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石化行業新技術范文

        石化行業新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石化行業新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石化行業新技術

        第1篇:石化行業新技術范文

        關鍵詞:大數據技術;石油行業;信息化;云計算

        作者簡介:郭瑞(1986-),男,助理工程師,本科;李健(1987-),男,助理工程師,本科;田立鋒(1984-),男,助理工程師,本科

        伴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大數據技術已經成為了石油石化行業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大數據技術的管理與發展中,云計算技術的使用成為了軟硬件資源管理的主要集中體現的區域。而云計算領域的涉及也逐步地讓人們了解到大數據應用技術的便捷性。下面針對大數據技術在石油行業信息化中應用的具體實踐情況進行簡要論述。

        1云計算技術

        什么是云計算技術呢?可以理解為在網絡配套設施的使用中,集中資源地統一化管理分配,從而使用戶通過協同合作來完成企業、個人的信息服務。其主要的核心技術集中體現在虛擬化技術、數據存儲技術和并行計算技術3個方面。虛擬化技術:是對服務的一種虛擬化,將更多的服務資源進行統一管理后,實現多個虛擬服務器共同服務的效果。這樣對于用戶所需要服務資源能夠進行一個更高效的支配管理,同時在數據處理和桌面系統運行上,也能夠實現的服務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數據存儲技術:這一技術屬于云計算的存儲技術,利用分布式的信息系統,完成對計算機集群的整合管理,通過有效設置實現對更加龐大的類型數據進行存儲的目標。在運行中主要依據于軟件的集合工作,從而達到內外部的業務數據訪問的目的。從目前的數據存儲技術來看,主要有Google文件系統(GFS)和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統(HDFS)兩種技術來供應實際的使用。并行計算:是指同時使用多種計算資源解決計算問題的過程,是提高計算機系統計算速度和處理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這種計算方法,能夠極大地提高計算的資源的處理速度。通過化整為零的方式實現一個問題分步解決,從而解決大型而復雜的計算問題。

        2信息化運行現狀和發展趨勢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石油行業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在管理上也逐漸地意識到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性。在實施的石油行業管理中,通過對傳統模式的改革,逐步地實現了向信息化、數字化轉變的目標。通過對企業信息資源的有效性管理,并結合現有的管理模式,更加有效地提高了企業資源的利用率。下面對傳統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優缺點進行對比。信息檢索速率的改革:傳統的信息管理會面臨巨大的信息檢索工作,即便是在現代的企事業單位高效率軟硬件工作環境下,信息傳輸速率也都會出現瓶頸。而大數據技術的信息檢索管理則會有效地改善此類問題,從而更加便捷地將生產、維護、運行中所出現的信息資料統一進行提取備份分析,通過高效的算法以及軟硬件資源的里配置,迅速地篩選出所需要的一系列信息資源,從而實現對信息速率的極速提升。通過這樣的信息技術應用,極大地提高了企業部門的系統管理工作的效率,加速了企業管理的信息化市場應用改革的進程。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改革:傳統的產品生命周期較為復雜和繁瑣,通過可研、立項、設計、施工、運行、維護監測等多個階段測試后,方可進行投產使用。而設計期間以及施工期間的信息檢索以及采集處理需求量較大,導致資源消耗也過大,極大地增加的生產周期的負擔與運營成本。而大數據技術中的信息模擬仿真技術就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有效方法,它能夠合理地利用和分配現有資源,精準地檢索出所需資料,并高效地進行數據處理。同時通過虛擬的模擬演算,實現對數據準確性的校驗與檢測,最終達到縮短工期的目的,為生產提供了更高的生產安全保障。行業信息的展示方面:傳統的信息管理方法,主要通過紙質文件的形式來進行展示存在諸多的不便。而通過現代大數據技術的信息化管理,能夠更加直接地將信息展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下,使用戶獲得全方位立體式的信息展示,從而使信息更容易被用戶解讀,也讓用戶更有興趣去了解所展示的信息。

        3云計算技術的實際應用

        云計算技術在石油行業信息化中的提供的服務與架構如

        3.1數字化油田的空間數據庫構架

        利用大數據技術的超強數據存儲能力和虛擬化技術構建一個更加完善和全面的油田空間數據結構,通過等比例尺的多維度數據監控管理,配合虛擬化技術提供的資源與服務,實現在地理信息數據上的有效調度與管控。

        3.2建立數字油田的標準體系

        數字油田雖然已經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但是數字油田標準化體系一直處于滯后的狀態,成為制約數字油田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建立數字油田的首要任務是制定有關數字油田建設項目管理類標準規范、軟件開發及運行維護通用標準規范、數據建設類標準規范。其中總體設計還會涉及到基礎信息分類編碼規范和適用于勘探開發應用系統建設的具體標準規范。數字油田標準化體系的建立會對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基礎設施、數據及交換、信息安全、信息系統建設、系統運維服務等多個方面提供最佳的數字化信息服務。

        3.3建立企業數據倉庫

        隨著數據容量與數據類型在過去幾十年里的大幅增長,傳統的數據存儲模式已經無法負荷日益增長的數據量,而數據倉庫技術的出現與發展滿足了數據存儲與分析的這兩類龐大的需求,從而徹底改變了數據集成的前景。在建立數據倉庫的技術方法中,企業中所有數據首先會根據數據類型進行分類,也會考慮到數據本身的性質及其相關的處理需求。數據處理過程將會用到內置在處理邏輯中并且整合到一系列編程流程中的業務規則,數據處理會使用到企業元數據、主數據管理(MDM)和語義技術等。數據倉庫技術可以高效利用當前及未來的數據架構和分類方法,保持處理邏輯的靈活性,使它能夠在不同的物理基礎架構組件上發揮作用,從而提高企業的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3.4大規模數據的并行處理與計算

        現有并行程序設計算法需要考慮數據的存儲管理、任務劃分與調度執行、同步與通信、災備恢復處理等幾乎所有技術細節,且非常繁瑣。為了進一步提升并行計算程序的自動化并行處理能力,應該盡量減少對很多系統底層技術細節的考慮,從底層細節中徹底解放出來,從而更專注于應用問題本身的計算和算法實現。目前已發展出多種具有自動化并行處理能力的計算軟件框架,如GoogleMapReduce和HadoopMapReduce并行計算軟件框架,以及近年來出現的以內存計算為基礎、能提供多種大數據計算模式的Spark系統等。并行計算的性能評估是通過加速比來體現性能提升的,這里所提到的加速比是指并行程序的并行執行速度相對于其串行程序執行速度加速了多少倍。這個指標貫穿于整個并行計算技術,是并行計算技術的核心。從應用角度出發,不論是開發還是使用,企業都希望隨著處理能力的提升,并行計算程序的執行速度也需要有相應的提升,從而完成大規模數據的并行處理與計算。

        4結語

        隨著現代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已經逐步地實現全面的信息化改造建設。而對于作為社會生產命脈的石油石化行業,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其信息化的管理與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在本次的論述中,針對于傳統的信息管理策略與現階段的社會生產模式進行了對比分析與研究,通過對現有問題的探究與認知,進一步證明了大數據技術具有更加便捷高效的特點。倘若要在石油行業的全面信息化建設中大力發展大數據技術的管理,仍需要進行不斷的更新與調整,只有做好各個方面適應性改造,才能夠實現對工程管理技術上的重大科技突破。

        參考文獻

        [1]高鐵鋼,王勝利,曹書,等.多元多級數據查找、整合、應用技術在石油行業的應用[C].2011年SuperMapGIS技術大會論文集,2011:181-185,195.

        [2]韓濤,韓鵬.海洋石油行業基于地理信息和業務數據結合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創業家,2014,(5):2-2.

        [3]蔡鵬,覃毅,董照顯,等.無線數據傳輸技術在石油行業中的應用及展望[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12,28(6):1-4.

        [4]李群,陳剛,周相廣,等.石油行業上游信息系統災難備份技術與實踐[J].計算機時代,2010,(11):67-69.

        第2篇:石化行業新技術范文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柔性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8-0102-02

        高新技術企業是從事高新技術及其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和技術服務的企業,它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具有高投入、高競爭、高風險、高收益等特征。這種高度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導致其財務狀況與財務需求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這就要求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應具有一定的柔性,以便滿足經營活動過程中由不確定性導致的各種突發性財務需求,降低財務風險。

        一、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管理特征

        1.風險管理是高科技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高科技企業具有高風險性,其面臨的風險主要來自于技術風險(在產品研制開發中由于技術失敗而引起的損失)、市場風險(技術創新帶來的新產品能否獲得必要的市場占有率)和財務風險(對技術創新的前期投資能否按期收回并獲得令人滿意的利潤)。高新技術企業高風險的特征決定了在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中應加強風險防范,構建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控制體系,提取科技開發基金,建立健全各項風險監控機制。

        2.籌資是高新技術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籌集資金是企業創業的前提,能否在需要的時候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及時、足額地獲取資金是企業成敗的關鍵。高新技術企業也不例外,由于高新技術企業規模較小、自我積累能力有限的特點,決定了其通過內源式融資發展、壯大的可能性不大。面對高新技術產業化蘊涵的諸多風險因素,常規投資,如財政撥款、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基金組織借款、信貸資金等投融資手段由于沒有足夠的風險消化機制,能夠提供的資金有限。而在種子期和部分創業期,高新技術企業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在產品的研究開發、中間試驗和小批試制方面也有相當大的投入,另外,又在產品的售后服務上有較大的投入,同時還要承擔比傳統工業企業更高的產品降價風險。這使得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成為財務管理的首要任務。

        3.研發是高新技術企業投資的重點。具備高科技附加值的高質量經濟增長是維持高新技術企業經濟實質性增長的前提,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研發實現的經濟質量的提升是一個重要的途徑,也是其中最為活躍的因素。企業研發投資是企業戰略規劃的重要環節,也是企業獲取和鞏固競爭優勢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與傳統企業中的長期投資主要投向固定資產不同,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投資于研究開發活動。此外,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資方案的評價不僅局限于財務指標,即對各方案的凈現值、內含報酬率、回收期等指標進行分析對比,還包括非財務指標的考量,如研發投資所帶來的機會創造或預期的成長性對市場不確定性特征的適應能力、研發投資對企業與競爭者之間的相對地位帶來的實際影響所派生出的戰略價值。

        4.無形資產在高新技術企業資產結構中的比重較高。無形資產是一個集經濟、技術、法律為一體的資產形式,從價值實現與增值的角度分析,無形資產的效應要遠遠高于有形資產。在高新技術企業中,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商譽、計算機軟件、人才素質、產品創新等無形資產所占的比重遠遠高于傳統企業。據有關統計數據表明,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的無形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達35%,高新技術企業則達60%~70%。中國1993年的《公司法》規定,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出資就可以比傳統企業高15%,而2005年《公司法》進一步肯定了無形資產的價值和地位,高科技企業無形資產的比重可以達到70%。高新技術企業之間的競爭,最終將體現于無形資產的競爭。無形資產是高新技術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是高新技術企業在競爭中生存下來的保證。通過無形資產形成的壟斷利潤,促進了一個又一個的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重視并加強技術資產的管理,對于高新技術企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柔性財務管理的內涵

        老子根據“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這一自然現象,提出了“柔弱者,生之徒;堅強者,死之徒”,論證了“柔”對于“生”的重要性。一般認為,柔性就是對環境不確定性的適應性反應,即柔性是處理環境“變化”和“不確定性”的能力,它伴隨著變化和不確定性而存在。簡而言之,柔性,即應變能力。

        如前所述,高新技術企業比傳統企業具有更大的風險性,導致其財務狀況與財務需求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企業財務管理必須針對內、外環境的變化及時做出并實現若干財務決策來有效地對付環境變化的干擾或者有效地影響環境,使其朝著有利于企業財務目標的方向發展。因而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的運作過程的“隨機應變”的彈性需求驟增,這就是財務管理的柔性問題。

        柔性財務管理是集現代財務管理意識與傳統文化思想于一體,它是在現代科技基礎上,充分調動企業現有的人力資源,發揮個人的潛能,提高各種財務資源的利用程度,從而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柔性財務管理以人為本,崇尚價值思辨論,是在沒有任何企業資源差異的情況下能產生差異很大理財效果的財務管理。它通過適應變化、利用變化和創造變化來處理動態環境和不確定性,提高企業動態競爭力,并最終確保企業目標的實現。這種能力由緩沖能力、適應能力、協調能力和創新能力構成。

        1.緩沖能力。緩沖能力是系統以不變應萬變,抵御環境變化的一種手段,是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吸收或減少環境變化對系統影響的能力。它通過實物緩沖、能力緩沖和時間緩沖等手段來達到增強企業理財系統適應環境變化的目的,顯然緩沖能力是一種消極處理不確定性的能力。

        2.適應能力。適應能力是一種以變應變的能力,即企業財務管理系統隨環境變化而適應變化的能力。當環境發生變化時,財務管理在不改變其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做出相應的調整,以適應財務環境的變化。由于適應能力的大小取決于以變應變的速度與范圍,因此也是一種消極處理不確定性的能力。

        3.協調能力。協調能力是聯合企業內部各種要素和資源,保持高度一致,以應對環境不確定性的一種能力。它包括財務部門內部的協調一致、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協調、各種財務管理行為的統籌與協調。

        4.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系統采用新行為、新舉措影響外部環境,改變內部環境的能力。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不僅要快速應變,而且要主動求變,一方面要盡快調整自身適應變化,另一方面又要影響環境,使之朝著有利于自己的一面變化發展。創新能力與協調能力都是一種積極主動地處理不確定性的能力,是企業財務系統柔性的主體。

        三、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管理柔性

        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柔性就是針對內、外環境的變化,快速而正確地制定財務決策,適時且經濟地實現財務決策來系統、持續地處理財務管理活動中不確定性的能力。它包括:

        1.財務管理組織的柔性。高新技術企業的柔性財務管理組織應該是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能很好適應環境變化的組織,是具有學習能力的、積極開展創新活動的組織。柔性的財務部門應該是具有寬容性的和采取適度的分權政策的組織。扁平化的財務部門可以促進決策活動在信息所在地完成,從而提高決策的效率,節約管理成本。適度的分權將有助于激發財務人員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人的聰明才智,為財務管理工作帶來創新與活力。

        2.財務管理理念的柔性。傳統的財務管理是根據企業的剛性計劃組織財務活動,推進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高新技術企業所處內外環境的快速變化性要求企業在實際工作中應采用柔性預算方法制訂財務計劃。柔性預算根據計劃期和預算可預見的多種不同業務量水平,分別計算其相應的預算額,以反映在不同研發項目所應發生的成本、收入、投資需求量、融資數額、需求量等財務管理系統內變量。采用柔性預算方法編制財務預算,能夠克服剛性預算方法的缺陷,使同一財務指標在不同環境中的不同水平得以有效衡量,做到有備無患。

        3.融資管理的柔性。高新技術企業對資金需要的突發性要求企業要保持一定的融資彈性。融資數量方面,企業要保留一部分融資能力,使企業的實際融資數量低于可能的融資能力;融資結構方面,企業所籌措的不同渠道資金的要有一個有機合理的搭配,如資產負債率較高時,籌資就應該避開負債,盡量選擇所有者權益籌資;在資本期限的搭配上,如長期籌資和短期籌資的搭配上也要注意合理搭配。這樣才有可能盡量降低融資風險,實現最優的資本結構。

        4.投資管理的柔性。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高新技術企業需要隨時調整經營規模和投資結構,保持一定的投資管理柔性。投資柔性包括投資規模柔性和投資結構柔性。規模上,投資不僅要有擴張的能力,而且要有縮減的能力。投資結構柔性指企業要注重投資期限、投資方式合理搭配。區別投資的不同特點是保持投資柔性的前提。一般來說,金融資產投資流動性強,但會使企業自身的經營活動受到限制;固定資產投資期限較長,流動性差,但卻有較強的獲利能力。

        5.利潤分配的柔性。企業利潤分配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法律法規、企業經濟狀況、經營環境等,它關系到投資者、債權人、企業員工和管理當局等不同利益人的利益要求,而這些影響因素和相關利益人的利益要求,又會因不同企業、不同時期、不同的經營條件而發生改變,因此,高新技術企業應根據可能變化的環境、條件,及時調整自己的利潤分配方案。

        參考文獻:

        [1]Michael Goold and Andrew Campbell.Do You Have a Well-Designed Organization?IEE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Review,2002,(3):38-45.

        [2]譚旭.高科技企業財務柔性管理研究[J].財會研究,2009,(3):33.

        [3]趙湘蓮,韓玉啟.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柔性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4,(4):76.

        第3篇:石化行業新技術范文

        關鍵詞:新形勢下;強化;農業技術推廣;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F3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6-0093-1

        下文主要講述了新形勢下強化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途徑:創新和完善我國農業推廣的機制和內容;加強和恢復我國農業推廣基本體系。

        1 創新和完善我國農業推廣的機制和內容

        1.1 改革我國農業推廣的方式

        (1)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是由一些科研單位或者政府決定農業技術推廣方式和方法,要對這種方式和方法進行改革,變為由基層組織或者農民自身提出農業所需要的技術,最后再由科技人員來決定農業技術推廣的方式。

        (2)由于社會農業市場經濟的發展,將經營和普遍性農業技術推廣從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中徹底分離開來,按照農業市場化的需求,有目的地進行農業技術推廣的服務,要徹底擺脫傳統的就項目抓項目、就技術抓技術的落后推廣方式,實現農業訂單式、產業化推廣服務的目標。

        (3)基層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在提高農業技術資金的同時,還要多與農民接觸,要以農民的利益為目標,實現農民在農業技術股份制,形成農業產業化管理的模式,加大農業技術推廣的力度。

        1.2 理順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管理體制

        對中央和省市、地市級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進行縮減,要加強農業技術推廣的管理機制,使農業技術推廣的職能變成農業技術推廣的政策制定、資金籌措、項目發放和制定以及調研等等,要按照一個從中央、省市縣鄉逐級的農業技術推廣主導體系,形成一體化服務,理順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管理機制。

        1.3 加強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設備建設

        (1)要全面建立農業技術推廣的信息化網絡服務體系,將各級的農業技術推廣的信息網統一連接,實現農業技術推廣信息共享,實現全國性的農業技術推廣信息聯網。要利用電子商務和互聯網技術,組建農產品貿易和生產、農業必需品以及各種專家系統的大型中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通過各地的服務站和中央的網站的運作,完善農業技術推廣的產業化中介服務。

        (2)要多采用電話電視、攝影攝像、印刷傳真以及計算機等先進的高科技多媒體技術,做好信息化中心的配備工作,形成農業信息的加工、輸入、輸出、再輸出以及反饋的循環系統;要加快農業信息化的軟件開發,要加強與農業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以及市場經濟的中心城市的農業信息聯系;要不斷壯大網絡信息隊伍,實行會員制的方式,加強農業網絡信息工作人員的培訓,全面提升農民應用網絡信息的能力。

        1.4 加大我國政府的投入力度

        政府要支持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加大農業技術的推廣力度,實現農業技術的推廣計劃,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技術再培訓、農產品的生長等等,政府要加大投入的力度,農業技術推廣所需要的經費都要進行統一管理和控制,要確定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流程及所需要的經費的額度,確保政府的經費能夠落實到位。

        1.5 全面提高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科學文化素質

        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進入要嚴格規范和控制,要完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資格認證,通過考核或者考試等形式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進行逐層地篩選,要將實戰經驗比較豐富、專業水平比較高和職業道德素質比較強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放到前線,嚴厲清除不合格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全面提高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科學文化素質。

        1.6 制定和完善全方位的法律法規政策,公平競爭,依法推廣

        政府頒布的農業技術的法律法規政策對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要建立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的保護制度和體系,制定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公平競爭和管理的政策,完善農業技術推廣的經濟市場化管理,農業的產業化企業要享受政府的相關優惠政策等,依法實施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

        1.7 加強對我國農村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管理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要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考試和考核體系;提高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人要實施合理的獎勵,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有阻礙的人員要實施嚴厲的懲罰;要設置合理的核定編制,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要競爭應聘上崗。

        2 加強和恢復我國農業推廣基本體系

        2.1 保障我國公益性農業技術的推廣

        農業技術推廣的性質就是公益性,要完善我國各地農業技術推廣的制度和體系,保障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聯系性、系統性和公益性。

        2.2 農業推廣體系基本不變

        根據以往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經驗,農業技術推廣的基本體系保持不變,要不斷優化農業推廣體系,要加強農業技術推廣的技術指導,與農業市場經濟相持平。

        3 結束語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對農業整體發展和農業的市場化經濟發展都起到促進作用,強化農業技術推廣也是為了社會市場經濟的和諧與穩定,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 楊長興,黃金霞,羅琳.關于強化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J].農業裝備技術,2009年2月,第35卷第1期.

        [2] 倪守明.天津強化農業技術推廣綜述為農業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撐[J].天津農林科技,1999年8月,第4 期(總第150期).

        [3] 劉艷明,張宏雙,辛志遐.強化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實效的對策研究[J].強化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實效的對策研究,2011年9月,第20卷,第3期.

        第4篇:石化行業新技術范文

        【關鍵詞】采煤技術;創新;問題;優化

        隨著煤礦連采設備以及技術的逐漸推行,我國的煤礦綜合采集技術以及逐步朝向大功率、程序化以及電牽引的有利方向發展,這就使得煤礦采煤技術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21世紀來臨之后,我國科技的發展方向主打高新科技,其中的主要代表為信息技術、生物工程以及材料科學:等方面。但是,我國傳統的煤礦采煤技術水平低下,技術含量較少,使得相關產品的附加值較為缺乏,由此來說,我國煤礦采煤技術的有效發展便遭受到了高新科學技術的切實威脅。除此之外,煤炭行業所進行的開采活動造成的環境破壞也越來越廣泛地被人們所日益關注。在以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煤炭資源仍然是作為我國的主要能源來滿足人員日常生活需要以及國家的快速發展的,但是煤炭資源是非可再生資源,所以,在日后所進行的煤礦采煤中,要改革創新煤炭行業運行模式,合理優化煤礦采煤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的煤礦開采也遇到了嚴峻的挑戰,采煤技術的合理有效在煤礦開采中也越來越顯著,煤礦采煤技術的優化說的就是在煤礦礦區中,引用新型的設備以及采煤技藝優化改造相應的礦井生產系統。

        1.煤礦采煤技術的現狀

        1.1煤礦采煤技術水平低下

        我國現在仍然存在部分中小型煤礦,而且其數量還是比較多的,這就導致我國國有重點煤礦的平均能力也隨之降低,使得我國的平均規模遠遠落在發達國家之后,因此,煤炭行業的全員效率以及經濟效益會變得比較差。

        1.2煤礦采煤設備安全性能差

        有些地區煤礦所采用的采煤設備質量較差,性能低,這就使得相關的采煤過程中存在十分巨大安全隱患,尤其在實施進行作業時,所使用的設備也相對比較簡陋,這就會給采煤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所以煤礦采煤安全務需加強。

        1.3煤礦采煤技術水平總體失衡

        我國有些地區的雖然使用了新型的煤礦采煤設備,但其所采用的煤礦采煤技術仍然是處于一個比較落后的地位的,在一些小鄉鎮中,仍然存在煤炭黑礦的身影。

        1.4煤礦采集造成的環境影響

        煤礦開采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破化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土地資源方面,煤礦開采過程中對土地資源的占用與破壞主要是井工開采中的矸石積壓以及地表塌陷,還有露天開采造成的土場壓占以及直接挖損造成的破壞;水資源方面,煤礦采煤過程中所執行的排水行為以及由導水裂隙自然形成的水份疏干都會對地下水資源造成破壞,有時,開采所產生的污穢也會污染到水資源;大氣方面,在煤礦采煤過程中,對大氣的污染還來自于矸石山的自燃產生的有害氣體以及礦井所排出的有害氣體等等。所以,在煤炭開采過程中,煤礦采煤技術的合理優化刻不容緩。

        2.合理優化煤礦開采技術的分析

        2.1離層注漿

        這是當前很多礦務局所采用的一種新方法——以控制或者減緩地面沉陷為目標。只要覆巖的結構合適、離層帶的位置選擇準確、有關工作面推進離層發生、發展以及閉合時空規律(動態)能夠被掌握好,運用這種方法就可以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2.1.1關于離層帶的充填技術分析

        這種技術的主要目的是要把覆巖下沉有效控制住,從而最終能使地表沉降的控制得以實現,其主要過程是:第一,從地面向采空區上方覆巖(離層帶)進行打鉆;第二,從這個鉆孔中,以高壓方式把液體填充材料注入。在離層空間中充填漿液其作用有二:一是把離層空間進行充填,以期促使覆巖下沉得到有效控制;二是用漿液充填,一旦出現脫水,就將形成一種類似巖體的,具有一定硬度的填充物來把上覆巖體支撐住。這種離層帶注漿技術有較多的優點,它不同于采空區直接進行的填充方法,由于它施工不在井下,因而不干擾現有的生產系統,而且其設備具有少投資、容易操作等特點,因而運用這種技術不僅僅具有極其明顯的填充效果同時還具有相當高的煤炭回收率。實施這種技術關鍵有兩點:一是要對離層存在的條件進行創造;二是有關采空區的尺寸要控制好,不至于被采動過充分。

        2.1.2有關這種技術的實踐應用

        這種離層充填技術工作面基本情況如下:960米的走向長、其中l1O米為傾斜長度,具有4.83米厚、200-300傾角的煤層。其中對頂層管理應用冒落法實施管理,沿著長壁走向進行開采。實施離層充填技術后,通過觀測地表發現效果極其顯著:不管是地表下沉速度還是地表最大下沉處,均得到大大減少,其減少幅度分別高達43%和37%,從而有效保護了地面各種建筑設施。

        2.2條帶開采

        這種開采方法比較特殊,具體是這樣進行操作的:第一,劃分所要開采的煤層,使之形成正規的條帶狀,第二,在劃分為正規條帶煤層狀的基礎上,每開采一條具有一定寬度a的煤層,相應的就留下一條具有一定寬度b的煤層,其上覆巖層的重量主要就是要由這條所留下來的煤柱來支撐,不管是有關地表的移動還是變形,都將對地表帶來比較小的影響。

        2.2.1設計原則分析

        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和強度,并且對上覆巖層的支撐不僅時間要長,而且支撐效果要好,這是煤層進行開采過程中所留下來的那條帶煤柱應該具備的條件。滿足這個條件,就可以讓地表的移動或者變形減少到最低限度l至于有關開采條帶的寬度,以不讓地表所出現的下沉盆地過于明顯和波浪狀下沉為控制尺寸,若能出現單一的平緩下沉飛盆地就為最佳。

        2.2.2有關采出留寬度的確定方法。

        第一,確定采出寬度a;通過一定的實驗模擬來確定這個采出寬度a,綜合有關國內和國外的成功經驗,這個采出寬度a一般控制在煤層寬度的四分之一至八分之一之間為宜。第二,確定保留條帶寬度b。當采出寬度a確定后,如果無限加大這個保留條帶寬度b,也沒多大意義,這樣做,同樣會讓許多下沉盆地在地表上出現,因此比較可靠的確定數值,應該結合煤柱強度通過一定的計算來得到,那些隨便的進行確定是十分的不可取。在實際當中,有關這個條帶煤柱的強度是采用Wilson的方法進行計算。

        3.結束語

        總之,通過合理優化采煤技術,可以有效提高我國煤礦特別是那些中小型煤礦的管理水平,從根本上改變原來所存在的那種簡單再生產狀況,提高我國煤礦生產的裝備和生產安全條件,這對于保證我國煤礦安全健康發展、促進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富欣.新形勢下煤礦開采中的采煤技術分析[J].科技傳播,2011,(11).

        第5篇:石化行業新技術范文

        一、生產性實訓平臺的建立

        我們根據教學內容要求,選取了具有多年合作經驗的西安專用機床廠作為校企合作單位,該企業是原國家機械部定點生產汽車、拖拉機等發動機修理機床、機具的專業技術廠家,是“中國汽車保修設備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理事,是集成為科研開發,生產制造,銷售為一體的科技先導型企業。產品類型有T81系列缸體軸瓦鏜床,T82系列連桿瓦鏜床,TM82系列連桿鏜磨床,3M97系列缸體平面磨銑床等10個品種21個規格的產品,暢銷全國二十九個省市和世界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西安專用機床廠所有機床電氣產品的安裝調試任務由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實訓教研室將產品課題化,不同的產品的復雜程度不同、控制方式不同,結合的課題也有所不同。然后組織學生通過生產性實訓來完成。在生產性實訓中體現了“學做合一”,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實訓教學與產品加工實訓室過程合一,從而在實訓中能生產出一定的產品,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降低了實訓教學成本。

        二、生產性實訓的運行機制

        (一)課程標準與企業的產品安裝結合

        生產性實訓首先是為學生創造一個真實的生產性工作環境,在該環境中使學生的“工”與“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電氣自動化實訓教研室作為生產性實訓教學的執行部門,首先是代替了一般企業的電氣安裝車間,其次將校企合作單位的全部電氣產品的安裝任務在自動化實訓教室完成。同時,利用學院人才技術等優勢,為企業排憂解難, 提供各種技術服務。

        由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負責人與自動化實訓教研室對企業提供的產品電氣原理圖、工藝要求及工藝文件進行研究,根據產品的特點及生產要求,對產品進行課題化。在實訓教學課程標準中進行明確規定,課程標準中的雙速電動機控制線路安裝訓練、線槽配線工藝訓練、機床電氣線路的故障檢修、變頻器的安裝與調試等課題都與相對應的電氣產品來完成。所有的電氣生產任務都與典型生產機床電氣控制電路課題相結合,同時與線槽配線工藝、機床電氣線路的故障檢修相結合。通過生產性實訓環節,使課本上抽象的理論知識通過實踐掌握。

        (二)生產性實訓的開展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學生在校的實訓由4個學期共31周組成,內容涵蓋職業資格標準要求。學生第一次實訓時,主要進行基本技能訓練;第二、三次實訓時,根據企業的生產任務,結合實訓課題進行生產性實訓,第四次實訓主要進行綜合強化和提高訓練,并取得高級維修電工職業資格證書。具體教學時通過任務驅動,項目載體教學方案的引導,運用一體化的教學和生產性實訓場所,實現“做中學,學中做,學做結合” 采用“電氣產品—產品任務課題化—工作任務—實施—評估”五步教學法,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索,培養獨立或團隊協作分析、解決問題,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能力體系。

        (三)成立領導工作機構,確保生產性實訓進行

        第6篇:石化行業新技術范文

        [關鍵詞] 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急性腎損傷

        [中圖分類號] R54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09-194-04

        Clinical research of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in acute kidney injury

        CHEN Yiming1 ZHAI Yongxin2 BAI Jianxiong2

        1.Cardiovascular Center Coronary Care Unit,Zhaoqing Second People' Hospital,Zhaoqing 526040,China;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Zhaoqing Second people’ Hospital,Zhaoqing 52604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in acute kidney injury.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in acute kidney injur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asure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50 cases.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tandard treatment+diuretic therapy intensification,and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tandard therapy+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herapy.heart rate,mean arterial pressure,blood oxygen saturation,APACHE Ⅱ score,creatinine and urea nitrogen,glucose and potassium levels of all of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statistical analyzed. Results Heart rate after treatment,the APACHE Ⅱ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mean arterial pressure and oxygen satur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Key words]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cute kidney injury

        急性腎損傷是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引起的一種并發癥,稱為Ⅰ型心腎綜合征,心力衰竭和腎功能不全二者在病理及生理上的紊亂而導致彼此功能進一步惡化,而使心力衰竭治療更加困難及預后更加兇險[1-2]。相關研究顯示[3],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腎功能不全,認為心腎綜合征發病機制與血流動力學改變、炎癥反應、細胞因子激活等多種因素有關。近年來開展了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能穩定血流動力學、迅速改善內環境、緩慢連續超濾及有效補液、營養支持等,是輔助治療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4]。對此,本研究通過對失代償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腎損傷患者采用標準治療和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與標準治療和利尿強化治療相比較,觀察其血流指標和生化指標變化情況,而評價連續洗血液凈化技術的臨床價值,希望提高此類患者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失代償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腎損傷患者60例,根據治療措施不同將其分為試驗組及對照組,各30例。納入標準:(1)均診斷為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5],且合并急性腎損傷[6];(2)年齡均>18歲,紐約心功能分級為Ⅲ~Ⅳ級;(3)血漿B型腦利鈉肽>400pg/mL,且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伴有嚴重感染性或代謝性腎功能異常;(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栓塞或急性腦血管病、腫瘤等患者;(3)臨床資料或病理資料不全者。試驗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5~70歲,平均(55.0±6.6)歲,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致病因素:擴張型心肌病11例,缺血性心臟病12例,瓣膜性心臟病4例,高血壓心臟病血壓急劇升高2例,其他1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47~68歲,平均(56.2±4.3)歲,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致病因素:擴張型心肌病10例,缺血性心臟病14例,瓣膜性心臟病4例,高血壓心臟病血壓急劇升高1例,其他1例。本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兩組患者致病因素、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標準治療包括:調整,吸氧(必要時無創通氣或氣管插管進行有創通氣),去除誘因(如有急性心梗即刻進行再灌注治療;存在肺部感染需抗感染治療等)、必要時應用洋地黃類,必要時應用血管活性藥物治(降壓藥物包括硝酸甘油、硝普鈉;升壓藥物包括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酚丁胺),保護器官功能及維持體液平衡、預防高鉀血癥及酸中毒發生、飲食控制、同時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肌酐、尿素氮鉀等變化情況。對照組在標準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利尿劑強化治療,首先給予患者呋塞米(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H12020163)40mg靜脈注射后,再以10mg/h的速度滴注60mg,心力衰竭未控制時均是通過靜脈給予呋塞米治療,而病情穩定后改用呋塞米片(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H12020163)口服給藥,根據檢查結果及患者病情而適當調整利尿劑給藥途徑及劑量。試驗組在標準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治療,均采用雙腔導管給予患者經皮股靜脈穿刺留置形成血透通路,采用金寶Prismafelz血濾機,濾器采用配套的M100SET濾器(天津市松濤醫療器械銷售有限公司生產,食藥監械(準)字2014第3280087號)。模式選擇CVVH模式,并選擇混合稀釋法,50%前稀釋。置換液采用改良Port配方,參數初始設置:血液流速150~200mL/min,置換液流速35~45mL/(kg?h),超濾量依據患者CVP及血壓情況、乳酸水平進行適當調整,并根據患者即復的血常規、凝血功能、血氣分析、血糖、腎功能及電解質情況及時調整置換液配方,維持患者內環境穩定。抗凝是采用無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療時間為6~8h/次,3次/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率、平均動脈壓、血氧飽和度及急性生理學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Ⅱ(APACHEⅡ)、肌酐、尿素氮、葡萄糖及鉀水平。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處理本研究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指標比較

        試驗組患者治療后心率、APACHEⅡ得分均低于對照組,而平均動脈壓及血氧飽和度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生化指標比較

        試驗組患者干預后6、24、72h血清肌酐、尿素氮及鉀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失代償性心力衰竭常導致患者出現急性腎損傷等并發癥,兩者間相互作用導致病情不斷惡化而使機體腎素-血管緊張素- 醛固酮系統激活及交感神經興奮,而持續增加血管加壓素,外周血管收縮及血壓增高,使心臟前后負荷增加而使心臟及腎臟功能進一步惡化,最終導致多臟器功能障礙[7-8]。不穩定的血流動力學、血液生化指標異常、高容量負荷均是該類疾病患者臨床表現,若不能及時糾正該類患者腎功能而可能導致患者死于腎衰竭,因此

        需要同時進行心力衰竭及腎功能恢復治療,此時利尿劑失去了對液體清除的優勢,與體內代謝產物的積累及血流動力學改變有關,因此需要進行營養及循環支持、血液凈化治療[9-10]。

        有研究顯示[11-12],連續性血液凈化能緩慢及連續清除患者水分及體內有害的神經體液因子,使心臟負擔降低而改善患者心臟功能,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濾器內患者自身血液的靜脈壓力差進行持續超濾,凈化后的血液再輸回患者自身而達到清除體內水分及有害物質的目的。本研究中,連續性血液凈化后患者心率、平均動脈血壓、血氧飽和度及APACHEⅡ改善程度明顯高于利尿劑強化治療,說明連續性血液凈化能更好促進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及腎臟功能恢復,而降低心臟負荷,從而改善心臟功能,與相關研究結果相一致[13]。本研究結果顯示,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后6、24、72h肌酐、尿素氮、血糖及鉀均明顯下降,而下降的程度較利尿劑強化治療高,則顯示了連續性血液凈化能有效糾正水、電解質及滲透壓紊亂,清除組織間隙水腫,而改善心、腎等重要臟器功能。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升高是顯示了腎臟清除體內代謝物能力降低,而加重腎臟及心臟的負擔[14-15],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能有效降低兩者的水平,則能有效降低腎臟及心臟的負荷,從而有利于患者心臟及腎臟的恢復,提高治療的效果。兩組患者血糖變化無明顯差異,則顯示兩種方式治療均能有效穩定患者血糖情況。

        綜上所述,失代償性心力衰竭并急性腎損傷具有起病急、發展快、病死率高等特點,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能迅速穩定患者內環境,可有效糾正電解質紊亂及血液生化指標水平,從而促進腎臟及心臟功能恢復,值得臨床作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古振拓,廖通,盧麗華,等.1型心腎綜合征遠期腎臟預后的臨床分析[J].國際泌尿系統雜志,2016,36(6):891-894.

        [2] 袁方,劉華,王雯霞,等.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腎損傷的早期\斷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4(12):1771-1774.

        [3] 劉玉玲.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腎損傷24例臨床分析[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2,11(12):946-947.

        [4] 布合力其?麥麥提,莫穎,張蕾,等.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對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患者細胞因子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5,21(1):68-70.

        [5] 李杏,毛慧娟.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劑與單純超濾療效的比較[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14,(3):271-274.

        [6] 孟曉燕,王英,黃向陽.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心臟術后急性腎損傷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3-4.

        [7] 陳冬穎,李志.急性心力衰竭繼發1型心腎綜合征患者的血液凈化方案研究[J].醫學臨床研究,2016,33(10):1929-1931.

        [8] 王瑋,淦勇,陳學軍,等.失代償性心力衰竭合并腎功能不全的臨床分析[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6(A01):76-77.

        [9] 趙宇亮,張凌,楊瑩瑩,等.超濾和利尿治療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療效比較的薈萃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3,93(30):2345-2350.

        [10] 胡秀全.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18例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4):71-72.

        [11] 王曉亮.探討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腎衰竭合并重癥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學工程,2014,22(10):99-99.

        [12] 何春艷.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療效分析[J].北方藥學,2014,11(5):131-131.

        [13] 張任,李正東,曾艷.血液凈化方式和時機對防治膿毒癥致急性腎損傷臨床效果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6,22(2):374-376.

        [14] 李燕,蔡利超.血清胱抑素C與血清肌酐在早期慢性腎功能衰竭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6):74-74.

        第7篇:石化行業新技術范文

        石化工業是重要的基礎工業,是浙江重要的支柱工業。浙江石化工業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較為鮮明的精、專、特、新的特色優勢。

        **年底,全省國有企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非國有企業(以下稱"規模以上企業")中石化企業973家;工業增加值143.9億元,銷售收入678.9億元,分別占全省規模以上企業的9.2%和10.9%;利稅總額65.7億元,其中利潤總額31.3億元,分別占規模以上企業的10%和8.9%。主要產品產量:合成氨89萬噸,氮肥51.2萬噸,磷肥13.3萬噸,硫酸40.6萬噸,燒堿41.2萬噸,純堿8.4萬噸,電石11.3萬噸,塑料12.2萬噸,農藥6.5萬噸,涂料6.3萬噸,染料18.1萬噸,各類助劑16.2萬噸,原油加工量1050.4萬噸,輪胎670萬條(其中子午線輪胎347萬條)。

        **時期,石化工業作為省政府重點培育的主導產業,發展很快。工業生產、技術進步、行業結構、產品開發、產業組織、區域布局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明顯進展;作為培育主導產業重要抓手的"三個一百"工程(組建100家企業集團,其中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企業集團15家;培育100個化工拳頭產品;實施100項投資額3000萬元以上的建設項目)取得了積極成效。突出表現在:

        (一)工業生產持續快速增長,經濟效益同步提高

        據石化系統統計,**年均增長16.4%,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3%,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5.7%,實現利稅年均增長13.7%,其中實現利潤年均增長7.1%。實現利潤居全國同行第2位,其余均居第3位。**年,化工萬元產值能耗1.09噸標準煤,比95年降低0.95噸標準煤;全員勞動生產率達6.6萬元/人,其中化工為5.38萬元/人。石油加工業是**時期全省主要工業行業中增長最快的行業。

        (二)產業組織和行業結構漸趨合理,特色優勢逐步形成

        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重要目標的企業改革不斷深化,企業改組、聯合不斷推進,大公司、大集團不斷成長。企業集團發展到26家,比**年增加5家。鎮煉化、巨化等2家為國家特大型企業;中策橡膠、新安化工、杭州電化等24家為大型企業。行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化肥產值在化工系統中所占比重由**年的21%下降到10.5%;精細化工產值率由**年的45%提高到56.9%,比全國平均值約高出15個百分點。拳頭產品進一步發展,分散染料、燃料油品、草甘膦、井崗霉素、阿維菌素、VE主環、異植物醇、氟基礎原料、氟致冷劑、含氟無機鹽及試劑、氟材料、涂料等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國內領先地位。

        (三)石化基地和工業園區建設取得較大進展,生產力布局趨于改善

        鎮煉化和巨化進一步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石化基地。鎮煉化形成了1600萬噸煉油能力和1200萬噸原油綜合加工能力;巨化集團形成了從氟基礎原料、氟致冷劑到氟合成材料的全國最大的氟化工生產基地;湖州、臺州兩個國家級精細化工基地加快建設。結合城市化進程,建設重點化工園區,促進企業集聚發展和集中治理污染。湖州鐘管的生物化工園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高科技化工園區、上虞港的精細化工園區等建設較為突出,化工布局分散的局面逐步改善。

        (四)企業投入力度加大,產業規模明顯擴大

        **期間石化系統列入國家"雙加"工程的有19項,列入"國家三個專項工程"的有12項,列入省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合計76項,累計完成投資額104.66億元。**重大工程大多建成或正在建設。鎮煉化1200萬噸煉油裝置改造,巨化3000噸PTFE,新安化工1萬噸草甘膦,嘉興韓泰180萬套子午線輪胎,龍盛、閏土等萬噸級分散染料生產線改造,杭州煉油廠2萬噸白油等項目建成投產,使我省在相關領域的生產能力處于全國先列。

        石化工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行業結構不夠合理。煤化工比重較大,石油化工尚未形成現代化工的主導地位;精細化工的傳統領域比重偏大,新領域發展不足;農用化工的小化肥、小農藥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二是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精細化工產品相當部分仿制國外產品,技術含量不高。企業高素質技術人才,尤其是復合型人才嚴重缺乏。三是企業普遍達不到規模經濟的要求。中小型為主的企業組織結構、較為單一的產品結構、相對落后的工藝技術裝備,面臨著國內外激烈市場競爭的巨大壓力。四是環境污染問題較嚴重,面臨可持續發展的嚴峻考驗。

        二、**發展的戰略任務

        (一)發展背景

        進入**,石化工業發展的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機遇和挑戰并存。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趨向完善,石化工業生產方式將發生深刻變化。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突破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體制。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更為顯著,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更為突出,國有企業的戰略性調整和改組加快推進,石化工業的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勢在必行。

        2.經濟全球化進程加速,石化工業將全面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以我國加入WTO為標志,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進一步融合。石化工業可以在產品出口、利用外資、引進技術、跨國經營等方面,尋求更大的發展機遇。同時,全面開放國內市場又給石化工業帶來一定程度的沖擊。迫切需要加強與國際市場經濟規則接軌,加大產品結構調整步伐,全面提高國際競爭力。

        3.新科技革命方興未艾,技術進步日益成為石化工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石化企業面臨著不斷追求技術優勢、競爭優勢的強大壓力,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大大加快,產品生命周期明顯縮短,研究開發成本明顯提高,投資風險明顯加大。采用高新技術改造提高石化工業,是新時期的重要任務。

        4.可持續發展成為當今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石化工業發展受到較大的環境制約。環太湖、錢塘江、運河水系的重點治理,對石化工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石化工業在生產建設中,必須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必須從產業選擇、區域布局、技術方案確定等各方面和設計、制造、營銷全過程全面采取"三廢"控制及治理措施,決不能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二)戰略任務

        1.**發展的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強化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精細化工,加快發展氟化工,積極發展石油化工,穩定發展農用化工,進一步形成"專、精、特、新"的發展特色,把石化工業建成產業帶動力大、集約化程度高、國內外市場競爭力強的優勢產業。

        2.**發展的預期目標

        --**時期石化工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2%,**年達到1196億元;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年達到242億元。

        --**時期利稅總額年均增長11%,到**年實現利稅111億元;其中利潤總額年均增長9%,到**年實現利潤48億元。

        --**時期石化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超過300億元,其中鎮煉化100億元,三資企業及其它100億元以上。

        3.**發展的主要任務

        --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企業制度和企業經營機制。進一步確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主體地位,形成企業自主經營、自我積累、自我投資、自我發展的新機制。大中型企業普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推動企業技術創新上新臺階。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及運行機制,增強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加快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現有企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和產品升級換代。進一步發展以優勢產品、名牌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創匯產品為主的拳頭產品100個;下決心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和產品。

        --推進企業"三改一加強"。在深化企業改革中,進一步發揮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體制優勢;推進企業改組,**期間形成20家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集生產貿易科研于一體的企業集團;抓好企業技術改造,顯著提高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加強企業科學管理,實現管理創新。

        --在更高層次上培育"五個一批"企業。按照大公司大集團、小型巨人、名牌產品、創匯大戶、高新技術企業等五類標準,進一步采取培育措施,全面提高企業素質。爭取到**期末,"五個一批"企業的銷售收入和利稅總額分別占到石化系統的70%和80%以上。

        --積極有效地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面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所有企業污染物排放必須達到國家和省規定的標準。推行清潔生產,從區域布局、產業選擇、項目建設、工藝技術、"三廢"處理手段等方面全面實施環境友好工程,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統一。

        --進一步提高石化工業的外向度。積極適應加入WTO的新形勢,推動石化工業向開放型經濟發展,重點抓好30個左右省級石化出口重點企業。爭取到**期末,石化工業出貨值占銷售產值的比重達到25%。

        三、主要行業發展方向

        (一)精細化工

        精細化工按其產品分為傳統領域精細化工和新領域精細化工兩個部分。傳統領域精細化工,目前已形成以化學農藥、染料、涂料等為主、較為完整的生產體系。從市場趨勢看,化學農藥中的高效低毒低殘留殺蟲劑、某些特效殺菌劑、除草劑及劑型等,國內仍有缺口;建筑涂料、汽車漆、道路標志漆等需求量激增;染料等出口潛力仍較大。新領域精細化工,我省已形成一批以食品及飼料添加劑、工業表面活性劑、水處理化學品、皮革化學品、造紙化學品、油田化學品、膠粘劑、生物化工產品、電子化學品、醫藥中間體等以特種化學品為主的專業生產企業。全國新領域精細化學品年生產能力近900萬噸,產品9500余種。從總體上看,新領域精細化工產品缺口較大,市場前景廣闊。

        在**以至更長一段時期,以精細化工為特色發展浙江石化工業,是一個必須堅持的方針。總的方向是,抓住技術開發、產品開發和市場開發三個關鍵環節,重在創特色、創名牌,推動產品向專業化、系列化方向發展。重點建設好精細油品、造紙化學品、催化劑、生物化學品、工業表面活性劑、食品和飼料添加劑等10個在全國享有一定知名度的精細化工專用生產基地。

        1.染料工業

        發展活性染料、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研制發展符合國內外環保要求的新技術和新產品,重點是研制開發符合德國紡織品環保法規(Eco-TexStandard100)要求的分散、活性、酸性和直接染料品種。活性染料,重點發展ME型、KE型具有高強度低鹽型的活性染料;酸性(中性)染料,重點發展聚酰胺纖維、皮革羊毛用中高檔弱酸性中性染料,加強三芳甲烷型酸性染料的開發力度;分散染料,重點開發含氰基偶氮苯系、苯并噻唑偶氮系、苯并二呋喃酮系分散染料;直接染料,重點發展高檔、耐曬一浴一步法型、D.S.D酸等結構的直接染料。

        2.涂料工業

        引導企業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實現樹脂色漿和涂料生產的專業化。大力發展高檔合成樹脂涂料和節能低污染的水性涂料(丙烯酸和醋酸乙烯等)、高固體份涂料、粉末涂料和幅射固化涂料;重點發展高檔建筑涂料、汽車涂料、家俱涂料和重防腐涂料。有機顏料,重點發展異吲哚啉酮、喹啶酮、喹酞酮、苯并咪唑酮系等雜環結構高檔產品;配套發展無毒、無污染的高檔無機顏料;淘汰和縮減有毒的鉛系、鉻系顏料。

        3.醫藥中間體

        重點突破一批重大原料藥的關鍵生產技術。主要是研究頭孢菌素抗生素的關鍵中間體7ACA、7ADCA和GCLE大規模生產的工程技術,紅霉素生產技術,氨基酸的發酵及后處理技術,甾體激素的資源開發和微生物轉化技術,以及維生素C、E、B2、B12的生產工藝等關鍵技術。

        重點研究解決不對稱合成和拆分新技術在醫藥生產中的應用。采用選擇性催化等不對稱合成新技術和各種拆分新技術,生產單一對映體藥物,攻克消旋體拆分和消旋體處理等難題。

        加速推廣羰基化技術在醫藥生產中的應用,提高煙酸、泛酸鈣和吡啶類藥物的生產規模。

        4.有機硅行業

        將有機硅發展成為我省精細化工重要的增長點。擴大有機氯硅烷單體的單套生產能力,提高選擇性和催化劑壽命,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將硅油、硅橡膠和含硅精細化學品作為有機硅發展的主攻方向。加大有機硅在紡織、建筑、電子、日化、皮革、醫藥等各領域的推廣應用。

        5.飼料添加劑

        發展賴氨酸、蛋氨酸等大宗產品生產,替代進口;加快飼料磷酸氫鈣的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擴大生產能力;引進國外脫氟磷酸鈣新技術,積極開發丙酸防霉劑,形成相當規模的裝置。擴大維生素(VC、VA、VD、D-泛酸鈣、VB2)、抗生素、驅蟲保健劑的生產規模;加快推廣復合飼料添加劑,滿足國內需求。

        6.食品添加劑

        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中的檸檬酸、乳酸、木糖/木糠醇、異維生素C鈉鹽等產品已有相當規模。應積極開發或引進丙酸、單甘酯等產品生產技術,發展代表現代生物工程的L-乳酸長鏈二元酸、L-丙苯胺酸、透明質酸等產品。

        7.合成膠粘劑行業

        重點發展環保型膠粘劑(如水性膠粘劑丙烯酸類和醋酸乙烯等熱熔膠),滿足日趨嚴格的環保法規。發展低甲醛釋放量的脲醛膠,爭取產品中游離甲醛含量降至10mg/100g,以配合木材加工制品的升級換代;發展高檔專用膠粘劑,如熱熔膠,聚氨酯膠粘劑,有機硅膠粘劑,高性能環氧粘結劑和汽車用PVC塑溶膠,滿足相關行業要求。

        重點規劃一批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精細化工項目,提升精細化工產品檔次,保持精細化工在國內的領先地位。主要建設杭州化工研究所造紙改性淀粉二期擴建工程,浙江東港工貿集團**噸/年雙活性基(高固色率)活性染料,升華集團8噸/年迪克拉蘇、10000噸/年堿性脂肪酶,紹興稽山L-丙苯胺酸,德清東立L-乳酸和復合飼料添加劑,湖州獅王精細化工廠D-泛酸鈣,浙江龍盛集團40000噸/年環保型分散染料,新昌新和成化工公司**噸/年香葉酯等項目。

        (二)氟化工

        氟化工是亟待發展的行業。我省氟化工已經形成了氟致冷劑、哈龍滅火劑、氟樹脂及加工制品、氟農藥、氟醫藥、無機氟鹽、CFC和哈龍替代品等系列產品,許多產品在全國占主要地位。**年全國氟化工產品生產總值35億元,我省為15.9億元,約占42%。全國最大規模的巨化集團年產3000噸聚四氟乙烯(以下簡稱PTFE)裝置竣工投產,為浙江氟化工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

        氟化工總的發展方向是,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現有企業,重點支持一批骨干企業技術創新與發展生產,推動氟化工快速發展,保持在全國的競爭優勢。爭取到**期末,氟化工總產值達到40億元,年均增長20%;形成年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1家,超億元的企業6家(其中超5億元的企業2家);60%產品的生產技術達到國際90年代中期先進水平,15%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平,90%達到同期國內先進水平;重點骨干企業的主要技術裝備達到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新產品產值率達到20%。

        1.氟樹脂

        根據市場需求,在進一步擴大氟樹脂產品產量的同時,加快發展氟樹脂新品種,提高產品品級和質量,擴大應用領域。重點發展熔融型氟聚合物、氟彈性體,確保我省在氟樹脂產業上的領先優勢。支持巨化集團加快建設中俄科技合作園和PTFE技改項目、聚全氟乙丙烯和氟橡膠項目建設,爭取創建國家氟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支持浙江化工科技集團發展聚偏氟乙烯和延伸加工氟碳涂料;支持有條件的有機氟材料加工企業在氟樹脂應用領域延伸發展。

        2.ODS替代品

        根據保護臭氧層的國際規定,逐步停止生產和使用CFC和哈龍等ODS產品,加快開發和生產適宜的ODS替代品。以"國家ODS替代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主要依托,支持企業加強產學研合作,努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ODS替代品生產技術。重點支持巨化集團公司實施萬噸HFC-134a項目;浙江化工科技集團推進HFC-32、HFC-125、HFC-245fa等產品的產業化和開發ODS替代產品;浙江螢光化工、浙江鷹鵬化工、浙江三環化工等企業發展ODS替代產品。

        3.含氟精細化學品

        重點發展含氟中間體系列產品、含氟醫藥和農藥終端產品、含氟表面活性劑、氟涂料產品等,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加強三氟化氮生產技術、含氟芳香族化合物特殊品種的合成技術、含氟織物整理劑等表面活性劑新產品的合成技術、含氟涂料的常溫固化技術等關鍵性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重點支持浙江傳化化學集團在含氟表面活性劑領域的發展;浙江三環化工、東陽化工二廠、三門解氏氟化工和海鹽天源科貿公司等企業發展含氟中間體產品的系列化、規模化;浙江化工科技集團、東農化工和臨海利民化工等企業在含氟農藥及中間體領域的發展。鞏固和發展我省在氟樂靈、氟節胺、硫酰氟、銳勁特、乙氧氟草醚等農藥及醫藥新產品生產領域的優勢。

        4.無水氟化氫

        重點加強現有生產裝置的技術改造,提高生產效率,實現規模化生產。全省不再新建5000噸/年以下無水氟化氫的生產裝置。支持在技術、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螢石資源消耗低的骨干企業,進一步采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和提高無水氟化氫生產技術,擴大生產規模。爭取**末生產能力達到10萬噸/年。

        (三)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是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樹脂、纖維、橡膠三大合成材料,生產眾多有機化工原料、合成氨及其衍生物的重要行業。石油化工自50年代崛起并迅速發展,替代煤化工占據了現代化學工業的主導地位,并帶動相關行業蓬勃發展,其產品幾乎無所不在、無所不包,市場容量很大。

        發展石油化工總的要求是,堅持"大型、先進、深度、系列、集約"的方針,充分利用我省的港口優勢和西氣東輸、開發東海油氣田的有利條件,依托鎮煉化的重要產業基礎,擴大利用外資,積極發展石油化工。根據浙江發展石油化工的實際條件,提出以下導向性的規劃項目:

        1.進一步實施鎮煉化的煉油能力擴大至**萬噸及一系列綜合配套裝置的重點項目。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立足清潔工藝和有競爭能力的成本,努力提供社會需要的清潔燃料。在增加煉油加工量的同時,為下游化工發展提供原料,做好丙烯、芳烴深加工方案。完成清潔燃料(包括車用液化氣)改造工程。

        2.加快鎮煉化建設80萬噸乙烯工程項目前期工作,向國家爭取立項建設。積極開展工作,擬在寧波開發區引進臺灣135億美元塑料加工項目,促使浙江石化工業有一個質的飛躍,并帶動相關行業發展。

        3.適時做好天然氣化工利用規劃。國家已實施西氣東輸工程及開采東海陸架盆地天然氣,省政府已決策引進LNG。這三者將為浙江提供可靠的、多元的天然氣資源,較大地改變化工能源結構,并為發展天然氣利用項目創造條件。

        4.在建設石油化工主體工程同時,規劃一批利用C3、C4、芳烴等原料的化工原料項目。擬建2萬噸環氧氯丙烷、擴建30萬噸ABS、14萬噸聚丙烯、副產硫磺制酸等項目。

        以上項目的逐步實施及其拓展延伸,將實現省政府規劃建設以寧波為中心,延伸上虞(港區)、杭州(下沙)、嘉興(乍浦)等數個石化工業園區的杭州灣石化工業基地。

        (四)農用化工

        農用化工是浙江石化工業的主要行業之一。**年農用化工占系統內化工產值的19.7%,其中化肥占9.5%、農藥占10.2%。

        化肥工業,具有發展的潛在市場。**年我省生產化肥72萬噸(折純),其中氮肥51.2萬噸、磷肥11.84萬噸,鉀肥生產幾乎空白。據農業部門提供的資料,近幾年全省化肥總施用量維持在460萬噸左右(標準肥),其中氮肥330萬噸、磷肥100萬噸、鉀肥30萬噸,折純量為95萬噸,其中氮肥69.3萬噸、磷肥18萬噸、鉀肥7.5萬噸。氮、磷、鉀肥的施用比例為1:0.26:0.11。**時期預計我省化肥需求維持在100萬噸折純量。按農業部提出的要求,氮、磷、鉀的比例以1:0.37:0.25計算,需氮肥61.7萬噸、磷肥22.9萬噸、鉀肥15.4萬噸。缺口量為:磷肥11萬噸、鉀肥15.4萬噸,合計26.4萬噸。

        農藥工業,從總量來說,已能滿足全省農業的需求,三分之二以上銷往外省或出口。但產品結構不合理。毒性較大的甲胺磷占全部殺蟲劑產量的一半以上,亟需研制新的高效、安全的殺蟲劑。可近年新開發的幾個殺蟲劑品種,尚不能替代甲胺磷。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比例也不夠合理,**年為1:0.26:0.77,殺菌劑比例太低;劑型太少,與原藥的比例僅為5。

        1.化肥

        總的發展方向是:調整氮肥品種結構,發展磷肥,充分做好溫州明礬石綜合利用的技術準備。在品種結構上,適應"一優二高"農業的需要,發展高濃度復混肥及微肥、專用肥,限制低濃度的碳銨、普鈣、混合肥產量。在肥料品種上,增加復合復混肥料。一是增加無機肥料和有機肥料的復合復混;二是增加多元素、多功能肥料的復合復混;三是增加生物復合肥。

        (1)氮肥,在產銷基本平衡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品種結構。抓緊完成巨化合成氨裝置技術改造,增加尿素生產能力;適當壓縮碳銨產量,碳銨在氮肥總量的比例從目前的38%減少到25%。

        (2)磷肥,我省有較大缺口,現有12萬噸左右磷肥是低濃度的普鈣、鈣鎂磷肥。按照市場需求,實施高濃度磷肥發展工程。近期擬在寧波或巨化建設硫基氮、磷、鉀復合肥工程。今后,隨著鎮煉化高硫質原油加工處理和副產硫磺制酸工程建設,配套建設磷銨工程。在已有復配肥的地方,做好農化服務工作,提高化肥利用率。

        (3)鉀肥,目前我省生產空白,全國的缺口很大。要利用港口優勢進口KCl;在有硫酸資源并且副產HCl可以利用的地方(如嘉化、巨化),采用曼海姆爐法建設硫酸鉀生產裝置。

        (4)小氮肥,依照擇優改造、規模經營、一主多副的原則,進行全行業調整。第一,企業數由目前的16家調整到10-12家,合成氨總產量基本不變。第二,增加硝酸、雙氧水、甲胺、甲醇、工業用氨(液氨、氨水)等合成氨相關聯產品的生產,將碳銨產量從目前的140萬噸降為90萬噸。第三,繼續擴展各小氮肥企業的多種經營渠道,使化肥產值在企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下降到50%以下,實現企業扭虧為盈。

        2.農藥

        總的發展方向是:總量基本維持現有水平,重在調整品種,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殺蟲劑,逐年削減甲胺磷等高毒農藥產量。適當調整三大劑的比例,增加殺菌劑和除草劑品種,開發氟農藥、生物農藥、病毒農藥及微量、超微量誘殺農藥等。增加新劑型,提高劑型與原藥的比例。

        (1)嚴格控制新增農藥廠點,包括加工、分裝及聯營辦分廠等。引導企業逐步形成以原藥生產為主和劑型加工為主的生產體系,提高劑型加工和配方能力。

        (2)依托國家南方農藥創制中心浙江基地,充分利用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生產企業的研究力量,實行創仿結合發展農藥新品種。著重開發高效、安全、低毒、低殘留農藥,提高劑型對原藥的比例。積極推進毒死埤、銳勁特、二嗪農、氯氟氰菊酯、氟節胺、伊維菌素等新型農藥項目建設。

        橡膠加工業。充分利用較好的產業基礎,進一步做強做大。重點發展子午線輪胎和特種橡膠制品。支持杭州橡膠集團繼續上規模上水平,促進與日本橫濱輪胎的技術合作,加快提高產品檔次;支持嘉興韓泰輪胎壯大規模和提高原料供應本地化率。到**期未,子午線輪胎生產能力達到800萬條,占全省輪胎總量的60%以上。

        氯堿等基本化工原料。著重進行離子膜技術改造,節能降耗,增產高質量堿和氯。支持巨化、杭電化、善高、嘉化的離子膜燒堿改造,到**期未,離子膜燒堿的生產能力達到15萬噸,占燒堿總量的30%。

        四、主要措施

        (一)認真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加強規劃引導,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實行總量控制和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石化工業快速健康發展。認真實施全省石化工業**規劃綱要,并重點編制實施精細化工、氟化工、化肥農藥等三個專題規劃,推進主要行業結構調整。指導重點企業從實際出發,編制實施企業的**發展規劃。加強產業指導信息工作,及時國內外石化行業動態信息和政府政策導向信息,引導企業生產和投資。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積極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切實做好為企業服務工作。

        (二)堅持"科技興化"方針,不斷提高行業整體素質

        以體制創新為動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把"科技興化"引向深入。以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和加強產學研結合為主要途徑,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商品化。完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大力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進石化工業結構優化升級。重點抓好氟化工、ODS替代品、南方農藥、催化加氫、造紙化學品等5個國家、省級技術中心和中試基地的建設和運行工作,突破一批行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的開發應用,充分發揮技術輻射和信息傳導的功能。圍繞提高質量、增加品種、改善效益和治理污染,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用信息技術改造、提高制造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

        (三)突出可持續發展戰略,優化區域布局,加強環境保護

        把環境保護放在石化工業發展的重要位置,扎實抓好。徹底改變邊生產邊污染的發展模式,切實轉變以末端治理為主的污染控制方式。大力推廣清潔生產,鼓勵發展環境友好化工工藝和元素經濟化學,積極采用無廢少廢技術,將污染盡可能消除在生產過程之中。所有建設項目必須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做到保護環境的對策適當、治理技術先進、所需投資落實。嚴格控制水系源頭化工項目的建設,對污染嚴重的企業,有計劃地實行關停并轉。充分利用環境綜合治理設施,努力提高設施運轉率和污染物去除率。對于最終需排入環境的"三廢",必須在排放前進行處理,做到達標排放。結合城市化進程,從抓好石化基地和化工園區建設入手,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引導企業向治污設施完善、服務配套的工業園區集聚發展,著力改變企業小而散的局面,促使石化生產集約化、規模化。

        (四)進一步發展開放型經濟,提高國際競爭力

        抓住我國加入WTO的機遇,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合作,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推動石化工業向開放型經濟拓展。用好用足國家和省政府的有關政策,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國外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來浙江投資發展石化工業。努力擴大出口,壯大自營進出口生產企業隊伍,優化出口產品結構。積極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鼓勵企業到國外投資辦廠、擴散產業。

        (五)拓寬融資渠道,確保重點項目實施

        石化工業作為重要的基礎工業和培育中的主導產業,應在建設資金上予以重點扶持。鼓勵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規范上市,募集建設資金,加快發展。加大對重點企業、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的財政貼息支持。積極做好協調金融部門的工作,加強與大中型石化企業的銀企合作。對上規模、上檔次、有市場、有效益的重大石化項目,利用直貸、聯貸等方式,支持企業發展。通過增強企業自我積累能力、擴大利用外資、廣泛吸引社會資金等多種途徑,促進石化工業生產和建設上一個新臺階。

        第8篇:石化行業新技術范文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促進工業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推動石化和化學工業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強度,促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石化和化學工業節能減排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石化和化學工業節能減排形勢嚴峻

        石化和化學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也是能源資源消耗高和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重點行業。"十一五"以來,石化和化學工業按照國家節能減排總體要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積極推廣節能環保新技術、新裝備,不斷加強企業能源和環保管理,全行業節能減排工作取得顯著進展。煉油、乙烯、合成氨、燒堿、電石等重點產品單位綜合能耗均有較大幅度下降,重點污染物減排任務均超額完成,部分企業能效指標居于世界先進水平。

        但是,石化和化學工業能源資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2012年全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4.73億噸標準煤,約占全國工業能耗總量的18%;2011年全行業化學需氧量58.1萬噸,排放廢水43.9億噸、二氧化硫231.1萬噸、氨氮11.5萬噸、氮氧化物98.3萬噸,均位居工業行業前列。行業技術裝備工藝水平參差不齊,企業間節能、清潔生產、綜合利用等方面工作開展情況差距較大,部分企業單位產品能耗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節能環保水平離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行業可持續發展面臨新的挑戰。

        為確保國家中長期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順利完成,石化和化學工業必須堅定不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將發展方式轉變到內生增長、創新驅動上來,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

        二、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把石化和化學工業節能減排與產業轉型升級、化解過剩產能相結合,加快形成轉變行業發展方式的倒逼機制;堅持強化責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強監管相結合,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堅持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有效驅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節能減排工作格局,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減少污染物排放,促進行業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二)主要目標

        到2017年底,石化和化學工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2年下降18%,重點產品單位綜合能耗持續下降,全行業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減少8%、8%、10%和10%,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廢水實現全部處理并穩定達標排放,水的重復利用率提高到93%以上,新增石化和化工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

        三、重點任務

        (一)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水平。繼續做好淘汰落后產能工作,2015年底前,淘汰200萬噸/年及以下的常減壓裝置(青海格爾木、新疆澤普裝置除外),淘汰380萬噸電石落后生產能力;積極推進煉化一體化和乙烯原料結構優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控制氮肥、磷肥、“三酸兩堿”、電石等高耗能、大宗基礎化學品的總量,淘汰或改造其中部分能耗高、污染重的產能和裝置,提高新建項目的能效和環保門檻;在化工產業集聚區,通過集中建設熱電聯產機組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鍋爐。大力發展高性能合成材料、新能源產業基礎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等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產品,延伸產業價值鏈,提高石化和化學工業的精細化率。

        (二)推動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和推廣。支持企業、科研院所建設技術創新平臺,積極開展石化裝置能量系統優化技術、化工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削減和治理技術等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攻關和應用示范。加快推廣應用回收低位工藝熱預熱燃燒空氣技術、高效清潔先進煤氣化技術、低能耗水溶液全循環尿素生產技術、氧陰極低槽電壓離子膜電解技術、電石爐和黃磷爐尾氣凈化綜合利用技術、氮肥生產污水零排放技術、低汞觸媒技術、鹽酸脫吸技術等重點節能減排技術,編制推廣方案,組織實施示范工程。

        (三)加快低碳能源的開發利用,積極發展低碳技術。加快以頁巖氣、煤層氣為代表的非常規低碳能源的勘探和開發步伐,突破水平井鉆完井、儲層多段壓裂改造、頁巖氣含氣量及儲層物性分析測試等關鍵技術,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和低碳化。大力支持以二氧化碳驅油技術、煤基多聯產技術、二氧化碳作為碳源合成有機化學品技術等為代表的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產生少、好收集、可再利用的工藝技術裝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在合成氨、甲醇、電石、乙烯和新型煤化工等重點碳排放子行業中開展碳捕集和封存的示范項目。

        (四)夯實節能減排管理基礎。完善企業節能減排責任制度,督促重點用能企業和污染物排放企業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積極開展能源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加強石化和化工企業能源審計和能源統計工作,建立和完善石化和化學工業節能減排信息監測系統,抓好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加強企業節能減排能力建設,針對石化和化學工業生產特點,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地對企業節能環保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重點崗位操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使重點用能企業和污染物排放企業均具備專業化節能環保人員隊伍。

        (五)推動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在煉油、乙烯、化肥、氯堿、電石、純堿、無機鹽、橡膠等子行業開展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對能源的購入存儲、加工轉換、輸送分配、最終使用和回收處理等環節實施動態監測、控制和優化管理,實現系統性節能降耗。到2017年,石化和化學工業力爭建設150個企業能源管理中心。鼓勵產學研聯合開發石化和化學工業企業能源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技術和系統,逐步建立統一的企業綜合能耗及排放數據采集、傳輸、處理接口標準,為構建石化和化學工業節能減排信息監測系統提供支撐。

        (六)加強企業能效對標達標工作。完善石化和化學工業能效領跑者制度,定期合成氨、甲醇、燒堿、乙烯等產品的能效領跑者及其指標,制定石化和化學工業能效提升路線圖計劃,指導、督促石化和化工企業開展能效對標達標活動。組織行業協會不斷完善能效對標信息平臺和對標指標體系,總結并能效最佳實踐案例,引導企業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水平。

        (七)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計劃,推進重點領域治污減排工作。重點做好石油化工、煤化工、農藥、染料等污染物排放量較大子行業的污染防治。石油煉制企業的催化裂化裝置都要安裝脫硫設施。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在石化行業實施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完善涂料、膠粘劑等產品揮發性有機物限值標準,推廣使用水性涂料,鼓勵生產、銷售和使用低毒、低揮發性有機溶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要于2015年底前完成石化企業有機廢氣綜合治理。加強基礎化學原料制造和涂料、油墨、顏料等行業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減少重金屬排放。推進磷礦石、磷石膏、電石渣、堿渣、硫酸渣、廢橡膠等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加強與鋼鐵、建材企業合作,聯合處置鉻渣。

        (八)全面推行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引導和政府推動相結合的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推行機制,在全行業推廣硫酸、磷肥、氯堿、純堿、農藥、橡膠等子行業推進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的成功經驗。推廣以煤電化熱一體化為代表的共生耦合產業發展模式。加強對石化和化學工業的清潔生產審核,針對節能減排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采用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和裝備,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到2017年重點行業排污強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推進非有機溶劑型涂料和農藥等產品創新,減少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制修訂氮肥、磷肥、農藥、染料、涂料等重點子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和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指導企業開展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和清潔生產審核。引導企業開展工業產品生態設計,盡可能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物質,在農藥等重點領域開展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開發推廣環保、安全替代產品。實施一批清潔生產示范項目,培育一批清潔生產示范企業,創建一批清潔生產示范園區。

        (九)推進企業責任關懷行動。推廣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安全健康、清潔生產為主旨的企業責任關懷行動,構建有中國特色的責任關懷體系,制定評價標準,探索評估認證方法,促進規范有序發展。把責任關懷與"健康、安全、環保"(HSE)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深入開展責任關懷試點,大力宣傳石化和化學工業責任關懷工作成效,樹立責任關懷工作先進典型,提升石化和化學工業整體形象,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力。

        (十)加強行業節水工作。制定石化和化學工業高耗水產品、工藝、設備淘汰類目錄。推動企業加強節水管理,重點用水企業制定和完善節水管理制度、規劃,配備節水設施和器具。加快研發先進節水技術、設備、器具及污水處理設備,大力推廣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加大節水技術改造資金投入。加快推進工業廢水深度循環利用,開展廢水“零排放”試點。到2017年,在石化和化學工業樹立一批節水標桿企業。

        (十一)開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創建活動。選擇一批有代表性的石化和化工企業,開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創建試點工作。制定“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認定標準。積極總結先進典型經驗,加強經驗交流和推廣,研究制定鼓勵“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發展的具體政策,推動全行業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模式轉變。

        四、政策措施

        (一)強化監督管理。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重點用能企業和污染物排放企業的監督管理,建立和完善石化和化學工業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定期組織相關分析,開展預測預警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涉及石化和化學工業的產業政策,嚴格執行合成氨、電石、氯堿等行業準入條件。加快研究制定石化和化學工業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辦法,從嚴控制大宗高耗能產品產能擴張。開展重點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實施情況督查行動,定期公告落后產能企業名單。

        (二)完善節能減排機制和優惠政策。發展節能環保服務業,鼓勵專業節能服務機構為石化和化工企業提供能源審計、節能減排工程、合同能源管理、節能項目融資等服務。研究出臺能效領跑者激勵機制和優惠政策。引導石化和化工企業積極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能源梯級利用等工作。研究支持石化和化學工業廢棄物利用的優惠政策,完善廢棄物管理體系,理順廢棄物來源渠道,鼓勵廢棄物專業化收集和處理。

        (三)建設節能減排標準體系。制修訂石化和化學工業節能減排技術的標準和規范。完善重點產品能耗限額標準體系、統計標準體系、審核和認證標準體系,制定尿素、乙烯、二甲醚等重點耗能產品的能耗限額標準,修訂合成氨、燒堿等產品的能耗限額標準。推動制定石化和化學工業主要耗能設備效率測定與評價標準,不斷完善石化和化學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標準體系。繼續做好重點產品清潔生產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編制重點耗能產品能效對標指南等技術標準。

        (四)積極鼓勵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推動國家級石化和化學工業節能減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建立跨部門、跨行業、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大新技術研發資金投入,開展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與工程應用。鼓勵裝備制造骨干企業提升制造水平,帶動石化和化學工業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加大技術改造工作力度,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的環保技術裝備,加快先進適用環保技術裝備的產業化應用和推廣。篩選一批對行業節能減排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的節能減排技術,制定專項工程實施方案,會同相關部門給予政策支持。

        第9篇:石化行業新技術范文

        關鍵詞:一帶一路;石化產業;經濟發展;“走出去”

        在國際經濟形勢低位震蕩、國際油價一路下跌的背景下,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經濟新常態下一針強心劑,更為我國石化行業轉型、創新和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了機遇。我國石化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具備了基礎強大、技術完備、裝備先進的競爭力。但受到國際石油化工市場需求疲軟,國內市場成本上漲、環境保護限制等因素限制,國內石化行業發展進入瓶頸期,急需實行“走出去”發展戰略,發展外向型經濟。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下,石化行業迎來了產業升級和“走出去”的最佳契機。

        一、一帶一路對我國石化行業產業升級的促進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石化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3.35萬億元,下降5.5%;利潤總額6440億元,降幅19.5%,進出口貿易總額5270億美元,下降21.5%,其中出口1816億美元,降幅7.7%。在這樣的行業發展態勢中,一帶一路為石化行業長夜升級帶來了促進。

        首先,在一帶一路戰略引領下,對石化行業進行重新布局。一方面對石化行業初級階段產品生產進行削弱,實施產業升級,加速布局高端石化產品,使高附加值產品成為我國石化行業主流。另一方面,進一步實踐《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高風險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工作方案》,將石化行業地理布局再優化,滿足環境保護的嚴格限制,為產業改造轉型做好基礎性工作。同時,對當前產能過剩等情況,建立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利用新技術、新工藝等實現石化行業科技升級,提升行業競爭力。

        其次,為石化行業管理模式創新提供了動力。在當前石化行業運營成本高位的情況下,推進企業管理創新,降低運營成本,增加企業效益。加強資金和成本管理,利用石油化工原料價格低位優勢,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一改傳統企業管理中人浮于事的現狀,提高企業競爭力,帶動行業發展。

        最后,借助一帶一路,進一步推進兩化融合。石化行業是傳統工業體系,以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家央企為試點,建設信息化、智能化工廠和油氣田,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規模,推進工業化項目智能化改造。并將經驗推廣到全國石化行業內,形成標準化生產和管理體系。同時以數字化、信息化為載體,大力開發電子商務,對一帶一路實踐中與國外企業接洽、合作也起到促進作用。

        二、一帶一路下我國石化行業走出去戰略的推進

        隨著對外開放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在國家大力倡導“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我國石化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加大與俄羅斯、委內瑞拉、加拿大這類中亞、歐美等國的交流合作,構建我國石化在世界發展的產業圈,拓展產業渠道,努力縮減經營成本,提高發展效率。第二,充分發揮我國石化產業的優勢,以“一帶一路”為指引,有效整合資源,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將我國煤炭開采、加工優勢帶到全球,積極拓展上、下游及配套產業的發展,集中主要力量發展國際化石化產業聚集區,擴大石化產業規模,形成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產業鏈。第三,為了發展我國石化產業在亞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市場占有率,需要對石化技術和設備進行整合,積極與當地國家進行石化項目合作,以技術支持和服務為依托和載體,促進石化設備走出國門。第四,石化作為有限資源,國際貿易會受到產品質量和穩定性的影響。所以為了提高我國石化行業的有序、快速發展,需要深化改革,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制定營銷策略,進行產業發展布局,大局著眼統籌規劃,逐漸由原材料出口為主向技術、服務出口為主進行轉化,建立、健全服務網絡和有效的問題反饋機制,真正做到研、產、銷一體。具體來說,我國廣東企業在緬甸投資的煉油廠項目,投資總額占國際總投資額的一半以上的現代化產業基地,解決了數以萬計人的就業問題,給政府帶來了稅收收入高達上億美金。其所采用的能源清潔系統廣受好評,不僅加速了石化企業的發展,更為我國在世界石化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奠定了基礎。

        專家分析認為,國內石油石化企業“走出去”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自身獲取資源、拓展市場的需求外,同合作方“互補性強”也有很大關系,這奠定了雙方進一步推進合作的基礎。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能源資源約束,結構亟待調整,一些產業需要轉型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任務艱巨。中國石化也面臨產業升級的壓力。“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國家資源優勢突出,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就業率、升級制造業產業鏈的愿望強烈,并且急需外部資金與技術。中國石化在這些國家開展投資合作,有利于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對外貿易,為國內產業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為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會。與此同時,這些投資合作項目給沿線國家帶來了資金、技術和設備,提升其能源及裝備工業能力和水平,延伸產業鏈,提供就業機會,帶動這些國家實現經濟發展。

        三、結語

        我國石化行業體量大,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國際話語權不高,所以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苦練內功,深化石化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提高管理效率,加深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合作,擴大我國石化行業國際影響力,提升國際話語權。同時以石化行業為排頭兵,帶動國內其他行業國際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聞芝.“一帶一路”:石化產業升級新機遇[J].中國石油和化工,2015,(03)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潮 | 色色色导航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 一级风流片A级国产 | 久久久久久91香蕉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