石油化工、冶金等)正向信息技術密集型產業過渡,信息產業正在成為一個新興的產業群。發展中國家在這次國際產業調整中,如能抓住機會,就能實現超常規發展。我們要加快科技創新,努力促進體制創新,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第2篇:新型工業化論述范文

        循環經濟既是經濟發展的目標,也對未來的工業化戰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實現循環經濟,繼續走傳統的工業化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須進行工業化路徑創新。因為,在傳統的工業化模式下,經濟增長與資源消耗和環境惡化之間成正相關。也就是說,傳統的工業化道路是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因此,我國在今后工業化過程中,必須逐步突破“生產過程末端治理范式”,探索一條符合“循環經濟范式”要求的新型工業化之路,實現工業化進程中經濟發展、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和社會進步的互動共進、良性循環。本文試對發展循環經濟、實施新型工業化戰略中所涉及的若干問題提出一些見解,寄希望于對我國今后的經濟發展有所助益。

        一、循環經濟與新型工業化

        1.循環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經濟的增長加速,面對著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蛻變的嚴峻形勢,人們開始重新檢討傳統的經濟發展觀,并尋求和探索新的發展模式。發展循環經濟成為世界各國緩解資源約束矛盾、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共識和主題。

        “宇宙飛船理論”的提出者——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認為循環經濟是指:“人類合理的發展模式應是對自然物質進行循環利用,使有限的空間和資源得到合理和長久的利用”。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關于“生產排泄物的利用”的相關論述也包含了循環經濟的思想——“把生產排泄物減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進入生產中去的原料和輔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這些思想構成了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理論的較早雛形。

        循環經濟的現代定義是指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把傳統的、依賴資源凈消耗線性增加的發展,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其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倡導的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遵循“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采用全過程處理模式,以達到減少進入生產流程的物質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復使用某種物品和廢棄物的資源化目的,是一個“資源一產品一再生資源”的閉環反饋式循環過程,追求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獲得盡可能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從其定義可以看出,循環經濟的技術經濟特征之一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生產過程的資源和能源消耗。這對處于工業化進程加速階段的中國來講,意義更為重大。一方面,我國的資源總量和人均資源量都嚴重不足:在資源總量方面,我國石油儲量僅占世界的1.8%,天然氣占0.7%,鐵礦石不足9%,銅礦不足5%,鋁土礦不足2%;在人均資源量方面,我國人均礦產資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資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資源是1/4,人均森林資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1/10t。另一方面,我國的資源利用效率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非常大。例如,2003年我國的GDP約占世界的4%,但重要資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卻很高,石油為7.4%、原煤31%、鋼鐵27%、氧化鋁25%、水泥40%。尤其是最近幾年,汽車、鋼鐵、機械、煤炭、電力等產業的高速發展以及其產業鏈條的過度延伸,使資源需求呈現為一種全面性、爆炸式增長,造成資源的相對短缺局面。此外,發達國家普遍采取了向發展中國家采購資源密集型產品,而將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轉移至國外的戰略。作為發展中國家之一,我國也接受了發達國家對一些非環保產業的轉移。這種國際范圍的產業轉移在改善我國經濟狀況的同時,卻為生態環境保護蒙上一層陰影。

        基于上述分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進而增強國際競爭力,已經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2.新型工業化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必由之路

        經濟發展理論和眾多國家的發展實踐都表明,工業化是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實現富國強民的必由之路。經濟學家張培剛先生認為“工業化是一個動態的和發展的過程,首先表現為國民經濟中一系列主要的生產函數(或生產要素組合方式)連續發生由低級到高級的突破性變化的過程”。我們認為這個定義最能體現工業化的本質,不僅工業化本身是個動態的、發展的過程,而且工業化的實現形式(生產要素組合方式)也是動態的、發展的。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社會生產的組織方式和評價體系應有所差異。

        一般而言,傳統的經濟增長理論僅從資本和勞動資源約束的角度探討有利于經濟增長的資源配置方式。例如,無論是西方經濟學的古典增長理論、內生增長理論,還是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都對經濟增長中資本和勞動二要素的循環作了廣泛和深入的研究,但對于自然資源要素循環的研究卻十分有限,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對自然資源不可再生和不可再造性的足夠認識。因此,早期的工業化必然是那種依靠資源的高投入來換取國民財富高產出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即傳統工業化戰略。

        然而,進入工業化發展中期階段后,伴隨著信息和知識經濟的到來,傳統的工業化道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第一,傳統工業技術是在最大限度地開發自然資源、最大限度地創造社會財富、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的經濟指導思想下開發出來的技術。因此,傳統的工業化過程往往以犧牲自然資源和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增長。對于人口眾多而人均資源占有量不高的中國來說,這種工業化道路不僅使經濟發展難以為繼,而且破壞生態和環境,會直接妨礙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事實上,20世紀90年代以來,工業化國家用于環保治理的費用年均遞增12.7%,德國年均增幅更是高達25%。這種遵循“生產過程末端治理范式”的傳統工業化道路所付出成本是巨大的。第二,傳統工業化理論中的“發達國家就是工業國家”的基本規律已經與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事實相違背,已經實現工業化的國家正逐漸步入“后工業社會”或信息社會,多數發達國家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如果發展中國家仍然沿襲傳統的工業化理論,單純地推行高投入、高能耗的傳統工業化而忽略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就會在世界經濟分工體系中成為發達國家的附庸。所以,當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目標應該是工業化與信息化的結合,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工業化。第三,由于科學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處于工業化進程的所有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高新技術革命和信息化的影響。如果發展中國家不想長期落后于世界先進的工業化浪潮,必須改變傳統的工業化發展戰略,而不能延續過去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的老路。

        從上述的簡要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進人工業化中期發展階段后,中國的工業化戰略選擇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方面,發展循環經濟為解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益的途徑;另一方面,循環經濟更為今后的工業化戰略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大力推進發展循環經濟,進而走上一條緊跟時代步伐、符合“循環經濟范式”要求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二、循環經濟范式下新型工業化的戰略趨向

        黨的十六大報告對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內涵做出了簡潔的表述:“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梢哉f,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不僅是我國工業化路徑的創新,經濟增長方式的創新,更是經濟發展觀和現代化模式的創新。從定義上看,它與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是相輔相成的。結合我國當前的發展現狀,我們認為“循環經濟范式”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應該是以科技創新為先導,以高新技術和“綠色技術”為支撐,遵循“循環經濟范式”要求,堅持信息化和工業化并舉的一條集約型、開放式道路。具體來說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

        第3篇:新型工業化論述范文

        關鍵詞: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環境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

        在黨的十報告中,明確提出了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作為基層的縣級人民政協,我們有責任全面貫徹學習黨的十會議精神,必須要堅持以《憲法》為準繩,在實踐工作中切實做好“三化建設”的相關工作,不斷優化渦陽縣的社會經濟發展環境。

        1渦陽縣“三化建設”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問題

        1.1工業化建設現狀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渦陽縣在“十一五”期間的工業化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積極推進了工業化的進程。渦陽縣的工業園區建設穩步推進,支柱產業體系基本建成,“五通一平”的建設目標基本實現。但從整體上看,我縣的工業化進程還是相對落后的,結構性的矛盾仍舊存在,企業的科技水平、創新能力和發展環境有待于進一步改善。

        1.2城鎮化建設現狀

        隨著渦陽縣五大工程建設項目的積極推進,渦陽縣的城鎮化率實現了明顯提高,公共事業、路網建設、城鄉電網建設的進程不斷加快,渦河三橋正式開工,城市綠化率已經達到39%,但是由于我縣的二、三產業相對落后,城鎮建設的資金投入不夠充分,使得我縣的城鎮化建設支撐力不足,導致城鎮吸納能力和建設質量相對較低,這也是我縣在“十二五”期間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1.3農業現代化發展現狀

        在我縣的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一直在深入貫徹“增糧規劃”的各項要求,高標準的建設產糧示范區,培育糧食專業合作社,2011年,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362.7萬畝。夏糧總產89.6萬噸,創歷史最好水平。同時,加大了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場的建設,著力打造規模養殖優勢和區域養殖品牌,促進了我縣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但是,我縣農業的現代化程度還相對落后,保持基本農田的紅線任務較為艱巨,農民收入不高,信息化進程相對緩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縣農業的現代化進程。

        2統籌推動“三化建設”,優化渦陽發展環境的戰略對策與建議

        2.1加快建設具有渦陽縣特色的新型工業體系

        渦陽縣要想實現快速的發展,就必須堅持“調結構、擴總量”的發展思路,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做大、做強以能源、機械制造、白酒釀造、化工、農副產品加工和文化旅游為主的六大特色支柱產業,推動煤炭等傳統產業的升級與改造,加快新型建材、制藥等新型工業的發展,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

        2.1.1建設全省重要的煤電煤化工基地,提高我縣煤炭資源的開發和綜合利用能力。

        2.1.2扶持中小高新技術企業,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新能源及綠色照明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節能環保綠色新興產業。

        2.1.3發揮我縣農產品資源優勢,積極壯大龍頭企業,積極開發下游產品,著力培育農產品加工業產業集群。

        2.1.4做好協調服務,簡化項目審批程序,提高項目審批速度,幫助項目單位協調解決在建設過程中存生的實際問題,加快項目建設速度。

        2.2穩步推進渦陽縣的特色城鎮建設

        在渦陽縣的城鎮化進程中,一定要遵循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重點解決第三產業的發展和農民就業問題,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切實保護好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同時,要以城鄉一體化為契機,不斷提升渦陽縣的城鎮化品質,加快生態環境的建設步伐,繼續擴大城市綠地面積,改善城鎮居民的生活環境。

        2.2.1積極培育創業主體,加強創業培訓和創業服務平臺建設,完善支持創業的政策和體制機制,以創業帶就業、以創業興家業、以創業促事業。

        2.2.2轉變工作作風,優化發展環境,經濟發展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個地方利用外來資金推動本地經濟發展的進程。

        2.2.3積極穩妥開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推動土地集約利用、農業規模經營、農民多元化就業、生活環境改善、公共服務健全,加快農村生產方式和農民生活方式轉變。

        2.3加快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構建,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渦陽縣的農業現代化建設,必須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積極建設生態農業、高效農業,深入推進渦陽縣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的標準化、集約化和組織化水平,同時要重點扶持規模經營農戶和農業經營公司的發展,提高農戶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農業生產的規模經濟效益。

        2.3.1突出發展特色產業,大力發展設施蔬菜、水果及藥材等特色產業,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品”,把特色高效農業打造成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

        2.3.2在確保糧食穩產增產的前提下,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和特色高效農業,加快發展節約型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

        2.3.3探索多種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式,促進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拉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2.3.4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農業經營組織化程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

        第4篇:新型工業化論述范文

        [關鍵詞] 工業化理論 綜述 新型工業化 途徑

        一、工業化理論演進綜述

        1.工業化理論的微觀基礎

        工業化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經濟增長的過程,最初的工業化理論起源于對經濟增長模型的探討。后來的經濟學家了哈羅德―多馬模型中關于資本―產出比率是個固定常數的假設,像羅伯特?索羅和愛德華?丹尼森等經濟學家,嘗試用不同生產函數的方法解釋增長的根源。他們仍然使用新古典的生產函數,但包含了更多的生產要素,把資本存量(K)、勞動力(L)、可獲得資源(R)和生產效率(A)等因素納入生產函數中去,得出新的生產函數方程式。這樣產出的決定因素從資本推廣到了資本、勞動力、資源和生產效率。因此工業增長的貢獻性要素,除了資本存量的增長外,還包括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的增長、可獲得資源約束的降低、引起效率或生產率提高的技術進步等。

        之后的新增長經濟學學家修正了傳統增長模式中收益遞減或收益不變的假設,提出了規模收益遞增的假定,新增長經濟學強調知識積累是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知識決定著各種投入要素組合在一起的方式,隨著知識的積累,即使同樣的投入要素也可以以異常多樣的形式加以組合,由此帶來邊際生產力遞增的無限空間。一國的知識水平越高,則其人均收入水平和經濟增長率也越高;不斷地使用和創造出知識,是發展中國家謀求長期增長之路。他們的理論暗示者決定一國工業增長的關鍵在于其人力資本的規模,以及知識創新的氛圍,這種氛圍包括適宜的制度環境和人文社會環境。人們據此認識到知識創造和知識傳播的重要性,提出了信息化推動工業化的結論和戰略。

        2.工業化理論的中觀基礎

        新增長經濟學理論已經認識到工業的規模效應,規模收益遞增來源于內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范圍經濟。追求內部規模經濟促使企業進行專業化生產,而為了獲取外部范圍經濟則要求企業間的協作和產業間的協調。產業協調即產業結構問題,也就是要建立工業部門的前后向聯系以及平衡三產之間的關系。

        一些經濟學家從產業結構出發討論工業發展模式,產生了平衡增長和非平衡增長的爭論。平衡增長的支持者們,如蘭格納?諾克斯和保羅?羅森斯坦―羅丹等人論證,如果各國想成功地獲得持續增長的話,就只能同時而且全面地發展各種工業。這種理論也被稱為“大推進”理論。主張非平衡增長的學者,比如艾伯特?赫爾希曼認為沒有任何根據表明,所有的國家必須遵循既定的模式去發展,尤其是在其發展的早期階段,能夠而且必須集中精力發展為數不多的部門,這些部門往往是工業化進程中的關鍵部門。然后通過工業的前后向聯系,導致新工業部門的創見。在之后的工業化理論發展中,學者更多的是采用了非平衡增長理論,如增長極理論、非均衡增長模式等,不僅強調產業間的非平衡增長,也強調地區間的非平衡增長。

        另外一些經濟學家則把工業增長的視角延伸到了考察三產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工業與農業之間的關系。在關注兩者之間關系的學者中,有些是從工業的角度出發的,另一些則是從農業的角度來看的。前者主要關心的事,農業收益和剩余遞減或就業不足是如何影響工業部門發展的。他們建立了“兩部門模型”,認為農業收益和剩余遞減,在廣大發展中國家存在著農業勞動力剩余,也即存在著就業不足或隱性失業,這為工業化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

        3.工業化理論的宏觀基礎

        上面所討論的工業增長或經濟增長理論沒有把市場需求和國際貿易問題考慮在內。一些經濟學家們則進一步把需求約束條件和貿易因素引入到對工業增長或經濟增長的研究中來。經濟學家首先把需求的產生設定在一國內部,需求取決于人均收入水平?;衾?錢納里與其合作者通過對一些國家的發展歷史的考察發現,工業化程度與一國的人均收入水平有關,但不存在一個單一模式。而根據恩格爾定律,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描述工業化與居民收入之間的關系。恩格爾發現隨著家庭收入的增長,人們花在食品上的開支預算便會下降。我們可以據此作進一步的表述,隨著經濟增長,消費者的需求會沿著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軌跡向上攀升,由于消費者主體消費的變遷,整個國民經濟內部的產業結構將做出很大的調整――農業比重下降,工業和服務業比重上升。在工業部門內部則表現為低層次工業品生產部門比重下降,高端工業品生產部門比重上升。如果把一個國家放在一個開放的國際環境之中,人們則發現一國的工業化進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其他國家的影響。

        4.新型工業化理論

        上述的工業化理論由兩個特點:一是把經濟增長等同于社會發展;二是工業化過程是一個漸序發展過程。實際上沒有考慮到經濟增長的社會、自然制約因素,也掩蓋了經濟增長所帶來的社會、環境問題,如貧富差距愈趨擴大、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等等。也沒有考慮到發展中國家所處的國際環境已與發達國家的歷史環境不同,發達國家曾經走過的工業化道路已經不適應發展中國家。針對這些問題,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工業化理論進行了反思。與經濟線性增長相對的一些經濟學家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思想,把社會、環境問題與經濟發展問題結合起來。如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提出了“宇宙飛船”理論,戴利則推崇由穆勒的靜態經濟思想演化而來的“穩態經濟”,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以梅多斯為代表的羅馬俱樂部提出的增長極限論。

        5.對工業化理論的評述

        工業化理論是經濟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因為從工業革命以來,工業化成了一國尋求本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途徑,經濟增長主要是指工業增長。不管是理論分析還是實證分析,對工業化的動力的探討一直是經濟學家關注的重點之一。經濟學家首先關心的是工業增長的內生變量,他們最早認識到資本和產出之間的關系,隨著實踐的推進和認識的深化,勞動力、資源、技術、知識等要素逐步被引入到對工業增長生產函數的分析中來。對工業增長的外在因素的研究也是一個重要的領域,經濟學家認識到了外部規模經濟的存在,因此生產系統對單個企業的收益具有重要意義,合理的產業結構和國際貿易對一國經濟的增長也具有重大的意義。傳統的工業化理論至少具有兩個特點:一是把經濟增長等同于社會發展;二是工業化過程是一個漸序發展過程。一些經濟學家據此對傳統的工業化理論進行了修正,提出了新型工業化理論,它基于可持續發展和跨越式發展。

        因此,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選擇正確的發展戰略,實現跨越式發展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首先要著重注意知識的積累和制度的變遷,為知識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設施與社會氛圍。另外新型工業化有別于傳統的工業化,須在人類與自然之間建立起協調發展關系,在人類內部達到和諧發展,代際之間獲得平等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二、我國的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

        1.我國工業化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與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過程相比,我國當前的工業化進程具有一些有利條件,具體表現為:(1)自建國以來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國基本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資本存量、技術水平和人力資本積累。按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UNDIO)和世界銀行的研究,二產在社會商品生產增值總額中的比重在40%~60%者為半工業化國家,我國目前應屬于半工業化國家。(2)處于信息化時代,知識的作用日益超過其他因素成為工業增長的主要要素,通過知識的積累和傳播完全有可能加速我國工業化進程,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發達國家使用很長時間才完成的工業化過程。(3)利用后發優勢,正如新增長理論所論述的那樣,更能吸引發達國家(地區)提供的過剩資本和先進技術,跟我國所固有的比較優勢――豐富的勞動資源結合起來,以加快我國的經濟發展。后發優勢還表現在能夠吸取發達國家在傳統工業化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

        然而我國的工業化進程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戰,這些挑戰是與我國的具體國情聯系在一起的。首先,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當匱乏,許多關鍵性資源、能源已經或即將不能滿足工業進一步增長的需求。“三農”問題仍然制約著工業化進程;其次,雖然人力資源相當豐富,但人力資本存量卻相對不足,這在以知識為主要動力的信息化時代是十分不利的,如果不能在短期內提高我國國民的總體素質和科學技術水平,那么跨越式發展也就無從談起;再次,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市場機制在國民經濟運行中所起的作用還是比較有限的,資源仍無法得到優化配置。與此相關的制度還不是很完善,一些關系和體制還沒有理順,產業、地區之間尚不能協調發展,資源浪費現象較為嚴重;最后,我國的工業化進程受到了發達國家的“先發優勢”的制約,發達國家在許多部門,特別是高科技產業部門具有絕對優勢,致使我國在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主要體現為在貿易利益的分配上處于不利地位。另外在經濟全球的大背景下,我國的發展空間同樣受到了其他急切需要發展的發展中國家的約束,要與他們在國際市場上展開激烈競爭。

        2.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途徑

        鑒于我國當前工業化進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注定了我國的工業化模式不能沿襲發達國家的模式,而應該探索新的符合我國國情的工業化模式,即新型工業化模式。新型工業化模式至少要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跨越式發展;二是可持續發展。在信息化時代,要實現跨越式和持續性就必須強調知識創新和科技的作用,也必須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與政府的作用。為此,我國迫切需要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進一步深化改革。

        具體地說就是:(1)優先發展以信息技術為先導的高新技術產業、實施科教興國;(2)堅持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振興我國裝備制造業;(3)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把工業化與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發展循環經濟;(4)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把工業化與人力資源大開發結合起來,優化產業結構,把農業人口轉移到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中去;(5)努力促進國家創新;(6)改善政府職能,把經濟體制改革深化到政治體制改革,優化宏觀調控,切實完善市場體系。(7)推進產業集群發展,通過完善產業集群治理,提升集群競爭力,進而增強區域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吉利斯等著黃衛平等譯:發展經濟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2]楊樹旺易明肖建忠:產業集群治理:結構、機制與模式,宏觀經濟研究,2008,(1)

        第5篇:新型工業化論述范文

        關鍵詞:欠發達地區工業化進程比較優勢

        1.利用比較優勢推動欠發達地區工業化進程的總體思路

        1.1欠發達地區工業存在的比較優勢

        欠發達是一個相對概念,從經濟性上看,是對經濟發展水平的衡量;從相對性上看,是相對于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而言;從動態性上看,是隨著自身發展和比較對象變化而變化的;從規模性上看,具有范圍要求,區域性出現。如何尋找并合理利用欠發達地區的比較優勢,使其轉化為欠發達地區的競爭優勢,對于欠發達地區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甚至趕超是十分重要的。欠發達地區工業秉承欠發達地區整體比較優勢,同時各省又保持了自己的特點,把握好欠發達地區工業的比較優勢,營造利于比較優勢發揮的氛圍,可以大大促進工業發展,并為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與趕超提供強勁動力。

        從整體來看,欠發達地區工業具有以下幾方面的比較優勢:①資源稟賦優勢。我國欠發達地區一般地處中西部,資源礦產豐富,如煤礦、金銀礦及有色金屬礦藏等,儲量非??捎^;生態資源方面,自然環境優越,動植物及景觀優勢較為突出。②持續增長優勢?;诓ㄌ匕l展理論,欠發達地區多處于要素或投資推動階段,而東部發達地區則相對處于創新推動階段。這種態勢雖然會給欠發達地區帶來某些利益損失,但更有利于欠發達地區實體經濟發展,加快趕超速度,并有利于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合作關系從“爭利”到“依賴”再到“共贏”的轉變。③政策支持優勢。為實現全國經濟協調發展,國家頻頻出臺支持西部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政策及一系列優惠措施,刺激了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

        1.2利用比較優勢推動欠發達地區工業化進程的實現機制

        1.2.1比較優勢的實現要求

        2.利用比較優勢推動欠發達地區工業化進程的具體手段

        通過上述理論模型的論述我們發現,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之下,可以很好的解釋比較優勢的實現機制。那么,現實中要實現比較優勢,就要促使現實條件不斷向理論假設條件趨近,構建不斷完善的完全競爭市場環境,并配合相應的財政補貼等政策支持。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手段:

        運用財政補貼。財政補貼是一種選擇性政策,特別是省級財政補貼,帶有更明顯的非均衡性。對擁有比較優勢的工業產品進行補貼,該產品的優勢會進一步增強,因為補貼達到一定程度,會直接影響該商品的微觀價格,同時吸引生產要素向本產品集中,進一步推動比較優勢。如果補貼給比較劣勢產品,產品微觀價格也會隨著補貼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從而使比較劣勢轉化為比較優勢。現實中這樣程度的補貼不太現實,所以,應著力補貼比較優勢產品,加速優勢產業發展,并發揮相應的帶動作用。

        推動技術進步。技術進步與創新可以增強產業絕對競爭力。技術進步與創新可以大大推動比較優勢的動態循環,從根本上提高比較優勢的強度,增強比較優勢的實現能力。

        市場扭曲的正確應對。產品市場的價格體系是俄林提出的相互依存理論中最重要的一環。如果在此市場中出現了價格扭曲,這會反作用于要素市場,影響要素市場作用的發揮,進而影響到要素的趨向,影響專業化分工,最終成為比較優勢發揮的障礙。欠發達地區工業要致力于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必須先具備一個優秀的市場環境。

        3.利用比較優勢推動欠發達地區工業化進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3.1“資源詛咒”的延續

        資源豐富的地區或者國家往往不具備競爭優勢,這就是經濟學中所謂的“資源詛咒”。這一理論是經濟學家奧蒂于1993年提出的,意指賦予的資源對一些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增長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條件,反而是一種限制。他通過研究發現,1960年到1990年資源貧乏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比資源豐富的國家高2倍到3倍,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其經濟表現反而最差。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就在于:首先,自然資源的短期資源收入過度吸收了社會資源,從而使資源所在地形成不合理的經濟結構,導致當地工業化政策失敗,削弱經濟增長的動力;其次,自然資源產品價格彈性和供給彈性較低,資源收入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表現出不穩定性,便利投資風險增加,降低了地區經濟增長率;再次,資源租金的存在往往伴隨著尋租和腐敗,伴隨著政治權力利益集團的產生,弱化了國家制度質量,從而使經濟增長缺乏充分的制度保障;最后,資源開采處于經濟結構的底端,其增長對技術水平和勞動力水平的需求較低,從而降低了技術創新和人力資本投資的回報率,形成了對經濟增長的擠出效應,使經濟增長缺少必要的資本、技術及人才積累,阻礙了經濟增長。欠發達地區往往喜歡倚仗資源優勢,放松了制度遵從,輕視其他產品的發展,缺乏前進動力④。而工業企業會放松企業創新,人才積累及長遠發展規劃,沒有充分意識到資源優勢亦是一把“雙刃劍”,這回導致“資源優勢”的延續。

        3.2高新技術產業的盲目上馬

        一方面,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主要內容與傳統工業化道路不太相同,傳統工業化道路要求實現國民經濟的機械化、電氣化,而新型工業化道路則更偏重推進國民經濟的信息化,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以工業化帶動信息化,二者協調統一。另一方面,前文談到,推動技術創新可以促進比較優勢的發揮,在此背景之下,地方政府和企業就有動機盲目追求高新技術產業的上馬,而對這些產業是否適合當地經濟狀況⑤,能否真正形成技術突破,能否帶動產業發展,能否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的考慮不甚全面。盲目發展,得不償失。(作者單位:武漢理工大學經濟學院)

        注解

        ①大衛·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M].商務印書館,1962年,第114頁.

        ②亞蒂什·N·巴格瓦蒂.高級國際貿易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35頁.

        ③貝蒂爾·俄林.地區間貿易和國際貿易[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④西蒙·庫茲涅茨.現代經濟增長[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12-25.

        ⑤趙忠璇.發展優勢產業,實現貴州經濟跨越性發展.貴陽學院學報,2007(1)

        參考文獻:

        [1]大衛·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M].商務印書館,1962年,第114頁.

        [2]亞蒂什·N·巴格瓦蒂.高級國際貿易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35頁.

        [3]貝蒂爾·俄林.地區間貿易和國際貿易[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年

        第6篇:新型工業化論述范文

        對建筑工業化的研究國內外學者主要集中在推進機制、集成方法、效率提高等方面,對于我國建筑工業化推進制約因素的研究目前較為缺乏。李本悅等(2014)將我國建筑工業化發展緩慢,普遍率較低的原因歸結為建筑工業化經濟效益不高、民眾對建筑工業化存在偏見、建筑工業化發展方向不明確和范疇狹隘等方面,并提出了具體的發展對策[1]。劉禹(2012)闡述了我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體制,并從結構預制化與產業集成化兩個方面對發展建筑工業化進行了論述,提出我國當前建筑工業化發展的選擇路徑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2]。亓霞等(2015)從法律法規、政府作用、市場力量、技術進步4個方面分析我國建筑工業化和國外成功的建筑工業化發展的主要差距并提出了我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對策方法[3]。上述學者雖然都對我國建筑工業化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原因進行分析,但是并未對我國建筑工業化的推進過程難題進行深入闡述探討。本文注重研究我國建筑工業化的推進問題,提出建筑工業化推進的制約因素,并基于系統動力學模型,提出推進我國建筑工業化過程實施的方法建議。

        2我國建筑工業化推進制約因素

        本文基于對建筑工業化內涵和意義的闡述,通過文獻檢索法、專家調查法、數據分析法等綜合集成的理論分析方法,將我國建筑工業化推進的制約因素歸結為:政策環境(P)、施工技術(T)、經濟成本(C)、組織管理(M)四個方面,并按照分層組織、層級統一原則,將這4個因素劃分為13個影響因子,我國建筑工業化制約因素及各因素所包含的制約因子。政策因素是影響其他制約因素首要環節,也是建筑工業化推進實施的關鍵所在,對于建筑工業化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施工技術的發展是建筑行業向建筑工業化革新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推動建筑工業化發展的驅動力。成本無論是設計單位、施工企業和生產企業的命脈所在,建筑工業化推進困難問題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參與方考慮到成本對自身企業發展的影響。對涉及建筑工業化的各參與方、各道施工工序以及各預制構件的組織管理,是提高建筑工業化效率的關鍵,也是促進建筑工業化發展的管理技術支撐。因此,本文構建了由政策環境、施工技術、經濟成本、組織管理構成的我國建筑工業化推進制約因素四維體系,形成了P-T-C-M一級制約因素層級,并包含了13個二級制約因子?;谏鲜隼碚撽U述和分析研究,本文利用系統動力學模型(SystemDynamics,SD)[4],將我國建筑工業化推進制約因素及各制約因子構建于系統動力學模型體系,并對各因子的相互影響趨勢及邏輯關系繪制于系統動力學模型圖中,如圖2所示。

        3我國建筑工業化推進對策建議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我國建筑工業化在推進過程中受到政策、技術、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制約,并由各制約因子的綜合作用,使得我國建筑工業化在進一步實施和推進過程中出現了進步緩慢、難以發展的尷尬局面。由此,本節針對我國建筑工業化的發展現狀,從我國建筑工業化的制約因素和制約因子出發,基于制約因素和制約因子的系統動力學模型分析,提出我國建筑工業化推進的對策建議。(1)政策環境方面。完善建筑行業的政策法規,實現政府對建筑工業化的統籌;政府應大力提倡全行業積極推行建筑工業化施工,使建筑工業化成為建筑業發展的風向標。(2)施工技術方面。首先應當建立完善的行業標準體系,實現建筑施工的統一化和標準化;其次施工企業應當抓住建筑工業化的發展契機,提升企業的施工能力;最后,生產單位應確保預制構件生產的科學規范、預制構件施工的確實可行、預制構件使用的安全有效。(3)經濟成本方面。施工企業應當通過技術革新、工序改進等手段,形成施工流水作業線,以質量高、速度快、產量大的方式來降低企業整體施工成本。生產企業在注重預制構件的質量同時,應當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用新型技術降低構件成本。(4)組織管理方面。工程管理方應當注重各參與方的協調指揮,提高工程整體施工的集約化程度;施工的組織安排應當根據施工的實際進行科學合理的實施,避免因工序組織銜接造成施工進度的減緩,甚至是工序質量的降低。最后,應當設置專門的預制構件管理機構,負責預制構件的調度使用,確保預制構件調度的合理有序。

        4結語

        第7篇:新型工業化論述范文

        第一,概念含混、思路不清。無論是簡答題或論述題,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都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對概念內涵的理解含混不清,或與別的概念相互混淆,導致所回答的內容偏離主題,失去應得分數,最終影響到總體成績。如“國有資產的界定、類型和不同類型國有資產的區別”(2004年簡答題),許多考生都沒有很好地理解把握“國有資產的界定”的涵義,有的考生將國有資產僅理解為經營性國有資產,而且細分到如何界定經營性國有資產,如國有獨資、國有控股、國家參股,或者混同為我國股份制的主要類型。又如“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現狀、問題及對策”(2004年論述題),要求考生對我國產業結構轉換的一般規律、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進行分析。其中第二問是本題的難點,要求考生必須將分析的著眼點放在勞動力轉換滯后于產值結構轉換和第三產業發展不足這兩個方面。但有的考生回答成農業發展緩慢和不足、技術進步緩慢、環境污染等問題,雖說沒有原則性錯誤,但并沒有切中問題的要害,與本題要求相去甚遠。

        第二,答題內容過于籠統、準確性差。如2004年論述題中涉及產業結構轉換中勞動力轉換速度慢于產值轉換速度的問題,有的考生由于并沒有真正理解結構轉換的內涵,只是籠統地說勞動力轉換速度與產值轉換速度不相適應,但究竟這兩者間誰快誰慢,有的考生在答題中并沒有交代清楚,而是泛泛而談?;蛘邔趧恿D換與產值轉換的關系誤解為勞動力比重與產值比重的關系。論述題中的對策部分則要求考生結合十六大精神從新型工業化道路及工業化與信息化的關系入手展開論述,但有的考生將產業結構調整誤解為產權結構調整或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而沒有從宏觀層面分析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和提高信息化水平、發展新興產業的對策措施。

        第三,對考題涉及的內容掌握不完全,答題缺乏完整性。如2004年簡答題中,許多考生沒有在答題中明確指出國有資產存在的兩種主要形式,即實物形式和產權形式,但這是本題重要的得分點。2004年論述題,有的考生只回答了前兩部分的內容(產業結構調整的一般規律和主要問題),而沒有進一步回答產業結構調整的對策。而有的考生沒有回答“面臨的主要問題”,在論述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一般規律后就直接給出了對策建議。這顯然是對本題重要部分的遺漏,在形式上也缺乏必要的中間過渡。

        第四,對回答問題缺乏分析的深度,理論概括的力度不夠。市場經濟理論部分考試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考生運用經濟學理論對當前宏觀經濟政策的綜合分析能力,如通貨膨脹、就業問題、產業結構調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及其對策等。這類問題往往現實性強,要求考生密切聯系當前的經濟熱點和政府決策的難點進行分析,其內容要求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要求考生應具備和掌握一定的現代經濟學理論。由于考生的現代經濟學基礎比較薄弱,在答題中往往對所答問題吃不透,只能死記硬背。

        我們認為,要想提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部分的考試成績,除了加強平時的理論學習和知識積累外,還須從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要掌握必要的現代經濟學基本知識。現代經濟學有別于傳統經濟學的重要區別在于,現代經濟學有其一定的假定前提和自己的一套語言體系,如使用一些圖表、數學公式和模型,用以說明某個經濟學理論。由于許多考生缺乏基本的現代經濟學知識,回答問題往往就事論事,或者只是簡單地羅列一些現象,而不能使用規范化的經濟學語言把問題論述清楚。如2004年的論述題要求考生用產業結構理論分析中國產業結構調整中的問題和對策,首先應充分了解西方的產業結構理論和產業結構演變的一般規律。但許多考生只是將日常的所見所聞,或實際工作中接觸到的具體現象和事例加以羅列,看起來言之有物,有理有據,但由于沒有從現代經濟學的角度對問題進行理論分析,實際上并沒有達到要求。

        二是要抓住問題的核心,善于歸納和總結。2004年簡答題的關鍵是要準確掌握國有資產的概念,其要點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國家出資,二是在法律上得到確認。有的考生簡單地認為國有資產就是公有資產或全民資產,這是不準確的。關于經營性國有資產與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的區別,關鍵要明確前者是資本性的國有資產,要求其價值的保值和增值,后者是非資本性的國有資產,不要求價值增值。有的考生在答題中由于沒有緊扣關鍵性的要點,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不少,但得分卻不高。2004年論述題的第一部分,要求考生結合產業結構演變的一般規律,歸納總結當前我國產業結構發展變化的基本特點,包括產值結構、勞動力結構在三大產業間的轉變,以及產業內部高新技術產業對傳統產業的替代。但有的考生沒有歸納總結出這些特點,或者偏向其他不相關的內容。

        三是要注意考試答題中的一些技巧。首先答題要規范化。即對所回答的問題分出層次和段落,既有利于自己保持清晰的思路,也便于判卷時閱讀試卷。其次注意審題,不要隨意發揮,一下筆就離題萬里。再次注意文字簡練,詳略得當。有的考生在某一要點上作過多論述而影響了對其他內容的回答,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最后注意前后內容應在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上保持一致,不能前后矛盾。

        財政理論部分

        財政理論是高級審計師資格考試《經濟理論與宏觀經濟政策》科目考試內容之一,所占分值大約為30分左右。分為簡答題和論述題兩個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對財政理論和當前財政經濟政策的認識、理解、運用等綜合能力,難度適中,內容具有一定靈活性和實踐性,并不要求死記硬背。但從近年的考試情況來看成績卻并不理想。為了幫助大家提高應試成績,順利通過財政理論測試,借此談點個人體會,供廣大考生參考。

        一、如何答財政理論的簡答題簡答題部分為“5選4”的題目,有一定的選擇性,5道題中一般會有1道財政理論簡答題,分值約為10分。

        簡答題要求簡明扼要地回答,答出其綱目要點即可,無須加以引申發揮。目前閱卷采用先進的網上閱卷系統,按點給分,如果一個要點引申很多,只能是事倍功半。下面結合2004年試題的答題情況進行分析:

        (一)要認真審題??忌玫筋}目首先要認真審題,審明題意,然后認真簡明作答,以免張冠李戴或是不著邊際、答非所問。如2004年簡答第二題“部門預算的概念及其編制內容”。本題考核的內容要點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部門預算的概念,二是部門預算編制的內容。有的人審題不清,張冠李戴,那自然就得不了多少分;有的人以偏概全,也會丟分。

        (二)答題要簡明扼要,以提高解題效率。如果所有相關內容全都寫上去,唯恐遺漏,不擇要點,不是勞而無功,就是影響其它題目的答題時間。答題時應準確理解題意,避免答非所問。還是2004年的簡答題,部門預算的標答是“部門預算是由政府各組成機構和部門編制的其在預算年度內收入和支出的預算”(4分),這只是一個參考答案,在判分掌握上,只要答題包含了“以部門為單位編制的年度預算”的內容,就給了滿分,關鍵字可以體現在“部門”“年度”“預算”上。

        (三)注意條理層次清楚。高級審計師理論考試根據專家確認的標準答案按點給分。有些考生無視這一要求,進行論文式的長篇大論,一氣呵成,沒能標出解答要點,給評閱者帶來極大的不便,很可能因此失分。所以建議考生務必在答題時單獨一行列出解答要點以示醒目。這里尤其要強調的一點是,字體無論好壞,一定要清晰易于辨認。

        (四)平時學習的要領。要想得心應手地把握好上述的內容要點又能簡明扼要地回答,就必須要注意打好基本功,基本功不扎實的考生是很難做到上面的要求的。要達到概念準確,就需要考生平時結合業務實踐不斷深入對理論的學習和認識,深入掌握概念的內涵,掌握概念提出的背景、內容以及實踐中的改革進度和改革的意義作用等等。

        總之,回答簡答題一定要注意概念的準確,層次清楚,要點的完整、清楚、簡明扼要。

        二、如何回答論述題

        (一)要點明確,論證簡明、清楚。論述題顧名思義,需要論述,這樣與簡答題不同,論述題不僅要闡明觀點,還需要簡明扼要地論述。這里,論述的話不要太多,但必須論證清楚。一般而言,論述題的要點和論述各有得分點,如果只有要點而缺乏論述,就會缺乏論述的分數。

        (二)要認真審題,答題要注意全面。不要拘泥于一點,展開詳細論述,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論述,導致以偏概全,影響到得分。論述的基本要求應是,首先要答出各個要點,這是得分的基礎,然后再對要點用一兩句話或是幾句話簡單、扼要地加以說明論證即可。

        論述題拿到題目不要盲目做答,一方面要認真審題,一方面要看清、看全答題的要求或提示。2004年財政理論論述題,即

        論述第二題我國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思路。

        [答題要求]

        請按以下層次論述此題:1、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概念2、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作用3、我國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思路根據答題要求,本題要分三個層次來回答。但是論述題與簡答題不一樣,不僅要求要答出要點,還需要對要點進行必要的論述或闡述。對于只答出要點的,大致只給及格分,比如20分的題,只給12分,加上必要的論述,就得到基本的16-19分了。這里必須要審清題目要求,回答全面。

        (三)回答問題一定要準確。有的考生腦子里的內容不少,但就是內容層次有些紊亂,在答題中發生張冠李戴的情況,比如本題中“作用思路”內容顛倒,雖然內容正確,但反映出考生并沒有真正理解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含義及意義,所以,基本上不得分。因此考生備考時一定要注意概念的內涵和內容的層次,不見得一定要死記硬背,但要能夠對號入座,要真正理解財政理論的內容及其中的邏輯關系。

        (四)答題時的關鍵詞要明確,切忌張冠李戴。要注意審題,不要張冠李戴,也不要隨意發揮。比如對于本題中的“主要思路”,要求突出我國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路就可以,但必須圍繞國庫集中支付,比如“集中支付、統一會計科目及核算、加快資金的收繳與劃撥、及相關立法”等,這些是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直接要求或相關的方面和內容,即其基本的內涵。有的人答“完善分稅制”等內容,這些是改革的內容,而且也是正確的,但卻不是與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最為直接相關的內容,這樣回答的人表明其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本質內涵不夠清楚,所以只能得到比較低的分。而有的人回答"要統一財力、發展經濟、支持重點項目"等,內容沒有錯,但是與國庫集中支付沒有最直接的關系,沒有體現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本質和核心,同樣也只能得一個比較低的分。

        (五)答題要注意考試的一些技巧。比如答題規范,層次清楚,文字簡練,詳略得當等等。

        第8篇:新型工業化論述范文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傳統城鎮化; 創新; 發展道路

        [中圖分類號]F2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5)07 ― 0095 ― 03

        “城鎮化是伴隨工業化的發展,非農產業在城鎮聚集、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的自然歷史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毙滦统擎偦c傳統城鎮化有哪些區別,新型城鎮化對傳統城鎮化又有哪些揚棄呢?本文擬通過對傳統城鎮化和新型城鎮化的對比,論述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道路。

        一、傳統城鎮化道路的問題

        (一)傳統城鎮化的概念

        傳統城鎮化,指片面強調城鎮化建設速度而機械性的減少農業、農村人口,忽視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城鎮化建設道路。

        城鎮化建設初期,由于發展經驗不足、發展理念落后,我國的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城市出現了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就業壓力大等城市病,農村也出現了亂占耕地、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等問題。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我們利用了體制中的某些缺陷,形成了一種低成本推進城鎮化的格局,正是這種低成本才使得城鎮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傳統城鎮化往往重外延、輕內涵,大規模推進農民賣地、進城、上樓,使土地由屬于農村地域變為屬于城鎮地域,帶有明顯的粗放型特征。至于農業轉移人口今后能否真正融入城鎮生活等后續性的工作則置之不理,是一種虎頭蛇尾的發展模式。

        (二)傳統城鎮化的問題

        應該承認,重速度、簡單化的城鎮化模式使我國在短期之內實現了城鄉經濟的快速增長,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但是,隨著經濟持續發展,這種粗放的城鎮化模式也顯現出很大的問題。

        1.忽視人的城鎮化

        地方政府為了短期之內提升城鎮化水平,運用土地征收等手段,不顧現實條件地將農民趕進城。農業轉移人口缺乏基本的職業技能,城市的就業競爭往往對其很不利。這樣,農民進城后就處在了一種既失去土地又面臨失業的尷尬境地。農民進城后,隨之而來的還有子女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就業、戶籍等一系列問題,傳統城鎮化往往忽視這些問題。農民進城后難以享受市民待遇,無法共享城鎮化發展成果。還要看到,人的城鎮化的滯后,在城鎮內部甚至衍生出貧富差距懸殊的城鎮新二元結構。

        2.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嚴重

        傳統城鎮化采用了一種以資源消耗進行經濟積累的方式。為了發展城鎮經濟,加快城鎮化速度,地方政府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盲目引進高污染高耗能企業,以低污染治理成本來節省建設資金。一味追求城鎮化速度、規模,忽視了城鎮化質量和生態環境保護,造成了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削弱了可持續發展能力。

        3.忽視產業的基礎作用

        傳統城鎮化沒有認識到產業集聚對城鎮化的重要作用,產業支撐的缺乏造成農業轉移人口就業壓力加大。由于一系列配套政策尚未出臺,城鎮吸納農村、農業轉移勞動力的產業條件尚未具備,農民進城后首先就要面臨就業的難題,使城鎮化本身也始終缺乏動力。

        4.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割裂開來

        傳統城鎮化對城鎮化發展道路本身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認為城鎮化就是要么發展小城鎮,要么發展大中小城市。片面地強調小城鎮或大中小城市,沒有統籌協調意識。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割裂開來,造成重復建設和資源的浪費。

        二、新型城鎮化是對傳統城鎮化的超越

        (一)新型城鎮化的概念

        新型城鎮化,指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縮小區域、城鄉差距,貫徹可持續發展、綠色生態理念,使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城鎮化發展道路。新型城鎮化是對傳統城鎮化的揚棄,是在城鎮化的長期實踐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而找到的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切實可行的城鎮化發展道路。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而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于城鎮化。新型城鎮化的思路是使大量農業轉移人口進入城鎮,由農村生活方式轉變為城鎮生活方式,其消費也必然由農村消費水平提升為城鎮消費水平,從而擴大內需。由于城鎮生活需要各種配套基礎設施,農業轉移人口進入城鎮也使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農村剩余勞動力不斷向第二、第三產業和城鎮轉移,而留在農村的勞動力可以將轉移人口退出的土地通過流轉承包等多種形式進行承包耕種。這樣,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的增加,也會相應地促進農業規?;C械化水平的提升,為農業現代化準備條件。

        (二)新型城鎮化的創新

        我國新型城鎮化是在堅持科學發展理念的前提下,把人的城鎮化和物的城鎮化結合起來而探索出的現代化發展道路。新型城鎮化道路充分考慮到了我國農業人口多、城鄉差距大、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基本國情,吸取了傳統城鎮化道路的經驗教訓,并進行了創新。

        1.貫徹以人為本,促進人的發展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新型城鎮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新型城鎮化關心人的全面發展,使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伴隨著城鎮化進程,相應的建立一系列配套措施,使農業轉移人口不再有后顧之憂。在離開土地后,他們能夠在就業、醫療、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等各方面享受無差別待遇,最終完全融入城鎮。新型城鎮化作為促進當代中國社會變革的戰略構想,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其具有了廣泛的社會基礎。以人為本,就是要堅定不移地走把提高人的物質文化水平作為出發點和歸宿、發展成果由城鄉居民共享的城鎮化道路。

        2.注重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城鎮

        能源資源不足是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這個國情決定了我國城鎮化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走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的路子。堅持科學發展是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觀的否定,注重發展內涵和質量,加強環境治理,集約高效地建設生態文明新城鎮,是新型城鎮化最明顯的優勢,并且只有綠色和諧的城鎮生活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城鎮化建設中來。

        3.強調產業支撐和規模經營,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有城鎮產業的支撐,新型城鎮化強調以發展城鎮產業促進農業人口轉化。城鎮產業是實現農業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的關鍵因素,也是農民市民化轉化過程的中間環節。產業的集聚意味著農業轉移人口的集聚,這是吸納農業人口的前提,是城鎮化的第一步。

        城鎮化、城鄉一體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城鎮化可以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城鄉一體化可以促進城鎮化質量的提高。黨的十報告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新四化是密不可分的。工業化、信息化的發展增加了城鎮就業崗位,吸引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城鎮化使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口安頓下來轉為城鎮人口,農村人口減少。同時,農村勞動力的減少為農業生產規?;伷搅说缆罚罐r業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工業化處于主導地位,是發展的動力;農業現代化是重要基礎,是發展的根基;城鎮化具有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能夠一舉托兩頭,有利于促進工農和城鄉協調發展,可以有效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城鄉居民收入。

        4.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協調發展

        新型城鎮化摒棄了傳統城鎮化片面強調小城鎮或大中城市的做法,認識到了協同發展的重要性。在工業化、信息化起步階段,大中城市率先發展,小城鎮無法為大城市分散城市職能。同樣,中心城市輻射發揮出的效力不顯著,甚至只吸收周邊資源,而起不到帶動作用。隨著工業化、信息化的迅速發展,特別是以高速鐵路為核心的交通網絡建設,使這種協調成為可能。新型城鎮化把建設城市群、城市圈與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結合起來,在發揮中心城市規模效應的同時輻射周邊中小城市、小城鎮,有效地擺脫了無法協調發展的困境。

        三、新型城鎮化遇到的問題

        隨著新型城鎮化在全國范圍內的推進,一些積聚已久的制度性問題顯現出來。這主要指土地制度和戶籍制度。

        (一)戶籍制度

        戶籍制度之所以長期在中國實施是有原因的。由于長期以來的不平衡發展,城鄉、區域差距非常明顯。一方面,經濟發達地區憑借國家優惠政策和天然地理優勢率先發展,基礎設施完備;另一方面,欠發達地區長期落后,基礎設施建設仍未達到平均水平。在這種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如果完全放開戶籍限制必然會出現向大城市大規模遷移的浪潮,我們國家就會重蹈拉美地區國家出現城市貧民窟的覆轍。于是,這個問題就一直擱置下來。現在看,戶籍制度已成制約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首要障礙。戶籍制度不僅僅是一個農村戶口還是城鎮戶口的問題,而是關系到社會保障、子女教育、等方方面面的系統性問題,戶籍的限制已經阻礙了城鎮化潛力的發揮和農民市民化的進程。

        (二)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是限制農業人口離開農村融入城鎮的又一個重要障礙。改革開放新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傳統的一家一戶的農業耕作形式已經不再適應現代機械生產。因此,必須要發展產業化、規?;r業。然而,土地制度的僵化限制了關于土地使用權流轉,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使土地使用權始終限制在分散的農民手中。

        四、解決問題的政策建議

        (一)加快戶籍制度改革

        1.逐步放開落戶限制,完善居住證制度

        城鎮化最根本的是實現人的城鎮化。要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進,存量優先,帶動增量的原則,堅持兩手抓,一手推動戶籍制度改革,一手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要合理規劃農業轉移人口的落戶問題,要因地制宜地逐步放寬落戶條件,促進農民市民化;要探索戶籍制度與農民工等農業轉移人口的城鎮建設貢獻掛鉤的機制,增加戶籍制度的靈活度;要明確地方政府責任,將人口城鎮化水平與地方政府政績掛鉤;要完善居住證過渡制度,通過積累年限等鼓勵機制縮小居住證與城鎮戶籍的差距。

        2.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強經濟適用房和保障房建設

        同志指出,“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目的,除了有利于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外,就是要解決城鎮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基本住房問題,并逐步讓農民工進城后有個房子住,面積可以小一點,但得有住的地方?!?要不斷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建立健全適合不同收入水平人群的城鎮住房多層次供應體系。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增加對城鎮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供給,為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提供住房政策保障。

        (二)建立靈活的土地制度

        1.規范農村土地流轉交易

        農村土地流轉問題是牽制農民市民化的重要制度問題。目前,我國的土地流轉還很不成熟,土地流轉交易沒有統一的規范的市場。由于農村土地流轉缺乏相應的制度支撐和政策解釋,地方政府往往在引導土地流轉有序發展時無所適從。所以,當前最重要的是出臺規范土地流轉的政策文件,探索使土地所有權、承包經營權適當分離,農民自主流轉承包地、宅基地,農村宅基地置換城鎮住房等靈活的形式。

        2.建立健全土地占退均衡機制

        建立健全城鎮人口集聚退出耕地與城鎮化建設占用耕地占退均衡機制。要明確地方政府責任,嚴格規范城鎮建設用地審批,在建設城鎮化過程中保護耕地,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五、結語

        中國經濟經過長期的高速增長后增速逐漸放緩,這其中既有全球經濟整體趨緩的外部因素,也有中國傳統經濟增長點已基本發掘盡的內部因素。未來,擺在中國面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第二次經濟高速增長,而中國新的經濟增長無疑需要擴大內需來實現。中國擴大內需的潛力是巨大的,實現共同富裕,使人民都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就必須使農民富起來。而使農民富起來,最根本的就是減少農民。億萬農業轉移人口的消費潛力就是中國經濟在今后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保障,而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就是要釋放這種潛力。

        城鎮化是造福后代的偉大工程,而上一代定居城鎮也為下一代定居打下了基礎。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重大戰略目標的長期戰略抉擇,對于徹底改變中國發展面貌,實現鄉土中國向城鎮中國的轉變具有深遠的影響。

        〔參 考 文 獻〕

        〔1〕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中國社會發展研究報告:城鎮化進程中的社會發展問題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12-29.

        〔2〕丁守海.中國城鎮發展中的就業問題〔J〕.中國社會科學,2014,(01):30-47.

        〔3〕李珀榕.中國城鎮化建設模式研究報告〔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47-49.

        第9篇:新型工業化論述范文

        [論文摘要]主要論述了農村土地資源資產收益分配的合理性與局限性。首先從有利于引進產業資本,加快城市化、現代化發展;有利于增加對國際產業資本的吸引力;有利于增加國家積累三個方面論述了其合理性。然后根據新的經濟發展環境,指出了現行土地資源資產收益分配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沒有真正反映土地的價格;造成社會不穩定;對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負面影響三個方面。

        現行農村土地資源資產收益分配格局主要體現在收益主體之間地位不平等,農民普遍居于劣勢地位;分配方式“計劃”色彩濃厚,價格調節機制發揮不充分;分配格局具有很強的“剛性”三個方面。這一格局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發揮了一些積極的推動作用,也產生了一些消極的影響。隨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目標的提出以及建立和諧社會觀念的普及,其消極因素越來越明顯,對其改革的呼聲也將越來越高。

        一、農村土地資源資產收益的合理性

        現行的農村土地資源資產收益分配格局有其存在的邏輯必然性,對我國經濟發展起過較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在我國實行現代化、工業化的初級階段,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有利于引進產業資本,加快城市化、現代化發展

        產業資本在工業化初期階段是一種稀缺資源。對產業資本的引進、利用、培養的效果將直接影響相關國家工業化進程和經濟發展水平。中國的上述農村土地資源資產收益分配政策在客觀上是“以土地換發展”。通過降低土地價格,降低產業資本進入中國市場的成本,有利于我國調整產業結構、完善產業布局、提高我國工業裝備技術水平、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進而有效的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

        (二)有利于增加對國際產業資本的吸引力

        國際產業資本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現階段新一輪的國際間的產業轉移方興未艾,這對于我國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期。我國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吸引了超過5000億美元的國際產業資本,而且每年吸引的外資還在以兩位數增長,形勢十分喜人。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現階段的國際競爭加劇。東南亞國家、南亞印度等周邊國家與中國就吸引國際產業資本展開競爭;南美地區經濟開始復蘇,依靠其豐富的資源優勢,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與西方的傳統關系,其對國際產業資本的吸引力也不容小視。我國應該進一步的發揮自己的優勢,降低投資成本,包括土地成本,有利于更好的吸引外資,為我國經濟更上一層樓提供堅實的保障。

        (三)有利于增加國家積累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面臨著工業化發展的艱巨的任務。我國現階段雖然已經發展到了工業化的中期,按照理論不應由農業來承擔國家積累,但由于我國的特殊性,現階段還需要農業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貢獻。首先,占我國經濟主導地位的國有企業經濟實力還比較脆弱,農業作為國家積累的主要來源對我國國有企業改革,促進工業化水平,增加國家積累起到積極的作用。另外,這一分配體系有利于把土地由農業用地轉變為非農用地,從而有利于農民向第

        二、三產業轉移。與以英國“圈地運動”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勞動力轉移過程相比,現階段的這一轉移過程相對痛苦還是最小的。這一過程是對我國工業發展的強有力的支撐。

        二、農村土地資源資產收益的局限性

        上面簡要的論述了這一分配格局對經濟發展所起到的促進作用,但是其局限性、負面影響還是十分明顯的。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其弊端將越來越突出,下面我們將主要從三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沒有真正反映土地的價格

        在中國農村,土地不僅僅作為一種生產資料而存在,其在農民的眼里是其抵御風險的主要屏障。在社會劇烈動蕩的轉型時期,土地作為農民社會保障這一功能顯得更加明顯,其對農村所起的穩定作用也是具有戰略意義的。也就是說土地這一資源在中國農村社會發揮的作用有極強的正的外部性,在進行農地轉讓時,就應該而且必須把這一外部性內部化,應包含在土地交易價格里面,這樣才能比較真實的反映出土地的“價錢”。

        (二)造成社會不穩定

        土地資源資產收益分配造成社會不穩定主要是從兩個方面引起的。首先是收益分配中對農民補償不足,農民為了獲得適當的收入不惜采用不恰當的方式,比如阻撓土地流轉的正常進行,集體上訪,甚至發生斗毆事件,對當地的社會穩定造成很壞的影響,而且往往還極大的損害當地的黨群關系和干群關系,埋下許多社會隱患;土地流轉發生后,由于補償農民過少,而且又沒有相應的社會保障機制和社會救助機制,使其生活陷入困境。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為了生存,有些就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這種情況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其次是對我國的糧食安全形勢造成影響,進而影響社會穩定。由于種地掙錢很少甚至賠錢。在農民看來,土地不是資產而是負債。由于土地具有的社會保障功能,使其在拋荒土地的同時又盡最大努力保護其對土地的使用權。這樣就造成農民不種地,但同時對土地流轉不積極,據國務院農研中心對1.3萬戶農戶所作的調查,即使對糧食收入僅占家庭收入20%以下的3366戶的調查結果,愿意轉讓土地的也只占4.5%。[1]另外由于農用土地與非農用地之間收益的巨大差距,地方政府依據自身利益考量具有轉變土地用途的沖動,而現階段農村土地制度又給了地方政府低成本獲取土地的便利條件,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地方政府成為向土地市場提供過多土地的主要推動者,從全國各地興建的過多的高爾夫球場、人造景觀,大量閑置的開發區等,就知道這種動力有多強。由于農村土地資源資產收益分配格局是向產業資本傾斜的,他們面對巨大的經濟利益的誘惑,有充分的理由推動農地向非農用地轉化。他們通過各種渠道游說政府。

        (三)對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我國走的工業化道路是一條新型工業化的道路,走的是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一發展有一個重要的支撐點就是經濟資源必須是可持續利用的。特別是像土地這種稀缺且很難再生的資源。在現行的利益分配格局下,有些地方政府為了眼前的利益,不顧長遠利益,現任政府用下任政府的土地,現代人用下代人的土地,造成土地資源的極大的浪費。有資料顯示,城市存量土地大量閑置的情況下,大量的耕地仍然轉為非農用地。這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極大的破壞作用。

        在農地市場結構方面國家逐步退出直接的市場交易過程,變市場交易主體為市場監管主體。其中的關鍵是國家角色的轉換。當然,在土地市場上國家行為的轉變將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應該本著循序漸進,積極創造條件的精神逐步推進。

        調整和完善土地分配格局,從根本上說應該從完善農地產權制度方面入手,我國學者作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許多建議。依照張吉清同志的歸納,我國學者大致從“完善土地經營權的改革思路。該思路主張將完善農戶土地經營權作為改革的重點。”[2];“再造土地制度的改革思路。主張重新構建土地制度。”[3];“變革土地集體所有權實現形式的思路。‘土地股份制’是其典型代表。”[4]三個方面提出改革思路。這些思路都有其合理性,都從某種程度上抓住了產權制度某個方面的弊端。農地產權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特別是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應該慎重。

        參考文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欧美a∨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二区三区 | 五月天久久亚洲图片 |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制服 | 天堂mv手机在线mv观看午夜版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