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緩解氣候變化的措施范文

        緩解氣候變化的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緩解氣候變化的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緩解氣候變化的措施

        第1篇:緩解氣候變化的措施范文

        一、將氣候變化的內容及原因引入課堂,增強學生責任感

        在有關氣候變化教育中,清晰的想學生闡述氣候變化的起因,才能讓學生從根源上去認識了解氣候變化,進而加強保護意識。目前存在的氣候問題有溫室效應、酸雨、臭氧層被破壞等,氣候變暖已經演變成了當前的一種自然現象了,它們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人類無節制的焚燒化石燃料或者是樹木,造成過多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生成,從而吸收紅外線,經過長期的累計形成了氣候變暖。造成氣候變化的原因還有很多,包括人的急劇增多,致使生態環境失衡;人為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丟棄、有毒害物質的大量涌入海洋,破壞了海洋生態環境等,這些都造成氣候的變化,造成了人類生存面臨極大的威脅。氣候變化會造成海平面上升,一種是由于海水受熱膨脹引起,另一種是由于北極南極洲上冰川的融化造成的。氣候變化會影響生態環境,對大自然造成危害。還會影響水循環,致使自然災害等,不光這些,還影響農作物產量的,致使減產等等。通過對氣候變化的內容和原因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將環境問題重視起來,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并通過學習了解這些,讓學生自覺的規范自己日常生活的行為,盡量從人為因素上去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對氣候的破壞。

        二、挖掘氣候變化的科學內涵,找去高中地理教學隱藏信息

        由于教材的篇幅受到限制,很多知識表述并不能完全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這就需要深入去課本中所隱藏的信息,從課本中挖掘出氣候變化的科學內涵,找出更深層次的內容,為學生提供思考空間。對于高中地理課本中沒有清晰的闡述的知識,教師可以對課本信息進行適當的加工出來使隱藏在其中的內容呈現出來。如教材中將全球平均氣溫變化曲線圖和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長曲線圖對比,找出差異,將有利于學生全方位的了解氣候變化之因,人類的活動會影響二氧化碳的濃度,二氧化碳的濃度會對氣溫的上升造成影響,從兩種曲線圖的波動規律進行分析,可以了解二氧化碳并非影響氣溫的唯一因素,氣溫還受其他因素影響;通過挖掘分析課本中的知識,有利于學生更透徹全面的了解知識,更科學的認識知識。合理科學的找出氣候變化的應對措施,是教育的終極目標。有效的挖掘教材中的隱藏信息,讓學生通過分析,去尋找緩解氣候變化的對策。如在課本中有關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途徑的具體措施中,可以挖掘出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原材料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系統兩種有效措施。學生通過在這兩方面考慮,追溯到二氧化碳的來源,進而了解要使用清潔型能源、降低消費、增加摘種綠色植物等有效的方法來減少二氧化碳排除,增加二氧化碳吸收。從而真正的了解了知識,并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找出對策。

        三、將有關氣候變化前后知識相關聯

        第2篇:緩解氣候變化的措施范文

        《高溫與干旱:氣候變化、水與經濟》報告指出,人口增多、收入增加和城市擴張的綜合影響將會導致對水的需求成倍增長,而水的供應則變得更加不穩定和不確定。

        報告認為,如果不盡快采取行動,目前水資源豐沛的地區如中非和東亞都會面臨缺水,而已經缺水的地區如中東和非洲薩赫勒地區缺水狀況會進一步惡化。由于水對農業、人體健康和收入的影響,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到2050年可能會下滑6%。

        報告還警告說,淡水資源減少和來自其他用途如能源和農業的競爭,到2050年可能會使城市可用水資源比2015年減少2/3。

        報告補充說,缺乏水資源,可能會大大增加發生沖突的風險。干旱引起的糧價暴漲有可能激發潛在的沖突,迫使人口遷移。在經濟增長受降雨量影響的地區,旱災和水災在國內引發了移民潮和暴力激增現象。

        世界銀行集團行長金墉表示,“缺水是對世界各地經濟增長與穩定的一個重大威脅,而氣候變化使問題更加嚴重。我們的分析表明,如果各國不采取行動管理好水資源,一些人口多的地區就有可能出現長期的經濟負增長。但各國可以立即著手制定有助于今后以可持續的方式管理水資源的政策。”

        更好的政策決策可以緩解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負面影響,一些地區通過改善水資源管理有可能將增長率提高5%。

        報告作者、世行資深經濟學家理查德?達瑪尼亞說:“希望還是有的,如果政府針對缺水問題提高用水效率,即便把25%的水用于價值更高的用途,損失也會顯著減少,部分地區甚至有可能消失。改善水資源管理可以帶來高額的經濟紅利。”

        在世界上的極度干旱地區,需要采取影響力更大的政策來防止水資源的低效使用,需要實行更強有力的政策和改革措施來應對日益嚴重的氣候壓力。

        報告列舉出各種政策和投資,可有助引導各國構建具有水資源安全和氣候韌性的經濟,這包括改善水資源分配規劃、采取提高用水效率的激勵措施、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水的供應量和可用性。

        關于前不久10位政府首腦任命的一個由聯合國和世界銀行主持的高級別小組的消息,報告認為成立該小組的目的是動員采取有效行動加快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之六,即“為所有人提供水和環境衛生并對其進行可持續管理”。

        第3篇:緩解氣候變化的措施范文

        到目前為止,碳交易市場常常忽視一大需要,即公司財務報表中碳排放單位的會計計量的標準化問題。詳細制定這些標準,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并且要盡快完成。為碳財務會計建立跨國標準將發揮顯著作用,推動全球碳交易市場的最終發展。

        成功的種子

        2009年12月,聯合國氣候大會在哥本哈根召開。會議前夕,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表示愿意單方面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并且宣布了具有進步意義的相關政策措施。該會議旨在為2012年以后制定協議,取代京都議定書。盡管主流媒體一致認為該會議是一次失敗的會議,各國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所做的承諾依然被包含在當前協議文本中。根據承諾,未來十年里,一場前所未有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將廣泛開展起來。

        哥本哈根會議后,各國政府去年11月齊集墨西哥坎昆,繼續推動建立國際監管制度,以應對氣候變化。聯合國大會正努力創造一個國際監管環境,以緩解氣候變化成因,幫助人們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現在,大會離目標的實現又更近了一步。

        在坎昆,各國政府同意盡力將全球氣溫升溫值維持在全球平均水平的2C以下。所有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國(和所有80個國家)在減排目標與行動上做出承諾。對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溫室氣體(GHGs)排放的監督。報告及核實工作,目前也產生了大量的新要求。同時,協議還成立了一個綠色氣候基金,旨在2020年前每年募集1000億美元資金,來資助減排與適應措施。

        自1997年京都議定書起草以來,氣候政策的發展與實施在很大程度上被看作是發達國家的問題。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新近制定的氣候政策正得到討論與執行,然而,哥本哈根和坎昆的氣候談判大大改變了氣候行動的現狀,并給予了這些政策新的實施動力。同時,許多政府正在考慮市場機制的作用,以給予擁有減排任務的實體或公司更多的靈活度。

        歐盟2005年發起的碳排放交易計劃(EUETS)是第一個經濟層面的市場交易機制,交易對象是溫室氣體即二氧化碳。這個市場目前擁有超過1000億歐元的年度交易價值,并且在過去五年里迅速發展。與其它政策例如指令和調控法規和碳稅方案相比,該市場幫助了企業以更低的成本實現減排目標。

        ETS是歐盟氣候政策工具的基石,將得到長期實施。然而,在正常的財務報表范圍內,該計劃涵蓋的企業應如何核算歐盟排放配額(EUAs),并沒有確切的規定。

        EUAs由歐盟委員會,是歐盟排放交易計劃的組成部分,允許排放1公噸二氧化碳到大氣層。這是根據溫室氣體減排項目進行交易的基本排放單位。

        碳會計業務的兩難

        ACCA與IETA最近對歐盟ETS主要排放國做了一項調查,并了權威報告《碳會計》。報告指出,碳會計業務的多樣化表明,盡管碳排放配額對于公司賬目很重要,但大多數公司賬目難以直接進行比較。EUAs會計業務的兩難境遇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歐洲范圍內的企業評估并不能真正反映潛在的溫室氣體排放風險,缺少可比性。

        實行碳排放的財務會計規則將有益于加強EU ETS的認知力與影響力。它還將改善運營良好的公司的財務狀況,即根據方案優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截至目前,財務會計是EU ETS的薄弱環節。在其它碳交易市場問題上,公私領域都積極參與、廣泛討論。與之相比,對于碳財務會計的探討似乎只在小范圍內的專家之間開展。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cASB)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理事會(FASB)的排放權交易計劃項目將于今年征求意見稿,一些監管機構和專業人士正期待相關結果的公布。該意見稿將為碳財務會計提供國際指導,同時在建立溫室氣體排放財務風險的比較標準問題上,闡明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碳會計業務通過衡量與評估氣候變化對經濟集團的影響,反映了歐盟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同時,在實施碳交易機制的其它領域,碳會計也可以充作會計基準。

        EU ETS的重大變化出現在第三階段(2013-2020)。最顯著的變化是,歐盟決意不再免費分配EUAs,而向拍賣方式轉變。該變化將會對碳財務報告造成影響。因為,由此產生的相關費用會立即在財務報告中反映出來。歐洲委員會目前正在考慮怎樣規范EUAs的財務會計業務。它必須決定是更多地依靠歐盟金融市場法規,還是國際會計準則,或者將二者相結合。這些即將采用的規則將對EU ETS、其利益相關者以及全球碳交易市場的形成產生深遠的影響。

        盡管全球氣候監管機制正在發展之中,實現全球碳交易市場乃至溫室氣體的全球定價,還有數十年的路要走。然而,目標的長遠性不一定意味著當前國家、國家內部和地區的碳定價機制需要受到限制。

        碳價格的制定

        未來五到十年,碳價格有望成為大部分主要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事實上,多數價格將由碳交易市場決定。碳定價可以通過降低清潔能源解決方案和低碳能源資源的成本,或提高溫室氣體密集性資源的成本等措施實現。除此之外,碳定價可以通過建立排放交易機制或征收碳稅明確制定。我們需要認識到,清晰而明確的碳定價更容易在財務報告中反映出來。

        無論從短期還是中期來看,碳定價或受政府征稅意愿的影響,或受基于區域或國家需要的交易機制的影響,抑或其他特殊情況的影響,很難得到統一。然而,如果各碳交易市場是碳定價機制的基礎,那么它們可以最終合并為一個全球性的碳交易市場。擁有密切經濟關系的國家很可能早已建立市場聯系,甚至已經同時建立了多個碳交易市場。與此同時,還可以建立其它聯系,旨在推動資本投向某個具體的目標或者某個理想的地區。

        第4篇:緩解氣候變化的措施范文

        關鍵詞: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氣候變化談判;資金機制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428(2008)09-0014-05

        根據《京都議定書》,發達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第一個承諾期在2012年結束,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進程即將進入后京都時代。為了使各國履行《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義務的進程不至于中斷,公約締約方在2007年12月的巴厘會議上達成“巴厘路線圖”,期望在2009年12月之前完成新議定書的談判。“巴厘路線圖”規定了兩個目標:首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是,如何確定各國的義務成了爭議焦點。“巴厘路線圖”只是籠統要求發展中締約方承擔可測量、可報告、可核實的義務。但這僅僅適用于適用,還是同時適用于減排并不明確。其次,資金機制。根據公約,發達締約方應當提供額外資金,彌補發展中國家履約的全部增加成本,這就是氣候變化公約的資金機制。“巴厘路線圖”規定加強資金供應,以支持發展中國家的履約行動。可是,圍繞資金機制的運作實體、活動資格和優先順序、資金分配標準、資金供應總量等問題,仍將延續京都時代的沖突和矛盾。由于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需求數量越來越大,在后京都時代,各國的博弈將更加激烈。

        一、有關運作實體的博弈

        為了將資金機制投入運作,首要問題是選擇一個實體,負責接受發達國家的出資,并以項目形式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資金,各國對此一直存在嚴重分歧。

        (一)選擇全球環境基金還是專門基金

        《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談判時,各國有兩個選擇:一是委托已經成立的全球環境基金(以下簡稱GEF)作為資金機制的運作實體;二是建立一個專門的組織或基金運作資金機制。對于這一問題,形成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兩大對立集團。

        發達國家不愿意將資金交給一個缺乏專門經驗的實體運作,傾向于選擇GEF,其目的是控制資金使用,確保資金使用的高效率,保障其投資能夠取得防止全球氣候變化的效果,而不是僅僅滿足發展中國家的資金需求。發展中國家則認為GEF的決策程序缺乏透明性,項目資助程序復雜緩慢,主張創立運作資金機制的新實體,并因此開辟新的渠道,獲得更多資金。

        (二)四個基金:暫時的妥協

        在1992年里約環境與發展會議召開之前,各國仍然沒有達成一致。因此,公約采取了臨時解決辦法,規定GEF作為資金機制的臨時運作實體,在第一次締約方大會決定是否維持這一臨時安排,并在之后的4年內進一步對此審查。為了消除發展中國家對GEF決策不透明的疑慮,GEF于1994年進行了改組,使發展中國家在GEF理事會中獲得與了發達國家相同的表決權。因此,1995年,GEF作為臨時運作實體的地位被維持。1998年,締約方會議通過《布宜諾斯艾利斯行動計劃》,正式安排GEF作為資金機制的實體,相應的基金類型是GEF信托基金。

        將GEE作為資金機制的運作實體體現了發達國家的意愿,但是,由于改組前的GEF承擔官方發展援助(ODA)職能,發展中國家擔心發達國家用官方發展援助(ODA)替代公約規定的法律義務。因此,《布宜諾斯艾利斯行動計劃》要求進一步考慮發展中國家的資金需要。為了推動該計劃進入談判,2000年,第六次締約方大會(第一期)主席JanPronk提出“容克方案”。該方案提出建立適應基金(AF)和公約基金。適應基金(AF)資助發展中國家具體的適應活動,包括保護森林、治理荒漠化,資金來源主要是清潔發展機制(CDM)的部分收益。公約基金資助緩解活動,資金來源是全球環境基金的資金、發達國家的援助、自愿捐款和官方發展援助。對此方案。77國集團和中國認為,公約基金應當改成“氣候變化特別基金(SCCF)”,將適應活動也包括在資助范圍之內。

        2001年,締約方大會通過《馬拉喀什協定》,容克方案演變成三個基金類型:氣候變化特別基金(SC,CF)、最不發達國家基金(LDCF)和適應基金(AF)。由于公約規定,在提供資金和技術時,應充分考慮最不發達國家的具體需要和特殊情況,最不發達國家基金(LDCF)實質上是氣候變化特別基金(SCCF)的特殊類型。

        成立上述四個基金主要是發達國家不斷向發展中國家妥協的結果。盡管全球環境基金信托基金的規模很大。但相對于發展中國家的巨額需要,仍然不能滿足需求。因此,發展中國家要求開辟更多的供資渠道和資金數額。同時,爭取發展中國家參與應對氣候變化是發達國家的基本政策,而發展中國家的優先事項是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一種“交易”,發達國家也只能在資金方面部分滿足發展中國家的要求。

        由于適應基金(AF)的資金來自清潔發展機制,可是,《京都議定書》將于2012年屆滿,如果新議定書不能繼承清潔發展機制,適應基金(AF)也將結束。由于發展中國家對適應資金的需求越來越大,另外三個基金顯然不能滿足需求。基金數量的多寡決定發達國家供資的總量,因此,京都時代對資金機制運作實體的妥協方案只是暫時的,各國對此的博弈仍將繼續。

        二、有關活動資格和優先順序的博弈

        所謂活動資格指哪些類型的活動有資格獲得資金,由于此類活動眾多,而資金又十分有限,優先資助哪些活動,即為優先順序。圍繞這兩個問題,既有發達與發展中國家的沖突,也體現了發展中國家內部的矛盾。

        發達國家提供資金的目的是減少發展中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希望將資金主要用于包括減排在內的緩解活動。這也符合中等發展中國家的要求,因為他們希望通過此類項目,獲得先進的節能技術。可是,最不發達國家減排的潛力很小,他們很難通過緩解項目獲得充足資金,并且,這些國家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很弱,因此,希望資金機制主要資助適應活動。

        (一)活動資格的平衡

        關于活動資格的分歧,既體現了發達與發展中國家兩大集團的不同利益,也是中等發展中國家與最不發達國家的利益沖突。由于GEF信托基金、適應基金和最不發達國家基金的活動資格各有側重。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不同國家的利益要求。

        首先,GEF信托基金。該基金的活動資格主要是緩解活動,兼顧適應活動。優先順序依次是:緩解活動(包括編制國家信息通報和國家行動方案)、能力建設、技術轉讓、宣傳教育和發展中國家的自愿減排項目。適應活動主要包括收集氣候變化信息、對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和應對措施的評估。可見,

        該基金的活動資格主要是研究活動,其次才是工程項目。

        其次,適應基金。該基金是根據《京都議定書》的供資,主要資助氣候變化的脆弱國家,此類國家主要是小島國、生態系統對氣候特別敏感的國家。該基金的來源主要為發展中國家實施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所得收益的2%,以及未批準《京都議定書》的發達國家額外提供的資金(目前此類國家只有美國)。可見,該基金的資金產生于兩大集團的合作,是發達國家和實施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發展中國家共同向脆弱國家轉移資金的政策工具。

        再次,最不發達國家基金。由于適應基金主要資助脆弱國家,仍然不能滿足非洲等最不發達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的資金需要,因此,該基金滿足了其利益要求。最不發達國家基金的活動資格也是適應,可見,該基金實質上也是適應基金,只是限于援助最不發達國家。

        (二)優先順序的沖突

        氣候變化特別基金是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的一個新渠道,用于補充另外三個基金的資金數量。可是,該基金的活動資格并不明確,而活動資格及其先后順序直接決定不同國家獲得資金的數額,因此在發展中國家內部產生了巨大分歧,適應、緩解和經濟多樣化的先后順序成為爭議焦點。按照各自利益的區別,發展中國家分為三類:小島國聯盟(AOSIS)和最不發達國家(LDCs)、中等發展中國家、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第一類國家主張將適應活動作為優先事項,中等發展中國家則希望基金更多地用于技術轉讓,即將緩解活動置于優先地位。石油輸出國家則堅持將經濟多樣化作為該基金的優先領域。

        2003年締約方大會原則性的認為,適應活動占居最高優先地位,但同時也強調了緩解活動的重要性。這一決定顯然是不合理的。盡管由于其特殊需要,島嶼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的適應活動應優先考慮。但是,氣候變化特別基金本質上是緩解基金,主要資助發展中國家履行一般承諾。并且,由于島嶼國家大部分也是最不發達國家,為了滿足這些國家的需求,已經設立了最不發達國家基金。另外,將緩解活動作為優先事項,可以獲得緩解氣候變化的全球效益。因此,緩解活動應置于適應活動之前。

        可是,2006年第十二次締約方大會上,對于確定氣候變化特別基金的優先順序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經濟多樣化和能源領域的緩解活動(主要是技術轉讓)被確定為氣候變化特別基金的優先事項。盡管將緩解活動作為優先事項之一為合理,但是將經濟多樣化作為優先事項則不合理。經濟多樣化實質上是適應活動。相對于適應和緩解活動,并不具有獨立性。通過適應和緩解項目,經濟多樣化活動也可以得到資助。從資金公平分配的角度而言,經濟多樣化活動應處于最次要的順序。由于減少石化燃料消費是最有效的緩解活動,需要經濟多樣化活動的基本是石油輸出國家。因此,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對于應對氣候變化持反對態度,甚至對談判進程百般阻撓。滿足這些國家的資金需求可以減少談判和實施的阻力,不失為一種務實的策略。

        三、有關資金分配標準的博弈

        即使確定了各個基金的活動資格和優先順序,由于不同國家實施項目的能力和項目效果各不相同,其實際得到的資金數額仍然是不確定的。發達國家希望將有限資金主要用于資金使用效率高的國家,而項目申請和實施能力弱的國家則希望確定獲得資金的最低數額。這就需要確定資金在各國之間的分配標準,由于分配標準需要運用復雜的指標,各國的利益要求也更加多樣化,沖突也就更加尖銳。

        2005年9月,GEF確定了資金分配框架(RAF),適用于GEF信托基金第四期(2006-2010年)。由于該方案既體現了效率優先,又兼顧了公平,因此被各國接受。

        (一)確定各國資金數額的方法

        資金分配框架(RAF)分五個步驟確定各國的可得數額:

        第一。計算國家得分。國家得分=GBIas GPI。其中,GBI指全球環境基金效益指標,即該國減少溫室排放的能力;GPI指全球環境基金業績指標,即以往實施全球環境基金項目的效果。

        第二,計算國家份額(country share)。國家份額=國家得分/合格國家總得分。

        第三,確定國家初步分配數額(preliminary Coun-trv allocation)。國家初步分配數額=國家份額/可供分配資金。其中,可供分配資金是指資金總量的90%,其余10%作為扣除數額。

        第四,確定國家校正分配數額fadjusted allocationsfor countries,這分為最低限額校正和最高限額校正。最低限額校正是指,國家初步分配數額不足一百萬美元的國家提高到一百萬美元,所需資金按比例從其他國家相應的國家份額中獲得。最高限額校正是指,國家最終分配數額(indicative allocations)不能超過可供分配資金的15%。如果國家初步分配數額超過最高限額,則校正到最高限額。通過最高限額校正,剩余的資金再按比例分配到其他國家,計算方法與最低限額校正相同。

        第五,最終確定國家和國家組最終分配數額(indicative allocations for countries&group)。根據校正分配數額,把全部合格國家從高到低排序,其中累計校正分配數額達到資金總量75%的國家按照國家校正分配數額獲得資金,其余國家按照國家組。集體獲得最終分配數額。國家組最終分配數額包括未分配到單個國家的剩余的可供分配資金和扣除資金。在國家組中,當批準項目時,項目資金的最高額(upper limit)不超過國家組中最高的國家校正分配數額。

        另外,最終分配數額只適用于基金第四期的前半期(2006年7月1日~2008年6月30日)。在2008年6月30日之前,對于單個國家,全球環境基金最多支付該國家最終分配數額的50%,對于國家組中的國家,全球環境基金最多支付最高額(upper limit)的50%,剩余資金轉入后半期。第四期的后半期(2008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的最終分配數額,根據新的GBI和GPI數據,按照以上五個步驟重新確定。

        (二)效率與公平的兼顧

        從確定資金分配的步驟可以發現。各國的初步分配數額由效益指標(GBI)和業績指標(GPI)決定。各國的初步分配數額需要經過最低和最高限額校正后,才是最終分配數額。最低限額校正使最不發達國家分配數額增加,其他國家減少。最高限額校正使發展中大國的分配數額減少,其他國家增加。經過兩次校正的相互沖抵,對中間檔次的發展中國家影響不大,而兩次校正都增加了最不發達國家的最終分配數額,都減少了發展中大國的最終分配數額。主要是中國、巴西和印度。但是,由于最不發達國家按照國家組獲得資金,能否獲得一百萬美元的最低額。還要依賴實施減

        排項目的實際能力。可見,限額校正只是向最不發達國家提供了公平獲得資金的機會。如果由于自身缺乏實施減排項目的能力,而不能獲得相應資金。剩余數額將轉入全球環境基金的下一期。

        可見,效益指標(GBI)和業績指標(GPI)保障資金使用效率,最低和最高限額校正體現公平。

        四、資金供應的制度考察與發展中國家的對策

        根據《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發達國家應當提供發展中國家需要的全部資金,因此,就需要考察發達國家資金供應的充足性。

        根據公約秘書處2007年的研究,在2006~2030年之間,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每年所需資金為全球GDP的0.3~0.5%,或全球投資的1.1~1.7%。首先,緩解資金。如果到2030年,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穩定在2006年的水平,全球每年需要資金2000~2100億美元,其中,發展中國家每年需要650億美元。其次,適應資金。由于各國經濟、地理和基礎設施存在巨大差異。并且處于變動之中,很難準確計算將來的適應費用,最保守的估計為每年400億美元。最高的估算將超過千億美元,其中發展中國家的適應費用為每年280~670億美元。

        在1991~2005年間,全球環境基金(GEF)通過全球環境基金信托基金、氣候變化特別基金和最不發達國家基金,共提供資金33億美元。由于《京都議定書》2005年才生效,加之美國拒絕批準議定書造成國際碳市場的需要不足,目前,適應基金的規模為每年360萬美元,即使CDM項目運作良好,適應基金的總規模也僅僅是每年0.8~3億美元。可見,相對于巨額的氣候變化應對資金而言,資金機制提供的資金只是滄海一粟。

        第5篇:緩解氣候變化的措施范文

        的集成創新體系是我國實現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的必要途徑。本文解析了“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的集成創新”的內涵,即不同適應主體和部門對各種適應技術進行選擇、優化、配置,相互之間以最合理的結構形式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由適宜要素組成的、優勢互補的、匹配的有機體系,從而使適應技術體系的整體功能發生質變的一種自主創新過程。

        集成創新可以使適應氣候變化不同主體或部門的資源、技術、能力等實現重新組合并且優化,進而增強適應氣候變化的效果。

        提出了我國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集成創新機制,包括: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的整合集成機制、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的科技創新機制、適應氣候變化主體的組織機制、適應氣候變化部門的協同合作機制,以及適應氣候變化的資金機制。

        整合是適應氣候變化技術實現集成的重要手段,科技創新是適應技術創新研發的主體力量,

        組織機制是實現集成創新的體制基礎,協同是實現適應技術集成創新的關鍵保障,資金機制

        是集成創新的物質基礎。最后指出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技術體系需要充分發揮集成創新的力量,從不同層面的適應主體的組織機制開始,充分整合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發揮不同適應部門的協同機制,建立完善的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科技創新機制,同時合理利用資金機制,從而建立完善的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的集成創新機制。

        關鍵詞 集成創新;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機制

        中圖分類號 X321.0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2)11-0001-05 doi:12.3969/j.issn.1002-2104.2012.11.001

        無論是由于自然因素,還是人類活動導致,以變暖為主要標志的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成為當前社會最突出的風險問題之一[1]。1992年簽訂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稱《公約》)中,將適應和減緩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兩個重要方面[2],但在《公約》通過后相當長的時間內,以《京都議定書》為標志,減緩一直是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努力方向。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即便現在開始采取最有效的減緩措施,氣候變化的趨勢仍將持續較長時間[3-7]。因此,適應氣候變化已經變得十分重要和緊迫[8-10]。我國一直高度重視適應氣候變化工作[11-12]。最大限度地利用氣候變化的有利影響,規避不利影響,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面臨的艱巨任務[13]。目前國內在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研發方面已經進行了一定的投入,形成了一批適應氣候變化技術[4,13]。然而,不同技術的應用領域、影響范圍和成熟度均有不同,需要在國家層面上對國內外各適應技術進行集成,為我國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提供集成的解決方案。為此,需要在國家層面建立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的集成創新機制,從而更好地為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提供決策支持。

        1 集成創新的概念及其內涵

        集成創新是現代社會各行業發展進步的主要技術途徑之一[14]。然而,究竟什么是集成創新?學者就此開展了大量的研究[14-15]。大多認為,“集成”是指系統內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要素,依據要素間的內在聯系而形成的具有某種特定功能的有機體的過程,這種集成系統的功能要遠遠大于單個要素的功能。因此,集成是系統內要素優化組合的動態過程,也是系統內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結果。

        集成創新是創新行為主體的選擇、優化、配置,相互之間以最合理的結構形式結合在一起,形成的一個由適宜要素組成的、優勢互補的、匹配的有機體,從而使有機體的整體功能發生質變的一種自主創新過程。集成創新使各種單項和分散的相關技術成果得到集成,其創新性以及由此確立的競爭優勢和科技創新能力的意義遠遠超過單項技術的突破。

        對于適應氣候變化來說,“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的集成創新”是指不同適應主體和部門對各種適應技術進行選擇、優化、配置,相互之間以最合理的結構形式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由適宜要素組成的、優勢互補的、匹配的有機體系,從而使適應技術體系的整體功能發生質變的一種自主創新過程。

        2 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的集成創新機制

        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的集成創新需要從技術整合、科技創新、組織機制、協調機制以及資金機制等5個方面來實現。

        2.1 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的整合集成機制

        整合是適應技術實現集成創新的重要手段。不同適應主體或決策部門需要整合不同區域與領域的資源與能力,才能形成整合的創新能力,實現集成創新。不同領域或區域以自身的能力與資源為基礎,尋找具有互補資源和能力的領域與區域,如農業領域與水資源領域的適應技術整合,并且需要將他們的資源和能力整合到自身的能力體系中,從而形成集成的資源和能力,為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整體的集成發展奠定基礎。

        當前階段,我國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整合集成亟需開展的關鍵工作包括: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構建與技術清單編制;優選現有比較成熟的適應技術,吸收最新適應技術研發成果,評估其綜合效益與適用范圍,構建中國適應氣候變化的基本理論與技術體系框架,分析主要領域和區域的近期(2020年前)關鍵適應技術需求。討論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的技術潛力與技術限制因素,國家未來10-50年適應技術發展途徑,適應的技術研發與工程建設投資需求分析;分析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的整體能力建設需求和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的階段性目標,進行國家適應戰略規劃;針對適應氣候變化的生態補償、資金機制、技術研發等提出適應氣候變化的政策建議。調研氣候變化對建筑業、交通運輸、旅游、商貿等產業部門和電、水、氣、熱及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影響,提出相關產業調整結構與布局,捕捉商機和基礎設施調整工程建設與運行維護標準的建議,研發關鍵適應技術并進行技術集成。

        2.2 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的科技創新機制

        科技創新是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集成創新的關鍵力量,也是中國制訂適應氣候變化的戰略決策和實行適應行動的重要保障措施。不同領域與區域的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需要通過科技創新獲得。關于適應的若干關鍵科學問題還有待通過科技創新機制來實現。

        適應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一項重要戰略措施,一些有利于緩解氣候變化影響的措施也已經開始實施。然而,專門針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技術和措施的研究和實施較少,缺乏可供借鑒的成功適應范例和系統有效的技術體系。需要進一步研發、集成不同領域和區域的適應關鍵技術,系統構建適應氣候變化的技術體系。同時,目前的適應措施與氣候變化影響及未來風險的聯系不太緊密,與部門的發展戰略相結合的示范研究較少。因此,適應技術與示范的研究必須對不同領域或區域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和風險有定量的認識。氣候變化對我國的影響在不同領域和區域上有重大的差異,需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適應措施,進行試驗和技術示范研究。只有掌握足夠的科學證據,系統地評估氣候變化對我國主要脆弱領域的綜合影響和風險,將適應措施的效果納入到影響和風險評估中,客觀分析不同領域、不同地方的適應能力,才能科學地選擇或研發相應的適應氣候變化技術,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氣候外交政策,保障我國利益不受到損害,既能為保護全球氣候做出積極的貢獻,又能保證國內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因此,迫切需要將適應氣候變化作為一個重要的領域,選擇主要領域(如農業、林業、漁業、水資源、人體健康、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重大工程、防災減災等)和典型區域(如青藏高原、北方水資源脆弱區、農牧交錯帶、脆弱性海岸帶及生態系統脆弱帶等)進行適應氣候變化的示范實驗,提出可操作性的適應對策和措施,進行適應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確定氣候變化影響的重點區域、脆弱人群與適應優先事項,促進氣候變化適應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結合,重點加強適應氣候變化與欠發達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與規劃的結合;加強極端氣候事件的防御及防災減災技術開發;促進適應氣候變化政策制定和立法工作。

        2.3 適應氣候變化主體的組織機制

        適應氣候變化的主體有很多層次。目前情況下,政府部門是適應氣候變化的首要主體。其次,不同領域的企業和生產者也是適應氣候變化的重要主體。再次,普通人群也是適應氣候變化的組成部分。另外,還包括科研機構。科學的適應氣候變化集成創新機制需要建立起科學的適應氣候變化主體的組織機制。這種組織機制需要緊密結合不同級別的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企業和生產部門以及廣大的普通人群。科學地適應氣候變化組織機制關鍵工作包括:①加強組織領導與統籌協調。政府部門要切實加強總體指導和宏觀管理能力,對各種利益關系和矛盾進行統籌協調,健全責任體系,大力促進各地方、各部門、各科研院校在適應氣候變化領域的大力協同,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共同推進適應氣候變化行動的開展和實施。②加強人才培養與基礎研究。加強人才培養開發,促進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學科梯隊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批學科帶頭人和后備人選以及相應的骨干研究隊伍。重視和加強基礎研究,切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重點部署研究一批適應氣候變化領域的重大問題。推動適應氣候變化科技資源共享,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奠定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的科技基礎。③加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建設。在氣候變化影響顯著地區建立適應氣候變化試點示范基地,進行脆弱性分析和風險評估,開展相關適應活動,為我國今后全方位開展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提供重要的指導和參考。舉辦適應研討會和培訓班,提升地方政府相關機構和人員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基本知識、研究水平和管理能力。通過網站、新聞報道及座談會等形式大力宣傳適應氣候變化相關知識,增強公眾意識和公眾參與度。大力開展方法論研究,為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提供理論支持和指導。

        2.4 適應氣候變化的部門協同合作機制

        協同是國家、政府或部門實現適應技術集成創新的關鍵。協同就是要實現“1+1>2”。即多個部門合作創新產生的效益大于部門獨立進行創新產生的效益之和。核心部門與合作部門的協同包括三大方面:目標協同性、利益協同性、功能協同性,稱之為“OBF協同”。這三個方面的協同將形成利益分配機制、風險分攤機制、信任機制。如圖1所示。

        為了實現“OBF協同”,需要構建三維協同體系:政策與法規、協同平臺、協調機制。如圖2所示。

        政策與法規,是協同的制度保證。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進行集成創新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政策與法規形成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適應技術集成創新中的規范包括各級政府的政策、制度與合同。技術集成創新的合作伙伴在創新項目中表現出資本屬性或準資本屬性,有必要采用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

        協調機制,是協同的過程保證。協調是通過管理機制、溝通、信息的互動實現的。在技術進行集成創新的過程中,由于集成的人力資源或組織資源(如供應商聯盟、技術中心等)等存在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沖突以及文化背景沖突等,對于技術資源、社會資源、信息資源等資源的集成同樣存在能否銜接和匹配的問題。因此,協調機制是技術集成創新實現協同的重要內容。

        協同平臺,是協同的物質基礎。它包括研發平臺、網絡支持、基地建設。研發平臺是指研發中心與高等學校(包括以其為依托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國家產品認證中心、國家質量檢測中心、專業設計咨詢公司以及包括具有研發能力的供應商等所組建的技術綜合型平臺。網絡支持是包括科研院所、合作企業、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供應商、中間商、顧客等所組成的無形網絡的支撐作用。基地包括與集成創新相關的人才基地、技術研發基地與測試試驗基地。

        2.5 適應氣候變化的資金機制

        適應氣候變化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其資金機制包括公共資金和市場資金兩個方面。需要在國家財政投入之外,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和企業單位投資氣候變化適應行動,同時充分利用國際適應性資金,全面提高我國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適應氣候變化的資金機制具體包括:①持續增加國家財政的氣候變化適應資金的投入。各級政府應將適應氣候變化逐步納入到各行各業的發展規劃,增加采取適應氣候變化行動的預算和投入,切實保證適應氣候變化行動的實施。各級政府應積極運用財政手段,如設立專項稅收、建立適應基金或者環境基金等,加大對氣候預報、生態保護、海岸帶管理、水資源安全等方面適應能力建設的投入。②引導金融部門和企業對適應氣候變化提供支持。氣候變化的災難性影響會損害信貸金融的信用,增加保險賠付,加大風險管理難度。應為商業金融部門提供支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的鼓勵機制,使金融部門和企業更好地參與國家和地區的適應行動。具體措施包括:加強風險金融的適應性支持,引導信貸金融重視適應性投入,使用公共債券及其衍生工具為適應性投資或者災害救濟融通低成本的資金,就特定敏感地區或者特定氣候事件發行政府巨災債券,國家對氣候變化敏感和脆弱地區、領域和產業在財政投入和稅收政策上給予重點扶持。通過財稅杠桿激勵企業和民間資本投資氣候變化適應行動。③積極吸引國際適應性資金投入我國氣候變化適應行動。充分利用UNFCCC體系內可以利用的氣候變化適應資金,積極開拓國際合作,吸引更多的雙邊或者多邊資金投資適應氣候變化行動。目前,與適應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的國際資金渠道主要包括:《公約》創立的委托全球環境基金(GEF)運作管理的信托基金(SPA),《公約》下最不發達國家基金(LDCF)和氣候變化特別基金(SCCF),《京都議定書》下設立的適應基金,來自于其它多邊的環境協定(MEAs)基金,來自于各國政府、國家和國際組織和機構的雙邊和多邊基金。

        3 結 語

        “集成創新”是適應氣候變化技術與行動的必由之路。在不同層面建立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的集成創新機制,構建不同部門或區域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的集成創新體系是我國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發展的重要途徑。集成創新可以使適應氣候變化不同主體的資源、技術、能力等得到充分優化、選擇、配置,從而相互之間形成最合理的結構形式,發展成為一個由適宜要素組成的、優勢互補的、匹配的有機體,可使各種單項和分散的相關技術成果得到集成。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技術體系需要充分發揮集成創新的力量,從不同層面的適應主體的組織機制開始,充分整合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發揮不同適應部門的協同機制,建立完善的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科技創新機制,同時合理利用資金機制,從而建立完善的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的集成創新機制。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吳紹洪, 潘韜, 賀山峰. 氣候變化風險研究的初步探討 [J].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11, 7(5): 363-368. [Wu Shaohong, Pan Tao, He Shanfeng. Primary Study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ge Risk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1, 7(5): 363-368.]

        [2]United Nations.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R]. Geneva, Switzerland: UNEP/IUC, 1992.

        [3]《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編寫委員會. 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2. [Committee of “China’s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China’s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7: 1-422.]

        [4]余慶年, 施國慶, 陳紹軍. 氣候變化移民: 極端氣候事件與適應:基于對2010年西南特大干旱農村人口遷移的調查 [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1, 21(8): 29-34. [Yu Qingnian, Shi Guoqing, Chen Shaojun. Climate Change Migration:Extreme Climate Events and Adaptation Survey on Rural Migr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in the 2010 Severe Drought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 21(8): 29-34.]

        [5]IPCC.Climate Change 2007: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R]. UK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976.

        [6]居輝, 李玉娥, 許吟隆,等. 氣候變化適應行動實施框架 [J]. 氣象與環境學報, 2010, 26(6): 55-58. [Ju Hui, Li Yu’e, Xu Yinlong, et al. Action Framework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J]. Journal of 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 2010, 26(6): 55-58.]

        [7]潘家華, 鄭艷. 適應氣候變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涵義 [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0, 20(10): 1-5. [Pan Jiahua, Zheng Y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n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10): 1-5.]

        [8]周景博, 馮相昭. 適應氣候變化的認知與政策評價 [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1, 21(7): 57-61. [Zhou Jingbo, Feng Xiangzhao. Cognition of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nd Its Policy Evaluation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 21(7): 57-61.]

        [9]葛全勝, 曲建升, 曾靜靜,等. 國際氣候變化適應戰略與態勢分析 [J].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09, 5(6): 369-375. [Ge Quansheng, Qu Jiansheng, Zeng Jingjing, et al. Review on International Strategies and Trend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09, 5(6): 369-375.]

        [10] 任小波, 曲建升, 張志強. 氣候變化影響及其適應的經濟學評估:英國“斯特恩報告”關鍵內容解讀 [J]. 地球科學進展, 2007, 22(7): 754-759. [Ren Xiaobo, Qu Jiansheng, Zhang Zhiqiang. Economic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Its Adaptation:An Introduction to “Stern Review: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7, 22(7): 754-759. ]

        [11]李玉娥, 馬欣, 高清竹,等. 適應氣候變化談判的焦點問題與趨勢分析 [J].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10, 6(4): 296-300. [Li Yu’e, Ma Xin, Gao Qingzhu,et al. Key Issues and Strategy for Negotiation of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0, 6(4): 296-300.]

        [12]馬欣, 李玉娥, 仲平,等.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適應委員會職能談判焦點解析 [J].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12, 8(2): 144-149. [Ma Xin, Li Yu’e, Zhong Ping, et al. Key Issues for Negotiation of Adaptation Committee Under UNFCCC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2, 8(2): 144-149.]

        [13]居輝, 韓雪. 氣候變化適應行動進展及對我國行動策略的若干思考 [J].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08, 4(5): 257- 260. [Ju Hui, Han Xue. International Adaptation Activitie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China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08, 4(5): 257- 260.]

        [14]何衛平, 劉雨龍. 集成創新理論的研究現狀評析 [J]. 改革與戰略, 2011, 27(3): 183-186. [He Weiping, Liu Yulong. Appraisal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Theory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J]. Reformation & Strategy, 2011, 27(3): 183-186.]

        [15]孟浩, 何建坤, 呂春燕. 創新集成與集成創新探析 [J]. 科學學研究, 2006, 24(增刊): 261-267. [Meng Hao, He Jiankun, Lü Chunyan. On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 Between Innovation Integration and Integration Innovation [J].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2006, 24(S1): 261-267.]

        Integrated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System for Adaptation toClimate Change

        PAN Tao1 LIU Yujie1 ZHANG Jiutian2 WANG Wentao2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for China’s Agenda 21,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Taking adaptation measur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ddress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of the adaptation technology system is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to carry out climate change addressing actions.

        Realizing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effectively needs to establish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mechanism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construct integrated innovation system of different departments and region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onnotation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 system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which is a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process. In this process, a variety of technologies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will be selected, optimized, and configured by different subjects and departments to form an organic system. This system is composed of appropriate elements,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matching each other. So the overall function of th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technology system will have a qualitative change.

        Integrated innovation can realize the recombining and optimizing the resources, technologies and ability of different subjects or departments, and enhance the effect of adapting climate change.

        We proposed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system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cluding: integration mechanism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echanism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technology and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the main organizational mechanism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sector collaboration mechanism, as well as financial mechanism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Integrating is the important method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technologi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main force of technic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mechanism is the system basis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 is

        the key guarantee of integration and funding mechanism the necessary material base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第6篇:緩解氣候變化的措施范文

        【關鍵詞】低碳經濟;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碳減排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人類欲望的遞增,由化石燃料過度消耗引起的日益嚴峻的化石能源的短缺與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促使世界各國向低碳經濟轉型,低碳經濟發展道路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青睞。但什么是低碳經濟?中國各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是否每個區域都適合一樣的碳減排政策?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深入思考。

        一、低碳經濟的概念及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現狀

        (一)低碳經濟的概念

        低碳經濟的概念首先由英國在《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的能源白皮書中提出,低碳經濟是通過更少的自然資源消耗和更少的環境污染,獲得更多的經濟產出,是創造更高的生活標準和更好的生活質量的途徑和機會。對于低碳經濟的界定,學術界尚未有明確的共識,但低碳經濟不論涵義如何,都具有低能耗、低污染和環境友好的突出特點,目標是緩解氣候變化和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我們認為,低碳經濟是在不影響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前提下,通過技術創新或其他方式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緩解氣候變化帶來的環境問題、生態問題,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現狀及問題

        近年來,中國的碳排放總量持續增長,2009年10月國際能源署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2007年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排放國,約占當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21%。中國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莊嚴承諾將在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降低40%―45%。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副研究員袁富華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每年要下降3個百分點以上,才能完成減排任務。以往20多年已經有很強的減排措施,未來大的減排空間已經被大量壓縮,碳減排措施會對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造成影響,所以要完成減排的目標并不容易。

        中國能源結構失衡,表現為“富煤、貧油、少氣”,煤炭在中國能源資源中占絕對優勢地位,中國的能源消費結構和經濟結構是發展低碳經濟的瓶頸問題。而且根據鄒秀萍等的研究,中國的碳排放問題不僅體現在總量的增長方面,而且也體現在碳排放的空間格局差異方面。中國的碳排放存在顯著的東南部低中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間分布格局,中北部地區為碳排放的高值區域,東、南部沿海及西部地區為碳排放的低值區域。

        二、區域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綜合評價體系的構建

        (一)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以上對低碳經濟概念的理解與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現狀的認識,我們需要客觀全面地評價我國區域低碳經濟發展水平。低碳經濟作為一種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形態,對其進行綜合評價,應該使用多指標綜合評價,在這方面,付加鋒等做了些相應的研究,但我們認為其中有些不足之處。本文構建的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分為目標層、一級指標層和二級指標層三個層次。目標層為區域低碳經濟發展水平,一級指標層由低碳產出、低碳消費、低碳環境、碳匯、低碳技術五個方面構建指標體系,二級指標層在下述五個方面下使用若干評價指標。

        1.低碳生產

        低碳生產指標意在評價在生產領域的碳排放指標,包括碳生產力,碳強度,能源加工轉換效率和代表能源結構的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指標。

        碳生產力是衡量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核心指標,也是最直觀的指標,指單位碳排放所創造的GDP,這一指標將溫室氣體排放與GDP直接聯系起來,直觀反應出社會經濟整體碳資源利用效率的情況。碳強度代表單位能源的碳排放量,能源的種類不同,碳強度差異很大。化石能源中,煤的碳強度最高,石油次之。能源加工轉換效率指一定時期內能源經過加工、轉換后,產出的各種能源產品的數量與同期內投入加工轉換的各種能源數量的比率,即一次能源能源投入生產的二次能源產出,是觀察能源加工轉換裝置和生產工藝先進與落后、管理水平高低等的重要指標。清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是指清潔能源在消耗能源總量中所占的比例。一般而言,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結構中占比越大,低碳化程度越高,反之就低。

        2.低碳消費指標

        低碳經濟不僅要求在生產領域縮減碳排放,在消費領域也相應有要求,居民的消費觀念、生活方式,對區域能源需求有重要影響。低碳消費指標包括人均碳排放量、人均生活能源消費量和低碳產品市場占有率。人均碳排放量與人均生活能源消費量指標直觀的評價地區人們消費水平等自然消費模式對碳排放的影響,低碳產品市場占有率則可以反映出公眾對低碳經濟知識的普及與接受程度。

        3.低碳環境指標

        發展低碳經濟,是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人類提出的經濟發展模式,勢必對環境起到保護作用,而反過來,環境保護也可以優化經濟發展。國內外研究均表明,減緩氣候變化和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之間有協同效應,環境改善與溫室氣體減排是互贏的。低碳環境指標包括環保支出增長率、工業三廢處理率和廢棄物碳排放強度。

        4.碳匯建設指標

        碳匯一般是指從空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機制。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我們主要選取森林覆蓋率、人均綠地面積和區域綠化覆蓋率作為主要評價指標。

        森林覆蓋率,是森林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比例。森林覆蓋率越高,則森林的碳匯作用越強,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越強,對減少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濃度的作用也越強。區域綠化覆蓋率具體計算方法為:區域綠化覆蓋面積比區域土地面積,其中綠化覆蓋面積包括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防護綠地、道路綠地、風景林地等的綠化種植覆蓋面積、屋頂綠化覆蓋面積以及零散樹木的覆蓋面積。

        5.低碳技術指標

        低碳經濟的發展必須與產業調整和技術創新有機結合起來,隨著單位GDP碳排放量的逐漸壓縮,靠降低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來降低碳排放量的潛力越來越小,區域低碳經濟發展會遇到瓶頸,這時需要靠低碳技術的進步突破。我們主要選取低碳技術R&D投入占比、低碳產業產值占比與溫室氣體捕獲與封存比例對區域低碳技術水平進行評價。

        (二)指標的處理

        1.指標的正向化與同度量化

        在構建的評價指標中,由于指標的數值與方向都不同,需要對指標進行正向化和同度量化處理才能夠進行比較。逆向指標的正向化方法可以采用商式變換來處理,如下式所示,X*表示指標正向化的數值,X表示指標原始數值,通過處理的指標數值就可以體現指標數值越大低碳經濟發展水平越高。

        X*=1/X

        對指標的同度量化處理可以采用極差變換法:

        X=(Xi-Xi0)/(Xi1-Xi0)

        X為無量綱化后的指標數值,Xi為第i指標的實際值,Xi1取全部參評區域該指標的最優值,Xi0取全部參評區域該指標的最差值。

        2.指標權重確定

        在多指標綜合評價過程中,由于不同的指標所包含的評價涵義或者評價信息量不盡相同,因此需要根據評價目標與指標特點給每一指標確定其權值。區域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綜合評價體系是一個多層次、多因素構成的復合系統,應采用層次分析法(AHP法)確定指標權重。

        3.綜合合成方法

        指標值綜合合成方法很多,這里采用線性加權和法進行綜合合成。

        S=∑Xiwi

        S表示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值,Xi為標準化后的無量綱化指標值,wi為相應指標權重。

        三、結論及存在的問題

        低碳經濟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全球氣候變化已經開始影響人類的生產與發展,中國走低碳經濟發展之路刻不容緩。但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技術水平等存在空間格局的差異,要實現2020年的減排承諾,需要了解各地區的碳排放現狀及成因,尋找減排的技術路線和區域對策,進而實現整體的控制目標。目前對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評價還存在很多問題,上述建立的評價體系只是對區域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相對評估方法,目的在于為我國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區域空間的不平衡做一個了解,并針對不同區域的碳減排工作提供參考依據,尋找區域低碳經濟發展道路,最終實現我國的碳減排目標。

        參考文獻:

        [1]付加鋒,莊貴陽,高慶先.低碳經濟的概念辨識及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楊繼賢,何迎慶,張秀云,張冰.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能源發展趨勢及煤炭企業對策[J].中國礦業.

        [3]景躍軍,刁巍楊.東北地區一次能源消費的碳排放及低碳經濟發展路徑研究[J].工作研究.

        第7篇:緩解氣候變化的措施范文

        關鍵詞:農業氣象服務;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措施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由于農業的特殊性,氣象的變化給農業生產帶來了較大影響。因此,氣象管理部門應在保持原有氣象體系的基礎上,對其完善和優化,進而形成系統性的氣象災害防御體系,通過氣象服務促進整個農業的發展。

        1健全農業氣象服務的措施

        1.1健全服務體系

        氣象服務管理人員應完善氣象服務體系,使其適合農業農村的發展方向,保障農業生產的穩定。由于農業對氣象變化十分敏感,在幅員遼闊的土地上,各地區之間存在較大的氣候差異,我國農業發展具有極強的特色性與區域性。為了保障糧食的生產安全,農業部門應加強與氣象部門的合作與交流,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與農作物習性,制定出健全的氣象服務系統,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同時,促進其發展成產量高、質量優及經濟效益好的農業產業,保障農業產品的穩定性。

        1.2創建地方特色氣象服務

        農業生產在我國具有重要地位,因而發展方向的選擇極為重要。基于此,農業與氣象部門應共同創建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氣象服務體系。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較大,部分農業活動屬于“靠天吃飯”,在與大自然的較量中始終處于被動的位置,因而農業生產的質量與產量很難保證,對國家糧食安全產生不利影響。當前,政府部門大力倡導帶有地方特色的氣象服務系統,該系統利用科學的氣象檢測與觀測技術,使種植人員及時了解天氣情況,由技術性強的專業人員幫助農戶進行農業種植,通過靈活技術的使用,使種植人員轉變思想觀念,由被動變為主動,使農業生產的管理更加科學化。與此同時,政府部門將布局規劃與當地農業生產巧妙結合,開發出了特殊產業,增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使農業的發展逐漸實現規模化、產業化[1]。

        2健全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的措施

        2.1提升氣象監測能力

        一方面,改善氣象災害防御系統,在保持自身氣象服務特色的同時,應不斷改進農村氣象的監測工作,使災害監測預警技術更加精細化;依靠創新科技,將氣象監測網與科技含量較高的氣象預報發展到鄉鎮內,提高鄉村氣象災害預報預警的精準率,從而縮小城鄉差距。另一方面,設置氣象預警網絡系統,搭建農村氣象服務系統平臺,將所有的氣象服務信息錄入該平臺內,使每戶村民的網絡都能連接該平臺,確保每位網絡用戶都能獲得氣象服務,村民們每日都能收到實時氣象預警信息。通過預警網絡系統,保障了種植人員的切實利益[1]。

        2.2設置御災防災管理機制

        政府部門應設置科學的御災防災管理機制,種植人員應提升應對災害的防范意識。在農產品種植期間,管理人員不但要為村民提供先進的種植技術,還要對其開展思想教育,并通過多種活動普及各類減災防災的相關知識,提高村民對自然災害的認識。此外,各區域的氣象管理人員應將當地的自然災害進行風險評級,若風險級別較高,則需對該區域重點監控,如有必要,可將該地區的農作物適時轉移。通過多種手段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避免村民受到生命財產等方面的威脅。例如,山東省某氣象局為了應對自然災害、保障當地村民的利益,設置了御災防災管理體系。氣象部門將當地區域按氣象災害等級進行劃分,針對風險較大的區域,管理人員實時監控,并讓當地村民轉移,以降低災害帶來的風險,保障當地經濟效益[3-4]。

        2.3提高氣象科技服務水平

        各區域管理者應加強設備配置與技術投入,針對氣象服務行業發展較為滯后的地區,還要重點帶動與扶持。完善設備的同時,氣象管理部門也要招收優秀的氣象服務人才,并根據人才特點開展相應的業務培訓,不僅要增強氣象監察能力,還要利用實踐活動來提升其服務水平,培養出懂技術、懂農業及懂氣象的高級人才。為了提高氣象服務的水平,進而改善農業生產的產量與質量,提高氣象觀測的精準度是革新的關鍵。氣象技術部門應正視當前存在的問題,努力提升氣象科技的服務水平,給氣象部門中的科技創新提供動力。與此同時,在改進技術的過程中,技術人員要分析出自然災害產生的機理與誘因,進而采取相應措施來規避該風險,提煉出防御技術,這將極大緩解氣象部門的壓力,提高防御災害的能力[2]。

        3結語

        第8篇:緩解氣候變化的措施范文

        關鍵詞: 羅紅霉素;舒利迭;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由多種炎癥細胞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具有反復性、周期性、長期性等特點。目前我國約有三千萬支氣管哮喘患者,約占全球哮喘患者總數的1/10,并隨著自身免疫力的下降和氣候環境的改變而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患者的主要癥狀為咳嗽、胸悶、氣促、喘息等,若不及時治療,則會出現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率失常、肺不張、氣胸和縱膈氣腫等并發癥,從而危及患者生命[1]。本研究將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42例支氣管哮喘患者應用羅紅霉素聯合舒利迭治療,效果甚佳,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84例支氣管哮喘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齡24~70歲,平均(47.05±6.92)歲。對照組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齡20~65歲,平均(46.17±7.2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保持酸堿平衡、吸氧、鎮靜、抗感染、補液、靜脈應用地塞米松或甲潑尼龍等治療措施。另外,治療組口服羅紅霉素膠囊,0.15g×6粒/盒(浙江京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80028),150mg/次,2次/d;并霧化吸入舒利迭(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50μg:250μg×60吸),1吸/次,2次/d。對照組僅霧化吸入舒利迭,用法用量同治療組。治療14d后,比較兩組療效,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占預計值的百分數(FEV1%)、自測呼氣峰值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標的變化,并比較兩組的各項癥狀消失時間。

        1.3 療效評價 當患者的癥狀消失或明顯緩解,呼吸頻率恢復正常,肺部羅音消失,X線檢查及血氣分析結果均接近正常,食欲、精神恢復正常時為顯效;當其癥狀有所好轉,呼吸頻率變慢,肺部羅音也基本消失,X線檢查及血氣分析均明顯改善,食欲、精神有所恢復時為有效;當不符合上述標準時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7.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利用x2檢驗比較其間差異,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利用T檢驗, P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后,將兩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見表1。

        2.3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治療組的呼吸困難、喘息、咳嗽以及雙肺音等癥狀消失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

        表3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x±s)

        3. 討論

        哮喘是一種以T淋巴細胞、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多種細胞為主要細胞成分,以氣道高反應性為主要特征,臨床表現為可逆性、陣發性的氣道阻塞癥狀的非特異性慢性氣道炎癥疾病[2]。其致病因素繁多,包括感染、氣候變化、吸煙、環境污染、精神因素、藥物、妊娠和月經等生理因素、遺傳因素等,其主要病理機制為支氣管平滑肌收縮、慢性黏膜水腫、氣道重塑、慢性黏液栓形成及肺實質彈性支持丟失。目前,該病的主要治療目標為改善支氣管痙攣和緩解氣道水腫或炎癥。臨床上以藥物治療為主,治療藥物可分為兩種類型:控制型和緩解型,前者包括白三烯調節劑、緩釋茶堿、糖皮質激素等,主要是根據藥物的殺菌抗炎能力來達到治療的目的;后者包括抗膽堿能藥物、β2受體激動劑等,主要是通過緩解支氣管痙攣來改善癥狀[3]。

        本研究探討分析了羅紅霉素聯合舒利迭治療成人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羅紅霉素是新一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主要作用于厭氧菌、革蘭氏陽性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它可進入細菌內部并可逆性結合50S核糖體亞基,阻礙細菌蛋白質合成,從而發揮殺菌消炎作用;相關研究表明,長期口服小劑量羅紅霉素時,可減少感染,提高肺功能,緩解呼吸道炎癥,延長壽命等[4]。舒利迭是由沙美特羅和丙酸氟替卡松按照一定的比例制成的復方制劑,沙美特羅屬于β2受體激動劑,它可減少炎性介質產生,緩解氣道平滑肌痙攣,促使支氣管擴張,增加纖毛擺動速度和頻率,還可激活無活性的糖皮質激素受體,使受體易于和藥物結合,從而提高其抗炎能力[5];丙酸氟替卡松是一種糖皮質激素,可干擾嗜酸性粒細胞與肥大細胞的分化和增殖,降低白介素-4、血清IgE等炎性介質的產生量,抗炎效果較好,可有效控制氣道炎癥,從而緩解癥狀;這兩種類型的藥物作用機理不同,故聯用時具有協調互補效應,從而增加治療效果[6]。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大于對照組,治療后治療組的FVC、FEV1、FEV1%以及PEF均高于對照組,其呼吸困難、喘息、咳嗽以及雙肺音等癥狀消失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

        綜上所述,羅紅霉素聯合舒利迭可有效治療成人支氣管哮喘,可改善肺功能和快速緩解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朱湘蕓.孟魯司特聯合舒利迭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評價[J].亞太傳統醫藥,2011,7(9):87-88.

        [2] Song NC,He JB,Xu HB,et parative study on effect of acupoint 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 and?Seretide?on the symptoms of?bronchial asthma?at chronic persistent stage [J].Zhongguo Zhen Jiu,2012,32(7):593-599.

        [3] 李微.舒利迭治療成人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3):561-562.

        [4] 呂景云,羅海濱,周廣華.孟魯司特聯合舒利迭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0,15(4):454-455.

        第9篇:緩解氣候變化的措施范文

        以往發展農業水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增強農業生產力,應對饑餓和貧困,如今則是在水資源稀缺狀況下,在滿足全球不斷增長的食物需求同時,達到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減少貧困、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態環境等目的【4】,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主要涉及經濟、社會、環境等要素。

        1.1經濟要素

        1.1.1飲食結構變化與食物需求增長

        隨著人們收入的不斷增長,居民飲食習慣正朝著更加注重營養水平和飲食多樣化的趨勢轉變,食物消費模式正在從谷類食品向畜產品和水果、蔬菜、糖、食用油等高價值作物改變。與2000年相比,預計2050年全球谷類食物需求量28~32億t,增長55%~80%;肉類需求量3.75~5.7億t,增長70%~155%;糖、油、蔬菜、水果需求量將增長70%~110%p】,未來驅動食物需求增長的一些主要影響因素仍將具有較大不確定性。

        1.1.2經濟結構改變

        全球市場和貿易政策的改變以及全球化進程決定著未來的農業收益率。在一些非農經濟部門具備較大競爭優勢的國家和地區,農業對國民經濟的整體貢獻率有所下降,這勢必明顯影響小農戶和自給自足型農民的經濟利益。為了確保許多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迫切需要加大在技術和能力建設方面的投資,制定受惠于農業發展的相關政策與法規f6J。1.1.3能源價格波動易于波動的能源價格經常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農業水管理。對水電和生物質能源需要的增長必然加大對水的需求,進而影響水量在不同用水部門間的配置現狀。此外,能源價格上漲不僅增大抽取地下水灌溉的成本,還導致化肥及其他石油產品價格的增加,加大農業生產成本。盡管生物燃料目前對全世界能源供給的貢獻率仍然有限,但能源價格上漲、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地緣政治問題等諸多因素,都可能加劇食物與燃料生產之間對水土資源占有的激烈競爭【J71。

        1.1.4食物價格上漲

        食物價格上漲正成為當今全球許多國家面臨的重要問題,對嚴重依賴食物進口以及食物消耗占日常支出比例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尤為如此。引起食物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岡包括較高的石油和能源價格、食物需求增長、農業生產投資減少、頻繁發生的旱澇災害、不穩定的市場投機行為等№】。其中加大農業生產投入對維系農業水管理在滿足食物供給需求上扮演的重要角色至關重要。

        1.2社會要素

        1.2.1缺水程度加劇

        目前全球約有12億人口生活在自然性缺水地區,約15億人口居住在經濟性缺水區域,此外,還有數以百萬計的貧窮農戶處于自然性和經濟性缺水并存的地區【6】。水資源稟賦是造成自然性缺水的主要緣由,而對蓄水和管理的不當投入則是引起經濟性缺水的典型原因。對許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應加大改進灌溉用水技術、增強農業生產力的投資和政策力度,而對一些濕潤地區,也需采用新的投資和政策確保水資源在不同用水部門間的合理配置。

        1.2.2持續性貧困

        全球約有17億人口且其中多為貧困人口生活在南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其中5.1億人處于食物不安全狀況。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食物不安全人口已從1980年的1.25億增長到2000年的2億,且70%的貧困人口生活在農村,短期內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改進農業經濟結構,緩解貧困和食物不安全狀況【9】。不適宜的農業水管理措施常直接影響作物的潛在產量和效益,進而影響到發展中國家為減貧所做的各種努力。

        1.2.3城市化及移民

        20世紀60年代全球約2/3的人口居住在農村,務農人口達到60%。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而今只有1/2的人口還生活在農村,不到40%的人口直接從事農業經濟活動ll們。預期2050年,全球約2/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迅猛發展的城市化進程勢必加劇城市與農業問的用水競爭,導致改變農業生產結構。

        1.3環境要素

        1.3.1氣候變化

        平均氣溫改變、降雨模式變化、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加劇正在以不可預見的方式影響著農業生產狀況。

        為此,應在農業水管理工程規劃以及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公共政策和投資、工程和資源公共管理、影響人類習性的政策制定過程中,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潛在影響及其應對策略。在制定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或調節氣候變化的政策法規時,關注其可能引起的有意或無意影響,如投資發展生物燃料雖可緩解氣候變化的速度,但將顯著影響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11|。

        1.3.2生態系統修復

        全球大規模調水工程都會不同程度的對生態系統產生負面影響。2000年世界淡水物種指數已下降到1970年的50%,對生態系統產生的威脅最終將危害到農業賴以發展的水土資源上【l21。為了改變當前生態系統惡化的趨勢,一些國家正在制定和執行有利于增加環境生態流量、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增強生態系統服務農業供給的相關政策和策略,并適當減少農業用水量配置。

        2農業水管理發展策略與對策

        現代農業水管理對保障食物安全、發展農村經濟、維系家庭生計、減少貧困人口、維護生態系統等至關重要。為此,應從跨越不同學科、不同部門的角度出發,審視和改善與農業水管理發展相關的策略與對策。人們不能將目光僅局限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等藍水資源上,還應把雨水作為灌溉和雨養地區的最基本水源,不應將農業視為相對獨立的系統,而應作為整個農業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加以看待【I川。

        2.1加快發展節水農業,滿足未來農業用水需求

        未來驅動全球農業用水需求的主要動力來自因人口增長和飲食結構變化引起的食物需求增加與改變。目前全球作物年耗水總量6800~7500km3,平均為7150k甜,其中飼料作物年耗水量2152km3,占作物年耗水總量均值的30%【14】。約78%的作物年耗水總量(5570km3)直接來自降雨入滲后蓄存的土壤水,主要供給雨養農業,其余22%(1573km3)則來自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用于灌溉農業。若灌溉系統輸水效率為60%,就需要2622km3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量才能滿足作物年耗水總量。若不對現有農業水土資源生產率加以改善并改變當前的農業生產模式,預計2050年全球作物年耗水總量將增加70%~90%,達到12155~13585km3,比現有增加5750km3[151。

        滿足未來農業用水需求的水管理發展策略與對策主要應包括:發展灌溉農業,加強雨養農業,開展農產品國際貿易,限制食物需求潛在增長等。灌溉農業在糧食增產、維系貧困農民生計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全世界約40%的農產品毛產值來自占農田面積20%的灌溉農業,在多數發展中國家高達60%[161。為此,需增加灌溉農業投資,通過改革灌溉系統管理、開發新的地面蓄水設施、增加地下水利用量、廢水灌溉再利用等途徑,增加灌溉供水量,提升作物水分生產率和單方水的產值。盡管雨養農業面臨一定風險,但約60%~70%的作物產量仍來自占農田面積70%~80%的雨養農業,且發展中國家數以百萬計的貧困農民主要靠雨養農業維持生計【17】。故應增加雨養農業投入,通過加強土壤水管理、采用補灌措施等手段,改善雨養農業生產率,盡可能擴大雨養農業區的作物播種面積。開展基于虛擬水戰略的農產品國際貿易為缺水國家和地區應對干旱提供了選擇,通過貿易手段將在北美、拉美等水土資源豐富地區集約化生產的農產品交易到中東、北非等缺水地區,可彌補不同國家水資源稟賦E的差異,緩解缺水國家食物增長對農業用水需求產生的壓力。基于糧飼家畜肉類結構的食物對水資源消費數量比素食結構需水翻番,適當改變食物消費模式可減少對水資源的潛在壓力。此外,農業生產和食物消費過程中產生的糧食損失約為40%~50%,有效減少食物生產過程和產后市場鏈條上的損失對減少農業用水亦十分重要【18】。#p#分頁標題#e#

        2.2改善農業水土管理活動,維系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常包括產品提供(食品和纖維、燃料、木材等)、調節(氣候調節、水資源和空氣質量調節、病害控制和授粉等)、文化(娛樂、精神、美學價值等)和支持(初級生產、土壤形成、水和氮循環等)4大類服務功能f】91。對農業生態系統而言,以往總強調其具有的產品提供功能,而忽視其余服務功能。農業發展在增強產品提供服務功能的同時,將不可避免地改變許多生態系統過程的結構和效能,進而減少調節、文化等其他服務功能的價值。農業水管理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產生的潛在負面影響主要反映在水生系統、沿海地帶和濕地以及陸地系統上,前者包括河道水量減少、濕地萎縮、水質惡化、物種多樣性下降等問題,后者則包含地下水位下降、鹽堿地面積增加、缺水造成的十地植被改變等弊端。農業水管理通常將改變流域水文循環規律,明顯增加水生系統和陸地系統中植物一土壤.大氣連續體循環機制改變的風險,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減弱不僅將影響農業生產力,還會嚴重阻礙整個社會為減貧做出的各種努力唧】。

        維系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農業水管理發展策略與對策主要是:改善農業水七管理活動,統籌考慮上下游農業用水管理措施,建立多功能的農業生態系統等。改善農業水土管理活動,尤其是加強田間用水管理、增加作物水分生產率、減少土壤養分淋失及其對地表和地下水體的危害等,可減少農業需水50%以上,有效緩解上游糧食生產用水對下游生態系統的壓力【5】。處理好上游糧食生產可能對下游水生系統和濕地造成的負面影響至關重要,應統籌考慮上下游的農業水管理活動,在保持上游糧食生產能力與維持下游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之間,尋找可被各方接納的利益權衡點。建立能夠提供多種服務功能的農業生態系統水管理,可達到增強不同服務功能間協調性的目的,這取決于人們對生態景觀過程的深入了解以及充分意識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價值所在。對發展中國家以往150個項目從多目標角度考慮資源節約型農業投資效果的分析表明,借助提高用水效率、改善水質、增加碳固存等手段,可達到農業增產與減少環境影響并行的目標,基于生態系統保護的農業水管理需求方式并不會約束農業發展f2¨。2.3注重灌溉與農業生產系統的緊密結合,加大灌溉投入盡管驅動灌溉發展的許多傳統因素依然存在,但其又同時擔負起應對氣候變化下的農業生產影響、減輕對生態系統和公眾健康產生負面作用等新的職責。推動灌溉發展的首要因素在于需要更多的食物滿足未來人口增長,受新開發水資源鼉和灌溉面積的邊際效益制約,人們必須持續地改善灌溉農業水分生產率才能滿足對食物的需求。其次食物需求的結構變化加劇了農業用水的緊張局面,生產較高價值的肉、蛋、奶產品要比直接生產谷類耗水更多,故只有加大灌溉投資,增強農田管理投入力度,才能使作物產量和用水效率達到所預期的效果【22I,增加灌溉投入可為集約化的農業生產提供更為安全可靠的風險環境。最后傘球及局部氣候變化也是驅動灌溉投入增加的因素,氣溫升高和二氧化碳增加將增大作物騰發量、快速消耗土壤水分、增加灌溉需水、促進生物質形成速度,并明顯影響融雪型河流的徑流過程分布,而降雨模式的改變將加劇干旱地區的缺水程度或增加濕潤地區的降水量。

        需對灌溉管理和投入重點做出實質性轉變,才能滿足人們對發展灌溉所寄予的期望和要求。與以往相比,未來灌溉投入應更為關注灌溉與農業生產系統的緊密結合,重點基于先進的信息、節水、管理等技術和方法對現有灌溉基礎設施進行更新改造,大力推進灌區的現代化建設,因地制宜的在有條件的地區適度擴大灌溉面積【231。作為當前全球灌溉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應將參與式灌溉管理、灌溉管理轉移等方式繼續作為灌溉投入的主體,積極探索具有當地特色的灌溉管理范式以及可持續性支撐灌溉管理模式運行的財政來源與途徑。以往大多數參與式灌溉管理工作多集中在示范層次,以建立小型農民用水戶協會為主,與灌溉管理配水改善、維護灌溉工程服務定位相關的改革卻少見嘗試也鮮見成功。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在灌溉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重點應包括:建設新的蓄水庫容以彌補失去的冰雪融蓄水量,為用水戶采用更為靈活的配水方案提供必要的設施和裝備,修建地下水補給工程和廢水灌溉再利用處理設施等;在灌溉管理和制度措施方面的投入重點有:通過改善技術和管理活動增加灌溉用水效率,建立用戶間的水交易市場及規則,構建用于改善農業用水整體效益的綜合水資源規劃等【24】。

        2.4創新流域水資源綜合管理模式,提升雨養農業

        農業灌溉已對世界主要江河流域的供水和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壓力。面對全球水危機形勢,大規模發展灌溉的空間已較為有限,雨養農業在提供食物和維系生計方面起到重要的支配作用。全球雨養農業的生產力常低于灌溉農業,發展中國家的雨養糧食平均產量1.5訛m2,而灌溉農業3.1t/hm2,在氣候溫和的熱帶商品糧農業區,主要作物的雨養產量可高于5~6饑Iln2【6】。在半干旱和半濕潤地區,并非雨量而是降雨的極端變異性是制約農業生產的主要影響因子。在作物關鍵生育期間發生的短期干旱幾乎存在于每個雨季,而氣象干旱則平均每10.a才發生l~2次,通過水管理技術雖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短期干旱帶來的影響,但氣象干旱對作物減產的影響明顯【251。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降雨已成為超出農民控制能力的最為突出的隨機因素,水既是農業生產的關鍵投入要素也是農業風險及不確定性的主要來源,提升雨養農業對維系生計起到支配性作用。

        提升雨養農業的水管理發展策略與對策應建立在生態水文學觀點基礎上,人們應將降雨作為淡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以看待【26l。盡管在現有的流域水資源綜合管理模式(IWRM)中,已意識到為保護河流、湖泊、濕地、河口等水生生態系統功能應考慮環境生態水流的問題,但該管理模式的焦點仍集中在灌溉、工業和城市供水的藍水資源規劃、配置與管理上。向農業生產這類關鍵的產品提供服務功能仍主要取決于陸地牛態系統中的綠水,為此應該對藍水和綠水進行統一的綜合規劃與管理,形成用途廣泛的1wRM新策略。在該新策略中,就地集雨應被視為生產性用水,水資源控制與管理中應包含與雨養農業系統相關的當地尺度及其流域尺度,更為關注從流域到當地的降尺度水資源管理,并基于跨尺度間的水資源綜合分析結果,系統闡述對上游綠水投入(如集雨)與下游用水影響(如減少泥沙)間的雙贏機遇1271。#p#分頁標題#e#

        從作為淡水資源的降雨出發,對1wI州新策略的準確定位就是要淡化灌溉農業與雨養農業間的人為劃分,其實灌溉農業通常部分的依賴綠水的貢獻,并且采用保護性耕作、土壤培肥、地表覆蓋等旱農方法,而提升雨養農業穩定性的最佳途徑則是利用補灌等藍水管理措施。為此,打破灌溉農業與雨養農業間的管理劃分無疑是提高雨養農業投資優先性的重要策略,可提供多組范圍從雨養到灌溉系統的管理選擇方案。

        2.5基于各種途徑與措施,提高農業水分生產率

        農業水分生產率來自種植業、畜牧業、水產業等部門的凈收益與產出該收益耗用的水資源量之比,反映出以較小社會環境成本為代價獲取單位耗水最大收益的目標。改善農業水分生產率的優先地區應包括:過于貧窮且水分生產率較低的地區,用水競爭激烈的自然性缺水地區,水資源開發程度較低且用水回報相對較高的地區,因地下水位下降和河道斷流等致使農業生態系統嚴重退化的地區等。改善農業水分生產率的水管理活動與措施主要有集雨、補灌、非充分灌溉、精準灌溉、水土保持等,與這些措施無直接關聯的一些活動也會間接影響到農業水分生產率,如改善土壤肥力、防治病蟲害、選擇作物良種等。改善農業水分生產率有賴于深入了解和掌握植(動)物生理學、作物學、農學、農田水利學、土壤學等相關知識,以及橫跨田間、農田、流域等不同空間尺度下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條件【2引。

        提高農業水分生產率的主要途徑與措施有:增加植物、田間、農田等不同尺度上的單位騰發量生產率,極小化農業用水過程中的非生產性水量消耗,改善現有灌溉設施管理與運行維護,循環利用回歸水和農田排水,在不同用戶間合理重新配置水量并共同管理用水,將種植業、.畜牧業、水產業等用水在流域尺度上加以綜合管理等。作物水分生產率為消耗單位騰發量獲得的作物產量(值),對應的改善途徑與方法在生物節水方面有作物品種遺傳改良、作物生理學特性調節等,在農藝節水方面包括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機質、保護性耕作、病蟲害防治等,在上程節水方面包含田間節水灌溉方法、非充分灌溉制度、集雨補灌等【291。畜牧業用水約占農業騰發量20%左右,主要來自生產牲畜消費食物所需的水量睜j,相應的改善策略包括改進動物飼料來源、增加畜產品(肉、蛋、奶)產量、完善獸醫服務條件、采用避免土地退化和減少土壤侵蝕的放牧活動等。水產業用水主要來自生產飼料的用水和養殖用水,其水分生產率是水產品產量(值)與飼料生產用水和養殖用水蒸發量之和的比值。

        采用農業與水產業相結合的綜合措旅可循環利用水分和養分,用于灌溉和養殖業的多功能農田池塘已成為改善家庭營養狀況、增加經濟收入的有效手劂叫J。

        2.6確保用水安全與公平,減少農業貧困人口

        水對維系全球日收入低于1美元的10多億人和低于2美元的28億人的生存與生計至關重要,已成為制約全球農業產出和鄉村窮人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311。實際上貧困與水未必一定相關,多數貧困地區的水資源稟賦可能好于富裕地區,影響貧困的范圍和程度取決于人們對水資源的控制和管理水平。以往對貧困的理解僅關注收入、消費和財富,而忽略了引起貧困的多元化因素及彼此間的復雜交互作用。在評價農業水管理對減貧的作用中,必須考慮貧困的多元性及其復雜交互作用的影響。

        通過改進農業水管理活動,首先可改善農業生產和生產力,增加就業,穩定農業產出和收入,其次可鼓勵農民采用各種促進農業增產的投入措施,生產多樣化的高附加值產品,增加非農產品,滿足家庭對多樣化物質的需求,第三將對貧困人口的營養和健康狀況改善、社會公平待遇、生態環境保護等產生積極的作用【321。

        對大多數低收入國家而言,食物安全和減貧所面臨的關鍵挑戰在于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提高作物產量,以便減少全球以小農經濟為生的8.5億農業人口的貧困程劇33】。為了確保窮人用水的安全性與公平性,首先應建立完善的水權制度并增加蓄引水基礎設施投資,其次是開發適宜的用水管理技術并選擇恰當的資金籌措方式,使人們更為有效的用水,第三是改善現有大型灌溉系統的生產力和配水的公平性,提高農業水分生產率,改進農業水資源管理,最后是密切農民與投入.產出市場間的關系,促使農民謀生手段的多樣性,達到減貧和改善水土生產力的目的。在自然性缺水地區,當減貧因進一步開發水資源而受到限制時,改善現有農業用水管理系統無疑就成為首選策略,這對發展中國家尤為重要。

        2.7改進農田排水和土地利用管理,減輕或預防土地和水環境質量下降

        全球近50%的灌溉土地存在排水問題,約有2500萬hm2的農田因灌溉引起的澇漬鹽堿災害而喪失生產力,有2.5億hm2的雨養土地亟待改善排水狀況【341。目前,包括土壤鹽漬化在內的農田土地退化(土壤侵蝕、土地沙化、土地污染等)影響著非洲65%的農田,在拉美和亞洲則分別達到51%和38%。草地退化面積在非洲、亞洲和拉美分別占總量的31%、20%和14%,林地退化面積則分別為19%、27%和14%。全世界約40%的農業土地處于中等退化程度,約9%為嚴重退化,全球作物減產13%左右,且每年約有500~1000萬hm2的七地喪失農業生產能力【351。土地退化不僅對農田水循環和農業水分生產率具有嚴重的負效應,還明顯影響農業用水的數量和質量。土地退化過程與農業用水管理關系密切,改進和加強農田排水和土地利用管理,可達到減輕或預防土地和水環境質量下降的目的。

        當前改善農田排水的目標已從單一地促進農業生產力逐步轉向同時避免其對水環境產生負面影響的雙重目的。在保持除澇、治漬、排鹽等功效同時,利用各種技術和管理控制措施盡可能減少因采用農田排水措施帶來的環境負效應,這些措施與方法包括:適當減少排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的控制排水運行模式,基于灌排措施與人工濕地相結合降解污染物的灌溉一排水一濕地系統,具有水肥高效利用特點的農田排水再利用措施掣36】。人類活動尤其是農業生產活動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主要因素,減少和防治土地退化的主要措施應包括:制止亂墾、濫伐和過牧,合理開發利用土地,合理施肥和灌溉;投資于退化土地的修復工作,采用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入滲和蓄水能力、減少土面蒸發的資源保護型耕作與土管理技術,改善雨養和灌溉農業系統的農田水分生產率;從農田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等觀念出發,增強農業景觀多功能性,基于工程、生物、農業等技術措施,對退化的土地進行綜合治理【37】。#p#分頁標題#e#

        2.8選擇不同措施及其組合,降低廢水灌溉風險

        工業和城市生活廢水隨著人口增長、城市化加劇、生活條件改善、經濟高速發展而不斷增加,與此同時,對廢水的生產性再利用也在增長。盡管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廢水灌溉利用指南中要求,廢水只能用于灌溉非食用的作物,但在實際中卻難以強制執行,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農民在無淡水可用的窘況下,只能利用廢水灌溉可食用的作物。目前發展中國家近80%的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約有50%的人口使用污水進行灌溉【381。全球至少有350萬hm2的農田采用未加處理或部分處理的廢水進行灌溉,直接利用廢水灌溉的面積大致為處理后灌溉面積的10倍以上【391。利用廢水灌溉的農民要比使用淡水灌溉的農民具有較高的寄生蟲傳染機率,且金屬離子通過廢水灌溉的作物進入人體,直接影響身體健康狀況,這已成為負責維護公眾健康和環境質量的國家部門所關注的熱點問題。

        由于各種原因,許多發展中國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尚不具備實施復雜廢水處理計劃的能力與財力,為此應借助廢水來源控制、污水處理與非處理選擇及其組合方式等措施,盡力降低廢水灌溉的風險,保護農民和消費者的利益㈣。借助不同程度的污水處理措施與方法可改善灌溉廢水質量,采用勞動保護性措施可降低廢水施灌過程中操作人員的人體程度、減少被病原體侵害的可能,利用作物選擇與多樣化、灌溉管理、土壤特性考慮等非處理措施加強農田廢水灌溉管理,采用清洗、烹飪、消毒等各種措施減少廢水灌溉作物帶來的健康風險。

        此外,通過改善政策與對策、促進機構問對話、加強財務機制等手段,可為改善廢水灌溉管理提供機遇,而采用與激勵或強制執行相結合的廢水排放標準,可促進點源排放的家庭和工業部門的水管理改善,通過在輸水部門與衛生部門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系,有助于推動更為有效的廢水灌溉管理模式。

        2.9加強政策和制度建設,促進農業水管理發展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 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亚洲国产初高中生女AV | 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