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設施農業氣象服務范文

        設施農業氣象服務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設施農業氣象服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設施農業氣象服務

        第1篇:設施農業氣象服務范文

        [關鍵詞]設施農業氣象業務服務;赤峰市

        1赤峰市氣候特點及其對設施農業的影響

        赤峰市位于內蒙古東南部,位于大興安嶺南段和燕山北麓山地,同時也是廣大河流流經區,多山地丘陵,地勢西高東低,同時赤峰市屬于半干旱地區和暖溫帶地區,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明顯,冬季寒冷且漫長,春季又比較干旱少雨,并且大風大氣也比較多,夏季和秋季都比較短暫,因其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加上在市內多山地丘陵,使得赤峰市境內經常天氣變化多端,氣象災害頻發,大風、暴雨、冰雹及干旱等是赤峰市主要的幾種災害。赤峰市近年來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建立了一些優質的蔬菜示范區和林果業種植,其產品銷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赤峰市的設施農業的基礎設施不完善,使得設施種植受到天氣影響較大,再加上該市的農民對設施農業投入的大棚的結構簡單,其抵抗大風、冰雹、積雪的能力比較差,因此遇上大風天氣、冰雹天氣和下雪天時,大風、冰雹和積雪容易破壞設施,為設施農業生產造成巨大的威脅,同時也給農民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加強設施農業氣象服務工作是有效保證設施農業安全及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經。

        2赤峰市設施農業氣象業務服務工作現狀

        赤峰市為了提高氣象服務水平,市內氣象各部門不斷的增加設備和引進先進設備,加強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同時對于市內一些偏遠的鄉鎮地區,通過安裝氣象服務站或者通過給用戶手機免費的發送氣象信息等方法把氣象信息送到每家農戶中。以便減少氣象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

        3赤峰市設施農業氣象業務服務工作存在的問題

        3.1氣象服務內容單一

        赤峰市氣象服務相關部門對于設施農業方面的氣象預報涉及的方面比較單一,不夠全面,通常只是一些常規的天氣預報和災害天氣的預警而已,但是不同的地區,其氣象會有所偏差,但是赤峰市氣象服務部門很少將這些大環境與小環境相互聯系起來,沒有完全深入到基層農戶中去,沒有很好的了解設施農業種植戶的真正的需求。

        3.2氣象檢測服務不夠全面

        設施農業種植戶,通常會在設施大棚類安裝氣象要素的檢測儀來獲取小氣候的資料,同時這也是氣象部門為設施農業提供氣象服務的重要標準之一,但是氣象部門除了在農作物生長期間提供了相對較好的服務以外,其余在農業種植前以及收獲后常容易忽視一些氣象預報,使得在選種育種以及收獲儲存和運輸方面依然容易受到氣象災害的影響,目前這種不全面的設施農業氣象服務仍然存在。

        3.3缺少專業人員

        赤峰市內有的氣象服務站的氣象專業人員比較少,有的氣象站臺一人有著多種職務,也有的地方氣象服務站的人員的技術水平也比較低,這已經不適應現展較快的農業產業結構,同時有的地方的氣象服務臺的設施設備還比較單一,因此設施農業氣象服務除了急需引進一批先進的技術之外還需要引進一批高技術人才,建立一支專業的設施農業氣象服務隊伍。

        4設施農業氣象服務工作的對策

        4.1加大科技投入

        氣象預報的及時、準確有利于氣象服務的開展近年來,赤峰市各級政府部門越來越重視設施農業氣象服務,在財政上也對其進行大力的支持,使得各地方的氣象部門的設施設備不斷完善,氣象化水平較以前也有所提升,但是氣象服務事業是一種基礎性的社會公益事業,同時氣象服務事業也是一項科技性的事業,因此需要政府加強對氣象服務事業的科技投入。

        4.2提高人們的認識水平

        現代農業其科學技術含量較高,需要廣大從事設施農業的農民不斷的提高自身素養,因此氣象部門應該通過多種手段,多種渠道大力的宣傳氣象服務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開設一些培訓班,為農民講解氣象要素和設施農業生產之間的關系,幫助農民掌握一些農業氣象知識,讓農民學會用一些科學的、先進的技術進行設施農業的種植,從而更好的促進設施農業的發展。

        5結語

        第2篇:設施農業氣象服務范文

        一、重要意義

        我縣當前正處于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業防災減災等工作對氣象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我縣氣象災害防御的基礎比較薄弱、農村防災減災組織體系不夠健全,氣象災害嚴重威脅著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為此,各地和各有關部門務必針對氣候變化的新趨勢、新特點,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切實加強氣象為農服務工作。

        二、全面推進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

        各地和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實施意見》的要求,以減輕農村氣象災害損失,提高農村氣象災害防御能力為目標,爭取用3年時間,基本建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

        (一)加強農村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加快現代農業氣象觀測系統建設,整合氣象、水利等部門資源,優化布局,加密站點,統籌推進重要流域、氣象災害易發地區等農村重點部位的氣象災害監測站網建設。要因地制宜開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設施農業等現代農業的監測分析,開展農業氣象災害預報和農用天氣預報,進一步提高監測預報的準確性、災害預警的時效性和風險評估的針對性。

        (二)加強農村氣象防災減災組織建設。各鄉鎮政府,各開發區(新區)、管委會要有一名分管農業的領導分管氣象工作,在機關干部中指定專人擔任氣象協理員,負責本地氣象信息員的管理和有關指導、協調、督辦工作。每個行政村設立一名氣象信息員,按照公益性和自愿性相結合的原則,以村干部或農業技術人員為主體,挑選具有一定文化素質、責任心強、熟悉本地農業生產、樂意為農民服務的人員擔任氣象信息員,并通過適當的途徑解決氣象信息員的通信費。縣氣象、農業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對農村氣象信息員進行災害預警、災情收集、信息傳遞、防災減災、農業實用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努力把農村氣象信息員培養成農業氣象知識的宣傳員、農業氣象信息的傳播員、農業氣象災情的情報員和農業實用技術的推廣員。

        (三)加強農村氣象災害應急處置措施建設。各鄉鎮政府,各開發區(新區)、管委會要做好氣象災害防御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完成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加強農村氣象災害普查,加快推進農村氣象災害防御規劃的編制和實施;突出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進一步優化各氣象災種的應對措施和處置程序。積極開展氣象災害預案演練,尤其要加強氣象災害易發、多發地區和農村人口密集區的預案演練,提高農村群眾自救互救能力及各單位協同作戰水平。

        (四)加強氣象災害風險管理機制建設。要建立氣候可行性論證制度和氣象風險災害評估制度,把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氣候可行性論證納入城鄉規劃和工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管理,尤其是重點加強對農村重要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遷建選址、農民建房等氣象災害風險評估,避開氣象災害風險區和隱患點,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要積極開展鄉鎮、村(社區)和重點單位的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認證工作。

        (五)加強農村防御雷電災害能力建設。按照防雷規范標準,科學設計、安裝防雷裝置,推進農村學校等公共設施、企業以及成片農民新村的防雷設施建設,并逐步納入當地政府建設項目的審批管理。氣象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組織編制農村住宅防雷裝置設計安裝指導圖集,引導農民按防雷規范標準建房。各地要加強農村防雷減災科普與宣傳,建設至少一個農村防雷科普示范點,提高農民防御雷擊災害的能力。

        三、全面推進氣象為農服務體系建設

        要以基本公共氣象服務城鄉均等化為目標,以推進城郊生態型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為重點,爭取用3年時間,基本建成結構科學、布局合理、功能先進的氣象為農服務體系。

        (一)開展保障糧食安全的氣象服務。縣氣象部門要開展針對水稻、油菜等作物關鍵生育期、農事季節的農用天氣預報服務;縣農業部門要加強與氣象部門的合作,建立重大氣象災害影響會商分析聯席會議制度,指導農業生產采取抗災避災措施,保障全縣糧食生產安全和穩定。

        (二)建設農業氣象服務示范基地。按照共建、共享方式,結合高產創建,城郊生態型現代農業生態示范區建設,建立集農業氣象觀測、農業氣象服務示范為一體的現代農業氣象示范基地。完善氣象為農服務“聯系卡”制度,開展為示范性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的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氣象服務。

        (三)加強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在農村的傳播。建成以氣象服務系統為依托的縣級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平臺,完善鄉鎮、村以及氣象災害敏感行業(單位)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機制,建立村村有電子顯示屏、氣象預警大喇叭的氣象信息接收平臺。使氣象信息進村入戶,為農民防御氣象災害和安排生產、生活提供服務。深入開展各類氣象科普教育、氣象信息應用培訓等活動,增強農民的氣象信息運用能力。

        (四)加強農業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深入挖掘農業氣候資源生產潛力,科學規劃農業生產布局,為合理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提供決策支撐。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環境建設,認真組織開展氣候資源普查評估和精細化農業氣候資源區劃,結合農業區域開發、商品糧基地建設、良種引進等開展氣候可行性論證、動態預警服務。積極組織空中云水資源開發利用,落實人工增雨作業經費、裝備和隊伍等,開展針對農業抗旱、水庫蓄水、緩解高溫及森林防火的人工增雨作業。

        四、切實加強氣象為農服務工作的領導

        (一)政府主導,落實責任。縣政府將進一步加強對氣象工作的領導,確保氣象為農服務工作規范、有序推進。氣象部門要圍繞規劃編制、設施建設、信息服務、業務開發等,做好組織實施和具體指導,發改、國土資源、水務、農業、林業等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共同支持和參與氣象為農服務工作。

        第3篇:設施農業氣象服務范文

        為了進一步加強農業氣象服務工作,提高農村氣象災害防御能力,全面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的意見》(寶政辦發〔〕90號)要求,經區政府同意,現就我區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以下簡稱“兩個體系”)建設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

        氣象與農業生產關系緊密,氣象為農業服務歷來是氣象工作的重中之重。現代農業、設施農業對天氣變化的依存度較大,需要根據氣象要素的變化對大棚設施采取一些調節措施。特別是一些貧困地區,農業效益比較低、農民生產生活難、農村環境條件差,極易受到氣象災害的影響和危害。

        我區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處關中平原西部,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年平均降水量為66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13.2°C,歷史極端最高氣溫為41.7°C,極端最低為零下16.7°C。我區屬氣象災害多發地區,干旱、暴雨、冰雹、雷電、大風、寒潮、霜凍、沙塵暴等災害制約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影響著城市建設和輕工、民用、國防工業基地建設,也不斷影響著城鄉的生態環境,給農業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加強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對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對統籌城鄉發展、改善農村民生;對做好農村災害防御工作、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工作目標

        到年,形成比較健全的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提高農民享受氣象保障服務水平,基本實現城鄉氣象服務均等化,農村氣象預警服務信息覆蓋率達到95%以上,農村氣象災害損失和因災死亡人數減少10%以上。

        三、主要內容

        (一)強化都市農業氣象保障。圍繞我區著力打造經濟高效、技術密集、特色鮮明的現代都市農業目標,提高保障現代農業安全的氣象綜合服務能力。在特色農業生產區建立農業綜合氣象服務站,利用氣象監測信息開展專項氣象服務,開發科學適用的氣象服務產品,加強災害性天氣過程的預測預報,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優質、高效的氣象信息保障。

        (二)加快氣象監測站網建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搞好農業農村氣象服務站網建設。要逐步建立農田小氣候觀測、土壤水分自動觀測、作物長勢實景觀測、氣象衛星遙感應用等監測站網,提升農業農村氣象監測預報能力。進一步完善鄉鎮自動氣象服務站網,在每個鄉鎮和氣象災害、地質災害頻發的村建立自動氣象站。在雷電多發、頻發地區,建成農村雷電災害監測網,加強防雷電設施建設,提升防雷電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健全農村公共氣象服務。圍繞我區啟動實施《農業生態示范區發展規劃》,結合休閑觀光農業、特色精品農業、體驗參與農業、生態景觀農業的建設發展,開展農用氣象預報、鄉鎮精細預報業務,加快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建設。年前,氣象預警服務網絡、氣象信息服務站實行全區所有行政村覆蓋。同時,建立我區農業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服務平臺,直接面向大型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農村種養大戶,開展專項氣象服務。編制區鄉精細化農業氣候區劃,研究天氣、氣候和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時提出應對措施。并適當開展農業氣象保險試點工作。

        (四)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原則,編制出臺我區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和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建立政府統一領導、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的氣象防災減災組織體系和預案到村、責任到人的氣象災害應急處置體系。圍繞新農村建設、移民搬遷、災后重建等工作做好氣候論證和地質災害風險評估工作。組織開展氣象災害應急演練,提升氣象災害處置能力。抓好鄉鎮氣象協理員和農村氣象信息員隊伍建設,發揮其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的重要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區政府主管領導和發展改革、財政、工信、農業、林業、水利、國土資源、民政、氣象等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我區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氣象部門要發揮職能作用,切實做好規劃編制、組織實施工作,其他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將農業農村氣象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十二五”規劃,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兩個體系”建設任務如期完成。

        (二)加大經費投入。按照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我區要進一步加強應急指揮、農村氣象監測、預警設施、防災減災機制建設,提高氣象災害監測能力和預警信息覆蓋率,確保農民享受更多的氣象服務。

        第4篇:設施農業氣象服務范文

        關鍵詞 氣象為農服務;調研;思考;山東萊蕪

        中圖分類號 S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22-0342-02

        萊蕪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是山東省重要的農業區,農業經濟較為發達,在全球及全國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自然災害發生嚴重,制約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目前萊蕪農業處于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過渡時期,農業種植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頻發的氣象災害和極端天氣給現代農業發展帶來嚴峻挑戰。《國務院關于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3號)明確指出:“糧食產量、品質和種植結構與天氣、氣候條件密切相關。要依靠科學,充分利用有利的氣候條件,指導農業生產,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為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服務”。萊蕪市氣象局通過廣泛深入的基層調研,全面了各級用戶對氣象服務的不同需求,積極探索為農氣象服務的有效途徑和合作模式,對于進一步做好農業氣象防災減災,充分發揮氣象為農的職能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萊蕪農業發展現狀

        萊蕪是山東省重要的農業區,豐富的光熱水資源,適宜農作物生長的氣候,使萊蕪成為全國著名的糧菜果畜生產基地。農產品尤以生姜、大蒜、雞腿蔥、大紅袍花椒享譽全國,萊城區是“中國生姜之鄉”、“中國花椒之鄉”,鋼城區是“中國蜜桃之鄉”。特色農產品優勢明顯,以姜、蔥、花椒、蒜為代表的“三辣一麻”產品馳名國內外,生姜、大蒜種植面積一般在1.33萬hm2左右,南部山區黃金蜜桃種植面積一般在0.53萬hm2左右。

        萊蕪雖然是一個新型的工業城市,耕地面積較少,但農業特色較多,農業種植分布界限清晰,北部山區和南部山區主要以特色果品種植為主,其中北部山區以櫻桃、花椒種植為主,南部山區以桃種植為主;東部山區以烤煙種植為主;西部平原是主要的糧食和經濟作物產區,主要以大蒜、生姜種植為主,常年種植大蒜面積1.33萬hm2,是萊蕪農業的支柱性產業。由此衍生了一些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儲存、運輸、旅游、餐飲等涉農企業和合作社等涉農組織。近10年來,萊蕪設施農業發展迅速,各種蔬菜大棚、反季節名優瓜果、花卉、食用菌等現代溫室和大棚、基地發展較快,成為萊蕪農業的主要支柱。

        2 萊蕪主要氣象災害

        萊蕪地處魯中山區腹地,境內地形復雜,氣候多變,氣象災害頻發,特別是90年代以來,隨著氣候的明顯暖化,極端天氣和氣象災害發生更為頻繁,因災造成的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通過對1950—2010年萊蕪發生的氣象災害進行統計分析,發生在萊蕪的氣象災害主要有干旱、暴雨洪澇、大風、冰雹、凍害、高溫、寒潮、連陰雨等,其中以干旱、暴雨洪澇、大風、冰雹、凍害為重。而風雹、凍害、連陰雨已成為近10年來影響萊蕪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氣象災害。

        3 調研對象基本情況

        3.1 調研對象

        根據當前萊蕪農業生產的基本情況,為使調研內容更加有的放矢,切實了解不同層次的用戶對氣象服務的真實需求,萊蕪局制定了詳細的調研對象,包括果農、菜農、糧食種植戶、大棚種植戶、農業合作組織帶頭人、基層農業技術員、涉農企業的負責人等。

        深入林果種植區,調查了解果品種植分布情況和近年來氣象災害造成損失程度,以及果農對氣象服務的關注度;走進蔬菜、果品、花卉大棚,詳細了解設施農業種植對氣象服務的需求;走進田間地頭,面向農民了解露天農業種植對氣象服務的需求;走進涉農企業詳細了解他們獲得氣象信息的途徑和制約信息傳播的主要瓶頸;走進農業合作組織了解他們的氣象服務的需求。

        3.2 調研方式

        調研主要采取面對面座談的方式,業務人員認真傾聽調研對象的需求,及時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使調研結果更具有真實性和代表性。

        3.3 調研結果

        通過廣泛深入的調研活動,業務人員深切體會到不同的用戶對氣象服務的關注度不同,現將用戶需求整理如下。

        (1)萊蕪南部山區和北部山區林果業比較普遍,果農在果樹發育的不同時期關注的焦點不同,春季果樹萌動和開花期特別關注霜凍、強冷空氣、大風等災害天氣,而且3~5 d的天氣預報尤其重要。果實成熟期特別關注連陰雨、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預報。在信息的獲得上,有很多制約因素,萊蕪市北部和南部山區多數自然村不通有線電視,看不到萊蕪電視臺天氣預報,果農只能參考山東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一些短時臨近預警信息更是無法獲得,只有極少數果農使用手機短信,嚴重影響了果區氣象信息的覆蓋度和防災避災能力,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日益增加,如2011年的一場冰雹給南部山區部分果農造成4 000多萬元損失。

        (2)設施農業的關注主要在冬春季節,生產者尤為關注大風、強降溫、連陰雨(雪)等災害性天氣的強度和持續時間,而且短時臨近預報對他們做好防范也特別重要,生產者特別渴望得到一些災害天氣的防御指導和受災后的補救措施指導。在信息的獲得上,用戶大多數是依賴電視天氣預報,農忙季節往往錯過收看天氣預報時間。只有少數用戶使用手機短信業務。多數農戶反應,常規的天氣預報不能滿足其需求,如能從天氣變化角度預報未來天氣變化對設施生產的影響,并提出科學專業的指導意見,將會給設施生產帶來事半功倍的效益[1]。

        (3)大田露天種植的農戶和農業合作組織,特別關注某一時段內氣候的變化趨勢,如春、秋季的冷暖趨勢、旱澇趨勢、作物生長季的災害趨勢等,關鍵農時季節的3~5 d天氣預報,如春耕、春種、夏收、夏種、秋收、秋種季節,農戶特別關注未來1周內的天氣變化情況。廣大農業技術人員呼吁,要擴大氣象預警信息的覆蓋度[1],讓基層農業工作者和農民及時接收到氣象預警信息,真正體現氣象信息服務的價值所在。

        (4)一些涉農企業格外關注氣候的年景趨勢預測。部分涉農企業的負責人有手機短信業務,大多數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還是電視,部分企業還通過網絡。

        (5)典型的農業合作組織,如萊蕪市明利特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特別需求氣象災害預警信息以及天氣趨勢預報。該合作社董事長介紹說:如果在災害天氣來臨前1~2 h能得到信息,就可以采取措施,減少損失。

        4 萊蕪為農氣象服務現狀

        根據調研掌握的基本情況,萊蕪局經過分類整理,制定了周密的氣象服務方案,根據不同的季節特點,突出重點,全力做好關鍵季節的氣象服務。

        4.1 全力做好特色果品氣象服務

        萊蕪南部和北部山區是萊蕪重要的果品基地,南部山區生產蜜桃、北部山區以花椒、櫻桃種植為主,花期的凍害防御被列為春季氣象服務的重點。為此,萊蕪局一方面加強作物生發育期觀測,另一方面加強災害性天氣預警服務,緊緊圍繞櫻桃節和桃花節,做好各種預報預警服務,并通過多種媒體播發,取得較好的服務效果。

        4.2 跟蹤做好特色種植氣象服務

        姜、蒜種植依然是目前萊蕪的特色種植,萊蕪局從種植到收獲跟蹤做好氣象服務,根據不同的生長季節和天氣狀況制作服務材料,指導做好不利天氣的應對。重點做好春季的生姜播種期預報,秋季的大蒜適宜播種期預報、大蒜春季凍害防御、返青期灌溉預報、生姜病蟲害防治、收獲期預報等關鍵季節的氣象服務。

        4.3 跟蹤做好設施氣象災害監測預警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萊蕪極端天氣頻發,給設施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影響。近年來,萊蕪冬春的低溫、連陰雨天氣增多,低溫寡照天氣成為影響大棚蔬菜生產的頭號殺手,2007年,萊蕪局在大下農場建立了溫室大棚小氣候觀測站,開展設施農業氣象服務。從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每周一的設施農業氣象服務周報,通過局業務網和政府網對外,在重大災害性天氣來臨前及時預警信息,通過12121語音信箱、電視天氣預報滾動字幕、新聞媒體、網站等載體播發,指導種植戶做好不利天氣的應對,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損失,廣大種植戶反映較好。

        5 當前萊蕪局為農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

        (1)為農服務產品不能滿足不同用戶的精細化需求,服務對象大部分還在決策層面,不能真正面對基層用戶。服務產品也僅限于完成目標考核和部分決策服務,服務方式還是傳統的網站、專題服務等形式,服務產品業務化、大眾化,盡管目前開展了針對性較強的農用天氣預報、設施農業和特色農業氣象服務,服務技術與內容整體還不能夠完全滿足當地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精準農業的市場需求。

        (2)技術力量薄弱,服務產品單一。目前萊蕪局有農氣業務人員1名,有時還有其他兼職,技術力量薄弱,服務產品內容還不能滿足當前為農服務工作的要求,前沿知識的獲取相對貧乏。如何引進前人的研究成果,快速提升特色農業氣象農業服務水平是目前亟待解決的課題[2]。

        (3)氣象信息的傳播瓶頸問題仍然突出,一方面是亟需信息的用戶,另一方面手機短信流量制約,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目前萊蕪局制作的服務產品大部分是以決策服務為主,渠道主要是網絡和專題服務,對各類協會、合作社、產業體系等組織信息渠道還沒有有效的機制。

        (4)農村氣象科普知識宣傳相對匱乏。

        6 建議與思考

        (1)建議加強與上級業務部門合作,充分發揮上級業務部門對基層臺站的業務技術指導,加強服務產品的開發,豐富氣象服務產品;完善服務機制,提高服務產品的針對性,不斷滿足用戶需求。

        (2)加強新業務、新技術培訓,不斷提高業務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根據服務需求,成立專門為農服務團隊,加強農作物生長狀況觀測以及與農業合作組織技術人員的交流學習,建立良好的信息傳遞、反饋、解釋應用機制,針對用戶需求,開發專題服務產品。充分發揮農民專家傳、幫、帶的作用,長期在生產一線的種植戶,生產經驗豐富,應對天氣變化的能力強[3],加強與這些專家的溝通聯合,將其經驗為我所用,將進一步提高萊蕪局氣象為農服務的能力。

        (3)進一步加強建立完善的農村氣象防災信息傳播網絡,使各級鄉鎮領導、基層農業技術員、涉農組織負責人、種植大戶能夠及時接受到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爭取防災減災的主動性[4]。同時打造優質服務產品,優化12121信箱內容,體現服務產品的實時性和快捷性。提高社會各界對12121信箱的關注,推進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嘗試利用“氣象+供銷社+農戶”、“氣象+合作社+農戶”、“氣象+協會+農戶”等模式,實現針對性和快捷性的農業氣象服務。

        7 參考文獻

        [1] 鄒俊麗,張艷,王太生.岱岳區農業氣象服務工作調研與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9):.

        [2] 張旭輝,商兆堂,王俊,等.江蘇特色農業氣象服務出探[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30)1332-1333.

        第5篇:設施農業氣象服務范文

        【關鍵詞】農業氣象災害;防御;對策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309(2013)05-0069-2

        一、健全資金投入機制,加強農業氣象災害防御工作領導

        黑龍江農業防災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增幅不大,基礎設施近10余年來幾乎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每年防災建設投入都僅僅用于維持基礎設施抵御自然災害的耗費上,而沒有達到改善基礎設施的抗災目的,起不到有效抵御農業氣象災害的效果。因此,必須加大投入,提高農業水利基礎設施的抗災能力。從減災工程性措施入手,要擴大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增加除澇面積,增加機電排灌站裝機容量和排灌面積,發揮水庫防汛抗旱的調蓄功能。修繕和保護現有防災減災工程,對農村主要生產生活工程進行加固,使其能夠真正發揮作用,充分發揮各種防災工程的效益。應當增加資金投入機制,貫徹落實救災防災專項資金政策。抗災防災資金的使用要有重點,不宜遍地撒網;同時還應科學規劃,將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同防災抗災工作結合起來。

        氣象災害防御事關農業生產穩定、國家糧食安全和現代農業發展,各級政府要按照《氣象法》、《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的要求,進一步增強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強化組織領導,高度重視農業氣象災害防御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建立健全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建立健全氣象災害防御機制

        一是積極探索氣象災害應急救援工作機制,加強農業防災減災體系建設。針對臺風、干旱、洪澇、低溫冰凍、冰雹等常發的自然災害,加強農業氣象對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和評估,逐步發展防御災害的信息系統,提高關鍵農事季節和具體農業生產活動的防災減災服務能力。圍繞現代農業生產各個環節和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具體需求,開展關鍵農事活動氣象預報和農業重大病蟲害氣象等級預報。二是開展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加強氣象災情普查和隱患排查。探索和發展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業務,積極參與政策性農業保險和重大氣象災害風險管理。著重開展農村雷電災害普查和隱患排查,編制農村雷電災害風險區劃,加強農村雷電監測預警。制定農村防雷技術規范和防雷標準,定期開展農村防雷裝置檢測。加強農村雷電易發及高發區建筑物、農村中小學等人員密集場所、農村供電設施及易燃易爆場所等的雷電防護工程建設。三是適時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加強農村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基礎設施建設,建立作業示范基地,完善各級人工影響天氣業務技術系統。在適當的時候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減輕氣象災害對農業的影響。建立跨省區、跨流域聯合人工增雨作業體系,開展針對農業抗旱、水庫蓄水、緩解高溫及森林防火的人工增雨作業。圍繞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調整人工防雹作業布局,開展聯防作業。四是編制實施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完善氣象災害防御措施。完善山洪地質災害、森林火災、農林病蟲害等氣象次生和衍生災害的防御標準和措施,切實增強對各類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綜合防御、應急處置和救助的能力。五是全面推行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播發制度。廣播電視、移動、聯通、電信等部門密切配合,增加播出次數,實時插播氣象災害信息,穩定播出時間,確保氣象信息和各種預警信息及時傳送到農民手里,提前采取措施,最大程度減輕災害損失。六是建立災情報告制度,健全匯報網絡,在第一時間內迅速上報相關部門和當地政府,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有效救援措施。

        三、加強農業的生態保護,提高農業系統承災能力

        黑龍江目前正處于經濟新的發展階段,尤其要注意農業經濟中的抗災防災問題,應當摸索防災減災和經濟發展相協調的模式。經濟發展過程中應堅持防災減災與環境保護工程優先的原則,將可能導致引起次生環境惡化和由此導致的生態災害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各種防災減災法規,依法防災減災,加強防災減災執法力度,規范防災減災經濟行為。提高抗災能力,應當加強防災減災教育,樹立減災就是發展效益,減災就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意識。提高社會公眾合理使用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增強農村公眾自我防護與救災的能力和意識。完善災害預警體系,做好抗災減災組織工作,加強重大災害監測、預測和預報能力。實踐證明,科學的方法和理論在災害預報和監測上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社會對災害的反應能力,從而真正實現社會的有效防災抗災能力。

        建立環境的生態補償機制應當立即建立環境的生態補償機制,制定一套比較規范的生態、環境補償辦法,并將這些資金用于抗災投入上。與此,有關部門還應加大對地區退耕還林的經濟補償的力度,并能夠切實地貫徹、實施到位。

        農田的灌溉離不開水資源,要保護好水資源,合理利用水資源。黑龍江省水資源稀缺,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費,保護水資源,合理利用水資源比開發水資源產生的效果會更好;要建立水資源的生態環境保護機制,在干旱、半干旱地區適當地開發地下水資源,合理地發展水澆地和種植水稻的工作,使該地區的水資源能夠循環利用;要杜絕一些地方為追求近期利益盲目開采地下水的行為,提高農民對水資源的正確認識,做到節約利用水資源;利用現代科學知識發展和推進節水設施的開發與研究,加大節水技術的推廣,同時,也可以利用“天上水”、地表水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對耕地的生態保護也要加大力度,對那些不適宜發展種植業的地區堅決退耕還草還林,促進生態保護;建立保護性的農田防護林體系,對耕地實行輪作制的種植、生產,提高土地的肥力,改善耕地的質量。黑龍江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應建立自然保護區和特殊生態功能區,用以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做到動物、生物之間多樣性的協調,禁止捕殺鼠蟲的天敵,使有害動物與天敵之間形成彼此制約的數量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

        四、提高氣象災害信息服務水平,推廣農業抗災減災技術

        要在提高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水平的同時,加強農村氣象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電視廣播、農網、手機短信等方式,擴大氣象信息覆蓋面,解決氣象災害的預報預警信息“最后1km”的問題。大力發展農業氣象特色服務,包括開展針對不同農事季節的農用天氣預報,發展面向不同產業類型和農村種養大戶、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新型氣象服務模式等,不斷提高氣象災害信息服務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要針對我市多發重發的氣象災害,大力推廣農業抗災減災技術,不斷提高農業災害的防御水平。一是推廣行之有效的工程技術措施,包括水利設施建設,重點組織實施水庫、當家塘和排灌溝渠、泵站建設,加強中低產田改造,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實施農田林網化,進一步提高農業抗災能力,有效防御干旱、洪澇和干熱風等災害。二是推廣行之有效的農藝技術措施,包括調整農業布局和結構,對丘陵崗地易旱地區,大幅度壓縮水稻種植面積,改為旱種作物,變對抗性為適應性,有效防御干旱災害;選用耐高溫(或低溫)品種,適當調整播期,合理灌溉,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噴施赤霉素、多效素,可明顯減緩高溫熱害、低溫冷害的危害。三是推廣行之有效的抗旱技術措施,包括推廣水稻旱育秧、直播稻、工廠化集中育秧,地膜、秸稈覆蓋,噴灌、滴灌和軟管澆灌,噴灑抗旱劑等節水農業技術。

        五、建立和完善農業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系統

        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用信息技術實現氣象災害預警系統的科學化和系統化,建立一套完善的農業氣象災害預警系統,該系統主要是對信息進行收集、加工、、接收,它們之間分工明確、聯系緊密、各負其責,同時,肩負著數據集成、行情分析、信息和信息接收工作。通過信息加工系統,再借助有專業素質分析能力的專家隊伍,對收集到的部分農業氣象災害信息及時、高效地進行甄別、整理、分析、加工,分類建立農業氣象災害的資料檔案,政府的相關部門再進行分析預測,提出相應的規避風險的預警對策;預警信息的監測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定期或不定期地向農業部門和農民進行,讓農民第一時間了解農業氣象災害的情況,還要加大力度建立農業氣象災害信息接收系統,向市、縣及鄉鎮部門傳達信息,建立氣象災害信息服務網絡。

        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防災減災機制,健全農村基層氣象災害防御和應急組織體系,提高氣象災害防范、處置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或者避免氣象災害損失。制定和完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突出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和應急處置體系建設。加強組織領導,氣象、農業、水利、交通、民政等部門要明確職責,通力合作。加強鄉鎮氣象服務機構建設,落實專門人員,配備服務設施,確保鄉有分管領導、有氣象信息服務站、有氣象協理員,促進氣象災害預警與防災減災應急組織高效運作。

        【參考文獻】

        [1]張波主編.農業災害學[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第6篇:設施農業氣象服務范文

        關鍵詞:氣象臺站;氣象服務;發展對策

        前言

        中國處于亞歐板塊,總面積為陸疆960+海疆299.7萬平方公里,2014年2月24日據農業部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國承包耕地流轉面積3.4億畝。最近幾年中國一直在不斷調整農業結構,全面優化農業設施,促進農業經濟的的快速發展。隨著中國農業與時俱進的發展起來,向著設施農業轉變,該如何發展設施農業卻變成了基層氣象臺站的問題。基層氣象臺站氣象服務是整個氣象臺工作的開端與重點,是氣象臺發展的根本,我國從氣象的舊時代向氣象現今設施跨越度的轉換、不斷的開拓氣象臺站氣象服務領域,最先實現氣象現代化的突破口。如果要增大全國的防災減災的能力,科學設施就是最重要的開端,預測是最重要的基礎。我國必須堅持以服務人民為己任,面對防災減災可持續發展的國家來說,需通過科學的設施推進基層氣象臺氣象建設,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都十分的重要。本文針對我國基層氣象臺氣象現今的狀況進行分析和反思,結合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設施技術,對氣象臺所存在的問題的到了證實。得到的結論也顯示出了需要對基層氣象臺氣象服務加強重要性的認識,必須建立穩定的長效機制,基層氣象臺站氣象服務應該積極的準備預報工具,改變消極的積極態度,讓他們積極主動的做好服務,同時可看出此項服務工作應該以特色服務為重點對象,下面就對目前我國基層氣象臺站氣象服務的現狀進行詳細的分析,并且指出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1 基層氣象臺站氣象服務現狀

        1.1 公眾氣象服務內容 基層氣象臺站氣象服務是面向大眾群里,公眾的氣象服務,是指氣象服務系統社會各界各部門指揮生產、組織防災減災以及在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等方面進行科學決策提供氣象信息:包括日常天氣預報、災害性天氣預報、警報和預警信號、沿海天氣預報、森林火險等級預報、天氣熱點、天氣周報、雙休日天氣預報、天氣實況、百姓生活氣象指數預報等。這些服務項目一般都是用廣播、電視、網絡、報紙、熱線電話等方法向社會傳播預報。

        1.2 氣象服務方式與途徑 基層氣象臺站氣象主要是通過向政府機關提供決策服務;向社會公眾提供通用性公益服務;向國民經濟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提供專項服務;專業有償服務和氣象科技服務的方式。另一方面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電話答詢等公共轉播媒介以及公報、氣象警報器氣象信息,近年來還發展了BB機尋呼臺、語音信箱、計算機遠程終端等信息途徑。基本實現了有點、有面的決策信息、預警信息的及時、準確。

        1.3 初步利用基層氣象臺站氣象服務設施用在農業氣象服務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大眾的需要越來越多,在飲食方面希望能在任何季節都能吃到自己想吃的蔬菜,這時就出現了大棚技術,利用溫室效應的原理進行栽培,除此之外還需要結合天氣預報的落雨情況對大棚進行調整,對于天災做出最好的防御工作防范于未然。

        2 基層氣象臺站氣象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1)現如今基層氣象臺站氣象服務大都是只重視專業有償服務,而忽略了大眾的利益,公益服務嚴重的缺乏。在當今的社會國家要發展的事業過多能夠調配的資金有限,導致一般的資金全部用于有利的有償服務中了而對于公益服務能省則省。(2)相對于其他的事業單位,我國對此的重視度還是太差,導致都不太注重氣象服務的業務,測量的結果也就經常出現偏差,表面上有點小誤差,其實內在質量省之又省。(3)部分貧困的地方基本沒有關于氣象服務知識學習的學校,導致基本都是從縣級以上調派人手,出現本地區人員的整個素質就會越來越差,而調配的人員也是少量,隨著年齡的增長沒有新一代的補上,就會力不從心。(4)氣象臺的服務對于重視度上也出現了偏差,對于暴雨類是大肆的報道,可是對于大風,冰雹,冰凍以及干旱等情況就重視缺缺,導致防災減災就會無法及時準備而造成損失。

        3 基層氣象臺站氣象服務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

        (1)對于氣象專業投資不均上,應該算好比例不能過于傾向哪一方,對于有償服務確實是主流但是公益服務也不能丟下,應該與時俱進一起發展互助互補。(2)加大對氣象服務事業的重視,尤其是農業方面的氣象事業,不僅僅是影響了農民們的收成問題,同時也是國家經濟GDP總值的重要來源之一,加以強化,積極鼓勵人才去學習以優良的待遇促進積極性,帶動發展。(3)建議落后村落還是自己建立學習點,堅持自己制定天氣預報的原則,慢慢的進一步加強基層的工作。(4)引入基層氣象臺站氣象服務的最新技術,并且做出技術總結交流研究工作。同時現在的“三七”高炮大都已老化,增雨雹彈是值得改進,特別是長、短最好可以人工調控。同時不能只顧及安全工作,應該重視技術和效果檢驗研究。

        4 結語

        為了我國經濟事業的更好發展,發展基層氣象臺站氣候服務,從現狀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來發展氣象服務事業,讓國家更快的進入國際軌道。

        參考文獻

        第7篇:設施農業氣象服務范文

        關鍵詞:氣象服務 現狀 趨勢

        農業生產是在自然的、多變的氣侯環境條件下進行的自然再生產和社會再生產過程,生產的每個環節都與天氣、氣候條件密切相關,因而農業生產迫切需要掌握當地的天氣、氣候知識及天氣、氣候預報信息。氣象部門本身就是個面向社會和公眾的服務部門,氣象為農業服務是氣象服務的首要方面。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業生產結構不斷調整、農業新技術的推進以及中國氣象局發展戰略的研究成果在氣象事業發展中的應用。農業、農村、農民對氣象服務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現行的農氣工作的內容、方法、途徑已適應不了新形勢的要求。農業氣象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

        一、我國農業氣象服務現狀

        1、農業氣象服務內容

        目前,我國現代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已經形成并行到發展。農業氣象服務設在國家、省、地、縣四級氣象機構內,已成為氣象事業基本業務。服務對象是各級黨政領導機關和廣大農民群眾。通過災害性天氣預報服務、人工增雨服務、農業防災減災服務、農業氣象情報和預報服務,每年都創造重大經濟和社會、生態效益。

        氣象部門為農業服務主要目的是防災減災,增產增收,發送生態環境。目前服務的主要內容及途徑如下。

        (1)提供災害性天氣預報。為農業部門及廣大農民提供旱、澇、低溫、霜凍等災害性天氣的長、中、短期預報,提示農民在氣象災害到來之前做好防災準備。

        (2)提供防災、減災的農業氣象決策依據。根據所研究 成果、提供抗旱、抗低溫、防霜等措施,提供災情信息。

        (3)農業氣象監測。利用衛星遙感和地面農業氣象網數據,提供作物長勢、災情、土壤水分、天氣氣候條件等農業氣象監測和預測信息,并分析氣象條件利弊,提出趨利避害 農業生產管理建議。

        (4)提供作物生長及農業氣象產量預報。提供播種、施肥、發育期、收獲期預報。根據作物長勢、面積及氣象條件,進行農作物產量預報,定期向國家及省市提供預報結果,從而為農業經濟發展服務。

        (5)農業氣候資源分析及區劃。每隔幾年對全國各地農業氣象氣候資源進行系統分析,并進行分區,服務于全國農業結構調整和區域化農業生產發展。

        (6)人工影響天氣。每年春季進行人工增雨飛行作業及人工防雹作業,防御災害性天氣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在全國防災、減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7)森林防火服務。開展森林、草原火險氣象預報,用氣象衛星監測森林、草原火情。

        (8)為生態建設服務。生態環境變化與天氣氣候條件有直接關系,氣象部門可提供對生態變化的監測結果,并提供與生態有關的氣候環境變化資料及氣候論證,為生態環境建設提供基礎依據。

        2、農業氣候服務存在的問題

        (1)服務與國民經濟發展需要不適應。隨著農業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及市場經濟的發展、目前提供的常規農業氣象服務,特別是單一的農業氣象情報服務,已不適應市場經濟和農業生產多樣化的需要。應及時調整目前農業氣象觀測的監測內容,根據當地種植的特色和需求,擴大農氣觀測品種、豐富情報服務內容,擴大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時效,并逐步開展精品經濟作物的農業氣象服務。

        (2)儀器陳舊、人員知識老化、儀器設備陳舊,現代化程度低,觀測手段和方法簡單,資料處理靠手工,技術更新太慢,人員知識老化,基礎設施差,專業技術人員嚴重不足,農氣服務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3)拓展服務領域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農業氣象和遙感業務服務領域拓展的空間廣闊,但現階段還存在不少問題;方案和實施方案尚不匹配,低水平重復較多,離形成業務服務能力還有較大差距,真正意義上的拓展和創新較少;對于綜合性項目,缺乏統一的部署和安排,步子太慢,如調整農業氣象觀測內容、建立生態環境監測站等;農業氣象業務服務 信息化(如農氣了表)工作滯后,急需建立新一代農業氣象服務現代化系統。

        二、我國農業氣象服務發展思路與趨勢

        1、發展農業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新技術

        建立一批農業氣候資源、森林與濕地氣候資源、草原氣候資源等開發示范基礎。加強特色農業、精準農業、設施農業的氣象科研與應用服務能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及時、可靠的決策依據,為農民致富增收提供示范服務。以區域農業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為主經,研究區域農業自然資源的生產潛力及優化布局,進行農業自然資源的分區、分類及評估;為區域生態農業產業結構布局調整、農民致富增收提供氣象保障服務。

        2、加強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抵御能力

        第8篇:設施農業氣象服務范文

        >> 忻州市農業氣候資源及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分析 近50年和龍市農業氣候資源變化特征分析 河池市農業氣候資源對核桃生產的影響 林芝地區降水農業氣候資源分析 農業氣候資源利用的研究與探討 和縣農業氣候資源分析及利用 氣候變化背景下周口市冬小麥農業氣候資源時空變化特征 石嘴山市惠農區農業氣候資源的變化特點及應對措施 洞庭湖區近50年農業氣候資源變化特征分析 伊寧縣農業氣候資源分析及主要氣象災害 安龍縣農業氣候資源分析及利用 新安縣40年農業氣候資源及變化特點 基于GIS的區域農業氣候資源量化研究 1975―2014年鄲城縣農業氣候資源及變化特征分析 1961―2015年延邊地區農業氣候資源變化特征分析 萊蕪市農業氣象服務現狀與建議 大安市氣候資源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分析 忻州市忻府區氣候資源狀況及農業氣象條件分析 湘潭市2015農業年度氣候資源及其對雙季稻的影響 惠東縣旅游氣候資源評估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4] 黎貞發,于紅.持續低溫及低溫連陰天氣下幾種典型日光溫室保溫性能評價[J].中國農學通報,2013(23):123-128.

        [5] 張永紅,葛徽衍,李秀琳,等.關中東部設施農業氣候資源分布及變化特征[J].中國農業氣象,2009(2):153-157.

        [6] 張山清,普宗朝,李新建,等.氣候變化對天山北坡經濟帶設施農業氣候適宜性的影響[J].中國農業氣象,2016(5):495-504.

        第9篇:設施農業氣象服務范文

        >> 武漢市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的現狀及對策 武漢市服務業發展現狀及措施 拓展訓練在武漢市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淺析武漢市跆拳道俱樂部發展現狀及對策 武漢市大眾網球運動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新課標背景下武漢市跆拳道運動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 武漢市少兒拉丁舞開展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 武漢市草莓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 武漢市紅色旅游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武漢市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現狀及發展對策 武漢市社區體育場地設施使用狀況及發展對策研究 武漢市殘疾人托養服務標準化現狀及思考 邳州市設施蔬菜發展現狀及對策 商洛市設施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婁底市設施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新疆博樂市設施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淺析孝義市設施蔬菜發展現狀及對策 昆山市設施蔬菜發展現狀及對策 武漢市高校青年教師體育鍛煉現狀及對策研究 武漢市大學生醫療待遇現狀及對策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 蘇工兵,代志中,廖興紅.湖北省設施農業技術體系的發展思路[J].中國農機化,1999(3):34-36.

        [4] 劉可群,黎明鋒,楊文剛.大棚小氣候特征及其與大氣候的關系[J].氣象,2008,34(7):101-107.

        [5] 陳柏槐.農業災害應急技術手冊[M].武漢:湖北科技出版社,2009:189-191.

        [6] 黎明鋒,楊文剛,阮仕明.塑料大棚小氣候變化特征及其與蔬菜種植的關系[J].湖北氣象,2004(4):27-29.

        [7] 楊文剛,劉可群,黎明鋒.基于MM5模式的蔬菜大棚氣溫預測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11):4489-4490.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专区一区 | 久久成人免费精品二区 | 欧美亚洲另类精品一区二区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蜜芽 | 亚洲中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