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對雙減政策的建議意見范文

        對雙減政策的建議意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雙減政策的建議意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對雙減政策的建議意見

        第1篇:對雙減政策的建議意見范文

        截至2015年10月31日,我們通過企業主動寄送、企業官方下載及網絡查詢等方式,收集到14年度采掘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共計49份。依據“金蜜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估體系2015”評分標準,我們將報告分為“起步、發展、追趕、優秀和卓越”5個等級。經統計,采掘業企業報告整體處于發展階段。總體來看,采掘業企業報告在可讀性、可比性和創新性方面優于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平均水平,但其可信性和創新性得分較低,仍需加強。

        我們的發現

        發現一:緊抓主要利益相關方議題――助力“0事故”目標

        統計顯示,在利益相關方方面,采掘業企業報告披露程度比較高的是社區、政府和員工,指標平均覆蓋率分別為59.7%、59.2%、52.4%,均高于中國企業報告相關議題的披露程度。這說明采掘業企業已將履行主要利益相關方社會責任作為工作重點,并已取得一定成效:截至9月27日,2015年全國煤礦共發生事故256起、死亡420人,分別下降33.2%和39.0%。其中,較大事故28起、死亡129人,同比減少9起、25人;重大事故2起,同比減少7起。

        發現二:降污減排、資源可持續――“綠色生態系統”雙駕馬車

        采掘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以自然資源持續利用為基礎,同時要肩負比其他行業更多的降污減排責任。為此,采掘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著重披露了降污減排和資源節約與利用的內容,其指標覆蓋率分別為54.59%和53.57%(如下圖所示)。如中煤集團的《2014中煤集團社會責任報告》將“落實綠色戰略,建設綠色礦區,開展低碳行動”作為履行環境責任的戰略方針,并開展相關實踐等。

        發現三:健全供應鏈管理――安定行業“后方陣地”

        供應鏈管理信息大多涉及商業機密,透明化程度不高,因此整個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對采購原則、供應商資質和供應商管理的信息披露程度都較低。相比之下,采掘業企業對這三項指標的覆蓋率分別為33.67%、21.94%和13.61%,遠高于平均水平,也從側面說明采掘業企業對于加強供應鏈管理的決心與信心。

        發現四:積極遵守法律法規――致力打造“法制企業”

        相關法律法規、行業內部規程是企業行為的規范和指引。只有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與行業規章,企業才能健康、可持續發展。采掘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著重披露了遵守法律法規與納稅的內容,其指標覆蓋率分別為79.59%和69.39%。整體而言,采掘業企業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積極探索建設行業內部規范,體現出良好的法治意識和合規運營意識。

        發現五:報告編制標準多元化――努力朝向“高標準”

        49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有29家企業的報告采用了多種編制依據;11家企業僅運用1種編制依據;9家企業的報告沒有指明具體編制依據。共計22家企業參考GRI框架編制報告,使得GRI成為2014年度最受采掘業企業歡迎的編制依據。

        我們的建議

        建議一:探索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的激勵機制

        2014年,全國共有49家采掘業企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但對整個采掘業近18000家公司來說,可謂冰山一角。在報告研究中,我們發現社會責任報告的大多是具有國有背景、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民營等其他類型公司所發報告較少。因此我們建議采掘業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和相關的社會責任組織建立和完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和激勵機制,對關注社會責任、按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給予適當的榮譽激勵或政策鼓勵,引導業內對于社會責任的重視和投入。

        建議二:注重、加大國際接軌力度,提升企業國際形象

        中國和澳大利亞同為世界重要的礦產資源和礦業國家。隨著我國對外程度不斷增加,與澳大利亞等國的合作機會與日俱增。采掘業企業在國內業務深入的同時,必將逐漸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廣泛開展海外業務,采掘業企業報告的受眾也將不再局限于國內讀者。從我們收集的報告中發現,只有7家企業中英文雙語版報告,另外42家企業選擇只中文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由此可見,報告的開放化與全球化有待提高。

        建議三:加強報告審驗力度,打通報告反饋意見渠道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審驗,是由獨立的審驗方使用一套詳細制定的原則和標準,經過專業的檢測、審核、評估、確認等程序,評價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質量和保障企業社會責任績效的管理體系、流程和能力。第三方審驗對提高報告可信度具有積極作用。49家報告的采掘業企業中,只有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五礦集團公司2家企業的報告經過審驗;報告意見反饋方面,僅25家公布了關于報告的反饋意見渠道,其余24家并未披露相關信息。因此,無論從報告審驗力度還是報告互動性建設,采掘業企業都有待加強。

        建議四:拓展報告傳播載體,借勢互聯網時代

        作為順應時展的新型企業,合理地利用網絡工具,將對企業的宣傳、發展產生推波助瀾之效。當前,報告、傳播載體主要有紙質版、電子版、網頁版、H5頁面四種。目前被大多數采掘業企業采用的傳播載體還是傳統的紙質版與電子版報告,網頁版報告還未突破0;網頁版報告與H5頁面是e時展的產物,在這個激烈競爭、信息傳播迅速的社會,誰能最早、最快抓住市場的眼球,誰才有可能立于不敗之地。

        建議五:增強生物多樣性議題披露

        第2篇:對雙減政策的建議意見范文

        (一)工程預算價格合規性

        通村路建設工程預算應執行國家和地方制定的“建筑工程預算定額標準”。審計應在掌握國家和省給予通村路工程建設補助資金上限條件下,依照所在省指定的《鄉村公路設計有關標準》,區分不同級別的村公路進行審核評價。比如目前通村路工程審核期工程財政資金上限為10萬元/km,依照規劃文件和圖紙查證擬興建公路泥土路為基礎修建的村村“通達工程”還是雙車道路面且直通城鎮的“通暢工程”;如是通達工程,審核其每公里加寬、挖填土方、基礎砌筑材料(砂土煤渣或天然砂礫或手擺片石)、路面鋪筑材料(泥結碎石路面或級配砂礫或紅磚),按現行路橋建筑工程預算調整價格計算造價,確定財政資金是否不足是否有籌資預案,是否有要求農民集資意向和方案;如屬興建“通暢工程”,除了前述建設材料外,還須評審其原路況處治費用合理性、住房拆遷和林地耕地占用費補償標準及措施合規性,還要論證鋪設基層的必要性(基層硬度達標可不設)和評價面層指標是否切實降到適當低點等。

        (二)建設單位籌集資金措施合理性

        通村路工程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財政撥款不足,資金缺口難平。審計重點評價項目建設過程中有關部門是否向農民進行了“硬攤派”性質的集資,集資額度是否合理,手續是否合規,使用是否恰當且定期公開;對批準修建“通暢工程”公路的財政資金缺口較大確需農村自籌資金的,評審其是否采取了如下三方面合理措施:一是激勵農民自愿捐獻。鄉鎮政府應本著“建設農村路農民人人有責”的指導思想,號召行政村黨支部和村委會舉行黨員、村民代表議事會,統一農民思想認識;政府相關部門可在堅決不搞硬性攤派集資、不碰農民負擔“高壓線”的前提下,通過各種宣傳手段和措施,喚起農民的自覺意識,讓他們感悟到通村路是造福農民、振興農業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發展工程,心甘情愿地捐獻義務工和錢物。二是動員城鎮職工支援。通過宣傳讓大家認識到作為“衣食父母”的廣大農民群眾,在2004年稅費改革前的45年中,農民以年人均不過幾十、幾百元的純收入卻人均納稅十幾到幾十元供養著機關和事業單位干部,而城鎮干部職工年收入近萬元卻不需要納稅(當年月薪不超過800元不予征稅),在農村急需修路的關鍵時刻,城鎮職工理所當然應出一份力、獻一份愛。三是發動社會力量資助。對有條件的地區,應建議充分發揮好民間資本作用,充分動員企業大戶、有識之士、家鄉外出工作和經商人員等慷慨解囊,奉獻愛心。

        (三)項目建設資金使用管理效果性

        通村路工程關系到“三農”問題解決,因此既是國家實施的惠民工程,也是建設單位和施工者從事的“良心工程”。審計機構對檢查中發現的違反財經法紀問題,應如實在審計報告中予以披露和評價,政府審計局承辦的案件應簽發《審計處理決定》,嚴格執行審計處理,涉嫌犯罪案件要堅決移交司法機關查辦;審計事務所受托審計要堅持原則,依法秉公發表審計意見和建議,以便于委托方據以作出處理決定。鑒于違規問題直接涉及到對行為人的責任追究,而且極有可能牽涉到多個部門利益甚至是部分領導責任問題,客觀要求審計機構在作出追繳資金、補繳稅款、核減工程造價和罰款等定性和處理意見時,一定嚴格掌握法規政策尺度,努力規避審計風險。(下轉第185頁)特別是審計事務所及其注冊會計師在發表審計意見時,要嚴格掌握分寸,按充分有利的證據說話,并嚴謹措辭,認真研究,不越位評價是非功過,不擅自定性結論,應只就查驗事實披露,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點到為止,避免引發不必要的風險打擊。此外,對通村路工程專項資金使用上的財務管理混亂現象,同一鄉鎮范圍的工程造價、路面硬度和寬度等差距過大現象,應做出客觀的審計評價,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以便有關部門做出相應處理或修訂管理措施。

        (四)工程款結算控制公開性

        主要評價各鄉鎮在通村路工程財務管理方面是否建立和行之有效的措施,辦理工程結算是否取得了完稅票據,是否依據了齊全的工程竣工驗收文件,是否履行了規定的工程結算報批手續等;農業經管站是否對工程項目欠款專門立戶掛賬,有無執行村務公開制度,是否存在重復支付工程款等違規現象等。

        (五)工程建設管理有效性

        審計主要圍繞項目招標、施工與維修養護管理幾方面進行評價。評價鄉鎮政府有無嚴格合同簽訂控制措施,規范通村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否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統一踏查,統一預算,統一定價,統一招標,統一制定施工合同;主要領導是否積極參與通村路工程建設管理,深入現場了解工程進度、路面鋪設狀況、資金撥付和使用情況等;是否建立了加強通村路后期維修、保養和管護工作有效制度,如政府維修責任與農民養護義務的制度等,并落到實處;是否建立健全了通村路工程建設和維修養護的有關資料管理和保存制度。

        二、結論

        第3篇:對雙減政策的建議意見范文

        一、提升監督思路,大力營造履職氛圍

        市人大常委會更新監督理念,針對目前監督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拓展工作思路,依法行使監督權,營造了良好的履職氛圍。

        一是克服“無欲無求”的觀念,樹立“有為有位”的意識。在人大工作的老同志比較多,存在“船到碼頭車到站”、“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等“無欲無求”的消極思想。這些思想缺乏對人大地位、性質的充分認識。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是國家權力機關,是民主法制建設的第一線,代表人民行使權力。既然人民信任我們,把權力賦予了我們,我們就應該牢記人民的重托,保持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和公正無私、坦蕩豁達的心態,“在其位,謀其政”,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履行監督職責。

        二是克服“自娛自樂”的觀念,樹立“胸懷全局”的意識。有的同志缺乏全局意識,患得患失,認為“人大不干不好意思、干多了沒啥意思、干一點意思意思”,把人大監督工作狹隘地定位于“自娛自樂”。其實,人大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黨的其它工作緊密聯系。抓好人大監督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把監督工作放到推進民主法制建設的全局中去把握,放到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中去思考,在議大事、謀全局中做到敢于監督、善于監督。

        三是克服“虛軟指標”的觀念,樹立“陽光監督”的意識。過去,人民群眾很少直接監督人大,人大工作缺少壓力,人大監督工作處于“虛軟指標”狀態。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按照監督法的要求,建立了“三公開”公示制(公開監督計劃、監督內容、監督方案)、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發言通報制(將每次人大常委會會議組成人員審議發言以簡報的形式下發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及公民列席人大常委會會議制(每次常委會會議邀請5—7名人大代表和公民列席會議)、人大代表向選民述職等一系列制度,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監督。

        二、突出監督重點,全力推進科學發展

        人大監督工作線多面廣,如果面面俱到,往往會影響監督效果。只有突出重點,才能使監督工作更有深度、更具實效。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市委中心工作,把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監督重點,增強了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是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深入開展調研。常委會緊緊圍繞市委“建設中部強市”的目標和“一區兩帶三極”戰略等中心工作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撰寫了一批高質量的調研報告,提出了許多有分量的建議,得到市委高度重視和社會普遍認可。年5月,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及有關工委負責人赴廣東、廣西等地工業園區,就園區經濟發展問題進行學習考察,并以市人大常委會黨組的名義向市委報送了《打造工業園區新優勢,推進園區經濟大發展》的調查報告。市委高度重視,整合優勢資源,完善配套功能,促進了園區經濟大發展。年6月,圍繞市委建設新城區的重大部署,常委會組織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有關部門負責人赴江蘇昆山、蘇州等地實地考察學習城市規劃和建設經驗,并形成《城市規劃與建設考察報告》,市委采納了其相關建議,積極推進新城區建設。目前,我市新城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都已完成,新城區4平方公里核心區建設已全面啟動,正在有序推進。

        二是圍繞國計民生,進行重點監督。民生問題,民心所系。市人大常委會不斷強化對民生問題的監督,把事關民生的農村安全飲水、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等作為監督重點,督促政府落實解決。近年來,常委會圍繞"水廠建得成、企業管得好、群眾用得起"的目標,每年都組織部分組成人員對這項工作進行跟蹤督辦。市政府廣辟融資渠道,創新運行機制,落實優惠政策。近三年,全市共投資2300萬元,修建了10座中心水廠,分步解決了25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群眾對此十分滿意。農村公路建設是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保障性工程。多年來,行路難困擾著農民,制約著農村經濟發展。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了全市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情況的報告,并提出了審議意見。市政府加大投入,建管并舉,確保了農村公路"建一條、成一條、養一條、保一條"。近三年來,全市共投資2.5億元,完成通鄉公路建設38.34公里、通村公路建設885公里、落實專業養護人員90人,實現了農村公路“村村通”。

        三是圍繞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跟蹤監督。人大監督有許多不是一次視察、檢查就能夠解決好的,市人大常委會通過“監督—落實—再監督—再落實”的形式,一抓到底,督促熱點難點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近年來,水污染防治一度成為全市人民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年,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將“采取得力措施,加強水污染治理”確定為重點議案。市人大常委會決定五年治理,分步實施,每年都通過深入現場檢查、集中力量整治、召開專題會議督辦等形式,督促市政府及環保等部門認真落實治污工作。關停了13家污染較大的“五小企業”,投資2億元建起了2座污水處理廠,督促12家重點企業安裝了15套污染源在線監測裝置。通過近幾年的治理,全市大小河渠的水變清了,人民群眾生活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年我市污染物總量減排繼續保持雙降,經省環保部門認定,兩項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別減排4%、6%。

        三、加強預算監督,著力打造陽光財政

        預算監督是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打造“透明錢柜”,為老百姓管好政府的“錢袋子”,人大常委會責無旁貸。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不斷探索預算監督的方式方法,預算監督工作取得新進展。

        一是強化制度保障,全面實現預算監督“三個轉變”。年,市人大常委會按照“遵循法規、結合實際、便于操作”的原則,修改《市預算監督辦法》。修改后的監督辦法內容更全面、程序更明確、方式更科學、有“預算才有支出”的原則更突出,使我市預算監督工作實現了實質性的“三個轉變”:即在預算編制上,由總預算與部門預算分步編制向總預算與部門預算同步編制進行了轉變;在預算審查上,由“一審”向“四審”轉變;在預算執行上,預算的調整和變更由事后批準向事前審批轉變。在此基礎上,常委會于年、年又分別制定了招商引資等特殊事項借款備案制度和《關于資源枯竭城市財力性轉移支付專項資金使用監督辦法》,為預算監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強化初步審查,不斷提高預算監督的工作實效。常委會破解專業人員缺乏的“瓶頸”,通過聘請專業人員,成立初步審查專班,采取聽匯報與查“四表一書”相結合、審查總預算與審查部門預算相結合、全面審查與重點審查相結合、集中審查與進戶調查相結合等辦法進行初步審查。每次審查出來的問題以初步審查報告的形式向主任會議報告,市政府分管領導及財政部門負責人在主任會議之后7日內將相關問題的解決進行答復。近幾年來,初步審查報告的問題和建議一般都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和落實。

        三是強化審計支撐,逐步拓展預算審查監督的廣度和深度。常委會始終依托審計部門的力量,一方面把人大的監督重點納入審計工作的年度計劃。如常委會要求市審計局對市四大公司(城司、匯橋擔保公司、盛公司、投資公司)的營運、市國資辦產權收益專戶、國家投資浩口鎮等基本農田土地整理項目等專項資金進行了連續幾年的跟蹤審計。常委會在聽取審計報告后,形成審議意見交市政府落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注重利用審計成果。審計成果不僅是人大開展預算審查的重要依托,而且還是跟蹤監督,加強整改的重要依據。在預算審查時,初步審查專班將預算執行審計結果作為初步審查的重要依據之一。主任會議和常委會審查預算執行情況時也要聽取審計局對本級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審查報告。同時,我們還注重利用審計結果進行跟蹤監督。對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進行了跟蹤督辦,形成審議意見后轉交市政府辦理。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根據審議意見進行整改后,向常委會進行專題報告。

        第4篇:對雙減政策的建議意見范文

        東方證券

        投資要點:

        1、不利因素出現轉機,2013管材招標將成催化劑。

        2、重點關注青龍管業和龍泉股份。

        2012年四季度以來土地市場已經在回暖、全國“三稅”收入出現穩步增長,受此影響的地方水利自籌資金及水利基金也將增加,而國家預算內資金來源穩定,因此預計2013年起,水利投資或將駛入快車道。

        近幾年來水利投資增長明顯慢于鐵路及道路,我們認為,重要原因之一便在于金融杠桿的差異,與水利投資整體的低杠桿不同,水資源項目(主要包含調水、引水等水資源配置工程),因其單體規模較大,受益范圍較為明確,項目毛利率亦明顯高于農田水利等小項目的特征,存在加杠桿的可能。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認為,水資源工程最有望實現項目進度及投資的超預期。

        近兩年我國水資源工程建設的主戰場為南水北調中線一期河北-河南段配套工程,為實現2014年底前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的全線通水,河南段2013進入管材供應階段,河北段大部分管道招標也將于2013年內完成,我們測算河北段配套工程PCCP招標額近乎河南段的1.4倍,且項目單體規模大,明顯利好于中游PCCP管材制作業龍頭上市公司,我們判斷,2013年上半年河北段管道項目的招標將成為PCCP管行業的催化劑。

        投資策略:在四家PCCP管上市公司中,我們首選青龍管業。主因:拿單能力強。青龍管業河南段PCCP中標額居第二位,目前PCCP在手訂單約10億元,為12年PCCP業務收入預期值的3.4倍。其次青龍管業“區域化+專業化”擴張戰略不僅增加了當地PCCP市場議價能力,也控制了運輸成本,保證穩定的盈利能力。

        其次關注龍泉股份。龍泉股份除了突出的拿單能力外,其資產周轉速度也快(存貨及應收賬款控制好),ROA水平業內最高。

        醫藥:一季報預期良好

        興業證券

        投資要點:

        1、一季報整體有望加速增長。

        2、行情尚可持續,堅定持有醫藥股。

        2013年一季報預期向好:我們認為,由于2012年行業數據前低后高,醫藥板塊2013年一季報整體有望加速增長,其中一季報業績存在高增長或有超預期增長可能性的公司包括:紅日藥業、信立泰、雙鷺藥業、新華醫療、瑞康醫藥、科華生物、健康元、千山藥機、康緣藥業等。

        從政策層面來看,短期內出現實質性利空政策的可能性較小。我們認為,醫藥是盈利增長確定性最高的行業之一,維持“一季度是醫藥板塊較好的投資時點”這一觀點,在業績和政策預期均向好的情況下,合理偏貴的估值并不構成看空的理由,我們繼續看好下階段醫藥股的投資機會。雖然前期大幅上漲之后板塊短期內不排除有震蕩甚至回調的可能性,但行情尚可持續,建議繼續堅定持有醫藥股,而且未來如有調整仍然是買入的機會。

        推薦組合:就2月份而言,我們延續此前的兩條選股思路,建議配置業績增長確定的低估值品種,和一季報預期良好的成長股。興業醫藥2013年2月份的組合是:信立泰(13年一季報預計增長40%以上)、雙鷺藥業(13年一季報預計增長40%以上)、新華醫療(13年一季報預計增長40%以上)、麗珠集團(預計13年增長25%,估值23倍)、科華生物(預計13年增長25%,估值22倍)和華潤雙鶴(預計13年增長20%以上,估值20倍)。此外,在2-3線股持續大漲之后,一線白馬股的估值優勢開始凸顯,建議積極配置云南白藥、天士力、恒瑞、華東醫藥等白馬股。

        IT:物聯網和營改增傳來利好

        申銀萬國

        投資要點:

        1、國務院推進物聯網發展指導意見。

        2、營改增將繼續擴大試點范圍。

        年報將近,將檢驗投資者的成長預期。都以成長的名義,投資者的理念其實有差異。一類投資者從概念出發尋找投資線索,可行的概念轉化為企業的業績,至少要經過(1)產業政策的執行或者產業邏輯的可持續性在未來不會扭轉,(2)相關企業的發展戰略正確,(3)相關企業的執行力過硬。即使可行的概念,考慮到以上要素的不確定性,真正實現投資者業績預期的概率也并不高。還有一類投資是投資企業盈利能力的均值回歸。例如,2012 年鐵路行業的投資下滑,導致相關軟件公司業績下降。未來鐵路行業的投資恢復,相關企業的盈利能力(如凈利潤率)可能達到大大高于現在的水平。

        計算機行業要以成長的名義,區分以上三類投資。第一類投資是成長股投資,成長股投資的風險在于產業趨勢發生不利變化,企業的戰略發生偏差,企業的執行力弱。成長投資需要耐心,企業經營需要時間,所以成長型公司的復合增長率并不一定非常高,它們的魅力在于可持續。投資者往往把第二類投資誤認為是成長投資,其實是訴諸于人性的概念投資。概念投資的魅力在于短時間獲得巨大投資收益,風險在于較差的市場環境使其他投資者無心追逐概念。第三類投資是周期投資。

        近日,國務院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無實際超預期之處。財政部在2013 中國宏觀經濟高層研討會上表示,今年營改增將繼續擴大試點范圍,后年,營改增將推廣至全國。中國銀聯與中國移動首次實現跨行業TSM平臺對接,金融IC卡可遠程申領。中國移動與招商銀行簽署戰略合作,曾經膠著的移動支付標準之爭越來越清晰。

        2013 年南方電網進入信息化建設高峰期有利遠光軟件,信雅達通過CMMI4 認證利于2013 年軟件招標,漢得信息總經理再次增持股份28.3 萬股反映業務信心。上調航天信息13 年稅控設備價格和物聯網業務規模。推薦遠光軟件、航天信息、漢得信息、神州泰岳、信雅達、海隆軟件,特別推薦成長和估值都有吸引力的遠光軟件。

        環保:緊握一條投資主線

        中信證券

        投資要點:

        1、新型城鎮化仍是環保投資主線。

        2、地下水污染問題日益凸顯。

        2012年度減排目標全面完成,2013年空氣問題突出顯現,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有望加快推進。水相關問題重視程度不斷加強,水資源費征收標準出臺,2015年需達最低水平;政策要求供水企業2013年底前建立水質信息公開制度,成本逐步公開透明有助提升運營水平,更利于減小水價上調阻力。土壤問題工作方向進一步明確,年內細化政策值得期待。

        第5篇:對雙減政策的建議意見范文

        一、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的重要性及階段特征

        環境監管能力建設是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方面,涵蓋環境監測、監察、預警、應急、信息、評估、統計、科技、宣教等眾多領域。開展環境監管能力建設,能夠為準確、全面的獲取環境質量狀況,跟蹤、監控、管理污染源排放,預警各類潛在的環境問題,及時響應突發環境事件等提供重要支撐。開展環境監管能力建設,提升環境監管水平,是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是維護公眾環境權益的重要途徑,是建設生態文明和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保障,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對全面推動環境保護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正處于“____”建設時期,這一階段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關鍵時期,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建設是生態文明的重要基礎,也是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的重要保證。伴隨這一重要時期,環境監管能力建設也有其階段特征:一是繼續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硬件建設水平,逐步償清歷史欠賬。二是推動和落實環境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統籌城鄉、區域發展。三是提高能力建設的層次與深度,適度超前,為未來實現能力建設與環境保護工作發展同步奠定基礎。四是解決重點突出問題,衛星遙感、移動執法等信息化手段將更廣泛的應用。

        二、____州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的現狀及問題

        1、環境監管機構及人員編制設置。____州環境保護局于20__年11月從州建委分離,成為政府直屬工作局。20__年在政府新一輪機構改革中,被提升為政府組成部門,機關內設五科一室,局下設州環境監察支隊、州環境監測站、州輻射環境和固體廢物管理中心,實行省環保廳和地方雙重管理,人員編制和經費由省直管,業務工作由地方管理。截止目前,全州環保系統共核定編制328人(行政編制79人),實有在職在編人員281人。全州除建始縣成立了花坪、紅巖、長梁三個環境監察中隊,其他縣市鄉鎮一級無環境監管機構,造成農村環境監管缺位嚴重。因此,“人少事多”、“疲于應對”、“投入不足”等矛盾日益突出,薄弱的環保隊伍與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務不相適應的矛盾越來越明顯,加強隊伍建設已經顯得尤為迫切。

        2、環境監管技術設備建設。環境監測機構是了解環境質量現狀的耳目,環境監察機構是環境執法的主力軍,自身能力建設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也制約著環保部門依法履職,科學履職。近幾年,全州累計投入資金3149萬元,配置儀器設備394臺(套),執法監測車輛28臺。已安裝污染源自動在線監控系統32家、空氣自動監測站8座,正在建設空氣自動監測站1座,地表水自動監測站3座,即將對州城2座空氣自動監測站進行改造升級,配備PM2.5監測設備,為改善州城環境空氣質量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雖然環保部門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力度,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全州現有的9支環境監察執法隊伍,無一支能夠達到國家環境監察機構標準化建設要求;全州9家環境監測站,除巴東縣環境監測站達到國家環境監測機構標準化建設西部地區三級標準外,其余8家差距較大。

        三、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的幾點建議

        《國家環境保護“____”規劃》明確提出,“到2015年基本形成污染源與總量減排監管體系、環境質量監測與評估考核體系、環境預警與應急體系,初步建成環境監管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面對“____”更加嚴峻的形勢,全州環境監管能力建設亟需進一步加強。

        1、建立環保經費保障渠道和機制。20__年,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強環境保護促進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的意見》,提出并落實了“省級財政每年安排2億元作為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以獎代補專項資金;每年新增5000萬元用于加強全省環境監管能力建設;設立省級環境保護政府獎項”等硬性措施,來推動全省環保事業發展。州委、州政府也相應制定了《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各級財政用于生態文明建設專項支出應逐年增加,建立穩定增長的投入機制。特別是在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州級生態文明建設、全州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等方面安排“以獎代補”專項資金。

        2、建立健全農村環境監管機構。近年來,在國家、省的不斷支持下,全州已大力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投資2.1億元對234個村莊實行了環境連片治理,村莊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污染企業從城市遷往農村的現象日益增多,造成城鎮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農村地區轉移;廣大農村因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及大量畜禽糞便的排放;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廢棄物大部分沒有得到有效的處理;鄉鎮一級環境保護普遍無機構、無人員、無經費,環境監管能力不足;這些問題導致農村面源污染十分嚴重。為加強對農村環境的監管,建議全州各縣市比照建始縣三個鄉鎮設一個環境監察中隊的做法,分區域設置農村環境監管機構。

        3、加強環保監管基礎設施建設。基層環境監管機構業務用房、執法應急儀器設備等基礎設施是監管工作開展的基礎,也是制約基層環境監管能力建設成果發揮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進步,夯實縣級監測機構基本監測能力,提高州級對縣市的業務指導水平。在“____”期間,要逐年完成8縣市環境監察機構標準化建設,力爭全州8個縣級環境監測站基本達到三級站標準。州環保部門是突發環境時間的直接應對者,需要開展州環境應急部門標準化建設,配備必要通訊、交通、防護裝備,提升應對與 處置能力。

        第6篇:對雙減政策的建議意見范文

        一、《方案》七大亮點

        (一)采取“四到盟市”的措施

        即資金、任務、辦法、責任到盟市。《方案》要求,各盟市在自治區統籌監管下,制定各自實施方案,報請自治區并經審核批準后實施。“四到盟市”的措施有利于各盟市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更適合當地的相關措施,避免了在全區范圍內搞“一刀切”。

        (二)采用“標準畝”為計算方法

        內蒙古草原面積達到11.38億畝,東西跨度達2400多公里,從大興安嶺沿麓的草甸草原到阿拉善的荒漠草原分布著5大地帶性植被,各類草場平均單產在23-191公斤/畝之間,載畜能力每個羊單位在7-106畝之間,各類草原產草量、載畜量差距較大。《方案》根據我區實際,以全區平均載畜能力為“標準畝”,按標準畝系數分配每個盟市補獎資金,實現了東部、西部的區域平衡,同時也為各盟市進一步分解資金提供了合理依據。

        (三)實行封頂和保底措施

        我區實行草原“雙權一制”,推行草牧場承包經營時,集體所有草原基本以嘎差村為單位,以牧戶人口或人口、牲畜數量相結合的辦法,給牧戶劃分草牧場。因此,受到嘎差村原有草牧場面積、牧戶人口和牲畜數量等因素的影響,各地牧民人均草牧場面積差距較大。《方案》中禁牧補貼、草畜平衡獎勵以草牧場面積進行補貼,容易造成牧戶之間補貼金額的較大差距。《方案》實行封頂和保底的措施,避免了農牧戶補獎額度過高或過低,保障了絕大多數農牧戶的合法利益。

        (四)實施分期減畜制度

        《方案》確定,禁牧區按照4:3:3的比例3年完成減畜。草畜平衡區原則上也是4:3:3的比例3年完成減畜,對于個別減畜壓力大的旗縣按照2:2:2:2:2的比例5年完成減畜。分期減畜降低了我區畜產品市場的供應波動和價格波動,也避免了農牧民收入的大起大落。

        (五)在牧區優先實施

        《方案》確定,在33個牧業旗市和其他地區牧業蘇木鎮、嘎差村優先覆蓋。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加大了“三農”扶持力度,使各級財政的“三農”轉移補貼快速增長,而牧區政策性補貼無論種類還是總量明顯少于農區,成為影響牧民穩定增收的重要因素。為此,我區出臺內政發[2010]1號文件,即《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牧民增加收入的實施意見》,對減緩農區與牧區、農民與牧民的政策性補貼差距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從整體看,農民的政策性補貼仍高于牧民。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優先在牧區覆蓋,對進一步縮小農民與牧民的政策性補貼差距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六)堅持“五到戶”

        《方案》明確提出任務落實到戶、補助發放到戶、服務指導到戶、監督管理到戶、建檔立卡到戶。“五到戶”不僅保障工程的順利實施,也保障了農牧戶的應得利益,體現了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公平、公正、公開的服務理念。

        (七)建立動態監測與評估保障服務體系

        為了及時掌握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實施的成效,將遙感衛星技術與地面抽樣調查相結合,在機制實施區設置988個地面監測點,838個主要草原類型的調查路線樣點,對植被生長狀況、生態狀況、家畜狀況等30個指標進行監測,從植物種類、蓋度、產量等13個指標進行評價。同時,草畜平衡區以牧戶為單元的檢測評價措施不僅有利于《方案》的順利實施,更有利于在牧區建立全面、系統、動態的草原生態監測和評估體系。

        二、幾點思考

        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是繼退牧還草工程和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之后,國家做出的又一保護草原生態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廣大農牧民期望已久的利國利民的工程,將為草原生態保護及農牧民增收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因地區差異和工程啟動時間緊迫、任務重實施當中可能會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

        (一)可能帶來畜產品市場波動

        我區牧區草原冷季實際超載牲畜為1100多萬個羊單位,禁牧區、草畜平衡區減畜任務以3-5年完成計算,每年減少牲畜300萬個羊單位以上,市場畜產品供應量短期內增量較大,可能導致畜產品賣難、價格走低或不法商人趁機壓價的現象。因此,各地政府要對禁牧區、草畜平衡區的減畜任務,以旗縣、蘇木鎮為單位進行統一組織,在任務期內按季度進行再分解,避免因畜產品價格降低而造成農牧民利益受損。

        (二)可能進一步拉大牧民人均純收入的地區差異

        以呼倫貝爾市和赤峰市為例,2010年呼倫貝爾4個牧業旗牧民人均純收入為8518元,赤峰市5個牧業旗為4450元,相差4068元。采用分盟市標準畝折算系數,對以上9個旗草畜平衡金額進行初步測算,呼倫貝爾4個牧業旗牧民人均補貼金額為4000元以上,赤峰市5個牧業旗為300多元,差距較大。從牧區整體看,興安盟、通遼、赤峰、烏蘭察布等盟市的9個牧業旗和錫林郭勒南部3個牧業旗牧民人均純收入普遍較低,其中11個旗牧民年人均純收入均低于全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5530元),只有通遼市扎魯特旗略高于全區農牧民平均水平。興安盟科右前旗牧民收入最低,只有3577元,不足全區農牧民平均水平的2/3。同時以上牧業旗草牧場面積小、人口較多,獲取的補獎金額相對較少,需要采取相應的平衡措施。

        (三)草原生態監測與評估難度較大

        僅以牧區頻繁多發的自然災害為例,牧區有旱災、白災、黑災、病蟲害等各種自然災害,每年在各地區發生不同程度的各類自然災害。在監測、評估中如何考慮災害影響及其程度,對相關技術人員來說,將面臨諸多的難題。

        (四)實施移民工程需要科學規劃

        《方案》提出,計劃5年完成生態移民10萬人。據自治區“十二五”規劃綱要,到2015年,我區城鎮化率由2010年的55%提高到60%,鄉村人口由1105萬減少到1008萬,鄉村人口減少100萬左右。10萬移民只占其中的10%,與我區鄉村總人口比較不足1%。從以上數字看,10萬生態移民的任務比較容易完成。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生態移民的重點在西部或中部的生態脆弱區,禁牧區內的很多嘎查村可能整體轉移,對禁牧區來講,移民比例不只是1%,而是百分之幾十,甚至是百分之百。因此,移民集中區的各地政府要加強移民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再就業等扶持力度,更多地鼓勵和引導有較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社會團體或個人等參與移民搬遷,采取多種形式,穩步推進,真正做到使移民“移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三、幾點建議

        畜牧業生產是牧區主要收入來源,約占總收入的90%。加大牧區畜牧業生產性政策補貼,加快轉變牧區生產方式,對牧區草原生態保護、現代化草原畜牧業建設、牧民穩定增收和邊疆穩定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牧區草牧場納入農業保險補貼范圍

        自治區玉米、大豆、小麥、油菜籽、葵花等農作物已納入國家和自治區農業保險補貼范圍。牧區草場、牲畜等因受災統計難度較大,一直未能納入相關保險補貼范圍,保險機構業未設立相關業務。目前,國家和自治區正在積極推進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將遙感衛星技術與地面抽樣調查相結合,在機制實施區設置988個地面監測點,838個主要草原類型的調查路線樣點,對植被生長狀況、生態狀況、家畜狀況等30個指標進行監測,從植物種類、蓋度、產量等13個指標進行評價。這對保險機構對草牧場的檢測、評估提供了極其有力的條件,對牧區草牧場納入國家和自治區政策性保險補貼鋪平了道路。草牧場政策性保費補貼比例可參照農作物執行。

        (二)牧區草畜平衡實施區繼續實施休牧補貼

        季節性休牧制度對牧區春季牧草的返青、沙塵危害的降低和全年草原植被蓋度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國家和自治區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把季節性休牧未納入補貼范圍,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工程只覆蓋項目區內的草牧場,項目區以外的草場沒有相應的國家和自治區扶持資金。例如,錫林郭勒盟12個旗縣市全部在京津風沙源治理區,但是治理草原面積只占到應治理面積的20%,仍有80%的退化沙化草場在項目區之外。內政發[2010]1號文件確定,對未納入國家和自治區生態建設項目區的季節性休牧草場,各盟市自行制定補貼辦法和標準給予補貼。但大部分盟市地方政府財力有限,實施季節性休牧制度難度較大,今年春季部分牧區因缺乏相應資金未能實施季節性休牧。因此,需要把季節性休牧制度及相應補貼政策納入國家和自治區長期扶持政策范疇,予以保障。

        (三)擴大良種基礎母畜補貼范圍,提高補貼標準

        內政發[2010]1號文件確定,對牧戶養殖良種基礎肉用母牛,每年每頭給予50元的補貼;各地可在嚴格執行草畜平衡制度的前提下,對年末未超過核定載畜量牧戶的良種基礎母羊及其他地方優勢畜種給予適當補貼。各盟市按照文件要求對良種基礎肉用母牛養殖戶進行了補貼,但對良種基礎母羊及其他地方優勢畜種給予適當補貼的很少。目前,羊是牧民飼養的主要牲畜,馬和駱駝數量越來越少,甚至瀕臨滅絕的邊緣。因此,建議自治區對良種基礎母羊及地方優良品種的駝、馬的基礎母畜也確定相應的補貼標準。文件也確定,牧戶使用良種肉牛凍精,每頭基礎母牛每年補貼10元。在調研中發現,隨著文件的出臺或市場的因素,牧區很多地區凍精價格也提高了,水漲船高政府補貼基本給了凍精供應商。建議相關部門加大凍精價格和質量監督力度,保障文件的順利實施。同時建議自治區充分考慮市場的價格變動等因素,對市場敏感的凍精等的補貼采取年度調節機制,實施動態管理。

        (四)加大草原畜牧業基礎設施投入

        有關部門統計,2009年,全區54個牧業、半牧業旗縣畜棚面積僅6368.3萬平方米,與牲畜存欄1.1億只羊單位、畜均0.8平方米畜棚要求相差2431.7萬平方米。而現有畜棚約1/3需要加固或新建;飼草料生產和加工機具缺乏,生產效率較低;飼草料基地不足,加之運距較遠,外購飼草料成本高昂,很難解決休牧和冬季補飼問題,抗災減災能力較弱,部分牲畜還沒有結束爬冰臥雪的歷史。國家和自治區即將要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草畜平衡區將成為牧區主要的畜牧業生產區。建議自治區在在牧區實施百萬肉牛、千萬肉羊高產創建工程中,以標準化飼養要求,加大牧區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升個體產量,為增產牛羊肉17萬噸打好基礎。

        (五)加大牧區合作組織特別是生產性合作組織的扶持力度

        隨著牧區畜牧業的發展,聯戶經營或生產性合作組織的建立,已成為牧區畜牧業經營方式的變化趨勢。隨著農業合作社法的出臺,牧區各旗縣也建立了不少畜牧業生產性合作組織。但是很多合作組織缺乏精明肯干、甘愿起帶頭作用的經紀人,只停留于形式上,對合作社牧戶或附近牧民的帶動作用及其有限。因此建議相關部門,在扶持合作社的發展中,加強草場、良種、機械設備等硬件扶持的同時,通過大學生村官制度等方式,為牧民合作社輸送更多專業人才。從政府層面,要加大合作社帶頭人的培訓與培育,引導牧民合作社與農牧業龍頭企業建立平等合作關系,幫助合作社引進和培育企業化管理、市場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的理念,完善和激活合作社經營理念,使合作社真正成為牧民的致富主要依靠,牧區畜牧業轉變發展方式的主要途徑之一。

        (六)制定畜產品儲備和最低保護價制度

        第7篇:對雙減政策的建議意見范文

        一、抓方案落實,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四月份鎮黨委、政府召開各種會議,按照縣有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稅費方案。今年,我鎮落實稅費及代辦合計為204.4萬元,較去年減少91.9萬元,人均減少30.6元,在今年的負擔總額中:一事一議籌資60.2萬元,一事一議籌勞31.1萬元,服務及代辦費.103.1萬元,其中水圩費20.3萬元,排澇費66.4萬元,大病合醫26.4萬元,其具體做法是:

        1、抓宣傳發動。先后召開各種會議,采取一系列措施,向廣大農民進行多方位的宣傳,層層統一思想,堅持減負工作始終不動搖。

        2、抓稅費政策落實。今年我鎮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面免征農業稅政策來落實稅費方案,各村在制定方案和歸戶計算時,農業稅及附加一欄必須注明“免征”字樣,防止出現收取農業稅的行為,杜絕因此而出現的政策性糾紛。規范好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各村召開群眾代表會,向其明確籌資,籌勞的用金并經村民代表會議的三分之二以上人員通過并報鎮審批后施行,我鎮籌資籌勞總體實行“民主議事、上限控制,專款專用、張榜公布”,堅持不議不提,不通過不提,不審批不提的原則執行。規范代辦及生產服務性收費,今年村統一代辦的生產服務項目為水圩費和排澇費兩項,實行專款專用,節余轉下年,以“誰服務,誰收費;先服務,后收費”的原則,用通知書的形式將有關情況發放到農戶手中。

        3、抓農民負擔監督卡制度。各村按照鎮對接批準的農民承擔費用和勞務方案,及時分解落實歸戶,實行集中填寫,統一發放負擔卡,至五月十五日,歸戶計算蓋章率達98%以上(不含舉家出外的勞務人員),“一卡一書”發放率達99%,各項涉農負擔事項已全部公開上墻,經縣檢查,我鎮的農民負擔工作得到充分的肯定。

        4、抓農民負擔監督檢查。為了防止村級變象向農民搭車收費,鎮在四月底和五月上旬對各村農民負擔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明確了專項人員的責任,防止涉農搭車而出現走過場的現象,經檢查村級沒有出現增加農民負擔的行為。6月份,村完成各項費用收交后,我鎮又組織人員對各村的收入同方案和歸戶計算表又進行了一次檢查核對,確保了農民負擔的不反彈。

        5、抓執行糧食直補政策。我鎮根據省有關文件精神,按照普惠的原則,采取與糧食生產掛鉤的簡便方法,實行陽光操作,在公開、公正、公布的辦法前提下,確認標準和數額,于10月份將52.31萬元的糧食直補資金逐一發放到農戶的手中,讓廣大農戶深感黨的溫暖。

        二、抓村級財務,嚴格執行財務制度

        1、抓民主理財組織的建立健全。首先,鎮成立了分管農村的黨政負責為正副組長,紀檢、監察、農經、財政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鎮財務清理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力度;其次,村成立由支部書記為組長,其他村主要干部為成員的村級財務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村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民主推薦產生理財小組,理財小組成員皆由群眾擔任,村干部不得參加;第三,以鎮為單位召開民主理財人員會議,進行業務培訓,并統一發放理財證。

        2、抓重點村審計。今年,我鎮成立由紀委牽頭,以農經服務中心為業務核心的財務清理小組,對我鎮30%的村進行重點清理,并行成財務審計報告,并以此帶動面上的全面清理。對清理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并作出解答,絕不做“水中月,鏡中花”,所謂走過場的形式主義,使群眾得到真正滿意。

        3、抓財務公開。清理結束后,各村根據鎮和村民主理財小組的意見實行財務公開,對所公開的材料必須經民主理財組長和村支部書記簽字,報我中心審核無誤后方可公開,我鎮村均每年不低于四次,將全部要公開的內容在規定的櫥窗式公開欄中統一公開,其公開率達100%,同時將公開的資料全部按程序歸檔。

        4、規范村帳鎮管工作。按照縣規定,我鎮堅決實行“雙代管”制度,要求村必須實行“一支筆”審批制度,村組不得坐收坐支,村組發生的各項收入必須使用鎮規定的統一收據,同時各項收入票據必須加蓋由鎮統一管理的各村財務專用章,鎮農經站主動監督村級經濟活動,對村各個時期實現的收入要及時解交到農經站專用設備戶中,鎮不得截留或作他用,對各村上交資金必以先稅后費的原則。同時,今年我們將各村的三項資金由財政帳戶轉入農經站專戶,實行嚴格的管理,確保村級正常運轉。

        5、嚴格控制村級費用支出。年初,鎮根據各村的實際情況,出臺有關規定,所有支出要從“艱苦創業,以收定支,保證重點”出發,按照排足支出,壓縮支出,對收入支出往來回收,債務償還,幾大重點指標,嚴格考核,實行專款專用,計劃用款,合理用款。

        三、抓“三村”聯創,努力創建小康社會

        為推進“三村”聯創,加快全面小康建設,根據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我鎮具體做到:

        1、廣泛發動,全民參與。“三村”聯創工作是我鎮根據上級要求作出的一項重決算,是整個農村推進全面小康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核心和基礎,也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我鎮“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我鎮利用各種會議進行廣泛發動,使全鎮廣大干部群眾都了解“三村”聯創的意義,爭創的要求,以及掌握“三村”聯創的指標體系,認清存在差距,明確爭創的目標,激發加快發展的動力,真正把全鎮上下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三村”聯創上來,同時鎮要求各村利用各種媒體,張貼標語等形式,向社會進行全面的宣傳,使廣大群眾知曉“三村”聯創工作真正成為各家各戶增收致富的自覺行動。

        2、科學規劃,有序推進。我鎮在5月初,對各村的情況進行了摸底排隊的基礎上,根據各村的情況,對照“三村”聯創的各項指標,組織蹲村鎮干部和農經人員與村干部一道,認真研究做好對接,排出了每年的工作目標,排到了具體的增收渠道,發展項目形成了各村的爭創計劃,力求做到整個“三村”聯創規劃,條塊結合,相輔相成。

        3、群策群力,奮力突破。“三村”聯創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牽涉到方方面面,從我鎮實際來看,壓力最大的是勞動力就業率,農戶享有的衛生廁所比重,村森

        林覆蓋率,垃圾集中堆放處理率等指標,因而我鎮在抓好整個農村工作的基礎上,拿出相當的精力,圍繞目標,排找差距,明確主攻方向,落實得力措施,充分利用國家扶持“三農”力度加大這個機遇,及時編報項目,向上爭取解決發展難題,確保我鎮村村每年都有新氣象,形成后浪推前浪的爭創梯次,加快實現全面小康。

        四、抓化解村級債務,努力實現減債目標

        抓好村級“止新債、減陳債”工作,是我鎮今后一段時期農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為此我鎮具體做到:

        1、加大考核力度。鎮成立了化解村級債務工作領導小組,各村也相應的成立化解村級債務工作領導小組,同時鎮制定了化解村級債務專項考核意見,年終將對各村進行考核,并將其考核結果同村干部報酬掛鉤。

        2、實行民主管理。各村充分發揮村民代表村務監督小組和民主理財小組的監督作用,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提高群眾參與這項工作的積極性,凡村重要事項必須提交村民代表會議和村兩委會會議討論,真正實行民主決策,進一步提高村級財務管理和監督水平。

        3、加強債務審計。我中心進一步完善審計工作制度,正常開展審計工作,每年都對村級債務狀況進行一項專項審計,重點是看減債目標完成情況,新債控制情況,還債中有無弄虛作假現象等。

        這是我中心一年來的工作總結,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上級領導給我們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我中心全體工作人員必將以飽滿的精神,一流的工作責任,在新的一年里再創輝煌成績。

        XX年工作計劃

        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和鎮黨委政府的具體要求,我中心始終以“三農”為中心,以“三村聯創奔小康”為抓手,全面落實農村政策,使農業農村工作穩步的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為此,我中心制定了XX年工作計劃,其具體思路是:

        一、認真落實稅費,嚴格控制農民負擔

        進一步強化落實“一免三補”政策,嚴格規范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辦法,規范好生產性代辦收入,堅持“誰服務,誰收費,先服務,后收費”的原則。配合其他各部門堅決杜絕向農民亂收費,亂攤派的行為。加大對農民負擔監督卡的檢查和發放力度,對農民負擔來信來訪查處力度,確實維護農民合法利益,保持社會穩定。

        二、推進村務公開,強化農村財務管理

        XX年,我中心逐步推進農經“一站式”服務,做好會計、合同管理、土地流轉、勞務中介、政策咨詢等五項服務,對村級所發包的各項合同,采取招、投標的形式,要求必須由農經中心的人員對此進行參與。進一步提高村帳鎮管水平,堅決做到村級財務印鑒章代管到位,票據管理到位,資金代管到位,電算化推進等到位,以此來提高農經工作服務水平。進一步抓好農村財務管理,建立財務規范的流程,健全民主監督機制和內部審計機制,管好對村級會計檔案的管理,在財務公開上,我中心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全面推進村務公開“四個一”工程,進一步完善財務審批程序,保障好村民在村務管理上的“四權”。

        三、努力化解村級債務,確保村級穩定動轉

        為切實化解村級債務,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XX年我們堅持做到鎮村聯動,組織收入,壓縮支出,堅決制止新債,化解陳債,每季度末對村級減債情況進行專項審計,公布減債成果,確保完成鎮下達的村級減債目標任務。

        四、規范土地流轉行為,保障農民合法權益

        我中心在XX年進一步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法》和《江蘇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保護條例》告示法律法規,穩定土地承包關系,及時解決好承包過程中出現的糾紛問題,大力推廣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股權證入戶”的形式,再建立1-2個土地股份合作社,切實保護農民合法權益。

        五、以新農村建設為己任,加快全鎮“三村聯創奔小康”進程

        進一步完善好“三村聯創奔小康”的指標考核體系,積極主動配合有關部門搞好村建設規劃,產出發展規劃,勞動就業規劃,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規劃,加強對村級三村聯創工作的指導與協調。不斷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工作,以第三批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組織農民開展“三清、三改”活動,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綠化村莊、綠化田園等活動,以此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進一步推動農村扶貧工作落實,針對三村聯創奔小康的難點,我們將向上級提出合理建議,來加快幫扶項目的實施進度,建議幫扶單位要從農民生產生活最需要的項目幫起,如道路、橋梁、改水等解決農民實際困難。

        六、爭先創優,樹立農經隊伍的良好形象

        第8篇:對雙減政策的建議意見范文

        一、基本情況

        (一)職業教育發展情況

        目前,全盟有各級各類職業院校10所,其中旗縣市職業高中5所,盟屬中等職業學校4所,高等職業院校1所。20__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6574人,在校生達到1.28萬人。在10所職業院校中,有2所為自治區級重點職校,1所為國家級重點職校,初步形成了初、中、高等職業教育相互銜接、學歷教育與短期技能培訓有序結合的職業教育發展格局。總的看,全盟職教事業有了長足長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基礎投入不斷加大。近幾年,各旗縣市按照《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意見》要求,對職業院校在政策扶持、經費投入上給予大力支持。特別是在校舍建設上,能夠及時協調配套資金、土地征用等方面的難題,使我盟職業院校辦學條件得到了較大改善。扎旗、突泉都新建了職業高中教學大樓;中旗投資3534萬元啟動實施了職業高中遷建工程;興安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樓和學生公寓達到了4.2萬平方米;烏蘭浩特為職教中心購置了設備,擴大了學校容量,增強了辦學實力。

        2、辦學能力有所增強。目前,全盟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達到763人,學歷合格率達到80%以上,其中“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28%。調研中發現各地師資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緊缺的問題,但各職業院校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加強了對骨干教師和專業教師的培養培訓,推進職業化建設,鼓勵教師考取行業技能資格證書。扎旗政府20__年以來,面向盟內外招聘了13名本科學士學位畢業生,在旗內招聘了20名優秀教師,充實到職業教育的第一線,使職業高中師資隊伍得到優化。從設置的專業和學科上看,全盟基本形成了覆蓋一、二、三產業的計算機應用、工業與民用建筑、農學、畜牧、酒店服務和管理等20多個學科體系。其中烏市職教中心的汽車駕駛與修理專業和前旗職高的農學專業,20__年被自治區教育廳認定為區級精品專業點,前旗職高的民族手工藝品制作專業和突泉職高的電焊專業也辦出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

        3、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有機融合。近幾年,全盟職業院校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與農業、扶貧、勞動保障等部門合作,發揮職業教育資源優勢,將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就業再就業培訓、勞務輸出培訓、新型農牧民科技培訓等納入職業教育的服務范疇,為提高農牧民和城鎮待崗、轉崗人員的職業技能發揮了重要作用。

        4、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初見成效。各旗縣市不斷完善招生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著力促進高中階段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協調推進。如烏市教育行政部門給市屬各初中下達職業招生指標由最初的10%提高到了20%,引導不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學生進入職業學校學習;扎旗實施普高分流制度、春秋兩季招生制度和特困生減、免、緩交學費政策,拉動招生;中旗對初三學生進行初等職業教育,促進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有效接軌,保證了職業高中生源。各地還積極探索“校校聯辦”、“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聯合辦學模式,有針對性的開展訂單式教育,不僅提高了學生實踐技能水平,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據統計,平均每年全盟職業院校輸送各類人才4000人左右,就業率達到95%,月工資在1000-2500元左右。

        (二)農牧民技能培訓開展情況

        近年來,各旗縣市和農牧場管理局把提高農牧民技能做為促進轉移增收的一項基礎工作來抓,整合了相應資金,擴大

        了培訓規模。各地為此也進行了有益嘗試,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比如,盟農牧場局采取集中辦班、對外考察、選送高校、外派掛職等多種形式,為農民、農村基層干部及場部干部進行培訓;烏市選派科技特派員深入基層推廣農業適用技術;中旗、前旗把科技培訓辦到田間地頭,做給農民看,引導農民干;扎旗通過趕科技大集、發放宣傳資料、設立咨詢臺宣傳科技知識,并在旗電視臺黃金時段請農牧業專家結合農時舉辦電視專題講座;阿爾山定期組織農民到鄉鎮集體收看全盟農牧業科技講座網絡視頻,并向農民發放農作物栽培管理技術宣傳冊;突泉縣將就業再就業培訓、“陽光工程”、“雨露計劃”等資金捆綁使用,把職業高中做為培訓基地,聘請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執教,舉辦了全區首期農民電焊技能培訓觀摩班,培訓學成人員先后到上海、大連、青島等地就業,平均月工資達到2500元。

        (三)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盟職教中心作用發揮情況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以來,學院領導班子明確以社會需求和服務地方經濟為辦學定位,在抓好常規學歷教育的同時,培養職業技能和應用型人才,完成了勞動力轉移輸出、農牧民職業技能及干部培訓等任務,為全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批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技能型應用人才。20__年,學院成為盟示范培訓基地和科右前旗“雨露計劃”培訓基地。按前旗“雨露計劃”800人的培訓任務,總計培訓汽車駕駛、農機駕駛與維修、道路運輸從業資格、家政服務、保健護理、用工維權等各類長、短班學員12期共計820人次(672人就業)。通過轉移培訓的學員月收入平均達到1300元,比務農的農民高500元。近兩年,學院完成培訓各類農牧民職業技能3862人次,培訓農村牧區干部1240人次,為萬家會館、安華保險公司等培訓企業員工近400人次,并利用寒暑假時間,開展了3次“三下鄉”活動,受益農牧民近300人。

        近兩年,盟職教中心積極發揮對全盟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指導、勞動技能培訓、勞動就業指導、職業實習訓練、職業教育科研、職業技能鑒定等職能作用,完成農村牧區勞動力轉移培訓、鑒定1357人,培訓建設行業中級管理人員557人,完成建設行業中級管理人員繼續教育460人,鑒定烏蘭浩特地區下崗失業再就業人員1410人,培訓全盟機關事業單位技師、高級技師37人,通過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培養技能型人才,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為興安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努力。

        二、存在的問題

        (一)職業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

        1、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的社會氛圍尚未形成。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社會上重視普通教育、輕視職業教育的情況較為普遍,加之宣傳引導不夠,造成普職比例失調,個別地方職業教育生源嚴重不足。

        2、職教經費的短缺制約了有效發展。職業教育普遍存在辦學經費投入不足,來源渠道單一的問題。由于政府投入主要是學校教職員工經費,學校要靠收取學雜費維持運轉,大部分學校為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負債運行。如興安職業技術學院負債達到1252.7萬元,中旗職高也存在負債運行情況。辦學經費不足,使職業院校辦學條件改善緩慢,全盟職業院校普遍存在實驗實訓設備老化短缺的問題,多數職校的實習設備在性能上遠落后于生產一線,在數量上嚴重不足,達不到培養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要求。

        3、專業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我盟職業院校教師編制短缺,而在現有師資隊伍中,既能教專業理論知識,又能教實際操作技能的“雙師型”教師更是匱乏。隨著近兩年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及在校生的增加,職業院校教師編制和總體數量偏少的問題日趨明顯,如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烏市職教中心分別有70名、23名教師未進編,盟職教中心、突泉職高、中旗職高也存在專業課教師緊缺問題。

        (二)農牧民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是缺乏健全的農牧民培訓管理體制。部門間缺乏統一協調協作,培訓經費分屬勞動、農業、扶貧等多個部門,條塊分割,不利于整合。

        二是農牧民培訓缺乏廣度和深度。農牧民培訓主要以短期實用技術普及培訓為主,對農牧民骨干的技能性和創業性培訓較少,培訓領域不寬。

        三是培訓機構不健全。由于沒有固定的培訓機構,部分培訓基地設施落后,影響農牧民技能性培訓的效果。

        四是農牧民參加培訓的認識不高。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觀念有待于進一步更新,就業技能培訓后實現轉移就業仍面臨一定難度。

        三、對策建議

        (一)職業教育發展的對策建議

        1、樹立大教育觀,促進職業教育發展。建議盟委、行署向自治區爭取盡快出臺《自治區關于免除興安盟職業院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學費的補貼政策》,同時盟委、行署要制定《全盟職業教育發展規劃》,各旗縣市制定當地職業教育發展規劃,促進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同時各級政府要統籌管理好部門培訓經費,將“陽光工程”、“雨露計劃”資金、農村科技開發和技術推廣經費以及勞動社會保障部門再就業培訓經費捆綁使用,將培訓任務交由職業院校完成。

        2、在辦學經費上給予必要保障,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十一五”期間,國家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在職業學校基礎建設和學生資助等方面給以大量投入。自治區、盟和旗縣市三級共投入5億元,其中自治區本級和盟市旗縣各配套資金2.5億元。因此,建議盟和旗縣市政府有比例、有重點地加大對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重點抓好職業院校實訓基地和骨干專業建設。凡是國家和自治區投入在職業教育的專項經費應及時足額撥付到位,盟和旗縣市兩級財政的配套資金要按規定給予配套。同時,政府要調控職業院校專業建設,可定期對職業院校專業進行督導評估,對專業條件差,招生人數少,就業率低的專業進行限期整改或者叫停,增設農畜產品加工、電力和重化工、冶金和有色金屬冶煉等專業,做強做大一批盟級、區級、國家級精品專業。

        3、強化政府行為,加強統籌協調。各級政府要健全職業教育領導機構,建立由政府牽頭、有關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制定更加有利于職業教育發展的思路、政策和辦法,各級教育、

        人事等政府部門要認真解決師資隊伍短缺的問題,盡快制定和完善職業教育教師聘用政策,建立綠色通道,支持職業院校面向社會聘用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擔任專業課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4、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增強職業院校活力。各級政府要支持職業院校建設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對職業院校獨立或與社會企業聯合創辦的工廠、車間給予征地、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調動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職業院校可在政府的支持下,打破部門、行業、地域界限,采取高職與中職、盟級與縣級、學校與企業等多種聯合辦學形式,優化資源配置,擴大辦學規模,避免重復建設,實現招生、就業、師資、實訓基地等資源共享,增強市場競爭能力。職業院校要以經濟社會需求為準則,開展形式多樣、長短結合的職業教育和開放式辦學,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和“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穩步推進工學結合、工學交替等開放式培養人才的新模式。

        (二)農牧民培訓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是成立由各級政府牽頭,農業、教育、財政、人事、勞動、扶貧等部門領導組成的農牧民培訓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農業局局長任辦公室主任,定期研究和解決農牧民培訓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當前建議盟委、行署向自治區爭取加大對我盟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財政補助資金和指標方面的傾斜。

        二是做好農牧民培訓規劃。把農牧民培訓放到職教體系中統籌規劃,建立并完善管理體系和資金投入機制。把引導性培訓交由鄉鎮蘇木組織好,把科技送到田間地頭;技能性培訓由政府統籌好各職能部門和職業院校完成,充分發揮資源整合效益的最大化。

        第9篇:對雙減政策的建議意見范文

        20*年,全市國稅系統認真落實上級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站在確保運轉、確保發展、確保穩定的高度,齊心協力抓征收,奮力拼博保任務。一年來,國稅部門科學分解任務,合理調度收入,強化稅源控管,創新征管舉措,及時鞏固完善多元化報稅方式,推行了網上報稅、稅銀聯網、微機定稅等行之有效的征稅方法,加強征管,堵漏增收,依法治稅,依率計征,大力清繳欠稅,控制新欠,以豐補歉,稅收收入創歷史最好水平。全年共組織稅收收入萬元,占年計劃的119.1%,同比增收萬元,增長28.6%。與10年前相比,收入總量實現了翻兩番的歷史性跨越。

        與此同時,全系統始終站在全市經濟發展的高度,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己任,不折不扣落實下崗職工再就業、增值稅起征點、民營、外商經濟等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積極優化稅收環境,為全市財政增長、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不懈努力。

        市政府之所以專門為國稅局向省國稅局請功,就是因為保定國稅局去年工作出色,成效顯著,風氣正,作風實,貢獻大。不僅超額完成了稅收任務,更為市委、市政府保了駕,為全市加快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05年國稅系統任務艱巨,需要創新舉措,實現新的突破

        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經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全力抓發展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稅收工作。既要做到立足當前,又要注重放眼長遠,始終堅持一手抓收入,一手抓發展。

        今年全市國稅系統稅收任務已經明確,指標已經下達,總的要求是:全市總收入42.87億元,增長12%。這是硬指標、硬任務,也是市委、市政府對國稅工作的要求和希望。全市國稅系統一定要統一認識,堅定信心,狠抓落實,確保實現首季開門紅,時間任務雙過半,提前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為保定市的發展再做新的貢獻。

        關于抓收入。一是要針對不斷變化的經濟稅收形勢,積極實施精細化管理,不斷加大稅收征管力度,堵塞稅收漏洞,做到應收盡收。要禁止違法和越權減免,堅決制止擅自擴大政策范圍,或不按政策規定,擅自審批減免稅的行為。

        二是要加強重點稅源監控。要圍繞全市5個200億工程以及重點經濟建設項目,進一步完善稅源監控制。特別是加強對重點稅源大戶和新建項目的跟蹤管理力度,及時、準確掌握主要稅種、稅源大戶的生產經營和稅收變化情況,分析、預測納稅人應納稅額與實納稅額的差距,制定堵漏增收的措施。

        三是要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要切實加大稽查力度,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以及偷稅、騙稅、抗稅等違法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和查處,確保稅收任務的圓滿完成,稅收秩序的好轉,發展環境的公平。

        關于抓發展。實踐證明,只有項目多,才能稅源足。對于一個市、一個縣、一個區來講,只有支持上一批好項目、財稅四梁八柱項目,才能增強后勁,才能看到希望,才能找到出路,才能實現區域經濟的良性循環。所以說,抓發展、上項目,是立市、立縣的根本;抓稅源建設,是稅收不斷檔、發展有支撐的需要。因此,特別強調:

        一是要增強服務經濟、促進發展的使命感。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以優化環境為主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促進了全市經濟的加速發展。2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增長14.5%。全部財政收入完成87.6億元,增長29.4%。可以說,稅務部門在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全市要繼續推進項目立市、工業強市、特色興市,不斷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稅收工作直接關系到全市經濟發展的速度與規模,關系到經濟結構的調整,關系到稅收環境的優劣。因此,國稅系統必須站在服務經濟發展、建設和諧保定的高度,把依法治稅和促進發展統一起來,用足用活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做到應減則減、應免則免、應退則退,努力培植稅源,放水養魚,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政策保障、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要增強服務經濟、促進發展的緊迫感。保定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工業化程度低,財政可支配能力弱,民還不富,市還不強。特別是土地、人才、資金等要素緊缺,已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就要有各方面新的思路和新的對策。因此,國稅系統要注意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特別是要研究、制定激勵機制,引導企業做大做強,成為稅源大戶。同時,通過加強征管,貫徹落實稅收法律、法規、政策,公平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傳統工業與高新技術企業、高附加值企業,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的稅負,為不同類型的經濟形式發展創造平等的稅收環境,促進全市經濟的協調發展。

        這里特別指出,在支持項目的選擇上,要轉變思路、轉變支持方式,重點支持那些帶動能力強、財稅貢獻率大、增加就業率高的好項目、新項目。通過發揮稅收杠桿作用,帶動一批投資和項目建設,使我市的稅收水平、財政實力很快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三、切實加強隊伍建設

        國稅系統要創造新業績,再上新臺階,就必須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熟練、作風優良、執法公正、服務規范”的干部隊伍。

        一是保持先進性,提高戰斗力。要以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增強廣大干部職工拒腐防變的能力。要注重聯系實際,查找問題,改進工作。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欧美国产专区 | 亚洲精品国产乱子伦 | 亚洲精品91福利在线观看 | 午夜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 熟女精品激情免费视频 | 视频一区二四三区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