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急救醫療法范文

        急救醫療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急救醫療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急救醫療法

        第1篇:急救醫療法范文

            1.確因病情危重或有其它合并癥,需要緊急搶救的病人,雖經認真治療,精心手術,仍在手術中發生死亡或遺留其它并發癥等不良后果者,應屬醫療意外或并發癥。

            2.在助產中,觀察產程認真、仔細,但由于產婦配合不好,或因難產,如巨大胎兒、臀位產等,發生會陰Ⅱ度撕裂傷需常規修補,或發生恥骨聯合分離等,屬醫療并發癥。

            3.感染性流產、滯留流產、有手術疤痕的子宮、惡性葡萄胎、絨毛膜上皮癌、子宮體腺癌等患者,其子宮原有病灶均可增加穿孔的機會,故按正確的技術操作規程進行刮宮者,發生了宮穿孔屬醫療并發癥。

            4.先天性畸型患者,解剖關系異常,手術中造成臟器損傷后,及時處理,無不良后果者屬醫療并發癥。

        第2篇:急救醫療法范文

        1 胎位異常概況

        胎位是指分娩前胎兒在子宮里的位置。胎兒出生前在子宮里的姿勢非常重要,它關系到孕婦是順產還是難產。胎位異常(也稱胎位不正)是指妊娠30周后,胎兒在子宮腔內先露部分不是頭部,而是胎兒的其他部分(臀位、橫位、復合先露位、胎頭異常等)者,是造成難產的常見因素之一。產婦分娩時枕前位(正常胎位)約占90%,而胎位異常約占10%,其中胎頭位置異常居多,占6%-7%,有胎頭在骨盆內旋轉受阻的持續性枕橫(后)位。有因胎頭俯屈不良呈不同程度仰伸的面先露,還有高直位、前不均傾位等。臨床多數學者認為臀位是產科最常見的異常胎位之一,且容易發生臍帶脫垂和后出胎頭分娩困難,圍產兒死亡率及產傷所致各種障礙比頭位分娩高數倍。由于剖宮產率的增高,使臀位分娩的圍產兒死亡率逐年降低,但剖宮產仍存在較大危險。對母嬰的傷害依然不可忽視。在強調自然分娩的基礎上,如何運用最安全的方法、最大限度降低引起圍產兒死亡的胎位不正發生率。是臨床醫師始終關注的問題。現代婦產科學對該病的治療主要以口服平滑肌松弛劑后令患者取膝胸位,術者雙手掌面置于子宮體兩側,輕輕推動胎體同時配合徒手輔助胎體轉位的方法,不成功者再行外倒轉術,孕婦取仰臥臀高位,術者雙手置于下腹先露屈側,借助孕婦深呼吸動作將胎臀推出盆腔,同時繼續旋轉將胎頭沿俯屈姿勢推人盆腔;仍未成功者行雙合外倒轉術,術者食指、中指置于陰道穹窿部,勿刺激宮頸,上推胎臀,另一手置下腹先露一側,將其推出盆腔。當陰道內手指感空虛時,抽出雙指,繼續旋轉為頭先露。矯正后。下腹毛巾墊腹帶包扎固定胎位7-14 d,并限制術后活動。此法療效欠佳,痛苦大,療程長,與之相比,祖國傳統針灸療法對于該病有著絕對的優勢。

        2 針灸治療胎位異常的常用方案

        祖國醫學對胎位異常的認識多以孕婦素體虛弱,中氣不足,天力促胎調轉,或孕后肝郁不舒。氣機失暢,胎兒不得回轉,以致胎位不正為主。矯正胎位異常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針灸療法同時配合內服湯劑,療效甚佳。常用的針灸方案有以下幾種。

        2.1針灸有效穴位

        2.1.1方案一治法:調理胞宮氣血。多用灸法,毫針平補平瀉。常用穴位:至陰、三陰交、合谷。常用操作方法:囑孕婦放松褲帶,平臥于床上,或坐在靠背椅上。采用艾條灸雙側至陰穴15-20 min,每日1-2次,直至胎位正常,亦可針刺三陰交、至陰。

        2.1.2方案二常用穴位:少澤、尺澤、至陰、三陰交。常用操作方法:患者取仰臥位,下肢屈膝,松解腰帶,常規消毒后,以1寸毫針針刺少澤、尺澤、至陰,入針2-3分。調針略和氣后,以艾條灸雙側三陰交穴。留針及艾灸30min,7 d為1療程。

        2.2壓貼耳穴選穴:內生殖器、交感、皮質下、脾、肝、腹。常用操作方法:用火柴棒頭在耳部子宮、交感、皮質下、肝、脾、腎、腹相應穴位上找到敏感點,用75%酒精或碘伏棉球消毒皮膚,將王不留行籽放在0.25 cm*0.25 em的膠布上貼壓在上述敏感點穴位上固定。每3-4 d更換一次,左右兩側耳穴輪換貼壓,每日旱、中、晚飯后約30 min,依次用指壓穴15 min。每晚臨睡前放松腰帶。取半臥位再按壓耳穴一次。

        2.3針灸有效穴位配合膝胸臥位矯正常用穴位:至陰、三陰交。操作方法:取膝胸臥位姿勢。令孕婦排空小便,松開腰帶,俯臥跪在床上,膝關節呈90度角,胸部俯貼于床面上,以著床面為度。雙上肢、肘關節屈曲,置于胸前兩側的床面上,承擔著身體的一定的重量。同時點燃艾條2支,由家人協助分別溫和灸雙側至陰穴(足小趾趾甲角外側),1次15-20 min,每日2次,至局部有灼痛感,7 d為1療程。

        2.4其它

        2.4.1艾灸配合至陰穴壓豆治療方法:孕婦仰臥位,腰帶放開,保持心情平靜。用艾條同時灸雙側至陰穴,先遠后近,先溫后熱,辯證施量,以使孕婦產生較平常頻繁且強勁的胎動為止,隨即將王不留行籽按壓在雙至陰穴上,以膠布固定。并于當晚睡前揉壓穴位3-5 min,次日復查。如未矯正,可重復上述灸療。以3次為限。

        2.4.2氦一氖激光穴位照射至陰穴治療方法:運用現代的低能量氦一氖激光技術,施行穴位照射,用氦一氖激光發生器,將其功率選擇到5 mW,光斑直徑為1mm,照射雙側至陰穴。照射距離20cm,每次照射10 min,每日1次。

        3 針灸治療胎位異常的療效特點

        3.1療效佳胎位不正的矯治。以補養氣血。健脾益腎,固養胎元為法。氣血旺、胎元充,則胎體自然運轉而安。據《內經》、《難經》記載針灸方法治療胎位不正,療效顯著,且對孕婦及胎兒均無不良影響,值得推廣應用,從現有報道來看,矯正成功率至少的89%,大多在90%以上。

        3.2療程短針灸治療胎位異常的成功率高不僅表現在轉位成功者多,還在于短期見效率高,多數報道用針灸治療胎位異常的療程在一周之內,有的甚至一兩次即可糾正異常胎位。

        3.3痛苦小較之僅用膝胸位或配合徒手矯位的方法,針灸方法帶給孕婦的痛苦要小的多,只需其采取比較舒服的如仰臥位或坐位,或針或灸,基本沒有難以承受的痛苦,使孕婦在比較輕松的條件下實現胎位的矯正。

        3.4安全性高根據古代醫籍《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記載,妊娠不可以刺合谷、三陰交二穴,原因是容易引起墜胎。而實踐證明,合谷、三陰交穴在調整胎位方面,穴、法對癥。不會有危險。且三陰交穴為足三陰之交會穴。具有調整肝、脾、腎及胞宮等臟腑的功能。加之足太陽膀胱經之井穴至陰以艾灸法,溫腎通絡,轉胎安宮。操作過程中無需孕婦有較大的動作或較難,對機體的直接刺激輕微,基本沒有導致流產的危險。

        3.5經濟負擔輕針灸療法本來就以其易于操作,成本較低的特點著稱,對施術者要求可高可低,因而所需費用也較少,對經濟條件較差的地區和患者尤為適合。特別是相對于未能及時矯正而發生難產或須剖宮產的產婦來講。既減少了痛苦,又大大降低了所需費用。

        4 影響針灸治療胎位異常療效的因素

        近年來。人們通過超聲發現針灸治療胎位異常的療效的高低不僅與取穴準確與否、操作是否得當有關,還主要跟孕周、羊水多少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4.1胎兒在子宮的方位陳英紅等的臨床觀察表明胎兒臀位、枕后位治療效果優于橫位。

        4.2羊水量多少當子宮內最大羊水池深度小于4 cm,胎兒在子宮內活動空間受限。不利于胎兒旋轉,胎位不易轉正。鄭子萍等臨床觀察并做統計學處理后發現,羊水平段在4.5-7.5 cm與小于4.5 cm相比較,矯正成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4.3胎兒雙頂徑的大小胎兒雙頂徑>8-3 cm時,由于胎兒過大,成功率明顯降低。轉正效果不明顯。鄭子萍等觀察后的統計學處理表明,胎兒雙頂徑小于8.5 cm與大于8.5 cm相比,矯正成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4.4孕周長短楊鳳琴研究表明。孕周越小。胎兒活動空間越大。成功率越高。孕期及早發現胎位異常。及時加以糾正,對減少母嬰并發癥。降低剖宮產率具有重要意義。鄭子萍等觀察結果統計學處理表明,26-32周與36周以上相比,矯正成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4.5孕婦是初產或經產鞠瑞全等觀察表明,經產婦治療成功率明顯高于初產婦,認為與腹壁松緊度密切相關。初產婦腹肌緊張度高,胎兒轉位阻力相對較大。影響成功的機率。而經產婦腹壁較松弛,胎轉較易。但轉正后易回復,因此對腹壁過松的孕婦在胎位糾正后即行腹帶固定為妥。對于隨妊娠周數的增加而成功率遞減的原因我們認為可能與胎兒體積不斷增大、羊水量相對減少。或孕38周以后胎臀入盆較深,不易退出等致使胎兒轉位相對困難有關。

        4.6胎盤在子宮壁的位置鄭子萍等做臨床觀察結果統計學處理發現,胎盤位于子宮左側壁和右側壁與子宮底相比較。矯正成功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第3篇:急救醫療法范文

        關鍵詞:民營中醫醫療機構;經營模式;規模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1-0022-02

        2009―2014年,我國社會辦中醫醫療機構(中醫院、中醫門診部、中醫診所等)蓬勃發展,機構從2009年的31 001個增長為2013年的38 215個。同時,現有的民營中醫醫療機構呈現出中醫院特色優勢突出,數量多但規模小,經濟效益低下的特點。2012年4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中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向高水平、規模化的大型醫療集團和康復醫療機構發展。為促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各地積極探索中醫藥發展道路,作為西部欠發達地區的云南有著得天獨厚的中醫藥優勢,并在探索中充分運用中醫藥的優勢和發展規律,結合現代市場運營模式,形成了一些典型案例。

        一、中醫醫療機構規模化發展需要“醫藥結合,以醫促藥”的經營發展模式

        云南S中醫館成立于2005年1月,是一家集中醫醫療、中醫養生、中醫傳統療法、中醫教學為一體的中醫館。目前在云南省民營中醫醫療機構中門診名中醫數量位居第一、門診中藥飲片調劑配方數量位居第一。“醫藥結合,以醫促藥”的模式表現為與其所屬集團的“以藥企帶醫館”戰略關系,高度整合資金、系統、藥材購進渠道等優勢資源。集團下屬的醫藥零售連鎖公司于2005年進入中國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十強。集團以民營資本進入醫療行業,是由“藥”向“醫”的一種延伸,實現了“藥與醫”優化組合的經營模式,從而也形成了由單一的藥材經營發展為藥材的種植、加工、銷售,中藥飲片的生產、加工與銷售,中西成藥的批發和零售以及醫療、科研教育為一體的產業結構。

        作為民營的規模化中醫館,其發展離不開集團的資金保障。2005年,集團投入建立的第一家中醫館,在成立的第一年經營慘淡,不過,接下來昆明中醫藥行業的快速發展讓中醫館受益匪淺。市場升溫也促使其在成立十年內先后成立了七家分館。高起點、規模化的發展,形成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在集團的資金保障下,中醫館沒有了后顧之憂,迅速做大做強。

        中醫館進行規模化戰略,進行標準化管理,形成了現代連鎖經營規范和可復制的商業模式。同時,傳統中醫院運營形式與現代企業化管理手段相結合,通過公司化的市場運作、品牌戰略、廣告宣傳急劇擴張,搶占優勢區位,形成了服務網絡的合理配置。

        在“以藥企帶醫館”的同時,“以醫促藥”,即通過醫生的診療,推進藥物的銷售。“以醫帶藥”發展模式起源于我國中醫藥行業進軍海外市場建立的模式。據有關資料介紹,像北京同仁堂這樣的世界知名的中藥生產企業,其走出國門也是采用了此模式實現的,在其新一輪國內發展中此模式也在積極推廣中。中醫館不斷強化“以醫促藥”發展模式,有多名國家級、省級中醫專家常年坐診中醫館。充分發掘中醫養生預防,治療慢性病、疑難雜癥,調養人體“亞健康”等優勢;提供中醫理療、推拿、拔罐、艾灸、中醫美容、中醫足部特色服務。“好藥助名醫,名醫開好藥”,通過以上各種特色中醫診療服務舉措,極大地促進了醫館的中藥銷售和醫館的營業額。

        二、民營中醫醫療機構規模化發展需要專業人才的引進

        除了資金瓶頸外,我國民營中醫醫院在發展中普遍面臨的問題之一就是衛生技術人員的引進與管理問題。眾所周知,中醫師尤其是名老中醫屬于稀缺資源,對于民營中醫醫療機構至關重要,甚至是核心競爭力。現階段,民營醫院人才基礎還很薄弱,人才匱乏,選擇余地較小而流動性大,這與民營醫院迫切需要擴充實力的趨勢不相匹配。從遵循中醫藥本源的角度,也是從自身的發展來看,中醫館把中醫和中藥緊密結合在一起。有多名國家級、省級中醫專家常年坐診中醫館,從而提升了中醫館的口碑和聲望。同時,中醫館也為這些名老中醫提供了多點執業的選擇。

        三、大力傳播中醫藥文化,以文化促發展

        成立了“中醫中藥文化博物館”,以購買、捐贈的形式面向社會征集中醫藥文物。為了使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資助中醫泰斗著書。成立其冠名的中醫藥學校,通過名醫理論授課、經驗傳授、臨床觀摩、指導學習計劃等言傳身教的方式,提高中醫師業務水平。

        為增強中醫藥服務能力,加大中醫藥知識的宣傳普及,讓中醫藥更好地惠及廣大百姓,中醫館定期到社區提供免費義診,并定期舉辦各種講座,邀請廣大群眾參與。對貧困患者開通綠色通道和優惠政策,為患者減免醫藥費用,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四、規模化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與討論

        綜上所述,中醫館突破了傳統民營中醫院發展中普遍遭遇的資金瓶頸、人才瓶頸和信用危機,保持了建館十年的規模化發展。同時,中醫館的規模化發展中也遇到了問題與挑戰。目前,我國的政策環境非常適合中醫醫療機構的發展,相關配套政策和細則仍然具有很大的可完善空間。民營中醫院規模化發展的關鍵因素是人,但現行的衛生人力資源制度,由于科研限制及相關資源的限制,并不利于中醫藥人才從公立醫院到民營醫院的流動和在民營醫院的長期發展。民營中醫醫療機構加強科學管理和行業自律的同時加強監管。

        發展是民營中醫醫療機構的重任與使命。中國民營醫療機構協會對全國1 470家民營醫院進行的調查顯示,民營醫院已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一部分資金實力雄厚、技術含量高、管理先進、機制靈活的民營醫院將與公立醫院展開積極、有序的競爭,逐步在某一地區或學科嶄露頭角;另一部分則會因為規模小、技術水平低,最終在競爭中被淘汰。值此醫療改革向縱深發展之際,民營中醫醫療機構在堅持中醫優勢與特色的同時,堅持中醫中藥密切結合,建立包括中醫藥管理人才的中醫藥專業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強化醫療服務監管,強化執業科目、人員素質、質量控制、診療規范、客觀宣傳等方面的規范經營、科學管理,接受社會監督,持續性規模化發展,發揮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重要補充力量的積極作用,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為優質的中醫藥服務。

        參考文獻:

        [1] 陳珞珈.我國民營醫院的現狀、問題與發展的建議[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9,(5):396-398.

        第4篇:急救醫療法范文

        方法:對基層醫療單位急診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結果:提高了整體護理水平,贏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好評。

        結論:只有不斷探索、實施護理管理的新方法,才能不斷提高科室的護理水平和質量,才能不斷提高患者的醫療滿意度。

        關鍵詞:基層醫療單位急診護理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230-02

        基層醫療單位急診部承擔著危重患者的第一首搶救任務,醫務人員必須對患者做出最迅速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才能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而急診護理水平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整體的醫護水平1。急診部護理工作繁瑣而急迫,對護理人員要求很高,護理人員扎實的技術和良好的配合對于醫生治療的實施至關重要。護理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病情安危,也關系著醫院的信譽和形象2。本文就我院急診科護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應解決措施和對策,有效地提高了護理質量和護理水平。

        1急診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急診護理人員職業熱情缺乏。由于我院急診部護理人員大部分為年輕人,生活壓力較大,而急診工作繁忙、瑣碎又緊張,工資待遇又比較低,導致大部分護理人員職業使命感較低,缺乏職業熱情,對護理工作沒有熱愛之情。反映到工作上可以看到:護理人員對患者服務態度較差,不能夠耐心與患者進行交流,對患者關心不足;對本職工作不夠細心認真,有時會因為大意而造成醫療上的疏忽和失誤。

        1.2急診護理人員職業技能較低。一是基礎護理技術和護理技能不夠扎實;二是缺乏與病患溝通的技巧,不善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三是心理素質較差,容易因為工作壓力產生心理問題;四是法律知識欠缺,面對醫療糾紛時,不懂得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利益。

        1.3急診科護理管理制度不完善。一是急診護理流程較亂,沒有形成流暢合理的急診護理規范;二是護理人員不能夠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經常出現在其職不做其事的懶散現象。

        2急診科護理管理方法

        2.1提高急診科護理人員的職業熱情。急診部護理人員應當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充分認識護理工作的使命性、崇高性、重要性,樹立對本職工作的熱愛,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理念,切實做到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一切從病人的需要出發3。護理人員應當認真聽取患者的意見和要求,在護理過程中要關心呵護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對某些因生病而產生焦慮、抑郁、煩躁、悲傷等消極情緒的患者要進行及時耐心的心理疏導。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共同為患者營造一個適于病情恢復的環境。保持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仔細詢問患者的身心感受,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和檢查結果,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建立雙方信任,尊重患者的隱私權和知情權。

        2.2加強急診科護理人員的職業技能。①加強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知識和護理技能培訓:作為一名合格的急診部護理人員,僅護理態度好是不夠的,還要有精湛的護理技能才行,除了要掌握護理基本知識和技能,急診科護理人員必須加強搶救知識與技能的培訓,每一位護理人員都應當熟練掌握各種急救藥品的適應癥及使用劑量和注意事項,掌握各種急救設備的使用方法,護士長應做好帶頭表率作用,積極傳授知識,認真培訓技能,并鼓勵大家相互交流、共同進步。由護士長進行急診知識和技能考核,記錄成績,予以獎懲。急診科還要定期輪轉部分護理人員到其他科室進行學習,掌握相關科室的專科急救技術,不斷提高急診科護理的業務水平4;②提高護理人員的護患溝通技巧:在醫療活動中,護理人員是與病患接觸最直接最頻繁的人員,因此掌握良好的護患溝通技巧對于促進醫療救治過程顯得尤為重要。由于急診科病患多為危急重癥,很多伴有意識障礙,不能夠清醒地配合檢查和治療,而且很多病患是由事故導致,原因復雜,牽扯因素較多,這時就要求護理人員具備冷靜的頭腦,能夠把病人安危放在首位,運用有效的溝通技巧和專業知識,做出及時正確的判斷和決定,為挽救患者生命節約寶貴的時間;③加強護理人員的心理素質:急診科工作量大,病種多,病情危重,容易發生沖突糾紛以及病人搶救不治身亡,因而對醫護人員的心理承受力要求很高,因此,要加強醫護人員的心理素質培養,定期舉辦心理學講座,建立護理人員心理咨詢室等;④加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由于醫療模式的轉變及醫療制度的改革,醫患關系日趨緊張,所以護理人員一定要學會自我保護,確保人身安全,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2.3規范急診部護理管理制度。①規范急診部就診流程、護理流程,從病人入院前、住院中、出院后各階段入手,制定清晰流暢的醫療護理流程;②規范護理人員的不當行為,使其嚴格遵守醫院的規章制度,不得隨意請假、遲到、早退,工作時間不得聊天、上網等。如有發現者,按規章嚴肅處理。

        3討論

        急診科護理管理關系著急診科的護理水平,本文通過探討急診科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提高急診科護理人員的職業熱情、加強急診科護理人員的職業技能、規范急診科護理管理制度三大方面對護理管理進行改進,大大提高了護理水平,為患者的治療和恢復提供了更好地保證。

        參考文獻

        [1]史延麗,代仲.急診護理管理在預防和解決護患糾紛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2,2(6):135-136

        [2]何曉紅.急診科病房護理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探究[J].求醫問藥,2012,10(1):126

        第5篇:急救醫療法范文

        關鍵詞 術前談話 技巧 醫療糾紛

        手術是醫務人員及病家都非常重視的一項治療手段。手術適應癥的掌握,正確的術前術后處理和精湛的手術操作,是手術治療成功的關鍵。病家是否愿意接受手術,是否密切配合,是否能達到預期療效,則與正確的術前談話不無關系。術前談話的正確與否,甚至同醫療糾紛也有密切關系。因此,作為一個外科醫師,掌握與病家的談話技巧,無疑有利于工作的順利開展。

        實事求是交待病情,強調手術的必要性

        醫務人員所面對的病人及其家屬,其醫療知識的掌握程度、文化素質的高低,千差萬別,唯有實事求是交待病情才是唯一法寶。任何夸大病情或輕描淡寫都是不足取的。

        治療疾病的手段有多種,手術無疑是有效、快捷、徹底的方法之一。然而,其畢竟是個創傷性的方法,并且有一定的并發癥及意外,因此,必須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癥,只有在這個前提下,術前談話才有其正確性,否則,再高明的談話技巧不過是文過飾非而已。對那些必須借助手術才能挽救生命,減少病殘的緊急情況,只有通過手術才能中斷疾病的病理過程,如臟器破裂,大出血,明確的惡性腫瘤(能切除者)等絕對手術適應癥,應毫不猶豫地告訴病家,必須立即手術,否則利少弊多,甚至危及生命,這樣一定能理解手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而主動要求手術。對于那些手術療效優于其他療效,或延期手術可能產生并發癥者,如膽管結石、某些癌前病變等相對手術適應癥,應將手術與非手術療法的利弊進行比較,并引導病人認識手術的價值,使其自愿選擇手術治療。需要將手術的目的及產生的快速和有效的結果告訴他們,才能讓其了解手術的必要性。

        全面分析各種情況,認識手術的復雜性

        人是一個復雜的整體,疾病更是千變萬化,多種多樣,手術也可能出現各種意外。因此,即便是“小病”“小手術”,也沒有一位醫生會“包治”。所以,術前一定要取得病家的同意和充分的理解。要告知病家,人與人是可能不同的,也就是說臟器的解剖可能有變異,這勢必給手術造成困難,難免出現意外。對診斷明確的疾病,也要想到可能有并存的疾病,對外傷病人,要想到可能有不止一處的損傷。對多種疾病,要想到可能發生的相互影響。對于惡性腫瘤,要考慮到轉移的可能、復發的可能,以及切除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否愿意行姑息手術等。同時,手術是一種創傷性的治療手段,本身有一定的并發癥。雖然切除了病灶,治愈了疾病,但切除某些臟器后,不可能不產生一些功能改變,有些甚至是嚴重的功能障礙,如胃切除術后可能發生的營養障礙、甲狀腺手術后甲狀腺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等。只有將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想周到,手術時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其發生,一旦不幸發生,由于術前的交待,病家有思想準備,不會在心理上造成突然而不理解。如果術前沒有很好交待,術后再解釋,病家往往會認為是醫生在推卸責任,推向客觀,不可避免地發生醫療糾紛。

        詳細介紹周密方案,堅信手術的成功性

        第6篇:急救醫療法范文

        異位妊娠是婦科最常見的急腹癥,也是早孕期孕婦死亡的主要原因[1]。特別是近幾年來,未婚先育的現象普遍存在,導致流產不斷增加。而據相關報道,隨著流產率的增加,異位妊娠的機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無法接受而產生焦慮、恐懼心理,不配合治療。本院在2013年3月~2014年5月急診手術的異位妊娠患者,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診斷標準 參照趙玉珍主編的《中醫婦科學》中診斷異位妊娠破損型的診斷標準[2]為診斷依據。(1)病史:有停經史或早孕反應,可有不孕史或盆腔炎病史。(2)臨床表現:可伴下腹部疼痛,或陰道流血,后穹窿穿刺抽出不疑血。(3)檢查:妊娠試驗(+),B超提示宮內未見妊娠囊,在附件區可見混合性包塊保守治療無效。綜合以上即可確診。

        1.2 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因“異位妊娠”在我院住院治療的80例患者。年齡在18歲~35歲,平均年齡在25.7歲;其中已育者20例,未育者60例;已育者中剖腹產有5例,自然生產者15例。并且首發出現下腹疼痛的有80例,陰道不規則流血者有55例。經統計分析,患者的年齡、婚育狀況、分娩方式、首發癥狀之間的差異(P>0.05),具可比性。 納入標準:(1)凡是2013年3月~2014年5月因“異位妊娠”在我院住院治療的患者;(2)妊娠囊未破損的患者;(3)首先采用保守治療的患者。 排除標準:(1)非異位妊娠的患者;(2)妊娠囊破損的的患者;(3)非首先采用保守治療的患者;(4)不合作的患者及其家屬。

        1.3 方法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因“異位妊娠”在我院住院治療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總結患者的病例資料,統計患者的臨床療效和對護理的滿意度。最后統計分析。

        1.4 護理

        1.4.1 基本護理 患者臥床休息,積極完善相關檢查,建立靜脈通道,減少活動量,防止再次出血;同時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征,隨時記錄并報告給責任醫師。

        1.4.2 心理護理 對于診斷為異位妊娠的患者,往往伴隨著恐懼和焦慮的情緒,容易導致心理應激水平增加,從而加重病情。故而護理人員多與患者交流,并詳細告知其病情的發生發展,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風險性,及藥物所帶來的不良反應,從而穩定患者的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1.4.3 用藥前護理 完善相關檢查,檢查患者的生命體征的變化,確認無藥物禁忌癥后開始服藥。

        1.4.4 用藥期間護理 用藥期間,予患者心電監護或定時為患者測血壓、呼吸、脈搏、心率,觀察患者的基本病情;同時,詳細記錄患者用藥后陰道出血量;定時抽血查β-HCG的變化及B超檢查。對于患者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應及時處理并告知其責任醫師。

        1.4.5出院指導 囑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情,積極配合治療;避風寒,防止感冒;忌辛辣油膩、海鮮、煙酒等物,宜清淡飲食;近期禁,保持陰道清潔;不適隨診。

        1.5 療效判定 參照陳春娥等在《異位妊娠保守治療護理方法的探討》中評定療效[1]為依據。痊愈:患者無任何不適,B超提示包塊吸收良好,連續兩次β-HCG

        1.6 滿意度評定 根據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所調查的結果為依據。分為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總滿意率=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7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是否有顯著差異性;率比用百分比進行描述,用X2檢驗;以P

        2 結果

        2.1 療效比較

        經統計分析,痊愈率為90.8%,無效率為9.2%;痊愈率與無效率之間的差異(P

        2.2 滿意度比較

        經統計分析,總滿意率為95.8%,不滿意率為4.2%;總滿意率與不滿意率之間的差異(P

        3 討論

        第7篇:急救醫療法范文

        [關鍵詞]醫療救助法律價值經濟功效

        一、醫療救助的界定

        1.醫療救助的含義

        “救助”一詞在現代漢語中解釋是指拯救和援助。在英語中用rescue、salvation、relieve或 help來表示,被稱為援助或救濟。救助一詞,有時也稱為社會救濟,但是救助和救濟的含義存在一定區別。通常來說,救濟是一種消極的救貧濟窮措施,基于一種同情和慈善的心理,對貧困者行善施舍,多表現為暫時性的救濟措施;而救助則更多反映了一種積極的救困助貧措施,作為政府和社會的責任而采取的長期性的救助。

        目前國內關于醫療救助的界定有 (medical assistance)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醫療救助是對所有醫療幫助和支持行為的總稱,它不僅指一個國家對本國國民的醫療救助,也指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國際醫療救助;不僅包括貧困醫療救助,還包括對海嘯、傳染病、地震等之類的自然災害的醫療救助;不僅指政府主導的醫療救助,還包括社會組織及個人的慈善醫療救助;既包括基本的醫療救助,又包括大病的醫療救助。狹義的醫療救助則僅針對貧困人群的基本醫療救助[1]。當前前我國政府和學術界致力于研究的醫療救助,其實是狹義的醫療救助,即對因各種原因而有困難獲得所需基本衛生服務的人群的支持和幫助。具體來說,我國現階段醫療救助是作為政府的責任而給予貧困人群以減免醫療費用為主要形式的一種低層次醫療保障。醫療救助作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的最后一道保護屏障,其目的是將一部分生活處于低收入甚至貧困狀態的社會弱勢群體覆蓋在社會保障體系之中,通過醫療救助為其提供最基本的醫療支持,增強貧困人群保障和生存的能力。

        醫療救助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中世紀便出現的醫療救助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一種保障形式。在日本,醫療救助制度稱其為“醫療扶助”,而我國的臺灣地區稱其為“醫療補助”。歷史上,英國亨利八世于1531年就制定了《濟貧法》公認為醫療救助的起源。我國醫療救助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醫療救助的概念主要出現在我國農村扶貧或加強農村初級衛生保健的工作中,且救助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并未形成完善的社會制度。隨著城市公費醫療制度向醫療保險制度的轉變以及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完善,醫療救助發生了重大變化。目前,醫療救助開始面向更多的救助對象,其本身也成為政府的一項職責。

        2.醫療救助的特征

        醫療救助的上位概念是社會救助,因此醫療救助就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一樣構成了我國公民健康安全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的社會保障制度相比較,醫療救助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第一,義務的單向性。醫療救助只強調國家和社會對其成員的責任和義務;社會成員享受醫療救助是他的權利,并不需要承擔相應的義務。醫療救助資金主要由政府財政撥付,社會成員沒有繳納費用的義務。第二,對象的特定性。醫療救助對象由法律嚴格加以規定,只有符合條件且真正陷入生活困境的社會成員才有資格享受救助。醫療救助的對象并非所有公民,救助行為的實施具有選擇性,只是針對那些收入低于當地貧困線的公民或因自然災害暫時陷入貧困的公民。從理論上而言,醫療救助作為公民生存權是對國家義務的一項要求,所有成員均享有要求國家履行給付義務的潛在請求權。第三,目標的低層次性。醫療救助的目標是應付自然災害和克服貧困,而并非改善或提高貧困人群的福利及生活質量,是現代社會保障體系的最低或者最基本層次。第四,方式的多樣性。醫療救助方式既可采用實物救助也可采用現金救助,既有臨時應急救助又有長期固定救助;既有官方救助又有民間救助,醫療救助形式的多樣性是使社會成員得到有效救助的關鍵。第五,時間的緊迫性。醫療救助不同于其它的專項救助,被救助對象必須是因自然災害或其他疾病導致生命和健康遭受嚴重威脅,并且無力進行治療才能獲得救助。因此,醫療救助在時間上具有緊迫性。

        二、醫療救助的法理價值

        醫療救助蘊含深刻法理價值,對貧困人群實施醫療救助,既是政府的職責,又是政府促進醫療公平和保障人權的重要體現。醫療公平是社會成員平等的一個重要標志。

        1.公平價值

        市場經濟是市場起基礎性調節作用的經濟運行方式或運行手段,它能夠優化資源配置。但是,在市場調節機制的作用下,市場運行的某些結果不符合社會需求的法律與道德價值判斷標準,會對社會發展產生一些負面效應。社會資源分配結構的不完善、市場經濟的風險以及個人能力的不同等諸多因素的存在,致使部分社會成員在醫療資源占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公平的現象。

        醫療救助可以讓貧困人群的健康得到保障,從而有效地防止貧困人群因疾病陷入極端困境,可以讓貧困人群重返社會,可以促進社會公平。這主要表現在:第一,醫療救助可以促進機會的公平。完善的醫療救助是面向全體社會成員的,任何社會成員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不論其地位、職業、民族、性別、信仰、年齡等均被強制性地納入救助范圍。因此,每一個醫療救助項目對于其適用范圍內的社會成員而言,是一種機會公平的保障。第二,醫療救助可以一定程度地促進起點與過程公平。醫療救助為社會成員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免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不至于因先天不足或某些社會風險的侵害而陷入生存困境,導致發展起點和過程的不公平。醫療救助通過補償功能,可以恢復貧困人群的基本生存能力,重新投入到社會生活。第三,醫療救助可以一定程度地促進結果的公平。醫療救助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了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再分配,而且能解決好社會善款的募集和資助,是社會資源的第三次分配,客觀上起到了調節收入差距的作用,使社會成員在社會發展中的不公平的現象得到了改善。

        2.人權價值

        醫療救助是保障人權的重要內容。生存權是人在社會和國家中享有的維持自己生命存在的最起碼的權利,或者說,生存權是一個社會和國家中人的生命不受任意剝奪的權利。作為一個文明社會、人道的社會,有責任保護每一個社會成員的生命健康。貧困人群在患病時應獲得醫療救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它屬于公民的基本生存權范疇[2]。生存權就是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保障的權利,是最基本的人權,是享受其他人權的前提。聯合國于1948年12月10日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第25條規定:“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他本人和家庭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包括食物、衣著、住房、醫療和必要的社會服務,遭到失業、疾病、殘廢、守寡、衰老或在其它不能控制的情況下喪失謀生能力時,有權享受保障。” 聯合國在1978年的《阿拉木圖宣言》中提出每個國家都要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目標。我國政府十分重視人權保障,把公民的生存權、民主政治權和社會生活權利納入法律和政府職責之中。如我國《憲法》第四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

        對貧窮人群進行醫療救助,是人道和人權的充分體現。由于健康是人類生存的一種狀態,是生活質量的重要標志。因而醫療作為恢復健康,保證人類正常生活的手段,就成為人類基本生存條件之一。在政府主導下對貧困人群進行醫療救助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存權的重要方面,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物質生活權利,同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權利,共同構成了人民群眾的基本生存權利。人權的確立及通過醫療救助的實施,表明我國人權保障內涵的深化。

        三、醫療救助的經濟功效

        就當代中國而言,醫療救助的完善與否不僅體現法的公平價值和人權價值,而且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能否順利發展、市場經濟能否正常運行,以及國家和社會的穩定。

        1.穩定社會秩序

        市場經濟給社會帶來高效率,但是如果沒有相應的社會調節機制,它的負面效應就會出現,并且危害到社會秩序。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就是“馬太效應”――將使富的更富、窮的更窮[3]。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促使醫療衛生資源的分配的公平性下降。在衛生資源分配過程中,醫療救助是抑制“馬太效應”的有效利器,它的穩定功能實際上就是眾多學者常說的社會“內在減震器”和“安全網”。馬斯洛(Maslow)把生存作為人類的五大需要中最基本的一種,那么,當某些社會成員連最基本的健康需要都得不到滿足,而這個群體又達到一定數量時,對社會秩序的穩定就構成一定的威脅。

        當前,我國城鄉貧困問題日益突出,據國家民政部門統計,到2007年底我國城市低保對象為2270萬人,農村低保對象為3451萬人,農村五保戶對象525.7萬人,孤兒57.4萬人,還有其他農村特困救助對象107萬人,貧困人口占我國總人口的5。貧困人群無收入或低收入導致他們消費水平低、營養狀況不良的現象比較普遍,加上心理壓力較大,貧困人群的患病率比較高;由于醫療費用較高,患病后往往不能及時就診,導致很多貧困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惡性循環的產生。所以,醫療救助不僅保障了救助對象的生理上的生存需要,還有利于消除他們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從而維護社會秩序穩定,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重要的基礎。

        2.促進經濟發展

        在任何一個現代國家,醫療救助法律制度的運行都是與經濟密切相關的。完善的醫療救助能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對經濟發展產生激勵作用。醫療救助能夠對市場經濟競爭中的社會貧困人群提供必要的保護,解決貧困人群最關心、最需要解決的基本看病問題,避免和緩解可能出現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醫療救助是社會救助的重要內容。醫療救助的產生與發展不僅拓寬了社會救濟的領域,而且還彌補了社會醫療保險的功能缺失,從而完善和豐富了社會保障體系。就社會保險制度的設計看,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只是部分或大部分社會成員,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嚴格的條件限制,只有被納入社會保險范圍并承擔了相應義務的人才能獲得社會保險待遇。這必然使得社會上有相當部分的貧困人群因沒有參加社會保險或無力支付社會保險費而不能享受社會保險待遇,這就需要通過醫療救助使他們免去生活之憂,維護社會的穩定,推動經濟的發展,進而通過醫療救助功能的發揮,彌補社會保險的不足,達到社會安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小華董軍:醫療救助內涵、特點與實質[J].衛生經濟研究,2005(7):第9頁

        第8篇:急救醫療法范文

        “有人制造新聞,有人創造歷史,而當后世撰寫這個時代的歷史時,會把人類在對抗艾滋病之戰中扭轉乾坤的人,視作真正的英雄”,這是1996年美國《時代》周刊為當年年度風云人物何大一所寫的頒獎詞。

        這一年,何大一發明治療艾滋病的雞尾酒療法,為以數十萬計的艾滋病患者“解除了死刑”。

        目前,何大一是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大學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而近10年來,他的更多精力,放在致力于為中國云南、河南等艾滋病高發區的病毒感染者、患者奔走呼告,爭取和盡力挽救他們的生命和尊嚴。

        “我認為中國現在要做的事情是:在技術與財力尚能承受的情形下,努力像云南省這樣,要大大降低母嬰傳播感染(艾滋病)的幾率。”自進入新世紀以來,何大一的目光逐漸轉回自己的祖國。日益崛起中的祖國,讓他看到欣喜和希望,但是他也發現了廣大土地上貧困的角落里那些與艾滋病無力抗爭的人群。

        2000年,何大一帶著在美國20余年的實驗室和臨床成果回到祖國。

        “早在2002年11月,我們就以每年一美元的象征性方式,把擁有的疫苗制造專利技術的知識產權轉讓給中國衛生部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這也是他對中國艾滋病防治的重要貢獻之一。2003年10月,中國政府向何大一頒發“友誼獎”以示表彰。

        2004年1月5日,中國工程院宣布何大一當選2003年度外籍院士,何大一說:“我感到非常榮幸。這是一份非常美好的新年禮物。我將盡己所能繼續回報中國,憑借我的專長,在幫助中國抗擊艾滋病和非典方面做出貢獻。作為一名中國工程院院士,我渴望、也希望能為此承擔更多責任。同時,我也要向支持我的中國同事和朋友表示深深謝意。”

        近8年里,他每年都要來中國好幾次,奔波于云南、河南等艾滋病嚴重地區。每到一處,他都要求看望艾滋病人,“每次看到這些病人,我認為幫助他們是自己的責任。”2005年6月20日,經何大一牽頭,克林頓基金會與云南省簽署合作備忘錄,為云南培訓醫護人員、實驗室技術人員共150人,對300名艾滋病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

        何大一是性格內向、情感細膩的人。患者的身體好轉和社會對艾滋病人態度的轉變都會讓他感到慰藉。“很感動我的就是,最近我去云南鄉下地方,看到很多這些(感染了HIV的)孕婦吃了我們給她們的藥,身體恢復了健康,她們的兒子出生了,也是健康的,我覺得很高興。這幾年來可以親眼看到越來越多好的結果。”

        第9篇:急救醫療法范文

        [關鍵詞]急性胰腺炎;腸麻痹;中西醫治療;綜述

        急性胰腺炎(AP)是多種致病因素引起胰酶在體內激活,繼而引起以胰腺自身消化為特征,伴或不伴有全身并發癥的一種疾病,是消化內科、普外科及ICU住院患者常見病種之一。AP尤其是重癥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容易并發腸麻痹,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影響AP的進展和預后。AP并發腸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確,西醫治療包括手術治療、胃腸減壓、止痛及抗感染等。除現代醫學外,祖國醫學在腸道功能的恢復、生活質量的提升等方面也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對AP合并腸中西醫治療研究進展予以綜述,現報道如下。

        1西醫治療AP合并腸現狀

        1.1手術治療

        近年來,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的治療有較大變革,從以手術為主的清創治療策略逐漸過渡到目前較為熟知的“經皮微創-內鏡下微創-開放手術”的升階梯治療模式[1-2]。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證實,開腹手術治療AP,患者創傷大,花費高,恢復時間漫長,病死率高,因此AP的手術治療需嚴格把握適應證。在AP合并腸麻痹早期階段,除出現嚴重的腹腔間隔室綜合征(>25mmHg,1mmHg=0.133kPa),且非手術減壓措施治療無效,經過多學科討論后方可謹慎行剖腹減壓手術,否則均不建議外科手術治療,后期階段若合并胰腺膿腫和(或)感染、消化道瘺等并發癥,應考慮手術治療[3-4]。

        1.2胃腸減壓

        胃腸減壓是AP并發腸重要治療方法。黃志強等[5]提出將胃腸減壓、給炎癥滲出以出路、減少手術創傷等作為SAP手術治療原則。目前,臨床常用的減壓方式有鼻胃管引流及鼻腸管減壓引流。鼻胃管引流前端置入胃中,主要用于減輕胃潴留,對于小腸潴留等效果欠佳。鼻腸管引流可在內鏡引導下置管,越過幽門,插入小腸或采取盲插的方法插入小腸,引流效果較鼻胃管為佳。朱燕輝等[6]研究發現,與鼻胃管引流相比,鼻腸管引流可明顯提高胃腸減壓的效果,引流量較鼻胃管增加,有效縮短患者腹脹持續時間,降低患者外科手術率,降低病死率。肖都等[7]研究76例SAP患者發現,在持續胃腸減壓基礎上放置鼻腸管,并給予生大黃注入鼻腸管,可促進腸道功能恢復,緩解腹痛腹脹程度及降低血清降鈣素原(PCT)、白細胞介素(IL)-15、IL-18水平。

        1.3藥物治療

        1.3.1止痛藥物治療腹痛是AP合并腸主要癥狀,疼痛可使胰腺分泌增加,Oddis括約肌痙攣,使已存在的胰管或膽管內壓力進一步升高,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不利于機體康復[8]。止痛治療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還可以減輕炎癥的滲出。阿片類受體激動劑是AP引起腹痛最有效的藥物,其通過作用于中樞阿片受體從而達到鎮痛的目的,對持續性鈍痛和短暫性絞痛均有良好止痛效果。臨床上在密切監測病情變化的情況下可注射鹽酸布桂嗪(強痛定)或鹽酸哌替啶(杜冷丁),不推薦應用嗎啡、可待因或膽堿能受體拮抗劑,如阿托品或抗膽堿藥(654-2),因嗎啡及可待因等可能增加Oddis括約肌張力,不利于胰液排出,從而加重AP[9-10]。阿托品或654-2抑制胃腸道平滑肌蠕動,可能加重腸麻痹。胃腸道平滑肌分布M受體,新斯的明作用于胃腸道平滑肌M受體,M受體興奮平滑肌表現為收縮,因此,其能增強腸蠕動,促使排氣、排便,腸道蠕動增加可減少細菌移位,促進腸道功能恢復[11]。1.3.2抑制胰酶外分泌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奧曲肽)可直接抑制胰腺外分泌,減少胰液分泌,同時對抗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間接促進腸道黏膜屏障恢復[12]。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注射液等可通過抑制胃酸分泌而間接抑制胰腺分泌。1.3.3抗菌治療AP發病合并腸麻痹患者,不推薦常規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因抗菌藥物治療有可能引起二重感染,且加重肝腎功能的損傷[13-14]。對于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或有明確感染證據的中、重度或重度胰腺炎,應常規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因AP并發腸主要致病菌為革蘭陰性桿菌及厭氧菌等腸道常駐細菌,抗菌藥物治療應首選能覆蓋上述菌群譜的藥物,且應遵從“降階梯”應用原則,常用第三代或第四代頭孢菌素、喹諾酮類或碳青霉烯類等藥物。1.3.4保護腸道功能“腸道喚醒”最先是由PETROV等[15]提出,腸道是一個長期容易被忽視及高度復雜的器官,不僅承擔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功能,還包括內分泌、免疫調節、代謝等作用[16]。近年來,在AP治療過程中,保護腸道功能逐漸被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重視。目前,常用的治療包括使用開塞露灌腸、硫酸鎂導瀉等治療,此外尚可應用谷氨酰胺制劑保護腸道功能。益生菌可改善腸道菌群,重建腸道微生態平衡,然而在AP并發腸患者中,是否使用益生菌尚仍存在爭議。王茂林等[17]通過對910例SAP的meta分析研究發現,口服益生菌不能改善SAP患者相關臨床指標,并且有增加腸道缺血壞死的風險,然而在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廖蕾蕾等[18]通過對100例SAP患者研究發現,益生菌聯合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有利于促進SAP患者腸道功能恢復。1.4營養支持AP并發腸麻痹患者應當注意營養支持治療,急性期因腹脹或嘔吐等因素導致經口進食受限,此時可考慮經內鏡留置鼻空腸管行腸內營養支持,一旦腹痛或嘔吐等癥狀改善,應鼓勵盡早恢復經口進食。

        2中醫治療AP合并腸現狀

        AP相當于祖國醫學“腹痛”“嘔吐”等疾病,還可將其歸屬于“胰癉”“胃心痛”“厥心痛”“結胸”的范疇,是一種因氣郁、濕熱、瘀血、食滯、結石、蟲積等蘊結中焦而導致脾胃升降失常、樞機不利,濕熱內生,濕阻中焦的,以腹脹、腹痛、嘔吐為主要表現的病癥。該病病位在胰,與肝、膽、胃、腸密切相關,并涉及肺、心、腎、腦等[19]。《靈樞·厥病》:“厥心痛,腹脹胸滿,心尤痛甚,胃心痛也。”《黃帝內經》曰:“濁氣在上,則生嗔脹”,《張氏醫通·諸痛門》:“胃心痛,多由停滯,治宜通滯理氣。”清代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云:“腹脹胸滿,胃脘當心痛,……咽膈不通,胃心痛也。”由此可見,本病屬于里、熱、實證,病機為“不通則痛”,治則方面,當以“通”字立法。中醫藥治療AP并發腸麻痹具有一定優勢,療效確切。

        2.1中藥內服或鼻飼

        輕癥胰腺炎患者中藥可直接口服,對于中重度胰腺炎行胃腸減壓患者,可考慮經胃管內注入中藥湯劑,注入后夾閉負壓引流一定時間。閆玉紅等[20]運用大黃紅藤消炎方治療80例SAP患者,研究結果表明大黃紅藤消炎方可降低內毒素、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促進腸道功能恢復,改善腸麻痹,改善SAP患者預后。趙艷梅等[21]對63例SAP患者研究發現,生大黃劑量越大,SAP患者腸道功能恢復越快,且無明顯不良反應,臨床上在治療SAP時使用劑量可加大至3μg/(kg·d)。蔣愛民等[22]自擬胰癉清治療48例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治愈率及總有效率分別為79.2%、97.9%。孫凱濱等[23]通過運用網絡藥理學研究及評價技術研究表明,大柴胡湯通過30條相關生物過程及信號轉導通路對肝郁氣滯型胰腺炎起作用。唐義爽等[24]通過動物實驗研究發現大承氣湯可減輕SAP大鼠胰腺損傷,促進腸黏膜屏障修復,其保護機制可能與抑制炎性反應相關。

        2.2中藥灌腸

        中藥灌腸無論是單方或中藥復方,在AP并發腸麻痹患者治療中發揮中藥作用,臨床上應用廣泛。韓雪等[25]運用通腑安滌湯治療110例SAP并發腸麻痹患者,研究發現通腑安滌湯能顯著降低SAP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抑制炎性反應,改善預后。易瓊等[26]通過對90例SAP并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證屬腑實熱結證的患者研究發現,加味大承氣湯保留灌腸可修復受損的腸黏膜屏障,促進腸功能恢復,改善呼吸衰竭,降低死亡率。欒曉峰等[27]應用清胰湯治療104例SAP患者,結果表明清胰湯加減輔助治療SAP可抑制炎性反應,降低MAP1-LC3、TREM-1及胃腸激素的表達,促進患者腸鳴音恢復。

        2.3穴位貼敷

        《黃帝內經》曰:“夫十二經脈者,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穴位貼敷,以中醫經絡學說為理論,是中藥內病外治的體現。戈宏焱等[28]應用鉑及二氧化硅等20多種金屬及其化合物制成的穴位貼外敷胰俞、中脘、內關、足三里、脾俞等腧穴,研究表明,觀察組治愈率為90.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1.9%。王晶晶等[29]使用1000g芒硝碾碎后置于布袋中,覆蓋全腹部,每天1~2次,聯合生大黃灌腸治療82例AP,結果表明芒硝外敷聯合生大黃可使患者TNF-α、IL-6、IL-8等水平下降,緩解SAP患者早期胃腸道癥狀。魏引廷等[30]入組72例AP患者,試驗組外用中藥如意止痛膏外敷,結果表明,如應用止痛膏外敷輔助治療AP具有較好臨床療效。鄭曉華等[31]通過對80例SAP患者研究發現雙柏散外敷聯合清胰承氣湯內服能明顯改善SAP急性期腹痛、腹脹癥狀,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促進腸麻痹患者腸道功能恢復。2.4針灸療法針灸療法治療急性胰腺炎在鎮痛、促進胃腸功能恢復、重建促炎-抗炎平衡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劉清紅等[32]治療49例AP患者,采取升清將濁針法,取穴足三里、天樞、陽陵泉、合谷、上、下巨虛、關元、豐隆、太沖等穴位,研究發現,針灸輔助聯合西醫常規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腹痛、腹脹等臨床癥狀,縮短住院時間,降低死亡率。羅艷紅等[33]收集68例SAP合并腸麻痹患者,在3d內采取電針干預,結果表明早期采取電針干預SAP并發腸麻痹患者療效優于常規治療,且早期電針干預效果優于晚期干預。佘昌華等[34]通過對65例AP并發腸麻痹患者的研究發現,選取患者的中脘穴、雙側天樞穴、合谷穴、太沖穴、足三里穴及上下巨虛等穴位予以針刺,并小幅度快速提插捻轉1min,針下得氣后需留置20~30min,聯合生大黃于鼻腸管鼻飼,可有效緩解腸麻痹,加快胃腸道功能恢復正常,有效縮短住院時間。

        3結語與展望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性爱国产精品福利 | 天天在线欧美精品免费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9 | 日韩欧美动漫国产在线不卡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另类激情 | 在线看片免费不卡人成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