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繼電保護的保護方式范文

        繼電保護的保護方式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繼電保護的保護方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繼電保護的保護方式

        第1篇:繼電保護的保護方式范文

        【關鍵詞】電網調度;繼電保護運行方式;斷路器

        引言

        繼電保護,即利用繼電器等繼電保護裝置保護電力系統及其元件在故障中不受損害的過程。當有故障發生時,可自動切除故障設備,或發出報警信號引起值班人員的注意,以避免故障蔓延。繼電保護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隨著電網事業的發展,管理難度增加,調度操作愈發頻繁。在此情況下極易發生繼電保護功能缺失、新投系統穩定性差等故障,影響到系統安全。所以在操作過度中,必須認真分析繼電保護的特殊問題,如何選擇較為適宜的運行方式是當前考慮的重點問題。

        1 旁路斷路器代路過程中的保護分析

        某地的變電站均為20KV,負責著城市的輸變電工作,因是多路供電,需要用旁路母線與另一條電線相連。按照變電站的接線方式,旁路斷路器可分為以下兩種形式:

        1.1 轉代線路斷路器

        以其中#4變電站為例,選擇旁路241斷路器代旁路211斷路器,對旁路代路中的保護方式進行分析。241斷路器以微機高頻閉所保護LFP-902A為配置裝置,該裝置屬于高頻閉鎖保護,收發信機使用的是來自于江蘇宏圖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頻繼電保護收發信機。

        211線配置數字式危機高壓線路成套快速保護LFP-901A型裝置,該裝置屬于允許式光纖方向保護,以深圳巨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光端機作為光纖接口。當前者代替后者時,只可切換微機高頻閉鎖保護為旁路,而不能切換光纖保護。

        實際中應按如下步驟進行操作:先對241的保護定值加以正確的調整,投入241保護及重合閘,注意不投高頻保護;當斷路器能夠正常為母線充電后將其拉開,隨后退出211兩側微機方向光纖保護;將241旁路合閘及斷路器合上,同時將211斷路器斷開,并退出211兩側微機高頻閉鎖保護;接著將211高頻保護切換至旁路,通道試驗正常;投入241斷路器高頻保護,將211斷路器轉檢修。

        需注意的是,在轉代操作中,若兩組母線被兩組斷路器跨接,極易出現操作失誤,所以常將斷路器及被代路斷路器分配于同一條母線上。如果主變斷路器的接線方式能夠由旁路斷路器所代,為了不出現主變差動保護誤動的情況,應在241斷路器合閘前對其主變縱差電流互感器進行仔細檢查,確保端子處于正確的位置。

        1.2 轉代主變斷路器

        在旁路斷路器轉代主變斷路器的過程中,一旦主變斷路器停止工作,需將主變保護電流回路切換至旁路斷路器TA,以維持主變保護穩定運行。切換前后的TA變比可能有所不同,此時應重點考慮主變差動。在TA切換時,若主變、旁路斷路器的TA值一致,需在旁路斷路器閉合前將其縱差TA端子改為“接入”;閉合且主變斷路器被拉開后,將主變斷路器縱差TA端子改為“短接”。如此可防止出現差動回路差電流,進而降低保護誤動作的發生率。旁路TA作為差動保護的一側接入,為保證系統安全,盡量在主變保護中增加1側電流回路,并將其與旁路TA相連。根據對旁路閘刀信息的分析,判斷該電流是否計入差動回路及切換相應后備保護所用電流和定值。

        2 新間隔投運中的保護分析

        2.1 新間隔啟動送電

        該地變電站的接線選擇的是雙母線代旁路的方式。因為是新線路,在啟動后新間隔保護未能發揮應有效果,因此使用旁路斷路器代替。先空出一段母線,并將旁路母線代新間隔運行在空母線上,然后利用旁路斷路器沖擊新線路,待沖擊正常便恢復新間隔運行。未正式啟動前,將母差和失靈保護退出,開展相關回路的接入傳動試驗。確定傳動正確后,可將失靈保護投入使用,在合環并確定向量檢查無誤后,方可將母差投入使用。在投入新間隔帶方向保護時,需合理選擇后備保護,此處選擇母聯過流保護。因充電方式是由線路保護代替的,為保證線路縱聯差動保護對線路以及被充電間隔故障能夠快速可靠動作,對于閉鎖式保護,可關閉充電側收發信機電源;而允許式保護,需將接口裝置改為“自環”的方式運行。如果新間隔充電結束,在合環前,需恢復原來的保護通道方式。

        2.2 使用母聯斷路器配置的充電保護

        若是自動投入的短時作用過流保護,其投入與退出主要受斷路器跳閘位置繼電器常開接點影響。如果斷路器在合閘位置,便可判斷為投入保護,達到電流定值和時間后動作。否則,判斷跳閘位置繼電器接點返回后,經固定延時退出保護。因為該保護投入時間較短,可有效避免漏投、漏退的現象。

        若是人工投入的長時作用過流保護,其投入與退出則受人工控制。充電中或充電后臨時作為被充電設備的輔助保護,可認為控制其作用的發揮程度。但該方式易出現漏投、漏退的情況。

        3 設備操作對母差保護方式的分析

        3.1 母線電壓互感器TV檢修操作

        雙母線一組TV檢修,一次運行方式不變,只將兩組TV二次并列,母差和失靈保護跳開母聯斷路器后,如故障在TV檢查的母線,則其電壓閉鎖元件將可能返回,因此造成母差或失靈保護無法出口而拒動。如果母差保護動作作于母聯斷路器上且沒有時間差時,并沒有上面的風險。較為適宜的做法是母差白虎投入單母線運行方式,將母聯斷路器轉為死斷路器,將將電壓切換開關打在運行TV處或采用單母線運行方式。

        3.2 一組母線檢修或清掃工作結束恢復操作

        若母線差動保護采用的是雙母線固定方式,則一旦該方式遭到破壞,應退出母線充電,因為母線故障時沒有選擇性,盡管在區外故障時不會發生誤動。在此連接方式之外,若其他類型的雙母線差動保護投“有選擇”的方式,則在母聯作為向后檢修后的母線充電時可以不退出。若是單母線運行,且母差保護自動或人工改投“非選擇”方式,母聯向母線充電時,若母差不退出,充電前需恢復為“有選擇”方式,所以不退母差有“非選擇”的風險。

        4 故障恢復操作規程中的保護分析

        從現狀來看,多數保護無需專門的重合閘后加速外部回路,僅個別類型保護需要專門的手合后加速回路。手合斷路器需要加速被保護線路時,僅投入該線路保護的加速壓板。向母線充電、其間斷路器向一條線路充電時需注意不能誤加速相鄰線路的保護,以免擴大停電范圍。

        5 結束語

        作為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繼電保護負責者系統元件的安全,意義重大。為適應新形勢下的要求,繼電保護運行方式不斷改進,繼電保護裝置推陳出新,如今微機保護已得到廣泛應用。調度人員和繼電保護工作者應積極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技能,確保繼電保護裝置能夠正常發揮作用,以維護系統安全。

        參考文獻:

        [1]唐小紅.淺談電網調度運行中的相關舉措[J].電源應用技術, 2013(12).

        [2]盧江.規范調度運行工作、確保電網安全穩定[J].中國電力教育, 2010(7).

        第2篇:繼電保護的保護方式范文

        關鍵詞 接地故障;TN;TT;IT

        中圖分類號 TU8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3)012-0084-01

        筆者曾查閱沈陽電氣消防電氣研究所的關于近幾年電氣火災的消防統計,其中低壓線路故障造成火災的比例占60%之多,足見接地故障保護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最新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2011也將此作為一個章節進行規范,因此設計人員在設計時一定要注意;這里主要論述防電擊保護分類為I類的電氣設備的接地故障保護。

        1 何為接地故障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2011規定接地故障是指帶電導體和大地之間意外出現導電通路。

        發生接地故障時,若不能及時切斷故障電路,與它有關聯的電氣設備和管道的外露導電部分對地和裝置外的可導電部分之間存在故障電壓,此電壓可使人身遭受電擊,也可因對地的故障或火花引起火災或爆炸,造成嚴重生命財產損失。保護方式還因接地型式和故障回路阻抗不同而不同。

        2 不同接地型式下的接地故障保護

        我國低壓變配電系統接地制式,等效采用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準,即TN、TT、IT三種接地方式,因N線和PE線的組合方式不同,TN系統又分為TN-C、TN-S、TN-C-S三種。

        2.1 TN系統下的接地故障保護

        TN系統中配電線路的間接接觸防護電器的動作特性,應符合下式,

        ZS·Ia≤U0 (1)

        ZS—接地故障回路的電抗即相保回路的阻抗,包括故障電路流經的相線、保護線、變壓器的阻抗(Ω);

        Ia—流經故障回路的電流,此電流的大小應能保證電器在規定時間內自動切斷故障回路(A);

        U0—相導體對地標稱電壓(V);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2011對故障回路的規定時間做了如下規定:

        5.2.9 TN系統中配電線路的簡介接觸防護電器的切斷故障回路的時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電線路或僅供給固定式電氣設備用電的末段線路,不宜小于5s;

        2)供給手持式電氣設備和移動式電氣設備用電的末端線路或插座回路,TN系統的最長切斷時間不應小于表5.2.9的規定

        表5.2.9 TN系統的最長切斷時間

        相導體對地標稱電壓(V) 切斷時間(s)

        220 0.4

        380 0.2

        >380 0.1

        當采用帶瞬時或短延時脫扣器的斷路器做接地故障保護時,如按斷路器標準GB14048.2-2001《低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 低壓斷路器》規定,應滿足:

        Ia≥1.3Iset (2)

        Iset—瞬時或短延時脫扣器的整定電流

        對同一斷路器,由于短延時脫扣器的整定電流通常只有瞬時脫扣器整定電流的1/5~1/3左右,更容易滿足上式;

        2)當采用帶零序電流保護的斷路器時,零序電流保護整定值Iset0必須大于正常運行時PEN線中流過的最大三相不平衡電流、諧波電流、正常泄露電流之和,而在發生故障時必須動作。建議零序電流保護整定值Iset0按下列兩式確定:

        Iset0≥2.0IN (3)

        IN(G)≥1.3Iset0 (4)

        IN—配電線路正常運行時的零序電流值;

        IN(G)—發生接地故障時檢測的零序電流。

        IN通常不超過計算電流Ic的20%~50%,零序電流保護整定值Iset0可整定在長延時脫扣器電流Iset1的50%~60%為宜,同時必須滿足式(4)的要求;

        零序電流保護適用于TN系統,但不適用于諧波較大的系統

        3)當采用帶有剩余電流保護的斷路器時,剩余電流保護整定值Iset4應大于正常運行時線路和設備的泄漏電流的2.5~4倍,同時還應符合下式:

        IPE(G)≥1.3Iset4 (5)

        IPE(G)—發生接地故障時檢測的剩余電流

        2.2 TT系統下的接地故障保護

        TT系統配電線路間接接觸防護電器的動作特性,應符合下式要求:

        RAIa≤50V (6)

        RA—外露可導電部分的接地電阻和保護導體電阻之和(Ω)

        故障回路阻抗大,故障電路小,且其故障點是難以估計的接觸電阻。因此TT系統的故障回路阻抗和故障電流是難以估算的,它不能用TN系統的公式(1)來驗算保護的有效性。在切斷接地故障前,TT系統外露導電體呈現的對地電壓仍然超過50V,因此仍需按規定時間切斷故障,當采用反時限特性過電流保護電器時,應在不超過5s的時間內切斷故障,但對于手握式和移動式設備應按接觸電壓來確定切斷故障時間,這實際上是難以做到的。所以TT系統通常用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并應滿足式(5)。

        2.3 IT系統下的接地故障保護

        2.3.1 第一次接地故障

        IT系統有兩種型式,即電源中性點對地絕緣或經接地阻抗(約1000 Ω)接地,正常工作的IT系統如一相發生接地故障(被稱作第一次接地故障),中性點對地絕緣的IT系統的接地故障電流決定于另外兩相對地的電容值;中性點經接地阻抗接地的IT系統的故障電流則受接地阻抗的限制;因此IT系統的接地故障電流很小,可以繼續工作。這是此系統的最大優點。為保證人身安全,它要求發生接地故障時發出信號,裝置內的接觸電壓不大于

        50V,即如下式:

        RA·Id≤50V

        RA—外露可導電部分的接地極電阻(Ω);

        Id—相線和外露可導電部分間第一次短路故障的故障電流(A),它計及泄漏電流和電氣裝置全部接地阻抗值的影響。

        2.3.2 第二次接地故障

        外露可導電部分單獨接地的IT系統,如兩次接地故障都發生在同一相,對人身并不構成危險,如發生在異相,則故障電流經兩個接地極電阻形成回路,其保護要求和TT系統相同。當外露可導電部分采用共同的接地極時,故障電流不經接地極,而經PE線構成回路,其保護要求和TN系統相同。這時應滿足如下要求:

        不配中性線時

        配中性線時

        ZS—包括相線和PE線在內的接地故障回路阻抗

        ZSS—包括相線、中性線和PE線在內的接地故障回路阻抗

        Id—保證保護電器在固定時間內自動斷開故障電路的動作電流

        3 結語

        如上述各接地制式下的接地故障保護原理可以看出,TN系統下的接地故障電流最大,通常用短延時或瞬時過電流脫扣器就可滿足要求,如不滿足則增加零序電流保護或剩余電流保護;TT系統下的故障電流較小,用短延時或瞬時過電流脫扣器基本是不可能滿足要求的,所以一般采用剩余電流保護裝置(RCD)來保護;IT系統的接地故障電流更小,在此故障電流下系統仍可工作,一般不做保護,僅由絕緣監測器發出信號。

        參考文獻

        [1]GB50054-2011中機中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編.低壓配電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1.

        第3篇:繼電保護的保護方式范文

        關鍵詞:電流互感器 飽和 差動保護 誤動作 伏安特性試驗

        近年來,廣東省內多個發電廠出現過高壓廠用變壓器或起動-備用變壓器在區外故障時或廠用大容量電動機起動時差動保護誤動作的情況。究其原因,除個別是因為整定值的問題外,大多數是因電流互感器特性不理想甚至飽和而導致的。

        眾所周知,設計規程中對電流互感器的選型有嚴格的規定,要求保護用的電流互感器在通過15倍甚至是20倍額定電流的情況下,誤差不超過5%或10%,即不出現飽和。而上面提及的出現差動保護誤動的情況,無一例外地都選用了保護級的電流互感器。經過對幾個電廠的大容量電動機起動電流的核算,最大容量的電動機起動時電流大概是變壓器額定電流的3~5倍,遠達不到電流互感器額定電流的15倍。那為什么差動保護還會因為電流互感器飽和而誤動呢?

        下面就電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對保護的影響及其檢驗方法進行探討。

        3試驗

        以一次電流互感器的試驗為例,說明通過伏安特性試驗確定電流互感器飽和點的方法。

        試驗的電流互感器的額定變比為300 A /5 A,二次額定負載為0.2Ω。

        3.1電流互感器變比試驗

        用電阻約為0.2Ω的導線短接電流互感器副方繞組,從原方通入電流并逐漸加大直至副方電流明顯呈飽和狀態。試驗中除測量原、副方電流外,同時測量副方繞組的端口電壓。試驗接線如圖2,其中的電壓表為高內阻表。試驗數據見表1,圖3是根據表1數據所描的曲線。

        第4篇:繼電保護的保護方式范文

        [關鍵詞]電力系統 繼電保護 干擾原因 防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TM121.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46-0023-01

        當系統出現意外情況時,繼電保護裝置會自動發射信號通知工作人員,有關工作人員就能及時處理故障,解決問題,恢復系統的安全運行,同時,這種裝置還可以和其他設備相協調配合,自動消除短暫的故障。因此,加強繼電保護管理是供電系統安全運行的可靠保障。

        一、繼電保護的重要性及任務

        1、重要性。繼電保護工作作為電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責任大、技術性強、任務繁重。繼電保護工作人員每天面對諸如電網結構、保護配置、設備投退、運行方式變化及故障情況等各種信息,對它們進行正確的分析、處理和統計,工作十分繁重,并且上下級局之間、局與各廠站之間存在著許多重復性數據錄入及維護工作。為了減輕繼電保護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開發繼電保護信息管理系統已成為電網發展的一個必然要求。

        2、主要任務。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管理系統的主要任務是對繼電保護所涉及的數據、圖形、表格、文件等進行輸入、查詢、修改、刪除、瀏覽。由于管理對象層次多、結構復雜、涉及幾乎所有一、二次設備參數、運行狀態、統計分析、圖檔管理甚至人事信息等事務管理,各層保護專業分工較細,這使得數據庫、表種類很多,利用管理系統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數據使用的準確性。

        在電力系統中,存在如保護裝置軟件設計不完善、二次回路設計不合理、參數配合不好、元器件質量差、設備老化、二次標識不正確、未執行反措等諸多原因,導致運行的繼電保護設備存有或出現故障,輕則影響設備運行,重則危及電網的安全穩定,為此,必須高度重視繼電保護故障排除,認真、持久地開展好繼電保護信息管理工作。

        二、繼電保護的干擾因素

        2.1 雷擊

        當變電站的接地部件或避雷器遭受雷擊時,由于變電站的地網為高阻抗或從設備到地網的接地線為高阻抗,都將因雷擊產生的高頻電流在變電站的地網系統中引起暫態電位的升高,就可能導致繼電保護裝置誤動作或損壞靈敏設備與控制回路。

        2.2 高頻干擾

        如果電力系統在隔離開關的操作速度緩慢,操作時在隔離開關的兩個觸點問就會產生電弧閃絡,從而產生操作過電壓,出現高頻電流,高頻電流通過母線時,將在母線周圍產生很強的電場和磁場,從而對相關二次回路和二次設備產生干擾,當干擾水平超過裝置邏輯元件允許的干擾水平時,將引起繼電保護裝置的不正常工作,從而使整個裝置的工作邏輯或出口邏輯異常,對系統的穩定造成很大的破壞。高頻電流通過接地電容設備流人地網,將引起地電位的升高。

        2.3 輻射干擾

        在新時期,電力系統周圍經常會步話機和移動通信等工具,那么它的周圍將產生強輻射電場和相應的磁場。變化的磁場耦合到附近的弱電子設備的回路中。回路將感應出高頻電壓,形成一個假信號源,從而導致繼電保護裝置不正確動作。

        2.4 靜電放電干擾

        在干燥的環境下,工作人員的衣物上可能會帶有高電壓,在穿絕緣靴的情況下,他們可以將電荷帶到很遠的地方,所以當工作人員接觸電子設備時會對其放電,放電的程度依設備的接地情況,環境不同而不同,嚴重時會燒毀電子元件,破壞繼電保護系統。

        2.5 直流電源干擾

        當變電所內發生接地故障時,在變電站地網中和大地中流過接地故障電流,通過地網的接地電阻,使接地故障后的變電站地網電位高于大地電位,該電位的幅值決定于地網接地電阻及入地電流的大小,按我國有關規程規定其最大值可達每千安故障電10V。對于直流回路上發生故障或其它原因產生的短時電源中斷接電源的干擾主要是直流與恢復,因為抗干擾電容與分布電容的影響,直流的恢復可能極短,也可能較長,在直流電壓的恢復過程中。電子設備內部的邏輯回路會發生畸變,造成繼電的暫態電位差,從而影響整個保護系統。

        三、加強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方法及措施

        3.1 協調配置保護人員

        在繼電保護中,調度、繼保、運行人員都會參與到其中。三方必須傲到步調一致,思想統一。使三方人員合作意識與新型保護一道跟上去。擺好自己的位置。要明確繼保人員與電網調度和基層運行人員一樣。是電網生產的第一線人員,工作一樣,目標一樣。

        3.2 完善規章制度

        根據繼電保護的特點,健全和完善保護裝置運行管理的規章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繼電保護設備臺賬、運行維護、事故分析、定期校驗、缺陷處理等檔案應逐步采用計算機管理跟蹤檢查、嚴格考核、實行獎懲。有效促進繼電保護工作的開展。同時電力系統在管理中應加強對繼電保護工作的獎懲力度,建議設立年度繼電保護專業勞動競賽獎等獎項,并制定獎勵辦法進行獎勵,從而增強繼電保護人員的榮譽感和責任心。

        3.3 對二次設備實行狀態監測方法

        隨著微機保護和微機自動裝置的自診斷技術的發展,變電站繼電保護故障診斷系統的完善為電氣二次設備的狀態監測奠定了技術基礎。對保護裝置可通過加載在線監測程序,自動測試每一臺設備和部件。一方面應從設備管理環節人手,如設備的驗收管理,離線檢修資料管理,結合在線監測來診斷其狀態。另一方面在不增加新的投入的情況下,應充分利用現有的測量手段。

        3.4 注重低壓配電線路保護

        在我國,無論是城市內配網線路,還是農村配網線路,一般都以10kV電壓等級為主,但是10kV配電線路結構特點是一致性差。同時還要根據一般電網保護配置情況及運行經驗,利用規范的保護整定計算方法,各種情況均可計算,一般均可滿足要求。

        3.5 實行繼電保護智能化與網絡-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如神經網絡、遺傳算法、進化規劃、模糊邏輯等在電力系統各個領域都得到了應用,在繼電保護領域的應用也逐步開始。在新時期,計算機網絡作為信息和數據通信工具已成為信息時代的技術支柱,它深刻影響著各工業領域,也為各工業領域提供了強有力的通信手段。

        到目前為止,除了差動保護外,所有繼電器保護裝置只能反應保護安裝處的電氣量。繼電保護的作用也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縮小事故影響范圍。這主要是由于缺乏強有力的數據通信手段。顯然,實現這種系統保護的基本條件是將全系統各主要設備的保護裝置用計算機網絡聯接起來,亦即使現微機保護的網絡化,這在當前的技術條件是完全可能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繼電保護時,一定要按原則將各種因素充分考慮,以保證繼電保護動作不失配、不越級。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后,要系統進行全面、仔細的分析。

        參考文獻

        [1] 來美英,來運梅. 電力系統的調壓措施[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6(09)

        [2] 程廣民. 電力系統狀態監測的方法與現狀分析[J]. 科技資訊. 2007(16)

        第5篇:繼電保護的保護方式范文

        在國防、通信等相關領域中,寬帶射頻大功率放大器是發射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領域中往往需要用到由多個功率管合成輸出組成的幾百瓦乃至數千瓦等級的功放。如此大的功率等級必然對供電、散熱都有很強的要求,加上復雜的合成、匹配電路,這其中任意一環的故障往往就會引起價值昂貴的功放不可逆的損壞,通常表現為無功率輸出或者功率達不到額定值,從而影響整個發射系統的性能,甚至使發射系統癱瘓,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因此,寬帶射頻大功率放大器必須具備完善有效的保護電路。

        現有的功放保護電路雖然也具備了完善的各種故障的保護功能,諸如駐波保護、過流保護、過熱保護、過欠壓保護、過激勵保護等,但是,這種電路的保護響應是滯后的,只能在故障已經發生后發現故障,再做出防止故障進一步擴大的相應保護措施,諸如斷電、停止發射等,從本質上看是一種事后彌補行為。而此時,功放往往已經發生了不可逆的損壞。以發射機系統中常見的駐波故障(通常由于功放輸出端開路造成)為例,當發生輸出開路等情況時,首先要等待耦合檢波電路對發生的變化做出響應并傳給控制板,然后控制電路再據此作出判斷,并進行相應的處理,如切斷功放模塊的偏置電壓供電等。從發生開路到功放最終退出發射工作狀態,這段保護響應時間可能要數十μs,然而“脆弱”的功率管對于駐波狀態下反向大功率的承受時間往往是非常短暫的,甚至不足這數十μs。實際工作中發現,等真正保護時,很多功率管已經發生了或大或小的損傷。其它各種故障保護的情況也類似。因此,很有必要對現有功放控制保護電路作出從設計理念到具體實現的徹底改變,實現真正的保護功放不受傷。方案設計

        新的實時保護電路設計的出發點就是要防患于未然,能夠在故障發生前根據監測到的參數變化趨勢作出合理判斷并采取相應措施。為此,對可能造成大功率功放損壞的幾個主要原因的相關檢測量作出歸納和整理,如圖1所示。

        傳統的保護電路只是在檢測量已經發生了標志著故障的巨大改變后才做出響應,而對這中間的變化過程是不問的。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對上述參數進行實時檢測比較,就有可能及時發現故障趨勢,從而在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性故障之前提前采取相應預防措施。

        還是以大駐波為例。大駐波狀態的判定是由上述正反向功率檢波電壓的比值決定的。如果能夠實時獲取這個比值,并與前一次測量的結果進行比較而不是只與一個預設的固定門限比較,就有可能在發生駐波值突然異常升高,意味著有可能發生大駐波狀況的前夕及時發現故障趨勢并作出反應,采取降額或者停止發射等方式應對,爭取到寶貴的數十μs時間,從而達到保護功放的目的。其軟件循環流程如圖2所示。

        電流的處理流程也是類似。單片機需要通過AD芯片不斷讀取各個功放模塊的電流數據,不斷地進行比較,判斷是否存在電流過大或者模塊間電流不平衡的狀況。由于這個電流檢測處理流程是實時的,而電流不會發生突變。這樣就可以在達到危險狀態之前成功進入保護模式。

        總之,該設計的核心思想就是對各狀態參數的變化趨勢而非絕對值進行監測,根據趨勢在達到危險狀態之前就做出故障判斷,盡早保護,從而把損失降到最小。

        在具體電路設計中,上述故障檢測參數輸出都是數字量,需要由單片機參與進行處理。同時圖1中前兩類故障對實時性都有較高要求,因此都需要單片機進行實時檢測處理。這樣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即單片機一“芯”不能二用,無法同時對各個故障都進行實時監測,若采用輪流查詢的辦法,因為電流路數往往較多,AD檢測時間較長,這樣事實上就起不到及時保護的作用,且各種故障中斷容易導致軟件沖突。何況同時單片機還要承擔響應級別更高的通信功能,必須實時響應控制臺通過通信口對功放下達的控制指令,也就是說在一個初步的功放控制電路設計里,起碼有三個任務需要實時處理。因此,傳統的以單片機為主構成的控制電路無法適應實時保護技術的要求。而由于可靠性、印制板體積、成本等的考慮,同時采用三顆單片機來完成的辦法也是非常不經濟的。

        這種情況下,國產的LsO52系列單片機無疑是非常勝任的。該系列單片機是基于51核的增強型單片機,具有以下特點:

        (1)速度快,最高輸入頻率可達40MHz:

        (2)有大的Flash空間,可達64K:

        (3)有兩+DART口;

        (4)片上自帶12C\sPI\One Wire等常用外設接口……

        但是,該單片機最大的亮點還在于它采用了自有專利的L體系結構,實現了多核并發處理引擎。該單片機可以同時并發的執行三道應用程序而互不干擾。這樣,我們就可以該三核單片機為核心部件設計新的實時保護電路了。

        設計實現

        功放的保護主要是通過控制功放的偏置電路的通斷來控制功放管的偏置電壓供電實現的。當偏置電壓加上時,功放模塊可以在輸入激勵信號的作用下正常輸出功率,而一旦切斷偏置電壓,則不再響應,進入保護模式。

        在本設計中,采用一片多核單片機為核心器件處理必須實時執行的操作,另以一片高速CPLD EPM240圖4單片機軟件流程示意圖做接口控制及其它功能。同時采用了MAXIM公司的AD檢測芯片MAXll54做電流檢測。MAXll54是一款十通道,十位的AD檢測芯片,可以檢測八路外部輸入模擬量。除此之外,它還具有以下特點:

        (1)各個通道在配置完成后可以獨立自主的對該通道進行不間斷測量,自動更新檢測數據,而無需單片機參與,從而大大提高了AD讀取速度:

        (2)每個通道均可以獨立設定相應的上限和下限告警門限,產生超限中斷:

        (3)每個通道均可以設定各自的平均次數和報警累計次數,從而可以極大的降低錯誤率。

        因此,MAXll54非常適合于在功放中對各個功放模塊的電流進行實時監測。

        系統組成如圖3所示,系統設計的核心是由三核單片機LSO52A和Altera公司的CPLD芯片EPM240T100組成的。控制端通過422接口向功放發送通信指令以及收發控制、功率檔等信息,而功放則在其控制下進行工作,一旦發生任何故障,由CPLD匯總后輸出一個故障告警反饋給控制端,同時進入保護狀態。

        CPLD芯片主要承擔邏輯綜合:輸出分路、驅動;保護處理等功能。由于過欠壓等狀況對設備損害程度較低,允許一定時間內繼續工作,因此該部分保護電路是直接通過比較器比較檢測電壓與預設門限,將比較結果傳到CPLD進行邏輯判斷即可,無需進行預判。

        LSO52A單片機在本設計中充分發揮了其三核特性。三核同時全速運行,相當于三個單片機并行工作。A核執行駐波實時監測和處理程序:B核執行各模塊電流檢測和處理程序:而c核主要用于響應控制端的UART通信。同時,由于過熱保護的響應時間要求比前兩者略低,還可以在通信的間歇期進行溫度檢測處理。

        A核和B核程序各自獨立控制一片MAXll54。分別執行正反向功率檢波電壓的檢測和各功放模塊電流的實時檢測功能。同時還可以分別設置反向功率檢波電壓的上限值以及各個模塊電流檢測的上下限值,通過中斷口向單片機發出超限告警,在執行實時監測預判斷功能的同時還使能了MAXll54芯片自身的過限報警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芯片特性,進一步提高功能靈活性。這樣A核和B核就可以同時分別執行駐波和電流的實時監測比較功能,實現針對大駐波及電流不平衡等危害程度極大的故障狀況的主動保護處理。

        在此系統中,A、B、c三核的程序流程示意圖如圖4所示。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對于其中B核的電流平衡比較算法,由于正常工作時,各模塊電流應該是比較接近的,因此為了快速與簡便,實際算法是每一路電流檢測結果直接與一個常量相減,若某一路相減的結果超過了范圍,則說明有電流不平衡的趨勢,單片機就可以立即通知CPLD進行相關處理。此外,若某一路功放模塊的電流在正常工作時變得極大或極小,也可以直接觸發MAXll54的超限告警中斷輸出,從而同時實現了對于功放的模塊電流不平衡保護和電流過大/過小的雙重實時保護。

        A核也是如此。既可以實現對駐波狀態變化趨勢的實時監測判斷,同時還能利用MAXll54的中斷輸出特性,當反向檢波電壓極大時以中斷方式通知單片機立即采取保護措施,實現全面的駐波保護。

        c核程序承擔實時串口通訊與溫度檢測保護功能。其溫度檢測設計參見文獻。

        這樣,就實現了以一塊MCU執行通信功能并同時對功放的駐波、電流、溫度進行實時監測,從而實現了我們對功放實時保護的設計初衷,能夠盡早介入,使設備免于損傷。

        結束語

        通過采用獨具特色的三核單片機和功能強大的AD轉換芯片,以及CPLD,可以實現對射頻大功率放大器的實時保護功能,從而解決困擾發射機系統的一大可靠性保障難題。其核心思想就在于對功放的狀態參量進行全面實時監測判斷,不斷地與上一次檢測結果比較以獲得狀態變化趨勢,在達到損傷狀態前介入保護。而實現的關鍵在于能夠同時并發執行對不同參數的監測處理程序,這正是多核處理器的優勢所在。

        第6篇:繼電保護的保護方式范文

        關鍵詞:變頻電源;調壓;過壓保護

        在飛機電源系統上,其主要就是運用的400Hz的恒定頻率的交換電源,經過恒定轉速保證發動機轉速的恒定,對發電機出現的超頻率現象進行有效的控制,對于這類電源使用效率相對較低,可以適應很多的發電系統不能有效啟動的發電機。對于變頻電源系統可以很好地消除這種影響,對于發電機齒輪之間的運動,在對飛機電源進行有效傳輸的時候,保證電流在360~800Hz的交換電。交換的電源系統為了更好的提高使用的效果,需具有O置簡單、重量較輕、體積比較小、能量轉換效率高、功率輸出高、可靠性高的優勢,關于發動機的使用效率,在實際運用的時候要對飛機電源系統進行全面的分析,對變頻系統在轉速應用中提高使用效率,同時要具備電壓回升速度快和電壓較高的特點,是在控制變頻發電機輸出電壓的設計中主要作用,在生產中出現的高壓問題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及時有效地保護使用裝置,成為變頻電源系統中有效的優勢。

        1 飛機電源系統工作原理

        1.1 發電機的結構

        目前對機電源系統的設計相對十分重視,在對電源系統中出現的過壓問題需要進行有效的解決,保證電源的整體的穩定性。其中發電機在不斷的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對飛機電源系統進行設計保護,內部結構也要進行充分的分析,保證內部結構的整體效果。在飛機主體發生變化的時候,需要對電機頻率進行有效的控制,當電機運轉時要對磁場進行分析,在產生交流電的時候分析電源系統的使用可行性,對于三相交流電通過在磁場條件小放大,在經過旋轉電流器進行分析,保證發電機定子上產生的三相交流電,有效地為飛機提供電源。

        1.2 飛機電壓的調壓和保護原理

        在飛機電源系統出現失常的情況下,需要對發電機進行全面的供電設備,也就需要準備備用電源,通過變壓調節電流為直流供電設備,對于使用的同步發電機在調節電源系統中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控制電源系統。對于APU系統不斷檢測發電機的輸出電壓,通過對內部電壓進行有效的調節保證電流的輸出情況,對發電機的磁場進行改變,對電壓進行調節控制。當出現磁場同時為APU系統供電,應對發電機輸出電壓進行檢測,保證電壓的極限輸出效果,可以檢測過壓問題,這個時候就可以對磁場供電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處理,斷開發電機的接收器,及時把發電機和飛機電源系統斷開,對出現的故障進行處理。

        2 飛機電源系統的電壓極限和安全性要求

        由于變頻發電系統就是通過對電源系統的同步發電進行的,轉速具有較高的控制性,對于每一臺發電系統來說,其轉速規模都可以達到10800~24000rpm。因此,對于變頻電源系統可以有效的回升電壓的特點,必須有效控制變頻發電系統輸出的電壓,保證在使用的范圍中;同時發電過程中必須對出現故障及時的處理,才能更好的保障供電設備不受損壞,變頻發電機的輸入電壓極限和故障處理的安全性要求在相關規范要求和航天要求中有所規定,具體介紹如下:

        2.1 規范要求

        MIL-STD-704F規定了正常工作情況下變頻發電機輸出電壓的穩態和瞬態的特性參數。對于一些正常工作中主要包括電設備的使用,以及發電機的轉速的變化,通過對電壓的調節,更好地保證電源的同步和聯系,以及對外部電源的提供。在轉換電壓的時候要對供電系統進行分析調節,同時需要對工作進行正常的維持,保證原來工作的準確性要求。在使用正常的條件下,變頻發電機要保持電壓在規定的范圍,保證發電機在飛機系統中正常的運用。

        2.2 適航要求

        對于中國航天飛機電源系統故障處理中要保證飛機的安全使用,具體的要求如下:飛機電源系統要進行先關的設計,在保證使用效果的同時提高電源系統的穩定性,必須符合以下規定:(1)發生任何妨礙飛機安全效果的都不能進行設置;(2)飛機在降低飛機能力的時候保證飛機效率,保證飛行過程的機組處理能力,保證設備裝置的安全使用效果;發電體系中的保護和控制裝置的籌劃,必須能充分迅速的斷電,并將錯誤電源和輸電設備與其相聯系干系的匯流條斷開,防止出現危險的過壓和其余錯誤。

        3 飛機電源系統的過壓保護

        3.1 過壓故障的失效等級

        對于發電機輸出的電壓超過工作的使用頻率的時候,也要通過對裝置的限制進行處理,根據對使用功率的大小進行分析,提高電源輸出系統的準確性。根據對發電機通過的電流進行分析,在發電機輸出電壓上升速率非常高的時候,也就要對電源體系對大功率的設備結束供電,減少出現錯誤的電源信息。在電源系統處于飽和的狀態的時候,將會引起發電機輸出電壓迅速上升,也就會傷害后面的用電設備。根據飛機使用的安全性分析,飛機電源系統很多情況下高壓會導致供電失效,就會妨礙飛機的正常工作,出現安全事故,導致大部分的乘員死亡和飛機的損壞。

        3.2 傳統過壓保護方案

        對于傳統的飛機發電系統對高壓的情況進行保護設置的時候,也就實現了APU體系,對于這種系統檢測發電機輸出電壓超過工作的瞬間極限,就會對電壓進行保護,切斷電機的供電系統。但是由于這種系統保護的時間具有一定的期限,需要對電流回來和發電機電壓變革的效率很高,將使得發電機輸出的電壓斷開發生嚴重的過壓,不能滿足使用的效果。

        3.3 提高冗余過壓保護的必要性

        出于提高航行的安全性的要求考慮,對變頻電源體系增長在APU體系采取獨立使用,更好的提高系統的使用效果,與APU體系共同實現系統過壓保護。冗余過壓保護裝配的籌劃完全由硬件電路實現,其響應速度更快、舉動時間更短。在生產迅速上升的過壓錯誤的時候,要對系統進行及時的保護,同時,增長的冗余過壓保護裝配作為一個獨立的設備與APU體系共同進行過壓保護,使得飛機電源體系過壓保護功能的失效概率能夠滿足CCAR第25.1309條的要求。

        4 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飛機電源系統對發電機進行有效的分析,保證電源系統的有效供電,對飛機電源系統轉速變化的范圍,電壓上升速率快提高發電電壓的特點,保證能夠更好的滿足安全性的要求,指出飛機電源系統的保護裝置的必要性,提出飛機電源系統保護裝置的設計。

        參考文獻

        [1]周增福.飛機電源系統發展趨勢[A].中國航空學會航空電氣工程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8.

        第7篇:繼電保護的保護方式范文

        關鍵詞:繼電保護;故障信息系統;子站建立;調試方法;電力系統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M77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36-013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6.066

        1 概述

        計算機科技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使現代電站和電網管理逐步向高度自動化、智能管理化變革和發展,因此需要高智高性能、高靈活性、高穩定性的電子管理設備和系統。繼電保護故障信息系統的建立,對電力系統二次裝置設備管理及運行狀態、電網電站異常和故障數據及信息能夠進行系統全面分析、判斷,為電網系統的管理和維護提供信息支持、輔助分析甚至決策系統等方面的幫助。文章參考數年以來的子站系統的建立和使用為前提,試圖探討建立繼電保護故障信息子站時的調試和維護方法。

        2 繼電保護故障信息系統及子站系統的定義

        2.1 繼電保護故障信息系統定義

        繼電保護故障信息系統是一個集繼電保護運行、管理于一體的技術支持系統,為分析、處理電力電網系統的故障和異常提供可靠的依據和技術支持,大大促進了電力系統和維護電網安全運營系統的高度智能化和信息自動化進程。繼電保護故障信息系統主要通過收集發電站或變電站系統網絡中不同類型的繼電保護裝置發生故障和異常時的信號、信息和數據,并通過統一對這些數據和信號進行綜合分析、計算統計之后,再統一集中傳輸、共享,使信息能夠快速傳達給值班工作人員。這樣就可以減少通信接口和線路,提高獲取信息和故障的信息和數據,能夠快速做出故障和事故處理的方案,加快了故障和事故處理的掌握和速度。

        2.2 子站系統概述及結構

        子站系統是故障信息管理系統的一部分,另外一大部分是主站系統。其中子站系統是聯系電網系統、繼電保護故障信息系統中各種保護裝置及故障錄波器、主站系統和電力調度值班工作人員的關鍵紐帶,是聯系整個繼電保護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統、保證運行和管理的血脈。子站系統在完成建立之后就開始收集和規約轉換相關的信息和數據,當出現了復雜電網事故尤其是繼電保護發生異常動作后,子站會迅速將所產生的保護及故障錄波數據和保護事故信息,形成一系列的報告,并按照系統總報告和簡報、分報告和自檢報告、詳細報告三個優先級先后發送給主站,為當前的調度值班人員檢查電網故障和恢復電網系統提供數據和技術的支持。從這個層面上看,子站的建立能夠對電網安全運行水平和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

        3 繼電保護故障信息子站建立的調試方法

        3.1 前期準備工作

        繼電保護故障信息子站的建立和調試應重視建立和調試過程中所涉及的各個環節和關鍵步驟,包括調試的前期準備工作。對于發電廠或變電站以及電力工程的二次設備等相關情況的具體內容都要著重全面了解和掌握,如主變、線路、錄波器等的保護裝置,要對保護裝置的數量、廠家、型號、接口類型、間隔位置和運行狀態等信息詳熟于心,對于發電廠和變電站的一次主接線也一并了解。在前期準備工作中不應忽視對繼電保護故障信息子站建設的圖紙設計的再審核,對于圖紙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逐一排查、逐一解決,避免子站系統在出廠前還存在建立和調試的隱患。

        3.2 調試階段

        3.2.1 出廠前調試。在投入使用前應對子站進行嚴格的出廠前檢查和測試,以保證繼電保護故障信息子站系統在投入使用時穩定、安全運行。主要有以下關鍵的檢測程序:一是安裝并調試運行數據庫引擎、運行程序、控件文件的注冊等程序;二是在規定時間的連續運行后,在硬件和軟件一切正常的條件下,對系統中的廠家線路和主變保護裝置如PSTl20、WMZ-41等進行一系列的相關通訊測試;三是進行可靠性測試,主要工作是連續發調定值命令、連續做故障、測試裝置管理機自動恢復、測試進程鎖死狀態情況、連續使計算機自動重啟恢復到原始狀態等;四是以多次試驗的方式,對系統的保護裝置進行來回重復的模擬故障試驗調試,以確保無誤。

        3.2.2 投運前現場調試。繼電保護故障信息子站系統在現場完成安裝的相關工作和活動后,必須在現場完成一系列不斷的嚴格檢查與試驗,確認子站安裝無誤、能夠承擔工作和任務后,方能投入具體的工程中運行和使用。因此下面七個調試工作一定要做到仔細認真嚴謹:一是外觀檢查。裝置外觀有可能會影響內部組件和接線等,因此要注意裝置外觀、屏內組件、接線等的完好無損;二是保護裝置的接入。在接入保護裝置時,看看子站和保護裝置之間的通訊是否能夠保持正常使用,并且應確保不同的通道連接不同的保護裝置,RS232通道接入的保護裝置,每套對應1個裝置,而RS485通道接入的保護裝置,每套對應2個或3個裝置;三是對子站數據庫的調試。主要對數據庫中的表EQUIPEF、Gendef等進行通信、模板庫、實時庫等保護配置,包括名稱、IP地址、裝置編號、定值、動作值、開關定量值、告警等方面的配置;四是與保護裝置調試。對系統中現場接入保護裝置建立的線路名稱、保護裝置名稱發送召喚命令,進一步核對保護裝置的相關設置和信息是否正確、是否使用暢通;五是保護裝置碼表核查。首先對裝置碼表進行打印確認,并以人工核查的方式來對現場接入保護裝置的定值碼表進行一一審核查實,包括定值、軟壓板、硬壓板、模擬量和開關量信息等相關內容;六是與主站通信調試。主要是對繼電保護故障信息主站和子站的狀態欄、定值和模擬采樣值進行一一核對;七是在現場進行故障試驗調試。依照出廠前的故障模擬實驗測試,通過子站觀察查看保護裝置動作的故障波形是否正常,觀測主站端應報SOE信息是否正常發送,調試確認主站端是否能看到完整的故障動作信息和數據。在現場調試的后期階段,還要進行系統的防雷抗干、通訊端口保護、接入裝置標簽完整準確等完善工作。

        3.3 試運行階段

        試運行階段在系統投入使用、維持不間斷運行的情況下,對子站的穩定性進行檢測和測試。工作主要包括維護工作者監控觀察自運行起來的歷史記錄和數據,并通過周期性調取主站端保護定值等數據信息,判斷子站的正常、穩定、安全運行與否。觀察當發電站或變電站發生事故和異常情況時,主站端是否能夠迅速及時地收到完整的相關的動作報告和錄波報告,并盡快解決其中發現的數據和信息傳送失誤、錯誤情況。

        3.4 驗收階段

        驗收階段是調試的最后一個階段,該階段在試運行階段調試工作后開始進行。驗收階段是對試運行過程中出現和反映的一系列問題的逐一處理和解決,以不斷完善子站系統的建立,確保子站系統在今后工作中的順利安全運行,同時對于子站的運行情況和保護裝備的使用狀況,相關的現場專業人員或部門管理者必須依照驗收大綱的要求和規范的標準進行驗收。

        4 調試時應注意的問題

        繼電保護故障信息子站的建立和調試工作并不簡單,流程復雜,容易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和困難,因此應注意以下重要問題:

        第一,當在進行保護工作中接入一個新的保護裝置時,由于子站需要和保護裝置互相聯系,因此應觀察子站管理機上是否有相關的動態庫文件,沒有相關的動態文件,那么就需要拷貝安裝在相關的子站管理機上,并且應給新保護裝置設置與子站管理器相關的物理通道和模擬通道,并保證數據庫中新建配置了ANG表和SWI表。

        第二,需要注意對早期投產的微機型裝置的升級管理,以確保保護裝置的安全連接。在裝置的連接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如WXB-11線路保護、WDS-2B錄波器等這類的早期微機裝置存在諸多問題如傳送信息極其有限、報告內容少、容易出現運行問題,因此需要在子站建立時探討分析這類裝置是否有必要接入。同時,在接入不同的微機保護裝置時,由于不同的微機保護裝置各有不同的通信規約和操作軟件,所以應充分了解各種各樣的通信規約和操作軟件以便正確安裝。

        第三,為了防止發生變電站管理屏連接不上裝置設備情況的出現,在進行調試時應注意合理配合變電站端與保護、錄波裝置通訊的管理軟件的時序,避免出現錯誤而引起連接混亂。

        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在網絡當中,避免病毒干擾和攻擊子站信息系統的運行以及避免工作人員的錯誤操作對系統運行造成的麻煩,在調試工作結束后,對子站保護信息管理機恢復只讀功能和鍵盤鎖功能。

        5 結語

        綜上所述,繼電保護故障信息子站只有進行了正確、全面、具體的調試,才得以順利建立,最終正常發揮出管理和運行的作用。因此,在所有的繼電保護故障信息處理系統子站的安裝和調試中,應該科學、規范、系統、有條不紊地逐一進行調試,避免由于調試方法不當而造成子站建立和運行發生不必要的問題和麻煩。

        參考文獻

        [1] 董延喜.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調試方法與應用[J].中國廚衛,2015,(2).

        [2] 林兆紅.繼電保護故障信息子站建立的調試措施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1,(13).

        第8篇:繼電保護的保護方式范文

        關鍵詞:小水電站 雷擊 變壓器 防雷措施

        連南瑤族自治縣位于廣東省西北部,北緯24°17′16″~ 24°56′2″、東經112°2′2″~112°29′1″,境內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海拔500m以上的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70%以上,海拔在1500m以上的山峰有161座,且溪河縱橫,大小河流42條,山溪250多條,其中流域集雨面積在100m2以上的河流就有7條,山溪河流落差大,利于發展小水電,已建成中小型水電站250座,總裝機容量17.29萬千瓦,是全國第二批電氣化縣之一。本文以連南縣板洞一級電站為例,選取近幾年雷擊資料進行分析,并針對電氣設備變壓器提出防雷保護措施。

        1 連南縣小水電站雷擊發生特征

        連南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夏長冬短,高溫、雷暴、暴雨、冰雹等是連南縣常見的氣象災害,其中年平均雷暴日為69d,屬我國多雷暴區。據連南縣氣象局2003-2010年小水電站雷擊資料分析得出,連南縣近8年小水電站雷擊總次數為248次,年平均31次,3-6月為雷暴高峰月,最早出現在1月31日,最遲出現在9月29日。受損金額達271萬元以上,其中萬元以上損失占77次,最大一次損失為7萬元,受損電氣設備多為變壓器和計量箱。

        2 雷擊概況及原因分析

        2.1雷擊概況

        以連南縣板洞一級電站為例進行分析,2003-2010年板洞一級電站共發生12次雷擊事件,雷擊損壞設備主要為變壓器,發生7次,災害損失達13萬以上。一般為直擊雷和感應雷影響,破壞性強大,快速變化的電流產生強烈變化的感應磁場,導致小水電站電力設備產生過大的電流而遭受破壞。

        2.2雷擊原因分析

        ①山區是雷暴集中地帶,尤其在河道邊。多數低壓出現采用四面放射架線,將配置設置在較高位置,而制高點及長距離的放射架空線正是易受雷擊或感應放電的部位。

        ②山區多為巖石、礦石和礦產豐富地帶,其電阻率較高,若接地裝置不合格,接地電阻就較高;對于中性點直接接地且有零線的線路,遇雷擊線路時,雷電流通過避雷器經接地極在向大地泄放的同時,還有一部分雷電流向變壓器或線路沖擊,造成電氣設備的損壞。

        ③高壓避雷器安裝距離電力變壓器較遠,避雷器與變壓器的線路和之間存在電感和電容,構成了雷電電擊振蕩現象,而雷電電擊振蕩現象很容易擊穿配變,同時由于接地線的加長使接地電阻增大而不易放電,造成的反擊還易使配變損壞。

        3 防護措施

        連南縣每年的雷雨季節小水電站總會遭受雷擊,一些電氣設備遭到破壞,雖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由于其破壞力巨大,決不能掉以輕心,在做好水電站防雷設施建設的基礎上更要完善變壓器防雷保護措施。

        3.1電氣設備盡量避開雷擊區

        小水電站在設置變壓器位置時除考慮負荷中心以外,要盡量避開易遭雷擊區,處理好各路出線,對同時有10千伏和0.4千伏出線現象時,均應在10千伏和0.4千伏母線上安裝避雷器,若變壓器容量小于100千伏安,避雷器應裝在熔斷器之前(線路側),以防避雷器放電時工頻續流將熔斷器熔斷。

        3.2三點接地

        為防雷擊,在進行小水電站避雷設施建設時,均要求在變壓器的高、低壓側安裝避雷器,以防止高、低壓側的“反變換電壓”引起雷電過電壓。而且要將高、低壓避雷器的接地線與變壓器外殼共同接地,做到“三點接地”,必須在接地電阻達到要求的基礎上,按照規程技術進行安裝,接點牢固不可出現松脫現象。

        3.3正確安裝高、低壓避雷器

        高壓避雷器主要用于保護電力變壓器,應盡量安裝在被保護的電力變壓器附近,而且接地線的長度應控制在4m以內,導線要拉直而不得彎曲,也可安裝在各路出現前端保護出線電能表及電力設備,低壓避雷器接地線需接在變壓器零線出現首端。

        3.4避雷器接地體的選擇和安裝

        接地體是避雷器泄放雷電的唯一渠道,因此必須采用合格的專用接地樁,通常使用鍍鋅等具有防腐性能的接地樁以長久耐用。進行安裝時,引線、接地體和接地樁要焊接牢固,填土后進行接地電阻測量,未達到要求時要補加一些接地體或在土壤中摻加降阻劑,以達到規程要求。

        3.5定期進行防雷設施的試驗和檢修工作

        作為氣象防雷主管部門,要定期進行小水電站防雷設施的試驗和檢修工作,在連南縣每年雷雨季節前(1、2月份)進行全面的檢查和驗收,要及時的淘汰不達標產品,防止雷雨季到來時,一些不合格的避雷器非但起不到避雷作用,反而會出現短路事故而增加線損,擴大故障范圍。

        4 結語

        加大對小水電站防雷設施建設,是緩解雷擊對電氣設備損害程度和雷擊機率的有效手段,在實際防雷工作中,小水電站還存在著避雷接地引線較細、接頭過多等諸多現象有待于一一解決,從而保障電力生產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華穩健,黃美勝.小水電站防雷保護存在問題探討[J].防雷世界商情,2008,62(9):45-47

        [2]雷華慶.農村小水電防雷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2007,11,05

        [3]王青.英川水電站雷擊造成設備事故的原因分析及解決措施[J].湖北水力發電,2008,2

        第9篇:繼電保護的保護方式范文

        [關鍵詞]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不穩定;原因;事故處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F4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36-0080-01

        引言

        第二次工業革命后,電力融入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電力系統在當今社會扮演者日益重要的角色,一旦電力系統發生問題就會影響大家的正常生活,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工作時電力系統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證,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工作的目的在于及時地將電力系統的故障或異常情況從其從屬的電力系統中切除,防止其影響整個電力系統正常工作。建立現代化的智能型電力系統是電力工作的主要目標,而智能型電力系統需要新型的結構與設備,以此來確保整個電力系統的功能。繼電保護是建立智能型電力系統的基礎部分,對電力系統安全和功能具有保護和維護的功能,由于繼電保護設備和智能電力系統具有結構上的復雜性,受到外部影響和干擾出現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不穩定與故障就成為客觀實際。應該站在建設現代化電力系統的高度去看待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穩定問題,要重視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功能和意義,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不穩定的內在原因,通過正確處理、規范操作達到提升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穩定性的目的,實現對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事故準確而高效的處理,從而實現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對建設智能型電力系統的功能與作用。

        一、使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不穩定的因素

        (一)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系統軟件的影響

        如果電力系統中繼電保護系統軟件出現問題,可能導致錯誤地發動電力系統的保護裝置,就我國當下的電力系統狀況分析來看,需求定義不準確、軟件運行錯誤、軟件測試出現問題都會導致繼電保護不穩定。

        (二)繼電保護系統的硬件裝置問題

        通過對繼電保護系統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很多繼電保護系統的二次回路存在絕緣老化的現象,這會導致二次回路接地,進而造成繼電保護系統故障。斷電路是繼電保護系統的重要元件之一,斷電路的質量直接與繼電保護系統的正常運行密切相關。

        (三)人為因素

        據相關統計,安裝人員沒有按照正確的安裝方法來進行繼電保護系統安裝工作會導致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不穩定,而且此類事件在繼電保護系統故障中占有一定比例。

        二、對繼電保護運行操作的準確性進行提高

        繼電保護運行人員必須首先進行繼電保護原理和二次圖紙的學習,然后對繼電保護進行核對、并對現場二次回路端子、繼電器信號吊牌壓板等部件進行熟悉,對兩票進行嚴格的控制,并實施安全保護措施票,在運行過程中嚴格按照繼電保護的運行規程進行操作。在進行繼電保護中,每一次的投入和退出都必須嚴格按照設備調度范圍的劃分在征得調度同意的前提下,才能進行調度。為了確保繼電保護制度的各項標志均符合規范,必須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管。

        在特殊情況下對繼電保護進行保護操作,運行人員主要是以通過培訓的方式來進行繼電保護知識的掌握的。如果在繼電保護運行中發現有異常或者存在缺陷的時候,除了對其加強監管以外,還要對能加強誤動的保護必須聯系繼電保護人員進行異常情況的處理。如果出現下列異常情況必須及時退出。

        (一)母差保護

        如果繼電保護發出“母差交流斷線”、“母茶直流電壓消失”此種信號的時候,母差不平衡電流不為零的時候,無專用旁路母線的母聯開關串代線路操作及恢復倒閘操作中。在此類母差保護情況中,都必須進行斷電處理。

        (二)高頻保護

        定期通道試驗參數不符合數據要求的時候,直流電源突然斷電的時候。在此類高頻保護情況中,也必須進行斷電處理。

        (三)距離保護

        如果采用的是PT退出運行或者三相電壓斷線時,在正常情況下助磁電流不符合要求的時候。在上述此種距離保護的情況下,都必須對其進行斷電處理。

        (四)微機保護

        如果繼電保護的總警燈亮同時另有一個保護警告燈亮的手,應該退出相應的保護。如果繼電保護的CPU出現故障,應該退出相應的繼電保護。所有警燈均不亮,并且電源指示燈也熄滅的情況下,說明直流電源消失,應該將出口壓板退出,在直流電源恢復供電后再進行繼電保護。

        三、提高繼電保護的可靠性的措施

        提高繼電保護應該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選用質量可靠的繼電保護裝置。

        (二) 采用有效措施對晶體管保護的抗干擾能力進行加強。

        (三) 在晶體管保護裝置的設計中應該充分考錄實際情況。

        (四) 繼電保護人員必須不斷提高職業素養。

        (五) 定期對保護裝置進行檢查。

        (六)保護繼電宮殿系統地穩定性。

        四、繼電保護事故處理的方法

        (一)分析利用計算機提供的故障信息

        根據我國當下的電力系統的相關技術的發展狀況,經常發生的事故都是容易處理的,只有少數故障是根據技術人員的修理經驗難以解決的,就需要利用計算機等方法來進行故障信息的分析工作,并嚴格按照正確的方法和步驟進行操作,具體步驟如下:

        1、正確分析認為因素造成的事故

        由于某些繼電保護系統的特性,會導致當發生事故后沒發出指示信號,技術人員無法判斷事故發生的原因,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重視對繼電保護系統檢查工作,如實反映由人為因素造成的事故,以節約技術人員的時間,提高修理效率。

        2、充分利用計算機來進行記錄工作

        在進行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工作時,需要安裝專業的計算機裝備,用于記錄繼電保護系統日常的工作狀態,以便系統發生故障后能夠及時地根據計算機的記錄來分析故障的發生位置,并根據故障來采取相關解決措施。

        (二)用正確的檢查方法來進行繼電保護系統的檢查工作

        1、逆序檢查法

        當根據計算機記錄的數據不能及時地找出故障的發生位置時,就需要從事故發生的結果來進行逆向、逐一檢查,直至找到故障發生的位置,該方法一般適用于保護裝置發生誤動的狀況。

        2、順序檢查法

        該檢查方法是用于逐一檢查的方法來進行故障位置的檢查工作,但是該方法要求必須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當計算機出現故障時,導致保護裝置不能正常啟動或者保護裝置的運行邏輯出現問題時,通常采用順序檢查法會提高檢查效率。

        3、整組試驗法

        該方法一般用于檢測繼電保護系統是否能夠正常工作,確保保護裝置的動作邏輯和動作時間正確,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檢測出故障的發生位置,進而與其他方式結合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

        結語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不斷提高,電力系統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水平日益提高,繼電保護系統向智能化、網絡化方向發展,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多種科學技術能夠應用到機電保護系統發展中。

        參考文獻

        [1]周凱.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不穩定所產生的原因及事故處理方法分析[J]. 數字技術與應用,2010,11:121+123.

        [2]閻玉麗.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不穩定所產生的原因及事故處理方法[J]. 黑龍江科學,2014,12:243.

        [3]孫春雨.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不穩定的原因分析及事故處理措施研究[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0:147-148.

        [4]李青.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不穩定成因分析和事故處理方法[J]. 通訊世界,2013,21:199-201.

        [5]張宇馳. 繼電保護不穩定所產生的原因及事故處理方法分析及措施[J]. 通訊世界,2014,01:35-36.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 免费欧美大片久久久久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男男 | 午夜免费啪视频国产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丨 |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