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地質災害防治建議范文

        地質災害防治建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地質災害防治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地質災害防治建議

        第1篇:地質災害防治建議范文

        1 調查區概況

        修水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變化分明,但由于受山區地形的影響,地區之間氣候條件差異較大,多年平均氣溫為16.6℃。歷年平均年降雨量為1617.2mm,年最大降雨量2358.8mm,年平均降雨日157天,年均暴雨日數5.2天,最大過程降雨量548mm;月最大降雨量629.2mm,日最大降雨量232.5mm。由于受地形和東南季風影響,降雨量在時空分布上差異較大。時間上,降雨量主要集中于4~7月,占全年雨量的55.4%;空間上,降雨量西多東少,山區多平原少。縣境內水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5.1%。

        地貌類型主要有中低山、丘陵、壟崗、盆地及堆積河谷,其中中低山面積為3186.62km2,占總面積的70.74%;丘陵和壟崗地區花崗巖出露較多,常見風化殘積層,屬于地質災害易發區;盆地主要有碳酸鹽巖類地層,巖溶發育;堆積河谷主要有亞粘土和砂礫組成。

        2 地質災害調查

        本次調查按照《實施細則》(修改稿)[1]及《1:5萬崩塌滑坡泥石流調查規范DD2008-02》[2]的要求,對區內的地質災害做了全面系統的調查研究,共完成1∶5萬SPOT5影像數據(2011年版)遙感解譯面積分別為4504.68km2,1∶1萬遙感解譯面積65km2;野外調查點數共計4903個,調查點平均密度為1.1個/km2。其中滑坡456處,崩塌723處,不穩定斜坡2947處,泥石流13處,地面塌陷7處,搬遷避讓9處,地質環境點676處,其他調查點72處。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區域內主要地質災害及隱患有:滑坡、崩塌和不穩定斜坡,并具有數量多、分布集中、規模差異大、引發因素清楚的特征。本次調查的地質災害和隱患中大型的有4處,2處為崩塌,2處為不穩定斜坡;中型有61處,其中滑坡4處,崩塌14處,不穩定斜坡43處;其余均為小型。

        3 地質災害發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1)地域分布:修水縣地質災害與隱患點為4146處,分布于縣境內所有的鄉鎮及風景區,平均密度0.92處/km2;災害(隱患)點數最多的是水源鄉,有392處,占總數的9.5%,其次為黃龍鄉,有335處,占總數的8.1%;災(隱患)點密度最大的也是水源鄉和黃龍鄉,分布高達到8.71處/km2和5.36處/km2。

        (2)與地形地貌關系:地質災害(隱患)點大多數位于構造侵蝕中低山區,標高200~400m之間,共有2548處,占總數的61%;其次是構造剝蝕丘陵區,有707處,占總點數的17%;分布在其他區地貌單元的地質災害及隱患較少。

        (3)與巖類關系:滑坡、崩塌及斜坡隱患分布在巖漿巖類區共有1958處,占點其總點數47%;變質巖類區有906處,占比22%;碎屑巖區為736處,占比18%,碳酸鹽巖區和松散巖區分別有325處、221處,占比8%和5%。主要與近年來工業園區發展、城鎮化及新農村建設密切相關。

        (4)與氣象關系:地質災害點多發生在多雨年份、多雨季節和暴雨時段,4-7月份是縣境內發生地質災害的高發時期。降雨是地質災害的主要誘發因素,且地質災害的發生數量與降雨量及降雨強度呈正相關;

        (5)與人類工程活動關系:縣境內人類工程活動主要有公路建設、水利水電開發、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礦山開采、茶林開發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建房切坡,其次為公路切坡。統計表明,99%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與人類工程活動有關,可能引起失穩的因素中,開挖坡腳占50%以上。

        總之,修水縣地質災害形成和發展的控制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以地形地貌、巖性、地質構造、植被等地質環境背景為內在因素,以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境的破壞和改造為外在因素,以降雨為誘發因素,所有這些因素是共同作用,互為影響的。從內在因素來說,以下地區(地段)易產生崩塌、滑坡:山高坡陡地段,巖石風化強烈、殘坡積層發育的斜坡地段,裂隙發育巖石破碎地段,順向坡地段。

        4 地質災害評價

        對地質災害的評價主要是通過分析地質災害發育條件、災害及隱患點各要素的統計情況,劃分出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分區和危險性程度分區。

        根據修水縣地質災害的發生的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發育特點、結合地質災害點的發育密度,采用影響因子疊加法對地質災害易發區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劃分出四個區,即高易發區、中易發區、低易發區、不易發區,分布面積分別是1981.1、1535.76、869.08、117.74km2,所占比例分別為43.98%、34.11%、19.29、2.61%;并按不同的地貌條件與巖類分24個亞區。高易發區主要分布于城區及中低山區鄉村人口集中和交通干道兩側一帶,中易發區主要分布于丘陵區鄉鎮人口較集中地帶,低易發區主要分布在人口較少的中低山區,而不易發區則基本上分布于河谷或水庫及人煙稀少的縣境邊界一帶。

        根據修水縣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劃分、災害點的危險程度及威脅范圍,結合區域地質環境條件和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規劃將修水縣劃分為高危險區、中危險區、低危險區三個級別。同樣以定量評價和定性分析進行了地質災害危險性區劃,其中高危險區總面積2058.6km2,占全區面積的45.70%,主要分布在城區附近和人口較集中的鄉鎮以及境內交通干道兩側一帶;中危險區總面積729.43km2,占全區面積16.19%,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相對較小的全豐鎮、大橋鎮等地;低危險區總面積1716.65km2,占全區總面積的38.11%,主要分布在河谷、水庫及人煙稀少的山脈一帶。

        5 防治規劃建議

        建議當地政府、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主管部門進一步完善群測群防網絡體系建設,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并建立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完善地質災害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和探討地址災害風險管理方法;根據地質災害形成條件的變化,及時地落實或調整防治措施。

        第2篇:地質災害防治建議范文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國發〔*〕4號)等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我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水平,提出如下意見,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切實增強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穩定大局。近年來,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強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不斷完善應急管理機制,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是,由于我省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地質災害隱患點較多,人類工程活動引發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發,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管理體制不順,經費投入不足,基層管理力量薄弱等問題也比較突出,直接影響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深入開展。對此,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認清形勢,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突出重點,落實責任,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全面提高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反應能力,努力降低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確保全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我省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一)全面排查,加快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編制工作。各級人民政府要認真組織有關部門,在全面查明本地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基礎上,加快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地級以上市的規劃編制工作務必于*年底前完成,縣級規劃編制也應盡快完成。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編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城鎮和新農村建設,必須編制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規劃。在開展農業、林業開發利用時也應重視預防地質災害,確保生產安全。

        (二)落實預案,切實加強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和應急管理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印發〈廣東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粵府辦〔*〕73號)要求,突出汛期和重點防治區兩個重點,積極推進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以及地質災害易發區市、縣兩級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要加快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管理信息化、傳輸網絡化、地質災害預測預警科學化和地質災害信息服務社會化的進度,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反饋機制及網絡體系,確保信息及時、準確、暢通。加強對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落實監測責任制和預防措施,切實提高應急反應能力。

        (三)消除隱患,加快實施地質災害隱患點搬遷避讓治理工程。實施搬遷避讓工程是避免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的最有效手段,也是變被動救災為主動防災的有效措施。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情況,按照輕重緩急,逐步對危險性大、危害嚴重、治理經費大于搬遷費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危險點實行選址搬遷避讓。對受地質災害威脅人員集中、搬遷難度大的隱患點和危險點,要盡快進行勘查治理,及時消除隱患,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四)加強監督,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執法力度。各級人民政府要將防治地質災害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依法加強監管。要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工程建設,或編制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時,必須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地質災害易發區農民建房、新村建設選址等,要嚴格執行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與主體建設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的“三同時”制度。嚴格控制礦產資源和地下水開發利用以及工程建設項目造成的地質災害,減少人為地質災害的發生。

        (五)加強研究,實施地質災害防治科技創新戰略。各級人民政府要充分利用地質勘查單位、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的技術力量,積極開展地質災害監測預報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的開發研究工作,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工藝等關鍵性技術的攻關與探索,全面提高地質災害防治與監測預報的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為地質災害防治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加強與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大力開展對典型地質災害災種和重災區的調查研究,建立若干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示范縣,為全面提高防御地質災害的能力提供經驗。

        (六)加強宣傳,提高人民群眾的防災避災意識和能力。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等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活動,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參與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科學防災避災意識,提高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逐步實現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以管促防、以管促治”的目的。

        三、建立完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和保障機制

        (一)加強領導,落實防災工作責任制。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將地質災害危險點的監測和防治任務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個人,實現監管方式從事后追究為主到事前監督為主的轉變。各級國土資源、建設、水利、民政、*、交通、農業、林業、經貿、衛生、氣象、旅游等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違反規定或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應急預案不落實,因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要依法依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法律和行政責任。

        (二)完善機制,加強地質環境監測體系建設。各級人民政府要按照國發〔*〕4號文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37號)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各級地質環境監測體系,有效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切實承擔起日常地質環境監測工作。省國土資源廳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充實國土資源管理系統的水文地質工程和地質環境專家庫,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市也應組建相應的專家庫,為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和搶險救災提供技術保障。

        第3篇:地質災害防治建議范文

        一、突出地理學科的應用價值

        1.針對學科特點,突出應用價值

        選修5從科學層面看,是基于地理理論思維和視角、反映災害學的內容;從教育層面看,是基于素質教育中現代公民可持續發展觀的教育;從實用價值層面看,是基于地理思想、地理決策和公民正常生活能力之上,具有進一步應對非常的、突發事件能力的應用價值。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減災觀,提高公民社會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強調學科應用價值的同時,應針對地理學科特點:綜合、動態地分析問題,把握分析問題的時空尺度,揭示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自然與人文之間的互動關系,從而體現地理的綜合性和區域性;同時將災害系統化,即孕災環境、受災體、主要災種、災情和減災五個子系統與地理理論、人文地理、不利自然條件、經濟損失和人類反應相對展開。

        2.聯系身邊自然災害,激發學習興趣

        在強調地理學科特點的同時,在教學內容表達上應強化感染力和視覺感受。如汶川大地震、日本3.11海嘯等紀錄片、實景照片、插圖、遙感影像、動態變化系列圖;災害影片,如《后天》、《龍卷風》、《天地大沖撞》、《完美風暴》、《唐山大地震》等;最新訊息“雪龍號”被困南極海域、馬航失聯客機海洋搜尋面臨的自然災害及地理信息技術在搜尋中的應用等。借助強烈的視覺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多種自然災害有深刻的印象和直觀感受,從而建立對自然災害的發生、分布和危害性的科學認識,培養對受災地區和災民的同情與救援的人文精神,以及臨危不懼的自救與互救能力。

        二、樹立整合的課程觀

        1.理清教學思路,適度調整教材章節順序

        自然災害的類型、成因、分布、危害、防御及樹立防災減災觀是學習自然災害永恒的主題。由于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是相互影響的,根據自然災害的成因可以推測自然災害的分布、危害特點,并提出防災減災的措施,通過了解世界的自然災害為學習中國的自然災害奠定基礎。因此,可將第一章第一節“自然災害及其影響”和第三節“人類活動對自然災害的影響”整合,然后再講第二節“自然災害的形成和分布”。在講第二節四大類自然災害的時候,按成因、分布、危害的邏輯順序,并將第二章中國的氣象、地質、水文、生物災害與之相聯一并學習。在學習以上內容的基礎上,再歸納世界兩大災害帶和第二章第一節“中國自然災害的特點”。這樣整合既體現了從世界到中國由大到小的順序,又避免了在第一、二章中翻來覆去講四大類自然災害,從而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2.將地理選修5與地理必修有效整合

        必修地理是通向選修地理的橋梁,是學習選修的基礎,選修地理中的大量知識和必修地理藕斷絲連。因此,在學習選修5的時候一定要復習和聯系必修地理相關知識。如在學習地震的時候,應涉及地震波、板塊構造學說、六大板塊分布圖、內力作用、“3S”技術等知識;生物災害涉及中國和世界的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的分布;氣象災害與區域地理位置、地形區分布、大氣環流、天氣系統、人口城市、工農業及交通分布等必修地理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認真研究教材,將選修5的內容與必修地理有效對接,一邊學習一邊復習,尤其要注意系統地理區域化,提高學生綜合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構建思維模式,重視案例開發

        1.建立分析問題的模式

        在《自然災害與防治》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建立重點問題的思維模式。如自然災害的成因從地理位置、地質構造、自然作用(內、外力作用)、地形地勢、大氣環流、天氣系統與氣候、水系水文特征、土壤特性、植被和人類活動等方面分析;自然災害的分布應從空間分布(整體分布狀況、地區差異、與其它地理事物分布的相關性、變化大小趨勢、局部異常和極值等)和時間分布(短期與長期的變化、周期性與非周期性變化、波動及變化幅度大小、速度快慢、頻率高低、峰值及對應時間等)方面分析;自然災害的影響應從對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如臺風、寒潮、雪災等;危害類問題主要從人員傷亡、社會穩定、財產損失(建筑、基礎設施、文物古跡、三大產業等)、自然資源和環境破壞;防災減災的措施從監測預報、非工程措施(規劃、立法、管理、教育)、工程措施(修建防災工程、改變自然災害系統)、救援與救助(災前準備、災中應急、災后恢復)、自救與互救方面分析;災情大小程度從孕災環境、致災因子、災害的種類、強度、發生時間、持續時間、頻率,受災地的人口、城市、建筑物、經濟水平、資產密度、防災減災能力,受災體的自身特性和易損性等方面分析;救災物資儲備基地的區位選擇主要從交通(高速公路、鐵路、航空網絡且輻射廣泛互不重疊)、災發地與救災物資儲備基地的距離、通訊網絡、救災物資的種類和數量、救災人員和設備、地租與經濟水平、應急能力和應急機制等方面考慮。當然,建立答題模式后,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清紅皂白把所有的要素堆在一起。要教會學生學會如何篩選與問題相關的因素,因時、因地、因災種、因具體材料、信息而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看到同一類自然災害在不同地區的成因、危害程度不同,同一省區或國家自然災害地域差異顯著。因此在建立思維模式的同時,又要打破思維定式,既要看到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又要注意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

        2.強調自主學習及案例的開發

        教師要有意識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變課堂為學堂。對于每一類自然災害學習,教師只需講其中一種或兩種災害的學習方法和模式,沒有必要面面俱到,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如學習氣象災害,教師只需交給學生學習熱帶氣旋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的學習方法和模式,然后分組布置學生自主學習和查詢干旱、寒潮、濃霧、沙塵暴、雷電、雪災、低溫凍害、龍卷風等自然災害,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相互交流自主學習成果,這樣既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中獲得知識、方法和地理技能,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并節省教學時間。但是對于各類自然災害的學習,教師必須開發典型的案例和例題進行訓練。重視案例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同時看到每一個案例的局限性,把課本書當作案例學習,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最終跳出課本。例如,學習了“中國自然災害的特點”后,可提供美國自然災害的圖文信息,讓學生描述美國自然災害的特點、為美國劃分自然災害帶;學習了氣象災害和水文災害的危害后,讓學生談談2013年冬季“極地旋渦”冰凍北美,五大湖的湖冰給當地帶來哪些危害?“泰坦尼克號”的沉沒與哪些自然災害有關?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不斷開發新的案例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體驗學習的過程,總結學習災害地理的方法。

        四、認真研究考綱和課標要求

        1.地理選修5的高考考綱要點

        (1)主要自然災害的類型與分布。自然災害的主要類型及其特點;人類活動對自然災害的影響;世界主要自然災害帶的分布。

        (2)我國的主要自然災害。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的區域分布;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質地貌災害的產生機制與發過程;臺風、寒潮、干旱等氣象災害形成原因;蟲災、鼠災等生物災害帶來的主要危害;臺風、寒潮、干旱、洪澇等氣象災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災害與環境。同一自然災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異;我國自然災害多發區的自然環境特點。

        (4)防災與減災。地理信息技術在自然災害預測、災情監測和評估中的作用;應對自然災害的方法和應急措施。

        2.地理選修5的課標要求

        (1)列舉和舉例類:列舉自然災害的主要類型;列舉蟲災、鼠災等生物災害帶來的主要危害;舉例說明中國防災減災的主要成就;舉例說明地理信息技術在自然災害預測、災情監測和評估中的作用;以1、2種自然災害為例,列舉適當的方法或應對措施。

        (2)簡述類:簡述自然災害及其主要特點;簡述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的區域分布;簡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質地貌災害的產生機制與發生過程;簡述展望人類利用高科技趨利避害的遠景。

        第4篇:地質災害防治建議范文

        【關鍵詞】地質災害;量化指標;評估;對策

        1.地質災害基本概況

        所謂的地質災害,就是由自然的原因、人為的活動等引發的,危害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地面建筑安全等的諸如山林的崩塌、土體滑坡、山洪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裂縫等以及地面出現沉降等一類與地質環境作用配送的災害。在實際情況下,查清相關地質災害在地質特征、分布情況等方面的詳細情況,并恰當準確地評估這些的危險性,以便進行及時有效的預防與治理,對我國的國意義和現實意義。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基礎是對這些地質災害有充分的認識和深入的專業了解,對其形成原理與誘發因素有科學全面的調查研究。以下就對幾種主要地質災害的成因與相關情況進行介紹:①滑坡的形成一方面是因為巖土的巖層層面、巖石的斷面層面、巖石裂隙傾向引起的,在這些發育部位,極易形成風化,抗剪強度也較低,在內部形成滑坡的條件另一方面是因為大氣降水或地下水的作用,也降低了巖土抗剪的強度。②崩塌形成是地形地貌、地層巖性、氣候降水以及外災害多在一些新構造運動的地形下發生,這類地貌下,山地處于持續緩慢、間歇性的抬升狀態,河流溝谷較發育,多呈現崇山峻嶺、懸崖峭壁的地貌。而評估地區如果地層巖性較為復雜發育節理組數較多、與母巖的聯系較差、大量頻繁地發生持續性降水、人類活動處理不當等也極易引起崩塌災害的方式。③泥石流的發生一方面是由于地殼抬升導致陡峭的斜坡與深發的溝谷等地形地貌條件下,橫斷面呈現兩邊高、中間低的峽谷狀,溝谷的上下游的較大的高差。另一方面,如果存在多斯地質構造作用,巖石會較容易破碎,也會誘發泥石流。

        2.地質災害危險性的評估

        原則、方法及其量化指標對地質災害進行評估首先要確定一定的原則作為評估的根據。一般的地質災害評估原則主要有:①依據國家國土資源部頒發的相關的文件中對地質災害評估提出的技術要求,將地質災害的危險性按照其嚴重程度劃分為大、中、小不同的級別。②遵從“區域內相似、區域間相異”的原則,根據地質災害對區域內相關擬建工程、已有建筑等的危害程度和級別,充分地考慮到地質條件形成與發展在環境方面的差異,對評定區域按照地質災害危險性的程度進行分區。③如果在同一個評估區域內,存在多種災害隱患并存的情況,應該就其具體災害的危害程度,以“就重不就輕,就急不就緩”的原則,來確定地質災害危險性的分區和等級。

        地質災害評估方法的具體確定是在遵循評估原則的基礎上,結合評估區域內地質災害的存在情況、分布情況及其嚴重程度等,以滑坡、崩塌等災害的種類、土方的體積、災害的分布密度和長度、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影響的群眾人數等為具體的量化指標,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的現狀評估、預測評估和綜合評估。

        3.具體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3.1地質災害危險性的現狀評估

        對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現狀評估需要應用到大量專業的地理地質常識,采用一定的專業手段和方法,對評估地區地質災害危險性的現狀進行評估。首先,進行現狀評估要對評估地區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在充分考慮到評估區域的氣象、水文情況、地形地貌情況、巖土體工程的地質特征以及構造地震等的情況,對于一些溝谷眾多的地區還要充分考察其谷坡、邊坡的陡峻情況,巖基在片理、節理、裂隙等方面的發育情況。同時也要了解評估區域內正在進行或者歷史書曾經進行過的采礦、路橋工程、建筑工程等項目建設的情況。在對評估區域的詳細了解基礎上,再通過一定的方法來評估相關現狀對評估地區的潛在危害、項目建設可能誘發或者加劇某類地質災害的隱患等。

        3.2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預測評估

        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預測評估主要的評估范圍是評估區域施工項目所在地以及可能會對工程項目的安全產生影響的附近區域。通過對實際情況的充分分析和論證,施工項目應該建立在周圍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災害不大于50 m的半徑范圍內。就實際的施工情況而言,還要通過很多的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預測評估來把握和控制相關情況對評估地區的潛在危害、項目建設可能誘發或者加劇某類地質災害的隱患等。

        3.3地質災害危險性的綜合評估

        地理區域性地質災害危險性的綜合評估主要結合現狀評估與預測評估的結果,再根據評估地區相關地質環境的差異性與地質災害的潛在隱患點分布,對地理區域性地質災害危險性做一個綜合性的評估。同時,也要進行場地適應性的評估,將評估區域按照全面的地質評估數據區分為適宜、基本適宜以及適應性差等不同級別,基本與地理區域性地質災害危險性等級的小、中、大等分級區段一致。

        4.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及建議

        4.1根據實際的危險性評估結果,制定一個全面的地理區域性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這個方案一定要全面綜合,也要突出防治的重點,并且根據相關的災害種類、災點的防治分級提出針對性較強、實效性較高、突出災害分級層次的防治措施與建議。建立一個災害防治標準與指導方針,以更好地引導日后的災害防治實踐工作。

        4.2幾種具體地理區域性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和建議

        ①滑坡的防治措施和建議。要防治滑坡災害,首先應該考慮采取避讓的措施,如果實在無法繞避,就應該根據滑坡的類型、滑坡規模及其主要的影響因素,采取設置截排水設施、設置支擋設施、更改滑坡體的幾何形態等措施,并盡量不在滑坡體的前緣部分進行深挖方作業。②崩塌的防治措施和建議。一方面,要對崩塌體或者有崩塌趨勢的地方進行及時的處理,避免其成為日后的災害隱患。另一方面,還要對不穩定的后壁陡邊坡進行治理,消除其的繼發崩塌威脅。如果工程項目建設中包含有大量切坡高度較大的挖方工程,就要密切防范潛在的崩滑情況。在具體的工程建設中,可以按照邊坡的相關治理規范進行崩滑的防范。③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和建議。對泥石流災害的防治可以通過在泥石流的溝谷種植固土草木的措施,防止水土的流失,還要通過預留一定的泄洪通道,并保持其暢通,減少其他施工設施對泄洪通道的影響等措施來減少泥石流的方式概率。在評估區域如果要進行橋梁的墩臺施工的,就一定要通過增大橋梁的跨度等辦法確保橋面的足夠安全。④不穩定斜坡的防治措施和建議。一些溝谷深切的區域,會出現較多的高陡邊坡。進行工程建設時應該采取適當側移、改路基段為高架橋等方法盡可能地避讓。如果還是不能避讓的,就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施工方法,控制好人工邊坡開挖的深度、設置安全坡比和坡型、對較為完整或者新鮮巖面的坡面進行加固,以確保斜坡的穩定。

        5.結論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社會、科學技術等方面都呈現出長期、穩定持續發展的良好勢頭,城鄉居民在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得到長足的進步,總體的城鎮化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很多城市規模也在急劇的擴展。在這個擴展的過程中,社會各界對自然的地質地貌環境的勘測和相關災害的防治往往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就為出現各種各樣的地質災害埋下潛在的危險,極大地制約與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相關施工建設項目的開展以及城市的建設和發展等實際情況,造成了很嚴重的社會危害。所以對其問題的的認識、分析和解決對策的提出是非常必要的。

        (下轉第13頁)

        (上接第98頁)【參考文獻】

        [1]徐至鈞,趙錫宏.我國地質災害評估報告[M].北京:中國建筑出版社,2006.

        [2]韓慶華,谷巖.地質災害的危險性評估與防治建議[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

        第5篇:地質災害防治建議范文

        關鍵詞: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評估原則;防范

        一、地質災害及其危險性評估的概念

        1、地質災害的定義

        就地質災害而言,是指由于自然產生或人為誘發的對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質現象。因此,從上述地質災害的定義中,可以明確以下兩點:

        (1)在引發地質災害的因素中即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人為因素。有些人認為,有些由人為因素引發的災害(如采礦引起的地裂縫、地面塌陷等)屬人為災害,不是地質災害。其實單從定義中,我們就可以找到答案,上述災害肯定是屬于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范疇,屬于人為誘發的地質災害。

        (2)地質災害是指那些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兩個意思:①必須是對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危害的才能稱其為地質災害,假如在荒無人煙的地方發生的山體崩塌就不是。②地質災害必須是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假如因施工質量問題而導致的樓房倒塌,雖然也造成了人民生命和財產的損失,但與地質作用無關,也就不是地質災害。

        2、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內容

        地質災害包括的災種很多,那么在評估中到底應評估那些災種呢?國土資源部頒發的《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中,對所要參與評估的地質災害類型做出了規定,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及地面沉降六種,并對相關概念作了詳細的定義。在實際工作中,一般只需按要求做好這六大災種的評估即可,切忌包羅萬象、求全的思想,把一些并未要求的災種全都羅列到報告中。如在湖北省荊門市丘陵山區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高發區;在地下開采礦區、大量抽取地下水地區存在地面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是評估的重點。對于不屬于地質災害或雖然屬于地質災害但另有主管部門的某些災害,不應納入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范疇。如:地震災害(地震局主管)、洪水災害(防洪辦主管)、水土流失災害(水土保持部門主管)、地表水污染、大氣污染(環保局主管)等。即使是對上述六大災種的評估,也應結合項目的具體情況,來劃分地質災害危險性等級。

        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原則

        1、綜合評估原則

        地質災害危險性的綜合評估原則是指我們在進行評估時需要根據地質災害現存的危險性狀況評估記錄和預測評估結果,在結合評估環境地殼運行狀況和地質環境條件之間的茶飲性,對目前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綜合性評估。主要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范圍、地質災害的危險程度、確定的危險性范圍指標。同時,我們還必須針對地質災害評估對象已發生過的地質災害情況對現在的評估進行綜合考慮,最后得出各方面綜合出來的結果。

        2、分段評估原則

        分段評估原則主要是指依據評估對象的不同地質環境差異、隱患地質災害的不同類型、級別對評估對象進行分區、分段處理,進行分別對待,分成若干個區域進行分別評估。一般來講,主要是按照導致災害的原因的性質、災害規模、承按災害的對象等條件進行劃分,也可以從災害的穩定性、幾率性、嚴重性進行劃分,并按照評估段分別對評估對象進行適宜性評估,將災害的級別評估到最精確。

        3、分級評估原則

        通過對建筑項目的重要性可以對地質災害的級別或成都進行分類,這樣很容易確定評估級別。但是在確定評估級別之前必須明確各個級別的不同含義及其劃分依據。同時,必須考慮地質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程度,綜合決定建筑用地的使用 j投資規模的確定。一級評估:指有允 的備案資料,論證充分,一般由獲得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甲級資質證書的單位進行且評估報告必須交由省級及其以上的國土資源廳(局)備案。二級評估是由獲得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甲級和乙級的單位進行評估,評估報告報市地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備檔。同理,三級評估即為獲得同樣部門頒發的乙級或丙級的單位進行,評估結果同樣是在有關部門進行存檔。三者的區別在丁評估報告的詳細、嚴密程度。

        4、建設用地覆蓋礦產評估特別對待原則

        對于建設用地地下存在著礦產的地區應當進行分別對待。原因在于在礦產被開發、挖掘后會引起地面的下沉、塌陷等狀況。況且一旦開采,地質災害的危險級別將快速逐級上升。對于建筑用地地表損傷較嚴重的地區,應首先擬定計劃對地表進行修復還原且一旦確定建筑用地,礦產的開采將必須嚴格控制甚至禁止。鑒于此類情況,也可以采取與礦產承辦方進行協商確保開采后的地基不受到嚴重損傷,可采取預留地保護煤住的辦法。從各方面綜合考慮可能對地質災害的危險性評估的影響因素以及地質災害的級別與范圍的綜合評估確定。

        三、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及防范工作要點

        1、要根據實際的危險性評估結果,制定一個全面的地理區域性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這個方案一定要全面綜合,也要突出防治的重點,并且根據相關的災害種類、災點的防治分級提出針對性較強、實效性較高、突出災害分級層次的防治措施與建議。建立一個災害防治標準與指導方針,以更好地引導日后的災害防治實踐工作。

        2、幾種具體地理區域性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和建議

        (1)滑坡的防治措施和建議。要防治滑坡災害,首先應該考慮采取避讓的措施,如果實在無法繞避,就應該根據滑坡的類型、滑坡規模及其主要的影響因素,采取設置截排水設施、設置支擋設施、更改滑坡體的幾何形態等措施,并盡量不在滑坡體的前緣部分進行深挖方作業。

        (2)崩塌的防治措施和建議。一方面,要對崩塌體或者有崩塌趨勢的地方進行及時的處理,避免其成為日后的災害隱患。另一方面,還要對不穩定的后壁陡邊坡進行治理,消除其的繼發崩塌威脅。如果工程項目建設中包含有大量切坡高度較大的挖方工程,就要密切防范潛在的崩滑情況。在具體的工程建設中,可以按照邊坡的相關治理規范進行崩滑的防范。

        (3)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和建議。對泥石流災害的防治可以通過在泥石流的溝谷種植固土草木的措施,防止水土的流失,還要通過預留一定的泄洪通道,并保持其暢通,減少其他施工設施對泄洪通道的影響等措施來減少泥石流的方式概率。在評估區域如果要進行橋梁的墩臺施工的,就一定要通過增大橋梁的跨度等辦法確保橋面的足夠安全。

        (4)不穩定斜坡的防治措施和建議。一些溝谷深切的區域,會出現較多的高陡邊坡。進行工程建設時應該采取適當側移、改路基段為高架橋等方法盡可能地避讓如果還是不能避讓的,就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施工方法,控制好人工邊坡開挖的深度、設置安全坡比和坡型、對較為完整或者新鮮巖面的坡面進行加固,以確保斜坡的穩定。

        四、結束語

        總之,在地質災害的危險性評估工作中要貫徹“預防為主,治理為輔,防治結合”的災害預防原則,在施工過程中合理的規范施工流程和施工活動,做好工程用水的排泄工作,加強場地植被的種植和保護,做好災害應急措施,從而避免地質災害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

        參考文獻

        第6篇:地質災害防治建議范文

        【關鍵詞】變電站;地質災害;危險性

        【中圖分類號】P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2)08—0180-02

        一、引言

        該變電站位于廣西賀州市八步區信都鎮,站址位于信都鎮南東向約6.0km的程屋村東側的緩坡上,目前有水泥路面機耕路到達站址邊,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開展本次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目的是:通過對擬建項目用地范圍地質環境條件和現有地質災害分析,作出工程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可能引發、加劇及建設工程本身可能遭受地質災害的危險性評價,提出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建議,達到有效保護建設項目的安全運行,從源頭上減輕人為活動引發地質災害,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對工程建設用地適宜性進行評價。

        評估區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為中等,建設項目屬較重要建設項目,確定本項目評估級別為二級評估。

        二、地質環境條件

        建設項目用地區位于廣西東部,地處北回歸線以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年平均氣壓1001.2hpa,年平均氣溫為19.8℃,年平均最高氣溫為24.8℃,年平均最低氣溫為16.4℃,年極端最高氣溫39.5℃(1989年8月16日),年極端最低氣溫-4.0℃(1963年1月15日)。

        地表水系屬賀江流域,賀江水位豐水期水位高程為47m~53m,枯水期水位為43m~44m。五六月流量最大,其中6月平均流量479.1m3/s,1月份流量最小,平均流量66.6m3/s,年平均流量為204.4m3/s,年徑流量64.28億m3,年徑流模數為14.7L/s·km2,多年平均水位變幅7.5m。場地位于賀江東側約2.0km處,場地最終平均平整高程約為63.0m,賀江100年一遇洪水位為55.18m,對場地無影響。

        評估區整于賀江沖積平原上,地形與地貌類型簡單,場地微地貌為緩丘,緩丘呈渾圓狀,地面高程約53m~66m,坡度3°~10°,最大高差約6.5m,場地地勢中間相對較高,且平緩開闊,四周低。場地內有旱地,主要種植有桉樹、花生等,站址區及其附近未見基巖出露。經現場調查,站址區未發現崩塌、滑坡、巖溶塌陷等不良地質作用

        根據區域地質資料及現場地質調查,場地內上覆土層主要為第四系賀江三級、四級階地沖洪積土層(Qa+pl),下伏基巖主要為泥盆系中統東崗嶺階(D2d)灰巖、含燧石灰巖、白云質灰巖、白云巖等。

        評估區所在區域構造上位于南華準地臺上,桂湘贛褶皺帶南緣與華夏褶皺帶之過渡地帶,按構造運動和沉積建造可劃分為早古生代地槽發展階段,加里東后地臺階段。區域經歷了六次主要的區域性構造運動,其中加里東、印支、燕山、喜馬拉雅四次為強烈的造山運動,“賀江”、“東吳”二次為幅度較大的震蕩運動。

        三、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

        現場調查及資料分析結果表明,評估區地形平緩,地形高差小,未見有崩塌、滑坡,巖溶塌陷等不良地質作用發育。

        此外,根據現場地質測繪、調查,當地堤壩、等級公路路基均未見開裂現象,水田、旱地、水塘邊均有明顯陡坎,場地未見有膨脹巖土地基脹縮現象,附近房屋墻體、基礎未見開裂現象。綜合上述,評估區在目前自然環境條件下,地質災害現狀弱發育,地質災害危害程度和危險性小。

        四、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

        根據野外地質災害調查,結合分析評估區的地質環境條件,并考慮到建設項目自身的特點,對預測評估的地質災害災種作如下考慮:1)工程建設可能引發或加劇邊坡崩塌、滑坡,基坑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等;2)工程建成運營后,建設工程本身可能遭受邊坡崩塌、滑坡,地基不均勻沉降,膨脹巖土地基脹縮及巖溶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等。選取邊坡崩塌、滑坡,基坑崩塌、滑坡,地基不均勻沉降,膨脹巖土地基脹縮及巖溶地面塌陷作為本項目地質災害預測評估的主要類型。

        建設項目的開挖基坑主要位于評估區的各種擬建建(構)筑物地段。根據設計方案,評估區內的建(構)筑物荷載均較小,大部可采用天然地基,少量填土較厚的低洼地段采用樁基礎。基坑一般小于5m,組成基坑壁的巖土體主要為硬塑土層,土層混圓礫及砂質較多,粘性較差,基坑在重力、淺層滯水、降水作用的影響下,可能會引起基坑發生崩塌破壞。但是基坑范圍和深度均較小。因此,預測工程建設引發基坑崩塌、滑坡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小,危害對象為施工期間基坑內施工人員及設施,危害程度小,危險性小。

        預測工程建設引發或建設工程本身遭受邊坡崩塌、滑坡地質災害可能性小~中等,危害程度小~中等,危險性小~中等;工程建設引發基坑崩塌、滑坡地質災害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險性小;建設工程本身遭受地基不均勻沉降地質災害可能性小~中等,危害程度小~中等,危險性小~中等;建設工程本身遭受膨脹巖土地基脹縮地質災害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險性小;建設工程本身遭受巖溶地面塌陷地質災害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險性小。

        綜合評估將建設場地劃分為地質災害危險性中等區(Ⅱ區)和小區(Ⅲ區),建設用地適宜性評估為基本適宜(Ⅱ區)和適宜(Ⅲ區)。

        對工程建設可能引發和建設工程本身遭受的地質災害,只要采取一定的防治、避讓措施,即可避免地質災害的危害,建設項目可行。

        五、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建議

        地質災害的防治是一項系統工程,地質災害防治的根本目標是取得最佳的減災效果。地質災害的防治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因勢利導,因害設防,各種防治技術相結合,達到減災的目的。

        根據地質災害現狀評估、預測評估和綜合評估結果,擬建建設項目場地內質災害現狀為弱發育,預測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小~中等,其引發和遭受的地質災害的危險程度和危險性小~中等。根據工程建設特點及可能出現的不同地質災害,按照相應規范提出對應措施。

        工程建設中應盡量減少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境的不利影響,盡可能避免引發地質災害,對預測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地段應采用合理的預防、處理和避讓措施,防止地質災害發生。工程建設過程中和建設后,應對地質災害進行監測,一旦發現險情,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盡可能避免或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1]肖榮,李紅明,羅瑞,周輝,藍俊先.廣西龍勝芭蕉灣滑石礦地質災害評估及其防治措施[J].現代礦業,2011.

        第7篇:地質災害防治建議范文

        1、前言

        陜縣地處豫西山區,自然條件下地質災害較為發育。是我省地質災害多發區之一。近年來,隨著陜縣經濟的迅速發展,破壞地質環境的人類工程經濟活動不斷加強,在局部地區地質災害發生率和成災率呈顯著上升趨勢。地質災害的危害性及危險性亦隨之增大。目前,縣市地質災害研究程度不能滿足防災減災需要,呈現明顯滯后和不足,加強該類問題的研究工作,對改善當地人居環境,構筑當地和諧社會及促進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地質災害發育現狀

        陜縣地處豫西丘陵山地區,現狀條件下,境內主要發育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類型。以及地質災害動力成因分析,陜縣地質災害以人為動力型為主,次為自然動力型。

        據野外實地調查,全縣已發生地質災害76處,包括:①崩塌30處,占已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39.5%,規模:29處小型,1處中型;②滑坡37處,占已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48.7%,規模:34處小型,2處中型,1處大型;③地面塌陷9處,占已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11.8%,規模均為小型。

        經統計,在已發生的76處地質災害中自然動力型14處,約占18.2%,主要為黃土塬、陵區溝谷側壁自然形成的崩塌、滑坡等;人為動力型63處,占81.4%,主要為礦山開采、城鄉建設、道路建設等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其分布特點明顯受地形、地貌、地質環境條件、人類活動等因素制約。根據現狀調查及室內統計結果,以上地質災害分布遍及全縣13個鄉鎮。

        3、主要地質災害類型及其危害

        3.1 已發生地質災害分布及災情。(1)滑坡災害。根據區劃調查結果,滑坡災害37處,規模以小型為主,均為土質滑坡。分布于張茅鄉、菜園鄉、張村鎮、西李村鄉、觀音堂鎮、硤石鄉、宮前鄉、店子鄉、張汴鄉、原店鎮等地,37處滑坡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577.6萬元。災情級別:中型2處、小型35處。(2)崩塌災害。縣境崩塌災害30處,均為土質崩塌,規模均為小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78.4萬元。災情級別:2處中型、28處小型。縣境崩塌災害集中分布于西李村、觀音堂、張灣村、菜園鄉、硤石鄉、張茅鄉等地。(3)地面塌陷災害。區內礦產資源豐富,地下采礦活動集中而強烈,地面塌陷災害以觀音堂、王家后等煤、鋁開采區最為發育。全縣地面塌陷災害8處,規模均為小型;造成直接經濟883萬元;災情級別:1處中型、7處小型。

        3.2 現狀地質災害規模。76處地質災害點中,規模:中型1處、小型75處。包括崩塌災害點30處,規模均為小型;滑坡37處,規模:小型26處、中型1處;地面塌陷9處,規模均為小型。

        4、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性評價

        4.1地質災害隱患點類型。陜縣地質災害隱患點發育類型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縫、泥石流等。目前發現的111處地質災害隱患點中,滑坡隱患點49處,占地質災害隱患點總數的44.1%;崩塌39處,占地質災害隱患點總數的35.1%;地面塌陷5處,占地質災害隱患點總數的4.5%;泥石流3處,占地質災害隱患點總數的2.7%;不穩定斜坡15處、占地質災害隱患點總數的13.6%。

        4.2地質災害隱患點分布狀況。陜縣地質災害隱患點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主要分布于中山、低山丘陵區。黃土臺塬區主要發育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地面塌陷、地裂縫等災害主要發育于北部煤、鋁礦區。具體而言,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點集中發育于道路兩側、居民房前屋后、礦區周圍等人為活動強烈部位。

        4.3地質災害隱患點穩定性評價。據統計,陜縣已調查的111處地質災害及隱患點,98處穩定性差,13處穩定性較差(包括3處泥石流中等易發),6處基本穩定。其中,滑坡45處為穩定性差,4處穩定性較差;崩塌31處穩定性差,3處穩定性較差,5處穩定性好;不穩定斜坡14處穩定性差,1處穩定性較差;地面塌陷5處穩定性差;泥石流3處均為中等易發。

        5、主要地質災害成因機制分析

        5.1崩塌致災機制。在中低山、丘陵區及黃土塬區邊緣,土(巖)體節理、裂隙發育,在這類地區建房、開挖窯洞及修路,因卸荷一方面改變坡體臨空條件,另一方面常使土(巖)體內節理、裂隙密集度和結構面(節理、裂隙面)開啟度增大。受不同產狀節理、裂隙切割,土(巖)體完整性變差,尤其是共軛節理,兩組近垂直的結構面,與坡向一致或近垂交時,土體抗拉、抗剪強度明顯降低,在降雨、振動等因素引發作用下,發生傾倒或墜落。

        5.2滑坡致災機制。巖(土)體受構造、風化、卸荷等因素影響,節理、裂隙發育,降雨和人類工程活動是區內滑坡形成的誘發因素。坡體經降雨、風化、振動、卸荷等因素作用,節理、裂隙密集且構造面逐漸擴大。受大暴雨或連續降雨影響,節理、裂隙(尤其垂直或陡傾節理)充水產生沿坡向的動、靜水壓力,且雨水徑流可沿強弱風化層界面、層理面或土巖接觸面等結構面貫通。一方面大大降低坡體的抗拉(剪)強度,另一方面使坡體飽水、自重增加,如前緣臨空較好(坡體遭受切坡),在重力作用下,一般會在坡頂產生弧形拉張裂縫,在兩翼產生羽狀剪切裂縫,經降雨、風化、重力等因素累進性破壞,最終沿滑動面快剪滑動。

        5.3地面塌陷致災機制。陜縣南、北部基巖山區,采礦活動較為集中,采礦過程中不但會形成大面積采空,而且爆破掘進可改變巖體原有力學平衡,降低巖體抗壓、抗剪強度,加之巷道支護不當,并在降雨、風化等因素累進破壞作用下,導致冒頂性塌陷。

        6、防治建議

        根據陜縣現狀,建議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盡快開展陜縣地質災害詳細調查,滿足全縣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需要。(2)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中第七條規定的防治原則和防治責任,當地國土資源局宜將陜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落實到具體部門、單位或個人。(3)在地質災害易發區進行工程建設活動,應當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以防工程選址不當或工程活動誘發地質災害。(4)普及宣傳《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并以此為依據,加大防治力度,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效益。

        7、結束語

        陜縣地處河南省地質災害易發區,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地質災害發生率和成災率呈上升趨勢,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改變地質環境的人類工程經濟活動也在不斷加強。為滿足陜縣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需要,在提高調查精度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多方面、深層次專題研究,對提升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和防治效益具有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第8篇:地質災害防治建議范文

        對輸變電工程有直接影響的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巖土變形(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變形(主要是采空和巖溶地面塌陷)和特殊土地質災害等3種類型。本文將重點分析泥石流、滑坡、凍土、軟土等地質災害。

        關鍵詞:

        輸變電工程;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標準條文

        1輸變電工程典型地質災害分析

        在電網工程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地質災害對電網工程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通過對一些典型地質災害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造成這些地質災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前期勘測設計的原因,也有施工質量的原因,值得反思。案例一:泥石流——油坊溝二自線N205鐵塔倒毀事件事故介紹:2000年7月,西昌地區發生暴雨造成普格縣油坊溝發生泥石流,造成臨近溝坎的二灘至自貢輸電線路二普三線(二自III回)N205鐵塔地基因滑塌而倒毀,并將相鄰鐵塔折斷,共造成倒塔6基,鐵塔損壞3基,在該耐張段內的導線、絕緣子及金具全部損壞,經濟損失巨大。原因分析:(1)鐵塔位置位于油坊溝沖溝的坎邊,距坎邊的安全距離太小;(2)地基主要土層為第4系松散碎石土組成,抗沖蝕能力差,易受水流沖蝕而發生滑塌;(3)前期工作中對土坎在水(泥)流作用下發生后退的趨勢預測分析不夠。整治措施:移位改線。其中第一次移位改線后,由于部分塔位于陡坎上,后又發生滑坡災害,致使鐵塔變形,不得不進行第二次移位改線。案例二:滑坡——二自線一回N45~N48鐵塔變形損壞事故介紹:二自二回N45~N48鐵塔位于涼山州美姑縣九口鄉政府所在地的甲谷村,工程運行數年后,塔架發生嚴重變形,影響線路的正常運行和安全。原因分析:經調查,該N45~N48位于一巨型古滑坡體上,工程投入運行以來,因降雨等原因,滑體發生整移,最大位移達1m,年平均位移10余cm,造成滑體地表開裂,滑體上的鐵塔發生移位變形。前期工作中沒有鑒別出該地段為古滑坡體分布區,致使4基鐵塔被布置在活動的古滑坡體上。對策措施:取消中間的N47塔位,通過重新移位采用大跨越方式跨過古滑體。案例三:軟土——220kV灌云變電站軟土地基變形220kV灌云變電站位于江蘇連云港,地基為海相類軟土,1998年投運后不久,主控樓多處發生裂縫,主變也出現不均勻沉降,給供電維護造成一定影響。原因分析:該變電站位于淤泥質軟土上,由于前期勘測對軟土的性質評價不準確,主控樓基礎采用筏型基礎,直接位于淤泥質軟土天然地基上,未進行基礎處理。工程運行后,由于淤泥質軟土承載力不夠,導致基礎發生不均勻沉降,墻面多處發生裂縫,主變區變形過大。至目前為止,沉降仍未停止。處理措施:對主變加升高座,主控樓無法進行處理,只能進行沉降觀測。

        2標準條文梳理及適應性分析

        2.1標準條文梳理及適應性分析通過對電網工程相關標準的梳理,涉及到地質災害的相關設計標準有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標準Q/GDW179-2008《110~75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技術規定》、GB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范》及電力行業標準DL/T5218-2012《220kV~500kV變電站所設計技術規程》等3項標準。因此,本次條文適應性分析的重點針對上述3個標準的相關條文進行分析。(1)Q/GDW179-2008《110~75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技術規定》第5.1條規定:路徑選擇應采用衛片、航片、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等新技術,必要時可采用地質遙感技術,綜合考慮線路長度、地形地貌、城鎮規劃、環境保護、交通條件、運行和施工等因素,進行多方案技術比較,使路徑走向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分析:此條文中在線路比較時,只提出了考慮地形地貌等因素,而沒有提到地質因素,不能適應防災減災要求。如前所述,地質因素是決定線路安全和經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議將“地形地貌”改為“地形地貌、地質條件”。第5.3條規定:路徑選擇應盡量避開不良地質地帶和采動影響區,當無法避讓時,應采取必要的措施;路徑選擇應盡量避開重冰區及影響安全運行的其他地區;應盡量避開原始森林、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該條文只提出了對無法避開的不良地質地帶和采動影響區采取必要措施,沒有提出具體應考慮的因素,從防災減災要求考慮,應提出進行專題論證,分析地質災害和采空區的影響范圍,以選擇最佳路線;除此之外,在塔位定位時,應充分考慮地質條件,避免將塔位選在不良地質點上,如“三邊”(即陡崖邊、陡坎邊和沖溝邊)等不良地段。因此建議將此條文第一部分修改為:“路徑選擇應盡量避開不良地質發育地段和采動影響區,當無法避讓時,應進行專題論證,選擇最佳路線,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塔位定位時,應充分考慮塔周的地質條件,確保塔位選定在穩定的地質體上”。第12.0.1條規定:基礎型式的選擇,應綜合考慮沿線地質、施工條件和桿塔型式等因素,并應符合下列要求:有條件時,應優先采用原狀土基礎;一般情況下,鐵塔可以選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基礎或混凝土基礎;巖石地區可采用錨筋基礎或巖石嵌固基礎;軟土地基可采用大板基礎、樁基礎或沉井等基礎;運輸或澆制混凝土有困難的地區,可采用預制裝配式基礎或金屬基礎;電桿及拉線宜采用預制裝配式基礎。

        山區線路應采用全方位長短腿鐵塔和不等高基礎配合使用的方案。本條款基本考慮了地質條件因素,但未考慮采空區、凍土、膨脹土等特殊地質條件的基礎設計要求,建議進一步研究,形成指導工程設計的導則。建議在12.0.1之前補充以下內容:桿塔地基基礎,均應滿足承載力、變形和穩定性的要求。地基基礎設計前,應進行巖土工程勘察,勘察內容和方法應符合GB52001、DL/T5049-2006和DL/T5122-2000的規定。第12.0.6條規定:巖石基礎的地基應逐級鑒定。該條款僅考慮了巖石基礎的地基,實際上在地質條件復雜、易于發生地質災害的地段,也應進行逐基鑒定。如二自線一些位于地質條件復雜地段的塔位,由于沒有進行逐基鑒定,使基礎位于一些軟弱土層上,致使運行期間鐵塔因不均勻沉陷而變形。因此建議此條改為:巖石基礎的地基應逐基鑒定,對巖土條件變化大、易于發生地質災害地區的地基應進行專題或專項分析。第12.0.7條規定:基礎的埋深應大于0.5m,在季節性凍土地區,當地基土具有凍脹性時應大于土壤的標準凍結深度,在多年凍土地區應遵照相應規范。本條只提出了凍土區的基礎處理要求,應增加其他特殊性土如黃土、鹽漬土、軟土等基礎的處理設計要求。(2)GB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范》本標準的第3.0.1條、第3.0.2條、第3.0.3條、第3.0.6條、第12.0.1條、第12.0.6條、第12.0.7條及第12.0.9條等條文的適應性分析與前述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標準Q/GDW179-2008《110~75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技術規定》的分析基本一致。(3)DL/T5218-2012《220kV~500kV變電站所設計技術規程》第5.0.5條規定:所址應具有適宜的地質、地形條件,并避開滑坡、泥石流、明和暗的河塘、塌陷區和地震斷裂帶等。本條要求基本符合防災減災條文要求,但應避開的地段不僅僅是上述所列,還有鹽漬土區、巖溶發育區等,所以建議改為“所址應具有適宜的地形地質條件,并避開滑坡、泥石流、塌陷區、地震斷裂帶、明和暗的河塘等不良地質帶(區)。

        2.2地質災害防治設計原則研究通過對電網工程中地質災害的案例分析和對有關規范的條文適應性分析可知,現行規定總體上可行,但由于地質災害的復雜性,現行規程規范的規定還不能完全滿足地質災害的防治要求,在地質災害的具體防治設計過程中,需要更詳細的原則指導。在總結國內外電網工程地質災害的防治經驗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地質災害提出以下不同的防治設計原則。(1)泥石流地質災害的防災設計原則治理泥石流以防為主,以避為宜,以治為輔,防、避、治相結合的方針;以生物生態為主,以工程為輔,生物與工程配套的舉措;防一般、避要害、治重點、科學管理、減災興利5個層次;全面規劃,統籌兼顧,融防災、抗災、減災、救災與國民經濟建設和國土整治為一體,達到4個效益的統一;從大環境著眼,小流域著手,從上游到下游,從局部到全體,治坡與治溝相結合的思路;工程防御體系,繞避措施,生物生態防御體系,監測預報體系,環境保護與管理體系相結合的防治對策。綜合國內外先進有用的技術,方能使泥石流這項復雜的防治運作體系進入最佳狀態,獲取最佳效果。我國在泥石流防治過程中,一般常用的泥石流防治方案為繞避泥石流災害的防治方案、綜合治理方案、單項工程防治方案、行政法制管理及預測預報防治方案等四大類。(2)凍土地區的電網工程防災設計原則1)凍土地區線路宜選擇在地勢相對較高的地方通過,而不宜在山坡坡腳通過;當線路穿越山坡時,一般選擇在陽坡通過,而不宜選擇在陰坡;線路應選擇在干燥、含水量少的地方通過,而不宜在沼澤濕地通過;當線路穿越融區、凍融過渡帶及凍土區時,盡量選擇在融區通過;線路一般穿越植被的地段,植被覆蓋度好的地段往往厚層地下冰發育,不宜通過。2)凍土區施工應做到盡量避免在高含冰量凍土地段大范圍開挖,避免對植被破壞,避免由于熱擾動使熱融滑塌及融凍泥流等產生,嚴禁在沼澤濕地開展工程活動等。3)凍土地區常用的幾種基礎型式:樁基礎,主要包括鉆孔灌注樁和鉆孔插入樁,一般適用于河流融區和熱融湖塘等存在熱源的地區;裝配式基礎,該基礎適合于非多年凍土地區、多年凍土地區的基巖及融區、低含冰量的凍土區、地下冰分布均勻的富冰凍土粗粒土地段及不凍脹和弱凍脹性的地基上;錐柱基礎,該基礎型式適合于季節凍土區、低含冰量的多年凍土區、地下冰分布均勻的富冰凍土粗粒土地段地基;拉“V”塔獨立基礎,由于拉“V”塔是一級塔只設一個獨立基礎,對凍土的開挖破壞面小且產生不均勻變形問題的機率低,而且在出現問題時便于快速搶修,因而適合于高溫高含冰量的地基。(3)軟土地區的電網工程防災設計原則1)軟土地區首先應作好地質勘察工作,查明軟土層的分布及相應的物理力學性質。2)為減少軟土地基的沉降差,對于地質情況較差的軟土地基,不論是主要構筑物,還是次要構筑物都要進行地基處理,并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來調整互相間的沉降差,直至符合規范要求。3)軟土地基可采用大板基礎、樁基礎或沉井等基礎。軟土地基開挖要注意作好支護措施。4)對于深厚淤泥質軟土地基上進行大面積填土的變電站工程應先填土后建設,以減小施工后的沉降。

        3結語

        第9篇:地質災害防治建議范文

        地質災害成為了阻礙我國公路交通事業發展的重要問題。本研究以廣東省興寧市某公路工程為例開展了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結果表明:項目區及周圍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不發育,評估項目工程建設可能引發或加劇的地質災害為崩塌(或滑坡)和地面沉降。盡管本研究提出來多種防治措施,但不同地質災害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理方案。

        關鍵詞:

        興寧市;公路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

        1引言

        公路沿線經常發生泥石流、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并導致了大量的公路損壞[1],這直接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因此,加強公路地質災害的防治也因此成為了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產和學術界均給予了公路地質災害的影響因素[2]、預測[3]和防治[4,5]等方面大量的關注,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漿砌片石和噴射混凝土護坡、攔石墻、錨固、簡易鋼結構柵欄、漿砌片石等防治措施[5]。基于此,本研究以廣東省興寧市某公路工程為例,開展了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研究。

        2研究區概況

        擬建公路工程項目位于興寧市西北方向,路線包含1條主線和3條支線且總長近12km,總體呈南東-北西走向分布于沖積平原和剝蝕丘陵地區。道路等級采用二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40km/h。工程區地貌可分為沖積平原地貌和丘陵地貌兩種類型。線路部分路段距離活動斷裂帶較近,處于抗震設防烈度Ⅵ度區,區域地殼穩定性屬基本穩定,巖石條件較簡單,評定項目區地質構造條件為中等。項目區地下水可分為松散巖類孔隙水和層狀巖類裂隙水兩種類型,地下水對混凝土具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有具微腐蝕性,水文地質條件總體為中等。區內有軟弱土層分布,區內巖土分層較多,力學性質差異較大,軟弱土厚度較大,巖土工程地質條件復雜程度為中等。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境影響中等。綜合判定項目區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為中等。綜合分析結果表明,研究區內主導地質環境因素為巖土工程地質條件,激發因素為人類工程活動,其余為從屬地質環境因素。

        3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3.1現狀評估

        項目區現基本保持原貌,地貌類型為沖積平原和侵蝕剝蝕丘陵地貌,淺部由人工填土、第四系沖積層和殘積層組成,下伏基巖為白堊系泥巖。評估現狀主要為:(1)主線及部分支線全線地形平坦,多為道路、土路、民房及農田等,土地基本用作農村民房、農田、水塘以及果林等。(2)其余支線附近為丘陵地貌。邊坡未發現明顯的變形及破壞跡象,目前處于基本穩定狀態。項目區其他區域基本保持原貌。評估線路位于《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為主的地質災害高易發區(A1)。項目區及周圍未發現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擬建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未發現和遭受任何地質災害。因此,項目區現狀地質災害不發育。

        3.2預測評估

        地質災害的發生,是各種地質環境因素相互影響、不等量共同作用的結果。預測結果表明,評估項目工程建設可能引發或加劇的地質災害為崩塌(或滑坡)和地面沉降,工程本身也可能遭受這兩種地質災害的危害。崩塌(或滑坡)可能發生的部位為路堤邊坡、路塹邊坡、基坑邊坡和岸坡。總體來看,基坑邊坡崩塌(或滑坡)的危害性均為小、危險性均為小;岸堤崩塌的危害性均為小、危險性均為小。地面沉降發育小,潛在危害性小、危險性小。

        4地質災害防治措施本研究提出的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如下:

        (1)路堤邊坡崩塌(或滑坡)的防治措施包括:①清除耕植土、草皮和樹根后再填土并進行軟基處理;②地面陡于1:5的基底以及老路填方邊坡應進行挖臺階處理;③設置漿砌片石護肩、護腳和路肩擋墻、路堤擋墻等支擋工程;④錯開搭接壓實填土的各層施工縫;⑤采用疏干地下水,如在邊坡治理中采用仰斜排水孔,對于坡頂或坡面的水可采取截水溝和排水溝將水截住排出;⑥路堤坡面主要采用草皮護坡,魚塘段采用漿砌片石護坡;⑦加強對路堤邊坡穩定性監測。

        (2)路塹邊坡崩塌(或滑坡)的防治措施包括:①路塹邊坡開挖時采用以加固為主和排水、防護并重的綜合處理措施;②采用分級放坡以降低路塹邊坡失穩的可能性;③采用錨桿框架植草防護可兼顧邊坡穩定與坡面綠化。

        (3)地面沉降防治措施包括:①軟基處理應根據實際情況選用排水固結法和復合地基法如水泥攪拌樁、CFG樁及預應力砼管樁等復合地基方案進行比選;②新老路基拼接處應設置土工格柵并在拼接部位采用重型壓路機碾壓;③地基處理后建議按規范要求選擇鉆芯法和單樁復合地基載荷試驗;④加強對路基沉降監測。

        (4)岸坡崩塌防治措施包括:①禁止在河岸邊堆放荷載較大的物體;②暴雨期間加強對河岸的監測,并及時采取措施加固變形或局部破壞部位;③種植植被加強綠化。

        (5)基坑邊坡崩塌(或滑坡)防治措施包括:①基坑開挖前應先采取重力式水泥土墻進行支護和盾構井等措施支護措施處理;②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變形監測工作;③支護措施施工后應按照規范進行檢測工作。

        5結語

        公路在我國承擔著重要的運輸任務,地質災害成為了阻礙我國公路交通事業發展的重要問題。在公路地質災害防治方面,大量的經驗積累基本形成了以護面、加固和攔擋等措施為主,并輔以土石體改良、排水、植被綠化等工程防治措施。在本研究中,不同地質災害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理方案。

        作者:韋志 汪凱 單位: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廣東總隊

        參考文獻:

        [1]葉義成,吳昱.面向公路的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及建議研究[J].科技資訊.2015(03):140-141.

        [2]劉淳.公路地質災害的影響因素研究[J].門窗.2013(10):296.

        [3]馬煥煥.公路地質災害預測與防治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2):245.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人成视频福利免费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gy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另类 | 综合久久五月婷婷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成人综合 |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