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網絡輿情傳播方式范文

        網絡輿情傳播方式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輿情傳播方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網絡輿情傳播方式

        第1篇:網絡輿情傳播方式范文

        【關鍵詞】網絡輿情;“易班”平臺;引導機制

        網絡輿情是社會輿情在網絡空間的映射,是社會輿情的直接反映。通過網絡傳播的信息包含了網民對當前社會各種現象以及諸多熱點問題的立場和觀點,已成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相關重要領域的社會輿情晴雨表。但網絡是把雙刃劍,一些不良信息比如網絡謠言、虛假信息、惡意誹謗等也充斥其中。而且,國外敵對勢力借助其技術優勢時刻都在進行輿論滲透。網絡輿情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對網絡傳播的熱點問題及時予以收集、分析、整理、,如何引導大學生對網絡熱點問題理性看待,增強大學生網絡輿情思想引導工作的前置性和主動性等,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問題。

        一、信息時代網絡輿情的特點

        網絡輿情的特點與網絡傳播方式的特征息息相關。信息時代網絡傳播方式的特征主要是:第一,傳播主體的多樣性。傳播不再是機構、媒體單位的事情,每一位民眾都可以參與其中,誰都可能是記者、編輯。第二,傳播渠道的多樣性。比如電腦、手機等都可以進行大眾信息。第三,傳播形式的交互性,信息傳播者和接受者可以相互激蕩、及時交流。第四,傳播內容的準確性和全面性難以考量。甚至有統計顯示,在新媒體的傳播過程中,負面信息傳播面積是正面信息的四倍。①基于網絡信息傳播的這些特征,網絡輿情的主要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自由性與可控性

        全媒體時代中個體間可以通過即時通訊工具溝通,同樣也可以在BBS、Blog和微博上自由發表言論和表達輿情。人們還可以在網絡上建立自己的網站,成本低廉,程序簡便。網絡在提供給人們前所未有的自由的同時,也隱蔽著細膩的政治和經濟的控制,它不是獨立于社會之外沒有管理者的絕對自由空間,網絡也要遵循“游戲規則”。因此,網絡的傳播自由也是有限的,它是和控制是相伴而生的,尤其是對于各種有害的網絡噪音而言,這種控制就顯得更加重要。

        (二)互動性和即時性

        從網絡媒體區別于傳統媒體的主要傳播特性來看,網絡輿情傳播具有互動性和即時性。網絡是一種雙向的交互式的信息傳播通道。網絡輿情的交互性主要體現在網民與政府、與網絡媒體的互動以及網民間的互動。另外,時間因素也是影響輿情價值的重要因素。在網絡環境下,輿情的傳播和表達具有了較高的時效性。通過網絡媒體迅捷的報道,網民在獲知新聞事件的第一時間內就可以在網上發表言論。

        (三)豐富性與多元性

        從網絡輿情表達的內容來看,它具有豐富性與多元性。豐富性是指網絡輿情信息所涉及的社會問題和事件包羅萬象。民眾同時對共同的社會問題發表意見,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呈現出輻射形態。這種多元性和分散性可以看作是公眾對一個問題持有的看法和態度的不同。此外,多元性還特指網絡輿情表達中所體現的意識形態的多元性。互聯網打破了地域阻隔,使得體現不同意識形態的網絡言論隨處可見。

        (四)情緒化與非理性

        目前我國正處在轉型期,社會運行機制的轉變、社會組織結構的變化、利益群體的調整,都直接影響到每一個社會成員切身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地位,使得一些人的心理結構失衡,緊張、焦慮、困惑、不滿等社會情緒浮動,浮躁心理流行。但是,公眾對現實的種種不滿往往缺乏適當的排解渠道,而網絡為民眾宣泄情緒提供了最佳的渠道,各種情緒、態度和意見基本是以原生態形式得到展現。

        (五)偏差性

        網民個體所受到的現實壓力會直接影響到其在網上的意見表達。由于受各種因素影響,一些網上發言缺乏理性,比較感性化和情緒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聯網作為發泄情緒的場所,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對社會問題片面認識等等,都會利用網絡得以宣泄。同時,很多時候網民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因此,網絡輿情是個人情緒與群體情緒相互作用的一個結果。有時它是真實意見的反映,有時也會與人們原有的意見產生一定程度的偏離。

        (六)個性化與群體極化性

        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匿名狀態下容易擺脫角色關系的束縛,容易個性化。②在網絡和新的傳播技術的領域里,志同道合的團體會彼此進行溝通討論,到最后他們的想法和原先一樣,只是形式上變得更極端了。實踐證明,網民中的“群體極化”傾向更加突出。網絡輿情表達的個性化和群體極化特點并不矛盾,個性化特點在Blog上體現得更加明顯,而群體極化在BBS、微博上可能會更加突出。

        二、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的認知特點

        (一)認知途徑的網絡依賴性

        校園BBS、微博等網絡平臺給當代大學生所提供的幾乎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網絡甚至成為他們“身體的一部分”。在上海部分高校調查顯示,約80%的大學生每天的上網時間在1小時以上。③通過調查發現,大學生了解國內外形勢的途徑,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網絡(占87.3%),報紙(占65.8%),電視(占65.1%)。可見,網絡已成為大學生獲取國內外形勢的主要途徑。大學生對國內外形勢關注的方式,34.5%的學生會選擇網上跟帖。④并且經調查發現,會在第一時間將自己認為有意思的信息進行轉發的大學生的比例在70%左右。⑤可見,無論是從網絡上閱讀信息還是以手機媒介等群發方式轉發信息,大學生認知途徑的新媒體依賴性傾向較為明顯。

        (二)網絡認知內容的廣泛性

        現今的大學生生活在全媒體的信息社會中,他們通過網絡、手機等傳播媒介,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將自身的學習與發展同社會的變化與發展相聯系,從自身已有的知識背景和價值觀認知社會中的種種現象和問題。如在政治發展面臨的問題中,大學生最關心分別是:反腐倡廉占90.5%,基層民主問題占64.7%,行政機構改革占49.6%。⑥ 84%的大學生最關心的經濟問題是就業問題;80.2%的大學生當前最關心的民生問題是就業問題。⑦此外,物價波動、居民收入增長、醫療保障體系建立、高房價等由媒體集中傳播報道的問題都是大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

        (三)認知系統的穩定性與波動性

        從大學生自身的特點來看,大學生在生理、心理和思想等方面已基本成熟,他們已經形成自己獨立的認知系統。我國經濟建設和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偉大成就使大學生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加深,對黨的信任增強,對社會現象和問題形成了比較穩定的認知。

        (四)認知價值觀的一致性與模糊性

        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在主導價值觀的教育和傳播下,大學生的認知價值觀在總體上與主導價值觀是一致的。他們有強烈的愛國心和社會責任感,能夠認同我國的主導價值體系。但是,大學生作為社會中有著特殊利益和需要的群體,他們多從現實生活、從自己實際感受到的利益中去認識、理解、分析社會問題,極易就事論事,而對政治理論學習表現得相對冷漠。盡管他們的主導價值觀認知是基本正確的,但是尚處在膚淺層面。

        三、網絡輿情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評估

        對網絡輿情傳播的熱點問題多數學生可以較理性地分析和看待

        本文作者通過不同時間段與不同大學生對象的訪談和座談發現,對于由網絡媒體頻繁傳播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熱點問題,大多數的學生都具有良好的心態和客觀的看法,并不是一味地抱怨或者偏激地去看待,既能看到事物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又可以理性對待發展中不足和挫折,不會就事論事,而是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產生的負面影響,然后再根據自己的看法提出意見和建議,能把國家的穩定與和諧放在第一位。可見多數大學生心智是基本成熟的,學會了較為理性地看待和思考問題。

        四、“易班”網絡輿情引導機制構建的意義與可行性

        易班是提供教育教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的綜合性互動社區。網站融合了論壇、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的Web2.0應用,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已經成為全國教育系統的知名文化品牌。經過多年的發展,“易班”在上海各個高校的運行已經比較成熟,在當今全媒體時代,構建“易班”網絡輿情引導機制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意義。

        (一)“易班”網絡輿情引導機制構建的意義

        第一,開辟大學生網絡信息認知的新平臺

        網絡平臺給當代大學生所提供的幾乎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上網成為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類型繁多的虛擬互聯網世界中,惡意的信息也可以通過BBS、博客、微博、論壇、電子郵件、手機等網絡媒介,在不表明身份的情況下傳播。甚至有統計顯示,在媒體的傳播過程中,負面信息傳播面積是正面信息的四倍。⑧大學生面對急速膨脹的非理性信息,網絡輿情一時失控就可能引發一系列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甚至引發。因此,信息時代打造高校自己的網絡信息認知平臺,及時和分析網絡熱點問題,對學生予以及時疏解和引導意義重大。

        第二,創造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領域

        互聯網的發展使高校德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德育的主客體關系、信息渠道和載體介質都發生了變化。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是網絡群體中最為活躍的部分,對互聯網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研究,就成為新時代的重要課題。針對這一新情況,上海市2009年開始在部分高校試點易班建設,通過這一平臺,大學生可以了解當下發生的熱點新聞,跟老師、同學進行互動交流。易班在教育方法上從灌輸、服從變為選擇、引導,不斷提高大學生自覺能動性。

        第三,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動性和前置性

        要改變信息時代網絡環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易陷入被動的局面,及時發現大學生高度關注的網絡熱點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必須首先置身于信息社會的前沿,始終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及時預見新事物的產生、發展,分析其利弊得失,盡量做到防范于未然。因此,打造“易班”網絡輿情引導機制,以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為骨干,建立一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組織,時刻關注國際、國內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發生的,可能對大學生思想產生沖擊、影響的熱點事件,通過收集整理和全面分析事件的原因、過程、性質和影響,提前把握事件的發展趨勢,對學生可能產生的思想困惑及時解答和疏導,可以大大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動性和前置性。

        第四,培養大學生媒體理性

        當前是一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媒體資源豐富的時代。各種媒體,如QQ、微博、微信、飛信、SNS等大眾傳媒方式,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甚至是語言習慣。然而,新媒體也如同一把雙刃劍,無時無刻不在傳播者良莠不齊的信息,在方便大學生學習生活和獲取信息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帶來諸多的負面影響。這對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在形成中的青年學子來說,是新媒體時代的新挑戰。“易班”平臺的網絡輿情引導機制,通過對網絡熱點問題的理性分析,逐步引導大學生學會用理性的態度看待網絡熱點問題,幫助學生抵制片面信息的不良思想影響,培養大學生對網絡熱點問題的媒體理性。

        (二)“易班”網絡輿情引導機制構建的可行性

        1.“易班”網絡平臺已經建立

        “易班”(E-CLASS)是上海市高校應對新媒體時代的要求和創新教育方式的積極實踐。“易班”自2007年8月誕生,2009年正式在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東華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四所高校進行第一批試點。2010年5月,“易班”在復旦大學、建橋學院、杉達學院進行第二批試點,2010年11月在21所高校進行第三批試點,2011年11月在44所高校試點,2012年9月“易班”在上海公辦、民辦高校全覆蓋以及成都的西華大學。“易班”經過了在上海多所高校幾年的試點和發展,從技術和操作層面來看,易班網絡平臺的運作已經比較成熟了。可以說,構建“易班”網絡輿情引導機制的網絡平臺基礎已經建立。

        2.“易班”網絡平臺豐富的功能

        易班的主要功能結構有主頁面結構,網站層次結構,班級主頁結構,個人主頁結構。每個結構都有其相對應的主要模塊和功能。易班最為主要的功能就是班級功能,他能讓每個進入易班的同學找到自己相對應的班級,并幫助輔導員管理整個班級。班級的主要功能有:話題――能讓每個加入班級的同學和輔導員(管理員)在這個版塊中事物通知、班級決策等。相冊――易班的相冊是永久無限的。每個加入班級的同學都能在相冊中上傳圖片與大家分享。網盤――易班的網盤也是永久無限的。易班還有個能突顯網友活躍度的榜單――社區榜單,能讓網友及時了解網站其他用戶的相關信息等等。這些豐富的功能能讓每個來易班的網友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

        3.“易班”網絡平臺的師生共建性

        “易班”從試點起至今,在上海的公辦、民辦高校已經實現了全覆蓋。從師生對易班的運用和掌握方面來看,各高校都非常重視對易班的推廣和使用。在易班這個網絡平臺上,學生注冊率高,有很多班級的注冊率都達到了100%。學生參與易班網絡平臺的范圍廣,從獲取信息到帖子、跟帖、發起投票、上傳共享學習資料等等,基本上可以實現大學生活方方面面的全覆蓋。從學校管理角度看,易班目前是學校層面對學生事務信息的平臺,是校園中與大學生聯系最為緊密的網絡教育平臺。很多高校在大學生的日常事務管理和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已經實現了信息全部上“易班”的管理和工作方式,“易班”網絡平臺已經成為高校師生共同交流和使用的校內唯一網絡平臺。

        五、“易班”平臺網絡輿情引導機制構建的模式探索

        依托于已經形成并運行多年的“易班”系統和高校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工作者,本文擬從以下幾個層次探索構建“易班”網絡輿情引導機制的實施模式:

        1.“易班”網絡輿情引導組織的建立:要開展好大學生網絡輿情研判工作,就要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體制。構建網絡輿情研判運轉系統,首先要建立由高校主管部門領導、學工部、宣傳部、團委、思政輔導員、兩課教師等多方聯動的輿情引導組織,制定規章制度,明確崗位職責。

        2.“易班”網絡輿情信息采集:高校的網絡輿情信息主要來自兩部分,一是內部獨立的校園網絡,二是外部開放的互聯網絡。隨著高校校園信息化建設的深入發展,校園網中網站、論壇、博客等平臺上信息資源的數量呈指數級增長,互聯網上的信息更是十分巨大。建立良好的網絡輿情采集措施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工檢索,更需要購置專業性信息采集軟件。在人工檢索方面,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讓廣大教師和高校輔導員有意愿關注相關信息,并將采集到的信息傳遞到輿情處理板塊。在利用專業軟件檢索方面,可以根據需要對軟件進行定制,在海量的信息中篩選出有用信息。

        3.“易班”網絡輿情信息預處理:網絡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突破了傳統媒體的界限,其傳播速度快以及傳播效果具有煽動性的特征,使得輿情的把握比較困難。因此要進行網絡輿情的預處理,把握其中的規律性的東西,初步研究、分析輿情可能在大學生群體中可能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的意見,在有限的時間內,提供初步的輿情應對、引導措施。

        4.“易班”網絡輿情信息:“易班”作為上海市大學生在線服務網站,為輿情引導提供了網絡平臺。將經過采集并預處理的輿情信息在通過“易班”網頁面向大學生群體,使大學生能夠自己在其他網頁看到的信息等都能夠在“易班”的信息中找到更為詳細的信息內容,“易班”信息界面將會成為大學生更為關注的信息源。這方面的工作的標準主要體現在信息的及時性和全面性方面。

        5.“易班”網絡輿情分析引導:基于“易班”交流的互動性,在“易班”信息后,網絡輿情引導組織要緊密跟蹤學生的反饋信息。利用“易班”平臺,正面宣傳,口徑一致,引導輿情向好的方向轉化。要及時發現和控制學生群體中的苗頭性、傾向性意見,通過網絡輿情研判分析工作,使研判成果轉化為思政教育的課題和決策思想的參考。要謹慎采取傳統運用行政手段對信息“捂”“、堵”封鎖的策略,人為地限制和封鎖信息,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造成謠言滿天飛,從而引發師生更深層次的思想波動,失去對學校的信任,給學校的處置工作帶來更大的不便。

        6.“易班”網絡輿情分析報告:根據個案的特點和個案處置中的具體過程以及方式、方法的應用,結合個案中大學生的意見,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形成輿情分析報告,總結經驗、教訓和改進方向,并公布在“易班”平臺上共享,為相關研究提供資料,為相似個案提供處理思路。

        注釋:

        ①孟波:《新媒體的十大特征》,來源于鳳凰網:http://new /gundong/detail_ 2011_ 07/27/7980005_ 0.shtm l

        ②劉毅:《略論網絡輿情的概念、特點、表達與傳播》,載《理論界》,2007年第1期。

        ③數據來源于華東政法大學“互聯網環境下的當代大學生“調查問卷。

        ④王永智:《大學生形勢與政策的認知特點與教育對策》,載《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年第6期。

        ⑤數據來源于華東政法大學“互聯網環境下的當代大學生“調查問卷。

        ⑥數據來源于華東政法大學“互聯網環境下的當代大學生“調查問卷。

        第2篇:網絡輿情傳播方式范文

        關鍵詞:高校;互聯網;輿情;監控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6)16-0086-03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在全球范圍的飛速發展,網絡媒體已經成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互聯網發展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0.3%。網民的上網設備正在向智能終端集中,智能終端成為拉動網民規模增長的主要因素。在眾多網民中,高校學生由于數量較大、知識豐富、思維活躍,成為所占網民比例非常大、影響也極為廣泛的一個群體。隨著高校信息化建設的不斷加速,網絡已經滲透到高校各個角落,在高校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從互聯網時代興起的留言跟帖、BBS論壇、博客,到后來興起的QQ群、微博,再到最近興起的微信群,各種互聯網媒介層出不窮,作為新興的交流工具走進了普通民眾特別是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個人言論自由權利因此得到了極大的發揮。特別近年來,手機、即時通訊軟件迅猛發展,使得通過互聯網進行的信息交流和觀點發表變得即時、方便甚至時尚,因而受到了大學生的熱烈追捧。即時通訊工具的便捷、互聯網媒介的日益豐富,大學生群體思想活躍、樂于表達意見,由此形成的網絡輿情成為影響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力量。因此,對高校網絡輿情進行研究,成為當前高校教育行政部門、學生主管部門以及信息技術部門面臨的重要課題。

        二、高校網絡輿情的特點

        1.網絡輿情的含義

        王來華[1]在《輿情研究概論》中,對輿情的定義是:在一定的社會空間內,圍繞中介性社會事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作為社會主體的民眾對作為客體的國家管理者產生和持有的社會政治態度。簡言之,輿情就是民眾的社會政治態度。還有觀點認為,輿情是由個人以及各種社會群體構成的公眾,對自己關心或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各種公共事務所持有的多種情緒、意愿、態度和意見交錯的總和[2]。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民眾表達意愿、訴求機制的不斷完善,輿情所涉及的內容越來越寬泛,不僅局限于社會政治、國家方針、政策措施,同時對自己關心的社會熱點和突發事件都表現出極大的關注,并通過各種媒介進行表述。

        2.高校網絡輿情的特點

        高校大學生有著較高的文化素質,對政治以及社會事務抱有極大的熱情,參與性強[3],往往對國家政治和社會熱點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見解,互聯網在傳播信息方面的優勢,使得大學生表達情感、意見、建議更加便捷,以上因素形成了高校網絡空間中的輿情。因此高校網絡輿情可以理解為在高校網絡這一特定的空間中,高校學生對自己關心或者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各種事務所持有的情緒、態度、意見、建議的總和。

        一是表達的自由性。互聯網顛覆了關于傳統表達的理論,由于互聯網在信息傳播技術方面所具有的獨特優勢,使得他很難使用傳統法制進行規范和限制。互聯網作為新型媒體,是一個開放、共享的平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制造者和接受者。高校學生可以利用門戶網站、論壇、貼吧、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自由地表達對某一事件的看法,互聯網讓高校學生的輿情表達變得自由與直接。

        二是表達主體的隱匿性。在傳統的輿情表達中,人們考慮到自身角色和言行之間的關系,往往在輿情表達上受到了限制。網絡提供給人們的是一個虛擬的空間,輿情表達主體往往以匿名或者化名的身份出現。因此在網絡空間中,大學生的信息表達可以擺脫身份、性別、年齡、學歷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不能通過傳統方式表達的意見、建議、態度、情感能夠得到充分的表達。這種充分表達的背后,一方面體現了表達主體的隱匿性,另一方面,使大學生群體擺脫了道德的束縛,很容易導致輿情表達的非理性。這種非理性的情感宣泄,很容易在網絡上蔓延,非理性的表述,也很容易在網絡上進一步失真、放大。

        三是影響的擴散性。互聯網具有信息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等特點。加上高校學生在網絡中表現活躍,使得高校網絡輿情表達呈現出傳播速度快、影響廣泛的特點。由于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信息的者和信息的傳遞者,因此高校網絡輿情會呈現出時效性強、信息渠道廣泛、信息量龐雜、影響廣泛等特點。但高校網絡輿情影響持久力低,如能早期發現則相對易控制[4]。

        三、高校輿情監控系統的基本功能

        單純依靠人工從海量的輿情數據中獲取有用信息是無法完成的,因此有效利用輿情監控系統等技術手段,以實現輿情信息的自動收集、分類、分析、預警。

        1.高校網絡輿情監控系統特點和存在的問題

        輿情監控系統共同的特點:基于自然語言理解技術,按照話題組織內容,將眾多話題自動分類、分析,并進行動態展示、跟蹤、評估其發展趨勢。系統實現對各大搜索引擎、新聞門戶、博客、論壇、微信公眾號等多種信息載體的監控。實現對重大事件、突發事件、危機事件、民眾訴求、正面報道等的監控。

        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高校輿情監控系統采集數據的覆蓋范圍不夠,互聯網是一個巨大的空間,海量的數據是其最大的特點,大部分輿情監控系統對主流的網站進行監控,但網絡中每一個區域都受到不同人的關注,任何一個空間的缺失都將導致監控失敗;輿情深度加工與智能處理不足[5],輿情監控系統收集的信息無法直接使用,必須經過大量的人工處理、分析才能形成可用的輿情簡報。同時無法對輿情發展趨勢給出可用的參考信息; 輿情主題中垃圾信息太多,由于漢語語法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語義多議性,導致在某一監控的主題中不相關的垃圾信息過多,增加了人工處理的成本 ,基于中文信息處理和文本挖掘的熱點發現算法需要進行一點提高完善。

        2.高校網絡輿情監控系統主要功能

        由于高校網絡輿情涉及海量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單純依靠人工無法完成,因此使用網絡輿情監控系統是高校輿情監控部門的重要技術手段,網絡輿情監控系統主要由采集子系統、分析子系統、檢索子系統組成,如圖1所示,通過使用網絡輿情系統,能夠對事件的來源、熱度、傳播范圍、傳播趨勢進行準確的分析。

        輿情分析技術是用于輿情信息分類和判斷,按照關注的人物、地域、單位、事件、主題等要素進行輿情分類,并對敏感輿情的傳播情況包括傳播源頭、人、傳播媒體、傳播內容、傳播路徑進行抽取和分析,提供各類統計數據和圖表,掌握輿情事件在網絡中傳播的全貌。

        (1)分類技術:系統內置一套較為科學和完整的輿情分類體系,通過自動分類技術,對用戶關注的敏感信息和國計民生的各個重點領域進行實時監控,及時發現負面、有害信息。

        (2)敏感信息分析技術:負面敏感信息分析是本系統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通過預警功能在第一時間將負面或敏感信息告知用戶。支持對負面信息分等級預警,參考關注度和負面內容來劃分四個預警等級(初級、中級、高級、特級)。系統還提供對有害信息原始網頁快照存留來提供證據存取。

        (3)熱點發現與跟蹤熱點自動發現:自動識別熱點新聞事件,發現網民的關注焦點和熱點,提供1天、3天、7天等時間序列的符合用戶精確度要求的分類熱點排序。

        (4)熱點自動追蹤:對熱點信息進行持續追蹤,通過趨勢分析圖和傳播路線圖等技術展示熱點事件的傳播趨勢。

        (5)專題分析技術:專題分析技術用于分析輿情事件或熱點事件在網絡中的傳播情況。根據用戶設定的專題條件,自動聚合該專題的相關信息,并對傳播媒體、每日傳播情況、傳播全過程進行分析。

        (6)炒手分析技術:通過對者網絡發言傾向、發言的網友關注情況和媒體關注情況的綜合分析,對人進行打分,分析出疑似炒手和關注炒手。

        (7)導控技術:導控技術又稱為信息探針,用于追蹤輿論的傳播影響力和檢驗處置結果。傳播影響力的指標包括:各時段點擊數增減情況、各時段回復數增減情況、轉載量、搜索引擎快照搜錄情況;處置結果檢驗包括原文刪除、快照刪除。

        (8)趨勢分析及預警:根據結構化信息分析關注熱點話題在不同的時間段內社會的關注程度,對輿情事件多維度的綜合分析,以多種方式展現主題事件關注趨勢,獲知事件發生的全過程并以此為基礎預測事件的發展趨勢。

        (9)提供實時信息預警機制,可將短時間內發生的突發熱點事件以及敏感新聞通過短信、郵件或者彈窗方式通知用戶,并幫助用戶快速制作出關于此熱點事件的統計簡報。

        (10)輿情統計分析動態生成日報、周報、月報,同時為用戶提供強大的自定義統計報表,可自己定義監測范圍、監測時段、監測對象、圖表顯示方式(可定義橫坐標、縱坐標以及圖形)等,以生成不同報表滿足多種個性化需求。

        四、建立高校網絡輿情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除使用輿情監控系統等技術手段外,高校還應配套完善的高校網絡輿情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工作制度。二者相結合才能快速妥當處置高校突發重大網絡輿情,有序引導網絡輿論,減少和消除突發重大網絡輿情對學校造成的負面影響,切實提升應對網絡媒體的能力,營造建設和諧穩定校園和推動高校全面健康發展的良好網絡輿論環境。

        高校網絡輿情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包括輿情安全防御體系架構圖(如圖2),明確各部門責任分工,同時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及早防范的原則,制定處理程序及辦法。建立以網絡輿情工作小組為核心的網絡輿情安全防御體系,處理各種網絡輿情突發事件。其中管理部門包括學校辦公室、黨委宣傳部、保衛處、后勤管理處、信息網絡中心、學生管理部門、校團委等。院系包括各院系主管領導、班主任、學生干部、學生黨員。技術處理團隊包括輿情監控人員、IT學生助理、校內論壇站務。技術處理團隊負責日常監控、研判預警,結合使用網絡輿情監控系統等技術手段,發現輿情信息后立即上報網絡輿情工作小組,網絡輿情工作小組根據信息涉及到的范圍具體要求相關管理部門和院系處理,并根據情況由班主任、學生干部、學生黨員進行安撫,由技術團隊進行網絡輿論的引導。網絡輿情工作小組將事件過程定時向領導層匯報以提供決策支持。

        五、結束語

        建立高校網絡輿情監控體系,應深刻認識到高校網絡輿情的特點,同時高度重視高校網絡輿情信息,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樹立服務學校全局和學生工作的思想。學校管理層可通過網絡輿情分析,準確了解學生的呼聲和要求,為學校制定管理制度與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有助于保障學校決策的合理性與科學性,維護校園的和諧穩定。

        參考文獻

        [1]王玉華.輿情研究概論[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3:10-20.

        [2]劉毅.網絡輿情信息理論體系的構建研究[D].天津:天津外國語大學,2007.

        [3]董亞倩.高校網絡輿情演變規律及安全評估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淄博:山東理工大學,2012.

        第3篇:網絡輿情傳播方式范文

        關鍵詞:大數據 網絡輿情 數據抓取 數據存儲 輿情分析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c)-0108-02

        S著新興媒體的發展,互聯網輿情已經在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已不僅僅局限于個別范圍的使用和拓展,而是演變為全民互動型的參與和討論,所以如何在眾多信息中獲取最全面的輿情數據,并將輿情數據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靈活的方式展現出來,使輿情在可控的范圍內實現最大的社會和商業價值,顯得尤為重要。

        1 網絡輿情

        網絡輿情不同于傳統輿情,傳統輿情是民意理論中的一個概念,是民意的一種綜合反映。該文所提到的網絡輿情,是未經任何中介包裝和驗證,直接于網上的社會輿情,并以互聯網為載體,以輿論事件為核心,集民眾情感、態度、意見、建議、傳播互動和影響力于一身的集合。

        因為網絡輿情的傳播介質是網絡,網絡既具有公開性又具有隱蔽性,同時需要事件、網民、網民情感,以及通過網絡介質的傳播和互動,所以在既公開又隱蔽的環境中,從眾多的信息中捕獲并抽取出復雜的網民情緒和態度非常重要。

        2 輿情捕獲

        由于輿情具有自由性、交互性、多元性、偏差性和突發性,所以如何從眾多輿情中獲取實時數據并服務于大眾,是新興媒體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和考驗。

        2.1 關鍵詞確定

        在互聯網上傳播的信息可以用海量來形容,如果針對輿情盲目進行檢索,猶如大海撈針,不僅得不到我們想要的數據,還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投入到數據的分析中。所以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獲取用戶想要的數據,“關鍵詞”就顯得非常重要,它不僅可以讓我們精確地捕獲到想要的數據,而且還可以減少臟數據的捕獲,大大縮短了輿情分析的時間,提升了輿情分析的反應速率,下面就介紹幾種關鍵詞確定的方法。

        (1)定制關鍵詞。關鍵詞的確定可以從輿情分析的發出者來反向提出,輿情分析的發出者一定是希望從網絡輿情中得到某種相關信息,那么我們可以從需求提出者和需求分析者的角度來確定關鍵詞,即關鍵詞由用戶提出,并通過需求分析將用戶的表述發展為定制詞語,并將其定義為用戶定制關鍵詞。根據用戶定制的關鍵詞來捕獲數據,是最直接明了的數據捕獲方式。

        (2)熱門輿情關鍵詞。很多網站如百度、搜狐、Facebook、新浪等幾乎所有的交互網站都會有熱門指數,我們可以借助這些網站自身攜帶的熱門指數,來確定關鍵詞。因為通過熱門輿情關鍵詞來捕獲數據,一定是網站熱門數據,這樣不僅可以節省我們分析確定關鍵詞的時間,而且還可以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多的分析數據,提高大數據在輿情分析中的反應速率。

        (3)熱搜輿情關鍵詞。熱搜輿情關鍵詞不同于熱門關鍵詞,由于輿情具有廣泛傳播性,很多人參與到輿情探討中,都是通過網絡搜索并定位的,所以熱搜關鍵詞就是根據搜索引擎的熱搜排行榜,來確定輿情關鍵詞,通過熱搜排行榜,我們可以第一時間知道并了解網民想要了解的輿論事件。

        (4)參考輿情網站。想要找到網絡事件的發展狀況和原由,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到輿情的網站,很多網站就是網絡輿情事件的源泉。

        2.2 數據抓取

        當我們通過各種方式獲取并確定了關鍵詞之后,如何把關鍵詞變成我們想要的精確數據,就顯得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通過網絡爬蟲技術來獲取輿情數據。

        當前主流的數據抓取模式主要包含4個主要部分:網絡爬蟲技術(Spider)、數據處理技術(Data Process)、爬取URL隊列(URL Queue)和數據。爬蟲主要是從互聯網上捕捉網頁內容,并從中抽取出需要的內容。數據處理:對爬蟲抓取的內容進行處理。URL隊列:為爬蟲提供需要抓取數據網站的URL。數據包含3個方面:(1)Site URL:需要抓取數據網站的URL信息;(2)Spider Data:爬蟲從網頁中抽取出來的數據;(3)Dp Data:經過dp處理之后的數據。

        2.3 數據存儲

        因為網絡輿情具有及時更新和海量的特性,所以我們如何將抓取到的數據實時保存起來,是非常關鍵的,它決定了最后輿情分析的全面性和精確性。一般通過IT技術可以將數據存儲到數據庫中,下面介紹一下當前主流的3種數據庫及其區別。

        Oracle數據文件都是采用二進制編碼的文件,而且它可以對SQL在執行過程中的解析和優化指定統一標準,其中包括RBO、CBO以及HTNT規則,這些都會使在Oracle數據庫中執行的SQL擁有極大的優化自由,同時也對CPU、內存、IO資源方面進行優化。

        MySQL最大的特點應該屬自由選擇存儲引擎。它的每一個表都是一個文件,都可以選擇合適的存儲引擎。但由于它的存儲引擎是開放式的插件引擎,所以文件的一致性大大降低,并且在SQL優化方面,也會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瓶頸,例如多表關聯、子查詢優化、統計函數等都是它的弱項,并且MySQL只支持極簡單的HINT。

        SQL Server的數據架構基本是縱向劃分,分為:Protocol Layer、Relational Engine、Storage Engine、SQLOS。SQL執行都是逐層,其中Relational Engine中的優化器,是基于成本的,其工作過程跟Oracle是非常相似的。同時它也支持豐富的HINT,包括:連接提示、查詢提示、表提示。

        雖然,這3個數據庫各具特色,但是,如果對數據安全、存儲等特性沒有特殊要求,通常我們會選取MySQL數據庫,因為開源而且操作相對簡單。

        3 輿情分析

        如果說輿情數據的抓取和存儲目的是在數據獲取方面下工夫,那么輿情分析就是通過比較、論證等方法把數據通過圖形報表等更加簡潔的方式呈獻給用戶。

        每一個輿情事件的本身都有自己的特點,分析設計人員可以根據不同的特點選擇輿情分析的方法或報表。通常輿情分析方法有連續接近法、舉例說明法、比較分析法和流程圖法等。通常圖形報表也有很多種,如趨勢圖、比例餅圖、百分比柱圖、流程圖、表格等,分析設計人員根據輿情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圖形呈獻給用戶。

        4 結語

        通過大數據相關技術對輿情進行全方位收集、存儲和分析的過程中,我們既不修飾、篡改輿情事件的真實性,也不隱藏輿情事件的丑陋性,大數據的智能捕獲分析,只是將網絡輿情更加清晰形象地呈現給用戶,使用戶在第一時間獲取民眾態度,掌握民眾意見或建議,并根據輿情報告的精準分析反饋,及時對輿情事件做出相應的政策,調整相關的策略,實現商業和政治利益最大化,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并使網絡輿情健康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博.大數據時代網絡輿情與社會治理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6.

        [2] 楊旭東.網絡輿情監控系統關鍵技術研究[J].信息網絡安全,2016(9):251-256.

        第4篇:網絡輿情傳播方式范文

        摘 要 在現在的社會中,電網企業輿情壓力較大,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從社會發展進程看,社會轉型時期,各種社會訴求、社會矛盾聚集,情緒化表達成為潮流。從公眾關注熱點看,央企的行業壟斷、收入分配、服務仍將是公眾關注的焦點,一旦有失誤,都有可能演變成一場輿情危機。從信息傳播手段看。“網上沒有主席臺,人人都有麥克風”,網絡媒體成為公司負面輿情主要來源與重大輿情的重要議程設置者。比如說一個小區停電了,一直不來電。因為種種原因,然后這個事件就在貼吧或者微信發酵了,對供電企業造成了負面影響。其內容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百姓針對這件事情發表自己的觀點,很多跟帖著不知道具體情況,只是一味的跟隨潮流而走,隨意發泄自己的不滿,這對企業造成了較大不良的影響。

        關鍵詞 網絡輿情 輿論引導 信息傳播 思想政治教育

        網絡輿情主要是利用網絡的傳播力度,在網絡中傳達人們對于一些觀念的看法,是較多群眾關于社會中各種現象、問題所表達的信念、態度、意見和情緒等等表現的總和。

        我國企業網絡輿情的實際狀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網絡輿情的去中心化。現在科學技術發展十分迅猛,在過去處在受眾位置的網民已經成為網絡傳遞的主要對象。現在的新媒體就是全媒體,媒體的范圍不斷擴大,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其中。在現在的網絡環境中,最開始是以門戶網站為基礎,新聞從業人員和網站管理人員都屬于主要的責任人,更容易在社會中構建良好的氛圍。

        網絡輿情監管制度不健全。企業網絡輿情具備其獨有的特征,傳遞速度較快,便于操作,這些特征使得網絡逐漸成為企業發泄情感的主要道路。因為每個人的情感、專業能力等因素各不相同,所以對事物的看法也不同,人們可以利用網絡來傳遞自己的心聲,從而使得網絡輿情不斷增長。但是現在網絡輿情管理制度不健全,對于思想觀念的教育認識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企業網絡輿情的應對措施主要有:

        一、加強自我管理

        現在的人們勇于表達自己的看法,也樂于接收新鮮的事物。但是有時候對社會價值判斷不夠準確,會出現隨意跟風的現象。這就要求企業進一步加強管理,強化在使用網絡時的法律觀念、責任觀念和安全觀念,從而使得網絡環境更加的完善健康。同時還要加強企業的政治參與力度,從而有效的解決企業網絡所引發的安全問題。企業網絡群事件中有很多的不安全因素,例如情緒化情況嚴重,肆意散播謠言,這就是公民政治參與混亂的表現,所以需要保證在企業正確的政治參與方式,并且企業要對自己的言行和舉止負責,從而有效的預防網絡輿情所造成的損害。企業還要強化自身素養,在進行言論表達的時候要深思熟慮,不能貪圖一時的泄憤,隨意散播謠言或是盲目跟風。

        二、建立疏通機制

        現在,我國網絡輿情發展的實際狀況就是媒體供應過剩,官方信息提供不及時,在現在的媒體環境中,企業可以使用多種方式來加強自身的認知能力,針對企業不科學、存在誤差的思想觀點,需要順應當時媒體技術傳播的規律性。使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教育,才能取得明顯的效果。針對媒體問題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主觀方面不積極,行動方面不落實,時間方面不及時,內容方面不真實,態度方面不正確,還有部門領導不讓說等問題。媒體事件的發酵主要經歷五個階層,四個小時內是謠言產生的初期;六個小時內信息趨向多元化;八個小時內會產生一個鮮明的主題;十二個小時會出現新聞審查;二十四個小時會把事件推向最高峰。所以,企業在處理輿論的時候,需要合理的控制時間,對輿論進行有效的梳理和引導,構建引導干預制度,這也是企業網絡輿情監管和引導工作的主要內容。

        三、做好輿論引導

        針對企業網絡輿情,需要強化關注力度,及時引導,變“被動”為“主動”,不能過分堵塞消息,這樣只會增加大眾的猜疑力度,使得事情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加強輿論引導工作,一是積極建設主流媒體網站,加強新聞網站建設,宣傳企業所做的工作,努力增強與公眾互動的能力,增進與公眾的溝通。二是完善網絡新聞發言人制度,遇到突發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遵循“雙進駐”,進駐危機處置小組和臨時新聞小組。三是創建網絡輿情監測和預警機制。建立全員全過程輿情風險防控工作機制,實現輿情風險早發現、早預警,做好源頭治理和超前防控。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傳播方式也在不斷變化,網絡輿情已經融入到企業的日常生活中去。企業的文化素養較高,網絡雖然可以增加他們的視野范圍,但可以給企業的思想認知和行為發展帶來一些不良的影響。所以需要強化當代企業的自我約束能力,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理性認知對事物進行準確的判斷。同時還要對企業的思想觀念進行正確的引導,強化企業網絡輿情引導團隊的構建,構建良好的社會氛圍,不斷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現代化水平。

        參考文獻:

        [1] 肖麗妍,齊佳音.基于微博的企業網絡輿情社會影響力評價研究[J].情報雜志,2013.05.

        第5篇:網絡輿情傳播方式范文

        【關鍵詞】擬態環境 輿情 場域 趨勢

        大學生輿情是指在一定范圍和時期內,大學生這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對校內外一些具體事項的思想、認知、情緒反應、價值判斷和意見傾向等的綜合表現。著名的輿論學家李普曼提出了“擬態環境”的概念,他認為,人的行為是對“擬態環境”的一種反應,大眾須由媒介或人際傳播的信息來進行思考、判斷和選擇。①日新月異的網絡傳播技術,使得網絡輿論成為社會輿論形態中最有活力和占主導性的輿論形態。互聯網為數以億計的網民提供了重復選擇、、討論某類信息,制造輿論熱點的手段和方式。在這樣的語境中,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思考和輿情傳播方式迅速發生變化,大學生輿情也自然有了擬態效應,使原本就相對復雜的輿情環境變得更加復雜,研究其發展趨勢及應對策略成為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擬態環境”中的輿情主客體

        大學生網絡輿情的主體是十分敏感的大學生群體,他們走在“擬態”的最前端。這個群體不僅隨時面對網絡信息的誘惑,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網絡輿情的制造者、傳輸者或是策應者。大學生群體思維活躍、喜歡接觸新事物、信息素質較高,但也較為情緒化、易被他人特別是有領導力的人物意見影響。這兩種群體特質相互作用,使大學生成為高校環境內接受和傳播網絡輿論最重要的主力。同時,大學生群體相互交往頻率高、相互關系穩定性強、相互影響和人際吸引大、群體和組織認同感形成易,這些特征使大學生群體較其它社會群體更易形成共性目標,很容易就大家都感興趣的某一熱點事件達成共識進而在高校環境內造成較大的影響。

        大學生網絡輿情的客體是中介社會事項的刺激,即重大事務或熱點信息尤其是與高校師生利益相關的諸多事務,是網絡輿情的直接刺激物與態度指向。我們把引起大學生網絡輿情的事件,分為兩大類:一是校本意義上的中介性社會事項。主要是指高校內廣受學生關注的與師生學習、生活、權利、情感密切相關的事項。本研究通過對河北省部分高校調查發現,大學生對學習與考試、獎助學金及評優、求職就業、入黨等熱點信息的關注度較高。二是非校本意義的中介性社會事項。具體包括國家國際戰略實施過程中的重大事件,國家管理視野中的重大形勢政策事件、社會熱點問題及各種社會突發事件。②在所有調查話題中,既是網絡熱點又涉及到校園安全的“李剛門”事件成為關注度最高的熱點話題(占比59.0%)。

        大學生網絡輿情的場域特點

        第一是參與主體身份的隱匿性。大學生輿情是在一定的時間與空間環境下形成和演變的,這個演化的場域,被稱作大學生輿情空間。網絡營造的“擬態環境”不是現實環境“鏡子式”的摹寫,而是以現實環境為藍本,或多或少存在偏離,在這樣的空間內,隱匿自己的身份顯得非常必要,也甚為常見。在筆者的調查中,網絡成為大學生初次獲得信息的首位信息源,在他們獲得熱點信息后,進行二次傳播最主要的方式仍是網絡。隱匿身份的參與者使意見表達更加充分,網絡形式下的“擬態環境”基于原發并且客觀的立場,更加貼近現實生活。但是,參與主體的匿名性脫離了社會身份意識的自我約束和社會監督,使大學生網民在享受輿論自由的過程中所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無法界定。

        第二是互動交流頻率高。傳播者是影響“擬態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單個傳播者認知能力的局限性導致“擬態環境”與現實環境的偏離,但可能在眾多傳播者的努力下得以緩和。網絡空間里絕對高頻率的互動交流形成了動態的、更為客觀的“擬態環境”。作為虛擬網絡輿論空間的一分子,大學生網民能即時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緒,在一段時間里,熱點信息傳遞及時且高度共享,傳播者與反饋者之間的交流也會對每一個參與主體的想法產生某種程度上的影響。網絡輿論空間參與主體間的互動交流,推動了共同關注的事務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換,甚至能夠促進有關決策的制定和改變。③

        第三是信息分享開放程度高。互聯網突破了現實世界的時空限制,言論一旦,世界各地的網絡參與者都有可能看到。“低門檻”的網絡空間使用,使現實世界里顯示個體身份地位的那些象征被弱化。基于網絡“擬態環境”的“弱把關”,大量不適合傳統媒體傳播的信息在網絡中迸發,使網絡構建的“擬態環境”比傳統媒體更加豐富和多元。社會角色單一的大學生群體利用網絡方式與學校系統、社會系統以及個人等外界信息源交流和聯系,使意見得到表達、溝通和反饋,使問題得到解釋和解決。

        第四是非理性言論聚集與擴散。基于網絡的“擬態環境”極力強調“多數”或“優勢”意見的壓力,客觀真實有時被忽略,這種效應被稱作“沉默的螺旋”。眾多身份隱匿沒有責任約束的參與者在虛擬網絡輿論空間即時交流互動,在“沉默的螺旋”效應下形成的“共識”具有很強的狹隘性,一方面,不跟隨主流的言論往往在短時間內受到眾多參與者非理性的攻擊,網民通過跟帖、“蓋樓”、刷屏等方式制造聲勢,過激言辭大量存在,真知灼見被口水戰掩蓋。另一方面,有失公允的傾向性言論得到更多關注。“擬態環境”中,隨著大量參與者對傾向性言論重復解釋和反饋,意見迅速集中并傳播,匯集成一股強大的情緒化的參與民意,者的傾向性言論,甚至錯誤的反饋意見使網絡評論活動發生偏向,從而放大了對社會的危害。④顯然,這對于大學生網絡輿論空間是一種損害。

        大學生網絡輿情發展趨勢

        第一是在高網絡普及率的大學生群體中,網絡輿情的研究與管理愈發重要。《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⑤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5.13億,學生仍然是網民中規模最大的群體,占30.2%。本次研究調查顯示,網絡已成為大學生獲得熱點信息的第一信息源,有66.4%的學生表示自己首次獲得熱點信息源自網絡。“擬態環境”不僅制約人的認知和行為,而且通過制約人的認知和行為對客觀的現實環境產生影響,在這樣的影響中,大學生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接受者和傳播者,他們有意或無意地成為某些熱點輿情的制造者。

        第二是門戶網站的影響力減弱,“滅火”的難度越來越大。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9次調查結果,大專學歷及以上網民網絡新聞使用率為87.6%,是主要的使用門戶網站獲取網絡新聞的人群,然而,網絡新聞使用率同往年相比則呈現走低趨勢,這種影響力減弱的現象與“自媒體”發展走高有著重要關聯。“自媒體”中,“閑言碎語”(如微博發表內容被限制在140字以內)使新聞事件難以被全方位解讀,眾多個體片面的、概括化的解讀很容易造成事件的誤讀和歪曲,同時通過裂變式的轉發,“滅火”的難度越來越大。同時,有的門戶網站把關不嚴,網絡的真實性飽受質疑,擬態環境的客觀性優勢受到挑戰。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雖然網絡是學生首次獲得信息的最主要途徑,而在信息不一致時大學生更傾向于向傳統媒體、正式組織和人際關系這三類信息源求證。

        第三是微博成為信息獲得的重要渠道,自媒體的“擬態環境”效應加速實現。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9次調查結果,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微博用戶數量持續爆炸式增長,達到2.5億,微博成為網民重要的信息獲取渠道。在本研究調查中,微博緊跟QQ、新聞網站擠進前三名,成為大學生從網絡獲取信息的主要信息源。眾多個體在網絡中建立“自媒體”,將信息傳播對象分解成數量龐大、內容豐富的微小單位,重構了“擬態環境”。⑥“關鍵詞”、“標簽”等由數量龐大的“自媒體”拆分和提取的“微內容”使得網絡背景下的“擬態環境”變動更為頻繁,微博的“粉絲”機制以及“點擊率”排名公開的實時更替生成了新的結構價值。

        第6篇:網絡輿情傳播方式范文

        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經成為企業核心資產,對數據的掌握決定對市場的支配能力。快速捕捉并掌握海量的數據信息,并對其進行深度挖掘分析,實現數字化生產和管理,已經成為未來企業贏得市場、應對行業互聯網化的必經之路。

        成立于1973年的牡丹集團是我國著名的傳統電視生產商,創造了家喻戶曉的“中國之花”――牡丹品牌。從2008年起,牡丹集團果斷放棄傳統制造業,向服務業、數字科技產業轉型。經過近幾年的改革調整后,牡丹集團逐步展開了二次創業的藍圖。“當前,牡丹集團緊緊圍繞互聯網經濟、實驗室經濟和創意經濟迅速興起的機遇,謀求在新形勢下的重新崛起。”牡丹集團總裁王家彬說。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的產生與傳播呈現指數增長的趨勢,社會網絡言論活躍度空前暴漲,不論是公共管理機構還是企業,熱門事件、熱點活動都能迅速傳播并形成關注焦點,使得任何部門、機構都難以忽視。而在微博、微信時代,網絡公共信息的傳播方式更具多元化、傳播影響程度更大、傳播速度更快、重點信息管理更難把握。這為公共管理機構輿情的預警、研判、應對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引起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牡丹云網端輿情服務系統采用精準式語義分析技術和數據采集技術,運用SaaS(軟件即服務)模式,通過“云-網-端”的方式整合互聯網資源,為用戶提供輿情服務。

        據牡丹大數據事業部產品經理寇麗潔介紹,牡丹云網端輿情服務系統利用智能化的采集技術、先進的文本挖掘技術和成熟的知識管理體系,可以通過對互聯網海量信息的自動抽取、分類、分析等,自動實現輿情預警、簡報、專報、日報、溯源等服務功能。

        第7篇:網絡輿情傳播方式范文

        【關鍵詞】 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網絡輿情;融合路徑

        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趨于大眾化和社會化發展的辦學模式探索與嘗試,其更好的擴大和提升高等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獨立學院成立時間普遍較短,校園文化建設雖具特色但不成體系,而互聯網的發展所帶來的網絡虛擬文化對其校園文化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加之獨立學院學生普遍存在著個體主導性弱而可塑性強的明顯特點,在這一特殊群體中,傳統的校園文化教育成果的被吸收程度已被網絡輿情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因此,將校園文化建設與網絡輿情進行有效融合,發揮網絡輿情在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正能量作用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一、獨立學院校園網絡輿情的特點及現狀

        網絡輿情作為社會輿情的一種,在本質上具有社會輿情的一般特征,只不過其是借助網絡傳播。而高校網絡輿情,是指以高校貼吧、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體社交工具為平臺,作為主體的大學生網民對國內國際熱點問題或校園內有關學習、生活及某項政策規定等問題所產生和持有的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態度、情緒和意見的總和,它具有自由性與可控性、互動性與即時性、豐富性與多元性、隱匿性與外顯性、情緒性與非理性等特征。[1]但并不是所有的校園網絡話題都會演變成網絡輿情,其必要的條件是參與討論的大學生達到一定的數量,且引起強烈反響才能成為校園網絡輿情。網絡輿情對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方面是一把“雙刃劍”,需要有效引導和防控,否則將對校園內的主流文化價值產生消解乃至阻礙作用。

        獨立學院因其校園文化底蘊還不夠深厚,加之學生特有的個性特點,校園網絡輿情也呈現出明顯的特色性。

        1、輿情內容涉及廣泛但“事事關己”

        獨立學院的大學生群體,從總體上看,有思維活躍、精力充沛、朝氣蓬勃、自我展示愿望強烈的一面;更有喜怒無常、盲動沖動、自我控制能力和辨別能力相對較弱的一面。這種個性特征在網絡虛擬世界的體現也明顯的表現出輿情信息的活躍性,輿情內容涉及的范圍廣泛,但更多的體現出以“自我”為中心,議論的話題涉及各個方面但卻事事關己,而對于國際國內熱點問題及所謂的“國家大事”關注度較低,大多輿情信息與于學生情感、興趣愛好、吃穿用及學校某項政策有關。

        2、輿情情緒化突出但可控性強

        大學生仍處在特殊的心理成長階段,思想尚未成熟,缺乏社會閱歷,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易受輿情環境和個人情緒變化的影響,對網絡輿情信息內容把握不準,觀點也有相當程度的隨意性、主觀性。”[2]在獨立學院網絡輿情的情緒化特征更加明顯,這就給校園文化建設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同時,獨立學院學生的網絡輿情往往訴求單一,對某一問題的探討不夠深入,話題轉換較為頻繁,缺乏持久的影響力,一旦發生突發事件的苗頭,作為學校的管理者可以迅速采取措施對輿情實施干預,效果往往較好。

        3、輿情活躍但監管的措施和經驗欠缺

        大多獨立學院對于網絡輿情監控和引導缺乏經驗,也未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監控及引導機制,學校對于一些不理性的輿情時常所采取的對策往往是一些強制手段,例如,“刪除”、“堵截”和“掩蓋”等等,這樣更會使學生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發出更多不健康不合理的言論。不理性的輿情對校園文化建設會造成不良影響,阻礙校園文化正能量的傳播。

        二、獨立學院校園網絡輿情與校園文化的內在關聯

        獨立學院校園文化是在不斷建設和發展過程中能為全體師生普遍認可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思想作風的總和,涵蓋了學校的科研設備、教學內容、校容校貌、規章制度、價值觀念和精神氛圍等。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集中體現了全體師生共同的價值理念。[3]通過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校園網絡輿情沒有先進與落后之分,但有理性與非理性之分,但它們均屬于校園亞文化范疇,兩者之間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理性的校園輿情會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相反,非理性的校園輿情會阻礙校園文化的健康發展。

        1、豐富的網絡輿情內容,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了新活力

        在網絡新媒體環境下,上網幾乎充斥了絕大多數獨立院校學生的課余生活,他們可以在網上隨意瀏覽、、傳播各類信息,且具有隨意性,后果和影響考慮較少。久而久之,造成了當下高校網絡輿情廣泛性和復雜性,大可以是師生普遍關注的國內外時政熱點,小可以是超市、食堂的商品和飯菜價格以及后勤服務人員的服務態度等等,范圍涵蓋廣泛,其中,那些積極向上的認知、態度,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新內容。

        2、互動的網絡輿情有利于校園文化建設的科學民主決策

        互聯網思維下,每個人都是信息的來源,每個人都能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自由的觀點在親友圈內更容易被接受和傳播。網絡輿情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受到情感的誘使不停發酵,在交互式的傳播中不斷強化民主的心聲。這種交互傳播下的校園文化,帶著學生的期待和情感,以真情的方式傳遞給高校管理人員。而管理者也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給予回饋,積極誠懇的態度同時增強了民主決策的支持率、傳播率和執行效力。在這樣的交互式反饋中,高校管理者能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積極引導輿論導向,體現師生共建和諧校園文化的局面。

        3、情緒化的輿情信息沖擊著傳統主流校園文化安全

        在獨立學院,學生相對而言物質條件較好,網絡工具普及性高,學生在學習等方面的自覺性相對較差,對新事物和敏感問題的自我理性把控能力較弱,尤其是高校貼吧、微博、微信、QQ群等社交媒體的大量出現,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只要事關熱點或自身利益都可能被在網絡平臺上無限放大,成為急劇升溫的校園網絡輿情。由于高校網絡輿情因其主體參與意識強、好奇心理重、個性化特征明顯,所以與其他網絡輿情相比具有較強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導致了高校網絡輿情的情緒化和分散化突出。不良的網絡輿情很容易對大學生產生沖擊,使他們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取向上產生迷惑和沖突,理想信念產生動搖和傾斜,對我們的校園主流文化安全構成威脅。

        4、隱匿性的輿情信息增加了校園文化的管理難度

        在新媒體構建的虛擬空間里,年齡、性別、身份都被掩蓋,基于“熟人社會”的傳統道德效力因為“沒人認識我”,喪失了約束力,極易造成主體道德意識的弱化乃至喪失。[4]尤其是鑒別力和自控力較差的大學生,當他們沉溺于虛擬世界,就可能會漫無邊際的發表負面輿情信息,給校園文化建設帶來嚴峻挑戰。

        有難度的負面輿情出現,更需要管理層在順應主流價值和順勢引導輿論兩個方面達到平衡和統一。這種管理難度不只需要管理者從上而下的梳理,更需要自下而上的同理心,誠懇踏實的態度。因此校園文化的管理需要自上而下的宏觀調控,也需要自下而上的細節引導。

        三、網絡輿情與校園文化建設融合的路徑選擇

        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報告顯示,全國網民人數在2016年初已達6.88億人,其中大學生的比例高達46.7%。除了大學生的人數比例高,大學生群體的傳播力更強但判斷力弱,這都表明虛擬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已成為高校的主要目標之一。

        在此背景下,黨的十報告也不斷強調要在網絡環境下,要“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導權,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因此,構建網絡輿情引導機制是堅持正確導向,引導學生形成統一的價值觀,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1、建機制,正確引導校園網絡輿情

        獨立學院網絡輿情大多與學生利益密切相關,某一網絡輿情的背后往往體現的是輿情主體的私人利益訴求而非集體榮譽的維護。市場經濟的發展促使大眾更多關注和個人密切相關的時尚八卦,吃喝玩樂等消費文化,網絡的輿情更多體現出以個人為中心的主觀評價或以利益為中心的水軍陣營。在個人的利益面前,大學的精英文化被沖淡,而自身利益的訴求被強化。特別在獨立學院的學生群體,更多體現了自我的要求,輿情的表現形式多為不停吐槽而圍觀,或者出于好奇去圍觀的狀況。不論是理性還是非理性的利益訴求或觀點表達都應該加以正確引導。否則將在校園內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亂,并嚴重影響校園文化正能量的傳播。

        因此,構建網絡輿情引導機制變得十分必要。首先,文化引導要以學生榮譽感為切入點,構建分層次、分模塊的文化輿情體系,正確引導網絡文化。其次在行動上,要通過凈化校園網站、校園論壇等網絡文化系統,始終以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氛圍抵制不良資訊的傳播。其次,在實現校園網絡文化環境規范化的基礎上,更要注意確保師生多元的利益訴求。對多元利益的承認和滿足,不僅是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多元化的基礎,同時也是對“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的彰顯。再次,要成立校園輿情監管和引導專門隊伍,對網絡輿情進行及時篩選、甄別、回應和解決,將非理性輿情解決在萌芽狀態。

        2、搭平臺,拓展網絡輿情與校園文化連接的有效載體

        一方面,伴隨著網絡的普及化和新信息技術傳播的多元化,大學生對網絡輿情的關注已遠遠超過對傳統校園文化的關注,刷微信、刷微博等已占據了獨立學院學生大部分課余時間。因此,獨立學院要高度重視開辟校園文化建設的新戰場、新陣地,積極搭建新平臺,將先進的校園文化內容搬至網絡,與校園輿情同臺競技,使得高校師生在關注各類校園輿情信息的同時也能關注到校園中的各類文化活動,親身去體驗和感受校園文化的魅力,潛移默化的感染和引導學生。用先進的校園文化引導網絡輿情的發展。

        另一方面,對于校園輿情要將分散的信息整合,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等傳播載體予以及時回應,借助具有優勢的傳統平臺積極引導和化解非理性的校園輿情。

        3、暢渠道,促進網絡輿情與校園文化的有效融合

        高校管理者與學生在網絡新媒體陣地的互動交流十分便捷,促進了網絡輿情與校園文化的互動交流。由于網絡新媒體陣地的平等性和隱匿性,使得學生非常樂于通過網絡新媒體對于高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中的一些問題和不足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同樣,高校管理者也可以通過該陣地及時了解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尤其是那些帶有情緒化的輿情。學生所提出的中肯意見對于學校的發展及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借鑒意義,而學生在主動參與學校建設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增強其對學校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從而增強了校園文化的互動功能。

        因此,獨立學院要積極適應這一新形勢,切實轉變觀念,將傳統的視網絡輿情為洪水猛獸的觀念徹底革除,暢通網絡輿情反饋渠道,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有效汲取理性輿情聲音,回應學生心聲與關切,進而促進網絡輿情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融合,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的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 任永梅,劉秀倫.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網絡輿情中的引導功能[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10(1).

        [2] 劉敏姬,李偉東.論高校校園網絡輿情的特點、監測及管理應對[J].湖北社會科學,2011(7).

        [3] 史潔,冀倫文,朱先奇.校園文化的內涵及其結構[J].中國高教研究,2005(5).

        [4] 駱玉安.網絡環境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芻議[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35(6)64-67.

        【作者簡介】

        第8篇:網絡輿情傳播方式范文

        關鍵詞:高校 網絡輿情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互聯網本身既有的即時性、互動性和廣泛性特點,網絡輿情的產生和傳播十分迅猛,影響廣度和深度亦非常深遠。當前,高校網絡輿情事件是高校管理者、教育管理部門和社會的重點關注對象,如何對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的開展、加強以及改進,已經成為當下的熱點研究問題之一。高校網絡輿情是在校大學生通過社會公共網絡或者校園網絡平臺,經過各種渠道了解并關心一些事件或者新聞,并對其表達個人態度、個人意見、情緒看法,從而造成的多方面影響。因此,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的開展,以及建立健全網絡輿情工作機制,有利于及時了解即時的在校學生訴求和意見,維護高校生活和學習環境的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一、高校網絡輿情的形成和演變過程

        高校網絡輿論生成與傳播有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總的來看,其過程一般為四個環節:輿情生成期、擴散傳播期、討論沖突期和輿論消散期。為提高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的主動性,并規避網絡輿情的消極影響,就必須對其生成與傳播規律有足夠的認識。

        1.輿情生成期

        當下的熱點新聞、社會問題等互聯網資訊是輿情生成的誘因,高校網絡輿情事件一般是由學生關注度較高或有關于學生自身利益的社會問題引發的。這些信息首先通過傳統媒體的報道,同時經過網絡媒體的轉載報道,于是有關“個人爆料”首先在論壇貼吧、論壇等網絡平臺發表與時間有關信息。這類信息一旦觸及到高校學生的敏感地帶,就會引起學生群體的高度關注,隨后高校學生的對其時間或問題相關言論便會生成,引起廣泛關注和傳播。

        2.擴散傳播期

        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也同時助力了網絡信息的快速擴散傳播。社會新聞、熱點事件等在互聯網和各種新媒體平臺上不僅傳播了事件本身信息,同時也傳播了多樣化的評論和個人觀點,其擴散速度之快、傳播范圍之大是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在高校學生群體中,熱點事件和相關問題的觀點和評論等在校園論壇等平臺上發表、擴散和傳播。同時網下討論的新言論和評價又會被即時回傳到網絡,形成網上和網下交互影響。經過學生群體的集中討論后,對該新聞事件的言論隨即形成,這也就標志著高校網絡輿情達到了期。

        3.討論沖突期

        當大學生們關于事件的不同意見成為焦點之后,也就極易引發學生在線下社交生活中對該問題的討論和爭辯。而高校學生群體又具有易情緒化的特點,在網絡輿情的負面信息的刺激下,學生易采取過激行為,甚至組織、參與某些不良群體性活動。若高校不能及時地對輿情予以引導和應對,極易導致網下的爆發。當然,討論沖突期并非必然發生。

        4.輿論消散期

        網絡輿情的擴散傳播發展,無論是否經歷網下的討論沖突期,最終都將消散,輿論觀點及造成的影響的慢慢淡化至消逝。輿論消散期持續時間長短不一,但通常伴隨著新輿論討論點的產生,因此也有可能出現二次發酵的現象。

        二、當前高校網絡輿情工作任務及存在問題

        新媒體時代和自媒體時代,在校大學生可以隨時了解最新的新聞資訊動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對信息真偽的甄別和對事件發展的完整了解。大學生群體許多時候不能準確把握各種信息本質,不能冷靜客觀去分析各種社會現象,極易受到負面信息影響。因此,明確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的具體任務和存在的問題,成為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1.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的任務

        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的任務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分別是搜集整理、匯總分析、及時上報和即時處理。在輿情發展和演變的不同階段,高校實際輿情工作的具體任務各有側重。

        2.當前我國高校網絡輿情工作存在的問題

        當前,大多數高校網絡輿情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在工作方法和隊伍建設等方面都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對大學生網絡輿情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高校尚未建立專門的網絡輿情工作機構,高校網絡輿情工作部門缺乏必要的輿情預警意識和預警措施,不能科學研判輿情態勢,沒有科學合理的輿情處置預案等。

        三、建立健全高校網絡輿情工作機制的措施

        為解決網絡輿情工作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提高網絡輿情工作的實效性,高校輿情工作部門應該進一步建立健全工作領導機制、輿情預警機制、隊伍保障機制和干預引導機制。

        1.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科學民主的工作領導機制

        高校網絡輿情工作是一項長期的且動態復雜、情況多變的工作,需要一套從上到下分層管理、各司其責的工作領導機制,這直接影響著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的效果。

        2.建立健全反應迅速、全面可靠的輿情預警機制

        網絡輿情預警機制是在輿情事件實際形成之前對輿情的搜集匯總、預測以及提供預先處理方案的重要機制。若想要對網絡輿情的預警要達到良好效果,必須構建成熟合理的預警體系,并對網絡輿情事件進行科學分級,為輿情干預和引導工作提供依據。

        3.建立健全布局合理、密切配合的隊伍保障機制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網絡輿情工作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科學領導的網絡輿情工作隊伍和安全可靠的預警機制,是做好輿情工作的前提,各高等學校應該組建好專兼職結合的網絡輿情工作隊伍。專職工作隊伍需要在相關的職能部門設立有專門的工作崗位,在學校網絡輿情工作領導小組的直接指導下開展工作。同時要充分發揮大學生骨干作用,組建學生輿情工作團隊,充分發揮其熟悉學生交流習慣、了解學生群體動向的優勢,及時收集高校網絡輿情的相關信息,積極發表引導正確言論的傳播。

        4.建立健全方式多樣、應對靈活的干預引導機制

        建立系統的、全方位的、完善的的高校輿情干預引導機制對消解高校以及社會的網絡輿情危機,維護高校穩定和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情況下來看,網絡輿情形成之前和形成初期的干預效果最佳,可以從源頭有效防止網絡輿情危機的產生和導向;但要注意不恰當的網上干預往往適得其反,甚至誘發網絡輿情的危機出現。因此,網絡輿情形成后,積極主動地引導輿論導向更有利于網絡輿情危機的消解。

        綜上所述:高校網絡輿情是學生群體在一定時期內,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問題評價和主要反映,集中表現初大學生當時的情緒和思想活動,是在校學生的個人意見以及群體要求的綜合反映,對學生以及社會公眾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傾向性。當前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的的開展、加強以及改進,以及建立健全網絡輿情工作機制,有利于維護高校生活和學習環境的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網絡輿情引導必須堅持創新,積極探索新思路,力求在高校網絡輿情工作方面得到進一步創新。

        參考文獻

        [1]丁義浩,王鑠. 當前高校網絡輿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424-428.

        [2]王青媛.高校網絡輿情監控工作面臨問題與對策[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4):4-6.

        [3]李柯.網絡輿情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及其對策[J].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2):34-36.

        [4]虎I勤,孫寧. 高校網絡輿情問題及對策研究[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4,(06):102-104.

        第9篇:網絡輿情傳播方式范文

        關鍵詞:網絡 輿情管理 高校

        近些年以來,由于不良網絡輿情而引發的突發事件頻頻發生。作為高校網絡輿情的主要參與者高校大學生,除了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作為高校相關職能部門本身,應從最有效防范不良網絡輿情的快速擴散和進一步演化為出發點,建立起有效的快速反應機制以及現實可行的管控方式,以保證綠色健康的網絡輿情成為維穩及推動高校、社會文明健康發展的不竭動力。

        一、高校網絡輿情的主要表現特征

        高校網絡輿情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幾點:

        1.突發性偶然事件的進一步激化;2.國內國際相關熱點問題的激發;3.切身利益的觸動。

        對于高校網絡輿情而言,其主體的特殊性決定著其獨有的新特點:

        1.突發性。2.情緒化。3.影響廣。4.易控制。

        二、高校網絡輿情的管理現狀

        (一)應急反應遲緩。處理好突發事件的關鍵就在于反應要迅速,重點在于應在突發事件后迅速啟動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內工作程序,以便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事態的發展。

        (二)處理方式被動生硬。回望過去相關高校的熱點問題的解決處理過程,高校往往采取的是強硬封閉消息,回避事態發展的消極處理方式,本想以此方式來試圖淡化高校網絡輿情擴散后帶來的負面影響,所以,高校往往將自己列為居高臨下的“管控者”角色,而不是因勢利導的“引導者”角色,但結果往往事與愿違,反而更加不利于事情的解決。

        (三)重視不足,硬件跟不上。由于高校網絡輿情問題是近幾年才受到高校及社會廣泛關注的,因此,過去的幾年里,高校網絡輿情問題普遍存在重視度不夠,硬件設備設施不充足的情況。

        三、高校網絡輿情的快速反應體系的建立

        (一)三大工作體系

        所謂的三大工作體系主要包括三個層面:1.學生工作部、各學院、高校三級網絡輿情新的搜集工作體系;2.高校網絡管理中心團隊的分工合作工作體系;3.高校網絡輿情的各部門聯動工作體系。

        (二)校、部兩級管理機構的報送體系

        校、部兩級管理機構的報送體系主要是指網絡輿情發生后需要由高校和教育部兩級未報送路徑,分別對高校和教育部負責,并且,當突發事件的影響有擴散到校外的可能時,就需要學校的相關部門及時的聯系當地黨委政府等相關機構,雙方進行充分的溝通,共同來應對此突發事件。

        (三)高素質網絡輿情管理團隊

        網絡輿情管理團隊是整個高校網絡輿情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基礎,是關鍵。想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高校網絡輿情工作團隊,要有完善的一個完整地組織架構、組織機制體系和組織制度,在專職指導老師的培訓及領導下讓他們以兼職的方式參與工作。

        四、構建高校網絡輿情的快速反應流程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高校網絡輿情不可避免,因此在網絡輿情與現實產生的互動過程中,遵循其形成、高漲、被動和最終淡化的發展過程,將網絡輿情的不良影響抑制在最低值,不讓其有網絡輿情轉化為網絡輿論,我們需要構建行之有效的高校網絡輿情快速反應流程。

        (一)迅速上報

        進行網絡輿情快速反應的關鍵在于信息的收集,如何科學地收集、分析網絡輿情,是掌握網絡輿論主導權的重要環節。網絡上的敏感信息以及突發事件一旦發生被發現,需要通過學生工作部門、學院、高校三級輿情收集部門快速全面地收集網絡信息。

        (二)緊急應對

        宣傳部門及其所屬工作團隊們時刻關注著網絡上的相關反應在信息上報之后,特別是高校BBS、貼吧站務組和網絡輿情管理團隊。在指導意見到達之前前,各個部門團隊應該果斷針對性的以網絡言論為主的開展緊急應對的管理工作,目的在于引導輿論導向,緩和事態矛盾,及時的掌握網絡傳播的主動權,濱面七進一步向不良方面擴散傳播。

        (三)提高輿情信息反饋效率

        1.及時回復那些在高校網絡中出現的輿情信息,及時對師生經網絡渠道提的建議與問題進行反饋,強化高校中網絡輿情管理的時效性;

        2.對輿情信息的快捷反應與柔化處置進行事后評價,總結經驗效果,發現問題與不足。

        3.高校輿情處置離不開團隊配合,離不開高校內部各部門對輿情處置的高度重視,要建立協調一致的輿情處置管理機制,提高輿情處置的效率。

        綜上所述,高校網絡輿論問題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新r期的重要問題,應引起足夠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高校網絡輿論的管理。

        參考文獻:

        [1]姜巖.高校學生網絡思想教育工作淺析[J].文教資料,2010,(03).

        [2]楊亮,靳麗萍,薛皓,封杰.試論高校非思想政治專業的學生如何上好黨課[J].青年科學,2010,(03).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午夜看片福利717 | 天天躁日日躁久久 | 好屌妞蕉国产视频 | 亚欧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