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農耕文化景觀設計范文

        農耕文化景觀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耕文化景觀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耕文化景觀設計

        第1篇:農耕文化景觀設計范文

        【關鍵詞】休閑農業,景觀,規劃設計

        中圖分類號:S759.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城市環境的日益惡化,健康成為了城市人們普遍追求的目標,游山玩水,樂農賞景成為了大多游客的首選。休閑農業則成為了為游人提供休閑、觀光、度假、體驗、娛樂、健身及教育、推廣、示范等多種服務的新興產業。而現狀很多園區的經營者都是為了快速追求的個人利益,而不注重園區的景觀規劃設計,因此在景觀規劃上便出現了許多問題。

        一、現狀休閑農業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

        1.園區景觀雷同,重復建設。現在很多休閑農業的投資者多為當地的居民,當他們認識到休閑農業可以提高個人收入時,便急于求成,不經過合理的規劃,同時各地旅游資源開發模式雷同,園區的景觀單調,無論游客走到任何一處地方都是大同小異,沒有可以令游客可觀、可賞、可拍照的景點,最終導致經濟效益低下。

        2.不注重農業文化景觀的挖掘。現在很多休閑園區都是在原有農業的基礎上稍加改動就開始接待游客,沒有對具有濃郁氣息的傳統農作物、動植物、服飾、風俗習慣以及農作方式等作為文化景觀進行挖掘,其最終導致園區沒有特殊的文化特色景觀。

        3.人工化現象嚴重,不注重生態環境景觀的營造。許多園區的選址都在依山傍水處,游客來旅游的目的就是想體驗這大自然的純正景觀,可有很多經營者片面追求短期的經濟利益破壞原有的自然生態景觀,將原有的樹林植被景觀和山間小溪大手筆的利用人工技術進行改造,這恰恰違背了游客游玩的真正目的。

        二、休閑農業園區景觀規劃設計要點

        針對目前我國休閑農業園區景觀規劃存在的問題,在園區景觀規劃設計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規劃,注重景觀設計的變化和美感。休閑農業景觀規劃要根據當地的地域特色,設計多樣且具有特色的休閑農業,在景觀設設計時要注重自然景觀的開發和利用,不能破壞田園風光、污染環境。在景觀規劃時,不要盲目重復建設,要建設具有特色的休閑農業景觀,同時兼顧美學要求,使環境美觀、協調。

        2.要有獨特的田園風景和具有本土文化氣息的休閑農業景觀。園區的景觀設計要做到與休閑農業的氛圍相協調,避免與城市公園景觀相雷同。園區內景觀的設計需遵循鄉土風格,創新之理念,著重創造具有田園氣息的景觀環境。

        3.通過高科技手段,展示農業成果。休閑農業的發展,不僅要快速引進國外最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還要在農業觀光旅游中大力應用,建立科技園區,展示科技文化景觀,以充分調動游客的興趣。

        4.充分挖掘我國的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景觀。我國是個古老的農業國,悠久的農耕文明孕育了豐富的農耕文化。中國有眾多的少數民族,各種民俗和民間文化絢爛多彩,要把發展休閑農業與民俗風情結合起來,挖掘民族文化中豐富的營養,以特殊的文化景觀向游客展示,才能讓休閑農業更加繁榮發展。

        5.引進國外品種,展示高科技的農業新產品。為了更好的滿足游客旅游的需求,園區要積極關注國外休閑農業的發展變化,引進國外特有的農業新品種,以新、奇、特的高科技產品展示給游客,培植新品、精品也是塑造園區的景觀之一,讓游客在觀賞自然景觀的同時也更要關注園區的農業景觀。

        三 休閑農業景觀規劃設計原則

        園區的景觀設計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具有功能性。根據農業景觀的特征,充分利用園區的閑置空間, 利用當地材料, 建設具有特點的景觀設施小品。

        2.具有美觀性。結合周邊環境, 在各項設施物的設計上, 表現出農業文化的美感。

        3.具有多樣性。提供多樣化游憩功能, 配合地形、植物等給予游客不同的空間感受, 創造彈性而多變性的體驗空間。

        4.具有文化性。在環境設計上巧妙地將具有指引或導示功能的設施物與空間融合進來,進而創造具有解說功能的環境。

        5.要人性化設計。結合景觀設施小品創造和諧而又浪漫的休憩空間, 讓游客真正體驗園區的人性化功能設計。

        四、馬耳山樂農莊園景觀規劃設計

        馬耳山農樂莊園位于沈陽市蘇家屯區姚千戶鎮馬耳山村的西部,距沈陽市區3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規劃欲將園區打造一個集綠色餐飲、商務會議、田園住宿、生態觀光、農事體驗、休閑娛樂、科普教育、健康養生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國家五星級休閑農業旅游度假圣地。

        從功能分區上突出園區的景觀性,根據園區發展需要,并結合各功能區的景觀特點和相互之間的聯系,將園區分為入口景觀區、溫室景觀區、農史文化區、會議休閑度假區、采摘區、娛樂活動景觀區、自然生態景觀區等多個功能區。

        入口景觀區:主要方便游客入園和換乘園區的游覽車,園區大門外觀樸素但不失美觀之氣,氣勢壯大,并與接待中心和農產品銷售的建筑恰當的融為一體,使其成為馬耳山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進到園區在入口處設置一座景石,周圍設有景觀植物做映襯,顯得格外美觀。通向園區主體建筑的是10米寬的景觀大道,中間設有2米寬的景觀帶,兩側設有座椅和具有當地文化氣息的景觀設施小品。

        溫室景觀區:主要為農業科普觀光園,展示高科技的農業景觀,主要采取有機農業栽培種植模式進行綠色蔬菜生產,體現農業高科技的應用前景。園區主要以番茄為主題,打造番茄聯合國,同時兼種一些彩色辣椒、五彩甘藍,西瓜大世界等輔助特色品種,形成溫室內的特色景觀,讓游客在觀光的同時還能品嘗特色瓜果蔬菜。

        農史文化區:展示農業的發展歷史、農業工具以及農村過去居住的相關生活設施等,以特殊的文化景觀展示給游客,讓生活在現代繁華都市的市民對農業知識有個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會議休閑度假區:該區的景觀所在主要為園區的主題建筑,建筑風格為“生態演繹的新傳統風格”,建筑融山浸水,貼近自然,并配合周邊地勢布置景觀植物,是園區的一道重要景觀點,為游客創造拍照留影的好去處。

        采摘區:根據果品的不同,劃分為多個采摘分區,在景觀營造上保留原有的農田格局,在不破壞農業景觀的基礎上建設具有特點的園林小品設施等,讓游客邊采摘邊欣賞農田風光。

        娛樂活動景觀區:主要為游客設置多樣的游憩景觀和娛樂活動,并運用當地材料,對該區設置奇特的景觀小品,創造多樣且具有彈性的游玩和欣賞空間,給游客帶來更多的。

        自然生態景觀區:主要為自然山體及樹林,規劃在山頂處修建瞭望亭,方便游客在休憩之時盡覽自然之美、農事之趣。山上野生林木比比皆是,形成了巨大的天然綠色森林氧吧,同時可通爬山、挖野菜、摘野果來感受生態,回歸自然,讓游客真真正正的體驗這美麗的自然景觀。

        五、結語

        休閑農業園區在景觀規劃設計上不僅要充分利用自然景觀和農業景觀,同時還要巧妙的將其與人文景觀和植物景觀融合在一起,為繁華而嘈雜的都市游客創造一處休閑娛樂、家庭聚餐、小型會議、樂農賞景的最佳旅游圣地。休閑農業的發展不僅可以提高經濟效益,還可以推動當地農村的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是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為一體的新型綠色產業。

        參考文獻:

        (1)王云才:鄉村景觀旅游規劃設計的理論和實踐,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

        第2篇:農耕文化景觀設計范文

        關鍵詞:鄉村;文化景觀;現狀;探討

        1引言

        鄉村作為人類聚居地的一種最基礎形態,人類在這里進行各種生產生活活動,從而適應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可是近一個世紀以來,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迅猛發展,城市地區傳統的文化以及風景遭到重創,這導致鄉村的地域文化景觀受到同樣的損害。如何保持國家原有景觀的優越性和完整性,如何探索農村生態經濟和文化價值,這是每個學者都需要關注的。而我國作為農業大國,鄉村景觀可持續發展性研究任重而道遠。

        2淺談鄉村文化景觀

        2.1鄉村文化景觀的定義

        鄉村文化景觀是鄉村土地表面文化現象的綜合體,不僅反映了一個地區的人文地理特征,同時也記錄了鄉村人類活動的歷史,體現了特定鄉村地域獨特的精神文化[1]。在漫長的農耕年代,生產力、社會文化環境、自然地理條件、災難等是驅動形成地域性鄉村文化景觀及變化的主要因素[2]。

        2.2鄉村文化景觀的特點

        鄉村文化景觀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域性、歷史性與文化性、物質依附性和復合性。其中,體現了鄉村文化景觀三維空間形態特點的有地域性、歷史性與文化性、物質依附性,在時間軸線上的變化軌跡則由它的復合型全然體現。

        2.2.1地域性

        鄉村文化景觀以當地地域景觀環境為載體,保留了大量物質形態景觀與非物質形態景觀。其中,物質形態景觀包括建筑、聚落等,非物質形態景觀包括當地的風俗、傳統等。例如,江南水鄉從明清時代一步步發展到今日,臨水而居、依水成街,形成了整體的人文和景觀格局,體現了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式的閑暇愜意的生活氛圍[3]。而皖南古村落則有另一番風情,主要體現在“以村落選址、徽派建筑”等為內容的環境氛圍內,其簡而淡的特殊建筑風格,恰好體現了明清時期徽州鄉村文化景觀那厚重深沉的文化底蘊和內涵[4]。

        2.2.2歷史性與文化性

        文化景觀是一個階段的歷史與文化的見證者。在鄉村文化景觀中,村民大都繼承了祖先的生活習慣、環境、信仰、風俗等,累積下來豐厚而悠長的歷史與文化底蘊,這也是文化發展積淀下來的豐碩成果。

        例如,陸林(2004)研究徽州古村落景觀特征后提到,它的景觀特征是禪宗觀念、文化氛圍以及園林情調的景觀體現,徽州古村落的形成是自然與環境相適應和社會與文化相互影響的結果[5]。

        2.2.3物質依附性

        我國的農民自古以來就生活在一種較低的物質水平中,他們的思想與行為大多圍繞著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進行。因此,鄉村文化景觀的誕生和發展與物質生產緊密相關,如梯田、麥田等。

        2.2.4復合性

        一定區域的文化景觀特征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原有居民長期活動而形成的現象特征,都往往因為新的經濟因素或者其他外來文化的介入而發生一定的變化。因此,可以用一幅復合的畫面來看待一個區域的文化景觀,這是一種連續層次組成的,由新特征疊加在先前每代殘留特征之上的畫面。

        2.3鄉村文化景觀的演變

        2.3.1傳統鄉村地域文化景觀的破碎化與孤島現象

        作為農村文化景觀和人文生態系統完整性的體現,傳統鄉村的地域包括文化景觀的完整和連續性。然而現代化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鄉村地域文化景觀呈現高度破碎的狀況。

        王云才(2006)指出,類似滬寧杭地區,因為城市化的發展,城市景觀有了巨大的進步,從而傳統鄉村地方文化景觀也發生了巨變。農業開發區、工業開發區、經濟開發區等開發區的形成,以及高速交通網絡的聯通,改變了當地的地域環境,從而使得江南水鄉原有的文化景觀擴大形成滬寧杭地區景觀體系的微縮盆景和園林景觀[3]。

        地區環境景觀發生變化的同時,傳統鄉村文化景觀內部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產生了不同景觀交替出現的景觀分割格局[3]。如現代城市景觀、古村鎮景觀、現代新興產業景觀。這樣的分割格局直接導致了區域景觀喪失連續性和整體性,形成孤立景觀,進而加速了地方景觀的變化和消逝。

        2.3.2邊緣化趨勢與景觀廢棄

        遠離城市和現代交通的邊緣化地區(marginal area)由于經濟聯系、地緣關系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農田低產、通達性差,因此鄉村人口大批量外遷,導致農田最終荒廢,房屋閑置,最終產生鄉村廢棄景觀。25年來,Isabelle Poudevigne(1997)針對法國諾曼底地區的研究指出,農業生產會使部分土地的利用強度不斷升高,反之,另一部分土地被迫廢棄。由此,土地的景觀結構與功能都產生了相應的變化,從而加速了地方性文化景觀的消亡[6]。

        2.3.3城市化發展導致景觀結構演變

        日益加快的城市化發展導致地域文化及景觀整體格局的變遷,由此,傳統鄉村地域土地利用屬性被迅速改變。特別是在靠近城市的地區,由于城市化的發展,城市人口的增長,導致農業生產的集約化和工業化。這將深刻影響到鄉村景觀環境及土地的利用和結構[7]。

        2.3.4旅游業發展帶來的景觀沖擊

        隨著城市生活的日益繁重,人們更向往風景優雅,景觀獨特的鄉村文化景觀。但是在帶來大量游客的同時,迅速發展的旅游業也導致了景觀變化的不規范性。

        旅游業發展帶來了不和諧的景觀風貌:一是設計較差的旅游設施和當地建筑風格及自然環境不協調,二是建筑外觀使用了不協調的建筑材料,三是不恰當的總圖規劃與景觀設計,四是大而丑陋的廣告標示,五是架空的電話電纜線等[8]。

        旅游業的發展隨之帶動了鄉村文化景觀的城市化。王云才(2007)以江南水鄉為例,原本該屬于古鎮的青石板路,沿街小店寥寥,現已因旅游產業的迅速發展和當地人們生活的需求變為了現代城市商業街的模式,原本沉于寂靜的古鎮被迫承受喧囂與嘈雜。這種趨于惡勢的城市化使古鎮文化景觀不得不面對十足的沖擊與挑戰[9]。

        3國內外現狀及研究

        3.1國內現狀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世界正逐步收斂。每當我們觀測我國的每個區域時,不論是小城鎮,還是大都市,在都市的建設中都在不斷地舊貌換新顏,呈現出一片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然而,在某些區域里,不管你身在何處,似曾相識都會有感而生。原本獨特的文化特色的地區正在逐漸消失,都遵循相同的模式。正如浙江大學教授河清而言:“我一直認為,今天的中國建筑,藝術,甚至政治經濟問題,歸根到底是文化問題,一種對自己文化價值先驗否定而導致的文化自卑癥,對于一個民族,這是最致命的心理癌癥[10]。”怎樣防止鄉村文化與景觀在整體建設過程中走城市建設的舊步伐,需要當代的設計師正確認識鄉土文化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鄉村文化景觀價值觀。

        近年來,我國在農村研究領域取得了許多成就,但農村文化景觀的研究較少。2001年我國相關部門對于部分村鎮建設等情況進行了調查和研究,研究數字顯示,截止到該年年底,全國大約將近63.5%的鄉村制定了建設規劃方案,然而通過一系列調查發現,規劃的整體水平相對較低、盲目追隨心態較嚴重。

        但也有一些傳統文化保留較為成功的區域。如常熟市和甸村在進行鄉村文化與景觀規劃設計時,本著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堅持新農村建設政策,傳承地域文化等特色。如今的和甸村白墻黑瓦錯落有致地布滿大街小巷,體現出別樣的鄉土氣息與氛圍,與城市現代化的景觀建筑和生活氛圍有著強烈的對比,使得生活在和甸村的居民們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鄉村現代化[10]。在建設江南鄉村文化景觀的同時,一些位于城市近郊的鄉村還開始組建了“農家樂”的特色旅游項目,即使沒有獨特的歷史文化,但是這種特色的形式同樣可以傳達對鄉村文化的表述。

        3.2國外現狀

        3.2.1德國鄉村文化景觀發展

        德國在鄉村建設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城鄉差距導致人員外流。1961年,德國以交流、建設鄉村景觀為目的進行了一場“我的農村會更美”設計大賽。之后這項活動每年舉行一次,至今已經50多年了。這項比賽不僅讓村民們自己動手建設自己的家鄉,增強了他們對于鄉村文化的意識,還為德國未來的農村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2.2英國鄉村文化景觀發展

        在英國,鄉村景觀是一個歷史悠久、各級政府部門都特別關注的景觀建設項目。鄉村文化景觀建設已經是英國文化和歷史的一部分,強化了居民對家的向心力和地域歸屬感。

        4探討與思考

        4.1當代鄉村文化景觀面臨的挑戰

        盡管我國的農耕技術在社會文明的發展史上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推動了社會進步。隨著當今社會的不斷發展,鄉村文化景觀的城市化也在不斷加劇。其他鄉村景觀要素也在對其進行不斷干擾,鄉村景觀文化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首先,鄉村文化景觀正面臨著來自外部壓力的最大挑戰――城市化浪潮。由于我國長期處于城鄉二元結構體系之中,鄉村發展相對滯后。為了順應發展要求,農村開始效仿城市里的高建設水準及高標準的生活方式。隨著這股城市化浪潮的席卷而至,原本各具特色的鄉村文化景觀已變得面目全非。加之文化產業化導致經濟競爭加劇,我國與周邊國家對稀缺文化資源的搶奪和占領也愈演愈烈。如韓國“江陵端午祭”的申遺成功,將本該屬于我國的傳統鄉村文化景觀被占為己有。這對我國獨具特色的鄉村文化景觀無疑是一個嚴重的侵權。

        其次,就內部挑戰而言,現代鄉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對自身傳統鄉村文化景觀意識的淡漠無疑成了影響鄉村文化景觀繼續延伸的最大阻礙。我國絕大多數的農業人口急切地渴望轉換身份,大批農業勞動力涌進城市。他們不再眷戀養育著自己的土地,放棄了原本的農村生活。也正因為如此,留守兒童、留守村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在一部分經濟較為發達的農村,原本極富傳統意義的鄉村文化習俗和生活習慣正在逐漸被人們所淡忘,人們對自身文化交流的缺乏使得獨特的鄉村文化景觀無法繼續傳承下去。

        4.2對策與建議

        4.2.1用正確的方式保留及傳承

        鄉村文化景觀應保留其原始的基本形態、保護于原地。對于那些已經瀕臨滅絕的,應采取相應的恢復措施,應不惜一切代價地保留和延續傳統鄉村文化景觀。

        4.2.2提高村民的保護觀念和意識

        村民是鄉村文化景觀的辛勤創造者、最初享受者和忠實守護者。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留守鄉村的村民越來越少,鄉村文化景觀也在逐漸流失。只有在營造良好鄉村環境的同時,提高村民對鄉村文化景觀的保護意識以及他們自身的文化素養,才可以更有效地維護獨特的鄉村文化景觀。

        2014年7月綠色科技第7期5結語

        經過幾千年的農耕活動,人與自然共存下的不斷改造,才構成了今日多樣性的鄉村文化景觀。然而大面積的農村人口轉向城市,留守村民對本地鄉村文化景觀保護意識的淡漠,都嚴重影響了原本獨特的鄉村文化景觀的妥善保留和傳承。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來自城市的新元素不斷地被注入到鄉村文化景觀里,如何有效地融合原始鄉村文化景觀和現代社會景觀,是一個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筆者認為,只有做到“保留”與“改革”同在,才可以更好的傳承屬于我國自己的鄉村文化景觀,才能在未來不斷的延續中,發揮出鄉村文化景觀的真正魅力。

        參考文獻:

        [1] 孫藝惠,陳田,王云才.傳統鄉村地域文化景觀研究進展[J].地理科學進展,2008(6):90~96.

        [2] 劉之浩,金其銘.試論鄉村文化景觀的類型及其演化[J].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4):120~123.

        [3] 王云才.江南水鄉區域景觀體系特征與整體保護機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6,15(6):708~712.

        [4] 吳曉勤,陳安生,萬國慶.世界文化遺產――皖南古村落特色探討[J].建筑學報,2001(8):59~61.

        [5] 陸林,凌善金,焦華富,等.徽州古村落的景觀特征及機理研究[J].地理科學,2004,24(6):660~665.

        [6] Isabelle Poudevigne,Sabine van Rooij,Pierre Morin,Didier Alard.Dynamics of rural landscapes and their main driving factors:A case study in the SeineValley,Normandy,Franc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7(38):93~103.

        [7] Sylvain Paquette,Gerald Domon.Trends in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and socio - demographic recomposition in southern Quebec (Canada)[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1(55):215~238.

        [8] Inskeep E.Tourism Planning an Integrated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J].VanNostrand Reinhold.1991(16):342~345.

        [9] 王云才.江南水鄉古鎮城市化傾向及其可持續發展對策[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7,16(6):700~703.

        [10] 管寧.導入產業意識激活鄉村文化――關于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視角[J].東岳論叢,2009(10).

        第3篇:農耕文化景觀設計范文

        鄉土生活景觀是當地人在平常生活中所形成的物和場景,是鄉土景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文化景觀范疇,與鄉土文化密不可分,在不同的地區鄉土生活景觀也呈現不同的形態。鄉土生活景觀可分為鄉土生活器具要素和鄉土生活場景要素。1.鄉土生活器具鄉土生活器具是當地人為了滿足生活需要,借助當地材料,利用手工加工工藝并融入共同審美情趣創造出來的,有濃郁的鄉土特色。鄉土生活器具包含石磨、水缸、灶臺、扁擔、成串的紅辣椒、玉米等。2.鄉土人文景觀鄉土生活場景是不同地區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是當地的民風民俗,以及藝術文化最淳樸的展現。鄉土生活場景景觀元素相當豐富,如水邊淘洗、抓知了、掏鳥窩、集市場景、婚喪嫁娶等。3.鄉土建筑鄉土建筑作為鄉土景觀的構成元素,受所在地區地形、氣候、歷史以及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因而呈現出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由于農村經濟發展較緩慢,鄉土建筑更多地保持著原貌;同時也由于環境寬松、成長自由,它也呈現出自由多變、豐富多彩的一面。按照使用功能,鄉土建筑可以分為民居建筑、農用建筑和宗教建筑三大類。

        二、鄉土人文景觀

        (一)運用人性化尺度創造舒適空間

        在當代景觀建設中應吸收鄉土人文景觀的特性,借鑒人性化的尺度,盡可能的創造符合人生產、生活、社交的適宜人的舒適空間。

        (二)提高空間利用率,創造功能豐富的空間

        鄉土景觀的空間總是兼有各種各樣的使用功能,而這些使用功能多是在當地人生活生產活動中逐漸產生的,因而具有很高的空間使用、利用率。當然每處景觀都有其最適宜的使用方式,但是對于當代景觀而言,這種單一的功能已不能滿足人們公眾性的參與和使用要求,所以應該探索和研究鄉土景觀使用的多樣性。因此,將鄉土景觀中對于空間豐富利用的方式運用于當代景觀建設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運用鄉土材料和工藝,創造耐久性強的景觀

        利用鄉土材料和傳統工藝可以創造耐久性高,維護系數低的的景觀。這里所提到的耐久性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并不是指鄉土材料本身比現代材料壽命長。在當代小城鎮景觀設計中,適當運用鄉土材料、傳統工藝,并加以后期的適度維護,才能創造具有較強耐久性的景觀。例如,對駁岸的處理上,可以利用柳條編結的方式來處理護坡,并利用柳條的自然生長來自然的加固河岸,從而彌補了現代利用混凝土來處理駁岸的不足,同時也軟化了環境,為生物的多樣性提供可能。再如,在設置擋土墻時也可以利用當地的石塊進行堆砌,既自然又有當地特色。

        三、再現鄉土生活、生產景觀,體驗與感受鄉土文化

        鄉土景觀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漸漸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在當代景觀設計中可以適時適地的加以提煉再現,重塑原貌,能給人們帶來了參與體驗的可能,從而也達到了傳承鄉土文化的目的。具體方法如下:

        (一)對鄉土生產、生活景觀采用具象或抽象的方式再現

        將鄉土生產景觀中的農耕工具、農田水利以及鄉土生活景觀中的生活器具等元素,通過具象或抽象的方式加以再現或重塑。在當代景觀設計中可以通過景觀小品等形式來表現。同時,在運用過程中要注意與周邊環境的融合,也應從尺度、材質、色彩、形態等方面加以考慮。

        (二)將鄉土生產生活場景用具用具象或抽象的方式再現

        第4篇:農耕文化景觀設計范文

        關鍵詞: 景觀色彩;景觀規劃;秦咸陽宮國家遺址公園

        中圖分類號:TH1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6-0053-01

        0 引言

        景觀空間源于生存需求,發展于自身特色。目前各地的城市建設欣欣向榮,對于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都比過去有了很大提高,許多城市在塑造城市獨特形象上費盡心思。景觀形象能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視覺是第一要素[1]。色彩是附著于實體之上,體現實體功能、塑造實體形象的一種手段,因此景觀設計免不了要考慮色彩的選取與搭配。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同步發展的跨文化傳播,源于人類共同特征產生的文化同一性和源于千差萬別的人類生存環境所產生的的文化差異性,這兩種相互交織的力量推動著社會的進步。而地域文化景觀更加注重于特定地理范圍內的文化差異性造就的景觀特質。這就進一步需要將不同地理范圍內的文化視覺特征進行提取設計。

        1 相關理論研究綜述

        1.1 色彩學 色彩學的這個部分涉及生理學、感知心理學,并且大量運用心理物理學的方法來研究。色彩會因不同觀者、不同條件而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引發出色感(冷暖感、脹縮感、距離感、重量感、興奮感等,由此可將色彩劃為積極的與消極的兩種傾向)、對色彩的好惡(包括對單色或復色、不同色調的好惡)、色彩的意義(象征性、表情性等)、色聽現象(即聯覺)等問題。簡言之,這部分主要研究在特定條件下色彩與觀者的感受、情感的關系,它是以個性心理學的研究為基礎的。

        1.2 景觀色彩體系 景觀環境是一種更趨于自然,更多提取自然色彩的存在形式。地理學家把景觀作為一個科學名詞,定義為一種表景象,或綜合自然地理區,或呈一種類型單位的通稱。景觀設計學是關于景觀的分析、規劃布局、設計、改造、管理、保護和恢復的科學和藝術。

        城市景觀色彩與城市色彩的概念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兩者都包含城市的自然、人文及社會景觀,但城市景觀色彩涉及的范圍比城市色彩要廣,城市色彩只是強調城市外部空間中的景觀,而城市景觀色彩則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由于城市景觀概念既可以指整個城市整體風貌,也可以指城市中的具體景物,因此“城市景觀色彩”所指代的內容則可從反映整個城市色彩面貌的“城市色彩”概念到反映具體城市景物的色彩,即從抽象到具體,涉及宏觀與微觀,有一定的層次性[2]。

        2 景觀色彩設計的原則與目標

        色彩屬于心理與視覺藝術感受,景觀色彩組合也應滿足視覺與心理需求為原則。即打造良好的人居環境,滿足文化的繼承和延續性,色彩分區原則性。雖然視覺與心理感受有著不斷變化更新發展的不穩定性,但是它也有相對穩定的方面。視覺需求相對穩定的一面是指人們的色彩觀念常受到理性文化傳統的影響,即這種觀念與當地文化、風俗習慣、密切相關,不易變更。另一方面,在景觀色彩的組合時,也應注意到視覺與心理需求不斷發展、變化這一特點,以求景觀環境色彩的組合順應時代要求。

        進行景觀設計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創造出適合人類生存的人居環境。在城市色彩景觀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的今天,城市化所帶來的文明成果和社會負擔同時擺在人們面前,如何在尊重自然環境的前提下,建立一個良好的城市環境成為21世紀人類發展的主要目標,這也是城市色彩景觀研究的基本理論原則和目標之所在[3]。

        3 景觀文化中色彩提取與塑造的手段

        3.1 研究區域景觀概況 秦咸陽宮國家遺址公園基址位于涇渭新區南部,秦漢大道東側,蘭池大道北側。北依五陵塬,南濱渭河生態景觀帶。向南通過橫橋可達長安城。東西兩側為渭北商務發展帶。是涇渭新區乃至整個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核心區。

        地塊內綠化狀況良好,大面積的農耕用地視線通透,秦宮墻遺址內有一定數量的綠化種植和林地。散布多個村莊,鄉土風味濃厚,但風格特色多樣。

        3.2 總體形象建構 在規劃設計中,協調景觀風貌之間的關系,并與規劃分區結構相一致,重點突出遺址風貌景觀,保留自然風貌景觀。景觀規劃目標:①推進發展,刺激增長,依托秦咸陽宮遺址,打造極富秦風秦韻的特色商區。②多元融合,發展文化產業,打造休閑娛樂地帶,營建促進和諧交往的動感空間。③重建濱水生態系統,構件涇渭新區低碳、節能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人居環境。④保護和展示秦咸陽宮遺址,塑造涇渭新區大秦文化形象,形成大秦文化品牌。

        3.3 研究區域景觀色彩提取與塑造 秦咸陽宮國家遺址公園概念規劃設計的色彩提取方式主要以借鑒和概括為手法,收集大量秦文化遺存的文物典籍等進行歸納,最終選定凸顯大秦氣勢的黑色與深灰色為主色調,飾以深紅與暗金色,借以挖掘代表秦風文化的色彩內涵,直觀地表達出規劃思想有的人文精神。秦代文化中的黑色是大量典籍中出現描述的色彩,此處的黑色不僅受到美學因素的影響,還深深地打上了陰陽五行學說的烙印,進而延伸出鮮明的等級意義。

        在夜景模式上順型起光,用不同造型和色彩的光環境打造大秦盛世的繁榮景象。并在不同的分區采取不同的色光環境,同時強調當時“國”和“城”的概念,將色彩,燈光,形體,流線有機的融合。

        4 結語

        景觀色彩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城市的歷史、文化和美學信息,在人文環境的保護和高品質的人居環境建設中發揮作用。色彩還飽含著城市豐富動人的文化情懷,對色彩主題的確定和恰當運用,可以使景觀既有整體美感又散發個性魅力,把城市景觀渲染成高質量的藝術環境[4]。景觀色彩的提取塑造研究為今后的城市景觀色彩規劃提供有益的根據和參考,本文只是對此進行了一個實踐性研究,在今后的多個課題和項目中仍需進一步修正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毅柳.城市景觀色彩設計研究[D].西北大學學位論文,2011.

        [2]盧春霞.城市建設中的色彩問題一對揚州城市色彩的考察與思考[D] 南京藝術學院學位論文,2001.

        第5篇:農耕文化景觀設計范文

        關鍵詞 景觀生態;新農村;湖南長沙;桐木河

        中圖分類號 TU982.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2-0345-03

        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針后,全國各地新農村建設全面開展。在建設過程中,受到西方文化、經濟對中國傳統發展的沖擊,出現過度模仿,追求與西方城鎮化一致的觀念,很多地方性文化被忽略。1999年的《北京》中將這種現象稱作“混亂的城市化”,吳良鏞先生用“大建設”加“大破壞”來形容。這種破壞是全面的、多方面的,其中尤其以國土生態環境的破壞和鄉土文化遺產的消逝最為慘重,并影響到社會和文化各個方面[1]。隨著對景觀生態的重視以及景觀生態學的發展,景觀生態規劃成為越來越多的城市、鄉村規劃發展的重要理論。景觀生態學作為新興學科于20世紀80年代初進入中國,近10年來,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歐洲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中國多位學者對景觀生態學有深入研究[2]。但是關于農業、鄉村景觀方向的生態規劃與設計的論著較少。該文依據景觀生態規劃的原理和方法,通過分析長沙桐木河景觀帶,對新農村建設風潮下合理進行景觀空間布局,增加與穩定其景觀異質性,得出結論,并提出新農村景觀建設的合理化建議。

        1 景觀生態規劃

        1.1 概念

        景觀規劃的過程就是幫助居住在自然系統中或利用系統中有限資料的人們找到一種最適宜的生活與生產途徑。景觀規劃屬于物質空間規劃,通過土地和自然資料的保護與利用規劃,實現可持續性景觀或生態系統是景觀規劃的總體目標[3]。

        1.2 景觀生態規劃的分類

        從景觀規劃設計的對象進行劃分,可以將其劃分為自然景觀系統、人造(人文)景觀系統和整體人文生態系統三大系統[4]。一是自然景觀系統。自然景觀系統作為最本質、最基礎的系統,涉及地形地貌、地質、動植物、水文、土壤成分等自然景觀要素。二是人造(人文)景觀系統。人文景觀系統是耦合在自然景觀系統上的人文活動與人文遺跡。三是整體人文生態系統。人文景觀系統在特定的自然景觀系統基礎上,在歷史演變以及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體會、理解和認識,形成有別于其他生物的使用方法并且在其改造自然實踐過程中,創造出天人合一,完整有機的自然—人文復合系統。

        1.3 景觀生態規劃的理念

        從三大類型系統以及生態學出發能引伸出3個規劃設計理念,即設計結合自然、結合地方性的設計、和諧健康的設計。

        2 農村景觀生態

        2.1 農村景觀

        中國的農村景觀有別于世界其他國家,經過幾千年的耕種、開墾,其土壤耕地成為區域內的主要基質,其生產功能作為主要的景觀功能,人與土地相互依存。從中國廣大農村景觀結構布局來看,農村多形成聚落,以農田、果園、林地、湖泊等為主要斑塊群體;道路、河流、溪流、谷底、高壓走廊、農田電網、防護林帶等構成廊道體系,但以河流、高壓走廊、防護林帶最為典型[4]。

        從尺度上看,包含的區域較小,以農村為單位,村落與村落相互多為分散分布,少數集中分布,但是村落四周一定會有農田聚集的區域。從生態過程來分析,主要包括自然過程和人工過程,自然過程主要為自然生態系統中以植物為主要要素的生長過程,人工過程主要為人為干擾自然生態系統的元素構成以及人為控制其中要素的發展程度,由于人為干擾的不同組合、不同方式、不同強度與頻率,產生的景觀變化程度不盡相同。

        2.2 農村景觀生態規劃

        農村景觀生態規劃以村落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了解其空間單位內各要素的關系,并且研究在一定的空間、時間范圍內景觀格局、景觀空間、景觀過程,特別是景觀異質性的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對其景觀干擾程度的影響[5]。

        2.3 中國農村景觀生態存在的問題

        在新農村建設中,由于社會各界因素的影響,如經濟學者將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發展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導向,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生產工業化;城市規劃則將鄉村城市化,對大量土地與河流進行整治,使其景觀生態受到巨大干擾,改變甚至放棄其原本與自然的關系,使農耕先輩們在生產實踐中形成的自然關系、生物關系以及人文過程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2.3.1 農村景觀生態系統面臨破壞。中國具有幾千年的耕種歷史,經過漫長的相互適應與影響,村落已經成為大地生命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地形地貌的改造,疏通開鑿引水灌溉,都使農村景觀生態系統處于平衡狀態;但由于不合理攔河筑壩、河道渠化、硬化以及不慎重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等,對原有自然水系統和生態系統帶來嚴重破壞[6]。

        2.3.2 農村地方性文化景觀面臨消亡。面對世界多元文化的沖擊,以及國人對西方經濟、文化的盲目追求,忽略對地方性文化的重視與保護,大量的西式景觀與多度城市化發展不斷削弱農村地方性文化存在空間。如被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模范的華西村,一棟棟歐式別墅聳立,眾多的現代化設施設備,讓全國各地鄉村爭先模仿,使本土所特有的景觀特色、土地風貌、民俗民風與土地的深刻關系開始消失殆盡。

        3 長沙市桐木河景觀帶規劃

        3.1 研究區背景

        桐木村位于蓮花鎮西南部,由原桐木、新臺和豐臺3個村合并而成,西接立馬村,南靠花明樓鎮,東臨金鳳村,北與大華和華寶村相接。桐木村地處丘陵地帶,主要以低山丘陵為主,中部是較為開闊的平地,南、北、東三面環山,山巒疊嶂。山體海拔一般在80~200 m,該村地勢最高處位于村莊西南部的柳山塘附近,海拔高度200.26 m。最低處在村域最東部與金鳳村交界處,海拔為57.36 m,相對高差142.9 m。村域土地總面積632.59 hm2,其中農用地544.85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86.13%;建設用地(不包括農用地中的部分農村道路)81.04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12.81%;水域面積與未被利用地面積總6.70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1.06%。桐木村現狀居住建筑用地面積75.26 hm2,占總用地面積的11.90%.

        桐木河起源于蓮花鎮西北的山林農田,經桐木村、軍營村于軍營沖流入蓮花河,再匯入靳江河,最后流入湘江。設計范圍內最高水處高程為64.00 m,最低為58.26 m,水位高差達5.74 m。桐木河水量豐富,常年豐水期較長。桐木河在桐木村境內有公路橋1座、水壩3座。河道內主要有黑藻、香蒲等水生植物,且生長良好。

        研究區主要景觀類型有:農田、河道、林地、居民點、各級道路。以農田為主要基質,林地、居民點為主要斑塊,河道、各級道路為主要廊道。

        3.2 目標規劃

        運用景觀生態規劃原理,結合地域性景觀生態特點在《桐木村綜合發展規劃(2010-2020)》等相關規劃的指導下,構建景觀空間結構穩定、生態平衡、具有社會經濟效益理想的農村景觀生態系統,形成具有較高文化品味和新鄉土文化特色的自然生態鄉村河流景觀路。

        3.3 規劃原則

        3.3.1 保證河流原有的生態、水利等功能的完整性。作為景觀廊道,要將其功能的完整性放在首要位置。因其所連接的景觀要素有農田、道路、民居點,所以要確保其具有灌溉、凈化排污、河流系統的連續性等功能。以穩定水流量為核心內容,完善水系統的平衡。

        3.3.2 尊重原有的鄉村文化與場所。景觀既是歷史也是現實過程,隨著人類發展過程中對景觀需求的變化,強烈地改變著景觀狀態,一顆風水樹、一座石板橋、一條小道、一座牌坊,都是人們與自然共同發展的見證。這些鄉土、民間的文化景觀正是構成民族信仰的來源。

        3.3.3 充分保護和利用原有的植物景觀。采用適地適樹原則,鄉土植物不但最適宜當地的生長環境,而且管理和維護成本也相對最少,充分利用鄉土植物并形成穩定的群落,降低養護費用,完全符合經濟效益的要求。

        3.4 總體布局與分區

        總體采用串珠式布局,利用河流為主流線,串聯起入口、葑蕩野望、阡陌新禾、夕港牧笛、雙橋耕月、枧山晚炊、桐灣漁火、桐村新農等8個景觀區域。

        3.4.1 入口區——引導游人的特色標志空間。入口區位于設計河域最下游,臨近公路,周邊為農田,面積約1 800 m2。入口區是景區與外界的分界區域,是外界進入景區的第一印象,以簡潔、大方的風格反映整個景區質樸、鄉土的氣息。

        3.4.2 葑蕩野望——體驗野趣之美的親水遠眺空間。葑蕩野望景區位于設計河域的下游,面積約6 700 m2。景區以葑蕩野望立意,微風吹拂,芳草隨風搖擺,水鳥展翅飛向遠處的枝頭,游人置身其境,四周環顧,已然融身于綠色海洋之中。為營造這種野趣之美的意境,在設計中使木棧道等小品穿梭于植物草叢之間,忽隱忽現,游人穿梭其中,隨著木棧道的蜿蜒,步移景異,結合植物的季相變化,使游人體會到一種鄉村野趣之美。

        3.4.3 阡陌新禾——回憶農耕文化的靈動空間。阡陌新禾景區位于設計河域中下游的拐彎處,景區南北面均為農田,面積約4 500 m2。景區以阡陌新禾立意,阡陌指田野縱橫交錯的鄉間小道;新禾隱喻新環境下農人耕作方式的變更,表達對傳統農耕文化的回憶。景區內大量運用裝置藝術,展現傳統農耕文化的組成要素,和而不同,推陳出新,從而營造一種阡陌之間孕育著靈氣與希望的意象,喚醒人們對傳統農耕文化的回憶。

        3.4.4 夕港牧笛——感受恬靜閑適田園生活之所。夕港牧笛景區位于設計河域的中部轉折處,景區南北面均為耕田,面積約為5 600 m2。景區以“遠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處信牛行”立意,夕陽西下,港灣邊,三、五牧童騎座水牛,相互嬉戲、吹著牧笛而歸的場景是夕港牧笛景區力求營造的意境。設計中結合原有地形,運用裝置藝術,將鄉村特質元素引入景觀設計,體現牧童牧牛放歌的趣味情景,反映鄉村生活的恬靜與閑適。

        3.4.5 雙橋耕月——感受浪漫農耕生活的經驗空間。雙橋耕月景區位于設計河域的中部,面積約6 700 m2。整個景區以“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立意,再現農人在田間辛勤勞作的情景,反映農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場景。朦朧的月光下,水面波光粼粼,倒影斑駁,一幅寧靜的畫面油然而生;農人放下一天的勞累,至此納涼賞月、漫步閑話,為這份寧靜增添了一絲情趣。整個景區設置眾多以鄉村常見的生活用具為原型的景觀小品,結合改造現有的橋、壩等設施,配置不同季相的植物景觀,并襯以水中光影與動水效果,凸顯時間與空間的變化,從而營造出小橋流水的意境,增加鄉村生活的情趣。

        3.4.6 桐村新農——感受鄉村新貌的幸福之所。桐木新農景區位于設計河域中部偏東,西臨雙橋耕月節點,北毗鄉村公路,東、南面均為農田,面積約4 000 m2。新農主要體現當代新鄉村的變化。整個景區以簡約、現代的設計風格,加上材質的變化與對比,表現出新鄉村的新變化、新風貌。

        3.4.7 枧山晚炊——體驗田園詩意生活的綠色長廊。枧山晚炊景區位于設計河域的中上游,臨近鄉村公路,面積約8 600 m2。整個景區靠近現有居民點,以“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立意,傍晚時分,升起的裊裊炊煙在空中隨風飄蕩,濃濃的鄉情、鄉韻盡顯其中。夏日夜晚,荷塘邊的蛙叫聲、柳樹上的蟬鳴聲為鄉村平靜的夜晚增添了一絲野趣;微風中荷花的淡淡清香,使納涼的村民心曠神怡。整個景區通過植物與景觀小品的有機結合,形成生態的綠色長廊,通過對以上意境的表達,突顯生態鄉村的獨特魅力。

        3.4.8 桐灣漁火——領略暮喧河畔的鄉村生活境界。桐灣漁火節點位于設計河域最上游,總面積約為9 900 m2。景區以“暮喧江畔歸漁火,夜寂湖邊亮船燈”立意,營造鄉村夜晚的幽美意境。鄉間的夜間活動,為原本平靜的夜晚增添了不少趣味。景區內在盡量保持原有河岸的基礎上,局部點綴河石,使自然駁岸的綠色輪廓與隨風拂動的垂柳相映成趣,孩童們游玩其間,體會自由自在的快樂生活。

        4 結語

        在現階段城市化快速發展中,廣大村落的景觀生態面臨著強烈的沖擊,人地矛盾沖突、生態環境負荷過重與惡化、地方性人文景觀正在消亡,創建宜人的可持續發展農村景觀生態環境已經迫在眉睫。應該把景觀生態規劃放在首要位置,基礎設施建筑是必須的,土地是有限的,但是,必須認識到,自然系統是有結構的。協調城市與自然系統的關系決不是一個量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空間格局和質的問題[7]。在農村景觀生態規劃過程中,首先確保土地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強調土地景觀生態的完整性和地域景觀文化的存在空間等系列科學分析研究的前提下,注重其景觀發展過程。特別是在了解其景觀構成的情況下,應該首先確保其水利系統的完整性以及合理性。保留其獨具特色的本土地域性文化特征,適地適樹,逐漸完善其整體人文系統。

        以景觀生態學院里指導農村景觀生態建設,使農村生產建設規劃、生活建設規劃、文化建設規劃與景觀生態建設規劃相和諧和共生,系統內部的各種要素與外界的聯系和關系得以協調、均衡、有序發展,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7]。景觀生態學在社會建設中的地位將越來越重要。

        5 參考文獻

        [1] 俞孔堅.土地倫理學視野中的新農村建設:“新桃源”陷阱與出路[J].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6(3):26-31.

        [2] 肖篤寧.國際景觀生態學研究的最新進展[J].生態雜志,1999,18(6):75-76.

        [3] 王云才.景觀規劃原理[M].北京:中國建設工業出版社,2007.

        [4] 張慧.景觀生態學在農業景觀生態規劃中的應用[J].農存生態環境,2001,17(1):29-32.

        [5] 周道瑋,盛連喜,吳正方,等.鄉村生態學概論[J].應用生物學報,1999,10(3):362-372.

        第6篇:農耕文化景觀設計范文

        關鍵詞:主題公園;景觀視覺營造;視覺性研究;視覺設計元素;視覺設計評價

        同時又擁有某種特定主題思想和地域文化內涵,更多的滿足人們對環境的要求和景觀空間價值的提升。主題公園的視覺性建設作為一種獨特的實體空間,給人帶來視覺感受上的舒適美的同時,也觸及景觀學科的根本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主題公園的建設和發展受到廣泛關注和重視。鑒于此,以泉州“海絲藝術公園”作為研究主體開展城市主題公園的景觀視覺性調查分析,希望對于未來主題公園如何去增強景觀的視覺性體驗提供有利的借鑒參考。

        一、主題公園視覺性的發展歷史及現狀分析

        關于視覺性的討論可以追溯到柏拉圖時代。尼古拉斯·米爾佐夫是視覺文化的研究先驅,在其撰寫的《視覺文化導論》藝術中,系統的闡釋了視覺文化理論,為視覺性學術領域提供借鑒。英國西蒙·貝爾編著的《景觀的視覺設計要素》對視覺景觀設計方法進行了總結。史蒂芬·梅爾維爾的《視覺與文本》藝術中,涉及到視覺可視性問題,從藝術生產的角度分析繪畫中的“見”與“視”的關系。南京大學周憲教授編著的《視覺文化轉向》一書中,從藝術理論研究和案例分析兩個方面對視覺文化含義進行相關概念的解釋。北京大學陳永國教授編寫的《視覺文化研究讀本》從不同的角度以視覺性文化作為研究焦點,詳細闡釋了視覺文化研究的理論意義,探討了視覺文化研究對與視覺性理論發展的特殊含義,其研究具有集中性和前沿性。基于以上主題公園發展過程及研究現狀分析發現都是對“視覺性”問題的研究,可以看出視覺性研究熱點大多數集中于史論、平面和傳媒等領域。就國內當前的研究現狀來看如何將景觀和視覺性藝術結合對主題公園景觀的視覺性的研究相對較少。目前,我國大多數主題公園景觀的視覺性效果較差,存在視覺形象內容、觀景空間體驗性弱,主題沒有吸引力、靜態觀賞性項目過多。針對上述問題,如何提升主題公園景觀的視覺性進行深入探討,為主題公園景觀的視覺性研究的保持、延續和發展帶來一些新的啟發。通過視覺性環境分析主題表達、視覺環境的形態構成要素、視覺元素提取及視覺表現、視覺性評價及設計思考等多個方面對主題公園的視覺性進行研究。

        二、城市主題公園的視覺性環境主題表達分析

        視覺性環境在主題公園景觀表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視覺美學意義之外,還與主題精神的表述、文化意蘊、環境氛圍營造等休戚相關。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的主題公園的類型多樣,對主題的表達形式也大不相同。因此,主題公園的建造應該具有特定的歷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1]。“海絲藝術公園”位于福建省惠安縣百崎回族鄉,是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大型藝術公園,是我國第一個全面展現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風貌和地域特色的公園景觀。與以往主題公園不同的是“海絲公園”既結合了具有現代設計思維的景觀設計方法又遵循了傳統歷史文化的表達手法。在具體設計過程中,運用不同的景觀設計要素進行“抽象表現”“景象重現”“直觀傳達”“隱喻闡釋”“象征處理”等手法進行視覺藝術化處理,體現了泉州的人文特征和地域性表達。城市主題公園的視覺性環境主要涉及主題要素和形態構成要素兩個方面[2]。泉州“海絲藝術公園”的主題要素主要包括:“海洋文化、地域文化、異域文化”三種類型。

        (一)泉州“海絲藝術公園”主題要素分析

        主題體現了設計者對設計作品的觀點和想法,設計者從設計場地的地形地貌、當地的歷史文化、時代的審美性等方面分析從中提取出主題設計的思想,是設計者對現實條件的主觀上的認識和理解,客觀上的認知表達[3]。泉州“海絲藝術公園”主題要素的展現主要通過地域文化特色、海洋文化特色、異域文化特色三個方面來進行敘述、總結。場地以雕塑、建筑、小品、水景和光藝術生動描述了閩南地方文化特色和絲綢之路沿途異域風情的場景,展現出獨特的人文歷史魅力。1.地域文化不同的風土人情締造不同的地域文化,主題公園景觀的建設也反映了當地的生態、民俗、習慣等地域特征。閩南地域文化主要包括:方言文化、宗教文化、民間藝術文化、民俗文化、閩南風俗文化、建筑文化、海商文化、農耕文化等幾類。“海絲藝術公園”作為閩南地域文化主題公園代表之一,其場地緊扣閩南地域特色,用現代造景的藝術的手法和材料對“海絲文化”和“閩南文化”進行了全新的詮釋,在合理的景觀規劃下激發傳統文化的活態性,打造出具有“閩南地域”和“海絲”特色相融合的主題公園景觀。(1)建筑文化。地域文化的體現首先表現在雕塑上,“絲路盛景”是一組長達百米,運用人物、植物、建筑造型等組合雕塑。在表達形式選取典型的海絲元素和泉州當地特色建筑景點——泉州雙塔、古厝、開元寺、朝天門、清凈寺、承天寺、船舶等造型作為敘事背景,結合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交流繁榮景象,雕塑造型新穎,精美多彩,立意有章,既強調雕塑本身的敘事性和感染力,又體現了城市的悠久歷史和閩南傳統文化,同時還兼顧當代公共藝術的功能性特征。從內容延伸到形式都完美的切合地域文化主題氛圍。(2)紅磚文化。紅磚文化發源于福建泉州。是由于閩南地區特有的黃、紅土壤易燒制紅磚且堅固耐磨、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與閩南潮濕、多臺風的氣候相適應,成為閩南地區獨特的建筑標志和象征。紅磚文化的產生、發展、延續,與閩南當地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環境、社會環境等因素息息相關,呈現出強烈的地域美。2.海洋文化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其地理位置蘊含深厚的海洋文明,為發展海上交通、對外貿易、航運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形成了以海洋為載體進行商業貿易交流的“海洋文化”。園區以海洋文化為依托進行設計,大量運用具象和抽象的表現手法對空間造型進行視覺設計并著重突出海洋文化的特征,展現了人類對海洋的向往和昔日繁盛的景象,并充分的把海洋元素合理應用到主題公園的景觀設計中,以此來傳達和講述海洋文化。(1)“海絲漫步”地景浮雕,整幅石刻地圖如實復原了歷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地圖標注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經過的國家和城市的中英文名稱,利用地面鋪裝直觀表達出“海絲”主題,既提升了對海洋文化的認同感,又增強人與景觀的互動性。(2)“海之夢”主雕位于公園中軸線,整體造型以帆葉、船體的虛實結合,懸浮與海面之上。水鏡廣場的水霧開啟后,白色的“海之夢”雕塑在水霧間若隱若現,猶如穿梭在海洋之中,整體造型用現代的設計手法結合實體材料呼應“海洋文化”主題。(3)“福船”選用具象“船”造型元素,雕塑立面上大大小小的“福字”連接了閩南地區人民進行海外貿易、面對海浪兇猛、祈求平安的精神寄托,以及沿海人民對生活的美好期望和向往,直觀的使觀者感受閩南地區海洋地域風情和民俗文化。3.異域文化“海絲藝術公園”用傳統的文化符號堆砌出東南亞各個國家繽紛異彩的地域特色,以直觀的設計語言展現出東南亞國家的多元文化盛景。以環狀的敘事方式將這些異域文化融入到景觀設計中,運用雕塑展示、鋪裝展示等手法,向游客們傳播海上絲綢之路各個國家的互通、融合和共榮的文化碰撞。(1)東南亞風情群雕“東南亞風情”群雕直徑為11米,高為5米,大量運用花崗巖和青銅材質。以空間序列展現的形式,把東南亞地區特有的動物、植物、海島風情、多元文化用傳統雕塑的方式進行視覺呈現。借以東南亞特有異域特色建立起人和場地的紐帶,增強公眾對與“海絲”文化的認同感和參與感,同時又體現了異域多元文化的融合發展。(2)南亞群雕“南亞群雕”長63.4米,寬40米,高8.6,材質為花崗巖、鎳白銅。雕塑群根據所處地域特性,以廊橋、平臺的方式使群雕坐落于湖面水域與湖心島相連,選取了最具南亞特色、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宗教和地域的建筑為背景,講述了《宴請交流》《文化交融》《南亞風情》《工藝互通》等場景,以具象寫實和當代雕塑創作中解構與重組藝術的表現手法,生動的展現了在不同領域的文化、貿易的交流與互通,使得觀者在得到藝術熏陶的同時,又能近距離觸碰“海上絲綢之路”給人類文明帶來的深遠影響。(3)西亞組雕“西亞組雕”長50米,寬13.8米,高8.8米,雕塑材質為花崗巖、鎳白銅。整體雕塑采用具象寫實的線性敘事手法對西亞典型伊斯蘭建筑造型進行創作,通過人物間的交談、貨物運輸等場景再現的講述,展現了西亞在“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角色和文化魅力。

        三、“海絲藝術公園“視覺環境形態構成要素分析主題公園中視覺環境藝術的形態要素由空間要素、造型要素、色彩要素三部分構成。

        (一)空間要素

        公園景觀應通過良好空間造型要素,創造出獨特且層次豐富的視覺效果,以賦予景觀好的形象視覺特征[4]。園林景觀空間中層次感、序列組織感、造型、周圍環境、對人的視覺感知的塑造有著緊密關聯。空間要素則包含空間意象的營造、空間序列的規劃以及各功能空間的組織等方面[5]。“海絲藝術公園”整體景觀布局為“一脈、兩湖、四區、五灣、八景”。所謂“一脈’,即公園內一條聯系東西方向的生態景觀脈。“兩湖”為逐浪湖和海月湖。“四區”即東亞主題表現區、東南亞主題表現區、西亞主題表現區、南亞主題表現區。“五灣”,即沿環狀湖岸設置的景觀與休閑為一體的五個景觀水灣,分別是:月藍灣,觀瀾灣,追風灣,漁人灣和流霞灣。“八景”為月之島、燈之港、帆之濱、舵之向、思之源、風之子、浪之花、綠之林。“海絲藝術公園”的流線布局從整體上來說以環形動線為主,整個園區以大面積水為構圖中心,空間組合關系上以區域性軸線為主。軸線連接主入口、水鏡廣場和園區主要雕塑“帆影”,開放的廣場空間與主節點的標志性構筑物形成了獨特的視覺性景觀系統,全方位展現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歷史風貌。

        (二)造型要素

        主題公園視覺性環境造型要素要考慮整個公園主題文化精神,造型要素的呈現主要反映在建筑造型、雕塑小品造型上。通過對“海絲”文化的剖析,可以從中提取出視覺造型元素并應用于主題公園設計中,具體視覺造型元素可分為以下幾類:“船”“船帆”“水”“海上貿易交流場景”“異域建筑”“異域植物”“人物造型”“閩南傳統建筑”“閩南非物質文化”“海上絲綢之路”路線圖。各種視覺造型元素映射在不同的載體上呈現出不同的視覺觀感,而設計者應充分根據其本身特有的性質將兩者合理地結合運用在場地中。通過實地調研作者得出的“海絲”視覺造型元素在主題公園景觀設計中的具體表現手法,如表1。園區內雕塑群,采用敘事性的傳達方式,背景造型借鑒閩南當地及各個國家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物、建筑、船、船帆、人物、動物、植物等元素。以較為直觀的手法呈現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以及昔日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交往、文化繁榮的盛況。通過人物場景敘事造型的故事傳達,喚起公眾對“海絲”文化的記憶并產生共鳴。建筑造型上,將泉州獨特的傳統文化元素滲透進場地設計中,延用閩南傳統民居“紅磚白石雙撥器,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宮殿式”的建筑風格,大體量且具有當地閩南特色的廟堂建筑、“天圓地方”的建筑理念和磚砌工藝。建筑外形以古老建筑拆卸的瓦片堆砌出“海浪”“島嶼”等造型,在碧海藍天的映襯下展示了閩南民居的獨特韻味。

        (三)色彩要素

        在景觀設計要素中,色彩不僅對人的視覺會產生重要影響,且能夠讓人從心理上產生情感共鳴。主題公園中景觀的視覺色彩表達主要是由色彩載體來傳達美感的,根據載體的不同傳達出的色彩也有所不同。“海絲藝術公園”景觀色彩要素主要包括植物色彩、建筑色彩、雕塑小品色彩、水體色彩、道路鋪裝色彩。1.植物色彩植物是景觀場所視覺性營造的關鍵,“海絲藝術公園”在植物造景方面,圍繞中心湖打造濱湖景觀,結合其地域特征主要運用了群植的種植方式。主要以棕櫚科植物為主,且由于其地理位置所形成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綠化植物配置以常綠闊葉樹為主,配置木棉、廣玉蘭、臘梅、杜鵑等,不僅具有東南亞熱帶風光魅力,又突出“海絲”文化的地域特色和異域特色。2.建筑色彩由于閩南地處濱海,民居建筑大量使用紅磚紅瓦與石混砌、建筑色彩裝飾華麗,再加上當地人視紅色為喜慶的顏色,因此把紅磚作為建筑主材。把紅色作為標志性景觀色彩元素融入場地,視覺上呈現出強烈的地域美。被藤曼植物覆蓋的園林式建筑“綠房子”,借鑒中國傳統園林設計意向,垂直綠化設計手法,行走其中給人一種漫步迷宮深林的錯覺。綠色植物與周邊環境相融合,既滿足功能又統一形式,形成整體和諧的視覺性景觀。3.雕塑小品色彩園區內的雕塑小品為了呼應“海洋文化”主題,整體色彩基調以白色為主,搭配黑色進行故事場景塑造。雕塑的白色與水體、植物、紅色建筑建筑交相呼應,增加了視覺感官沖擊,形成鮮明對比的同時又切合閩南地域文化特點。4.道路鋪裝色彩在“海絲藝術公園”鋪裝設計中,集散性空間——水鏡廣場規模較大,根據廣場的景觀和空間活動特性,選取了海絲地圖為主的鋪裝形式,展現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經過的國家,增強其文化代入感。整體材質為花崗巖,選材則是依據耐久性、易于后期運營維護等原則,顏色為米灰色以典雅、樸素為主顯得空間更加穩重。其他功能性節點空間則跟隨場地的主色調白色,材質上小型廣場多采用花崗巖與卵石、透水鋪裝相結合;親水空間使用防腐木鋪裝,基調為紅色;兒童活動空間運用大面積亮色增強場地活力,材質上大面積選取塑膠平整鋪砌,提升安全性。

        四、城市主題公園景觀的視覺性分析及設計思考

        (一)“海絲藝術公園”主題表達充分但雕塑小品類型過于重復

        “海絲藝術公園”將當地文化與景觀環境相結合,視覺上加強了游客對“海絲文化”的了解,對場地本身進行視覺深化設計的同時,又展現閩南地域特色和“海絲”文化底蘊。從公園的整體性來看,場地運用了大量的“海絲藝術”和閩南當地的地方特色元素來展現場地性格,做到了主題性的統一。但是,從視覺性設計思考方面來看泉州”海絲藝術公園“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通過實地調研發現園區內景觀雕塑小品類型過多重復,一定程度上給游客帶來視覺審美疲勞,影響文化景觀視覺效果,帶給觀者較為單一的欣賞和體驗,缺乏長久吸引力。

        (二)“海絲藝術公園”注重文化內涵但功能節點單一

        公園以尊重原場地條件為前提,以大眾在游覽中與特定的地域文化環境所產生情感共鳴為設計重點,結合“海絲”設計背景文化內涵和傳播當地“海絲文化”發展的需求,通過不同國家地區文化呈現,烘托濃厚的主題文化氛圍來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價值的主題公園。但場地景觀功能分區節點單一,可提供給游客娛樂活動的選擇性較少,只單純的設置休息功能,缺少吸引游客的表演和參與的活動項目,應提高場地的利用率和使用功能。例如可以將現代科技與文化景觀設計結合,增設海上絲綢之路3D技術藝術品展廳,或露天劇院,手工藝制作坊等文化特色體驗項目,提升人與場所的互動性,創造多種體驗的空間環境,激發場所新活力。

        (三)“海絲藝術公園”設計表達獨特但導視系統較弱

        在植物配置設計上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地域特色進行植物種植選擇,滿足了基本的植物景觀效果;鋪裝的材質和樣式多變,貼合文化主題;景觀小品也融入了閩南、異域文化等;利用光元素等媒介手段都為主題公園視覺性景觀規劃設計起到了借鑒作用。就場地內的景觀環境視覺導視而言,應引起更廣泛的關注,景觀導視系統除了具有引導和傳遞信息的功能外,也是場地地域文化建設和視覺性營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景觀空間都應具有完善的景觀導向系統,適時適地的出現,輕松地為游客獲得明確的引導信息。調研發現,園區內導視系統較不完善,指向性不明確,設計形式單一、且導視不明顯、不能夠清楚地引導游客通往園區內的各個景觀節點。應從造型、色彩、圖案、材質等多個維度提升視覺導視與景觀視覺的感官沖擊,且不能僅停留在功能上,應滿足人心理需求的同時增強導視設計的情景感、功能感及故事化展現。

        結語

        第7篇:農耕文化景觀設計范文

        【關鍵詞】景觀規劃;鄉村旅游;問題分析

        1、鄉村旅游景觀規劃的內涵

        隨著我國聚居環境的擴展以及旅游業的加速騰飛,在大量的環境建設與旅游開發實踐中,景觀規劃與旅游規劃正在走向融合。大量理論與實踐表明,旅游與景觀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的,旅游規劃需要分析時空布局、生態環保、景點建設;景觀規劃同樣需要考慮經濟效益、游客使用、運營管理。鄉村旅游景觀規劃需要景觀規劃和旅游規劃設計的有機融合,是景觀學和旅游學兩大基礎學科在應用領域的交叉研究。

        1.1 景觀規劃

        “景觀規劃指在景觀地理環境的基礎上,以景觀生態系統特征和規律為指導,以人居環境建設為中心,對區域景觀、城市景觀、鄉村景觀、風景名勝區景觀等類型進行的景觀工程化過程。”基于景觀建筑學的學科背景,景觀規劃設計著力于環境空間的創造,擅長于物質環境、空間形態以及文化意境的調查分析、空間布局、意象創造。主要包括設計對象的視覺景觀形象、環境生態綠化和大眾行為心理等景觀規劃設計要素。

        1.2 鄉村旅游景觀規劃

        鄉村景觀往往是區域景觀結構中的一種主體景觀類型,具有特定的景觀特征、景觀內涵和景觀意象。鄉村景觀主要由鄉村田園景觀、鄉村聚落景觀、鄉村建筑景觀、鄉村農耕文化景觀和鄉村民俗文化景觀構成[2]。鄉村旅游規劃實際是對鄉村景觀所進行的時間和空間設計,著眼于鄉村旅游發展、人居環境改善,鄉村旅游景觀規劃是以游賞環境空間的創造為核心,以景區物質環境、空間形態以及文化意境的調查分析、空間布局、意象創造為重點,對鄉村旅游區進行的景觀工程化過程。

        1.3 鄉村旅游景觀的特點

        鄉村旅游景觀主要由自然環境、物質要素和非物質要素幾個部分組成。同度假旅游、會展旅游、體育旅游、科技旅游等其他類型的旅游設施景觀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點:①景觀的開闊性。可以給人廣袤之感;②風景的層次性。自然的山水給人天然的層次之感,再加上四季變化的美麗風景,令人流連忘返;③心理的安定性。人本身就有親近自然的欲望,鄉村的景觀令人有回歸之感;④人文歷史性。目前很多廟宇、古建筑等都在鄉村,所蘊含的深厚的人文歷史也是使人前來的原因之一。開發鄉村旅游,要堅持以鄉村為基礎,利用農業、農村資源,興辦休閑旅游事業,然后逐步過渡到旅、農、工、貿綜合發展,從而在鄉村這片廣闊的地域上尋找并創造出城市旅游點無法與之媲美的鄉村旅游景觀特色。

        2、鄉村旅游發展中景觀規劃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鄉村旅游起步較晚,目前尚處于從導入期向成長期過渡的階段。鄉村旅游的發展速度較快,各種農業觀光園、農家樂、采摘節等鄉村旅游形式也豐富多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總體來看,鄉村旅游還是一個新事物,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鄉村旅游缺乏科學合理的景觀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指導,景觀功能欠完善、形象品質不高、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等眾多制約鄉村旅游發展的問題非常嚴峻。

        2.1 景觀功能缺失

        隨著鄉村旅游的深入發展,游客對鄉村旅游景觀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鄉村旅游景點游憩功能比較單一;交通組織缺乏系統性;③動態、體驗性的參與項目缺乏;④對游客食、宿、購等方面的需求考慮不足。此外,由于鄉村旅游地處市郊或鄉村,各項旅游服務商品及市政配套設施不夠完善。

        2.2 景觀形象模糊

        感受鄉村獨有的閑趣、野趣。然而由于受到城市文明、工業文明的影響,存在著對鄉村特色形象不夠重視甚至無意識狀態。其一是經營農戶容易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常常把極具地方特色和自身特色的東西花大力氣改造成大眾化的東西。比如以經營園林花木為主的花農,放棄了自己的專長,把花木庭園改作露天飯堂或卡拉OK廳,追求急功近利。“你們城里有的東西我們樣樣不缺”常常成為他們驕傲的口頭禪,這是一種“圍城現象”。城市人希望在農村享受到原汁原味的農村本色生活內容,這與經營者的理解剛好錯位,勞神費力卻削弱了景區的特色和吸引力。其二是設計人員盲目將城市景觀形象移植到鄉村旅游區,用城市景觀設計的手法處理鄉村旅游區景觀資源,鄉村出現了寬闊筆直的大道,規整的布局,空曠的廣場,過多人工修飾的園林,不合時宜的歐化建筑等。

        2.3 景觀生態破壞嚴重

        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山體受損、樹木被砍、古屋被拆、湖塘被填、村道被堵、到處涂鴉的現象層出不窮,不少鄉村旅游地失去了寶貴的自然生態魅力。諸多不良因素及行為,如過度地宣傳與開發建設造成景觀的不和諧,游客的不文明行為造成視覺的污染,隨意地采石修路使得山體滑坡、水土流失等,均會影響和破壞鄉村原有的生態環境,導致水質污染、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平衡失調等,使得鄉村旅游地景觀質量下降,鄉村旅游地的市場吸引力也隨之減弱,其生態環境危機不容忽視。

        3、鄉村旅游發展中景觀規劃的幾點建議

        鄉村旅游應是和諧發展的結果,也是可持續科學發展的結果,且因有利于鄉村自身綜合發展才更具生命力。在協調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保護自然景觀與傳統文化遺跡,發展當地適宜又具地方特色的產業,建立科學進步的生活方式,在這種背景下發展鄉村旅游才具有吸引力。

        3.1 加強鄉村景觀規劃,科學設計本土景觀

        規劃是鄉村旅游發展的前提,科學有序的規劃能解決鄉村旅游開發中發展生產、擴大旅游規模和景觀保護開發等的矛盾。鄉村景觀規劃是圍繞著人與景觀共生發展的原理展開的,人類對自然改造的各種活動不能違背景觀生態特點,二者互利共生、和諧統一是景觀規劃設計的最終目標。因此,從尊重自然、人和地方精神角度出發,在鄉村旅游開發建設中應積極做好景觀規劃工作。同時,“鄉土情結”是鄉村旅游需求的根本動機,只有為游客提供本土的、原生態的鄉村景觀,才能長久地吸引游客。

        3.2 完善莊旅游接待服務場所

        ①游客接待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是一定規模、等級的鄉村旅游區應該具有的服務性建筑,它除了向初來乍到的游客展示旅游區概貌,還為游客提供休息、觀景、娛樂的場所,多位于景區入口。

        ②游客食宿服務場所。鄉村旅游區發展初期,很少設置獨立的游客食宿服務建筑和設施,游客的食宿大多在農家宅院中進行,是為玩農家樂的游客提供的附加服務。隨著鄉村旅游不斷發展,增加獨立的食宿服務,提升食宿服務的檔次和品味變得越來越有必要。止外,在一些發展較好的鄉村旅游區,也正在出餐飲一條街、茶館、酒肆、鄉村酒店這類建筑。從運作的情況看,設置這樣的服務場所和設施必須認真分析市場需求、開發的各方面條件,避免盲目開發。

        ③游客購物服務場所。旅游購物是旅游活活動的必然現象,大多數鄉村旅游區都存在不小游客購物需求。鄉村農產品、手工藝品以通讀鄉村的農副土特產品等,往往能激起游客的購買欲望。這樣的買賣對游客與村民雙方都是有益的,是雙贏的。

        3.3 鄉村景觀意象規劃

        鄉村景觀意象是人們對鄉村景觀的認知過程中的信仰、思想和感受等方面開成的一個具有個性華特征的景觀意境圖式。鄉村景觀意象具有以下牲上:①鄉村景觀意象的個性化;②鄉村景觀意象的地方性;③鄉村景觀意象的社會性。鄉村景觀意象是鄉村景觀建設的基礎上所滲透的景觀意象思想,它的形成離不開歷史過程的積累、硬環境以及文化軟環境的建設。

        3.4 建立完善交通系統

        鄉村旅游區的道路交通系統主要包括線狀的車行道路、步行道路、馬道、自行車道等和點狀的停車場地。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統一方面能今功能場地空間合理組織聯系起來,另一方面能為游客帶來交通體驗的樂趣和舒適性。

        4 結語: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國,鄉村不僅地域廣闊,而且人口眾多。目前,我國人口總數已13億之多。其中鄉村人口9億多。即使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鄉村仍是重要的人類集結地。廣大鄉村的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特別要注重鄉村旅游發展中的景觀規劃,促進鄉村旅游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

        第8篇:農耕文化景觀設計范文

        關鍵詞:煤礦鄉鎮;鐵路景觀;景觀再生;煤炭廢棄地;綠道

        中圖分類號: TU984.114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7.14.052

        自2012年以來,煤炭行業的相關產業,例如鋼鐵制造、電能、工業建材等供過于求,清潔能源的研發和我國頒布的《大氣污染治理計劃》要求降低對煤炭的使用,同時按照國家對煤炭能源消耗的規劃,到2020年,煤炭資源的消耗比例將由2013年的66%下降至62%以下。綜合以上因素,致使近年來,煤炭行業產能過剩、價格持續下跌、市場需求萎靡,行業虧損面不斷擴大,并導致許多鄉鎮的中小型煤礦逐漸關閉和煤炭運輸鐵路的閑置。

        城市綠道建設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號召下發展迅速,目前綠道規劃主要關注兩個方面。一是濱河線周圍敏感區域;二是廢棄的鐵路線,其連接著大多數人的居住空間[1]。我國鄉鎮的新農村建設,雖然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但是仍然有許多偏遠鄉鎮的基礎設施并未得到普及,且種類單一,多為一些健身設備,缺乏變化和趣味性,而且以往人們主要是關注城市中廢棄鐵路,而缺乏對鄉鎮廢棄鐵路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是以煤礦鄉鎮型廢棄鐵路為主要研究對象,對煤礦鄉鎮型廢棄鐵路的景觀再生設計方法進行探索。

        1廢棄鐵路景觀再生設計的主要問題

        1.1喪失廢棄鐵路的荒野氣息

        廢棄鐵路因為長時間被廢棄,因此在鐵路線上和周邊都長滿了野草,顯得十分荒涼,但是這不乏是在今后景觀改造中可以被很好利用的景觀元素。可是在現實的許多案例中卻往往利用現代的景觀造園手法,將其改造成沒有什么特性的城市公共空間景觀,雖然取得一定的景觀視覺效果,但卻喪失了場地特有特色。例如美國的高線公園就很好的利用其場地中原生長的植物,遺棄的枕木,來營造一種獨特的荒野之美,又展現了過去工業的歷史氣息。

        1.2過度的重建,破壞了工業景觀

        城市廢棄鐵路不單只是一條線狀的三維空間,其的獨特性還在于過去的工業歷史和生活及工作在其周邊的人們對它的記憶,而那些銹跡斑駁的機械、鐵軌等設備正是見證了這個時代和過去人們生產及生活方式轉變的證物。但是部分案例過度重建和開發,破壞了廢棄鐵路原有的工業景觀,沒有很好地保留那些有著歲月痕跡的證物。

        1.3缺乏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

        由于廢棄鐵路連接著大多數人們居住的社區和村落,其也擁有著不同的文化特色,以往廢棄鐵路的景觀再生設計過多強調廢棄工業遺址的保留和再利用,而忽視了與沿線社區與村落地域文化的結合,雖然通過景觀改造使得廢棄鐵路再次“重生”,但卻沒有讓其很好其融入于當地的人文環境中,沒有起到一種文化承載的紐帶作用。

        1.4忽視鄉鎮廢棄鐵路的景觀改造

        在我國因為一些鄉鎮存在礦產資源,為運輸開采出來的礦產資源而修建了鐵路,這些鐵路在隨著資源的枯竭及產能過剩而逐漸廢棄,沒有再利用。在以往的廢棄鐵路設計中,都是針對城市的廢棄鐵路,而沒有研究在鄉鎮經濟相對較為落后的地區的廢棄鐵路。隨著我國城鎮化的推進建設,將這些廢棄鐵路改造成為連接沿線村落,鎮集,休閑安全的綠道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煤礦鄉鎮廢棄鐵路的景觀特征

        2.1鐵路特征

        遺留的鐵路軌道、火車頭、運煤車廂與軌道兩側的電線桿等,以及煤炭運輸鐵路周邊遺留的小型煤炭加工廠和其附帶的煤炭廢棄地。

        2.2空間特征

        線性的鐵路空間,通過鐵軌、軌枕、道砟、構筑物和鐵道兩旁植物等能夠形成良好的視線導向和空間透視感。輻射性的鐵路空間為開放性的空間,存在多條軌道,相對線性空間更加的復雜,處理方式也相比于線性的鐵路空間更多。

        2.3環境特征

        植物生態群落單一,其中大部分植物為生命力極強的野草,也存在部分途經村落鎮集的地段,由于人們長期的踐踏與清理而寸草不生。煤礦鄉鎮擁有山川河流,植被資源十分豐富,具備良好的自然景觀基礎。

        2.4地域文化特征

        廢棄鐵路途徑的鄉鎮村落擁有獨特地域文化,如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和農業文化。民俗文化,如中秋燒瓦塔、清明節吃青團等;建筑文化元素,如村落古建形態與材質以及其上的木雕、花雕和壁畫等;農業文化元素,如種植的油菜花、水車、石磨等。

        3煤礦鄉鎮型廢棄鐵路景觀再生設計方法研究

        3.1場地歷史風貌的展示

        歷史風貌的展示,不僅是工業形態、工藝、技術的展示,而且是在時間、歷史文化的積淀下,通過一定的景觀藝術處理手法所表現出廢棄鐵路的歷史文化和滄桑、荒蕪之美。

        廢棄鐵路遺留工業元素的展示是指展示煤炭鄉鎮廢棄鐵路特殊的工業元素,并且盡可能的保持這些工業元素的原樣或者通過適當的藝術處理,例如火車頭、車廂、鐵路軌道、電線桿、鐵路周邊煤炭加工設備、煤炭貨運裝卸建筑等,能夠向人們展示以往的工業工藝、技術、生產流程和結構構造,同時幫助人們理解鐵路建設、相關機械設備操作的技術等。例如被保留下來的煤炭運輸機車頭,可結合煤炭裝運車廂、鐵路軌道,作為廢棄鐵路的核心景觀展示于鄉鎮核心區段,重溫過去的歷史風貌,回憶著往昔的呼嘯笛鳴(如圖1、圖2)。

        煤炭鄉鎮廢棄鐵路場地因常年廢棄,無人問津,場地建筑坍塌、C械腐蝕的工業廢墟,野草蔓生,一派荒蕪的景象,展示場地的一種歷史風貌。鐵路軌道上長出當地的野花,漸疏漸密的生長于枕木之間,鐵道兩旁;鐵路軌道上匍匐的藤蔓,密布在銹跡斑駁的軌道上,若即若離,似鏤空的綠衣裹在鐵道的身上;縱深的蘆葦,秋后的蘆花與靜靜平躺的鐵路朝夕相處;歲月風雨蠶食著墻體上過去醒目的生產標語、安全提示。廢棄鐵路通過這些鄉間野草花卉的裝飾,營造出凄涼荒蕪之美(如圖3)。

        煤礦廢棄鐵路的工業歷史文化元素,如煤炭開采礦工推動運煤列車廂、礦工卸煤、維修鐵路等生產場景,并且通過與之相關的景觀雕塑或小品重現場地的歷史風貌。例如在唐山開灤國家礦山公園中,就將遺留的拉煤小火車保留下來,在巷道里作為裝置藝術品,并用鐵路遺留的各種零部件組合成了一個礦工形象的雕塑,展示了以往人們工作的情況,這樣的景觀小品極大地增加了場地的趣味性[2]。四川嘉陽國家礦上公園中以煤礦礦井升降平臺和礦帽為原型,在礦山公園入口廣場上修筑了兩者相結合的景觀構架,以此體現礦山公園過去的歷史風貌(如圖4)。

        3.2鐵路線性空間的更變

        鐵路軌道的線狀特性和平坦的路基是軌道形成強烈空間透視感的基礎。由于整條鐵路軌道基本以直線型或者曲線型的線性空間透視特征為主,缺乏相應的變化,因此在鐵路景觀空間塑造過程中,可通過增強鐵路軌道現有的線性空間透視,或者突破常態改變鐵路的線性空間特征改變現有的空間格局,從而達到豐富鐵路軌道的景觀空間。

        3.2.1 通過塑造半開放空間增強和豐富鐵路軌道的空間透視感 可在鐵路軌道旁種植鄉土、景觀效果優良的綠蔭行道樹或者鄉鎮高稈農作物等,塑造鐵路軌道的半開放空間。行道樹的選擇應以樹干較直,如銀杏、香樟、毛竹等。或者枝葉較為密實的植物,如橘樹、梨樹、桃樹、金銀木、紅楓等。高稈農作物,如玉米、甘蔗、高粱等。亦可利用煤炭運輸鐵路旁的電線桿,將其改造成景觀花架,藤蔓植物通過電線桿攀援到花架上,形成綠蔭廊道,從而在頂部與鐵路軌道形成半開放的空間。藤蔓植物可以是常見的景觀藤本植物,如紫藤、凌霄、三角梅、珊瑚藤等,也可以是鄉鎮當地山野常見的藤本植物或者是廢棄鐵道上生長的藤本植物,如南方鄉鎮村落較為常見的野生藤本植物野葛、牽牛花、金銀花等。還可以是常見農村藤本農作物,如絲瓜、南瓜、豆角等。蔓生翠綠的藤蔓不僅增強了鐵路軌道的空間透視感,在開花結果之際,色彩斑斕的花卉,形狀百態的瓜果,也增加鐵路軌道的趣味(如圖5)。

        3.2.2 通過塑造封閉空間增強和豐富鐵路軌道的空間透視感 利用綠色植物構成的拱形結構,將鐵路包裹,形成的綠蔭隧道,這種拱形結構可通過景觀構架,讓藤蔓植物攀援在支架上形成,也可以是通過植物枝條的修整形成的封閉圍合空間。例如,日本浪漫的紫藤花隧道,紫色、白色等各種花朵相間盛放,隨心所欲地灑落點綴于棚頂,使紫藤花隧道顯得格外美麗與神秘,正是因為它的浪漫美麗似童話般的世界,為愛麗絲夢游仙境創造了如夢如幻的視覺畫面。烏克蘭愛的隧道和南京江寧愛情隧道,這兩條植物隧道的形成都是鐵路軌道被繁茂的樹枝綠葉所籠罩,形成景色奇異浪漫、引人入勝的綠色隧道。春秋季節,樹葉茂盛,生機勃勃,滿眼皆綠,綠得讓人窒息;夏日酷暑,濃蔭遮蓋,清涼氣爽,涼得透徹沁心;寒冬臘月,溫煦和麗,銀裝素裹,素得冰清純美(如圖6)。

        3.2.3 改變平坦的地形 鐵路軌道平坦的地面基礎給人印象最為深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普遍意識到的現象。正是因為人們習以為常的現象,在沖破固定思想的情況下,必會取得耳目一新的景觀效果。將平坦的鐵路軌道,通過地形結構的塑造,改造為此起彼伏的波浪狀地形,或者擁有微地形的鐵路軌道,鐵路軌道也隨坡道相應變化,并且與平坦地面的軌道銜接為統一的整體,以此打破鐵路軌道平坦界面的思緒概念。坡道的頂部空間可以根據場地周邊環境的需求,改造為綠地或者設計成供兒童游樂的滑梯。坡道的下部空間可以向人們展示礦工進行煤礦開采的工作情形景觀小品,或者具有教育意義和歷史文化意義的煤炭相關景觀元素(如圖7)。

        3.2.4 阻擋線性空間的視線 將鐵路游步道與鐵路軌道交叉鋪設,并且通過植物或者地形來填充游步道與鐵路軌道的交叉空間,以此阻擾觀賞視線,而非一覽無余的看見前方境地,最終將鐵路的線性空間轉移到游步道上,以蜿蜒曲折的游步道行走空間取代鐵路的直線性空間或者曲線型空間(如圖8)。

        3.3鄉鎮村落文化元素的結合

        煤礦鄉鎮型廢棄鐵路所處的地域環境是在鄉鎮村落地域,為了營造符合當地的廢棄鐵路景觀,可將鄉鎮村落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農業文化與廢棄鐵路相結合,從鄉鎮村落文化中提煉出景觀元素,并與煤炭廢棄鐵路材料結合,融入于廢棄鐵路景觀中,不僅使得鄉村文化得到升華與延續,也充分利用了鐵路廢料,提升、豐富了鐵路景觀的文化內涵,為當地村落居民營造一處充滿鄉土氣息的休憩娛樂的景觀空間環境,促進村落之間的人際關系。

        3.3.1 民俗文化元素 民俗文化,是產生并傳承于民間,世代相襲的文化,是在普通百姓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質的、精神的文化現象[3],體現出這一地區長期以來所形成的共同心理、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等方面的特點,既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又是地域文化的象征,極富獨特精神價值[4]。例如,可以將煤礦廢棄鐵路一側的電線桿作為燈柱配上大紅燈籠,改造成廢棄鐵路上的景觀燈。如此,在田野鄉間安靜的夜晚,漫步于鐵道上,紅彤彤的燈籠在夜晚照亮前行的道路,別有一番趣味;挑選廢棄的塊狀煤矸石,以瓦塔為原型,壘成小型塔狀做成的景觀小品;將廢棄鐵路軌道旁積墊煤炭層和固體垃圾收集起來,用于微地形的塑造,如像青團般橢圓狀的微地形,在其表面附上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土壤厚度,并種植當地的鄉野植物如艾青、粽葉、艾草等來營造景觀;通過利用回收的廢棄鐵片制作圖案,并且能夠反應當地村落文化,貼于景墻,或景觀燈、座椅等室外景觀家具上,以體現剪紙的文化元素(如圖9、圖10)。

        3.3.2 建筑文化元素 傳統建筑文化作為一個地域、一個時代的風俗、時尚及技術條件,其在大量民居及相關建筑上的綜合反映,往往被看作是某種建筑風格,而建筑風格有著兩層含義,即建筑形式和建筑性格。建筑形式V諸于外在的形象,并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而建筑性格,取決于一個地方所特有的環境特征、文化基因以及價值取向[5],因此也造就了我國鄉村傳統民居建筑風格的多姿多彩。我國傳統村落民居建筑所采用的材料大多數為磚、土、竹、木材、石材等,形成以磚木結構、土木結構、石木結構、竹結構、木結構為主的建筑結構形式,如北京的“四合院”、陜西的“窯洞”、云南的“一顆印”、廣西的“欄式”等傳統民居古建筑。

        煤礦鄉鎮廢棄鐵路景觀再生設計可從鄉鎮村落豐富的建筑形態、建筑裝飾和建筑材料中提煉出景觀元素,融入廢棄鐵路的景觀設計中去。建筑形態較為優美的古建民屋,可對建筑形態進行簡化和演變,用于廢棄鐵路上景觀構筑物的創作,如景觀廊架、導視牌、景墻、休憩亭等。建筑裝飾,如古建筑上的石雕、木雕、花窗等,可加以模擬、創新作為煤炭廢棄鐵路上景觀構筑物的裝飾品,景觀小品,豐富煤炭廢棄鐵路的景觀效果。鄉鎮村落古建的建筑材料,如青磚、灰瓦、木板、竹篾、石塊等可作為建設材料用于鐵路步道的地面鋪裝、景觀休憩亭、景墻和室外景觀家具的建設中去(如圖11、圖12)。

        3.3.3 農業文化元素 農業文化的實體內容十分豐富,既包括農作物品種、農業生產工具,也包括農業文學藝術作品、農業自然生態景觀等一切與農業生產相關的物質實體文化[6]。煤礦鄉鎮廢棄鐵路景觀的營造離不開農業文化元素,廢棄鐵路景觀與鄉鎮村落景觀的融合需要通過農業文化景觀元素的傳遞與承接,農業文化元素的利用不僅能達到景觀效果,還能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本文所指的農業文化元素主要以農業作物和傳統的農耕生產工具為主。在廢棄鐵路軌道兩側種植農業作物,需ν寥瀾行改良,達到農業作物正常生長所需的條件。農業作物的種植,應以當地較為常見的作物為主,選擇景觀形態觀賞性強并且根據作物生長特性,營造季節性的花道景觀,以便在不同的季節,漫步于鐵路綠道上都能欣賞到不同的農業景觀。傳統的農業生產工具,自身便富有時代的印記,散發著悠久的農耕氣息。

        農業作物如白菜、蘿卜、大蒜、包菜等低矮的農作物,可作為廢棄鐵路軌道兩側空地的地被綠化植物。玉米、高粱等高稈農作物可用于廢棄鐵路半封閉空間的營造。藤本植物蔬菜如絲瓜、小南瓜等可順著從電線桿牽引的鋼絲攀爬于景觀廊架上,每當枝繁葉茂、花果盛開之際,鮮艷的花朵將景觀廊架裝飾成花海隧道,茂密的枝葉只允許少許光芒透過綠葉縫隙,散落于步道上,肥碩的瓜果,下垂于枝葉下,迎風清擺,宛若燈籠。觀花作物油菜花,九月播種,次年三月盛開,繁盛的油菜花將廢棄鐵路隱于其中,人們可行走于鐵路步道上欣賞著眼前的美景,嗅著清香的菜花。果樹類農作物如梨樹、桃樹、橘樹等鄉間較為常見的農業果樹可種于鐵路步道兩側,經過一定年限生長為枝葉相互交錯的林蔭樹木。在春季形成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優美意境,散落在步道兩側的花瓣像兩條花色地毯;在夏季,茂密的枝葉為鐵路步道留下一片片陰涼;在秋季,碩果磊磊,豐收之際;在冬季,瑞雪飄落枝條,銀裝素裹(如圖13、圖14)。

        傳統農業生產工具,如石磨盤、水車、犁等,因其獨特的材質,結構與形式及所蘊含的舊農業耕作時代的歷史氣息,可使其作為步道上的景觀小品,陳設于鐵路周邊的菜地、溪流、田野上,增加廢棄鐵路景觀的鄉野氣息。

        4 結語

        煤礦鄉鎮廢棄鐵路的景觀再生設計,不單是充分保留和利用煤炭運輸廢棄鐵路的工業遺址,而且需要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才能夠營造一道充滿鄉土氣息,景觀獨特的煤炭廢棄鐵路景觀。在滿足人的需求和生態的需求基礎上,再生一條集綠色生態、青山綠水、鄉村田野、工業遺址景觀為一體的綠色通道,使人們能夠在艷春聞得見花香,仲夏聽得見蛙鳴,深秋望得見層林,寒冬看得見凈雪。

        參考文獻

        [1]付軍,桑麗紅.國外綠脈思想在我國綠地系統規劃中的應用意義[J].北京園林,2006(04):12.

        [2]李昱敏.鐵路廢棄地的景觀更新設計對策[D].北京林業大學,2015,(20).

        [3]蔡志榮.民俗文化的當代價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01):208-211+188.

        [4]單霽翔.民俗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民俗博物館建設[J].民俗研究,2013,(04):80-88.

        [5]楊大禹.傳統民居及其建筑文化基因的傳承[J].南方建筑,2011,(06):7-11.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青青国产视频久久 | 一级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 |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 五月天在线播放综合网 |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