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組合作學習案例范文

        小組合作學習案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組合作學習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組合作學習案例

        第1篇:小組合作學習案例范文

        關鍵詞 小組合作學習 會計專業英語 美國會計學原理

        中圖分類號:G633.98 文獻標識碼:A

        20世紀70年代,在學習理論的發展下,“合作學習”于美國興起。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許多國家的中小學乃至大學的教學之中。他們以群組為主,以學生為中心來組織教學,強調學生的個人發展和合作意識。素質教育提出以后,合作學習理念在我國也迅速發展起來。許多學者對合作教學也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理論研究的水平較為成熟,而實踐層面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能與理論研究同步,尤其在大學會計專業英語課堂的應用探討還不是那么普遍。筆者希望通過在大學會計專業英語課堂教學中實踐小組合作學習,促使小組合作學習得到更多重視,從而促進大學會計專業英語課程教學。

        1美國會計學原理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1.1美國會計學原理的特點

        美國會計學原理與普通英語有著不同的內涵,這些決定了美國會計學原理的學習不僅僅是語言的學習,還包括會計專業知識的積累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其目的也是適應將來職場的需要。具體來說,就是通過這門課程的教學,要求學生能學以致用地用英語閱讀簡單的會計文獻及資料,用英語閱讀和分析財務報表;并培養學生的會計職業興趣和擴展職業規劃視野,提高自身能力來適應將來工作。很多學生認為會計專業知識枯燥乏味,英文版本的會計學原理更加是看不懂、聽不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也感覺到:這些無工作經驗的學生不僅英語基礎薄弱,而且會計專業知識也比較匱乏,如何讓他們把兩者很好地結合運用對教學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1.2小組合作學習的優點

        據不完全統計,在聽講為主的課堂,學生保持注意的時間不超過40%;如果學生在開頭的10分鐘能夠記住70%,那么后10分鐘則只能記住20%;注意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下降,學生會越來越不喜歡聽課,從而導致學生對事實性信息的低水平學習。由此可見,改變傳統的以聽講為主的教學方式,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十分重要的。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合作學習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智力特長。在合作的過程中讓具有不同能力的學生相互幫助,也有利于學生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和與人交往的信心。同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更加注重的是學生之間的探究學習、自主學習,這樣會大大降低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在尊重學生間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師和學生之間不再是傳統課堂中的“上下級”關系,學生之間的個體競爭也成為了小組競爭。因此,把合作學習融入到美國會計學原理課堂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2美國會計學原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案例實踐

        目前研究最深入、運用最廣泛的基本合作學習方法有學生小組成績分工法、游戲競賽法、切塊拼接法、思考-配對-分享法、小組調查法等。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有效地組織合作學習,直接決定著合作學習的質量與效益。

        2.1游戲競賽法

        在進行專業詞匯教學中,可以采用游戲競賽的方法。在課前把任務布置給每組學生,要他們提前預習。課堂上進行聽寫,選出得分最高的學生并給予適當的獎勵,同時計算出每組的平均分,最后進行點評。

        2.2切塊拼接法

        在進行會計循環這章內容的教學時,可以采用切塊拼接法。在分組的基礎上,每組負責一部分內容。第一組負責工作底稿,第二組負責結賬程序,第三組負責會計循環,第四組負責分類資產負債表。每個組的組長分到任務之后,再把任務細分到每一個組員,比如第二組結賬程序有四個步驟,就可以分解給每一個組員來完成。而這些任務都需要學生在課前來完成,老師需隨時跟蹤了解學生遇到的問題并進行解答,到課堂上則由各組學生來進行展示,老師進行評分及點評。其次再進行組間任務的交換,如此反復三次,就能讓學生掌握本章全部內容。再次把小組打亂,同一內容組成專家小組進行溝通交流,最后回到各自原來的小組,幫助其他人掌握其所負責的部分。采用這種方式,能讓學生對學過的內容記憶深刻,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3思考-配對-分享法

        在進行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這個內容的教學時,可以采用思考-配對-分享法。首先老師設計一個案例,用ppt展示兩個學生正在教室爭吵的畫面,爭論的主題是如何確認當期的收入和費用。通過這個情境的設計,可以激發學生對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運用的思考。學生通過查找課本相關內容了解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概念之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做出相應的判斷。然后根據學生的判斷結果將他們進行配對,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再進行討論。討論完成之后,再請幾個代表發言,分享本組的討論結果。最后老師可以根據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提出新的問題:為什么目前的會計核算以權責發生制作為基礎?何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收付實現制作為核算基礎?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實踐改變了以往單一的師生互動形式,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小組合作學習將不斷完善,課堂效率也將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第2篇:小組合作學習案例范文

        小組合作學習我認為是一種適合初中地理教學的一種學習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學習的方法,注意培養中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集體榮譽感。但在教學應用中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如果搞不好,往往會流于形式而收不到好的效果。而在教學中我主要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一、一堂課的教學流程與小組合作時間的分配

        在教學中,我們一般采用分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從表面上看,課堂氣氛較活躍,但從實際的教學看,合作交流時間并不夠,由于地理課程的課時比較緊,在課上老師為了節省時間,在小組討論環節可能剛剛提出問題,學生還沒說幾句,就被教師止住安排下一項內容了。

        二、小組合作就是小組討論嗎?討論能否達到學習目的

        合作學習是小組為了共同完成某一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學習。從我自身講課及聽其他科目的課中發現,老師幾乎把小組合作這一環節都只是設為了小組討論。通常情況下,學生各說各的,有的學生不善于獨立思考,又沒有經過指導訓練也不懂得互相配合,甚至不知道尊重別人的意見,討論后,發表一下意見,小組合作學習就結束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是否真正在交流、互助中達到學習的目的。

        三、依據課程內容不同,是不是每節課都應搞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但我認為并非所有的教學任務都要通過小組活動才能完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選擇有利于產生爭論的、有價值的,而且是個人難以完成的內容,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換意見。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成功,除去組織的因素,還在于提出的問題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機,是不是值得合作討論的問題。如果提出的問題過于簡單,合作討論將變成一種形式。

        四、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敢于放手,而這個“手”應該放到什么程度,放了又該如何收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也是參與人,雖然合作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并不是不要教師指導,學生討論時,教師應該以聽、看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在此基礎上,迅速地加以思考,可以對小組活動進行指導,哪些問題需要教師講解,教師要做出最恰當的選擇。而通常我們說“教師要敢于放手”,但難點卻恰恰在此,這個“手”應該放到什么程度,放了如何收,自主到哪一層,合作機制和合作的熱情該如何引導,探究的方向該如何選定,在實施過程當中確實有很大的難度,需要進一步探索。

        教初二年級學生地理已經快一年了,與之前我在包頭經歷的四年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在這段時間自己收獲也甚多,在我看來小組合作學習和教學應該注意如下問題:

        1.平時要注意培養學生“三會”

        合作學習一旦要搞,就要在初一時對學生加以指導、訓練。指導他們怎么去自學、怎么去合作、又怎么去匯報。重要的是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三會”:一是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言,努力掌握別人發言的要點,對別人的發言做出評價;二是學會質疑,聽不懂時,請求對方作進一步的解釋;三是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能根據他人的觀點,做總結性發言。

        2.教師要注意加強科學引導

        小組合作強調學生的主體并沒有忽視教師的主導性,這中間教師要“導”得科學,“導”得及時,要求教師能引導學生積極展開

        思維。

        3.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果學生對你的科目有興趣,課堂上不該有的“活動”就會少許多,對本節課知識的渴求就要多許多。初中地理要求要教給學生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因此,我上課盡量旁征博引,緊密聯系生活實際,舉一反三,不時抽學生回答問題,或是發表看法,形式新穎活潑,不拘一格。東勝區初中地理教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此教材活動題多,有利于發揮學生思考能力的作用,因此,活動題幾乎都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來完成,或是闡述觀點和意見。

        4.要注意加強反饋

        教學目標是否達到,必須通過信息反饋。同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通過匯報反饋和巡回觀察發現問題,及時點撥或引導小組討論或引導全班一起探索研究來解決問題。

        第3篇:小組合作學習案例范文

        關鍵詞: 中職英語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 優化策略

        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推進,小組合作學習成為當今教學包括中職英語教學中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我在此結合具體案例談談中職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化策略。

        一、做好合作學習設計,精心選擇內容與時機

        案例:

        教學內容:第一學期 Unit 15“Focus on Global Warming”閱讀部分

        教學要求:通過本單元閱讀課文的學習,讓學生關注全球變暖的事實,同時也讓他們了解氣候變暖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后果,思考相關的應對策略;引導學生關注我們的生存環境,保護環境。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訓練和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和能力,幫助學生學習相關的語言知識。教學主要包括四個任務,Task1:課前討論,Task2和Task3:閱讀練習,Task4:課文的拓展及應用,如何減緩全球變暖。

        教學過程概述:這是一節多媒體公開課,課前教師和學生做了充分的準備。Task1部分,每組學生分工明確,S1(student 1)收集了2010年的國內外自然災害的圖片及說明,S2整理歸納,S3負責英語解說,S4協調與各組的收集材料。Task2和Task3涉及提高閱讀能力和技巧,在教學中,老師以學生自學為主,在閱讀練習完成后,輔以學生相互交流核對答案。對于知識語言點的處理,主要是這樣的:小組分任務―學生自學―小組交流―總結難點―組際交流―教師解惑。Task4為寫作應用部分,老師是這樣引導的,小組成員先表達不同的觀點,S1負責記錄,S2查詢資料,S3整理,S4負責協調及張貼,課余時間大家可以互相學習其他組的作品,也可以互相批改。

        案例分析:這是一節比較成功的公開課,該案例中老師多次運用了合作學習的方式,每次合作形式不同,內容明確,既有小組合作又有個人自學,既有合作又有競爭,合作學習的時機比較恰當,既有利于突破課文重難點,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該老師在進行每次合作學習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合作學習。學生們經過充分討論,常常會相互受到啟發而恍然大悟,豁然開朗,找到了新的答案或新的假設,激起了學習的熱情。

        教學策略:教師在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做好課前設計。尤其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在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上。合作時機的選擇也很重要。教師不能一遇到問題就讓學生討論,而要根據教材的重難點、學生的實際,合理選擇合作的契機,讓學生小組研討。在合作性教學中,教師首先應為合作學習小組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科學組建合作小組,明確分工責任

        案例:

        教學內容:中職教材第二學期Unit 2“Growing Up”的口語部分。

        教學要求:本單元口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訓練學生向別人請求幫助,或者提供幫助的能力,要求學生掌握并能熟練運用相關的表達方式。

        教學過程概述:老師在這節課中同樣使用了小組教學,分別使用在朗讀、角色表演及情景對話中。在分組的問題上,老師總體采用了就近原則,討論時前排同學面向后排同學,對于個別有明顯差距的小組進行臨時調整。但在角色表演和情景對話中,還是出現了學生互相推諉的現象,學生表現出對合作學習的不熟練、不自然。

        案例分析:在我所聽的19節小組合作教學的課堂中,有16位老師在小組組建上采用了就近原則,即小組合作時前排同學面向后排同學,人數固定為4人,有2節課中,采用6人一組,有一節課采用8人一大組。在人員分配上,有13名老師反映,分組時要考慮到性別,成績的平衡搭配,但很難考慮到學生的愛好、學習習慣、個性特點,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關于小組任務的分工,有7名老師說自己基本了解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任務分工,在課堂中也是這樣操作的,即組長負責小組學習的組織分工、協調關系、控制進程并檢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督促每位組員完成學習任務;記錄員負責記錄小組學習情況,并總結學習結果;匯報員向全班匯報本小組學習結果;聯絡員負責與其他小組聯系,爭取幫助,使組與組之間相互激勵,力爭上進。其余的12名老師要么不知道,要么聽說過,但沒在教學中使用過。

        對應解決策略: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如何分組關鍵在教師。從合作學習的功能來看,比較理想的是“組間異質,組內同質”的劃分方式,這樣的劃分有利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在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時要全面考慮學生特點,教師要通過測驗、觀察等手段,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包括性別、學習習慣、個性特點、組織能力、學業成績等情況,根據學生的成績、能力、性別和愛好、個性等組成合作小組。

        三、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技巧

        案例:

        教學內容:第一學期Unit 8“Christmas Tree”閱讀部分。

        教學要求:通過本單元閱讀課文的學習,了解圣誕樹的由來,同時,訓練和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和能力,幫助學生學習相關的語言知識。教學主要包括三個任務,Task1課前討論,Task2閱讀練習,Task3課文復述。

        教學過程概述:首先,老師運用一首有關圣誕節的歌曲和圖片引出Task1課前討論,即讓學生討論有關圣誕節的內容。Task2部分,給出學生6―8分鐘的時間來做閱讀練習,對于文中的語言點,采用了小組合作教學,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Task3的課文復述也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

        案例分析:這是一個全是男生的班級,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遇到了一定的困難,比如說,對于課前討論部分,老師要求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圣誕節的內容,但是只有一個小組稍做準備。對于文中的語言點Task3的課文復述,在進行小組合作時,有些學生不知所措,無從下手,有的小組直接把小組合作學習變成了聊天,剩下寥寥無幾的學生,要想合作也很難進行。

        對應解決策略:學生合作意識必須在平時培養,特別是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培養。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智商和生活經歷,所以他們的認知、情感和體驗也不盡相同。在英語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信任學生,在情感上多給予關愛,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如獨立思考的習慣、認真傾聽的習慣、勇于發言的習慣等。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

        參考文獻:

        第4篇:小組合作學習案例范文

        關鍵詞 微觀社會學 小組合作學習 數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1相關概念界定

        1.1微觀社會學

        微觀社會學,表征社會學研究角度的一個范疇,又稱小型社會學。與宏觀社會學或巨型社會學相對而言,主要研究社會互動、社會角色、人的社會化、基本群體等社會現象,側重于研究互動和人際關系。

        1.2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把小組看作基本的執行單位,圍繞著共同的目標,依據團體成績而獎勵的教學活動。小組合作學習包含六個基本理念,即互動觀、目標觀、師生觀、形式觀、情景觀和評價觀。

        2微觀社會學視野下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依據

        2.1符號互動理論

        符號互動理論認為事物對個體社會行為的影響,源于個體與他人的互動,對于諸種社會現象的解釋只能從這種互動中尋找。小組合作學習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互動中的人構成了社會群體,個人在小組中擔任不同的角色,并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塑造自己的行為。

        2.2群體動力理論

        群體動力指群體活動的方向,主要是研究群體活動動向的各種因素。該理論認為群體中各成員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和影響,群體動力系統包括凝聚力、驅動力、耗散力。三種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抗衡。從群體動力理論來看,小組合作學習是把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工作,靠的是群體內相互團結、相互依賴的力量。

        2.3社會互賴理論

        社會互賴理論理論主要研究個體間在合作性和競爭性情境中相互影響時的行動效率、內在心理過程、互動方式及結果。它通過積極互賴、消極互賴和無互賴三種形式分別產生促進性互動、反向互動和無互動,從而導致相應的結果。合作小組能夠相互依賴,小組合作的品質也較高,而競爭小組不利于實現合作的有效性。小組合作學習要充分利用小組成員內的各種互賴因素,群體成員為共同的目標而相互依賴,他們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促進,把團體與自己緊密相連。

        3微觀社會學視野下馬街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分析

        3.1馬街小學簡介

        馬街小學,建于清朝1773年,原名叫“石峰義學”。1957年更名為馬街小學,下設馬街、春雨和普坪三所分校。現有在校學生2022人,教師96人,教學班38個。各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占全校教師人數的比例是28.8%,獲得了云南省教學示范學校、云南省教科研先進單位、西山區重點示范學校等稱號。

        3.2觀察結果分析

        3.2.1小組成員構成基本情況

        筆者挑選出馬街小學五(4)班具有代表性的幾個小組,其小組成員構成基本情況如下表1:

        表1:小組成員構成基本情況表

        由表1可知小組成員男女構成比例不協調,第1小組和第5小組的男女比例為3:1,而第3小組的男女比例為1:3。從性格構成上看,第1小組中的小組成員的性格均為內向。第3小組學生成績較為優秀,而第5小組全組學生學習成績均不理想,這樣的分組致使小組之間的能力水平差距較大。

        3.2.2小組合作學習的物理環境

        馬街小學五(4)班教室的座位編排方以傳統的秧田式為準,最左排和最右排的小組緊靠墻面,沒有留下一定的空間,學習小組的劃分以座位為標準。五(4)班座位的編排往往依據學生身高和課堂紀律情況,教師很少調整學生的座位。由此可見,由于學生的座位大多是固定的,以至于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小組成員也是固定不變的。

        3.3學生行為

        3.3.1學生的發言情況

        案例一:五年級數學上冊《可能性》

        課上,教師要求學生在10分鐘內完成教師規定的的學習任務。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硬幣開始討論。第2小組的小組長開始分配任務,小組長本人負責拋硬幣,B2同學負責記錄正面朝上的次數,小組長和B2同學開始拋硬幣,其他的兩個小組成員在一旁說起了無關主題的悄悄話。

        討論結束后教師要求代表小組上臺演示,小組2出現了如下情境:

        D2:“我們小組誰來匯報啊?”

        B2:“讓C10吧,他成績好。”

        A2:“怎么又是我,每次都是我,換其他人吧!”

        C1:“就你去吧,你是小組長,成績又好,我們三個什么都不會,就你了。”最后C10不情愿地走上了講臺代表該小組進行了展示。

        案例分析:筆者通過觀察發現多數小組在5-7分鐘內就完成了教師規定的任務,完成之后許多同學都在做著與討論無關的事情,可見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設置不合理。同時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存在著中心人物,這些中心人物在小組合作中占據著主導地位,控制著小組合作學習,案例中的小組長A2在討論時發言較多,幾乎操縱了所有事務,屬于中心人物。雖然該小組在討論結束后共同推舉出小組代表上臺演示,但是反映出其他小組成員的個體責任感缺失,盲目依賴小組長,其他小組成員不愿意主動承擔自己的責任,更加依賴他人,進而阻礙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

        3.3.2學生發生爭議的情況

        案例二:五年級數學上冊《三角形的面積》

        在教師布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后各個小組開始了激烈的討論。第5小組討論到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為什么要除以2時發生了爭議,A5同學認為……,B5同學認為……,兩個同學持有不同的意見開始爭吵起來,吵得面紅耳赤。很快,討論結束了,第1小組的兩位同學還在爭吵,一直沒有得出結論。

        案例分析:第5小組發生爭議時兩位小組成員爭吵起來,可見小組成員缺乏合作學習的技能。小組成員內存在惡性競爭,小組成員在互動學習中產生了沖突,而沖突一直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一直持續到了討論結束。A5和B5都是班上的班委,并且二者的數學成績都比較優秀,經常為教師的表揚、成績的高低而展開競爭。通過平時對A5同學和B5同學的觀察,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兩人的關系并不和諧,經常為一點小事爭吵,甚至還有過肢體沖突。

        3.3.3小組成員角色分配

        筆者通過觀察,對小組成員的角色分配總結出如下表:

        表2:小組成員角色分配表

        由表2可知,各個小組的角色分配只有小組長,小組長是由教師任命產生的。各個小組的小組長都是由班上數學成績好的或管理能力強的人擔任的,在小組內小組長的權力很大。

        3.4教師行為

        3.4.1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情況

        筆者通過觀察馬街小學五(4)班60節數學課,整理出教師與各個小組的交流情況如下表:

        表3:教師與各個小組的交流次數表

        由表3可知教師與各個小組的交流次數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教師與小組的交流互動是不均衡的。處于前排的1、2、3小組與教師的交流次數最多,而距講臺最近的第2小組的交流次數高達14次。與處于教室中排的4、6小組的交流次數次之,位于教室最后排的第10小組基本沒有交流。

        3.4.2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情況

        案例三:五年級數學上冊《三角形的面積》

        當各個小組上臺展示結束后,出現了如下情境:

        教師:“此次小組合作學習,表現最好的是第5小組,在第5小組中A5同學表現最好,老師最喜歡他了。而我們的第7組表現一直都是不好,每次都沒有認真討論,剛才C7和D7同學又在講小話,就是你們在影響了。”

        C7和D7委屈的說道:“老師,我們沒有講小話,我們是在討論,是A7同學和B7同學講了。”

        教師:“不用廢話了,我在講臺看得清清楚楚,就是你們這兩顆老鼠屎在影響了。”

        案例分析: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是不全面的,在學生展示完成之后教師只針對個別小組進行了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除了成績優異表現較好的個別學生外,幾乎沒有關注到那些成績不好性格內向的學生。同時,對表現不好的小組、個人缺乏積極的評價,這種否定性的不全面評價打擊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可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合理。

        3.5訪談結果分析

        3.5.1教師訪談結果分析

        筆者對馬街小學高年級的A、B、C教師進行了一次面對面訪談。通過對這些教師的訪談,發現馬街小學高年級部分數學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有自己的見解。在使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式后,教師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反思改進,可見馬街小學高年級部分數學教師文化水平較高。馬街小學是具有240年歷史的名校,教師需經過重重選拔才能進入該校任教,這就決定了馬街小學教師本身的自身素質相對較高,而馬街小學也注重對教師的培養。但是,教師沒有真正接受過系統的有關小組合作學習的培訓,也沒有明確的指導過學生如何進行小組合作,以至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沒有落到實處。

        3.5.2學生訪談結果分析

        作為高年級的數學教師,筆者對馬街小學高年級的王同學、黃同學、楊同學和陳同學進行了訪談。訪談對象王同學在班上數學成績較好,數學老師很喜歡他,在班上也很有影響力。黃同學性格內向,數學成績在班上倒數,經常受到數學老師的批評。楊同學屬于班上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學生,各科任課教師都很喜歡他,數學成績也在全班前列。陳同學的數學成績在班上處于中下水平,他是一個課堂紀律較差的男孩,有時候老師都不愿意管他。通過對不同個性,不同背景的學生進行訪談,筆者發現馬街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仍存在一些問題。

        4小結

        隨著新的課程改革在我國的實行,教師的教學方式從傳統的灌輸講授式轉變為多元化教學,學生的學習方式從死板的接受學習轉變為自主探究學習。筆者通過觀察和訪談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數學課堂常態化的教學方式,但是小組合作學習未能正真落實到實處,仍暴露出一些問題。

        參考文獻

        [1] 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2] 王紅宇.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1993.

        第5篇:小組合作學習案例范文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0-0098-01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學習討論,自主交流與合作,從而學會自律和創造,獲得全方位的發展。本文結合案例,對目前英語教學中常用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分析,以期做到英語教學中合作與交流的有效統一,構建師生高效教學的理想課堂。

        一、小組合作學習案例分析與思考

        案例1:一位教師在教學Unit 8 From hobby to career的warming up時,首先對全班同學進行了合理分組,然后設計小組活動:教師出示不同職業的圖片,讓學生進行猜測。學生們根據教師布置的課堂任務,對較熟悉的職業,小組成員都能積極發言,而對較少接觸的英語單詞,在教師適時參與小組討論時得到解決后也進展順利,課堂氣氛變得更為活躍。當學生遇到不會讀或不熟悉的單詞時,教師及時介入并通過引導幫助解決,在學習活動中為學生排除思維和語言表達的障礙,學生的積極性得以提高,達到原有設計和學生有效學習的目的。此案例設計問題時能夠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上述活動總體表現較為成功。

        案例2:第二位教師教學Unit 8 From hobby to career的Pre-Reading部分,設計這樣的小組活動:為什么你選擇這個作為自己的職業?各小組根據教師布置的課堂任務,并沒有很快地進入討論狀態。在小組活動中,英語優秀生及性格較外向的學生能夠積極思考和發表觀點,表現得較為主動。英語基礎薄弱生及性格較內向的學生,英語表達情況不理想,只能人云亦云,或者保持沉默。盡管個別英語薄弱生大膽地代表本組發言,然而,匯報內容表達顯得不夠準確。教師在設計布置任務和小組合作活動進行之前,應安排充裕的時間讓各小組成員先進行獨立思考,將各自的想法和觀點記下,小組內部交流各自的想法,然后再討論,共同商議后形成統一的集體意見,小組活動的最終成效將會有所提高,達到教學設計的目的。

        案例3:另一位教師也教授Unit 8 From hobby to career的 Pre-Reading部分,此次小組活動就鮮活多了。首先,教師設計了一個表格,含有姓名、職業和喜歡的原因,然后讓各小組根據表格進行討論。表格十分清晰,再加上教師的引導,組員們很快進入到討論中,每個成員都需要在組內發言,并推薦代表進行發言總結。當進入狀態后,學生們在小組活動中互相合作,課堂氣氛表現得很活躍。在教師宣布小組合作活動結束后,各小組都能推薦代表匯報本組“合作活動”的結果。最后,教師對各小組進行公正評價,并對優勝者進行獎勵。此次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設計充分表明,教師要熟悉教材,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按照學生能達到的水平設計教學活動。活動前制定好獎勵規則,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在任務討論合作中,自覺縮短活動時間,充分展示其完成任務的能力。這樣開展小組活動,是高效且值得推廣的。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課堂的運用策略

        從以上兩個成功與一個低效的案例分析可以得知,教師的教學設計和學生交流題目熟悉程度在成功進行小組活動中起關鍵作用。要想增強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可以采取以下策略。第一,選擇目標性的合作學習時機。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一種重要的方式,教師要根據有關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環境、條件等,選擇有價值的內容和有利的時機,使學生有機會進行合作學習。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適宜設計過多的次數,防止教學過程出現隨意性與形式化。第二,構建合作小組要結構合理。在構建合作小組時,設計結構要具有合理性,小組人數一般以4人~6人為宜。人數過多不利于學生內部交流和個人才能的充分展示。分組應當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結構原則。第三,建立一套高效有序的合作規程。在合作學習之前,就要使學生明確合作活動的學習目標、方法、步驟和具體任務分工,明白要學習的內容、學習方法、達到何種目的和標準,建立一套高效且有序的合作規程,使學生形成習慣。第四,營造人文關懷的學習環境。教師要為小組合作學習營造一個民主、和諧、寬松和自由的學習氛圍,教師只有做到講出心里的真實想法,才能換來學生的真實議論。第五,采用有效且多樣的評價和獎勵方式。小組總成績可作為獎勵依據,形成“組內相互合作、組間相互競爭”的局面,評價的重心應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向小組合作達標轉變。

        第6篇:小組合作學習案例范文

        關鍵詞: 初中英語 小組合作學習 學會合作

        一、引言

        英語課改強調:改變過去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主動學習的態度,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的教學途徑,因為小組合作學習應運而生。越來越多的教師采用合作教學,觀摩別人公開課,課堂上氣氛熱烈,學生興趣濃厚,感覺教學效果很理想。筆者結合多年的初中英語合作教學實踐,逐漸意識到看似熱熱鬧鬧的課堂下面,雖然有其顯著優點,但隱藏了諸多問題。本文結合案例提出解決問題的相應對策。

        二、從理論上講,小組合作學習具有的優點

        合作學習就是把班內學生分成若干個異質小組,然后按照一定的合作程序,以小組為核心,結合組間交流、全班講授、指導等方式,每個學生既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又能利用共同資源,相互支持和幫助,共同完成學習課題,在此基礎上參照小組共同學習成果對學生給以獎勵和評價,促進進一步的合作(林力、王之江,2005)。

        1.小組合作學習把學生由傳統教學中單純的接受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

        為了出色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他們要做好充分的預備工作。學生往往需要在課前查閱字典及大量資料,并對材料進行認真的閱讀和分析,小組共同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從而完成任務。

        2.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當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出現困難,在小組內會很自然地得到同伴的幫助。每個組員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但組員會進行互補,這種互補會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3.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學生相互借鑒學習策略,改善自己的學習方式。

        在小組相互合作交流中,學生會意識到組員中有更好的學習策略,從而借鑒他人并融合自己的學習策略,以提高自己的學習策略。這種組員間的差異往往會成為互相彌補完善的重要資源。

        4.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為了完成小組的共同任務,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完成個人目標,還要幫助同伴實現他人目標。大家共同分擔,集思廣益,各抒己見,人人盡其所能。小組成員間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與幫助,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學會合作是21世紀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

        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相應對策

        1.學生合作學習參與程度不均衡。

        (1)案例

        在公開課仁愛英語八上Unit 4 topic 1 Section D 的Animals in Danger的公開課上,教師讓學生討論兩個話題:A.What wild animals are in danger? B.please find out why they are in danger.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時,有些學生積極主動,有些學生偶爾參與,而有些學生則充當旁觀者。

        (2)案例分析

        在小組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性是存在差異的。如果教師在合作學習準備階段對學生不進行合作意識的指導,以及在教學過程中不關注每個環節,那么成績優異的學生明顯積極參與,在小組中起到支配作用,而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同學,由于課前準備工作不夠充分,在合作活動中表現冷漠是很正常的。這種合作學習僅僅是課堂組織形式的點綴, 看似熱鬧,實則無效。

        (3)應對措施

        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學生的積極合作是有效開展合作學習的前提。因此,教師應注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比如開展一些團體運球比賽、接力滾輪胎比賽等。通過這些團體合作活動讓學生感悟到個人和集體的關系,組員和組員之間是一種榮辱與共的關系、合作和成功的關系,進而增強小組內部的合作意識和凝聚力。教師應該讓學生對合作學習有個正確的認識,每個學生都要在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認真傾聽組員間的觀點,博采眾家之長,共同完成老師的任務。

        ②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

        在上課之前,老師要布置具體任務給學生,利用學校圖書館及網絡這些教育資源收集授課所需的資料。在學生獲取這些資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為開展高效課堂做好鋪墊。例如,在仁愛英語八上Unit 4 topic 1的 Section D Animals in Danger的這節公開課前,筆者設計了陸地、水域、天空三大類型的野生動物主題,由每組組長挑選,兩組同一主題。由組長給每個組員下達具體任務,每個組員必須完成組長分配的任務,收集有關信息和圖片,并用英文進行描述。例如,陸地主題的組長讓組員A收集熊貓,組員B收集華南虎,組員C收集金頭猴等,每個組員收集的動物不同,避免重復,提高效率。最終組員收集的信息和圖片由組長進行匯總,并在課前將匯總的電子稿發給每個學生,這樣在課堂討論問題時,每個學生都將有話可說的。有些組有電腦水平高的學生,則把信息和圖片制作成PPT,從而更直觀化。老師給學生展示合作學習的機會,相信這不是一種教學組織的點綴,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是一堂高效的課。

        ③明確角色分工

        小組組員明確各自的職責,均衡學生的參與度。每組選舉出一名組織能力強的組長,兩名學習能力強并樂于助人的學生為副組長和記錄員。教師給每個組員編號,如組員A、組員B、組員C等,包括組長、副組長和記錄員。當老師下達任務時,小組進行討論,表述有困難的組員,副組長會提供及時幫助,記錄員把大家討論的解決方案記錄下來。每次發言都由老師搖號,如果搖到B號,每組的B號同學回答。每個組員考慮到隨時都有可能要站起來發言,都會盡自己最大努力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的觀點,并認真傾聽他人的觀點,取長補短,完成任務。

        2.評價機制不合理。

        (1) 案例

        在公開課仁愛英語八上Unit 4 topic 1 Section D Animals in Danger公開課的最后,開課老師說:“今天這堂課上表現最好的組是第三組和第五組,給最佳組2張獎票。”明顯看到沒有拿到獎票同學的失望,特別是準備充分又積極發言的學生。

        (2)案例分析

        評價是整個合作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老師在對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注重結果,忽視過程,注重集體,忽視個體,這樣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合作學習的健康發展。所以教師要構建一種能夠發揮合作學習優勢的評價機制。對集體的評價,要讓學生明白只有通過團結協作,個人目標才能依靠集體目標的實現而實現。對個體的評價,認可學生不同程度的進步和提高, 強調合作學習活動本身的意義和價值。對過程的評價,準確評價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個體學習能力, 有效評估組員間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合作學習過程。因此,把結果和過程與集體和個體相結合,建立科學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3)應對措施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制作了一個表格。

        準備工作:是學生的課前準備工作,利用教育資源收集資料,進行預習。樂于助人:是組內組員間的幫助,如對學困生的幫助。合作態度:是團隊協作共同完成老師設定的學習任務。特別奉獻:在組內特別奉獻,如制作PPT。團隊得分:由老師評出表現最佳的小組。一學期下來,班級按個人累計的星星總數進行排序,前三名是三好生。同時按小組累計星星總數再排序,每組前兩名的學生將進行物質獎勵。這個評價表格是集體和個體與結果和過程的整合,這種評價機制是促進組內合作間競爭的有效手段。

        3.小組成員分配不合理。

        (1)案例

        在筆者所教的班級里,是按學生成績好中差的搭配分組的,按理說每組總體成績不差上下。但有的小組氣氛熱烈,不停地操練語言知識,滔滔不絕,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團結協作完成老師設定的學習任務。也有的小組氣氛安靜,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獨立在思考完成老師設定的任務。這樣的合作小組形同虛設,很難實現合作學習活動的意義和價值。

        (2)案例分析

        筆者只是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分組,但結果不盡如人意。小組內的參與程度與組內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性格特征、合作意識等密切相關。如果組長組織能力弱,那就像一盤散沙。如果一個小組內性格內向的學生占多數,就會影響合作學習效率。因此只有通過合理的分組,盡量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才能有效活躍合作學習氣氛。

        (3)應對措施

        首先,選好小組長。教師通過仔細觀察,有意識地培養一批組織管理能力和學習能力強的、性格外向且具有合作意識的小組長。剛開始,教師每日跟蹤小組長的工作情況,及時進行引導和幫助。當小組長具備組長素質時,教師就可以不再每日跟蹤,但要求組長每周向教師匯報工作總結。其次,由小組長組建自己的小組。因為小組長對班級同學了如指掌,誰的語言表述能力強,誰的集體榮譽感強,誰的邏輯思維能力強,誰自律能力差,學生比老師更加了解。組長A、組長B、組長C、組長D、組長E、組長F,第一輪按組長A……組長F的順序各挑選一名對自己組最有利的組員,第二輪按組長F……組長A的順序挑選組員,以此類推,直到結束。利用這種方式組建合作小組,增強了組員的多樣性和組間的競爭性,有效活躍了合作學習的氣氛,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

        四、結語

        合作學習是英語基礎教育中重要的課堂組織形式之一,也是有效的學習方式。如何更好地發揮它的有效性,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探究、嘗試和思考的問題。

        第7篇:小組合作學習案例范文

        案例一:一位老師上課時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小組討論,學生便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了,結果學生的討論的話題越來越遠了,老師發現后立即下令討論完畢……

        案例二:一位老師上課時,為了體現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小組合作測量書本封面的長、寬各是多少,在釘字板上圍長方形、正方形等一些簡單的操作,結果一人在做,其他人在看。

        案例三:一位老師上課時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小組討論,學生剛開始討論,老師就開始問討論好了沒有,結果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好了”……

        上述幾個案例,案例一由于教者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變自主討論為自由討論,學生由于對討論的話題不感興趣或討論的話題過于簡單、深奧等原因,案例二由于教者把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點綴,把本可以由學生獨立完成的問題卻讓學生合作來完成。案例三由于教者為了趕時間,未給學生合作、探討的時間,加之學生的虛榮心理,從表面看合作成功,其實質根本沒有給學生合作的體驗與過程。透視合作學習中一些問題,筆者認為,合作學習必須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合作學習必須精心組織

        小學生的合作學習通常是通過分組進行的,這種分組是對空間結構和小組組建方式的合理優化。在分組時有時可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或組內同質、組間異質組合,有時按興趣、愛好、關系自由組合,每種組合我們應根據教學內容、學習情況、學生個性靈活運用。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留給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空間,要培養學生學會獨立學習,學會傾聽、學會協作。

        選好合作學習的內容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對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適宜采用,一般而言,教者對合作學習的內容應選一些解決問題方法多樣、有一些爭議、依靠個人力量較難以完成的問題。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學生感興趣、探究欲望強烈的內容,問題的呈現方式應盡可能趣味化、科學化。

        處理好合作與競爭的關系

        合作與競爭是矛盾的統一,合作能力與競爭能力都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必備的能力,我們在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同時滲透對學生的競爭意識的培養,如在合作學習中,開展組與組之間的競賽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又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認識到只有大家團結合作才能勝利。這樣學生的合作是自覺的、主動的、真誠的。

        第8篇:小組合作學習案例范文

        本案例授課內容是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節第二課時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態,授課對象是高一學生。課堂設施有多媒體設備、中國地形圖、景觀圖片、PPT課件。

        二、過程描述

        案例: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態(課堂教學片段)

        教學片段一:

        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旅游嗎?

        生:喜歡。

        師:老師也喜歡旅游,老師在旅行中拍了很多很美的景觀圖片,接下來我們就根據這些圖片,來做一個活動。

        小組合作學習:

        活動描述:

        9人為一小組,各小組將照片進行分類(按流水和風力);按照小組成員的興趣,可選擇其中的一組圖片,討論分析,并選派代表講解。

        結合所學知識,將圖片貼在地圖的合適區域,并回答下面3個問題:

        ①你介紹的地貌景觀叫什么?

        ②你在哪里可以找到這種地貌?(題目范圍太廣,超過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

        ③它是如何形成的?

        學生活動:

        點評: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注意調控學生的態度,在學生之間穿梭,了解學習情況,針對學生思維的多樣化給予個別指導,這樣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學生代表發言:

        生1:這兩個都是流水的侵蝕作用形成的。

        師:這兩種景觀分別叫什么名字呢?

        生1:(此時學生遇到難題,不會描述名稱)

        師:這兩個分別是喀斯特地貌和沖積三角洲。

        生2:他們都是風力的侵蝕作用形成的。

        師: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也是風力侵蝕作用造成的?

        生2:那是風力沉積?(學生也不確定)

        師:還有其他同學發言嗎?

        (此時,學生面露難色,活動難度大。)

        案例反思一:

        開篇導入之后立刻進入合作學習中,探究流水作用和風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但此時學生對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還沒有一定的了解,很容易在后面的講解過程中,將風化作用和侵蝕作用的概念混淆。

        同時,在地形圖中貼圖這個活動中,每小組都要討論9張圖片,并且在整個中國地區貼圖范圍太大,學生所花的時間過多,影響到后面的教學,同時,高一學生還沒有接觸區域地理的相關知識,這個合作學習的難度對高一學生來說太大,并沒有很好地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的合作學習,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個合作學習顯得有些形式化。

        案例反思二:

        這堂課上下來感覺很流暢、很和諧,最重要的是整堂課幾乎全體學生都處在積極的思維過程中,學生成了課堂真正的主角。

        先通過圖片和講解結合的方法學習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現形式,讓學生有一定的認識,然后進行貼圖的合作學習。這次的合作學習,每個小組分析2張指定的照片,并將范圍指定給學生,縮小范圍,降低難度,大大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在學生回答的同時,相應知識點補充,拓展深度,很好地落實了知識點,真正地實現了課堂有效性。

        三、案例反思

        由于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動,地理課堂內的合作學習顯得十分流行。現在不少老師評價一節課的好壞,重要的一點是看有沒有運用合作學習,似乎合作學習成了體現新課程的檢測標準。這種認識導致在一些評比、匯報等公開課中,教師都盡量加入了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環節。但是很多教師僅把合作學習當成課堂教學的“裝飾品”,而對它的實際作用、價值與內涵缺乏深入了解。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好的合作學習必須具備以下兩點:

        1.強調合作學習設置的合理性

        合作理論認為,合作的價值在于通過合作,實現學生間的優勢互補。教師要合理選擇合作的時機,因為不是所有時刻、所有時間都需要合作,否則合作學習就失去了意義。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合作,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最大作用。

        本節課中的合作學習,第一次課一開始就進行,顯得很突兀,讓學生在地形圖中貼圖,范圍大,而此時學生還未接觸區域地理的知識,不符合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學生的合作交流難以深入。第二次課中,先進行知識的鋪墊,利用學生已有的興趣,進行合作學習。將貼圖的范圍限定在可選選項中,難度降低。此時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合作學習的交流也逐漸深入,大大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

        2.注重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學習。合作學習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應的規則,根據學生的學情設置問題的難度。

        在本次活動中,第一次布置的任務范圍大,難度大,學生在小組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大,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9篇:小組合作學習案例范文

        【關鍵詞】 數學教學 合作學習 有效

        【中圖分類號】 G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5(a)-0129-01

        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數學課程標準》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為一個基本理念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合作學習方式在改善課堂內的心理氣氛,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滿足學生的賞識需要等方面實效顯著。然而,由于對合作學習的內涵缺乏正確的理解,教師在引導學生運用合作學習方式時,出現了學習小組劃分的隨意性,學生參與不平衡,合作交流的時空受到局限等,導致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因此,優化合作學習過程,提高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勢在必行。本文擬從這一方面淺談下自己的看法。

        1 激發興趣,誘發學生的合作意識

        我們經常看到在有些課堂上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就說“請大家四人小組合作研究一下”,表面看來是提倡合作學習,其實并沒有真正考慮合作是否必要。大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合作要獲得成功,學生要學有成效,必須做到讓學生帶著一種積極的,活躍的情緒來學習,主動地投入到合作學習中,渴望去獲得新知識。我們必須創設能激發學生合作的內在動機的學習情境,使學生感到合作的必要。這些情境所涉及的內容,可以是在教學內容中占比較重要地位的,而且單靠學生個人智慧或能力要完成具有一定困難的;也可以是學生有迫切的愿望需要與別人進行研討、交流或獲得別人幫助的。有時候,當學生缺乏合作動機時,可以先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開展帶有合作性質的學習活動,然后通過活動逐步地引發形成其合作動機。

        案例:教學“元、角、分的計算”時,可以創設模擬購物的數學活動,教師為同學們設計若干個小商店,商店里有很多玩具,讓同學們當售貨員和顧客,比一比,看哪個商店生意最好。小朋友們躍躍欲試,激發了學生合作動機。以小組為單位,自演售貨員與顧客,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得井然有序,興趣盎然。通過購物付款,學生對“元、角、分”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其兌換有了初步的體驗,活動對“元、角、分的計算”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這樣的合作是學生學習過程中自主需要的,合作的效果不言自明。學生合作學習的動機一旦得到激發或形成,它會自始至終貫穿合作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并加強和促進學生的學習。所以說,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效果,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動機是基礎。

        2 獨立思考,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要防止學生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合作學習應在個人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但在課堂教學中,經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小組合作學習成了優等生發揮自己潛能、表現自己才能的舞臺,而相對而言的學困生則往往被忽視,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我認為,首先教師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前,必須為學生留出獨立思考的時空,只有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對所要研究的問題形成了初步的認識,才會有交流的需要。

        案例:在一次“梯形的面積”公開課上,當出示了幾個梯形后,教者就布置學生分組合作研究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筆者傾聽了其中一組的討論。在這一組中,有一位學生很快提出提出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來求面積,有一位學生不假思索就附和了,有一位學生提出將梯形分成兩個高相等的三角形來求面積,還有一位學生始終沒有發言,最后以少數服從多數通過了解決方案,合作很快結束了。

        本案例中,教者本想通過合作交流,讓學生利用群體智慧探究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但在合作交流前缺少了讓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致使中等生、差生在合作討論中沒有思考時間,只能成為一個傾聽者和附和者,從而使整個合作交流成了優等生的權威發言場所,這樣的合作交流也就失去了它的應有價值。因此,我們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時,也不能丟失傳統的獨立思考和靜思默想。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如果離開了學生獨立思考這個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實處,也就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3 適時點撥,發揮教師的調控意識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午夜久久精品福利 | 中文字幕的a级一片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 午夜美女性爱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a视频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