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特征范文

        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特征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特征

        第1篇: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信息化學的特征與優點

        信息化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主要以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基礎,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授課者和學習者借助現代教育媒體、教育信息資源和方法進行雙邊活動。

        (一)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特征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特征可以歸類為“四化”,即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多媒體化;“四性”,即開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協作性。

        (二)信息化教學的優點通過近幾年的研究和實踐可以看出,信息化教學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明顯的優勢。1.在課堂環境的構建方面,信息化教學信息資源豐富、知識存儲量大,利于教師主導地位的發揮,便于教師對教學工作的組織和控制,更好地創設課堂教學環境。2.相對于傳統的以課本為主的枯燥的教學模式,信息化教學以多媒體技術為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我國中小學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全國中小學中逐漸普及,并進入關鍵的轉型期間,教育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走向日常教學工作,但是,仍存在著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教育信息化建設片面,未能充分合理利用現有的資源當前中小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片面追求技術時尚,而缺少對學生實際需要的了解,僅僅是以技術的先進作為學校硬件環境優劣的評判標準。學校相應部門對教學實際需要的調查力度不夠,了解不充分。同時,當前大部分中小學對教學設施利用不合理,存在設備浪費和閑置等問題。

        (二)教育者本身對信息化教學的了解與認識程度不足大部分信息技術教育者都是半路出家,習慣了傳統的教育模式,缺少信息化教學的經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完全將信息化教學的優點與魅力展現出來,不能使信息化教學的效益達到最大化。

        (三)信息技術的實踐應用性不高近幾年,國家對信息化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對教師隊伍的建設也提高了標準,要求評職稱時必須有計算機應用能力合格證書,因此,各中小學都加強了對教師隊伍的培訓。但從培訓內容上看,僅僅只是停留在技術層面,導致現今廣大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都是單一的以課件形式為主,對于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理解也只是在課堂中播放課件,使得信息化教學真正的優勢與作用沒有完全發揮。

        三、中小學信息化建設的對策研究

        針對中小學信息化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現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提高對信息化的認識,轉變傳統的觀念中小學信息化教育這一理念在我國已初具規模,然而有很大程度上只是形式上的達標,真正能把信息化教學這一理念帶入正式課堂教學中的依舊是少數。為實現教學方式的真正變革,學校領導以及廣大教師應該轉變觀念,摒棄傳統枯燥的教學模式,提高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這一教育理念的認識,深入理解教育信息化的內涵,并在實踐中積極探索。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硬件設施,提高利用率目前,我國大部分中小學的信息化建設仍然不能滿足日常教學的需要。據調查顯示,經濟狀況相對良好的學校,雖然每個班級都至少配備一臺多媒體設備,但一直不允許學生使用,只有在大型的公開課或其他活動時才使用。對于經濟環境相對差的學校,只是在部分班級配備了多媒體教學器材。此外,部分學校的多媒體設備過于老舊不能及時更新換代,導致設備故障頻頻。解決這一問題的措施是:一方面要加大對中小學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完善硬件設施;另一方面要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率,學校對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統一管理,充分發揮器材的利用率。

        (三)建立健全評價與考察機制,提高教育者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應該構建合理的信息技術教育評價與考察機制,對教育者的工作進行監督,從而提高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率。同時,合理的考評制度,可以使學校對照評價標準不斷反省在信息化教育進程中存在的問題,揚長避短,不斷改進,使信息化建設始終走在健康的軌道上。

        第2篇: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特征范文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手段;虛擬化

        近年來,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化教學建設也在不斷發展。從信息環境的優化,資源的開發,人才的培養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深化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設信息化教學的基本條件就是重視教學方法的手段,其不僅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指標之一,還是推動整個信息化教學的重要保障。

        一、傳統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

        何謂傳統教學手段?傳統教學手段就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教學模型、肢體語言,以及板書設計等手段向學生傳授知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構成教學的三個基本要素就是教師、學生和講授內容,及教學主要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中心,語言為媒介的基本內容傳授知識的過程。

        二、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作用及其特征

        信息化教學手段將抽象的文字變為形象直觀化,圖文并茂,并借助三維視圖等虛擬模式直觀形象地向人們展示全新生動的多媒體文本,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信息化教學手段打破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中心,語言為媒介的基本內容傳授知識過程,將傳授教學內容的人性化,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信息化教學借助互聯網教學平臺以及計算機輔助教學工具,充分利用現代多種信息技術,建立起了新型教學模式,其基本特征如下。

        1.教學環境虛擬化。借助計算機技術欄建設虛擬環境,以虛擬現實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學生認知對象,學習知識,尋找實踐提供條件。此外,相對于真實世界來說,教學環境虛擬化可以超越現實,幫助學生實踐真實世界無法進行或難以進行的活動,拓寬學生的認知世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2.教學管理自主化。充分利用網絡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實現異地網絡化或單擊考試的評分、教學任務分配,以及教學問題診斷等,并可以建立儲存教學檔案,支持教學評價過程,為教學評價提供基礎數據。

        3.教學系統開放化。開放教學內容、教學功能以及教學結構,實現資源共享,并采用多媒體技術擴展傳統文字教材內涵,合理利用相關計算機管理技術,對教育組織形態問題進行及時調整和更新,以學生為服務主體,開啟多種教育服務手段,豐富教學模式。

        三、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來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1.豐富教學內容,促進教學過程可持續發展。課堂傳遞給學生的信息是不連續的,并且傳授的知識是有限的,在課堂中,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前后具有一定的連貫性,然而由于原先黑板所記錄的內容已經被擦掉,這時學生只能靠回憶來進行聯想,不管是教學效果,還是教學內容的連貫都會受到影響。信息化輔助教學,則會克服以上問題,并且通過信息技g,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循環演示,便于增強教學內容的連貫性,加深學生對講授知識的理解,適時強化學生記憶。

        2.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借助互聯網技術將教案、教學課件、教學設計等教學資源公開給學生,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學習。同時,可以通過網絡將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到網上教學系統,與教師進行答疑解惑,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這樣不僅可以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使教師對課堂教學效果能夠及時了解,并能夠加以改進,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信息化教學,既滿足了學生的視聽感官需求,又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四、支撐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技術形式

        近些年來,由于傳統教育技術越來越趕不上時代的要求,在教學中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就是要打破這種傳統教育模式,在傳統教育技術的基礎上,加入新鮮元素。隨著近些年來信息化教學的發展,我們應該充分認清信息化教學手段所依托的相關技術,也就是現代信息技術、科學技術,而不單單是現代教育技術。當然,信息化教學手段與現代信息教育技術是分不開的,比如在教學中所采用的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虛擬仿真技術等。

        同時,從具體實施的層面來說,信息化教學手段實際上就是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具體表現形式,在日常中,我們最常用的就是計算機輔助教學。采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來進行輔助教學,不僅能擴展教學內容,還可以打破教學的局限性,進行遠程教學,達到異地教學的目的,延續課堂教學效果。并且通過計算機操作訓練某種設備或系統的方式,來進行虛擬化教學,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與實驗對象進行溝通,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想幫助學生加以強化理解、記憶。

        第3篇: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特征范文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信息技術;網絡技術

        一、教育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

        2000年10月,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的第一次召開,標志著我國教育信息化進程的開始,這也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十多年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我國教育信息化有了長足的發展,教育基礎領域內的教育信息化硬件及網絡建設條件和水平不斷提高。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滲透和應用,極大地改變了教育的技術手段和方式;同時,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全面運用為推動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時機和條件。

        教育信息化的本質,就是在教育過程中較全面地運用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通訊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以適應未來信息化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培養適應信息化社會的創新人才,信息技術成為知識傳播與共享的文化載體,實現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的信息化,促進教育改革的創新與發展。

        二、信息技術在教育應用中的發展概況

        傳統課堂教學是以黑板、粉筆為載體傳播知識。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以白板、油性筆為代表的新產品逐漸占領課堂教學的市場,但并未改變知識的傳播方式。新產品膠片投影儀、幻燈機、實物展示臺的出現,讓課堂教學手段更加多樣化,知識的信息量增大,課堂內容更加豐富。

        20世紀80年代初,計算機的發展與普及逐漸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模式,計算機輔助教學不斷地迅速擴展,信息技術也逐漸滲透到教育的各個領域。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教學主要包括計算機、投影儀及屏幕、音頻放大器、音響等設備,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視聽效果。教學課件的制作與使用,極大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促進教學手段與方式的變革。20世紀90年代末,網絡技術在我國迅速普及,整個社會的發展與信息技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信息技術對教育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2000年前后,“數字校園”的概念首次提出,國內部分高校就如何使網絡服務于教學、科研進行了更深入的實踐。網絡遠程教育成為教育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載體,教育信息化具有的開放性、共享性、交互性與協作性得以實現,也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隨著科技的創新與發展,新型的電子產品日新月異。全自動錄播教室的發展促進精品課程錄制的新變革。全自動錄播系統是集多媒體技術和演播室技術為一體的多功能教室。傳統的多媒體技術只能適用于課堂教學,但是無法將教學內容進行錄制,也不能將知識進行傳播與共享;演播室是制作課堂教學節目的場所,可以通過后期制作將知識進行傳播與共享,但是無法還原課堂教學的真實效果。使用全自動錄播教室,既可以錄制精品課程教學內容,同時通過網絡技術將錄制內容進行傳播,實現教育優質資源共享。

        綜上所述,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相輔相成。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有現代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同時要有現代技術媒體的支持,信息技術成為教育傳播與共享的文化載體。

        三、教育信息技術的屬性

        教育信息技術既具有“教育”的屬性,同時又具有“技術”的屬性。

        從教育屬性看,教育信息技術具有開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協作性的基本特征。第一,開放性就是以學校教育為中心的教育體系,轉變成大眾化、社會化、終生化、自主化的教育;第二,共享性是信息技術的主要特征,它可以實現優質教育資源、豐富信息資源的共享;第三,交互性為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了技術可能和方便,為建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奠定基礎;第四,協作性為個體(學生)、小組或團隊提供了更多的人—人、人—機協作完成任務的機會,有利于發展學生個體的思維能力和增強學生個體間的交流溝通能力。

        從技術屬性看,教育信息技術具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的基本特征。第一,數字化改變了信息技術系統設備的記錄格式和傳輸方式,實現統一的技術標準,確保技術性能穩定可靠;第二,網絡化是通過網上教學平臺隨時點播和下載網上教學資源,利用網上交互功能與教師或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充分利用網絡的互動優勢開展學習活動,真正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第三,智能化是指一體化的技術設備融合多種功能,保障系統實現教學行為人性化、技術操作簡單化、課堂教學真實化;第四,多媒體化是集計算機、投影儀、電子白板、錄播編輯機等諸多設備,通過一體化操作平臺實現聲、像、畫、圖文并茂的教學效果。

        四、教育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

        經濟和科技實力,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基礎。這種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而人才競爭的實質是教育的競爭。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改革,改革教育內容、手段、方式和方法,逐步適應21世紀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教育進步的新要求。教育信息技術成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新領域,適應當(下轉第36頁)(上接第7頁)今國家信息化、社會信息化發展趨勢。教育的各個領域,在先進教育思想的指導下,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廣泛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培養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人才。

        因此,教育信息技術人才既要具有教育、信息方面的知識基礎,又要具備獲取、分析、加工信息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高等學校一是重點培養通識型教育信息技術人才,具備教育理論、信息技術理論,同時具備獲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在教育領域從事教育、教學、管理及其他服務的各類人員,是對該領域全體人員信息技術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基本要求。二是培養專業型教育信息技術人才,具備深層次、高層次信息技術理論基礎,同時具備設計、研發和實踐的能力,主要是指專門從事教育信息技術的產品設計與研發,系統安裝與調試,使用與維護的高級軟件人才、網絡工程師等專業人才。

        十多年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高校信息化建設正在步入發展的成熟期。從2010年初到2011年9月,教育部組織多次信息化專家小組在全國調研,研討“十二五”教育信息化發展方向。“以人為本”“融合”“創新”,成為信息化專家對未來教育信息化發展方向的集中意見。

        作為培養教育信息技術人才的高等學校,一方面要關注教育行業的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信息化培養通識型和專業型教育信息技術人才;另一方面還要承擔起為整個社會培養教育信息化人才的重任。

        參考文獻:

        [1]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理論與方法[J].電化教育研究,

        第4篇: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著力解決思想觀念滯后問題,切實增強推進轉變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院校教學要向信息化轉變,如果思想觀念還停留在機械化時代,就必然導致轉變的步履艱難、步伐緩慢。因此,必須把解決院校教育教學工作者的思想觀念問題放在推進轉變工作的首位。當前,尤應確立以下思想觀念:一是與時俱進的信息觀念。社會與時代信息化的趨勢不可逆轉,戰爭正逐步邁向信息化的高速路。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思維明天的戰爭,如何根據明天的戰爭思考和設計今天的軍隊建設、人才培養,都要以不斷更新的思想觀念和認識為前提。因此,必須確立與時俱進的信息觀念,緊跟時展,積極推進轉變。二是信息人才決定建設發展的觀念。目前,高素質信息化軍事人才不足,特別是聯合作戰人才緊缺,已經成為制約影響我軍建設和發展的關鍵問題,加速培養高素質信息化軍事人才特別是聯合作戰人才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必須牢固確立信息化人才決定信息化建設成效、決定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勝負的觀念,以此牽引信息化軍事人才培養,推進軍隊建設發展和軍事斗爭準備深入。三是院校教學信息化水平決定信息化軍事人才培養質量的觀念。院校建設和教學的信息化水平,對高素質信息化軍事人才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必須確立院校教學信息化水平決定信息化軍事人才培養質量的觀念,以主動的姿態投入到院校信息化建設特別是信息化教學的實際工作之中,為培養高素質信息化軍事人才創造良好條件。

        二、著力解決教學內容滯后問題,努力實現教學內容與信息化軍事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相統一

        教學內容體系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至關重要的因素。人才培養需求的新變化,無疑是推動教學內容體系矛盾運動的根本動因。新一輪教學內容體系改革就是在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中,尋求新的突破。隨著軍隊建設和作戰方式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教學內容中反映機械化時代特點的東西越發顯得陳舊和過時。如何逐步增大信息化教學內容的比例,盡快解決教學內容滯后問題,努力實現教學內容與信息化軍事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有機統一,是推進院校教學向信息化轉變的重要工作。當前應側重把握以下問題:要緊貼時代要求創新教學內容。把信息知識作為基本的教學內容,按照共性與個性的不同要求,區分初中高三個層次,合理設置,科學銜接,切實打牢學員信息知識基礎,使學員形成完整的信息知識體系。要緊貼信息化條件下作戰實際創新教學內容。依據信息化條件下作戰方式方法的新發展,改革創新教學內容,使之與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方式方法相一致,與培養信息化軍事人才的要求相一致。要緊貼使命任務創新教學內容。以使命課題為牽引,加大教學內容改革創新力度,進一步凸顯使命任務作戰訓練內容,著力提高信息化條件下履行使命任務的能力。

        三、著力解決教學條件建設滯后問題,加速構建信息化教學育人環境

        教學條件和育人環境是培養高素質信息化軍事人才的重要支撐條件,是一所院校向信息化條件下轉變效果和總體辦學環境信息化水平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支撐信息化教學內容轉化為培養對象能力素質的物質基礎。當前,院校教學條件信息化水平與培養信息化人才需求不相符的矛盾還比較突出,必須把教學基礎設施、教學設備器材等物質條件的信息化建設作為推進院校教學向信息化轉變的重點內容,加大投入,加快建設。要緊緊圍繞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加大教學手段信息化建設力度。加強信息化教學必需的軟、硬件手段建設,積極研制開發信息技術設備和教學信息系統,為創新發展信息化條件下仿真、模擬等新教學方式方法提供條件、奠定基礎。要緊緊圍繞學員自主學習需要加大信息化校園建設力度。切實加強信息化校園建設,做到從寬帶校園局域網建設到遍布學員學習、生活場所的用戶終端布設,從圖書信息資料數字化到課程網絡化,從課堂教學電子化到網上自學互動化,從校園內到校園外開放查閱資料,形成一個完全數字化的校園,為學員自主獲取知識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環境。要緊緊圍繞教學管理方式方法改革加大教學管理手段信息化建設力度。在建網設站的基礎上,加大各種教學管理信息系統研發力度,努力實現教學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雙向信息交流和互動,做到實時掌握管理動態,實時處置管理工作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時效性。

        第5篇: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特征范文

        關鍵詞:網絡環境 數字化 校園建設

        一、關于數字化校園的相關理論分析

        1.數字化校園的由來及發展

        20世紀70年代,麻省理工大學首次提出了E-campus計劃,我們把這個計劃看作是數字化校園的開端。隨后,到了1990年,美國克萊蒙特大學教授凱尼斯?格林(Kenneth Green)主持了一項關于“信息化校園計劃”的大型科研項目,在這個項目中首次提出了數字化校園的概念。1998年,美國前副總統發表了關于“數字地球”為主題的演講,首次提出了“數字地球”的概念。從此之后,數字化校園的概念就開始在社會中逐步流傳并發展開來。

        2.數字化校園的概念

        數字化校園指的是在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上,把校園網絡作為依托,采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把文字、圖像、語音等轉換為數字信息,實現從教室、課本到教學、科研以及管理的全部數字化,進而在校園網絡的基礎上構建一個完善的數字化空間,為實現教育教學的全面信息化提供重要的前提。

        3.數字化校園的特征

        首先,智能化。數字化校園的第一個基本特征就是智能化,智能化就是自動化,主要是通過計算機技術等人工職能來代替人的部門勞動。比如說,多媒體教學現在普遍應用,老師可以用多媒體、影片等為學生展示課程內容,代替了以往“背板”教學的狀況。

        其次,網絡化。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校園網絡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網絡,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提高學校教學與管理的效率,為學校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重要的基礎。

        再次,個性化。數字化校園的個性化主要是指在網絡環境下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課程學習的相關內容,查找相關的資料進行學習和研究,能更好發揮個人的特長,張揚個性。數字化校園為個性化教學開辟了廣闊的視野。

        二、當前中學數字化校園建設面臨的困境

        1.缺乏對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重視程度

        在數字化校園建設中,大部分學校的領導者認識到教育信息化的必要,但由于原有評價體系的影響,對升學率的追求,而且建設資金相對短缺,師資隊伍建設進展緩慢,人們對信息化的熱情有所降低,教育信息化出現了瓶頸。學校對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管理模式研究太少,對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重視不夠。在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缺乏組織領導、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由于教育經費數量不足和分配不均,大多學校主要以自籌資金為主,學校對信息化發展的主動性不夠高,處于一種被動狀態。

        2.忽略了技術應用與教育理念的同步發展

        在當前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過程中,忽視了技術應用與教育理念的同步發展。有些學校還是過多地重視基礎層面的發展,往往忽略了怎樣通過技術進步來轉變教育理念,不利于教育教學的深入發展。同時,當前的數字化校園建設過程中,有些老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技能缺乏,對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不夠,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數字化校園的建設。

        3.校園計算機軟硬件建設失衡

        在當前的數字化校園建設中,學校往往只是從表面重視計算機硬件設施的建設,而忽視了軟件建設及其應用。首先,對計算機硬件投入大,效益低。有些學校只是單純地引進高配置的計算機,但是卻忽視了老師的計算機技能;其次,軟件更新速度慢。學校在加強硬件投入的同時,與之配套的軟件建設則相對落后,軟件資源相對缺乏。學校對教育資源的需求量比較大,如果缺乏相應的軟件,那么老師就不能夠從網上獲取更好的資料;再次,信息管理不完善。在數字化校園建設中,有些學校缺乏對信息的管理,造成了信息系統的組織、協調困難,資源的浪費以及設備的嚴重損壞。

        三、強化網絡環境下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對策

        1.強化對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重視

        相關調查資料顯示,大約有95%以上的中學校長對教育信息化是支持和重視的,教師和學生對教育信息化也是積極贊成。為了更好地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應該加強學校領導的重視。學校相關領導應該以數字化校園建設為契機,優化辦法思路和辦法理念,結合自己學校的數字化建設實際,加快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進展;不僅如此,還要加強學校領導的相關理論學習,深化自身對數字化校園重要性的認識;最后,強化任課教師對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重視。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引入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為建設數字化校園奠定堅實的基礎。

        2.加強對數字化校園的管理

        在數字化校園建設中,要積極設立校園網絡信息中心,加強對校園網的建設與維護工作;完善各種校園網規章制度;加強學校的網絡安全教育。

        3、構建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總體框架

        數字化校園網絡一般包括內網和外網兩個基本的部分。內網指的就是學校在進行教學管理過程中的內部網絡,一般包括:學校學生的登錄平臺、學校內部郵箱系統、學校BBS以及學校教學平臺等方面,是學校實現教育信息化不可或缺的載體和平臺;外網也就是指的學校的門戶網站,包括學校主頁、學校機構等板塊,這些是宣傳學校形象,推進學校知名度的重要方面。通過對校園網的調研,形成了一個較合理的校園網結構模型(如下圖所示)

        第6篇: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特征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 電化教學 開放式

        1 把握語文學科特點,探索電化教學的規律

        1.1 多媒體技術利用多種媒體的介入,為學生學習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們結合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教育技術,在學生的學習階段創設情境,提供與所學課文和詞語有關的聲音、圖像,將抽象的文字敘述與逼真的情境結合起來,使學生身臨其境,多種感官同時參與,準確地理解所學知識。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我愛我的家鄉》的作文時,先讓學生聽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然后再播放事先拍攝好的展示家鄉風貌的短片,使學生在欣賞音樂和圖像的過程中領略家鄉的美好。

        1.2 多媒體教育技術的發展為語文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契機,21世紀是以網絡為基本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以計算機為基本特征的多媒體技術已逐漸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教育作為知識經濟的一個重要產業也在這場革命中獲得了新的動力。多媒體技術為各種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更易于實現和操作的物質基礎。尤其是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育技術,是對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學習方式的一種挑戰,是教學改革一次質的飛躍。

        1.3 多媒體教育技術改變了語文教學對抽象事物的理解。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使教學的形式有了根本的變化,還使語文教學從單一傳授課本知識的桎梏中解脫出來,使教學的內容更加多樣化、具體化。如教師在講授《范進中舉》一文時,可以徹底改變以往要求學生掌握課本中的重點字、詞、句、段的傳統做法,將與故事情節相關的歷史人物如范進、胡屠戶、張鄉紳等人物的介紹、性格描述、人物形象以及《范進中舉》的多個視頻片斷一起整合到課件中,使學生的認知面不再局限于課文中那些單調枯燥的文字上。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從多角度、多層面上理解文中的思想內容,在愉悅的體驗中感知知識,探究知識,接受知識。多媒體技術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識。

        1.4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有效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在教學中,正確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可以把知識簡單化,使學生易于理解,而且可以增大課堂密度,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智力的開拓和思維的發展。

        1.5 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開放式學習方式。多媒體技術,特別是網絡媒體的介入,使語文閱讀實現了從文本閱讀到超文本閱讀的發展。這種全新的、開放的學習方式,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假如教育資源極其豐富,學生就能方便的查閱、獲取相關知識,滿足他們對知識的遷移學習和理解,體現了信息社會對個體創新能力發展的要求,更對我們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課題。語文教學該如何面對這種形式的改變,是關系到能否培養出適應未來社會需求的人才的關鍵。教師還可以將課件做到校園網的資料庫中,學生在閱讀課利用微機進行閱讀時,既可以復習課堂教學中所講授的內容,又照顧個性發展的需要,將學生從傳統的死記硬背中徹底解放出來。

        2 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育技術應注意的問題

        2.1 恰當運用,找準使用的最佳切入點。語文教師在課件制作上一定要慎重,要合理。吸引學生的不是課件,而是教學的內容,不可濫用感官刺激的東西,多媒體是一種教育技術,一種傳播媒介,它是服務于教學活動的。老師能否遵循學生的認知過程,設計出優秀的課件,能否找準多媒體與學生理解語言的最佳結合點,在課堂恰當的時機展現給學生,是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關鍵。

        2.2 注重實效,保證使用的科學性。現代教育技術實踐,決非是簡單地將現代媒體引入學校或搬入課堂了事,它還應當指導和駕馭教育技術實踐效果的現代教育教學思想的教學之中。教育技術的運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契機。它對教師的要求比傳統媒體教學型的教師更高,因為教師不僅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媒體的使用技巧,而且還要具備相關的現代教育教學思想觀念,二者缺一不可。后者對于廣大教育技術工作者來說,是個重大而又關鍵的挑戰。

        2.3 更新觀念,重新認識教育目的。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更主要的是為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為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實現教育目的服務。

        第7篇: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特征范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 多媒體

        一、把握語文學科特點,探索多媒體教學的規律

        1.多媒體技術利用多種媒體的介入,為學生學習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們結合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教育技術,在學生的學習階段創設情境,提供與所學課文和詞語有關的聲音、圖像,將抽象的文字敘述與逼真的情境結合起來,使學生身臨其境,多種感官同時參與,準確地理解所學知識。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我愛我的家鄉》的作文時,先讓學生聽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然后再播放事先拍攝好的展示家鄉風貌的短片,使學生在欣賞音樂和圖像的過程中領略家鄉的美好。

        2.多媒體教育技術的發展為語文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契機,21世紀是以網絡為基本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以計算機為基本特征的多媒體技術已逐漸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教育作為知識經濟的一個重要產業也在這場革命中獲得了新的動力。多媒體技術為各種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更易于實現和操作的物質基礎。尤其是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育技術,是對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學習方式的一種挑戰,是教學改革一次質的飛躍。

        3.多媒體教育技術改變了語文教學對抽象事物的理解。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使教學的形式有了根本的變化,還使語文教學從單一傳授課本知識的桎梏中解脫出來,使教學的內容更加多樣化、具體化。如教師在講授《范進中舉》一文時,可以徹底改變以往要求學生掌握課本中的重點字、詞、句、段的傳統做法,將與故事情節相關的歷史人物如范進、胡屠戶、張鄉紳等人物的介紹、性格描述、人物形象以及《范進中舉》的多個視頻片斷一起整合到課件中,使學生的認知面不再局限于課文中那些單調枯燥的文字上。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從多角度、多層面上理解文中的思想內容,在愉悅的體驗中感知知識,探究知識,接受知識。多媒體技術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識。

        4.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有效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在教學中,正確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可以把知識簡單化,使學生易于理解,而且可以增大課堂密度,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智力的開拓和思維的發展。

        5.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開放式學習方式。多媒體技術,特別是網絡媒體的介入,使語文閱讀實現了從文本閱讀到超文本閱讀的發展。這種全新的、開放的學習方式,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假如教育資源極其豐富,學生就能方便的查閱、獲取相關知識,滿足他們對知識的遷移學習和理解,體現了信息社會對個體創新能力發展的要求,更對我們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課題。語文教學該如何面對這種形式的改變,是關系到能否培養出適應未來社會需求的人才的關鍵。教師還可以將課件做到校園網的資料庫中,學生在閱讀課利用微機進行閱讀時,既可以復習課堂教學中所講授的內容,又照顧個性發展的需要,將學生從傳統的死記硬背中徹底解放出來。

        二、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育技術應注意的問題

        1.恰當運用,找準使用的最佳切入點。語文教師在課件制作上一定要慎重,要合理。吸引學生的不是課件,而是教學的內容,不可濫用感官刺激的東西,多媒體是一種教育技術,一種傳播媒介,它是服務于教學活動的。老師能否遵循學生的認知過程,設計出優秀的課件,能否找準多媒體與學生理解語言的最佳結合點,在課堂恰當的時機展現給學生,是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關鍵。

        2.注重實效,保證使用的科學性。現代教育技術實踐,決非是簡單地將現代媒體引入學校或搬入課堂了事,它還應當指導和駕馭教育技術實踐效果的現代教育教學思想的教學之中。教育技術的運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契機。它對教師的要求比傳統媒體教學型的教師更高,因為教師不僅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媒體的使用技巧,而且還要具備相關的現代教育教學思想觀念,二者缺一不可。后者對于廣大教育技術工作者來說,是個重大而又關鍵的挑戰。

        3.更新觀念,重新認識教育目的。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更主要的是為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為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實現教育目的服務。

        第8篇: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特征范文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 中學思想政治 課程改革

        1.引言

        在政治學科新的國家課程標準中,科學探究不僅被作為重要的理念強調、作為教學建議提出,而且被列入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之中,作為必需實施的內容要求,這勢必對我們日常教學實踐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基于以上考慮,最探究式教學在中學思想政治課運用做相關研究。

        2.理論依據

        現代教學特別強調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獲得對基本知識的領悟和形成技能技巧:強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強調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動精神,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人的主體性主要指:人在一切對象活動中與客體相互作用而表現出和發展起來的一種自覺的、能動的一類特征。它是人區別于超越其他動物的標志,它最能體現人的本質力量。主體性,作為人類的根本特性之一,應該包括獨立自主性、自覺能動性和積極創造性三個基本特征。

        獨立自主性是主體自行行使和支配自己權利的意識和能力,它是人成為主體的前提和基礎。集中表現為自知、自尊、自立、自強等自我意識以及自我激勵、自我調控、自我評價的能力等。自覺能動性是主體性最基本的特性。主要指人積極自覺地認識和行動。并且以一種自覺選擇與積極參與的態度主動地適應和改造客觀世界。對學生而言,具體包括主動參與各種活動,興趣廣泛,有了強烈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尊人、合群,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積極創造性是一種對客觀現實與自我變革的超越,是主體性發展的最高表現。對中學生而言,它意味著獨立思考、求新求異、想象力豐富、動手能力強。

        只有抓住這三個基本特征,我們才能在教育中切實貫徹學生主體論,使教育成為名副其實的主體教育。所以,在主體教育看來,學校應當不斷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成為學校的主人、班級的主人、課堂的主人、教育過程的主人、一切活動的主人,才能有真正的主體教育與素質教育。因此,中學政治課探究教學模式就是構建在主體性教育理論基礎上的。

        3.中學思想政治課探究式教學實施流程

        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理論探索與教學實驗中,有多種實施方式,一般來講,我們可以通過三個階段:創立主題、創設情境,形成假設、資源整合和驗證評價、反饋分享來實施探究。

        3.1 創立主題,創設情境

        創立主題、創設情景是政治課探究式教學的起始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設置問題“懸念”,創設沖突情境,引起學生好奇和探求的欲望,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引入到所學內容的情境之中。因此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做好背景知識的鋪墊,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并提供探究范圍。其目的是要誘發學生的探究動機,激發學生的“我要學”的求知欲望和內在沖動,從而使學生進入探究問題的準備狀態。主題的創立有多種來源,它可以來自于學科課堂教學的問題,要能引起學生認知沖突,能觸動學生的內心體驗,是新穎有趣的問題,容易引起學生的深入探究。

        3.2 形成假設,資源整合

        在“主題”和“情景”的刺激下,學生形成學習小組,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問題的解決提出一種或幾種比較可能的假設,然后根據假設制定探究方案。一般來說,探究方案應該包括:探究背景;探究目的和意義;探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探究步驟和程序;探究的方法、條件及可能遇到的困難與對策;小組成員分工等,其目的是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和善于探究的習慣。在政治課探究式學習中,對有些專題材料,可以組織學習小組進行專題探究,并在假設的基礎上,制定出較為規范的探究方案。例如,對“科學發展觀”專題的探究,可在班級形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分別就“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進行深入探究。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的進展情況,對學生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在研究方法、研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等方面予以幫助與指導。

        3.3 驗證評價,反饋分享

        完成上述兩個階段的活動后,對結果還要進行驗證評價,這是整個探究式教學過程的最后一環。在驗證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地點撥,把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引向深入,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歸納,整合各種不同觀點,形成正確而全面的觀念。這一環必須充分體現探究式教學的價值取向,從有利于達成探究式教學的目標出發,關注學生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檢測學生所達成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等基本情況。

        4.結束語

        隨著教育信息化、素質化呼聲的高漲,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改革現有教學模式,探索新型教學模式已成為改變教學現狀、彌補現有教學不足的一個必然途徑,而探究式教學,無疑為當前的教育革新打開了一條嶄新的思路。它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提供了一個可操作的實踐平臺。在本模式的具體操作過程中,筆者體驗到了當代中學生的智慧與活力、刻苦與堅韌、求新與求異,感受到了中學政治教師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參考文獻

        [1]曹美玲.政治學科討論式教學模式初探.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6年3月.

        第9篇: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特征范文

        【關鍵詞】中等職校 信息化教學 存在問題 實施策略

        一、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認知問題

        問題之一:信息化教學是多媒體運用的教學

        在中等職校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認為在實施信息化教學時,只要將大量的多媒體素材,如圖片、視頻、動畫等,制作成一個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這就是信息化教學。更有一些教師認為在上課時用電腦放視頻,或是用DVD放碟片、用錄音機放音樂也就是信息化教學。實際上對于信息化教學概念的界定不僅僅是形式與內容呈現,更要有多學科與多技藝的有機融合。信息化教學既要包括教學資源的信息化,又要包括教學環境、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的信息化。因此信息化教學是以學習者學習需求為前提,以教育心理學為基礎,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支撐,將學科理論與專業技能有機地嵌入其中,是教學體系的整體改革。所以,僅僅使用一些多媒體課件或簡單地使用一些電化教育手段進行教學,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信息化教學。

        問題之二:信息化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信息化

        目前相當一部分教師在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時,往往只關注課堂教學過程信息化,而對其他教學環節考慮甚少,如課前的預習、課中的實時評價以及課后的輔導答疑等,即注重用信息技術去輔助“教”,卻忽略了利用信息技術去輔助“學”,對信息技術交互性、實時性、回饋性和輔等最基本特征沒有充分運用;過多地考慮如何運用相關的信息技術手段去體現教學內容,而沒有考慮如何很好地用信息技術手段去幫助學生學習,拓寬學生的學習途徑,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課外學習環節是學生個體主動學習的重要過程,因此信息化教學只有將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實時評價、預習后鞏固與拓寬等方面有機地結合才能體現其價值。

        問題之三:信息化教學是微型項目的信息化

        大部分參加省、市信息化教學大賽的教師仍沿襲常態性信息化教學模式進行設計,對于課程所對應專業的教學資源整體考慮更少,課程資源之間的關聯度低,數字化資源脫節,資源的利用率不高、銜接性不強,更談不上教學資源的二次開發與現代企業資源的有效整合。

        問題之四:信息化教學是任課教師表演的信息化

        一部分教師請信息技術教師幫助制作課件,自己去上表演課。這樣操作,一是失去了信息化教學的意義,信息技術教師不能完全體現任課教師教學設計的意圖,更不能形成信息化教學的常態,導致信息化教學僅是為公開課與比賽課服務;二是造成大量的信息化設備被閑置,降低了信息化教學設備的利用率;三是增加了信息技術教師的工作量,更不利于任課教師信息技術素養的提升。

        二、信息化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一)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移植性策略

        信息化教學設計環節對整個信息化教學實施過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設計是信息化教學的第一步。因此在進行信息教學設計時,在搭建好教學流程框架的基礎上,編制好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腳本,并標明在各個教學環節上使用哪種信息技術、教學資源來實現教學目標的達成,甚至是教學資源獲取途徑、相關參數要求等,這樣制作的積件、中間件和課件才能有案可查,有跡可循。

        如在進行電子白板環境下教學設計時,必須在備注瀏覽器中注明資源來源、集成方法、操作環節及設計意圖等,這樣的設計才是有意義的,移植性較強,不僅自己可以在相似教學設計中套用,還可供同行借鑒與采用,教學設計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切不可沒有事先進行整體教學設計就直接進入教案的編寫和課件的制作,這樣會造成整個教學設計的不協調、教學過程混亂,并且在課件的制作過程中條理性不強、設計意圖不明晰、教學設計移植性不強,甚至出現反復推倒重來的現象,造成精力和資源的極大浪費。

        (二)信息化教學過程的交互性策略

        交互性是信息化教學最基本的特征,如果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交互性不強或交互性應用不暢,就失去了信息化教學的本原。但交互性必須應用適中,不能使教學過程過于花哨,缺乏教學的嚴謹性。因此要根據實際教學需求,針對性地選用各具獨特功能的交互方式有機地嵌入教學過程中,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達到無痕交互的效果。

        如在化工工藝教學中,在化工產品生產流程的視頻中,可以看到整個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而動畫則可以反映出在每一個生產環節中物質反應情況及流程細節等方面的情況。但這些僅是單向過程,是將企業生產過程引入課堂,缺乏交互性。如果將企業生產過程利用虛擬仿真和3D技術制作成具有可操作人機交互的課件,利用電子白板投票功能及網絡教室強大交互功能,實現實時操作、發送文件、師生對話、在線投票、人機互評,這樣就更好地體現了信息化教學的強大優勢。

        (三)信息化教學資源的系統性策略

        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需要廣大一線職教工作者共同參與、共同開發、資源分享。各中等職業學校結合學校專業,開發構建系統性教學資源開發框架,組織一線教師從專業和課程的宏觀角度,邊開發邊運用,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收集、整理和制作相關資源,形成以專業為主體、以課程為單元的資源信息庫,以學校的校園網為載體實現校園教學資源共享。職教主管部門通過分層推進、項目競賽等方式收集與整理基層一線教師的優秀教學案例與資源,組織課程專家、教學資源項目工程師對基礎教學資源進行遴選、技術處理、分類包裝,形成具有一定體系的素材庫與教學資源庫,從而有效推進中等職校信息化教學的進程。

        (四)信息化教學評價的多元性策略

        在現代教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以物聯網與云計算技術綜合運用為標志的智慧校園日漸廣泛運用,在沿海地區三網融合,智能手機在師生中普遍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日益豐富、運用方式日趨便捷。如何采用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實現信息化教學的有效評價機制?如何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的軟、硬件資源,并能充分應用正能量、有效扼制負面效應?在對信息化教學手段本身評價的同時,還需進一步分析信息化教學環境下的教學評價方式。

        在課前預習這個環節,可以通過QQ群、班級博客和BBS等方式來測量學生預習效果;在課堂教學環節中通過網絡教室和電子白板功能,實現在線答疑、在線測試等,進行生生互動、生機互動和師生互動等實時評價;在校園網中,教師在自己空間提供有效學習資源供學生繼續學習,提供開放答疑平臺,讓師生、生生和業內人士進行互動交流與評價。

        三、信息化教學中的技術支撐

        (一)完善信息教學系統

        中等職業學校在引進設備和技術的同時,要及時更新易學易用的多媒體軟件制作工具;在購買成熟套裝教學應用軟件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對其他學科教師進行設備使用、理念更新、軟件二次開發和課件制作技術等相關項目的有效培訓,從而確保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有效使用。

        (二)建立教學資源平臺

        為了使信息化教學在中等職校常態化教學有效地進行,必須加強學校教學資源庫建設,讓教師在開發課件的過程中分享他人成果。學校在主網站建設的基礎上,開發出相關專業或學科專題網站,為教師們提供交流的平臺;或者開發教師博客和班級博客,開發學生自主學習型平臺,為師生交流提供方便;為每位教師開辟簡單易用的個人空間供教師上傳或下載教學資源,讓教師能便捷地經營個人網站。此外,在教師注重進行相關素材收集與開發的基礎上,學校職能部門應對各學科、各專業教師收集的相關素材和資源進行分類、歸納和整理,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教育教學資源系統。

        (三)提供信息教學服務

        由于信息技術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而信息化教學又綜合了各類先進技術,并以驚人的速度更新,一般任課教師要在短時間內全面掌握所有信息技術相關內容并能夠熟練運用有一定難度。學校應組織信息技術人員成立攻關小組,除對教師進行技術培訓外,還要做好相關技術服務工作,幫助教師解決信息技術方面的各種難題。通過校園網系統及時技術應用案例與技巧,在相應開發平臺提供一些通俗易懂的快捷幫助,全面提升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吳建寧.《數顯溫度計設計與制作》項目教學設計[J].江蘇教育,2010(12):41~43

        [2]樊揚祖.智能型生態化專業教育教學資源庫系統設計[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19):28~31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人成地址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 日韩中文AV影院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 日本视频观看无卡免费精品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