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正確投資理財方法范文

        正確投資理財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正確投資理財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正確投資理財方法

        第1篇:正確投資理財方法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群體;投資理財;發展現狀分析

        1引言

        大學階段是學生可以快速汲取知識和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階段,也是三觀進一步形成的重要階段。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時代的影響,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獲取信息的途徑也變得越發廣泛。在此期間對大學生在投資理財方面進行適當的引導和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投資理財理念,從而改善部分學生胡亂投資而引起的市場亂象問題,正確的投資理念也有利于市場經濟的發展。

        2大學生投資理財現狀的具體分析

        2.1投資理財受資金來源和消費習慣的影響較大

        縱觀我國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態,其經濟來源多數來源于父母,或假期時通過兼職獲取一定的收入,可自由支配的現金存量較少,大多數都用在了日常生活開銷上,因此可用于投資理財的資金也不多。眾所周知,投資金額直接影響著投資收益,二者是成正比的關系。同時充分的資金投入量可以創造出更具回旋余地的投資效果,資金取放和復投更方便。舉例來講,在常見的股票投資市場中,通過利用回流資金來適當補倉、降低均價來提升投資回報率就是常見的投資手段。多數學生還沒有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這也是影響投資理財的一個重要因素。超前消費或月光消費是常見的消費習慣。毫無計劃的資金支出不利于資金的積累,有限的資金投入也大大影響了投資理財的收益效果。

        2.2理財投資的信息來源廣泛

        受網絡科技發展的影響,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也愈發廣泛,投資理財的理念和視野也得到了相應的改變和拓寬。大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相關新聞或參加相關機構舉辦的講座來快速的掌握和獲取最新的投資理財知識,依據自身資金情況來選取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方式,避免盲目投資或錯誤投資。同時高校也會定期的組織相關活動或設定投資理財方面的選修課來幫助大學生拓寬信息來源渠道,正確的引導力和良好的效果也深深受到大學生的支持。同時近年來自媒體行業也得到了穩步發展,為大學生在網上獲取相關信息提供了助力。信息來源的多樣化發展有助于大學生及時獲取投資理財信息,為后續可以做出正確的投資行為來保駕護航。

        2.3理財投資的方式相對穩定和保守

        受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影響,多元化的理財產品和理財APP也層出不窮,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方便快捷的投資方式和平臺可以更好地為投資者服務。但是縱觀大學生的投資理財方式,多數還是以銀行理財產品或其他穩定保守的投資方式為主。受宣傳力度和其他因素影響,以學業為主的大學生對投資理財方面的新聞關注度較小,對其了解可能還停留在表面階段,相對了解的理財產品種類較少,并沒有充分地利用理財APP來進行投資理財行為。

        3大學生投資理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投資意識薄弱且相關知識不足

        鑒于大學生長時間處于校園生活之中,受學習專業的影響,只有經濟管理類的同學在日常教學中會接受到相關知識的學習,而其他專業的學生對投資理財知識的學習僅能依靠選修課或智能APP上的信息推薦。所以大部分學生的投資理財觀念相對薄弱,對投資理財的規劃不夠全面和清晰,在實際投資過程中還可能因認識度不夠而發生投機行為。知識層面的相對匱乏限制了大學生的投資理財行為,不能將學到的知識很好地融入到實際投資當中,是目前大學生投資理財過程中面臨的嚴重問題,也是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3.2適合大學生投資理財的產品種類較少

        受可支配資金數量和專業知識的影響,可供大學生選擇的投資理財產品較少,從市場調查來看,理財通和余額寶等風險相對降低的理財產品深受大學生群體的喜愛。期貨、股票等傳統理財產品在購買前期和經營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并且需要相關的專業知識來加以支撐,因此在大學生群體中并沒有受到廣泛的青睞。與此同時,大學生群體承受風險的能力遠遠不及白領人群,因其資金鏈相對薄弱,所以在選取投資理財產品時穩定和保守是其考慮是否投資的先決因素,市面上的理財產品雖然種類繁多,但是真正適合大學生投資的卻極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學生投資理財的發展。

        3.3防范風險意識和止損能力較差

        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不穩定性,理財投資也是如此,在獲取投資收益的同時也要承擔風險。雖然大學生投資理財的意識有所提升,但是防范風險的意識和即使止損的意識還有待加強,在投資出現高風險性時不能適時止損來穩定投資,是影響大學生理財投資收益的主要原因。在理財投資過程中大學生對投資環境通常過于樂觀,缺乏防范風險意識,在出現結構性下跌時往往將其視作正常波動,從而錯過了良好的止損時機。在進行投資理財產品的選擇過程中缺乏自主性,過于依賴專業人員的推薦,自行判斷能力較弱,不利于后期的經營和操縱。

        3.4渠道選擇缺乏科學性

        受信息來源渠道的制約,大學生在選擇理財產品時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因現在市面上投資理財產品較多,各種宣傳手段也層出不窮,大學生在進行選擇時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自身的投資判斷能力較弱。同時受自媒體的發展和影響,各種投資理財產品的廣告和軟文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某些推廣文章宣傳投資回報率存在不實現象,或對投資風險避而不談,這些都影響了大學生群體的主觀判斷能力,只著眼于高額收益而忽略了風險,同時實際操作能力較弱、信息更新速率較慢等因素也阻礙了投資理財產品的選擇。

        4增強大學生理財能力的具體建議

        4.1充分了解經濟發展和運行規律

        鑒于上文所提到的因不能及時把控止損時機而造成投資資金損失的問題,大學生在選擇投資理財產品之前,應該先充分地了解經濟的發展和運行規律。雖然投入資金和投資回報成正比,但是產能和技術的變化也會影響產品環節的升值。所以前期選擇那些擁有先進技術作為支撐,但相對缺乏產能的理財產品比較容易帶來收益,但是伴隨著資金投入的增加,投資項目的發展日趨完善,帶來的收益也會慢慢減少。大學生在投資的過程中應注意分析該理財產品處于何種發展階段,如若發現資金投入過快或技術發展趨于完善的情況下,應考慮是否進行投資,若已經進行投資則應考慮適時撤資來確保投資安全。

        4.2投資目的多以保值為主

        受選擇渠道和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在投資理財產品的選擇方面缺乏合理性,這也就導致了投資虧損現象的發生。因此在今后的投資過程中應該選取正規平臺推出的理財產品,以收益穩定、資產保值為主。由于長期處于校園生活之中,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相對閉塞,不能及時地掌握到投資風口。因此選取相對穩定的理財產品有助于資金的安全,大學生也可以通過運作這種安全性較高的理財產品積累投資經驗,為以后的投資理財做好準備。

        4.3成立小型理財團體

        高校可以為大學生投資理財提供適當的引導和幫助。已成立小型理財團體為例子,通過在高校內開展合理的社團建設,將學生的資金進行統一管理,不僅增強了投資的安全性,還可以有效解決因投資金額較低導致的投資回報不高的問題。同時大學生還可以在理財團體內分享和交流投資經驗與心得,信息的共享有助于團體的運行和發展。可以由學生共同研究和討論投資理財項目,獲取的收益以投資數目平均分配,資金的良性循環不僅有利于循環反復的購買理財產品,還可以為社團的發展提供經濟保障,從而形成學生和社團雙贏的局面。

        第2篇:正確投資理財方法范文

        關鍵詞:中職;個人投資理財;課程教學改革

        在中職學校財會專業開設一門《個人投資理財》課程的選修課,有助于拓寬學生的就業領域。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具有一定理財意識,掌握一些實用的理財方法,能夠學會合理安排消費,合理選擇投資工具,并能通過合理的投資理財方式實現自己財富的保值與增值。

        一、中職學校《個人投資理財》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保持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講授理論知識為主

        傳統的《個人投資理財》課程教學方法仍以講授法為主,教師主導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等現象普遍存在,教師和學生間的互動較少,缺乏實用性和生動性,不利于學生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中職學校開設的投資課程在教學中,多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學生雖然對部分概念有所掌握,但面臨解決具體問題時就往往束手無策,無法全面正確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

        2.現有的教材內容多數不適合中職生用

        投資理財業務作為一門課程在中職學校財會專業開設的情況也不是很多,且由于中職學生的知識水平較低,缺乏自我學習的能力,他們沒有經濟學、管理學、金融學的基礎知識,僅有一般的會計專業知識。因此,若將投資理財作為選修課開設的話,應該重視學生對實用性理財知識的需求。但是,當前中職版用的《個人投資理財》可選教材較少,市場上存在的許多教材都是適用高職使用的,都只是對理財規劃、銀行理財、證券、保險、房地產投資等常規知識點進行理論知識的介紹,面廣且點多,理論內容多但操作內容少,這讓中職學生在學習該課程時缺乏動力,也影響了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個人投資理財》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中職學校的教學主要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中心,重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重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針對目前中職學校投資課程的教學存在的問題,作者對該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理論學習如何與實踐相結合的做法,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提供了各種展現自我的機會。

        1.靈活調整教學內容,重新進行思考與探索

        由于目前大多數教材不太適合中職生使用,因此,根據中職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目前課程定位于選修課的現狀,對投資理財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編排十分必要。編者應該與中職學生的知識基礎相適應,在教材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做權衡取舍。譬如理財規劃要求高、房地產投資門檻高,可以刪除或者縮編為一般了解內容;銀行、證券、保險這三個投資渠道的門檻低,社會認知度高,可以作為主干內容講授,從課時及實訓課時上偏重,讓學生充分掌握這三個方面的理財知識。

        2.積極組織討論,把課堂還給學生

        充分改變課堂上教師一言堂的落后局面,學生從過去的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參與式的討論學習,在課堂上多組織小組討論等,在討論過程中,老師及時跟學生說明參與討論過程中的要求及注意的問題,多鼓勵學生發言,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激勵學生發言的積極性。

        進行討論學習能讓學生有較大的自由度和較多的展現自我的機會,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獲取知識的潛能。學生在小組協作與討論的過程中加深對投資理財課程整合理念的理解,能有針對性地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問題。同時,在討論中讓學生發現自己的薄弱環節,再予以彌補。這既鞏固了理論知識,又提高了實際操作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學習效率。

        三、今后繼續努力改革的方向

        首先,加大關于中職學校使用的投資理財課程教材的編寫工作。教材選用要考慮中職學生的具體特點,須符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教學的要求。建議分模塊進行,在銀行理財投資模塊中,多增加信用卡的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項,并結合案例講解;增加網上銀行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技巧;在證券投資模塊中,增加股票基本術語及簡單K線介紹、常見K線組合分析等內容;在保險理財模塊中,增加生活保險案例教學內容,及理賠注意事項等內容。

        其次,教師的自身綜合素質需要繼續提高。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譬如上面提出的在模擬比賽、分組討論等各項活動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問題。在模擬比賽中,要指導學生關注哪些內容,避免學生經不住網絡的誘惑去玩手機或賭博。在分組討論中,教師要創造良好的自由討論的氣氛及環境,啟發學生積極參與,否則討論可能會進入誤區,會成為聊天。這些時候,都需要教師做好引導工作,才能使比賽或討論都緊緊圍繞中心主題展開。因此,任課教師只有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并在教學過程中學會不斷反思,不斷拓寬自己的專業知識面,對于學生可能提出的各式各樣的問題,教師才能給予正確而恰當的引導與解答。

        最后,走出校園,建立校外學習場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機構主動聯系,建立實踐教學基地,經常邀請這些機構的專家到學校舉辦講座,或兼職的形式,與本校老師共同擔任學生的實踐指導,使學生對實際的、前沿的理財業務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可以讓學生到實踐基地去進行實地參觀或實習體驗,實際感受理財業務的運營流程,體驗理財文化。還可以讓學生與家長溝通,邀請有豐富投資經驗的家長來學校親自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對理財有更加直觀的切身感覺,有助于提升學習效果。

        第3篇:正確投資理財方法范文

        關鍵字:大學生;理財觀念;消費方式

         

         

        一、大學生理財發展概述

        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中的大部分人每月自己支配著一定數額的零用錢,這些錢的來源不同,有的完全由家庭支持,個別完全是自己雙休日、假期等打工的收入,有的是二者兼有。從零用錢的數額來看,除向學校繳納學費、住宿費等費用外,現過半數的大學生月生活開銷在500—1000元,平均在1000元左右,小部分大學生每月能支配1500元以上。除去必要生活費的開支,他們很多人還留有一定的“流動資金”。

        (一)大學生理財投入水平

        由于大學生每月可支配資金有限、理財意識不強,大學生理財投資整體處于比較低的水平。許多大學生認為只需要打理好每天的生活就好,并不需要專門劃分出一些資金進行理財投資。還認為理財投資收益較少,手續又比較麻煩,沒有進行理財投資的必要。

        根據調查顯示,大部分大學生,對于理財都是持觀望狀態,他們缺少理財知識,人對于金錢都有一種看重,現在騙子太多,好多大學生覺得把錢投資進去,還能不能收回成本,因為投資有風險,他們的錢來源單一,害怕被騙、不懂,所以大部分大學生對于投資理財方面都沒有什么經驗,都存在顧慮。據調查顯示,讀金融專業的學生,理財觀念會比不是讀金融的學生高,他們也更愿意去投資理財,因為他們學金融投資,觀念改變,所以他們的理財投入水平就會高。但是除了金融專業的大學生外的其他大部分學生,對理財投資是少之又少。

        (二)大學生理財方式

        當代大學生對于自己的“流動資金”,在選擇傳統銀行存款的同時,還有一部分大學生涉足新型的理財方式,如支付寶、余額寶、招財寶存款方式進行理財。即使是在這種投資理財方式多元化的大環境下,大學生由于用于投資的資金不多、投資風險承受能力較小,大多數選擇較保險的存款方式進行理財投資。

        在調查中,大學生最主要的理財方式和途徑是銀行存款和支付寶、余額寶、招財寶存款這類只作儲蓄用途而無法產生多余價值的存款類方式,而對于股票投資、基金投資、保險等方式則少有人選擇。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理財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但大學生對于理財活動的態度卻十分尷尬。對理財活動興趣不大或沒興趣的人仍占多數。

        二、大學生理財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經濟獨立意識較差

        1.經濟來源單一

        調查結果顯示,有88.54%的大學生依靠家庭提供生活費。這是現階段我國大學的普遍情況,大學生已經習慣了依賴父母,而且絕大多數大學生打工的目的是為了增長社會閱歷,而不是為了補貼生活費。這反映了我國大學生經濟獨立意識普遍較差。

        2.存在“面子”消費

        據了解,部分大學生存在攀比消費和超前消費現象。一些同學表示,為了購買某些奢侈品或者價格較高的物品,他們不惜節衣縮食,以泡面度日,甚至犧牲其他的必要開支或者向其他同學借錢來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這些情況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大學生消費時不量入為出,而虛榮心的驅使極易形成無休止的“面子”消費。

        (二)理財觀念淡薄,長遠思考欠缺

        1.儲蓄觀念淡薄

        據了解,大多數大學生對自己一個學期的花費沒有具體預算,因為缺乏合理預算,生活上的支出比較隨意,結果經常是前松后緊。對于每月定時提供生活費的大學生來說,多數同學都是“月光族”,有些甚至于月末要向別人借錢度日。

        2.理財習慣不良

        調查結果顯示,僅有50.2%的大學生有記賬的習慣,而其中僅有24.51%的大學生會對所有支出有記賬,剩余的25.69%的大學生會對數額較大的消費有記賬。這顯示了多數大學生沒有良好的理財習慣,這對其日后的消費理財發展極其不利。當前的市場經濟,能夠產生暴利的投資理財領域幾乎不存在了。要理財致富,就要依靠長期的資金運作進行投資來積累財富。

        (三)理財知識缺乏,理財方法單一

        1.理財觀念認識存在偏差

        不少大學生認為,理財就是進行投資,自己的錢不多,都是父母給的,根本用不著理財。其實這是對理財概念認識上的一種偏差,投資當然是理財的重要內容,然而對于資金不多,剛剛開始掌握一定資金支配的大學生來說,財務規劃是遠比投資更重要的內容。所以記賬,是大學生理財需要學會的第一項理財技能,也是培養大學生理財意識的關鍵步驟。

        2.理財方式保守單一

        據調查可以知道,絕大部分大學生都是通過銀行存款、支付寶、余額寶、招財寶存款方式進行理財。這種通過存款理財的方式雖然收益低、但風險也低,比較適合大學生進行穩定投資。少部分大學生通過購買股票、基金的比例占9.49%,購買保險的比例占2.37%,做小生意的比例占3.95%。即使是在這種投資理財方式多元化的大環境下,大學生由于用于投資的資金不多、投資風險承受能力較小,大多數選擇較保險的存款方式進行理財投資。

        三、對大學生理財的建議

        (一)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形成合理的消費結構

        大學生應學會理性消費,不但要注重改善自身的消費習慣和消費結構,也要克制消費欲望的膨脹,在滿足自身精神條件的情況下不斷地改善自己的經濟條件。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關鍵在于自身,我們應該積極積累消費經驗,學習消費知識,遵循正確的消費原則,杜絕從眾盲目消費、攀比消費、情緒化消費等不良消費行為。大學生只有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形成合理的消費結構,才能為更好地進行理財投資打下基礎。

        (二)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學習更多的理財知識

        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對于大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大學生樹立理財意識的首要條件。我們應該學會衡量、預測與分析金錢在投資理財中的分配比例,也要學會明確參與投資理財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把提升自身理財能力作為最終的目標。大學生應利用空閑時間學習必要的理財理論知識,比如可以參加學校開辦的投資與理財的專業課、公選課和主題講座等,不斷拓展自身的投資理財相關知識,逐步培養自己的理財意識,充分了解消費、金融及投資方面的相關知識,學會合理的安排個人的財務開支。

        (三)積極參與投資理財活動,增強大學生理財能力

        大學生在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掌握基本的投資理財知識的基礎上,應從自身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家庭經濟條件和當地物價水平,建立一個個人財務賬簿,記錄平時自己的各項支出,以便更好地確定投資理財的分配比例。同時,大學生也要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學校舉辦的投資理財活動,比如模擬炒股比賽、ERP沙盤大賽、理財辯論賽等,從而積累實踐經驗,加深對理財知識的理解和增強自身的理財能力。

         

        參考文獻

        第4篇:正確投資理財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中生 投資理財 現狀 調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高中生投資理財課題尚屬研究空白。從全國來看,尚沒有金融機構推出針對中學生的投資理財產品。本文作者利用暑假時間,用調查問卷[1]的形式調查了天津市500名高中生,并使用統計分析的方法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研究。作者從高中生年平均儲蓄額、儲蓄動機[2]、儲蓄形式、風險偏好[3]、絕對風險厭惡系數[4]、投資期限偏好、損失容忍度[5]及對投資理財的主觀訴求等多方面,進行了詳細研究。作者發現:天津市的高中生群體不僅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而且有了理財的意愿。結合問卷中挖掘出的天津市高中生的儲蓄、理財和消費方面的特點以及當前金融業競爭及創新需求,相應提出了一些針對高中生的投資理財的建議。

        二、樣本基本情況

        本次問卷調查于2014年6月~2014年7月在天津英華國際學校進行。采用隨機抽樣調查的方式共發放調查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15份。受訪者以高一高二學生為主,年齡平均在17歲,性別比例相當,男性受訪者257人,占總數57%,女性受訪者193人,占總數的43%。調查問卷包含三部分內容:高中生群體的投資能力、投資偏好及主觀評價。

        三、高中生投資理財現狀相關數據及分析

        (一)高中生投資能力

        1.年平均儲蓄額。調查發現:20%受調查的同學有超過5000元的年儲蓄額,61%以上同學有超過1000元的年儲蓄額,平均年儲蓄額為2963元/人。由此推斷:天津高中生儲蓄需求為4.9778億元,全國高中生(不含港澳臺)儲蓄需求約為150億元。以上數據說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中生確實具備了一定的自己。

        2.儲蓄方式。關于儲蓄方式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3%受訪同學選擇了保留現金,36%的同學選擇了銀行儲蓄,選擇不同形式投資理財的同學只有14%。上述結果表明:雖然高中生具備了一定的資金實力,但大多數同學投資理財觀念滯后,高達79%同學僅僅局限于現金和銀行存款,只有不超過14%的同學聽說或者嘗試過其他方式的儲蓄方式。

        3.儲蓄動機。當被問到“為什么儲蓄”這個問題時,有近40%的同學回答有未來打算。而未來的資金使用需要保證現期儲蓄的保值增值,考慮到受訪同學在儲蓄方式中的回答,作者發現高中生的投資理財能力還不能滿足他們的理財愿望,說明有必要對其進行投資理財教育。

        4.綜合分析。

        結合儲蓄額跟儲蓄方式(如圖1)綜合分析,作者發現擁有較高收入的同學群體更容易接觸到股票、銀行理財、不動產等多種理財方式。這種聯系或許跟不同理財方式的入門門檻有較大關系。

        (二)投資特征分析

        1.風險偏好。在調查的學生群體中,78%的同學對公平賭博表現出對風險厭惡的態度。這種對風險厭惡的態度在投資的時候會表現在對風險和收益的取舍。在使用不公平賭博測試風險厭惡情況時,所得結果與公平賭博測試結果相似,也有一部分同學呈現為風險中性。

        2.投資比例分析。

        從圖2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都愿意將一定比例儲蓄拿出來用作投資資金。有99%的同學愿意拿出10%以上的儲蓄進行投資理財。通過將投資比例跟儲蓄動機、儲蓄額交叉分析,擁有高儲蓄額、投資動機強的同學更愿意拿出更高比例的額度進行投資,這符合基本認知,也從側面說明我們數據的可信度。

        3.投資期限偏好。從投資期限偏好方面來看,61%的受訪同學可以接受1年以上的投資期限,因而在設計投資理財產品時,可以考慮更長期限的投資,如股票、長期債券和不動產投資。

        結合儲蓄額度分析,作者發現儲蓄額度高的同學更容易偏好超短期和最長期兩種投資期限,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的支出水平比較高,所以消費動機和投資動機都更加強烈。

        4.對投資損失的容忍度。(1)大部分同學對風險損失的容忍度比較高,65%的同學可以接受10%以上的損失度,50%的同學可以接受15%以上的損失度,說明同學們對風險的厭惡實際上沒有那么大。在投資理財產品設計上,可以適當考慮風險較大的投資品種。

        (2)不同儲蓄水平受訪同學對于不同損失容忍度的比例各不相同,能夠接受6%~50%損失容忍度的受訪者比例最大。500元以下和10000元以上儲蓄額受訪者都有62%以上比例同學可6%~50%損失容忍度。在2000~3000元儲蓄額受訪者中間,接受6%~50%損失容忍度的同學比例高達88%。其他儲蓄水平受訪者接受6%~50%損失容忍度的同學比例在62%和88%之間。

        (3)不同期限偏好受訪同學對于不同損失容忍度的比例各不相同,能夠接受6%~50%損失容忍度的受訪者比例最大。3個月以內期限偏好受訪同學接受6%~50%損失容忍度的比例在52%以上,1~3年期限偏好受訪同學接受6%~50%損失容忍度的比例高達88%。其他期限偏好水平受訪者接受6%~50%損失容忍度的同學比例在52%和88%之間。大體上說,超過3個月以上期限偏好受訪同學的損失容忍度隨著期限的增加而加大。

        5.是否愿意借貸投資。在是否愿意借貸投資時,有45%的同學愿意負債進行借貸。當將是否借貸跟風險厭惡進行交叉分析時,我們發現風險愛好者更加偏好借貸,但是這種偏好并不十分顯著。愿意借貸對于設計投資組合時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可以放大資金量。

        四、總結和建議

        (一)以被調查的500名天津市高中生為代表的投資特征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儲蓄和投資能力。高中生群體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儲蓄實力,同時在進行儲蓄時已經具備了比較明確的動機,并希望未來能有一定的資金支持。但是從儲蓄和理財渠道上來說,大部分同學只局限于現金和銀行存款,缺乏應當具備的投資理財知識。

        2.投資特征。高中生群體在投資時對流動性要求較高,需要有一部分隨時可以支取的現金或者存款。不同儲蓄額的同學之間的投資訴求差異比較大。一般而言,儲蓄額高的同學更容易接受風險高、期限長的投資方式。整體上看,同學對損失的容忍度比較高。

        3.主觀態度。有90%的同學愿意拿出10%以上的儲蓄進行投資理財。絕大部分受訪者認為一定程度的投資理財知識普及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限制中學生投資理財的一些問題

        1.投資理財教育不到位。這種教育的缺位跟中國傳統思想有關,也跟大陸的應試教育環境有關。社會、學校和家庭對孩子們的希望都是認真讀書,重心都放在如何在應試教育中取得優異成績,從而不重視對學生在投資理財方面進行必要教育。但是必要的投資理財教育不僅能夠從小培養孩子們正確的金錢觀,而且能夠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為孩子未來的教育、創業等方面提供資金支持和基礎。因此,本文作者認為有必要對高中生進行基本的投資理財教育。

        2.金融機構服務不到位。因為高中生作為一個群體,尚不具備獨立的經濟實力,所以不太能夠得到金融機構的關注。就目前而言,市場上還沒有針對高中生的投資理財產品。但是,從本文的調研結果來看,高中生作為一個群體是有投資理財的能力和需求的。希望高中學生能夠成為被金融系統所關注的一個群體。

        (三)建議

        1.加強對高中生的投資理財教育,培養投資理財意識。高中生作為即將獨立生活的群體,應樹立投資理財觀念,主動學習金融知識,培養自己投資理財能力,以提高自己在未來的社會競爭力。

        2.金融機構應當重視中學生群體,為他們量身定做投資理財產品。中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和消費主體,開發針對中學生的產品,在這個未來最具潛力群體里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美譽度,可為金融機構在未來贏得巨大消費群體和商業利潤,并在競爭中占得先機。

        3.根據本文的調研結果,作者拋磚引玉建議開發如下針對中學生的投資理財產品,供金融機構參考。

        (1)“壓歲寶”:針對中學生壓歲錢,定存定取,500-1000元起存,1年期理財,收益應達到現有銀行同期理財產品平均值。主要吸引風險厭惡,無流動性需求的高中生群體。為吸引高中生投資理財,每1000元投資每年贈送1張福利/體育彩票,多者以此類推。到期如果續存,續存之日起可轉化為“未來寶”(參見下面介紹)。

        (2)“快樂寶”:針對消費性儲蓄高中生群體,流動性要求高,隨用隨取,收益高于活期儲蓄,類似“余額寶”。

        (3)“未來寶”:針對遠慮性儲蓄高中生群體,1年以上理財期限,收益高于“壓歲寶”,類似“零存整取”。每1000元投資第一年到期贈送1張福利/體育彩票,多者以此類推。每1000元投資第二年到期贈送2張福利/體育彩票,更長期限類此贈送。

        (4)“財富寶”:針對投資性儲蓄高中生群體,可考慮設計投資組合,包括購買基金、股票及房產,高風險高收益,期限3個月到一年,1000元起存,每個投資者每3個月贈送1張福利/體育彩票。

        五、結論

        作者認為有必要對中學生進行投資理財教育并開發特定金融產品。針對中學生投資理財,作者認為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并建議在后續研究中,在調查問卷的設計上適當增加一些調研指標和相關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拓展研究,同時把調查范圍擴大到初中生群體。希望在后續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學生的投資理財特點,嘗試構建幾個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具體投資組合金融產品。

        參考文獻

        [1]金融投資理財調查問卷,百度文庫.

        [2]彭云.《我國居民儲蓄動機的實證研究》,《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3]馬莉莉,李泉.《中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統計研究》2011年第8期.

        第5篇:正確投資理財方法范文

        關鍵詞:通脹經濟投資理財理財意識

        中圖分類號:F83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10-041-02

        一、經濟通脹壓力與“財富亞健康”

        1 當前中國的主要經濟問題是通脹壓力增大。2011年4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決策機構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第23屆部長級會議t指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通脹上漲壓力增大。無論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還是最近總理到浙江調研,都表示穩定物價水平是2011年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面對這種經濟狀況,國務院采取了一系列穩定國內物價水平的具體措施,出臺了保證物價水平的16條,控制銀行信貸增長,全面收緊市場流動性。這些政策與措施的實施。對穩定物價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毋庸置疑的是,當前國內經濟的通脹壓力還是越來越大。

        2 “財富亞健康”讓民眾資產縮水。“財富亞健康”是指人們的財富雖然沒有出現危機,還未顯現入不敷出或資不抵債的狀態,但在理財手段和方法中已經存在一定的危害因子或危險因素。這些危害因子或危險因素。就像埋伏在財富中的定時炸彈。可能會因為市場環境等因素而隨時“點燃爆炸”,這些因素像潛伏在財富中的毒瘤,緩慢地侵害著人們的財富價值,極易導致個人財富危機。

        2009年6月,招商銀行聯合相關機構,對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深圳、武漢、沈陽等七個經濟區域的城市大眾理財行為和心理進行調查研究,抽取年齡22~55歲、個人月收人3000元以上的城市居民為調查對象,參加調查者多達4000人。隨后公布的《2009年中國城市居民財富亞健康報告》調查結果顯示,亞健康狀態正在侵蝕五大具有代表性的大眾族群:(1)“窮忙族”:工作繁忙,有空賺錢,沒空理財。理財目標不清晰,或沒有理財目標。(2)“月光族”:每月工資消費殆盡,毫無理財意識;(3)“存錢族”:賺錢存銀行,認為存錢既安全又能理財,理財觀念消極;(4)“好高族”:把理財等同于投資、追求高回報,不顧高風險;(5)“抵觸族”:獲取投資信息渠道狹窄,缺乏理財知識和方法,不信任銀行專業理財師。這五大代表性族群均表現出家庭保障不足、收入來源單一等典型的財富亞健康“癥狀”。許多受訪者表示,在以往的投資行為中都有一定的投機意識。令人擔心的是,有30%的投資者在計算投資收益時往往忽視可能存在的成本支出。個人理財實際風險承受能力與風險喜惡的矛盾,導致“財富亞健康”的形成,加深了理財目標與效果的長期不協調和理財期望的嚴重失落感,使大眾財富頻頻暴露在經濟不確定性的風險之下。產生了財富安全隱患。

        3 “中等收入陷阱”的顯現。“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個國家的人均收人達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有關資料統計表明,從1980年人均收入GDP205美元到2010年的4285美元。我國用了30年時問走進了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論題一“中等收入陷阱的亞洲式規避”研討,讓更多國人意識到:中國已經進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的臨界點。人民論壇雜志列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國家十個方面的特征,包括經濟增長回落或停滯、民主亂象、貧富分化、腐敗多發、過度城市化、社會公共服務短缺、就業困難、社會動蕩、信仰缺失、金融體系脆弱等。由此可見,“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面臨的困惑與難題。

        二、大眾投資理財現狀

        1 財商教育意識的淡漠。財商是一個人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財商水平包括用財之“道”與理財之“術”兩個層面。一個人,能否具有正確認識、應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是考驗其財商的主要元素。就目前我國大眾的投資理財素質現狀來看,國人在這兩個層面上或多或少存在著缺失或誤區。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與國人的整體經濟實力和理財市場的發展現狀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國人財商教育意識的淡漠分不開。

        理論研究表明:一個人良好理財觀念的形成大都得益于童年時代朦朧的理財意識的教化。在我國,孩子智商的發展是父母、師長關注的中心與重點,鮮少有人從小就有機會接受系統、正規的財商教育。近年兒童的情商的教育雖引起了不少教育理論研究者的關注,可是,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國民財商教育在現行的教育體系中幾乎還是一片空白。隨著個人理財投資時代的到來,所有對個人財商培養教育的問題會日益變得迫切。如何讓更多的國民擁有高的財商?如何吸納世界其他民族的理財教育觀念?如何讓更多的兒童從小接受正確的財商教育?值得有關金融理論學者探討,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

        2 投資意識的非理性盲動與收益趨利性意愿。觀察現實,不難發現這樣的事實:由于財商教育的缺失,成千上萬的投資者其實并不知道錢是什么。股市是什么,外匯是什么,投資是什么……就一頭扎進投資的深海,似乎跳下“大海”的都是“游泳健將”。一些“好高族”型的投資者,為了維護自己的投資“形象”與虛無的投資收益期盼,投資時,往往注重隨機的心理參考點,在心理上說服自己,相信希望發生的事物的本能,進行非理性的盲動性投資。投資信息來源的多樣性與盲動性,使得投資心態動蕩加劇,股市牛市時沖動、盲目;股市熊市中低沉糾結。投資意識的非理性盲動,進場時盲目樂觀,離場時輕莽草率,不尊重規律,一味怨天尤人。財富是資本的依托和顯現,資本固有的趨利性特征。現實社會中,大眾使用貨幣的“成本”付出,決定了大眾理財意識的趨利行為。資本固有的趨利屬性往往使投資收益的意愿在投資時自我增大。

        投資者出現非理有其客觀的生物學基礎,證券的價值也是理性和非理共同操縱的結果。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越大,投資者行為就可能越不理性,投資環境的迷茫,會致使投資者行為保守。明白了非理性在投資理財過程中的影響,就不難理解用傳統經濟學難以解釋的“價格逆轉”、“商品溢價”、市場狂熱和恐慌性投資與購買等現象。大眾投資意識的非理性訴求。使得投資的非理性與集體無意識爆發,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價值規律扭曲。購買什么都漲價,投資什么都過剩,資產泡沫橫飛,諸多病態經濟現象的產生必然在所難免。

        3 房產投資過熱的泡沫幻想。在國人的傳統中,有一個觀念根深蒂固,那就是“安居樂業”,家的觀念在國人的眼中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重,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是絕大多數國人的生活理想和奮斗目標。因此。青年置業、結婚需求、“丈母娘”購房、為子孫購房,過度的房產投資超

        買、炒賣,推動了房價虛高,造成房地產市場的價值規律與市場需求扭曲,讓中低收入的家庭因房產購置降低財產流動,超收入能力的過度負債,讓無數本來可以衣食無憂的普通收入者在“安居樂業”的期望中,變為金融機構不折不扣的“忠誠”的“打工仔”。

        國家統計局2011年一季度統計數據顯示:至2010年底,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自有住房率為89.3%。其中11.2%城鎮居民家庭擁有原有私房,40.1%的家庭擁有房改私房,38.0%的家庭擁有商品房。擁有單棟住宅、四居室、三居室的城鎮居民家庭比例分別為4.5%、4.3%和32.7%。房地產泡沫的膨脹,并未驚醒大眾投資房產幻想的美夢。在大多人眼里看來:政府打壓房價,只是控制房價的漲幅,對房地產的泡沫破滅的嚴重后果認知不足。

        三、大眾投資理財意識的培養

        1 投資理財要避免正向單一化的思維傾向。目前,金融機構理財產品多樣化,投資種類復雜多樣。從銀行的基金債券,長期、短期理財產品;黃金、白銀投資;郵票市場的跌蕩起伏;藝術品收藏;“瘋狂石頭”――翡翠的炒作……眼花繚亂的投資趨向,都會讓大眾投資者心癢備至,似乎人人都可以扮演一夜暴富的神話,事實并非如此。要成為一個清醒的投資者,首先要在思維結構上成為一個智慧的人。“道聽途說”,“人云亦云”,“亦步亦趨”,是做人的單調模仿,更是投資者單一的正向思維的缺陷。請細數一下,身邊天天發生的理財虧本故事:買股就跌,養“基”失“米”,黃金失“信”,白銀不“給力”等等,究其實質無一不是投資者思維簡單化、單一化造成的后果。所以,在思維結構的層面打造自己的能力,強化智慧投資意識是投資取勝的一個法寶。

        2 開發“右腦”功能,防范市場風險。在投資過程中。人的右腦會接受到復雜而微妙的信息,直覺意識有時具有穿透信息不對稱的障礙,使投資者潛意識把握投資機會或規避投資風險。右腦撞長創造性思維,有統管全局、大膽猜測、跳躍前進的特點,可以超越現有的投資情報,預知投資發展趨勢。因此,我國的金融理論研究者,應將大眾理財的理論研究拓展到思維高度,著力開發右腦的理財潛力,幫助投資者懂得科學合理地使用右腦,利用右腦的創造力,將分散、多樣的投資信息重組、綜合,并結合左腦的理性分析,完成理財規劃,有效防范投資市場的潛在風險。

        3 投資理財心態的成熟。窮人之所以為“窮”所追,是永遠不變的理財思路,是陳舊落后的理財觀念,是保守的理財心。但是,并非每一項投資都有百分之百的收益性。因此,理財首先要考慮的是投資的風險與安全邊際,不管投資額度是大是小。從理性的角度決定自己投資偏好,制定自己的投資資金運作安全邊際,是投資進行曲的前奏。

        即使是最簡單的儲蓄、國債投資,也有一定的心理戰略和戰術;股票投資時一夜暴富,還是一敗涂地,與投資者是否真正把握市場動向,洞察市場變化,是否精通積極心理學有關;投資保險的心態,在于怎樣采取靈活的心理策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財富增長迅速時期的黃金珠寶投資,要細心,要保持平和的心態,要具備靈活敏銳的心理策略;隨著投資者年齡的增長,投資理財的方案還要有未雨綢繆的長遠心理。要想成為通脹時代的理財高手,良好的投資心態在投資過程所起的作用十分巨大,只有不斷成熟投資心態,才能在通脹壓力加劇時代保持良好的投資策略,成為睿智的投資者。

        4 投資理財知識結構的優化。在通脹壓力下實現資產保值、增值,投資理財前必須做足功課。投資者要真正走進自己要投資的理財產品,了解它們的風險收益如何?有什么投資價值?有哪些投資技巧?面對五花八門的投資理財產品,在個人精力有限的情況下。首先要做到勤奮,要靜下心來,用心去學,結合實戰,不斷反思失敗,注意歸納成功的原因,逐漸讓自己成為一個成熟的投資者,最終從投資市場獲取理想收益,實現財務自由。其次,用心要專。在股票市場低迷期,有些人急著割肉,搏殺出股市,看到黃金價格上漲,就急于從黃金市場獲取超額收益,對影響黃金起碼因素都一無所知,盲目投進資金,或許黃金又走人了下降通道。還有些對藝術品鑒賞的門外漢,看到藝術品價格飛漲,又開始對書畫等藝術品蠢蠢欲動,垂涎三尺,過度分散投資的結果。常常是猴子掰玉米,最終什么也得不到。與其在不同的理財產品市場左沖右突,投資者不如選擇一個與自己知識結構相近,真正感興趣的投資領域。然后一心一意鉆研下去,假以天長日久的修煉,必然能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獲取投資上的收益也就容易得多了。投資理財是場馬拉松長跑,我們不僅要看到別人獲取理財收益。更應該想到別人背后付出的辛勤與汗水。

        5 了解政策取向,把握投資理財趨勢。通脹壓力之下,投資市場政策信息不斷,各項調控政策的出臺、準備金率的提高等等,都會造成投資市場趨勢判斷的模糊性,任何利空與利好事件的出現。都是投資市場多種力量綜合的結果。投資分析不能靠簡單的猜測和輕易推斷。個人分析判斷的趨勢,市場未必就會解讀同樣的趨勢,投資市場自身趨勢變化給投資者設置了更加高深莫測的辨別難度。因此。經濟學家郎咸平就坦言相告:百姓投資。收益第二,保本為先。例如,近兩年,隨著存款利率的不斷上調,銀行排隊,存單頻頻轉存的現象屢見不鮮。作為普通的投資者,在投資趨勢難以把控時期,首先應該關注的是此次加息周期何時才到盡頭,要能夠捕捉到加息拐點。將手中的現金統統變成長期存單,然后等待利率進入降息通道。如果定期存款利率能到6%以上,就可以把存款當做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來買,因為,這或許比某些基金一年的收益還要更為穩妥和保險。

        四、結語

        縱觀2006年中國理財時代的到來到2011年的投資市場現狀,可以看到的是國人從理財意識的覺醒到狂熱再慢慢走向理性的回歸。大眾投資從開心、失落到年復一年的期待和等待。是中國投資市場從起飛到逐步規范必須經歷的陣痛與過程。

        日前,國家在制定“十二五”規劃中提到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國民收人要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這與大眾投資理財的財富增值期望目標一致。因此投資者應摒棄投機和賭搏心理,不斷成熟投資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財意識和投資素質;金融市場的管理者,要總結投資理財規律,智慧普通大眾,傳授價值投資理念,創造穩定收益,增加理財收入,提高社會大眾的生活質量,為社會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眾多的投資菜鳥。應隨著中國理財市場的規范逐漸走向成熟,學先為我們留下的理財理念,如“量入為出”、“集腋成裘”等思想,總結中華民族的理財智慧,借鑒吸納國外先進的投資理論與投資理念,不斷豐富完善投資策略,從思維與意識的層面探究投資市場,學會在投資失敗中獲得經驗,在投資的成功中擁有快樂和幸福。

        參考文獻:

        1易綱,當前中國經濟主要問題是通脹壓力增大:新華網,2011.04,17,4.16

        第6篇:正確投資理財方法范文

        【關鍵詞】個人理財 理財途徑 理財誤區 對策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國民的投資理財意識逐漸增強,但由于風險意識不足以及理財知識缺乏,造成收益不高或賠了本金。如何投資理財就成為擺在中國人面前的一大問題,因此本文試對當前個人理財途徑及其誤區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對策性建議。

        一、個人的主要理財方式

        隨著人民收入的逐漸提高和投資理財觀念也逐漸增強,各種金融機構紛紛進軍國內投資理財市場,開疆拓土。當前投資理財的主要方式有:

        (一)房地產投資

        在現在的房控政策出臺之前,我國的房地產市場處于一個由個體消費為輔,集團或機構消費為主的情況。但是自從當前的房控政策出臺后,個人投資買房在房產消費市場所占比例逐漸增大,一些居民在住房條件改善的同時把儲存房產作為一種投資理財的方式。

        (二)國債

        國債是國家信用的主要形式。由于國債以中央政府的稅收作為還本付息的保證,因此流動性強,風險小,利率也較其他債券低。這樣國債便成為我國居民的一個重要投資渠道。在計劃經濟時期,國債要靠政府的行政攤派手段來發行,對于居民來說這是一種被動投資。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債的發行方式慢慢有了變化,其運作方式有原來的政府行政攤派轉變到了靠市場來發行的方式,成為居民投資理財的熱門方式。

        (三)股票

        股票投資也是當今我國居民非常重要的投資渠道之一,且是發展相對較晚但是發展之迅速的金融市場。但是由于我國的股票交易市場還不完善以及股民的投資缺乏理性,股民對股市的駕馭還有很多路要走。自2004年至今,8年的時間里,我們經歷了“3牛5熊”的行情。以上證綜指為例,上證綜指從2004年的1492點起步,達到2262點位,其間最高至2007年的6124.04點,最低回落至2005年的988.23點,上演了一輪輪的悲喜行情。股民們完整感知了過山車般地刺激。

        (四)保險

        保險業是我國金融體系中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業。我國的保費收入已從2003年底的0.4萬億元發展到目前的1.2萬億元。將保險作為一種理財渠道,主要是看中的是保險的財務安全保障功能。一個不考慮財務安全的家庭,如何奢望財務自由?我們目前要做的,還是如何屏蔽不當銷售對“保險”這個圣潔產品的玷污。

        (五)基金

        基金是收益和風險比較均衡的一種金融理財工具,適合有資金且敢于承受一定風險,但又沒有閑暇時間進行分析或沒有證券投資經驗的投資者。由于基金的收益和風險比較均衡,因此成為個人投資者理想的投資工具。

        (六)銀行理財產品

        2004年9月,以光大銀行推出的“陽光理財B計劃”為標志無論短期是是非非,銀行理財產品事實上實現了幾何級增長:從2004年的年發行量76只,發展到2011年的1.6萬只。同時銀行積極發揮理財超市職能,在自身開發理財產品的基礎上,不斷打出理財服務牌吸引投資。

        上述的投資渠道是人們最常見和最常接觸到的投資理財方式,可是由于當前整體理財環境的不完善、不穩定、不健全,這導致居民的資金由儲蓄向投資理財轉化變得無比艱難。

        二、個人在理財過程中陷入的主要理財誤區

        個人理財應該建立在合理的基礎上,不少投資者認為自己的理財投資很合理,并沒有出現投資虧損,其實一些投資誤區正悄然吞吃著你的資金。接下來和大家主要分析一下投資理財的四個主要誤區。

        (一)股市投資盲目追漲殺跌

        追漲殺跌作為一種操作手法,是在第一時間抓住趨勢起點進行趨勢投資的方法之一。但凡事皆有度,過猶不及,如果陷于盲目、頻繁操作,則可能存在一定投資風險,屬于異常交易的,還將被監管部門重點監控。股市上有種典型的“羊群效應”,那便是跟風炒股,不僅會增加資本市場風險,而且極易出現投資失誤從而導致資金被套牢。許多投資專家認為投資無所收益最大的根源在于盲目追漲殺跌。“買在高位賣在低位”,股票漲了跟風補倉,股票回調便清倉,這樣不僅錯過了獲益機會,還付出了不少的交易成本,想獲取收益只能是難上加難。

        (二)投資基金只看排名

        許多基民在購買基金時一味的跟著排名走,卻沒有意識到排行榜表現的是過去的基金投資業績,而基民所購買的基金屬于未來。殊不知,去年“前十強”就可能淪為今年的“后十弱”,從而導致基金投資遭遇失敗,難以取得投資收益。2011年的基金走勢便是一個真實的例證。根據好買基金統計,2011年,股票型基金無一獲得正收益,平均跌幅為25.02%,跑輸大盤3.3個百分點;指數型基金略好于股票型基金,下跌22.35%;混合型基金下跌21.95%。

        (三)對保險認識不足

        人們對保險的不正確認識有很多種,其中最普遍的一種是將保險單純當作一種投資的渠道來看待。保險有許多功能,比如:獲得保障、規避風險、體現關愛和責任、合理避稅、資產保全等等,當然也具有投資和儲蓄的功能。但投資和儲蓄的功能并不是保險的主要功能。保險只適合于長期的投資,如果是要投資,特別是中短期的投資,選擇其他的方式會效率更高一些。另一個較普遍的保險誤區是:許多收入較低的人買了許多甚至是過量的保險,另一方面許多有良好收入的家庭卻只是安排了很少的保險。實際上,越是收入高的人群,應當將其收入越高的比例用于保險的安排。

        (四)投資銀行理財產品只關注預期收益

        很多人在進行銀行理財產品選擇時,把收益率作為唯一的一個“剛性指標”,只選預期收益率高的產品,根本不在意產品的風險大小,根本不在意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有沒有可能實現,使得理財糾紛頻發。預期收益率,只是理財產品設計部門以相關數據為依據做出的一種“預測”,且最高預期收益率也只有在最理想情況下才可達到。當趨勢判斷錯誤時,投資者實際獲得的收益就可能遠遠低于理想的水平。因此,預期收益率僅僅是一種“預期”,不一定是它實際能獲得的收益,投資者不應把預期收益作為挑選理財產品的唯一指標,應綜合的考慮理財產品的設計、投資方向等再做選擇才是理性的。

        三、促進個人理性理財的對策建議

        根據上述分析,想要做好理性理財,得有一個從準備計劃到實際行動,最后到經驗總結的過程。

        (一)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是一個自我了解過程。因為從理財的角度來看,“適我”最為重要,不存在一個“普適”的方案。首先,從市場上存在的理財產品來看,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理財產品,風險大小,期限長短,收益大小等等都不同;其次,我們每一個人也各不相同,從宏觀方面來說,地域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等。從微觀來說,個人性格不同,擁有的資金不同,風險愛好不同等。所以在進行投資之前,要對自己的財力、能力、精力,一定的知識以及對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有一個全面詳細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二)策劃階段

        一份周全的投資策劃是成功的開始。這一計劃要為將來的投資定出基本的目標、策略和預算,準備投入多少?預期收益多少?遇到緊急事件的處理原則和方法是什么?這三方面是投資計劃的關鍵之處,有了對自身財力和信貸能力的分析和了解,就可以確定出投資的規模。通常投資的風險性以信貸占總投資的比例來衡量,成正比關系,對于年輕人來說可以適當承擔較大的風險。而對于中老年人來說,保守投資足以滿足他們的需要。切合實際是建立投資預期的關鍵。最好有明確的目標、原則、策略和措施。

        (三)投資實施階段

        一般來說投資實施過程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一些風險,而且大多數問題是你從未遇到過的和根本沒辦法從書本上學到的。所以,投資前的準備和策劃固然重要,但也不要認為做了這些準備工作就可以高枕無憂。這些可以成為實際決策的工具和指導,但也需要具備冷靜處事、靈活應變的能力。

        第一,勇敢探索,獲得有用的實踐經驗。

        第二,計劃縝密,考慮到變化多端的環境。

        第三,應變靈活,對付有可能出現的任何緊急情況。

        (四)總結

        總結是人們最容易忘記的一點,卻是投資理財必不可少的步驟。要開始下一個階段投資行動對上一階段的總結是必要的。與其不斷對過去的損失感嘆惋惜,倒不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避免錯誤再次上演。

        參考文獻

        [1]韓海燕.個人理財[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76-79.

        [2]張九齡.對拓展個人理財業務的思考[J].甘肅金融,20011,(1):24-25.

        第7篇:正確投資理財方法范文

        1.1個人理財定義

        個人理財是在既定的理財目標下,充分分析個人財務現狀和風險承擔能力,通過平衡安排各種收入與支出,選擇不同風險收益特征、不同期限結構的投資組合,實現收益和風險的平衡,其目標是價值最大化。這個定義包含理財的幾個特性。首先,理財是一場持久戰,理財作為實現人生目標的財務規劃過程,要著眼于大的方向,從每個人的人生規劃入手,因此合理的人生規劃是理財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其次,基于長遠考慮的理財,更多關注的是平衡,也就是所謂的價值,而并非價格的最大化。一些諸如個人理財就是“錢生錢”、理財要成功就得投資高收益產品的觀念,從理財的角度來說都是錯誤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1.2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

        近年來,中國理財產品市場逐步成長與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到這個市場來,人們越來越希望從這個有點虛擬化的市場分得一杯羹,尤其是一些辛苦了大半輩子的工人農民。隨著這股熱潮的愈演愈烈,內容豐富、風險各異的理財產品迅速誕生。面對眾多的理財產品,一時間讓投資者眼花繚亂,不知如何是好,結果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打不到點子上。再加上許多投資者的風險意識遠遠不夠,跟風現象嚴重,以至得不償失,不僅達不到保值增值的初始目標,還給剛剛發展起來的資本市場帶來嚴重沖擊。

        造成如此尷尬局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錯誤地理解了理財的真正含義。由于普通市民并不具備投資金融產品的知識和能力,因此錯把“投資”當作“理財”,其本質就是通過投資金融產品進行博弈,結果當然是“十賭九輸”。拿現在炒得最熱的股票和房地產來說,把錢押在股票市場上的投資者,雖然一部分在這輪牛市中獲得相當可觀的收益,但更多的是在牛市后期盲目跟風進入這個市場的,結果是輸得體無完膚;而投資房地產的,這幾年可謂是賺得缽滿盆滿,但是這筆巨額收益,并不是理財所得,而是“賭”回來的。一旦將來房價下跌,持房者沒有落袋為安的,不但有可能重回起點,更有可能從盈利反過來被“套牢”。

        可見,雖然理財是財富保值增值的最優選擇,但是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成熟以及居民對理財本質及其蘊涵的風險認識的不足,使得居民在投資理財時要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性,無法盡情地享受成功理財帶來的好處,同時也不利于我國資本市場的快速健康發展。因此,如何引導居民正確認識理財以及正確理財,就成為研究我國個人理財問題的重中之重。本文探討的就是這一要點,通過研究探討,旨在使投資者對現階段我國資本市場上各種理財產品具備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從而引導他們進行正確而理性的投資,真正達到財富保值增值的目標;同時通過投資者的成熟來促進資本市場的成熟,進而保證我國的資本市場能夠沿著快速健康而又穩定持久的軌道發展。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首先從我國個人理財現狀出發,根據存在的問題來分析理財的本質和存在的風險,糾正目前投資者普遍存在的一些誤區;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個人理財的對策和技巧,使投資者對理財的認識從理論層面上升到實踐層面,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理財;最后展望我國未來幾年至幾十年理財產品發展的新趨勢并提出相關對策,使個人理財也能緊跟時代步伐。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取的是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通過一些經典理論以及具體事例和統計數字,使研究結果更加有說服力,也讓投資者對理財市場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更充足的信心,從而更好地進行理財。

        2個人投資理財現狀分析

        2.1概述現階段我國個人投資理財的發展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迅速增加。我國居民個人金融資產在社會各類金融資產中所占的比重由20世紀90年代的40%上升到本世紀初的60%,個人資產逐漸成為影響金融市場供給的決定性力量。個人手頭的資產增加了,就需要對之進行整理保管以達到增值保值的目的,個人理財已經成為日常生活必備的經濟生活內容。

        隨著個人投資意識的增強,個人理財業務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尤其是在2006年新一輪大牛市開始之后表現得更加明顯。但是由于中國資本市場還處于剛剛起步發展的階段,國內居民的理財意識和理財能力并沒有跟上經濟發展和財富積累的步伐,對于如何制定適合自己的財務規劃,合理配置儲蓄、保險、證券、房產等投資品種上的資金,還缺乏一種比較全面和理性的認識。相當一部分人是僅僅依靠個人常識和經驗進行自主投資,或者干脆是采取盲目跟風的做法,這樣,想要真正規避投資風險,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難度相當大。

        另一方面,逐漸擴大的消費群體、潛力巨大的市場,惹來了各路金融機構的垂涎。由各大商業銀行和證券、保險、信托等金融機構組成的大軍已紛紛打出投資理財的旗號,向目標客戶展示和推銷其理財產品;許多國際性金融機構或者通過與境內機構合作的形式,或者利用推介會等形式向目標客戶灌輸其投資理念,不斷對這個市場進行滲透。其目的無非是希望先發于人,以圖通過服務模式、經營理念、品牌文化等質量要素吸引和發展自己的消費群體,搶占市場份額。

        綜合上面的分析筆者認為,中國正在興起一個嶄新的金融市場——個人理財市場,并且隨著我國經濟的再發展和居民理財意識的逐日加強,這個市場將擁有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但是,畢竟投資者的理財意識還不成熟,也還欠缺專業的理財能力,而且與發達國家相比,目前國內金融機構提供的理財服務還跟不上消費者需求的增長,市場供需還存在一定的斷裂,因此,決定了目前這個市場只能處于緩慢發展的狀況。

        2.2個人投資理財普遍存在的誤區

        可支配的收入越來越多,讓老百姓逐漸擺脫了“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窘境,并開始有了理財的愿望和需求。可是如何打理好個人資產,目前可供選擇的管道不算多,人們的認識和行為誤區卻不少。由于認識上的誤區會造成行為上的錯誤,最終影響個人財富的保值增值和人生目標的實現,因此筆者特別總結出以下幾個比較典型的誤區,分析其中的“誤處”,并予于糾正。

        誤區一:對理財缺乏正確認識,將理財定義簡單化。理財的概念這幾年才逐漸興起,很多人將理財簡單定義為儲蓄,將錢存在銀行,而不懂得如何規劃這筆財富使其增值。更多的人將理財看做投資,簡單地理解為“錢生錢”,這種觀念直接造成理財行為上的急功近利,風險也大大增加。許多人傾其畢生的儲蓄,投資于股票市場,這其中甚至還包括下崗工人和退休老人,結果由于股票市場的不成熟及投資者的盲目跟風進出,不少人深深被“套牢”,非但財富沒有實現保值增值,嚴重的連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

        其實,理財的核心目標就是合理配置財富,最終達到保值增值。在理財時既要考慮財富的積累,又要考慮財富的保障;既要為獲利而投資,又要對風險進行管理和控制。因此個人理財首先要保證滿足自己正常的生活需要,然后才是對剩余財產進行合理安排。另外,以為把錢存在銀行穩賺利息就是最安全的想法也是不對的。儲蓄存款雖然流動性強,風險小,但是綜合考慮通貨膨脹率和利息稅對收益的影響,這種理財方式不僅有可能帶來零收益,還會使財富“縮水”。有人測算過:1987年的1萬元儲蓄存款到2007年實際只能買到價值2000元左右的商品。儲蓄存款其實是風險厭惡型的人因不愿意承擔風險而采取的極其保守的理財規劃,但是這樣又被動地擔負了較大的貶值風險。要想獲得超額收益,風險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情況下,風險與收益呈正相關關系,關鍵看風險管理的措施是否得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同樣也沒有無風險的投資。一味地追求無風險的儲蓄存款,就像把頭埋進沙堆的鴕鳥,是危險和愚蠢的。正確的理財理念應該是兼顧風險與收益:在收益一定時,盡可能鎖定和規避風險;在風險一定時,盡可能地爭取最大收益.

        誤區二:買房就一定能升值賺錢。房地產最近幾年一直穩中有升,加上銀行利率又低,許多房地產投資者便應運而生,且好多人在房地產市場投資的比重極大。大家頭腦中開始產生了一個錯誤理念:房產只能升值不會貶值。在造就了不少富翁之后,有些投資者甚至開始舉債投資,購買多套房子以期望增值,于是出現了許多“負翁”。到后來更是出現了“以房養房”、“以租抵貸”等炒樓方式。房屋固然在升值,可是具體能夠升值多少卻是誰也無法確定,相反房屋的折舊卻是每年都在發生的。然而這種做法在房產泡沫日趨嚴重,政府調控漸趨加重的今天也變得越來越不現實,目前的房價已處極端高位,再介入的風險是非常大的。先前的這批人先是隨著央行加息,開始背負比以往沉重得多的還款負擔,而房屋租金卻一直都比較平穩,這就使得一些經濟實力普通的購房者開始決定出售自己的其中一套房產,但隨即開征的賣房營業稅又使他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房屋真能保值增值嗎?誠然,在特定條件下,特定區域的房屋是能夠保值增值的,可是如果將此泛化,稱所有的房屋都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觀點是極不正確的。盡管在目前我國還算好的經濟和市場環境下,房地產投資仍然可以說是比較好而且重要的投資管道,但是我們也要切記,風險永遠伴隨在房地產投資的高收益背后。隨著房價的逐年上漲,風險也在逐漸加大,“以房養房”、“以房抵貸”將有可能面臨房屋不能買掉的流動性風險、租金下降或租不出去導致成本難以回收的風險以及通貨膨脹率高于房產收益的風險。而對利用貸款來買房的人風險則更大,因為在貸款的同時也就將投資的風險放大了許多倍,放眼國際,貸款投資房產失敗是導致個人破產的重要原因;而日本、香港房地產泡沫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超負荷的過度投資,往往是財務危機的罪魁禍首。長期來看,隨著房產市場競爭的加劇、市場供應的加大,房產市場必將回歸理性,房價也將會隨供求關系的轉變而有漲有跌,像前幾年那樣房產投機可以獲取暴利是極不可能的。

        一位被譽為“誠信可靠的房地產投資專家”的美國女投資者維娜·瓊斯·考克斯這么說道:“房地產投資絕對不是一項適合所有人投資的項目,因此在決定投下大量資金之前,明智的人應當打下堅實的基礎。”她總結了每個成功的房地產投資者必須遵循的五大步驟:加入一個房地產投資俱樂部或者協會之類的組織;真正確定你想要得到的是什么;決定何種投資方案最有效;獲得相關知識和技巧,使自己的策略奏效;多出價。這些建議,值得目前近乎瘋狂的投資者好好參考和借鑒。

        誤區三:隨波逐流,盲目跟風,忽視自身的實際需要。這類人進行的是“人云亦云”式的理財,他們不明白要為自己理財的道理,看到別人買了哪些產品賺了錢,就跟著去購買相同的產品,甚至在可能的高收益刺激下,完全不理自身的資金現狀去購買并不適合自己的產品。在投資學上,這被稱為“羊群效應”,這在股票市場里最常見,看見別人紛紛投資股市,也積極跟進;聽說某只股票最近很多人買,自己也跟著買進,結果往往是虧本或者被“套牢”。

        雖然說理財的根本目的是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最終達到財務自由,可是一個大前提卻是自己動手理自己的財,而不是單純盲目地讓別人牽著鼻子走。要想充分體會成功理財的樂趣,就要從自己動手做起,多了解理財的相關產品,依靠自己的頭腦判斷購買品種,不要人云亦云。每個人對收益和風險的偏好都不一樣,也就應該有不同的理財方案。每個人的財務狀況和想要的生活狀態都取決于自己,因此應當為自己的理財目標負責,按自身實際情況理財。

        誤區四:只做一次理財規劃,一成不變地理財。有些人在確定初期理財規劃的時候,能夠從自身實際出發,合理地規避了以上三種誤區,在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后,接下來所做的就是把它丟在一邊,等著獲得預期收益。還有一些人在更換對比了幾種理財產品組合之后,選擇收益最高的一種,以為自己已經找到最佳的投資組合,沒必要再做更改。誠然這兩種做法確實能給投資者帶來短期內看得見的收益,但是從中長期來看,不變的組合能否繼續維持這種收益?

        答案是否定的。理財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隨著人生各個階段的發展而變化的。我們現階段的理財其實就對未來的教育、醫療、失業、退休提前作出合理安排,而國家經濟的發展、物價水平的變化以及自身收入水平的變化都會對這些既定的安排有所影響。再則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有著不同的收益要求與風險承受能力。比如年輕時期的積累階段,人們就愿意承受較高的風險去換取較高的收益,達到財富的積累;到了中年的鞏固階段,人們就換成了中庸的投資觀念,保本加收益是最重要的目標;等到了退休期間,沒有了收入來源,人們就不愿承受任何風險,而把穩定收入年金看作最重要的目標。因此,理財方案的制訂,不是一勞永逸的,只有隨著社會、人生的發展而變化,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效果。

        2.3理財風險面面觀

        收益與風險同在,這是投資的一般規律。我們無論投資那種理財產品,除了關注回報率之外,還要清醒地認識與之相伴的種種風險。說到風險,尤其是在投資理財中,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損失,實際上損失僅僅反映了風險事件發生后所造成的一種實際結果,而風險卻是一個事前概念,它是未來結果的不確定性,是損失的可能性;它是未來結果(實際收益率)對期望(預期收益率)的偏離,即波動性。這樣理解的話,人們的一切行為活動就無不和“風險”密切相關了。投資之所以有風險,就是因為人們無法預知在將來的一段時期內,很多事情的發生可能會給自己的財富帶來損失,比如說利率、匯率、政策的變化等等。因此,當你決定把錢拿來投資的時候,就要時刻警惕風險暗算了你的錢。在現階段進入理財市場的人日趨增多以及理財產品日漸豐富的時候,伴隨而來的是理財風險也越來越大,筆者將理財中較常遇到的風險統計如下,以供投資者參考。

        (1)周期性波動風險,主要是指證券市場行情周期性變動而引起的風險。這種行情變化不是指證券價格的日常波動和中級波動,而是指證券行情長期趨勢的改變,它可分為看漲市場(牛市)和看跌市場(熊市)兩大類。在看漲市場,隨著經濟回升,股票價格從低谷逐漸回升并持續上升;在看跌市場,伴隨著經濟衰退,股票價格也從高點開始一直呈下跌趨勢。許多投資者在進入證券市場并不考慮這一點,拿之前一段時間股市行情來說,相當一部分的人太過瘋狂,對牛市持續時間估計過于樂觀,沒有意識到市場也有回落的時候,以至身陷股市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傾家蕩產。

        (2)市場風險,即證券市場價格上升與下降的變化所帶來的風險。證券市場與一般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不同,其價格波動頻繁,很難預料,尤其是股票價格時起時伏,變幻莫測,使證券市場的市場風險大于其它商品市場、貨幣市場和真實資本投資市場的風險。證券的價格水平主要取決于人們對證券收益的預期和市場供求關系,而這些都是不確定的,隨時都會因風吹草動而發生變化,從而導致證券市場價格的頻繁波動,增加了證券投資的風險。

        (3)利率風險,即市場利率變動引起證券收益變動的可能性。利率上升,會打擊股票、債券等的價值。其中,利率風險是債券的主要風險。當市場利率提高時,以往發行又尚未到期的債券利率相對偏低,此時投資者若繼續持有債券,在利息上要受損失;若將債券出售,又必須在價格上作出讓步,此時投資者無法回避利率變動對債券價格和收益的影響。就股票而言,利率的變化會改變人們對股票收益的預期和影響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從而影響股票價格的波動,由此觀之,利率的變化也給股票投資帶來很大風險。利率決定于貨幣市場的供求關系,而貨幣市場的供求關系經常因種種原因而變動,因此市場利率也因之時高時低,進而波及到證券價格的漲跌,加大了證券投資的風險。

        (4)購買力風險,也叫通貨膨脹風險。通貨膨脹時物價上漲,貨幣會失去原有的購買力。如果投資的回報率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實際就等于賠錢。假設現時的通脹率是7%,銀行存款利率是5%,那么一年前100元的東西現在要花107元才能購買,而如果當時把錢放在銀行,現在只有105元,已經買不起一年前賣100元的東西了,這就是通脹帶來的風險。購買力風險對不同證券的影響是不相同的,最容易受到影響的是固定收益證券(債券、優先股),因為其利率一般是預先規定不變的,不能因物價上漲而提高,故其風險較大。而普通股股票的購買力風險相對較小,當發生通貨膨脹時,由于公司產品價格上漲,公司的名義收益會增加,公司凈盈利增加,此時股息也會增加,股票價格隨之提高,普通股股東可得到較高收益,可減輕通貨膨脹帶來的損失。另外,長期證券投資的購買力風險較短期證券投資的大。

        (5)政策風險,指政府有關證券市場的政策發生重大變化或是有重要的法規、舉措出臺,引起證券市場的波動,從而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政府的經濟政策和管理措施可能會造成證券收益的損失,這在新興股市表現得尤為突出。經濟政策的變化,可以影響到公司利潤、債券收益的變化;證券交易政策的變化,可以直接影響到證券的價格。2007年5月30日,中國證監會宣布上調股票交易印花稅,結果整個中國股市一度蒙上一層灰幕,也給還沉浸在數錢喜悅中的股民敲了一記重重的警鐘。

        此外,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投資者還會面臨諸如流動性風險、企業風險、法律風險、匯率風險等等。流動性風險指投資無法在需要時適時變換為現金,如房產和私人收藏品就不易變現,流動性風險較高。企業風險是指由于企業經營的好壞而產生的盈利能力的變化,使投資者的收益或者本金減少甚至損失的可能性。如果企業經營效率低下,無力保持其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地位和盈利的穩定性,就說明企業的潛在風險很大,投資者遭受損失的可能性也就很大。法律風險主要是指有些募集者采取欺詐、誘騙等違法手段發行證券,使投資者遭遇受騙上當的風險;或是有些證券的發行和交易因不符合法律規定而宣告無效。匯率風險是從事外匯投資者所特有的風險,是指因匯率的變化而導致外匯收付者或外匯儲備者資產價值變化的不確定性。

        那么,對投資者而言,究竟要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呢?筆者認為,投資者應充分認識到“只要投資就會有風險”這個事實,在投資之前對投資產品的特點要有充分的了解,不要盲目預期過高。其次,投資者要了解自己,對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有清醒的認識。對普通投資者而言,一個普遍的原則是“用閑錢去投資”,也就是說這部分資金即便出現了風險,也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此外,投資者還要培養一個良好的心態,不要把理財當成一夜暴富的工具,要知道即便是長期投資,也不一定就會取得正的收益,還要看個人選擇理財產品的時機和能力。

        3詳析個人理財對策

        3.1成功理財的先決條件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只要是有關理財的話題,必然會提到這句頗具啟發力的口號。不過,投資理財的能力可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耐心學習,在實踐中總結經驗。筆者認為,要成為理財高手,首先要具備的就是以下兩方面的素質。

        首先,要培養理財意識。投資理財最重要的是有理財意識,有正確的理財觀念才會贏得更多的財富。根據一個神奇的投資理財方式,如果你有261萬元,只需要20年就可以成為億萬富翁;如果你有36萬元,也只需要30年就可以成為億萬富翁;即使你每年只能存下1.4萬元,40年后也可以成為億萬富翁。這個神奇的理財方式是這樣的:如果你從現在開始能夠定期每年存下1.4萬元,如此持續40年;如果將每年應存下的錢都能投資到股票或房地產,并獲得每年平均20%的投資回報。40年后,能積累多少財富?依據財務學計算年金的公式得出:1.4萬元×(1+20%)40=1.0281億元。40年后,你可以成為億萬富翁。由此可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是多么重要!

        其次,要分析自身實際情況,為確定理財規劃做好準備。第一步就是要對個人的收入和資產進行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目前的富余的現金和閑置資產;還要根據自身的風險承擔能力制定風險管理計劃。第二步是確定理財目標,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目標都不可能取得成效,有了理財目標就可以減少情緒化的決定,理性面對市場變化。理財的目標要合理,不能簡單地設定為資產增值最大化,還應全面評估自身的風險承擔能力以及債務償付能力。第三步是明確投資期限,理財目標有短期、中期和長期之分,所以不同的理財目標會決定不同的投資期限,而投資期限的不同,又會決定不同的風險水平。

        3.2個人理財的基本法則和技巧

        有了上述先決條件后,接下來投資者要做的就是制定適合自己的理財規劃,下面有些理財的基本法則和技巧可供參考。

        (1)沒人是天生的理財高手,良好的理財能力來自于學習與經驗的積累。常聽人以“沒有數字概念”、“天生不擅理財”等借口規避理財問題,他們把“理財”歸為一種天生具有的能力。可是他們忽略了金錢問題乃是人生如影隨形的事,尤其現代經濟日益發達,每個人都無法自免于個人理財責任之外。現代經濟帶來了“理財時代”,五花八門的理財工具書多而龐雜,許多關于理財的課程亦走下專業領域的舞臺,深入上班族、家庭主婦、學生的生活學習當中。還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玩金錢游戲”的思想已經落伍了,投資者應該不斷學習和積累理財經驗,才能在充滿競爭而又暗藏風險的理財市場上分得一杯羹。

        (2)先養雞,再下蛋。如今的確有不少人是通過投資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這并不代表誰都可以成功。很多人對基本的概念還沒有搞清楚,就急切地想跳下水,往往是命在旦夕。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投資品種,都有著各不相同的市場制度和交易規則,對于投資者來說,在進入市場之前,首先要了解與交易有關的問題,如果連游戲規則都不了解又怎能獲梨呢?有的話也只能說是運氣好而已。因此,在投資之前,就應該對自己的能力以及市場的風險有一個把握,否則,只能是不斷地向市場交學費,不斷地打擊自己的自信心。

        (3)盡早投資,體驗復利的魔力。投資要獲利,一定要先行。就象兩個參加等距離競走的人,提早出發的,就可以輕松散步,留待后來出發的人辛苦追趕,這就是提早投資的好處。假設投資者20歲起就每月定期定額投資500元買基金,平均年報酬率為10%,投資7年就不再定投,然后本金與所獲收益一起存入銀行,到了60歲本利和為162萬元;而假如投資者27歲才開始投資,同樣每月500元,10%的年報酬率,整整花了33年的定投,到60歲才累積到154萬!相比之下,早投資的獲利要大得多,晚了7年投資,卻要一輩子才能追回來。另一方面,投資一旦開始,就千萬別停下來;時間越長,投資的效益就會越顯著。假設投資者27歲都沒有停止投資,而是繼續堅持每月投資500元,那么,到了60歲時累積的財富將是316萬,幾乎是停止投資時2倍的收益。切記,時間是世界上最大的魔法師,它對投資結果的改變是驚人的。

        (4)進行科學合理的組合投資,這是投資理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雞蛋到底是分散放到若干個籃子里安全,還是集中放在一個籃子里安全,這實在是投資者們歷來頗為爭議的問題。收益與風險之間的矛盾和多空的爭奪一樣激烈,如何在風險最小化的基礎上謀求收益的最大化頗為誘人。眾所周知,投資的最終目的無非就是為了保值增值,而單一的投資品種風險和收益同樣集中,持有多而散的投資品種又因為無暇照看以及無法保證齊漲共漲而難以實現收益最大化,因此,進行科學合理的投資組合意義重大。在實際投資中,投資者可以在一種資產類別中進行分散投資,也可以在不同的資產種類中選擇多種投資方向,選擇風險收益特征不同的投資品種構建組合,從而兼顧風險與回報。例如,一個股票占40%、國債占40%、定期存款占20%的投資組合,1996年至2003年間的平均年回報率為9.07%,高于100%投資于定期存款的組合;同時,其標準差(衡量收益率的波動程度)卻遠遠小于100%投資于股票的組合。

        (5)兜里的錢才是自己的錢。這句話還有一個說法,叫“落袋為安”。在投資過程中,很多人曾經都賺到錢,但到最后卻又賠了進去。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首先要對自己的投資品種的優劣進行仔細分析,對該投資品種所能達到的收益率做到心中有數。很多人都試過這種經歷,預期收益率是10%,可是卻當收益達到15%的時候還不肯收手,結果一不小心行情逆轉,收益率就降到10%以下,更有甚者還出現賠本的情況;如果在10%或者15%的收益率時就平盤,錢就到自己的兜里了。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相當困難。所以,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要時刻提醒自己落袋為安,不要因為過于貪婪而導致最后滿盤皆輸。

        3.3合理理財規劃推薦

        既然理財是一輩子的事,就要及早認清人生各階段的責任及需求,訂定符合自己的生涯理財規劃。理財規劃應趁早進行,以免年輕時花錢如流水,到老時才后悔嘆息。下面筆者將人生大體分為五個階段,針對每個階段的特有性質提出相應的理財建議。

        (1)學生時期:這一時期由于還缺乏收入,因此主要做的就是多接觸和積累有關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若有零用錢收入應妥善運用,逐漸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切勿追趕時尚而形成不良消費習慣。

        (2)工作初期:年輕人剛開始工作,往往消費起來沒有節制,甚至成為“月光族”。所以首先應該從開源節流、資金有效運用雙管齊下做起,切勿冒進急躁。單身青年應提高儲蓄率,有計劃地積累“第一桶金”,既為今后擴大投資奠定基礎,也為結婚、置業做好籌劃。同時可以拿出部分儲蓄進行高風險投資,目的是培養投資理念,學習投資理財的經驗。

        (3)成家立業期:這個時期是家庭消費的高峰期,同時還要提前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因此理財任務比較重。此階段的理財重點應放在合理安排家庭建設的費用支出上,那些有房貸和車貸的家庭,更要合理安排好個人信貸,逐步減少負債。如果還有積累,則可以選擇較激進的理財工具,如偏股型基金及股票等,以期獲得更高的回報。

        (4)中年期:此階段的理財重點在于子女的教育儲備金,每年可劃出一筆錢存作子女教育基金,還可以有免稅的好處。此時還要擔負撫養父母的責任,因此醫療費和保險費的負擔亦須衡量,應該加大人壽保險、醫療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的購買。就投資者本身而言,因工作經驗豐富,收入相對增加,理財投資宜采取組合方式,可投資于房產,以獲得長期穩定的回報;也可以投資于股票、債券和期貨產品,但都應以長線投資為主,畢竟這個時期已經經不起大起大落了;同時還要留足一部分活期存款充當家庭備用金。

        (5)退休老年期:此時雖然是財務最為寬裕的時期,但考慮到老年人應以安度晚年為目的,因此理財更應該采取守勢,畢竟身體和精神健康最重要。在這時期最好不要進行新的投資,尤其不能再進行風險投資。此外,購買必要的醫療保險和人壽保險,不單是對自己負責,也是減輕下一代人負擔的良好途徑。對于資產比較豐厚的家庭,可采用合法節稅手段,把財產有效地交給下一代。

        財富是靠積少成多地逐漸累積起來的,平穩妥當的人生理財規劃應及早擬定,才有助于逐步實現聚財的目標,為人生奠下有保障和高品質的基礎。

        4未來理財新趨勢及新觀念

        4.1理財發展新趨勢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及專家預測,未來10年中國宏觀經濟仍將保持快速發展,經濟年均增長速度將保持在7%-8%,到2020年GDP總量將達到47000億美元左右,人均GDP達到3200美元左右,按照世界銀行2000年的標準,中國將進入上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居民金融資產持續增長將為理財市場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因此,雖然現階段我國理財產品市場發展還不成熟,居民的理財知識和能力也還有待提高,我們仍然可以預測未來10年中國理財市場的發展將進入黃金時期。這既為居民理財帶來了新的契機,也對居民理財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投資者很有必要把握理財發展趨勢,早做準備,早定對策,使居民理財水平提高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首先,金融市場走向混業,投資者選擇更多,咨詢更方便。投資者只需鎖定一家金融機構,就可以購買多種投資產品,省去了來回于多家公司的麻煩。國外正盛行的混業經營模式在中國悄悄加快了步伐,目前一些金融集團已經開始顯現出混業的雛形,如中信集團,旗下擁有自己的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銀行等等,或許未來只要一張銀行卡,就可以方便完成一切投資步驟。與之相對應的是,在混業的金融市場上,投資者可以得到來自銀行、保險、證券等各方面的綜合建議,而不需要像現在一樣,投資不同的金融品種,所需的信息就需要通過不同的機構來完成,投資者獲得信息的程序將大大簡化。

        其次,投資者將實現全面“專家導購”,各種人群都將有專屬的投資顧問。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國內金融機構將逐步引入市場細分的理念,并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方案。以目標客戶為基礎,根據客戶的需求開發新產品,有差別、有選擇地進行金融產品的營銷和客戶服務。通過實行理財經理制和客戶投資顧問制,打造專業的理財顧問隊伍,充分發揮理財經理的人格魅力,主動為優質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將成為金融機構吸引黃金客戶的重要服務手段。

        再次,未來理財產品將越來越多,品種創新步伐日益加快。目前投資者可以選擇的理財產品已經十分豐富,但當金融市場實現全面開放與發展之后,各種風險級別不同、結構設計各異的產品會讓投資者更加眼花繚亂。金融市場的放開,利率市場化是一個大前提,由此而帶來的存款和貸款的利率和方式等將由各家銀行自行決定,這就意味著老百姓可以盡情“貨幣三家”。當前銀行許多的信貸品種都是基于房產抵押的,未來則很可能隨著外資銀行的進入而得到改變,因為外資銀行擁有先進的技術可以更好的評估客戶,將有可能引起一股消費者信貸的風潮,屆時由信用卡所引領的大額消費分期付款風潮將興起并受到年輕一代消費者的追捧。同時,國內已經在緊鑼密鼓的股指期貨也將推出,之后又還有可能衍生出國債期貨、外匯期貨等,都將提供豐富而且全面的投資品種。

        此外,未來投資者理財的方式也將發生變化,理財日趨便捷。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具備24小時服務功能的網上銀行、基金超市等服務管道迅速發展,突破了面對面服務的地域和時空限制,極大地方便了投資者,增加了理財產品的附加價值,屆時如何實現多種營銷管道的聯動服務將是金融機構提高理財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重點。

        4.2新理財亟需新觀念

        唯有順勢而為,方能有制勝之道。理財大環境的變化及發展的新趨勢要求投資者必須“以變應變”,及時更新理財觀念,以使自己的財富更加有效和快速地增值。

        首先,投資者要著眼長遠,理財也要遵循優質投資(相信專家)。一個全面開放的市場,也就意味著一個成熟市場的逐步建立,而在相對成熟的投資市場上,投機炒作的短期行為將越來越不受歡迎;相反,著眼長遠,配合個人理財需要的投資行為會逐步為大家所接受。用一句形象的話來說就是,理財是“馬拉松比賽”,而非“百米沖刺”,它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發力。在這樣的市場上,專業理財機構的作用必將被重新認識。隨著金融業的不斷發達,專業的理財機構越來越多,理財服務也日漸多樣化和個性化,有專業的團隊為個人量身定制理財計劃,控制風險,個人理財將更加具有保障。

        其次,投資者不能奢求一夕致富,“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也就是要求投資者要采取組合投資的方式,不能忽略投資風險。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市場的大開,我國居民的投資管道也愈來愈多,單一的投資工具已經不符國情民情,而且風險太大,于是乎“投資組合”的觀念越來越受歡迎,目的既為降低風險,同時也能平穩地創造財富,即達到“以小博大”。投資組合的分配比例要依據個人能力、投資工具的特性及環境時局而靈活轉換。值得注意的是,“投資組合”乃是將資金分散至各種投資項目中,而非在同一種投資“籃子”中作組合,有些人在股票里玩組合,或是把各種基金組合搭配,仍然是“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作法,當然依舊是不智之舉。

        再次,投資者應該建立全球化思維模式。全面開放之后,中國將和世界其它經濟體一樣,接受來自各方面的挑戰和壓力。而撕去保護膜的中國經濟,很難在下一個金融風暴中保持平靜,也不容易再次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浪潮中獨善其身,“地球村”的概念逐步清晰,“世界公民”可能才是對每個人最正確的注解。那么,投資者就沒有理由再把所有投資都維系在中國經濟的身上。全球化資產配置是化解區域經濟風險的最佳策略。“東方不亮西方亮”的理論同樣適合于資產配置,由于資產類別和地區的多樣化,在同等風險的情況下,全球投資組合應該比嚴格意義上的國內投資組合能帶來更高的收益,或者在風險水平降低的基礎上提供相似的收益。而一個全面開放的市場,又為這種全球化的投資和資產配置提供了機會。

        此外,投資者還應該認識到一種新型的“另類理財”。如今,雖然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但依然趕不上看病住院的花費漲得快。有句話說得好:健康是福,只要身體健康,自然就能省下一大筆錢。正因為如此,人們的觀念應該逐步改變,如果不懂得愛惜自己的身體而盲目地節約,什么錢都舍不得花,無疑步入了一種“貪小失大“的誤區。不如將一部分錢投資與外出旅游、購買健身器材、合理飲食等項目,以減少生病住院的機會,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科學理財,即在健康上多做投資,唯有健康才是最大的節約。當然,這種理財觀念再搭配購買保險,將給你的健康帶來雙重保障,而且保險的概念早已不僅僅是發生意外時獲得補償那么簡單,分紅型保險,儲蓄型保險不僅使投資者的生活獲得保障,也能使投資于保險的資金獲得回報。

        5結束語

        5.1結論

        隨著經濟的深入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投資理財已逐步成為決影響和決定人們生活的重要方面,有關投資理財的呼聲和談論聲不絕于耳。在這樣的背景下,各種金融機構和宣傳媒體都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向人們介紹、推薦各種投資理財的思路、模式和產品,真是方法多多,品種齊全,各有千秋。但媒體的宣傳介紹往往有一點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那就是理財意識的培養和基本觀念介紹。要使人們都能真正地成為投資理財的好手,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認識,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從老百姓的生活狀況出發,讓更多的普通百姓認識到投資理財與自己生活的直接關系,揭開人為地給投資理財蒙上的神秘面紗,使投資理財真正成為普通百姓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本文正是先從這個點上出發,以我國的實際國情為大背景,在何為理財以及如何樹立正確理財觀念上作了比較詳盡的闡述,然后才在此基礎上層層展開研究分析,對個人理財的一些技巧法則做了詳細介紹,最后總結了我國未來個人理財的發展趨勢及應對措施,雖屬一家之言,相信對投資者也會有一定的參考與借鑒價值。

        雖然理財環境日愈充滿競爭與挑戰,慶幸的是,在與中國金融市場經過幾年磨合之后,個人理財發展的大趨勢已然明了,投資者們也在創新迭出的理財市場里學會了很多。現在,當一個全面開放的金融市場即將展現在面前時,投資者更要把握住市場發展的趨勢,為未來的理財生活作好充分的準備。對個人而言,人生就是自己最重要的企業,富翁就是一個成功的企業經營者。根據自己的情況,建立自己的理財理念與思路,設立長遠規劃的方案,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財風格,才可能創造出獨特的人生財富。

        第8篇:正確投資理財方法范文

        關鍵詞:P2P平臺;投資理財;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832.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11-000-01

        一、P2P理財的實質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P2P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對等聯網融資業務提供融資貸款。即由P2P平臺公司作為中介機構,把借貸雙方對接起來實現各自的借貸需求,互通資金余缺。P2P 理財,泛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借貸,簡單講,就是有閑錢進行投資理財的自然人通過網絡將資金借給需要借錢的自然人。和眾多傳統理財產品不同的是,P2P 種新型的互聯網金融服務不但突破了時間、空間上的限制,更有著門檻低、收益高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傳統P2P得到延伸和升級,許多個人和企業開始涉足P2P業務,采取P2P融資模式,通過P2P公司第三方平臺將錢借給其他個人或小微企業,實現資金融通。

        P2P理財交易平臺具備合規運營,具備完善的風險控制制度的條件下,相較其他理財渠道,存在很多競爭優勢。傳統的金融機構信貸投放成本高、效率低、目標不精準、無法批量獲得客戶,嚴重影響其從事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的積極性,小微企業融資和個體經營消費貸款是一個藍海市場,但目前大多數金融機構沒有投入足夠的資金和精力去布局。另一方面,我國專業財富管理機構少、資產證券化水平低,受最低投資額限制等,新崛起的中產階級與富裕階層也需要P2P網貸平臺來實現收益更高的理財需求。而現在投資者可以利用業余的時間和閑置的資金在P2P平臺獲得收益。資金大小沒有限制,可根據投資人個人經濟情況來進行投資。而借款人也不需要經過類似銀行的繁瑣手續就能得到資金周轉。P2P借貸主要是通過網絡平臺對接供方與需方,能夠做到信息的快速對接,使得投資和融資需求的快速匹配。

        P2P理財具有收益較高、操作簡單、資金對接快速的特點。P2P平臺主要提供1-30萬元的小額貸款,同時為投資者提供10%左右年化收益率。P2P理財給借款人提供了安全快捷的融資渠道,也使貸款人的閑置資金有了更多的升值空間。對于投資者來說,因為P2P投資門檻低,學習成本較少,但收益卻遠遠高于普通理財產品。這方便了很多理財者小額投資的需要,而且分散了投資的風險。

        二、P2P理財投資的風險

        但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一種發展模式,其在運行發展的過程中面臨以下風險。

        一是信用風險。信用風險是指交易雙方發生違約等因素在到期日無法履行或不履行其義務而導致損失的風險。其實質資金借貸雙方同樣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對稱。相對于銀行來說,P2P投資理財平臺缺乏健全的征信系統。網絡投資平臺對借款人的信息掌握不可能全面、真實,借貸雙方的信息存在不透明情況,由此加大債權人的風險。P2P投資理財平臺對借款人的審核的真實性相對薄弱,導致詐騙行為的出現。信用風險具體表現就是違約風險的產生。

        二是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是指借款方或企業資金流動性不足、短期資產價值不足以應付短期負債的支付或出現籌資困難等風險。在P2P平臺中,很多平臺借款項目出現資金無法提現,引起投資者集體向P2P平臺集中兌付,而巨大的資金需求使平臺無法應對,造成平臺資金流動性不足。事實上,P2P借貸的資產流動性較大,同時負債流動性也相對較高,因此流動性風險也成為P2P理財中較為突出的風險。

        三是市場風險。這也是一種信息安全風險。P2P理財以“低門檻、高收益”的特點吸引著投資者,但在目前我國對互聯網金融理財仍然缺乏監管的情況下,客戶信息泄露、賬戶資金被盜、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籌資等資金安全問題頻發。長期而言,信息安全的不安全性影響了投資人的信心。

        三、風險防范與對策

        1.信用風險防范。P2P理財產品的違約是信用風險的防范關鍵。P2P理財要求投資人具有較強的風險識別能力和吸收損失能力。P2P理財產品吸引消費者的地方,即便明知有風險,但在高收益的承諾下,許多投資者無法抵擋誘惑。P2P理財可以通過平臺控制、防范違約風險的發生。從理財角度看,所選擇P2P理財產品信息是否透明,取決于P2P平臺本身。如果平臺提供的理財項目沒有明確的借款人,而是僅按照期限吸收資金給與收益,則有很大風險。投資者可以通過理財產品每個月定期郵寄賬單和債權列表等進行判斷。

        2.流動性風險防范,強調了P2P平臺安全保障模式。P2P平臺的廣受歡迎,基于平臺的準入資金門檻低。由此造成各平臺資質不一。對于一個平臺的風險能力,并沒有一個量化指標可以衡量。比較安全的做法是基于平臺的風險保證金的保障。雖然投資者個人難以判斷資金劃轉進入平臺后的流向,但是通過風險保證金的監控,能夠從公司治理層面確保風險管理的有效執行。此外,對于平臺的判斷,投資者可以從平臺是否具備有一套完善的風險管控技術,是否有抵押,是否有一套嚴格的審查流程,是否有一個成熟的風險控制團隊等方面做進一步判斷。

        3.市場風險防范,基于信息安全來實現。P2P平臺網絡系統利用互聯網技術得以實現,然而開放性的網絡系統仍存在漏洞。這導致 信息安全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增大。互聯網絡上,各種計算機病毒、黑客攻擊甚至假冒網站的出現,導致P2P理財交易信息無法正常傳輸,甚至引發系統崩潰,這一切都會為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損失。正確做法是投資者可根據不同情況采取多種方法客戶項目的選擇,將資金分散到各個平臺,唯一的目的和作用是降低市場風險。

        參考文獻:

        [1]候詩軍.中國P2P網絡借貨平臺發展現狀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4.

        [2]張國文.論P2P網絡借貨平臺的風險防范與監管[N].武漢金融,2014.

        [3]梁笑雨,魏鵬.P2P網絡借貸風險[J].新產經,2013

        [4]楊群華.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特殊風險及防范研究[J].金融科技時代,2013.

        第9篇:正確投資理財方法范文

        關鍵

        詞:通貨膨脹壓力;家庭理財;

        如今通貨膨脹預期日益強烈,隨著房地產、自來水等生活必需品的漲價,到后來肉、蛋、蔬菜等價格的上漲,盡管官方的CPI數據仍未有明顯上漲,但普通百姓確實感受到了物價上漲帶來的開支壓力。在通脹壓力下,如何選擇合適的投資方式,正確理財,才能對抗通脹,分散風險,實現家庭資產保值增值,已成為很多家庭日益關注的問題。在面臨通貨膨脹時,按投資理財的主要目標,就是對抗通脹,即在保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同時,盡可能的分散投資風險,實現家庭資產的保值增值。因此,通脹下家庭的投資理財方法是:

        1、理清家庭的財務狀況

        家庭收入是由收入、支出、和結余三部分組成,目前家庭收入一般包括工薪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其他收入等。而支出的項目則因人而異。不同的家庭會有不同的支出項目。通過記賬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從而做好預算,實現財務自主。逐筆記錄收入和支出,并在月底做一次匯總,就能對自己的財務了如指掌,從而有的放矢地安排自己的理財規劃。同時,通過記賬可以了解哪些支出是必需的,哪些支出是可有可無的,從而逐步控制非理性消費,使每一分錢都用在該用的地方。"月光族"如果能夠學會記賬,就會知道如何理性消費,月底也就不會再"度日如年"了。

        2、理清家庭的理財目標

        家庭理財的角度來看,人的一生可以分為幾個不同階段,每個階段家庭的需求、收入、支出、風險承受能力與理財目標各不相同,理財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因此,我們需要確定自己階段性的生活目標與投資目標,選擇適合的投資品種與投資比例。

        家庭理財按六個時期有不同的目標:(1)單身期:這個階段收入較低且花銷大,是資金積累期。理財的目的不在于獲得而在于積累收入及投資經驗。所以可抽出部分收入進行高風險投資,如股票等。另外還需存下一筆錢,為將來結婚準備本錢。(2)家庭形成期:這一時期是家庭的主要消費期。經濟收入增加而且生活穩定,家庭已經有一定的財力。為提高生活質量往往需要大量的家庭建設支出,如購買高檔用品、房產等。(3)家庭成長期:家庭成員不再增加,家庭的最大開支是保健醫療費、學前教育費用。在投資方面可考慮低風險投資,購買教育基金、父母自身保障等保險。(4)子女教育期:這一階段子女的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猛增,家庭財務的負擔比較繁重。如果已積累了一定財富的家庭可繼續發展投資事業,創造更多財富。而經常出現赤字的家庭,則應把子女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作為理財重點。人到中年,對養老、健康、重大疾病的需求較大,可繼續投資在適當的保險上。(5)家庭成熟期:這個時期,家庭的各個成員工作能力、經濟上都達到高峰狀態,子女已自立,債務也逐漸減輕,因此理財的重點是擴大投資,但不宜過多選擇風險投資的方式,可以抽出相當比例的收入投入股市或基金中。此外養老保險也是較穩健的選擇。(6)退休期:這段時間的主要內容應以安度晚年為目的,投資和花費通常都比較保守。保本在這時期比什么都重要,最好不要進行新的投資,尤其不能再進行風險投資。另外還需將自己的人身養老保險進行適當調整

        此外,家庭需要準備一筆應急金以備臨時之需。這筆資金的主要用途在于為家庭成員需要變動工作的暫時性失業,或者因生病短期無法工作等原因暫時喪失收入來源而提供生活費用。建議單獨設立一個流動性很好的獨立賬戶,非臨時緊急情況不要動用,例如平時給家電更新換代、黃金周旅游之類的開支不要動用此賬戶。可以選擇銀行七天通知存款、貨幣市場基金等作為應急金。

        3、弄清家庭的風險偏好

        風險偏好是客觀的分析而不是一味的主觀好惡,風險偏好不能偏離家庭能夠承受的范圍。

        現在比較流行的理財手段有儲蓄、保險、國債、股票、基金、房產、收藏等。但無論哪種理財手段,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及不可替代性。我們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自己的風險選擇。(1)儲蓄理財:儲蓄是一種由小錢變大錢,逐漸累積財富,低風險、低報酬的投資方式,可以選擇一家自己比較信賴的銀行,定期去存款或購買國債等。(2)投資基金:定時定額投資基金是個不錯的選擇。在每個月固定的時間從賬戶扣掉固定金額,再申購所指定的基金,可以確保不會在最高價時大舉入市,也能把握每個低吸的機會。(3)投資股票:股票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應該選擇產業前景佳、企業財務良好的個股進行投資。(4)保險理財:人生在世,難免有旦夕禍福,當自己或家人遭遇意外或疾病身故時,輕則產生額外的醫療費用,重則可能導致個人及家庭收入完全中斷。購買保險等于預先創造了一筆財富,有一筆保險金可以用來彌補財務損失。

        4、做合理的理財規劃,適當地選擇投資品種和投資時機

        大多數人不可能花費過多的時間研究財務技能、投資技巧等,而且在實際操作上也不可能僅通過一、兩個理財案例就可以操作成功。因此,合理的理財規劃方案就顯得尤為必要。

        "1/5理財法",就是把家庭資金分為五個等份,分別做出適當的安排。這樣,在財務上就不會產生太大風險,也可以獲得最大的收益。舉例來講,某個家庭年積蓄有20000元,可以平均分成五份:4000元買國債。這是回報率較高而又穩妥的一種投資;4000元買保險。購買保險也是一種良好的投資方式,而且保險金也不在利息稅征收范圍之列;4000元買股票。這是風險最大的一種投資,但是風險與收益是并存的,只要選擇適當,會有高投資回報;4000元作為定期存款。這是一種風險機會為零的投資方式;4000元作為活期存款。有一定的活期儲蓄以備應急之用。

        5、做理財效果跟蹤與評估

        由于家庭的收入狀況,財務現狀在不斷地變化,我們要經常對理財效果進行評估,實現理財安全、增值、自由的效果。"別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尤其是一個漏的籃子"。對于我們的投資,要及時進行跟蹤,如投資賬戶的收益,債務類賬戶的負債變化情況,還要及時了解家庭當前的財務狀況及相關信息,調整投資組合,優化完善投資項目。例如:原來理財目標的設定是否理想?有沒有充分發揮應有的投資效果?有沒有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總之,無論通脹與否,無論什么投資方式,如果1塊錢的東西你8塊錢買來,都不容易獲得良好的回報。而如果1塊錢的東西,5毛錢買,也許還能獲得些回報。這其實就是價值投資的真諦。通脹環境下,各種投資方式都會有各自的問題。能否獲得合理的回報,與投資方式有關,但更與價值投資有關。

        參考文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 色七七在线综合视频 | 自偷精品视频三级自拍 | 在线看黄a∨无毒网站免费 永久A电影三级在线观看 | 日本女生午夜性高潮视频 | 视频一区二区美女引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