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網絡安全教育制度范文

        網絡安全教育制度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安全教育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網絡安全教育制度

        第1篇:網絡安全教育制度范文

        【關鍵詞】安全教育 現狀調查 對策

        0 引言

        隨著社會環境的日益復雜,影響大學生安全的因素也越來越多,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很多高校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知識文化水平、綜合素質上,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在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上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沒有足夠的防范意識和技能往往就會引發各種安全問題。因此,如何加強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擺在每個高校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

        1 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現狀分析

        1.1學校安全教育的現狀

        學校的素質教育包括安全教育在內,素質教育并不能單獨存在,它的實施離不開安全教育。教育工作者要想達到教育目的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教育活動來實現,這也就是說要想實現安全教育就必須進行一定的教學活動,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在受教育者遇到突發性或災害性事件時應及時應變,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損失,并且還要注意培養受教育者的自我保護、防衛能力及健康的心理狀態,提高學生抵御違法犯罪的能力。然而很多高校沒有及時地調整工作思路,沒有重視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沒能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經過調查后發現很多高校在安全教育課程的設置、教育內容、教學方式上都存在著很多的缺陷。首先,大部分的高等學校都沒有將安全教育課程納入學生應該學習的課程之內,沒有將它當做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內容來看待,就算是開設了這門課程往往也是沒有教材的[1]。其次,安全教育的內容涉及面窄,僅僅局限在傳統的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方面,內容單調枯燥并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在教學方式上,教師沒有運用先進的現代化教育手段,只是進行傳統的理論教育,而沒有結合實際培養學生的安全技能。

        1.2學生掌握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能的現狀

        安全是學生尋求發展的必要前提,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求。大學生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具有自己一定的特點,從小的生活環境因素也會使他們對不安全因素及潛在的危險做出不同的判別。就目前而言,大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技能是不容樂觀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學生的日常防范意識不強,人身財產安全存在隱患。一方面很多學生對自己的貴重物品保管意識都不強,在進出寢室經常都不會關門,這也就使小偷有機可乘;另一方面學生外出經常都不會跟家里或學校的老師同學聯系,往往發生危險都聯系不到人,出現人身安全的隱患。②學生的安全技能欠缺,消防意識薄弱。很多學生在寢室經常會使用高功率的電器,如熱得快等,這就容易發生用電危險等一系列火災事件,大部分的學生不會使用滅火器等消防設備,這往往也就導致了火災的嚴重化,造成人身財產的損失。③學生網絡安全意識薄弱?,F在是網絡快速發展的時代,網絡的詭計也越來越高,很多學生無法辨別網上信息的真假,過分相信虛假的信息,缺乏網絡安全意識。④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強,心理安全程度不高。學生心理素質不高,在遇到挫折后往往就會影響學習和生活,產生偏激的想法。⑤學生獲取安全知識的途徑較少,安全知識不夠全面[2]。學生安全知識的來源主要是學校,而學校的教育又是有限的,如果學校不重視教育工作,往往就會使學生缺乏安全知識和技能,所以應鼓勵學生多種渠道獲取安全知識。

        2 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措施

        針對上述的一系列現象,應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①學校應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安全教育的工作。社會需要穩定的環境,所以學校應認識到安全教育的重大意義,轉變安全教育無用的觀點,加強安全教育,使學生有能力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危險[3]。②適時更新安全教育的內容。經濟的不斷發展給社會帶來的不穩定因素越來越多,影響的方面也越來越廣,所以安全教育的內容也不能局限于傳統,應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使學生能夠應對不同領域帶來的考驗。③加大安全教育工作的資金投入。高校應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聯系,要求政府加大安全管理工作的資金投入,做好學校周邊安全環境治理的工作。④完善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制度。學校應完善制度的設計和管理體制,積極推進安全教育工作有效進行。⑤大學生應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從自身的改變做起,保護自己的人身財產安全。

        3 結語

        學校與社會的相互滲透和融合,使學生面臨的不安全因素日益增多,給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學校的教育工作及社會的穩定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這就需要學校和學生對其進行正確的認識。對大學生進行科學的安全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安全觀,也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大學校園,維護社會穩定。因此,不管是國家、學校、還是學生自己都應高度重視安全教育的工作。

        【參考文獻】

        [1]張剛.對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35(07):23-24.

        第2篇:網絡安全教育制度范文

        關鍵詞:安全教育;研究生;長效機制;網絡服務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5)03-0004-03

        一、引言

        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逐漸擴大,社會、校園環境的日益復雜及愈趨開放,高校研究生教育與管理出現了諸多新特點,辦學形式多樣化、學生管理方式社會化、學生結構復雜化、研究生生活空間擴展化、交流領域拓寬化等。而研究生由于一直處于半封閉式、亞社會的生活環境中,普遍存在做事麻痹大意、容易親信他人、心理成熟滯后、安全意識與法制觀念淡薄、社會經驗不足等特點,這給學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帶來了種種挑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把安全教育作為第一要務狠抓、實抓、恒抓,加強研究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當代研究生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評價體系、價值取向等發生了巨變,而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模式則一直處于比較滯后的狀態,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存在多方面的缺陷。高校針對安全教育,大多停留在文件和口頭上,沒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現代化安全教育制度體系,安全教育的現代化程度遠低于教育現代化的整體水平;理論研究方面,有關高校安全教育的研究較為零散,系統性不強,國內外安全教育的專著寥寥無幾,大部分期刊論文的相關論述如蜻蜓點水,觀點模糊,說服力不強;具體做法實施上,國內高校一貫堅持“學術為本,科研為綱”的教育指導方針,對安全教育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缺乏前瞻性;安全教育與實際存在脫節,傳統說教式的安全教育模式過于抽象化,無法形象內化為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自護自救能力。當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在傳統的安全教育模式的桎梏下步履維艱時,風險社會已悄然進入校園安全的視野,安全教育內容由過去主要關注法律法規、人身財產安全等傳統領域向涉及生命、心理、社交、就業、網絡等非傳統安全轉變。在“內憂”與“外患”的雙重挑戰下,高校必須轉變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資源,完善安全教育制度,尋求由傳統安全教育向安全教育常態化轉變的出路。

        二、研究內容

        基于以上討論,通過對安全教育模式的理論改革與創新研究進行嘗試性探索,完善了建立高效安全教育長效機制的理論構想,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設性實踐方案。

        (一)宏觀著眼,建立高校安全教育長效機制模式

        所謂教育長效機制模式是指教育運行過程中,教育系統中各部門、組織基于教育實效性的共同目標,既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又相互協調、相互配合而建立起來的能夠長期有效發揮教育功能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科學、合理、和諧的工作機制體系。這種教育長效機制并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起來的,能夠很好地適應高校安全教育的需要。本文從協調教育機制、教育主體合力兩個方面對高校安全教育長效機制模式進行可行性探究。

        1 完善教育機制,將安全教育管理滲透到研究生教育的方方面面

        要把安全教育內容滲透到教育教學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中去,在平時教育中要貫穿于入學教育、學中教育、畢業教育等全過程中去,要充分挖掘高?,F有教育教學資源,對專業理論教育、法律知識教育、實驗室安全和實習實踐等教育教學各環節都要全面地進行優化整合,使高校安全教育可持續性發展起來。

        安全教育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專業素質的提升是研究生教育與管理最核心的內容,依托導師、授課教師在專業教學中植入安全教育因子尋求安全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契合點,保證研究生安全教育不被邊緣化、末端化。

        安全教育與日常管理相互滲透。滲透安全教育的日常管理是能動的管理,貫穿日常管理中的安全教育是有效的教育。針對研究生科研、生活等分散的特點決定了研究生的安全教育必須與嚴格的管理相結合。

        學校教育與自我教育互相協調。教育的精髓就在于把組織的意志轉化為管理對象的自覺行動,學校教育是主要的,但應充分考慮研究生具備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能力和要求這一特點,充分發揮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功能,催化安全教育的內化過程。

        整體教育與分散教育有機統籌。研究生群體的規?;l展和學生個體的差異性要求安全教育工作必須發揮整體和分散教育的互補效用,在安全節日、重點時期進行集中安全教育,同時,本著服務育人的思想,深入到研究生群體中去,針對某些敏感時期和特殊個體進行臨時、個案教育。

        2 提高重要性認識,齊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穩定的保障,是高校安全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各級領導組織要提高對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實行安全責任負責制和問責制,確保安全教育落到實處,形成安全教育人人有責、齊抓共管,從不同角度發揮不同的作用,使安全教育步入規范化、走向系統化、達到常態化。

        學院領導根據學校相關文件和校規校紀的有關規定,結合研究生教育的規律和特點,對研究生安全教育方式方法進行科學定位、宏觀指導,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安全教育的方法,逐步健全安全教育的運行機制。

        導師是研究生的第一責任人和管理的骨干力量,應切實發揮導師在研究生教育和管理中的積極作用。應加強安全教育師資培訓力度,培養和提升導師的“安全教育”意識,創造有利條件發揮導師對研究生的安全監督作用,將研究生安全納入導師考核體系,將安全管理工作切實有效地嵌入到導師責任制中。

        授課教師要發揮教學課堂的作用,在授課時結合課程內容有意識地滲透一些安全教育的內容,以正確的方式、先進的思想引導學生,在“傳道、授業、解惑”中對 研究生進行安全教育。

        研究生輔導員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指導和實施者,是開展研究生安全教育的中堅力量。探索建立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水平高”的專職和高年級兼職輔導員隊伍,通過合理選配、科學管理和精心培育為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研究生會、班級聯系人、勤助學生是學院研究生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學生力量,是實現整體教育與分散教育有機統籌的實踐主體。研究生會是輔導員的得力助手,應積極組織策劃各類安全教育活動,并設立有效的研究生安全應急小組;班級聯系人在學院和研究生之間發揮著上傳下達的橋梁作用,應充分發揮各班級聯系人的主觀能動性,深入班級將安全教育落到實處;勤助學生能彌補安全教育即時性大、靈活性強的缺口,為安全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很好的補充。

        (二)微觀入手,多重點切入實現高效安全教育機制的有效運行

        高效安全教育長效機制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敲打、鍛造、磨合,才能查缺補漏,升華提高。從微觀視野來看,高校管理方式的改變、研究生生源結構的深化、網絡對個體生活方式的影響,迫使我們重新審視和定位研究生生命、心理、就業安全以及網絡安全教育管理。結合高校特點,本課題主要從安全教育的重點方式、重點時期、重點問題三個側面進行全方位的實踐探索研究。

        1 重點方式——以網絡為平臺,創新安全教育方式

        網絡技術的進步給教育帶來的是一場革命,安全教育工作也要順應這場革命的潮流。應當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改變傳統安全教育的老面孔,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安全教育工作向立體化、動態化、多元化、現代化發展,為研究生安全教育建立一道堅固的“防火墻”。

        (1)利用先進技術,實現信息網絡化管理

        通過計算機信息管理平臺對學生檔案、日常管理、學生基本信息等進行全面管理,簡化學校傳統的管理模式。通過設置信息和管理模塊、數據庫管理模塊、檔案查詢模塊、在線留言模塊等可以使學生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數字化,發揮網絡信息安全性、操作快速性、間接性和方便性以及系統的良好交互性,在實現管理無紙化的同時為安全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保障。

        (2)構建信息傳達網絡,保證安全工作即時到位

        形成一條上傳下達、暢通無阻的信息傳達網絡是維護高校校園安全穩定的一個關鍵因素。高校在安全管理工作隊伍建設中,應該調動學校各職能部門的力量,通過學生處、教務處、保衛處等部門的協調配合,發動導師、輔導員、班級聯系人等網絡渠道的相互溝通,從而將各類安全事故或隱患第一時間地傳達至相關部門,并得到及時解決。

        (3)建立聯絡體系,及時獲取安全信息

        依托手機通訊、QQ群、微博、微信、人人網等平臺在學院研究生內部建立交叉聯絡體系,以學科專業、課題組、黨支部縱向聯結,以班級橫向覆蓋。通過便捷的網絡渠道獲取有效信息,為輔導員和“三助”學生進行安全管理提供便利。借助QQ共享、郵件、飛信等方式將當前警情提示、敏感問題等及時,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教育學生在這些重點時期必須嚴加防范;通過網絡交流中可以直接獲取學生的近況,準確、快速地了解廣大學生的思想波動,及時關心學生。

        (4)主動占領網絡,開辟安全教育新陣地

        根據研究生信息獲取方式網絡化的新特點,應把安全教育與管理滲透到微信、微博、空間、人人網等交流平臺。開設安全教育公共主頁,把相關法律法規、安全知識、安全教育等進行循環滾動宣傳,并針對校園安全事故安排網絡教育課程,提高學生對安全教育的接觸頻數;另一方面,在學校網站設置安全綠色通道,方便學生根據個人時間、具體需求進行相關的交流與咨詢,提高學生的安全教育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

        2 重點時期——感應敏感階段,保證安全教育有“始”有“終”

        安全教育必須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有的放矢地制訂教育與管理計劃,把握重點時期的集中教育,包括新生入學、開學或放假前后、畢業前夕、節假日及周末、外出實習等。研究生入學教育,是新生入學后的第一課,起著成長成才的“導航”作用,必須將安全示警工作作為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第一時間植入安全意識,使學生掌握安全教育的基本理論和知識,逐步形成較明確的安全理念和重視安全教育的行為習慣;畢業前夕研究生由于就業、畢業等敏感問題的存在使得研究生心理和思想處于高能紊態和狂躁期,各部門應加強安全警戒措施,防范各類安全隱患的發生。

        3 重點問題——應對“風險社會”,構筑校園安全防護屏障

        (1)生命安全教育

        近年來,一例例觸目驚心的校園安全事件,馬加爵事件、火災事件、校園自殺事件、投毒事件等,研究生應對挫折生命價值觀的淡化以及危急時刻必要生存技能的缺失敲響了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警鐘。長期以來,由于缺乏生命教育這個環節,對研究生心理素質教育的關注度不夠,導致少數大學生生命觀缺失,沒有生命神圣感、生命安全感、生命價值感和生命成就感。抗打擊能力的削弱和生命價值意識淡薄是校園安全事故頻發的首要罪魁,高校必須把生命安全教育放在攻堅位置,積極開展普及生命意識教育,探索符合學生身心發展需要的新思路、新方法,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借助榜樣模范的帶動效應,促進研究生生命價值觀的蘇醒和重塑。高校生命安全教育,不僅體現了以人為本,尊重生命的人道主義精神,而且對于促進大學生素質提升和人格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心理安全教育

        研究生作為一個承載社會、家庭高期望值的群體,正處于青春后期,面臨著求學、求職、求偶三大人生課題,因此普遍存在心理問題,據統計目前在校大學生心理障礙的發病率呈逐年增多的趨勢。學校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以提高其心理素質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從而預防由心理問題導致的安全事故發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為研究生的安全撐起強有力的保護屏障,有效杜絕心理性安全事故的發生。應采取普遍教育和個別疏導相結合的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人際關系和諧教育、環境適 應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衛生知識教育、壓力挫折應對教育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等內容,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消除挫折感與自卑感,增強自我調節能力,掌握心理調適的基本方法,更好地適應環境,全面客觀地審視自我、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妥善地處理在學業、情感、擇業等方面的各種問題;定期進行心理排查,對結果有異樣的同學及時給予援助,并建立心理健康數據庫。

        (3)就業安全教育

        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持續擴大,研究生就業中呈現出“過度教育”“高學歷、低就業”的畸態,隨之而來的嚴峻的就業形勢催生了一系列就業安全隱患。傳銷組織伺機侵入,就業中不公平性被堆積和放大,就業壓力持續負重,從而導致研究生群體中“生存恐慌”心理疾患不斷蔓延,由“風險社會”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成為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針對研究生擇業、就業中存在著各種安全隱患,高校要高度重視研究生的安全教育與管理,有意識系統傳授研究生就業安全常識,開展“防范就業陷阱”等安全教育實踐活動,培養研究生就業安全意識,提高其社會風險識別、應對、化解能力,有效杜絕就業安全隱患。

        第3篇:網絡安全教育制度范文

        關鍵詞: 大學生 安全教育 案例分析

        一、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現狀分析及案例舉證

        1.高校校園治安形勢嚴峻。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開放、教育大眾化的深入,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的生活空間大大拓展,高校也成了各種前沿思想交匯、撞擊的地方,不同的道德文化標準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群體。而有些在校大學生,由于法律意識、危機意識和安全意識淡薄,應對突發的復雜事件的能力較差,導致了高校校園治安形勢的嚴峻。

        2.大學生自我防范意識不強、自我保護能力欠缺。

        大學生自我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欠佳,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情況:一是社會經驗缺乏。多數大學生由于自小生長在和諧的環境下,在父母和老師的正面教育下長大,較少經歷挫折,思想比較單純,價值觀淡薄,缺乏保管自己的貴重物品和現金經驗,這也是學生寢室時常發生財物被盜的原因;另外缺乏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社會經驗,容易上當受騙。二是安全防范意識差。一些大學生安全防范意識較差,缺乏必要的常識和警惕,不了解正確的求助途徑。三是安全防范能力低。一些學生因不了解危及安全的各種情況,所以不能掌握基本的防范常識。在受到不當侵害時,自然就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保護自己。四是遵紀守法意識不強。一些在校生對國家法律、大學的校紀校規知之甚少,或者干脆有章不循。如有的學生違反學生管理規定,酗酒、打架或違反宿舍安全管理規定,在宿舍內亂接亂拉電線、違章使用電器等,由此造成各種安全事故,致使個人或他人利益受到侵害。

        3.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較差。

        現今社會,網絡已然成為人們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而在校大學生則是其中最大的使用群體之一。目前全日制的在校生絕大多數在寢室里都配有電腦,除了必要的搜索學習知識以外,部分學生迷戀上網交友或者游戲空間,通宵達旦,這就嚴重影響了自身和他人的正常學習和生活。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有利有弊,不能妥善處理對互聯網的使用則會使其作用弊大于利。由于大學生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認識能力欠缺,分辨是非的能力較差,容易沉湎于“網上世界”,受到不健康信息的誘惑、侵害,易受不良網絡的影響,以至于一些大學生糊里糊涂地干了一些違法之事,自己卻還不知道。

        4.案例舉證。

        曾經有一起嚴重的男生打架斗毆事件因網絡留言引起。某女生在社交網上發了條含糊不清的網絡留言,大致表達了對前男友的不滿。結果現任男友見網絡留言后,一時憤起,糾集了七、八個男生沖入該網絡上所指的前男友寢室,對其及無關的室友大打出手。毆打導致了一名同學視網膜險些剝落。這起案例說明了:(1)打人的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無視校紀校規的存在;(2)被毆的學生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較差,沒能在第一時間內通過正確的途徑擺脫襲擊;(3)對網絡的不正確使用,會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二、大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

        1.安全教育缺乏新意,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

        目前各高校安全教育多采取安全知識講座、宣傳展板及橫幅宣傳等傳統方式進行。這些傳統的教育方式雖然能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手機等各種現代信息媒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高校現有的安全教育的形式傳統,缺乏新意,難以引起學生對安全的關注和興趣。還有就是安全教育的內容缺乏與時俱進的話題和相對系統化的安全教育,到目前為止,基本上被片面地理解為法制宣傳和治安、交通、消防等安全防范知識宣傳教育,許多高校也建立了相關的安全教育制度,而社會形勢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疾病預防教育、食品衛生安全教育等并未被納入高校教育范疇,導致了目前安全教育的非全面性。

        2.安全教育的重視度不夠,校內權責不明,隊伍素質不高。

        現階段高校對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視不夠,其主要表現在安全教育的責任不明確。學校安全教育應采用的模式,應構建的運行機制,具體負責的職能部門,納入學校的教學計劃與否,甚至安全教育課是否納入學分制的范疇,等等,從上到下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有些學校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學工處,而有些學校則放在保衛處,在管理機制上基本沒有形成合力,也就更不可能把大學生安全教育作為學校教學工作的一部分來進行。即使搞點安全教育,也并不正規,致使大學生安全教育一直沒有主渠道。

        另外,當前從事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隊伍主要由學校安全保衛部門與學生管理部門的相關人員組成,他們沒有經過正規的專業訓練,缺乏相關的安全專業知識與法律法規知識,只能做具體工作,當從事理論研究與教學工作就顯得力不從心。正是由于安全教育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造成了安全教育內容枯燥、老化,教育手段陳舊、落后,提高不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影響了教育效果。

        3.安全教育缺乏充裕的經費支持。

        安全教育與其他課程相同,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財力,隊伍建設是基礎,資金投入是關鍵,只有獲得充裕的經費支持,這樣才能保證安全教育的持久性。而目前各高校運行的現狀就是,各類學生素質拓展活動可以有正常的報銷,而安全教育沒有經費來源。

        三、改進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途徑

        第4篇:網絡安全教育制度范文

        【摘 要】 文章認為,只有通過對網絡監督進行規制,才能更加有效地發揮網絡監督正能量。為此,需要用法制來規范網絡監督,制定出臺“網絡反腐敗法”;要強化對網絡監督的引導,更加注重對網絡使用者的培養;大力提升網民素養,塑造理性監督主體。

        【關鍵詞】 網絡監督;規制;正能量

        網絡監督產生的標志性事件是1998年“黃絲帶運動”,至今經歷了18個年頭,網絡輿論監督逐漸成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化制度的關鍵性因素,它的發展水平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民主法制的進步,同樣也是人民群眾實現當家作主愿望的重要途徑,作為監督主體的社會公眾通過網絡監督從本質上行使了自身的監督權,在危機應急事件中也可起到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網絡監督在我國依然處于起步新興階段,需要不斷地對其進行規制和發展。同時對歐美發達國家通過網絡監督開展反腐工作的經驗進行研究和總結,從而更加有效地發揮網絡監督正能量。

        一、用法制來規范網絡監督,制定“網絡反腐敗法”

        如今,世界各國紛紛用法律來規范網絡輿論監督,“在世界142部憲法中,有124部對輿論監督有明確的規定。”[1]在我國,公民的批評建議權是由憲法賦予的,網絡監督是以其為依據,但缺乏對網絡監督的規范性和操作性的界定和描述。由于網絡監督的腐敗對象主要是掌權者,沒有法律法規保駕護航,所以它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故要對網絡監督設立法律法規上的界限進行界定。結合我國實際,一是完善憲法,將網絡監督寫入憲法,確定和保護網絡監督;二是盡快出臺《互聯網法》和《網絡監督法》,用法制規范網絡監督,用法制來規定網絡自由、自律等,同時對腐敗的監督有法可依,這樣既使網絡監督的自由得到了保障,也使網絡監督的濫用得到了遏制。

        我國當前雖有《侵權責任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多部法律法規對網絡反腐中網絡安全與網絡侵權等問題作了規定和說明,但未建立專門的“網絡反腐敗法”,“有關網絡反腐的程序制度、網民權利保護和救濟制度、網絡輿論的監管制度的法律缺失導致相關問題無法可依,相關行政性、地方性法規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導致有法難依狀況頻發。”[2]以上種種讓法律的權威性遭到了威脅和挑戰,導致政府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人民對政府不信任,政府的工作沒有了群眾的認可和支持難以開展,所以網絡反腐的法制建設任重道遠,需要多方參與,獻計獻策。

        大多大陸法系的轉型國家有法不依可能發生。[3]眾所周知,在執法不嚴的條件下,網絡監督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因此,為了讓網絡監督回到有法可依的狀態,在法律法規的保障之下,執法的力度和效果首當其沖。

        二、強化對網絡監督的引導,更加注重對網絡使用者的培養

        強化對網絡監督的引導,逐步推行網絡實名制。因為很多個人(如未成年人、學生等)對于如何科學理性地使用網絡技術都不是非常清楚,所以,要利用網絡本身的各種媒體宣傳和營造正確的意識形態環境,加強引導網絡安全教育?;ヂ摼W信息海量性的特征,使得每個人處理信息的能力是不同的,部分網民在面對復雜多樣的信息時會失去判斷力,甚至迷失了方向,不知所措。對于人員的素質不一,應根據各年齡階段的不同水平,進行技術、意識、觀念的教育和宣傳。

        對輿論的發展趨勢進行引導是刻不容緩的。與此同時,網絡媒體要與傳統媒體之間建立合作的機制,以其之長補己之短,實現雙贏。作為主流權威媒體的代表性網站,擔當起社會所賦予的責任和使命,也是時代之所需,國家之所需。政府應該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這些網站的建設中,給予人才、經費和政策上的幫助與支持,擴大主流網站的影響力和美譽度,細化主流網站的功能,加以分門別類,進而能夠更加積極的規范和引導輿論的發展方向。

        加強對網絡使用者的系統培養力度。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網絡使用者的主體具有多元化,除了網絡行業的相關工作者使用網絡,幾乎所有人都會使用網絡,不同于傳統媒介,互聯網媒體的交流是雙向的,傳統的信息接受者同樣也可以是信息的傳播者,信息傳播的渠道和途徑廣為人知,人人可以輕而易舉的對其進行掌控,不但信息傳播的私人和公共領域容易混淆,而且對信息傳播的具體內容進行及時準確的監控相當困難。因此,相關網絡行業的工作者業務素質的提高迫在眉睫,網民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極其關鍵。從網民到網絡運營商,從百度、谷歌引擎搜索到騰訊QQ、微信、BBS、貼吧、微博,面對如此復雜而多變的信息系統,單憑法律制度來制約和控制網絡監督是遠遠不夠的,網絡行業的工作者首先要意識到自身的責任、使命和擔當,并且業界自身能夠通過培育高尚的職業操守來對個人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因此強化網絡媒體、網民和網絡行業間的自律性意義深遠。

        三、大力提升網民素養,塑造理性監督主體

        當前,通過對網絡反腐的低俗化、無序化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網民素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僅靠網絡反腐的發展來證明廣大網民的高度⒂朧敲揮興搗力的,反腐敗是國民終身奮斗的事業,需要大家的集體努力、精誠團結和共同參與。因此,全社會的文化水平急需提高,公民社會的培育是大勢所趨。

        首先,加強相關網絡方面的法制宣傳工作,引導和支持網民通過網絡進行參政議政,進而能夠使網民從內心里意識到網絡舉報工作的意義和優勢,有效引導民眾依法進行網絡參政議政。在九年義務教育和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當中設置更多地網絡參政議政的相關內容,培養青年一代積極的進行網絡政治參與,并養成有序、非感性表達的良好習慣,營造健康優質的網絡生態環境。其次,要提高全社會網絡信息水平。尤其是農村地區更要全力覆蓋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各地要嚴格貫徹落實九年義務教育制度,重視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并讓更多優質的基礎教育資源向貧困落后地區傾斜,加強貧困落后地區的網絡普及率和覆蓋率,從而實現我國的網絡信息化水平朝著更高、更快的目標和層次發展。最后,要支持和引導NGO等社會組織,鼓勵和發展由民眾依法自發成立的民間網絡反腐組織,與官方建立良好的合作機制,從而實現官方與民間網絡反腐的緊密結合,相互補充。

        如何更有效地發揮網絡監督正能量,我們認為,要從基層社區抓起。網絡監督需要針對的人應該是真正需要用它的人,對于實際中運用的人員(在基層和社區的多數群體)而不是針對制定政策的少數群體。群體教育的基點應該是不同的。所以要針對不同的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法治化的)引導教育和宣傳,這樣比大而化之的宣傳更有效。

        【參考文獻】

        [1] 侯志山.反腐敗呼喚新聞輿論監督[J].學術界,1995.83-84.

        [2] 吳金丹.網絡反腐模式:案例與闡釋[D].南京大學.2013.

        [3] 展江.各國輿論監督的法律保障與倫理約束[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

        【作者簡介】

        第5篇:網絡安全教育制度范文

        關鍵詞: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631(2010)01-0094-02

        近年來,高等教育逐步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化,通過近幾年的擴招,我國高校在校大學生人數急劇增加,這也為高校的安全管理帶來了更加嚴峻的挑戰。據大學生安全教育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大學生在中學階段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安全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人們已經認識到安全問題對大學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要做好大學生管理工作,維護高校及社會的穩定,必須加強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所謂“安全教育”,就是教育管理者通過一定的教育實踐活動,使教育活動達到預定目標的工作過程。它是對受教育者應對突發性事件的應急應變能力、安全防范能力、防衛能力以及法制觀念、健康心理狀態和抵御違法犯罪等能力的教育。

        (一)大學生接受安全教育是依法治國的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治安問題和大學生安全問題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已納入社會主義法制軌道,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高度重視。把維護大學生的安全和合法權益、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依法治校確定為高校各級領導的法定義務,推動了高校各級組織特別是保衛部門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各高校已按照國家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了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

        (二)大學生接受安全教育是大學生自我完善的需要

        大學生被人們稱之為“天之驕子“,但大學生群體又是一個特殊的社會弱勢群體,其人生觀、世界觀尚未形成,可塑性大,易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而忽視社會公德和法律的約束。應該說,絕大多數同學能夠珍惜在大學生活的美好時光,也能夠在大學生活中不斷完善自我。但也有極少數人不珍惜進入大學的深造機會,當自己獨立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時,對自己放松了要求,染上了不良習氣:酗酒滋事、偷盜財物、參與傳銷、考試作弊等等。大量事實說明,一些大學生不學法、不守法,法律意識淡薄,社會公德缺乏。因此,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大學生接受安全教育是適應日益嚴峻的社會治安形勢的需要

        高校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與社會的融合程度越來越高。國外敵對勢力和各種組織、非法傳銷組織和各種不健康文化嚴重影響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高校周邊治安環境復雜,學校周圍酒吧、網吧林立,不少違法分子混跡其間,伺機作案:而一部分大學生沉迷于網吧、書刊、黃色網站而不能自拔,不求上進,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讓大學生對社會治安形勢有清醒的認識,使大學生自覺地學習安全知識,掌握防范技能,從而預防和減少各種違法犯罪對大學生的不法侵害。

        (四)大學生接受安全教育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

        安全問題不僅是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問題,也是畢業后走向社會經常碰到的問題。因此,大學生在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同時,學習并掌握一些安全知識,不僅能使其在學習期間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集體的力量、組織的力量、法律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安全渡過大學生活,而且可以使其在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后終身受用,確保一生平安。

        二、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和形式

        (一)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

        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未定型,導致他們的思想道德還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一旦遇到誘惑,可能會出現違法違紀行為。所以,對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的教育,應采取緊貼大學生的現實生活、緊貼專業領域、緊貼大學生思想實際,以思想的科學性、哲理性、知識性來增加對學生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幫助大學生逐步建立起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教育學生學會怎樣做人。

        (二)法制觀念與法律知識教育

        缺乏法制觀念、法律意識淡薄是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些學生不學法、不知法、不懂法,以致違法后,還并不認為是違法:有的學生以為受到傷害后可以“私了”,不愿配合公安機關調查;有的學生受到不法傷害后不知如何尋求法律救助:更有一些學生知法犯法、以身試法。因此,有針對性地在大學生中開展法律知識教育,讓大學生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強大學生的法制意識,自覺地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

        (三)安全知識與防范技能教育

        隨著校園日趨社會化,高校由過去相對獨立、封閉的狀態走向全方位的開放,與外界的聯系日益密切和廣泛,當代大學生雖然具有較強的自立意識,但社會經驗不足,獨立生活能力較差,安全意識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不夠。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更加必耍,大學生通過學習安全知識,可以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和掌握安全防范技能,有效保護自己和幫助他人。

        三、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實踐探索

        安全,是高校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和教職工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最基本的條件和最起碼的需要。如何開展安全教育,達到安全教育的目的,是這項工作的重心。

        (一)明確責任,遂級落實

        高校領導把安全教育當做一件大事來抓。親自部署,在全院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把安全教育工作同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學科研等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真正把安全教育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擺上重要位置。高校領導與各部門負責人簽訂安全責任書,正確處理安全與教學科研的關系,把“沒有安全就沒有發展”及“安全不能說明一切但能否定一切”的理念落實到各項工作中。

        (二)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工作是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堵塞犯罪漏洞、減少治安問題,建立良好秩序的重要手段。加強對高校師生員工的安全管理,這不僅是保衛部門的工作,更需要高校全體師生員工的積極參與和配合。組織高校各級黨政領導和師生員工進一步學習國家關于高校安全穩定的相關法律法規,推動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對高校內部進行隱患排查治理與自查自糾,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隱患,確保安全。

        (三)加強保衛部門的職能作用

        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保衛部門的重要工作之一,保衛部門作為高校安全保衛工作的職能部門,在安全教育中要為高校領導當好參謀,對安全教育要達到的目標、授課內容、運行途徑和方法拿出規劃,提出主導意見,供領導決策后在全院實施,真正起到保衛部門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

        (四)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學科建議

        1.走在立法前列,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讓大學生安全教育

        進入課堂,作為學科建設,形成高校獨特的教育制度。

        2.從國家利益和高校利益出發,建立一個適應高校實際的、高智能的、有戰斗力的保衛組織,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安全教育師資隊伍。

        3.吸收相關院校安全教育的成功經驗,結合高校實際情況,以講座的形式開展安全教育,在實踐中摸索安全教育的教學內容及方式的新方法、新途徑,并在實踐中不斷加以完善。

        (五)建立適應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教學體系

        1.完善安全教育課程內容的安排。法律教育應作為安全教育課程的首要內容之一,耍用基本的法律知識來武裝大學生頭腦。在教學計劃中安排法律基礎課程,以必修課的形式講授法律知識,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根據不同年級、專業,分層次、分階段地開設《憲法》、《法律基礎》、《合同法》、《勞動法》、《教育法》、《國家安全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課程,使大學生自覺地學法、知法、懂法、守法,并學會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2.采取不同的形式開展安全教育。在大學生中開展《大學生安全知識手冊》課程,開展“三防”教育,講授防火、防盜、防自然災害性事故知識,宣講法律法規等,教授大學生安全常識,提高防范意識,掌握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

        第一,充分利用高校教學資源對大學生開展安全教育。一是必須依靠其他學生管理部門、學生工作者及學生組織等,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如把安全教育納入入學教育內容。二是在課堂和教學環節中,由任課教師結合課程內容實施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如在計算機課程中,講授有關計算機安全、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內容;在學生畢業論文撰寫中,講授有關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內容。三是發揮高校校園局域網的優勢,利用高校校園網安全教育信息,分析典型案例,進行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

        第二,創造有利條件,適時組織開展大學生模擬法庭,學法用法;定期組織公安、法院及其他法律工作者來校開展講座,以生動、直觀的案例教育大學生引以為戒。

        第三,抓住有利時機,在對新生進行入學教育和對老生進行畢業就要時,安排時間進行安全教育。在重大活動前、重要事件后,利用安全教育月、“11.9”、“12.4”等消防及法制宣傳日,結合高校實際,開展知識競賽、組織演練、觀看安全教育專題片等,在大學生中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動,增強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憂患意識。

        第6篇:網絡安全教育制度范文

        關鍵詞:教育技術;教育技術機構;職能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7)03-0016-04

        一、引言

        過近40年的建設和發展,高校教育技術中心如今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與建立初相比,無論社會變革、技術進步還是教育理念的更新都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1]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并指出:“教育技術是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隨著信息技術革命和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發展,各高校也紛紛進行教育技術工作機構的改革,將校園教育信息化作為現代教育工作的重心。當前高?,F代教育技術中心的職能定位出現模糊、弱化的問題[2],機構面臨著生存與發展的困境。分析高校教育技術工作機構職能的現狀,對現代教育技術高效服務教學等研究,具有積極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高校教育技術工作機構職能現狀

        1.機構名稱和部門設置

        AECT94定義傳入我國之初,曾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電化教育和教育技術名稱問題的大討論,94定義突顯了“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大多數高校教育技術機構進行相應的改革,以求跟上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有學者[3]以各高校網站為調查渠道,發現大部分高校經歷了機構重組及更名的過程,并且機構更名及重組時間集中在1999年之后,有高校將原電教中心與計算機中心、網絡中心合并成立新的教育技術機構,也有將原電教中心其功能進行細化拆分劃歸到其他相關部門(教務處、信息中心、資源管理設備處)等,也從側面反映出94定義對我國教育技術機構的影響。

        高校教育技術機構名稱設置種類繁多,這些名稱在叫法上共有140余種,排在前幾位的分別是: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網絡中心、網絡信息中心、教育技術中心[4],這一階段,中心的工作重心是建立多媒體課件制作室和多媒體教室、培訓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術、教會教師如何用網絡技術等充分挖掘學習資源,對教學進行管理和評價,此外,還開始建立學習網站,嘗試開發了大量的網絡課程等等。

        機構名稱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與所屬部門有關,大多數高校將教育技術機構定位為教學輔機構,有的劃歸為業務直屬部門或行政機構,有的將其納入到相應的院系設置中。

        2.職能分布

        名稱設置多樣的背后反映出高校對教育技術工作機構職能認識的模糊。事物是發展變化的,教育技術中心的職能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發展而變化著的。在日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高校教育技術機構核心職能主要體現在建設與服務方面。

        建設職能,主要包括開展數字化校園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校園數字化資源平臺的構建,網絡教學軟件的開發和應用,精品課程等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等,其中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與使用是推進高校教育教學現代化的基礎,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5];服務職能,主要為全校師生提供校園網絡服務和校級公共實驗服務,提供網絡信息服務等,為師生的教學、科研提供服務,為教師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提供指導及服務,電視新聞報道、各類宣傳片、講座專題片和大型校園文化活動攝制及有關教育技術咨詢服務等。

        如一味地維持服務和技術支持的現狀,缺乏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和先進技術應用的相關研究,將不能做好機構統籌規劃的管理工作,無法滿足高校師生基于教育技術的需求,更無法有效推進高校教育信息化進程。隨著高校發展需求的增加,中心職能開始延伸,出現了多樣化,如:管理職能,負責全校教育技術工作的規劃和管理、校園網絡和基于校園網應用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全校實驗室、實訓場所建設發展計劃的制訂和實施,管理計算機房、語音室等電教場所及設備,校園有線電視系統及廣播系統的管理,數字化校園及資源平臺的管理,網絡遠程教學的管理等;保障職能,維護和保障校園網絡的正常運行,為數字化校園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并保障其穩定運行,保障語音室、計算機基礎實驗室和教學多媒體教室的運行并承擔各類電教設備、多媒體設備的技術支持、維護和維修工作,負責校園有線電視及廣播系統的維護、維修工作,為數字化校園資源平臺提供技術支持和維護等;教學職能,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等;研究職能,開展教育技術理論的研究等;開發或生產職能,負責視頻和音頻的制作,嘗試開發優質的網絡課程。

        職能的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學改革和高校自身的健康健全發展,但也由于一些職能運用機制不完善,延伸出了職能多而不精,機構定位模糊,核心職能不明確等問題,導致中心被其他部門取代,難以取得進一步發展。

        三、高校教育技術機構職能運行中出現的問題

        1.重技術保障服務,輕教學科研

        由于受到“教育媒體觀”的影響,很多高校機構的組織者認為教育技術機構的職責就是維護好、管理好學校購置的先進硬件設備、軟件資源、校園網絡、校園有線電視等設備。盡管一些高校教育技術機構在規劃建設時出現了教學、研究等職能,但是還只是停留在與計算機基礎技術相關的課程教學層面,教育技術培訓與教師實際教學和科研需求不符。

        在研究方面,由于中心難以獲得一手資料[6],也沒有自己的學術梯隊,把科研任務交給教育技術學科教學單位的教師和學生,一方面中心人員缺乏研究和鉆研的內在動力,得過且過[7],不利中心的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教學單位的教師和學生缺乏相應的技術支持和實踐保障,導致理論脫離實踐,不利于研究工作的持續進行。

        2.教育技術培訓與教師實際教學和科研需求不符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 年)》[8]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創新教學方式的實施與教師教育信息素養和教育技術能力密切相關,要快速、有效提升高校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亟須在高校范圍內對專任教師實施現代教育技術培訓[9]。各高校近年來也通過教育技術機構為教師提供計算機技術、教學技術應用等培訓,開設了課件制作、軟件操作等課程,但傳統形式的以教育技術應用為核心的培訓漸漸難以滿足廣大教師的實際需求,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對教師教育技術的培訓有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要有教育技術基本理論知識,具備微課制作、建設在線課程、學習分析、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育教學管理、評價等能力也越來越重要,簡單的技術工具的介紹難以激發教師參與培訓的興趣。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網絡視頻資源的豐富,很多教師利用課余時間通過網絡資源的訪問即可以獲得有相關技術需要的學習視頻和文本資源。而當前培訓形式和手段上還基本保持傳統的集中授課,占用了大量教學和科研時間,進度緩慢,忽視教師的個體差異,所有教師學習同樣的培訓內容,不免會使信息素養較高的教師感到枯燥乏味,加之培訓的評價機制的不完善,讓一些教師有機可乘。

        3.資源建設不合理

        隨著信息技術變革的深入,各高校加大對數字化資源建設的投入力度,依托教育技術機構,購買大量的先進教學技術設備和軟件資源。開發制作的網絡課程資源缺乏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的科學指導和應用推廣機制,其利用率和有效性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造成資源的浪費。很多高校技術機構建立了精品課程資源庫、與在線教育平臺合作開設MOOC課程等,提供給師生交流和學習,但一些昂貴的軟件資源對于普通高校來說難以負擔。

        四、反思和建議

        1.合理規劃教育技術工作機構職能,確立核心職能和一般職能

        新時期,教育技術機構在高校教育中理論上主要作用是促進并深化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如果不能將教育技術工作職能進行合理規劃,那么樣式繁多的職能構成勢必影響到機構工作的運行效率。此外,原有的以純技術支持和服務的工作模式必然會導致教育技術機構在高校部門機構中逐步呈現邊緣化的傾向。盡管由于高校的認識不同,大部分將其歸屬為教學輔助單位或機構,在職能定位時,應立足于學校自身的發展情況,抓住現代教育技術的內涵,做好整體規劃。

        除了提供資源的支持,關于信息化政策和形式構建的校本研究、數字化資源建設和網絡平臺技術支撐研究、現代教學理念等方面的研究等可以為教育技術機構工作的展開提供相應的理論依據和支持,并將理論研究的成果運用到實際教學之中,真正做到以研究教學促進服務質量的提高。即將教育技術機構的建設與服務確立為核心職能,將管理、教學、科研等職能作為持久發展的重要保障,提高教育技術機構工作的效率,保障教育技術工作順利進行。

        2.開展教育技g工作校本研究,建立師生教學咨詢機制

        各高校應立足于自身發展特點和具體條件,開展貼近學校信息化實際發展需求的校本研究,既要涉及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研究,也要依托機構的優勢進行現代教學理念、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組織手段方法等智能技術方面的研究,把握當前新形式,更好地促進教育改革。教育技術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可以把中心作為教育技術專業學生的實習基地[10],使中心人員有更多的精力進行研究,又能讓學生學以致用,為就業打好基礎。

        (1)由教育技術機構組織建立校內的教育技術研究型團隊,進行教育技術應用實踐。一支由教育技術人員和教師共同組成的深入學科的教育技術研究型隊伍,將可以有效地實現優勢互補,進行教學設計、數字資源制作等方面的研究和實踐,滿足信息化教學需求。

        (2)制定全校性的教育技術研究項目立項計劃,并負責管理實施,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研究人員的加入。通過教育技術研究項目立項的措施,提供一定的科研經費保障,不僅可以加大教育技術研究的深度和廣度,而且能激勵教師積極將現代教育手段運用到課程實踐中。此外,教育技術機構內部人員開展教育技術理論和實踐的探討,還應該積極與學校的教師進行合作,為他們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實踐研究提供指導和技術支持,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3)建立師生教學咨詢服務機制。對師生教育技術需求進行調研和分析,幫助學校師生解決教學和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指導教師使用新型教學技術優化教學過程促進學生技能的發展,幫助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和信息處理能力。

        3.更新培訓觀念,提供促進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發展的培訓項目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11]提出“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這就需要教育技術機構在配合學校培訓任務開展時,及時轉換和更新培訓理念,培訓應首先了解教師的實際需求,個體差異,注重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的更新[12]。培訓的一些基本內容可通過視頻公開課加面授答疑的形式進行,以便教師充分利用休閑時間自主選擇所需的相關培訓教程。

        將前期側重日常教學技術工具的介紹向現代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和先進教育技術手段及新技術的推廣轉變,提供契合教師需求的培訓項目內容,例如:如何完成微課制作、如何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如何使用電子白板、電子書包等技術產品。創造一個培訓交流的環境,通過網絡視頻技術,將教師在培訓后進行分組溝通,增加教育技術學習心得討論的深度。幫助教師解決日常教學中遇到的有關理念和技術應用的困惑和疑難,促進教師隊伍教育技術能力的提高。

        4.合理布局數字化資源建設工作,建立教育技術應用推廣機制

        高校依托教育技術機構來統籌規劃建設數字化資源,大致有以下兩個途徑:①教育技術機構與專業教師進行合作,這樣既可以保障教師實際教學需求,根據學習者身心發展特點進行課程數字資源的建設,又避免教育技術機構工作脫離實際。提供優質培訓資源,促進教師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和習得的現代教育技術理論開展行動研究,從而加入到創建優質數字化資源建設的隊伍中。做到資源進專業、資源進課程、資源進課堂。②2012年出臺的新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審評指標中明確要求團隊成員應包括“教育技術骨干”,教育技術機構與學校有關部門合作,建立精品資源共享課,提供教師和學生自主選擇專業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形成校級項目立項的形式,來整合教學、研究和技術支撐等方面的力量,促進資源管理系統的建設。

        在硬件環境建設方面,各高校應有自己的實驗教室,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正在推進翻轉課堂、基于BYOD的教學等這類新型教學方式,促進主動學習,當前的多媒體教室的設計存在諸多困境,重構教室環境,創建智慧教室是一種必然趨勢[13]。2016年地平線報告也有預測:“重新設計學習空間”是在未來3-5年內推動高校教育的技術采用。

        對于普通高校來說,可以積極尋求與重點高校共享合作,依托他們的技術和資源優勢,來推進自身數字化資源的建設,也可以充分利用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的相關資源,這樣避免了運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構建一個技術保障不成熟的平臺,也節省了一定的平臺維護和維修費用,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去開展適合本校信息化發展的教育技術工作。無論重點高校還是普通高校的教育技術機構都應積極建立教育技術應用推廣機制,提高優質教育技術資源的利用效率,保持教育技術機構在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5.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并積極推行“教育技術中心管理規章制度”,管理者要做到知人善用,人盡其才,加強自身人才結構建設,遵循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14]提出的“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網絡安全教育和培訓,建立從業人員的崗前培訓和崗位繼續教育制度,提高全體人員的網絡安全意識,提升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和水平”。加強校企合作,“整合教研、電教、信息、裝備等教育系統專業機構的力量,充分利用相關企業專業化服務的優勢,形成合力,為學校、師生等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

        五、結論

        教育技術中心職能定位的問題,是當今高校教育技術工作推進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這不僅關系到中心的長遠、良性發展,也關系到高校教育改革的質量和學校信息化進程。高校教育技術機構正面臨“弱者淘汰,適者生存,強者發展”的考驗,它的職能定位要與時俱進[15]。除了正確定位和轉變工作職能外,更為重要的是教育技術中心工作人員必須清楚認識到自己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16],合理規劃教育技術工作機構職能,確立核心職能和一般職能,更新培訓觀念,提供促進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發展的培訓項目,開展教育技術工作校本研究,建立師生教學咨詢機制,合理布局數字化資源建設工作,建立教育技術應用推廣機制,完善管理制度,保障職能的有效l揮。

        參考文獻:

        [1][11]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DB/OL].http://,2010-10-01.

        [2]陳文,李慶華,施芝元.高?,F代教育技術中心的新型職能定位[J].現代教育技術,2013(6):47-51.

        [3][4]熊秋娥,盛麗華,吳海燕.我國高校教育技術組織機構的沉浮及成因[J].現代教育技術,2013(11):60-65.

        [5]何曉青,柯和平.高校三級資源體系的建構與實踐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10(3):72-75.

        [6]秦杰.加強高?,F代教育技術中心建設的策略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0(9):31-32.

        [7]丁衛澤.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在教育技術專業建設中的作用[J].中國電化教育,2008(12):16-19.

        [8]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DB/OL].http:///ewebeditor/uploadfile/2012/03/29/20120329140800968.doc,2012-04-01.

        [9]梁存良,鄧敏杰.基于TPACK的高校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設計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5(4):45-51.?

        [10]王潤蘭,王躍生,黃金輝.對教育技術學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2007(5):26-29.

        [12]魚霞,毛亞慶.論有效的教師培訓[J].教師教育研究,2004(1):14-19.

        [13]黃榮懷,胡永斌,楊俊鋒,肖廣德.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開放教育研究,2012(2):22-27.

        [14]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通知[DB/OL].http:///xxh/focus/zc/201606/t20160621_1417428.shtml,2016-06-07.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州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 | 亚州成a人片在线观看高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 | 亚洲国产人成中字幕 | 色五月激情五月亚洲综合久久 | 热久久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