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預防醫學重要性范文

        預防醫學重要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預防醫學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預防醫學重要性

        第1篇:預防醫學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 益氣活血;放射性肺損傷;中醫藥療法

        放射性肺損傷(RLI)是胸部惡性腫瘤(肺癌、食管癌、縱脯腫瘤等)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后所出現的并發癥,因其發生率高、治療困難和危害性大而成為臨床一大難題。中醫學者普遍認為其病因病機當屬熱毒內侵、灼傷肺絡、傷津耗氣、血絡瘀阻。筆者以益氣活血為主,在不同時期辨證配合養陰潤肺、清熱解毒、補肺防治RLI,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1 放射性肺損傷發病機理及防治研究現狀

        肺癌的發病機理為痰濕凝聚、毒熱內結致肺臟功能失調、氣滯血瘀,為正虛邪實之表現。“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不足是肺癌發生的根本原因。腫瘤形成后,由于其生長、發展的速度超過了正常組織,消耗了機體大量正常組織賴以榮養的氣、血、津、液,引起正氣的進一步損傷;肺癌血瘀與正氣不足并非獨立存在,而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兩個病理機制。“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虛不行血、氣不攝血或統血則成為瘀血之原因。而血瘀形成之后,有形之物阻滯經絡,使五臟六腑賴以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經氣無法正常傳遞,導致臟腑功能紊亂,表現為正氣內虛之象。正氣虛可導致瘀血內存,瘀血又進一步損傷機體的正氣,兩者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機體免疫力低下是肺癌發病的主要原因,免疫力低下,免疫監控功能失調,癌基因發生突變,形成腫瘤。免疫力低下加速腫瘤的發生、發展與轉移。肺癌患者高凝狀態、多血栓,血栓形成參與腫瘤的進展、血管生成和轉移。活血化瘀藥物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的高凝狀態。但腫瘤患者應用活血化瘀藥物后是否增加腫瘤轉移目前尚有爭議,有學者認為與活血化瘀藥物的應用劑量和相關配伍藥物有關。活血化瘀藥物的劑量超過正常量的2倍以上有增加轉移的可能,與清熱解毒、軟堅散結、攻毒化痰藥物配伍有增加轉移的可能。如何解決活血化瘀藥物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益氣藥物有其獨特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益氣藥物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腫瘤轉移,調節機體內分泌功能,增強骨髓造血及免疫功能。因此,益氣活血藥物即能治療肺癌患者的高凝狀態,又能減少轉移,起到相輔相成作用[l]。

        一般認為,RLI病因病機當屬放射線熱毒內侵、灼傷肺絡、傷津耗氣、血絡瘀阻。具體治法主要有養陰清肺法、活血化瘀法、清肺化痰法、解毒散結潤肺法等。所用方劑有百合固金湯、沙參麥冬湯、清燥救肺湯、參芪補肺湯、小青龍湯、貝母瓜蔞散、千金葦莖湯、桃紅四物湯等。對此,劉氏等[2]曾作了詳細整理。目前的文獻資料一方面顯示出中醫藥防治RLI有改善癥狀、療效肯定、毒副作用輕微的優勢;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其缺乏系統的證候學和理、法、方、藥的綜合研究,治療帶有很大的經驗性,療效評價亦欠規范,評價指標單一,缺乏理化及分子生物、細胞學等指標進行佐證。近20年來,中醫對RLI的研究報道顯示,中醫多是某一法或某一方的小樣本的療效分析或個案報道,或對RLI某一期的治療觀察,不系統、不規范。故有必要從RLI基礎的證候學入手,對其進行系統的、規范的研究,辨證論治,為大規模開展中醫藥防治RLI作前期準備。

        現代醫學對于RLI防治的研究多集中于:①具有活性氧清除作用的化合物和酶的開發利用。具體藥物有巰基化合物阿米福汀(Amifostine,WR2721,氨基丙氨乙基硫代磷酸脂)、還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類似物、褪黑激素(MelatoninM)、一氧化氮、輔酶Q10、硒制劑、氟伐他汀、維甲酸、多糖類藥物;②細胞因子抑制劑的研發與應用。具體藥物有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角質細胞生長因子(KGF)、表皮細胞生長因子等,但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藥物用于臨床。

        放射治療造成機體免疫力進一步低下,使正氣更加虛弱。RLI滲出期病理為血管內皮損傷,血流減慢、肺泡腫脹為血瘀之象;炎性期是在滲出期基礎上合并感染;增殖期為纖維組織增生,血管閉塞,也為血瘀之象。因此,氣虛血瘀貫穿整個疾病過程。機體免疫力下降更易遭受熱毒之邪損傷,誘發肺炎發生,加重肺纖維化,形成血瘀阻肺。正氣足,熱毒之邪難以入侵,肺絡不瘀使肺宣肅平衡,宣降平,則痰濁消,緩解痰濕瘀生熱傷陰耗氣之病機。即使入侵,也能阻止其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 益氣活血;放射性肺損傷;中醫藥療法

        放射性肺損傷(RLI)是胸部惡性腫瘤(肺癌、食管癌、縱脯腫瘤等)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后所出現的并發癥,因其發生率高、治療困難和危害性大而成為臨床一大難題。中醫學者普遍認為其病因病機當屬熱毒內侵、灼傷肺絡、傷津耗氣、血絡瘀阻。筆者以益氣活血為主,在不同時期辨證配合養陰潤肺、清熱解毒、補肺防治RLI,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1 放射性肺損傷發病機理及防治研究現狀

        肺癌的發病機理為痰濕凝聚、毒熱內結致肺臟功能失調、氣滯血瘀,為正虛邪實之表現。“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不足是肺癌發生的根本原因。腫瘤形成后,由于其生長、發展的速度超過了正常組織,消耗了機體大量正常組織賴以榮養的氣、血、津、液,引起正氣的進一步損傷;肺癌血瘀與正氣不足并非獨立存在,而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兩個病理機制。“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虛不行血、氣不攝血或統血則成為瘀血之原因。而血瘀形成之后,有形之物阻滯經絡,使五臟六腑賴以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經氣無法正常傳遞,導致臟腑功能紊亂,表現為正氣內虛之象。正氣虛可導致瘀血內存,瘀血又進一步損傷機體的正氣,兩者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機體免疫力低下是肺癌發病的主要原因,免疫力低下,免疫監控功能失調,癌基因發生突變,形成腫瘤。免疫力低下加速腫瘤的發生、發展與轉移。肺癌患者高凝狀態、多血栓,血栓形成參與腫瘤的進展、血管生成和轉移。活血化瘀藥物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的高凝狀態。但腫瘤患者應用活血化瘀藥物后是否增加腫瘤轉移目前尚有爭議,有學者認為與活血化瘀藥物的應用劑量和相關配伍藥物有關。活血化瘀藥物的劑量超過正常量的2倍以上有增加轉移的可能,與清熱解毒、軟堅散結、攻毒化痰藥物配伍有增加轉移的可能。如何解決活血化瘀藥物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益氣藥物有其獨特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益氣藥物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腫瘤轉移,調節機體內分泌功能,增強骨髓造血及免疫功能。因此,益氣活血藥物即能治療肺癌患者的高凝狀態,又能減少轉移,起到相輔相成作用[l]。

        一般認為,RLI病因病機當屬放射線熱毒內侵、灼傷肺絡、傷津耗氣、血絡瘀阻。具體治法主要有養陰清肺法、活血化瘀法、清肺化痰法、解毒散結潤肺法等。所用方劑有百合固金湯、沙參麥冬湯、清燥救肺湯、參芪補肺湯、小青龍湯、貝母瓜蔞散、千金葦莖湯、桃紅四物湯等。對此,劉氏等[2]曾作了詳細整理。目前的文獻資料一方面顯示出中醫藥防治RLI有改善癥狀、療效肯定、毒副作用輕微的優勢;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其缺乏系統的證候學和理、法、方、藥的綜合研究,治療帶有很大的經驗性,療效評價亦欠規范,評價指標單一,缺乏理化及分子生物、細胞學等指標進行佐證。近20年來,中醫對RLI的研究報道顯示,中醫多是某一法或某一方的小樣本的療效分析或個案報道,或對RLI某一期的治療觀察,不系統、不規范。故有必要從RLI基礎的證候學入手,對其進行系統的、規范的研究,辨證論治,為大規模開展中醫藥防治RLI作前期準備。

        現代醫學對于RLI防治的研究多集中于:①具有活性氧清除作用的化合物和酶的開發利用。具體藥物有巰基化合物阿米福汀(Amifostine,WR2721,氨基丙氨乙基硫代磷酸脂)、還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類似物、褪黑激素(MelatoninM)、一氧化氮、輔酶Q10、硒制劑、氟伐他汀、維甲酸、多糖類藥物;②細胞因子抑制劑的研發與應用。具體藥物有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角質細胞生長因子(KGF)、表皮細胞生長因子等,但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藥物用于臨床。

        放射治療造成機體免疫力進一步低下,使正氣更加虛弱。RLI滲出期病理為血管內皮損傷,血流減慢、肺泡腫脹為血瘀之象;炎性期是在滲出期基礎上合并感染;增殖期為纖維組織增生,血管閉塞,也為血瘀之象。因此,氣虛血瘀貫穿整個疾病過程。機體免疫力下降更易遭受熱毒之邪損傷,誘發肺炎發生,加重肺纖維化,形成血瘀阻肺。正氣足,熱毒之邪難以入侵,肺絡不瘀使肺宣肅平衡,宣降平,則痰濁消,緩解痰濕瘀生熱傷陰耗氣之病機。即使入侵,也能阻止其進一步發展。

        2 分期及治療

        2.1 滲出期

        此期發生于放射治療開始3~4周、放射劑量達30~4O Gy后,于放射治療結束后1個月左右停止,持續1.5~2.0個月。個別患者放療后進行化療時出現“回憶效應”。此期為早期放射性肺損傷或急性放射性肺損傷,病理可觀察到血管內皮細胞受損,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分泌減少,Ⅱ型上皮細胞壞死脫落,肺泡腔內可見滲出液和出血,支氣管上皮細胞壞死脫落。CT表現為肺野內出現與照射野形狀基本一致、均勻“片狀云絮樣”影或“毛玻璃”樣改變,有時也可為正常CT表現。此期臨床癥狀表現為乏力納差,面色白,自汗盜汗,干咳,少痰,氣短,胸疼,咽干口燥,午后潮熱或五心煩熱,舌黯紅,苔少,脈細弱。此期患者沒有肺部感染癥狀及體征,部分患者臨床癥狀不明顯。中醫認為,放射線為熱毒之邪,進入體內,損傷正氣,灼耗肺陰,脈絡失濡,此期為氣虛血瘀,肺燥陰虧,治療以益氣活血為主,加以潤肺養陰。益氣活血基本方藥如下:黃芪3O g,太子參3O g,丹參18 g,雞血藤2O g,桃杏仁各1O g,地龍1O g,香附4O g,苦參4O g。潤肺養陰藥物沙參25 g,麥冬3O g,生地黃12 g,百部25 g,百合2O 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2次服。自放療開始3周后服用,至放療結束后1個月停止。筆者應用此中藥方劑預防早期肺損傷的發生,118例治療組患者中只有12例發生肺損傷(炎),對照組109例患者中有35例出現放射性肺損傷(炎),肺受損傷面積服用中藥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

        2.2 炎性期

        部分患者出現此期。發生于放射治療后期或結束后,在滲出基礎上合并肺部感染即急性放射性肺炎。此期持續時間不等,多為l~3周,病理表現為在滲出期基礎上合并感染,血管滲透性增強,內皮細胞水腫,炎癥細胞浸潤,纖維栓子形成,肺泡間質水腫基礎上合并感染,造成氣體交換障礙。CT表現肺野出現與照射野形狀基本一致或超過,均勻或不均勻片狀致密影。證見乏力納差,面色白,自汗,咳嗽痰多,氣短,胸疼,發熱口苦,舌黯紅,苔黃,脈弦滑而數。病機為放射線與外來毒邪犯肺,灼耗肺陰,脈絡失濡,肺氣不宣。此期為氣虛血瘀,熱毒壅肺。治療以中西醫結合治療為主。中藥治療以益氣活血、解毒宣肺為主。用上述益氣活血方加桔梗2O g,魚腥草、金銀花、瓜蔞各3O g,黃芩15 g。自出現炎癥開始服用至肺部感染癥狀消失后1周結束,服用方法同前。筆者應用此方藥治療55例放射性肺炎,其中應用此中藥組21例放射性肺炎癥狀持續時間平均為(15.28±6.9)d,而對照組患者癥狀持續時間為(21.33±5.3)d,有明顯差異(P

        2.3 增殖期

        所有患者均出現此期。本期發生于放射治療3個月后,滲出或炎性病變停止,轉為纖維組織增生,其病理表現為因滲出及炎癥刺激,氧自由基分泌增多,各種細胞因子分泌增多,血管內皮破損,形成不同程度的進行性血管硬化及肺實質纖維變。此期CT表現為肺野出現與照射野形狀基本一致,均勻或不均勻片狀致密影,多為條索狀。臨床癥狀有乏力自汗,咳嗽痰少,心慌氣短,活動后加重,胸痛,舌黯紅或瘀點瘀斑,苔少。此期病機為肺臟脈絡受損,氣虛血瘀。治以益氣活血為主,化瘀補肺為輔。用上述基本方加用蜂房2O g、鼠婦15 g、土鱉蟲10 g、百合2O g、五味子6 g。筆者應用此方劑防治肺損傷后的增殖期,從肺CT值、放射性肺受損體積相比,應用此中藥與否,療效存在顯著性差異[6]。陳氏[7]應用此治則防治放射性肺纖維化及放射性肺炎取得相似的臨床效果。

        2.4 纖維化期

        接受放射治療的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出現照射部位的肺纖維化。此期發生于放射治療0.5~1年。臨床表現血管閉塞,正常肺組織、肺泡消失,各種細胞因子漸至正常,纖維組織形成,機體進行適應性調整。CT表現肺野出現與照射野形狀基本一致、體積較少、邊緣陡直密度較高的條索影,同時伴有照射部位的胸膜肥厚。此期患者多為勞累后感氣短,時有咳嗽,偶有胸痛。此期患者仍以氣虛血瘀為主,治療多以益氣活血為主,但臨床觀察治療效果不理想,是否進行藥物治療,臨床觀察無明顯差異[3]。因此,此期治療多以扶正祛邪,防治腫瘤復發為主,或減輕其它治療所帶來的不良反應。

        3 討論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中醫藥防治RLI的機理包括以下幾點:①抗氧化與清除自由基。如黃芪、黃精、人參、天花粉、靈芝等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從而減少射線造成的過氧化損傷,減少成纖維細胞的增生,上述藥物均為益氣補陽之藥;②活血化瘀與抗肺損傷。活血化瘀藥當歸、赤芍、雞血藤、丹參、川芎等具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血管痙攣、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從而起到抑制膠原纖維合成及抗纖維化作用;③細胞因子與中藥抗肺損傷。細胞因子是介導放射性肺損傷重要因素,中醫藥是否通過影響這些細胞因子的水平或活力而發揮抗損傷作用正在進一步的研究證實。總之,益氣活血中藥對放射性肺損傷各期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炳勝,劉秀芳,張 海,等.益氣活血方對肺癌細胞株E-CD表達及侵襲能力的影響[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2,8(10):33-35.

        [2] 劉艷娥,王若雨,李 曼.中西醫防治放射性肺損傷的研究[J].醫師進修雜志,2001,24(7):56-58.

        [3] 王炳勝,張秀麗,彭東長,等.益氣活血養陰方對急性放射性損傷防治作用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6,13(6):53-54.

        [4] 張 新,孫 華,唐春榮.惡性腫瘤放射性肺炎的中醫治療[J].新中醫, 1999,31(9):45-46.

        [5] 王炳勝,劉秀芳,李永申,等.益氣活血方治療131例放射性肺炎[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26(10):58-59.

        第2篇:預防醫學重要性范文

        1.從心理學的角度談有效注意

        在心理學中,“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分為有意注意、無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前者是指自覺的、有預定目的、需要經過意志努力,主動發起的注意。后者是指沒有預定目的、無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對一定事物發生的注意。“注意的兩個基本特性——指向性和集中性統一于注意過程中,保證了注意的產生和維持。”在有效的課堂上,學生們的心理活動應當指向教師組織的各項教學活動,只有在正確指向的基礎上加以集中,才能使學生清晰、完整、深入地理解課堂中的教學內容。本文中所談的是有效注意是包括了有意與無意兩個方面的注意。

        2.引起有效注意的重要性

        隨著近年來課程改革的不斷提出,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一再更新以及教材的更新改進,社會和教育的呼聲逐漸將陳舊課堂中的“教師怎樣教”變為嶄新課堂中的“學生怎樣學”。校內課程節數安排時間的減少,學生自由學習的時間增多、課業負擔的減輕,都對學生和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向課堂要效率”。引起學生有效注意正是實現提高課堂效率,實現學生充分發揮潛能、自主學習的的重要保證。

        根據當代中學生具備的特點來看:生理成熟期提前、思維活躍,但學習興趣不高、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具有較高的職業理想和務實的人生觀、自我意思增強,具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以及心理問題增多,影響學生注意力集中的因素越來越多。怎樣在課堂上抓住有效時間,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堂的有限時間,在符合學習規律、記憶規律、注意規律的基礎上做到每堂課都能夠有所收獲,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兩者的教學相長面臨的迫切問題。

        因此,“注意”本身對于學生學習知識,了解文化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都對教與學有深刻的影響。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刺激,從而引起他們的“注意”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一個重要環節。

        3.探尋引起學生有效的有意注意的方法

        3.1教師獨特的導入讓學生更快的進入課堂

        調查表明:“小學生對于英語的感興趣程度超過了語文和數學等學科,而初中生對此的興趣呈逐學年下降趨勢。”英語作為外語,學生一開始總是存在一定的興趣和新鮮感,從課業負擔不是很重的小學英語到初中階段,學生面臨著很大的心理轉折,尤其是到了初三,大部分教師以應試為導向,灌輸知識,使學生養成“被灌輸”的思維模式,進入英語課堂時,沒有任何期待,從而缺乏了“興趣”這位最好的“老師”。

        教師應保持學生的輕松感。現在英語課本的編排多是按話題歸納總結的,因此在上每一個章節之前都有相應的話題準備,教師可以在每一個章節之前布置一定的口語任務,在新課開始后,當學生遇到熟知的內容后,能夠更好的注意所學內容。這時,教師展示話題相關的圖片或實物,述說相關的故事,介紹背景及東西文化差異、風俗習慣,將刺激學生了解更多信息的欲望,為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也將學生的注意有效的轉移到與本節課課堂相關的內容上來。

        3.2合理創設模擬環境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

        模擬環境不僅應包括日常對話的模擬,還應包括表述性的闡述觀點。例如,在上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Unit4Topic2時,講到不同國家奇特的風俗習慣時,筆者聯系整個單元的背景和學生需要復習的Topic1天氣氣候的特征和預習Topic3的內容不同國家的傳統節日,布置學生創辦自己的“模擬旅行社”。全班學生被分為六個小組,每組六位同學。每小組作為一個旅行社,以某個國家或地區為主,介紹該地的天氣、風俗習慣、旅游時的注意事項、獨具地方特色的節日以及最值得觀光的地方等。每個旅行社的目的在于說服作為游客的其它同學去他們所介紹的地方旅行。剩余扮演游客的學生也可以暢談自己選擇去某個國家旅行的理由。這樣的模擬環境的創設,不僅僅有日常對話的練習,更加具備了讓學生鍛煉口語、聽力、收集整理信息和團隊學習的更高要求,同時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也將有意識的注意到前面學習的內容和預習后文材料,在開展的過程中,學生將很自然的將注意力轉移到大家的課堂表現上來,也將對課文內容學習起到承上啟下的總結和預習作用。如果只是機械性的語言環境,例如例行的背誦出課本的對話,則很難保證學生有長久的注意力。

        3.3充分利用學習動機調整學生學習時的有效注意

        “Learned motives refer to the satisfied psychological state of mind after watching other people do things and get rewarded.”學習動機涉及到人們在看到他人做出表現并得到獎勵時想要試圖模仿并滿足自身的心理狀態。許多孩子希望在中考中獲得好成績,或是因為他們知道好的成績意味著他人的夸獎,意味著將來更好的教育資源和環境,或是他們更長遠的明白這意味著更好的將來。當看到他人成功的案例時,他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模仿這些人的行為。教師可以在平時樹立那些課堂注意力集中從而用巧力學習的學習典型,并適時更新。初中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自身對學習追求的內在動力,但并不持久。在不斷更新的內外動機下,延長學生學習動機發揮作用的時間。

        3.4校內教師的評價將會影響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有意注意

        初中生具有承前啟后的特質,相對小學生,他們具備了更多的思考能力和自我思想;而相較于高中生,他們又相對缺乏自主探究和自覺學習的能力。教師課內外對一個學生的評價,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該科目的興趣和對該科目的注意程度。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而作為主體的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課堂,與教師在提問或課堂活動后對學生的評價有很大關系。“學生評價的功能分為診斷功能、導向功能、發展功能和管理功能。實施評價的過程就是學生不斷地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過程,強調學生評價的形成性。”這種評價是在課堂內外都不斷產生作用的。根據學生評價的不同特點和類型賴看,當教師對學生評價帶有啟發性,則讓學生思考得更加全面,更加深刻;評價帶有鼓勵性,則讓學生擁有成就感以及“自我認同”感,從而更加積極地愿意加入課堂;評價帶有公正性,則讓學生在公平、平等的環境中感受好的學習氛圍;當遇到沒有明顯對錯而見仁見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采取引導性的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讓學生有自我思考和自我發展的空間,以完善學生的個性和自我完善。教師的適當評價,能夠將學生的情感天平傾向自己,使學生“愛屋及烏”,引起學生對教師評價的關注,從而將有效的注意力轉向課堂。

        3.5合理有效的教學設計與安排讓學生的注意有始有終

        “一個運作良好的課堂是建立在一個充分設計的計劃基礎之上的。”課堂間的差異在于細節,這些細節正是教師需要精心安排,引起學生注意的關鍵點。教師除了在把握教學內容上的重點、難點以及課標要求上下苦工之外,還應當充分注意到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思維規律。在上課一開始的幾分鐘內,學生的注意力是很難馬上集中到教學內容上來的,這時需要教師在合理有效安排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兼顧到學生注意力的特點,在適當的時間和時機有效的對學生的注意力進行刺激,以保證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有始有終。例如用班級里剛發生的事情,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等開始課堂之后,學生的注意力將會有一個短暫的興奮點,此時教師適時的拋出新的知識點、重難點,能夠很好的利用到學生的有效注意。而在新課開始的約二十分鐘后,學生的注意力將出現部分倦怠,這時如果教師的教學安排仍然是一味的灌輸,學生將對課堂失去原有的興趣,也就將注意力慢慢的轉移到自己的另一個興趣點。如果這時能夠讓學生的思維稍做休息,做些輕松的朗讀、操練等,既能夠為后面的口頭、筆頭練習做準備,又能夠很好的把“游離狀態下”的“脫離工作崗位”的注意力拉回課堂的英語環境中來,從而達到有始有終。

        4.結合教育學、心理學談引起學生有效的無意注意的方法

        現時討論較多的是課堂上如何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而對于在潛意識下產生的“無意注意”、語言無意識的滲透,和無意注意對于英語教學的影響沒有過多的探究,從而使英語語言的學習過多的限制于課堂的45分鐘,或者課后沒有過多實際意義和效果的小組活動,甚至很多老師采取增加作業的方式延長學習英語的時間。這樣不僅讓學生疲于應付老師書面的作業,而且也沒有達到及時鞏固英語實際應用或者掌握重難點的作用。一些“無聲勝有聲”的做法往往能夠取得最佳的效果。

        4.1布置和安排特殊的教室環境

        我們通常會發現,人們在外漫無目的地閑逛時,會無意的注意到街上新出現的建筑或商店,也會無意的注意到他人臉上的特殊的表情。我們的學生大多的學習時間都在教室,而現在一般的教室布置整齊、規范,也使得英語的教學相應失去了感官上的輕松。英語是一門特殊的語言學科,相比于其他的基礎學科,英語更像一種大家用來認識不一樣的世界的工具。在遵循學生基本學習規律的情況下,特殊的教室環境的布置和安排能夠使學生恢復對英語的無意注意。比如,在教室的角落定時的更新大張的英語圖片,在窗沿掛上一圈近期學習過的或即將學習到新詞匯的單詞卡,利用班級的板報劃定類似英語角這樣的小角落,或者每天每人做好一張有重要句型和例句的卡片、圖片、食物隨機的放在學生的桌面上或其他教室內隨處可見的地方,可以讓學生每天一到學校就有一份期待和驚喜,在長期的無意注意中加深學生的印象。長期的堅持也將使學生養成觀察生活中英語的習慣,使無意注意成為長期幫助學生英語學習的好幫手。

        4.2創造與眾不同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第二課堂,學生在家庭里的時間較之學校學習更加的放松。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了一天后,向家長簡單的闡述一天學習的內容,既幫助家長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又讓學生在輕松聊天的過程中知道自己的缺漏,明白自己哪些方面是無法準確表達出來的,哪些是已經輕松掌握了的。家長可以成為其中的參與者,與孩子一起學習,也可以成為其中的監督者,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還可以制作“喜報”等將學生在校在課堂的優異表現向家庭反饋,家校聯合的英語學習能夠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無意的記住或使用一些常用英語,對于英語課堂教學的課外延伸有很大的幫助。

        4.3建立理想的師生關系

        教學經驗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有些孩子的學習完全依賴于對某個教師的喜好程度。羅森塔爾等人(R.Rosenthal,1968)的實驗證明了教師態度對師生關系的直接影響。當師生關系出現問題時,學生對于教師的基本情感依賴也將部分喪失,甚至出現抵觸心理。當抵觸心理占據上風時,學生將把有效注意轉移到對教師的不滿與對抗上,更不用說由教師去喚起學生的有效注意了。

        另外,在理想平等的師生關系中,教師的各種言辭和肢體動作常常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可能是某個好笑的動作,或者是某個教師習慣的語言和表達方式。些許教師甚至會有學生熱心整理出的“教師語錄”。只要沒有不雅和惡意,讓某個夸張的微笑、獨特的語言、優美的語音或別致的動作成為一個老師的代用語也未嘗不是一個喚起學生注意的好方法,也是最為直觀和最為長久的方法。

        4.4賦予英語獨特的生活氣息

        英語是一門語言,準確的說,是一門學生在學習的但是目前沒有過多語言環境可以應用的外語。因此,賦予英語獨特的生活氣息顯得格外重要。只有與生活接軌,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習材料、教學內容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教師的日常課堂用語和選擇的閱讀材料必須有鮮活的時代氣息和文化內涵。在教學中,常常能發現,學生有意無意脫口而出的不一定是老師經常強調的內容,而是“Long time no see.”“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Give you color see see.”等等,雖然后兩者是錯誤的說法,但是學生還是當作口頭禪一般的樂此不疲。教師可以介紹其他一些地道且不難的英語說法,比如“Give me a hand”“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或者引領學生去尋找中英文之間的差異。不僅達到引起學生注意的目的,而且也讓部分游離于課堂之外的學生回到課堂,參與課堂。

        根據美國學者尼勒(G.F.Kneller)的分類,知識可以被分解為天啟的知識,直覺的知識,經驗的知識和權威的知識。“而經驗的知識強調的是通過觀察與發現來獲得的。經驗知識的最高形式就是‘科學知識’,而最低形式則是‘生活經驗’。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的重要性。”大家在有較長的假期時,可以發動學生在外出旅游時,假期休閑時,多發現身邊的英語,可以是尋找身邊的“錯別字”,充當“啄木鳥”的身份把這些英語中的錯別字糾正出來,教師可以收集學生拍攝下來的有錯別字的照片,在一定范圍內展出,與大家共勉。也可以要求學生找出地道的英語表達,與大家分享。生活中的細小發現有時比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地糾正學生寫錯的單詞或者用錯的表達方式更讓人印象深刻。“語言存在的目的是表情達意,交流信息。”讓學生在閑談中邊學邊用,以無意注意帶動有意注意也會是個有效的辦法。

        5.總結

        英語是一門相對特殊的學科,有著語文的韻味、數學的嚴謹、政治的時效、歷史的內涵、哲學的深思、理化的實踐和地理的趣味,但是沒有學生的注意和興趣,而僅僅把它作為一門學科,將失去體味英語魅力的機會。作為教師,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有意與無意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英語的學習殿堂。以上的方法僅給大家參考,具體的實施和更好的方法仍有待改進。

        參考文獻:

        [1]彭聃齡:《普通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87頁。

        [2]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教育學基礎》,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第270頁。

        [3]邱耀德:《英語學習心理——實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4頁。

        [4]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教育學基礎》,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第131頁。

        第3篇:預防醫學重要性范文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 林江濤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而普通感冒是由其他各種呼吸道病毒所引起。所以說流感和普通感冒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呼吸道傳染病,是由不同的呼吸道病毒所引起。一些人簡單地認為流感就是“重感冒”,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也容易導致對流感的忽視。

        流行性感冒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極易變異,往往造成爆發、流行或大流行。上世紀以來就有四次世界性大流行。因此,流行性感冒的特征也突出了它的“流行性”,具有突然發病、傳播迅速、播及面廣的特點,并且人群普遍易感。當今交通發達,更容易造成流感流行。而普通感冒常年散發,健康成年人每年平均可患2-4次。

        臨床癥狀上兩者也有很大的區別。流感通常起病較急,全身癥狀較重,有畏寒或寒戰、高熱,體溫可高達39-40℃,全身不適、頭痛、乏力、周身酸痛,而上呼吸道癥狀較輕或不明顯。普通感冒起病比較緩慢,通常無發熱,而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癥狀如鼻塞、流涕、打噴嚏、咽痛、流淚等。另外,流感病后常有較長時間的疲乏或虛弱,而普通感冒恢復較快。

        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流感并發癥發生率高,如果沒有早期診斷和合理治療,易發生急性氣管-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鼻竇炎,甚至循環功能衰竭、死亡。年老體弱、嬰幼兒、合并有其他疾病者,為流感易感人群,更應引起重視。流感引起的癥狀重,持續時間長,易出現并發癥。

        還有一點就是流行性感冒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普通感冒是由于不同種類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因此無法制備疫苗進行預防;而流感則可根據流行病毒株來制備疫苗,預防接種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效果。普通感冒尚無“特異性”的針對病毒的治療方法,臨床處理上主要是多飲水、休息,服用一些解熱鎮痛等對癥藥物;而流感已經有了針對流感病毒的“特異性”治療方法。如新近開發的達菲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神經氨酸酶的活性,有效地減輕流感癥狀,縮短癥狀持續時間,降低流感的傳播,并能有效地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只有很好地區別流感和普通感冒,才能做到早期診斷流感,更好地處理流感,把流感的并發癥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時也能起到早期“預報”、早期控制流感流行的作用。

        10類高血壓要防腫瘤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教授 孟凡江

        嗜鉻細胞瘤是人體分泌系統中一種常見的腫瘤,在此病患者中,95%臨床表現為高血壓,其中陣發性高血壓為26%,持續性高血壓為60%(其中50%出現高血壓危象),在這種高血壓危象的掩蓋下,70%的嗜鉻細胞瘤往往被誤診。

        嗜鉻細胞瘤誤診率高,原因有多方面:一是嗜鉻細胞瘤臨床常以罕見的高血壓危象特征出現,極易掩蓋其真面目。二是患者在就診時僅以高血壓為主訴,其他癥狀易被忽視。三是有些醫師臨床經驗不足,對嗜鉻細胞瘤與高血壓缺乏鑒別能力。

        當出現下列十類高血壓,應考慮是嗜鉻細胞瘤:

        1.發生于兒童及青少年的高血壓。

        2.初發高血壓或其病程短,但呈顯著升高。

        3.血壓波動范圍大,甚至出現低血壓休克。

        4.持續性高血壓伴嚴重陣發性加重。

        5.血壓升高時伴有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和代謝率增高。

        6.高血壓病程較短,但病情進展迅速,其心、胸、腎臟功能受損。

        7.與普通降壓藥物治療無關的陣發性高血壓。

        8.對普通降壓藥無明顯療效,并呈反常升高的持續性高血壓。

        第4篇:預防醫學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 預防醫學教育;重要性;實用性;趣味性;素質教育

        預防醫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在醫學領域中有著較特殊的地位,隨著人們對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及現代醫學的發展,預防醫學在醫學教育中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性,而學生對預防醫學往往有片面的認識,認為這一學科不重要,沒有臨床學科實用。因此,為了使這門課真正讓學生掌握并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就要加強預防醫學教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1 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預防醫學的重要性

        針對醫學生普遍存在重視臨床醫學的學習而忽視預防醫學學習的情況,應自始至終反復強調此學科的重要性,尤其要高度重視第一次緒論課的教學。教學中,可通過一些例子強調預防醫學在現代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例如強調如果沒有預防醫學這門學科及其不斷的發展,恐怕我們的衛生工作到現在還處在與傳染病做斗爭的第一次衛生革命運動中[1]。反應停這種致畸率很高的藥物還會被孕婦濫用,特別是曾威脅全球的SARS也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也會在全球肆虐等等,從而引起學生對預防醫學這門學科的高度重視。同時讓學生看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的老齡化趨勢,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加強預防衛生工作,要求醫務工作者必需掌握疾病在人群中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社區保健調查研究的方法和疾病預防控制的措施等預防醫學的理論知識。做到不僅會治病、更要防病。啟發學生要想適應新形勢下衛生工作的需要、成為高素質的衛生工作者,不僅要學好臨床醫學,更要學好預防醫學的理論知識和技能。

        2 教學過程中體現預防醫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突出預防醫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新生入學教育開始,就讓學生充分認識預防醫學是一門涉及面相當廣泛的綜合性學科,就業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只有衛生監督和疾病控制,其它象環保部門、城鄉建設、建筑行業、飲水管理、食品工業管理、氣象局、職業病防治所、學校衛生管理等行業都需要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就業途徑相當廣泛,從而意識到學好預防醫學大有作為。在教學中突出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所學的知識就在身邊,很實用。例如,講到三級預防的[2]內容時,就可以結合國情適當舉例。在我國SARS流行期間,可結合當時SARS疫情,給學生講明,造成SARS疫情的病源是人群普遍易感的,一旦有傳染源存在,極易造成大范圍的傳播和流行。因此,為了控制疫情,必須做好SARS的三級預防工作,特別是重在防止疾病發生的第一級預防措施,如室內定期消毒、通風、注意個人衛生、適時戴口罩、適當體育鍛煉、改善飲食等以及重在早發現以控制疾病發展的第二級預防措施,如每天組織學生監測體溫等。這樣將學校制定實施的SARS防治具體措施用三級預防的思路一一列舉、講明,理論聯系實際,學生不僅學到了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能自覺主動地做好SARS的預防工作。在授課中也可以適當運用一些趣味性的表達和例子來調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介紹自我保健的內容時,就可以夸張地介紹說:“等大家都有了很好的自我保健能力,咱們醫務人員就該失業了,各家都有齊全的診療設施,所有的健康問題在家就可以解決了,這多好啊!”學生一聽就笑了:這不太可能吧?這時就可以接著指出,自我保健是一種有局限性的非專業性的衛生保健活動,要求“多依靠自己,少依賴醫生”,強調的是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積極主動的自我保健來有效地防止疾病的發生,控制疾病的發展,將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并非“全依靠自己,不要醫生”,對于這樣的小知識點,大家在笑聲中掌握會更加牢固。

        3 將素質教育貫穿到預防醫學教學全過程的始終

        醫學生的素質決定著未來醫務工作者的醫療服務質量與水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始終注重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素質教育,注重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如預防醫學的一個重點內容就是環境與健康[3],在授課過程中,就可以從各方面培養學生的環境、群體意識及愛國思想。結合現在環境污染的狀況,讓大家觀察身邊那些不環保、不文明的行為和現象,如隨地吐痰、自來水管一開就沒人關、食堂里剩飯剩菜隨處可見、一下課教室里粉筆頭亂飛等等,體會自己身上有哪些可能增加環境負擔的不良行為,教育學生環保行為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意識到熱愛環境就是熱愛生命。另外,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相關理論內容又恰恰在預防醫學中有所涉及。那么在課堂上除了進行相應理論知識的講解,也可以結合不同篇章對學生實施適當的健康教育。如在飲食與健康的關系中教會學生如何制定自己的食譜而做到合理膳食;在心理、社會因素與健康的關系中,教會學生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以穩定情緒,才有利于健康,以及控制身心疾病在自己身上出現等各方面自我保健的知識[4]。總之,素質教育不是經過一時一事能提高的,必須從小做起,而且確實可通過教師在傳授專業技能知識的過程中進行,這種點滴的滲透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可起到巨大作用。

        在當前社會和醫學發展的大趨勢中,預防醫學肩負著重要的使命,作為預防醫學的專業教師更要認清形勢,在教學中注意突出預防醫學的重要性,體現出預防醫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將素質教育貫穿于預防醫學教學過程的始終,隨時總結經驗,不斷進取,才能培養出具有健全身心、高素質的實用型衛生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 黃吉武.預防醫學[M].3版.北京: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5-97.

        [2] 錢宇平.流行病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44-152.

        第5篇:預防醫學重要性范文

        然而,長期以來我國非預防醫學專業的預防醫學教育一直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主要表現為預防醫學課程的學時數偏少,課程設置不合理,預防醫學課程作為獨立的課程存在,與基礎醫學課程和臨床醫學課程脫節,預防戰略思想沒有貫穿于整個醫學教育過程中[3]。沿用多年的醫學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整體醫學觀念,重治療,輕預防。另一方面臨床醫學生認為預防醫學與臨床工作相差很大,對今后的工作沒有用處,對預防醫學不重視,常常是為了考試而應付了事[4]。另外思維差異,缺乏實踐教學也是影響預防醫學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5]。

        正是由于目前在臨床醫學專業存在著上述預防醫學教育的薄弱環節,許多醫學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適用于臨床醫學專業的預防醫學的教育模式和課程設置,也取得了一些成果[6-8]。

        我教研室在多年非預防專業學生預防醫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上述不足也有較深刻的體會,也試圖通過教學過程改變臨床專業學生對預防醫學課程的看法,為了了解這種教育的實際效果如何,以及了解學生對預防醫學課程的真實態度,我們對本校臨床專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研究隨機抽取三年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共87人為調查對象。在完成防醫學課程教學后,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授課前后學生對預防醫學課程重要性的認識;②學生對預防醫學的認識水平;③對預防醫學課程設置的意見,對哪部分課程最感興趣;④在臨床工作中是否有意識運用預防醫學知識等方面等。

        調查發現,我校三年級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在講授預防醫學課程之前,84%的學生沒有或僅是偶爾接觸過預防醫學的概念或知識,95%以上的學生認為很少有其它學科的老師會主動介紹一些預防醫學的知識。在上預防醫學課程之前大部分同學的態度是“可能以后會用得到,掌握一些總比沒有好”占56%,10%的同學認為一點也不重要,因為是考試課才學,只有34%的同學認為該課程是“對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認為比較重要”。此項調查結果顯示,我校臨床專業學生預防醫學觀念教育也不容樂觀。首先臨床專業的學生很少有渠道去了解預防醫學,從入學開始沒有相應的預防醫學的系統性教育,使學生更局限于臨床醫學的知識學習,對預防醫學產生心理上的排斥。另外一個深層次的原因是,在整個臨床專業的傳統教學體系中,預防醫學沒有獲得應有的地位,預防醫學被剝離在了臨床醫學的知識體系之外。在臨床醫學的教學目標中,預防醫學只是一種附屬知識。由于教育者對其重視不足,才會導致學生產生這種預防醫學知識不重要,學不學都行的態度。

        因為這種預見性的結果,我們在預防醫學的授課過程中,除了知識的介紹,更多的將教學的重點放在給學生傳輸一種現代醫學的理念,通過現實的案例介紹臨床與預防之間的密切關系,使同學們認識到臨床醫學生掌握預防醫學知識對今后臨床工作的支撐作用和重要性。

        課程結束后的調查發現,78%的同學部分或完全改變了對預防醫學課程重要程度的看法,這雖然很值得我們欣慰,但在這78%的同學中,看法完全改變的只有6%,另外72%的同學只是部分改變了對預防醫學課程的看法。這也讓我們意識到,由于長期只注重臨床專業的學習,強調所謂主課的重要性及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學生心中造成的這種預防醫學無用論的影響是持久而強大的,不是一兩個教師能在短時間內改變的,需要整個教學體系的調整和努力。

        個人認為這種教育體系的調整涉及到兩個核心問題:一是,預防醫學教育的早期介入,二是明確早期介入的實施者。早期介入即從醫學生入學開始就要開展系統的預防醫學教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意強調現代醫學是一個“完整體系”,注重臨床與預防二者之間的有機結合,不要讓學生過早地形成狹隘的專業思維定式。明確早期介入的實施者即由誰來完成早期的預防醫學觀念的教育。目前的預防醫學課程大都在三年級以后才開設,失去了預防醫學教育的最佳時間。而且在一個學期要把預防專業的6、7門課程用很短的課時講授完畢,更加使學生加深了預防醫學不重要的印象。因此我們認為應該將預防醫學的課程提前致一年級或與醫學專業課開始的同時講授,選擇那些對臨床醫學背景知識要求不是很高的課程,如食品衛生與食品營養,環境醫學,衛生統計學課程,并與臨床專業課程之間形成交叉和聯系,會起到較好的預防醫學觀念啟萌的作用。那些對專業知識要求較高的課程如職業醫學、毒理學、流行病學等可以在更高年級完成,甚至可以在五年級時完成。通過這樣與臨床課程之間的的同步和密切關聯,可以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預防醫學在整個醫學過程的地位和掌握預防醫學知識的重要性。

        預防醫學早期教育的實施者,除了預防醫學專業的教師以外,相關課程的臨床專業課程的老師也應該是積極的參與者。相比較而言,學生可能更相信和易于接受本專業老師的一些觀念。如果臨床專業課程的老師能在授課過程中,有意識地將預醫學的知識引入和聯系,會對學生生產潛移默化的影響,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樣我們的調查還表明,近60%的學生認為預防醫學課程的講授與臨床之間缺乏聯系,也是臨床專業學生對預防醫學課程興趣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也要求預防專業的教師也要掌握一定的臨床知識。然而在當今專業越來越細化的時代,讓教師掌握非自己專業的知識,這將是對教師師提出的新挑戰,也是現代醫學教育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我們的調查還發現,就預防醫學課程本身,也有進一步改進的必要。有近70%的同學認為預防醫學課程實習偏少,尤其是現場實習,象職業醫學、傳染性疾病、食品營養等是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實習專業。50%以上的同學希望能給予1個月的預防醫學現場實習鍛煉,加強對專業知識的理解。

        預防醫學授課后,60%以上的同學希望今后繼續學習并及時更新預防醫學知識;70%以上的同學會將學習到的預防醫學知識應用到今后的臨床工作中,并會有意識的參與到公共衛生領域的工作中去。

        在現代醫學模式下,識別、評價和控制各種不良因素對人群健康的影響,掌握傳染病和非傳染性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和預防措施,從而在工作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將人民群眾的健康問題控制堅持一、二級預防范圍內,不僅是公共衛生醫師的責任,也是臨床醫師的責任。

        第6篇:預防醫學重要性范文

        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2009年的H1N1甲流、2014年的埃博拉(Ebola)病毒的爆發對我國的傳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在傳染性疾病的早期階段具有高度的傳染性。由于缺乏適當的醫療設備和衛生訓練,疫情的大規模流行往往發生在那些沒有現代化醫院和訓練有素的醫務人員的貧困地區。在出現疫情時,感染風險較高的人員為醫務人員。醫務人員在救治傳染病病人時與其直接接觸,若沒有穿戴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就可能增加被感染的機會。衛生系統各個層面(醫院、診所及衛生站)的醫療衛生工作人員都應當了解傳染性疾病的性質及傳播途徑,并嚴格遵守所推薦的感染控制防護措施。我國的基層醫生很少參與到傳染性疾病的防護演練中,大部分醫生認為穿白衣戴口罩就算防護了,然而當傳染性疾病疫情發生時,患者首先被送往醫院,而不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這也大大增加了沒有防護觀念的臨床醫生被感染的機會。綜上所述,在預防醫學的教育過程中,應讓學生掌握疫情發生后,如何進行個人的防護及應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疫情的迅速擴散。國家培養一名醫生要付出大量的財力和物力,然而在我國所經歷的幾次疫情中大量的優秀臨床醫生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使國家損失了大量醫療人才。為了防止悲劇再次重演,在臨床專業學生本科預防醫學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預防觀念變的尤為重要。因此,在預防醫學實踐課中,應該組織學生去當地相應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參加疫情防控演練,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傳染病的爆發是一場無聲的戰爭,我們要時刻做好迎戰的準備。

        2增強臨床醫生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公共衛生事件是一項重大的社會問題,關系到人群整體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既關系到公眾的健康也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因此已成為社會所關注的熱點問題。在醫院環境下,常見的公共衛生事件包括大規模的食物中毒、不明原因的群體疾病、重大意外事故等。因此,臨床醫生在短時間內接診大量的患者,工作量及工作難度劇增。很多醫生面對如此情況,常常出現混亂、工作無秩序等問題,使患者沒能得到良好的救治,沒能充分利用醫療衛生資源,甚至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3臨床專業學生預防醫學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

        由于臨床醫生直接接觸患病群體,能夠獲得較為的可靠的患者健康相關資料,并且患者在回答醫生問題時較為認真,因此相關資料的可靠性較好,臨床醫生對病人的健康指導也具有權威性,若能將我國的臨床醫生納入到實施疾病預防保健的群體中來一定會收到更好的健康干預效果。長久以來我國臨床專業學生的預防醫學教育一直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具體表現在學生不重視預防醫學課程,認為該課程對其今后的工作應用程度不大,預防醫學課程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與臨床醫學課程存在一定的脫節,預防觀念沒有貫穿于整個醫學教育過程中。我國多年的醫學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臨床醫生缺乏預防觀念,更重視治療,輕視預防。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臨床學生認為預防醫學與臨床工作相差很大,對今后的工作用處不大,因而對預防醫學不重視,常常是為應對考試而學習,沒有收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在預防醫學的教學體系中缺乏實踐教學這一重要環節,是影響預防醫學教學效果的一個主要原因。許多醫學院校正在嘗試探索適用于臨床醫學專業的預防醫學的教學模式的課程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果。6臨床專業學生預防醫學教育改革的探索通過對臨床專業學生預防醫學的教學過程中發現,通過教學過程培養臨床專業學生的預防觀念尤為重要。為了了解這種教育的實際效果如何,以及了解學生對預防醫學課程體系的建議,我教研室對我校臨床專業學生進行預防醫學教學改革的問卷調查,并隨機抽取往屆120名我校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進行座談,聽取他們對學習預防醫學課程在學習過程的存在的問題及困難,將討論結果與問卷調查結果進行系統的整合形成一套詳細的改革方案。具體的改革方案包括:

        (1)理論授課過程中督促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增添TBL、PBL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給予學生更多主動學習的機會。

        (2)在理論教學中增添案例教學,講授預防醫學如何應用于臨床工作中。

        (3)教育者應端正教學態度,才會致使學生更加重視預防醫學課程,改正學不學都可以的態度。

        (4)在教學過程中不應只拘泥于書本知識,還應增添預防醫學專業最新的發展動態,讓學生深入了解預防醫學的發展趨勢,給學生傳輸現代醫學的理念。

        (5)不斷在教學中滲透臨床工作與預防醫學的緊密結合的重要性,促進學生預防觀念的形成。

        (6)將預防醫學課程分成7大模塊:包括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食品營養學、慢性病管理、環境衛生學、職業衛生學、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等內容。

        第7篇:預防醫學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高職醫學教育;臨床醫學專業;預防醫學

        高職醫學教育作為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基層醫療機構衛生人才的重要途徑,以培養面向基層醫療衛生和社區衛生服務保健機構的實用型人才為目標,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從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基本醫療服務、疾病預防、保健、疾病康復、計劃生育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工作。隨著醫學模式以及疾病譜的不斷變化,加之各種公共衛生事件頻發,以及越來越多慢性病對人民健康的嚴重威脅,我國的衛生服務更加注重預防的重要性,對基層醫務人員在疾病防控、人員管理、技術指導、康復復診、健康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1]。因此,新形勢下高等職業醫學教育必須認真審視和深刻反思,加大公共衛生與防疫醫學等相關人才的培養力度,適應新形勢下的基層醫療機構對衛生人才需求的挑戰,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一、明確預防醫學在高職臨床醫學專業中的地位,引起學生的重視

        預防醫學作為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必修課,與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相互滲透,與臨床醫學相比較,預防醫學具有更加直接和現實的意義。作為高職臨床醫學專業,臨床醫學教育的重點是培養面向農村、面向社區的助理全科醫生[2]。因此通過課程學習,學生不僅要掌握臨床專業知識,還要知曉預防、保健和健康管理等理論和技能,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目的。由于醫學模式和疾病譜的變化,各種慢性疾病對我們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嚴重;而且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頻發,我國的衛生服務工作越來越注重預防的重要性,強調臨床與預防的結合,因此,基層衛生機構對“六位一體”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3]。目前,大多數臨床工作者對預防意識表現淡薄,給高職醫學教育提出思考課題。而且,在傳統上,對臨床專業學生的培養更多的是強調臨床專業技能,反而忽視對預防技能的培養。作為基層醫療機構的后備軍,高職臨床專業的學生必須接受足夠的預防醫學教育,掌握必要的預防醫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樹立大健康、大衛生和預防為主的觀念,真正做到防治結合。在課程教學的不同階段,加強思想政治和人文社會科學的教學,將思政教育、人文素養和職業素質貫穿于整個教學全過程,幫助學生樹立宏觀的預防理念,提高預防醫學知識在今后職業生涯中的重要價值。因此,要幫助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明確學好預防醫學的重要戰略意義,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對基層醫學人才的挑戰。

        二、加大臨床與預防醫學課程整合,培養新型基層醫學人才

        為了培養預防與診療、保健與康復等綜合服務能力為一體的新型“防治結合型”基層醫學人才,在“以健康為中心、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思想指導下[4],結合預防醫學課程在臨床專業的特點,加大臨床與預防醫學課程整合。針對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如對人類健康危害較大的心腦血管疾病、營養與代謝性疾病、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腎臟病以及心理與精神障礙性疾病等,開設基于案例的臨床與預防醫學交叉整合課程。根據我國基層衛生機構對人員崗位能力的要求,適量增減、整合教學內容,更好地體現宏觀和微觀的結合。適當增加利用社會醫學的手段進行初級衛生保健,實施個人和群體的防病、保健等內容;增加有關基層衛生服務、健康宣教、健康促進的內容;增加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策略,以及各種新發傳染病的防治。課程內容涵蓋各種慢性病的流行病學概況、病因及危險因素、社會危害與經濟負擔、早期診斷、多學科防治的融合,通過對診療技術、預防保健技術、保健康復技術和心理干預技術等方面的技術整合,達到綜合干預措施的目的。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的課程整合更好地在課程教學中體現以“健康為中心、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理念,幫助學生樹立“醫生不僅要醫病,還要醫人,更要保護和促進人類健康,預防疾病”的觀念[5]。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服務于基層醫療機構,針對基層工作主要特點,教學應以基層衛生服務、新發傳染病控制、各種慢性疾病預防以及食品安全等為主,形成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培養模式,更加符合“培養促進全體人民健康的醫生”的宗旨。

        三、強化實踐教學,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

        臨床醫學專業中有關預防醫學的內容體現在多個方面,很多內容較抽象,對高職學生有一定難度。在教學中可以針對一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選取典型案例,激發學生興趣。講授事件相關基本理論,教學過程中引入標準化病人(SP),鼓勵學生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通過典型事件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教學[6]。對于抽象的理論知識,如衛生統計學,可以利用在線上直接教學,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發揮更多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快速掌握抽象的理論知識和方法,課后利用多種渠道及時布置練習以鞏固課堂知識,達到“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式。針對基層常見疾病健康教育和慢性疾病的管理,在教師指導下,鼓勵學生結合臨床知識對疾病進行健康教育和預防,對糖尿病患者給予飲食指導、高血壓患者進行危險因素的評估及健康指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可充分利用學院自身的實習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采用半理論半實踐的教學方式,帶領學生進入社區,結合所學理論知識開展社區實踐活動,開展健康教育、營養指導、慢病管理等社區活動。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自行設計方案,教師進行適當指導,培養學生的創新、團隊協作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為學生今后進入社區工作奠定基礎。除此之外,帶領學生積極開展涉及家庭成員健康的臨床服務,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預防醫學在臨床職業規劃中的重要性[7],依托臨床知識對社區開展預防醫學教育,更加深入地對臨床醫學生進行預防醫學的理念教育,讓學生認識到預防醫學對家庭乃至社會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社會活動能力和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利用課堂所學知識,依托學院大學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開展學生的科研創新力培養,鼓勵學生結合臨床知識、綜合預防知識及所學多學科的知識方法,自己參與選題,嘗試社會性比較強的健康管理和促進內容,再將課堂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依靠省級或校級的科研項目資助,開展設計性、綜合性調查研究和實驗,并協助指導學生撰寫相關綜述或調研性論文。鼓勵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參與專業教師的課題和項目,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轉化,讓學生體會和理解疾病預防的理念。

        第8篇:預防醫學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預防醫學;實踐;技能;培養模式

        現代社會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對環境產生了巨大的破壞,嚴重導致生態環境失衡。在這樣的情況下,各種傳染病和突發性疾病爆發的幾率越來越高。同時,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動化設備的大量運行,人們對抵抗病菌的抵抗能力明顯下降。這造成社會對復合型、實用型預防醫學專業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面對這一情況,各個高等醫學院校加大了對預防醫學專業人員的培養力度。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師生都忽略了實踐技能的重要性,導致當前很多高校預防專業人才理論知識由于而實踐能力不足,嚴重阻礙了疾控事業和有關工作的展開。

        1當前預防醫學專業實踐技能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

        1.1對培養預防醫學專業師生實踐技能認知方面的誤區針對近年來非典、禽流感等突發性傳染疾病爆發的現象,人們普遍意識到預防醫學專業應急技能培養的重要性。但是,想要成為一個具有獨立能力處理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合格人才,卻并非通過學校教育能夠做到的。這不但需要充足的理論知識和良好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還需要通過長期的臨床經驗才能夠做到,而當前高等院校很難做到這一點。同時,應急技能不同于實踐技能,應急技能的要求較實踐技能要更加全面,對于個人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1.2預防醫學教學中有實踐能力的教師不足我國大多數高等醫學院校都有自己的附屬醫院,任課教師都是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中級以上醫師,這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然而預防專業的授課教師卻大多沒有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從業經驗。這類教師多數都是從事與理論研究的教學人員,自身缺乏現場控制的能力和相關的臨床經驗,自然無法滿足預防醫學專業實踐技能教學方面的需要。同時,當前在高校教師的工作質量評估和職稱評審體系中,重理論建設也造成了教師可以忽略了實踐能力方面的培養,這大大制約了教師實踐能力的提高。

        1.3教學內容與實踐工作脫節當前高校教材多數都是由從事于高校教學的教師編寫。而預防醫學專業的教師由于自身實踐能力有限,在教材的編寫和選擇方面自然忽視了實踐技能教學這一環,使得教學的內部與現實工作的要求存在著嚴重的脫節現象。教學內容滯后、應用不足等現象嚴重地制約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1.4教學方式問題我國的教育存在著一個通病,即重理論而忽略實踐,這一現象普遍存在于國民教育體系的各個階段和各個學科。盡管教育改革一再要求教師要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提高,但是卻收效甚微,灌注式的教學依然是當前的主導。重視理論教學沒錯,但是教師在教學的出發點方面卻犯了一個明顯的錯誤,他們錯誤的將理論當作是學習的目標,而事實上理論學習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各個實際的問題。

        2轉變原有實踐技能教學模式的措施

        2.1轉變人才培養目標高等醫學院校不應該也不可能把直接培養出具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能力的專業學生作為自己的人才培養目標。而應應對實際,從基礎做起,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有關知識的實際認知能力。在高校教學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對常規場所或者是基礎場所所需技能的能力。讓學生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能夠有效地將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在不斷實踐中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預防醫學專業人才。

        2.2提高教師自身的實踐技能由于目前教師自身實踐技能的缺乏是制約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所在,所以首要人物就要提高教師自身的實踐技能。當前不斷爆發的各種突發性疾病在給人們生命健康帶來巨大危險的同時,又何嘗不是為預防醫學教育人員實踐技能的提高創造了條件。該專業的教師在兼顧教學的情況下,可以積極參與到疾病控制以及相關藥物研發工作的各個過程中,在提供自身豐富的理論知識幫助的同時,對相應的實際解決措施和各個環節進行吸收和消化,從而在在實踐中不斷吸收和學習經驗,并將所學實踐技能通過合適的教學方式傳授個相關專業的學生。

        2.3結合相關科研活動指導專業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能夠有效提高醫學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在開展有關課題的研究工作時,可以鼓學生大膽參與到科研項目中。通過對導師的觀摩學習和自身的實際工作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同時,導師在科研活動中要創造必要的條件給學生,使其能夠充分發揮個人的能力解決實際中的問題。這樣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自豪感,從而提升他的學習和實踐熱情。

        2.4增加實習時間,采用雙師制度實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專業實踐能力。在預防醫學教學的各個階段完成后,都要安排師生到疾控中心或者是各大醫院的相關科室進行實踐學習。疾控中心或者醫院的工作人員要積極扮演導師的角色。通過這種階段性的實習教學,不但能夠有效促進相關專業知識的吸收和應用,也能夠使廣大師生更多的參與到醫療衛生行業的實際工作中去,從而分階段、有針對性地提高預防醫學專業師生的整體實踐技能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曉,賀莉萍,周勇,周少平.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效果評價[J].現代預防醫學,2009(06).

        [2]王麗.預防醫學專業實習生疾控中心現場教學實踐與問題探討[J].實用預防醫學,2011(10).

        第9篇:預防醫學重要性范文

        1.1教學時數少,學生理論知識基礎不扎實

        高職高專的相關教學管理部門在對各專業教學時數進行安排時,通常會因為教學任務重、時間緊等原因,使得教學課時偏重于臨床學科,忽視了對預防醫學等相關學科的開設。大多數學校在臨床學科專業中并沒有對預防醫學課程進行開設,即使開設了預防醫學課程的專業,其學時也僅為38~96學時。緊湊的學時與繁重的教學任務產生矛盾,使得教學質量無法得到保障。預防醫學的相關學科知識面廣闊,并且教學內容較多,在學時方面不能給予相應保障的情況下,預防醫學的教學實踐就無法得到深入,許多重要內容無法得到相應的強調,并且重點很難突出。因此學生對預防醫學理論知識的掌握并不扎實,并且很難形成預防醫學理論知識完整的知識體系。

        1.2教學方法存在問題

        許多高職高專醫學院校在教學方法中,仍然以課堂教學為主,并沒有很好地利用多媒體教學,并且教學內容的展示也大都是教材內容,并沒有很好地利用到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而且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的教學方法,使得教學內容無法深入人心。在實踐課的教學過程中,只是簡單的統計學聯系或者是職業病和食物中毒等案例的相關分析,其他的重點實踐課程因為學時和設施條件的限制,無法取得相應的開展,并且因實踐課較少,無法讓學生對預防醫學的教學內容有更全面的了解。

        2高職高專預防醫學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2.1加強學生的思想觀念轉變

        高職高專醫學類院校應該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將預防醫學的重要性提高到戰略高度,并在教學目標中樹立預防為主的工作思路。將預防醫學的戰略思想貫穿在醫學教育之中,并且從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等學科的預防角度出發,對教學內容加以分析,體現出群體、社會醫學與預防醫學的整體觀念,從而實現預防、治療和康復相統一的教學體系,以此來改變學生對預防醫學的原有思想觀念,并通過加大宣傳,使得學生對預防醫學的相關課程有充分的重視,加強學習積極性。

        2.2優化教學內容,教學時數合理安排

        對高職高專預防醫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應對教學時數進行合理安排,并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性。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優化教學內容,為不同專業的學生樹立起與自身專業相符合的預防觀念,并對實用性較強的知識點重點講解,而對教材中相關的基礎知識或重疊部分章節進行簡要介紹,以此來轉變學生對預防醫學枯燥、乏味的印象。

        2.3加強實踐教學,改進教學方法

        在預防醫學的教學過程中,應采取新的教學方式,比如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然后教師發揮指導作用,對學生的主動性進行充分發揮,讓學生在自學中得到相關知識,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這種PBL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對網絡信息技術的運用,從而尋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相關題材以及國內外預防醫學的最新研究進展,將這些內容充實進教學實踐之中,讓原本的教材內容更加的生動形象,從而加強教學內容的吸引力,并且還可以對學生在課余時間瀏覽相關網站的做法進行鼓勵,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此拓展教學空間,讓學生能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過程中,充分領悟預防醫學的相關知識,以此提高高職高專預防醫學的教學質量。

        3結語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aⅴ | 一级激情AV在线播放 | 一本热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资源站中文字幕 | 一级A午夜福利免费区 |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