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直接融資定義范文

        直接融資定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直接融資定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直接融資定義

        第1篇:直接融資定義范文

        【關鍵詞】融資 貸款 股票 債券

        一、企業融資概述

        (一)融資定義

        融資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也就是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采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

        (二)融資風險

        企業的風險來自于兩個方面,即經營風險和融資風險。債權融資中的融資風險是指企業因使用債務而產生的由股東承擔的附加風險。實際上這種附加風險包括兩個層次:一是企業可能喪失償還能力的風險;二是由于舉債而可能導致企業股東的利益遭受損失的風險。

        (三)融資環境

        企業是在一定環境下的各種經濟資源的有機集合體。企業運營只有適應環境變化的要求,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企業面臨的環境是指存在于企業周圍,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客觀因素和力量的總稱,它是企業選擇籌資方式的基礎。

        二、企業融資的方式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融資方式總的來說有兩種:一是內源融資,即將本企業的留存收益和折舊轉化為投資的過程;二是外源融資,即吸收其他經濟主體的儲蓄,以轉化為自己投資的過程。

        (一)內源融資方式

        內源融資不需要實際對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會減少企業的現金流量;同時,由于資金來源于企業內部,不會發生融資費用,使得內源融資的成本要遠遠低于外源融資。因此,它是企業首選的一種融資方式,只有當內源融資仍無法滿足企業資金需要時,企業才會轉向外源融資。

        (二)外源融資方式

        企業的外源融資由于受不同籌資環境的影響,其選用的籌資方式也不盡相同。一般說來,分為兩種:直接籌資方式和間接籌資方式,企業外源融資究竟是以直接融資為主還是以間接融資為主,除了受自身財務狀況的影響外,還受國家融資體制等的制約。

        (1)直接融資方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作為資金的使用者不通過銀行這一中介機構而從貨幣所有者手中直接融資,已成為一種通常的做法。由于直接融資,特別是股票融資無須還本付息投資者承擔著較大的風險,必然要求較高的收益率,就要求企業必須有良好的經營業績和發展前景。債券融資在直接融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極大的拓展了企業的生存發展空間。發達國家企業債券所占的比重遠遠大于股票投資,突出顯示了債券融資對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

        (2)間接融資方式。從社會居民的金融資產結構來看,銀行存款較之股票和債券仍占有絕對的優勢,而且,大部分企業的資金來源也仍舊以銀行為主。在間接融資方式中,值得注意的是隨之近幾年來大量的企業兼并、重組,從而導致我們可以利用杠桿收購融資方式。杠桿收購融資是以企業兼并為活動背景的,是指某一企業擬收購其他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時,以被收購企業資產和將來的收益能力做抵押,從銀行籌集部分資金用于收購行為的一種財務管理活動。在一般情況下,借入資金占收購資金總額的70%-80%,其余部分為自有資金,通過財務杠桿效應便可成功的收購企業或其部分股權。通過杠桿收購方式重新組建后的公司總負債率為85%以上,且負債中主要成分為銀行的借貸資金。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日益朝著集約化、大型化的方向發展,生產的規模性已成為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重要條件之一。對企業而言,采用杠桿收購這種先進的融資策略,不僅能迅速的籌措到資金,而且收購一家企業要比新建一家企業來的快、而且效率也高。

        三、我國企業融資管理的現狀

        (1)企業的融資通道過窄。由于證券市場門檻高,創業投資體制不健全,公司債發行的準入障礙,企業難以通過資本市場公開籌集資金。據中國人民銀行2003年8月的調查顯示,我國企業融資供應的98.7%來自銀行貸款,即直接融資僅占1.3%。由于我國創業投資體制不健全,缺乏完備法律保護體系和政策扶持體系,企業也難以通過股權融資。

        (2)獲得信貸支持少。因貸款交易和監控成本高等原因,銀行不愿對企業放貸。同時企業因資信等級低,缺乏抵押資產,融資成本高等原因,難以得到銀行資金支持。據統計,我國300萬戶私營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支持的僅占10%左右。2003年全國鄉鎮、個體私營、“三資”企業的短期貸款占銀行全部短期貸款的比重僅為14.4%。據浙江省2001年統計,全省民間投資中自籌占55.9%,銀行貸款20.1%,直接融資不到1%。

        (3)流動負債所占比例較大,而長期負債則占很少的部分。主要由于銀行一般只會為企業提供短期貸款,而由于各種原因一般不會提供長期貸款。

        (4)企業之間互相擔保,申請貸款。一旦一家公司因經營不善而蒙受損失,則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若短期內急需資金,企業之間會互相拆借,或通過內部融資的方式解決。

        四、對我國企業融資的建議

        要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需要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企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針對存在的問題,統籌安排,系統規劃,逐步解決,具體建議如下:

        (1)加強宏觀政策引導,為企業融資發展創造條件。

        (2)建立信用體系。

        (3)增加投入,加快擔保體系建設。

        (4)開放和完善民間融資市場。

        (5)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改善信貸管理,全方位開展金融創新。

        (6)提高企業自身素質,重塑企業形象。

        第2篇:直接融資定義范文

        1公司治理概念的界定及含義

        關于公司治理的定義,多個研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其下了不同的定義。如有些研究學者就從股東治理的角度來看,伯利和米恩斯認為公司治理的目的在于處理好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的關系;我國學者吳敬璉認為公司治理既要保證經營者放手經營,還要防止所有者失去對經營者的最終控制。有些研究學者從利益相關者治理的角度入手,布萊爾認為公司治理是關于公司控制權或剩余索取權的一套法律和制度安排。

        從涉及范圍來看,公司治理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指公司內部治理,主要是由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及公司管理層組成的公司治理結構以及相關的制度安排。而廣義則不局限在所有者對經營者的約束,還涉及債權人、員工、政府、供應商等利益相關者,此時的公司治理是這些利益集團之間的彼此制衡。

        2公司治理模式分類

        2.1英美為代表的外部監管模式

        該模式的主要影響因素有:第一,股權的高度流動性和分散性。在英國和美國都十分重視股東的權益,他們都遵循著股東至上的治理原則。而且在這兩個國家中,資本市場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并且高度發達,政府都提倡民主制度,反對財富過度集中,對企業的干預程度比較低,因此在英美兩國就形成了股權分散化并且流動性較高的公司治理模式。第二,外部市場作用。由于公司股權的分散性,一般的股東很難影響公司的內部經營與決策,往往會出現所有者權益受損的現象。但是由于存在高度發達的資本市場,股東能夠及時將所持有的股票拋售出去,因此股東這種“用腳投票”的方式無形中就會對內部管理者造成壓力,如果公司經營不善,市場上的股票持有者就會大幅減少,從而導致公司融資不足,反之亦然。第三,直接融資占大多數。在英美兩國,市場法律較為健全,資本市場高度發達,政府政策對于銀行持有公司股權有很多限制,例如在美國的法律中就明確規定:銀行的貸款業務不能超過七年。公司的融資方式主要以直接融資為主,即發行債券或股票,很小部分來自于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英美兩國高度發達的資本市場為企業的直接融資提供了方便,也體現了資本市場對股東的制約性。第四,內部監督由董事會施行。在英美兩國,內部公司治理由三部分組成: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經理層。董事會在公司治理方面就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美國董事會必須由內部董事和外部董事兩部分組成。

        2.2德日為代表的內部監管模式

        該模式主要影響因素有:第一,股權相對集中。在德國和日本股權相對集中,主要以銀行持股以及公司法人彼此持股為主。銀行在兩國企業發展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日本形成了主銀行制度,主銀行是企業最大的債權人,同時也是企業最大的股東,在德國是全能銀行制度,銀行能夠向企業發放貸款,也能夠持有企業所發行的股票。第二,銀行主導制。同英美兩國的股權制度不同,在德國和日本銀行在公司治理中充當重要角色。持有公司股票的個人以及政府、保險公司等投資機構都會將股票中附有的決策權、選舉權等權利委托給銀行行使。第三,雙層董事會制度。從公司機構設置上來看,德國設立雙層董事會,既存在執行董事會又存在監督董事會。兩者的職能各有不同,執行董事會負責公司的運營情況,監督董事會負責公司的重大決策并且對各個經理人員實施監督。執行董事會與監督董事會兩者的職責不同,并且成員也不交叉。而日本則是實行內部董事制度,即董事會所有成員均來自于公司內部。公司的運營全部由內部董事會集體商議決定。 第四,間接融資為主。在德國和日本,公司融資主要是通過間接融資來進行,很少部分通過直接融資。原因有兩點,其一是因為在公司治理中銀行占據主導權,會參與到公司的一些重大決策中;其二是因為在德國和日本沒有形成像英美兩國那樣高度發達的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作用并不明顯。相比直接融資,間接融資存在這樣的優勢:在銀行主導制的情況下,銀行能夠較為容易的掌握公司的內部信息,減少了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

        2.3東南亞為代表的家族監管模式

        該模式主要影響因素有:第一,家族成員掌控公司。在這種公司治理模式下,公司的所有權和決策權高度集中,都掌握在家族成員的手中,當一任管理者卸任會有其家族內部成員接任其職位,家族成員以外的人很難掌握公司的決策權或所有權。第二,激勵機制。在東南亞的這些國家中,經營者受到了來自家族利益和親情的雙重激勵和約束。由于受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公司管理呈現明顯的家庭化管理,凝聚力較高。第三,政府強有力干預。在家族監管的模式下,政府在公司治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東南亞等國家從西方殖民統治下獨立后,為了快速發展經濟,政府實施各種利好政策,降低銀行貸款的門檻,為公司發展提供了優越條件。

        第3篇:直接融資定義范文

        “小的是美好的”,這是西方學者對小企業的描述。

        小企業的美好不僅表明這是成為大企業的起點,不僅在于“船小好掉頭”,而是意味著小企業才是一個國家的真正經濟支柱。

        盡管各國對小企業的定義不盡相同,但學者們普遍認為,小企業總量不僅占據一國企業數量的絕大部分,而且為社會提供了至少六成以上的就業崗位。小企業盡管美好,但創業艱難,而且常常因話語權不足而被政策忽視。

        近來中國開始重視小企業問題,特別是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得到政府長期關注,近期國務院又了《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八點政策,旨在從多個方面促進小微企業在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方面取得進展。

        客觀地看,這八條政策考慮到了小微企業特殊性,力求在政策上有所突破,但實踐中恐怕依然無法獲得預期效果。

        首先小微企業的定義有些模糊。小企業和微型企業發展階段不同,胡子眉毛一把抓,恐怕不能分清小企業與微型企業的金融狀況,就無法解決這些企業的融資問題。

        微型企業基本處于發展初期,在這個階段,營業額低,維持生存就算成功,能夠發展,則是萬幸,此時微型企業基本沒有信用,因而其企業融資主要靠內源性融資,也就是主要靠利潤留存、投資者借款和信用卡貸款等。鼓勵銀行給微型企業融資,甚至開辟直接融資通道,這基本上只能是畫個大餅,能看不能吃。

        而微型企業發展到小企業,才存在社會性融資問題。不過與大企業不同,小企業融資有其特殊性。我在10年前研究過美國小企業融資問題,總結已有學術研究,發現小企業融資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小企業融資最重要特征,就是信息嚴重不透明。原因在于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簡單,其缺乏嚴格的財務與審計要求,也沒有信息披露的強制規定。因而,小企業無法提供給外部資金供應者經過審計的財務報表。另一個原因在于其小企業獨特的所有者特征,致使小企業的信息壟斷程度更高。絕大多數小企業的經營者與產權所有者往往是一體的,不存在委托關系,也就沒有信號傳遞渠道,外界也就無法識別信息真偽。

        其二,小企業所有者目標函數多元,影響融資來源。相比傳統資本結構理論中企業所有者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基本假設,小企業所有者一方面要在財富積累和控制權稀釋之間進行取舍,另一方面還要在企業穩定增長和快速成長之間進行取舍,而這種目標函數將影響企業探尋不同融資來源的意愿。

        其三,融資方式主要通過私募權益和債務融資通道。美國小企業一般難以進行公開上市的原因則在于企業規模導致的融資成本問題,而在中國這種IPO審批制資本市場條件下,不僅上市成本更大,而且上市機會渺茫。

        其四,小企業所有者并不清楚各種融資來源。這與小企業主教育背景和社會關系復雜有關,事實上,小企業所有者往往缺乏足夠的融資知識。同時,企業沒有專業的融資人員,使得部分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無法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

        小企業的這些融資特點,注定了一刀切式的融資政策無法解決眾多小企業的資金饑渴問題。

        第4篇:直接融資定義范文

        關鍵詞:金融壓抑 中小微企業 銀行融資 非均衡模型

        Abstract:Financial repression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the financing difficulty of medium small and micro-sized enterprises (MSM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hibition on the financing of MSME of financial repression in China based on analysis of a non-equilibrium model, reviews the efforts of Chinese government comprehensively, and gives some strategy and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about the reform of financial system to promote the financing of MSME.

        Key Words:financial repression;medium small and micro-sized enterprises;bank financing;non-equilibrium model

        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在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兩個方面,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障礙都非常突出。

        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2011年6月18日的《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主要以營業收入和從業人員數為劃分指標,對84個行業大類的中小微企業重新進行了定義。根據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我國中小微企業的數量占全部企業數量的比例高達99.8%,對GDP的貢獻達70%,并提供了80%左右的城鎮就業崗位,50%的稅收,65%的發明專利,75%以上的企業技術創新,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中小微企業可以說是經濟中最活躍、最具創造力的企業群體。

        我國中小微企業包括融資環境在內的惡劣的生存環境,與我國高速增長的金融資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盡管在人民銀行、銀監會等的大力推動下,商業銀行的小企業貸款余額迅速增加,據人行統計,2008年末,小企業貸款余額僅4.4萬億元,2009、2010、2011年末分別達到5.82億元、7.55億元和10.8億元,已占到貸款總額的20%。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至今仍是一個普遍問題。據全國工商聯統計,我國民營的中小微企業有90%以上從來未向銀行貸過款,微小企業95%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借貸關系,而能從資本市場上融資的企業更是屈指可數。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和阿里巴巴集團2012年1月聯合的《2011年沿海三地區小微企業經營與融資現狀調研報告》顯示,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的小微企業,從銀行獲得的貸款占融資的比例分別只有35%、21%和29%,從民間借貸獲得的資金分別占23%、7%和13%,而向親友的借款分別占到47%、34%和31%。可見,內源性融資,即來自于親友等非正式渠道的資金仍是我國中小微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溫州、鄂爾多斯、江蘇等地發生的民營企業家“跑路”事件,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

        對于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經濟學界進行了廣泛的理論分析。比較著名的有Stiglitz和Weiss(1981)由信息不對稱引出逆向選擇(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風險(Moral Hazard)來解釋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缺口(Financing Gap),即即使愿意付出更高的利息,中小微企業仍然得不到銀行貸款。Merton(1973)通過期權理論說明風險和波動率都比較大的小企業并不為銀行所青睞,而更加適用于股權融資,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McKinnon和Shaw(1973)提出的金融壓抑(Financial Repression)論,即在市場機制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的發展中國家存在金融管制過多、利率限制、信貸配額以及金融資產單調等現象,容易形成金融供給不足和利率雙軌制,導致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并出現效益損失。

        一、中國金融壓抑背景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

        第5篇:直接融資定義范文

        理財登記系統的建設與應用

        (一)理財登記系統建設

        中央結算公司于2010年3月和銀監會創新部共同完成《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監管機制研究》課題,后期在銀監會領導及創新部的具體指導下,開始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以下簡稱理財登記系統)的規劃設計工作。系統自2012年11月正式開始建設,2013年1月在工商銀行、光大銀行、北京銀行、匯豐銀行四家銀行試點運行。2013年6月17日,銀監會辦公廳《關于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一期)運行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監辦發〔2013〕167號),標志著理財登記系統在全國范圍內正式上線,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集中登記工作正式開始。

        理財登記系統對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分別從產品端和投資端對產品申報、發行募集、投資交易和終止清算整個生命周期的所有關鍵信息進行全流程登記,由產品報告系統、產品登記系統、權益登記系統、統計監測系統、從業人員登記系統組成。

        (二)理財登記系統運行情況

        運行三年來,理財登記系統不斷完善和升級,運行平穩、效率較高、方便實用,未發生任何系統事故。截至2016年6月末,有631家商業銀行、銀監會8個部室、全國36個銀監局在理財登記系統注冊,并實現與系統的專線聯網。系統累計登記了自2011年以來的92萬只理財產品信息,自2013年以來的421.46萬億元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信息,195.25萬只理財產品投資資產信息,以及2014年以來的1166.58萬條理財產品資產交易信息,成為銀行業理財業務的大數據庫。

        (三)理財登記系統的效用

        2015年1月12日,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北京銀監局黨委班子民主生活會上指出:要深入調研,結合實際,創新監管理念和方式,減少監管成本,提高監管的作用和效能。以理財監管為例,對理財業務的監管,近期會里推出了一個理財產品登記系統,通過這個系統,能一目了然地查到所有理財產品的各個要素,可以有效節約監管資源。

        1.服務理財業務監管

        一是系統實現了理財產品銀行報告、監管審閱流程的電子化管理,實現了從產品分散登記到全國集中登記,從紙質報告、線下審閱到電子化報告、線上審閱,從手工辦理到系統自動辦理的重大轉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二是實現了從產品端到投資端的全面登記,有利于提高監管的有效性。通過涵蓋產品端和投資端的全流程登記,監管機構可在線查看管轄范圍內所有產品的詳細情況,并根據風險狀況及時采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三是建立了銀行理財市場集中數據庫,實現了銀行理財業務的大數據分析。理財登記系統的明細數據為監管機構開展理財業務監管、引導理財業務發展轉型乃至國家宏觀管理提供了詳實、準確的數據支持。

        2.服務理財業務健康規范發展

        一是有利于理財行業規范發展。系統通過對理財業務中各類概念、數據的準確定義,制定并標準化的理財登記“數據元”,可使理財業務在產品設計、銷售管理、投資運作上更加規范、統一、透明;通過對理財登記數據的統計分析,可及時、準確展現行業發展動態,為行業協作打下基礎;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可為市場開展理財業務創新提供技術平臺。

        二是有利于保護投資者利益。根據監管要求,一般個人類產品只有報告通過且獲得登記編碼后才可正式發售,且銀行須在產品銷售文本中公布登記編碼,投資者可據此在中國理財網(.cn)進行產品合規性查詢。該披露機制實現了多個機構自行披露信息到全國集中披露信息的重大轉變,有利于保護投資者利益并控制產品發行端的合規風險,防止“飛單”產生。

        三是有利于銀行內部業務管理。全面、規范、詳實的信息登記要求將促使銀行實現高效、規范的內部信息管理,從而為其防范業務風險打下基礎;基于登記基礎,系統可為銀行提供理財估值、績效評價等服務,提高銀行理財業務在全國各行業資產管理市場中的競爭力。

        (四)理財登記系統的應用

        1.理財統計分析

        基于理財登記系統的大數據庫,經銀監會創新部同意,中央結算公司完成并對外了全國銀行業理財市場2013年以來的年報、半年報,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外共有100余家紙質媒體、網絡媒體對年報和半年報進行了全方位的報道。同時,每月理財市場的統計月報以及部分專題研究報告也為監管部門及時掌握理財市場的運行情況提供了重要參考。

        2.理財風險監測

        系統多樣化的風險監測指標將實現對理財行業性風險、單個機構風險、單個產品風險的監測和預警,為銀監會等主管部門管控風險、制定政策提供支持。

        3.理財信息披露

        中國理財網是經銀監會同意建立的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集中披露門戶網站,集中提供理財信息披露、產品合規性查詢、理財研究資訊和投資者教育等服務。網站自2013年底上線以來運行平穩,社會影響力持續提升。2015年最高日訪客數超15000人次,最高日頁訪問量超30萬次。

        理財托管機制的建設

        關于銀行理財產品托管,銀監會多次強調獨立第三方托管制度的重要性。例如2014年《關于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組織管理體系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監發〔2014〕35號)明確提出“建立獨立的托管機制”。經財政部、銀監會同意,中央結算公司發起設立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理財登記托管中心”)。2016年8月26日,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在北京召開座談會。銀監會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在座談會上指出,成立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是加強銀行理財業務監管、服務銀行理財業務發展和銀行理財服務社會的需要。理財登記托管中心要進一步加強理財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成為銀行業監管平臺、理財市場中介服務平臺、投資者教育平臺,為促進銀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專門從事銀行理財第三方托管業務,具備了獨立性、規范性、效率高等特點。

        (一)獨立性

        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是全國唯一一家銀監會指定的理財第三方托管機構,與理財產品管理人無利益沖突、無關聯關系,客觀、中立、獨立的身份有助于保證托管業務的公允性,確保客戶資產安全和業務信息保密。

        (二)規范性

        理財托管系統由賬戶管理系統、資金系統、核算系統、清算系統、投資監督系統和信息披露系統六大子系統組成,再加上現有的中國理財網、理財資產估值系統等技術平臺,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可通過系統全面、規范履行各項托管人職責,樹立行業標桿。

        (三)效率高

        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可通過系統全面對接資產管理人、交易前臺和結算后臺機構,實現全程系統化的數據和指令的傳輸與處理,有效提高業務效率。通過理財登記系統與理財托管系統的數據交互,可以確保登記信息真實、準確、完整、及時,亦為理財產品管理人減輕登記工作量。

        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和銀行理財管理計劃創新工作

        (一)業務背景

        為落實2014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縮短企業融資鏈條”、“理財產品資金運用原則上應與實體經濟直接對接”和2015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積極發展直接融資”、“豐富直接融資工具”等政策要求,以及銀監會提出的“按照資金供需雙方直接對接原則推動理財業務創新”、“探索理財業務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的新產品、新模式”等工作部署,經監管指導、市場推動,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和銀行理財管理計劃業務創新應運而生。

        (二)業務特點

        理財直接融資工具是一種標準化投資載體,由商業銀行作為發起管理人設立,直接以企業融資為資金投向,在指定機構統一托管、在合格投資者間公開交易、在指定渠道進行公開信息披露。銀行理財管理計劃是由商業銀行發起設立,按照與客戶約定的方式和投資范圍對客戶委托的資金進行投資、運作、管理的特殊目的載體,是投資標準化金融工具的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

        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和銀行理財管理計劃的業務特點有:一是有利于全面發揮商業銀行的客戶、信譽、專業和橋梁優勢,引導銀行由間接融資主體向直接融資平臺轉型;二是實現企業資金需求和社會資金直接對接,促進直接融資;三是實現了企業資金需求的金融產品化,豐富企業的融資工具選擇;四是建立了全程信息披露和公開簿記發行機制,透明度較高;五是實現了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公開報價和轉讓,有利于銀行盤活資產、提高流動性;六是為理財直接融資工具提供每日第三方估值,有利于資產的公允定價和風險的客觀計量;七是實現了注冊發行、信息披露、報價轉讓和付息兌付的系統化、一體化,業務效率較高;八是以注冊制、市場化為核心,建立了涵蓋全業務流程的基本制度。

        (三)業務進展

        中央結算公司建立的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綜合業務平臺,全面支持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的發行、登記、托管、轉讓、結算、付息兌付、信息披露等相關工作。截至2016年9月30日,共有27家銀行作為發起管理人發行了390只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發行金額近1400億元。此外,共有44家銀行開立了161個開放式理財產品的工具托管賬戶。

        經過三年的發展,該項業務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支持了實體經濟,特別是國家宏觀政策支持的行業和領域,如制造業、保障房、棚戶區改造等,理財直接融資工具資金投向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地區覆蓋面較廣。

        二是創新了融資方式,理財直接融資工具是可交易、可估值、信息透明的標準化金融資產,為企業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直接融資方式,推進多層次直接融資體系建設。

        三是提高了融資效率,理財直接融資工具有助于實現“去通道、去鏈條、去杠桿”的目標,且注冊流程簡便、發行方式靈活,有利于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

        四是引導了理財轉型,銀行理財管理計劃具有動態管理、組合投資、信息透明等特征,有助于實現風險分散、化解期限錯配,將產品風險和收益有效地傳遞給投資者。

        五是契合了投資需求,豐富了投資者的理財選擇。

        未來展望

        展望未來,中央結算公司將在銀監會的領導和相關部門的指導下,以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為獨立運營實體,不斷豐富完善多位一體的理財基礎設施架構。

        (一)持續加強理財登記系統建設

        一是加快推進理財登記系統直聯接口的開發、推廣工作,全面提高登記工作的準確性和效率。二是加快推進理財權益登記子系統和配套制度的建設工作,為服務理財業務監管和理財產品轉讓、質押等相關業務創新奠定堅實基礎。三是本著為銀行提供更多服務的原則,不斷優化系統功能,提升用戶體驗。

        (二)持續完善理財大數據應用

        一是為監管機構和市場參與機構提供定制研究分析報告,深入挖掘理財產品收益期限特征、投資資產結構、風險收益水平等,為決策制定提供支持。二是建立完善理財風險監控機制,通過系統實現全過程、動態監測,輔助監管機構和商業銀行進行風險管理。三是建立理財產品收益率相關指標,研發收益率曲線,促進理財市場形成公開、透明的定價標準。四是開展銀行理財業務評價和銀行理財產品評級,為投資者提供公正、客觀的投資參考。

        (三)持續做好理財信息披露和投資者教育

        中國理財網將進一步完善信息資訊體系、豐富信息披露內容、拓展網站服務功能、提升網站用戶體驗,利用信息權威、專業、全面的優勢,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理財信息服務,打造“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的良好市場環境。

        (四)促進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和銀行理財管理計劃業務發展

        一是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管理機制,提高業務規范性和效率。二是堅持服務實體經濟,落實國家重點區域戰略(京津冀、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戰略),并切實支持西部地區企業和中小企業融資。三是打造產品特色、開展業務創新,通過對融資主體、融資用途、含權方式的創新,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匹配融資企業多種不同的合理融資需求。四是引導銀行理財業務轉型,進一步推廣開放式凈值型產品。

        (五)持續推進理財產品獨立第三方托管工作

        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將盡快研究制定理財產品獨立第三方托管業務規范和實施方案,提供高標準、高效率的理財產品獨立第三方托管服務,以真正實現風險隔離,保障投資者權益。

        第6篇:直接融資定義范文

        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局面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既有民營企業自身發展不足的原因,也有金融制度和政策限制的因素。

        首先,部分民營企業信譽、形象欠佳,使銀行對民營企業態度冷淡。我國早期的民營企業是在傳統體制的邊緣和縫隙中成長起來的,經營者多為工人、農民、小商販或供銷人員,很多是政策催生,他們缺乏現代企業經營者的理念,執行的是家族壟斷的產權制度、隱私式的財務會計制度、任人惟親的人事制度和家長式的治理制度,企業形象先天不足。從財務來看,不同程度地存在資料不全、數據失真、信息失實的問題;從抵押來看,明顯薄弱;從經營手段審視,粗放、技術落后、設備陳舊。甚至一些民營企業為急于完成資本原始積累而不擇手段,從而失去誠信,敗壞了民企整體信譽。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焦璞先生提供了一個數據,60%以上民營企業的信用等級是3B或者3B以下的等級,銀行難免對其謹小慎微,貸款自然舉步維艱。

        其次,我國金融業市場化程度低,民營企業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我國現行證券市場設立的初衷,主要是為了解決國有大中型企業面向社會公眾直接融資問題,入市門檻較高。2005年10月通過修訂的《證券法》和《公司法》規定,企業發行股票上市時發行前股本總額不少于3000萬元人民幣;企業發行債券時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不低于人民幣3000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不低于人民幣6000萬元。一般民營企業,特別是廣大中小型民營企業是不能進入現行證券市場直接融資的。

        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最終仍然需要以市場化的方式解決,因此,完善資本市場,引導資金資源的有效配置,是為民營企業拓寬融資渠道的重要方式。私募股權基金的出現,無疑為民營企業融資提供了新的工具。

        私募股權投資,簡稱PE(PrivateEquity),是指按照投資基金運作方式,直接對非上市實業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在交易實施過程中附帶考慮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通過上市、并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在我國,私募股權基金也被稱為產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將產業投資基金定義為“一種對未上市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和提供經營管理服務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制度,即通過向多數投資者發行基金份額設立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自任基金管理人或另行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資產,委托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資產,從事創業投資、企業重組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等實業投資。”私募股權基金一般投資期限較長,投資期限通常為3~7年,所以說它是民營企業融資的最佳途徑之一。

        首先,私募股權基金的迅速壯大為民營企業融資提供了先決條件。近年來,通過各方面的努力,《信托法》的頒布,《公司法》、《證券法》以及《合伙企業法》的修改,基本消除了各類私募股權基金及產業投資基金設立與運作的法律障礙,發展私募股權市場的條件有了很大的改觀。資本市場監管機制的不斷完善,信息披露和監管更加透明,以及創業板即將設立,使大批機構投資者不斷涌入到直接股權投資市場中來。目前,在私募股權基金中,不僅有凱雷、軟銀、鼎輝、清科等國內外著名私募股權基金的身影,保險公司、社保基金等從資產配置和提高收益的要求考慮,也開始進軍私募股權投資領域,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從探索綜合經營提高競爭力的角度,在政策逐漸放寬的情況下,積極開展直接股權投資試點,甚至豐富的民間資本也積極地參與到私募股權基金的運作中來。經過近一年多來的暴發性增長,中國的私募股權基金擁有的資金規模已經很大,大規模的資金為民營企業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提供了豐富的資金來源。

        第7篇:直接融資定義范文

        關鍵詞:金融脫媒;金融中介;交易成本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428(2010)06-0012-06

        一、引言

        金融脫媒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現象,自上世紀60年代首次在美國出現以來就引起了學者們的研究興趣。在研究和討論的過程中,對金融脫媒的理解多與各國的金融實踐相聯系,對金融脫媒的產生、作用機理和發展趨勢的討論缺少理論支持。

        Freixas and Rochet(1999)把金融中介定義為從事金融合同和證券買賣活動的專門人(機構)。在傳統的經濟學分析中,金融中介通常被認為對經濟增長和福利不重要而被忽視。在標準的新古典模型中幾乎看不到金融中介的身影。嚴格地講,真正的對金融中介的研究始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并形成了以Gudey和Shfdw(l955,1960)為代表的傳統金融中介理論。20世紀70年代以來,交易成本經濟學和信息經濟學的發展為研究金融中介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并促進了新金融中介理論的形成。金融中介理論中各種觀點的思維方式、觀察問題的角度不盡相同,并且各觀點之間更多的時候表現出互補性,因此金融中介理論可能為全面理解金融脫媒提供理論支持。

        本文將嘗試在現有文獻的基礎上明確金融脫媒的概念并以金融中介理論中的各種觀點為基礎,從多個角度對金融脫媒進行詮釋。

        二、金融脫媒的概念

        金融脫媒(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又稱金融去中介化。從最初出現到現在,金融脫媒的概念出現了變化和擴展。金融脫媒最早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指的是當時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條件下,當市場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機構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時,存款機構的存款資金流向收益更高的證券從而限制了銀行可貸資金的現象(Mishkin,2001)。Hes-ter(1969)最早提出金融脫媒的概念,但他認為金融脫媒已在Gurley和Shaw的思想中有所體現:脫媒代表了從使用中間人的服務向一個或者沒有金融交易存在或者金融交易是最終的儲蓄者和投資者之間直接的雙邊交易的基本體系轉變。Hamilton(1986)把金融脫媒定義為企業不通過銀行或其他金融中介機構在市場上借款。Harmes(2001)認為金融脫媒在投資者或者金融工具購買者與生產者直接交易產品時發生,這時跳過了像保險經紀人這樣的中介機構。Theodore(2000)把金融脫媒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包括儲蓄機構、互助基金、特別養老基金、人壽保險政策對銀行存款的影響:第二階段是金融市場作為信用的提供者承擔了銀行的部分傳統角色;第三階段是技術進步使得辦公室操作更現代化,從而降低了對銀行業務的需求;第四階段是指在過去的十年里隨著ATMS、電話銀行、個人電腦系統和因特網的普及所產生的銀行產品分銷的脫媒。國內學者對金融脫媒的理解也不盡相同。辛琪(1990)認為金融脫媒是指融資行為不經過金融中介機構轉手而直接發生于投資者與籌資者之間的現象。唐旭(2006)從狹義和廣義兩個層次對金融脫媒進行了定義:狹義的金融脫媒是指在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條件下,貨幣市場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機構可支付存款利率水平時,存款機構的存款資金大量流向貨幣市場工具的現象;廣義的金融脫媒不僅指存款資金流向高息資產,而且指資金使用方不再經過金融中介,直接在貨幣市場發行短期債務工具的行為。李揚(2007)認為金融脫媒是資金盈余者和資金短缺者不通過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直接進行資金交易的現象,而“媒”就是金融中介機構。

        對于金融脫媒,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層次及發展階段進行了定義,本文在梳理這些定義的基礎上,把資金繞過“媒”(intermediary)而直接在資金盈余者和資金需求者之間調劑并產生資產負債關系的現象定義為金融脫媒。具體來說,本文的金融脫媒包括兩個維度(見表1)。第一個維度是“媒”。這里的“媒”包括狹義和廣義兩個層次,狹義層次是指銀行,廣義層次是指金融部門。第二個維度是說金融脫媒可能發生在“媒”的資產方或者負債方,當然也可以在資產方和負債方同時發生:負債方的金融脫媒,指資金盈余者的資金不流入“媒”,資金盈余者沒有形成對“媒”的要求權;資產方的脫媒。資金需求者不通過“媒”獲得資金,“媒”不擁有對資金需求者的要求權。

        從兩個維度來定義金融脫媒是基于如下考慮:首先,對“媒”進行區分是必要的。Gurley和Shaw(1960),尤其是Tobin和Brainard(1967)的研究表明,各類金融中介機構的投資組合行為可能不同,并且這些不同之處對評價各種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是很重要的。金融部門的重要性并不等于銀行的重要性。銀行發生金融脫媒時,金融部門整體上可能并未發生金融脫媒。其次。從資產和負債兩方面討論金融脫媒是有價值的。金融脫媒的出現可能具有不對稱性,McKean(1949)強調,當分析總投資組合行為時資產負債表的兩方面都必須考慮。

        三、從傳統金融中介理論理解金融脫媒

        Gurley和Shaw是傳統金融中介理論的代表人物。Gurley和Shaw在1955、1956年的兩篇論文中闡述了各類金融中介機構在儲蓄一投資過程中的作用等問題。在之后合著的《金融理論中的貨幣》一書中,兩人又對以前的觀點進行了發展。他們認為金融中介的主要職能是從最終借款人那里買進初級證券,并為最終貸款人持有資產而發行間接證券。在這一過程中,金融中介利用了借貸中規模經濟的好處。從貸款方面看,中介機構從事投資或經營初級證券投資,其單位成本可以遠低于大多數個人貸款者的投資。僅就其資產規模而言。就可以通過多樣化大大降低風險。它可以調整期限結構,從而最大限度地縮小了流動性危機的可能性。從借款方面看,有著大量存款人的中介機構可以正常預測償付要求的情況,即使流動性比較小的資產結構也可以應付裕如。中介機構吸引無數債權、債務人從事大規模借貸活動的好處,可以優惠貸款條件的形式分到債務人身上,可以利息支付和其他利益形式分到債權人身上,也可以用優厚紅利的形式分到股東身上以吸引更多的資本。從整個社會來看。金融中介是生產性的,他們通過使資金更有效的使用而增加資金的社會價值。金融中介具備兩個方面的技術:分配技術和中介技術。分配技術有助于提高整個社會的儲蓄和投資水平以及促進儲蓄在各種投資機會之間有效配置;中介技術能夠通過協調借貸雙方的不同金融需求和生產各種金融產品進一步降

        低金融交易的成本(參見孫杰1998)。

        在Gurley和Shaw(1960)的分析框架內,金融中介分為貨幣金融中介和非貨幣金融中介兩類,其中貨幣金融中介如銀行,供應各種類型的貨幣;而非貨幣金融中介如保險公司,則提供非貨幣間接證券。雖然對金融中介進行了區分,但是貨幣金融中介與非貨幣金融中介間的區別在分析貨幣金融中介的功能時并沒起到實質性作用,他們的分析只是簡單的基于比較只有銀行是中介的情形與完全沒有金融部門、融資采用自我融資或者直接融資形式的情形。

        雖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但傳統的金融中介理論也為我們理解金融脫媒提供了一些思路。“無論初級證券的種類組成如何,也總是要求某些證券市場和中介機構而不是其他的證券市場和中介機構成長”,實質上強調了貨幣金融中介、非貨幣金融中介以及證券市場之間的競爭和替代關系。而這種替代關系的關鍵就在于交易成本。在交易技術還不發達的時期。金融中介可以利用技術上的規模經濟降低交易成本,因而具有優勢。按照這種理論,隨著交易技術的進步,金融中介在降低交易成本上的優勢將不復存在,金融中介將失去其存在的意義,金融部門層次的金融脫媒將隨之出現。但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金融實踐表明,金融中介不僅沒有消失,各種各樣的非銀行金融中介反而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這是傳統金融中介理論無法回答的問題,需要從理論上尋求合理的解釋。

        四、從新金融中介理論理解金融脫媒

        (一)金融中介:解決特定信息或激勵問題的“專家”

        新金融中介理論方面的許多文獻利用信息經濟學和交易成本經濟學的最新成果,以市場不完全為前提,通過模型的設定,強調借款人和貸款人之間特定的信息或激勵問題,并證明在一定條件下金融中介能解決特定的問題,因而被認為是解決特定信息或激勵問題的“專家”。金融中介的這些特殊的能力在其資產和負債方面都有所體現。

        在資產方面,金融中介可以成為很好的投資者和監督人。

        Leland和Pvle(1977)將金融中介看成一種“信息共享同盟”。認為金融中介可以低成本搜索和甄別“好”的投資項目,它比單個投資者去搜索“好”的投資項目和借款人具有規模效益。如果沒有金融中介這個“信息共享聯盟”,那么,由于投資項目的預期收益和風險只有項目所有者即借款者知道,因而貸款者在搜尋投資項目時將會遇到由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逆向選擇問題。結果,通常只有“差”項目的所有者才會進入金融市場進行融資。而“好”項目的所有者將不得不退出金融市場,只能為項目進行內部融資。因此“好”項目的所有者需要通過“信號顯示”,即進行一定規模的內部融資,將自己與“壞”項目的所有者區分開來,使貸款人放心貸款給他。但是,這種信號顯示是有成本的。因為項目所有人本來是想進行外部融資,現在不得不改用內部融資。但是如果“好”項目的所有者組成信息共享聯盟,由聯盟代表全體成員進行信號顯示,那么由于規模經濟,信號顯示成本就大大降低了。而金融中介正好是這樣一種信息共享聯盟。很明顯,金融中介由于其規模和專業優勢相對于分散的單個貸款人更容易了解和搜尋項目信息,這樣,由金融中介搜尋項目信息,貸款人可以直接從金融中介處得到這些信息,從而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Chan(1983)在模型中引入了搜尋投資機會的成本,在不存在金融中介的情況下,每個投資者都要獨立支付一筆搜尋成本;而金融中介的存在能將這一成本分散于眾多投資者之間,因而金融中介則可以在不同投資項目之間進行廣泛的搜尋,一旦找到了某個有效益的項目,還可與其他投資者一同分享。

        Chant(1989)認為,投資者是風險厭惡者,他們傾向于多樣化投資以消除非系統性風險。但投資的多樣化在降低不確定性的同時卻增加了交易成本。而如果由金融中介眾多的投資者進行多樣化投資,規模經濟的存在將大大降低分攤到每個投資者的交易成本。

        Diamond(1984)注意到貸款者、借款者以及金融中介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并將導致逆向選擇。而解決逆向選擇的有效方法是貸款者委托金融中介對借款者進行監督。因為規模經濟在對借款者的監督中也存在,所以金融中介眾多貸款者監督借款者,從而避免各個貸款者分別監控的高成本。為了保證監督者認真監督借款者,金融中介作為被委以監督責任的人保證向貸款者支付固定金額的回報,自身則作為投資項目收益的剩余索取人,它的收益與項目的收入緊密相關,因而會盡心盡力地監督借款人。

        在負債方面,金融中介特殊的作用來自于他們為其客戶提供流動性并且能夠承諾即使是在不利的條件下也能如此。為客戶提供一定的流動性報酬的功能是基于他們從客戶手中獲得存款的功能。

        Diamond和Dybvig(1983)的模型中,消費需求是隨機的,在不存在金融中介的情況下,單個投資者可能會因為突然的消費需求而不得不提前結束投資;而金融中介(主要是指存款類金融中介)可以通過向存款者提供活期存款合約向借款人提供非流動性貸款,將非流動性資產轉化為流動性負債。這就相當于金融中介為存款人提供了一種流動性保險,允許他們在最需要的時候進行消費。之后Bencivenga和Smith(1991)把此模型簡化、發展成了一個兩期模型,在該模型中金融中介可以起到“流動性蓄水池”的作用。為具有非預期的流動性的投資者提供流動性保險。金融中介之所以能夠起到這種作用是因為根據大數法則,投資者不會同時遇到流動性沖擊,因此金融中介面臨的流動性風險通常小于單個投資者所面臨的流動性風險。

        依托于信息經濟學和交易成本經濟學的發展,新金融中介理論中的模型對于成本的設定比傳統金融中介理論更加具體化和多樣化。以上各模型在涉及成本時雖然設定各異,有的強調事前的搜尋成本,有的強調事后的監督成本,但在證明金融中介機構在解決特定信息或激勵問題的優勢時,都沿用了傳統金融中介理論中規模經濟節約成本的思路。金融中介的優勢仍然體現在對成本的降低。這就意味著隨著市場的不斷完善。由信息不完全造成的成本將不斷減小,金融中介在降低特定成本方面的優勢也隨之減弱,因此資本市場對金融中介的替代,金融脫媒的出現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強調金融中介在流動性提供方面優勢的文獻給我們理解金融脫媒提供了新的思路。如果金融中介的優勢在于流動性的提供,那么金融脫媒的發生則意味著金融中介提供這種流動性保險的功能在不斷減弱。而研究表明這種功能減弱的原因是銀行內部風險的上升。Syron(1991)認為銀行資本金的不足使得銀行信貸能力下降以及銀行內部經營風險上升,從而導致了金融脫媒的出現。Allen和Santomero(1998)認為包括金融企業在內的企業本身就有風險管理的需求,這主要是由管理者的自我利益、稅收的非線性、財務困境和資本市場的非完美性這四個原因造成的(參見鄧

        向榮,2006)。

        (二)金融中介:節約參與成本

        Alien和Santomero(1998)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參與成本。他們認為,在傳統的無摩擦理論中,中介不增加價值,并且假設所有的投資者都能無成本地參與交易,這也就意味著存在一個完全參與(fun participation)的市場,中介沒有必要去管理風險。現實中的市場只是一個有限參與(limited participation)的市場。而有限參與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參與成本的存在:投資者學習某種金融工具需要花費固定成本,同時還得支付平時監控與跟隨市場的邊際成本。而且。由于人們的時間價值隨著收入和生活狀況的改善而大為上升,因此個人花費時間去參與市場的機會成本更是迅速提高。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有效的辦法便是由金融中介代替個人來參與市場和進行投資。因為金融中介作為專業機構具有專業優勢。可以通過創造現金流量穩定分布的金融產品為其顧客節約參與成本(參見張杰,2001)。

        參與成本是AHen和Santomero(1998)對金融中介理論的一個重大貢獻,利用參與成本可以解釋各類金融中介之間的競爭關系,這也為我們理解金融脫媒提供了新的視角:市場的完善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是投資者的時間成本等的價值都增加了,這就增加了個人投資者的金融市場參與成本。而共同基金的參與成本較低,因此共同基金為個人投資是有效率的,其自然可以分流一部分銀行儲蓄,從而導致銀行層面出現金融脫媒,而金融部門層面不出現金融脫媒。此外,根據參與成本理論,即使企業間信息溝通逐步加強,銀行仍能發揮作用,而且銀行憑借其在信息中介方面的優勢。也能夠提供新的金融業務。同其他產業部門一樣。銀行業處于一個功能逐漸豐富完善的過程之中。

        (三)金融中介:功能觀的理解

        20世紀90年代中期,功能觀(functional pempec-tive)的提出大大地拓展了金融中介理論的視野。而Melton(1995)是最早系統地闡述此觀點的文獻,其核心思想是:金融體系的基本功能較穩定。但金融機構的構成及形式卻是不斷變化的。應該以金融體系需要發揮的經濟功能為依據,再去尋求一種最好的組織機構,即在金融中介機構的競爭發展中,誰能更充分發揮金融體系的功能,誰將會具有更有利的發展空間。Merton(1995)還進一步把金融中介與金融市場之間的關系解釋為一種“金融創新螺旋(financial innovation sphira)”的動態聯系。金融中介機構相當于金融產品走向市場的推進裝置,一旦原先小規模、獨具特色的金融服務或產品克服了信息不對稱,逐步為大多數人熟悉和接受后,交易規模會不斷擴大,產品形式日趨標準化后,金融新產品就從原先的金融中介轉向市場,意味著一個新的金融品種交易市場的形成。原因在于市場在大規模、標準化產品的交易中比金融中介更具成本優勢。隨著技術的進步、金融創新的加速,這些新金融產品的交易市場會迅速增長,從而使通過金融中介量身定做的新金融產品不斷增加,結果提高了市場的完整性。為了從這些產品的頭寸上套利,生產者和金融中介都參與新市場上的交易,從而促使交易量迅速擴大以及邊際交易成本的下降,最終使中介能夠完成更多新產品的定做,依此螺旋演進,朝著理論上邊際成本為零的極限情形靠近,最終達到動態的完全市場(參見張杰,2001)。因此,家庭持有的金融產品,其提供者既不是單純的中介,也不是單純的市場,而是中介一市場的循環。如果中介與市場相互間無法建立有效聯系,將不會為家庭提供多樣化和具有充分可分性的有效資產組合。總之,若動態地看待金融中介與市場的關系,二者是相互補充和促進的,共同促使金融產品日趨多樣化,推動金融職能和業務領域的交叉和重組,導致金融結構日趨復雜,形成金融體系的螺旋式演進。

        功能觀的提出不僅拓展了新金融中介理論的視角,同時也為我們理解金融脫媒提供了新的思路。功能觀認為。金融體系是依據經濟中的功能需求尋找實行這些功能的最優金融中介。因此,銀行層面的金融脫媒可以理解為,當金融市場還很不發達并且其他非銀行中介還沒有出現時,銀行是金融體系中資金融通方面效率最高的機構(組織形式),從而在全社會的資金融通中占統治地位。隨著保險、基金等非銀行金融中介的不斷發展以及直接融資規模的不斷擴大,通過非銀行金融中介融資和直接融資這兩種融資方式的重要性將日益突出。如果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很快并且資金融通效率超過了直接融資和銀行。則會出現銀行層面的金融脫媒;如果直接融資的效率高于銀行和非銀行金融中介機構,則表現為金融部門層面的金融脫媒。另一方面功能觀強調,雖然金融中介和市場之間存在競爭關系,但如果從動態的來看,兩者是相互補充和相互促進的。因此,我們不能把銀行資金融通功能的弱化理解為整個銀行部門在經濟中重要性的下降或者未來銀行將死去。面對金融脫媒,銀行將拓展新的功能。盡管在長期中還是會有新的機構(組織形式)在這些新功能上占優于銀行。

        五、結語

        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隨著金融中介的發展演變,金融脫媒的概念也在變化,國內外文獻對金融脫媒的定義也不盡相同。本文對這些定義進行了梳理,認為從銀行、金融部門兩個層次以及“媒”的資產和負債兩個方面考慮金融脫媒能更全面、更細致地考察金融中介的發展演變。

        本文以金融中介理論發展為脈絡,依據金融中介理論中的各種觀點,從多個角度對金融脫媒進行了詮釋。

        傳統金融中介理論強調金融中介和資本市場之間為競爭和替代關系;而金融中介的優勢在于可以利用技術上的規模經濟降低交易成本。隨著交易技術的進步,這種理論對現實的解釋力明顯下降:按照這種理論,交易技術的不斷進步,將使得金融中介在降低交易成本上的優勢不復存在,金融中介將失去其存在的意義,金融部門層次的金融脫媒將隨之出現。但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金融實踐表明,隨著交易技術的不斷進步,金融中介不僅沒有消失,各種各樣的金融中介機構反而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壯大。于是,新金融中介理論開始尋求更合理的解釋。

        借助于信息經濟學和交易成本經濟學的發展,因信息和激勵問題而導致的各種交易成本,如事前的搜索成本、事后的監督成本,一度成為新金融中介理論的核心概念。雖然新金融中介理論沿用了傳統金融中介理論中規模經濟節約成本的思路。但對交易成本的設定比傳統金融中介理論更為精確和具體。金融中介的優勢仍然體現在對成本的降低。這就意味著隨著市場的不斷完善,由信息不完全造成的成本將不斷減小,金融中介在降低特定成本方面的優勢也隨之減弱。因此資本市場對金融中介的替代及金融層面的金融脫媒仍然會順理成章的出現。而流動性提供論者認為銀行的特殊的作用來自于他們為其客戶提供流動性并且能夠承諾即使是在不利的條件下也能如此。但

        銀行內部風險的上升弱化了銀行的流動性保險功能,從而導致了銀行層面金融脫媒的出現。

        第8篇:直接融資定義范文

        港口投融資:“欣欣向榮”的資本市場

        作為典型的資本密集型產業,港口對泊位、大型設備資產的投資金額巨大、回收期長,表現出明顯的規模經濟特點。國家和當地政府對碼頭建設大力支持,國內外金融市場的進一步規范、完善以及拓展,加上碼頭岸線資源尤其是深水岸線資源的相對稀缺及碼頭發展前景的良好預期,港口企業融通資金的能力已大大增強。

        以上市融資為例,隨著我國證券市場操作的日益規范化、制度化,在建設資金缺口較大的情況下,港口企業上市融資可以說是一條高效的融資渠道,各港口上市公司2003年-2015年直接融資規模如圖1所示。

        港口板塊歷年融資、趨勢如圖2所示(以直接融資規模進行統計)。不難看出,在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短暫調整后的2010年-2011年,港口業迎來首個融資小(圖1,以直接融資規模為例),唐山港、寧波港和大連港2010年在A股IPO籌資總額達144億元,2011年,各大港口上市公司融資規模更是達到頂峰的312億元,其中上港集團、連云港、唐山港和珠海港等上市公司通過在滬深港新四大資本市場更是籌集到超過6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加上其他港口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融資規模,當年港口企業融資總額愈2000億。

        2012年-2014年,受下游基建投資與進出口增速下滑因素影響,中國港口吞吐量增速回落,港口吞吐量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一些港口甚至出現了負增長,行業收入與盈利規模進入下行通道。

        2015年,我國外貿出現回升跡象,外貿吞吐量增速自6月份起由負轉正,同時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引領下,行業投融資建設似乎又進入一個“多點開花”的新增長期。

        按照《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規劃,天津、廈門等16個港口城市被定義為“一帶一路”海上戰略支點,這將為上述港口城市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

        目前來看,“一帶一路”所涉港口投資熱情高漲,對各地“一帶一路”投資項目進行統計,未來計劃開工的港口水利項目投資總額將達到1765.92億元,占“一帶一路”計劃總投資額的16.95%,僅次于鐵路建設投資。僅以環渤海港口群為例,大連港集團已有固定資產超過了1000多億元;天津港集團在近四年內投資94.2億元;河北港口建設在“十二五”期間累計完成投資849億元,未來規劃投資3萬億元;山東省僅2015年就計劃在港航建設上投資120億元。

        港口建設:是“香餑餑”還是“大包袱”

        中國永遠不缺乏投資的激情和能力,尤其是有題材支撐的行業,更是資本市場追逐的藍籌。從以上數據上看,港口規劃和建設活動,絕對是這一時期資本市場、各地政府所追捧的寵兒。而我國港口也在各方共同的強力助推下,規模和吞吐量排名在全球港口中一路攀升,躋身前列,大有問鼎世界桂冠之勢,這似乎首先就為市場規劃了一副美好的愿景。

        在2014年中,我國港口企業的融資規模雖有所回落,但新增泊位數量卻大幅增加,新增產能創歷史巔峰。其中,沿海港口新建生產性泊位274個,其中深水泊位128個;改造減少生產性泊位57個,其中深水泊位減少9個。合計凈增生產性泊位217個,其中深水泊位119個。凈增通過能力6.43億t,新增固定資產1041億元。2014年新增產能和固定資產投資均超過以往最高的2007 年,成為我國沿海港口基本建設巔峰之年。

        不過,美好的愿景是一方面,實際的信心又是另一方面了。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港口企業景氣指數預計為80.49點,跌入相對不景氣區間,創下2008年以來的歷史新低;而港口企業信心指數預計為73.18點,也跌入較為不景氣區間。

        同時,市場的需求狀況也未必能夠迎合國內港口這個巨大的“胃口”。全國主要港口外貿貨物、集裝箱吞吐量累計同比一路下跌,增幅收窄,雖然期間有幾次小幅反彈,但總體趨勢未發生改變,下行壓力較大,如圖3所示。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也在《全球港口發展報告(2015)》中指出,2015年全球港口增長呈現“弧頂區域”態勢,總體增速僅維持1%左右,各大港口貨物與集裝箱吞吐量多現負增長格局,2016年主要港口或將出現明顯下滑。這也和目前我國經濟運行的L型走勢趨于一致,而L型的走勢也意味著,將在一個較長時期內保持底部的運行,這樣的形勢下,港口建設和運營項目也許今天還是資本市場、地方政府手里的“香餑餑”,明天就成為一個想丟卻又不能丟下的“大包袱”了。

        而過度投資建設帶來的更深遠的經濟、社會方面影響可能要在建設的后期或運營階段可能才會慢慢得以顯現,這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騎虎難下”這個詞或許會成為一些地方政府面對港口建設態度的真實寫照。到那時,各地政府和港口企業自身如果能真正從自身港口實際情況出發,承受住內外各種壓力的同時,做好各項起承轉合的工作,或許才能真正配得上這頂王冠,但在目前的經濟走勢下,并不那么容易。

        第9篇:直接融資定義范文

        1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狀況

        中國用近30年的經濟實踐證明:計劃經濟“步履維艱”—— 單一的經濟架構缺少競爭、缺乏活力,導致了整個經濟的衰退。窮則思變,在姓“資”姓“社”的爭論中,“股份制”被決策層接納,20世紀80年代初首期國庫券的發行拉開了我國建立資本市場的序幕。

        直至1990年,中國資本市場真正興起,到今天已經整整20年了。2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取得了巨大建設成就。統計顯示,以股票市場為例,1990年滬深兩市IPO募集資金合計18.45億元。而2010年(截至10月8日),滬深兩市IPO募集資金總額已達到7730.44億元。這一數字已經接近2007年7985.82億元歷史紀錄,是1990年募集資金總量的433倍。經過20年的發展,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已擁有A股、B股、中小企業板、創業板、期貨、黃金、外匯等多個交易市場,擁有股票、債券、期貨等多個交易品種,擁有上市公司1800家,證券投資者開戶數接近1.5億戶。從1990年至今天的20年,中國資本市場改變了計劃融資體系,推動了市場經濟的建立;促進了企業改革和發展以及新制度建設;新的投資渠道頻生,使中國資本市場逐漸走向完善。

        2資本市場的多層次需求

        2.1 資本市場定義

        資本市場涵蓋證券市場(股票市場、長期債券市場—— 長期國債、企業債券、金融債券等)、長期信貸市場(長期抵押貸款、長期項目融資等)、衍生工具市場(金融期貨市場、金融期權市場等)。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概括資本市場是全部中長期資本(一年以上)交易活動的總和,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基金市場和中長期信貸市場等,其融通的資金主要作為擴大再生產的資本使用,資本市場是通過對收益的預期來導向資源配置的機制。

        2.2 資本的多層次需求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金融市場對資本旺盛的需求愈加迫切,而這種需求還是多元化的。在資本市場上,不同的投資者與融資者有著不同的規模大小與主體特征,存在著對資本市場金融服務的不同需求。投資者與融資者對投融資金融服務的多樣化需求決定了資本市場應該是一個多層次的市場體系。多層次資本市場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2.1 主板市場

        證券交易所市場,進行集中競價交易,主要是為大型、成熟企業的融資和轉讓提供服務。

        2.2.2 二板市場

        又稱為創業板市場,在主板之外專為處于幼稚階段中后期和產業化階段初期的中小企業及高科技企業提供資金融通的股票市場,此市場還可解決這些企業的資產價值(包括知識產權)評價,風險分散和創業投資的股權交易問題。

        2.2.3 三板市場(場外市場)

        包括柜臺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主要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處于初創階段中后期和幼稚階段初期的中小企業在籌集資本性資金方面的問題,以及這些企業的資產價值(包括知識產權)評價、風險分散和風險投資的股權交易問題。

        3我國有待改進的資本市場機制和結構

        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機制和市場結構方面有待改進。

        機制方面。中國的資本市場總體來說市場化程度還不夠高。全球主要的交易所都是相對市場化的,而我們實行的是核準制。而結構方面尤為突出,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企業,納斯達克(美國的創業板,),場外交易電子報價板,粉單市場報價系統,分別是2800家、3100多家、3400多家和9300家,下面還有6萬家左右的企業在更低一級的場外交易市場。如此,美國資本市場自上而下形成了一個金字塔型,這個結構總體來說是比較穩固的。資本能在各個層次上找到出處,投資者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投資渠道。

        我們的市場正好相反:主板是1500家上市企業,中小板是500家,創業板是131家,底下就沒有了,正好是一個倒金字塔結構。說倒底,就是我國債券市場尚不夠發達,缺乏作為資本市場“金字塔的底盤”。也就是缺乏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低端的、大面積的資本市場,主要是債券市場。

        4我國債券市場現狀

        按傳統金融學定義,金融市場是擁有獨立財產權的所有者在其中進行借貸的場所或機制。因此,企業債券市場能規范化存在的前提是整個市場參與者必須具有清晰的產權制度,否則,不可能形成有序的債券市場。但從我國企業債券市場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來看,我國企業債券市場開發是在傳統的國有產權制度框架內進行的。而傳統國有產權制度一個典型的缺陷是國有企業并不真正擁有獨立財產權,因而制約了我國企業債券市場的迅速發展。

        由于國有企業的公司制改造基本完成,資本市場上的公司證券就主要是公司債券與股票。顯然,就目前中國企業外部資本供給來源看,主要包括銀行貸款、發行債券和股票,企業較偏重于銀行貸款和股票發行,對債券融資的內在積極性不是很大,尤其是在金融監管較嚴的情況下就更是如此了。原因是,銀行貸款利率是較低的官方管制利率,成本費用較低,期滿不能償還時,還能展期甚至掛帳;而對于債券,企業并不青睞。外部融資渠道是按銀行貸款—股票—債券的順序來選擇利用的。究其根本,是市場機制尚未健全。

        當銀行信貸不再包攬中長期基建或技改性質的固定資產投資,斬斷企業對銀行信貸的過度依賴機制,才能對企業債券的發行放松額度控制,債券的供給才會表現出隨需求、利率變動而有所起伏的合理彈性,那時的市場機制也才算真正有了眉目。

        5債券市場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

        我們說債券市場不發達,其中缺乏二級市場是個主因。這種狀況影響了機構投資者對企業債券的需求。本來,中國證券二級市場是從企業債券交易開始的,有關企業債券的行政法規也明確規定企業債券可以轉讓,但時至今日,企業債券在上市交易的沒有幾只,有也是有行無市,場外柜臺交易也沒有形成。可以說,企業債券二級市場尚未培育建立起來。主要原因,是發行利率控制過嚴,沒有市場化;其次是額度管理使得每家企業發行規模過小,機構交易在二級市場上無法進行,在成本收益對比的原則下,賣不出去,也買不進來,這種狀況使債券流動性非常低,機構投資者和交易商的需求不大。從發達市場情況看,公司債券主要是由機構投資者持有和買賣的,而這取決于發達的二級市場、較高的流動性,否則,公司債券市場就缺乏支撐的基礎。

        “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提出了要“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積極發展債券市場,穩步發展場外交易市場和期貨市場”。首先要以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改善我國融資結構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轉方式、調結構”的突破口,進一步豐富融資方式和融資工具,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改善融資結構。此中把積極發展債券市場作為改善我國融資結構,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內容。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在线精品第一品 | 在线观看一级大片婷婷 | 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品 | 亚洲日本欧美视频网站 | 自拍视频在线看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