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園區土地利用規劃范文

        園區土地利用規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園區土地利用規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園區土地利用規劃

        第1篇:園區土地利用規劃范文

        關鍵詞: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規程;規劃實施管理

        1986年土地管理法頒布實施以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歷了三輪編制。30年時間里,規劃編制的思路、方法、技術手段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與創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保護資源、保障發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土地規劃研究的時間相對較短,以及國際社會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和執行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筆者結合近15年的學習和工作經歷,談談對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及執行過程中問題的認識。

        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概念及發展歷程

        “規劃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緩解和抵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也不例外,也是對未來土地利用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的緩解和抵消,是指在一定區域內,根據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當地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對土地的開發、利用、治理、保護在時間上、空間上所做的總體的、戰略的安排和布局,是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據。

        相對于城市規劃來說,我國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體系產生較晚,一共經歷了三輪規劃編制,逐步形成了一套有中國特色的規劃編制體系。第一輪規劃始于1987年,是在1986年土地管理法出臺后編制的,規劃目標年是2000年。當時由于客觀原因,該輪規劃編制完成后,基本上沒有得到實施。第二輪規劃的規劃期為1997~2010年,形成了一套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技術路線和規劃指標控制體系,建立了國家、省、市、縣、鄉五級的規劃體系。第三輪規劃即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劃期為2006~2020年,該輪規劃充分吸收了前面兩輪規劃的經驗和教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編制規程、制圖規范、數據庫標準,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二、新一輪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過程

        新一輪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工作始于2005年,規劃基期為2005年,規劃目標年為2020年,規劃期為2006~2020年。經歷了重大問題前期專題研究、規劃大綱、規劃條文及說明等階段,其中前期專題研究主要分為上輪規劃實施評價、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研究、節約與集約利用土地研究、優化城鄉用地結構與布局研究、協調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建設研究、統籌區域土地利用研究、規劃實施保障措施研究七個專題。江蘇省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起步比較早,以蘇州市為例,2005年啟動規劃專題研究工作,2008年完成前期專題研究并獲得批復,2010年完成縣級規劃大綱并獲得江蘇省國土資源廳批復,2011年完成縣鄉兩級規劃條文及說明,并獲得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

        三、新一輪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及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編制規程不夠細化,各地的做法不一致

        國土資源部于2010年6月27日市、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規程。在過去的六年里,編制規程在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及調整修改的規范化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但是各地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于規程的理解不完全一致,導致各地都有自己的做法,從而使一些統計數據不便于全省、全國層面上的對接。例如在江蘇省,有些地方將現狀交通水利用地建設用地納入允許建設區、新增交通水利用地納入限制建設區;而有些地方則將現狀和新增交通水利用地均納入限制建設區;在江西省,則普遍將現狀交通水利用地(主要是公路用地)放入允許建設區。又例如規程中要求對土地利用現狀數據進行規劃基數轉換,但由于規程對于規劃基數轉換的要求比較簡略,各地在實際操作當中都有各自的標準,特別是其他獨立建設用地,確定的方法比較多,也沒有統一的檢查標準。

        (二)普遍存在對社會經濟情況預測偏差較大的情況

        在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專題研究的時候,對規劃期末的經濟社會情況進行了預測,主要是GDP水平、人口規模等重要指標。這些重要指標支撐著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里的約束性指標,比如人均城鎮工礦用地規模與人口規模是直接相關的,而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在預測時候也采取了與GDP相掛鉤的方法,因此在對經濟社會情況預測偏差較大的情況下,則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的約束性指標的論證也缺乏支撐。例如江西省安遠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前期專題研究中,由于在十一五期間安遠縣GDP年均增幅保持在10%左右,根據工業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及國內外各地區在工業化發展階段過程中的經驗數據,預測規劃期內GDP年均增幅為10.9%。但實際當中安遠縣2014年GDP為48.8億元,2015年52.34億元,從數據上看,增長速度僅為6.76%。又例如蘇州工業園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前期專題研究中,規劃期間GDP增長速度按照十一五規劃綱要中的20%,而實際情況是蘇州工業園區2014年GDP增長速度為5.05%,2015年為2.86%,與原來的預測有較大差距。

        (三)圖數不一致的編制方法給規劃的實施管理帶來不便

        在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之初,江蘇省采用的土地利用現狀底圖為“一調”的變更圖,文本數據采用的也是“一調”變更數據,后來按照要求跟“二調”進行銜接,因此底圖采用“二調”數據,但是文本仍采用原“一調”變更數據,造成了文本和圖件圖數不一致。在規劃文本之外,有一套實際圖上新增城鄉建設用地統計數據,文本里除了基本農田數據,其他數據基本上沒有作用,這種做法給規劃實施管理帶來不便,在平常的工作中容易造成混淆,給后續的實施評估也帶來不便。

        (四)在增加規劃彈性的同時,也增加規劃管理的難度

        針對上一輪規劃執行過程中顯示出來的剛性有余、彈性不足的問題,新一輪規劃注重規劃的彈性,采取了有條件建設區調整使用、“列清單、留通道”等彈性做法。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列清單”項目的用地預審和報批通過之后,在規劃圖上沒有相應的修改,造成了新增建設用地或新增交通水利指標在圖上和實際上有差別,不利于規劃的實施管理工作的開展。

        (五)缺乏科學的規劃理念,單純地落實指標

        新一輪規劃在安排土地利用規劃布局的時候,往往還是以跟隨領導意志為主,用地布局一般都跟著項目走,要求修改規劃以滿足項目用地需求,不能體現科學的土地規劃理念,運用土地利用規劃學的原理,充分發揮土地利用規劃對城鄉建設用地布局統籌的作用。土地利用規劃還是脫離不了單純落實上級下達的指標這一局面。例如在蘇州高新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上,規劃修編時為了達到上級下達的林地指標的要求,布置了很多林業用地區,但實地上并不是林地或者規劃林地,導致在規劃實施過程中,規劃修改觸及林業用地區的時候產生矛盾。按照江蘇省要求,規劃修改涉及林業用地要去林業部門出具證明,但是在林業部門的圖上,該塊修改地塊并不是林地,因此拒絕出具證明,因此影響該地塊的報批和使用。

        四、對策及建議

        (一)針對規劃編制過程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完善編制規程

        建議在編制規程中,進一步細化明確相關定義,例如允許建設區內涵,是否包括交通水利用地及其他建設用地,其他建設用地中風景名勝設施用地和特殊用地若不納入允許建設區,則后續又會出現矛盾:明明是建設用地,但是卻不在允許建設區里。另外要細化規劃基數轉換的要求,減少人工判讀部分,減少可以給地方操作的空間。

        建議在編制規程中,精簡指標體系。對一些預期性指標如林地、園地、牧草地等,如果規劃基數不準確,會導致指標也不準確,為了落實上級下達指標,使規劃圖的編制不合理,因此需精簡這些預期性指標,或者在規程里說明,哪些指標需要圖數一致,哪些相應的數據可以統計在指標里,統一檢查標準。

        (二)加強對社會經濟情況的研究,消減規劃的不確定性

        在對社會經濟情況進行研究時,一是要盡最大可能的去收集相關資料,充分的挖掘信息,加強對當前社會經濟形勢的判斷和對未來經濟形勢的預判;二是要充分利用相關規劃例如城市規劃的成果,加強對未來人口數量、GDP水平的研究。在對社會經濟水平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對耕地和基本農田、建設用地需求量的預測,從而更加準確的確定控制指標。建議采取規劃滾動調整方法,將較長的規劃期限分解為若干短的規劃期限,針對較近期的未來進行預測,將遠期高度不確定性的規劃目標“拉近”到中期較不確定性的框架性規劃目標中,再根據近期實際執行情況和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調整較長期規劃目標。

        (三)加強對彈性措施的研究,增強規劃的科學性

        加強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彈性措施的研究,對“列清單、留通道”的項目,在完成用地報批后,也要將這些重點項目范圍線落實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上,每年年終集中進行更新處理。同時,針對一些未達到列入重點項目清單要求的項目,例如風景旅游區里的一些項目的選址,具有不確定性,可以安排用地指標、但不落實用地布局,在管理方法上實施臺賬管理的模式,可以后期再落實用地布局。

        (四)推動多規融合,賦予土地利用規劃更多的話語權

        一直以來,公眾對于城市規劃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對于土地利用規劃,很多人還是不甚了解。現實當中盲目擴大城市范圍、浪費土地的現象依然存在,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到土地利用規劃在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方面的調控作用,只有節約集約用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土地利用的突出矛盾。應該提高土地利用規劃的地位,將土地利用規劃作為一個基本規劃,除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外,其他規劃都應該與土地規劃相銜接。在當前開展的多規融合工作當中,應該賦予土地利用規劃更多的話語權,以土地利用規劃為抓手,整合各類規劃的目標,銜接統一規劃期限,統一多規編制技術標準,搭建“多規合一”基礎平臺,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總規模、充分挖掘存量建設用地潛力,建設節約型社會。

        參考文獻:

        [1]田志強,沈春竹,卜心國.經濟發達地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估研究――以江蘇省無錫市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15(14).

        [2]丁蘭.新常態下“多規合一”的難點及出路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6(07).

        [3]王群,王萬茂.不確定性與土地利用規劃[J].中國土地科學,2012(05).

        第2篇:園區土地利用規劃范文

        關鍵詞:區域系統;碳循環;土地調控;政策

        中圖分類號 K90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4)05-0051-06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是全球氣候變化和碳循環的重要影響因素[1-2]。區域土地利用變化不僅會改變區域地表自然碳循環過程,而且通過改變人為能源消費強度影響區域碳循環的速率[3]。因此,土地利用變化必然會對區域“自然―社會”二元碳循環過程產生深遠影響。同時,土地利用在區域社會經濟政策的制定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土地利用變化和調整是城市政策和管理策略的直接體現和落腳點。政府調控政策的落實,如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發展模式和城市功能區的規劃和布局以及生態保護戰略等,最終都要體現在土地利用結構和強度的變化上。因此,開展區域系統碳循環的土地調控研究,從土地利用層面評估區域系統碳循環的效率,有助于從區域開發、產業調整、土地規劃、城鎮布局及城市發展模式等方面促進區域低碳發展,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徑。近年來,國內學者從國家[4]、省[5-6]及城市[7-10]等不同尺度層面開展了面向低碳的區域土地調控的研究;通過分析土地利用與碳循環的關系[11-13],提出了區域低碳土地利用的模式及策略[14-16]。這些研究為區域系統碳循環的土地調控提供了重要的方法、理論借鑒和實踐指導。但總體而言,前期研究主要是基于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而開展的土地利用結構優化研究,而對于區域碳循環的土地利用調控的影響機理及整體框架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鑒于此,本文從區域碳循環的土地調控機理分析入手,從低碳土地利用技術、規劃、模式和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構建區域系統碳循環的土地調控的政策框架,為面向低碳的區域土地利用調控提供參考借鑒。

        1 區域系統碳循環的土地調控機理分析

        1.1 土地利用變化對區域系統碳循環的影響機理

        區域系統碳循環是一個包括自然和人工過程、水平和垂直過程、經濟和社會過程在內的二元碳循環過程[10]。土地利用變化對區域系統碳循環的影響包括直接和間接影響兩方面,前者是指土地利用活動對區域自然碳循環過程的影響,后者是指土地利用活動通過影響人類經濟活動和能源消費方式,從而引起區域碳循環過程的改變。

        (1)土地利用變化對區域自然碳過程的影響。土地利用變化對區域自然碳過程的影響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一是土地利用變化導致區域碳儲量的改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和植被的碳儲量與碳密度差異明顯,土地利用變化會改變土壤和植被的碳儲量;二是土地利用變化對土壤呼吸速率的影響。土地利用變化會引起土壤呼吸作用的環境改變,比如,由于人類的耕作活動,農田土壤有機質和植被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加快,這會在長期內改變農田土壤碳儲量。

        (2)土地利用變化對區域人為碳過程的影響。不同用地類型的能源消費和人類經濟活動的方式和強度不同,因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人為碳排放強度具有明顯差異。土地利用方式變化會在某種程度上增大或減小對某種能源消費的需求,改變各種地類上能源消費類型的組合狀況,從而進一步改變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強度和格局。

        1.2 區域系統碳循環的土地調控機理

        要實現對區域系統碳循環的調控,可以通過對用地方式、結構、規模和強度等的調整來實現。

        (1)土地利用方式調控。各種用地方式都既表現為碳源也表現為碳匯,但其強度各不相同。比如,林地、草地等主要表現為碳匯,建設用地主要表現為碳源,農用地既是碳源也是碳匯,因此,土地利用方式的調控將會對區域碳源/匯強度做出重新的安排。通過土地利用方式調控,可以限制高碳排放的用地方式、提高碳匯用地的比重、實行差別化的供地機制、控制高碳排放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擴展速率,通過碳排放強度的指標來約束用地方式,從而降低區域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強度。

        (2)土地利用結構調控。區域用地結構和模式決定了區域碳源/碳匯格局。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的調整,會改變自然和人為過程的碳源/匯的強度和組合關系。因此,應該對區域土地利用結構的碳效應進行綜合評估[8],以在保證經濟發展和用地需求的同時,盡可能采用最有利于碳增匯/減排的土地利用結構布局模式,通過土地利用結構調整和供地方式的碳評估來引導形成區域低碳型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布局。

        (3)土地利用規模調控。隨著城市擴展,區域人為碳輸入/輸出通量也會相應提高,這會加大區域系統碳循環的壓力。因此對土地利用規模進行調控,一方面限制建設用地的過快增長,另一方面盡可能實現合理緊湊的土地利用格局,降低因土地利用規模擴大及城市框架拉大帶來的過多的能源消耗、交通、建筑和廢棄物等的碳排放。

        (4)土地利用強度調控。土地利用強度的增加,必然會帶來單位土地面積上物質輸入和輸出的增加。土地利用強度的提升,會引起建設物資及能源投入的增加,并進而導致單位建筑面積上碳排放強度的增加。通過土地利用強度的調控,一方面避免城市規模拉大帶來的過多的碳排放,另一方面也要限制土地利用強度提高帶來的碳排放。因此,需要對不同土地利用規模和強度組合下的碳排放進行評估,以找到最利于區域碳減排的最佳土地利用強度。

        1.3 區域系統碳循環的土地調控步驟

        對區域系統碳循環進行土地調控,重點是通過一定的政府手段和措施(價格、稅收、規劃、計劃)形成對于土地利用的引導,對土地利用方式、規模、強度和結構等進行重新調整和安排,土地利用的變化進一步改變區域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物質輸入輸出的規模和強度,并最終改變區域系統的碳收支狀況。在該過程中,如果區域系統運行效率改變帶來了碳通量強度的增加和系統效率的降低,則可以進一步通過土地利用調控來進行優化(見圖1)。

        首先,選擇調控手段。比如可采用土地規劃、土地價格、土地稅收和供地計劃等手段作為土地調控的引導措施。

        其次,確定調控對象。調控的對象是土地利用方式、規模、結構和強度等,通過以上手段,實現低碳型的土地利用結構與模式。

        再次,改變系統運行。通過土地利用變化來改變區域系統的運行方式和效率,比如產業布局結構、土地利用結構及土地利用強度的改變等引起區域系統生產效率和運行方式改變。

        最后,實現調控目標。通過改變區域系統的運行效率,在保證經濟社會發展用地的前提下,進一步改變區域系統的碳收支狀況,最終實現對區域系統碳循環進行土地調控的目標。

        2 區域系統碳循環的土地調控政策框架分析

        要實現對區域系統碳循環的調控,可以基于碳增匯和減排的雙重目標,從低碳土地利用技術、規劃、模式和政策等角度構建區域碳循環的土地調控的政策體系(見圖2),在此基礎上,對區域土地利用的調控政策的碳減排效果進行評估,如果不能達到區域低碳的目標,則可以通過政策調整來重新設計區域調控政策的組合方式,并進行碳排放效應的再評估,最終實現區域低碳發展的目標。

        2.1 研發低碳土地利用技術

        在區域土地利用活動中,應積極探索研發各種低碳土

        地利用技術,并在產業布局、土地規劃、開發、整理和復墾

        等土地活動中推廣和應用。

        (1)低碳土地利用規劃評價技術。將碳減排目標納入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中,并將碳效應評估融入到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構建區域土地利用碳評估的方法體系,探索土地利用結構優化技術和低碳土地利用配置技術,指導區域土地開發利用活動。

        (2)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技術。開發面向低碳的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技術和模式,減少單位面積土地上的能源投入,提高單位土地面積各類要素的投入效率,一方面減少乃至避免資源浪費、污染排放[17],開展土地低碳利用源頭控制,即土地減量化;另一方面通過合理提高建筑密度、建筑容積率,增加投資強度等措施,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碳生產率。

        (3)土地循環利用技術。一是探索城鎮土地再開發及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降低城鎮土地閑置率,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舊城改造過程中的廢棄物循環利用率;二是開發廢棄地整理和再利用技術,建立土地低碳復墾的技術標準,盡量降低土地利用活動中的碳排放強度;三是建立區域土地利用與開發活動(如土地開發、整理與復墾等)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評估體系,推動土地低碳化與循環利用。

        2.2 開展低碳土地利用規劃

        規劃是發展的先導,將一系列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和技術融入到城市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主體功能區規劃的編制中,并開展示范應用,將會對低碳土地利用模式起到較好的推廣和檢驗效果。

        (1)低碳型城鎮土地利用規劃。城鎮體系的布局、規模和等級的設定、以及人口的控制目標應以減少交通量、發展緊湊型城市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為目標,減少不同等級的城鎮或組團之間的交通能源消費碳排放;基于低碳目標合理布局城市不同功能區,實現土地用途功能混合,構筑節能高效的城市布局方式。

        (2)區域綠地系統及碳匯工程規劃。在區域規劃中,盡量均衡分布區域的綠地系統,增強碳匯功能,加強對城區內水系的保護和修復,同時強對居住區規劃建設中的綠化率控制,增強區域碳匯系統對人類活動碳排放的補償效果。

        (3)低碳交通用地系統規劃。交通網絡規劃應以避免擁堵、減少出行時間、提高交通能源使用效率為目標,合理布局區域快速交通網絡和城市的干支路網系統,構筑低碳、省時、流暢和高效的交通網絡,以實現區域交通體系的低碳化。

        (4)低碳土地利用結構布局規劃。適當調控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在土地利用規劃中引入碳減排理念,盡可能地優化組合各類用地的比例關系(包括第二產業內部各產業用地的比例關系),同時結合碳門檻限制高碳足跡用地方式的土地供應;重視發展生態用地,在保證經濟發展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生態空間的比重。

        (5)低碳主體功能區規劃。以區域碳收支核算為依據,提出面向低碳目標的區域主體功能區規劃方案,從國土空間碳減排的角度構建區域國土開發、產業布局和城鎮化格局的總體方案。在主體功能區規劃中,應以區域碳評估作為產業布局及其組合的重要參考,以低碳發展理念引領區域空間規劃布局的方向。

        2.3 構建低碳土地利用模式

        (1)區域生態建設模式。加強生態管護和生態修復規劃,從自然植被、耕地、土壤、水域和城市綠地等生態用地類型入手,一方面盡可能增加生態用地面積,另一方面通過措施提高生產性土地的固碳效率,以增強對區域人類活動的碳足跡的補償效果。

        (2)環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結合區域自然及經濟社會特點,探索適合不同部門和行業的低碳土地利用配置模式,如:生態農業用地模式、生態工業園區模式、土地綜合整治模式、水土保持與流失防治模式等,通過節能、節地、節水和節材等措施來提高區域的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物質循環利用水平。

        (3)緊湊型城市模式。緊湊型城市的核心是倡導城市用地功能混合,通過用地混合,一方面減少居民通勤交通距離及能耗,節約出行成本,降低交通碳排放;另一方面,通過合理安排基礎設施、避免城市的過度擴展和重復建設,從而大幅度降低城市建設過程中能源消費的碳排放,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18]。

        (4)低碳生態工業園模式。低碳生態工業園的重要思想通過產業共生,形成產業集群,促進土地集約和資源循環利用。一方面通過產業集群,各企業可以相互利用資源,共用污水及廢棄物處理設施,減少土地浪費,實現土地資源的“減量化”,避免重復建設;另一方面通過生態工業園區資源能源的循環高效利用,提升園區企業的整體效益,促進能源效率的提升和碳排放強度的降低[10]。

        2.4 實施低碳土地利用政策

        (1)土地碳補償制度。一是開展不同用地方式之間的碳補償。由政府為主導建立碳補償基金,對各項建設開發商及工業企業等,以碳排放核算為基礎,征收一定的碳稅,用于對碳匯用地使用者或生態建設者給予一定的補償[4];二是考慮實施土地碳交易模式。即對每一項土地利用活動給予一定的碳排放配額,如果該項土地利用活動的實際排放量少于配額,則可以將多余的配額出售給其他土地開發活動主體以獲取收益。

        (2)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實施基于碳減排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根據各類用地的碳源/匯特征,對傳統高碳排放強度的產業項目用地加以限制,通過適當增加土地出讓金或資源稅等措施提高其準入門檻,抑制高碳項目的用地需求,而對低碳產業項目用地提供相對優惠的供地政策,有效引導資本向低碳產業轉移,促進區域產業結構的低碳轉型[19]。

        (3)實行低碳土地金融制度。加快金融體系改革,建立一整套土地低碳開發的金融政策,在土地信貸、土地融資等方面對低碳項目用地予以特別支持,比如對于低碳房地產(如低碳社區、綠色建筑等)、清潔能源開發、環保項目或生態建設開發活動等,拓寬其融資渠道,通過政策引導促進土地的低碳利用[19]。

        (4)建立土地利用碳核算制度。開展區域范圍內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及碳減排潛力評估,建立和完善面向低碳的環境監測機制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建立高耗能企業的組織級碳盤查標準和制度,試點開展碳排放交易;根據區域發展的特點,制訂低碳產業、低碳園區、低碳土地利用等一系列標準,并與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土地利用碳補償機制結合起來進行實施,在政策上保障區域低碳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

        (5)構建低碳土地調控體系。進一步發揮國土資源科技創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能力,依據碳減排要求完善土地利用規劃審核制度,將碳減排納入用地供應審核內容,引導低碳化產業快速發展;發揮土地價格、土地稅收、土地市場等的調控作用,形成服務于低碳經濟的土地調控體系[20]。

        3 結論與討論

        本文在探討區域系統碳循環的土地調控機理的基礎上,從低碳土地利用技術、規劃、模式和政策等四個方面初步構建了區域系統碳循環的土地調控的政策框架和實施策略。區域系統碳循環的土地調控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土地調控政策落實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以下方面:

        (1)努力構建面向低碳的區域土地調控體系。重點是通過對土地利用結構、布局、規模和強度的影響,調控區域碳循環規模、強度和效率,從政策及經濟手段入手,引導區域經濟發展方向和土地開發格局,形成低碳型的產業結構、城鎮布局體系和城市發展模式等。

        (2)區域系統具有較大的空間異質性及地域差異。不同區域在制定低碳土地利用調控策略時,應充分了解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能源及產業結構、土地利用現狀等特點,考慮區域碳循環及碳流通的規律,選取適宜的低碳土地調控措施及其組合方式。

        (3)區域低碳土地調控可以考慮結合不同層次的示范區開展,如低碳社區、低碳工業園區、低碳農業示范園區和低碳城區等,通過采用低碳技術、循環經濟模式、節約集約用地和環保理念等開展整體示范建設,對于示范效果良好的低碳發展模式和示范區案例,可以進一步向其他地區推廣應用。

        (4)在區域低碳示范建設的基礎上,應逐步建立區域低碳量化標準,對區域土地利用活動開展碳效應評估,為區域低碳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和參照標準,從而引導整個區域的低碳轉型。

        (5)低碳排放并非區域土地調控的唯一目標。本文只是基于土地利用和碳循環之間的內在關系,在理論上尋求有助于碳減排的土地利用調控措施。但這并不意味著低碳是區域發展的全部。在實踐中,應該將土地利用的低碳目標與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結合起來進行統籌考慮和評估,以尋求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提高前提下的“低碳”途徑,為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供操作的參考模式。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Houghton R A. The Annual Net Flux of Carbon to the Atmosphere from Changes in Land Use 1850-1990 [J]. Tellus B, 1999,51 (2): 298-313.

        [2]Houghton R A, Hackler J L. Sources and Sinks of Carbon from Landuse Change in China [J].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2003, 17(2): 1034-1047.

        [3]趙榮欽,黃賢金.基于能源消費的江蘇省土地利用碳排放與碳足跡[J].地理研究,2010,29(9):1639-1649. [Zhao Rongqin, Huang Xianjin. Carbon Emission and Carbon Footprint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Based on Energy Consump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 29(9): 1639-1649.]

        [4]賴力,黃賢金.中國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115-128.[Lai Li, Huang Xianjin.Carbon Emission Effect of Land Use in China[M]. Nanjing:Nanjing University Press,2012:115-128.]

        [5]Chuai Xiaowei, Huang Xianjin, Lai Li, et al. Land Us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Based on Carbon Storage in Several Regional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cross Chin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 2013, 25(1): 50-61.

        [6]游和遠,吳次芳.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率及其低碳優化:基于能源消費的視角[J].自然資源學報,2010,25(11):1875-886.[You Heyuan, Wu Cifang.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and Low Carbon Optimization of Land Us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nergy Consumption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0, 25(11): 1875-1886.]

        [7]余德貴,吳群.基于碳排放約束的土地利用的結構優化模型研究及其應用[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1,20(8):911-917.[Yu Degui, Wu Qun.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of Land Use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Based on Lowcarbon Limited [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a Basin, 2011, 20(8): 911-917.]

        [8]趙榮欽,黃賢金,鐘太洋,等.區域土地利用結構的碳效應評估及低碳優化[J].農業工程學報,2013,29(17):220-229.[ Zhao Rongqin, Huang Xianjin, Zhong Taiyang, et al. Carbon Effect Evaluation and Lowcarbon Optimization of Land Use in Nanjing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3, 29(17): 220-229.]

        [9]劉海猛,石培基,王錄倉,等.低碳目標導向的蘭州市土地利用結構優化研究[J].中國土地科學,2012,26(6):55-61.[ Liu Haimeng, Shi Peiji, Wang Lucang, et al. Optimizing Land Use Structure for Low Carbon Target: A Case Study in Lanzhou of Gansu Province[J]. China Land Science, 2012, 26(6): 55-61.]

        [10]趙榮欽.城市系統碳循環及土地調控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186-200.[Zhao Rongqin. Carbon Cycle of Urban System and Its Regulation Through Land Use Control [M]. Nanjing:Nanjing University Press,2012:186-200.]

        [11]楊慶媛.土地利用變化與碳循環[J].中國土地科學,2010,24(10):7-12. [Yang Qingyuan. Land Use Change and Carbon Cycle [J]. China Land Science, 2010,24(10):7-12.]

        [12]Zhang C, Tian H Q, Chen G S, et al.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Carbon Balance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of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2, 164(5):89-101.

        [13]曲福田,盧娜,馮淑怡.土地利用變化對碳排放的影響[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21(10):76-83.[Qu Futian, Lu Na,Feng Shuyi.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Carbon Emissions [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 21(10):76-83.]

        [14]Yin k, Xiao Y. Path Selection for Lowcarbon Economic Land Use Pattern in China[J]. Energy Procedia, 2011, 5: 452-456.

        [15]肖主安,彭歡.我國低碳經濟型土地利用模式的路徑選擇[J].求索,2010,30(4):81-82. [Xiao Zhu’an, Peng Huan. Path Choice of Lowcarbon and Economic Land Use Patterns in China[J]. Seeker, 2010,30(4):81-82.]

        [16]潘海嘯.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間結構:城市交通與土地使用的新模式[J].城市發展研究,2010,17(1):40-45.[Pan Haixiao.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Towards Low Carbon: New Urban Transport and Land Use Model [J]. Urban Studies, 2010, 17(1):40-45.]

        [17]陳從喜,黃賢金,林伯強.用好管好資源,踐行低碳發展[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0-04-23.[Chen Congxi, Huang Xianjin, Lin Boqiang. Better Using and Managing Resources and Promoting Lowcarbon Development[N].Newspaper of China Territorial Resources,2010-04-23.]

        [18]馬奕鳴.緊湊城市理論的產生和發展[J].現代城市研究,2007,22(4):10-16.[Ma Yiming.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Compact City[J].Modern Urban Research, 2007,22(4):10-16.]

        第3篇:園區土地利用規劃范文

        關鍵詞:兵團;工業園區;土地集約利用

        隨著兵團開始走城鎮化、工業化道路后,兵團也在跨越式發展中獲得了全新的機遇。目前,我國也開始走向了以環境、資源為主要束縛的時期,面對土地資源的匱乏,越來越大的環境壓力如影隨形。在兵團規劃中有明確指示,將產業遠期聚集于城鎮規劃中,且于城市、城鎮中進行布局。而園區發展,也必然要擴張土地。采取土地集約化利用是解決發展與土地資源矛盾的有效手段。

        1 工業園區發展現狀

        新疆建設兵團為推動工業化發展,制定計劃為年增長經濟30%,相比往年,提高5個百分點,將工業成為兵團跨越的核心。致力于形成超常規的發展趨勢,以工業發展,帶動產業整體發展。形成園區聚集型產業,建立大型企業帶動產業升級的發展模式。2014年,兵團預計實現增長值286億,同比增長26%,由此可見,工業經濟對兵團整體經濟的帶動作用。在工業園區的建設中,以園區示范、聚集、平臺效應、規模等呈現。

        2 工業園區集約用地分析

        2.1 兵團實施工業園區用地集約化的優勢

        園區的總產值數據中顯示,多地的工業園區總產值已經占據兵團經濟總值40%以上,在整個兵團中的經濟產值中,占據者舉足輕重的位置。許多工業園區的經濟產值都遠遠超過師部產值的30%以上,由此可見,開展園區性工業發展,經濟效益極為突出,從數據中可得出,其經濟收益為城市發展、國民經濟發展,都做出了巨大貢獻。甚至有些工業園區經濟宗旨較高,也可顯示出兵團實施工業園區的工業發展,其優勢極為顯著。

        2.1.1 土地利用結構合理,局部需進一步開發

        部分工業園區的土地利用率可達到75%以上,大多土地利用率為40%左右,由此可見,園區土地利用率大多較為合理,而部分地區需進一步做土地利用規劃,進一步開發土地,致力于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2.1.2 土地管理績效顯著

        從今年所得數據中顯示,兵團工業園區項目用地率達到95%以上,閑置土地利用率為100%。全部實現土地有償使用,且除少部分地方外,大多土地有償使用為100%。

        2.2 土地集約利用存在的問題

        2.2.1 土地利用強度偏低

        從土地利用分析報告中顯示,工業園區中綜合容積率為0.58,而最低的工業園區僅為0.22;在新疆兵團中,工業園區建設密度最高的達到41.21%,最低的為12.42%;綜合容積率最高的工業園區,可達到0.68,而最低的為0.24。從此項數據中可見,工業園區使用集約化用地方法,使得建筑密度、工業用地、綜合容積率等方面的指標都相對較低,且遠遠低于國家的標準水平。

        2.2.2 產出效益差

        工業園區的用地,主要以固定資產投入方法開發,從數據中可見,資產投入強度最高的為3352萬元/公頃,強度最低的僅為356萬元/公頃。產出強度最高的可達到5134萬元/公頃,最低的為256萬元/公頃。

        2.3 土地集約管理對策

        根據兵團地區進行園區土地集約化管理的評價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可針對性使用對策,解決問題。

        2.3.1 編制園區規劃

        各師需要根據自身產業發展的現狀,以及規劃,將園區做總體性科學編制,其規劃必須要確定目的、確立定位、產業發展、規模發展等都必須要與發展要求相符,且功能布局必須具有合理性,縝密規劃,提高土地利用率,秉承節約用地的原則,行總體性規劃。

        2.3.2 制定集約用地標準

        根據國家土地利用標準、工業用地指標等,制定出于兵團情況相符的指標,可將標準做進一步明確,制定入園企業門檻,從而將用地的強度、產出、投入等方面,制定完善的控制標準。

        2.3.3 土地利用的監管機制完善化

        工業項目進行用地預審之時,應該對產業的標準、方法做詳細評估。新入園的企業,需進行產業評估,確保企業的項目發展與工業園區的發展相符,可滿足集約用地的相關要求。企業如果發展方向與園區不符,無法滿足集約用地,則嚴禁入園。

        2.3.4 創新集約用地機制

        對于較為成熟的工業園區,可從中摸索更加有效的集約用地方法,建立起工業園區的倒扣機制、退出機制。工業園區使用退出機制,將園區用地權限為50年制,更改為較為有彈性的年限制,可按照企業的生命周期,從而設定出不同的使用年限,制定相應的用地標準。當土地使用年限到后,可讓相關企業對其效益進行評估,對達到相應效益標準企業,可根據現狀回收使用權限,未達到效益標準企業,可依法回收使用權。

        采取企業淘汰制,同時引進新項目。因歷史問題,大多產能低下地企業,可使用便宜土地,從而導致土地利用率較低。針對此項問題,可將低效能企業遷出,從而增加大型、實力強的潛力企業,從而提高土地利用率。

        3 結語

        兵團工業園區采取土地集約利用,本身占據一定的優勢,也存在投入強度較低,產出效益差,土地利用強度較低等問題。針對本身所存在的問題,可采取針對性措施,提高園區經濟效益,帶動城市經濟發展,完善相應的土地利用制度,也是兵團園區發展至關重要的環節。

        參考文獻:

        第4篇:園區土地利用規劃范文

        關鍵詞:世界名城;土地利用;揚州

        Abstract:The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city l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 famous important aspects. Based on several typical l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 Yangzhou city and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comparison, propo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Yangzhou city in the world in the process, need in land planning layout, use pattern, use means, use the respect such as benefit to learn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and method of city.

        Key words:world city;land use;Yangzhou

        中圖分類號:C91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2)-12-50(5)

        城市土地是城市的載體,是城市發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利用狀況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也是城市建設的共同課題。

        揚州是一座宜居城市,是中國名城,并正在從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方面打造世界名城。我們試圖通過研究比較國外城市,特別是世界著名城市土地利用方面好的經驗和做法,為揚州建設世界名城提供借鑒,為揚州城市土地利用帶來啟示。

        1 國外城市土地利用基本情況

        我們以美國的波士頓、西雅圖,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印度的班加羅爾和新加坡等世界著名城市為例。

        1.1 波士頓

        波士頓是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新英格蘭地區的最大城市。該市位于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西南距紐約200公里,創建于1630年,是美國最古老、最有文化價值的城市之一。發展的經濟基礎以科研、金融與技術為主,特別是生物工程。波士頓市區面積232.1平方公里、陸地面積125.4平方公里(占54%)、水體面積106.7平方公里(占46%)。市區人口596,638人,人口密度4758人/平方公里(以陸地面積計算)。人均城市用地210平方米/人。城市土地利用結構以住宅用地所占比例最大(63.85%),其次是交通和公用設施用地(14.13%),工業用地所占比例最少(5.31%)。

        1.2 西雅圖

        西雅圖是美國太平洋沿岸西北部最大的城市,曾被評為“全美最佳居住地”、“最佳生活工作城市”,是全美公認生活質量最高的城市,是比爾·蓋茨和微軟公司的故鄉。它的經濟基礎為航空航天、信息技術、生命科學及生物科技工程。城市面積369.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217.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52.0平方公里,占41.16%。 都市區人口340萬,人口密度9209人/平方公里。人均城市用地109平方米/人。

        1.3 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王國的首都,比利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比利時第一大城市,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被譽為歐洲最美麗的城市,歐洲經濟共同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等數百個國際機構設于此,經常舉行國際會議,有歐洲首都之稱。支柱產業主要有:機械制造業、化學工業、服裝業、印刷業和皮革工業。電器工業和面粉、榨油、啤酒等食品工業也很發達。面積162平方公里。人口107萬,人口密度6605人/平方公里。人均城市用地151平方米/人。城市土地利用結構住宅用地所占比例最大(40.98%),其次是交通和公用設施用地,占31.15%。

        1.4 班加羅爾

        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城市,卡納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5大城市,是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俗稱“印度硅谷”。班加羅爾是由一城堡發展成印度南部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微軟、惠普、3M等世界知名企業都在這里設立了辦事處。班加羅爾面積534平方公里,人口540萬,人口密度10112人/平方公里。人均城市用地99平方米/人。城市土地利用結構住宅用地所占比例最大(40.40%),交通和公用設施用地所占比例為24.3%。

        1.5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島國,典型的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的城市型國家,由63個小島組成。陸地面積為712.4 平方公里,其中14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是由圍海造地形成的。人口高度集中,密度達7383人/平方公里。新加坡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并沒有因土地狹小而受到限制。相反,新加坡在高效城市管理、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新加坡不僅有亞洲最寬敞的居住條件,人均居住面積超過35平方米;也有世界最暢順的城市交通。1986年——2007年的二十多年中,新加坡的人口增加68%,而綠化面積從原來的36%增加到47%。上述這一切,在發達經濟體的大都市中,都是不可能發生的。而這一切,都是新加坡政府在過去幾十年中由于土地和自然資源匱乏的壓力,不斷努力尋求土地最佳使用方式的成果。反映在城市運行的效率上,新加坡連續數年被世界銀行評為世界最易經商城市的首位。全球經濟競爭力連續十年排在世界前五名。新加坡創新的土地管理和使用模式以及其對土地長期使用綜合效率的考量方式對中國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管理有非常有益的借鑒。

        2 國外城市土地利用狀況與揚州的比較

        國外城市土地利用狀況與揚州相比較(表1),就城市人均建設用地面積而言,班加羅爾最小,只有99平方米/人,其次是新加坡和布魯塞爾,分別為135平方米/人和151平方米/人,波士頓人均建設用地面積389平方米/人,揚州在這幾座城市中人均建設用地面積居中,為153平方米/人。從城市土地利用結構來看,國外城市大多是住宅用地占比最大,其次是交通和公用設施用地,工業用地占比都比較小;揚州,住宅用地的占比也是最大,但工業用地所占比例偏高,交通和公用設施用地所占比例偏低。就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而言,國外地均GDP波士頓最高,布魯塞爾和新加坡其次,而揚州的地均GDP都低于上述城市。可見,揚州在城市土地利用集約度、土地利用結構布局、土地利用效益等方面還有待提升。揚州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固然與工業化發展的不同階段有關,但同時也說明,揚州需要借鑒學習世界名城好的經驗和做法,不斷進行產業升級,提高工業化率和城鎮化水平,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根據產業發展合理配置土地資源,加強城市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

        如何在世界名城建設中提升揚州的土地利用水平?從哪些方面來加強對城市土地資源的集約和高效利用?我們認為國外城市土地利用方面值得揚州學習借鑒。

        3 國外城市土地利用借鑒

        3.1 科學制定土地利用規劃

        土地利用規劃是調節各類土地利用的“龍頭”。新加坡的土地利用規劃分為戰略性的概念規劃和實施性的開發指導規劃。概念規劃藍圖主要制定土地和交通的規劃藍圖,這個藍圖讓人們可以想象未來30-50年后城市的樣子。以此為總綱,再制定總體規劃藍圖和控制性詳規的法定文件。在這個藍圖當中,人口密集與非密集區域相關公共配套設施、交通網絡、產業布局都有明晰的標記和詳細的預算,藍圖垂直性考慮每一區域每年會發展到什么程度,在每個細分的小塊,連容積率都有詳細的規定。從概念規劃到詳細規劃的落實,新加坡規劃相關部門都是聯系溝通協調的,市區重建局、土地管理局、陸路交通管理局等部門加強合作,綜合考慮多方面需求,注重土地利用與環境、經濟、社會發展的平衡。西雅圖非常注重規劃的可持續性。西雅圖土地規劃中都市集合的用地模式,充分體現了控制增長、節約土地資源、降低能源消耗、高效利用基礎設施、保護環境、鼓勵公眾參與、提倡社會公平、改進生活品質、加強社區意識、保護地方特色,以及整體規劃等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國外規劃的編制,在進行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保證其科學性的基礎上,大多會考慮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生產方式的變更,從而注重規劃的靈活性。比如,在城市中心區開辟一塊預留地,首先將其開發成熟地,或建設成綠地或建設成公園充分發揮其生態價值,等到中心區無法容納時,預留用地作為發展的擴展地。

        揚州土地利用規劃的編制,在推進世界名城的建設中,更要以科學為基、精致為要、持續為本,堅持緊湊城市、精明發展的理念,立足揚州特色,按照“一核多組團”的總體布局,突出區域融合、空間整合、產城結合的要求,對現有開發區、工業園區、專業園區進行綜合提升、整合,優化土地利用格局,立足于保護耕地、保障發展、節約集約和區域可持續利用的要求,對2300km2范圍內的土地進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序控制,劃定不同地類發展邊界,預留拓展空間,既彰顯揚州名城特色,又滿足城市可持續發展。

        3.2 注重城市土地立體開發

        無論是新加坡還是波士頓,都十分注重城市地上和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2000年新加坡高、中、低密度住宅的平均容積率分別達到2.5、1.6和1.0,所占比例分別為78%、13%和9%。在2001版的概念規劃中,新加坡不僅規劃提出了容積率為8的超高層住宅,而且原有高、中、低密度的住宅建設的容積率標準也分別提高到3.65、2.1和1.2,新加坡工業用地容積率一般也都控制在2以上。與此同時,新加坡也十分注重地下空間的利用,新加坡不僅有快速的地下交通系統、石油地下倉儲設施,而且正在考慮建設大型的地下城市設施如“地下研究中心”。波士頓在城市更新改造中,以修建隧道改造工程替代地面高架橋,隧道建成后,拆除地上擁擠的高架橋,代之以綠地和可適度開發的城市用地。這種在城市中心區發展地下快速道路系統,既可以騰出地面空間以綠化、適度開發及增加不同區域的城市生活聯系,又降低了道路對城市的割裂,減少了對城市空氣的污染,實現了土地的多重使用。

        而與之相比較,揚州住宅用地的容積率一般為1.8左右,工業用地的容積率一般為1.0,這固然與揚州這座古城的歷史文化傳統分不開,但同時也說明我們在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方面潛力巨大。在土地資源供需矛盾越來越尖銳的今天,需要著眼于地上和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對土地資源進行立體開發。揚州在保護好老城的同時,對新城建設或新上項目一定要注重地上和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立足于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科學制定分區域的城市天際線控制和容積率分區規劃,城市建筑宜低則低,宜高則高。制定城區地下空間利用規劃和鼓勵政策,讓利用地下空間者經濟上合算、環境上舒適。鼓勵各區域對土地實行多功能集約開發,建設各類城市綜合體,做到立體發展、緊湊發展、精明發展。

        3.3 倡導土地混合利用

        土地混合利用是指在城市的某一特定區域內具有多種類性質的土地利用。歐美各國在城市土地使用上經歷了功能混合—分離—混合的發展歷程,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回歸,而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歐美各國城市土地混合利用的實踐證明,城市土地混合使用已逐步成為追求城市有序、綜合、多功能環境的手段之一,土地混合使用成為西方國家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部分。

        發達市場經濟地區和國家進行土地混合用途開發的模式通常表現為:依據環境影響給予各地塊在某個范圍內進行用途混合和用途更變的彈性空間,以此增加土地功能混合開發形態的可能性,增強規劃的應變能力,提高土地的開發效率。如在新加坡,實施所謂的“白色地帶”計劃,增加用地的兼容性。所謂“白色地帶”,是指政府劃定特定地塊,允許包括商業、居住、旅館業或其他無污染用途的項目在該地帶內混合發展,發展商也可以改變混合的比例以適應市場的需要。同時,在項目周期內改變用途時,無需交納額外費用。這些規定給了企業更大的靈活性和企業設置的協同性,從而創造了一個混合用途“工作、生活、娛樂”一體化的環境,不僅有利于更好的利用土地,也帶來了交通便利。

        揚州在城市土地利用也經歷了商住與工業功能混合和商住與工業基本分離的過程。面對未來開發中大量不確定因素,純粹市場導向的土地開發行為,有可能導致無序的功能混亂、環境破壞等狀況,要實現城市土地混合使用,必須具有引導實現目標的方法和能力,在政府與市場之間找到一個適宜點,由政府通過改進規劃控制體系、減輕稅金等來主導土地混合使用,由市場調節來保證這一目標的實現,這方面的探索創新要由點到面、不斷深化。

        3.4 設置合理高效的交通用地

        但凡世界名城,無一不具備合理高效的交通系統。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的特殊地理條件決定了其不可能通過不斷擴大國土面積來適應不斷增長的交通需求,所以只有通過充分發揮現有土地與交通資源的潛力,合理控制交通需求的增長,才有可能用有限的資源保證道路交通戰略基本目標的實現。新加坡通過環形的分散城鎮布局模式和快速大容量交通網絡的建設,一方面減少交通出行,如在商業中心設置高密度住宅區,在交通中心附加了許多其他社會功能,如購物、餐飲、醫療、圖書館 、郵電、影院、行政和其他公共服務。另外一方面形成了高效率公共交通的都市交通體系。新加坡建立了完整有效的綜合交通系統, 包括普通道路、 城市快速路、 地鐵系統、 輕軌系統等。迄今新加坡已建成總長3000公里,以城市快速路為主干、普通道路為支線的道路交通路網系統。新加坡在所有的22個市鎮中心都設置綜合地鐵、公共汽車、輕軌、出租車的綜合公交轉換站。高效率的都市交通網絡為土地資源更高效率的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撐條件。通過人口、交通和綜合服務中心的空間布局,大大緩減路面交通的壓力。

        隨著揚州城市化速率的不斷提高和私人汽車的普遍化,揚州的交通擁堵問題將會顯現,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揚州發展交通要注重城市內部交通網絡的優化,需要進一步提高交通用地的比重,適度擴大城市交通用地。

        3.5 鼓勵產業政策升級與土地政策高效融合

        按照工業化發展速度,人類社會可分為前工業化、工業化和后工業化三個時期。工業化不同時期,發展重點各不相同,但基本都經過了技術密集型制造業,制造業朝高附加值、資本密集型方向轉型,發展高新技術,以信息產業為中心的知識密集型經濟等階段。國外城市一般都通過有選擇性地回購一些較低附加值的土地為發展高附加值產業預留足夠的空間,在租賃合同結束期和更新期對土地進行升級,以及提高容積率等措施實現產業政策升級與土地政策高度地融合,實現工業園區土地利用價值最高、可持續發展。

        根據揚州工業化發展水平及特點,依據國家的政策法規,制訂相關規定,適時推出創新舉措,使工業園區的用地政策不斷優化升級,包括實施工業用地競價出讓,鼓勵建設工業標準廠房,通過租賃等方式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對服務業用地實行差別化地價,融合并促進產業政策升級和轉型發展。

        3.6 推進棕地再開發

        棕地是被遺棄,閑置或不再使用的前工業和商業用地及設施。因此,棕地不僅包括舊工業區,還包括舊商業區、加油站、港口、碼頭,機場等工業化過程中所遺留,已經不再使用的設備、建筑、工廠或整個地區。在20世紀后半期,發達國家和地區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及產業重心的郊區化,在城市中心遺留的大量早期工廠廠址和用地即為棕地。

        棕地是工業化進程的產物,會帶來土地閑置、環境污染、城市空間破碎等諸多不良后果,對城市經濟、社會環境等各領域產生不利影響。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治理與改善環境,歐美發達國家紛紛開始進行棕地再開發,如美國西雅圖市將廢棄了的從石油中提煉汽油的工廠,改建為城市中央公園。經過多年努力,歐美發達國家在治理結構、法律框架和資金保障體系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棕地再開發已在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生態景觀甚至科學教育等方面產生了巨大效益,被這些國家認為是后工業化城市可持續發展及土地資源高效利用的必由之路。

        揚州通過企業“退城進園”、土地收購儲備和清理盤活空閑、低效利用土地等方式對大部分的棕地進行了再開發,但仍有一定數量的可供再開發的棕地,通過全面深入普查,摸清棕地類型、數量、質量與區域分布情況,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地制訂棕地再開發政策與策略組合,提高棕地再開發效率,最終實現城市利用在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上的統一,實現土地利用“多營”和“多贏”。

        建設世界名城,是循序漸進、不斷前行的過程。在這一前進的過程中,要瞄準世界水平,不斷借鑒學習,不斷創新、突破,走符合揚州特色的世界名城建設之路。

        參考文獻:

        [1] Ming Zhang. Modeling Land Use Change in the Boston Metropolitan Region[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9.

        [2] 于洋.綠色、效率、公平的城市愿景——美國西雅圖市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研究[J].國際城市規劃,2009,(6):46-52.

        [3] Wen Yunchao, Wang Yiming. Land use planning and rural management on the experience of territorial management in the Wallonne of Belgium[J].Geographical Research,1998,(2):13-20.

        [4] Rolee Arany著,杜瀟芳譯.在全球經濟環境轉變中土地利用決策的分化:印度班加羅爾的實例[J].國外城市規劃,2003,(2):10-15.

        [5] 王皎.土地利用規劃對城市土地的調控作用研究[M].西南大學,2008.

        [6] 陸張維.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心城區建設用地布局研究[D].浙江大學,2012.

        [7] 喻鋒.歐洲城市土地多功能集約利用簡介及其啟示[J].國土資源情報,2010,(3):34-37.

        [8] 黎孔清,陳銀蓉.新加坡城市土地集約利用及其啟示[J].銅業工程,2010,(4):81-87.

        [9] 馬靜.新加坡城市土地利用資源高效利用的經驗借鑒[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2,(1):39-43.

        [10] 鄭捷奮,劉洪玉.新加坡城市交通與土地的綜合發展模式[J].經濟研究,2003,(11):4-8.

        [11] 劉云華.新加坡土地綜合利用效率探討[J].城市觀察,2011,(1):78-86.

        [12] 盧為民.新加坡以規劃土地政策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經驗與做法[J].上海土地,2012,(2):28-32.

        [13] 莊淑亭,任麗娟.城市土地混合用途開發策略探討[J].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2011,(3):33-37.

        第5篇:園區土地利用規劃范文

        【關鍵詞】土地規劃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30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開展了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工作,20多年來,土地總體規劃與管理工作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強化土地利用的宏觀調控、優化土地利用結構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盡管如此,土地布局尤其是農村土地布局依舊混亂并且被破壞的程度越來越嚴重,土地利用率不斷下降,進而影響農業生產,經濟穩定和人們生活。因此,日漸明顯的土地規劃與管理問題急需解決。

        1現階段中國土地規劃管理工作的任務

        面對土地供需的嚴峻形勢,土地規劃承擔的任務十分繁重。一是要為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提供土地保障。土地具有稀缺性和不可移動性的特點,因此土地利用規劃編制過程中必須統籌協調解決好各行業用地矛盾,通俗的講就是要解決好“四子”問題,即米袋子、菜籃子、錢袋子、好房子。任何一項沒有解決好“四子”問題的規劃都不是一個好規劃。二是要統籌土地利用與布局(五個統籌)。國家提出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發展、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的戰略方針。在規劃的編制過程中要自始至終給予體現。三是要參與宏觀調控。國家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將土地和金融作為調控經濟發展方向和結構的兩個重要手段,土地規劃是實現這一手段的重要方式。如何更好地發揮土地的調控作用是土地規劃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2當前土地規劃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2.1 規劃缺乏權威性,得不到有效的執行

        規劃實施中的最大問題是規劃得不到有效的執行,還存在“規劃規劃,紙上畫畫,墻上掛掛”的錯誤思想。有些地方迫于政策的壓力,雖然將土地規劃的文本做得四平八穩,但土地的實際利用狀況與土地規劃文本上的內容相差甚遠。無視土地利用的布局,往往在規劃的農業用地區內建起了工廠,規劃大片工業用地區的地方,也僅僅在沿路地帶建設了少部分的工礦,造成用地布局的混亂。在個別地方甚至被認為是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使得土地規劃社會地位和法律地位都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權威性得不到充分體現。

        2.2 規劃調整的隨意性得不到有效遏制

        在縣、鄉(鎮)級規劃制定過程中,把交通方便、條件好的耕地留作一般農田,把條件差的、位置偏遠的農田劃作基本農田,即人們常說的“保劣不保優、保遠不保近”的現象相當普遍。地方上,在招商引資中,開發商或投資者為了降低投資成本,往往選擇拆遷量少,交通便利的農田進行投資開發;這樣可以比較方便地辦理“農轉非”的審批手續,而實際這種做法完全背離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保護耕地的初衷,使《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得不到很好的落實。

        2.3 規劃方法滯后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沿用計劃經濟時期的傳統方法,即定性研究的方法。由于傳統規劃方法本身所具有的靜態性特點,所以規劃年限越長,這種判斷與現實之間的誤差也就越大,規劃也就越遠離現實。在經濟發展比較緩慢的時期,傳統規劃方法的這個缺陷表現得還不明顯,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局限性就越來越明顯,越來越顯得不能適應客觀實際發展的需要。規劃方法的革新是目前制定起宏觀指導作用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之前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2.4 規劃編制過程中,重編制,輕實施,缺評估,實施責任主體不明確

        缺乏強制力與約束力,靜態的規劃觀念根深蒂固,缺乏動態的評估調整機制,規劃的社會公眾知曉度和透明度不高,沒有得到公眾的充分理解和認可,影響了公眾對規劃的監督、維護。

        2.5 對農村居民點和農村道路網布局重視不夠

        當前農村產業結構正處在調整階段,農村城市化速度也日益加快,如果通過總體規劃把保護耕地、節約用地與農村居民點布局調整、農村道路網布設結合起來,并使之成為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一定會收到“一石二鳥”的良好效果,既實現了保護耕地、節約用地目標,又推進了農村城市化進程。

        3 加強土地規劃管理的對策思考

        3.1 改進規劃方法

        一是改定性分析方法為定性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二是改靜態分析方法為動態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是以往人們常采用的規劃方法。如果把對一些問題通過分析作出的判斷用數學關系式、數學模型等展顯出來并進行推算分析,這就變成了定量分析的方法。顯而易見,這種定量分析方法是以定性分析為基礎的,實質上是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靜態分析方法是對某一事物在某個時點、某一特定空間上的狀況進行分析并作出判斷,以此為依據進行規劃的方法。人們知道,經濟和社會現象是一個過程,土地利用問題同樣也是一個過程,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著的過程,所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本身也應該是這種動態變化過程的反映。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目標是追求在土地利用過程與經濟發展過程同步變化情況下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的最大化,所以,規劃必須是動態的,能夠反映某一時段因經濟發展而帶來的土地利用動態變化。所以,要想求得具有動態特點的規劃方案,必須采用動態的規劃方法。

        具有定量分析功能和動態變化功能的諸多規劃方法中,以PD―PLUS最為適用。PD―PLUS方法的最大特點主要不是謀取一些規劃的具體數據,而是著重研究分析事物的發展趨勢。然后,再在這種發展趨勢下確定相關的規劃指標,從而把制定規劃指標與相關事物發展的總趨勢聯系在一起。當然,“相關事物”是復雜的,例如,耕地保有量、建設占用耕地指標等與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城市化水平有關;而經濟發展、城市化水平又涉及到人口、社會消費水平、產業政策、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等等。PD―PLUS方法能夠有效地解決這個比較復雜、而又回避不了的問題,因此能夠解決重要指標的動態變化問題,可以克服當前規劃中出現的在規劃期內只有一個數據的現象。當前的規劃,由于只有一個規劃期末的數據,無規劃期間內每一個進程的數據,因而缺乏可操作性。如果把規劃期間劃分成幾個時段,每個時段有明確的指標要求,對實施者來說就容易把握,規劃也就容易落實。

        3.2 規劃的重點應由保護耕地向保護國土資源轉變

        前兩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突出強調了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基本農田保護和建設用地規模控制,新一輪規劃應全面把握土地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堅持自然資源的全面保護,堅持區域發展的公平性、發展過程的持續性、人和自然的和諧性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規劃中制定全面保護政策措施。

        3.3 堅持《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

        做好基本農田保護區的調整劃定工作,將城鎮、村莊周圍、鐵路、公路兩側的耕地及其他區域質量好、產量高的耕地優先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將規劃指標具體分解落實到保護區和保護地塊,實行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保護制度,切實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區的監督管理工作。

        3.4 完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內容

        把農村居民點布局調整和農村道路網規劃作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內容。使零散村莊向中心村和小城鎮集中,工業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完善農村道路網,為促進農村城市化進程創造條件。規劃的內容體系應由指標控制體系為主向宏觀控制加空間布局相結合的方向轉變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土地利用成為國家調控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弱化單純的指標控制和分配的功能,強化布局結構優化和用途管制的功能。對土地利用布局研究不只是前兩輪規劃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也是土地用途管制難以嚴格履行的重要原因。本輪規劃要認真研究建設用地布局,市級以下應同步編制,落實到具體的地塊,使建設用地布局規劃與實際用地需求盡可能相符合。還要研究基本農田和其他需要重點保護的用地布局,使其保得住、保得好。規劃圖件的編制可采用以行政境界為整體的規劃掛圖與分幅大比例尺規劃圖等相結合的模式,編制規劃圖集。

        3.5 構建完善規劃管理信息系統

        規劃實施工作應由構建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入手。以規劃乃至整個國土資源管理的業務流程重組為核心,全面推進規劃實施管理的信息化、規范化和現代化。推進規劃管理的信息化,能夠提高規劃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能夠加強對規劃的宣傳,有效地實施政府和社會公眾對規劃修編、調整和實施的監管;能夠全面提高規劃為公眾服務的水平,進一步改善國土資源部門的形象,進而促進經濟發展和各項建設。規劃信息系統的建設應全面貫徹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規劃數據庫標準》和《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指南》的要求,確保共享和網絡互聯。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中,還要處理好內網與外網的隔離和匹配工作,構建省、市、縣、鄉統一的管理網絡。

        參考文獻

        第6篇:園區土地利用規劃范文

        關鍵詞:大都市郊區;村莊整治規劃;規劃銜接;土地流轉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0-0051-02

        引言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用地日益緊張與農村土地普遍的鋪張浪費現象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合理節約利用,內涵挖潛,增加存量土地的供給量,是解決用地矛盾的一個有效途徑,農村居民點整理是實現這一途徑的有效方法[1]。同時,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戰略任務,使得中國農村工作進入新一輪的 [2]。結合新一輪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村莊布局規劃,村莊整治規劃勢在必行。

        有專家借鑒國外土地整理的模式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中國的土地整理[3~4],或從提高農用地生產能力、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等角度探討土地整理、村莊整治的效益評價分析[5]。針對大都市郊區,也有學者提出了京郊村莊整治應以“整治為先,量力而行”為原則[6]。但大都市郊區的村莊整治規劃有著它的特殊性。筆者在編制天津郊區村莊整治規劃時,結合相關理論歸納出在做大都市郊區村莊整治規劃時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一、大都市郊區農村與農業的特點

        大都市郊區二三產業的迅速發展也使得農村土地利用非農化日益明顯,土地流轉的進程也變得迅速。同時,大都市郊區農地的生產價值功能趨于弱化。農地的主要功能在于它的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靠近大都市,使得大都市郊區農村可以得到更多的科技支撐,同時吸引了更多的中高端人才。再加上獨特的區位優勢,其農業開始向都市型農業轉型。

        二、在編制村莊整治規劃中值得注意的幾點

        1.與上位規劃銜接,相輔相成但不宜照搬。目前無論是現行的還是正在進行中的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其最小單位都是鄉鎮一級。除個別試點外村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普遍缺失。村莊整治規劃就應暫時承擔村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職能。再者,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都是經過無數次推敲修正的極具科學性、合理性和可實施性的詳細規劃。它們可以給村莊整治規劃提供更合理的指導和依據。村莊整治規劃的定位和作用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不同,結合大都市郊區城鄉建設的迅速發展,村莊整治規劃更應注意規劃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

        2.打破村莊權屬界線,加快土地流轉進展。在村莊整治規劃中,對農用地的整理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大都市郊區農業的發展方向是都市新型農業。基于都市農業的特殊性和區位、水文、地勢等原因,一個都市農業項目所涉及到的地塊可能包含多個權屬土地。這就要求在村莊整治規劃的編制中,規劃片區的選擇適當打破個人權屬和村莊權屬。取而代之,可以結合區位、水文、地勢等自然條件和土地利用規劃中的管制分區為分界線,劃定合理的規劃片區。二三產業的迅速發展使得大都市郊區的農用地的社會保障功能,經濟功能都趨于弱化。農用地流轉對當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影響相對較少。土地流轉和權屬調整在大都市郊區是切實可行的。

        3.節約集約用地,淘汰渠灌灌溉方式。水利工程設計是土地整治規劃中的重點。北京、天津城郊農村土地整治規劃項目中,渠灌方式依然大范圍存在。相對其他灌溉方式,渠灌對水資源浪費最嚴重,而大都市郊區農業的現代高科技農業用水量極多,這就造成對水資源浪費的絕對量大增。根據第二次土地調查數據,河北省灤縣溝渠用地面積約為651公頃,八里臺鎮溝渠面積高達780公頃。可見,渠灌的存在也造成了大量的耕地資源的浪費。從另一方面講,噴灌、滴灌等灌溉方式是未來現代高科技農業發展必要條件,而大都市郊區大多是高科技農業示范與帶頭區域。結合渠灌諸多缺點,在大都市郊區尤其是平原地區,應取締溝渠輸水方式,用管道輸水代替。

        4.規劃農業發展方向,引領都市農業潮流。村莊整治規劃的目標不應和土地整理的目標一致,絕不是簡單做好田、水、路、林、村的布局,或者以增加耕地數量和提高耕地質量為目標。村莊整治規劃的目標應該定位于建設新型社會主義新農村。結合這一目標,在促進土地流轉、推動新農村建設、保障新農村各項建設用地等方面做出的積極探索 [7]。具體實施方面可借鑒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的土地利用分區按照農業發展類型進行分區,也可以根據當地實際規劃適合的現代都市郊區農業的發展試點,通過試點的示范帶頭作用,推動整個規劃區內的農業走上現代化都市農業的發展道路。

        5.規劃協調近遠期,保留村莊整治的彈性空間。村莊整治規劃應與土地利用規劃等相銜接。在編制過程中也應分為近期規劃和遠期規劃。近期規劃區域應該是可以確定的,一兩年內可以開工的村莊整治區域。其規劃內容應細致到土地整治項目設計的層面,應該具有可實施性及具體的指導性。遠期規劃的規劃范圍應該是整個項目區內的所有土地。遠期規劃的重點是與土地利用規劃、鄉鎮總規和“十二五”規劃等上位規劃相結合,協調農村產業園區化、居住社區化、生產規模化、組織合作化、保障社會化和環境生態化在空間的布局,構筑農村現代化的城鄉新格局。

        作為發展最為迅速的地區,大都市郊區農村、農業的發展充滿著變數。社會經濟及其他環境的改變,會促使規劃的范圍、區域及實施標準等不斷調整。在遠期規劃中,應注重保留村莊整治的彈性空間。具體表現在,村莊整治規劃重視對耕地和基本農田數量和質量的保障,而在空間布局上應該有相對的彈性空間。

        結語

        綜上所述,村莊整治規劃是一個綜合性土地利用布局規劃。大都市郊區村莊整治規劃有著它的特殊性,在編制村莊整治規劃時,應該遵循實事求是和以人為本的原則確定正確的規劃目標,使編制方案更具科學性、合理性和可實施性。

        參考文獻:

        [1] 高燕.農村居民點用地整理的適宜性評價、模式及政策選擇[D].杭州: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

        [2] 劉麗云.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新農村村莊整治規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9,(7):37-38.

        [3] 張正峰.國外可持續土地整理的發展特征及對中國的啟示[J].生態經濟,2007,(10):144-147.

        [4] 談明洪,呂昌河.國外城市土地整理及對中國合理用地的啟示[J].農業工程學報,2005,(21):154-158.

        [5] 范金梅,王磊,薛永森.土地整理效益評價探析[J].農業工程學報,2005,(21):116-118.

        [6] 王健,王鵬,陳振華.京郊村莊政治規劃與研究[J].規劃師,2007,(4):44-49.

        [7] 鄭財貴,邱道持,葉公強.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的主要內容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0,(10).

        Reflections on the Metropolitan Rural Village Renovation Planning

        ZOU Wen-peng,GUAN Xin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第7篇:園區土地利用規劃范文

        關于城市土地的集約利用,目前尚未看到直接的定義或表述,但是經濟學、城市規劃的相關理論中都曾對此有過論述。美國經濟學家伊利和莫爾豪斯合著《土地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指出:“地價昂貴的第一個后果是,使人們不得不高度集約利用土地。”標志著土地經濟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它經濟學家如柏克曼、阿郎索對城市居住性用地、廠商用地競標曲線進行了研究。經濟學家主要是從如何經濟地使用土地角度所做的努力。以19世紀杜能農業區位論、20 世紀初韋伯工業區位論、20世紀30年代克里斯塔勒城市區位論(中心地理論)以及廖什市場區位論等為代表的區位理論研究,主要是從地理學空間區位角度研究產業發展的最佳布局,但是他們為各國政府針對土地的集約利用的管理指明了方向。

        城市規劃理論對土地集約利用內涵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間結構形態方面不能過度開發利用,1898年英國社會學家霍華德提出的“田園城市”規劃理論,對城市土地利用規劃影響至今。二是《雅典》、《馬丘比丘》為代表的現代城市規劃理論,對城市土地利用作出了全新和比較完善的詮釋,并強調城市的有機組織, 主張城市要與周圍影響地區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保證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4種主要活動的正常進行,生活環境與自然環境相和諧,因此反映了城市土地集約利用在生產、生活方面的具體內涵。這也比較符合現階段土地集約利用應符合經濟效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原則等。

        而后在城市發展的土地利用方面出現了許多新的理論。E·W·伯吉斯以芝加哥為例,試圖創立一個城市發展和土地使用空間組織方式的模型,于1923年提出的。“同心圓理論”認為:“任何一個城市都是從中心區向的同心圓區進行輻射性擴張,土地所處的位置離中心區越遠,它的便利性就越差,土地的租金越便宜,密集度也越低。”“扇形理論”最初是以美國200多個城市結構的資料研究出來的理論。后來由霍伊特研究發展,1939年提出該理論,認為“城市發展從城市中心出發,沿主要交通干線或障礙最小的方向呈扇面狀向外延伸,按城市社會結構形成城市土地利用結構。”這些研究城市土地合理利用的理論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加強土地的集約利用。

        我國從上世界70年代開始,通過引進歐洲、美國等地的土地集約利用理論和方法,進一步進行實踐和應用研究,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從簡單的個體研究到整體研究的農業土地集約利用方法和體系。到90年代中期,土地評價研究開始涉及非農用地評價,如旅游用地評價和城市用地評價。近年來隨著工業園區的進一步發展,針對其的土地集約利用評價也正在進行。

        2008年,《國務院關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等諸多土地政策的出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摸清全國和重點區域土地利用動態變化和土地利用狀況,為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開發、保護和整治提供科學依據。具體來講就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土地集約利用評價。這項工作從內容上豐富和完善了土地集約利用研究,但目前的研究還很有待加強。

        2、土地集約利用的原則

        2.1宏觀與微觀統一原則

        按照系統論的觀點,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但其前提是各部分之間要有合理的組織結構,合理的組織結構是整體最優化的基礎,局部功能最終要通過整體加以體現,整體優化為部分功能的正常發揮提供環境保障。因此土地利用也應該考慮整體用地結構和單一地塊用地相統一的原則,一方面要求在整體用地上把握用地結構的合理化,而在單一地塊的用地應采用控制指標等方式追求單一地塊土地集約利用度的提高,這也是土地集約利用的一個重要的原則。

        2.2土地利用的可持續利用原則

        土地的可持續利用不同于土地集約利用,它起源于可持續發展理論,它不僅僅要求在土地利用上追求土地使用效能最大化,同時也在土地利用過程中提出要以不損害土地開發潛能為基本前提。從土地供需關系看,土地必須優先滿足農業、工業等人類基本生活的必要條件,又要保證在未來有足夠的預留空間和發展空間,引導城市工業朝著緊湊化、集約用地和生態化的方向發展。

        2.3經濟、生態及社會效益統一原則

        生態環境的承載力是有限的,集約土地利用要在考慮土地產出經濟效益的同時,將土地的環境生態效益、土地利用對人民生活、地區特性、社會發展等社會效益的影響考慮在內,從整體上考慮整個經濟社會的運營土地成本,保障城市的運作、工業的發展同生活環境與自然環境相和諧。

        2.4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原則

        土地集約利用不僅需要定性的研究,同時也需要定量的研究。在研究土地利用集約化水平中,眾多學者追求的是對其用地是否合理做定性的分析,而在如何、怎么樣集約利用上不能給予更多的數據支持,即定量的分析甚少,其實在土地集約利用評價體系中更多的是以以定量計算為主,體現科學性,但必要時也要對個別難以定量化的指標進行定性分析,從而增強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的科學性和指導性。

        2.5動態發展原則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將是一個不斷提升的動態過程,而不是靜態的終極目標,因此,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應是我們不斷追求的一個長遠的目標。

        3、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的方法與指標體系

        順應中國城市化發展的實際需要,建立一套核心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對城市土地資源宏觀利用狀況進行切實可行地評價,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的核心是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和評價方法的確定。為此,國內眾多學者在研究相關理論、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有了許多的探索性意見。喻鋒、張迪等在《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對前人的許多研究做了一一的敘述,龔義等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不同層面分別構建了城市土地集約評價的指標體系;林堅等提出了便于在實際工作中執行的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趙鵬軍等采用目標法構建了我國城市土地高效集約化利用的評價指標體系,認為該指標體系由兩大主目標、七大子目標和21個具體評價指標共同構成;成舜等以包頭市為例分析和評價了城市宏觀層面上的土地集約利用潛力;張富剛等則在構建城市土地利用集約度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研究了中國城市土地利用集約度的時空變異規律特征。國內學者在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上已獲得了事富的研究成果,成果應用于實踐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系統的評價理論和方法、合理的指標體系標準、基于GIS和數據庫技術的評價信息系統等方面仍有待于加強。

        參考文獻:

        第8篇:園區土地利用規劃范文

        土地規劃又稱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指在一國或一定地區范圍內,按照經濟發展的前景和需要,對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長期安排,旨在保證土地的利用能滿足國民經濟各部門按比例發展的要求。規劃的依據是現有自然資源、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分配狀況,務使土地得到盡可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不因人為的原因造成浪費。

        通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國家將土地資源在各產業部門進行合理配置,首先是農業與非農業之間進行配置,其次在農業與非農業內部進行配置,如在農業內部的種植業、林業、牧業之間配置。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因此,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

        一、當前土地規劃存在的問題

        1.控制力有限

        土地規劃無法做到完全控制土地市場,其控制力的有限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當前土地市場自身不完全,存在著許多漏洞。土地價格的不一致,從而使得土地規劃在執行時,在占地補償方面的問題變得難以操作;二是土地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性和動態性很強,使土地規劃部門不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取有用的信息;三是土地市場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土地市場信息不但瞬息萬變還有真假難辨的特性,土地規劃部門獲取的市場信息有可能不真實,因此土地規劃本身不可能對土地市場進行有力的宏觀調控。

        2.規劃預測具有不確定性

        土地規劃是否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確定的。因為土地規劃效應具有滯后性。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通常是一項帶有戰略性的長期規劃,從開始實施到最后的這段時間里,一切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有很多的不可控、不可預測因素會干擾土地規劃的結果,而規劃制定的各項內容和重要指標都是靜態的。如此一來,動態性的經濟發展和靜態性的規劃指標之間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定的誤差。另外,由于土地規劃目標和土地規劃手段之間有時相互牽制,甚至產生沖突。

        3.土地規劃的實施問題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土地規劃工作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那就是規劃的制定實施經常出現脫節的情況。一般情況下,花費了很大精力和人力編制出來的規劃,在實施過程中未能嚴格按規劃執行,從而使得土地規劃處于有規劃如同無規劃的狀態,造成了規劃的不穩定性。

        4.修改規劃隨意性

        有些地方考慮到吸引外資企業或者內資企業到該地建立公司和廠房,往往會給對方開出優惠政策,但是這些優惠政策一般都超越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要求。如果不按規劃方案的要求來選址,不按照計劃供地,很容易造成規劃管理和計劃管理上的混亂。從短期角度來看,地方為了經濟發展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從長遠角度來看,這些方案缺乏全局觀念,對規劃的戰略性、宏觀指導性以及權威性認識不足,容易造成建設混亂,甚至影響到以后的投資環境,得不償失。

        二、完善土地規劃的建議

        1.加強法制化建設減少權力尋租

        想要優化土地規劃,必須從機制入手。減少權力尋租的現象,糾正和避免土地規劃的失靈,必須進一步完善政治體制和行政體制。要實現依法治國,加強民主建設,建立有效的權利監督機制,并且要在此基礎上推進機構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企分開。另外還應該完善我國公務員制度、引入競爭激勵機制,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加強危機意識等等,特別是要嚴查、嚴懲腐敗現象,保證政令統一、建立一個精干、高效、廉潔、權威的行政機構,只有這樣才能為糾正和避免土地規劃失靈提供組織保證。

        2.土地規劃對市場進行一定的調控

        土地規劃對市場的干預,應當遵循適度和適當的原則。就是說土地規劃有其特定的干預內容和范圍,只解決僅憑市場解決不了或解決不好的問題。一般而言,土地規劃限于公共領域,微觀活動則由市場機制加以調節。土地規劃對土地市場的干預并不是限制、取代市場機制的作用,而是在尊重市場經濟的規律和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的基礎上,促進市場機制的完善。土地規劃在市場調控中的運行應當體現市場經濟的原則。凡是市場能夠獨立解決的盡可能由市場解決,同時國土管理規劃部門應該引入競爭激勵機制,以提高各方面的運作效率。

        3.改進規劃方法

        首先要將定性分析方法改為定性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其次應改靜態分析方法為動態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是根據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理性認識,對某一事物的未來發展做出合理的判斷。這種判斷既可以用語言的形式進行描述,也可以用許多數據進行表述,這兩種表述方法都屬于定性分析的范疇。以往人們常采用的規劃方法雖然也采用了數據來說明問題,但其實質仍然是定性分析的方法。如果把對一些問題通過分析做出的判斷用數學關系式、數學模型等展現出來并進行推算分析,這樣推理就更加有科學依據,從而變成了定量分析法。靜態分析方法是對某一事物在某一個時間點和某一空間位置上的狀況進行分析并做出判斷,以此為依據進行規劃的方法。然而土地利用規劃是一個隨著時間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所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本身也應該是這種動態變化過程的反映。因此,要想求得具有動態特點的規劃方案,必須采取動態規劃方法。

        4.完善內容

        完善內容即完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內容,把農村聚居點布局調整和鄉村道路網規劃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內容中,使零散的村莊向小城鎮集中,工業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完善鄉村道路網絡,為促進農村城市化建設進程創造條件。規劃的內容體系應該以指標控制體系為主向,進行宏觀調控。

        5.規劃管理信息化

        第9篇:園區土地利用規劃范文

        關鍵詞:葫蘆島;節約集約用地;對策探討

        中圖分類號:F30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7.11.018

        1嚴格保護耕地資源

        堅決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逐級落實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責任。開展永久性基本農田劃定工作,逐步探索建立耕地保護補償機制,從嚴控制各類建設占用耕地。以綏中和建昌為試點,加快市級基本農田示范區建設,整合國土、農業、水利等有關專項資金向示范區傾斜。繼續強化工業廢棄地專項整治,實現整治目標。

        2嚴格規劃計劃管控

        充分發揮土地利用規劃在產業集聚中的引領作用,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結合起來。根據各工業集中區和園區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在公開出讓工業項目新增用地時,按照園區與產業相互選擇的原則,推行“重大項目靠點供、民生項目靠計劃、一般項目靠挖潛”的思路,對用地計劃實行差別化管理。積極穩妥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工礦廢棄地復墾調整利用,有效拓展用地空間。

        3嚴格控制用地標準

        建立工I項目用地準入制度,禁止資源消耗高、環境危害大、產能過剩、土地利用強度低、投入產出效益差的項目落地。嚴格按照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產業用地目標推進。嚴格工業用地使用條件。工業項目的投資強度、注冊資金、容積率、建筑系數、綠地率、非生產設施占地比例等控制性指標必須符合上級規定的要求。北港工業園和白馬石園區入園項目投資總額低于5000萬元、高新產業園區項目投資總額低于1億元的,楊杖子經濟開發區投資額低于3000萬元的不予單獨供地,(供參考)縣域工業項目自行設定最低限額。申請增資擴建用地的,將已有的土地與新申請用地數量一并計算用地指標。

        4加強土地市場建設

        對于工業和經營性用地必須要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對經營性基礎設施用地有償使用做進一步探討,縮小劃撥供地范圍。出臺城中村改造用地支持政策,在符合城市規劃的基礎上,支持企業利用已有存量土地和原有廠房興辦信息服務、研發設計、創意產業、第三方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實施工業用地差別化土地政策。對項目投資大、產業層次高、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影響小、節約集約的工業項目,公開出讓底價可以按國家的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確定(供參考)。其他工業項目逐步實行以市場評估價為底價進行公開出讓。

        5加強用地批后監管

        積極探索合同履約保證金制度,嚴格土地出讓合同建立項目用地竣工聯合驗收制度。國土部門依照土地出讓合同,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等明確有關內容對項目實行驗收,驗收不合格的,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或相關規定處理。發改委、城建局、國土、環保、規劃、房管等有關部門不得辦理相關手續。分類處置存量土地,對各園區、工業集中區開展地毯式調查,對存量建設用地和低效利用土地建立臺賬,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分類處置。堅持存量土地信息定期制度,新建項目必須優先使用存量土地。推進國土資源“一張圖”工程建設,加快土地利用監管信息化步伐。

        6建立節約集約用地評價機制

        凡是存量工業項目向上、向下拓展發展空間,不改變用途增加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對各縣(區)工業集中區開展節約集約利用評價,評價結果與用地計劃指標安排相掛鉤。逐步完善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適時更新評價制度。我市下一步需要開展市級節約集約用地模范縣、區創建活動,研究制定節約集約用地激勵機制,對土地利用效率高、盤活低效利用土地效果好、綜合經濟效益及畝產稅收名列前茅的企業進行激勵;對節約集約用地較好的縣(區)優先安排下一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對節約集約用地較差的縣、區予以通報,相應核減下一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

        7加大土地執法監察力度

        扎實開展土地衛片執法檢查整改工作,限期消除違法狀態,確保實現“雙零”目標。加強動態巡查,強化土地利用批前、批中、批后監管。強化土地聯動執法,創新執法手段,提升執法效果。公開查處一批重大典型違法用地案件,提高土地執法的震懾力。按照“既查事又查人”的要求,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各縣(區)年度違法用地占用耕地比例必須控制在2%以內。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有效化解涉土,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8進一步加強以政府為主體的共同責任機制

        市、區政府必須有意識地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制定出符合本地工作的具體措施。發改委要按照產業政策對建設項目行業準入、投資規模、投入產出強度等進行審核把關,嚴格監管;城建局要嚴格按照城鄉一體規劃出具規劃建設用地條件,并嚴格核查建設項目開發建設強度執行情況;國土資源局要嚴格按照節約集約用地要求,做好用地審批工作。各職能部門要各司其職、配合密切,共同形成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的責任機制。

        9逐步完善節約集約用地的宣傳引導

        加大該項工作的宣傳力度,可以利用網絡、電視、報紙、廣播等媒體,廣泛宣傳土地資源稀缺形勢、節約集約用地典型經驗,推廣應用節地技術,增強社會各界對土地有限資源的憂患認知,營造節約集約用地的良好氛圍,促進形成節約集約用地共識。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在线 | 亚洲第一r级在线视频 | 日本狂喷奶水在线播放212 | 久99中文在线视频 | 亚洲一本在线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精品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