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人口老齡化造成的影響范文

        人口老齡化造成的影響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口老齡化造成的影響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人口老齡化造成的影響

        第1篇:人口老齡化造成的影響范文

        1、現階段人口老齡化的特點

        老年人口規模大,人口老齡化速度快。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年人口迅速增長,在世界人口中占的比重大。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增長速度相當驚人,老齡人口增速過快,增長率大大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老齡化地區及城鄉差異較大。這主要是受到我國幅員廣闊、地區間差異較大,經濟發展水平也影響了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自西向東呈階梯狀不斷上升,表現出一致性。勞動力對經濟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勞動年齡人口高齡化和勞動力資源豐富并存。隨著人口向高齡化邁進,勞動力年齡也將出現高齡化現象,隨著高齡勞動人口的老齡化,我國將出現勞動年齡人口短缺問題。那時,人口紅利將不復存在。

        2、我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的影響。我國的老齡化規模大,速度快,作為構成生產力的最基本要素,我國是一個勞動力豐富、資本相對稀缺的國家。多種因素:例如人口規模、人口性別結構、人口年齡結構、勞動者個人偏好以及勞動制度、工資制度等,都會對勞動力的供給造成影響。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社會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發展,相關的制度,免費義務教育制度,也會對勞動力供給帶來影響。目前我國已經處于人口紅利的后期階段,隨著這些人成為中年和年長勞動力時,期內人口老齡化還不會過度影響我國勞動力市場供給,必須對產業結構進行升級和技術結構轉型,并充分利用人口紅利期來大力發展經濟,才能為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人口老齡化對勞動生產率的影響。一方面有學者認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會受到人口老齡化的抑制,人口老齡化造成老年人體力或精力下降,生病產生的醫療費用會加大企業的經濟負擔,對于新知識、新技術接受比較困難,所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必將受到人口老齡化的抑制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學者認為人口老齡化不會影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任何事物和問題都是利弊相連的,老年型勞動力多從事經驗型、熟練型勞動,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工作條件對體力的要求越來越低,而年輕勞動力多從事創新性勞動,只要合理分工均能說明老齡化不會抑制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人口老齡化對三次產業的影響。當今知識經濟的爆發式發展,我國進入了經濟結構調整期。產業結構的調整要求不同地區和不同產業部門之間勞動力合理流動,產業結構的調整還需要合適的勞動力技術結構與之相匹配。但是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勞動年齡人口高齡化不利于產業結構調整,老年人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有所不同,老年人對商品市場中的基本生活用品的需求較大。政府是推動老齡化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要發展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產業和老齡服務產業。國外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經驗和啟示。國外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經驗包括各種各樣的養老金制度,多種多樣的退休制度,形形的老人服務機構和其他一些對策。對我國的啟示主要有養老保障必須法制化,我國必須加快立法步伐的同時,靠完備的法制強制推行,加大執法和監督力度;養老保險基金在來源上應多樣化。建立長效穩固的社保資金籌措機制,在運營上應向商業化發展,政府制定某些重要項目的全國統一標準,在基金管理體制上盡可能避免過快地分散化。應充分重視家庭養老的作用,強調家庭在社會中的作用,使家庭內各成員間的社會保障相關聯,努力在社會上形成家庭成員內“尊老敬老”的良好風尚。

        3、對策與建議

        第2篇:人口老齡化造成的影響范文

        從全國來看,由于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差異比較大,人口老齡化程度和老齡化速度差異也比較大,基本上是由東向西呈梯次降低的狀況,東部發達地區遠遠快于西部欠發達地區。2005年11月1日,河南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8.24%,遠遠超過衡量老齡化程度的世界標準(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7%)。目前,河南人口老齡化的特點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老年人口規模龐大,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年撫養比將逐步上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河南省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644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6.96%。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河南省65歲及以上人口為771萬人,占常住人口的8.24%,比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上升了1.27個百分點。

        第二,人口老齡化地區差異明顯,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城市,老年人口多數生活在農村。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的歷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齡化水平一般高于農村,老年人口主要分布于城市,河南的情況則不同。作為全國人口第一大省和農業大省,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城鎮是河南人口老齡化的重要特點。2005年鄉村人口老齡化程度比城市高出0.71個百分點。其主要原因是農村青壯年勞動人口遷移和流動到城市從事務工經商、參加學習和培訓等。

        (二)河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

        根據河南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對未來人口發展趨勢的預測,河南省老年人口總量將由2009年的771萬逐漸增加到2050年的2432萬人。老年人口規模龐大,將成為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占舉足輕重地位的群體。老年撫養比將從2009年的10.4%上升到2050年的40.06%。

        二、河南省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對勞動力數量和結構的影響。

        老齡化對勞動力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勞動力數量和勞動力年齡結構。一般而言,人口老齡化會造成勞動年齡人口比例下降,從而導致勞動力短缺。河南的老齡化特點具有規模大、速度快等特點都對勞動力的供給產生深遠影響。根據預測數據,河南2030年以前0歲-14歲、15歲-64歲和65歲及以上三個年齡組人口變動情況,呈現少兒人口比重逐步下降,老年人口逐步上升的趨勢,而勞動年齡人口則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勞動年齡人口比例在2015年以前不斷上升,此后則處于下降態勢。從短期來看人口老齡化還不會給河南勞動力市場供給產生較大的影響,但是由于河南的老齡化速度快,河南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比較優勢局面也將在2015年前后結束。我們應該認識到河南省勞動力短缺是必然出現的現象。

        (二)對勞動生產率和產業結構的影響。

        老齡化帶來的是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與之對應的就是老年人口大量增加。

        老年人口的增加抑制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勞動生產率上。主要表現在:

        一是人口老齡化造成老年人體力或精力下降,反應速度變慢,勞動能力衰退,不宜繼續從事繁重的勞動和快節奏的生產,從而影響勞動生產率提高;

        第3篇:人口老齡化造成的影響范文

        摘 要:我國從1999年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已經形成且不可逆轉,人口老齡化本身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消極的影響,那么我們如果處理好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的關系便會促進經濟發展。本文首先從老齡化對社會、文化、經濟、科技幾個方面的影響分析,再反方向分析哪些因素影響人口老齡化。最后從人口老齡化與保險業、旅游業、醫療業及服務業的發展相輔相成,從而通過這些產業的發展來帶動經濟健康發展。

        關鍵詞:新常態;人口老齡化;回歸分析

        我國經濟經歷了十幾年的高速發展階段,自2012年起,我國經濟迎來了新常態,其實指的是經濟增速放緩,主張經濟結構轉型,向更綠色更可持續發展的方面發展。從2012年至2015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速分別為7.65%,7.67%,7.4%及7%。雖然增長速度放緩,但不管是人均生產總值還是總生產總值在世界上仍然很可觀。

        一、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特征

        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稱之為人口老齡化。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國力的增強,人文意識的不斷變化及計劃生育政策的大力實施,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突出。

        (一)人口老齡化現狀

        我國勞動人口為15-64歲,從1982年的62517萬人增加到2013年的100582萬人,年均增加1464萬人;勞動人口占比從1982年的61.5%增加到2013年73.9%,年均增加0.48%。同時,我國老年人口數量也有顯著增長,大于等于65歲人口數量從1982年的4991萬人至2013年增加到13161萬人,年均增加314萬人;老齡人口比重從4.9%增加到9.7%,年均增加了0.18%。

        (二)人口老齡化趨勢特征

        1.老年人口基數大

        根據2014年中國統計年鑒,我國總人口為136782萬人,從年齡結構來看,16周歲以上至60周歲以下(不含60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91583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6.96%,60周歲及以上人口21242萬人,占總人口的15.53%,65周歲及以上人口13755萬人,占總人口的10.1%。60歲以上人口占10%就已經達到老齡化而我國老齡化人口數量已經超過國際水平5%左右。

        2.老年人口增速快

        我國老齡化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從7%到10%所用的時間為16年,而法國同樣的增長幅度卻用了75年,我國遠遠小于法國所用的時間,首先由于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大力實施和人民生活觀念的轉變,少生優生成為主流思想。其次,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飲食變得科學,醫療保健設施的提高均提高了人們的壽命。

        3.高齡化趨勢明顯

        截止到2013年,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數據表明60歲以上人口為166517萬人,高領80歲以上的人口為19887萬人,占老齡化人口11.94%,而老齡化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4.89%,以2000年為例,60歲以上人口為萬人,高齡在80歲以上人口為萬人,占60歲以上人口的,老齡化人口比率為

        4.地區之間老齡化差異較大

        我國的發達城市如上海、天津等地已經達到了人口老齡化,中部城市如河北省、河南省人口老齡化比率分別為9.2%和8.8%,但西部一些偏遠地區如、新疆的老齡化率分別為5.2%和6.4%,東西部的人口老齡化比率相差太大,幾乎成了兩倍關系。

        二、中國進入新常態,人口老齡化未來挑戰

        (一)對社會的影響

        首先,加大了子女贍養壓力。在人口自然出生率和自然死亡率同時降低的情況下,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子女那會承擔起贍養4位老人的義務,在當今社會這種多重壓力并存的社會又給當代的年輕人多了層壓力。其次,生產力的下降。生產力的行為主體是人,生產力的強弱結果和人的勞動有直接的關系,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使得勞動力受限,造成生產力的下降。再次,政府養老體系表現出不完善。要適應我國目前老齡化的速度,就要完善養老制度。

        (二)對文化的影響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古至今傳承幾千年的文化,如今老齡化的加快讓中國的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優良傳統美德再次得到升華。我們生活在人口老齡化的社會,就要尊重老年人的需要,大力推薦老年人文化,豐富老年人業余生活。

        (三)對經濟的影響

        隨著老齡化的加速增長,勞動供給能力的下降也會越來越顯著,進而勞動成本會提高,企業生產成本也會提高,連動著物價的提高,出口競爭力的下降,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也會孕育而生。由于老齡化,老年人的精神追求和物質享受與非老年人截然不同,引起消費結構會出現相應的變化,進而對經濟的產業結構造成相應的影響。

        (四)對科技的影響

        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人類的智慧,當一個社會處于老齡化階段勢必會影響科技的進步,所謂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當鮮花不再多,祖國的未來會缺乏改變現狀的動力,科學技術的進步受阻。但也會應運而生適應老年人的智能產品,促使現在科技的成長。

        三、實證分析

        (一)模型建立

        根據我國人口老齡化現狀、特征及時間序列數據形成的散點圖,利用計量經濟方法Granger因果檢驗來分析人口老齡化影響因素,進而建立線性回歸模型來分析人口老齡化具體影響因素。為了沒有“偽回歸”的模型,在進行變量間Granger因果檢驗之前,應對變量的平穩性進行檢驗,即單位根檢驗。本文采用ADF法進行檢驗,用到的數據有65歲以上人口老齡化率(記為y)老年撫養比(記為x1)、死亡率(x2)、每千人衛生技術人員(x3)、醫療機構(x4)、出生率(x5)、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年底余額(x6),其均為1994年至2013年(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檢)驗結果均顯示為平穩數據。

        建立多元回歸模型為:yi=b0+b1x1i+b2x2i+b3x3i+b4x4i+b5x5i+b6x6i+ui

        本文利用格蘭杰因果檢驗研究影響人口老齡化的因素,所以以人口老齡化為因變量其余因素為自變量,通過eviews7.2得出老年撫養比、死亡率、每千人衛生技術人員與老齡化有明顯的因果關系,而醫療機構、出生率、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年底余額與人口老齡化無明顯因果關系,將三個影響因素進行回歸得到的回歸方程為:=-4.27+0.88x1+0.46x2-0.17x3

        最終利用逐步回歸法對人口老齡化有影響的因素進行逐步回歸得到的方程為:

        =-3.70+0.84x1+0.35x2

        (二)模型檢驗

        1.模型的顯著性和擬合優度檢驗

        逐步回歸得到的方程為:=0.84x1+0.35x2-3.70

        t=(16.32)(1.79)(-4.18)

        R2=0.98 F=535.43

        此模型中F(2,17)=535.43,在a=0.1時,查F分布表得(2,17)=2.64,而535.43>2.64,所以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回歸的方程總體上顯著。

        在a=0.1時,查表得t(17)=1.74,三個t值的絕對值均大于1.74且通過了顯著性檢驗。R2=0.98表明擬合優度較高,對實際解釋能力強。

        2.異方差檢驗

        由于經濟現象是錯綜復雜的,所以在實際經濟現象中異方差性問題大量存在,在此要對模型進行異方差檢驗。

        由eviews7.2得出的結果,r2=0.33,nr2=6.12>x20.1(2)=4.61,所以此函數存在異方差性,由nr2對應的p值0.0367小于0.1,也可說明存在異方差性。

        接下來要消除異方差性,采用模型的對數變換,對因變量和自變量取對數后檢驗其異方差性,此時,取對數后的回歸方程為了滿足顯著性,去掉取對數后的,定義取對數后的x1為x7,y為y1,y1=-1.03+1.29x7

        t=(-10.15)(30.18)

        R2=0.98 F=910

        查表在a=0.05時,t(18)=2.101F(1,18)=4.41,滿足顯著性檢驗;r2=0.18,nr2=3.51

        3.自相關檢驗

        本文利用DW檢驗,當DW滿足du≤DW≤4-du時,即非自相關。查表du=1.41,DW=1.6,所以不存在自相關性。

        四、模型的分析

        通過建立的模型可知,老年撫養因素相對于本文其他幾個因素來講相當重要,其他條件不變時,老年撫養比率增加1%,人口老齡化率增加1.29%,贍養老人不只是吃飽穿暖,在滿足老人基本生活衣、食的條件還要考慮住、行問題。

        在經濟新常態和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我國經濟處于平穩增速階段,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不斷促使醫療和保險業的發展,老人對醫療的需求遠超過成人,但由于需求大于供給,看病難的問題沒有解決,由此,我們的醫療事業有很大的提高潛力,政府要加強醫療改革的監管,擴大醫科大學招生人數,多在二線城市建立老年人高發病癥醫院,醫療設施配備齊全,城鎮多設立社區醫院,提高社區醫院質量,養老保障普及全國;另一方面,首先為了減小政府和家庭負擔,保險公司應適應老齡化社會多創新與老年人有關的險種,其次可以使得保險行業進一步發展壯大,進一步拓寬了保險業務。如今,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醫療業和保險業相互促進,利用醫療數據即可分析大病險種,通過投保數量又可獲得哪些病例屬于高發癥,更加針對培養專業性人才。

        老年人在退休后,最大的特點是時間充足,休閑旅游打發時間與此同時讓精神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由于自身年老出于身體和安全方面再加上子女工作繁忙,大部分老人會選擇在小區里、公園內鍛煉身體。所以國家要做好基礎設施的建設。或者跟團旅游,首先站在國家的角度,開發建造適合老年人旅游觀光的景區既可以刺激國內老人消費,贏得口碑,進一步得到國外游客觀賞,讓中國旅游文化走出去。其次站在企業的角度,企業內部培養專業性人才積累老年人在戶外特點,專門帶老年團,旅游業的發展還可帶動其上下游的交通業和餐飲業的發展。綜上,在適應中國的老齡化發展的同時還可帶動經濟的進步。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

        參考文獻:

        [1] 徐長生,張澤棟.城鎮化、老齡化及經濟發展對我國醫療費用影響回歸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5,34(6):54~55.

        [2] 杜亞倩.醫療保險基金支出與人口老齡化的相關關系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4:17~18

        [3] 陳衛民,施美程.人口老齡化促進服務業發展的需求效應[J].人口研究,2014,38(5):3~16.

        [4] 左莉.老年旅游者的旅游行為特征探析―以成都市老年旅游者為例[D].西南財經大學,2010

        [5] 林茜,魏薇.老年群體鄉村旅游市場及產品經濟的開發[J].東方企業文化,2014

        [6] 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EVIEWS應用及實例[M].清華學出版社,2006

        [7] 楊杰,羅云.中國人口老齡化、技術創新與經濟增長的動態影響分析[J].科技與經濟,2015,28(165):20~25

        [8] 王談凌,郝福慶.適應新常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J].宏觀經濟管理,2015,(6):8~12

        第4篇:人口老齡化造成的影響范文

        一、引言

        人口老齡化是每個國家都存在的社會問題,只是在程度上有著不同。人口老齡化是某一人口總體中老年人的比重逐漸增加的過程,而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的加重已經成為事實,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達到1.38億,占比超過10%,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挑戰。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養老的困境。通過從理論層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養老問題的研究分析,對解決這一問題就能提供有益依據。

        二、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的特征以及對養老產生的影響

        (一)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的特征體現

        我國是人口超過13億的大國,在當前的發展過程中,各領域的發展水平都有著顯著提升,但是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上也表現的愈來愈鮮明。人口老齡化呈現出多樣化特征,老齡化的人口發展的速度比較快,老齡人口的地區分布和經濟發展不協調,老齡人口的城鄉分布呈現出不均衡的態勢,老齡化的程度也高于全國的水平。未富先老的特征也比較突出,我國在經濟發展水平上跟不上老齡化的速度,從發達國家的老齡化發展現狀來看,是先富后老,而我國卻恰恰相反,老齡化對我國的經濟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老齡化的人口數量比較大,發展的速度也比較快。人口在低速發展的階段,老齡化的問題就比較突出,由于我國人口數量龐大,在前期受到計劃生育政策因素影響,在人口的增長率相對比較低,這就加快了老齡化的程度。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并不是最嚴重的國家,但是從諸多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速度來看卻是最快的。并在老齡化人口分布方面呈現出東西部不同以及城鄉差異顯著的特征。

        (二)我國人口老齡化對養老產生的影響

        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對養老也產生了諸多影響,在人口老齡化加重的同時,必然會加大家庭養老的經濟壓力。而我國的農村主要是家庭養老的方式,人口老齡化數量比例的加大,使得老年人的撫養比例也在進一步增加,這對我國養老保障發展就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人口老齡化對養老帶來的影響,在農村的養老方面體現的尤為明顯,人口老齡化加劇使得撫養比也不斷的上升,這就會造成勞動力的大幅減少,從而使得勞動成本愈來愈高,人口結構的劣勢在這一發展形勢下就有著明顯的呈現。

        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出現對養老產生的影響還體現在家庭養老功能的減小層面。尤其是對于一些經濟不很發達的地區,傳統的家庭養老的模式難以為繼,子女對老人的贍養責任也會進一步加大,老年人的養老生活每況日下。老齡化的背景下,社會養老的問題也更加突出,在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使得我國各個地方的養老問題也比較復雜化。

        另外,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在家庭養老精神壓力方面也不斷加大。農村的老年人數量在近些年不斷增長,這就造成了青壯年勞動力到城就業的人數大大增加,在農村的規模就會相對減小。空巢老人的社會現象就在這時候鮮明呈現,尤其是獨居老人的比例在不斷加大,對家庭結構也會產生影響,家庭養老的功能就會進一步減小。經濟迅速發展的環境下,勞動力大量的轉移,老年人的身體以及心理的健康問題比較突出,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于是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精神問題。

        三、人口老齡化下養老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人口老齡化下養老現狀分析

        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在2000年開始的,根據當時的數據顯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比例已經占到10.2%,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比例已經達到7.1%。到了2009年的時候,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人口是1.67億人,在占比上達到了12.5%,65歲以上的老年人占比8.5%。到2015年大規模的退休潮就加劇了養老的困境,養老體系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雖然與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如日本、歐洲相比,中國老齡化問題出現時間不長,但近幾年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一方面中國人均壽命不斷提高,同時由于中國實行的相關政策,導致年輕人口增長速度一直低于自然增長速度,在這兩個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中國面臨的老齡化問題更加嚴峻,很多人稱之為“銀潮”或是“人口海嘯”,中國老齡化問題已經引發全球關注。

        從加劇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的相關因素來看,主要體現在幾個層面,首先就是人口平均壽命延長了。從改革開放后,我國的人口死亡率大大降低,人的平均壽命有了延長,其中60歲以上的男女年齡性別死亡概率的下降幅度比?^大,在速度上也比較快。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加重的同時,也對我國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提出很大的挑戰,主要就是養老基金的缺口在進一步加大。從全口徑的層面來看,如果是依照著退休人員每年以6%速度遞增的情況來看,養老金的缺口將相當于我國年國民經濟總收入的四分之一,這一缺口是比較大的。在另一方面,我國的農村正式社會養老保險的重要性也會進一步加大,同時對醫療資源以及公共服務的需求方面也會進一步加大。

        (二)人口老齡化下養老存在的主要問題

        1.養老模式的發展問題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養老在當前面臨著諸多層面的問題。我國的養老模式主要分為三個,也就是家庭養老模式和社區養老模式以及機構養老模式。在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的同時,每種養老模式的發展過程中都面臨著一些問題。其中的機構養老模式的發展中,老年人需要的服務都是通過專人進行負責的,這就需要有足夠的經濟支持。老年人的資金來源則主要有親人提供以及自身存款和國家補助幾種方式。從養老機構角度來說,也有著不同的類型,有公辦福利性養老機構,還有公辦養老機構等。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養老機構,在面對當前人口老齡化加劇的時期,在服務的質量以及環境等方面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足,資金的不足以及專業服務人員的缺乏等,這些都是比較突出的養老問題內容。

        第四,加強養老服務人才的專業化培訓。養老機構當中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工作人員的專業性要加強提升,在對基礎設施完善建立的同時,服務效率以及水平得到了提高,才能真正有助于養老困境的突破。這就需要當地政府和高校能展開合作,在養老服務人才的培訓方面進行強化,擴大對醫療以及護理和心理咨詢專業的大學生進入到社區等提供養老服務的數量,在服務隊伍的穩定性方面,以及留住人才方面要加強重視。充分重視對老年人的照料管理,對大規模集體式照料的方式要加以改善。加強養老服務志愿者隊伍的建設工作實施,積極擴大志愿者的隊伍等,監督養老管理以及服務人員的工作規范化開展,對老人的服務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第五,加強子女孝道教育和互助養老措施實施。為能保障養老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就要充分重視對子女的孝道教育,子女要能主動承擔其贍養老人的責任和義務,陪老人散步聊天,注重老人的精神生活。老人的自我養老也比較重要。老年人能儲蓄相應的財產用于養老,在財產資源的分配方面要合理化,這樣能為子女減輕經濟壓力,對自身的生活品質也能得以保障。在互助養老的構建層面要加強重視,增加互助養老點設施建設投入,養老互助點的作用要充分發揮,這樣就能大大減少養老的成本,對老人的生活樂趣也能得到有效的增加。或者是通過互助協會的建立,為老年人提供服務。注重對老年人互助保障機制的完善建立,對互助養老點的內部建設工作要妥善實施。

        第5篇:人口老齡化造成的影響范文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 養老保險

        【中圖分類號】F840.67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口增長速度也逐漸減慢,死亡率以及生育率開始下降,由此導致新世紀全球出現“人口老齡化”現象。而我國由于執行計劃生育政策,人口老齡化的速度遠超歐美等國。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其對我國的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如導致家庭負擔增重、離休費用增加以及促使養老保險管理方式的轉換等。

        養老保險作為保障社會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為了減少退休人員和在職人員的工資差距,更重要的是為了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員日常生活,穩定社會。但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也使城鎮養老保險出現了給付困難和資金籌集困難等情況,人口老齡化對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挑戰。

        我國人口老齡化成因及特征

        人口老齡化過程是社會的一種必然現象,同時也是人類發展到一定程度所引起的必然結果,聯合國及各國對人口老齡化的劃分標準及含義都有一定的界定。

        人口老齡化,是60歲或者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比例不斷攀升,并且達到一定水平時的人口結構狀態。1956年聯合國制定了《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后果》,研究中關于老齡人口有明確的劃分,在一國范圍內,65歲以上老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的7%以上時,即進入了老齡化。據調查,2012年我國大陸城鎮人口約為7億人,鄉村人口約為6億人,分別比上年提高了52.6%和47.4%,全國出生率12.10%,死亡率僅僅為7.15%,自然增長率4.95%,由此可見,老齡化趨勢在不斷增強,并逐漸成為一個全球化問題,且世界范圍內對人口老齡化的劃分標準也在不斷耦合。

        影響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人口政策層面,主要有出生率下降、人均壽命的延長、人口的遷移等因素。首先,出生率下降會導致人口老齡化。多年實施計劃生育的人為干預給我國生育率帶來了重大影響,從而使人口結構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其次,人均壽命的延長也會導致人口老齡化。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營養素質也得到提高,同時醫學技術以及醫療服務的不斷發展,使個人壽命得到延長,人口死亡率降低;再次,人口的遷移也會造成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多的西部人口向東部及沿海地區遷移,間接導致了地區性人口老齡化態勢。

        我國人口老齡化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呈現出一系列明顯特征,表現在多方面。首先,老齡化人口絕對數量大。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口年齡80歲以上的迅速增加,幾乎占到全部老年人口的25%左右,80歲老年人口增長速度是總人口年增長速度的33倍,由此可見,我國老齡化人口絕對數量較大;其次,老齡化人口增長速度快。預計在本世紀前50年中,我國人口老齡化將經歷起步、發展以及高峰的發展過程。我國的人口增長率已經趨于平穩,但是未來時間里,我國老年人口將呈現自然增長態勢;再次,老齡化人口區域性嚴重。由于城鄉經濟水平存在差異,城市老齡化的發展速度遠遠快于農村,農村老齡人口的進程比較慢,但是老年保障制度與城市相比比較落后,而較西部地區而言,東部地區老齡化進程較快,呈現較為嚴重的區域性。

        人口老齡化趨勢下我國養老保險發展探討

        在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背景下,要促進養老保險的發展,就必須在尊重我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態勢的不斷發展和基本特點,主要從退休制度、提高勞動力價值以及對養老保險資金進行投資等方面推進。

        加強離退休制度彈性,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資源。從社會保障角度分析得知,法定退休年齡直接關系三方面利益,即國家、企業和個人,而對于養老保險這一政策而言,國家財政是支付社會養老的重要來源,延長退休年齡能獲得較為充足的養老保險資金,從而能支付社會養老所需資本,以此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因此,必須完善離退休制度,增加其制度彈性,結合三方利益,適當延遲退休年齡,這也是西方國家所普遍奉行的制度。我國應科學預算延遲老年人退休年齡,不能強制且盲目,要結合實際發展水平制定逐漸放緩且有彈性的措施。同時,在相關政策規定內,為充分發揮老年人個人價值,有效利用老年人人力資源,國家還應制定鼓勵老年人就業的措施,使其能再次就業,從而推動老年人在業余時間發揮自身社會價值,增強社會認同感和自信心,也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減輕社會及家庭負擔。

        正確認識人口老齡化,提高自身社會價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下,老年人要對人口老齡化現象進行正確認識。老年人不僅需要社會的撫養,同時還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對此應正確認識。在中國有很多老年人雖然年齡上呈現老的趨勢,但是依然注重自身社會價值的實現,投身于社會各個行業之中。老年人在生活和工作實踐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知識及社會經驗,同時具有較高的威望及品德,對于社會來說是一筆可貴的財富。尤其在經濟條件較為發達的地區,這種現象更為常見。對于我國來說,針對老年人的行為特點,可以開展適合老年人的第三產業,讓老人積極參與到這些活動中。

        加強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力度,充分發揮養老保險作用。要想提高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水平,就必須實現養老基金的增值和保值,只有這樣才能在少增加或不增加國家、參保人負擔的前提下維持持久的養老資金支付能力。我國應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規范養老基金投資,通過成立非政府部門監管的基金運營機構來監督和加強指導資金管理,一方面能保證資金增值,另一方面增強資金安全性。我國出臺了一系列養老保險政策,全力推進養老服務行業發展,推動養老保險產業的發展,如保健行業中常見的哈藥股份,醫藥行業中的中新藥業,醫療行業中活躍的尚榮醫療和魚躍醫療等。除此之外,如果我國養老保險能夠實現長期累積投保人個人賬戶資金,并將其投入到社會市場運營當中,既能解決我國因人口老齡化增長帶來的基金支付問題,還能實現基金增值。

        (作者為貴陽中醫學院教授)

        【注:此項目為“貴州苗族醫藥發展及其歷史地位研究”(項目編號:042140037)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張翼:《人口轉型與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國可能從日本吸取的經驗與教訓》,《河北學刊》,2012年第32期。

        ②徐高峰:《發展養老保險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以杭州市為例》,《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年第31期。

        第6篇:人口老齡化造成的影響范文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 經濟增速減緩 普享金計劃

        一個完美的普享金計劃,不但能夠促進我國經濟健康快速的發展,還能有效的減少因人口老齡化給我國帶來的負面影響,豐富普享金的各項政策,放寬平臺,并鼓勵全國各階層的人們參與普享金的政策當中,不斷的完善普享金計劃,進一步改進退休制度,加大計劃和政策的執行力,促進普享金體系的全面改革,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有效的經濟保障,實現人民、社會與國家的共同發展。

        一、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成因及影響

        所謂的人口老齡化,也就是全國人口老年人的比率相對較高,并呈現著逐年持續上升的階段。人口老齡化的成因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出生率在持續的下降,而人口的死亡率在先進的醫療水平提高的基礎上得到了下降,這也是導致人口老齡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對于當前時展而言,人口老齡化的界限年齡普遍在60歲及以上,只要這個范圍年齡的人超過了全國總人數的標準比例,就意味著這個國家處于人口老齡化階段。

        人口老齡化是證明這一國家在醫療水平上的進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國家經濟的發展等問題,而我國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是男性60周歲、女性為50周歲或55周歲,由于勞動者隨著年齡的增加,喪失了相關工作的勞動力,也就無法保證正常的生活來源,而國家就會針對這種人群制定相關的普享金計劃,確保老年人群能夠擁有一個健全的保障體系,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增長,勞動力年齡結構發生了變化,完全影響到了我國經濟問題,由于老年人無法參與到實際的勞動市場中,而社會中主要的勞動力范圍在逐漸的縮小,就會造成社會生產效率降低,經濟發展速度緩慢,因此,國家需要針對這個問題制定合理的普享金計劃,來減少因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產生導致經濟減緩的問題。

        二、我國普享金政策的現狀

        我國的養老保險是國家給與我們的一種普惠的福利,這也是全球每個國家都有確立的社會保障制度,各個國家都會根據當代社會發展的現狀,考慮到社會的整體結構及其他影響因素而制定的。普遍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要求了每個企業單位及個人都要參與其中,并對于符合要求的人群進行相應的福利供給。

        我國是一個老齡化比較嚴重的國家,由于本身的人口就非常多,這樣就導致需要享受普享金的人也在增加,而需要供應普享金的年限也在逐年的增加,這就需要我國支出相對來說非常龐大的金額,而我國關于普享金的計劃及政策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對于不同企事業單位及工種來說存在著不同的普享金政策,這也就形成了很多政策性矛盾,而普享金計劃的不完善就會導致我國經濟增速的問題逐年減緩,影響了我國經濟可持續的健康發展。

        三、正確面對人口老齡化,制定合理的普享金計劃促使經濟增速

        (一)實現我國普享金制度的改革

        對于我國而言,養老保險的制度是針對于事業單位來說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國有企業單位,對于私營企業來說實現普享金制度雖然也是存在的,但是大部分的私營企業還沒有將這項政策執行下去,從這就能看出我國的普享金制度在最初的實施中就存在著問題,國家應該根據我國企業單位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現狀進行全面的考察,加大對普享金計劃的實施力度,拓展普享金受益人的范圍,并實現普享金制度的平等性,削弱收益不均的差異性,實現普享金計劃中首要任務的體質改革。

        (二)完善退休制度

        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的不斷增多,這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對于勞動市場而言,過早的退休減少了有效的勞動力,再加上我國新一代年輕人的數量普遍偏低,有效的勞動力人口滿足不了當前的勞動市場需求,這也就造成我國經濟增速的減緩。我國政府應該正確的認識這個問題,并不斷的完善企業退休的制度,隨著人均壽命的不斷延長,可以推遲相關的退休年齡,減緩勞動市場的需求的壓力,并鼓勵市場資源中勞動力的滲入,據可靠調查指出,美國的人口老齡化一直處于非常低的范圍當中,主要原因就是美國在移民政策上做出的良好成績,利用移民政策的放寬,可以讓世界各地的有效勞動力涌入到國家,并促進勞動市場與需求的平衡,這也就延緩了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國可以根據當代經濟發展的現狀借鑒他國成功的經驗。

        (三)豐富普享金政策的多樣化

        面對于人口眾多的我國來說,結構復雜且不平等的普享金制度已經不能滿足于當代經濟發展的要求,更加不能滿足于大范圍老齡人口生活的需求,這也就不能給與眾多老人實現經濟保障,因此,我國可以在普享金的政策上,實現多種并能夠滿足于當前社會現狀的普享金政策,開放普享金的政策要求,讓社會中更多的平民階層及生活收入較低的人群都能參與進來,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普享金計劃,以此來滿足于不同需求的人們。國家和政府應該大力加強普享金計劃的執行力,以“以人為本”的計劃為方針,以符合國家經濟發展的現狀為戰略,以促進我國經濟增速為目標,多方面共同考慮制定一個豐富的普享金政策,削弱因人口老齡化導致的經濟增速減緩問題的出現。

        四、結束語

        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是當代非常嚴峻的問題,這一問題的出現影響著各類問題的出現,特別是大大減緩了我國經濟的增速問題,我國政府應該針對這一問題制定一個健全完善的普享金計劃,并加大普享金計劃的執行力,放寬普享金的各項政策,進一步的完善退休制度,實現普享金制度體質的改革,削弱制度的不平等性,實現普享金計劃的科學合理性,并要滿足于當展的需求,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熠.人口老齡化、經濟增速減緩與普享金計劃[J].財經研究,2014,(3).

        第7篇:人口老齡化造成的影響范文

        【關鍵詞】四川 農村人口老齡化 效應 政策

        前言

        人口老齡化指的是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1}

        人口老齡化是現代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產物,發達國家諸如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加拿大等都先后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的階段。隨著經濟發展,社會服務業水平的提升,人類平均壽命延長,人口凈增長率下降,那么最后的結果必然出現人口老齡化現象。我國與其他國家一樣,現在已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2012年7月10日,全國老齡辦最新人口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末,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8499億。同期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撫養比(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負擔的老年人數)為19.67%。按照人口學公認的界定標準,中國已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2}

        四川作為我國的農業大省,與其他省份相比較,人口基數大,農業人口所占的比重較大,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根據四川省統計局的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省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3644450人,占16.97%;15~64歲人口為57966205人,占72.08%;65歲及以上人口為8807545人,占10.95%。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5.68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2.18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50個百分點。3四川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可以追溯到1997年,該年度四川65歲以上老人達到7%,而同期四川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僅600美元,與發達國家到達人口老齡化時人均生產總值1萬美元比較,差距巨大。

        一、四川人口增長趨勢與農村老齡化特點

        (一)四川人口總體呈現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特點

        2000年以來,隨著四川省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婚姻觀和生育觀進一步發生轉變,加之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和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我省人口死亡率逐漸下降并基本穩定,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已呈逐年下降的趨勢,進一步鞏固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型人口再生產類型,人口控制在低速增長的水平。(表1)

        資料來源:根據人口普查《四川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2005年四川省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和歷年人口變動抽樣調查資料、1%人口抽樣調查和人口變動調查數據推算。

        (二)城市化帶動農村青年遷移,農村老齡化率上升

        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城市化率的提高,城市與農村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大量的農村青年人口不斷流入城市打工謀生,老人和兒童留守農村的現象非常突出,大量青壯年人口外遷,對全省人口年齡結構也有非常大的影響。據2008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資料,推算四川凈外出人口(流出—流入)約680多萬人。在外出半年及以上人口中,16~44歲青壯年占79.2%,而60歲及以上人口僅占2.8%。與此相對應,越來越多的家庭將面臨著老年人口的養老問題。隨著四川的城市化率不斷提高,相應地,四川農村的老齡化問題日漸突出。四川省的城市化率從2000年的26.7%提高到2011年的41.3%,同時,鄉村人口從6034萬減少到了4683萬。

        資料來源:《四川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2005年四川省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歷年人口變動抽樣調查資料、《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1》。

        (三)農村老齡人口比重進一步提高,老人撫養比不斷攀升

        從2000年到2009年,四川65歲以上老人比例從7.67%上升到12.49%,老人撫養比從2002年的14.21%增長到2009年的18.18%。

        資料來源: 《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各期。

        四川農村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和撫養比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10年四川人口數量高達880萬人,位居全國第二,在經濟欠發達的條件下出現的人口老齡化必將對我省的經濟發展造成極大的威脅,妥善解決老年人口的社會保障問題和提高健康服務水平,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二、四川農村人口老齡化的影響與效應

        全省農村人口老齡化的步伐不斷加快,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人口生育水平下降,少兒人口比重不斷下降,使得老年人口比重逐年上升。二是隨著近年來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也在提高,人口預期壽命普遍增長,使老年人口數量不斷攀升。三是大量青壯年人口外出務工,對全省人口年齡結構的影響也非常巨大。四川農村人口老齡化會帶來以下影響與效應:

        第8篇:人口老齡化造成的影響范文

        自2000年中國步入老齡化國家以來,老年人口開始呈現快速上漲趨勢。截止2013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2.0243億,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13161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的9.7%,比上年增長了0.6個百分點。并預計到2055年老齡人口達到最高峰值,約為3.4億人。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正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

        (一)老年人口規模大,老齡化趨勢顯著

        中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人口規模較大。雖然目前人口增速緩慢,但在巨大的人口基數影響下,老年人口規模日漸龐大;伴隨著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增長模式,中國的老齡化趨勢也將日益顯著。杜鵬等(2005)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百年發展趨勢做出預測,得出從現在到2053年是人口老齡化的快速增長時期,2055年預計老年人口將達到3.4億,達到最高峰值,在本世紀的后半葉則是在波動中緩慢增長。

        (二)老齡化地區差異顯著

        一般來說,人口老齡化水平與經濟發達程度密切相關,經濟越發達的地區人口老齡化水平越高。但由于中國區域經濟不均衡發展態勢較為嚴重,人口分布與經濟發達程度的正向相關趨勢并不顯著,因而中國老齡化的地區分布不能簡單的以經濟發達程度的區域劃分作為依據。從總體區域分布來看,東部人口老齡化程度要高于西部地區,但部分人口較為密集的中部省份,雖然經濟不及東部地區發達,但人口老齡化程度卻明顯快于東部地區,呈現“未富先老”的局面。依據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可以看出,中國人口老齡化在地域上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即中高度老齡化地區、初始階段老齡化地區和未進入老齡化地區。其中,中高度老齡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重均在10%以上,這部分地區除江蘇、天津外,其余都為中部人口較為密集地區;我國大部分省市所面臨的均為老齡化的初始階段,老年人口比重在7%―10%之間;只有新疆、廣東、寧夏、四地的老年人口比重低于7%,并未進入老齡化。

        (三)高齡人口持續上升,老齡化形勢復雜

        與其他步入老齡化的國家相比,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形勢更為嚴峻。伴隨著老年人口數量的不斷上升,高齡老人的數量也在快速提高。2009年至2010年,60―79歲之間的老年人口增速出現了下降,而自2001年以來8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卻一直保持增長態勢。據《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顯示,到2025年之前,中國高齡人口將持續保持年均100萬的增長態勢。

        同時,伴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老年人失能,患病的比例也在增加。2013年失能老年人口已達到3750萬人,而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數已突破了1億人大關。據對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身體健康狀況抽樣調查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高齡老人的身體健康程度明顯降低,出現病患以及失能的比例也大大高于低齡老人。隨著年齡的上升,處于健康或基本健康的老年人比重大大下降,而身體出現病患、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比重卻有了大幅度上升。

        二、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現狀

        (一)養老產業發展滯后,存在較大空白

        2013年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共計4.3萬個,床位474.6萬張,與快速增長的老年人數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據統計目前老年人口年消費已達1萬億元,而全國老齡委調查的數據卻顯示,國內每年為老年人提品的總價值不足1000億元,與老年服務相關的醫療、生活休閑、復健用品等相關行業存在研究不足,涉及老年精神消費的教育、旅游、金融等行業更是存在較大空白。目前階段,國內相關的養老產業也主要是局限于養老設施方面。同時,受多方面條件制約,養老產業的市場化程度較低,民辦機構的運營面臨較大困難,這也使得部分意圖進入養老產業的資本望而畏怯,造成了養老產業發展較為滯后的局面。

        (二)養老設施區域分布不均,資源利用率較低

        依據中國民政統計年鑒中對各地區老齡事業單位數的統計可以發現,區域養老設施分配不均衡現象較為嚴重(表1)。老齡事業單位的區域發展分布缺乏國家統一的宏觀調控。以老年人口比重均低于7%的新疆、兩地為例,二者均屬于西部經濟較為落后地區,同時人口老齡化程度也較為相近,但老齡事業單位的分布卻存在著明顯差距。新疆老齡事業單位數為236個,在全國位于首位;而的老齡事業單位卻僅有兩家。此外,人口老齡化最為嚴重的重慶市,其老齡事業單位也僅有36家。區域之間養老設施同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巨大不匹配,一方面會造成部分地區養老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存在大量閑置現象;另一方面,確實存在巨大養老需求的地區,又會因為缺乏資源從而阻礙了養老產業的快速發展。

        三、日本養老產業發展的經驗借鑒

        2011年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其國家總人口的23.39%,居世界第一。作為亞洲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日本的人口老齡化程度非常嚴重,但在老齡化日趨嚴重的影響下,日本的養老服務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居世界一流水平。在龐大的老年人口市場的吸引下,日本逐漸形成了政府、企業、非盈利組織的養老設施為核心,老年住宅、老年金融、家政服務、福利器械用品、化生活服務等并存的養老產業格局。

        首先,在養老設施的建設上,除政府外,企業和非盈利組織均可以建設養老設施。但其區別在于政府所提供的只是基本保障;非盈利組織則主要針對一些無收入來源的、有認知障礙等的特殊群體;而企業則是依據中等收入及以上階層的老人對生活品質等的要求建立的商業化養老設施。同時,依照老年人所需的服務類型,日本將養老設施分為短期居住型、長期居住型、療養型、健康恢復型等多種類別,以滿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并頒布《老人福祉法》規定,65歲以上老人可使用社會醫療保險入住養老設施。

        其次,日本也將與養老相關的部門產業定位未來的經濟增長點,通過搶占先機,參與國際競爭。2010年,日本將“醫療和看護產業”劃歸為國家戰略項目,并將針對居家養老的“上門看護”服務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以世界各地的中高端客戶為目標群體,重點投資發展跨國醫療服務,放寬“醫療簽證”,在機場周邊開設24小時醫療機構,為周邊國家人事赴日體檢提供便利。在老年房產行業,日本重點發展兩類房產,一類是環境優美、配套以醫療、生活、娛樂等設施的休閑療養型地產;另一類是為方便高齡人群使用的,配有一些列看護設備、無障礙設施及安全警報裝置等的看護型地產,這兩類項目都圍繞著老年人的切實需求,獨具養老特色。此外,日本旅游業也將老年人口列為重要客戶群體,為老年人設計了專門的旅游項目、商業項目等,以滿足老年人的精神化需求。

        四、我國區域養老產業發展模式探究

        由于我國各地區人口老年化程度有所不同、經濟發展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而在面對養老問題上,應根據不同地區特點,采取不同的養老產業發展策略。

        在以廣東為典型代表的經濟較為發達,但人口老年程度并不顯著的地區,養老產業的發展雖不是迫在眉睫,但也需未雨綢繆,做好未來大量老年人口出現的準備。這些地區應充分發揮其先進的科研優勢,加大對老年看護設備、復健用品、高端生活用品等的研發力度,走科技化養老產業之路。同時,還應遵循政府的積極引導,完善養老體制改革,堅持養老產業的市場化和產業化,一方面能為積極應對未來人口的老齡化,另一方面也能為廣東省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

        在、新疆、青海等漸老未富地區,人口老齡化程度并不顯著,經濟也較為落后。這些地區的養老產業發展應以基本的養老服務設施為基礎并配套以養老醫療服務等。由于地處西部少數民族積聚地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國家財政的支持是這些地區發展養老產業的基本保障。同時這些地區均處于較偏遠地區,醫療衛生條件也較為落后。因而政府在建設基本養老設施的同時也應加大對醫療衛生事業的財政支持力度,促進醫療衛生改革,為老年人口提供基本保障。政府應充分發揮其宏觀調控的職能,在幫助這類地區建設老年基礎服務設施和醫療衛生事業的同時,注重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以老年人口的需求為前提,合理建設,兼顧公平,提高養老設施的實際利用率。

        在湖南、四川、重慶等未富先老地區,人口老齡化程度十分嚴重,經濟發展并不十分發達。受自然環境的影響,這些地區的居民生活較為安逸,人口壽命較長,因而老齡化嚴重。同時由于地處中部,經濟發展制約因素較多,造成了較為落后的局面。但由于老齡化現象較為嚴重,單純依靠政府投資的養老設施難以滿足不斷增多的老年人口需求。因而以政府為主導,鼓勵多種資本進入的養老產業發展模式是這些地區的首選。政府制定政策、法規等,一方面鼓勵進入養老產業的民間資本,為其提供優惠政策;另一方面也對這些養老產業的發展做出合理規范,引導資本的合理運營,實現良好的市場化運作。

        我國大部分地區人口老齡化程度正逐步加深,同時經濟也在逐步增長。這些地區代表了我國現階段人口老齡化和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政府對于這些地區的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已日漸完善,醫療衛生條件也基本滿足居民要求,但巨大的老年消費需求仍得不到滿足,主要體現為個性化的養老服務、老年精神需求等。在此局面下,發展以不同老年消費群體為對象的多元化養老產業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些地區在發展養老產業時,首先應完善基本的養老設施建設以滿足大部分老年人口的養老需求,同時還應以不同收入的老年消費人口為對象,為其提供特殊養老需求。如建設配有醫療、娛樂等為一體的老年公寓,提供社區上門養老服務,開發老年旅游項目,設計以老年人為主體的金融理財產品等,以滿足新時期老年人群不斷上升的精神生活需求。

        參考獻:

        [1]杜鵬,翟振武,陳衛.中國人口老齡化百年發展趨勢[J].人口研究,2005(6)

        [2]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R].中國社會科學院,2013

        [3]田香蘭.養老事業與養老產業的比較研究――以日本養老事業與養老產業為例[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4]王土貴.廣東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J]. 生產力研究,2011(8)

        [5]王娜.人口老齡化現狀、發展趨勢及對策分析[J].發展論壇,2014(3)

        [6]李余,詹懿.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發展的實證關系研究―以四川為例[J].統計與決策,2013(11)

        第9篇:人口老齡化造成的影響范文

        人口老齡化的定義是年輕人口減少、老年人口數量增加的趨勢,一個地區隨著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人口生育率、死亡率陸續下降帶動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所以人口老齡化與社會經濟發展是息息相關的。目前,成都市人口老齡化不僅呈加速發展趨勢,還呈現出高齡化越來越明顯的趨勢,對本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也越加深刻。

        2.國內外研究現狀

        2.1國外研究現狀

        首先掀起了對老齡化研究的序幕的是剛進入工業社會后的法國,是由于成為西歐國家中生育率持續下降老化最顯著的國家。

        人口老齡化研究最早一般是從老年人口群體特征的現狀探討為出發點,針對老年人自身的問題如生理、心理和社會角色等方面展開論述,主要是研究老年人面臨的實際問題及相應對策,以此為基礎逐步形成了后來的人口老齡化理論。其中首次提出了“人口老齡化”這一概念的是在Pearl(1940)發表了《人口的老齡化》一文中。

        而從經濟學角度對老齡化問題的研究興起是從二戰以后。1956年,聯合國出版了《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影響》,文中闡述了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2.2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研究老齡化其實開始得很早,我國兩千年前的《素問?上古天真論》,就是研究人的衰老和抗衰老問題的老年學說。隨著我國步入老齡社會,國內對老人問題的研究逐步加強。中國老齡問題研究主流之一是以人口年齡結構和人口學為基礎的研究。20世紀80年代后,我國老年社會學作為新興的社會學分支異軍突起。老年社會學有其獨特的研究范圍和對象,老年社會學主要是研究同社會學的聯系。當今老齡問題研究的主流是“積極老齡化”問題。

        3.成都市人口老齡化現狀

        成都,簡稱“蓉”,別稱“蓉城”,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自古以來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所以分析人口老齡化對成都市經濟發展影響有重要意義。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成都市65歲及以上人口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增長52.47%,為136.43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也由7.96%增加到了9.71%。

        雖然成都市的老齡化水平比四川省10.95%低1.24%,但相比全國平均水平8.87%高出0.84%。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未來10年成都市將進入人口快速老齡化階段。根據成都市統計局分析指出,成都市55-64歲的人口有160萬人,而未來十年平均每年將有16萬人進入老齡人口,預計2020年成都市老齡化水平將突破15%。快速發展的人口老齡化,必將帶來一些新的矛盾和壓力,對成都市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出新的挑戰。

        4.成都市人口老齡化特點

        4.1人口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雖然我國人口總量仍在增加,但自然增長率呈下降趨勢,從1990年的6.7%。降至2012年的0.1%,有關資料顯示,成都市65歲及以上人口早在2001年占總人口已達到8%,年齡結構已向老年型轉變,進入老齡社會。成都市老齡人口在不斷增長的趨勢下還呈現出了高齡化趨勢。而人口老化的必然結果就是,死亡率呈上升趨勢,出生率呈下降趨勢,自然增長率遞減甚至出現負增長。可是例如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65歲及以上老齡人口比重由5%上升到7%,一般需要歷經幾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時間。

        表1

        單位1978198019902000201120122013

        出生率%10.311.213.19.69109.04

        死亡率%66.16.46.64.69.96.33

        自然增長率%4.35.16.73.14.50.12.71

        4.2老年人口數量大

        四川省65歲及以上人口為8807545人,而成都市老年人口占四川省15%左右。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歲的少年兒童人口比重下降5.49%,65歲及以上老齡人口的比重上升1.75%。可見成都的老年人口數量龐大。(表2)

        由表3可以看出從80年代到2000年,成都的人口年齡結構中少年組的變化趨勢最為明顯,從30.26%降低到2000年的16.43%,兩個數據比較而言,后者約是前者的50%。一方面是總人口的持續增長,另一方面是出生人口數量的減少,一升一降使得少年組的比例下降最顯著。通過圖3可以看到的是作為主要勞動力的中年組的人口所占比例正處在一個緩慢增長的時期,在逐漸達到峰值后,很有可能會是勞動年齡人口總量的下降,這都表明了我國的“人口紅利”窗口期所剩時間已然不多。一個城市正常的人口年齡結構中按國際標準,60歲以上人口應低于10%,而65歲以上人口應低于7%,而截至2014年底,60歲以上人口已突破20%,成都市內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近14%。

        表2

        年別項目 2000年2010年

        總人口規模(人)1124427214047625

        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人)8948201364348

        65歲及以上人口所占總人口的比例(%)7.969.71

        表3

        年別年齡段所占比例1982年2000年

        1―14(萬人)30.26%16.43%

        15―64(萬人)64.71%75.61%

        65歲及以上(萬人)5.03%7.96%

        4.3成都市人口老齡化進程滯后于經濟發展水平。

        由于我國大部分地區生育率下降都是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而其實施導致的生育率下降具有超前于經濟發展的特點,在成都,這一特點表現得更為明顯。值得關注的是,2001年,成都市人口年齡結構已經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轉變,進入老齡社會。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成都市人口老齡化水平比全國平均水平8.87%高0.84個百分點。未來10年成都市將進入人口快速老齡化階段。而2012年,武漢市生產總值(GDP)為8003.82億,人均生產總值(GDP)79079.75元,成都市生產總值(GDP)為8138.94億,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卻只有56836.17元,換句話說,成都市的人均生產總值要依靠大量人口支持。所以說,成都市快速的老齡化進程是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大環境下進行的。而隨著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也會隨之加重老齡化的進程與經濟發展不同步的矛盾。

        5.人口老齡化對于經濟發展的影響

        5.1對于勞動力供給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會直接導致主要勞動力比例的下降,造成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從而影響著就業結構的變化,沖擊著經濟發展。同時,老齡人口的再就業也會影響青年勞動力的就業,由此人口老齡化也會加劇日益增長的應屆大學生和就業崗位有限的矛盾。

        5.2對于消費結構的影響

        人是消費的終端,不同的年齡結構對于消費結構也是不同的。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社會將會由生產性社會向消費性社會轉化。因為老年人口主要是消費人群。而同時更多的生產成果用到消費上,使得社會和家庭的撫養負擔加重這,也會造成再生產投人的減少。

        5.3人口總量的持續增長

        隨著經濟發展,老齡化進度的加快,成都市即將面臨勞動力減少的尷尬,成都市多年以來經濟的快速增長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有利的人口結構以及充足的勞動力數量,而面對即將到來的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減少,如何妥善地使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必然成為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老齡化問題提高了社會負擔的系數(勞動人口與被撫養人口的比例),也同時影響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6.針對成都市人口老齡化現狀的對策及建議

        6.1建立健全養老保障制度

        6.1.1進一步擴大養老保障覆蓋面,建立新的農保模式,解決農村養老問題。

        對于成都而言,應該統籌城鄉,先行先試。成都市就此可以大膽探索充分發揮創新實干精神。也可以學習類似《珠海市農民和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過渡辦法》的相關文件,在全市開始建立健全農保制度。

        6.1.2倡導個人家庭養老。

        四川省的經濟水平決定在現階段還需要繼續提倡家庭養老,特別是在農村,繼續發揮家庭養老功能,提倡健康的養老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傳統優良品德的養老體系尤其重要。

        6.1.3建立健全城鎮社區老年服務體系。

        在城鎮,考慮日益增長的老齡化趨勢,應建立健全老年人服務體系,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陪伴、護理、緊急救護等各種服務,并為老年人群學習、文體等社會活動的需求提供條件。

        6.2提高老年人口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貢獻和作用

        老年人中仍有很大一部分是有體力,有知識,有經驗的高素質人才,充分發揮老年人力資源,可以一部分化解家庭社會在養老方面的矛盾,把他們的“余熱”變成社會財富,促進經濟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可相對延長退休年齡。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韩国产第一区 | 日韩一区二区跑去四区 |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 | 亚洲伊人久久久综合 |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 亚洲视频五月天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