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氣候變化的總體發展趨勢范文

        氣候變化的總體發展趨勢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氣候變化的總體發展趨勢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氣候變化的總體發展趨勢

        第1篇:氣候變化的總體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 氣候變化;趨勢;干旱;吉林長嶺

        中圖分類號 P4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6-0239-03

        由于人類活動和自然變化的共同影響,全球氣候正經歷一場以變暖為主要特征的顯著變化,已引起了國際社會和科學界的高度關注[1-3]。全球氣候變暖已是被各國氣象學家所承認的不爭事實,它對自然、經濟、社會和政治帶來嚴重影響,已成為各國政府和科學界所關注的重大問題[4]。2001年IPCC第3次評估報告指出,1860—2000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4~0.8 ℃,20世紀90年代是20世紀最暖的10年。在全球變暖背景下,近100年來中國年平均氣溫明顯增加,達到0.5~0.8 ℃,比同期全球增溫平均值略高。在此大環境下,該文對長嶺縣近40年的氣象資料進行初步分析,探討了氣溫、降水量、日照時數和無霜期等氣象要素的變化趨勢,通過掌握氣候變化趨勢規律,可以提前做好干旱預報、預防,為當地各級領導組織指揮農業生產、開展人影作業、指導農民進行田間管理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長嶺縣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原市西南部,屬于北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多年平均降水量遠小于蒸發量,由于水分收支嚴重失衡,造成該區旱災嚴重,有“十年九旱”的農諺。近20年中1993、1995、1996、2000、2001、2004、2006、2007、2009、2011年都出現嚴重的旱災,其他年份也有不同程度的階段性干旱,且干旱有越來越頻繁的趨勢。由于長嶺縣春、夏、秋季經常發生不同時段和程度的干旱,對當地農業經濟造成重大的影響。該文選用長嶺縣1971—2010年40年歷年逐月地面觀測資料,包括氣溫、降水量、日照時數、無霜期等,用最簡單的回歸模型一元線性回歸來分析當地各種氣象因素,通過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建立過程,了解某一氣象要素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分析其出現的規律和特征。為了對這些氣象要素進行更好的分析,該文用時間年份(x)作為自變量,各個氣象要素作為因變量(Y)建立一元趨勢方程Y=mx+c,以反映因變量的變化趨勢。其中c為常數,m為趨勢系數。m、c都可由最小二乘法求得。所有數據均作為整數計算。

        2 氣溫變化

        選取1971—2010年年平均氣溫進行分析,如圖1所示。經相關計算,其變化趨勢方程可表示為:

        Y=0.043 9x+4.865 1(1)

        通過(1)式,對其擬合效果進行了檢驗,均通過了0.05和0.01的顯著水平。通過數據可知,長嶺縣的年平均氣溫以0.20 ℃/10 a的速度上升,其速度遠遠高于中國1951—1989年的平均氣溫線性增長率(0.04 ℃/10 a),也比每100年升高0.6 ℃的全球平均升溫趨勢要顯著。

        從年平均氣溫波動看,1974、1976、1985、1987年是長嶺縣的“冷谷年”,年平均氣溫為4.6 ℃,最低值是1985年的4.4 ℃;而1995、2002、2003、2004、、2007、2008年則是長嶺縣的“暖峰年”,年平均氣溫≥6.5 ℃,最高出現在2007年,為7.5 ℃,比40年來的年平均氣溫值高出1.7 ℃。1971—2010年間,最暖的2007年比最冷的1985年平均氣溫高了3.1 ℃。從1985年開始升溫趨勢逐漸明顯,到2000年,氣溫回升速度加劇,從2001—2010年年平均氣溫為6.4 ℃,比近40年年平均氣溫高0.6 ℃。

        3 降水量變化

        近40年來,長嶺縣的降水量在總體趨勢減少的情況下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的起伏變化,如圖2所示。通過計算得出延吉市年降水量的趨勢變化方程為:

        Y=-2.044 4x+466.58(2)

        對(2)式擬合效果進行了檢驗,均通過了0.05和0.01的顯著水平,通過1971—2010年40年年平均降水量折線圖可以看到,近40年來的降水量階段性的起伏變化明顯:但整體降水量在下降,1983—1994年表現為波動性增加;從1994年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減少,1973、1982、1993、1996、2001、2006、2009年是長嶺縣年降水量的低谷年,這幾年年平均降水量為286.5 mm,其中2006年降水最少,為270.3 mm;從趨勢看,1983年開始回升,至1994年為降水量高峰年,最多為1983年,為716.2 mm。而且自1994年以后,年降水量的減少幅度明顯增大,但在總體上,長嶺縣近40年來年降水量呈緩慢減少的趨勢。

        4 日照時數和無霜期

        通過1971—2010年40年年日照時數資料可以計算得出日照年合計的趨勢方程為:

        Y=-6.204 5x+2 818.2(3)

        (3)式通過了0.05的顯著水平檢驗。通過公式可知,日照年合計以平均每年6.2 h速度減少,趨勢明顯,如圖3所示。由于近40年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加快而引起霧霾天氣的增多及其他綜合因素的影響,導致年日照時數逐漸減少。

        通過相關資料得知,長嶺縣1971—2010年40年平均無霜期在150.85 d,且無霜期不斷延長,每年以0.468 d的速度在增加。

        5 未來干旱的發展趨勢

        吉林大學的李海毅、湯 潔等人,首先進行了吉林西部應用分形理論對1951—2003年共53年干旱指數的R/S分析,計算出Hurst系數,結果表明吉林西部的干旱指數在時間序列上具有顯著的自相似性。在此基礎上,如圖4所示,應用連續變維分形模型預測了2004—2023年的干旱指數,預測結果表明,未來20年間吉林西部干旱指數呈上升趨勢,最大值為5.35,平均值為4.70。與前l1個時段相比,最大值增加0.48,平均值增加0.57。干旱指數持續上升,反映了該區氣候向干旱化演變的趨勢。造成這一演變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諸如干旱、少雨、多風、日照率高等自然因素,同時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氣溫升高導致蒸發量增大;二是近幾十年來由于不合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誘發了土地退化(主要表現為土地沙化、土地鹽堿化及草場退化),導致地表植被蓋度降低,干旱程度將加劇。

        6 結語

        由于長嶺縣的干旱總伴隨階段性高溫,而高溫又使得干旱加劇,兩者互相影響,惡性循環。加上地理環境影響,各種因素使得長嶺縣發生干旱災害的頻率和程度都遠遠大于吉林省的其他市區。近年來,隨著氣候不斷變暖,長嶺縣氣候異常,雨熱不同季,大田作物生育期內降水量少,持續的高溫、干旱給農作物正常生產帶來嚴重的危害。為了減少或避免損失,必須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選育抗旱品種是首要任務,其次應做好灌溉準備,加強田間管理,科學施肥,合理密植,改變傳統的耕作方式,營造良好的田間小氣候。再者根據長嶺縣的干旱特征合理地調配水資源,降低干旱帶來的危害,盡量避免社會經濟干旱的發生。建立合理的用水、蓄水措施,根據長嶺縣干旱特征的規律,修建水庫等蓄水工程,合理地調配水資源,提前做好抗旱準備,減少干旱帶來的危害。不斷開展氣候變化的監測和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評估,將有助于促進長嶺縣的農業持續發展,同時也能以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和及時準確的服務產品盡量減少干旱對當地農業帶來的經濟損失。

        7 參考文獻

        [1] 中國氣象局.氣象輻射觀測方法[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6.

        [2] 鐘起海,鐘佳李,王芳.定安縣近40年氣候變化特征分析[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0(2):8-11.

        第2篇:氣候變化的總體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最高溫度;ARMA(p q);時間序列分析

        一、引言

        全球氣候變暖是現在社會氣候變化的趨勢,已經成為國內外專家人士研究的熱點問題,這引起了全球各界媒體的強烈關注。氣候與我們息息相關,關乎我們的生存發展,更是對人類的生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旦氣候發生改變,自然而然地,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生存環境的改變不僅僅對社會經濟有著阻礙作用,更是破壞自然生態的平衡,甚至危及人們生命安全,例如:阻礙農業發展、改變物種多樣性等。到現在為止,國外及國內很多氣候專家已經越來越看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更加重視對氣候變化的研究分析。

        PCC第四次評估報告明確指出,1906年以后的100年的時間里,地表平均氣溫上漲了0.742℃,而在前50年期間,平均氣溫的線性增溫速率為0.131℃ 10a-1。在目前的全球的改變給人類帶來的諸多挑戰中,氣候變暖問題是最具有挑戰性的,影響非常廣泛,由于全世界氣候逐漸趨于暖和,提高了海洋、陸地以及大氣的平均溫度,各種溫度的上升引起了許多連環問題:各個地區積雪和冰川融化、全世界海平面水位上升等。到現在為止,國外及國內很多氣候專家已經越來越看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更加投入對氣候改變的研究分析。國內外氣候專家還探索很多氣候問題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山地的氣候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也漸漸發生改變。在全球陸地面積的組成中,山地所占比例達到百分之二十,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直接給全球十分之一人數提供生活物資條件,全球百分之五十人口從山地中間接受益,山地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遍布全球。山區在人類的生存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向人類提供各種有生存和生活價值的資源,如旅游、水、氣候等資源,還能為地球保留豐饒的生物種類多樣性,是全球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山地能夠非常迅速的響應氣候的變化,并且山地和全球氣候變暖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山地的分布狀況以及氣候會對全球氣候起一定的作用,反之,全球氣候也必然對山地的分布及氣候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二者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息息相關。隨著全球越來越暖和,氣象災害的典型現象―高溫天氣,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2003年,在歐洲地區所發生的高溫災害事件中,人員的大量死亡以及經濟的受創,使當地的發展收到了嚴重的阻礙,同時,最近幾年,在我國南方區域和四川以及重慶區域頻繁出現高溫現象,這對農業發展、電力維系甚至人們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重慶地處中國西南部,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三面環山, 坡地面積較大,山地地形面積占重慶的70% ,濕度較大,盛夏感覺潮濕悶熱,在各個崎嶇的不同地域,氣候分布狀態也呈現出很大的差異,因為在不同的山地,各海拔不一,所以,對某一地區的氣溫變化情況的研究在學術和實用上都有積極的意義。重慶市高溫現象在區域上分布不同,呈現出明顯的區域性特征,,然而這種時空特性會對整個重慶市轄區的人類社會生產活動和自然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副作用,氣候變化給人類生產生活所帶來的影響對重慶市區域發展政策的制定、防災減災的預防措施及生態環境建設都有積極的指б庖濉M時,重慶是整個中國西南地區非常重要的生態屏障,目前重慶市還存在包括片區氣候改變、物種變化及森林植被的砍伐、生態環境的改變、反映生態狀況的象征性或者標志性物種的增減變動以及水源分布及水污染等各種主要的生態安全問題。

        二、研究意義

        全球氣候變暖對社會生產生活都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探索氣溫變化的規律以及趨勢預測尤為必要,在把握了重慶氣溫變化的規律下,通過規律把握重慶市溫度未來的發展趨勢,能夠提醒人們在生活生產中做好相關準備,以此提高工作效率而增加整體效益,充分有效地發揮有限資金的作用,最大限度的保護人們的切身利益。

        探索分析重慶地區氣溫的變化特征會使我們更加深入更加準確了解以上問題,同時這也能夠更好的反映出在水和碳氮循環中所發生的變化,更加清楚地看出生物物種和植被對氣候變化的回應,為指導林業、農業、工業、旅游業等行業的生產發展提供一定的依據,對整個社會的各個領域的發展都有著非常實際的現實指導意義,更是對整個重慶的未來發展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更有可能會對整個中國甚至全球在生態及經濟發展方面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三、氣溫的研究現狀

        (一)對最高、最低氣溫的發展趨勢及原因探究以及通過不同的預測系統進行趨勢擬合

        國外專家Karl、Horton等[1]主要分析研究了全球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未來發展變化趨勢,他們研究發現,在最近幾十年的全球變暖的過程中,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表現出非常明顯的晝夜溫度變化的不對稱性。IPCC 第四次評估報告[2](AR4)報告中, 評估報告顯示,目前的氣候系統形式有23個,是對以前氣候在發生改變的過程中的規律進行模擬,對將來全世界氣候的變化趨勢做預測分析。報告最后還總結出氣候變暖的原因,是由于人類對周圍環境的過度影響所引起的氣候變暖。

        (二)我國地表平均溫度變化的季節性和區域性的研究

        近百年來,因為受全球氣溫的改變,我國的平均氣溫也在逐漸升高,但在具體的年代氣溫的變化過程中,在轉折發生時間和變暖程度上卻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呈現出區域性特征,這是與全球溫度變發生改變的不同之處。任福民和Zhai等[3]很全面的探索研究了我國區域極端溫度在時間和空間兩個不同層面上的分布情況,研究表明我國極端氣候事件的出現在時間與空間上存在的差別:近幾十年中,季節在春季和秋季的變化幅度最大,北方地區是極端最低溫度變化幅度較大的區域,極端最低溫度變化率最小的季節是夏季;在秋冬季節,相比往年,極端最低溫度上升這種性質更加顯著,而在秋季我們才能更加顯著地看到極端最高氣溫的降溫現象;東北地區、蒙古地區和四川接壤等地的極端最低溫度都是越來越高,在整個四季都是這種現象。

        (三)中國最高溫度變化的地區突變點差異分析

        在淮海、黃海和西北地區,夏季高溫越來越低,年平均最高氣溫和年平均最低氣溫突變的轉折點有所不同,年最低溫度發生突變的時間很早,要遠遠早于最高溫度發生突變的時間,這說明最低溫度在變化的過程中比最高溫度的變化敏感,同時最低溫度上升也是我國北部氣候變暖關鍵原因。

        四、重慶市平均最高氣溫分析

        (一)數據的預處理

        1.數據的平穩性檢驗

        在重慶最高氣溫的研究中,我選擇的數據是處理之后的月平均最高氣溫數據序列。(ZG代表月平均最高氣溫)

        據平穩性理論及時序圖顯示得出,在2011―2015年這5年期間,總體呈現出季節性的變化規律,所以判定該序列是不平穩的。如果序列是非平穩序列,通過差分運算DZG=D(ZG,0,12)得到差分序列,再做差分序列平穩性檢驗。差分序列時序圖顯示,差分序列在水平某一值隨機波動,基本可以看作是平穩序列。

        2.數據的純隨機性檢驗

        在擬合序列之前,還要判斷該序列是夠屬于純隨機序列。在判定了數據序列是平穩序列之后,還需要做純隨機性檢驗,只有通過了純隨機性檢驗的序列才能對序列進行模擬,序列的純隨機性檢驗可以利用Q統計量檢驗法。

        上圖表明,差分序列每延遲階,所對應的Q統計量在顯著性水平為5%時都通過純隨機性檢驗,所以不能接受原假設,則序列是非白噪聲序列。

        (二)模型的識別和定階

        模型的識別是建模的關鍵,識別模型和定階是通過觀察值序列的樣本自相關系數(ACF)和樣本偏自相關系數(PACF)所表現出來的性質來判斷。

        (三)模型參數的估計和檢驗

        模型確定后,還需要估計模型中的未知參數,用樣本序列值估計的參數值去代替實際參數,并進行參數顯著性檢驗。

        εt表示隨機誤差項,B表示延遲算子,

        從圖中可看出,常數項、AR(12)及MA(13)的系數所對應的P值都顯著小于0.05,所以拒絕原假設,即系數顯著異于0,則模型參數通過檢驗。

        殘差白噪聲檢驗可通過Q統計量所對應的P值來判定,上圖顯示,模型延遲6階和12階對應的P值都顯著大于0.05,在顯著性水平為5%的條件下,不能拒絕原假設,即模型的殘差序列是純隨機的,說明擬合的模型總體上是顯著有效的。

        (四)模型的優化

        模型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則說明該模型在給定的置信水平下能有效地模擬序列的變化趨勢,實際上,這種能夠反映序列總體變動趨勢的有效模型是多類型的,于是就需要進行模型優化。

        在時間序列分析中,優化模型是利用AIC準則來選取最優模型的。

        在本文進行模型選擇時,通過模型顯著性z驗的模型形式也有多種,主要有ARMA(12,1)等5種模型通過顯著性檢驗,根據AIC最大值原則,最終選擇模型ARMA(12,1),則該模型的估計回歸方程如下:

        εt表示隨機項,B為延遲算子。

        (五)模型的預測殘差的單位根檢驗

        從圖3.9中發現,模型ARMA(12,1)殘差單位根檢驗中,P值為0.007,小于0.05,則拒絕原假設,即擬合模型殘差序列無單位根,是平穩序列,則模型擬合效果很好。

        五、結論

        本文以2011―2015年重慶市的逐日最高溫度數據為基礎,分析了重慶市近幾年月最高溫度的變化情況,主要結論如下:

        ①近幾年月平均最高溫度走勢的圖示發現,月平均最高溫度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周期性,說明在月平均最高溫度的變化中存在一定的季節效應。

        ②對剔除季節效應后的差分序列進行模型擬合,建立了有效模型,即,該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重慶未來最高氣溫變化趨勢。

        參考文獻:

        [1] Karl T R,Kukla G Razuvayev V Net al. Global warming:evidence for asymmetric diurnal temperature[J]. Geophys Res Lett, 1991(18):2253-2256.

        第3篇:氣候變化的總體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 氣候變化;氣候風險;氣候移民;現狀;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 X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2)11-0045-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1.008

        氣候變化問題、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導致的各種氣候風險所引發的現實或潛在的大量氣候移民已成為21世紀人類社會面臨的嚴峻挑戰,是現階段人類社會普遍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在氣候變化問題日趨復雜的情勢之下,由氣候變化引起的人口遷移現象及氣候移民引發的人道主義危機、難民潮、地區沖突等問題正日益受到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的重視和關注。自萊文斯坦將“不適宜的氣候”視為造成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之一[1],關涉氣候移民的研究歷經波折,直至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性的氣候變化問題日益突出,對人類的威脅越發嚴重,Myers等有關氣候移民規模的預測方逐漸為人們所認識[2]。但由于Myers,等關于氣候移民的研究偏重于以未來為導向的警示性預測,集中于對氣候移民稱謂、類型、規模及遷移動因的探討[3];對與之相關的問題與對策的探討則主要見諸于一些新聞報端之中略顯羸弱[4]。隨著氣候變化、氣候移民問題的日益嚴重與復雜,施國慶等17位國內外專家指出現階段我們對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行動將導致的嚴重的人口遷移問題還未給予足夠的重視,而移民卻是一種適應氣候變化的應對措施;如何從開發項目導致的移民安置(DFDR)活動中學習和借鑒,響應潛在的氣候移民問題,就需要我們對實施氣候移民的政策、途徑以及進行有組織的移民做出探索[5]。如何以已有研究為基礎,突破社會文化交叉法、經濟視角的牽絆[6],提升人們對氣候風險導致氣候移民問題嚴重性的認知,對關涉氣候移民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探索與梳理,剖析造成氣候移民問題的制約性因素,已是一個擺在世人面前不容回避的現實性、迫切性的重要議題,深刻認識把握這一全球性的社會現象,提出因應氣候移民問題的對策與建議,方有助于人類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共存與可持續發展。

        1 氣候變化的表現以及對人口遷移的影響

        氣候變化現象怪異難料,沙塵暴、颶風、雪災、干旱、洪澇等氣候災害的能量與數量不斷升級,已對自然系統、生物系統和人類生存環境產生了較大影響,給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種種嚴峻挑戰,已成為人類最迫切需要關注與解決的問題。總體看來,現階段氣候變化的主要表現形式有以下兩個方面:

        1.1 漸變緩發性氣候風險

        漸變緩發性氣候風險主要表現為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等。由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氣候變化產生的一系列不可逆的后果,現已導致了約2 600萬氣候移民,在未來40年,以全球氣候變暖為主的氣候變化將使全球10%的人口,約5億到6億人,面臨淪為“氣候難民”的風險,其中將有約2億的氣候移民被迫背井離鄉,不得不遷往其他國家或地區。孟加拉國政府最新出爐的一份報告稱,該國有越來越多的氣候移民已從沿海低洼地區向內陸大城及印度等鄰國移民,度假天堂馬爾代夫也已開始為40萬國民另覓棲身之所[7]。

        全球氣候在持續暖化惡化的同時也導致冰川在世界范圍內的大面積融化,使冰川和積雪的儲水量減少。據一些科學家預測最早在2030年,北冰洋將迎來第一個無冰的夏天,冰川融化的情況同樣也發生在南極,如果兩極冰蓋全部融化殆盡,全球海平面將上升約70 m[8]。而當今世界發展格局的客觀現實卻是世界各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心基本集中密布于各大洲的沿海低洼地區(如紐約、倫敦、上海等),由冰川融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勢必將導致世界上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并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社會經濟損失。

        此外,漸變緩發性氣候風險還表現在臭氧層破壞、酸雨危害加劇等方面。

        1.2 極端突變災害性氣候風險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總體背景下,氣候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極端突變災害性氣候風險發生的概率進一步增大。全球氣候變暖致使近半個世紀以來極端突變性氣候風險事件(如:厄爾尼諾、干旱、洪澇、雷暴、冰雹、風暴、高溫熱浪天氣、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和沙塵暴等)出現的頻率與強度增加,出現颶風、超強臺風、強臺風以及風暴潮等氣候災害的可能性加大,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更高、強度更大、危害程度更深。極端突變性氣候變化使得沿海地區遭受洪澇、風暴以及其他自然災害的頻率加大,人口密集和經濟不發達的地區面臨的風險更大,如亞洲和非洲的大型三角洲和一些小島嶼。

        極端而無常的氣候,催生大批“氣候移民”,他們因氣候變化、生態失衡、地質變異和環境污染等原因而受災。

        2 氣候風險與人口遷移的歷史與現實機理

        2.1 氣候風險與歷史時期人口遷移的關聯分析

        氣候移民是指由于氣候的突然或緩慢變化,對人們的生活或生存條件產生不利影響,在相關氣候政策或氣候工程的影響下,而被迫或主動、暫時或永久離開其家園進行遷移的人或人群,他們既可以是國內遷移,也可以是國際遷移[8]。從我國浩繁的史料記載和已有的相關研究成果來看,我國歷史時期上因氣候變化及由此而引起的環境變化導致了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在氣候風險致因下人口遷移路徑圖大致呈現出:“氣候變化氣候風險氣候災害環境變遷人口遷移人口分布變化政治、文化、經濟中心變更”的總體輪廓。

        中國的氣候類型是典型的季風氣候。由于最近幾千年來,中國寒冷氣候期經歷的時間越來越長,降溫的幅度越來越大,氣候干旱化的程度愈益加重,因氣候干旱化和荒漠化導致的人口遷移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這是因為年平均溫度降低1 ℃-2 ℃,等溫線即要向南推移200-300 km,氣溫變化直接影響著農牧業生產及人們的日常生活[9]。加之,古代中國的社會生產以中原地區的農業生產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游牧生產為主,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受自然災害影響明顯。在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南宋末期和元代初中期,是我國北方氣候偏寒偏干,旱災、沙塵暴和冬季雷暴出現頻繁,湖泊退縮,土地沙漠化強烈和黃河決溢頻率減小的時期,同時也是中亞和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大規模南下的時期[10]。強烈的氣候變化導致了畜牧業的嚴重減產,使其產量已不能維持秦漢、隋唐濕潤時期已增長起來的人口的需求而發生了人口的向外流動,并多次導致了全國性的人口大規模遷移。在13世紀40年代蒙古地區由于連年干旱,“野草自燃,牛馬十死八九,人不聊生”(《元史·定宗紀》);加之冬季暴風雪的侵襲,氣候風險導致北方地區環境嚴重惡化,引起元代內、外蒙地區蒙古族牧民的大量南遷,因災害而“北來貧民八十六萬八千戶”[11]。氣候風險和氣候災害不僅誘發了西北和北方少數民族人口南遷,與此同時也直接影響了漢族內部的人口遷移并導致了社會加速變遷。類似的現象也見諸于世界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如歷史時期極端突變災害性氣候風險導致的玻利尼西亞群島的人口遷移;干冷時期的干旱迫使中亞地區的人口向歐洲遷移,中亞游牧民族大規模的向西、向歐洲遷移成為導致羅馬帝國衰亡的主要原因[12]。

        2.2 氣候風險與現代人口遷移的關聯分析

        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氣候條件的加速持續惡化導致了氣候風險加劇與環境劇烈變遷進一步催生了氣候移民。目前,氣候變化與人口遷移的關聯性已呈現出“氣候變化氣候風險生態失衡環境變遷氣候政策出臺氣候工程實施氣候移民局部地區社會經濟系統重建”的趨勢。國際衛生組織的報告稱現在全球每年有30萬人因氣候變化而死亡。在美洲,20世紀30年代,持續干旱和土地過度開墾導致的席卷北美大平原的“黑風暴”,曾使北美數百萬居民被迫逃離家園,許多城鎮被一度棄為空城。

        氣候變化、極端而無常的氣候導致的自然災害發生次數,在過去20年增加了1倍以上。特別是近年來受極端天氣、工程建設等因素影響,世界各地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地震等地質災害多發頻發;局部強降雨引發的山洪、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已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以中國陜西為例,陜西省委省政府為應對轄域內南部山區頻繁多發的多種自然、地質災害,不得不從2011年年末開始計劃并著手實施一項為期10年、投資約1 280億元人民幣、搬遷約279.2萬人的宏大移民規劃。這其中因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避讓49.16萬人,洪澇災害避險搬遷32萬人。如何將深受極端氣候風險影響和難以快速有效脫貧的居住生活在陜南地區的民眾向陜西其他地區進行遷移安置成為了其首要和主要目的。氣候變化及由其導致的各種自然災害,加之荒漠化、水源污染和其他壓力,將導致地球上的更多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

        3 氣候移民現狀及其演變趨勢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國際社會就注意到移民問題與氣候變化、環境退化之間的關聯。近幾年,隨著全球氣候模式的變化,全球氣候變暖確定性的增加、海平面上升、環境退化、極端突發性氣候風險事件頻發等因素導致的人口遷移問題,使得“氣候移民”成為了國際社會新的關注點,氣候移民及與之關聯的問題逐漸進入了國際相關組織、政府部門與研究者的視野并日益受到關注。

        3.1 氣候移民的人口數量不斷攀升

        受全球氣候變化(全球氣候變暖氣溫顯著上升、降雨方式改變、季風變化加大、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干旱、洪澇災害、更強烈的熱帶氣旋、沙塵暴、颶風、雪災、干旱、洪澇等)和自然災害的影響,氣候災害的能量與數量不斷升級,直接導致了氣候移民規模不斷擴大和人數激增,氣候變化成為了21世紀人口移民的主要原因。據聯合國環境和人類安全組織、香港發展與救援NGO組織——香港樂施會等組織機構在2009年4月的報告,在1998-2007年間,全球每年受氣候災害影響的氣候難民人數約為2.43億人;2015年后氣候難民人數將達到3.75億人以上。目前,不少國家和地區的氣候難民已開始進行自發和有組織的氣候移民,世界上現在已有約2 600萬因為氣候變化而被迫遷徙的氣候移民,到2050年,全球估計將有2億人淪為“氣候移民”[8]。而亞洲開發銀行在2012年3月最新的《應對氣候變化和亞太地區的遷徙》的報告稱,僅2010-2011年,亞太地區因極端氣候自然災害導致的移民人數就已達4 200萬以上。

        3.2 氣候移民的波及區域持續擴大

        由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引起的人類生存環境改變,造成了一些國家和地區已不適合人類生存與居住(如海平面上升將導致一些國家和地區沒入水底),按照氣候風險的預期發展演變模式地球上將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不得不面臨不適合人類居住的風險。氣候移民不得不在高壓的氣候風險之下奔波在不同區域之間、國與國之間尋求生存與發展的機會,現階段氣候移民波及區域明顯呈持續擴大的態勢。世界銀行、國際移民組織、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機構根據全球遭遇的主要氣候風險,預測未來20-50年全球氣候移民的熱點地區,主要包括東亞、南亞、東非、中非、中美洲等地區的沿海低洼地帶、河口三角洲、地勢較低的太平洋小島國、半干旱或不太濕潤的區域,這些地域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將成為氣候移民的重災區[13]。在亞太地區所有國家中,常住人口不超過40萬的亞洲島國——馬爾代夫,正面臨著海平面上升的嚴重威脅;無獨有偶,另一個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已經與新西蘭簽訂協議,全國國民將陸續“搬遷”到新西蘭,現在已有5 000多名圖瓦盧人在新西蘭安了家[8]。人口集中分布在低海拔沿海地區的國家包括孟加拉國、越南、巴布亞新幾內亞、斐濟、所羅門群島、盧旺達、埃塞俄比亞及肯尼亞在內的其他很多國家,現在已經開始出現大量的氣候移民。

        3.3 臨時性遷移向永久性移民持續演變

        氣候移民正在或將要經歷短暫臨時性遷移向永久移民的艱難過渡。氣候移民主要生活在自然條件相對比較惡劣、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的地區,由于缺乏遷移的資源,在遭遇臺風、暴雨、洪澇、干旱、泥石流或突發疫病侵襲時,人們一般是暫時性的避難遷移,不過隨著氣候風險在某一區域的持續化常態化,臨時遷移已不能解決問題,而永久性的遷移成為無奈的必然選擇。在中國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氣候條件較為惡劣的西海固地區,由于這一地區“十年九旱”的趨勢愈演愈烈,“一方水土已養活不了一方人”,為了應對這種極端干旱的氣候狀況適應氣候變化,寧夏回族自治區不得不將中部干旱地區、南部山區約76萬人進行永久異地轉移安置,安置到揚黃灌區或水源條件相對優越的地區,以滿足人類的基本生存發展需要。在氣候風險不斷加劇的現實背景下,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導致一些低洼地區被淹沒,不少國家和地區正開始進行永久性氣候移民。如孟加拉國越來越多的氣候移民從沿海低洼地區向內陸大城及印度等鄰國的移民,度假天堂馬爾代夫近40萬國民不得不另覓棲身之所[4,6]。氣候變化導致的環境永久性改變和生產居住環境條件的惡化,已使人們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永久性氣候移民成為了現實氣候移民的典型類型。

        3.4 多種因素疊加交織致使氣候移民問題日趨復雜化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更多的極端氣候事件,未來幾十年間,氣候風險引致“氣候移民”的過程還會加速,氣候移民問題更趨復雜。首先,氣候移民將進一步加劇相關國家國內的社會矛盾沖突和緊張局勢。氣候風險引發的自然災害會迫使一些受災民眾暫時涌進大城市,而有些大城市的生活資源本來就很緊張,一旦這些移民涌入,大城市人口、資源與環境壓力陡然加大,就有可能惡化現有局勢、加劇緊張關系和不穩定因素造成尖銳的社會矛盾。其次,氣候移民除了會造成國內的社會矛盾外,更為嚴重的是,氣候移民問題將威脅到脆弱的、瀕臨沖突邊緣的國家與地區間的沉重關系,威脅有關地區和國家的政治穩定性。在氣候移民集中地區及其邊界區域出現氣候變化環境衰敗氣候移民社會沖突的惡性循環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劇,由此將導致一些局勢脆弱國家加速崩潰、種族問題與宗教沖突激化、政治激進主義抬頭,致使世界部分地區的不穩定因素增加。第三,氣候移民的貧困問題與環境惡化交織疊加在一起更加劇了問題的復雜性。氣候移民肇始區域一般是貧困與自然資源條件的嚴重惡化的區域,本就脆弱生態環境加之持續惡化的氣候變化狀況,在導致不同區域氣候移民的形成與匯聚的同時,極易引發“氣候貧困”產生的次生災害風險。

        氣候變化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全球性影響,使得氣候移民遍及世界各地,解決與氣候移民相伴而來的一系列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環境、資源、心理、生態、管理等問題,已不只是某個或幾個國家的職責,而是需要全體人類共同擔負、共同面對、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以協商解決。

        4 應對氣候移民及相關問題的對策思考

        由于各國眼下主要將精力放在遏制氣候變化方面,關涉氣候移民的議題還沒有得到適當處理,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沒有采取足夠的應對措施,現階段還尚未設立任何國際合作機制處理氣候移民問題及接踵而至的各種社會矛盾、沖突和風險,將使這一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基于對全球日益緊迫的氣候移民問題之社會現實的關照與因應,易受影響的地區和國家必須立即行動起來加快努力,實施更廣泛的應對氣候移民的措施,在國家、區域和國際層面建立有效的適應機制,以應對其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盡量減小未來氣候移民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不利影響。

        4.1 改進現有國際性法律條款關于“難民”權利的相關規定,制定應對國際氣候移民法

        鑒于目前非自愿氣候移民還沒有被納入國際難民和移民政策之中,氣候移民在政治上和法律上都尚未得到國際相關法律的明確認可[14],趨于緊迫的現實氣候移民問題與相應法律規范嚴重脫節,氣候移民在國際社會上還未甚至不能得到合法的保護,這就需要盡快修改1951年的《難民協定》(Refugee Convention)或單獨起草氣候移民法律協定,以適應因氣候變化造成的氣候移民問題,為氣候移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機制。同時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為基礎,制定出臺應對國際氣候移民法,以法律的形式規范國際機構、各國政府和相關組織部門在涉及氣候移民工作中的職責,明確應對氣候移民的基本方針和原則,構建應對氣候移民的國際合作、國內協調兩個方面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國際機構、各國政府和相關組織部門在應對氣候移民中的主導作用,以法律為準繩規范預測氣候移民的科學評估報告,及時解決處理相關的氣候移民問題。同時,在氣候風險導致的環境退化和極端突發性災害發生時,將人權不駁回的原則納入國際法的考慮范疇。

        4.2 加強國際合作推進地區間協作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協力促進氣候移民難題的有效解決

        氣候移民是全球性問題,氣候移民在政治、外交、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變化合作等領域都可能對國際社會造成新的挑戰。它事關各方利益、地區發展、世界各國人民的福祉,氣候移民難題的有效解決需要世界各國聯手應對,加強應對能力建設,完善相應的工作機制。首先,要將氣候變化所導致的人口遷移納入到各國政府適應氣候變化的國際計劃之中,使其成為國家行動的一部分;建立各相關成員國官員、專家相互交流經驗的對話機制,推動在氣候移民方面的國際智囊合作。其次,可在世界范圍內建立無償接納氣候移民的倫理道德責任機制和政策激勵機制;并倡導國際社會直接為極端突發性氣候風險事件導致的移民進行捐贈、救助和投資。第三,完善以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為主的國際移民管理體系,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國際發展合作機制,比如南南合作,區域經濟貿易合作組織,國際金融機構等,促進發展中國家逐漸提升適應能力,降低氣候風險和氣候移民的潛在壓力[4]。

        4.3 在國際社會建立靈活應對氣候移民遷移的政策、治理機制和管理機構

        從目前氣候移民遭遇的現實境況來看,無論是對遷出地還是遷入地而言,氣候移民都尚未納入政策考慮的范疇,國際社會也尚未形成統一的管理機構對氣候移民事務進行管理。從速召集國際社會移民研究的權威機構和組織,盡快形成世界公認的關于氣候移民定義的權威性論述,明確國際移民組織(IMO)和聯合國難民高級專員署權責內容,使氣候移民擺脫成為游離的中間人角色,制定相應的氣候移民政策、管理機構、組織制度與治理機制,已是當務之急。首先,可在國際社會構建起一套靈活應對氣候移民的社會管理與治理機制,包括在認識和分析氣候移民所可能帶來的各種風險基礎之上,探尋構建科學合理的社會管理與治理機制,以使氣候移民能更好地適應氣候變化導致的自然、社會環境變遷;建立氣候移民預測預警系統,完善預防和減少氣候移民問題的社會管理體系,以有效降低與規避氣候移民給社會良性運行帶來的原生沖突次生風險。其次,要加強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災害預報預警機制建設,建立地區主要氣候災害的歷史信息庫和數據共享平臺;進一步加強氣候移民救助體系建設,建立高效完善的救助體系,在法律、政策、組織、制度等層面強化救助體系制度建設;同時,加強移民管理及國際經驗交流和高效的氣候移民應急管理機制建設,推進應對氣候移民相關問題的社會文化適應機制建設。第三,基于預防勝于治理的認識,加強對氣候移民的監測和評估。

        4.4 致力減緩與主動適應并舉,降低氣候移民被迫轉移的社會風險

        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已不可避免,氣候風險的數量與能量不斷升級,在未來幾十年內,即使做出最迫切的減緩努力,也不能避免氣候變化的進一步影響,這使得在氣候移民問題上減緩和主動適應成為主要的措施或是唯一可行和適當的應對措施。雖然目前國際社會各界已經采取了一些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但仍十分有限。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程度不同,為應對氣候移民所采取的減緩和適應措施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層面著手進行實施。首先是進行事先預防。在受影響較大的國家或地區需要未雨綢繆著手建立防洪堤、建筑水庫等工程以對氣候變化可能引起的洪澇、干旱等災害性后果引發的大量氣候移民。其次,展開知識普及教育。普及應對氣候風險的相關知識,加強人們對氣候變化現象的認知了解、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災害的措施等;在發展地方經濟時融入氣候變化視角的適應性項目,減少遷移的必要性助益于減少非自愿氣候移民的數量。第三,進行人口遷移。遷移作為適應氣候變化的一種應對策略,不只是在氣候過程和氣候風險事件發生之前組織進行的人口遷移,也包括氣候災害發生后的非自愿氣候移民。考慮從區域角度合理引導人口遷移,減少人口盲目遷移對社會經濟發展,對城市生活帶來的沖擊;將氣候移民問題的減緩、適應作為首要解決的問題,與更典型的信息和基礎設施的措施一起,有助于氣候移民減少脆弱性增加適應性。

        4.5 降低氣候移民的社會脆弱性,提升氣候移民適應能力建設,弱化氣候風險影響

        不同地區、不同的社會制度下,不同群體、甚至不同家庭的社會脆弱性差異很大。弱勢或邊緣群體更容易從災難中流離失所,如果受氣候風險影響地區有更多的弱勢群體(這些人往往房屋損失嚴重),更大的建筑環境密度則颶風過后這部分人外遷的可能性更大。因為氣候風險降低了潛在氣候移民家庭的社會承受力,使其社會脆弱性提高,從而導致移民[15]。從這個角度來講,如果人類不能阻止全球氣候變化的腳步,那么面對各種可能引發移民的因素,人們至少可以想辦法增強社會的承受力,降低社會脆弱性,而不總是選擇移民。畢竟對于大多數人來講,因為氣候風險而移民總是痛苦的經歷,而對全世界來講,氣候移民問題又是一個無比棘手的會引發地區政治沖突的重大全球性問題。一方面,這就要求人們在選擇氣候移民遷移安置區時,需要借鑒社會脆弱性理論,盡量遷往就近的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以提高移民群體的社會承受能力,而不致使移民因為搬遷使其社會脆弱性提高,為后續發展留下隱患,例如移民返流等。另一方面,完善現有的適應資金機制,建立氣候移民基金或融資體系,努力突破貧困地區資金和技術匱乏的瓶頸,有助于降低高風險地區的社會脆弱性。此外,在氣候風險形式嚴峻區域,進行項目扶持和產業規劃設計以降低區域社會脆弱性時,要綜合考慮地區的氣象、地質、水文等條件,需要立足前期調研進行多方論證,以提升風險管理優化水平對癥施策物盡其用,避免對有限緊缺資源的浪費,防止出現盡力不盡事的現象。

        5 結論與討論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氣候變化及氣候變化的主要表現形式漸變緩發性氣候風險與極端突變災害性氣候風險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氣候風險發生的概率進一步增大,由其引致的氣候移民及相關問題的處理解決日益趨于復雜化敏感化。對氣候移民的概念進行明確指稱界定既是理論研究亟需,又是有效破解這一社會難題的現實需求。氣候移民所面臨的社會風險既有需要迫切解決食物和棲居地的問題,還有在遷入地新的自然、人文生態環境下如何調適生計方式、實現文化及身份的認同問題。氣候移民遍及世界各地,解決與氣候移民相伴而來的一系列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環境、資源、心理、生態、管理等問題,已不只是某個或幾個國家的職責,而是需要全體人類共同擔負、共同面對、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以協商解決。但是,由于現階段尚未設立任何國際合作機制處理氣候移民問題,關于氣候移民的議題還沒有得到適當處理,現實情況可能變得更加糟糕。將氣候移民納入政策考慮的范疇,在國際社會上形成統一的管理機構對氣候移民事務進行管理;建立全球性的氣候移民監測和評估機制,協商制定合適的氣候移民政策、管理制度,或將有助于氣候移民的統計和預測、政策的制定和國家的管理。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Ravenstein E G. The Laws of Migration[J].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1889, 52(2): 241-305.

        [2]Myers N. Environmental Refugees: An Emergent Security Issue [C]. 13th ed Economic Forum, Prague, 2005, 5:73-79.

        [3]Castles S.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Forced Migration: Making Sense of the Debate [R]. New Issues in Refugee Research - UNHCR Research Paper, 2002:70.

        [4]潘家華,鄭艷,薄旭.拉響新警報:氣候移民[J].世界知識,2011,(9):61-62. [Pan Jiahua, ZhengYan, BoXu. Sounded New Warning: Climate Immigration [J]. The World Knowledge, 2011,(9):61-62. ]

        [5]Shi Guoqing,et al. Ready for Climate Change Related to Immigration[J]. Science, 2011, 10(334): 89-94.

        [6]Stark O, Bloom D E. 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 75: 175-178.

        [7]陳紹軍,曹志杰.氣候移民的概念與類型探析[C]. //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移民與社會發展,2011:20-29.[Chen ShaoJun, Cao ZhiJie. The Concept and Types of Climate Migration Analysis[C]. // 2011China Sociology Annual Meeting -Migr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onference,2011:20-29.]

        [8]李繼峰.被迫遷移的氣候難民[N].文學報,2010-01-07(8).[Li Jifeng. Forced Migration of the Climate Refugees[N]. Literature Report, 2010-01-07(8).]

        [9]倪根金.試論氣候變化對我國古代北方農業經濟的影響[J].農業考古,1988,(1):56-62.[Ni GenJin. Discussion on Climate Change on the Chinese Ancient Northern Agriculture Economic Effect[J].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1988,(1):56-62.]

        [10]竺可禎.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J].中國科學,1973,(2):168-188.[ Zhu Kezhen. China’s Nearly Five Thousand Years of Climate Change a Preliminary Study [J]. Chinese Science, 1973 ,(2): 168-188.]

        [11]方金琪.氣候變化對我國歷史時期人口遷移的影響[J].地理環境研究,1989,(12):42-44.[Fang Jinqi. Climate Change to Our Country Historical Period the Influence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J].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Research, 1989, (12) :42-44.]

        [12]Huntington E. The Solar Hypothesis of Climate Changes[M].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914:477-590.

        [13]潘家華,鄭艷.氣候變化催生移民 亞太成熱點區域[N].文匯報,2011-05-27(2).[ Pan Jiahua, Zheng Yan. Climate Change Hasten Parturition Immigration Asia Pacific has been a Hot Topic Area[N]. WenHui Newspapers, 2011-05-27(2).]

        [14]FOE, Melbourne. A Citizen’s Guide to Climate Refugees[C].Friends of the Earth, Australia, 2005:226-241.

        [15]Lori Hunter M.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J].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2005,(4):79-86.

        Analysis of Climate Migrants’ Migration Mechanism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Climate Risk

        CAO Zhijie CHEN Shaojun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Resettlement of Hohai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8,China)

        Abstract

        第4篇:氣候變化的總體發展趨勢范文

        二氧化碳是所有溫室氣體中數量最人、影響最人的,據估計人氣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占全部溫室氣體總溫室效應的61%。從1860年左右開始的工業革命到現在,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已由280ppm上升到353ppm,增K26%。日前的年增長速度為1.8ppm,即0.5%。按目前的增長速度計算,到2050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將達到550ppm。根據現有的研究確定,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迅速增長主要是由于人類活動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工業的發展而大量使用化燃料造成的。當然,發達國家在過去一二百年中的工業發展并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是大氣二氧化碳迅速增長的最主要原 因。此外,在工業發展過程中對森林的破壞也是人氣二氧化碳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據某些研究估計,從1850年至1950年,由于化引燃料的燃燒,總計向大氣排放的碳為1500億噸~1900億噸。而在1850年至1950年間,由于森林的破壞而排放的碳總量估計為900億噸~1200億噸。

        森林對全球人氣二氧化碳的影響,森林與溫室氣體的關系主要是指森林與大氣二氧化碳的關系。森林在其生長的過程中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形成光合物質,并把它保存起來。森林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與森林生物量的增長率成正比。森林被采伐利利用的過程即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過程。

        在全球范圍內,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按碳的重量來計算,含量約為七千億噸,植物中(其中森林占90%)含有碳8270億噸。每年由于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氣凈排放碳量為50億噸,火山爆發向大氣輸送的碳平均每年為0.5億噸,根據理論計算海洋每年吸收的碳量約為25億噸,大氣中碳的年增加是為23億噸。如果全球的森林不被砍伐,它的生長每年可以吸收約六百億噸碳。但是實際上,全球的森林每年正以1700萬公頃的速度在減少。由于對森林的采伐利和破壞,使森林儲的碳正在迅速地排放小米。這樣,從總體上說,森林反而成了一個二氧化碳的巨大人排放源。

        對森林砍伐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經有許多研究。70年代初期以前,人們普遍認為全球的森林起到吸收全球大氣二氧化碳的作用,但70年代斤期開始發表的大多數研究結論認為,由于全球森林受到破壞,森林止向大氣釋放它過去儲存的碳,成為大氣二氧化碳的一 個主要排放源。

        氣候變化及其預測。很多學者認為當前的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是由于溫室氣體大量集結造成的。從1880年至今地面氣溫已升高了0.5℃-0.7℃。從全球來說,高緯度地區增溫幅度較大,在低緯度地區則不太明顯。未來的氣溫變化是用一些全球環流模型進行預測的。根據人多數全球環流模型的預測,在未來一百年中,氣溫將增加1.5℃-3.0℃。

        盡管現已觀測到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在迅速上升和全球變暖,但定量地確定各因索的作用并對氣候變化進行準確預測還有相當困難。氣候變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除了地球上的因素,還有太陽變化和宇宙變化等因素。地球上的諸因素中還存在復雜的反饋作用。例如,升溫可使蒸發加強、云量增多,而云量的增加則會阻擋太陽輻射,起到降溫的作用。火山爆發一方面會使大氣增加大量溫室氣體,而同時排放出的大量氣溶膠也會阻擋太陽輻射而使大氣降溫。隨著研究的深入,研究結果仍在不斷改進。

        氣侯變化對森林的影響。氣候變化會對森林、農業、社會發展產生什么影響呢?

        有的研究認為,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倍后寒帶森林的南界有可能會向北移動256公里-900公里,而北界只移動80公里-70公里,所以寒帶森林要人人減少。古氣候和古植被的資料能給我們某些啟迪,有益于判斷氣候變化對植被的影響。有人根據最近冰期古氣候利古植被的相關研究,認為可以相當準確地確定,人氣溫度每升高一度,樹木的分布區域北界會向北推移100公里,而樹木的分布南界會相應退縮。我們根據中新世(2千萬年以前)的植被分布和目前的植被分布相比較,發現亞熱帶南界約比現在偏北200公里~300公里。根據氣候預測,下世紀中葉的溫度要比現在高l.5℃~3.0℃。所以有理由認為,下世紀中葉的氣候會類似于2千萬年以前的氣候,而二者的植被分布可能是很相近的。有人用森林演替模型來研究未來森林的變化。這些模型通常考慮環境因子,可用于預測較長時段的森林演替和動態變化。

        有人研究了美國重要的用材樹種秤,結果是某些樹種的分布面積要縮小,在某些地區擴人。國內也就氣候變化對我國主要用材樹種的分布和生長影響進行了研究。我們的研究結果是大部分樹種的分布面積會縮小,而單位面積的生產力卻略有上升。近來有人認為,雖然氣候變化會對森林產生較人影響,但人為影響可能自然變化的影響要人得多。由于人為的十地利用變化和不適當的農業可使全球的荒漠化十地增加13%,而二氧化碳增倍造成的荒漠化僅增加2%。

        不確定性。溫室氣候、氣候變化以及它們對人類的影響,雖然已普遍受到重視,但真正要把問題研究清楚還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每個問題都有著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在溫室氣體的計算方面,通常認為森林采伐對大氣二氧化碳影響的不確定性最大,尤其是對十壤碳排放影響的計算誤差更人。至于溫室氣體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它決定于氣候預測模型,而氣候變化預測模型到目前為止并不成熟。有人對14個全球環流模刑的預測結果進行比較,發現由于對云的反饋什剛采取不同的假定,預測的結果會有2個數量級的差別。全球氣候模型的不確定性看來往5年至10年內不會有明顯改善。 在氣候變化對森林影響的預測中,都是根據某種“平衡式”的假定作出的,即植被經過數白年的時間完全適應于某種穩定的氣候,達到一種平衡。但是在日前氣候迅速變化的情況卜,植被可能跟不上氣候變化的速度,所以達不到這種平衡。如果把氣候變化對森林火災的影響,對森林病蟲害的影 響等方面考慮進去,就會使問題變得更加復雜。

        國際社會的行動。盡管問題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人們普遍認為,溫室氣體的劇增旨定是全球變暖及氣候變化的原因之一,人量的森林砍伐肯定會造成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人們普遍擔憂,如果這—發展趨勢保持不變或者加刷是否會危及釗人類的生存環境,破壞傘球生態系統,造成災難性的結果。為此各國己開展了斤多與全球變化有關的大型研究計劃,例如國際地圖與生物圈計劃(1GBP),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及其相互作用(BCTl)利全球變化與陸地生態系統(GCTE)等。

        第5篇:氣候變化的總體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 天氣預報;氣候預測;方法

        中圖分類號 P4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24-0253-01

        現階段,我國主要利用動力模式、經驗和統計方法對天氣和氣候進行預報和預測。在這一過程中,概念預測模型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將天氣氣候學和物理因子與前兆強信號緊密結合起來的結果。同時,在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中,動力模式預測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果。隨著動力模式的不斷發展,短期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將逐步走向一個新階段,該階段的指導思想也將是動力模式客觀預報。

        1 我國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的現狀

        目前,我國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在對國內現有數值預報模式結果進行有效利用的基礎上,還參考國外各國的數值預報結果。由于大氣運動極為復雜,而人們認識大氣本身運動的能力極為有限,因此天氣預報水平較低。預報員在預報實踐中,應積極借鑒他人成功的經驗,并不斷總結失敗的教訓,從而提高天氣預報的水平。每次預報的過程都極為復雜,需要綜合分析,并預報各氣象要素,比如溫度、降水等。現階段,以往極少出現的極端天氣現象越來越多,這極大地增加了預報的難度。目前,歐洲中心數值預報產品的分辨率可以小于20 km,但可供我國預報員參考的產品分辨率只有250 km,預報產品的分辨率與國外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1-2]。

        2 提高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的方法

        2.1 經驗統計方法

        經驗統計方法在制作預報時將大氣活動和氣候變化的相關關系充分運用起來。通過分析各種要素序列的年際、年代際及周期性、轉折性等的變化特征,預報要素未來的變化趨勢;或以不同要素之間的相關系數、概率為基礎,將一定的關系建立起來,在此基礎上預報未來氣候的變化趨勢。實際操作中運用這些方法十分方便,但是相關系數只是將2個變量有限樣本的線性相關程度表示出來,而變量之間所存在的非線性關系卻極為復雜,相關程度會隨著樣本量的增加而隨之發生變化,甚至會有逆轉情況出現。相關系數值的存在具有極為明顯的階級性,運用在實際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中得到的效果常不盡如人意。因為氣候變化的階段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相關系數的變化。因此,對相關系數進行分段計算可有效改善預報效果[1]。

        2.2 動力學方法

        有關調查表明,在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中,氣候動力學方法的預測結果被越來越多地參考和應用。首先,低溫—熱力學模式的出發點是地氣系統熱平衡和大氣水分平衡方程,推導出描寫降水與地溫、氣溫相互聯系的方程,然后依據土壤熱傳導方程推導出地溫預報方程,由此將一個長期降水預報方程建立起來;其次,月動力延伸預報是國家氣象中心制作出來的一種月尺度延伸預報,它利用T42L9中期數值預報模式。隨后,國家氣象中心又利用中期業務數值預報T63L16全球譜模式進行月尺度動力延伸預報和動力集合準業務預報運行,并運行動力集合準業務預報,每月將月及預報月內各旬500 hPa距平預報與平均位勢高度提供給月預報會商,并利用滾動方式每月做3次[2]。總體來說,目前,我國動力學方法的預測水平還比較低,遠沒有達到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的要求,但是通過不斷采用并改進集合預報等方法后,能夠顯著提升預測能力。在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中,該方法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所占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和強大,代表著短期氣候預測方法的未來發展方向。

        2.3 關于預報的綜合方法

        目前,大多數單位在對天氣和氣候進行預報和預測時缺乏客觀的綜合方法,在試圖得到最后的預報圖時只簡單采用多種方法綜合分析。隨著決策預報、客觀繼承方法的出現和發展,有關單位在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中在進行綜合決策預報時逐步使用客觀方法,取得一定的效果[3]。一是分區權重法。該方法以各種不同預報的歷史評分資料為基礎,確定各個預報方法在綜合預報中的權重,然后在對方法的穩健度進行設定時嚴格依據評分資料的年數及評分的年平均增長率擺脫歷史預報檔案資料的限制;二是遞歸正權決策。該方法所采用的風險函數是誤差平方和,是一種多途徑氣候預測決策方案,它以證券綜合為模式,從理論上使決策結果的有效性得到切實的保證。試驗充分表明,相對于主觀方法綜合預測預報來說,客觀方法綜合預測預報具有較為良好、穩定的效果,但同時嚴重依賴于各方法的預報水平[3-4]。

        3 展望

        隨著氣象科技的進步,將會開發出新一代天氣預報模式,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的技術水平將會得到不斷完善和提高。氣象科學將會向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方向發展,更多學科會深切關注氣候變化。同時,天氣預報的視野還將向更為寬廣的領域拓展,氣候預測將會進入一個全新的局面。

        4 參考文獻

        [1] 吳兌,鄧雪嬌.環境氣象與特種氣象預報[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1:104-1131.

        [2] 周慧僚.天峨氣象站遷站對比觀測資料分析[J].氣象水文海洋儀器,2009,26(4):151-154.

        第6篇:氣候變化的總體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桂林;降水;氣候變化;突變

        中圖分類號:TV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1-0317-02

        引言

        當前,全球環境問題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其中,溫室效應更是研究的熱點。由于工業化社會的迅猛發展,氣候變化特別是溫室效應可通過降水的改變影響水分截流、地表徑流和蒸發等整個水循環過程,這勢必加劇水資源系統的不穩定性和水資源供需的矛盾因此,全面認識研究各地降水量的長期變化規律及發展趨勢就顯得至關重要。

        桂林市地處南嶺山系西南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位于東經109°45’’-104°40'',北緯24°18''-25°41'',土地面積27809平方公里。廣西氣象災害相當頻繁,經常受到干旱、洪澇、低溫冷害、霜凍、大風、冰雹、雷暴和熱帶氣旋的危害,其中以旱澇最突出。

        1 資料

        本研究通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候中心資料室的中國753站50-2010年逐日站點資料和160站50-210年月平均資料,篩選出桂林氣象站中資料最完整、分布均勻、最具代表性的站點。從臺站獲取了時間序列為1951- 2010年, 共60a的逐日降水量資料和月降水資料作為研究對象, 統計出月降水量、季節降水量、年降水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降水量變化趨勢分析

        2.1.1 年降水量

        線性趨勢分析表明,整個分析期,桂林市年降水量的總體變化趨勢不明顯(1.64mm /10a, |r|=0.03 < r0.05 = 0.2875) 。但從圖1 可以看出,年降水量變化趨勢具有明顯的階段性, 1951 - 1954年為正距平,1955-1967年(13a),以負距平為主, 1968 - 1983年( 16a) ,正距平。1984 - 2010年( 27a) 正距平與負距平年份交替出現,且正、負距平變幅較大,為震蕩期。

        除了上述的分析之外,從圖1很難看出更短周期的變化信息。對此,圖2給出了相應的Morlet小波變換圖。圖2清楚地顯示了桂林市近60年來年降水在不同時間尺度上的周期振蕩和突變點特征。圖2上半部分為低頻,等值線相對稀疏,對應較長尺度周期的振蕩。下半部分是高頻,等值線相對密集,對應較短尺度周期的振蕩。由圖1與圖2比較可見,從圖2中可得到更豐富的變化周期尺度信息。由圖2可見,存在多重時間周期尺度上的嵌套復雜結構現象。明顯地存在2-3a、5-6a、7-8a的短期振蕩周期1960年以后生成的14a左右的振蕩周期,25a左右的中期振蕩周期貫穿整個時間序列。

        綜上分析,桂林市近60年降水量受多重周期性規律控制,明顯地存在2-3a、5-6a、7-8a的短期振蕩周期, 1960-1980年期間生成14a左右的振蕩周期,25a左右的長期振蕩周期貫穿整個時間序列。從振蕩的劇烈程度上看7-8a左右短期振蕩周期和14a左右的中周期變化是年降水的主要控制周期,但2-3a、5-6a的短周期和25a年的長周期變化也對年降水有較大影響。

        2.1.2季降水量

        線性趨勢分析表明,整個分析期,四季的降水量均沒有明顯的線性變化趨勢(春季,-6.31mm /10a, |r|=0.16; 夏季,6.97mm /10a, | r| = 0.148;秋季, - 4.17mm /10a, | r | = 0.173;冬季0.64mm /10a, | r| =0.045) 。春、夏、冬季降水量有一定的階段性特點,春季降水量變化可分4個階段, 50年代初- 50年代中期為正距平階段, 50年代中期- 70年代初期為負距平階段, 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又轉為正距平,之后又轉為正距平,但屬于振蕩過渡期,其變化表現為由少到多的趨勢,在50年代初、6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存在三個轉折點。夏季降水量變化有3個階段, 50年代初- 70年代中期為震蕩階段, 70年代中期- 90年代初期為負距平階段,其變化表現為由多到少的趨勢,在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存在兩個轉折點。50mm以上的暴雨80%以上發生在夏季, 100mm以上的大暴雨全部發生在夏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1%。冬季降水量變化有2個階段, 50年代初期-70年代末期為負距平階段, 70年代末期開始又轉為正距平。

        春季降水量受多重周期性規律控制,明顯地存在2-3a、6-7a和14a的短期振蕩周期和24a左右的長期振蕩周期。

        夏季降水量受多重周期性規律控制,明顯地存在2-3a、6-7a和10a的短期振蕩周期和25a以上的長期振蕩周期。從振蕩的劇烈程度上看2-3a和6-7a左右的周期變化是全年降水的主要控制周期。

        秋季降水量同樣受多重周期性規律控制,明顯地存在5a和8-12a的短期振蕩周期和17a的長期振蕩周期。從振蕩的劇烈程度上看8-12a和17a左右的周期變化是全年降水的主要控制周期,但5a的短周期變化也對年降水有較大影響。

        冬季降水量也受多重周期性規律控制,明顯地存在5a、10a的短期振蕩周期和13a的中期振蕩周期。從振蕩的劇烈程度上看10a和13a左右的中期周期變化是全年降水的主要控制周期,但5a的短周期變化也對年降水有較大影響。

        2.3 降水量的突變分析

        在50年代初期,UF和UB均大于零,表明序列呈上升趨勢。自80年代中期以來,桂林市年平均降水量有一明顯的增多趨勢。90年代以來這種增多趨勢均超過顯著性水平0.05臨界線,表明桂林市降水量的上升趨勢是十分顯著的。根據UF和UB曲線的交點的位置,確定桂林年平均降水20世紀80年代的增多是一突變現象,即可確定桂林站年降水在1988年由一個相對少雨期躍升到一個相對多雨期,降水量呈上升趨勢。所謂多雨期與少雨期是相對于當地平均降雨而言,是相對的。(見圖5)

        3.結論與討論

        (1) 50年代- 21世紀初,各時段降水量線性變化趨勢均不明顯, 當地年降水量總體呈增多趨勢(1.64mm /10a, |r|=0.03 < r0.05 = 0.2875);可能原因是太陽活動對亞洲季風降水的影響。太陽活動對亞洲季風降水的變化起著決定作用[18-21],太陽活動增強,亞洲季風強盛而且帶來的降水也增多。按季節分析,春季和秋季降水量有減少趨勢,冬季和夏季降水量均呈增多趨勢(春季, -6.31mm /10a, |r|=0.16;夏季,6.97mm /10a, | r| = 0.148;秋季, - 4.17mm /10a, | r | = 0.173;冬季0.64mm /10a, | r| =0.045) 。

        第7篇:氣候變化的總體發展趨勢范文

        (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廣東廣州510632)

        摘要:基于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發達國家有義務轉讓和傳播氣候技術,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現有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阻礙了氣候技術的有效轉讓,發展中國家獲取氣候技術所付出的經濟成本巨大。調適現有的知識產權制度,以法律生態化為調適原則,以利益平衡為調適法理,以強制許可為調適路徑。

        關鍵詞 :氣候變化;技術轉讓;知識產權調適;利益平衡

        中圖分類號:DF9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933(2015)03-0162-09

        一、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轉讓概況

        2013年9月,臺風海燕襲擊菲律賓,致近萬人喪生,損失不計其數,美國和英國在2014年相繼發生極寒天氣和洪澇災害,全球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已被證實與氣候變化相關,全球氣候正在發生變化,人們采取措施減少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刻不容緩。技術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所在,也是新的氣候協議談判分歧較大的爭論議題,處理好氣候技術轉讓與知識產權之,間的關系對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意義重大。

        (一)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的定義

        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下稱“氣候技術”)在性質上是環境友好技術的重要類型,二者在邏輯上屬于種屬關系,前者包含于后者。環境友好技術( Environmentally Sound Technology,簡稱“EST”)又稱環境無害技術,這一概念直接源于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第34條的相關規定,是指那些保護環境、污染少、以更加持續的方式利用所有資源、回收大部分廢棄物以及比他們所取代的技術以更加可以接受的方式處理殘余物的技術①。氣候技術雖未在任何一部相關的國際法中直接界定,但相關氣候保護的國際法和其他規范性文件以無害環境技術謂之。

        氣候技術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氣候減緩技術,是指那些直接作用于溫室氣體減排的技術,例如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技術,另一個則是氣候變化適應的相關技術,通常指的是那些借助于政府干預并主要針對集體和公共產品的技術,例如農業、水資源、生態系統和公共健康等領域的應對技術。結合目前的法律規定和實踐現實,氣候技術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當前的氣候變化技術還不能與傳統的技術完全割裂開來,因此其轉讓仍與普通制造業技術一樣須遵循國際技術轉讓已有的法律規范,二是氣候技術性質上是有別于普通制造業技術的,其具有明顯的應對氣候變化之公共利益目的屬性,三是氣候技術大部分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且已申請專利,受專利法的嚴格保護。

        (二)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轉讓概念

        技術轉讓多指私人企業、大學、金融機構、政府和非政府之間對技術和技術訣竅( Know-how)的傳播和采用,強調技術要素的動態流動和空間轉移,全球化使得技術要素超越國界進行國際流動和轉移,即為國際技術轉讓,主要是借助跨國公司來完成轉讓過程,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轉讓(下稱“氣候技術轉讓”)意指涉及氣候變化的所有技術要素的跨時空轉讓或轉移。當下氣候變化國際法律規范并未對有關氣候變化的技術及其轉讓進行清晰的概念界定,只是將其隱含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稱“框架公約”)或《京都議定書》的具體條款之中,比如,《框架公約》第4.5條表述為“應采取一切實際可行的步驟,酌情促進、便利和資助向其他締約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締約方轉讓或使它們有機會得到無害環境的技術和技術訣竅(know-how),以使它們能夠履行本公約的各項規定”,或附注于相關的國際環境法律文件的相關定義之中,如《21世紀議程》第34章第1條對無害環境技術轉讓的概念作界定,或直接出現在一些氣候規范性文件之中,如《關于開展氣候變化技術需求評估手冊》就特別指出技術轉讓是“經驗、訣竅和設備的國際流動,包括市場化技術和尚未實現市場化的技術,再比如IPCC在2001年撰寫的《技術轉讓的方法學和技術問題》對技術轉讓作了較為完整的定義,是指一系列內涵廣泛的過程,包括各利益攸關方之間就專門知識、經驗和硬件等促進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的推廣,報告所指的技術轉讓比UNFCCC或其任何具體條款所指的技術轉讓范圍要廣得多,包括技術和技術合作在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及經濟轉軌國家之間的擴散。事實上,技術轉讓的內涵不僅限于轉讓,根據歷屆氣候大會形成的決定文件述及,還包括技術的研究、開發、演示、部署和推廣。盡管如此,《框架公約》之下有關技術轉讓的概念在具體實踐中還是欠缺可操作性,甚至漫無邊際,雖說是氣候軟法妥協性及國際政治現實的無奈,但對于氣候變暖問題的解決和國際氣候協議的制定并無益處,因為清晰的概念是法律的必備要素,在任何法律體系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合理地進行司法解釋和有效運行法律,圍繞著法律概念而設定的權利義務關系當屬相關方合理和高效履約的保證和關鍵,國際法尤為如此。

        二、氣候技術轉讓的國際法依據與沖突

        技術轉讓通常發生在私人領域,由民商法律調整,主要包括知識產權法、合同法等部門法對其規范和保護,側重對技術轉讓方私權的保護,強調轉讓方與受轉讓方之間的意思自治和私權神圣。

        (一)氣候技術轉讓的國際法依據

        從國際立法的成果看,目前并無統一的國”際法規范技術轉讓,已有的是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管理的系列條約、聯合國體系中的國際條約或國際法文件及世界貿易組織體系下的與知識產權有關的貿易協議等為主的國際法體系。從《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2001年編撰的有關國際技術轉讓的文集看到,多邊條約性質的國際法文件總共28個,涉及環境或環境保護約15個,超過總數一半。氣候變化國際法是與氣候變化有關的技術轉讓的主要國際法律依據。總體而言,《框架公約》只是對無害環境技術轉讓作原則性規定,《京都議定書》也僅是在《框架公約》基礎上稍作細微的具體化,涉及技術轉讓的內容主要還是見于歷次氣候大會的相關會議決定之中。《框架公約》在第4條第5款就作出規定,“發達國家應采取一切實際可行的步驟,酌情促進、便利和資助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或使它們有機會得到無害的環境技術和技術訣竅”,這一條款是技術轉讓最重要的國際法來源。《京都議定書》是迄今為止具有法律效力的氣候變化國際法規范,對技術轉讓的條款規定較《框架公約》具體。比如,第2條第1款規定,為履行排放量限制和削減指標的承諾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締約方均應促進、研究、發展和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減排技術和對環境無害的先進新技術;第3條第14款規定,發達國家應當履行將對發展中國家締約方不利的社會、環境和經濟影響降到最低程度,考慮包括資金籌措、保險和技術轉讓等措施來減少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第10條(c)項進一步規定,發達國家應該制訂政策和方案,以便有效轉讓公有或公共支配的有益于環境的技術,并為私有部門創造有利的環境以促進和增進轉讓和獲得有益于環境的技術”。《京都議定書》較《框架公約》進步之處在于,不再局限于宣示口號,而是提出了一些技術轉讓的具體措施,包括敦促發達國家制定政策與方案,為私人部門創造有利于技術轉讓的良好氛圍。

        世界氣候大會所形成的會議決定也是氣候技術轉讓的主要法律依據,幾乎在歷屆會議決定之中都有涉及。自COP3以來,為落實減緩承諾,幾次比較重要的氣候大會通過了一些決定突出技術開發與轉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表1可以看出,每次氣候大會都在之前取得的成果上有所突破,歷次大會的重要決定除不吝對技術轉讓的重要性加以表述外,更重要的是在解決技術轉讓的具體辦法方面,氣候大會循序漸進地提出一些切實方案。1998年布宜諾斯艾利斯大會決定建立協商進程,2001年馬拉喀什會議決定設立技術轉讓專家小組和技術轉讓行動框架,2007年巴厘島會議將技術確定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四個決定性措施,2010年坎昆會議決定創建技術執行委員會、氣候技術中心和網絡兩個技術機構,2011年和2013年的兩次會議是對氣候技術中心與網絡的職權、工作范圍、作用、模式和程序等內容作更進一步的規定,但2012年多哈氣候大會幾乎沒有對技術開發與轉讓有任何表述,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表明,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開發與轉讓議題開始被邊緣化或忽略。

        (二)氣候技術轉讓的國際法沖突及其根源

        氣候技術轉讓的國際法沖突主要是在氣候變化國際法與專利國際法之間產生,國際法沖突的實質又是氣候技術受專利法的私權保護與基于氣候環境的公共利益之間的對立。

        1.氣候技術轉讓的國際法沖突

        從現有的可操作及權利義務明晰程度上看,氣候技術轉讓的國際法依據還包括知識產權法,甚至主要適用該法律制度。氣候技術在內涵方面與專利法調整的傳統專利并無二致,權利客體的重疊,使得氣候技術及其轉讓同時適用氣候變化法和專利法,氣候技術轉讓因此與知識產權之間發生密切關系。國際知識產權制度對發達國家將氣候技術轉讓到發展中國家是否造成了阻礙?就此問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觀點和立場截然相反,發達國家主張應該加強知識產權對氣候技術的保護,不應該為氣候變化而專門設置知識產權制度,現有的知識產權不會成為氣候變化的障礙,甚至有些國家建議取消氣候談判的知識產權議題;發展中國家則認為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提高了技術轉讓的成本,應當對氣候變化技術的國際知識產權制度進行調整,以促進氣候變化技術的有效轉讓。事實上到底如何?如前述發展中國家所言,知識產權在很大程度上的確阻礙了氣候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制度對私權的嚴格保護使得氣候技術轉讓變得極為困難,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獲取技術的經濟成本極大,實踐中也難以發生實質性的技術轉移,特別是核心技術轉讓,這對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及其帶來的負面影響變得極為艱難,進一步加劇了發展中國家氣候生態的脆弱性,盡管上述氣候變化法律及其系列決定文件一再強調發達國家有義務對發展中國家轉讓氣候技術,但事與愿違,在剛剛閉幕的201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發展中國家依然在強烈呼吁發達國家應盡快落實其之前的一系列有關技術轉讓承諾。面對這一窘境,《框架公約》下的國際氣候會議試圖通過書面文件形式厘清氣候技術轉讓與知識產權之間的模糊關系,2001年馬拉喀什氣候大會最后達成的《馬拉喀什協議》在相關的決定中專門述及知識產權保護問題,要求各方在知識產權政策的應用上避免阻礙技術轉讓。另外,《公約》下長期合作行動問題特設工作組第七屆會議2009年會議報告附件案文匯編作為非正式文件首次提及技術轉讓與知識產權保護的關系,強調需要確保關于知識產權的國際權利和義務與《公約》目標相互支持而非背道而馳。從法律關系的客體來看,氣候變化國際法是規范氣候技術及其轉讓的特別法,知識產權法是一般法,依照“特別法優于一般法”法理,氣候技術及其轉讓應該優先適用氣候變化國際法,但現實情況是,氣候技術轉讓實際上還主要由包括TRIPs協議在內的國際貿易和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來調整和規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氣候變化國際法對技術轉讓的規定缺乏操作性和強制力,“特別法優于一般法”在氣候技術轉讓方面無法適用,另外,知識產權制度過度強調私權保護,公共利益的靈活性條款適用極為困難。

        2.氣候技術轉讓法律沖突的根源分析

        首先,國際環境法具有的“軟法”(soft Laws)性質決定了《京都議定書》雖有法律效力卻無強制力,雖對發達國家減排義務有具體規定卻無法對相關國家違約行為作出相應懲罰,雖有嚴厲措辭被頻繁使用卻因過于原則性和任意性給法律適用留下極大的自由裁量空間,諸如“適當、鼓勵、盡力”等概念表述幾乎充斥整個條約文本,同時也缺乏足夠的激勵措施吸引相關國家遵守條約。《京都議定書》的現狀使得氣候技術轉讓也無法得到很好地履約,首先是對其概念沒有作明晰界定,正如上文所述,概念是法的要素之一,沒有清晰的概念界定,就無法確定權利客體,自然也構不成法律關系,更徨論權利和義務內容;其次,對技術轉讓的具體操作、權利享有和義務承擔及不遵約的法律后果等方面沒有作明確規定,使得氣候技術轉讓的預期落空。上述氣候大會決定是有助于推進氣候技術轉讓,比如,2001年《馬拉喀什協議》決定成立技術轉讓專家小組,2010年《坎昆協議》決定建立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技術機制,包括成立技術執行委員會和氣候技術中心與網絡,但從性質和實施效果上看,這些決定沒有法律約束力,更像是政治宣言。以清潔能源技術轉讓為例,《京都議定書》第12條規定了清潔發展機制(CDM)條款,據此規定,發達國家可以通過CDM項目在2000年至2012年間的減排量計人其總的減排量之中,發展中國家因此也可獲得必要技術,理論上有助于激勵發達國家積極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氣候技術,但實踐并不理想,發達國家在利益驅動下,并沒有轉讓核心技術,發展中國家仍為氣候技術轉讓支付高額的專利許可使用費,應對氣候變化的現狀不進反退。其次,國際層面保護各國技術專利的國際法規范主要是《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下稱“TRIPs”)。根據TRIPs協議第27.1條規定,專利一般可授予所有技術領域的任何發明,該協定強調對知識產權進行確權和保護私權,對技術轉讓從而實現社會價值不太關注,從TRIPs協議對技術轉讓僅有零星的原則性規定可見一斑,第7條和第8條規定了協議的目標和原則,第66.2條特別要求“發達國家成員應鼓勵其域內的企業和機構,促進對最不發達國家成員的技術轉讓,以使它們創造合理的和獨立發展的技術基礎”,但實踐中難以適用。在協議中有關強制許可條款中,未提及“應對氣候變化”是需要特殊考慮的公共利益。目前只有涉及公共健康領域的藥品專利技術可以強制許可實施,但適用條件卻極為嚴格,必須是發展中國家受到公共健康緊急情勢困擾,2005年WTO總理事會通過了《修改TRIPs協定議定書》,在第31條之下增加第31條之二條款,允許利用強制許可所生產的藥品出口至在醫藥領域缺乏生產能力的國家,這被認為是在公共健康、藥品的獲取與專利保護問題上,國際社會形成一種新的人道主義價值取向,有學者認為這是迄今為止TRIPS協議框架最新的、也是最重大的發展。

        三、氣候技術轉讓國際法的調適進路

        如何打破知識產權對氣候技術轉讓已構成的實質障礙?在知識產權法律制度既存的現實條件下,能否考慮通過國際法律制度的調適或重置來解決或緩和上述沖突關系?從本質上來講,知識產權法為氣候技術轉讓這一動態過程的順利發生提供了靜態的制度保障,明確和保護了氣候技術的產權歸屬及權利人正當的無形財產,理論上應該可以充當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氣候技術轉讓過程中利益平衡的“調節器”。

        (一)法律生態化作為調適的指導原則

        法律生態化是指從環境保護的理念出發,對現有各部門法從觀念到法律制度進行更新、改造,使法律朝著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方向發展,實現法律理論以及法律制度的生態化。美國法社會學家諾內特和塞爾茲尼克也提出“回應型”法律是未來法律改革的方向,相對于關注形式理性的自治型法律而言,回應型法律是現代法制的一種實質理性追求,它把社會的壓力理解為認識的來源和自我矯正的機會,氣候變暖的嚴峻現實,迫使現有的知識產權制度作出回應。

        知識產權制度的生態化指向演化為國際知識產權制度的改革和發展趨勢。2008年6月WIPO舉辦的一個專題研討會就專門討論了多邊環境協定下知識產權在技術開發和轉讓中的作用,同年9月第41屆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年會將環境技術與知識產權保護列入大會議題,2009年世界知識產權日宣揚的“提倡綠色創新”主題強調知識產權對推進研發綠色技術和環保產品的重要作用,表明國際知識產權制度必須朝生態化方向發展和改革,如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副主席H.E.Akiko Domoto所言,“20世紀的法律以經濟增長和發展為基礎,但21世紀要求從環境角度,尤其是從全球變暖、生物多樣性退化以及污染等重大環境問題的角度重新評判所有的法律”。因此,為更好地轉移氣候技術,使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措施真正落到實處,特別是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更好地適應氣候變化,當以生態化為指導原則對既存的國際知識產權制度加以調適,以利于氣候技術由發達國家轉向發展中國家。

        (二)利益平衡作為調適的法理依據

        氣候技術轉讓的國際法沖突根源在于利益沖突,共同的氣候利益和知識產權之間的沖突。共同的氣候利益不僅受國際氣候法調整規范,也應該在知識產權制度內得到體現。從本質上來講,知識產權制度就是一個利益平衡的制度,指制度內的每一方都同時達到最大目標而趨于持久存在的相互作用形式,知識可以看成是一定的信息,知識產權就是信息產權,在一個特定時期內,信息是有限的,信息的專有和公有具有此消彼長的關系,專有成分太多會影響公眾對信息的獲取及信息的自由流通,公有成分太多,則會形成知識產權的弱保護,不利于知識產創新,造成原動力不足,知識產權制度應當在信息的專有和公有之間達成適當的平衡。

        就氣候技術而言,其本身具有公共利益特性,就是說對其發明創造最終的目的是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它的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這里,為了激勵人們更多限度的自由創造,以專利制度對其進行私權保護,無可厚非,但如果一味強調對專利權利人的私權保護,勢必造成對專利信息的壟斷,不利于社會對信息的獲取,不利于技術的傳播和擴散,發展中國家或支付巨額專利許可費來獲取技術,或因無力承受巨大經濟代價,陷于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極度茫然,這與共同的氣候環境利益保護及專利制度“促進公眾充分獲取專利信息”的初衷背道而馳。因此,以利益平衡為法理依據調適知識產權制度,衡平氣候公共利益和私有知識產權,針對現有知識產權制度對涉及公共利益條款稀少、多為原則性規定和難以適用、操作等困境現狀進行調適,增加公共利益適用的范圍、內容和具體化程度。

        (三)基于環境利益的強制許可作為調適路徑

        基于利益平衡的法理,實施以保護環境利益為目的的強制許可是氣候技術轉讓國際法調適的具體路徑,具言之,就是在TRIPs協議中增加對氣候技術轉讓的強制許可適用條款。專利權是一種獨占的壟斷權,未經權利人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以營利為目的實施該專利,但為了平衡專利權人財產私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專利制度對利權人的權能進行限制,強制許可是最典型的限制形式之一,也是知識產權制度利益平衡理念的具體表現。

        氣候技術能否適用強制許可?強制許可的發生基于以下三個原因:為了公共利益目的強制許可、普通強制許可和交叉強制許可。其中,為了公共利益的許可可以作為氣候技術強制許可的原因,因為氣候技術轉讓本身就是為了實現公共的氣候環境利益,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對氣候利益的獲得尤為迫切,這直接關乎其生存問題。但目前TRIPs協議和各國的專利制度并未將環境作為公共利益加以考量適用強制許可。TRIPs協議第31條雖然規定了專利的強制許可,允許在國家處于緊急狀態或有其他極端緊急情況或有公共的非商業使用情況時,各成員國可以在未經專利人許可而使用其專利,但有嚴格的條件限制,因為沒有對這些情況加以細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一直以來對強制許可的適用存在明顯分歧。直到2001年多哈WTO部長級會議通過《關于TRIPs協議與公共健康的宣言》(多哈健康宣言)第一次列將公共健康危機明確列為上述強制許可事由,《多哈健康宣言》的意義是積極的,因為它確認了公共健康應優先于私人財產權,并且明確WTO成員充分利用TRIPs協議中的彈性條款的權利,2005年WTO理事會通過《修改TRIPs協定議定書》,以法律形式將基于公共健康作為強制許可事由確定下來并在內容作了適當擴充。

        調適國際知識產權制度對氣候技術轉讓的規定從TRIPs協議對強制許可的規定條款人手。前述分析可知,知識產權制度終極目標是實現知識信息的社會傳播和公共利益,現有的知識產權制度過度保護知識財產權而輕視公眾利益,是工業革命以來崇尚經濟利益至上的理念使然,氣候變化應對刻不容緩,涉及廣泛的環境利益,如上文所述,現代法律制度改革應朝生態化方向發展,經濟利益和環境利益之間達到平衡狀態是其內在要求.只有利益平衡才能維持機制的長久存在。因此,氣候技術作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傳播和擴散氣候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氣候技術轉讓作為公共利益被明確列入現有的知識產權制度之中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據。2013年3月,由厄瓜多爾向TRIPs理事會提交的一份題為《知識產權、氣候變化與發展》議案作為“其他事項”被提上會議議程,并引起會議各方長時間討論,在今年2月和6月的TRIPs理事會上更是被作為主要議題討論。議案認為當前包括TRIPs協議在內的國際知識產權制度阻礙了環境友好技術(Environmental Sound Technology)的使用與發展,必須對TRIPs協議進行修正,參照2001年《關于TRIPs與公共健康的多哈部長宣言》,縮短綠色技術的專利保護期限、放款TRIPs協議的靈活性條款適用及參照特殊藥品專利增加對氣候技術強制許可適用。厄瓜多爾同時表示將在今年10底召開的TRIPs理事會上提出進一步的修改意見,該議案得到很多發展中國家的支持,包括中國、巴西和印度在內的新興發展中大國家,當然,由于觸犯了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利益,受到包括美國、歐盟在內的強烈反對。可以想象,氣候技術轉讓與知識產權的問題必將成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未來WTO及TRIPs理事會內爭論的重要議題。強制許可的具體操作包括,首先要對氣候技術的概念作清晰界定,將涉及氣候變化的技術類型化,將涉及重要公共利益的氣候技術抽離出來,與其他的一般技術或主要是商業用途技術相區別,于那些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的基礎技術允許在TRIPs協議下適用靈活性條款強制許可,放寬對最不發達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相關技術的專利保護條款適用條件制約。其次,在TRIPs協議有關強制許可的條款中將氣候技術及其轉讓明確為基于公共利益的強制許可事由,將氣候環境與公共健康一起,規定為人類的公共利益,適用強制許可實施。

        第8篇:氣候變化的總體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 連陰雨;累積距平法;突變檢驗;小波分析;甘肅康縣;1971―2014年

        中圖分類號 P426.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6-0238-03

        康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較少,災害性天氣頻繁發生[1]。主要災害性天氣有暴雨、干旱、雷暴、寒潮、大風、倒春寒及連陰雨等。根據季節的不同連陰雨會給農業生產造成不同的影響。1987年夏季連陰雨對康縣冬小麥的成熟和收割打碾造成嚴重影響,使冬小麥出現不同程度的發芽、霉變、黑穗等現象,導致冬小麥產量和品質下降;1989年春季低溫連陰雨造成冬小麥生長發育期比往年推遲10 d左右,后期氣溫回升慢,誘發小麥病蟲害;2009年秋季連陰雨天氣影響康縣經濟作物秋收,導致核桃等經濟林果不能按時采收,品質下降,減產明顯。此外,雨量大、持續時間長的連陰雨也會造成洪澇災害、山體滑坡,對交通運輸業及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產生極大影響。

        國內外氣象工作者對連陰雨的研究主要包括2個方向:一是基于預報的連陰雨產生的環流背景及影響因素,二是基于測報的連陰雨時空分布特征及其對農作物和交通運輸等的影響[2-25]。方建剛等[26]利用NCEP/NCAR再分析資料,分析了陜西省2011年秋季強連陰雨期間歐亞大氣環流的異常特征;王建兵等[27]分析了甘南高原秋季連陰雨的氣候特征及主要環流形勢,得出副高偏強有利西南氣流把孟加拉灣水汽輸送到甘南,對連陰雨天氣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潘 D等[28]分析了2009年2―3月我國南方一次連陰雨過程的環流背景,得出冷空氣和南方暖濕氣流形成的穩定準靜止鋒,是影響這次連陰雨過程的主要天氣系統;張 智等[29]運用多種方法分析了寧夏連陰雨氣候變化特征,得出連陰雨發生次數的氣候變化特征及突變、周期變化;王 棟等[30]分析了1960年以來山西秋季連陰雨的變化趨勢和時空結構特征,并建立了秋季連陰雨強度指數模型;魏 鋒等[31]分析甘肅省近35年連陰雨天氣氣候特征,得出甘肅省連陰雨的分布特點是自西北向東南呈階梯狀增加。

        本文以甘肅省康縣為例,利用近44年康縣氣象月報表中的日降水數據和日照數據,運用多種方法分析了年際、季節、月際尺度上連陰雨的時間分布特征、突變和周期變化。利用線性傾向估計和累積距平法得到了多種尺度上連陰雨的時間分布特征,利用Mann-Kendall突變檢驗和滑動T檢驗法得到連陰雨的突變時間,避免了一種方法導致的虛假突變,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法得到了康縣年際連陰雨的周期變化。通過以上方法,希望在精細化的大趨勢下為康縣長期預報災害性天氣和防災減災提供依據,減少連陰雨造成的農業、交通業和人民生產生活的損失。

        1 數據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

        利用甘肅省康縣1971―2014年氣象月報表中的日降水數據和日照數據,統計出近44年逐月連陰雨次數,并得到年代際逐月連陰雨總次數(表1)。根據本地天氣氣候特點及對農業生產影響的情r,各地對連陰雨天氣的規定略有差異。本文所用標準為甘肅省氣象局所定,即連陰雨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連續陰雨日數在5 d或者5 d以上,總降水過程雨量≥15 mm,期間單天日照≤10 h,過程的開始、結束日雨量≥0.1 mm(允許過程中有1 d微量或無降水),即稱為一次連陰雨天氣過程。將連陰雨按季節劃分,12月至次年2月為冬季連陰雨,3―5月為春季連陰雨,6―8月為夏季連陰雨,9―11月為秋季連陰雨。

        1.2 研究方法

        1.2.1 線性傾向估計法。線性傾向估計是一種特殊的線性回歸形式,用一條合理的直線yi=a+bti(i=1,2,…,n)表示連陰雨次數y與其時間t之間的關系。其中,回歸系數b為傾向值,傾向值正(負)表明連陰雨隨時間呈上升(下降)趨勢[32]。

        1.2.2 累積距平法。累積距平是氣象上一種常用的、由曲線直觀判斷變化趨勢的方法。累積距平曲線呈上升趨勢,表示距平值增加;呈下降趨勢,則表示距平值減小。從曲線明顯上下起伏可以判斷,其長期顯著的變化趨勢及持續性變化,從曲線小的波動變化考察其短期的距平值變化[32]。

        1.2.3 Mann-Kendall突變檢驗法。Mann-Kendall突變檢驗法是一種非參數統計檢驗方法,也稱無分布檢驗,其優點是不需要序列遵循一定的分布,也不受少數異常值的干擾,更適用于順序變量的分析,計算也較簡單,而且可以明確突變開始的時間,并指出突變區域,是一種常見的突變檢驗方法[32]。

        1.2.4 滑動T檢驗。滑動T檢驗是一種均值突變,通過考察2組樣本平均值的差異是否顯著來檢驗突變,這種方法子序列的選擇具有一定的人為性,需要反復變動子序列的長度以提高計算結果的可靠性[32]。

        1.2.5 Morlet小波變換。Morlet小波變換是連續復小波變換,可以同時給出時間序列變化的位相和振幅兩方面的信息,并消除用實小波變換系數作為判據而產生的虛假振蕩,揭示出隱藏在時間序列中的多種變化周期,充分反映時間序列在不同時間尺度中的變化趨勢,并能對時間序列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定性估計[33-34]。

        2 結果與分析

        2.1 時間變化特征

        利用康縣1971―2014年年際連陰雨數據進行線性傾向估計,并求得近44年康縣年際連陰雨距平值(圖1)。可以看出,康縣年際連陰雨發生次數呈減少趨勢,但未通過T檢驗,說明這種減少趨勢不明顯。連陰雨累積距平曲線呈“兩降兩升”型變化,存在明顯的偏多年和偏少年。其中,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連陰雨呈增加趨勢,1977年以前呈上升趨勢,趨勢明顯,1978―1984年呈波動上升,趨勢較為緩慢,總體上康縣進入連陰雨多發階段;80年代中期有一個明顯的短暫下降趨勢,康縣進入連陰雨少發階段;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期,康縣連陰雨次數呈直線上升趨勢,進入多發階段;90年代末至今呈波動減少趨勢,其中90年代末呈直線下降趨勢,21世紀初開始呈波動減少趨勢,康縣連陰雨進入少發階段。

        [20] JING Anhua,ZHANG Zonghao,KONG Fanzhong.Climatic Analysis of Continuous Rain Southwest of Shandong[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9):15-17.

        [21] ZHAI P M,SUN A J,REN F M,et al.Changes of climate extremes in China[J].Climate Change,1999,42(1):203-218.

        [22] 張秀雯.上海地區早秋連陰雨的中期預報方法[J].氣象,1979(12):26-28.

        [23] 鄒浩,陸善a,樓世博,等.用模糊聚類分析方法作春季連陰雨預報[J].氣象學報,1983(2):231-235.

        [24] 項瑛,程婷,王可法,等.江K省連陰雨過程時空分布特征分析[J].氣象科學,2011,31(增刊1):36-39.

        [25] 宋連春,楊興國,韓永翔,等.甘肅氣象災害與氣候變化問題的初步研究[J].干旱氣象,2006,24(2):63-69.

        [26] 方建剛,易俊蓮.2011年陜西秋季強連陰雨天氣的大氣環流異常特征分析[J].災害學,2013(1):6-10.

        [27] 王建兵,安華銀,汪治桂,等.甘南高原秋季連陰雨的氣候特征及主要環流形勢[J].干旱氣象,2013(1):70-77.

        [28] 潘D,李建,廖捷,等.2009年2―3月我國南方連陰雨天氣過程分析[J].氣象,2010(3):39-46.

        [29] 張智,梁培,陳玉華,等.寧夏連陰雨氣候變化特征分析研究[J].災害學,2010(1):69-72.

        [30] 王棟,譚桂容,耿新.1960年以來山西秋季連陰雨的氣候特征分析[J].災害學,2015(1):75-81.

        [31] 魏鋒,白虎志,孫秉強.甘肅省近35年連陰雨天氣氣候特征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005(4):479-482.

        [32] 魏鳳英.現代氣候統計診斷與預測技術[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7:37-65.

        第9篇:氣候變化的總體發展趨勢范文

        摘 要:由于溫室效應對于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相當顯著,因此許多國家與產業都將投入 大量資源以努力降低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其中當然隱現著未來全球節能減碳領域的龐大新商機, 各項節能減碳相關創新技術因而相繼發展。筆者指出,節能減碳產業是藉由材料、設備、制程以及 產品之改善,以達成節能減碳目的之產業,其產業范疇可略分為節能材料、節能設備及產品、系統能 源整合、節能減碳認驗證、碳資產管理等。綜述了國際間節能減碳相關產業之發展現狀及發展趨 勢。指出,面對未來之挑戰,應確實評估節能減碳相關產業之發展潛力,確定發展對象,擘劃出適合 節能減碳之產業發展策略及措施.

        關鍵詞:節能減碳產業;節能減碳;溫室效應;溫室氣體;能源節約

        Abstract:Scientific evidence of climate change puts the reality of human-induced global war- ming beyond any doubt. Various innovative industri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develop techniques and markets addressing global warming. Th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re subsequently induced by the act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reduction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The scope of these industries relating to energy saving and CO2emission reduction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saving materials; the fabrication of facilities and products; the integration service of ener- gy system; the cert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services; and the management of carbon asset. The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for GHG-related industries is essential to establish strategies for promo- ting these industries.

        Key words:GHG-related industries;CO2emission reduction and energy saving;global war- ming;greenhouse gases;energy saving

        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所引發的全球暖化及氣候 變遷現象,似乎比過去的預估發生得更快、更顯著.

        但由于國際間對于后京都議定書時期管制執行架構 之共識不足,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并沒有簽署有約 束力的任何協議,最后達成所謂“認知哥本哈根協議 (Copenhagen Accord)”,系由美國、中國、印度、巴 西、南非五國最后磋商的共識,并未得到所有與會國 的支持。協議支持應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以下之 觀點,但并未明訂具體之減量目標,但各方的底線已 大致浮現,有助于營造未來后續談判、甚至達成協議 的氣氛.

        由于全球暖化議題影響涵蓋的層面相當廣泛, 與能源供需、產業發展之關連性相當高,這幾次氣候 變遷綱要公約會議有許多討論議程,都與經濟工具 相關議題有關,許多國家都將投入大量資源以積極 推動節能減碳相關產業的發展,據粗估未來每年需 投入全球暖化減緩與調適之經費約為總生產毛額的 1%以上,亦即未來應對全球暖化可能需要 約每年4,000億美元以上的資金投入[1]。其背后意 涵隱現著未來在全球節能減碳領域的龐大新商機.

        以韓國為例,將推動綠能產業與溫室氣體減量合并 為綠色成長基本法,成為韓國未來國家發展的重要 目標。因應全球暖化議題的急迫性及各國政府的積 極推動,國際間對于科技及產業發展趨勢的看法已 有大幅變化。各種形式之節能減碳科技的發展相當 快速,整體而言,節能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包括交通、 住家、商業、產業等部門)仍被認為是主要對策,而低 碳能源、碳封存技術已逐漸進入實用階段[2].

        1 國際間節能減碳相關產業之發展趨勢 針對全球氣候變遷沖擊,各項節能減碳相關創 新技術及推動策略相繼發展,其中節約能源技術以 及高效率產品之應用推廣,為其中發展之重點。因 此有關節能減碳產業是藉由材料替換或改良、制程 設備改良、制程系統整合以及節能產品之應用等方 式,達到減少節能減碳目的之產業,在此定義下所衍 生出的產業范疇可以大致分為節能材料、節能設備 及產品、系統能源整合、節能減碳驗認證及碳資產管 理等。本文針對節能減碳產業在國際間發展現況進 行匯整,為推動相關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1·1 節能材料 隨著節能減碳意識的高漲,許多產業紛紛投入節 能、絕熱及高熱傳導效率材料的研發。節能建筑材料 為節能材料產業中重要的一環,目前建筑外殼材料之 發展應用重點包括:輕質隔熱外墻板,隔熱涂料,玻璃 透光/隔熱涂層以及調光薄膜等節能建材。美國為建 筑外殼涂料發展之主要國家,其白色及淺色系隔熱涂 料之節能特性已被列入美國“能源之星”之產品要求; 窗戶組件主要包括玻璃以及窗框,一般搭配隔熱貼膜 以達到隔熱的需求。除此之外,高散熱效率材料以及 高效能組件材料亦需研發,高散熱效率材料是用來替 換制程中各項設備之散熱材料,以增進散熱效率;而 高效能組件材料則可以增加各項組件之能源使用效 率,以達到有效節能的效果.

        應對全球暖化之材料研發產業目前尚屬于已發 展產業,要推動該產業的發展,需先整合現有研究成 果,積極研究如何提升各項材料之性能,并針對新開 發之節能材料進行環境測試,加強各項材料之推廣 運用,同時配合各項節能技術的發展,以達到節能的 目的.

        1.2 節能設備及產品業 節能設備及產品可提供制程耗能之改良,以提 升能源使用效率。工業制程設備(如馬達、鍋爐及冷 凍空調)所占耗能量遠高于其他項目,其中又以轉動 馬達所需耗電量最大,用電約占工業部門之64%~ 70%.

        馬達為工業主要動力來源,用于幫浦、空壓機、 風機等多種轉動機械設備。國際能源署(IEA)[3]估 算馬達系統之改造,節能潛力可達20%~25%。因 此若能全面提升馬達能源使用效率,將可大幅節能.

        目前已將馬達效率納入強制管理的國家和地區包 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臺灣等,其高效率馬達 之普及率(37%~70%)較未納入強制性管理國家之 普及率(如歐盟、巴西及日本等,僅1%~15%)高出 甚多.

        冷凍空調設備及產品所涉及的范圍相當廣泛, 從冷凍空調器具制造業、中央空調主機以及系統設 計施工、工廠與建筑的通風、高科技制程環境所需的 無塵無菌室、產業制程所需的冷凍技術乃至電子產 品散熱所需的微型冷卻系統均屬于冷凍空調的范 疇,因此冷凍空調勢必會朝節約能源以及提高能源 效率的趨勢發展,各項散熱及溫度控制技術亦相應 而生,以達到有效的設備節能的目的.

        國際能源署[4]數據顯示,2005年全球照明用電 占總發電量19%,其中住商照明用電占總照明用電 的74%。全球照明節約能源潛力約為37%~57%.

        白光LED技術運用于一般照明可有效省電且使用 壽命長,可取代低效能的白熾燈和熒光燈,將為未來 一般照明市場主流[5].

        1.3 系統能源整合 系統能源整合產業可積極整合冷凍空調、壓縮 空氣、熱能與燃燒、電力及照明、遠程監控與預知維 護保養等技術,提供節能改善、策略分析及系統規劃 評估,并針對各設備系統效率之改善、系統之監控、 維護及調整、適當規格之選擇以及電力質量之改善 等方式,協助有效利用能源、提升機組效率.

        1970年代能源危機后,整合型的能源技術服務 業(ESCO)應運而生,主要提供能源用戶診斷咨詢、 改善評估、設計及節能改善工程等,并對節能績效給 予保證、量測與驗證。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40個以 上國家積極推動能源技術服務業,政府的積極推動 是能源技術服務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諸如要求公 共部門節能,使政府成為能源服務產業最有規模經 濟效益的客戶;訂立節能相關規范與配套措施;提供 獎勵或財務補助措施等[6].

        1.4 節能減碳認證 目前在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認證工作,主 要依據系參考包括政府部門之法規規范、聯合國氣 候變化綱要公約及IPCC指引、ISO 14064及14065 等國際溫室氣體盤查系列標準、溫室氣體盤查議定 書(GHG Protocol),以及國際間許多產業團體與非 營利組織所開發之相關盤查方法。因此溫室氣體認 驗證需熟悉各項相關規范內容,以提業溫室氣 體之登錄、盤查及查證以及各項方法論之擬定及撰 寫之協助,作為其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減量計 劃與提出相關報告的參考.

        國際間也發展出

        的各類能源效率標章,大致可 分為三大類:認證標章(Endorsement Labels)、比較 性標章(Comparative Labels)以及信息標章(Infor- mation-only Labels)。認證標章屬于認可標志,設 定特定的能源效率標準(通常以市場能源效率前 15%~20%之產品型號為門坎),針對符合或超過此 標準之產品授予標章;比較性標章是指提供相關信 息,以利消費者將特定型式之產品與市場相似型式 產品進行能源效率之相對比較,通常為法規強制性 之規范;信息標章則僅提供消費者產品之能源消費 量、能源效率指針等數據,產品間之能源效率比較則 由消費者自己進行數據收集與分析。歐盟各國則啟 動綠色能源認證,評估并認證再生能源發電是否滿 足規范。透過綠色認證的建立,以區分再生能源發 電的電力與其他來源之電力。產業未來要進行相關 能源效率標章申請文件的撰寫及能源效率的查證 等,都需要相關服務的協助.

        1.5 碳資產管理 京都議定書生效后,溫室氣體的管制與交易儼 然形成新的探討熱潮。若企業可以通過國際間認可 的彈性減量機制,自國際上獲得資金和技術,進行節 能減碳工作,溫室氣體減量將成為有價值且可交易 的資產[7]。碳資產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評估溫室氣 體減排項目的潛在效益,以期協助產業開發其在碳 市場的潛在價值、規劃執行項目所需的資金來源、取 得溫室氣體減排認證(CERs/VERs)以及出售溫室 氣體減排認證等[8]。碳資產管理業務范圍可包括: 國際碳資產交易、碳資產規劃等服務項目。國際碳 資產交易的部分,可協助業界進行溫室氣體交易策 略,尋找與篩選最合適的減量項目,進行實地核查并 確定項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協助完成溫室氣體減 量采購協商等服務。此外碳資產規劃則包括協助溫 室氣體減量項目方法學撰寫、碳市場投資的風險評 估,協助進行碳市場開發策略的制訂,協助建立關于 碳市場的操作能力以及投資咨詢至購買CERs的服 務等.

        2 結論 鑒于溫室效應對于全球各地氣候變化的影響已 經相當明顯,人類開始體會到,唯有確保環境生態資 源的穩定,才能維持人類社會經濟的永續發展,因此 必須同時考慮并選擇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節能減 碳相關產業多屬新興產業,建議負責相關產業發展 的政府單位應確實評估節能減碳相關新產業之發展 潛力,確定發展對象,擘劃出因應節能減碳議題之產 業發展策略及措施.

        參考文獻: [1] Climate Capital Network.CSR News-Climate Capital Network Launches Global Market for Climate Change Investments[DB/ OL].http:∥csrwire.com/News/11435.html,2008.

        [2] 林唐裕,吳再益,梁啟源.發展減溫產業之潛力及其對總體經濟之影響[R].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

        [3]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08[M]. France: OECD/IEA, 2008.

        [4]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8[M]. France: OECD/IEA, 2008.

        [5] 李麗玲. LED照明技術及標準發展現況[J].能源報導月刊,2008(6):20-22.

        [6] 呂錫民,陳發林,張憶琳.由美日節能成功案例規劃臺灣未來節能策略[J].能源報導月刊,2007(7):14-16.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精品成电影 | 久久久久久综合岛国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综合网 | 色妞在线视频网址免费观看国产片 | 亚洲一区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