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各民族文化交融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各民族文化交融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各民族文化交融

        第1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涵;發展;認識

        民族傳統體育是從民族共同體文化中剝離與凸顯出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式,是人類社會文化的補充與完善,除了具備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還具有自己獨特的內涵和民族文化特征。為此,全面、系統、科學地認識民族傳統體育,是振奮民族精神、加強民族團結、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要保證。

        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內涵

        在人類民族文化的原始積淀期,由于生存區域與生存環境、生產勞動與生活方式、文化積累與傳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體中許多具有教育、娛樂、健身功能的社會活動凸顯出來,共同構成民族傳統體育的內容和方法體系[1]。它寓競爭、娛樂、廣適、地域及藝術觀賞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綜合運動形式,涵蓋了“性命雙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體優化理論,把人與環境視為不斷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統一體,并把人體功能的強化和優化看作是一個精神同物質緊密聯系的統一體活動[2]。它既是自貫一身、穩定的精神物質文化,又在歷史環境的變遷中不斷改變其具體的結構式樣,呈現出多姿瘋狂學習的差別。這種在相承相續中漸進發展的趨向,使得我們民族文化的形成在歷史演進中開放出燦爛的花朵,孕育出豐碩的果實,突出地再現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識。

        第一,勞動過程中的各種思想物化品為民族傳統體育的產生、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這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涵中最高層次的部分。生產勞動是人類區別于猿類的特征,又是文化創造的開始。當人類作為自然生態環境生命類開始文化創造活動的時候,即使是最粗糙的簡單文化,也無不是從自然存在物直接加工開始的。而文化成果又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物質勞動過程中,其技術、社會和價值方式都作為相當復雜的文化體系而存在[3]。就是在這樣一種社會發展的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是一個民族在特定區域、特定的社會人群,伴隨著一定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生產中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物質體育文化現象。

        第二,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人類社會一項特殊的文化活動方式,孤立的個體活動是不存在的。盡管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常常通過個人的行為方式來體現和進行,但永遠脫離不開社會的聯系而受制于社會,永遠是物質文化的產物。同時,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又離不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的制約和影響,并為一定社會關系所包圍,這種社會關系不論是以物為對象,還是以人為對象,其參與活動的行為包含著社會以人為中心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組織;所形成的血

        緣、地緣、行業的組織關系;所形成的和風俗習慣,表現出規定性、固定性、制約性的鏈接方式。從而使社會的人按照一定社會所提供的規定條件和可能,依據一定社會所特有的體育方式進行活動。

        第三,反映在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當中的民族意識、文化心理、哲學思想、價值觀念、、倫理道德規范、審美心理,是人類精神生活領域的文化,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圍繞民族體育活動方式,通過抽象事物的藝術表現,來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質內涵、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最終依托體育活動來改造人的主觀世界。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作為驗證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進了民族心理素質的升華。我國著名社會學家和民族學家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覺到大家是屬于一個人們共同體的自己人的這種心理”,一個民族“總是要強調一些有別于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的特點,賦予強烈的感情,把它升華為代表這個民族的標志”[3]。因此,民族心理素質是社會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條件綜合作用于民族傳統體育精神文化面貌的表現與結果,是民族傳統體育生存、發展之靈魂。

        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特性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呈示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價值取向。民族和文化是兩個密切聯系的概念,民族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文化,而文化則是構成民族的要素。[4]

        (一)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

        這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基本屬性。任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間和具體的歷史時間之中,蘊涵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這一文化發展的時代性質。各民族的體育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現有別于其他民族的體育文化特質,又依其時代性而融匯成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共性特征。

        民族性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自身發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積淀與特定地域文明的特點,表現為該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類型。時代性則體現體育文化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共同特征,反映文化發展由低向高的發展方向和文化之間傳播、交融與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關系,表現為體育文化發展階段的標識和特定的文化類型所展示的時代風貌與精神。

        民族性與時代性統一,民族性存在于時代性之中,時代性反映民族性的共同特征,不存在絕然獨立的文化屬性。正由于二者的統一,衍生出體育文化的整體性與獨立性、連續性與階段性、自主性與互賴性、兼容性與選擇性等等的有機共生。這些特性又表現為民族意識與全球意識、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統一。民族意識是民族體育文化的本質特征所在,全球意識則從世界和人類體育文化發展的高度拓展了各民族的文化視野。民族精神展示出一個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力,時代精神則代表體育文化發展的方向和歷史演進的階段特征與風貌。

        (二)涵延性與主導性的并存

        文化的涵延性系指一種文化所具有的兼融涵括、多元共生與傳承延續、傳播吸收等特性;主導性則是指文化的多元復合結構中,必然呈現該文化的主導傾向,包含明顯的價值取向和民族特性。文化的涵延性與主導性并存,反映著文化存在的結構特性。文化是一個涵延廣博的概念,有其豐富的內涵,諸文化因素多元交匯,文化傳統的歷史延續同文化發展的時代新質共集于一定的社會空間。文化創新是以一定的優秀文化傳統之弘揚為前提的,新文化不可以完全獨創出來;并且,文化演進還是文化發展多元因素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的過程。正是在繼往開來與傳播互感的文化整合中,民族文化得以實現適應時代要求的新發展。

        從文化的涵延性來看,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非常典型地證明了文化特性的客觀存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無論從悠久的歷史傳承還是從廣博的豐富內涵以及遼闊的地域分布上都具有鮮明的典型性。從文化的主導性而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歷經數千年不衰,其交融會通的強大生命力之中,展現出立于主導地位的、與時展相適應的文化特質,居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地位,成為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征,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主導性特性。

        (三)兼容性與選擇性的一致

        兼容性不僅包括了涵延性所規范的文化多元復合與傳承演化的因素,而且含指文化發展中精華與糟粕、進步與落后等等因素的并存。有可能區分出文化的精華與糟粕,又有許多無法絕然判定的交匯復合內容,而且在不同的歷史時代或具體的狀況情形下,精華與糟粕的判定受到時代的局限,也受到評判主體的制約。

        選擇性指文化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選擇、吸收所需養分以補充、壯大本體文化、排斥不適應自身需要的民族文化的內在機制。其包括民族文化自身特有的選擇、排斥功能,具有客觀規律性的特點;又由于文化選擇是作為文化主體的人進行的,從而也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意義。選擇性同樣不能獨立存在,也受到兼容性的影響。文化的選擇、排斥功能是在兼容性的規范下實現的,選擇的結果不是使文化成為單一因素,而是豐富和發展了兼容性。兼容性一樣受到選擇性的制約,選擇的結果是使兼容并包的各種文化因素根據民族的需要和時代的要求而“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被排斥、淘汰的因素則失去生命力,這就是民族文化發展演進的過程,也代表民族體育文化發展的過程。

        三、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動力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動力表現出三個主要特征,即對自身文化傳統的繼承發展、借鑒吸收外來文化并進行適應本體文化需要的選擇和汲取、以及順應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而進行的會通創新,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步過程。

        (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凝聚力

        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體現為其民族精神。“文化傳統是不死的民族魂。它產生于民族的歷代生活,成長于民族的重復實踐,形成為民族的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簡單說來,文化傳統就是民族精神。”[5]

        歷史證明,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強盛發達國泰民安的時期,往往就是政策開放、民族平等、文化交融、百花齊放的時期。固步自封意味著保守落后,開放創新才是民族興盛文化繁榮的契機。中國有句名言叫“有容乃大”,民族繁榮是各民族平等相處相互尊重的結果,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獨立個性和存在價值,促進各民族間體育文化的相互溝通和交流,才能取長補短不斷完善。

        (二)交流互感是民族體育文化發展的推動力

        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史就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是對外開放的文化交流史。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除了時代差異外,還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差異,在數千年中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長期地、不斷地交流、滲透、競爭和融合。因此,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是具體的、歷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層次的立體結構。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各區域、各民族體育文化的薈萃,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發展的推動力。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交流,有民族間及民族外兩種類型。各民族的認同、親和與交融,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從遠古時代就開始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間的接觸,無論表現為交易、和親、聯盟的友好方式,還是掠奪、復仇、征服的沖突形式,客觀上都使民族體育文化得到相互的撞擊觸發與交流影響,有利于促進民族傳統體育的融合。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積育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養分與動力。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和交融,共同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

        (三)兼融會通是民族體育文化綿延的內驅力

        任何民族的體育文化都有其空氣和土壤,有自己的載體和靈性;任何民族體育文化都有其生存和發展的權利以及尊重和學習其他文化的義務;都有繼承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與汲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進行發展創新的責任;也有共同繁榮人類文化進步的歷史使命。各民族的文化發展雖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既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卻同處并存相互聯系,都是其內在調制與外在互感功能交互作用的結果。任何一種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在靜止和封閉的狀態中發展,都是其內在的新舊更替、進步發展的矛盾運動和外部的文化觸擊沖突、汲取融合之合力的作用。因此,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兼融會通特質成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綿延的內在驅動力。

        (四)整合創新是民族體育文化長存的生命力

        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基本特性集中體現為文化的內在調制與外在互感功能,通過涵延傳播、汲取更新來實現新文化建設。開放與交融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不衰的動因,整合創新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長存的(下轉第82頁)

        (上接第74頁)生命力。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兼容并收、各民族間的交融會通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強大動力,而與外來文化的撞擊吸收、整合創新是其強勁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五)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繁榮是民族復興的最終表征

        民族傳統體育是由中國56個民族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是由各個民族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宗教、風俗習慣等文化創造匯集而成。歷來年舉行的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規模一屆比一屆盛大,項目一屆比一屆豐富瘋狂學習,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與文化藝術融為一體,將民族體育按照固定的節奏一浪接一浪推向,展示了民族體育文化是全人類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是由民族文化創造匯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屬性,融會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中,這種基本的屬性,既可以反映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又表現出兼容性和選擇性的一致。從而使全民族對民族文化發展特性認識的同時,充分參與、占有和分享屬于全民財富的社會主義民族體育文化。新晨

        “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現今世界上任何一項流行的體育項目,都源自于各國的民族體育項目,它們同樣是在一定的地域受一定文化影響而逐漸形成的,后來隨著經濟發展、文化滲透、使團表演、廣泛普及而逐漸成為世界性的體育運動[7]。實踐證明,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優點和長處。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和人類文明的歷史發展中占據應有的位置,每一個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夠在同外來文化的交流中取長補短,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的文化,這就是文化的創造性。同時,我們的創新還必須樹立全球意識,從人類文化發展的方向上把握中國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脈絡,只有立足于全球性的意識,才能深入理解和吸收外來文化進步的文明,并與本民族文化發展的實際需要進行有效的結合和創新。

        四、結語

        民族傳統體育是中華文明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我們的先哲們在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氛圍中創造、選擇、發明和發展起來的民族傳統體育,歷盡滄桑,經久不衰,推動了我國數千年體育文化的發展。盡管時生了變化,但蘊藏在其深層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響著人們今天的思想和觀念,其體育方式仍為各民族人民采用,運用人類學來加以研究,在強有力的理論指導下開發這個蘊藏量極大的資源,可以為中華民族體育全面走向世界,促進國際體育文化的大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白晉湘.弘揚中華民族傳統體育,豐富世界現代體育寶庫[J].體育(人大復印資料),2002,(4).

        [2]曾于久,劉星亮.民族傳統體育概論[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張文勛,施惟達,張勝冰,等.民族文化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4]趙光遠主編.民族與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諸形態[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

        [5]龐樸.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載朱家楨、厲以平、葉坦主編.東亞經濟社會思想與現代化[M].山西經濟出版社,1994.

        第2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關鍵詞:城鎮化進程 民族地區 民族交融

        黨的十確定了發展新型城鎮化的戰略,強調城鎮化發展要注重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式建設。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中,民族地區的發展狀況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加快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推進民族地區城鎮化建設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實現均衡、協調發展的關鍵。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地區占我國國土近三分之二的面積,主要集中在西部與邊疆的大部分地區。民族地區無論是在地理歷史、自然生態等環境,還是在社會經濟、生產生活等發展方式上都與其他的地區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此,在加快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中,要積極推動民族地區的城鎮化發展進程,注意民族地區的特殊性與民族交融問題,選擇適合的發展模式,使我國的城鎮化建設朝多元、和諧、健康的方向發展。

        一、民族地區的特殊性

        (一)民族地區的自然條件較差

        城鎮化的發展受到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我國的民族地區主要集中在西部及邊疆地區,其中大部分地區的自然條件較差,環境惡劣,水、土、氣、熱等資源較為短缺,生態系統很脆弱,對發展城鎮化形成了很大的制約。

        (二)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后

        我國的民族地區經濟還比較落后,發展水平較低,產業結構分布不合理。當前,民族地區的產業結構中農業所占的比重比全國的平均水平要高,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還比較欠缺,其大部分人口還在從事農業生產,城鎮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并不多,在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上的作用并不大。

        (三)民族地區的教育水平相對較低

        在經濟、社會、文化、歷史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下,民族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基礎教育設施都比較落后,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也比較短,從整體來看,其科學文化水平都較低。

        (四)民族地區的文化具有特殊性

        民族地區在語言、生活方式、習慣、宗教等方面與其他地區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每個民族都具有其獨特性,在長期的歷史發展和積累中,民族地區在文化上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特殊性。

        二、民族地區城鎮化模式的選擇與民族交融的內涵

        (一)民族地區城鎮化模式的選擇

        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民族地區城鎮化發展不僅要實現與其他地區相同的目標和任務,還要應對很多特殊的矛盾與問題,因此,民族地區城鎮化模式的選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須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在尊重基本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發展。

        筆者認為,民族地區城鎮化模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首先,在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上,由于自然條件較差,民族地區工業發展的基礎不夠,但是其旅游資源豐富,可以通過旅游產業來拉動消費,建立以旅游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

        其次,民族地區的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其承載能力也比較低,應該倡導綠色低碳型的城鎮發展模式,將綠色環保的理念應用到經濟、交通、建筑、能源、服務等各個方面,打造低碳、生態、環保、宜居的城鎮。

        再次,民族文化豐富多樣,是一個民族的傳承與精華。民族地區的城鎮化發展應該以民族文化為依托,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資源,將民族地區在民族信仰、語言、藝術、節慶等方面形成的文化元素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中,使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有機結合,使民族地區的文化建設富有民族特色。

        (二)民族地區民族交融的內涵

        在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民族融合不可避免,兼顧好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城鎮化發展是民族地區城鎮化發展的方向,因此,必須積極運用包容性的民族融合理念。包容性的民族融合理念主要包含幾個涵義:

        1.民族情感上的包容性

        在城鎮化進程中要充分尊重少數民族成員的情感,促進各民族成員間友好交往的情感。

        2.民族意識上的包容性

        要用豁達的民族情感提高少數民族對城鎮居民身份的認同,促使各民族成員相互尊重、共同生活,促進中華民族的整體性、一致性。

        3.民族傳統的包容性

        在發展城鎮化的過程中,應該對各民族的傳統與風俗習慣進行充分的肯定和尊重,促進各民族的平等交流與共同發展。

        4.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少數民族應該增進與其他民族的交往,積極吸收先進的文化,在與各民族的交流中發展本民族的文化。

        三、民族地區城鎮化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城鎮化水平低、建設發展質量較差

        民族地區所占的國土面積很大,但是其城鎮化所占的比重卻遠遠低于其他地區,中小型城市僅有12.8%,建制鎮也只占了3.28%,而且,城鎮的規模也比較小,城鎮人口較少,無法有效開展產業規劃,致使城鎮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功效。另外,在城鎮化進程中,由于地理、文化、歷史等原因,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因此,無法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城鎮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得其城鎮化建設的質量也比較差,遠低于全國其他地區的水平。

        第3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關鍵詞】全球化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發展策略

        回眸過去的一個世紀,全球化并不局限于經濟方面,已經擴展到政治、文化等領域,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西方體育文化對我國體育文化強勢滲透,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長期處在主流文化之外,因此,如何讓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揚光大,將成為我們當今面臨的重要課題。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面臨的問題

        民族傳統體育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養生、健身和娛樂活動的總稱。民族傳統體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各民族長期歷史發展的產物,是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一種特殊反映,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表現出特有的相對獨立性。它的起源、發展、豐富多彩的內容與各民族的自然環境、生產特點、經濟生活、風俗習慣、信仰等有著密切聯系。它可以從側面展現民族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狀態,反映民族的社會和歷史面貌。民族體育文化是民族藝術和現代體育的源泉。然而在全球化的影響、外來文化不斷沖擊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面臨著許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主體地位的喪失。自1840年,西方體育文化伴隨著西方文化涌入我國。由于西方文化的優勢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不足,很快西方文化在中國“生根發芽”。在中最早引入了西方體育文化,中國傳統的騎射、刀劍等武藝取而代之的是洋槍、洋炮、以及英國和德國的兵操。19世紀后期,以英美為代表的國家在中國設立了許多學校,課余活動為田徑、球類等西方體育。而奧林匹克運動作為體育文化全球化的最高代表,倡導沒有任何歧視,堅持友誼、團結、公平的奧林匹克精神,是全球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融合,推動世界各國現代體育運動的同時,卻以西方傳統體育文化為主導,不斷地向全球傳播和普及西方體育文化。

        西方體育文化對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思想觀念上的巨大沖擊。由于中西方的地域性差異,生活習俗、文化差異,西方體育文化中體現冒險、挑戰,追求形態美、速度美,在運動中“競爭”是其靈魂,好斗心理是其本質;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注重人內心的修養,講究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強調調心、調養、調身的康健境界,我國民族體育項目與西方現代競技體育,有著突出的娛樂性、表演性和觀賞性。由于西方體育文化的廣泛傳播,對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思想觀念上產生了巨大沖擊,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國的體育方式,甚至阻礙了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中國一些傳統的體育文化,由于民族現代化建設的加快,正被青年一代所冷落。

        社會變革使民族傳統體育喪失了主要存在基礎。隨著社會的變革,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在逐漸消失,甚至被人們遺忘。經濟是民族傳統體育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必然促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由于雄厚的物質基礎和完善的經濟運行機制,為他們本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開辟了道路。民族體育文化將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

        民族傳統體育的研究缺乏基礎理論。由于我國體育學科建制較晚,長期以來受西方現代體育的影響,忽視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拓展和開發,導致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深層次的理論匱乏,基礎理論薄弱。同時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缺乏良好的學術環境和氛圍,長期以來,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開展時冷時熱,研究僅限于少數人,缺乏持久和深入,從而導致基礎理論的匱乏。

        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萎縮。少數民族因其具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它在產生、傳承、演變和發展過程中,曾對我國歷史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是我國傳統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對我國傳統體育文化給予了充分地補充和完善。像武獅,是中華民族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活動,首先是在我國的西域民族流傳,后來進入中原,經過漢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改進,逐漸成為各民族傳統的體育活動。我國55個民族,即使是同一個民族也存在“十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的現象,使我國傳統體育文化具有精彩紛呈的特點。然而在全球化的沖擊下,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生活情趣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舞臺卻在不斷的縮小。像民間游戲和宮廷游戲由于受到社會變革的影響,大都已經喪失了初始的面貌,例如民間的雜技活動,清代中期較多,但隨著政治經濟的衰退,這些民間傳統體育活動也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

        國民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產生的自卑感。長期以來,受全球化影響,國民對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產生了“差距”的心理,盲目地認為外國的就是好的,偏執地認為中國民族體育文化是一種落后的文化。中國民族體育文化已經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中,沒有了民族個性。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策略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現代化和國際化趨勢不可逆轉。像奧林匹克運動是以現代競技體育為母體,由各民族傳統體育演變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必然要吸收外來西方體育文化,才能得到發展,才能融入現代社會。

        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現代體育文化有機結合。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現代體育文化的有機結合,將成為民族體育文化今后發展的重要趨勢。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追求人身體內在的修煉,強調調心、調養、調身的康健境界,像我們熟悉的以養生為主的氣功、武術等,都是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重要詮釋。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全球文化的交融,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走中西合璧的道路,是必然的選擇。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創新,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虛懷若谷地接受世界各民族文化。我國民族體育文化應該摒棄那些扼殺體育競爭性的“民族本位論”,特別是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應突破原有思想框架,敞開大門,大膽引入現代科學成果,接受和吸納現代優秀體育文化,與世界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有機結合。“越是民族的東西,就越屬于世界”。隨著全球化各國聯系的緊密,和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提升,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正在被世界上許多民族所接受,成為溝通東西方文化的橋梁。

        大力發展學校教育。學校是體育的搖籃,是發展民族體育文化的重要場所。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入學校將會極大地豐富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對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精神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具有養生、娛樂、健身等功能,對受教育者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思想素質、以及文化素質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目前較為普及的民族傳統體育內容如“武術”、“氣功”、“太極拳”、“摔跤”等,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思維,啟迪智慧。像在學校開展“太極拳”的課程,以其獨特的健身和娛樂價值受到學生們的廣泛熱愛,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有較好的調節作用。因此高校應該積極開展這類民族體育活動,使之成為一種文化,得到發揚光大。

        積極開展世界各民族體育盛會。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資源大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文化資源,具有世界范圍內發展的獨特優勢。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發展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獨特差異性,是民族活力的源泉;在與其他民族體育文化的沖突和交融中,其特殊之處將成為其他民族體育文化學習的對象。很多年來受思想觀念的束縛,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只停留在繼承的層面上,沒有被視為珍寶,且并未得到很好的發展。在世界文化全球化不可扭轉的潮流下,我國傳統體育文化要積極地融入其中,成為溝通和聯系世界的橋梁和紐帶。在這一過程中,絕對不是盲目地同化,喪失自我文化的本體,而是在世界文化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之成為世界文化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開展世界性的各民族體育盛會是弘揚和發展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重要手段。

        第4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知識的寬度、厚度和精度決定人的成熟度。每一個人比別人成功,只不過是多學了一點知識,多用了一點心而已。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錯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錯知識11、傳統建筑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 × )

        點撥: 建筑,被稱為凝固的藝術。 中國古代建筑,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 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2、傳統文化是固定不變的。

        ( × )

        點撥: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同時,它的具體內涵又能夠因時而變。

        3、傳統文化推動社會發展。

        ( × )

        點撥: 傳統文化自身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推動社會發展必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傳統文化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 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則會阻礙社會進步。

        4、對待傳統文化要先繼承后發展。

        ( × )

        點撥: 繼承和發展是同個過程的兩個方面,不是兩個過程。

        5、思想運動往往催生社會變革,決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

        ( × )

        點撥: 思想運動往往催生社會變革,促進文化發展。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決定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決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

        6、教育作為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傳遞文化的特定功能,不具有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 )

        點撥: 教育作為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既具有傳遞文化的特定功能,又具有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錯知識21、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沒有區別。

        ( × )

        點撥:源遠流長是從時間上來講的,要從縱向來理解,強調的是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博大精深是從內涵豐富的角度來講的,要從橫向來理解,強調的是中華文化內容豐富、底蘊深厚。

        2、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在于漢字和史書典籍。

        ( × )

        點撥: 漢字和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和兼收并蓄。

        3、漢字的發明,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 × )

        點撥: 文字的發明,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4、中華文化呈現各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

        ( × )

        點撥: 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各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但這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間沒有共性。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又有中華文化的共性。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5、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盤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

        ( × )

        點撥: 對于其他民族文化,中華民族敞開其博大的胸懷,發揚其“包容性”的特點,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同時必須堅持文化發展的獨立性。

        6、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總和。

        ( × )

        點撥: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著各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 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構成的,但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簡單相加。

        7、中華文化的力量是激勵中國人民幾千年來克服艱難險阻、戰勝內憂外患、創造幸福生活的決定力量。

        ( × )

        點撥: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勵中國人民幾千年來克服艱難險阻、戰勝內憂外患、創造幸福生活的強大精神力量而非決定力量。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錯知識31、文化只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

        ( × )

        點撥:文化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2、純粹“自然”的東西也是文化。

        ( × )

        點撥: 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

        3、每個人的文化素養都是與生俱來的,不可以后天培養。

        ( × )

        點撥: 每個人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文化知識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

        4、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得開物質載體。

        ( × )

        點撥: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也凝結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之中。 文化傳承和發展必須通過物質載體。

        5、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

        ( × )

        點撥: 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6、經濟是基礎,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所決定,因此文化與經濟的發展是同步的。

        ( × )

        點撥: 經濟是基礎,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所決定,但這并不意味著文化與經濟的發展是同步的。文化具有自身的傳承性和相對獨立性,文化可能超前也可能落后于經濟的發展。

        7、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是綜合國力競爭的基礎。

        ( × )

        點撥: 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綜合國力競爭的基礎。綜合國力競爭的基礎是經濟和科技實力。

        8、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

        ( × )

        點撥: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但不能“直接”轉化。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轉化為物質力量必須通過人的實踐活動。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錯知識41、處在較好的文化環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較高的文化素養。

        ( × )

        點撥: 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 處在較好的文化環境中有利于形成較高的文化素養,但不是一定能形成較高的文化素養。

        2、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下,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不同,因此文化決定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 × )

        點撥: 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但不決定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3、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因此每個人接受文化的影響都是消極被動的、無目的的。

        ( × )

        點撥:文化對人的影響雖然是無形的、不知不覺的,但人們接受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不都是消極被動的、無目的的,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接受文化熏陶的過程。

        4、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永久不變的影響。

        ( × )

        點撥: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深遠持久是難以抹去、難以改變,但不是不能改變、永久不變。

        5、積極參加文化活動,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 × )

        點撥: 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6、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 × )

        點撥: 文化有優秀與落后、健康與腐朽之分,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7、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決定作用。

        ( × )

        點撥: 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能說起決定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錯知識51、民族節日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 × )

        點撥: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 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注意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對應的內容不能混淆。

        2、文化多樣性等同于文化多元化。

        ( × )

        點撥:文化的多樣性主要是從文化的表現形式來說的,即人類文化表現形式豐富多彩;文化多元化主要是從文化的來源和性質上說的,各種文化中既有優秀文化,又有落后、腐朽文化。我們要提倡文化多樣性,反對文化多元化。

        3、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

        ( × )

        點撥: 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步的重要動力。 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生產,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是社會實踐。

        4、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志,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 × )

        點撥: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志是正確的,但民族文化不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而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根基。

        5、尊重文化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和認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 × )

        點撥: 尊重文化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對其他民族文化,要尊重但不一定要認同。

        6、尊重文化多樣性,要遵循各種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 × )

        點撥: 文化多樣性主要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 尊重文化多樣性,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或者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但文化有先進與落后、健康與腐朽之分,因此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等于各種文化一律平等。

        7、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

        ( × )

        點撥: 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徑。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有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等。 注意區分文化傳播的途徑和文化傳播的手段。

        8、大眾傳媒的發展將會促使舊的傳媒的消失。

        點撥: 新的傳媒的出現,并不意味著舊的傳媒的消失,各種傳媒都在文化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9、文化交流有助于減少文化差異。

        第5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關鍵詞: 跨文化理念 多元文化 民族教育

        一、跨文化與跨文化理念

        跨文化是一種動態性的概念,指的是文化團體間的互動關系,主張對話交流和相互尊重。

        跨文化理念的核心價值是接受并欣賞文化差異;尊重人的尊嚴和人的權利;各文化均有其特性,應相互尊重、相互學習;非主流文化也應受到應有的重視。跨文化理念超越了多元文化觀,主要關注多種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相互作用,是促進各種文化在社會中平等交融的一種動態過程,使來自不同文化的學生能夠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學習。

        二、跨文化理念關照下民族教育意義的構建

        (一)促進人類群體交流合作的民族教育文化使命

        跨文化理念視域下的民族教育的首要選擇,是將目標指向促進人類各群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在當下世界性的跨文化圖景之下,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倚靠人為的或先天的文化壁壘而孤立地與世隔絕,面臨的是不同文化間的碰撞、交流與溝通。學校教育中對這一文化使命的滲透便是從目標、內容、途徑做出相應的設計。例如,培養學生的跨文化適應力,即塑造學生在跨文化圖景下關于多種文化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觀念、知識和技能[1]。

        (二)傳統與現代相融共生的民族教育文化選擇

        美國學者沃爾特認為,沒有接受本族文化教育的學生固然可能產生疏遠感和無根感,但缺少主流文化教育的學生將會失去許多經濟、政治和社會性的機會[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文化多樣性與人類全面發展――世界文化與發展委員會報告》中指出:“如果各國想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他們就必須清楚他們過去是誰,現在如何,最后想要變成什么樣子,并在此基礎上設計他們的未來。每一個民族都有它的根,它的物質和精神上的淵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歷史蒙昧時期,每一個社會都要尊重它的傳統。一個民族必須了解自己的價值系統、信仰和其他文化元素,這些文化元素對于各民族成員認識自己、彼此相互交流至關重要。”[3]因此,在跨文化理念視域下,必須關注民族教育的民族性、地域性及面臨文化選擇時的矛盾性和雙重性,強調客觀、辯證地對待自己的文化,強調傳統文化在特定文化語境下的新發展[4]。

        三、跨文化理念下課程體系資源開發

        跨文化理念下課程體系構建以尊重各民族文化平等為基準,有目標地實施平等教育,將跨文化理念作為一種指導思想運用到民族文化課程構建中,使學生獲得學業上的平等機會,滿足所有學生發展的需求。

        首先,大力開發民族文化課程。民族文化課程的開發要拓寬視野,不要局限于現有單一的民族文化課程。高校可以開辦少數民族大學生感興趣的民族語課程、民族體育課程、民族手工藝術課程等選修課程,滿足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學習需求。

        其次,豐富民族文化課程內容。民族文化課程內容的選擇要在吸收主流文化和國外先進文化的基礎上結合民族傳統文化進行區域化的改革和創新,并突出本地區的民族特色,如在民族歷史、文學、體育、藝術、美術和音樂等課程中融入民族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內容,體現民族語言、風俗、服飾、飲食、藝術特色,豐富民族文化課程的內容。

        最后,民族文化課程開發和內容選擇要從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興趣,適應各少數民族的文化環境和民族地區的發展需要,同時要分析目前民族高等教育的成本與效益、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等,讓民族高等教育的發展看到希望的曙光。

        四、學校教育與學校外教育聯動的制度變革

        民族教育除了現代的、制度化的民族學校教育外,還大量存在其他種類的教育形態。這些不同類型的教育形態與民族生活融為一體,在民族教育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至今仍然對民族人才的培養、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產生著深遠的、不可替代的影響。不少民族早在現代民族學校教育系統創立、推行之前就有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而傳承和創造這些文化只能是與其民族文化相適應的民族教育。[5]所以,民族教育具有與普通教育相同的基本要求和育人目標,但同時具有更為寬泛的領域及不同的特殊性和獨特的發展規律。當前許多掛牌的民族學校,名義上是民族學校,但除了在辦學經費上有相應的政策傾斜外,并沒有真正體現出民族學校培養民族人才的真正內涵。調查發現,在西部的一些民族學校,雖有少數學校補充了部分鄉土教材作為教學內容,但與當地少數民族文化相關的內容卻并未被納入學校教育的課程體系中。如何對待民族傳統文化,如何體現民族特色,如何實現服務當地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是當下民族教育發展進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由此,提出跨文化理念視域下的民族教育發展,就是要構建一個和諧的、多元共生的空間場域,一個有助于系統內部各因素互動與整合的教育環境。民族教育這個環境的和諧,包括教育自身的和諧,即教育內部各要素如課程、教師、學生、校園文化之間的和諧。具體而言,跨文化理念視野下的民族教育應充分認識到各民族的傳統教育習俗,對其在當代的文化價值與教育功能展開深入的研究,并納入現代學校教育體系,尋找出一種傳統與現代對接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孫杰遠,徐莉.人類學視野下的教育自覺[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76.

        [2]陳時見,朱利霞.一元與多元:論課程的兩難文化選擇[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2.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與發展委員會.文化多樣性與人類全面發展――世界文化與發展委員會報告[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34.

        第6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青海多元民俗文化中蘊含著極其豐厚的精神內涵,其中包含著許多有積極意義的思想觀念,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就青藏高原多元文化這一整體而言,善、慈悲和愛是藏傳佛教、伊斯蘭教和儒釋道三大民俗文化圈中最主要的精神內核。與人為善、與自然為善是青海各民族一直恪守的傳統。

        首先,人與自然的和諧傳統與特質。自然地理環境對民族文化的生成和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青海各民族生活在青藏高原,高原環境對青海民俗文化的特質和內涵及其表達產生了重要影響。自然環境的嚴酷使得高原上的人們對賴以生存的土地更加敬畏,更加珍愛。牧民將草原視為生存的根本,禁忌任何破壞草原的行為;農民將土地視為生存的根本,收獲之時舉行儀式,感謝土地的饋贈。人們像對待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自然環境,在藏族的觀念中,藏區處處是神山圣水,人們將這些賦予神性加以崇拜,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自然神靈祭祀儀式和習俗,如轉神山、神湖活動,生活在青海湖周邊的蒙藏民族有祭祀青海湖的習俗。通過這樣的習俗和儀式告誡人們,神山、圣水地域內為神圣之地,不得隨意破壞和污染。蒙古族也將草原、土地視為地神之所在,禁忌任何對土地的不敬行為,每當牧民轉場放牧時,一定會把生活留下的污跡打掃干凈,受到破壞的草皮加以修復。土族每年的播種和收獲時節舉行儀式,祈禱神靈降福保佑,感謝自然的饋贈。撒拉族的“地震神話”故事告誡人們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從自然,人要和自然建立和諧的關系,任意破壞自然最終會受到懲罰,其習慣法中也明確規定禁止濫砍濫伐、濫捕濫殺,嚴禁一切污染水資源的行為。

        高原生存的艱難使得高原上的人們對生命更加親近和珍愛。把人、自然和一切生靈放在了同樣重要的地位上,因而就不會對大自然無限度的索取,對動物無限度地殺戮。他們以對待神靈的情感敬畏和崇拜山川河流、花草樹木,形成了“敬天惜地”的自然觀。這種對待自然的觀念和態度對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環境,保護自然環境,保護多元文化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其次,人與人、社會的和諧傳統與特質。青海各民族普遍奉行艱苦樸素的生活方式,對物質財富追求相對淡薄,減少了人際交往中的利益之爭,形成了互助、協作、和諧的道德風尚和社會文化氛圍。如藏文化中普遍將“慈悲、善良、自謙、和平、尊人、義務、知足等作為做人的原則”,[2]藏傳佛教“三因說”強調自然、神與人和諧相處,形成了宇宙萬物統一性、同一性和整體性的認識論,隨緣任運、順從自然、知足安適、忍耐克制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出世的姿態,遠離爭名奪利、好斗爭強、謀取認識富貴的惡習,而追求順從、忍讓、清貧的生活傾向”。[3]儒釋道文化“都要求信眾止惡從善,善于分辨善惡、是非、真假,從而保持身心清凈;……要有平等、真誠、慈悲、寧靜的心態和溫和、善良、恭慎、節儉、禮讓的五德氣質,滌蕩欲、憎恚、焦慮、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騷亂不凈。”[4]伊斯蘭文化中也有很明顯的和諧理念和內涵,如“你們當親愛近鄰、遠鄰和伴侶”(古蘭經4:36),要求信眾以和平善意待人,要誠信、寬容,提倡與人為善、與鄰為伴、以誠相待、公平相處等。這些直到今天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信念和教義不僅能凈化人的心靈,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而且還是青海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基礎。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和睦相處,互補互惠,形成了團結友好、互相幫助的良好傳統。如在經濟方式上,藏族、蒙古族以牧業生產為主,為高原居民提供了大量畜產品,漢族、土族以農業生產為主,補充了畜牧經濟的天然不足,回族和撒拉族的商業經濟則非常發達,他們奔波在高原各地,在牧業區和農業區之間互通有無,從而形成了高原特有的民族經濟互補模式。如在循化地區,“撒拉族不足的糧食、柴草需要文都、道幃等地的藏族農業區和回民供應,而藏族需要的蔬菜、果品、茶、布、工藝品等則由撒拉族和另族轉運過去,并將藏族牧業區的羊毛等畜產品轉運到外地。”[5]在經濟互補的過程中,各族人民締結了深厚的友誼,形成了和諧共存的傳統,這種優良傳統是青海和諧社會構建的堅實的歷史和社會基礎。

        青海是我國一個特殊的自然與人文區域,有著多民族和諧相處的悠久歷史傳統。正如班班多杰所言:“青海位于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結合部,北與西域、北方草原接壤,處于中原、、西域、北方草原民族四大文化圈的交融地帶,歷史上來自中原的漢文化、中亞的伊斯蘭文化、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與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這里長期碰撞、交融,文化類型多種多樣,且互相浸潤、涵化,形成了‘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異彩紛呈的民族文化親緣關系,生動體現了多民族文化‘多元他者’、‘因緣和合’、‘和而不同’的相處原則。”[6]在多元文化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在經濟上互相依存、取長補短、互利互惠,在文化上互相交流、彼此交融、,形成了“和而不同”、“和睦相處”的和諧傳統和特質。

        二、青海多元民俗文化的重疊認同

        文化認同主要是指各民族之間在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和彼此溝通形成相互依賴,彼此尊重,形成“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之局面。青海多民族、多宗教影響下的多元民俗文化和而不同,和諧相處,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吸納和采借,構成了青海民俗文化的多元認同網絡。作為青海民俗文化載體的青海人,在多元民俗文化的場景中,其身份具有多重社會屬性,如國家屬性、民族屬性、地域屬性、宗教屬性等,認同體系是重疊的。

        首先,青海各民族的每個社會成員高度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國家認同、中華民族認同應超越于其他認同之上。每個民族對國家擁有強烈的情感和高度的責任心。其次,文化往往跟一定的區域相關,既是同一民族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也會形成不同的文化風格,對地域文化的認同就是地域認同。各民俗文化圈內的成員隸屬于不同地區,人們往往對自己的國家、家鄉、故鄉、出生地擁有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隨著距離的越來越遠體現的越來越強烈,認同的范圍也越來越大,對故鄉人和故鄉文化情感也越來越濃烈。在世界范圍內認同的是中國人,在全國范圍內認同的是青海人,在青海范圍內認同的是某個州縣的人,在州縣又認同的是某個鄉村。這種認同的具體表現是對認同對象的成員及其文化的熟悉感、親切感、安全感以及強烈的依賴感和歸屬感,人們在建立地域認同時往往會淡化甚至忽視民族歸屬、宗教歸屬等。再次,青海是多民族地區,族群認同是其文化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漢、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成員對自己和他人的民族身份有著明確的認識和定位,在交往時會互相認定對方是什么民族,或強調自己是什么民族,會自覺不自覺地遵守本民族的禁忌,尊重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并對各自的民族文化也有強烈的熱愛感和自豪感。最后,青海作為多宗教地區,藏傳佛教、伊斯蘭教、漢傳佛教、道教等宗教對青海各民族的影響較深,三大民俗文化圈內的各民族在共同的信仰基礎上建立起了文化認同,如藏、土、蒙古及部分漢族對藏傳佛教文化的認同和尊崇,回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等對伊斯蘭文化的認同和尊崇,漢、土族對道教和民間信仰的認同與尊崇,這種宗教認同加強了各民族間的聯系和文化認同,如信仰同一宗教的民族,其相互通婚的比例較高,社會交往也較密切,反之,信仰藏傳佛教與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之間的族際婚姻較為少見。

        “從歷史時期以來,河湟地區各民族間就結成了文化上互相影響、互相滲透和互相吸收的多元多邊的互動關系,這種文化互動與河湟地區共同體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緊密相隨并產生了重要影響。”[7]青海各民族多元民俗文化的共生與融合體現在的吸納與采借、飲食文化的兼容并蓄、服飾文化的取長補短、文化藝術的共有共享等多個方面。[8]青海各民族間形成的這種文化共生與融合現象是和諧社會關系建設的前提條件,有效調節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社會各系統、各階層之間的和諧,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文化觀的生動詮釋。

        三、青海多元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內聚力

        文化凝聚力是在文化認同的基礎上,特定文化對共同體成員之間形成的統攝力、吸引力、感召力以及共同體成員之間形成的親和力、向心力。文化凝聚力和內聚力是社會發展的巨大的潛在動力。文化凝聚力和內聚力能夠塑造道德規范和進取向上的價值觀。青海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民俗文化凝聚著青海人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青海和諧社會的重要支柱。鐘敬文先生說:共同的民俗信仰和習慣常默默地把跟別的成員的行為、心態牢牢地凝聚在一起,這是一種想象不到的、神秘的文化凝聚力。它不但要使朝夕生活、呼吸在一起的成員被那無形的纖繩捆束在一起,它也把現在活著的人和已逝去的先輩聯結在一起,而且還把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五大洲的華人也團結在一起。

        青海的多元民俗文化圈自形成以來,便具有規范社會群體、維系和凝聚社會群體成員的功能,具有較強的內聚力和向心力。首先,優秀民俗文化塑造道德規范和進取向上的價值取向。青海各民族的民間文學、傳統曲藝、儀式禮儀等民俗文化中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哲理、倫理、道德,是民眾生活經驗的積累和集體智慧的結晶,這些優秀文化傳統在無形中規范著人們的行為、凝聚著人心,勸誡人們向善避惡、和睦相處,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塑造向上進取的道德規范發揮著重要作用。其次,傳統節日民俗和共享文化事象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在全國性的節日中,各族人民的節日飲食、儀式、慶祝活動大同小異,大家在和諧統一的歡樂氣氛中加深了對國家和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從而凝聚了人心,加強了團結。而在民族傳統節日中,本民族成員們聚集在一起,膜拜同樣的神靈,舉行同樣的儀式,展演自己民族的文化,無形中加強了民族內部的凝聚力。再次,優秀的民俗文化傳統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如伊斯蘭教文化圈內的回族、撒拉族、保安、東鄉等民族,由于都信仰伊斯蘭教,對彼此的認同感很強,凝聚力也很強。最后,優秀民俗文化增強社會的內聚力。過去,青海的民間組織較多,廣大農村的許多村莊都是以宗族為核心發展起來的單姓村,宗族組織的勢力較大,如撒拉族的“孔木散”,而以寺院和清真寺為核心的宗教組織影響也較大,如回族撒拉族的“者麻爾提”。此外,還有一些為舉辦社火或廟會而臨時組織的民間組織和民間宗教組織,如漢族的火神會、土族的排頭和嘛呢會等。這些民間組織不僅起著維系宗族、社區的社會秩序,規范和約束成員行為的作用,還加強了宗族、社區成員之間的交往與聯系,強化了宗族和社區的凝聚力。

        民俗文化既是社會生活的普遍存在,又是一種隱性的社會文化規范,它在一定的范圍內,具有規范、維系和凝聚社會群體成員的作用。文化“卻像一只無形的手,無形中支配著社會群體中每個成員的行為舉止和心理意識,從衣食住行到婚喪嫁娶,從社會交往到精神信仰,人們都在不自覺地遵從著民俗的指令。”[9]民俗文化具有規范性和維系性,它對社會群體的“軟控”是一種有力的深層控制,它對社會群體文化心理的維系更是根深蒂固的。

        四、結語

        第7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楚國是周代一個多民族的諸侯國。楚國從周成王時封國到戰國末年秦滅楚的八百多年里,先后統治過的地方約占周王朝全部國土的二分之一左右,其范圍大約包括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六個省的全部,以及陜西、河南、山東、廣東、廣西、貴州等省區的部分地區。在這么遼闊的地域內,境內的族類相當復雜,蠻夷眾多,而楚族只是楚國境內的主體民族之一。因此,不能把楚國與楚族的歷史和文化完全等同。

        楚人是祝融的后裔,這在《國語?鄭語》和《史記?楚世家》中有明確的記載。如《國語?鄭語》載祝融的后裔有八姓。“祝融八姓”說明此時祝融氏已形成八個氏族或部落,且分別有了各自的姓氏。據《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載,祝融的居地在鄭(今河南新鄭)。八姓中第六個叫季連,姓半,從此楚人的后代都以半為姓。以半為姓自季連始,標志著楚族的初步形成,因此季連與祝融一起,后來受到楚族子孫的祭祀與懷念。由于中原部落或部落集團之間的斗爭日益激烈,季連后裔大約在夏代或商代前期被迫南遷。商末周初時,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楚族的首領鬻熊與眾人合謀將之救出,成為周王朝的有功之臣。周成王時,鬻熊的曾孫熊繹被封為子爵,楚國正式成為諸侯國中的一員。隨著楚族的不斷繁衍壯大,他們在河南西南部和湖北北部一帶披荊斬棘,開山墾地,艱苦創業。

        楚族所建立的楚國后來能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而且曾一度成為霸主,其雄厚力量的積聚得益于他們對南方的苦心經營。在楚國日益強大的過程中,居住在南方的南蠻、百越等民族,逐漸成為楚國的庶民,被列入楚國的戶籍,成為楚國的被統治者。其間,免不了民族融合與同化的發生。

        楚國對境內各民族平等相待的政策,使民族融合與同化的真正發生成為可能。在政治上,楚國統治者基本上采用了量才錄用、任用蠻夷的政策。隨著楚國的疆域不斷擴大,新征服地區的各族“蠻夷”成為其境內的人民。由于楚國地廣人稀,人口的增加滿足了這方面的需求,因而楚國總體上是善待這些“蠻夷”的。這主要表現在楚國對待這些“蠻夷”采取了任用蠻夷、以夷制夷的政策上。如《左傳》哀公十七年載,都國的觀丁父和申國的彭仲爽被楚俘虜后,被任為軍率或會尹,進而助楚“大啟群蠻”。

        在對待各民族傳統文化方面,楚國基本上實行了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保留各民族傳統文化的政策。楚人與各族的語言互相融合,形成了一種既不同于楚族語言,又不同于蠻夷話的“楚言”、“楚語”。楚人不僅說“楚言”,并且用“楚語”著書、寫文章。“楚語”成為楚人與蠻夷各族思想文化交流和溝通的工具,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提供了一個必要的前提條件。

        楚文化的形成本身吸收了長江南北眾多的土著文化的營養,而文化的多源性主要由民族的多源性所決定。楚族的發展與漢族的發展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這就是與周邊民族長期相處交融,如滾雪球般不斷壯大。其中商周時期的苗蠻或南蠻,與楚的接觸最多,其族人和文化因素融入和傳人楚人及其文化的也較多。文化上楚文化受南蠻的影響最深,范圍也最廣,在宗教、生產、生活、風俗習慣、語言等方面均有較深的涉及,而以文學藝術方面最突出,如神話、詩歌、音樂、舞蹈、雕刻、繪畫、工藝圖案等。其中最典型的是開天辟地和女媧神話,多數神話學家認為這兩個神話本是南蠻的神話,在楚與南蠻的文化交流中傳給了楚人,后來楚人融入漢族后才得以廣泛流傳開來,成為中華民族關于宇宙起源的著名神話。境內的濮、百越、戎等民族的文化也是楚文化的重要來源,從考古所見的出土文物看,在楚文化的考古學遺存中,保留或吸收了大量各民族文化的因素或遺物。

        總體而言,楚族起始于中原偏南之地,隨著其居住地域和統治重心的南移,以其相對平等的民族政策和“海納百川”的胸懷,接納四方各族的人民,并融會了其文化。尤其是在楚國極盛時期,今華東、中南、西南的大部分省區,都受到楚的控制或羈縻。在這遼闊的地域內,幾乎包括了當時南方的蠻、濮、越、戎等所有的民族。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里,楚實際上是中國南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堪稱當時民族聯結和融合的一個典型。

        二、為中華大一統奠基,為漢民族的形成輸液

        楚族不斷向東、向南發展,擴大了楚國的疆域,為以后秦、漢統一天下鋪平了道路。夏商時期南方地廣人稀,楚人南下后通過兼并各周代封國和各原始部落氏族,使大量蠻夷成為楚國的庶民,經過長期繁衍,改變了地廣人稀、人口不足的局面。并且幫助境內各族人民提高生產技術,改變社會生活,使蠻夷較快擺脫了落后狀態,縮短了與中原人在經濟和文化上的差距。

        楚國滅亡后,楚人直接受到秦漢中央王朝的統治,加入到以漢族為中心的民族融合大潮中,最終為漢族所同化。但楚族與華夏或漢族的融合過程,卻并非始自秦滅楚之時,而是在楚民族形成之初就已潛藏了這種趨勢。

        在楚族存在的大約七八百年甚至千年左右的時間里,其文化的分布范圍大體上經歷了從小到大又從大到小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楚族向外擴展融合蠻夷各族的過程,后一階段則是楚族不斷被融合到華夏族及后來的漢族的過程。楚族的淵源與中原民族有很大的關系,楚文華中本身包含有許多中原商、周文化的因素,因而較容易接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前面我們主要提到了南方土著文化對楚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影響,其實楚文化的形成的發展,更多的是受到來自商周時期中原各地文化的影響和滲透。楚文化中的若干因素,早在楚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就已處于與中原文化交融的狀態中,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而形成的。

        楚文化本身形成和發展過程,是它融合南方各土著文化的過程,同時也是被中原文化影響和融合的過程。或者說,在中原文化向南的輻射中,楚文化剛好處于一個中介的位置,是中原文化擴大其影響的一個重要媒介。這為楚族最終融人漢族打下了基礎。

        楚國滅亡后,楚族并非就此消失,楚文化因素仍然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楚文化因素的最后消亡,才是楚民族最終融入漢族之時。秦滅楚后,廣大地區的楚文化很快就和秦文化及其他文化混雜相處。到了漢代,楚文化又和逐漸形成的漢代文化相互影響,在這一過程中,楚文化終于逐漸消失了,而楚族也慢慢融入新形成的漢族之中。原楚地的文化雖然還帶有不少地域性的特點,但這已非原來具有自身傳統的楚文化的特點,而是各種文化經過新的綜合而形成的。因此可以這樣說,楚族及其文化是漢族及其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來源。

        第8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貴州處在川、滇、湘、桂之間,是西南民族流動的大走廊,也是古代南方的四大族系,即氐羌、苗瑤、百越、百濮四大族系的交匯地。之后,演變成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彝族、土家族、白族、瑤族等多個單一民族,他們都具有各自的文化傳統,形成各自獨特的文化特征。

        在長期的民族遷徙過程中,氐羌民族自西向東發展,苗瑤民族自東向西移動,百越民族自南而北推進,濮人則四處遷徙,漢族主要是從北面和東北面進入貴州。各民族相互對流,互相穿插,形成“大雜居、小聚居”,“又雜居、又聚居”的分布狀況。多種不同體系的文化在貴州各自發展,同時因地理環境都打上“山地文化”的特征,但歷史、地理及民族分布諸種原因,各種文化在貴州都獲得各自的發展空間,雖然互有交融,但往往是“融而未合”、“分而未化”。雖然漢文化在明代以來逐漸成為強勢,但并未將其它民族完全“漢化”,呈現出“多元并存,共生共榮”的文化面貌。

        在這樣的文化空間里,少數民族有自己的語言,同時又兼通漢語或其它民族語言,譬如荔波瑤山的“白褲瑤”都說瑤話,但由于社會交往的需要,大都通漢語和布依語。貴州的漢語均屬“西南官話”,以川方言為基礎發生演變,黔東南、黔南一帶的漢語,混雜了當地少數民族語音。春節本是漢族的節日,與若干少數民族的年節不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幾百年時間內,貴州的少數民族也普遍都過春節,而在春節期間的活動又各有民族特點。過去把受漢文化影響較多的稱為“熟苗”,把未受漢文化影響的稱為“生苗”,雖然清代晚期以來,完全不受漢文化影響的苗族事實上已經鮮見。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以前,許多傳統民族文化仍然鮮活存在,近20年來由于物質文化傳播與現代傳媒文化知識體系改變,傳統民族文化的改變速度加快。

        貴州山川隔阻在古代影響著民族之間的交往,但地理環境的分割并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同一民族散布在許多地方,并不因此變成幾種文化,例如苗族;兩個不同的民族同住一地,而文化仍各具特征,例如在荔波縣,瑤族與布依族錯雜而居但文化不同。

        歷史上,貴州長期實現“土流并治”,對多元文化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黔西北,在歷史上長期是彝族土司統治,彝文化在這里自然上升為主流,所以彝文經典,彝文碑刻及其他文化傳統在這里相當豐富。黔西南布依族地區,直到民國年間,許多地方仍為“亭目”統治,布依文化在此大量保存。黔東南的黎平、從江、榕江三縣,由于交通較為閉塞,“山侗款”制度盛行,侗文化的保存、發展比北部侗族更加典型。黔東南“苗疆腹地”,在清代雍正改土歸流以前,長期處于“自治”狀態,沒有納入流官管轄,苗族文化得到充分發展。因此,在貴州,由于民族分布,地理環境與歷史條件不同,出現了“十里不同風”的文化面貌。就某一文化而言,仿佛是大海中的一個孤島,這種現象,在文化學上叫做“文化孤島”。但就貴州全省而言,則是風格各異的“文化千島”。

        600年來的文化積淀

        貴州是漢族移民較多的省區,明以來不斷有移民進入。大體來說,漢族約占2/3,少數民族約占1/3。移民來自不同地區,帶來了各地的地域文化。顯出“五方雜處”、“風俗不同”。且因受鄰省影響而互有差異。《黔南識略》曰:“介楚(兩湖)之區,其民夸。介蜀(巴蜀)之區,其民果。介滇之區,其民魯。介粵之區,其民蒙。”說明同屬漢族,所受的文化影響都不一樣。由于漢族移入的時間、地點不同,文化上也有差異。最突出的就是“屯堡文化”,它具有漢文化特征,更接近江南文化,在群體中長期傳承,與后來進入的漢族頗多差異。“老巴子”在普安一帶,他們是漢人,語言近乎湖南話,與周圍的漢族有較大差別,故其語言形成了一個“方言島”。近半個世紀以來,移民來自四面八方,文化雖漸交融,但有許多故鄉的傳統仍暗中在家里延續,同鄉在一起還是說家鄉話。

        對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的是教育。明以前貴州的學校可謂是鳳毛麟角。明代實現“治國以教化為本,教化以學校為先”的方針,把教育作為“敷訓導民”的治邊國策,從此儒學教育在貴州興起。不但有官學、書院、農村中大量興起的私塾,還有專門培訓土司子弟的司學,吸收土司子弟進入國子監,對少數民族學生給予優惠待遇,這在貴州文化與智力開發上是一個重大的變化。

        明清五百多年,漢文化不斷傳播。黔西北的彝文碑刻,大部分是彝漢合璧,彝族土司安貴榮、安國享都有相當文化基礎,還能題字寫詩。彝族的余氏家族形成了一個詩人群,從乾隆年間的安吉士開始,出現了余家齁、余珍、余昭,到清末民初的余若泉,都有詩集傳世。明代水東土司宋昂、宋昱的詩選入《明詩綜》,清代錦屏苗族作家龍紹鈉有《亮川集》傳世,侗戲的鼻祖吳文彩吸收漢文化創造了侗戲。水書中大量引入漢字,或反寫,或倒書,以漢字記錄水語。

        漢文化傳入貴州后,出現了兩個文化高峰,一個是“陽明文化”,另一個是“沙灘文化”。王陽明的學說是在貴州形成的,“龍場悟道”成為王學的起點,他的教育思想基本上是在龍崗書院形成,他的首批弟子是貴州人,最先在貴陽講述“知行合一”學說,并形成一個“黔中學派”,在中國儒學發展上形成一座高峰,對海內外有深遠影響。清代中期以后,在遵義的沙灘出現了鄭珍、莫友芝等文人群體,出現了黎庶昌這樣的外交家,使沙灘成為儒學之鄉、詩文之鄉、書法之鄉。貴州的多元文化當然也包括漢文化在貴州這塊土地的發展與創造。“六千舉人,七百進士”是貴州人才興起的象征,這雖與文化發達地區比起來還有較大差距,但中原教育已有兩千多年歷史,而貴州僅用了五百年的時間,這不能不說是貴州文化教育昌盛的范例。

        在貴州漫長的文化發展中,還有一些其他元素的注入:如元代蒙古族人的移入,明代回族的移入,清代蒙古族、回族、白族移入等。這些民族的到來,一方面帶著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深入貴州,另一方面又受到后來逐漸強大漢文化的影響和熏陶,以及其他本土民族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貴州各地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組成元素。

        第9篇: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

        【關鍵詞】廣西少數民族;藝術元素;創意產品;設計

        一、前言

        廣西是一個多民族融合居住地區,有壯族、瑤族、苗族、侗族、仫佬族等11個世居少數民族,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影響,培育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藝術,為廣西民族藝術文化的延展以及藝術創作的繁榮提供了寶貴源泉,如服飾文化、器樂文化、建筑文化、編織文化、陶瓷文化、節慶文化、禮俗文化等,都是廣西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這些文化藝術元素可通過提煉、轉換、設計與現代產品結合。

        二、廣西民族藝術元素的提煉與整合

        在廣西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中,民族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的融合是現代文化創意產品推陳出新的途徑。如廣西的銅鼓、繡球、壯錦、苗錦、侗錦等工藝文化元素和桂林山水、龍勝梯田、花山壁畫、程陽風雨橋、三江侗寨、黃洛瑤寨、融水苗寨、吊腳樓等自然景觀和人造景觀以及苗族蘆笙踩堂、儺舞表演、侗族吹木葉等民俗活動,這些有形和無形的民族藝術元素形成了豐厚的現代文創產品設計的源泉。

        (一)廣西民族藝術元素的紋飾

        廣西少數民族的紋飾大致可分為幾何形紋飾、植物形紋飾、動物形紋飾、人物形紋飾。幾何形紋飾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其特點都是以點、線、面組成的三角形、菱形、圓形、多邊形、八角形、方格形等具有較為嚴謹結構和布局的本民族特色的紋樣。植物形紋飾的裝飾性較強,有樹紋、果紋、八角花、太陽花、荷花等圖形。這些植物紋飾通過簡潔的藝術表現手法,多以線條構成,蘊含著吉祥幸福的寓意。動物形紋飾多選取與農耕生活密切相關的鳥、獸、魚、蛙、蟲等為原型。如壯錦的龍鳳紋、鳳穿牡丹、雙龍抱珠、蝴蝶朝花等;苗族服飾的龍紋、牛旋紋,銅鼓上的蛙紋以及嬰兒襁褓中的“蝴蝶媽媽”圖案等。人物形紋飾中以關公、八仙、財神、壽星、麻姑、觀音等圖形為主,表現祥瑞之意,而廣西花山巖畫中的人物形象和廣西銅鼓中出現的羽人紋則以比較簡潔的形象塑造。

        (二)廣西民族藝術元素的色彩

        廣西民族藝術元素的色彩特征主要體現在服飾上。其大膽的色彩應用,色相、明度、純度上的強烈對比,突顯了色彩特殊的藝術效果。如壯族多喜重彩,以紅、黃、藍、綠為基本色,其余是補色,對比鮮明強烈,體現出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充滿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廣西通志》載:“壯錦各州縣出,壯人愛彩,凡衣裙巾被之屬莫不取五色絨,雜以織布為花鳥狀,遠觀頗工巧炫麗,近視而粗,壯人貴之。”

        (三)廣西民族藝g元素的造型

        廣西民族元素的造型多樣、類型豐富,在建筑、樂器、服飾、農事用品等方面都有特色,如程陽風雨橋、侗寨吊腳樓以及賀州圍屋的建筑特征等都帶有獨特的本民族的文化烙印。將這些元素進行延展設計與應用,打造廣西特色旅游文化市場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對廣西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也具有開拓創新的意義。

        (四)廣西民族藝術元素的材質

        廣西由于歷史上的諸多原因形成了民族文化在一定時期內相對靜態的發展,許多少數民族在衣食住行方面仍保留較為傳統的習俗。這些習俗也同時體現在所采用的材質上,如羅城仫佬族手工織染的土布、融水苗族制作的亮布都是通過自種、自采、自織、自染、自曬等繁瑣的工藝生產出來的,具有較高的手工藝價值。在建筑方面,廣西少數民族的傳統民居多就地取材,采用本地生產的竹、木等材料。在日常使用的物品和樂器中也多采用經濟且隨手可得的竹、木、石、藤、草等材料。因此,將現代創新理念與原生態的材質交融既現代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色同時再現民族文化的本真,將材質作為文創產品的研究不失為一條創新之路。

        三、廣西民族藝術元素的創新與延續

        創意產業的產生和實現離不開特定的資源平臺,廣西本土豐厚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為創意產品的開發提供了資本和動力,最直接的觀念就是“物盡其用”,將本土資源作為所開發產品內容的決定因素。桂林的山水,春秋戰國時期廣西先民在左江沿岸創作的崖壁畫,漢代前創造的大銅鼓以及古樸典雅、可避濕熱、防蛇獸侵害的干欄建筑等,成為廣西的文化代表;明代的真武閣及三江侗族程陽風雨橋、鼓樓均具有很高的科學、藝術價值;廣西素有“歌海”之稱,主要有壯族的三月三歌圩以及繡球、瑤族的達努節、苗族的踩花山和蘆笙節、仫佬族的走坡節、侗族的花炮節等。這些自然地理資源和民間文化資源通過長期融合形成了具有固態文化形態表征的廣西文化藝術形式,如不同民族的服飾、建筑、器物等具體形態和客觀形態,這些形態也正是創意產品設計的源泉和動力。

        英國學者,被稱為“創意產業之父”的約翰?霍金斯提出的“創意生態”概念為“創意生態是指某地的社會群體享有充裕的本土資源,并且有目的性地相互影響、產生新的創意。創意生態有四個可測量的指標,即交換、差異化、學習和改編,它是創意經濟的搖籃,如所有搖籃一樣需要用心呵護。”廣西擁有豐富的創意生態基礎和背景,大量的各民族文化保留傳承下來的動態或靜態資源都保持著純樸的面貌,在飲食、服飾、居住、節日、禮俗方面都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其中壯族的歌、瑤族的舞、苗族的節、侗族的樓和橋是廣西民族文化的四絕。這四絕中所延展出的服飾文化、建筑文化、樂器文化、器物文化及工藝都為現代創意產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作為創意產品開發的主體,洞悉廣西各個少數民族文化中所具有的以實物形式展示的文化形態和價值張力才能為廣西民族藝術元素的創新與延續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

        在本土文化體系中,強調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才能在現代信息技術和全球經濟趨同化的時代境域中突顯本土文化的特殊價值。以廣西苗族頭飾、頸飾為基本造型,結合所創作的中國剪紙藝術《溪?梳》系列梳子作品,設計師團隊緊抓苗族銀飾的大銀角造型和項圈特征,將具有濃厚民族文化特征的飾物與石榴、蓮子、鴛鴦這些寓意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幸福美滿的傳統圖形與借鑒剪紙的藝術表現形式相結合,材質上選取綠檀木、雞翅木等上等木材,著力設計出蘊含溫厚濃郁婚慶文化的喜梳。這一系列設計抓住了廣西苗族銀飾文化的造型核心,將平面造型、立體造型、材質選用進行極好的綜合創意設計,也獲得了2016年廣西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的一等獎。在2016年第三屆“博物館?美與時尚”民族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中,作品《花山壁語》以廣西花山巖畫上的人物、動物、器物為設計元素,將拙樸的造型與木材結合,設計出一系列軟裝飾品、墻飾、杯墊、標簽架、屏風、掛鐘等產品,這些創意產品為營造家居環境的文化氛圍以及對花山文化的傳播起到了極好的宣傳推廣作用,此系列作品榮獲本次大賽金獎。

        結語

        廣西民族藝術為現代廣西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厚實的文化基礎和取之不竭的創意源泉,為生長于廣西本土及對廣西民族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設計師及團隊提供了無限的創作可能,為廣西本土文化的傳播推廣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更為創意產業市場產品的藝術化、多樣化、趣味化、本土化的可持續發展創新提供有力保障。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全 | 偷怕自怕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 日本久久夜夜一本婷婷 | 亚洲综合色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