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范文

        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

        第1篇: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范文

        一、我市家政服務業的現狀

        據對市婦聯“好阿姨”服務中心及其11個分部調研,“好阿姨”服務中心是我市從事家政服務業的主要企業,中心于1997年5月成立以來,共有9205人報名成為家政服務員,目前,有3000多人長期從事家政服務,她們主要由本地城鎮下崗女性和農村失地女性組成,誠實善良、吃苦耐勞是她們的優勢,但她們中多數人文化水平偏低,年齡偏大,技能單一,有些人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與用戶的要求相比有差異。隨著昆山經濟社會的發展,成功再就業和自主創業的機會較多,近兩年從事家政服務的女性人數銳減。與此相反,家政服務的需求量卻與日俱增,八年來,中心介紹成功家政服務23800多例,2003年前,每天到中心申請的不足5例,現在,每天通過網絡、電話和窗口申請的超過40例,而且,絕大多數用戶都要求家政服務員必須是知根知底的本地人。

        通過調查,我們認為從總體上看,我市的家政服務在廣大居民群眾中存在著巨大潛力的需求的市場;同時,家政服務業也是下崗人員和農村剩余婦女勞動力再就業的一條重要途徑。

        二、目前家政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家政服務業還沒有產業化。原創:人們還沒有從塑造一個新興產業的角度來看待家政服務業,家政服務業還不是我們社會生活中的正式職業,因此市場管理就有種種不正常的現象,家政服務員、雇主、家政公司三方的權益也得不到很好的維護。

        二是舊觀念的影響仍不可忽視,擇業觀也需轉變。家政服務業作為從傳統“保姆”發展起來的新行業,尚未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從事家政服務職業,受“侍侯人低人一等”等舊觀念的影響,被社會上一些人看不起,有些沒有得到用人家庭應有的尊重,也使一些勞動者特別是下崗職工產生自卑感,不愿去從事這項工作。

        三是家政服務員文化層次較低,素質亟待提高。不少家政服務員自身素質較低,有的接受文化教育少,有的因種種原因沒有參加過培訓,服務質量低,甚至出現事故;有的還在職業道德上出現問題等等。

        四是市場不規范,影響家政服務發展。我市家政服務業零零散散,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的管理機構,對服務質量也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市場價格不統一。據調查,我市僅有市婦聯“好阿姨”服務中心采用較為統一的價格。一些家政服務中介機構,缺乏后續服務,在介紹人員質量和保證家庭安全等方面存在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家政服務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三、發展家政服務業的對策和建議

        根據我市家政服務業發展的趨勢,我們認為,當前和今后我市家政服務業的發展思路應為:以促進勞動者就業和滿足用戶需求為宗旨,以政府扶持和典型示范為引導,以政府辦公益型和社會辦效益型相結合,鼓勵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興辦家政企業,走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的道路。

        (一)認識我市發展家政服務業的重要意義

        1、發展家政服務業,有利于促進我市經濟發展。當前,我市經濟已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期,人們的消費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勞務消費在全部消費中所占的比重不斷增加。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家庭對社會家政服務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服務層次將進一步提升,家務勞動的社會化、產業化程度將不斷提高,家務勞動正逐漸轉化為現實的gdp,將日益彰顯對我市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2、發展家政服務業,有利于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就業是民生之本,沒有充分的就業,就沒有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就沒有最廣大群眾的安居樂業,就無法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家政服務業是就業容量非常大的行業,每年可吸納大量人員再就業。

        3、發展家政服務業,有利于促進行業的產業化。我市家政服務業在經歷十幾年的發展后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只有通過加快發展家政服務業,制訂相關政策法規,加強規范化管理,才能得到有效解決。

        4、發展家政服務業,有利于推動城市文明的發展。昆山社會正在步入家庭的小型化,人口的老齡化,生活的現代化和勞動的社會化,這些都直接促使人們產生家政服務的需求。規范化的家政服務走進千家萬戶,勢必帶來家庭生活質量的提升,帶來家庭文化的變革,將有效地推動城市的文明和發展。

        (二)明確扶持家政服務業發展的有關政策

        家政服務業具有部分公益性,初始階段僅靠企業自身發展遠遠是不夠的,政府應給予更多的關注。我市的家政企業大多數靠自身的力量來發展,企業規模小,還未完全走上產業化、社會化的道路。政府應當根據家政服務業的特點實行稅收政策扶持,制定促進我市家政服務業的發展財政政策并根據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靈活就業的特點,建立與之相配套的社會保障制度并加以落實。

        (三)強化發展家政服務業的措施

        1、發揮政府在發展家政服務中的主導作用。政府要加強宏觀管理,責成有關部門承擔相關的管理職責,強化管理,予以規范。凡從事家政服務、家政服務業的經營機構,必須到工商部門申請登記注冊,領取營業執照后,方可從事經營活動。工商部門應簡化程序,依法登記,對符合法定程序、材料齊全的,要盡快辦理相關手續,對下崗失業人員從事家政家庭服務個體經營的,憑《再就業優惠證》,免收工商行政性收費,其他家政服務個體經營戶管理費按最低額征收。要加強市場監管,對無照經營家政服務業的,要加大整治取締力度,維護市場經營秩序。

        2、要切實加大宣傳力度。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家政服務業在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樹立一批管理先進、服務一流的家政服務業先進典型,提高家政服務業的社會地位,引導家政服務業的產業化發展,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特別要向當地農村婦女、下崗女工宣傳就業形勢,動員她們自覺摒棄家政服務“低人一等”、“伺候人”等陳腐觀念,積極參與家政服務活動,鼓勵她們到家政服務領域尋找就業崗位,實現再就業。

        3、成立家政服務行業協會。原創:充分發揮行業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作用。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協助制定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要切實為會員單位服務,向會員提供實用信息支持和項目建設建議,促進會員單位之間的交流;在有關部門的指導和監督下,協助調查處理惡意競爭和違反行業行規的行為;開展行業統計分析,幫助政府了解行業情況;協助政府制定行業標準,督促提高服務質量規范行業經營;維護會員單位的合法權益。

        4、加強家政服務業的規范化建設。政府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扶持建立家政服務業員培訓基地,開展家政服務業人員的專業化培訓,提高我市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和綜合素質,加快發展我市中、高級家政服務員隊伍,并逐步實現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家政服務的經營者應與消費者訂立書面家庭服務合同,堅持員工上崗前的培訓、體檢制度,及時接處消費者的投訴,嚴禁采取欺詐手段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要加強產業化研究,打造服務品牌,提高昆山家政服務業的整體水平,引導家政企業向專業化、規范化、產業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

        第2篇: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范文

        一、法國發展民生服務業的政策措施

        (一)從國家戰略的高度重視民生服務業的發展

        1997年以來,為解決失業問題,法國打破了傳統的就業觀念,注意大力發展服務業,尤其是大力挖掘民生服務業的潛力,對民生服務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2004年9月,法國政府推出了《社會團結規劃》,規劃的重頭戲就是將民生服務業(主要是個人服務業)的發展納入國家戰略發展的高度,目標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創造50萬個個人服務業的就業崗位。2004年11月24日,法國政府專門召開了“促進發展個人服務業全國大會”。政府和與會的協會網絡、企業、個人雇主聯合會等組織和機構代表共同簽署了一份“關于促進發展個人服務業的全國協議”。該協議的宗旨是通過政府力量匯聚個人服務業的一切資源,拓展整個市場,并致力于四個方面:一是致力于促進個人服務的質量、多樣性以及便利性;二是依靠公認的質量標識和認證體系,創設或發展全國性品牌;三是盡可能多地展開各種合作并締結合作伙伴關系;四是優先發展多元服務供應,以滿足需求的多樣性并保證消費者對服務供應者的自由選擇權。2005年,推出“個人服務業發展規劃”和其法案,包括三大主要綱領:使家庭服務業結構化、為更多的人所了解,鼓勵新的參與者,讓使用家庭服務的人降低費用。在法國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民生服務業獲得了快速發展,目前就業人數占勞動人口總數比例已達到了8.3%,成為拉動就業增長的重要部門。

        (二)設立全國性統一的行業管理部門

        為了民生服務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法國政府近年來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重心是成立專門的行業管理機構,對行業實行全國統一的管理。2005年6月,法國政府通過的一項新法案,對民生服務業的改革設置了一系列政府行動計劃,包括降低高質量服務業的進入門檻、重組管理機構和出臺相關法律政策等。根據家庭服務業規范發展的需要,宣布成立一個全國性的“家庭服務管理局”,主要責任是領導和協調所有倡導家庭服務的行動,并促進全國性的個人服務協會的創立。“家庭服務管理局”設立后,第一大舉措是組織銀行、家庭服務協會和醫療互助會聯手創立大型家庭服務電話平臺,給需要家庭服務的人提供信息,2006年,法國家庭服務業的營業額猛增了11.8%,達123億歐元。該部門雇用的受薪者人數多達180萬,而且具有巨大的開創非外遷型工作崗位的潛力,家庭服務業開創了11.6萬個工作崗位。

        (三)出臺優惠扶持政策

        為了讓更多的個人能夠享受家庭服務業的服務,法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稅務優惠政策和措施,鼓勵個人雇用家庭工。2006年2月,法國就業、勞動與社會團結部推出了旨在加強個人生活服務系統的龐大計劃,這一計劃的核心是在全國發行“用工信用卡”。一方面各企業可以直接向其員工提供預存了費用的“用工信用卡”作為公司福利,員工們則可用這種信用卡來償付自己雇傭的服務人員;并且采取了減稅措施,用“用工信用卡”所支付的費用甚至比在家政黑市上雇工所支付要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法國絕大多數個人服務人員無照工作的問題。

        (四)加強行業管理規范

        由于民生服務業需求的個性化、差異化要求更高,服務價格、服務標準化很難有統一的規定,因此市場存在著亂收費、服務質量不穩定等問題。為規范民生服務業的發展,法國政府從制度、價格和行為等方面制定了相應的法律制度和管理規范。

        一是實施許可證制度。按照法國政府規定,在家政服務業,協會或企業從事照看小孩或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必須提供省長頒發的許可證,一般家務服務需要簡單的許可。但許可讓使用該協會或企業的家庭服務的消費者可以享受稅務優惠。為了讓該行業發展擴大,這項許可的發放變得更加靈活,一個家庭服務機構在其所在地申請了許可,到其它省發展就不必再申請許可了。許可證有效期為五年。

        二是建立公正透明的價格體系。在美容業,法國美容產品的價格相對透明公正,其主要立足產品,相應的服務只是產品的附屬。在家電維修服務業,家政公司的維修人員在查清故障后會提供一份維修報告,注明需要更換的零件價格、預計工時、工時費、增值稅等。維修人員不會對家電維修公司規定的價格擅自調整。

        三是嚴格規范從業人員。如在美容業,自1947年開設第一家美容學校以來,法國對美容從業人員的要求相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行業經驗少于7年,沒有受過專業培訓的人不得在美容培訓學校執教。

        (五)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管理和發展中的作用

        在法國民生服務業的發展和管理方面,行業協會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中介服務組織,行業協會承擔著專業技術培訓、信用擔保的職能。通常,一個協會雇傭一定數量的民生服務從業者,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專業化培訓,再將這些人推向有需要的家庭、企業和各類社會組織。如在法國家政服務行業,目前主要由五大協會經營。具有近70年歷史的法國家政服務聯盟包括3000個地方協會,雇有家庭服務員5500人。大部分協會又從屬于法國兩大國家聯合會――家庭護理及服務協會全國聯合會和農村地區家庭輔助協會全國聯合會,作為兩大聯合會的成員,各個協會得以規范化運作。同時,行業協會也引導著民生服務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的轉變。如法國等國家的美容行業協會定期做一些關于美容的科學、健康宣傳,幫助消費者建立健康的美容消費觀念,理性的消費群體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美容業的發展。

        二、對我國發展民生服務業的啟示與借鑒

        目前,我國民生服務業還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人們普遍對家政服務、美容、洗浴、洗染等民生服務業認知及關注度低、輿論評價低。例如,家政服務業作為從傳統“保姆”發展起來的新行業,尚未得到全社會的普遍認同,從事家政服務行業,受“侍候人”、“低人一等”等舊觀念的影響,被社會上一些人看不起,沒有得到用人家庭應有的尊重,也使一些勞動者,特別是下崗職工不愿從事,從而使得家庭服務市場出現大量空缺,形成了需求和供給矛盾,阻礙了行業的快速發展。又如在洗浴服務業,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并且目前洗浴行業很不規范,很多人對洗浴企業抱有看法,甚至一些人把洗浴場所等同于場所。由于認識上的偏見,很多人不愿從事洗浴技術工作。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洗浴服務市場的需求,制約了行業的發展。加快促進民生服務業發展,應注重以下方面:

        (一)加快成立專門的民生服務業管理和服務機構

        法國民生服務業都有歸口的管理部門。而我國目前普遍缺乏統一的管理,例如美容美發服務業的政府歸口管理實際上一直并不十分明確,雖然名義上由商務部管,但實際上還要涉及工商、稅務、衛生、物價、技監、公安、特業、消防、勞動保障等部門,管理較為混亂,導致對行業從源頭上的調控、監督、引導和管理難度較大。為此,建議在商務部下設專門的管理和服務機構,負責統一規劃、管理和促進工作。

        (二)重視民生服務業發展規劃

        根據民生服務業發展的特點和趨勢,應加快制定《民生服務業發展規劃》,明確各行業發展方向和重點,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同時,根據具體的民生服務行業,制定具體的發展規劃。如結合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特點和家庭發展特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級制訂家庭服務業發展規劃,確定發展目標和重點,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家庭服務體系,規范市場,增強城市服務功能。做好相關數字統計和經濟普查,研究制訂具體的產業政策,鼓勵、扶持其實現升級。

        (三)加強民生服務業的法律規范

        一是加快完善法律法規。圍繞現行的管理辦法,逐步配套相應的實施細則,并且以此為契機逐步協調各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法規和政策,在時機成熟時使其提升為更高層面的法規。二是加強行業標準體系的建設,制定相應的準入標準和條件,制定從業人員的相應資格標準和條件,制定機構分級分等的標準和條件,實施行業標準化管理,把民生服務業的發展納入法制化軌道。三是實行雙重準入制度。即民生服務企業和從業人員都應實行準入制。對投資經營企業準入應該實行總量控制,對不具備資格的企業限制開業。對從業人員進行資格鑒定,從業者必須經過考核、考試、注冊,取得資格后才能上崗。四是加快實行明碼標價制度,明確規定不同等級、不同種類的民生服務的價格,并規定價格浮動的上下限。同時,將確定的價格標準向消費者公示,引導合理消費。

        (四)注重財政稅收政策支持

        要加大各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力度,尤其要建立專項財政資金支持保障各種人群基本生活消費的商業設施建設,對于具有優勢的、規范化發展的民生服務企業給予政策支持,扶持企業發展。如設立洗染服務業發展基金或專項財政資金,用于支持行業的設備更新、技術創新、人才培訓和市場拓展等;加大對符合要求的洗染服務企業的信貸力度,解決以連鎖經營模式進行擴張的大型洗染企業和部分中小洗染企業融資難問題。又如對采用節水、環保設備的洗浴企業給予補貼或稅收減免;對連鎖經營或開拓海外市場的洗浴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等。

        (五)加強職業教育和人才培訓

        一是積極搭建勞動力轉移培訓就業對接平臺,抓好職業技能培訓,對職業培訓機構給予政策支持和資金幫助,解決辦學資金不足、招生困難等問題,努力擴大培訓基地和辦學規模,提高培訓質量,為民生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證。二是充分發揮各地的高等院校、職業學校及有關社會機構的作用,開設餐飲、住宿、家政、美容理發、洗浴等服務專業課程,推進國際交流合作,抓緊培訓一批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服務人員,扶持一批講規范、重信譽和有品牌知名度的人才服務機構。

        (六)重視行業協會的作用

        第3篇: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范文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搞活流通、擴大消費、誠信經營、便民惠民為主線,積極推進城鄉互動、產銷對接、農工商結合,著力培育流通主體,創新促銷方式,展示商貿特色,繁榮城鄉市場,滿足人民群眾消費需求,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推動全市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二、工作目標

        通過深入開展滿意消費惠萬家活動,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誠信興商意識,增強商貿流通企業的服務意識,充分激發消費者的消費熱情,繁榮活躍城鄉消費市場,擴大消費規模,構筑服務完善的商貿流通體系。,力爭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5億元,同比增長18%以上;2012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0億元。

        三、主要內容

        (一)開展骨干企業創建活動。積極參加全省商貿流通“十百千”骨干企業創建活動,到2012年底,在全市培育1家營業收入過20億元、5家過10億元、20家過億元的商貿流通骨干企業,形成一批實力強、規模大、具有競爭優勢的流通企業集團,提升消費總量,服務城鄉消費。

        (二)開展惠民強農系列工程建設活動。用好國家扶持政策,重點推進惠民強農系列工程,積極培育消費熱點,完善農村營銷網絡,全力擴大城鄉市場消費需求。一是深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優化農村商品流通網絡布局,提高農家店和農村信息網絡管理水平,加強承辦企業配送中心標準化建設,加大對農家店的配送力度,按照程序嚴格驗收,力爭到今年底再完成2家配送中心和500家農家店建設任務,使農家店總數達到3860家,全市覆蓋面由現在的52%提高到58%。二是積極探討“區超對接”工作新思路,鼓勵更多的大型連鎖超市與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有效對接,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由出口保障向全民共享轉變,在超市設立示范區農產品專柜(區),搞好超市農產品流通銷售環節的品牌建設。三是大力推進家電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依托銷售網點和重點企業,利用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促銷活動,確保惠民政策家喻戶曉,服務大眾,拉動消費。爭取到2011年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120萬臺,銷售額達到25億元;累計銷售家電以舊換新產品19萬臺,銷售額達到7.5億元。

        (三)開展城市商業服務體系建設活動。一是大力推進連鎖經營進社區,積極發展大型社區連鎖超市和專賣店,鼓勵建立標準化生鮮食品超市,支持特色食品品牌建立專業店、專賣店。二是加快居民區商業升級步伐。改造提升傳統食雜店,鼓勵便民超市擴大服務功能和增加生鮮食品經營比重。三是推進服務業連鎖經營。鼓勵餐飲、美容美發、洗染、洗浴、家政服務、照相、維修、廢舊回收、書店、音像等大型企業建立社區連鎖店,完善社區商業服務體系,提高經營和服務水平。

        (四)開展商貿企業誠信創建活動。繼續開展好“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店、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創建活動。繼續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活動,積極引導商貿企業誠信經營,文明經商,優質服務。充分發揮示范企業的模范帶動作用,推動全市商貿企業誠信建設。打擊假冒偽劣行為,創造良好的市場經營秩序和服務環境,培育一批骨干企業。到2012年全市“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店由目前的32家發展到100家。

        (五)開展家政服務體系建設活動。一是成立家政服務業協會。充分利用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在組織就業培訓、信息交流、理論研討、調研咨詢等方面搭建平臺,推動我市家政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二是培育一批示范性強的品牌家政服務企業。選擇3—5家管理規范、運作良好、示范性強的家政服務企業進行重點培育,支持企業更新專業設施,指導企業提高服務質量,形成服務特色,實施連鎖化、規模化發展,滿足不同群體的多元化服務需求。三是培訓一大批素質高、能力強的家政從業人員。采用集中培訓與自學、統一考試相結合的培訓方式,計劃每年培訓家政服務人員人,從現在起到2012年底,全市培訓家政服務人員達到5000人以上。

        (六)舉辦菏澤市二手車交易服務宣傳周活動。繼續加大二手車流通行業管理,積極組織我市二手車相關經營企業參與全省二手車交易博覽會活動,學習參觀二手車流通先進經驗。積極籌備成立我市二手車流通行業協會,組織開展二手車集中宣傳周活動。

        (七)開展“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活動。認真落實全市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設置規劃,優化布局,減控總量,促進生豬屠宰企業改造升級,逐步實現機械化屠宰,提高屠宰加工技術水平和肉品質量。年底,全市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由161家減少到120家,到2012年底減少到62家,縣城以上城區全部實行機械化屠宰,鄉鎮農村機械化屠宰率達到70%以上。積極創建市、縣(區)網絡技術監管平臺,建立豬肉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強化生豬屠宰監管,繼續開展打擊私屠濫宰專項整治活動、生豬定點屠宰企業集中清理整治和注水肉病害肉專項整治,進一步規范生豬屠宰秩序,凈化肉類市場,切實保障群眾的食肉安全。

        (八)加強餐飲行業管理,促其提檔升級。貫徹實施《餐飲企業等級劃分和評定》國家標準,積極組織市縣區餐飲企業參加國家級酒家酒店等級評定,促進全市餐飲企業升級。深入實施早餐工程,推進連鎖經營和標準化生產,引導“綠色早餐”進社區、進超市、進百姓家庭,著力解決群眾吃早餐難和不放心的問題。積極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鼓勵企業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強化品牌的管理控制力,利用直營、聯營和加盟等形式,加快形成規模優勢、分散布點的市場占有優勢。爭取到2012年底全市有15家餐飲企業實現達標升級。

        (九)加強消費領域的市場監測。按照“準確監測、深刻分析、科學預測、快速反應、及時調控”的要求,加強糧食、蔬菜、肉類、豆制品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市場監測,增強市場運行調控的前瞻性、主動性和時效性,確保日常及特殊時期的市場供應。重點抓好全市31家商貿流通企業、3家應急商品數據庫企業、10家大型專業批發市場的調度與監控,不斷優化重點聯系企業和應急商品品種,提高應急能力。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為切實加強對滿意消費惠萬家活動的組織領導,市政府確定成立菏澤市滿意消費惠萬家活動領導小組。各縣區也要把滿意消費惠萬家活動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活動,抓緊抓好,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制定具體活動方案,動員商貿流通企業積極參與活動。同時要認真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和先進典型,及時向上級報送活動信息。

        第4篇: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范文

        江蘇:完善省級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使用管理

        隨著江蘇省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江蘇省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專項資金扶持的重點和扶持方式也在不斷改變。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江蘇省重新修訂并印發了專項引導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為推進省級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一是對省文化產業引導資金管理協調小組及其下設聯合辦公室的成員組成、工作職責等做了部分調整;二是將自主創新能力強、市場競爭力強、吸引社會資本能力強的文化產業項目以及舞臺藝術精品工程、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等列為引導資金重點支持對象;三是積極探索多樣化的資金扶持方式,優先扶持貸款貼息項目,適度安排項目補貼和獎勵,試點有償資助方式等;四是引導資金項目按地區實行限額申報制度,根據各地文化產業發展綜合指標及近年來引導資金扶持情況等因素確定各市、縣(市)、省直單位項目申報個數,其中縣(市)級項目個數須占到一定比例;五是建立健全評審專家庫制度,力求項目評審環節更加公開、公平、公正。

        青島:出臺扶持養老服務業發展政策措施

        在居家養老方面。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將居家養老服務范圍由原來的市內四區擴大到全市城鄉。對本市半失能和失能困難老年人,分別給予每月45小時和60小時的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按照城鎮每小時15元,農村每小時1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另外,對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在場所、人員、設施、服務等方面給予扶持和獎補,通過行業培育促進居家養老服務發展。

        在社區養老方面。將社區養老機構一次性建設獎勵調整為按照服務量和服務效果給予每年最高10萬元的運營補助,著力提高社區養老的服務質量和吸引力。鼓勵社會力量采取多種形式提供為老服務,對利用現有資源為老年人提供規模化休閑娛樂、送餐助餐、康復照料等服務給予適當獎補。

        在機構養老方面。優化財政投入模式,將政府和社會力量以建設、租賃等形式興建養老機構,財政補助標準統一提高到每張床位最高1.2萬元,采取分期撥付的方式。同時,將養老機構運營補助標準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自理老人每月200元、失能老人每月300元,并規定補助資金主要用于提高護理人員工資待遇水平,從而吸引專業人才投身養老服務。另外,通過政府集中采購和財政補貼的形式,為入住養老機構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

        重慶:力推養老服務業助老年人“體面養老”

        一是建設施。2009年以來投入5.7億元,改造市級福利機構,建成15個區縣社會福利中心、629所農村敬老院、450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城鄉養老機構達到1376所,平均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機構床位22張。

        二是提標準。在全國率先統一城市“三無”人員最低供養標準,并建立和農村五保對象供養標準正常調整機制、物價上漲聯動機制,去年城市“三無”人員、農村五保月均供養標準分別達到415元、270元。

        三是育隊伍。每年安排專項實施養老護理員上崗培訓和敬老院長輪訓,已有3000余名養老護理員取得職業資格。去年安排專項850萬元培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四是扶民辦。從去年起,每年安排4000萬元專項,對社會辦養老機構新建和租建按床位分別給予每張4000元、1000元一次性建設補貼,去年發放建設補貼資金1485.6萬元。

        浙江杭州:財政助推廣告園現代服務業試點工作

        杭州被列為國家廣告園區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城市,中央財政在2012-2014年期間每年安排4000萬元專項用于扶持廣告產業發展。為加快推進廣告園區建設,推動試點工作取得實效,杭州市局重點在完善制度保障、加強項目管理、提升資金效益等方面助推工作順利開展。

        一是完善資金管理辦法。根據《杭州廣告產業園開展中央財政支持廣告發展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杭州市廣告園區現代服務業試點中央補助資金使用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中央補助資金的使用,加強項目監管。

        二是認真組織項目申報。目前已完成申報試點項目13項,項目計劃總投資3.89億元,實際已投資1.48億元,申請中央扶持資金2000多萬元,項目內容涉及園區形象策劃推廣、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企業信息化建設、技術改造等方面。

        三是積極開展績效評價。為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根據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要求,杭州市財政局已組織開展了2012年度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績效評價工作并上報自評報告,力求運用評價結果進一步加強試點工作管理,加快促進全市廣告產業發展。

        安徽蚌埠:三項措施力促服務業發展

        近年來,市財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采取積極財政措施,支持服務業加快發展。

        一是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突出八項措施支持服務業加快發展。2012年,市財政統籌安排土地出讓金等政府性資金2.9億元,兌現各項財稅扶持政策,推進湖上升明月、花鼓燈嘉年華等重點項目建設。

        二是發揮政策資金引導作用。市財政設立促進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綜合財政貼息、補費、風險補償等政策工具,2012年支持66戶企業辦理專利權、商標權、出口訂單等質押貸款3.8億元,有力解決了服務業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三是強化政策扶持助力企業發展。順利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全市1465戶企業按時完成新舊稅制轉換,經統計,部分現代服務業改革后11-12月份繳納新的增值稅1020萬元,總體稅負下降33%。搶抓蚌埠成為國家級家政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市有利機遇,爭取到中央財政12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會同商務部門日前確定了10戶企業為第一批試點項目建設單位。

        山東棗莊:完善財政扶持政策 支持服務業跨越發展

        棗莊市財政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不斷加大對服務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切實改進和創新支持方式,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扶持, 努力為全市服務業發展的各項任務目標的順利實現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支持文化旅游業加快發展。2012年安排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資金40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7%,用于“聯合推介、捆綁營銷”媒體宣傳、重點區域戶外廣告投放等相關費用,叫響“江北水鄉、運河古城”、“微山湖紅荷濕地公園”等旅游名片。安排文化產業示范園和運河文化培訓基地建設等2億元,吸收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參與,支持動漫設計、影視制作等創意產業基地建設和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

        二是促進金融業健康發展。2012年,市財政為提高擔保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能力,下達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獎勵資金100萬元,爭取省級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獎勵資金285萬元,對23家區(市)級銀行分支機構的21.7億元新增小企業貸款給予風險補償獎勵;安排市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扶持資金500萬元,幫助降低業務風險,調動了擔保機構和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擔保和貸款積極性。撥付銀行業發展貢獻獎勵300萬元。

        三是引導服務業新興業態快速發展。市級財政從2007年起按GDP的萬分之一設立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2012年,引導資金規模達1700萬元,利用這項資金,對微山湖古鎮建設等22個重點項目給予了扶持,銀海醫藥物流、國際機床市場、服務外包基地等項目進展順利,帶動社會投資100多億元,資金的引導作用不斷凸顯,效益得到較好發揮。同時,爭取中央、省級服務業專項資金3437萬元,有力支持了全市生產業、家政服務業等行業發展。2013年,市級安排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2800萬元,比上年增長64.7%。

        四是鼓勵企業剝離非核心業務。積極鼓勵資源型企業向服務業領域延伸,鼓勵制造業企業分離發展服務業,對剝離后新設立的研發、設計、服務外包、軟件開發等生產性企業或項目,經認定后享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和省、市出臺的各項財稅扶持政策,給予認真落實兌現。

        五是支持農村服務業發展。支持“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超對接”等建設,2012年,爭取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14萬元,扶持農家店、捷利爾肥業物流配送中心等項目建設。抓住上級實施“放心糧油示范縣”建設工程的機遇,爭取到3年的政策享受期,每年可獲補助資金300萬元,專項用于“放心糧油糧品示范店”創建。市級財政對全市19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項目下達補助資金200萬元,完善農村日用品、農資連鎖超市和農產品經營服務體系。

        廣東廣州:“營改增”試點促進部分現代服務業細化分工優化產業結構

        一是拓寬了試點納稅人的市場發展空間。服務承受方可取得試點納稅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額,打通連接二、三產業的增值稅抵扣鏈條。全市部分現代服務業的小規模納稅人達4.87萬戶,大部分屬于中小企業的部分現代服務業納稅人降低了負擔,“營改增”后有效促進研發、設計、信息技術、物流輔助等現代服務業發展。

        二是有助于加快現代服務業外包發展。購買試點范圍內的外包服務可抵扣進項稅額,促進企業服務外包,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即在試點后擴大了信息系統、咨詢、合同能源管理等專業領域的購買外包服務。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購買的“營改增”試點服務主要集中在鑒證咨詢、廣告和信息技術行業,其進項稅額分別占“營改增”進項稅額33%、35%和18%。

        三是促進企業分工細化。隨著試點改革深入,預計2013年抵扣“營改增”進項稅額將達6,500萬元。“營改增”將進一步推動相關產業之間更為廣泛的分工細化與融合發展。

        浙江天臺:傾力支持服務業發展

        一是加強資金統籌。縣財政每年計劃安排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不少于350萬元,并決定今后根據實際逐步增加,重點用于兌現服務業政策并引導民間資本投向服務業重點領域建設。2012年向上爭取省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財政專項資金30萬元。

        二是突出重點培育。突出現代物流運輸業、金融業、商貿業、旅游業、房地產業、文化、科技、信息服務業,著力提升企業規模檔次、品牌、管理、標準化建設。加大對大型連鎖超市、購物中心等服務行業招商引資力度。推進服務業集聚區建設,2012年天臺山旅游休閑集聚區被列入省級服務業集聚區。

        三是強化激勵手段。對新設立或新建的達到一定規模的服務業企業或項目,在項目審核、投融資、土地使用等方面給予適度傾斜。對引進國家鼓勵類發展,投資額1000萬元以上,營業面積10000平方米以上的服務業項目,以及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著名商標、知名商號、老字號的服務業企業分別給予獎勵。

        四是優化扶持環境。簡化服務業企業登記注冊審批事項,降低服務業企業出資最低限額,允許公司注冊資本分期繳付。鼓勵支持服務業行業協會發揮服務、監督、協調的橋梁作用。加強各類服務業人才,尤其是高端服務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浙江樂清:“四大建設”助推服務業跨越發展

        為加快推進服務業持續發展,近日,樂清市出臺了《關于推進服務業跨越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加大財政扶持力度,2013年安排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不低于1500萬元,并要求逐年予以增加。

        一是支持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建設。對首次被認定為省級、溫州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的,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獎勵。對在建的溫州市級以上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建設項目,給予不超過其年度實際投資額3%的補助。

        二是支持服務業創新公共平臺建設。對新進駐、新設立,正常運行滿2年且成效明顯的省級以上現代服務業領域的科技研發機構、檢測機構、行業服務認證機構等公共創新平臺機構,給予10萬元補助。對獲得國家實驗室認可的公共檢驗檢測機構,給予20萬元補助;對取得與國際知名檢驗機構互認的公共服務檢驗檢測機構給予30萬元補助。

        三是支持服務業標準化建設。對首次主導國際、國家、行業或者地方標準起草制訂的單位,分別給予100萬元、30萬元、10萬元獎勵。對參與以上標準起草制訂的單位,分別給予30萬元、5萬元、2萬元獎勵,總額不超過60萬元、10萬元、4萬元。對制定聯盟標準并有效實施的,給予5萬元獎勵。對自主知識產權在專利有效期內轉化為國家標準的企業,再給予30萬元獎勵;轉化為行業或者地方標準的,再給予10萬元獎勵。

        四是支持服務業發展激勵機制建設。對首次被評為浙江省城鄉統籌現代商貿服務示范鎮和農村現代商貿服務示范村的,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獎勵。對首次被評為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服務業重點企業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對首次被評為國家一、二、三級廣告企業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

        新疆石河子市:出臺財稅優惠政策支持服務業發展

        第5篇: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范文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項目攻堅年”、“投資環境年”,為促進全市商務工作取得新的發展,深入推進遂寧“三個加快”,提出如下工作意見:

        一、工作思路

        圍繞“擴城鄉消費、升流通水平、強對外開放”的重點,以“港、群、帶、圈、盟”五大工程為抓手,以主題服務業園區為平臺,在構建現代商貿物流體系中挖掘市場潛力,在開展產業招商中提升利用外資質量,在優化出口結構中擴大對外開放,在推進經濟方式轉變中提升服務業比重,在服務商務企業中優化商務環境,積極探索“拓展市域消費深度與廣度,增強區域商品物資集散能力,擴大區域物流體系功能影響,調整外貿出口結構”的商務發展新路子。

        二、工作目標

        實現出口1.707億美元,同比增長17.7%;外派勞務2730人次,同比增長7.1%;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營業額300萬美元;外商投資到位金額1500萬美元,同比增長47.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9.7億元,同比增長18%;服務業增加值126.9億元,同比增長10.5%,服務業稅收占三次產業比重為53.3%,服務業人員占三次產業比重為33.3%;商務重點建設項目66個,投資455780萬元。

        三、工作重點

        (一)強引導,育熱點,大力拓展市域商圈消費廣度與深度

        1.挖掘農村消費潛力。結合“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加快“村村農家店”建設步伐,今年全市新建和改造農家店880個、農村配送中心3個,全面實現農家店覆蓋100%的鄉鎮和行政村。同時,認真研究農村商業網點建設的示范和帶動作用,推動農村社會商業網點升級;加大家電和汽摩下鄉力度,提升下鄉產品鄉鎮銷售及服務功能,實現家電下鄉銷售收入3.2億元。擴大汽車以舊換新業務,加強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管理,嚴禁報而不廢;主動開展農超對接和“十百千”工程,力爭推動10個以上遂寧本地特色優質農副產品進入省外大型連鎖超市。

        2.提升城市消費水平。推動社區商業發展納入城市建設同步規劃,進行商住分離改革試點,科學合理布局社區商業網點和配套服務設施;充分發揮市級家政服務網絡中心作用,整合社會家政服務資源,推進家政服務社會化、企業化、標準化、員工化建設,強力刺激家庭服務消費。

        3.打造特色商業街區。充分結合城市規劃建設,大力整治城市商業形象,市城區積極規劃建設10條特色商業街區,力爭今年基本完成環永逸裝飾建材特色商業街區、1660路特色商業街區的改造建設。各區縣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打造縣城和鄉鎮特色商業街區,從而提升商業聚集度、專業化和特色化。

        4.加強市場運行監測。充分發揮市場監測工作的作用,準確及時反映城鄉市場運行信息,提升現有市場運行監測系統,引導城鄉消費。開展“放心肉”追溯和監管體系建設,全面提升生豬屠宰管理,保證肉食品安全;推進“放心酒示范店”建設,引導成立酒類協會,大力開展名酒打假活動,凈化酒類市場;加強特殊行業監管,規范典當、拍賣和報廢汽車拆解等市場秩序,引導行業自律;進一步完善應急供應體系建設,建立應急商品數據庫和應急企業聯系制度,完善生活必需品應急保障機制,切實保障應急物資供應。

        (二)抓規劃,重建設,主動增強區域商品物資集散能力

        1.制定完善市場規劃。結合城市商業網點規劃修編,完善出臺《遂寧市大型商品交易市場布局規劃》和縣區、鄉鎮商品市場建設規劃,從安全、交通、規模、特色等方面入手對現行縣城以上專業市場進行調研,有計劃、分步驟逐步遷出城市中心區。結合新增市場,按照適度集中、專業特色、規模相當的原則科學、合理布局各類市場,特別是大中型專業批發交易市場。

        2.奮力推進市場建設。按全國性、區域性、專業性,分層次培育三級商品交易市場。市本級重點在物流港商流核心功能區、臨港流通加工區和北部市場群布局5-10個大型綜合或專業市場,建設100-200萬平方米交易、倉儲區,形成以大宗商品專業化經營為主體的專業化市場集群,通過建設專業市場集群,吸引周邊市縣商品到遂寧集散。

        3.加快區域聯盟步伐。充分運用中國西部現代物流港和專業市場集群建設優勢,加強與遂寧市域周邊市、縣商務部門的交流與合作,盡快簽訂《盆中地區毗鄰城市商貿物流戰略聯盟》協議,共同推進區域間統一、開放市場的形成。

        (三)拓領域,升水平,努力實現現代服務業發展新突破

        1.努力拓展發展領域。按照生產服務業集聚化、生活服務業連鎖化、基礎服務業網絡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積極拓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領域,培育服務業新的增長點。大力發展餐飲業,推行餐飲業評等、定級規范工作,培育一批跨地區的本地優勢品牌連鎖企業,提升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加速旅游、社區服務等服務業改造升級,加快發展文化、教育等服務業;加快推進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力爭連鎖率達24.5%。積極構建專業性電子商務平臺,形成區域性、行業性的電子商務體系;引導規范網上購物。

        2.搭建主題發展平臺。通過挖掘、提升和建設中央商務區零售商業主題核心區、濱江美食餐飲主題特色街區、五彩繽紛路時尚商業主題園區、聯盟河觀音文化主題園區、玫瑰谷青年愛情主題園區、桃花山購物旅游和旅游購物主題風情街、河心三洲水上休閑主題服務園區、六座度假休憩主題旅游區等服務業園區,實現購物在遂寧、美食在遂寧、觀音在遂寧、愛情在遂寧、時尚在遂寧、游購在遂寧、休閑在遂寧、度假在遂寧。

        3.完善產業基礎工作。建立和完善服務產業分類推進組織機構,制訂服務業發展目標考核制度,加強服務業統計監測體系建設,健全服務業調查統計制度和信息制度,搞好服務業運行監測,大力營造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輿論環境,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

        (四)聚影響,強示范,全面推進現代物流基地加快建設

        1.推進物流示范工作。充分運用“國家級物流示范城市”名片,認真貫徹落實商務部關于加強物流示范工作的要求,重點在農村商貿物流、農產品冷鏈物流和醫藥物流三個方面加強示范工作,積極探索產業物流示范建設,充分發揮示范城市在便利城鄉消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作用,帶動一產、二產發展,促進商貿物流整體水平進一步提高。

        2.加速物流園區建設。依托成都、重慶兩個特大城市,面向盆中毗鄰地區,按照“大平臺、大超市,新園區、新引擎”布局規劃和“專業市場+物流中心”的業態組合要求,強力推進現代物流港的建設進度,力爭實現總投入30億元以上,基本完成道路框架建設,積極爭取建成國家級物流示范園區;適時啟動屈家物流園區建設,加快二級、三級物流節點城市物流中心建設。

        3.加快招大引強步伐。引導剝離市內工商企業自辦物流,力爭實現20戶工商企業進入物流港實施物流社會化服務。盡快啟動鋼鐵城、國際商貿城、君誠物流和西部藥都二期等已簽協議項目建設,加快寶鼎威集團物流信息大樓基礎平臺開發建設;積極引進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業,加快物流技術研發,加大物流人才培養;全年新引進10戶億元以上平臺企業進入物流港,培育5家資產過億元的大型物流企業,力爭第三方物流企業注冊總數達30家以上,營業額增長15%以上。

        (五)轉方式,調結構,奮力促進對外貿易規模和質量躍升

        1.壯大主體隊伍結構。注重與工業、農業、科技等產業部門合作,推進主體培育由以點為主向點、線、面結合轉變,圍繞優勢產業、產業鏈和產品強化出口孵化服務,積極培植有出口潛力的中小企業,全年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8戶。堅持抓大扶小,分層推進,注重培育成長型企業,抓好個與建立長效機制更好結合。

        2.調整市場拓展結構。注重國際區域合作,有針對性地組織適銷產品和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高度重視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加強與東盟國家和臺灣地區經貿往來;創新外貿營銷方式,鼓勵企業發展電子商務、設立境外辦事機構,確保出口市場呈現多元化格局。

        3.優化出口產品結構。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培育和增強發展后勁,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新產品研發、國際認證,鼓勵高檔次、高附加值、強競爭力的產品出口,引導對外貿易產業升級。加快肉食品出口基地建設,增強出口后勁。

        4.推進貿易方式轉變。促進進出口平衡、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并重、一般貿易與加工貿易結合。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和緊缺物資進口。推動文化等重點領域服務貿易出口。

        5.完善服務企業環境。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搞好服務,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認真做好與海關總署、成都海關的溝通、銜接工作,組織落實項目建設資金,確保海關及口岸辦籌建按計劃推進。

        (六)建基地,擴規模,大力推動外經工作穩步規范發展

        1.開展外派勞務基地建設。鼓勵更多有條件的企業創建市級外派勞務基地。指導有條件的市級外派勞務基地爭創省級外派勞務基地和專業基地。以市級外派勞務基地為依托,積極開展培訓,不斷提高外派勞務人員的素質。充分發揮省市級外派勞務基地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帶動我市外派勞務工作健康穩定規范發展。

        2.擴大外派勞務規模。一是充分利用對外勞務合作經營權下放到省廳的有利時機,新獲批至少1家外經企業,擴大我市外經企業隊伍。二是鼓勵寰宇公司擴大企業規模,增強開拓國際勞務市場實力,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拓寬派出渠道,積極參加“2010年四川外經企業赴非洲、東盟開展經貿活動”,加強與外方雇主及行業組織的消息溝通和交流,擴大對外勞務合作業務。支持市級外派勞務基地與省內外對外經濟技術合作企業合作,加強培訓和招收外派勞務人員,穩妥、安全、規范地推進我市對外勞務合作工作。

        3.優化組織招收環境。認真貫徹《四川省對外勞務管理辦法》,鞏固清理整頓外派勞務市場秩序的成果,積極推行對外勞務合作項目備案制,建立健全外派勞務人員招收、培訓輸出、后期管理、安全保障、糾紛處理等各項管理制度措施,規范外派勞務機構經營行為,確保外派勞務工作有章可循、良性運轉。

        (七)突優勢,重承接,加快提升產業引進利用外資水平

        依靠經濟開發區、創新工業園區、現代物流港等重點園區,圍繞電子、物流、生物等優勢產業,開展產業招商,力爭引進出口型外資企業2個、投向現代服務業領域外資企業2個,加快引進家樂福。對全市有合作意向、合作潛力的企業進行摸底調查,做好產業承接對接工作,開展以企招商。依托西博會、廈洽會等平臺,開展借勢招商。著眼產業轉型,開展拓展招商。加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力度,積極開展現代服務業招商。

        (八)抓項目,搭載體,積極推進商貿流通基礎設施建設

        1.抓好項目編制工作。積極開展項目攻堅年活動,認真組織編制“十二五”商務發展規劃,研究和儲備一批涉及長遠的重大項目,加強項目前期工作。抓住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機遇,篩選、包裝、上報項目,積極主動爭取中省項目、資金和政策支持。

        2.推進項目開工建設。著力抓好涉及專業市場、特色商業街、惠民工程、物流園區、生態環境建設等5類66個商務重點項目建設,確保今年投資實現45億元以上。切實做到重點項目業主落實、施工單位落實、監理部門落實和建設資金落實,嚴格執行重大項目推進周報月結、季度督辦等工作制度,力爭5月底前今年所有項目全面實現開工建設。

        3.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在加強招商引資的同時,積極引導和鼓勵市內社會資金投向商貿流通和現代服務業;加強與省、市金融機構的對接,積極開展銀政企合作,有效解決企業融資問題;積極爭取災后重建政策,全面完成災后市場體系恢復重建任務。

        (九)強素質,提效能,全面提升各級商務工作能力和水平

        1.提升商務隊伍素質。強化學習,不斷充實現代經濟、金融、科技、法律和公共管理知識,把握商務發展規律,提高研判形勢、把握大局、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提高服務基層的本領。大力實施“人才強商”工程,有針對性地開展企業家隊伍、企業實用人才和商務干部培訓。

        第6篇: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范文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黨的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縣第十三屆第二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打造“竹生態養生名城”和“全國生態文明強縣”目標,按照“抓項目、培市場、活商貿、重民生、促發展”的工作思路,著力思想解放,加速觀念轉變,強化意識創新,統籌內外經貿協調發展,努力創造良好的商務發展環境,全面提高商務運行質量和效益,實現商務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主要目標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8.2億元,同比增長16.3%;服務業增加值實現25.47億元,增幅達12%;外貿出口實現4000萬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營業額實現5萬美元。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完善商業規劃編制,增強規劃引領作用。

        加強商業規劃編制前期調研,待縣城總體規劃出臺后,聘請專業機構高起點、高標準編制《縣城鄉商業網點規劃》并實施。結合城市發展規劃、旅游發展規劃、商業網點規劃,聘請專業機構編制好《縣服務業發展規劃》,有力促進全縣商貿流通企業合理布局、健康發展,為打造竹生態養生名城、全國生態文明縣城提供強力支撐。

        (二)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完善商貿服務體系。

        加快推進商城建設項目、金碧四星級酒店城市綜合體建設項目、五星級酒店城市綜合體建設項目、餐飲(娛樂)躉船建設項目、建中汽車城建設項目、大灣農貿市場建設項目6個商務重點投資項目建設進度,全年完成重點項目投資額達2.5億元以上,力爭建中汽車城建設項目、大灣農貿市場建設項目建成投入運行;加快推進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引進物流企業入駐下長物流服務區,加快推進成都群利物流建設項目進度,完善香爐灘碼頭、暢通物流技術升級,加速推進下長物流重鎮建設進程。

        (三)大力發展養生服務業,打造竹生態養生名城。

        依托我縣特有的區位、交通和生態優勢,以打造中國竹生態養生名城為契機,策劃一批健康養生服務業重點項目,著力開發休閑食品、健康食品、健康飲品、奶制品、保健酒類、保健茶類等養生食品,大力扶持運動養生、氣功養生、元氣養生、武術健身、食療藥膳、針炙推拿、老年養生、特色診療、美容美體、中醫養生等養生項目,積極引進各類保健、足療、美容、健身、洗浴、藥膳、特色診療、養生、體檢等連鎖機構加盟;努力打造旅游集散、商務會議、美容、康樂、康體、康療、康居、竹文化創意、低碳產業發展為一體的竹生態養生名城,全年完成2個以上養生服務業項目的投資建設。

        (四)調整優化外貿結構,保持外貿平穩增長。

        確保現有出口企業在正常出口的基礎上增加產品出口實績,更加注重提高對外貿易質量,切實推動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做大做強外貿企業;針對國際市場需求減弱、價格大幅回落、訂單減少、客戶流失等問題,進一步加強對企業的調研,積極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指導企業積極融入區域經濟合作,大力發展與泛亞各國的經貿往來,不斷新興市場,努力構建立體、多元的國際市場格局,幫助企業破難題、抓訂單、保客戶,確保今年外貿出口達3500萬美元以上。

        (五)努力擴大消費需求,促進城鄉市場繁榮。

        努力促進節假日和會展消費,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消費促銷活動,繼續開展迎春購物月活動、旅游美食節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消費促銷活動,組織引導企業有針對性地做好品牌宣傳和特色商品營銷;認真做好城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家政服務及餐飲業發展、生豬定點屠宰場的提檔升級改造以及汽車、成品油、拍賣、典當等重點行業重點商品的監測管理工作,促進消費升級,保障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供應。

        (六)不斷拓展引資渠道,積極有效地利用外資。

        進一步創新工作方式,繼續穩步實施“走出去”戰略,拓寬招商引資渠道,緊緊圍繞酒類食品加工產業、竹類產業、鹽化工產業、商貿物流產業和旅游文化產業等優勢資源和優勢產業,抓住宜瀘渝高速公路、成貴高速鐵路建設的契機,著力引進以資源、市場、品牌為支撐,并符合我縣產業發展規劃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和能有效帶動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重大項目,發展和壯大我縣現代服務重點行業,努力擴大招商引資實績。

        (七)認真做好外派勞務,扎實推進對外經濟合作。

        加大對“走出去”政策的宣傳力度,創新工作措施,擴大勞務輸出規模,爭取外派勞務工作取得突破;嚴格實行招收外派勞務人員備案制度;強化培訓基地建設,加大培訓力度,做好多層次勞務儲備;強化對外勞務合作管理,進一步規范企業和中介機構的經營行為,規范外派勞務市場秩序;不斷完善境外勞務糾紛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確保外派勞務人員的安全穩定。

        (八)加強行業監管,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

        圍繞加強商務流通領域監管、加快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推動全縣商務誠信體系建設等三方面的職責,著力做好生豬定點屠宰、酒類流通和藥品流通三個行業的監管工作;做好商貿企業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預防屠宰環節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增強事故處理能力;繼續做好“雙打”和打擊私屠濫宰專項整治工作;認真宣傳和貫徹商務行政許可法,加強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

        (九)加快普及應用,推進電子商務事業發展。

        加強電子商務宣傳,促進電子商務應用。引導傳統商貿流通企業通過自建、合資、合作等方式開展網絡零售,建設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為更多中小企業提供電子商務應用服務。提高全縣商貿企業電子商務普及應用率和企業網絡營銷效率。積極開展我縣省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示范基地創建促進工作。

        第7篇: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范文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我市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紹市委發〔*〕17號)及《*市“十一五”服務業發展規劃》,推動現代商貿、文化旅游、信息技術、中介服務、金融服務、公共服務、社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進一步確立市區服務業中心地位,增強中心城市集聚和輻射功能,現就優化市區產業結構、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鼓勵工業企業騰地發展現代服務業

        對歷史形成的市區范圍內的工業企業,凡屬根據產業導向要求必須禁止、淘汰或調整升級的,因環保、安全等問題影響人居環境的,因城市規劃調整需要改變用地性質的,在3年內都要騰地發展現代服務業。工業企業轉型發展現代服務業或搬遷改造的,經批準,執行下列政策:

        (一)凡企業實施搬遷的,土地和地上合法建筑可按《*市區土地儲備辦法》或市政府房屋拆遷管理辦法進行補償。生產設備補償可按下列標準執行:化工企業按設備凈值的50%給予補償;印染企業按30%給予補償;其他企業按20%給予補償。企業的誤工損失、停產損失可按在冊員工年平均工資進行補貼,補貼最長不超過2個月。對市區二環以內騰空的土地原則上不再發展工業企業。

        (二)凡在企業原址就地轉型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在符合城市規劃的前提下,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8號)及《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國土資源部第21號令)的有關規定,依法按現行的土地市場價格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允許改變用地性質(不含已征用、未建的閑置工業用地)。

        (三)大力推進生產制造企業主輔分離。對從原企業中分離發展現代物流、投資服務、信息咨詢、工業設計、技術服務、檢測檢驗、倉儲運輸等生產業的,3年內,新辦企業利潤形成地方財政收入部分,財政給予全額補助。就地發展生產業的,在符合城市規劃的前提下,保持用地性質不變。

        (四)袍江工業區等園區要規劃安排一定數量的符合產業布局要求的工業用地,用于市區企業搬遷。搬遷企業投資額不滿500萬元的一律進入標準廠房。

        (五)搬遷企業在市區范圍內實施易地改造的,原廠址所占用的水、電、氣使用指標、排污指標,由供水、供電、供氣、環保部門按原指標移至搬遷改造新址,不再收取費用。超過原有指標部分,由相關部門予以優惠收費。新建廠房及配套設施所涉及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實施全額征收,上繳財政專戶,其中屬于地方留成部分給予全額扶持。新上改造項目按市重點工業項目標準享受有關優惠支持。

        二、鼓勵創新、引進現代服務業項目

        鼓勵引進有特色、有影響,能促進市區消費、就業、稅收,提升市區集聚力、輻射力、帶動力的現代服務業項目。對引進的項目,經批準,執行下列政策:

        (一)項目業主可享受市區招商引資及《關于鼓勵外地企業來紹投資的意見》(紹政發〔*〕58號)等有關政策。

        (二)地上建筑物實際投資額在500萬元以上的大型現代服務業項目,按固定資產投資額1.5%以內給予貼息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不超過100萬元。對投資規模特別大,并能增強區域功能的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的獎勵辦法。

        (三)完善項目生成、推進機制。按照“引進一批、規劃一批、儲備一批、建設一批”的原則,建立現代服務業大項目和大活動的項目庫,實行專項管理,落實項目責任,給予專項扶持。各開發區要優先安排土地發展現代服務業,市區每年用于現代服務業發展(不含住宅類項目)的土地比例原則上不低于15%,確保項目落地。建立現代服務業重點項目市領導聯系制度和審批“綠色通道”。

        (四)鼓勵市直有關部門根據自身職能,創新項目,吸引投資。對現代服務業項目的創新、引進工作,列入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每年評審一批項目創新獎、項目引進獎,給予通報獎勵。

        三、鼓勵發展樓宇經濟、總部經濟

        (一)在市區安排一定地塊,重點發展建筑產業研發總部基地、文化創意總部基地、商務服務中心。對在市區注冊登記并納稅的入駐企業,年實繳稅金首次超3000萬元、5000萬元、1億元、2億元的,分別按30萬元、50萬元、100萬元和200萬元的標準,一次性獎勵企業經營者。對新入駐的大企業、大集團總部,可采取“一事一議”的獎勵辦法。

        (二)對建筑面積在6000平方米以上,出租率達到50%以上,入駐企業在市區注冊登記納稅的比例達到50%以上的商務樓宇,經認定,樓宇建設企業執行下列政策:

        1.對登記注冊并在市區納稅的樓宇建設企業,在市區新開發樓宇竣工時,按商務建筑面積給予每平方米20元的一次性補助,用于樓宇的維修保養。

        2.對來市區建造樓宇的企業,3年內,按地方財政分成年貢獻額400萬元為起點基數,比上年基數增長的,其增長超過20%以上部分全部給予獎勵(房地產企業不含在市區開發的房地產稅收);對市區內企業建造樓宇的,3年內,按該企業上年地方財政分成貢獻額為起點基數,其增長超過當年市區平均增幅以上部分給予50%獎勵(不含房地產企業)。

        3.以樓宇為單位,對樓宇建設主體引進市區外企業的,視對地方財政貢獻大小給予一定獎勵,凡地方財政分成年貢獻額超100萬元的,一次性給予10%的獎勵,獎勵額度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四、鼓勵新辦現代服務業

        凡在市區新辦現代服務業的,除享受《關于加快我市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等優惠政策外,經批準,還可享受下列政策:

        (一)凡在市區新辦現代服務業的,其投資項目應繳納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按規定征收,上繳財政專戶,其中屬地方留成部分給予全額扶持。服務性收費實行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的,按低限標準收取。水、氣、排污收費與工業企業一并執行經營類價格。

        (二)對財務制度健全,實行查賬征收的新辦服務業企業,其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技術開發費,按規定予以稅前扣除。對上述企業符合條件的技術開發費項目,在按規定實行100%扣除的基礎上,允許再按技術開發費當年實際發生額的50%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企業年度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當年不足抵扣的部分,可在以后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中結轉抵扣,抵扣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三)對新辦物流服務類的,其從事報關、進出口、物流咨詢、信息技術服務等業務實現的利潤形成地方財政收入部分,第一年給予50%補貼,第二、第三年給予30%補貼。

        (四)對新辦會展業的,凡在市區舉辦的國家級會展活動(展示會、展覽會、博覽會等),每次獎勵會展主辦單位10萬元。

        (五)對新辦社區服務業的,凡在社區內新辦的物業管理、家政服務、醫療衛生、文化服務、體育健身等服務業所得盈利,免征企業所得稅1年;托兒所、幼兒園、養老院等社區服務業,免征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附加。

        (六)大力發展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咨詢認證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專業技術培訓機構等各類中介組織,放開中介服務市場,推進中介機構與政府部門脫鉤。對新辦中介服務業的,其相關業務實現的利潤形成地方財政收入部分,第一年給予30%補貼,第二年給予15%補貼。?

        五、附則

        第8篇: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范文

        [關鍵詞]養老服務;供求;政府;市場化

        一、問題緣起

        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呈現出五大特征:總量大、增速快;高齡、失能、空巢化人口比例高;未富先老、未備而老;經濟水平不均衡、空間分布差異大;家庭養老功能弱化。在現實國情下,老齡人口衍生出醫療護理、生活照料、權益保護、文教娛樂、金融服務等多種需求。面對養老需求,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健全、醫療護理供給不足,既迫切需要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又需要進行結構性調整。我國社會要適應從年輕態社會步入老齡化社會轉變,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成為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戰略需要。養老服務屬于第三產業,是一個特殊、永恒的行業。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擁有全球最大的養老服務市場。養老服務需求(包括生活照料、醫療衛生、康復護理等),既與社會發展水平和精神文化相關聯,又與市場經濟改革和消費者相聯系。前者要求方便、快捷、尊重傳統、抒發親情,后者要求質優價廉、誠信經營、公平競爭、自由選擇。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形成于社會轉型、體制轉軌的特殊時期,在一個由行政壟斷政策供給和主導制度變遷的框架內,引入社會資本進行市場化改革,成為新時期、新常態下一項重大課題。養老與教育、醫療、殯葬等行業一樣,關乎社會民生的基礎保障。中央各部委及地方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文件,但是在發展過程中暴露出諸多問題,迫切需要實踐總結和理論指導。養老服務供給模式及作用,屬于公共管理學研究范疇,養老問題由于受研究視角所限,視域囿于社會保障一隅之見,論域所及止于政府治理一家之說,難以擺脫行政運作的思想窠臼,缺乏跨學科綜合研究。從公共經濟學視角,對養老服務的體制成因、法制原因、經濟動因、文化誘因進行系統分析,論證養老服務供給對經濟發展、政府治理、社會福利以及消費者權益的作用與影響,探討需求外因與財政內因的交互作用下制度設計及供給模式,因而具有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

        二、養老服務經濟屬性的認識

        養老服務(公共產品)作為公益事業運作具有“外部性”,回報與付出難以匹配,僅靠利益驅動往往造成“搭便車”,陷入“市場失靈”困境;“從搖籃到墳墓”由政府包辦、行政運作,不僅高耗低效,還會導致權力尋租、誘發腐敗,面臨“政府失靈”之虞。所謂“失靈”,是指無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勞務。市場機制提供公共產品存在失靈,政府提供私人產品存在失靈,養老服務經濟屬性決定了其供給模式。事業依靠政府、產業交由市場,成為共識。但是,學術界對養老服務供給的政府職責和市場作用認識模糊。從法學、社會學角度分析,養老服務具有基本保障功能,屬于公共產品;從經濟學角度看,養老服務具備市場性、產業性特征,屬于私人產品。養老服務作為私人產品,完全交由市場提供,勢必造成鰥寡孤獨廢疾者皆無所養,政府本應承擔的社會保障職責轉嫁給社會,政府職能缺位;養老服務作為公共產品,完全依靠政府包辦,“一刀切”式的供給模式無法兼顧各種養老服務需求。在我國,大多數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存在地域之別、城鄉之分。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政府只能致力于建立覆蓋全國的養老服務體系和普惠性社會保障制度,而不是將各種資源統統納入到醫養供給中,提供全方位、無差異、統一的養老服務。當前,政府對養老服務供給的職責不清,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對養老服務的投入,各類養老站點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另一方面,高齡、失能、經濟困難的老年群體急迫關切的家庭養老、社區養老的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而低水平、重復性、單一化的養老服務又相對“過剩”,造成供給與需求之間質和量的失衡。從我國養老業發展歷程來看,養老服務作為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不僅同時存在,而且在形態上也經常“混合”出現。從社會治理的角度分析,具有多重屬性的養老服務的供給更需要政府和市場耦合作用。我國養老服務供給能力、質量水平與需求之間的矛盾為什么現階段尤為明顯?這是伴隨社會發展節奏加快,現代養老理念不斷深入和養老產業化經營向縱深推進使然。

        三、養老服務供給模式的探索

        目前,世界各國養老服務大多采用市場型供給模式,我國采用政府型供給模式脫胎于計劃經濟。伴隨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養老服務體系、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的深層次問題日漸顯現。政府和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方式,決定經濟運作的動態和社會發展的進程。二者在市場經濟中的關系和作用,一直以來學術界眾說紛紜。從宏觀治理來看,養老服務包括養老服務事業和養老服務產業,養老服務供給由福利性基本養老服務和享受型個性養老服務組成。前者致力于保障所有老年群體晚年生活保持在底線水平之上,給予全體老年人享受同等質量基本養老服務平等機會,公共服務均等化以使老有所養、貧有所濟,政府是社會責任主要承擔者;后者致力于多樣化、差異化、個性化養老服務供給,為處于不同需求層次的老年群體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服務,這一類服務超出了公共服務的范圍,由企業和社會組織在市場機制下基于競爭關系來提供。從微觀管理而言,遵循需求導向、效用最大化、社會與經濟效益相結合原則,針對不同經濟水平的老年群體及其不同消費偏好,以政府為主導、家庭為核心、社會養老機構為運作平臺,建立免費和收費方式相結合、高中低檔次服務相配套、不同價位互為補充的多層次供給模式。這種模式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可以及時調整服務項目,通過責任主體的分工合作和服務對象、方式、內容的組合,實現服務功能的整合,從而兼顧“平等消費”與“選擇性消費”,滿足不同層次老年群體的各種大眾化和個性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基于此,政府角色更多的是“資金和政策的提供者”,承擔資金籌集和規范治理職責;企業和社會組織成為主要的“服務遞送者”,發揮的是養老服務直接供給、實際配送功能。由此導致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在減少,而對實際工作人(企業和社會組織)實施監督的職能卻在增加。政府轉變職能的理論解釋是:市場的缺陷強化了政府權力,政府的缺陷體現了市場能力,政府轉變職能以促進政府與市場之間達到一種最佳的平衡狀態,政府通過與企業、社會組織的利益博弈、協商互助,實現公共服務供給的社會整體最優,最大限度地實現公共利益。

        四、解決養老服務供求失衡的對策建議

        (一)構建政府資金保障長效機制

        養老服務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形成專項資金,建立和規范資金轉移支付制度;廣開渠道、積極籌措,擴大福利彩票、慈善事業和社會捐贈等資金支持;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時,優化資金結構,形成穩定的資金投入比例。通過擴大增量、盤活存量、優化總量,進一步促進投資主體由單一到多元,實現從單純依靠國家財政投資向國家主導下的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階段過渡,構建以政府養老資金為基礎、以社會養老制度為保障、統籌城鄉一體化的財政支持長效機制,尋求保障民生和經濟增長的平衡點。

        (二)完善法制建設,加強行業監管

        養老服務糾紛類型復雜、誘因繁多、涉及面廣,養老機構在應對事態緊急、關系復雜問題時往往力不從心,導致職責不清、行動遲緩、舉措失當,缺乏解決具體問題的制度安排。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2015年修訂版)為指導,制定配套性法規《社會養老機構管理條例》填補立法空白,規范和約束經營性養老服務行為,培育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同時,地方政府制定養老產業發展規劃,出臺養老服務實施細則和管理辦法。針對現實突出問題,如養老服務機構行政違法(無照經營、以醫代護等)、侵害送養老人合法權益(毆打、虐待、侮辱、克扣生活待遇、降低服務標準等)、養老服務合同簽訂不規范等,要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和問題處理機制(雙方協商、行政調解、法院訴訟等),加強行業監管和執法力度,使“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法治理念落到實處、深入人心。

        (三)釋放政策紅利,促進產業融合

        老年人口是夕陽人群,養老服務卻是朝陽產業。養老產業涉及社保、醫療、保健、家政、信息多個領域,點多面廣、產業鏈長、投資回報緩慢,通過政府補貼、投資補助、貸款貼息和稅費優惠政策(減免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公益捐助稅前抵扣,行政事業性收費免征或減半等),重點扶持六大產業:老年健康管理服務業、老年康復護理業、老年家政服務業、老年文化教育業、老年宜居服務業、老年金融理財業,加快養老服務與關聯產業的融合發展。圍繞適合老年人衣食住行、醫療保健、文教娛樂需要,開發安全有效的康復輔具、食品藥品、服裝服飾、生活用具和服務產品,引導商場、超市、便利店、批發市場設立老年用品專區專柜,繁榮老年消費市場,以市場化改革促進養老服務產業發展。

        (四)更新觀念認識,開發養老市場

        現代性的追求作為一種時代意識,更多表現為對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訴求。伴隨社會發展,父代逐漸將權威讓渡給擁有經濟實力的子代。養老居所和生活方式,也會依附子女外出務工路線進行安排。老年服務市場有潛在消費需求,而缺少消費能力。新一代的老年人收入高、觀念新,有高品質養老愿望與能力,是拉動養老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分析需求端、改革供給側,以商業創新滿足剛需和挖掘潛在需求,才能更好地開發“銀發經濟”市場。

        (五)深化市場改革,鼓勵商業創新

        市場總是不缺乏商業創新,例如消費養老、以房養老、智慧養老模式。消費養老是指居民在消費過程中,將商家讓利行為(優惠折扣)轉化為居民養老金(每筆消費通過銀聯渠道返點到個人養老賬戶)以供退休提取、養老所需,有助于居民將儲蓄轉化為消費,緩解養老經濟壓力;以房養老是指“前半生用錢買房居住,后半生以房換錢養老”,融通房產資源與貨幣資源提前套現,實現延續終生的現金流入;智慧養老是利用移動互聯網、電子設備、云計算、物聯網等實現養老產業的信息化、智能化升級。

        綜上所論,現代養老業作為一種商品化的以服務性為主的獨立產業,需要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制度安排,集聚政府與市場之力多措并舉、綜合施治,實現分工合作、分類供給。養老業作為事業運作或產業發展,不單是政府與市場之間選擇行為形成的結果,更多的是一個改造和建立過程。因此,建立“簡政放權、管辦分離、分類供給”頂層設計理念,論證多元投資、多方參與、多維合作協同供給模式,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可持續的社會基本保障,構建適應現代生活、兼具中國文化的養老服務多元供給格局。人類繁榮歸因于社會分工與合作,從微觀選擇到宏觀調控,政府與市場兩種資源配置方式有條不紊地將紛繁復雜的現代社會生活勾勒出規律的線條,將無序的人類行為進行理性闡釋和人文詮釋。深化養老服務業市場化改革,必將是老年群體晚年生活的福音、和諧社會的基石。

        參考文獻:

        [1]鄒文開,趙紅崗,楊根來.養老藍皮書:中國養老產業和人才發展報告(2014-2015)[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倪東生,張艷芳.養老服務供求失衡背景下中國政府購買養老服務政策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5(11):3-13.

        第9篇: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范文

        ——人口老齡化趨勢逐年增加。我縣轄9個鄉鎮,94個行政(社區),全縣現有60周歲以上老人22139人(其中80周歲以上老人有3367人,90周歲以上有217人,100周歲以上有21人)。占全縣總人口12.79%,我縣已完全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超過國際60歲以上占10%的規定),預計“十三五”末老齡化將達16%以上。

        ——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初步改善。近年來,我縣在上級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縣委政府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和項目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縣共建有敬老院40個,床位593張。其中,縣級福利院1個,床位120張;鄉鎮敬老院7個,床位164張;村級五保村32個,床位309張,現實際入住五保老人369人,入住率為67%,集中供養率為37.3%。我縣從經費落實、工作人員培訓等方面提高管理水平,養老服務機構功能進一步完善,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老年人福祉得到明顯提高。2012年我縣出臺高齡補貼政策,對80歲以上100歲以下的高齡老人進行生活補貼,每月補貼費為80和120元,對100-109歲的長壽老人,每月補助費為500元,110-119歲長壽老人每月補助費為1000元。每年重陽節、春節都對長壽老人進行慰問,并發放300-500元的慰問金。

        ——老年服務日常工作逐步強化。通過廣泛深入地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____自治區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在全社會營造敬老、助老、愛老的良好氛圍。通過發放老年證,讓70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全縣還建立了36個農村基層老年人協會,為他們提供健康娛樂活動和場所,促進了老人的身心健康,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

        近年來,我縣養老服務業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還存在著與人口老齡形勢發展不相適應的突出問題,因此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強研究,切實加以解決。

        ——社會認識程度不夠,存在養老誤區。目前,我縣養老服務機構入住主要是農村五保戶、城鎮“三無”老人等特殊困難群體。全縣仍以家庭養老為主,絕大多數老人尚未形成選擇機構養老或社區生活照料的自覺意識,因此入住率不高。

        ——養老服務供需結構不合理。從我縣養老機構床位數供給情況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僅30張,達不到區政府的目標要求。由于資金缺乏,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功能不完善,服務設施功能不配套、服務質量不均衡。目前,全縣還沒有一所功能完善的養老服務機構,大部分鄉鎮、村沒有老年活動場所,現有老年活動室大多與會議室、黨員活動室等場所一室多用。從需求情況看,因老齡化發展迅速,傳統家庭養老功能卻日益弱化,老人服務需求與日俱增。因此,我縣目前的養老服務的供需矛盾還很突出,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單一。目前,我縣社區養老服務還沒有啟動,服務網絡結構單一,服務設施不完善,不規范,僅僅限于生活服務和日常照料,在飲食、衛生、醫療方面遠遠滿足不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只靠社會養老機構一只“手”要做好養老服務這塊工作難度還很大。全縣還沒有一家民辦養老機構,很難使社會化養老業有快速的發展。

        ——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滯后 。我縣各鄉鎮養老院、養老機構的管理人員都是臨聘人員,專業化水平比較偏低,服務人員均未取得相關執業資格證書,缺少真正了解老年人有效需求的人才,不能很好地為老年人在醫療、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方面服務。

        ——養老保障體系不健全。我縣的養老保險工作雖然在積極推進,但還沒有很好的與五保供養、城鄉低保等制度有效銜接、配套。老年人的醫療保障體系也還不完善,老年人的健康教育、醫療保健服務等方面沒有有效開展,老年人健康檔案尚未建立,老年服務產業發展嚴重滯后,按照區政府要求:今后的重點是發展居家養老服務,而我縣目前還沒有一家正式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老年人文化娛樂場地嚴重不足,設施不夠健全,資金普遍缺乏,影響了老年人參與文體活動的積極性。

        我國是一個未富先老的國家,又是一個急劇快速老齡化的國家。全國60歲以上人口為2.1億,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5.5%,到202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達19.3%。而我縣目前60歲以上老人達12.79%,到2020年將達到16.49%。針對我縣養老服務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全力營造社會養老的濃厚氛圍。一是成立相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和

        辦公室。統籌社會養老服務發展的組織協調、檢查指導、總結經驗等工作,充分發揮我縣榮獲中國“長壽之鄉”的大好時機,結合巴馬國際長壽旅游圈大開發的機遇,適時制定我縣養老服務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把__大橋頭一帶和__打造成__長壽養生基地),制定老齡工作考評機制,將老齡工作納入縣直各單位和各鄉鎮的重要議事日程。并納入年終考評體系。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與發展養老服務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廣泛開展敬老、養老、助老的宣傳活動,與文明社區、文明家庭創建等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在全社會樹立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良好社會風尚,大力營造社會養老、敬老的濃厚氛圍。(二)整體制定養老專業規劃,把__和__天湖列入養老養生渡假區。

        (三)完善相關政策,推進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加快發展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加大社會籌集和財政投入力度,鼓勵社會組織、民間組織進行社會養老服務。一是推進公辦示范性養老機構建設。利用我縣生態扶貧移民搬遷試點建設為契機,采取新建、改擴建、購置等方式,在城區建一所公辦示范性養老機構,委托各類專業化、非營利性社會組織負責運營管理。要加大對農村敬老院的改造力度,整合現有學校、醫院等資源,努力將農村敬老院改造成功能、設施完善的養老服務中心,同時利用國有資源興辦的農村敬老院,依法辦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在滿足優撫對象、農村五保對象、城鎮“三無”老人和低收入高齡、失能老人服務需求的同時,面向全體老年人,開展延伸、有償服務、上門服務等,也可以借鑒“幸福大院”“互助幸福院”等模式,倡導鄰里互助、老年人之間互助。二是大力支持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通過土地指標傾斜、稅費優惠、資金補貼、信貸支持等政策,鼓勵支持企事業單位、集體組織、民間組織、慈善機構以及個人等社會力量,以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興辦養老機構。

        (四)健全完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引導和支持建立以企業、機構為主體,社區為紐帶,滿足老年人各種服務需求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鼓勵和支持社會投資興辦以老年人為對象的老年生活照顧、精神慰藉、家政服務、心理咨詢、康復服務、簡單就醫、水電維修、緊急救援等養老服務業,為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優質服務。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精品 |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gv不卡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 三级午夜电影人在线观看 | 亚洲v欧美v日韩v国产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