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文物保護的方法范文

        文物保護的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文物保護的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文物保護的方法

        第1篇:文物保護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103(2017)03-0020-03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們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無形傳統民間文化遺產,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歲月傳承,具有廣泛民眾基礎的地域性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和繁榮,是國家、民族和世界的寶貴財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根本目地,是保護地域和民族的獨特人文環境、文化傳承和自有的生活氛圍。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極其豐富,相較于有形的物質類文化遺產,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延續上更容易受到破壞甚至消亡。目前,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存狀態非常嚴峻,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保護方式,這對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意義深遠。

        位于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城市,但是它坐落在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的燕趙大地上,這里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地域特點鮮明、內容豐富的非物質文化傳承,這些散落在廊坊市鄉土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民價值理念的延續、文化生活的皈依。大力保護廊坊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凝聚城市文化內涵、提升地區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徑,經濟發展與文化支撐,必將成為廊坊地區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形成具有獨特地域色彩、富有歸屬感的文化氛圍。

        廊坊非物質文化遺產共計10種,分別是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和民俗,種類多樣,極具有地域生活色彩。比如秸稈扎刻技藝與本地區主要農作物種植習慣明顯相關。

        廊坊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建立有專門的廊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進行長期的普查、申報工作,制定了本地區的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對傳承人的專項保護,效果是非常明顯的。目前已經有國家級項目22項、省級76項;國家級傳承人7名、省級傳承人47名;還有國家級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省級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省級民族傳統節日保護示范基地、省級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經常舉辦本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活動,并在青少年群體間進行普及性宣傳活動,比如“廊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一、廊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存在的問題

        1.廊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存環境比較艱難

        非物質文化遺產要想長期傳承下去,具備有自我更新的創造能力,最好的狀態莫過于該文化傳承在現今社會仍然有良好的生存環境,能成為人民群眾生活有機的組成部分。但是,多數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的生存環境比較艱難,情況較好的是傳統技藝類文化遺產,比如衡水老白干傳統釀造技藝和安新蘆葦畫。這些技藝在今天也具有市場價值,不但沒有退出群眾的日常生活,還有日益更新、自我發展的趨勢。此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用性較強,繼續生存發展下去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與原有時代背景聯系較緊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源自民間或者民間節慶祭拜活動的傳統音樂、舞蹈類,現在基本的生存狀態是局限于某些規模較小的演出活動,適用場景非常有限,即使是想轉型為商業演出,由于審美習慣、文化情感的變遷,也很難獲得廣泛的市場接受。生存環境的無源性,導致此類文化遺產無法自然延續,必須進行保護型干預。

        2.廊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商業化開發需要適度

        非物質文化遺產能成功商業化不是件壞事,起碼表明具有自身延續的可能。目前的兩難之地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必然要尋求其自身的延續和發展之路,開發利用在所難免,如果一味采用封閉式的保護方法,文化遺產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最終也無法延續。

        可是商業化同時也會帶來負面效果,商業活動追逐利潤的本身,會導致為商業利益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破壞性修改,喪失了文化遺產原有的歷史承載性和文化特點,也就喪失了保護和傳承的價值。后果嚴重的話,會導致文化遺產的滅失。

        我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上態度非常明確,“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這是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的方針。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商業化開發必須適度,目前關于適度的掌握問題缺乏明確的衡量標準和監督途徑,基本上處于放任自主的狀態,這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非常不利。

        3.廊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后繼乏力

        傳承人對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重要,但是,鑒于此類文化遺產基本上口傳心授的師徒傳承模式,沒有規范系統的學習方法,學習起來難度非常大,并且無法在短期之內取得效果。年輕人愿意學習并傳承此類技藝的非常少,老一輩的傳承人又體衰年長,未來傳承斷代的情況有可能出現。

        當然,為改變這種局面,也做了很多針對性的措施,比如被確定為“非遺”后,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宣傳,擴大社會知名度,本地各相關部門也努力給傳承人提供各種外出交流和宣傳機會,吸引有興趣的年輕人進一步了解和學習。政府也對傳承人給予資金支持和幫助,改善該文化遺產的生存狀態,來鼓勵新生代的加入。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傳承人都是以該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職業或主要生活來源的,多數傳承人在實際生活有其他的工作和負擔,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對文化和社會的責任感堅持這類活動的,這就導致他們分配在非項目上的時間和精力必然是有限的,就更不要說延續和發展了。

        4.廊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缺乏有效的傳承機制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對傳承人的延續,更重要的是其代表的文化因素的再生和發展。任何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曾經長久傳承,都是因為能和地域性生存環境相互共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難度,主要在于與其相關的民間信仰、文化傳統。所以,越是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越容易保護,越是文化精神內核豐富的文化遺產越是難以保護??蛇@些,反倒是真正的非物|文化遺產精華。

        所以保護此類文化遺產必須把本地區的區域群體的文化認同、傳承因素都考慮,讓歷史遺留給我們的珍貴文化遺產,不僅“形”在,更要“神”在,這樣才是具有文化意義的保護。

        二、解決廊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的法律途徑

        1.完善地方立法優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存環境

        我國地域遼闊,非物質文化遺產多樣性明顯,各地區的資源差異較大,這決定了高位階層的立法,《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規定必須原則性較強,具有普遍適用性,而不會具有明確執行性。這需要各地區在此精神指導下,根據本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特色進行地方立法,尤其是對于本地區生存環境較差,與社會對接有困難的類型,要進行傾斜性保護。這種困境不是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通過自身發展予以解決的,只能特別扶持和關注。

        這方面的地方立法的完善應首重實效性。對于制定的規章制度要進行定期法律實施評價,綜合評估該地方立法實施后的具體功效、對文化遺產生存環境的改良程度、社會綜合影響和效果對比、社會意見反饋和建議,階段性修正,通過地方立法的不斷調整,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社會效果。

        2.法律規定與合同約定相結合控制非物質文化遺產適度商業化

        并非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適合商業性利用,何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最大意義是保護民族文化傳承,相較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意義,其經濟意義并非首要的保護對象。

        法律規定與合同約定相結合的模式,有利于界定商業化的程度。具體而言,商業性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應以法律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利用效果,在合同簽訂時約定第三方評價制度。對于破壞性利用的情況,可終止合同的履行。

        3.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實施重點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權利沒有明確的法律保障,這導致傳承人不可能把整個職業中心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和發展上,所以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行重點保護,使其無后顧之憂,可以專注于文化傳承和保護。

        首先,根據現有的傳承人分級制度,兼顧其所傳承文化遺產的價值大小、瀕危程度等因素進行評選,按照行政許可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做到標準透明、條件明確、評選公開、結果公正。在保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序傳承的前提下,明確傳承人的權利和職責,給予相應的待遇,使之不僅是傳承人的道義責任,更是法律明確保障的權利責任,可以以此安身立命。

        其次,建立傳承人的發展和上升空間,吸引年輕一代的加入。引人類似級別或職稱類型的規定,配置相應的薪酬待遇和社會福利。其別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或者作出突出貢獻的傳承人,可以獲得類似政府專家津貼或項目專項補貼。根據傳承人對文化宣傳和延續方面義務的規定,例如表演宣傳、技能傳授、對外推廣等工作,進行職業評價,給予相應待遇。

        4.拓寬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機制

        第2篇:文物保護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文管所;文物保護;注意問題;硬件設施;人員素質

        我們知道,文物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有宏觀控制的,也有微觀保護的,其內容十分豐富,涉及面極為廣闊,概括起來主要有法規、計劃、技術、專項管理等。對于縣級文物管理工作來說,它不僅肩負著保護與當地的歷史有關文物的責任,而且肩負著傳承中華文明的責任。因此,縣級文物管理保護工作就成為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筆者結合縣級文管所的工作,進行深入研究,總結了加強縣級文物保護工作的經驗。

        一、縣級文管所在文物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文物管理中存在的失竊事件

        縣級文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文物失竊。這一事件的產生,不僅是文物管理的硬件設施問題,更是文物管理的思想意識問題。筆者研究多年發生的失竊事件,發現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硬件設施建設方面的原因??h級文物管理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硬件保護設施不健全,維修不及時,更缺乏現代信息技術方面的高科技保護措施,如視頻監控系統,電子報警系統等。這些必要的保護設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縣級文管所的財政投入相對比較少,但這并不是加強文物管理和保護的阻礙,如果我們精打細算的話,能把錢花在關鍵處,應該說,用于升級文物保護措施的費用還是有的。

        其次,文物管理人員的文物保護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h級文物管理工作人員基本是兩類人,一類是年老體弱的退休人員,一類是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青人。前者是長期工作在文物保護或其他崗位的人員,只是年齡大了,離退休不遠了,他們的工作熱情不高,觀念老化,行動遲緩,心思早已不在工作上了。所以,文物擺放不合適也不動,文物破損也不管,遇到文物偷盜也只是自顧自。后者則是由于剛走上工作崗位,對工作的性質不了解,文物保護意識不強,甚至覺得文物保護只是保管一些破罐爛盆,發揮不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工作懈怠,熱情全無,文物倒了不扶,竊了不管。如此種種,不一而足,文物保護工作現狀如此,結果自明。

        (二)文管所領導管理能力的缺失

        縣級文管所的領導對文物保護的責任意識不強。多年來,特別是近幾年,調任縣文管所的領導,不是離退休不遠的老者,就是由于工作不力或無工作能力而退居二線的人員。前者如上所述,只等退休回家,而后者對工作不聞不問,只是一門心思用在如何花去本文物單位僅有的一點管理經費上。他們對文物的保護、修復幾乎不予過問,更不用說具有現代文物管理意識,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對文物保護的力度。

        二、文物管理局解決文物保護工作存在問題的方法

        (一)加大投入,升級硬件設施,提高現代管理水平

        加強縣級文物保護,并不是說說而已的事,是需要加大經費投入,升級管理設備,提高保護水平的。

        首先要各方籌措經費。文管所要多方籌措資金與開源節流并重。一方面要與縣領導積極溝通,爭取縣級財政的大力支持,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請求,甚至向國家申請置辦硬件設施的經費,以提升文物保護的硬件設施,如購置視頻監控系統,電子報警系統等,提高文物保護的水平。對此,我們應該有信心,應該努力爭取。因為,黨和政府比我們更能明白文物這種不可再生資源的珍貴和價值,一定會盡力幫助縣級文管所做好文物保護的硬件設施的升級改造工作的。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向社會人士求助和募捐。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在增強,特別是社會上的有識之士,他們對有一方歷史價值的縣級文物的保護是十分重視的,我們向他們提出文物保護的求助募捐時,他們會慷慨解囊,出手相助的。我們也可擴大求助范圍,向大城市擴展,向縣域內的本地成功人士提出募捐請求。當然,我們需要做好募捐的相關工作,如募捐手續、資金保管、資金使用、資金監督等相關內容向募捐者介紹清楚,證明募捐的正當性和資金使用的透明性。如果資金巨大,就要成立募捐資金使用管理委員會,以社會監督的方式運行,以提高募捐資金使用的效益。同時,我們也可以引進現代文化企業運行模式,實行私人經營、政府管理和扶持的機制。政府可以象征性地征收一點租金,其他全部由私人來經營和管理,政府還要給予經營者一定的政策或者經費上必要的扶持。

        (二)提高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素質,更好地促進文物保護工作

        首先,要實現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年輕化。如前所述,文物保護工作既是體力活更是智力活,因此,筆者認為,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年輕化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要防止失竊事件的發生,僅依靠硬件設施顯然是不夠的,更何況任何硬件設施都不可能是萬無一失,一勞永逸的。

        在選聘工作人員時,一定要挑選身體素質好的年輕人員,在突發失竊事件時,既能保護文物又能保全自己的生命。與此同時,文物保護工作人員還要注意文化素養的提升和業務能力的提高。要懂得文物保護的相關知識,了解文物保護的方法和流程,如博物館溫度設置,文物的清潔;視頻監控系統的操作,電子報警系統的工作原理等。這需要對文物保護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只有合格者方能正式上崗。

        (三)提高領導者的文物保護意識和工作能力

        以筆者多年的觀察發現,文物保護工作做得好壞,領導者的精神狀態和工作熱情是至關重要的。領導者對工作充滿熱情,對文物有深刻的理解,對文物保護工作有深入的研究,那么,他的領導工作必然出色,他領導下的文物保護工作必然卓有成效。因此,上級主管部門也好,當地政府官員也好,要切實從文物保護的實際出發,考慮人員選配,把那些有文物修養,有歷史責任,想為當地文物保護工作做些事的人員選拔上來,并信任他們,重用他們,以充分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使命感,從而使他們不遺余力地做好文物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第3篇:文物保護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互聯網+;文物保護;陜西歷史博物館

        當今社會,互聯網技術正逐步走入千家萬戶,在科技發展相對落后的西北地區,也在緊跟時代的潮流,走入“互聯網+”的大時代。在傳統出租車行業壟斷,服務態度差等形勢下,“滴滴打車”、“優步”等打車軟件應運而生;在傳統服務業信息相對閉塞,流通性低,反饋不及時等情境下,“美團”、“百度糯米”等團購軟件強勢出現。然而,傳統旅游參觀模式與“互聯網+”結合相對緩慢,目前已經不足以滿足人們對于文物的鑒賞與認知的需求。因此,筆者關注互聯網+文物保護的現狀,所在團隊旨在探索文物保護的新模式,并進行相關實踐調研。

        1互聯網+新形勢

        “互聯網+”不是一個簡單的相加,在注重互聯網技術的支撐作用時,更注重協作、開放、跨界等互聯網思維在傳統行業改革中的作用。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科技化進程不斷加快的時代,文物保護的公眾服務、陳列展示、藏品保管等工作都因為網絡而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因此,博物館迫切需要通過科技支撐更好地實現社會服務的文化功能。

        2文物保護現狀

        如今我國文物保護形勢并不如預想中那樣如意。主要面臨以下三個亟需解決的問題:缺乏專業的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相應的文物保護機制不健全;文物保護的宣傳力度不夠。我國的文物保護工作人員通常是非專業的業余人員,由于對文物保護缺乏相應的重視,欠缺專業的文物保護方法,導致我國的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層次不齊,文物不能被較好地保存,人民群眾也不能正確了解文物保護對國家對人民的意義。

        3互聯網+和文物保護結合的實踐探索

        總書記反復強調,要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需要積極推動文物保護成果創造性轉化,讓文物蘊含的價值融入人們生活。但是如何融入我們的生活,這就不得不依賴科技的力量。因此,筆者以陜西歷史博物館為研究對象,探索互聯網和文物保護結合的可行性。3.1陜西省博物館手機APP概述筆者及團隊對陜西歷史博物館的現狀進行相關調研后,欲開發一款適合新形勢的APP,滿足不同人群實現較全面的功能。此款APP可設計為普通版及專業版(用戶可在下載后自主選擇),適應于不同的知識儲備和游覽需求的人群,為用戶提供更全面、更舒適的體驗。

        3.2主要功能簡要介紹

        3.2.1語音導覽觀眾可以通過APP掃描對應文物二維碼來獲取該文物具體的信息介紹。根據不同版本輸出不同信息:如針對普通版,以易于人們接受的圖片、文字等為主輸出形式;而專業版將會結合學術最前沿的信息,為用戶更提供精確的信息。信息的輸出方式不局限于傳統文字,將會結合更多的新媒體方式,如語音輸出、視頻展示等給用戶帶來更好體驗。針對外籍游客,輸出語言將會多元化,如英語、法語、韓語等。輸出信息將會包括文物的歷史背景、出土方式、歷史意義等多方面??梢詤⒄盏貓DAPP的功能結構,推薦用戶提前下載語音離線包,降低用戶的流量顧慮,從而實現隨時隨地的語音輸出。3.2.23D展示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或者輸入文物對應代碼即可獲取該文物的3D模擬圖,包括720度全方位展示,游客可以通過自主界面操控來實現對文物的全面了解。手觸界面中以點擊和拉伸操作為主,可以將文物細節通過個人手機屏幕傳遞到用戶眼前,不局限于過去玻璃櫥窗的瀏覽方式,也避免了櫥窗沾滿指紋和汗漬的尷尬。3D展示功能中,保證1:1大小尺寸還原,主要包括文案花式、制作工藝、色澤文案等。3.2.3虛擬現實用戶可以像現實中游覽那樣,走過每一條游覽線路,游覽每一處已開放的展廳。更吸引人的是,游客可參與其中,與其他游客及虛擬人物進行交流互動,在體驗三維虛擬游覽之后,游客還可自行設計不同的觀眾游覽路線。3.2.4網絡預約客戶端軟件可優化微信及網頁的相關功能,將參觀者最大需求的服務功能延伸至多個平臺。例如,網上訂票預約、講解員選擇、導覽器租賃、參觀路線查詢等功能,更加方便快捷的滿足用戶需求,避免現場排隊浪費時間,緩解巨大人流壓力。

        4結語

        “互聯網”可以覆蓋到文物保護的多重方面,尤其是吸引更多的觀眾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故事,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在新媒體時代,文物保護需要利用“互聯網+”模式,更好地親近大眾、激發大眾的興趣。在互聯網+時代,把博物館真正建成沒有圍墻的博物館,提升全民文物保護意識,弘揚中華璀璨文明。

        參考文獻:

        [1]劉稚亞.互聯網+文物保護[J].經濟,2016,(20).

        [2]安靜.淺談如何改善文物保護工作現狀[J].科學中國人,2015,(6).

        第4篇:文物保護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博物館;管理;文物;保護

        中圖分類號:K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26-0386-01

        引言

        文物是社會進步的歷史見證,對歷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是類社會在社會發展各個階段智慧的結晶,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價值。如何做好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是我們共同關注的焦點話題。

        一、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分析

        隨著社會的現代化發展,我國的文化遺產正在逐步減少,如傳統的民間習俗、手工藝以及游戲等,豐富的民間文化蘊含著民族文化,是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的見證。有效的保護文物資源,就必須提高人民對文物的認識和了解,使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到文物保護中來,提高對文物保護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保護意識,保護文物,是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之重點。

        二、我國文物保護的現狀及問題

        1、歷史文化遺產及其周邊環境遭受建設性大破壞。在熱衷關注經濟發展、改善生活條件和崇尚現代建筑的今天,許多文物古跡、歷史建筑或地段、世界文化遺產等在經濟建設過程中遭到了無情的破壞,甚至在推土機的轟鳴中轟然倒塌,永遠消失。如貴州會址周圍歷史建筑全部被拆;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襄樊千年古城墻被毀;浙江舟山市冠以“舊城改造、發展現代經濟”的名目,大肆拆毀定海古城歷史街區,致使國家文化遺產遭受不可彌補的損失。此外,文物古跡的環境遭破壞也比比皆是,星星點點的文物湮沒在高大的現代建筑群中,讓人很難感到它的價值所在。我國原有古代存留下來的城池約五千座,這些經歷百年、千年滄桑的古城、古鎮、古村落曾經擁有的古城墻、古城門、古城樓、古建筑數量之多、形式之豐富令世界為之震撼,而如今這一切在今人膚淺、缺乏文化素養的現代化建設中,在幾年、幾個月甚至幾天內就被破壞、拆毀了。導致這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現象出現的根源就在于有些政府官員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經濟發展和GDP增長的政績心理,就在于政府容忍開發商無知、反文化的掠奪式的開發。

        2、重建、恢復歷史古跡以及“仿古”、“復古”之風盛行。當前在歷史建筑、文物古跡保護方面明顯存在這樣一個誤區,即熱衷于對古跡遺址的修復和重建,而忽視了文物古跡的真實性和實物遺存的保護,從而降低了文化遺產的價值,杭州雷峰塔的重建就是一例,這也怨不得阮儀三們要大聲疾呼“假古跡不要再建了”。因此,任何隨意地、不分界限地進行“復古”、“仿古”,都是不負責任的,是對歷史的訛傳。對“已經不存在的東西,已被損壞,或早已湮沒的建筑或構筑物”重新建造或按所謂的原樣恢復,即使符合部分歷史記載,但用現代的材料、工藝及施工方法再摻以現代人理解臆想的東西,建成的充其量稱之為名勝,但決不是歷史古跡,不具有文物價值。

        3、保護的觀念尚未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由于人文社會科學理論與知識的缺乏以及思想觀念上的文化差異,我國上至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下到商家企業、平民百姓,或從發展地方經濟、旅游事業,或從保護的方式方法,或從個人喜好等不同側面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存在著輕視乃至不屑的狀況,使得保護工作的開展困難重重。

        4、保護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我國目前對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都沒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或法規予以規范,均散見于各類不同層次法律法規及通知規定之中,且存在多頭管理的狀況,以至于職責不明或存在管理上的缺失。

        三、加強博物館文物保護管理的建議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犯罪的手段也越來越具有隱蔽性與技術性,如何做好博物管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需要政府、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借社會各界的力量加大對文物的保護力度,提高博物館文物保護效率。

        1、加大文物保護資金投入。博物館的文物都是極其珍貴的具有一定歷史性和不可再生的物品,保護難度大,必須加大文物保護資金的投入。因而,國家應從政策上支持文物保護工作,提供財力支持。由于文物保護的對促進地方經濟收益效果不明顯,地方政府對文物的歷史性、文化性以及藝術價值認識不足,導致文物保護資金困難。而實際上文物保護的作用,對社會的貢獻意義重大,一方面能有效的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另一方面,文物保護是地方旅游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是帶動地方經濟的有效途徑,因此,現階段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精神文明建設。

        2、加強文物保護制度建設。在博物館文物保護的過程中,必須建立健全文物管理保護制度,尤其是文物的提取與交接制度,文物的提取必須根據文物管理相關制度進行,簽訂正式文物出庫依據,凳記清楚名稱、編號、文物的年代、完整度以及歸還日期等各個細節,并且有相關部門負責人,博物館領導簽字審批文件作為提取依據。交接雙方必須當面清點,檢查作好交接管理、保護工作,確保文物萬無一失。

        3、文物保護管理要向智能化、全民化方向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加強了對文物的管理與保護,充分發揮文物的價值,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也正向人性化、全民化與智能化方向發展。首先,博物館文物保護管理要以人為本,文物的管理與保護在依賴于科技的同時,還離不開大量技術人員的支持,因此,文物保護不可忽視技術員的重要作用,是文物保護管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次,文物保護是一項公益事業,要注重博物館的公眾形象,文物保護的最終目的是惠及民眾,提高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形成全民參與保護社會氛圍,充分體現社會力量,使現代博物館的文物保護管理呈全民化的方向發展。最后,科學的進步與高科技的使用,博物館文物管理與保護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博物館根據自身的需要,建立計算機網絡管理體系,實現文物保護的全面監控,提高文物管理與保護標準。

        4、加強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素質培養。

        第一,要提高工作人員的身體素質培養。因為我們提到過,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不管你在哪個職能部門,都肩負著看守國家文物的職責,防止失竊。要防止失竊事件的發生,僅僅依靠硬件設施是不夠的,更何況任何硬件設施都不可能是萬無一失的。所以我們一定在選工作人員的時候,一定要挑選一些身體素質較高的、年齡上偏向年輕的人員。并且應該優先選擇退伍軍人。并且要求大家在工作期間也要不斷強化自己的身體素質。

        第二,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的培養。筆者所談的業務素質,就是指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應該十分清楚地知道文物應該以怎樣的方式來保護才能保存得更完善、更持久。比如,博物館的溫度設置,文物的清潔等都需要怎樣特殊的方式,作為工作人員一定要了如指掌。

        第三,提高工作人員精神素質的培養。其實這個是容易被忽視但是筆者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要真正地熱愛在博物館的工作,這種工作可能枯燥,可能難熬,可能沒有太多聊天時間,但是只有我們真的喜歡,才會不遺余力。?

        另外也要注重加強全民素質的培養。之所以要特別提出這個問題,其實是因為筆者覺得如果所有人都懂得文物的珍貴,都來保護的話,即使是沒有高科技設施的保護,沒有工作人員的看護,也不會出現失竊的現象。全民素質才是最根本的問題。所以我們要采取一些方式來提高全民對文物的認識。

        參考文獻

        [1] 戴麗娟,丁極梟.對地縣級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認識[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9.

        第5篇:文物保護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舊城改造;拆遷;文物保護;策略

        1 項目背景

        荔灣區地處廣州西部,是廣州市獨具嶺南特色的中心城區和廣佛都市圈的核心區,歷來以繁榮興旺之商都“西關”和風景優美之“荔枝灣”、“水秀花香”著稱,有著“體味嶺南文化到廣州,不到荔灣就不算到過廣州”的美譽。東部與越秀區相連,北部、西北部與白云區水陸相通,西部與佛山市南海區接壤。總面積5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3萬。下轄22條行政街,193個社區居委會。

        荔灣區作為廣州舊城改造的核心地區,已編制了舊城更新改造規劃。按照“一心兩帶三片”進行改造。按照規劃,荔灣區將被分成幾塊區分對待:“一心”,指舊城商貿核心區,大致位于六二三路以北、長壽路以南;“兩帶”,指東西向的商業旅游帶和南北向的商貿休閑帶;“三片”指舊城核心區,主要是商貿休閑性質,中低強度開發,嚴格控制開發規模;一般舊城區,提高現有的居住及生活服務質量,延續高強度的開發現狀;白鵝潭濱江開發區,將來是荔灣區的現代化多功能區,也是連接荔灣南北兩岸發展的紐帶。

        荔灣區舊城改造第三段改造項目中有六處建筑被列為重點保護文物,包括李小龍故居、八和會館、寶慶大押、鑾輿堂、泰華樓和一片古老民居。荔灣區政府還指定保護216棟歷史有較高價值的建筑,包括金星電影院和各式騎樓,七棟公共設施包括現有的學校、醫院。

        整個改造過程,荔灣區政府該將最大程度保留主干道建筑,特別是臨街商鋪及區域內的文物、歷史建筑,騎樓建筑和文物保護建筑等都將被妥善保留,大量的石板街巷會盡量保持原有風貌。同時,有關部門將騰出部分公共用地建設公建配套設施,增加綠地、文化、體育、休閑設施等,改善居民居住環境。通過改造后,該地塊將與上下九步行街形成功能互補。

        因此,承接舊城改造拆遷項目的企業,在保時、保質和保量完成工程任務的前提下,如何保護文物安全顯得十分重要。

        2 文物和有價值建筑保護的風險分析

        AJ公司承接荔灣區舊城改造第三段改造項目,嚴格按照政府對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的規劃,做好這些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的保護工作。在現代建筑與文物、有價值歷史建筑的協調上,整個項目實施起來還比較順利,主要是需要移位、復建的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從工藝和技術水平看,對該公司是一個嶄新的挑戰。

        在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保護方面,取得了比較好成績。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復建2處文物建筑;移位文物建筑1處;改造有價值歷史建筑69處,修建具文西關文化特色街道4條。通過文物專家和有關部門驗收,基本達到設計要求。

        在整體工程中,未出現因施工對文物和有價值建筑的破壞情況,基本達到廣州市“三舊”改造辦公室的要求,受到廣州市文物局的好評。

        在舊城改造中,對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的影響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2.1 在舊城改造中,由于機械設備作業產生的振動,如打樁,可能對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產生影響;

        2.2 由于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年代久遠,有些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處于窄巷和胡同中,平時沒有得到很好的修繕,一部分有價值歷史建筑本身就被認定為危房,因此,在改造過程中極易受到破壞。

        2.3 污染源對文物和有價值建筑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污染源,如粉塵、污水、運輸遺酒和化學危險品、油品的泄漏及揮發。這些污染源具有腐蝕性,操作和使用不當,對文物和有價值建筑物造成破壞。

        2.4 由于AJ公司一直以來,以建設現代建筑為主,幾乎沒有涉及到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方面的工程項目,在工藝和技術上本身是一個嶄新的挑戰。

        3 文物和有價值建筑保護的策略

        AJ公司承接荔灣區舊城改造第三段改造項目后,意識保護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的責任重大,要求項目部一定按照政府規劃和設計要求,做好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的保護工作。

        3.1 科學評估,衡量文物和有價值建筑保護的風險系數

        承接荔灣區舊城改造第三段改造項目后,AJ公司就與文物保護部門、文物保護工程管理部門、有關大學取得聯系,進行項目區域內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保護風險評估。通過評估,把項目區域內文物分類為三個保護級別,即A級保護點、B級保護點和C級保護點。這些級別的劃分主要是依據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的完好程度來判定的。該公司在得到這些評估結果后,有的放矢地進行改造式保護。

        3.2 開展專門培訓,樹立文物保護意識和提高文物保護能力

        AJ公司組織文物和有價值建筑保護培訓。聘請文物保護和文物工程方面的專家,對相關責任人和技術人員、基層干部進行文物和有價值建筑的保護意識和保護方法的培訓,并重點培訓一批文物保護宣傳員和監督員。從而使經理到員工都能樹立強烈的文物和有價值建筑保護的意識,以及掌握一定的文物和有價值建筑保護的技能。

        3.3 加工內部管理,制定文明施工制度。AJ公司為了做好該工程文物和有價值建筑保護工作,制定了詳細的文明施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3.3.1 對施工區域及其周圍的建筑物進行調查,會同其產權、維護單位共同劃定需要施工防護的范圍,需要拆遷的建筑物,在受到建筑單位委托的前提下,及時與產權單位簽訂拆遷協議,并盡早拆遷。需保留的與產權單位商定加固防護方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保證施工中正常使用及以后的使用維修。

        3.3.2 對需保護的建筑物采取措施加強防護,保證其安全。建筑物附近不進行爆破作業,施工必須爆破時采用控制爆破,制定可靠的防護方案及措施,所管理單位批準并派員到現場監護,保證其安全使用。

        3.3.3 對涉及到當地少數民族民風民俗、及生活習慣的設施建筑物予以保護,確保施工時不發生破壞,避免與當地群眾發生糾紛,影響施工。

        3.3.4 開展學習和教育,貫徹執行《文物保護法》。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文物或有考古、地質研究價值的物品時,立即停工封閉現場,在派專人保護現場的同時,派人迅速通知建設單位和當地文物部門。經過文物部門處理后,再進行施工,確保祖國文化遺產不受侵害。嚴禁對發現文物私自占有或非法轉賣。

        3.4 納入項目控制計劃,實行重點監控

        編制項目控制計劃時,將荔灣區舊城改造第三段改造項目區域內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納入其中,并作為重要子計劃重點編制。在計劃中列明了主要負責人,項目部承責人,以及宣傳員和監督員的設置,以及相應的激勵和處罰制度。并把外聘文物保護和文物工程專家納入控制計劃,賦予這些專家的一票否定權。

        3.5 規范工程作業,最大程度降低對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的破壞

        改造工程對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勢必造成破壞是不爭的事實,如何把破壞降到最低程度才是改造工程的重中之重。

        破壞的大與小主要取決于工程作業是否規范。AJ公司在編制文物和有價值建筑保護的控制計劃時,要求面對不同級的保護對象實施不同的工程作業方法。下表列出不同級別文物和有價值文歷史建筑工程作業的方法。

        表1 不同級別文物、有價值歷史建筑的相應工程作業方法

        級 別 打樁 重型機槭使用 爆破方式 ………

        A級保護點 600米范圍內禁止機械打樁,實行人工挖樁和鉆井繞注打樁新技術 不使用任何重型機械,如挖土機、裝載機和整路機 嚴禁一切爆破行為 ………

        B級保護點 300米范圍內禁止機械打樁,實行人工挖樁和鉆井繞注打樁新技術 可以使用輕型機械,如小型挖土機、小型裝載機等,但不得使用整路機 嚴禁一切爆破行為 ………

        C級保護點 100米范圍內禁止機械打樁,實行人工挖樁和鉆井繞注打樁新技術 可以按

        3.6 開展縱向合作,主動接受相關部分指導和監督

        工程建設者是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保護的實施者,但具備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保護程度的評價能力。因此,AJ公司與文物管理部門和文物工程部門合作,主動接受這些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AJ公司與文物管理和文物工程部門達成以下合作意向:

        3.6.1 聘請文物管理部門作為荔灣區舊城改造第三段改造項目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保護的外腦,為該項目出謀劃策和開展相關培訓。

        3.6.2 主動接受文物管理部門的監督,在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保護方面,文物管理部擁有一票否定權。

        3.6.3 與文物工程部門合作,接受相關技術指導,并委托該開展項目前評估和項目后評價。

        3.7 開始橫向合作,吸納新技術和新資源

        由于文物和有價值歷史建筑的特殊性及專業性,AJ公司在這方面的能力不強。因此,AJ公司積極開始橫向合作,與具有豐富經驗的文物工程公司合作,吸納新技術和新資源,主要合作模式見下圖。

        3.8 采取科學措施,杜絕污染源對文物和有價值建筑的破壞。

        3.8.1 現場目視無揚塵;現場主要道路硬化率達到100%。

        3.8.2 污水排放一定要符合廣州的環保規定。

        3.8.3 運輸無遺灑現象。

        3.8.4 施工現場的化學品(油漆等)和含有化學成分的特殊材料一律實行封閉式、容器式管理和使用,杜絕泄漏遺灑。

        3.9 施工過程中,要選擇文物保護意識較強、經驗比較豐富的挖掘工人;挖土時,如果發現土質、土層顏色改變,也就是有回填土時,就要考慮當地可能有文物;當釬探出現異常區或土層顏色改變時,說明存在文物,就不要再用機械挖土而要改用人工挖。當文物露頭時,千萬不能自己動手開挖,而要報告文物部門并對文物現場進行保護。

        3.10 在竣工驗收階段,由文物、質檢、監理、設計、咨詢等相關專家組成驗收小組,檢查文物保護的相關資料是否齊全;根據驗收規范,檢查施工過程中文物保存的完好程度,文物保護方案的施工工藝是否符合實際要求,對需要整改的問題及時提出并要求整改。最后,對驗收資料進行整理,并報送有關部門歸檔。

        參考文獻

        [1]宋雁.略談城市建設中的文物保護[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3).

        [2]黃曉勇.試談城市建設與文物保護[J].大眾文藝(理論), 2009(3).

        [3]宋大川.加強地下文物保護刻不容緩[ J].北京觀察,2007(4).

        第6篇:文物保護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縣級文物保護管理所;文物保護;藏品管理

        [中圖分類號]G26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1)02-0089-02

        縣級文物保護管理所是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珍藏著大批的文物藏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自然的剝蝕、人為的損傷,文物變質、破損,日常管理中的拿取、移動都會對文物造成損害。如何保護和管理好這些文化遺產,是基層文物工作者肩負的神圣使命。

        一、縣級文物藏品保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藏品保護硬件條件差

        文物需要通風、干燥、清潔的保存環境,而大部分縣級文管所的藏品保護管理條件都比較差。一方面,長期以來沒有像樣的庫房,雖然大部分庫房是磚混結構,但離標準庫房還差得很遠;還有的利用舊房改造成庫房,庫房建設或改造時未考慮文物防震、防雷、防蟲、防潮、防干、防光和防塵等方面的因素。藏品就地存放,遠遠達不到保護的要求。另一方面,設備、設施老化,有的甚至缺乏一些基本的保護設施。沒有藏品專柜,文物堆在一起,更談不上使用囊匣保護;字畫也是隨意堆放在柜子里,平時投放幾粒樟腦丸了事,未采取其他保護措施;一、二級文物也無保險柜存放。在防火、防盜方面缺乏必要的考慮。近幾年來,由于防火、防盜設施不完善造成的文物損壞現象屢見不鮮。

        (二)藏品保護資金嚴重缺乏

        經費不足一直是困擾文物保護和阻礙文物事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有的地方并未將文物的保護與管理嚴格按照文物保護“五納入”的原則加大對文物保護的投入。由于沒有資金投入,地方財政不向文物事業傾斜,館藏文物的科學保護問題尚無法解決,也就談不上投入更多資金到文物征集工作中。

        (三)藏品保護技術手段落后

        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館藏文物自然損壞和人為損壞嚴重,而縣級文物保護管理水平有限,加上現代化保護技術水平差,對館藏文物的保護停留在死看硬守、防蟲防潮的工作層面;對館藏文物管理中遇到的特殊問題找不到合適的處理方法,特別是文物修復和復制中遇到的種種棘手問題沒有設備和技術來解決,只能眼睜睜看著文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另外,對文物保管員缺乏經常性的培訓和學習,文物保管員專業技術能力差。

        (四)藏品保護意識淡薄

        當前,我國一些縣區的文物保護部門單位領導分工不明確,有的甚至連文管所都沒有,與文化館合屬辦公。領導缺乏對文物保護的責任意識,認識不到文物的價值所在,過分關注其經濟價值,而不關心文物本身的價值,導致人為損壞現象嚴重。有些地方主管文物的領導擔心因文物損壞受到處罰,影響仕途,隱瞞不報。平日對負責文物安全的工作人員缺乏關心,對文物保護漠然置之,挫傷了職工的積極性,對藏品的保護更是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認為只要看好庫房就可以了,不能正確認識藏品的存在價值及意義。

        (五)藏品保護缺乏科學管理

        藏品保護管理制度是藏品科學管理的重要依據和準則,但是縣級文物部門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一套對文物保護和管理的科學管理制度,藏品登記分類混亂、入庫排架無序、編目統計不清、建檔內容不齊等現象嚴重。加之保管員素質參次不齊,不熟悉基本操作規程,導致人為損壞嚴重。

        二、對縣級文物藏品保護管理的建議

        (一)加強庫房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硬件保護水平

        《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藏品應有固定的專用庫房,應有專人管理,庫房建筑及保管設備要求安全、堅固、適用、經濟。特別是一些新的文物庫房要嚴格按照防震、防雷、防蟲、防潮、防光、防塵、防火、防盜等要求進行設計,增加保護設施,購置恒溫、恒濕設備,盡可能創造一個適宜和穩定、恒定的保存環境。購置移動密集藏品柜及囊匣,增強文物安全系數,以質地等級分庫、分柜保管。對一些經濟價值較大的文物必須用保險柜存放。加強庫內藏品的安全保護,必須認真記錄庫務日志,減少藏品自然損壞。同時,藏品保管人員要絕對實行安全操作,杜絕藏品的人為損傷。

        (二)多方爭取,緩解資金壓力

        首先需要各級財政的大力支持。《文物保護法》第十條明確規定:“國家發展文物保護事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文物保護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國家用于文物保護的財政撥款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而增加?!蔽奈锊块T應加大宣傳力度,多向縣領導溝通、匯報,通過媒體宣傳等一系列的辦法和措施,增強領導對文物工作的認識、認可和重視,保證經費逐年增加。其次,要把專項經費全部用于文物保護。目前文物保護專項經費未??顚S玫默F象很多,由于其他方面經費不足,挪用??瞵F象屢見不鮮。第三,借助各方力量,加大對文物保護的投入。為此,國家要制定優惠的政策爭取社會各界對文物事業的扶持,如收取資源稅,適當減免相關稅種等。

        (三)加強人才培養,提高藏品保護的科學技術水平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文物保護問題可以借現代科學和傳統工藝來解決??h級文物保護工作者要積極開展館藏文物的保護研究工作,針對不同類別的文物展開技術性保護,以不斷完善的實踐來促進技術的提高。具體要做到:提高保管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積極組織現有崗位人員參加各項專業技能的培訓,加強崗位的繼續教育;盡可能創造條件,留住一些熱愛文物工作,致力于博物館事業的從業人員;考慮從省、市聘請專家、學者擔任顧問,走出去學,請進來教,借他人之學,為我所用。

        (四)明確責任,強化保護意識

        縣級文保部門的領導要有高度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特別是法定代表人要對館藏文物的安全負責,明確到自身擔負的歷史責任,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文物保護工作。同時,要積極檢查、督促藏品保護保管工作,縣級文管所不可能像博物館那樣設立保管部,但也必須有適應規范管理的保管組織。要配備專職安全保衛人員,負責藏品庫房的安全,保管員負責庫房管理。要求文物保管員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熱愛本職工作,刻苦業務,努力提高業務素質,懂得保管工作的特殊意義掌握保管工作程序、方法和保護技術,遵守制度和有關法規,完成藏品保護的年度責任目標。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人們的思想也不斷發生變化,各種觀念和思潮紛至沓來,人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近年來,文物走私猖獗,館藏文物失竊案件也時有發生。如承德外八廟和景德鎮某博物館藏品保管人員監守自盜,就是其中極具典型的案件。所以,在建立、健全現有藏品管理制度的同時,提高博物館藏品保管人員的思想素質和職業情操顯得更為重要。博物館藏品保管人員應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熱愛文物藏品保管工作,充分認識保管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思想。

        (五)健全規章制度,實行科學管理

        第7篇:文物保護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

        1發掘現場造成文物損壞的因素

        在人類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創造了許多文化,有物質文化也有精神文化。一直以來,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發掘與保護從未停止過,其中,考古就是一項文化保護活動。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古代文物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毀壞,其破壞因素主要來自3個方面:一是光線,光對出土器物的影響客觀存在,紫外線對出土文物的破壞和危害最為嚴重,而且紫外線還是發生光化學反應的主要因素;二是溫濕度,溫濕度對出土器物的影響很大,通常相對溫度的變化會導致器物自身結構產生收縮現象,使得一些漆木器等文物表面產生裂紋等破壞;三是微生物,器物表面由于微生物、霉菌等原因可造成文物表面色澤發生變化,尤其是木制文物,木質成分容易與微生物的分泌物發生反應導致色變,從而破壞文物的本來品質。

        2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的重要性

        正是由于文物原型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但暴露在一定的環境下容易受到損壞,所以更加需要形成文物保護的意識。文物保護是通過一定的技術輔助,盡量恢復文物本來面貌,以及延長文物使用期限的過程。之所以要重視文物保護,主要是因為文物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價值。2.1文物的史料價值及其不可再生性文物是一個國家文化的延續和承載,是民族精神家園的結晶,是今人與祖先對話的載體,堪屬國之無價瑰寶。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國家,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是建設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是歷史給予我們的神圣責任;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對于我國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繼續、了解我國古代歷史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文物由于其歷史性決定了其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文物保護顯得格外重要,其主要內容包括考古發掘現場的文物搶救保護和實驗室文物修復保護等,比如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戰國帛書,江西?;韬钅钩鐾恋闹窈喌冗@些都是不可再生的,如果做不好文物保護工作,對于以后研究先人的文化、生活習俗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2.2文物的考證校勘價值及其不可復原性在考古發掘現場,如果出土文物因搶救及時且得以科學的、有效的保護,大量珍貴的文物就能幸運地被保存下來,為后期的文物復修與考古研究提供科學、真實的資料。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文物,是我們能夠借以得知當時時代風貌和文化特征的第一手資料,且可以用來與傳世文獻相互???,考證版本,對于恢復古代文獻的真實性具有重要意義。2.3文物的實物價值及其不可替代性考古發掘現場所發掘的所有文物,都具有唯一且不可替代的特點,比如發現的原始人頭蓋骨化石,就是任何化石都不能夠替代的重要文物,它反映了幾千年前原始人類的頭型和骨骼特征,同時對于研究人類的演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其實物代表的是特定時期人的生命和靈魂,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就是對以后不可再生的文物資源的一種利用??傊奈锸遣豢稍偕倪z存,各類形形的文物,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文化信息與人文信息,無論是歷史價值、藝術價值還是科學研究價值都是非常高的[1]。

        3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的措施[2]

        3.1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應遵循的原則第一,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要在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前提下進行。所謂“不改變文物原狀”,在考古專業、歷史文物保護工作中是基本原則之一。具體就是指,不改變現場發掘出來的文物的原貌,包括該文物發掘時的形狀、結構、材料、顏色。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通過歷史文物原有的形態及其制作工藝,結合所處時代背景,盡可能的去還原、去反映當時的文化特征。第二,加強對文物發掘現場原貌的保護。在考古發掘現場,不僅只有文物,包括現場內的各種東西,以及所處的環境,盡量少干擾[3]。如此一來,可確保文物現場可再處理,有助于對文物現場進行取樣,方便后續文物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三,選擇適宜的現場文物保護所使用的材料。前面已經提到了,歷史文物最大的特征就是不可再生,因此,為了保護好考古發掘現場,確保文物不被破壞,在選擇文物保護材料方面,也需要具備這樣一種功能,即與文物保存等同的特殊材料。首先,選擇的材料要具備長期耐久性;其次,選擇的材料性能要佳。3.2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的基本步驟關于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一般包括以下5個階段。第一階段,前期調查工作[4]。在考古現場文物發掘的過程中,應當事先對遺址進行調查、勘探。包括該區域內及周邊的環境,通過查閱當地的人文、歷史資料,了解一些與之相關的歷史信息,并對文物埋藏的環境進行調查研究。調查的主要內容應涉及溫度、濕度、空氣狀況,這對于整個考古方案的進行以及時間進度的合理掌控至關重要。第二階段,調查研究后,制訂可行的方案。根據所掌握的各方面信息,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問題,討論后制訂有針對性的保護方案。此外,還需要準備為保護方案順利開展實施而必要的設備、材料。第三階段,建立臨時庫房。在考古發掘現場,通常情況下,考古發掘前期能夠發現的有價值的歷史文物并不是很多,很多時候多是一些雜物遺物,當然,對于這類遺跡遺物無須過多浪費時間,這一段時間非常寶貴,應當盡快在考古發掘現場附近地帶建立臨床庫房。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給即將發掘出土的歷史文物,根據所掌握的各類信息,事先建立一個相對易控的環境空間。第四階段,歷史文物的現場提取。文物的提取非常關鍵,也是整個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的最復雜的一個環節。因為文物在出土時,處理條件比較簡陋,所處環節也不容易控制,雖然文物提取只是將其送往臨時庫房保存,但提取及微環境控制的過程非常關鍵和復雜,要求也相對較高。例如,表面清理、加固等。第五階段,對臨時庫房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將文物科學包裝起來。包裝的目的是為了運輸途中免受不必要的損壞,盡可能將每一個文物保持在最佳狀態,也就是能夠反映整個文物所處歷史及人文面貌的工藝狀態。因此,對于文物的包裝及相應的設計非常關鍵,應盡可能為其提供一個相對密閉且穩定的環境,以相對合理的方式、科學的手段,讓文物從臨時庫房運抵實驗室的一段時間內,減緩空氣環境的變化可能對文物造成的侵蝕。3.3加強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的對策第一,濕度控制。在考古發掘現場要嚴格控制文物出土時的含水率,防止因周圍環境溫濕度的變化太快而損害文物。目前國內大多采用干燥劑來控制,一般使用的干燥劑有硅膠。第二,密封處理。文物大多都在地下埋藏了上百年甚至幾千年,地下的溫度濕度等環境與地面差距很大,如果出土后直接暴露在開放的大氣環境中,大氣中的水分、溫度、濕度、陽光等都會直接對文物產生極大的破壞性影響,所以文物出土后一定要密封處理,避免文物與大氣直接接觸,氧化。第三,避光保護。可見光中的紫外線對于文物的色澤等有著很大的影響[5],所以文物出土后要進行遮光保護,可以采用黑色塑料袋進行包裝保護。

        4總結

        文物保護工作關系到我國古代優秀文化瑰寶的保護和對古代歷史的研究工作,所以我們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從考古發掘的現場開始進行保護,為更好地研究我國古代文化、生活提供物質保障。

        參考文獻

        [1]陳庚齡.論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的重要性與科學意義[J].絲綢之路,2011(14):113-117.

        [2]王允麗.考古發掘過程中保護文物的應急措施[J].文物科技研究,2004(6):166-171.

        [3]楊璐,黃建華.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32-45.

        [4]張宏彥.中國考古學十八講[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8:72-75.

        第8篇:文物保護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文物管理;施甸縣;對策

        文物管理是指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根據現有的法律法規,行使對文物資源進行管理的責任和權力。位屬我國云南省的施甸縣,擁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同時,施甸縣作為一個少數民族聚集、共同生活之地,民族文化也相當豐富,流傳下來大量的文物古跡和文化遺產??傊?,這對施甸縣的文物管理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基于本人在施甸縣文物保護管理所的多年工作經驗和觀察考證,對當前施甸縣文物管理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思,并提出了若干對策意見,希望能給文物工作者們提供一定的借鑒和思考。若有不足之處,還望同行指正。

        一、施甸縣文物管理的現狀和主要問題

        悠久的歷史、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抗戰文化形成了施甸縣較為豐富的文物,包括遠古人類文化遺址、近古建筑遺跡群、以及遺跡群等。在施甸縣的文物保護管理所內藏有文物一千三百六十七件,其中包括了1987年出土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中最完整的人類頭骨化石――“姚關人頭骨”,以及2003年發掘的距今三萬年歷史的遠古人類牙齒化石。此外還有眾多的少數民族文物和石碑等。

        為了加強文物管理和保護,施甸縣縣委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并采取了相應措施。但同時,筆者認為施甸縣當前的文物管理存在以下問題:

        (一)文物管理的總體績效不高

        對于施甸縣政府來講,工作的重心在于經濟發展,而文物管理和文物保護則屬于公益性投入,并沒有得到政府有力的支持,這成為制約文物管理事業的瓶頸。近年來,對于施甸文管所的政府財政撥款并不充足,文物搶修、保護的經費更是匱乏,導致了文物流失現象嚴重,許多損毀的文物未能得到及時的搶修。如施甸縣文管所的硬件設施也較為落后,文物存放的庫房并不規范,導致部分文物只能露天保存,對文物的管理、保護無法落到實處。

        (二)文物管理與城市建設相矛盾

        自改革開放以來,施甸縣加快了經濟建設、城市發展,這導致了其與文物管理、文物保護不可避免的沖突。一些不可移動的文物由于開發、拓建的需要,被無情地毀壞或是掩埋。一部分文化遺址成為了經濟發展的犧牲品。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出現了許多文物消失的現象。與城建、旅游等部門的工作相比,文物管理部門明顯處于劣勢地位。

        (三)文物保護的群眾自覺意識不高

        受到當地的經濟發展、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施甸縣的大部分群眾對文物管理、保護的認知水平較低,無法認識到文物的重要性,一旦文物保護與經濟利益相悖,文物保護便被忽略甚至舍棄。比如木老元鄉的布朗族村落就因為被忽視而逐漸消失了。而相關部門的宣傳教育力度也有不足。部分宣傳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被群眾所真正接受。

        二、提高施甸縣文物管理水平的對策

        文物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寶貴財富,文物的遺失、損毀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通過上文分析,我們認為,施甸縣的文物管理、文物保護工作依然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需要政府部門給予高度重視,采取相應措施加強文物管理。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對策作為參考:

        (一)加大財政資金投入

        施甸縣政府應該在政府的財政預算中增加文化遺產保護的專項資金,每年根據具體狀況適當調整。而政府投入的資金,不僅要重點保護大型文物、遺址,還要兼顧市縣級文物的保護工作。除此之外,田野文物的保護、博物館的發展等也需要政府部門給予支持。

        具體而言,施甸縣政府應該將“文物管理與文物保護”的專項經費預算納入政府全年的財政預算中,并根據每年的財政收入增長而增長,保證經濟發展水平與文物管理、保護水平呈正比。此外,施甸縣政府應定期撥款對損毀文物進行修繕和保護,如對古建筑遺址群進行加固,對少數民族的石碑進行維護等。再者,施甸縣政府應該鼓勵社會力量、個人、企業對文物管理進行正規的投資活動,比如利用某文物打造企業的宣傳品牌、進行企業文化塑造,并從中獲取利潤,反用在文物管理上,形成“投資―保護”的良性循環。并以此形成一個以政府為主導,社會群眾公共參與文物管理、保護的新格局。

        (二)健全法律法規體系

        施甸縣的文物保護,不僅要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為主要準則,還應該制定相應的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等。比如在施甸縣城鄉建設中設立“文物保護優先”的制度,規定在涉及到文物的建設工程中,由文物管理部門介入,督促建設施工中對文物的保護。具體而言,施甸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應該制定文物管理、保護的地方性法規、章程,如《施甸縣文物管理條例》、《施甸縣文物保護相關辦法》等,并督促施甸縣政府頒布、在群眾中進行宣傳。另一方面,在文物保護管理所內部,也應制定更為科學的單位管理章程,如《文管所安全保衛制度》、《文管所值班制度》、《文管所文物庫房管理、使用制度》等,并在單位內嚴格執行,執行情況納入工作人員的工作績效,與獎懲制度掛鉤,以提高文物保護管理所內部的規章化、專業化。

        (三)完善文物管理的人才隊伍

        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施甸縣政府制定相關政策,與文物管理方面的高校、科研所進行合作,一方面,打破繁復死板的招聘方式,為相關人才提供“綠色通道”,大力引進優秀人才,并承諾為其提供良好的待遇。另一方面,加強對現有的文物管理班子的專業知識培訓,鼓勵工作人員到高校進修,并提供政策上的優待。再者,以“老”帶“新”,為新引進的工作人員配備“導師”,在實際工作中進行“一對一”式的帶領??傊?,要做到引進新人才和提高現有人才水平二者相結合,切實改善施甸縣文物管理中“人”的問題。

        (四)加強群眾宣傳教育

        施甸縣相關部門要搭建合理的平臺,引導民眾參與到文物管理、文物保護的工作中來,通過多種渠道的宣傳教育,提高整個縣區群眾對文物的認知水平、自覺保護意識。具體來說,在宣傳方面,既要利用當地報紙、宣傳欄、電視等舊媒體手段,也要利用政府網絡門戶、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手段。對于年輕人而言,新媒體的宣傳更容易被他們所接受并產生影響。此外,新媒體比舊媒體具有更高的公共參與程度,政府宣傳部門可以定期微博話題、論壇話題等方式,促進群眾對文物管理的交流討論,使文物管理和文物保護進入一個“公眾共同參與的時代”。

        (五)推進文物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建設

        在文物管理方面,施甸縣也應建立相關的數據庫,進行信息化、規范化、科學化的文物管理。借助計算機信息網絡的平臺,整合施甸縣所有的文物管理、文物保護信息。比如對施甸縣館藏文物建立電子檔案,包括圖片檔案、文字檔案、視頻檔案等,把所有館藏文物以電子數據庫的形式記錄在案,實現文物管理的數字化、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文物檔案的流失現象。又如,為第三次文物普查情況建立專門的數據庫,制作相關的網站、視頻、影像資料,方便群眾在網上進行瀏覽。對于施甸縣有名的文化遺跡,如獅子山新時期遺址、抗日戰場遺址等,建立數字地圖,對其地理位置進行精確定位和描狀,讓人們即使在網上瀏覽也能仿佛身臨其境。

        三、結束語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逐步提高,施甸縣的文物管理工作逐漸得到重視,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施甸縣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文物管理、保護,甚至產生不合調和的矛盾。文物管理的工作依然面臨嚴峻的挑戰,這要求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采取更有效、更堅定的政策措施,刻不容緩地對施甸縣的文化遺產施以保護,將人類文明的寶藏代代相傳,真正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的長遠道路。

        參考文獻:

        [1] 楊升義(著):《施甸史探》,云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版

        [2] 周大慶:《我國文物管理制度研究》,《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

        [3] 葛俊杰:《文物管理體制改革探析》,《黑龍江史志》,2010年第11期

        第9篇:文物保護的方法范文

        在全球旅游業蓬勃發展的今天,中國旅游業進入了鼎盛時期,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地,文化旅游正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而文化旅游所涉及到中國文化遺產的多個方面諸如一些古建筑、名勝古跡的開發與保護等,因此旅游與文物之間產生了一種微妙的聯系,旅游開發與文物保護兩者之間的關系便成了專家們高度專注的問題。文物保護與旅游發展之間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社會各界對此認識不一。前不久我們就“旅游開發與文物保護的關系”問題慕名專訪了中國古建筑學專家羅哲文老先生,羅老的真知灼見、高瞻遠矚和他那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精神更令我們折服。

        在全球旅游業蓬勃發展的今天,中國旅游業進入了鼎盛時期,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地,文化旅游正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而文化旅游所涉及到中國文化遺產的多個方面諸如一些古建筑、名勝古跡的開發與保護等,因此旅游與文物之間產生了一種微妙的聯系,旅游開發與文物保護兩者之間的關系便成了專家們高度專注的問題。文物保護與旅游發展之間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社會各界對此認識不一。前不久我們就“旅游開發與文物保護的關系”問題慕名專訪了中國古建筑學專家羅哲文老先生,羅老的真知灼見、高瞻遠矚和他那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精神更令我們折服。

        長城情緣

        走進羅老的家,敬意油然而生,房間的每個角落里都擺滿了書籍,在這里能找到一切關于古建筑方面的書。而眼前這位頭發已花白的老人為了中國的文物事業在這里奮斗了一輩子,今天雖已年過八旬,但他還時刻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在古建筑保護領域專研奮斗著。采訪羅老,第一個話題自然也離不開長城。羅老談起長城,津津有道、侃侃而談,一股學者大家風范。他坦言“從小就知道長城,可真正了解長城是從修長城開始的”,從羅老的言語中我能感到他對長城的那份特殊情感,也能真正感覺到他將保護古建筑工作作為自己一生為之奮斗的事業。1950年,27歲的羅哲文結束了對古建筑的學習研究,被調任到文化部文物局任職,成為國家文物局最年輕的古建筑專家,從此便開始了漫長的文物保護生涯。1952年,政務院副總理郭沫若提出修復長城向民眾開放,當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鄭振鐸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羅哲文,而八達嶺則成為羅哲文修復長城的第一站,就這樣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長城八達嶺段就修復竣工,這次修復,使羅哲文對長城結下了不解之緣,作為一個古建保護專家,他對中國最大的古建筑――長城產生了特殊的情感,研究長城成為他一輩子都難以割舍的一項事業。通過實地研究,羅老對長城提出了新的觀點:過去認為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他和專家考證后認為長城東起遼寧丹東虎山,西至新疆。過去認為長城是秦始皇開始修建的,羅老則指出,長城的修建始于楚國。后來,羅老的保護領域從最初的保護古長城擴大到各類的建筑,他意味深長得說“這也是恩師梁思成先生的思想,他認為文物包括的范圍很廣”。談起自己一輩子的工作,羅老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尤其是當前中國旅游業迅猛發展,對文物保護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認為:“現代文物保護的領域又擴大了,擴大到了近現代的建筑,甚至當代有價值的建筑也應該保護下來,因為古建筑是凝固的歷史,一個沒有歷史的民族就好比一個人失去了記憶,文物古跡遺產的保護是不能斷代的?!?/p>

        文物保護和旅游開發相輔相成

        中國是文物大國,文物保護的任務非常艱巨。現在又面臨旅游業的飛速發展,文物保護工作又面臨著新階段的困難。研究了一輩子文物的羅老對待這樣的問題自有獨到的見解?!奥糜魏臀幕豢煞?,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就是一種文化的傳播。因此旅游發展要依靠文物古跡、風景名勝作為資源;而文物古跡、風景名勝依靠旅游發揮其作用,兩者相輔相成,失去了文化的旅游就像一個空殼,華而不實?!庇捎谖奈锬軡M足人們探古、探奇、求知的需求,因而成為旅游資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歷史上,中國的旅游家都給后人留下了許多的珍貴文物資料,他們把祖國的文物與名川大山、地貌特征都一一記載下來,如《水經注》、《山海經》、《徐霞客游記》等。因此,旅游開發與文物保護絕對不是矛盾的。在過去,一提文物就只是保護,但是保護后的文物發揮出作用才是文物保護的目的。文物具有不可移動性,只有通過“旅游”才能達到用“物”說話的目的,反過來用“旅游”來體現其文物的價值。中國的長城,既是中國文物,又是世界遺產,運用的詞句“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就充分揭示了旅游與文物的內在關系。美國總統里根先生站在長城上無不感慨道:到了長城才體會到,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偉大的民族,就創造不出這樣偉大的奇跡。由此可見,旅游行為讓游客真正體會到了它的價值。同時,發展旅游業的同時也促進了文物的保護。文物古跡已成為一項重要的旅游資源,充分利用它,可推動旅游事業的發展。旅游界人士認識到文物古跡在旅游中的這一重要作用后,為了吸引旅游者,必然會注意保護文物,以便使其盡量完好地展現在旅游者面前,從而獲取最大限度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為了文物古跡這項旅游資源的永久利用,旅游部門必然會重視文物保護古跡風景。文物是不可再生性旅游資源,一旦受損,很難恢復原樣。文物被破壞后,必然降低文物所在旅游點的吸引力,影響其經濟效益。為了使文物能永久保存下來,長期為旅游所用,旅游部門必然會重視管轄范圍內的文物保護。

        從長遠看,旅游事業的發展和文物保護之間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但是在一定時期也會存在矛盾。從旅游部門角度入手,發展旅游就勢必進行旅游區的開發,比如在旅游區內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修建道路、賓館、飯店等,這樣破壞了原有的保存環境,從某種意義上講,本身就是一種破壞行為。或是一些旅游部門為了在短期內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對文物古跡進行掠奪性的開發利用,超負荷地接待旅游者,結果加快了文物古跡的老化、破壞乃至毀滅,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諸如此類的問題屢屢發生,給文物保護工作帶來困難。

        羅老認為:雖然兩者之間有矛盾,最根本的問題是旅游部門與文物古跡、風景名勝等部門沒有協調好,沒有一個科學的規劃。羅老意味深長地說:“文物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也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去支持、維護。對文物只用不保,既不利于文物保護,也不利于旅游發展;對文物只保不用,即違背了我們保護文物的根本目的?!蹦敲次奈锉Wo和旅游開發怎么做到兩全其美。羅老總結到“要做到兩全齊美,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最科學的規劃來實現,保護文物、保護景區,最后的防線就是把它們規劃好,一個規劃要經過實地考查、討論研究、科學規劃、精心設計直到專家論證、行政報批、政府審議等嚴格的程序,才能完成與實施,這樣一來,不會造成對文物、景區的破壞,也不會產生不利于文物、風景保護的后果。只要規劃做好了,才能真正處理好文物保護、風景保護與開發、利用、環保及旅游的關系,從某種角度來看,搞好規劃就是對文物、風景最好的保護?!?/p>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66免费 |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不卡 | 色福利网在线观看 |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 |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级性爱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