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貧困學生救助辦法范文

        貧困學生救助辦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貧困學生救助辦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貧困學生救助辦法

        第1篇:貧困學生救助辦法范文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優秀貧困大學生獎助金發放儀式。首先,我謹代表縣教育局,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縣教育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企事業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向積極捐資助學、奉獻愛心的全縣全體教職工表示誠摯的謝意,向獲得獎助的10位貧困大學生及各位家長表示熱烈的祝賀。

        貧困學生資助政策是貫徹落實科教興國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做好貧困生資助工作是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體現,是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落實“科教興縣,人才強縣”的戰略體現,是鞏固“兩基”成果的重要手段。多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關于貧困學生獎助政策和要求,積極探索貧困學生資助管理工作的經驗和辦法,建立和完善了以政府為主導、對口支援、社會參與,“免、減、助、補、扶”多種形式相結合的貧困學生綜合救助體系和機制,促進了我縣“兩基”的鞏固和提高。下面,我對全縣貧困學生資助管理工作開展情況向各位家長作個簡要介紹。

        2007年我縣成立了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全面負責學生管理各項管理工作。管理中心根據職責要求,認真做好各種資助政策的宣傳,提供資助信息,組織和協調各種捐資捐物活動,切實使每項資助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一是落實兩免一補政策。

        “兩免一補”政策即在小學和初中免除學費、課本費,并給予住校生生活補助費的政策。為了使這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縣教育局成立了以局主要領導為組長,相關股室人員為成員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領導小組,加強對中小學校實施工作的指導、管理和監督。在管理過程中,堅持名單公示制度和定期檢查監督制度。教育、財政等部門不定期地組織財務、督導員聯合對各鄉校的貧困生生活補助實施情況進行督促和檢查,對違反財經紀律要求的學校進行責任追究。可以說,現在的小學和初中既是義務教育也是免費的教育。2009年,全縣享受國家免費教科書中小學生14500人,其中小學9606人,初中4894人;享受寄宿生生活補助的學生5792人。

        二是多渠道籌集資金,爭取社會各屆對貧困學生愛心助學。

        主要開展了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通過滇滬對口支援,爭取上海寶鋼集團對我縣部分貧困學生進行資助,2003年至2007年每年資助200名貧困學生,每名學生每年受資助500元,每年共10萬元。2008年受資助300名學生,共15萬元。二是爭取相關部門對貧困學生進行資助。民政、扶貧辦、民宗局等相關部門每年力所能及地籌措資金資助貧困大學生。關工委、民政、團縣委、婦聯等部門和單位從物資方面也對貧困學生進行了資助。三是爭取項目資助。2007至2009年爭取中央彩票公益教育助學項目資助普高學生145人,每人每年1000元,三年共計14.5萬元。四是通過各渠道爭取企業、個人進行救助。2008年受企業、個人救助,物資、資金合計16.5萬元,其中昆明呈鋼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對我縣瑤家山小學瑤族學生捐贈363雙新球鞋,323公尺精紡毛呢和1220件衣物,總價值1.6萬元;廣東惠州西頓工業發展有限公司、昆明華燈世家捐贈5000支節能燈泡,價值12.5萬元;上海金山區奶牛管理站6名職工從2007年開始對我縣10名中小學生進行資助,每人每年1200元,共計2.4萬元。其中今天享受獎助的李剛同學,由于學業成績優異,受到山東宏發科工貿有限公司高成法董事長資助,每年5000元,共資助2萬元。類似受到資助的還有翟川川和饒家銀兩位同學。五是建立干部職工“一對一”貧困學生幫扶制度,動員全縣干部職工積極與貧困學生結成幫扶對子,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通過以上工作,我縣形成了全社會參與救助貧困學生的良好氛圍。

        三是優秀貧困大學生獎助工作。

        今天,我們舉行這個儀式發放的就是優秀貧困大學生獎助金。對貧困優秀大學生進行獎助始于2006年。由各縣向社會籌集資助資金上交××市教育基金會,再由××市教育基金會統一核定指標返回各縣獎助。每年我們向全縣廣大教職工發出為貧困大學生捐資助學的倡議,2008年,教師捐資10.8萬元,2009年捐資7.62萬元。可以說,向此次貧困大學生提供資助的是我縣全體教職員工,是他們興善舉圓了我們學子的大學夢,是他們扶貧困支教獻出了力所能及的愛心。從2007年起,我縣按照《××市資助貧困優秀大學生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要求,認真做好貧困大學生獎助政策的宣傳和籌資工作。享受貧困大學生獎助的標準要求:一是要考取一專以上高等院校的學生,包括一專、二本、一本及以上重點院校。二是要考取以上高等院校的高中畢業應屆生,不能是往屆生。每年在一專錄取結束后,資助中心及時地進行情況摸底,在充分考慮各種資助渠道的基礎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對符合獎助條件的學生進行排序篩選,并對擬獎助學生情況和獎助政策在全縣政務公開信息網上、學校和教育局政務公開欄中進行公示,接受學生、家長及社會的監督。2008年受獎助大學生8人,2009年受獎助大學生10人。

        四是職高國家助學金工作。

        國家助學金主要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生活費用開支。我縣國家助學金的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我縣凡就讀于職業高中的在校學生都能享受。2009年春季學期,我縣享受國家助學金人數為168人。

        五是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是國家助學貸款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一步完善國家助學貸款運行機制、推動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重要步驟,是利用財政、金融手段,創新金融服務體系,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問題的重要探索和實踐,對進一步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充分發揮政策整體效應具有十分重要意義。2008年是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試點年,全縣只有一例學生貸款,2009年在全省鋪開,凡具有我縣戶口貧困的大學在校生均可申請每年不超過6000元不低于1000元的貸款,具體貸款金額根據學校的學費和住宿費兩項費用總計來定。今年,我縣參與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176人。目前,申請審核工作已完成,上報和核批工作正在進行中。按省上安排,貸款撥付工作將于11月20日以前完成。

        第2篇:貧困學生救助辦法范文

        一是落實兩免一補政策。

        “兩免一補”政策即在小學和初中免除學費、課本費,并給予住校生生活補助費的政策。為了使這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縣教育局成立了以局主要領導為組長,相關股室人員為成員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領導小組,加強對中小學校實施工作的指導、管理和監督。在管理過程中,堅持名單公示制度和定期檢查監督制度。教育、財政等部門不定期地組織財務、督導員聯合對各鄉校的貧困生生活補助實施情況進行督促和檢查,對違反財經紀律要求的學校進行責任追究。可以說,現在的小學和初中既是義務教育也是免費的教育。2009年,全縣享受國家免費教科書中小學生14500人,其中小學9606人,初中4894人;享受寄宿生生活補助的學生5792人。

        二是多渠道籌集資金,爭取社會各屆對貧困學生愛心助學。

        主要開展了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通過滇滬對口支援,爭取上海寶鋼集團對我縣部分貧困學生進行資助,2003年至2007年每年資助200名貧困學生,每名學生每年受資助500元,每年共10萬元。2008年受資助300名學生,共15萬元。二是爭取相關部門對貧困學生進行資助。民政、扶貧辦、民宗局等相關部門每年力所能及地籌措資金資助貧困大學生。關工委、民政、團縣委、婦聯等部門和單位從物資方面也對貧困學生進行了資助。三是爭取項目資助。2007至2009年爭取中央彩票公益教育助學項目資助普高學生145人,每人每年1000元,三年共計14.5萬元。四是通過各渠道爭取企業、個人進行救助。2008年受企業、個人救助,物資、資金合計16.5萬元,其中昆明呈鋼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對我縣瑤家山小學瑤族學生捐贈363雙新球鞋,323公尺精紡毛呢和1220件衣物,總價值1.6萬元;廣東惠州西頓工業發展有限公司、昆明華燈世家捐贈5000支節能燈泡,價值12.5萬元;上海金山區奶牛管理站6名職工從2007年開始對我縣10名中小學生進行資助,每人每年1200元,共計2.4萬元。其中今天享受獎助的李剛同學,由于學業成績優異,受到山東宏發科工貿有限公司高成法董事長資助,每年5000元,共資助2萬元。類似受到資助的還有翟川川和饒家銀兩位同學。五是建立干部職工“一對一”貧困學生幫扶制度,動員全縣干部職工積極與貧困學生結成幫扶對子,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通過以上工作,我縣形成了全社會參與救助貧困學生的良好氛圍。

        三是優秀貧困大學生獎助工作。

        今天,我們舉行這個儀式發放的就是優秀貧困大學生獎助金。對貧困優秀大學生進行獎助始于2006年。由各縣向社會籌集資助資金上交××市教育基金會,再由××市教育基金會統一核定指標返回各縣獎助。每年我們向全縣廣大教職工發出為貧困大學生捐資助學的倡議,2008年,教師捐資10.8萬元,2009年捐資7.62萬元。可以說,向此次貧困大學生提供資助的是我縣全體教職員工,是他們興善舉圓了我們學子的大學夢,是他們扶貧困支教獻出了力所能及的愛心。從2007年起,我縣按照《××市資助貧困優秀大學生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要求,認真做好貧困大學生獎助政策的宣傳和籌資工作。享受貧困大學生獎助的標準要求:一是要考取一專以上高等院校的學生,包括一專、二本、一本及以上重點院校。二是要考取以上高等院校的高中畢業應屆生,不能是往屆生。每年在一專錄取結束后,資助中心及時地進行情況摸底,在充分考慮各種資助渠道的基礎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對符合獎助條件的學生進行排序篩選,并對擬獎助學生情況和獎助政策在全縣政務公開信息網上、學校和教育局政務公開欄中進行公示,接受學生、家長及社會的監督。2008年受獎助大學生8人,2009年受獎助大學生10人。

        四是職高國家助學金工作。

        國家助學金主要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生活費用開支。我縣國家助學金的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我縣凡就讀于職業高中的在校學生都能享受。2009年春季學期,我縣享受國家助學金人數為168人。

        五是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是國家助學貸款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一步完善國家助學貸款運行機制、推動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重要步驟,是利用財政、金融手段,創新金融服務體系,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問題的重要探索和實踐,對進一步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充分發揮政策整體效應具有十分重要意義。2008年是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試點年,全縣只有一例學生貸款,2009年在全省鋪開,凡具有我縣戶口貧困的大學在校生均可申請每年不超過6000元不低于1000元的貸款,具體貸款金額根據學校的學費和住宿費兩項費用總計來定。今年,我縣參與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176人。目前,申請審核工作已完成,上報和核批工作正在進行中。按省上安排,貸款撥付工作將于11月20日以前完成。

        第3篇:貧困學生救助辦法范文

        第一條為做好**區特殊困難群眾的救助工作,結合我區有關專項救助政策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凡戶籍在**區且居住在**區,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但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倍的下列困難人員按對應標準救助。

        (一)困難老人(含已進入低保的下列人員)

        1、年齡在80周歲以上的獨居老人;

        2、年齡在70周歲以上身有殘疾或身患重大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且無子女的獨居老人;

        3、未進入社會福利養老機構的“三無人員”;

        4、其他有特殊困難需要幫助的城市老人。

        政府為上述困難老人購買家政服務,家政服務費按每人每月180元計算;提供的緊急呼叫服務費,按每人每月20元計算。

        (二)困難的優撫對象

        享受定撫定補的重點優撫對象,每人每月救助150元(政府發放的優撫金不計入家庭收入)。

        (三)對社會有特殊貢獻的困難人員

        經區工會認定的困難勞動模范、工會主席和經區婦聯認定的特困婦聯主任,每人每月救助150元。

        (四)單親、因病致貧的邊緣困難家庭

        父母一方去世的單親家庭和因患重病致家庭生活困難,經群眾評議無異議,每戶每月救助150元。

        (五)貧困學生

        1、本科生:參加高考達到國家規定的本科錄取分數線,被公辦高校計劃內招生錄取的大學生(未達高考本科錄取分數線計劃外招生繳費就讀及軍隊院校不享受本政策),每人第一學年救助3000元,以后每學年救助1500元。

        2、大專生:參加高考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專錄取分數線,被公辦高校計劃內招生錄取的大專生(未達高考大專錄取分數線計劃外招生繳費就讀及軍隊院校不享受本政策),每人第一學年救助2000元,以后每學年救助1000元。

        第三條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精神病低保人員,對已按**民福[20*]69號文件規定辦理精神病住院費減免的低保患者,除本人交納個人全部保障金外,由我區承擔的費用按文件規定救助。

        第四條救助申請審批程序

        上述救助對象到街道社會救助中心提出申請,填寫救助審批表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經社區居委會調查評議、街道審核簽署意見后,于每季度末報送區民政局審批。區民政局對各街道上報材料進行審批,經審批同意后,從次季度開始按季度向被救助對象發放救助金。

        第五條救助對象的管理

        1、區民政局對享受特殊困難群眾救助人員的家庭收入定期進行核查,其中對邊緣人群的家庭收入情況每半年核查一次,對困難學生、在冊“三無”對象、優撫對象、重殘人員、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精神病患者、對社會有特殊貢獻的人員每年核查一次。不符合條件的,不再享受專項救助。新晨

        2、已享受定期定量保障的對象不享受特殊困難群眾救助。

        3、因賭博、吸毒或拒絕介紹就業等造成生活困難的不享受該項救助。

        第六條救助資金

        1、特殊困難群眾救助的資金來源: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提取5%,社會捐助資金每年列支10%,其余由區財政安排。

        2、特殊困難群眾救助資金管理:

        (1)區民政局按財政預算編制要求和下一年度社會救助工作需要,編制年度特殊困難群眾救助資金預算,報送區財政局。

        (2)特殊困難群眾救助資金采取專戶管理。區財政局設立專項救助資金專戶,多渠道籌集的專項資金定期轉入專戶,并通過專戶及時足額撥付區民政局。區民政局安排專人管理,專帳核算,按季報送上季度《**區特殊困難群眾救金使用情況表》。

        (3)財政、審計、監察部門依法定期審計和監督特殊困難群眾救助資金的使用情況。

        第七條本救助辦法的內容如與上級政策相悖,按上級文件要求執行。已享受政府保障的相關困難人員原則上不得享受本項救助,今后隨著經濟發展、政策調整,救助的范圍和標準將進行適時調整。

        第4篇:貧困學生救助辦法范文

        關鍵詞:高校貧困生;自強精神;資助體系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5-0007-02

        一、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的現狀

        由于各種觀念的原因,大多數高校助學幫困工作偏重于日常事務操作和如何增加對貧困生的經濟資助,而對于如何解決貧困大學生的精神貧困、精神救助、心理問題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造成助學幫困工作一些盲點問題嚴重制約著資助效果的發揮。因此從人的整體發展角度出發,如何做好貧困生的自強精神的培養教育,從而促進這部分經濟暫時貧困的大學生“精神脫貧”是高校面臨的一項重大而現實的理論實踐課題。

        二、高校貧困生自強精神培養的必要性

        (一)從社會現狀看,高校助力貧困生“精神脫貧”刻不容緩

        隨著高校人數的不斷增加,高校貧困生的數量也在不斷呈現上升趨勢。對于這樣一個龐大的特殊群體,各級政府和高校都十分重視,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決不讓一名貧困生因經濟困難而失學。建立了“綠色通道”,不斷加大貧困生經濟資助力度。但由于貧困生總量的激增,加上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及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貧困社會成因較為復雜,因此貧困生資助體系在沉重的資助任務面前漸漸暴露出許多問題:如高校存在著“重經濟扶貧、輕教育扶持”的現象;對于如何解決貧困生的精神貧困或心理問題則關注較少。而貧困生由于經濟生活的長期貧困,致使他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形成定式,造成對社會不公平現象的敏感、對社會的不滿情緒等人格和價值觀的形成。同時由于受社會不良風氣的沖擊,一些經濟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他們渴望金錢、追求時尚,內心矛盾、焦慮和自卑感加重,也使他們在人格方面的弱點突顯出來:喪失感恩與回報之心,缺乏自強、自立精神;“等”、“靠”、“要”的思想嚴重。

        (二)從學生的角度來講,貧困生自強精神培養勢在必行

        馬斯洛認為:饑餓是極度利己主義的,它唯一的滿足方式就是滿足自己;需要越高級,必定越減少自私。高校貧困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由于承受著經濟生活長期貧困的壓力,使得他們更容易出現一系列個性特征和心理上的變化:脆弱、敏感、自卑、拘謹、壓抑是貧困生最普遍的心態。他們因貧困而自卑,但又有極強的自尊心,人際關系上趨于封閉。他們渴望融入集體,被他人接納和認可;但又逃避離群,不愿接受別人的同情和幫助。他們承載著家庭和自己對改變命運較高的期望,在求學過程中,在心理極端脆弱的狀態下容易采取極端方式對待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因此如何在經濟資助的同時,使貧困生從觀念上擺脫等待救助,學會用平等、積極、主動的心態對待貧困,樹立自立自強精神,立志成才顯得尤為迫切。

        (三)從教育的層面來看,高校貧困生自強精神教育至關重要

        羅杰斯和馬斯洛作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他們一貫強調:教育要以學生為中心,懂得尊重和重視學生的情感、意愿和觀念,相信學生有能力教育自己,發展自己,教師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導。而貧困生的成長成才教育工作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整合所有有利的主體資源,積極營造良好的、適宜貧困生發展的教育和人文環境。從教育的層面來看,高校在開展貧困資助工作時要保護受助者的自尊心,注意幫助貧困學生樹立自信,培養陽光思維,正確處理經濟困難與精神追求之間的關系,讓每一位貧困生能夠在一個平等、和諧的環境下,健康自信成長至關重要。

        三、構建貧困生自強品質塑造的高等學校精神教育體系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作為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1.3萬余人。筆者以福州外語外貿學院作為調研對象,在對我校貧困生的學習、心理、就業等情況調查問卷分析的基礎上,積極構建基于貧困大學生自強精神培養的“濟困―扶志―強能”三維并進的貧困生精神教育體系,將“扶貧”與“扶志、扶能”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探索一條對我校貧困生切實可行的“礪志強能”助學育人的新路子。

        (一)濟困

        規范程序,提高資助效率,豐富資助內涵。每年年初,我校就對全校學生進行普查,全面了解全校學生的家庭狀況,準確篩選出經濟貧困學生,并對這些資料數據進行認真研究分析,建立信息檔案,進行動態跟蹤管理。

        在貧困生認定程序上嚴格遵照我校2007年出臺的《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通過座談會、走訪等對每個建檔的學生進行深入了解,在審核過程中加強各個環節的管理和監控,減少主觀和人為因素,保證資助工作的公開公正公平、科學規范。

        按照“他助、自助、助人”的“礪志強能”為目標的助學、幫困、育人資助體系,不斷完善以國家資助為主要渠道獎、貸、助、補的制度,并開設“綠色通道”,及時解決貧困生入學“進得來”問題;根據每一個貧困生具體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每個貧困生的四年助學、幫困、育人資助計劃,以實現對貧困生的全方位資助;通過定期召開貧困學生座談會和個別談心交心等形式,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和想法,有針對性地根據貧困生的不同困難和問題及時加以解決;同時以合理的不傷害貧困生心理的方式來表彰和弘揚社會各界獻愛心的精神。

        (二)扶志

        “扶貧先扶志,助學重在育人。”經濟資助只能解決貧困生暫時的困難,而精神扶貧才具有長遠的效果。因此我們積極改變助學幫困工作思路,變單向的經濟脫貧轉變為經濟、精神雙脫貧,積極主動采取多方面措施進行精神扶貧教育。注重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責任意識,讓每一個受資助學生明白:每一分資助資金都來之不易,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愛心,你所得到的資助也許是一個比你更貧困的人的讓渡,因此你無權揮霍,更無權頹廢。激勵學子面對資助,要飲水思源,心懷感恩,立志奉獻,回報社會。強化貧困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德意識,幫助貧困學生明白國家資助政策的作用與意義;教導他們“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鼓勵他們人窮志不窮;讓貧困生懂得“未曾清貧難成人”的道理,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克服自卑和消極厭世的不良情緒,塑造自強自立的品格,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引導和教育他們正確認識和對待貧困,告訴貧困學生“物質上的貧困并不代表精神上的貧困,更不代表個人尊嚴和價值的缺失。社會可以接受你的貧困,卻無法原諒你的落后!”幫助貧困生把握好貧困與成長成才的辯證關系,引導貧困學生樹立“知識改變命運,助學完美人生”的意識;透過和諧的校園環境啟發貧困生學習知識、追求理想的動力和熱情,讓他們認識到只有心理脫貧,才能使貧困生真正脫貧。鼓勵他們在寬松的校園氛圍中廣泛開拓人生和交際圈子,不斷充實其精神世界,促進人格的完善,成為生活的強者。

        (三)強能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經濟資助和精神扶貧,只是暫時緩解他們的困難處境,只有將“物質救濟型”資助向“勵志強能型”資助轉變,才能徹底解決長期的經濟困難和繼發的心理困難所導致的困境。因此我校在切實提高幫困助學工作中立足長遠、標本兼治,既“授之以魚”,也“授之以漁”,教育引導貧困生正確認識到:生活上的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能力差距。勇于克服內心的“魔咒”,突破自我,重塑自我。幫助貧困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個性特點并形成正確發展傾向與事業目標,合理做好四年大學的學業規劃和職業規劃,做到全方位塑造和提高困難學生的實踐能力、適應能力等綜合素質;積極開展好勤工助學工作,把“輸血資助式”勤工助學轉變為“造血助人式”勤工助學,將勞務型勤工助學崗位與創業型勤工助學崗位相結合,鼓勵貧困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并在第二課堂實踐中加強專業知識的滲透和運用,幫助貧困學生提升學習、工作、人際交往能力,為實現自強成才提供多種機會,進而讓其增長知識才干,增加社會閱歷,提高綜合素質,并體會到自立自強后的成就感和價值感,增強自信心和行動自主性。

        四、結束語

        貧困生問題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社會結構性問題,十分復雜艱巨。建立健全一套適合高校基于大學生自強精神的培養體系,科學構筑“濟困、扶志、強能”三維立體型勵志強能的教育模式,幫助貧困學生進行深度的自我探索、自我定位,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對待貧困,自我救助、自我教育、自強不息,科學地規劃自己的生活和未來,使貧困生在健康、和諧、平等的人文環境中成人成才。

        參考文獻:

        [1]歐陽勝權.高校貧困生就業指導中積極自我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3,(11).

        [2]劉冬梅.論新時期高校貧困生育人體系的構建[J].學理論,201l,(30).

        [3]徐峰.關于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的若干思考[J].內江科技,2008,(1).

        [4]楊周復.高等學校學生資助政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5篇:貧困學生救助辦法范文

        關鍵詞: 高校貧困生 就業資助 缺失 回歸

        資助是對高校貧困生群體進行扶持的主要方式,是社會主義學校本質特征的直接映證。廣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肩負著對貧困生群體進行幫扶和人生矯正的光榮職責,為之所作出的努力是不容置疑的。但還是出現了一些貧困生難以融入社會、就業不佳的尷尬局面。我們對貧困生的“獎、貸、助、補、減”(硬資助)已持續多年,而對貧困生的就業資助(軟資助)重視不夠,加劇了貧困生對良性就業的“消極旁觀”。因此,要實現對高校貧困生群體幫扶工作的良性發展,就必須努力克服資助體系的現實缺失,提高對貧困生的就業資助(軟資助)的重視度,從而完成高校貧困生資助的功能回歸。

        一、高校貧困生就業資助的現實值域

        高校貧困生群體就業問題是個大問題,其就業絕對人數大幅增加。在激烈的大學生就業競爭中,高校貧困畢業生是就業隊伍中的弱勢群體。如何對他們進行就業資助是擺在各高校門面前的一項迫切任務。

        (一)高校貧困生群體就業問題關系到個人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穩定發展。

        由于貧窮,許多學生為了交學費,家里東借西湊負債累累,這使他們深感沉重和內疚。進了大學后,校園里貧富差距凸顯,使他們覺得低人一等,從而產生自卑心理。嚴峻的就業形勢無疑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精神壓力。在自卑、嫉妒心理的作用下,他們常常怨天尤人,感嘆世間不平;常常為自己家庭的貧窮而苦惱,怨恨父母無能。而且由怨恨父母、怨恨家庭發展到怨恨他人、怨恨社會,破壞了校園穩定和正常秩序,不利于社會穩定發展。

        (二)高校貧困生群體的就業問題關系到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實施和高校本身的可持續發展。

        國家助學貸款是國家為使更多的貧困學生得到資助完成學業而采取的救助措施。但目前,貸款的高校貧困生由于大學畢業后就業難而引發了還貸難,從而引發銀行不愿發放學生助學貸款的情況。高校貧困生群體能順利就業,不僅有助于他們按時還貸,保證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可持續操作,還間接關系到國家助學體系的良性運行,同時,良好的就業率對提高學校整體就業率、提高學校的社會聲譽和保證高校本身的可持續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高校貧困生群體的就業問題關系到高等教育改革能否深化和高等教育大眾化后能否可持續發展。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更加關注自身的生存、發展和價值,人的精神需求更加豐富,人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了教育對自身發展的巨大作用和意義。追求教育民主化、教育機會平等的要求越來越強,接受高等教育成為人們的強烈需求。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入學機會成倍增加,解決高校貧困生群體的就業問題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持續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貧困生就業資助的缺失現狀

        (一)制度缺失。

        為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完成學業,國家先后出臺了有關補助減免學費及一系列獎學金、貸學金政策,但這些法律和政策還不完善。現有關于學生資助的法律規定,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法》上。

        這些關于學生資助的規定形成了一定的體系,使得資助制度的實施有了法律保障。但是應該看到,這些仍是一些綱領性或政策性的規定,缺乏操作性和穩定性,難以保障各項資助制度的具體落實,并且,對于資助關系和資助行為的法律性質、資助法律關系主體和資助對象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等內容沒有明確闡述。

        (二)結構缺失。

        其一,資助太少。貧困大學生由于來自家庭、經濟等外生因素的壓力要比非貧困生大得多,貧困生的相對閑暇成本和相對勞動學習成本要高些。除了他們的經濟資源是非均衡的之外,他們所占有的家庭資源和社會資源也是不均衡的。因而,就業競爭是不公平的。對貧困學生的就業資助是對社會公平的補充,是另一種公平與效率,更有利于保證教育機會的平等、公正,是對多元化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完善。

        其二,覆蓋面不夠廣。作為社會轉型時期的“后遺癥”,我國貧富差距的日益加大,貧困生數量不斷增長,各高校的貧困生普遍占到全校學生的20%,但是能夠申請到助學貸款的受益者僅占10.5%,近一半符合條件的貧困生沒有機會貸到款。由于對學生資助風險大,收益低,銀行一般不愿接受這類業務,但是國家有強制政策,銀行不得不接辦,但是對此業務卻表示出不熱心,不重視。

        (三)價值導向異化。

        對高校貧困學生的資助在現實操作中變成“獎學金”,將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標準,與黨的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教育方針背離,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其誤差來源于對教育的認識錯位和對學習的缺陷定位,其結果是造成教育誤導,最終導致價值導向實質性缺位。

        對高校貧困學生的資助漸漸變成一種“學費贊助”。資助只關注如何讓貧困學生入學,如何讓他們解決學費問題。而不關心其過程成長,特別是對就業這一大學生最關注問題的忽視。特別困難學生補助和學費減免造成“等、靠、要”的心理缺陷。這與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的國家與社會預期是不一致的,也是資助政策體系功能作用削弱的一個原因。

        (四)社會力量加入不夠。

        從資助資金來源來看,我國貧困大學生資助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撥款和學校自籌,形式單一,無法滿足高校貧困學生的真實需求。社會資金,特別是民間資金投入很少。這與發達國家形成較大反差。從資助的分配來看,我國的社會資助主要集中在一些重點名牌大學,因為中國許多企業所謂的慈善,其實是打著“慈善”的招牌,謀取社會關注或者有其他目的。因此,他們更加愿意在一些有名望的重點知名院校資助學生,一是為了名聲遠大,二是重點院校的學生就業前景較好。

        就社會管理創新的思路來說,是否可以把自己有支付欲望、有支付能力的部分社會群眾納入貧困大學生資助服務體系,在政府加強引導的前提下,交給社會服務機構,為政府分擔、減憂?如果能這樣,則從社會管理創新的結果上來說,國家構建一個大的貧困大學生資助體系,社會或者民間機構成為一個有效的補充力量。

        三、高校貧困生就業資助的真實構建

        (一)立足校園,細化標準,為高校貧困學生就業資助提供制度支撐。

        掌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第一手資料是做好資助工作的基礎,對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做到有“文”可依,出臺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資助實施辦法,對困難家庭大學生就業進行補貼性資助,困難家庭大學生就業可申領求職補助資金,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他們的求職“準備金”問題。另外要通過調研制訂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細化認定指標,將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真正把資助工作做好做實做精。

        (二)增強服務意識,大力推進高校貧困學生就業資助工作。

        對高校貧困學生進行就業資助是我國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中的重要舉措,是緩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業壓力的主渠道,落實好國家助學貸款政策,事關教育機會平等、高等教育發展乃至社會公平的實現。因此,高校要不斷增強服務意識,一方面為學生做好服務工作,加強政策宣傳和具體指導,另一方面加強銀校合作,積極協助銀行做好貸前審核、貸后管理等工作,增強互信,幫助銀行降低風險,提高銀行辦理學生資助工作的積極性。

        (三)開展正面教育和心理援助,塑造困難學生健全人格。

        在全校范圍內積極開展誠信教育、感恩教育,營造互助互愛、關愛感恩的良好氛圍,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另外要有意識地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心理援助,將人文關懷融入到資助工作之中,引導他們正確看待現實、勇敢面對貧困,培養他們自立、自強、自信的精神,幫助他們主動融入社會、積極就業。

        (四)爭取社會力量參與到資助困難學生就業的工作中。

        目前高校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經費結構單一,其主要來源是國家和高校,社會力量參與較少。這不僅使高校用于資助的經費緊張,而且難以發揮社會力量應起的作用。所以,高校在現有資助工作的基礎上,應采取“企業社會名人社會慈善機構”的模式,由他們出資建立各類獎學金、勤工助學基金和慈善基金,構建起企業與高校聯系的橋梁,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侯書棟.學生資助立法的初步研究[J].教育財會研究,2002(6).

        [2]李祖超,夏麗君.高校學生資助新體系下的誠信問題預測與防范[J].理論與實踐,2008(4).

        [3]楊曉慧.高校貧困生雙線資助模式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07(19).

        第6篇:貧困學生救助辦法范文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貧困學生;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6)12 ― 0173 ― 02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一直是本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的內容與話題,其中貧困生、問題學生的心理問題就是一個需要好好研究與解決的課題。筆者以為在當前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情形應該更加關注貧困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積極心理學作為與病態心理學相對的理論支撐,為破解貧困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提供了很好的視角與思路〔1〕。因此,從積極心理學視角研究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干預介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與長遠價值。

        一、積極心理學與本科院校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邏輯關聯

        積極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和新型的心理學發展方向〔2〕,主張采用積極方式和心態去介入個體的心理世界,解決個體的心理問題,注重個體心理世界的積極陽光層面的關注與激發,為破解大學生心理健康干預困境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與方向;本科院校貧困學生作為學校的特殊群體,各個方面均處于弱勢境地,心理世界往往也是非常脆弱,非常需要激發他們內心世界積極向上的一面,為積極心理學的應用提供了很好的現實場域。因此,積極心理學與本科院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干預具有很強的關聯性 。

        (一)積極心理學與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內涵與價值

        1.積極心理學的定義、主要觀點與價值

        積極心理學是西方引進國土的一種心理學理論與思潮〔3〕,主張采用積極向上的心態開展心理問題的解決,與病態心理學持相對的觀念與方式。這種理論體系更能夠有利于推動各類心理問題的解決,能夠進一步促進心理學的發展與社會服務;能夠極大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創新,促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和提升其實效性,更有利于指導學生健康成長。

        2.困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內涵與價值

        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干預是心理問題處理的一種方式,內涵豐富,包括心理干預的理念、內容、方式、主體、環境、效果的考評等。這種干預往往是外在的干預,當然也可以是自我主動的干預調適心態。

        從價值視角來說,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干預具有很多的功能與作用。一方面,通過心理健康干預能夠及時把控與走進貧困學生的心理世界,能夠及時引導貧困生調適好自己的心態,化解其心理糾結;另一方面,通過心理健康干預能夠為貧困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能夠極大提升貧困生學風的改變。

        (二)積極心理學與本科院校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干A的相關性

        積極心理學與本科院校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干預是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作為理論層面的積極心理學能夠為本科院校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干預提供理論指導,作為實踐層面的本科院校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干預能夠具體的應用、檢驗與完善積極心理學,具體情況如下:

        一方面,從理論指導層面來說,積極心理學為本科院校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干預提供了很好的理論指導,要求其保持積極的陽光心態、采用積極的方式和選用充滿正能量的項目與內容、營造陽光的氛圍與環境來開展心理健康干預。

        另一方面,從實踐層面來說,本科院校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干預是應用積極心理學的大號舞臺,是積極心理學的踐行落實與檢驗考驗,能夠倒逼積極心理學不斷發展、不斷完善。

        二、當前本科院校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干預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環視本科院校心理健康的干預現場,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整體情況不理想,從理念、內容項目、方式與平臺、主體素質到效果的督導層面都需要好好改革創新一番。筆者認為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去應對貧困生的心理問題,也就是積極心理學取向嚴重不足〔4〕。

        1.心理健康干預理念層面的問題。采用一種什么樣的理念進行心理健康干預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好好選擇與設計整合。但是目前高校在構建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理念時,科學化的理念堅持不足,沒有很好地把握好貧困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青年學生的成長規律,沒有很好把握青年學生期望值變化的規律;系統化的理念堅持不足,往往就心理問題而心理問題,沒有深層次地挖掘貧困生心理問題背后造成的經濟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教育因素以及專業學習方面的因素;積極向上的理念不足,往往將貧困生心理問題擴大化、嚴重化,沒有將之作為貧困生作為一個成長的必經階段來陽關地對待。

        2.心理健康干預項目層面的問題。心理健康問題的引發是多種因素的合力所致,貧困生心理健康的干預需要關注與干預更多的方面。但是目前高校在構建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項目時,規劃設計不夠,往往注重經濟層面與心理層面的干預介入,重點解決貧困生經濟問題、心理問題方面的事情,忽略與之相關的,貧困生的專業學習情況、社交情況、情感婚戀情況、參加社團活動情況、日常的生活狀況、就業與職業追求情況的指導介入〔5〕,導致對貧困生心理健康干預的項目單一化、空洞化;往往注重大學生成長層面的學生項目干預,忽略現代公民層面的素養項目干預。

        3.心理健康干預方式與平臺層面的問題。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干預需要采用心理的、教育的、活動、制度等平臺來進行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一般高校往往注重就心理問題而心理問題,注重心理方式的采用,比如談話、情景體驗、心理測試等均常常被采用,但是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心理干預中積極使用,忽視了三觀教育和紅色文化在心理干預中的采用;忽略了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社團活動等在貧困生心理健康干預中的積極作用發揮。另一方面,往往重視傳統的心理健康干預方式的采用,對網絡平臺的遠程心理輔導作用開發不夠,沒有很好開發網絡心理輔導熱線。

        4.心理健康干預主體素質層面與心理健康干預保障層面的問題。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干預對干預主體本身的素質要求很高,尤其是干預技巧與干預的心態要求非常多,但是目前參與貧困生心理健康干預的教師一般都是學工隊伍的教師,這個群體很大一部分不是學心理學專業的,心理學理論與實踐經驗嚴重不足,這很難為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干預提供強大的介入力量。同時,心理健康干預需要一定的條件與保障,但目前高校沒有做好相應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其他心理健康干預的設施設備的供給。

        三、按照積極心理學的要求,提高本科院校貧困學生心理健康的干預水平

        針對貧困生心理健康及其干預存在的問題,本科院校應該好好分析與研究,積極應用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理,將之運用于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理念構建、內容設計、方式選用等方面,力求建構一種助推貧困生健康成長的積極心理干預機制〔6〕。

        1.注重心理健康干預理念的完善與創新整合,推動本科院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干預可持續發展。

        心理健康問題干預的理念是青年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解決的先導,因此高校開展貧困生心理健康干預時,要要高度重視,把握好積極心理學對心理健康干預理念的要求,始終堅持學生為本的理念,以一種愛的心態、理念去開展各項干預活動,貫徹一種愛的教育理念;始終堅持科學的理念,好好分析貧困生群體的優點、缺點以及心理發展規律,分析貧困生的弱勢心態和期望值的變化規律;始終堅持系統的理念,將心理問題作為一個系統來對待運行,深層次地挖掘貧困生心理問題背后造成的經濟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教育因素以及專業學習方面的因素,力求采多管齊下多策并舉的辦法來應對貧困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2.注重心理健康干預項目的拓展,盡力擴大本科院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干預的覆蓋面與惠及面

        心理健康問題干預的項目與內容是青年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解決的直接客體,因此高校開展貧困生心理健康干預時,務必要高度重視,把握好積極心理學對心理健康干預項目的要求,不光要看到貧困生的問題,更要看到其優點,對其優點也進行干預指導;不光是要干預其經濟困難和心理問題,還要干預貧困生的專業學習情況、社交情況、情感婚戀情況、參加社團活動情況、日常的生活狀況、就業與職業追求情況、網絡活動等,做好這些方面活動的心理調研、追蹤、指導與積極干預介入,加大生命教育〔7〕、感恩教育與法治教育、幸福感的教育,力求形成對貧困生心理健康干預項目的立體化網絡建構,做到對與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相關因素的干預介入。

        3.采用主動積極與正面激勵的心理健康干預方式,努力增強本科院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干預的吸引力

        心理健康問題干預的理念是青年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解決的先導,因此高校開展貧困生心理健康干預時,分析把握積極心理學對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干預的方式要求,盡量采用積極向上的辦法來處理,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指導等結合起來,用積極向上的內容去教育啟發貧困生的心理世界、生活世界、學習世界;將傳統的談話、心理測試、體驗活動等已納入積極向上的層面來看,盡量采用正相關的方式開展心理干預,多開展一些有益貧困生心理健康的志愿服務活動、公益活動和社團活動等陽光活動,在活動中提升貧困生的自信自強心態。另外,積極開發網絡平臺的教育服務功能,建設網絡心理問題輔導平臺與網站,力求心理健康輔導移動化發展。

        4.注重心理健康教師的積極心態與積極向上的環境構造,全力為本科院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干預提供陽光的氛圍。

        心理健康問題干預的理念是青年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解決的先導,因此高校開展貧困生心理健康干預時把握好積極心理學對心理健康干預的主體素質要求,加大對參與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干預的教師們進行陽光心態的培育與重視,要求心理健康指導教師本身必須要擁有真善美的心態,擁有陽光和博愛的心態;同時,學校要加強校園文化、寢室文化的建設,為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干預提供一個充滿積極向上態勢的文化氛圍;加大各類心理健康干預的條件供給,尤其要做好開展心理活動、貧困資助等所需要平臺、場地、經費、人力、物力等方面保障供給。

        總之,貧困學生是本科院校學生心理健康干預應該關注的重點,需要學校、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不同視角的探索與踐行。積極心理學理論為本科院校貧苦生學生心理健康的干預介入提供一種陽光的思維方式與行動走向。目前重要是,本科院校務必要改變傳統心理干預機制,結合學生特點,建構積極向上的心理干預介入機制。

        〔參 考 文 獻〕

        〔1〕謝念湘,趙金波,佟玉英.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J〕.學術交流,2011,(10).

        〔2〕曾慶璋.積極心理學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啟示〔J〕.思想理論教育,2010,(15).

        〔3〕邵迎生.對積極心理學學科定義的梳理和理解〔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03).

        〔4〕麻彥坤.論積極心理學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學術月刊2009,(03).

        〔5〕張艷.高校貧困生心理問題分析與救助〔J〕.江蘇高教,2012,(01).

        第7篇:貧困學生救助辦法范文

        關鍵詞:高校貧困生;心理救助;物質救助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11-0098-01

        一、我國高校貧困生資助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在中國大學有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生活上節儉”、“渴望各種打工機會”、“需要各界的經濟支持”,這就是中國當代高校貧困生的顯著特點。高校內大多數貧困生來自邊遠和經濟落后山區,而目前一個顯著趨勢是城鎮居民下崗家庭成為大學貧困生新的來源。

        近年來,國家建立了以“獎、貸、助、補、減”為主體的多元化資助體系,在解決貧困生問題上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欠缺有效的心理疏導。單純依靠助學貸款或者助學金這種有限的物質資助方式,難以形成有效的心理疏導,貧困學生在心理上仍舊是自卑、敏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際交往障礙。二是助學貸款的催貸問題,很多畢業生畢業后遲遲不還款,給高校和銀行造成困擾;三是極少獲得社會捐助,僅靠國家和各級政府資助,資金總量有限,難以滿足解困的需要;四是貧困標準模糊不清,高校確定貧困生程序存在爭議等。由此可見,我國的貧困生資助模式存在一定問題,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筆者不贊成無條件的無償資助模式,這種“不講其他,只論貧困”的資助模式容易助長某些特困生的依賴、懶惰心理。同時物質方面的單一資助,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心理救助和物質救助相結合才能真正幫助高校貧困生走出困境。

        二、高校貧困生的心理救助

        高校貧困生不愿意被貼上貧困的標簽,大部分不愿意別人知道自己的真實家境,也不希望受到別人的特別關注,他們通常會表現出自卑、內向、敏感的一面。在資助貧困生時必須重視貧困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把其視為資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是輔導員處應建立貧困生特殊檔案,熟悉了解每一位貧困生的家庭狀況。以院系為單位,創建一個貧困生檔案數字化動態管理系統,由專人負責錄入,并進行日常維護和關注。定期了解談話,善于觀察、及時跟進有無特殊、突發的情況發生。對個別確有因貧困而產生心理問題的學生安排專門的、及時的、長期的心理輔導,使學生有歸屬感和依靠感。二是把握好幾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如:開學繳納學費時,每年評選獎學金、助學金時,臨近畢業時等,貧困生在這些時間節點心理會有一定的壓力,及時發現并疏導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三是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咨詢活動。首先,可以通過團體咨詢解決高校貧困生的“共性問題”,如針對貧困生的自卑和人際交往障礙等,可以通過“自信心團體訓練”、“人際交往訓練”、“二性成長團體輔導”等個體體驗和感悟型的而非灌輸和說教型的方式讓貧困生得到心理疏導;再次可以通過個別咨詢解決“個性”的、深層次的心理問題。一方面咨詢人員事先要對求助者的個性、心理健康狀態、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有一個了解和評估,并在此基礎上提供一個安全可靠溫馨的環境,可以讓求助者充分的傾訴,最終目的也是為了一對一的有效解決高校貧困生的心理問題。

        三、高校貧困生的物質救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國家設立獎學金,并鼓勵高等學校、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立各種形式的獎學金,對品學兼優的學生、國家規定的專業的學生以及到國家規定的地區工作的學生給予獎勵。并鼓勵高等學校、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設立各種形式的助學金,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

        目前“獎、貸、助、補、減”為主體的多元化資助體系在解決貧困生問題上收到了一定成效,但面對高校龐大的貧困生的群體,單一依靠政府或者高校還是杯水車薪,對高校貧困生的物質資助還是要拓寬資助的資金來源。拓寬資助資金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國家資助、學校幫助、社會資助等三個方面。

        一是國家資助。國家應該從制度上進一步完善幫助貧困大學生上學的資助制度,保障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使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建立以中央和地方為主、學校為輔的模式,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撥款,學校制定發放、回收措施。同時,為激勵貧困生積極上進,國家可制訂免還貸款條件,對品學兼優,畢業后愿意到基層、邊遠地區和艱苦行業建功立業的貸款學生,政府在財政上給予支持,使貧困生享受減還或免還貸款等特惠待遇。

        二是學校幫助。 學校可以從三個方面給予幫助:第一,積水成河,點滴之舉成大愛。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集小愛成大愛,成立一個以貧困生資助為目的的基金會,集合來自各方的資金來源,公開、透明的管理是基金會模式運行的關鍵,因此有效的管理就顯得格外重要。第二,學校應成立專門的資困助學工作小組,形成黨團組織層層負責的管理體系。實行責任到人,確保助學金、獎學金等助學款項的分配程序合理、公正,可以設立意見箱,評選結果接受全體同學的監督。第三,勤工助學崗位的重要性。讓貧困生通過自身勞動獲取相應的報酬是一種較好的給予資助的方式,學校在這方面應該提供辦公室助理、家教、圖書管理、后勤服務等勤工儉學性質的工作崗位。

        三是社會資助。不可否認,中國政府在大學生資助上面承擔著真正的投資主體責任,并起到了較好效果,但在引導社會各界共同資助大學生方面的努力仍存有很大不足。隨著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加快,單一依靠國家資助這種單一方式將很難滿足對資金的龐大需求。因此,應積極爭取政府和高校之外的社會資金的幫助,拓寬財源,引導資助資金結構多元化。

        首先是國家方面,可通過立法和政策激勵,保障和引導民間團體、單位企業、個人資助的積極性,給在這方面作出貢獻的民間團體、單位企業與個人以精神和物質獎勵,讓社會慈善捐資助學成為一種精神文明新風尚,在全社會營造資助大學生的良好氛圍。政府可以適當干預,如從稅收上進行干預,在稅收政策上鼓勵企業和個人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捐助,積極捐助貧困學生的企業公司可以適當減免稅收或者有其他有利于企業的政策。提高企業資助貧困生的熱情。再次,合理應對社會捐助。鼓勵更多的捐款用到教育事業上來。同時,應修稅法或制定慈善事業促進法等相應法律法規、規范出一套具體、細致且又簡便行的操作程序,確保捐贈者在捐贈后簡便易行地得到免稅的待遇。

        其次是學校方面,應充分利用學校的社會影響,努力爭取社會各界捐款,積極與企業、政府建立共同合作的共贏局勢,利用自身優勢開展社會咨詢和培訓服務,通過這些渠道緩解政府財政資金壓力。各高校要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與聯系,努力爭取更多的社會企業、團體和民間組織在高校設立獎學金、助學金,或者是設立更多勤工儉學的崗位,拓寬資助貧困大學生的渠道和獎金來源。

        貧困生作為高校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他們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已經成為高等教育中必須關注的熱點。高校貧困生存在的龐大數量和諸多問題,也說明了貧困生救助問題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對這一群體的救助,心理或者物質任何單一層面的救助都是不全面的,必須心理救助與物質救助雙管齊下才是改進工作的好辦法。

        參考文獻:

        第8篇:貧困學生救助辦法范文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

        心理貧困

        心理扶貧。

        一、“心理貧困”的定義。

        1.何為“心理貧困”。

        湖北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謝桂陽給出了以下定義:心理貧困,就是指貧困大學生由于經濟貧困,從而產生一系列個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變化。

        2.貧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謝桂陽教授曾對湖北大學185名貧困生和271名非貧困生進行過心理測試,結果表明,同年齡的貧困生與非貧困生,在個性特征和行為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他們更為敏感、拘謹;在心理健康狀況上,他們心理健康水平過低———人際關系敏感、敵對性、精神病性的得分明顯高于非貧困生。

        無獨有偶,寧夏大學學生工作部和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對在校貧困大學生進行的一次心理調查結果也表明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堪憂:在217名被調查的貧困大學生中,有73.27%的貧困生對生活狀況不滿意、64.51%的貧困生體會不到生活的幸福,還有52. 53%的貧困生存在抑郁狀態或抑郁傾向。

        從以上調查結果不難看出,相對于其他學生,貧困學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更容易陷入“心理貧困”中,更容易罹患各種心理疾病。

        二、貧困生“心理貧困”的表現。

        1.性格問題。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公布的《中國貧困高考生調查報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貧困生對自己的經濟狀況感到“羞愧難當”; 22. 5%的貧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處境,并抗拒師生善意的同情。

        自卑、敏感、脆弱是一部分貧困生最普遍的心態。在這種心態下,會出現三種行為表現:一是通過優異的學習成績來補償因貧困帶來的心理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產生無助感,自愧不如別人;三是逃避離群,仇視社會和他人,在心理極端脆弱的狀態下容易采取極端方式對待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2.人際交往問題。

        貧困生因貧困而自卑,但又有極強的自尊心。他們渴望融入集體,被他人接納和認可,卻又不愿接受別人的同情和幫助。多數貧困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在人際關系上趨于封閉,有的貧困生因經濟困難而故意疏遠同學;40%的貧困生參與社會活動的熱情因貧困受到打擊,他們一般很少參加需要花銷的集體活動,更有近20%的貧困生由于貧困而對社會持極端的觀點。

        3.學習問題。

        家庭貧困的學生在求學過程中,往往承載著家庭和個人對未來更多和更高的期望,他們中的一些人給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標。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們一方面因期望值過高而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心理壓力;另一方面,許多現實問題很難通過他們自身的努力而得到解決。貧困對學業的影響較大,他們除了與別人一樣競爭之外,還必須為生計問題而奔波。這就使他們長期處于心理緊張、焦慮的狀態,使學習壓力更大。

        貧困學生心理問題的出現不是偶然的。當強烈的自卑感、極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謹壓抑的性格、尷尬的人際關系、因期望值過高而產生的學業壓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時候,就會引發問題行為。在貧困生的問題行為當中,比較突出的除了人際交往困難、學習失敗以外,還有出走、曠課、偷竊、打架等。據統計,因學業不良而留級、退學、結業的學生中,貧困生的人數明顯偏高。

        三、心理幫扶的渠道。

        1.完善勤工助學,提高貧困生自助能力。

        現在許多高等院校對貧困生都采取傳統的資助方法,從生活費、學費上資助,減輕經濟方面的壓力,但上述各種手段容易使許多學生處于被動的位置,產生依賴心理。而勤工助學與其他資助方式最不同的一點就是“參與式”,學生不再消極被動的等待捐助,而是靠自己的勞動來自救。勤工助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家庭減輕學習和生活負擔,還可以克服大學生的依賴心理,培養大學生自主、自強意識。在勤工助學活動中,大學生們不斷變換著自己的角色,在與不同的人和事頻繁接觸的同時,學會了應付多種多樣復雜局面,增加了對社會和人的了解。最關鍵的一點是,通過勤工助學,貧困生從觀念上擺脫了等待救助,學會了平等、積極、主動。

        2.消除學校對貧困生幫扶的誤區。

        (1)對貧困生資助的宣傳要合理。

        學校在對貧困生進行經濟援助時,很容易就把貧困生的資助做成對外宣傳的工程,比如邀請受助學生公開談感受、表決心,公開曝光等,殊不知很容易造成對貧困生自尊心的傷害。這種公開的宣傳會使他們的生活狀況完全暴露,加重敏感和自卑心理。因此,高校在宣傳時應征得受助人同意,盡量保護貧困生的隱私和自尊,以合理的不傷害貧困生心理的方式來表彰獻愛心的精神,鼓勵受助貧困生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2)對貧困生心理問題不能“一刀切”

        有些心理問題不光是貧困生特有的,普通大學生群體也會存在類似情況。但有的高校政工干部經常把貧困生置于學校的焦點下,將貧困生與其他學生區別對待,放大貧困生身上出現的問題,殊不知這樣對他們是一種很大的心理刺激,非但起不到激勵的作用,反而會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

        3.加強對貧困學生的思想教育。

        (1)建立一支過硬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創新心理輔導模式。

        高校應建立一支以專業心理健康教師為主體,政工干部、輔導員為輔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分清職責,各司其職。同時定期進行專業技能培訓,不斷增強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在心理教育模式上一方面要秉承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另一方面要探索創新的更有針對性的教育模式。

        (2)大力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多開設一些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課程和講座,幫助學生了解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讓他們知道自己需要改變的心理特點以及引起這些不健康心理的原因,學會如何改變自己的不良情緒,完善應對的方式。

        (3)加強貧困生回報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有些貧困生在得到學校或社會的幫助后,對贊助人卻很冷漠,也沒有回報社會的意識。這給學校對貧困生回報社會的思想教育提出了要求。學校應有意識地將支助活動加以深化,變社會的愛心為自己成才的動力,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豐富回報社會的途徑,例如參加志愿活動等,讓他們通過公益活動在奉獻社會中升華自己。

        四、結語。

        總之,對于貧困生而言,助困與育人不能相脫節。如何強化育人環境,形成和諧成長氛圍,注重貧困生人格培養,這需要社會和高校不斷地努力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宮龍江。貧困大學生雙重傾向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冊:專題研究)[C].2006.

        第9篇:貧困學生救助辦法范文

        關于“兩免一補”工作情況的

        匯報

        (2006年4月18日)

        AAA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2005年全縣人口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元,縣級財政收入萬元,財政支出萬元,其中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萬元。全縣共有中小學所,其中高中所,初中所,小學及教學點所;全縣共有在校生人,其中高中人,初中人,小學人。

        AAA縣委、縣政府一直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突出位置,不斷完善“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于2002年1月份將全縣教師工資劃歸縣級管理,保證了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統一發放;實現了包括校長教師管理在內的縣級教育人事統一管理;積極支持項目學校建設,新建、改擴建一批項目學校,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于2003年順利通過省“普九”復檢驗收。

        為切實做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兩免一補”工作,保證貧困生接受義務教育,提高農村人力資源素質,按照國家、省、市文件精神,全縣上下齊心協力、密切配合、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較好地完成了貧困生資助任務。現將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科學謀劃,帶著感情、扎扎實實、一絲不茍地把“兩免一補”這一惠及千萬貧困生及其家庭的“陽光工程”做實做好。

        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實行“兩免一補”是國家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基礎教育發展的重大舉措,是國家實施“以德治國”關愛“三農”的政策體現,是促進城鄉均衡發展、保證貧困學生入學的惠農、惠民良策,作為縣級基層單位,我們必須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不折不扣地執行國家政策,確保將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落實到每家農戶、每個貧困生身上,把實事做好、好事做實。

        首先,縣政府成立了由主管教育的副縣長任組長,教育、財政、紀檢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的貧困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兩免一補”工作的指導和監督。領導小組在教育文化體育局設立辦公室,由局長任主任,財務、普教、紀檢等股室負責人為成員,具體負責確定學校受資助名額和具體資助形式、保證專項資金及時支付、建立貧困生檔案庫,組織有關學校進行申報工作等。學校在校長領導下,由專人負責資助貧困生工作,并成立由學生家長和教師代表組成的評審小組,負責貧困生的申請和初審,研究擬定受資助學生名單和資助形式。

        第二,加強政策宣傳和人員培訓。我們及時地將國家的有關政策通過電視、學校公開欄、各種會議等方式進行公開宣傳,使廣大師生和學生家長能夠清楚的了解這項國家的惠民政策,自覺地把工作置于群眾監督之下;教文體局多次組織學校校長及工作人員的培訓,學習“兩免一補”有關文件,切實掌握貧困生界定、審批、資金發放等方面的政策規定,掌握相關軟件的使用要領,力求完成任務及時,執行政策不走樣。

        第三,實行部門聯動、抓好資金落實。我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縣級財力相當有限,但是財政部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強化資金管理,根據《河北省資助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生暫行管理辦法》要求在縣核算中心設立了專戶,所有國家和省的貧困生資助資金均及時劃撥專戶,嚴格財務支出手續,確保資金使用效益;2005-2006學年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撥出專項資金用于對貧困寄宿生的生活補助。最后,我們建立和完善了“兩免一補”工作的監督檢查機制,由紀檢部門牽頭,每年組織全面檢查,對學校落實情況情況進行督查,對貧困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行跟蹤訪查,將檢查結果作為學校評估、校長評議的重要依據。

        二、堅持原則、嚴格標準,科學界定、細致操作,以公正、公平、公開的工作態度,坦誠接受群眾監督,確保“兩免一補”工作的穩步實施。

        “兩免一補”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的工作,受到社會各方的強烈關注,稍不注意就會有失公允,引起廣泛爭議,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甚至形成不穩定因素。我們明確地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在工作中做到堅持原則、從嚴要求,以規范、公平的形象爭取學生、家庭、社會的認可。

        第一,嚴格掌握標準,科學界定貧困生。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嚴格按照《河北省資助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生暫行管理辦法》和河北省《關于加強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兩免一補”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規定進行操作,科學合理地確定資助對象。2004年秋上級制定界定貧困生標準為家庭年均純收入不超過1500元,2005年起,界定標準定為年人均純收入不超過元,在此基礎上優先照顧烈士子女、優撫家庭子女、單親貧困家庭子女、孤兒、低保特困家庭子女、天災人禍家庭子女等。按照以上標準,我們每學期開學初都協同財政部門并要求學校、教師對學生家庭進行多方調查,確實掌握學生家庭的經濟狀況,力爭做到符合條件的全力納入資助范圍,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不予資助。

        第二、嚴格審批手續,做到有據可查。在審批過程中,首先由貧困學生的監護人或學生本人填寫申請資料進行申報,同時由學生所在村委會提供經濟狀況證明,學校評審小組對申請資助學生的有關情況進行認真審核后,將貧困生資助名單和資助形式進行公示,公示一周無異議后,學校將受資助名單、資助形式和評審公示情況上報縣資助小組審核確定,縣資助小組再經過復核和抽查后再最后確定資助名單和資助形式。通過幾個反復的過程,保證了資助工作的公正與合理。

        第三、在嚴格與靈活中取得平衡。學生家庭經濟狀況是動態的,貧困生的概念也是動態的,只有及時了解掌握才能保證科學合理,必須以公正之心對待貧困生的調整才能保證政策的落實。2005年春季貧困生界定標準增加了“財政供養人員子女不得享受資助”的限制,在前一季中符合條件的部分家庭子女就不能繼續資助,盡管學生及家長有意見,盡管這些家庭中有的由于各種原因經濟狀況甚至不如普通農民家庭,盡管他們可能與我們的相關人員有各種關系,我們都通過嚴格細致的工作將其一一置于資助范圍之外。與之相反,2005年春界定工作將近結束之時,我們通過群眾了解到張會亭鄉某村有一個學生不屬資助對象,但就在之前不久其父剛因車禍去世,家庭陷入窘境,為確保學生就學,局黨委決定特事特辦,抓緊時間將其納入資助范圍。嚴格與靈活是相對的,要在其間取得一個平衡,而這個平衡的支點就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有了這個支點,我們的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廣大群眾的理解與支持。

        三、著眼未來、立規建檔,強化管理,勤于督查,建立長效工作機制,為實現全免費義務教育打好基礎。

        “兩免一補”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同時又是一項長期工作,它將貫穿于2007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全部免除雜費以及將來實現全免費義務教育的過程之中,因此必須站在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高度,著眼未來,細致工作,為實現全免費義務教育后的教育管理、貧困生救助打好基礎。

        在免費教科書管理方面,認真做好免費教科書的選購、驗收和發放工作,確保選購的教科書均為國家規定必修科目,同一年級教科書種類和版型一致,對享受免費教科書的學生不再收取免費教科書以外的其它教材、教輔資料等費用,全縣統一訂購的作業本從學校收費中結算,無償提供給貧困學生;及時組織學校對新華書店送到的免費教科書進行驗收并按規定程序填寫結算憑證,免費教科書在發放給貧困生前,按要求在教科書的扉頁上統一加蓋“本書由國家免費提供”的印章。在雜費資金管理方面,2004年秋季和2005年春由于資金下達較晚,對貧困生雜費實行了先收后退的方法,2005年秋季以后,對確定的貧困生在一費制收費時直接免除;省級補助的免雜費資金全部用于補充學校公用經費,補助貧困寄宿學生的生活費原則上由學校集中掌握,財政部門保證及時劃撥專戶,并實行報帳制,在支出過程中嚴把票據關和審核關,不符合規定用途和手續的不予報帳,經常核對帳目,做到專款專用。

        在檔案資料管理方面,我們健全檔案制度、加強人員培訓,對相關人員要求政策掌握熟練,信息管理系統操作得心應手,做到文本檔案和電子檔案真實、齊全、規范。

        在強化監督檢查方面,我們更是高度重視,把它作為建立長效工作機制的重要手段,每學期都定期組織全面檢查,經常進行抽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和整改。2005年春季的檢查中,發現一個鄉鎮的個別學校在清退2004年秋季兩免資金時,向貧困生每人收取了1元的審批表款,其實當時學生并未提出異議,該款項也確實全部用于貧困生資助活動,但是我們還是要求學校立即進行清退,并在全縣予以通報;2005年秋季的檢查歷時二十余天,檢查更為細致,所到學校隨機抽取了部分學生,采取座談或問卷的方式對資金發放情況進行調查,我們對檢查結果進行了認真總結,對個別學校受村民影響對兩免額度實行平均的做法進行了通報批評,并要求全系統以此為鑒,堅決杜絕該類事件發生。

        通過一系列的努力,我縣“兩免一補”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工作局面順利打開、穩步推進;各項政策深入人心,一大批貧困學生得到資助:2004年秋季中央、省下達我縣貧困生資助資金萬元,小學免書費人,免雜費人,初中免書費人,免雜費人,補助貧困寄宿生生活費人,由于資金下達較晚,此項工作至學期末完成,實際資助貧困生人,其中小學人,初中人,資助金額為萬元。2005年春秋兩季受資助人數均為小學人,初中人,全年按照小學生均書費元、生均雜費元,初中生均書費、雜費元的標準共免除貧困生書費萬元,雜費萬元。2006年春季按上述標準免除貧困生收費小學人,初中人。同時年秋季和年春季各資助貧困寄宿生人。初中階段學生輟學率也從2004年的下降到左右,使廣大農民真真正正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無不對黨和政府的關懷心存感激,對“兩免一補”這項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實拍手稱快。同時我們的干部隊伍也得到了鍛煉,執行政策的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由于這項工作屬于新生事物,在工作中也遇到一系列問題,必須認真研究,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要求。

        一是貧困生界定難度較大。如何科學合理地界定貧困生是實行“兩免一補”工作的前提,也是這項工作的難題。由于學生家庭收入的不透明性,學校乃至基層村(居)民自治組織難以準確掌握學生家庭經濟狀況,以人均年收入來確定貧困生很難操作,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一般是先確定因天災人禍致貧、孤兒、低保家庭等重度貧困生作為優先救助對象,但是此類學生在貧困生中只占少數,大部分則是中度貧困生,貧困程度不好掌握,雖然不斷加強調查研究,嚴格審批手續,仍然難以完全避免爭議,一些學校的學生及其家長出現了攀比現象,有些學生不愿意繳納合理的書費和雜費,特別是在學年初貧困生需要重新審定的時候,界定貧困生與學校收費工作密不可分,為盡早完成工作,保證學校運轉,部分學校對貧困生的書費和雜費采取了收費先收后退的辦法,雖然在清退過程中慎而又慎,但畢竟不能完全符合政策要求。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一方面嚴格要求,另一方面采取提前下達資助計劃等辦法將界定工作時限前移,爭取在新的學期完全避免先收后退現象。

        二是必須加大財政投入,保證學校正常運轉。按目前“兩免一補”的雜費補助標準,小學生每年元,初中生每年元,支付免費作業本費后用于補充學校公用經費的資金為小學每生每年元,初中每生每年元,而據我們初步測算如果保證學校正常運轉,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標準應在小學每生每年元,初中每生每年元,目前的學校收費及補助經費只能保證學校的低水平運轉,教師培訓等資金微乎其微,縣級財政受財力限制,無力補助更多公用經費,2006年經過努力將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按小學每生每年元,初中每生每年元列入預算,即使這樣,到2007年實行全免雜費以后,我縣的農村中小學學校公用經費仍將有缺口萬元。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沒有能力全部負擔貧困生教輔資料費用,為保證正常的教學需要,采取了學校統一推薦、學生自愿購買的方式,如果由學校全部負擔這些費用,將會嚴重危及學校運轉乃至生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財政對教育的投入,保證學校正常運轉是“兩免一補”深入發展過程中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停止 | 日本在线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最新理论片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日韩第一区 | 欧美理论电影久久网站 | 亚洲中文字字字幕犯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