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農牧民教育培訓范文

        農牧民教育培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牧民教育培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牧民教育培訓

        第1篇:農牧民教育培訓范文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 內蒙古 農村牧區 農牧民教育模式

        一、內蒙古農牧民素質及教育現狀

        (一)農牧民的文化素質偏低

        農牧民文化程度是農牧民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衡量標準。改革開放以來,內蒙古農牧民文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2006年,在農村牧區6-60歲的人口中大學文化占0.6%,高中及中專文化的占6.8%,接受過農牧業職業教育的比例不足5%,文盲和半文盲占12.6%,在內蒙古平均受教育年限為7.7年,相當于初中文化程度。我們看到,在內蒙古農村牧區,文盲、半文盲勞動力總體規模還很大,農村勞動力文化程度存在著較大的地區差異,與發達省份相比差距就更大,這與建設新農村,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實現農村現代化的要求是極不適應的。

        (二)農牧民的身體素質較差

        在內蒙古的廣大農村牧區,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農牧民缺乏基本的衛生知識,自我保健意識淡薄,落后的生活習慣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還比較普遍。從調查中了解到,內蒙古農牧民身體素質較差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一是飲食習慣不科學。二是膳食結構不合理。三是不注意飲食衛生。四是農村牧區開展體育活動次數較少、內容不豐富,農牧民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三)農牧民的科技素質不高

        專業技術人才缺乏。據農業統計,截至2006年底,內蒙古農、林、牧、漁專業技術人員59730人,占各級各類科技人員的8.2%,占農業人口的4%。農牧民科技意識薄弱。我們在內蒙古包頭市和巴彥淖爾市農村牧區調查農牧民參加農牧業技術培訓的原因時發現。49.30%的農牧民認為是自己確實需要,11.97%的農牧民是聽了科技人員介紹才參加培訓的,12.52%的農牧民是村里領導動員后參加培訓的,還有4.65%的農牧民參加培訓是因為有報酬,21.56%因為其他原因參加培訓。即使是農牧業企業經營者接受培訓,雖然多數出于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和增長知識的需要,但仍有部分參加培訓者是應鄉鎮政府和當地農業部門的要求才不得不參加培訓的農牧民的文化水平較低。近年來出現的“民工荒”,表現為就業難與企業招工難,有人沒事干與有事沒人干同在,其實質是農牧民的文化水平較低。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對簡單體力勞動者需求的減少和對知識型、技術型農牧民需求的增加,如果不能改變農牧民文化水平較低的狀況,“民工荒”的現象也將長期存在。

        (四)農牧民的思想觀念陳舊

        1 傳統的家族觀念。由血緣和親緣形成的家庭網絡,在農牧民的社會經濟活動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嚴重的家族觀念會形成一種“條塊分割”,難以集中力量辦大事,阻礙農村牧區社會經濟發展,但是要消除千百年來形成的家族觀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2 農牧民的短期行為。相當一部分農牧民為了眼前利益,放棄了對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的學習,他們的理由非常簡單:“學習技術耽誤生產上學還得花錢,搞生產多少能掙點錢”。這種短期行為無論是農牧民本身還是在農村基層干部當中都表現得十分突出,同時也限制了農牧民在更深更廣的領域和范圍內獲得更多的知識。

        3 落后的封建習俗依然存在。近年來,一些不良封建思想在農村牧區又有所抬頭。很多地方,逢年過節要上香磕頭拜佛,修墳墓、建寺院、塑神像的現象較為普遍;農村聚眾賭博現象屢見不鮮,尤其在農閑季節,賭博現象更為嚴重這些不但影響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治安,而且還破壞了原本淳樸的民風和多年的努力才得以改變的封建習俗。

        (五)農牧民的民主意識淡漠

        在我們調查的內蒙古的廣大農村牧區,民主選舉存在嚴重問題:第一,選舉過程不規范;第二,選民參選率不高;第三,民主議事的積極性不高;第四,部分地方的當選者缺乏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的意識,滿足于“保安全、保運轉”。

        二、針對農牧民創建以政府為主導、以農業院校為主體的職業教育模式

        鑒于內蒙古農牧民教育的現狀。我們認為,農牧民教育的緊迫任務是提高農牧民的綜合素質,包括文化、科技、身體、民主和道德等方面。農牧民教育的內容不能只局限于普及知識和文化,要拓展到職業技術、健康、道德、法律、政策、經濟、思想等方方面面。

        (一)開展改府主導、農業院校牽頭、社會參與的職業教育

        1 引導農牧民積極參加培訓。首先,政府要通過各種手段大力宣傳農牧民科技培訓的目的與意義,鼓勵、動員農牧民參加培訓,激發農牧民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引導農牧民轉變觀念,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其次,搞一些示范點,如種植、奶牛養殖、溫室大棚,先對一部分農民進行培訓,以帶動全村農民參加;再次,政府增加對農牧民培訓的投資力度,農牧民培訓由政府“買單”,體現了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財政的新理念,也符合WTO“綠箱”政策的要求。政府應將農牧民培訓所需經費列入公共財政預算,由政府統籌安排落實。參加各類技術培訓的農牧民,可獲得補助乃至免費培訓;最后,逐步建立農牧民資格證書制度。作為農牧民資格證書的“綠色證書”培訓在我國已經實施多年,但取得綠色證書的農牧民和其他農牧民并無二致。我們應該在土地承包、評定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示范園區建設以及申請農業發展基金扶持等方面,逐步把取得綠色證書作為前置條件,只有取得諸如綠色證書等資格證書的,才能獲得政府相應的扶持。

        2 農業院校牽頭培訓新型農牧民。目前,內蒙古農業院校在振興農村地區和農牧民教育中并沒有發揮應有的職能和作用,不能不說是國家資源的巨大浪費。農業院校的培養目標和農村人力需求目標實際上相脫節,更有一些院校紛紛更改傳統農業專業,L新學科、新專業,追求市場效益最大化。另外,院校教育只注重學科建設、學位標準和學術報告,學院派、學術化的追求,以至于出現了“學問興、農村衰”的現象。為促進內蒙古農村牧區經濟發展,可以借鑒韓國江原大學農牧民教育體制和運行機制的經驗,對農業院校進行改革,整合或更改現有專業,改革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與現實的農業生產經營緊密結合,根據產業和研究分類,設計專業、課程和教學內容,建立專門人才與現實接軌的教育系統,要挑選一批業務熟練,具有一定教學經驗、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的高校教師、科研院所研究人員、村鎮技術骨干,經培訓考核,

        組成講師團,在各村鎮巡回演講。

        3 興辦農牧民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增強農牧民科技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在內蒙古興辦農牧民職業教育:首先,圍繞地區特色農業和支柱產業,對從事農業生產的農牧民,開展靈活多樣、不同形式的實用技術培訓,提高務農技能,促進科學種田。使農牧民對于農業科技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學了能用,把農業發展轉入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如對烏蘭察布地區種植馬鈴薯的農牧民、巴彥淖爾市地區種植番茄的農牧民的培訓,就應該有針對性。其次,要面向城鄉勞動力市場需求,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實施規模,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大力提高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效率。再次,在內蒙古廣大農村牧區開展創業教育,對貧困農牧民進行創業實踐訓練,提高其創業知識技能和創業意識,特別是對農牧民的自主創業,無論是在農村牧區還是在城鎮,政府都應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進行支持和鼓勵。

        (二>創建網絡化的健康教育模式

        目前,內蒙古依靠集體經濟支撐的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絡面臨著挑戰,衛生系統所承擔的農牧民健康教育職能必將進一步弱化,因此要加強農牧民健康教育工作,必須尋找一個能行使政府管理職能的“替補隊員”。另外,要發揮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的“守門人”作用,與醫院服務相輔相成,就必須建立一個有效的載體,十七大報告中提出人人享受醫療保險服務,為此就應該把群眾大部分基本健康問題有效解決在基層社區,降低醫療成本。成立農牧民健康教育協會,并以此作為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的載體,可以達到“用比較低廉的費用,提供比較優質的服務”的目的。

        (三)轉變現金,以農村基層組織為主體,加強農牧民主建設

        相對新農村建設的步伐,農牧民的思想觀念仍然處于一種滯后狀態。從我們的調查結果看,內蒙古農牧民亟待完成6個方面的轉變:即從“家庭型”向“市場型”轉變,從“小農型”向“社會型”轉變,從“守業型”向“創業型”轉變。從“自然型”向“制度型”轉變,從“法盲型”向“懂法型”轉變,從“傳統型”向“經濟型”轉變。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高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之成為農牧民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組織者,是確保農牧民思想教育長效性的關鍵。一方面,要抓好“文明示范村”“文明村鎮”“五好家庭”創評等活動載體建設。另一方面,要抓好社會化服務網絡載體建設。如成立各級農牧民協會等組織團體,以形成鄉村信息服務、技術服務、銷售服務等社會化服務網絡。農牧民通過這些服務網絡,可以向協會組織者學習,從而承接新思想、新觀念。此外,要抓好節假日、農閑時的文化娛樂活動,形成新農村生動、活潑的新局面。

        三、構建推行內蒙古農牧民教育模式的保障機制

        (一)建立財政支撐體系

        為保證農牧民教育的可持續性,各級政府要逐步把農牧民教育納入公共財政投入范疇,設立相應的教育培訓項目,除保證農牧民思想和民主教育外,采取農牧民學農業科技免費,學職業技能農牧民出一點、政府補一點、社會幫一點的辦法,多渠道、多途徑解決經費問題。同時,要切實加強對農村教育公共財政支出的民主監督制度建設,形成按“三農”需要選擇公共投入的機制,使政府公共支出社會效用最大化。

        (二)創新農牧民教育制度,構建農牧民教育體系

        第一,政府是農牧民教育的投資主體。在投入資金的同時,政府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農牧民教育工作的統籌規劃和制定相關政策上。第二,農業院校和相關的農業部門是農牧民培訓的實施主體。建立以農業院校、科研院所和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依托,縣、鄉、村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和各類培訓機構為基礎的,企業與民間科技服務組織為補充,地、縣、鄉互相銜接,上下貫通的農牧民科技教育培訓網絡。第三,農業產業協會、農牧民合作組織和農業企業是農牧民培訓的組織者,第四,以培養新型農牧民為目標,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農村成人教育。

        (三)加強后繼農牧民的培養

        目前,隨著我國農村城市化的發展,大量農村人口轉移出去,現在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牧民將越來越少,農業后繼無人即使在人口眾多的我國也不再遙遠。同時,農牧民教育的傳承性也決定著后繼農牧民教育在農牧民教育中的比重和構成。因此,后繼農牧民的教育和培養,將成為農牧民教育乃至農業教育的主要職能和任務。在培訓農牧民的同時,提高農村牧區中小學公用經費的保障水平,進一步調動農村牧區教師的教學積極性,規范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觀念,選拔事業心較強的優秀教師擔任校領導,嚴格監管和規范農村牧區學校經費。進一步減輕農牧民的教育負擔,每年選派一批優秀教師和優秀大學畢業生到農村牧區支教,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第2篇:農牧民教育培訓范文

        一、多形式多層次開展農牧民婦女培訓工作

        一是加強農牧區婦女的基礎文化教育。掌握農業新技術,宣傳衛生健康知識。同時,采取多種形式對已走上社會實現就業的農牧區婦女加強繼續教育,讓廣大婦女學會適應、學會生存、學會發展。

        二是充分利用各類婦女學校對婦女進行培訓。重點提高職業技能水平。通過農業技術、創業理念、市場經濟知識、企業經營管理等各類技能培訓,使她成為各行各業的行家里手和業務骨干,增強競爭能力,提高她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和創業致富的水平。目前已建立婦女學校(班)318所,各級婦女學校注重規范運作,增強實效,具體工作中做到五落實”即:組織落實,師資隊伍落實,辦學場地、設備落實,培訓時間落實、培訓內容落實。初步形成農村婦女科技培訓網絡框架,有力地促進了培訓工作的進展。各級婦女學校直接面向廣大農村牧區婦女,以開展普及性培訓為主,圍繞產業設置教學課程,根據農村婦女的需要安排教學內容,組織開展了標準化棚圈建設、奶牛、小尾寒羊、白絨山羊、獺兔等養殖和麻黃、玉米制種、特色蔬菜、蘑菇、蘆薈、小弓棚西瓜、冬季溫室小瓜等新技術新品種推廣,以及綠色證書、農牧民技術員的培訓工作。這種普及性的培訓,加快了新技術、新品種推廣應用,深受廣大婦女群眾的歡迎。為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每年對5萬多農村牧區婦女進行先進實用技術培訓的基礎上,又把農牧業標準化知識納入培訓的重要內容,目前已有1萬多名婦女接受了農牧業標準化知識培訓,增強了農畜產品的質量安全意識,為促進優勢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截止目前,各級婦聯通過聯合“雙學雙比”成員單位等各種形式累計舉辦培訓班13283期,培訓1645歲農牧民婦女近70萬人,使掌握一門以上實用技術的農牧民婦女達到15萬多人,全市有11849名婦女入學農函大,157750名婦女獲得農牧民技術員職稱,培養了一支農牧民婦女科技骨干隊伍。

        三是注意抓好高、精、尖婦女人才的再教育培訓。使她具有建設新農村新農牧區應具有的素質和能力、合理而廣博的知識結構,能夠走在時代的前列,帶動和影響整個農牧婦女群體素質的提高。使大批農牧區婦女都能求學有門,學藝有師,學有所得,生財有道。做到不僅能夠提高婦女素質,還有利于女性人才的培養。培訓的對象主要是婦女科技大戶、龍頭項目、示范基地負責人。采取走出去看,請進來教等多種形式,組織她學習農牧業高新技術、經濟管理、wto有關知識等,開闊她眼界,提高她技術和管理水平,農村牧區產業結構調整和農牧業產業化經營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市婦聯在年和年舉辦了全市養殖、種植、龍頭項目負責人培訓班,150多名婦女接受了培訓。培訓班結束后市婦聯又組織她陜西楊凌高科技園、蔬菜種植基地、和林格爾縣和包頭蒙牛養殖小區、市內種養小區進行參觀學習。回來后在各級婦聯的支持與幫助下積極上項目。

        四是全面推進農牧區婦女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市婦聯結合實際。廣泛開展定向培訓和聯合培訓,優化培訓模式,提高培訓質量。同時在培訓工作中,市婦聯加強與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聯系,加強信息等方面的服務,就地轉移和異地轉移上出實招,見實效,形成婦女勞動力輸出和接收工作的良好格局。東勝區婦聯把進城務工婦女的培訓作為婦聯工作的重點,廣泛爭取服務婦女教育培訓的各方資源,鞏固已有陣地的基礎上,采取自辦、聯辦、依托企業辦理等多種形式,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功能、廣覆蓋的婦女教育培訓網絡,引導和幫助進城務工婦女學就業技能、學法律知識、學文明生活常識等,以提高她綜合素質。年以來,東勝區婦聯已經組織了包括駕駛員、計算機、家政、美容美發、酒店管理、市場營銷、廚師、紡織等類培訓,共有860名婦女接受培訓,幫助619名婦女實現了就業,就業率達到72%截止目前,全市各級婦聯通過各種形式轉移婦女勞動力6693人。

        使廣大農村牧區婦女轉變了思想觀念,科技培訓工作的開展。提高了科技素質,一大批創新能力強,成果顯著,帶動婦女科技致富,勇闖市場的農村牧區婦女人才脫穎而出,活躍在農村牧區經濟發展第一線,成為建設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領頭雁,有的被當地鄉鎮聘為專職技術員。準旗沙圪堵鎮伏路村的段秀英,經過幾年努力學習領取了農函大養殖、疏菜種殖、果樹栽培畢業證書,同時獲得了農民技術員職稱。自家先后建起了5棟日光溫室,占地面積1.5畝,

        全村建起了18棟蔬菜日光溫室。當時不僅解決了沙圪堵鎮吃菜難的問題,帶動下。而且也成為村民新的經濟增長點。先后被自治區評為“雙學雙比”女狀元和區級勞動模范,從年開始,每年被旗科技局、科協聘請為蔬菜種植技術員,指導蓿亥圖鄉蔬菜溫室和萬畝覆膜西瓜種植,同時被鄉婦聯聘為科技指導隊隊長,近幾年在精心指導下,單覆膜西瓜每畝純收入800元,雙覆膜小弓棚西瓜每畝純收入1100元,農戶戶均增收500元,群眾嘗到科技的甜頭,親切的稱她為段老師。

        二、開展農牧民婦女教育培訓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農牧區婦女自我提高、自我發展的意識淡薄。由于歷史、社會等諸多原因。與社會主義新型女農牧民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導致在提高農牧區婦女素質等工作方面成效不明顯。

        二是農牧區婦女教育培訓經費嚴重不足。市農牧區婦女文盲比例高于男性。影響了婦女就業、再就業和創業、創收,及婦女自身的進步,阻礙了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步伐。加大對農牧區婦女培訓力度,提高農牧區婦女的素質,當前婦聯的首要任務。但由于各級婦聯無專項培訓經費,致使培訓內容單一,規模較小。

        政府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方面參與婦女培訓工作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三是有限的婦女培訓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合利用。農牧區婦女培訓體系還在起步建立之中。還需要統籌規劃、協調,集中力量,整合資源,建立有效機制,才能確保農牧區婦女培訓規范有序開展,取得明顯成效。對農牧區婦女培訓的內容和形式缺乏針對性、實效性,有的不適合農牧區婦女特點和現實社會生活環境。

        三、做好農牧民婦女教育培訓工作的建議

        一是充分發揮宣傳、引導作用。大力弘揚、引導和鼓勵廣大農牧區婦女改善自身生活條件,更新觀念,建設一個美好富足的新農村新牧區。充分發揮婦聯的宣傳、引導、組織和帶動作用,形成有利于提高農牧區婦女整體素質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重點抓好兩個方面,一要堅持不懈地宣傳婦女觀和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宣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義和內容,宣傳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文明社會的道德風尚和法律規范,宣傳婦女的四自”精神,宣傳新時期的婦女典型,使婦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祖國觀、民族觀。通過正確的引導,激發廣大農牧區婦女提高緊迫感和使命感。二要把提高農牧區婦女整體素質工作列入婦聯組織的重要議事日程,并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來對待,常抓不懈,有計劃、有重點地切實抓出成效。

        第3篇:農牧民教育培訓范文

        關鍵詞:基層圖書館;服務職能

        服務是圖書館的宗旨,是文化體制改革和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要,要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服務職能,就要克服影響圖書館服務水平的種種不利因素,認真貫徹執行《中國圖書館員職業道德準則》,從觀念和制度上確立服務是圖書館工作根本的服務理念。圖書館作為文化教育機構和社會文獻信息中心,是以服務社會、服務讀者為根本宗旨的,立足于服務,盡量滿足讀者需求,應作為圖書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需求與讀者服務的縱深發展,圖書館開展了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專業的服務工作,如知識服務、科學服務、信息咨詢、教育培訓等,圖書館的內部管理也趨向多樣化。就基層圖書館如何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最大程度地滿足讀者需求,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基層圖書館大多數分布在縣城區域,由于縣城區域內的網絡系統比較先進,查找各種信息質料相對于農村來說比較便利。在推進新農村牧區文化建設的背景下,最廣泛的讀者群還應該在農村牧區。加強農村牧區文化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舉措,對于提高廣大農牧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促進農村牧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農村牧區物質文化、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在建設新農村牧區過程中,加強文化建設,全面提高廣大農牧民素質,增強農村人口生產生活中的科學含量,圖書館的職能凸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能夠有效彌補學校教育的缺陷

        我國農民牧雖解決了溫飽問題,但受教育難的問題仍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阻礙了農村牧區經濟發展的步伐。對于大多數農牧民來說,系統地接受學校教育顯然是不現實的,圖書館這座“沒有圍墻的學校”,具有全民性、終身性、靈活性的教育職能,對于個體潛能的發揮和全面發展,對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著學校、家庭以及其他類型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二、具有提升農村牧區文化水平的功能

        文化在凝聚、同化、規范社會群體行為和心理功能方面具有獨特作用,是其他社會要素無法取代的。建設新農村牧區,需要農村牧區基層政權組織和廣大農牧民在加快經濟發展、改善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同時,建立起一種適合于新農村牧區建設的文化觀念,一旦這種文化觀念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的層面上發揮其廣泛、穩定而持久的影響。如果說經濟、環境等要素是新農村牧區建設的“硬實力”,那么文化則是新農村牧區建設的“軟實力”,尤其在各種思想意識、價值取向、發展觀念互相沖擊碰撞之際,文化的特質更顯示出“硬實力”不可替代的特質。

        三、具有重塑文明鄉風的功能

        由于城鄉發展差距日趨加大,農牧民開始產生失落、苦悶、失衡等心理裂痕。在農村牧區賭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動沉渣泛起,破壞了淳樸的鄉風。文化活動具有娛樂身心、移風易俗、溝通人際關系、提高文明素養的特殊功能,這些問題是經濟手段所不能解決的。精神生活的豐富,能夠粘合心理裂痕,增進農村牧區的和諧和安寧,為農牧民奮發圖強提供精神動力。圖書館通過為農牧民提供優秀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持之以恒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可以幫助農牧民劃清科學與迷信、文明與愚昧的界限,引導農牧民崇尚科學、抵制迷信,塑造積極、和諧、文明的鄉風民風,積極應對時代變遷帶來的文化挑戰,增進對科學發展觀的認同和理解。

        四、提高農牧民參與民主管理的水平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通過圖書館各種文化教育活動,對農牧民進行政策宣傳和法制教育,及時傳遞致富信息,農牧民視野開闊了,觀念開放了,能更好地理解國家的政策方針,積極運用法律武器維權,在參與民主管理過程中更加理性,從而發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自治作用,緩解農村牧區社會矛盾,減少不穩定因素,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4篇:農牧民教育培訓范文

        (1)桑日縣農業發展概況。桑日縣位于西藏山南地區,該縣以農為主、農牧結合,是西藏重要的糧食主產區。雅魯藏布江流經該縣,農區主要分布其南部和北部。該縣主要種植青稞、玉米、土豆、油菜和冬小麥等農作物。其中土豆、油菜、冬小麥種植范圍最廣。2013年末全縣17874人中農牧業人口共16112人,農林牧業漁業總產值達5747萬元,其中農業(種植業)總產值3162萬元,林業總產值70萬元,牧業總產值2105萬元,漁業總產值為0,農林牧業漁服務業總產值470萬元,構成比例分別為55%,1%,37%,0%,7%。2013年糧食總產量8144噸,其中谷物7998噸(青稞2786噸,小麥5212噸),豆類146噸,油菜籽1170噸,蔬菜1340噸。據統計,2013年末全縣農作物總種植面積超過2萬畝,油菜種植面積5900畝,冬播面積7898畝,春青稞播種面積5748畝,農田網圍欄長度達42000米。新修水渠7.73公里,水塘5座,清淤水渠48公里,清淤水塘10座,農牧業發展前景良好。[1]

        未來桑日縣將從實際出發,轉變經濟發展思路,加快農牧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加油料作物等經濟作物以及飼草的種植面積;重點發展小油菜生產,開發牦牛相關產業;重點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畜禽養殖、蘋果、核桃等高效種養業;建設綠色農業綜合開發區。[2]桑日縣氣候條件好、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陽光充足,農業和自然資源豐富,對當地農業發展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將對山南地區甚至西藏農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作者在2014年7月11日~18日對桑日縣農業生產進行實地調查研究,發現其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問題,并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2)調查數據。本次調查時間為2014年7月11日~18日,調查對象主要為桑日縣桑日鎮的雪巴村、奴卡村的農牧民。調查問卷發出80份,收回80份,以下為部分調查數據。1)桑日縣農業發展主要方式。該縣以農業為主,農民按人口分地,每人分地大概為1~2畝,種植的農作物有青稞、玉米、土豆、油菜、冬小麥。主要農作物為土豆、冬小麥和油菜。牧民無耕地,主要發展畜牧業。2)村民經濟來源。村民經濟來源于農業、牧業、蟲草和務工。其中蟲草和外出務工為主要收入形式。一般農業收成不好時農民就會外出務工。農作物售賣過程中,青稞每斤2元,冬小麥每斤2.8元。例如,一家六口人,農作物方面每年有30%賣掉,年收入大概8000元左右,其余70%用于家庭食用和喂牲畜。3)該縣農業機械化發展程度。該縣實行農業機械化已有5、6年,每家都有農業機械,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國家農牧惠民補貼政策為30%~40%。例如,拖拉機補貼為35%,一臺價值兩萬四千元左右的拖拉機,國家補貼為一萬。4)該縣農業貸款發展情況。該縣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支持農牧民發展生產經營,開發《農牧戶貸款證》“鉆、金、銀、銅”“四卡”產品,解決了農牧民發展農業的資金短缺問題。農民貸款發展農業的貸款方式多為金卡(5萬元左右),銀卡(4萬元左右),銅卡(3萬元以下)。金卡貸款以村民的年收入、土地、牲畜、林卡等為標準。其中1年期貸款比例最高,貸款利息低于全國其他省份地區同類發展方式2個百分點。5)該縣農業發展存在的自然災害威脅。該縣自然災害有地震、冰雹、洪水、干旱等。干旱一般為5月到7月初,該期間無有效降水,村民農業損失慘重。國家為農牧民投農業保險,農作物、牲畜受災時,由保險公司按規定對農民進行賠付。例如,冬小麥為100元每畝,青稞為70元每畝,油菜為140元每畝。

        (3)調查方法。作者主要采用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專家咨詢法進行調研。

        二、桑日縣農業發展優勢

        (1)水源豐富,灌溉方便。桑日縣水源充足,其境內有雅魯藏布江,沃卡河、比把河、曲松河及沃卡一、二、三級3座大型水電站,是西藏重要的能源基地。全縣擁有水資源9.23億立方米,貯藏量達10萬千瓦,[3]呈南部小、北部大的分布規律。該縣發展農業的命脈是團結水渠和臥龍水渠。

        (2)桑日縣政府重視當地農業發展。桑日縣政府以農牧民增收為工作重點,組建專題工作組深入農牧民家庭,進行了長時間的調查研究,解決了農牧民發展經濟過程中存在的重大難題,增加了全縣農牧民的收入。據統計,2013年全縣人均純收入比2012年6600元多1135元。

        (3)農業發展政策優惠。該縣種植業機械化發展程度非常高,且購買時國家有優惠補貼。例如,拖拉機補貼為35%。縣農牧局通過招標形式以較優惠的價格統一購買機械設備,從各地引進優良種子,擴大良種種植面積,精選包衣種子保證糧食產量,提高農機補貼鼓勵農民發展農機作業,加快農業現代化展。

        三、桑日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自然環境條件差。桑日縣農牧業發展基礎條件差,晝夜溫差大、有霜期長、日照充足、高原氧氣不足,動植物生長期長、產量不高,抗災能力弱,產量高的耕地數量少,可灌溉耕地面積小;高山草地出現嚴重的沙化現象,牧草生長時間短,一年中將出現7~9個月的枯草期,加之草場灌溉少、土壤貧瘠,天然草場產草量少,超載現象嚴重,土地“沙化”面積逐漸擴大,出現了草畜矛盾現象。該縣自然災害有地震、冰雹、洪水、干旱。[4]干旱一般為5月到7月初,該期間無有效降水,村民農業損失慘重。

        (2)市場化能力不足,專項發展資金少。桑日縣人口數量少,需求能力不足,市場流通能力差等;農牧民思想保守,市場意識弱;生產經營方式落后,農牧業發展集體經營少、技術不成熟和生產能力不足;農牧業結構調整困難大,農產品品質保證差,農牧區經濟增長速度和效益等深層矛盾日益顯現;地方財政對農牧業的專項資金扶持力度小,難以實現多元化經營體制。

        (3)群眾思想保守。一是不具備農業產業化知識。農牧民思想傳統,觀念落后,管理模式滯后。同時,受傳統的文化思想、理財觀念和消費習慣的影響,農業市場化、產業化的發展進程受阻。二是農牧民對農業產業化不信任,缺乏參與和合作意識。

        (4)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少。目前該縣農牧民的文化程度和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科技人才隊伍與能力和其他地區相比差距還很大,這種現狀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影響了該縣甚至山南地區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5)農業產業結構單一,農作物品種少。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低,人民思想意識落后,許多資源開發利用少,已開發資源缺乏有效管理,資源利用效率低,其所經營的農業還處于傳統的種植業和畜牧業階段,農業生產結構簡單,農作物品種少,阻礙了農牧民發展經濟。

        四、桑日縣農業發展的建議

        (1)加大扶持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該縣應爭取大規模的國家和自治區政策性資金,建設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例如,加大財政扶貧力度、保障飲水安全、提高醫療保險標準等。對生產有優勢,有利于全面開發、普及機械化的地方優先安排鞏固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業綜合開發等資金扶持,對生產條件相對差的地方根據現實情況進行重點扶持。在縣財政的大力支持下,圍繞強基惠民的工作目標,優化資源配置,大力開發、扶持農牧業基地建設。

        (2)設立專項資金,發展特色農牧業。桑日縣應充分發揮自身河谷農牧業的優勢條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資助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開荒建設,重點扶持特色農牧業的發展。根據各村的發展狀況制定不同的、高效的工作規劃。例如,建成草紅花及藏藥材種植基地、改良黃牛品種、種植無公害大棚蔬菜、種植山油2號和藏油5號優質油菜等優勢特色農牧業。扶持農牧民以經濟協作組織的形式建設糌粑加工廠、油菜加工廠等,進行商標注冊,全力包裝打造桑日自己的品牌。

        (3)增加農牧民增收渠道。一是桑日縣應緊緊抓住該縣發展農牧區二、三產業的機遇,大力發展農牧業。[5]激勵和扶持農牧民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來興辦實業。二是大力開發礦產資源,引進全國有實力的礦業公司從事礦產資源開采,提高農牧民就業率。三是發展旅游業。挖掘當地旅游業潛力,著力打造特色著名旅游品牌。

        (4)轉變農牧民思想觀念。加大教育專項投入,積極開展教育培訓工作,全面提高農牧民文化素質;不斷轉變農牧民經濟發展的思路,改變落后的管理機制和工作方式,積極引導農牧民建立有效的市場機制;深入基層開展先進的思想教育工作,通過實地調查研究,采用有效的方式幫助貧困地區農牧民發展經濟。

        第5篇:農牧民教育培訓范文

        一、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基本開展情況

        (一)農牧民參合和資金籌集穩步上升。我縣2005年被定為自治區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試點縣以來,先后五次調整合作醫療報銷補償方案,截止目前,參合率達到100%。自去年在全疆率先實施“新農合+商業補充保險”模式以來,農牧民參保積極性明顯增加,補償率由34%提高到51%。2008年,參合農牧民住院次均補償913.38

        元、占次均住院總費用的36

        %,較往年同比分別增長2個百分點,參合農牧民就診率和住院率均高于往年,農牧民對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的平均滿意率達95%以上。

        (二)補償政策逐步完善。一是在各級財政逐年增大補助標準,人均參合資金總量增大的前提下,通過確定新型農村合作定點醫療機構,合理確定各級別醫療機構的醫療費用的分級補償比例、起付線、封頂線等,防止基金過多沉淀,引導病人合理分流,使農牧民受益最大化。2005年鄉、縣、縣以上定點機構起付線分別為100元、400元、

        和800元,超出起伏線分別按50%、40%、和30%報銷。最高補償限額年度累計為8000元。為盡可能的讓參合農牧民享受更多、更高的補償,2007年,先后對新農合實施方案進行了兩次調整,目前鄉、縣、縣以上定點機構起付線分別為80元、200元、500元,超出起伏線分別按70%、55%、40%報銷,最高補償限額年度累計為12000元。同時,對參加合作醫療65歲及以上老年人和領取計劃生育“兩證”的家庭成員的補償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縣、鄉定點醫療機構實行30元的保底補償。二是積極探索新的補償方法,讓農牧民享受更多的農合補助。2006年年底,我縣在嚴格管理基金的同時,積極探索新的補償方案,在××率先推行合作醫療二次補償,共補償

        680人次,金額達26.19萬元。2008年,××縣嘗試建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引入商業保險作為新農合補充醫療保險。補充險的實施,極大推動了合作醫療的發展:一是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覆蓋率明顯提高。商業補充保障制度積極穩妥的落實,讓農牧民切身感受到了合作醫療帶來的種種好處,農牧民參合的積極性明顯增強,為新農合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09年,我縣參合率達到100%。二是農牧民醫療保障水平得到顯著提高。2008年,合作醫療共支出225.54萬元,補償金額85.1萬。合作醫療補充險的實施,使農牧民的受益率顯著提高,補償比例由實施前的34%增至51%。三是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牧民看不起病的問題。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與商業補充險的聯合實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困難農牧民無力參合和無力支付大額醫療費用的問題,切實提高了縣農村衛生服務能力和農牧民醫療保障水平。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團體補充醫療保險實施以來,全縣1713名農牧民從中受益,其中35人享受了大病補償,補償金額高達21.5萬元

        (三)取得明顯效果。經幾年的探索努力,至2009年來,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已基本形成政府引導、部門配合、群眾自愿參與的工作格局,初步建立和規范了組織領導體系,政策框架體系,探索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組織管理、籌資機制、基金管理與使用、醫療救助、衛生服務機構監督等方面行之有效的做法,并逐步規范、健全和完善。新農合制度的實施有效地緩解了病人家庭的經濟壓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提升了黨和政府為民辦事的形象。新農合作為一項為民辦實事的好政策,已初步得到了廣大農牧民群眾的普遍認可,農牧民的參合積極性正在逐步提高。鄉衛生院已成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主要載體,資金總量迅速上升,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推動下,鄉衛生院的資源得到有效利用,醫護人員隊伍建設得到加強,醫院的就醫環境大為改觀,硬件設備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更新和完善,這些都為醫療機構的迅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

        新農合是一件惠民的系統復雜的社會工程,經過幾年的艱辛努力,取得不小的成績,積累了許多經驗,但由于諸多因素的錯綜復雜和一些不可預見性,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需冷靜對待。

        1、宣傳引導工作不夠深入,農牧民參合率高,而參與程度不高。主要表現在部分村組干部沒有經過專門的系統化培訓,對新農合政策了解不夠,對農民提出的相關問題不能很好解答,鄉干部又精力有限,不能面面俱到,使農牧民對新農合的相關政策不夠了解,調查中發現一些農牧民在定點醫院看病不知道如何報銷,甚至有的參加了新農合也不知道怎么享受這一政策。

        2、農牧民對目前的報銷比例不滿意,門診家庭賬戶上的錢不夠用。我縣人口少,經濟落后,我們的籌資屬于低水平廣覆蓋的局面,住院病人呈逐年上升趨勢。農牧民醫療保障需求逐步提高,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基金運行風險正在日漸加大

        3、農民醫療服務需求增長,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不強。一是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嚴重控編,二是設備仍不能滿足臨床需要,三是村衛生室不能發揮基本功能。影響了小病普惠政策的落實,反映出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醫療條件有待改善,鄉醫務人員有待充實,村衛生員的待遇有待提高。

        4、真正的窮人還存在看不起病。對于那些尚處于溫飽邊緣徘徊的農民,不僅無錢參加合作醫療,即使已經參合,但具體看病時還得先自己墊付,過后按比例報銷,農民自己需要承擔的數額仍然不少,真正的窮人依然看不起病。

        5、日常工作量大,經辦機構建設和管理工作薄弱。合管中心經費嚴重不足。合作醫療的管理和辦公經費緊張。目前,縣財政為合作醫療預算經費為1萬元/年,而合管中心每年用于培訓、督導、審核、宣傳發動、網絡運行等費用至少在4萬元以上。

        三、對策與建議

        1、強化宣傳,優化服務。一是對村組干部進行專業的系統化培訓,使其廣泛、深入地開展政策制度宣傳,把參合辦法、權利、義務以及審核結算流程等宣傳到千家萬戶,使廣大群眾真正了解、熟悉這一制度。二是針對性地開展具體、形象、生動的典型事例宣傳,現身說法,增強制度的吸引力。三是按期公布住院補償報帳費用,增加透明度,提高了農民對新農合的信任度。四是加強對管理人員和醫務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效率,改變服務態度,向參加新農合的農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務。

        2、加快建立起適合我縣縣情的籌資增長機制,提高基金運行總量,從而不斷提高農牧民的基本醫療保障水平。目前,合作醫療基金酬資水平低與廣大農牧民醫療保障需求增加之間的矛盾是新型合作醫療運行中的主要矛盾。解決這個矛盾的基本方法是建立積極穩妥的籌資增長機制,提高籌資金額,增加籌資渠道和來源,擴大基金總量。在中央、自治區補助標準不變的情況下,我縣財政又極為困難,在不增加縣財政負擔的情況下,可以借助社會資助資金,如在每年各類捐款中留出一定資金,存入專門帳戶,并每年定期劃撥到合作醫療基金專戶,使基金透支的風險降到最低。積極穩定的籌資政策是提高農牧民基本醫療保障的關鍵。2010年在全縣推行門診統籌。

        3、給鄉、村醫療機構創造生存發展空間。切實加大對農牧區鄉、村醫療機構的資金投入,一是增大對鄉衛生院、村衛生室的修建力度,為其添置更新醫療設備,穩定衛生隊伍,同時加強其素質建設,不斷提高鄉、村醫療衛生診療水平,給鄉村衛生室創造生存發展的空間,真正實現農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為農民提高方便、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第6篇:農牧民教育培訓范文

        精準扶貧工作調研報告范文(一)

        201X年,XX縣被列為全省精準扶貧示范縣以來,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強化措施,扎實推進1236扶貧攻堅行動。以解決群眾突出問題為重點,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堅決打好統籌扶貧、精準扶貧、開放扶貧、造血扶貧和生態扶貧整體戰。至201X年底,全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 5050元,較上年增加651元,增長14.8%,比201X年增加 1851元,全縣新扶貧標準下的貧困人口由201X年的8.76萬人減少到4.1萬人,累計減少4.66萬人,年均減少1.55萬人,貧困發生率由50.8%下降到24.6%累計下降26.2個百分點,年均減少8.73個百分點。

        一、201X年以來的扶貧成效

        一是加大整合資源力度,不斷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近年來全縣以專項扶貧為著力點,積極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整合投入抓扶貧,加快推進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201X年以來,襯砌渠道243.6公里,新增農田灌溉面積11100畝,發展牧草節灌面積2000畝,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4.70萬畝,治理河道40.28公里(防洪堤),治理小流域1.6平方公里,建成梯田2.32萬畝,解決了5.79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2.9%;實施農村公路建設項目119項715.25公里,其中新改建通鄉油路6條151.13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79條434.8公里,通村砂礫路34條129.34公里;100%的鄉鎮通了油路(水泥路),49.5%的建制村實現了通暢;先后投入電力建設資金3.9億元,先后建設主變11臺、容量756.6兆伏安,安裝配變93臺、容量12.22兆伏安;新建330千伏、110千伏輸電線路241公里,新建改造35千伏及以下輸配電線路180公里,全縣村組通電率達100%。貧困村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發展條件明顯改善。

        二是積極培育發展富民產業,不斷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201X年以來,縣上每年安排1億元以上財政資金扶持設施農業發展,同時累計注入擔保資金1.83億元,發放婦女小額貸款6.86億元、雙聯貸款8.54億元、雙業貸款10.66億元,積極引進甘肅銀行、鑫隆小額貸款公司和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和農信項目,為貧困群眾提供無擔保、無抵押、高效便捷的小額貸款服務,有效緩解了貧困群眾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有效整合人社、扶貧、教育等部門培訓資源,組織開展各類實用技術技能培訓,使群眾自我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扶持建成華藏寺鎮栗家莊高原設施林果效益試驗示范園、打柴溝鎮上河東日光溫室示范點等一批產業示范園區,初步形成了以人參果、紅提葡萄、高原夏菜、馬鈴薯、食用菌、XX白牦牛和XX肉用細毛羊為主的基地化生產格局。201X年,扎實推進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主體生產模式,開工建設日光溫室4908.6畝,養殖暖棚38980.3畝;推廣以小黑麥、紫花苜蓿為主的優質牧草28萬畝,完成以馬鈴薯全膜壟作栽培技術為主的旱作農業5.1萬畝;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全縣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達到577個,發展會員3062人,帶動非成員農戶5209戶。全縣特色種植面積達到38.35萬畝,建成高原夏菜生產基地9.1萬畝,旱作農業種植面積達到5.1萬畝,飼草料種植面積達到28.15萬畝。設施農業累計達到8.54萬畝,規模養殖小區達到780個,設施農業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跨越式發展,已成為農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特色種植業產值達9.66億元,畜牧業產值達5.02億元,特色農牧業收入占到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組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462個,培育和引進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多個無公害蔬菜品種和白牦牛系列產品分別得到國家綠色食品質量認證、產地認證、有機食品認證。

        三是全力實施下山入川,加快推進高深山區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縣上多年來持之以恒地把移民搬遷作為解決貧困的有效途徑,積極整合各類項目資金,集中力量辦實事、辦大事,移民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201X年以來,縣上研究制定了生態移民規劃和安置方案,動員各方力量深入實施下山入川工程,全力打好生態移民攻堅戰。通過市內農林場安置、毛藏庫區移民新村安置、縣城安置、縣內易地搬遷安置、縣外安置、勞務移民和教育移民等多種方式搬遷安置移民,先后建成了華藏寺鎮紅大口、華藏寺鎮黃草川、松山鎮紅山根等生態移民安置點28個,搬遷移民5881戶27077人。同時,整合農牧、人社、教育、扶貧等部門培訓資源,不斷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千方百計擴大勞務輸轉規模,201X年以來累計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20.1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4.59億元。生態移民工程和勞務輸轉工程的深入實施,使全縣累計退出耕地10.7萬畝,建成草原圍欄面積510萬畝,禁牧160萬畝,草畜平衡427萬畝,從根本上解決了高深山區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困難問題。

        四是持續加強智力扶貧,不斷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始終堅持把貧困人口的教育和培訓作為扶貧開發一項重要工作,逐步探索形成了項目+產業+科技三位一體科技扶貧模式。深入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每年培訓農牧民10萬人次以上,骨干培訓5000人以上,累計培育科技示范戶1.45萬戶,培養了一大批懂科技、會管理、善經營的新型農牧民。不斷加強農牧業科技創新,先后完成各類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試驗328項(次),示范163項(次),示范面積達75萬多畝,旱作農業、測土配方施肥、大田高效節水等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良種良法的增產增收效果十分明顯。認真開展以兩后生為主的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先后組織輸送貧困家庭兩后生2180名,培訓雨露計劃2236人,基本實現了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目標。

        五是著力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統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201X年以來,新改建中小學校舍面積達16.7萬平方米,學前幼兒毛入園率、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63.8%、99.34%、89.64%,12075名農村中小學生全部吃上了營養餐,率先在全省實現了由小學到高中階段12年的免費教育,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學校布局日趨合理,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建成衛生業務技術綜合服務樓、遷址建設了藏醫院、新建縣醫院門診醫技大樓和9所鄉鎮衛生院、73所村衛生室,今年開工建設婦保院和藏醫院住院部樓,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社會保障標準和水平明顯提高,城市和農村低保對象分別達到7381人和51627人,五保供養人數達1525人,供養規模位居全省前列。新農合參合率、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8.62%、97.64%、99.7%。建成保障性住房14188套、游牧民定居工程2480套,改造農村危舊房10500套,城鄉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21.82平方米,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0%以上。

        六是不斷加大社會扶貧,努力形成扶貧開發合力。201X年以來,各對口幫扶單位高度重視,扎實開展幫扶工作。先后落實各類對口幫扶資金6862.16萬元,重點實施了黃草川生態移民示范園、紅山根生態移民示范園、打柴溝鎮設施農業示范園、工業園區給水工程、小城鎮建設、道路建設和人才培訓等幫扶項目,為貧困群眾幫辦了一大批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為全縣扶貧開發注入新的活力。在全省開展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省市縣鄉245個單位、7334名干部聯系我縣176個貧困村和10289戶特困戶,各聯村單位和聯戶干部協調落實富民項目475項,落實資金2.61億元,受益群眾8.4萬余人;為貧困村、貧困戶興辦實事2500多件,捐款捐物折合資金2353.87萬元,201X年爭取財政專項扶貧資金4986萬元,組織實施扶貧項目8大類30余項,減少貧困人口1.53萬人,扶貧開發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201X年奮斗目標

        1、增加農牧民收入。全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武威市平均水平,貧困鄉鎮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社會事業、公共服務、生態建設全面推進,農牧民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明顯提升。

        2、減少貧困人口。到201X年底,力爭全縣基本實現穩定解決溫飽的目標,貧困人口大幅減少,減少貧困人口2.5萬人,年均減貧0.5萬人,返貧率控制在30%以內。

        3、201X年內組織實施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17個,貧困戶新建設施農牧業1900畝,實現全縣貧困戶戶均3畝棚的目標,力爭使祁連、東坪等7個鄉鎮和華藏寺鎮岔口驛村、松山鎮松山村、天堂鎮天堂村等35個貧困村實現整體脫貧。

        4、力爭完成建制村道路通暢工程360公里,建成15個鄉村客運停靠點和河東公路、石門鎮至寬溝工業園區二級公路、石門鎮至火石溝公路,基本形成金強川四縱六橫路網架構;全面建成石門河調蓄引水和南陽山片下山入川生態移民小康供水兩大骨干水利工程,加快二道墩注入式水庫、抗旱應急引水工程、松山灌區改造、南陽山片2.3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解決6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3萬畝。

        5、積極推進移民搬遷,解決惡劣環境人口生存問題。堅持把勞務移民作為扶貧開發的重要舉措,整合易地扶貧搬遷、游牧民定居、石羊河流域生態移民和教育移民等項目,以縣外移民和本縣、鄉鎮或村內實施易地搬遷、插花移民、區域內調整相結合,加大移民搬遷和勞力輸轉力度。到201X年底力爭完成生態移民2萬人。做好《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10977戶44566人易地搬遷規劃》;為部分貧困人口有計劃地移居到公路沿線、中心城鎮和生產生活條件較好的縣內外川區,實現穩步脫貧,奠定基礎;四是力爭實現勞務輸轉20萬人(次)、兩后生培訓4000人、勞務技能培訓10000人的目標。

        精準扶貧工作調研報告范文(二)

        為切實抓好精準扶貧工作,按照XX扶貧搬遷辦發〔XXXX〕X號文件精神,我街道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精準扶貧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青龍街道位于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一個城鄉結合的街道,屬城市建設規劃區域。幅員面積X平方公里,常住人口X萬人(其中農村人口占X萬人,建卡貧困戶X戶X人)。

        截止XXXX年,街道農村村級公路里程X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X公里。耕地面積X畝,其中撂荒土地X畝。農村產業主要以種植玉米、水稻、蔬菜、柑橘,養殖牛羊兔魚等第一產業為主。

        二、貧困戶貧困成因

        通過開展貧困戶相關信息調查。我們發現貧困戶之所以難脫貧、易返貧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偏遠,地形復雜交通不便,生存條件差。

        調查發現部分偏遠貧困戶往返一趟集鎮需要步行3個小時以上。居住環境惡劣、資源貧乏,生產生活資料嚴重匱乏,即使有資源也多因交通閉塞、信息不暢,難以得到有效開發。

        二受教育程度低,脫貧意識低,缺乏發展技能。

        農村貧困人口多數為初中以下文化。相當一部分貧困人口思想觀念陳舊,傳統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幫靠救濟,脫貧意識極其薄弱。幾乎沒有懂現代農業專業技術的人員,缺乏自我發展的能力和動力。

        三產業附加值不高,缺乏勞動力,收入水平低。

        多數貧困戶是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戶,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依靠責任田,缺技術、缺資金、缺門路,日常生活比較艱難。加之第一產業要有產出,主要依靠人工勞力,且產業附加值不高、收入低,費力不討好,兩相對比之下青壯勞力大多選擇外出務工。在家的多為老弱病殘,即便想要發展產業也是有心無力。

        四教育負擔重,抗風險能力低,因學因災因病返貧現象嚴重。

        再窮不能窮教育。文化知識的培養是貧困戶最終改變貧困命運的關鍵。目前國家已免去了義務教育階段的主要費用。但就讀高中、大學階段的貧困學生家庭負擔仍然相當重。一個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萬元左右,有些貧困戶家庭往往為了孩子上學負債累累。二是在貧困戶收入來源中農業收入所占比重過大,缺乏抗風險能力。一旦遇到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貧。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勞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額醫療費用,又減少了家庭收入,這一增一減,對于貧困戶家庭無異于雪上加霜。因學因災因病返貧現象嚴重。

        三、思路和建議

        一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靈活運用搬遷政策。

        一是針對貧困戶地理位置偏遠,地形復雜交通不便,生存條件差的問題。加強道路交通、人畜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戶生產生活條件。二是對于確實過于偏遠的農戶,要靈活運用扶貧搬遷、生態移民等扶貧政策。將農戶調整集中安置到自然條件較好,交通便利的地區居住。三是遷入地要積極為搬遷戶協調解決宅基地,土地以及上學、衛生等必須的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并積極為搬遷戶規劃產業發展,確保搬遷戶搬得出、安得穩、能致富。

        二加強教育培訓,提高產業技能。

        一是認真組織各種短期技能培訓,培訓堅持就近就地原則,分散辦班,分類指導。為使學習勞動兩不誤,盡量安排農閑時間組織招生,要針對不同地區農村的特點,實行隨到隨學,只要達到要求和學習目的就行,在課程安排上以當地主要產業的管理為主,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二是同時對當地懂技術、有經驗、能力強的致富帶頭人,要鼓勵他們積極幫扶貧困農戶并給以適當的獎勵。

        三優化產業模式,提高收入水平,吸引勞動力回巢。

        一是引進產業附加值高,有市場競爭力的龍頭企業。鼓勵企業安排扶貧對象勞動力就業和輻射帶動周邊扶貧對象發展生產,吸引勞動力回鄉就業。二是通過土地流轉,統一規劃。以本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為依托,擴規模,提檔次,集中力量整合產業項目,打造地區產業品牌。改變農戶個人自產自銷、粗放經營的低競爭力模式,提升產業競爭力。從而提高農戶收入。

        第7篇:農牧民教育培訓范文

        這是因為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逐步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過程中,農業科技園區作為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技術集約化和經營組織化的橋梁,而應運而生。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數農牧民綜合科技文化素質較低,受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影響,在農業生產上接受新技術還比較困難;同時,受傳統就業觀念影響,真正能夠在農業生產一線從事農業科技傳播的高素質人才還比較缺乏;此外,區內市場經濟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加之交通仍欠發達,農牧民市場經濟意識還比較淡薄,而傳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方式也對農牧民通過發展農業生產獲得更高經濟收入有著比較大的影響。但是,農業科技園區能夠使農牧民真真切切看到高科技對農牧業生產的巨大影響,能夠以潛移默化的作用改變農牧民對農業生產的看法,從而逐漸使農牧民對發展農牧業生產提高經濟收入等產生積極有效的作用。因此,根據各地農業生產實際狀況,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是提高科技對農業貢獻率、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確保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最好有效途徑。

        1中國農業科技園區對農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在中國的提出和建立始于1994年,據不完全統計,到2002年底,中國各種各類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數量在35000個以上,其中省級以上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數量在800個以上[3]。目前仍無完整的統計數據,但是可以肯定地是近年來中國對農業發展的重視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科技園區的快速發展,而農業科技園區的發展又反過來有效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速度。在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發展之初的20世紀90年代,中國農民綜合科技文化素質普遍偏低,文盲率還處于較高狀態,加之受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影響,農民對農業新技術往往存在一種觀望態度。在這種情況下發展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通過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高新技術集成示范作用,有效地促進了農民對農業新技術的接受與應用。目前農業科技園區已成為農業科技創新的動力源;科技成果試驗示范園;科技成果產業化孵化園;培訓農牧民的技術培訓園;農村經濟發展的推進器。因此,發展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不但有效地提高了示范區內耕地單位面積產出效益和農牧民增收,更對中國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對促進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

        2農業科技園區發展的現狀

        與內地各省市相比較,農業科技園區發展整體實力較弱,發展速度緩慢,且類型和數量較少,處于剛起步階段,主要依賴于國家投資建設。目前上規模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由國家投資建設的“拉薩國家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由福建省援建的“米林農場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由山東省援建的“日喀則地區白朗縣現代農業示范園”、拉薩市的曲水、堆龍、城關區農牧業特色產業生產基地。其他則更多由地方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形式引進私企建立的公司化小型示范園區,但這類示范區目前仍然數量偏少,規模偏小。“拉薩國家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也是國家外專局批準的“青藏高原設施農業引智基地”,于2002年經區計委和國家計委批準建設,是自治區“十五”期間重點工程項目之一,總體規劃面積633.3hm2,主要由核心區、示范區、輻射區組成,其中核心區233.3hm2,輻射基地400hm2,園區建成后其示范面積可達6666.7hm2,技術輻射面積可達66666.7hm2。由8個功能區(中心)組成,分別為(1)高原現代園藝與藥用植物栽培區:面積為22.2hm2,建有兩座面積各為5376m2的現代化連跨溫室,建有每棟面積420m2的高效日光溫室85棟,主要種植名、優、特、新反季節蔬菜、高檔花卉和藥用植物。(2)工廠化種苗繁育工程中心:面積為6.3hm2。主要建設內容有:面積為2000m2的組培實驗中心1座,內設組培車間、種苗技術中心、芽苗車間、食用菌接種及配料車間;穴盤車間600m2;面積各為5376m2的兩座連跨溫室,主要用來種苗的繁育和馴化。(3)農畜產品加工示范園:該區面積10.1hm2,共有七大項目組成:奶制品加工、綠色飲料系列加工、優質凈菜系列加工、薯類系列加工、麥類系列加工、飼料加工和FD速凍產品。(4)高原畜牧水產良種繁育與高效養殖示范園區:該區面積34.9hm2,共有5個項目區組成,一是家畜良種繁育與高效養殖區,二是優良牧草繁育示范區,三是草坪生產技術示范,四是水產高效養殖示范區,五是特色養殖區,包括野生動物藏羚羊、雪雞和藏豬、牦牛等特色動物。(5)農作物良種繁育與現代種植技術示范區:該區面積8.3hm2,共由三大示范區組成,一是高原農作物現代種植技術示范基地,二是面積1500m2的高原作物綜合實驗中心,三是配套設施,包括600m2的生物肥料車間。(6)現代農業展示交流與教育培訓基地:本項目由產品展示中心、交流教育培訓中心和配套設施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7.4hm2,產品展示中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面積3000m2的展示大樓和附屬工程,教育培訓中心包括2800m2的接待中心和1200m2的智能大樓,配套設施主要有停車場和綠化帶等。(7)招商引資區:占地面積29.6hm2,主要有藏藥材、農畜產品加工等項目。(8)休閑娛樂區:整個園區具有觀光休閑功能,核心娛樂區占地14hm2。

        園區堅持以高新、高效、特色、產業化為建設目標。以示范、輻射、培訓、交流為主要功能,并兼有觀光和休閑農業的特點。目前已經成為農業引進新技術、新品種的示范田,市場與農戶聯接的紐帶,現代科技的輻射源,人才培養和技術培訓的基地,開展國際農業科技合作的平臺,成為自治區傳統農業轉型為現代農業的一個樣板。“米林農場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由福建省援建[4],占地106.7hm2,主要以園藝作物生產為主,集果苗繁育供應、技術培訓、水果種植為一體。目前已成為林芝地區乃至全區最大的優質水果生產基地。同時承擔著林芝地區乃至全區農業農牧業生產技術的農牧民培訓任務。日喀則農業科技園區2006年先后被批準為地區級和自治區級農業科技園區,占地面積2546.65hm2,其中核心區61.69hm2,已建成種苗繁育、高原蔬菜高效種植、農作物良種繁育與高效種植、畜禽良種繁育與高效養殖、現代農業培訓五大功能區,集分布在年楚河流域的日喀則、白朗、江孜(市)的示范區(基地),完成投資1050萬元;示范區2484.96hm2,有旱作農業示范基地、馬鈴薯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農作物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畜禽高效養殖與牧草種植示范區、農畜產品加工示范區,完成投資12887萬元。園區輻射日喀則地區11個縣,面積8700hm2[5]。

        “日喀則地區白朗縣現代農業示范園[6]”由山東省援建,主要以設施蔬菜生產為主,近年來開始引進大櫻桃等設施果樹栽培。目前成為后藏區蔬菜生產技術輻射源。拉薩市突出特色建基地、圍繞龍頭建基地、市場帶動建基地,爭取國家總投資3.3億元,做大做強全市農牧業特色產業生產基地。截至目前,建設溫室大棚2221棟,其中國家投資5184.1萬元,群眾投勞和自籌資金超過5000萬元。已建成優質蔬菜、水果、花卉生產基地3個,即堆龍德慶縣崗德林蔬菜、花卉生產基地、曲水縣南木鄉江村西瓜生產基地和城關區蔬菜瓜果花卉生產基地,每年可向市場供應蔬菜、水果1500萬kg,實現年產值3000萬元,項目區種植戶超過2000戶,人均增收7528元[7]。

        3加大培育農業科技園區力度,促進特色農牧業產業發展

        農業發展盡管科技貢獻率達到36%的平均水平,但與中國平均水平的52%還有一定差距。加之地域遼闊,氣候類型多樣,不同氣候區農業生產差異較大,農業生產者的綜合科技文化素質還普遍較低,同時,受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影響,對農業新技術的接受力度普遍較差,因此,發展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通過科技示范對農牧民接受農業新技術從而有效促進當地特色農牧業產業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1發展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促進農業新技術的引進力度,提升耕地單位面積產出效益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是以市場為導向的產物,按照市場經濟模式運行、不斷引進農業新技術成為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必然選擇。而農業新技術的不斷引進,必然有效提高單位耕地面積的農業產出效益。

        3.2發展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有利于現代農業新技術和生產方式的有效傳播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通過新技術等的不斷引進和應用,有效提高當地耕地單位面積產出值,這對當地農業生產無疑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對當地農業生產者認識和使用農業新技術,加快農業新技術的傳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最終因為農民對農業新技術的廣泛使用而促進當地農業生產率的發展,使當地農業發展現代化的步伐不斷加快。

        4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與發展方向

        根據熱量農業生產區(包括牧業)可以劃分為5個一級區和11個二級區[8],目前在適宜進行農業生產的氣候區內,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生產模式。但是基于農民綜合科技文化素質較低,農業新技術推廣應用還處于較低水平,因此,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科技園區,通過園區示范、培訓等功能,以提高農牧民對農業新技術的認可與應用,這無疑對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4.1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科技園區

        4.1.1根據農業氣候區劃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

        根據農業氣候區劃,結合傳統農業發展特點,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是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發展方向。如在“山地熱帶濕潤氣候區”可發展熱帶水果和經濟作物示范園區;在“山地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可發展水稻、粟、黍、玉米、小麥等范園區;在“高原溫帶濕潤氣候區”可發展以糧油作物及園藝作物示范園區;在“高原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在“高原溫帶半干旱氣候區”可發展糧油作物及反季節蔬菜作物示范園區;在“高原溫帶干旱氣候區”可發展糧油作物示范園區;在“高原亞寒帶溫潤氣候區”可發展耐寒糧油作物示范園區;而對不宜發展農業生產的“高原亞寒帶半濕潤氣候區”、“高原亞寒帶半干旱氣候區”、“高原亞寒帶干旱氣候區”和“高原寒帶干旱氣候區”則無需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

        4.1.2根據農業發展特色,建立突出主題農業科技示范園區

        對于地方性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不僅要突出地域特色,而且要突出主題,即以哪些作物為核心建立園區,避免小而全,這樣才能形成比較優勢,對于園區發展和其示范效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對于處于“山地熱帶濕潤氣候區”的察隅縣,發展以水稻為核心的糧食作物和以油桐為核心的經濟林作物的科技示范園區;對處于“高原溫帶濕潤氣候區”的林芝縣和米林縣等則可以發展園藝作物為主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雖然本地有米林農場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但鑒于本氣候區地域面積大,仍有必要在適當的地區建立新的示范園區;對處于糧倉之地的日喀則市白朗縣建成了蔬菜作物科技示范園區,使該縣成為后藏蔬菜供給基地,目前在日喀則市興建綜合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而突出糧油作物生產應該是綜合示范園區的核心。在拉薩市等市郊可建立休閑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的“旅游農業”園區,發展壯大我區旅游事業。

        4.1.3園區規模適度以便集中力量提高單位耕地面積科技投入力度

        從技術輻射角度出發,農業園區規模不一定很大,只要能夠突出主題,則可使農業科技園區規模適度縮小,面積可以控制在3.3hm2以上。這樣既能夠避免資金不足帶來園區建設不完善的問題,同時能夠集中資金和人力等使單位耕地面積上的科技投入等得到有效加強,從而使示范區的示范效應得到更好體現。

        4.2資金籌措多元化

        發展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資金來源是一大難題,因此,如何解決融資問題成為各地政府發展農業科技園區的最大困難。總體經濟發展水平還很低,依靠地方政府投入顯然很難解決這一問題。但優質的環境特點成為發展特色農業的良好產地,同時青藏鐵路帶來的低成本運輸有力地促進了投資者投資農業生產的積極性。目前來藏投資發展特色農牧業生產的企業已有好多家,最為典型的代表是“曲水天合高原瓜果基地”[9],該基地是2009年7月在曲水縣的支持下,來自浙江杭州的俞國慶投資興建了的,以草莓種植為核心,其產品除供應拉薩等地外,還以“高緣果3680”的品牌空運上海。目前基地擁有92個草莓大棚,草莓品種達到10個以上,成了拉薩市農業技術示范點。同時,按照“公司加農戶”的方式,帶動更多的當地村民種植草莓[7]。目前全村有數十位村民在基地種植草莓,每年收入達到30萬元。村民負責種植,草莓苗、技術服務由基地負責,產品以統一品牌銷售。而作為唯一的農村改革試驗區,曲水已將草莓種植列為重點支持的產業。根據基地發展規劃,下一步將擴大草莓、核桃、土豆等的種植面積,同時引進更多瓜果,促進現代農業在曲水的快速發展[10]。因此,充分借助本地氣候等環境資源優勢,通過招商引資形式,讓企業建園則是最理想地解決建園資金短缺問題的途徑。

        4.3管理運行市場化

        農業科技園區建成投產后的運行管理對于園區持續為本地農牧業發展提供技術示范、培訓、輻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所有農業科技園區,都應該朝著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方向,采用市場化管理運行模式[5,11-13]。

        5農業科技園區建設中應注意的問題

        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和發展還處在剛剛起步階段,因建設和發展時間短,經驗不足,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借鑒內地園區建設和發展的經驗,要注意克服如下5個方面:(1)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和發展缺乏總體規劃和布局,缺乏統一協調、領導和扶持;(2)農業科技園區定位不準,示范目的不明確;(3)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投入成本過高,投資回報率過低;(4)農業科技園區管理沒有按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建立起來;(5)農業科技園區缺乏大專院校和研究院所的合作與科技支撐。

        第8篇:農牧民教育培訓范文

        一、農牧區中小學閑置校舍資產的界定

        農牧區中小學閑置校舍資產是指在中小學布局調整中已經撤并停辦學校的所有校舍資產和布局調整部分學生轉移后的閑置校舍。包括布局調整前學校校址及校園內教學用房、教學輔助用房、辦公生活用房,校園外學校勤工儉學后勤服務的耕地、草場、林地、果園等資產。不包含尚在辦學中學校的空閑校舍資產。

        二、農牧區中小學閑置校舍資產處置機構和職責

        (一)成立州(地、市)、縣(市、區)主管教育領導為組長,教育、財政、規劃、國土、建設、審計等部門主要成員參加的農牧區中小學閑置校舍資產處置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加強對學校校舍資產處置工作的領導,審批農牧區中小學閑置校舍資產處置方案,協調解決校舍資產處置中的具體問題。

        (二)各州(地、市)、縣(市、區)有關單位聯合成立閑置校舍資產處置辦公室。州(地、市)閑置校舍資產處置辦公室的職責是:監督檢查所轄縣(市、區)中小學閑置校舍資產處置工作,及時向省教育廳、財政廳等有關部門報送校舍資產處置情況;縣(市、區)閑置校舍資產處置辦公室的職責是:負責中小學閑置校舍資產調查摸底、統計匯總和資產評估,制定農牧區中小學閑置校舍資產處置利用方案,對閑置土地和建筑物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合理使用,充分發揮教育資源作用;協調相關部門做好閑置校舍資產處置工作,及時向州(地、市)教育局、財政局報送閑置校舍資產處置情況。

        (三)各有關部門要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教育部門負責做好閑置校舍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清查、建立賬冊,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報閑置校舍處置情況。財政部門負責做好閑置校舍處置的產權交易行為和處置收入使用的管理監督。審計部門負責做好審計監督工作,嚴格規范資產處置操作,禁止變相處置資產和資金等違規行為。建設部門負責組織力量做好校舍安全鑒定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國土部門負責提供地質災害的區域分布和最新地質變化情況,嚴格執行國家土地政策,協助辦理相關用地手續。

        三、農牧區中小學閑置校舍資產處置原則和要求

        (一)堅持依法規范,明晰產權的原則。農牧區中小學閑置校舍資產處置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不得侵害國家和其他各方的合法權益。要明確農牧區中小學閑置校舍資產的產權歸屬關系。凡長期用于辦學,但由于歷史原因造成產權手續不完整的校舍資產,所有權應歸教育部門。在調整或劃撥中,對原產權不明確的閑置校舍,有關部門應采取特事特辦的原則,為學校補辦有關校舍資產產權手續,并免交契稅、土地登記費和房屋所有權登記費。

        (二)堅持統籌規劃、有效利用的原則。集中撤并學校的教學設施、設備、儀器、圖書等,按照“物隨生流,合理調配,集中使用”的原則,全部轉入布局調整后長期保留的定點學校;騰出的校舍、土地等不動產,采取有償轉讓或無償劃撥進行處置,優先用于并滿足舉辦和發展學前教育,其次用于學校勤工儉學基地、職業教育培訓中心、鄉(鎮)社區教育機構、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圖書室、醫療室、黨團員活動室、農牧民經濟實體協會、文化活動中心等公益事業。

        (三)堅持最佳利用、最大收益的原則。農牧區中小學閑置校舍資產處置應與資產配置管理、使用管理相結合,根據閑置校舍資產的具體情況,通過尋求最科學合理的利用方式,逐步建立資產整合、共享、共用機制,降低公共行政成本,促進節約型社會建設,保證教育資源得到最佳利用,提高校舍資產使用效率。通過盤活閑置校舍資產,籌措校舍建設資金,促進布局調整后保留學校的建設與發展。

        四、農村中小學閑置校舍處置的基本程序

        (一)明確資產權屬。縣(市、區)資產管理部門按相關政策規定,核定明晰其所有權、使用權和管理權。

        (二)組織資產評估。縣(市、區)財政部門負責組織或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中介機構按有關規定開展資產清查和審計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資產評估。

        (三)制定處置方案。由縣(市、區)教育部門對中小學布局調整后所有閑置校舍資產情況進行摸底和匯總,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會同財政資產管理等部門共同制定處置方案,并向社會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后,由縣(市、區)閑置校舍資產處置辦公室報所屬農牧區中小學閑置校舍處置領導小組。

        (四)嚴格進行審批。縣(市、區)農牧區中小學閑置校舍資產處置領導小組負責校舍資產處置方案審核,同級財政部門負責審批。處置閑置校舍需提供閑置校舍資產清冊、閑置校舍資產評估報告書及公示材料,閑置校舍工程決算副本、資產賬務清冊等相關材料。如有閑置校舍資產《土地使用證》、《房產使用證》、《產權登記證》等資料,也要一并提供。經審批后,閑置校舍資產處置辦公室負責組織開展閑置校舍資產處置及利用工作,辦理產權轉移、移交、變更、登記等手續。根據審批結果,做好資產相關賬務調整工作。

        (五)報告處置結果。縣(市、區)閑置校舍資產處置辦公室將處置結果報農牧區中小學閑置校舍處置領導小組及州(地、市)閑置校舍資產處置辦公室。

        五、農村中小學閑置校舍處置的基本方式

        根據各地布局調整規劃,明確今后不再使用的農牧區中小學閑置校舍資產,通過以下方式處置:

        (一)根據學校地理位置、校舍資產功能等特點,閑置校舍資產調整用于舉辦學前教育、中小學勤工儉學基地、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中心、鄉(鎮)社區教育機構。

        (二)采取轉讓方式交給鄉政府或村委會作為集體財產,用于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圖書室、村級醫療室、黨團員活動室、農牧民經濟實體協會、文化活動中心等公益事業。

        (三)中小學布局調整后的閑置校舍資產可通過置換、拍賣或對外公開招租的方式處置,處置收益應全部用于布局調整保留學校建設或清償教育債務等。

        (四)對民辦學校和接受捐贈的學校資產處置,要事先征求捐贈人意愿,以免挫傷捐贈人捐資助學的熱情,具體處理辦法按教育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關于在中小學布局調整中注意保護海外僑胞捐贈財產的意見》(教外港〔〕55號)和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六、農村中小學閑置校舍資產處置的管理與監督

        (一)各地教育和財政部門要對學校校舍資產的調整、轉移、處置和利用進行認真調查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方案要充分征求學校所在鄉(鎮)、村、學校及群眾意見。

        (二)各有關鄉鎮要協助縣閑置校舍資產處置辦公室做好屬地內閑置校舍資產的處置管理工作。對屬地內的閑置校舍資產,過去未處置,現已被其他單位或個人租用的,視具體情況協調當事人與教育部門重新簽訂租用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9篇:農牧民教育培訓范文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勞務輸出工作。一是成立了勞務輸出工作領導小組和專項推進小組,由一名縣處級負責人任組長,每年都召開大型勞務輸出工作會議,具體研究部署勞務輸出工作。二是加強考核。縣政府兩次派員對全縣29個鄉鎮蘇木進行了勞動力資源情況調查,對已輸出人員從業地點、從事工種、性別、年齡結構進行了分類登記,建立起了全縣勞務輸出信息庫。對其他剩余勞動力也從年齡結構、技能狀況、性別、文化程度、求職意向等方面進行登記建檔,做到了勞務輸出情況清、底數明。在此基礎上,縣政府分別與29個鄉鎮蘇木及就業、團委、婦聯、工會簽訂責任狀,把勞務輸出工作納入實績目標考核。三是完善勞務輸出工作體系。在縣就業局成立了勞務輸出辦公室,統籌協調、指導全縣勞務輸出工作。工會、團委、鄉企局成立了職業介紹所。29個鄉鎮蘇木都成了勞務輸出辦公室,311個行政村建立了勞務輸出工作站,目標細化分解,層層明確責任,形成了由政府調控,勞動就業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參與,鄉鎮(蘇木)、村具體實施的“打工經濟”產業鏈條,建立了“上下互動、責任共負、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運行機制。

        二、加大宣傳,營造氛圍

        勞務輸出是一個投資少、見效快的產業,對于我們這個農業基礎薄弱的貧困縣來說,更是一條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我縣有15萬剩余勞動力,勞務輸出潛力巨大。盡管受旱災、農產品價格等因素影響,農民增收緩慢,但部分農牧民卻不愿“背井離鄉”,對土地過分依戀。為此,我縣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大張縣鼓的宣傳,在縣電視臺、敖漢報開辟了勞務輸出宣傳專欄,勞動就業部門創辦了就業信息,印發了上萬本外出務工手冊,各鄉鎮蘇木利用電視插轉臺宣傳勞務輸出的重大意義,宣傳打工致富和返鄉創業的先進典型。今年,縣勞動就業部門還與廣播電視部門共同制作推出了“組織領導、脫貧致富、在外創業、回鄉發展、打工情景、問題探索”的勞務輸出系列報道,逐步轉變了農牧民“小富即安”、“寧愿在家受貧,不愿外出打工致富”的觀念,全縣上下營造了一種“外出打工光榮,勞務輸出快富”的濃厚輿論氛圍。

        三、加強中介服務組織建設,完善輸出網絡

        一是充分發揮中介機構的主渠道作用。縣就業局組建二個中心,即組建“信息服務中心”,主要負責輸出輸入地的勞務合作和信息傳遞;組建“維權援助中心”,依法維護勞務輸出人員的合法權益。各鄉鎮蘇木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掛帥,一名領導主抓,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專職專責。各行政村都明確了一名村干部具體負責代辦點的工作,專門負責信息傳遞和調查統計工作。工會、團委和婦聯等團體的中介組織都在現有的基礎上,拓寬輸出渠道,增加輸出總量,發揮了勞務輸出主力軍的作用。

        二是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作用,鼓勵和支持如民委、扶貧、工商、 稅務、統戰、民政、科技、教育等政府各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各鄉鎮站口和個人依法成立職業中介組織或創辦勞務輸出經濟實體,擴大勞務輸出組織范圍,擴大與外地勞務輸出組織的聯系和合作。

        三是建立駐外勞務聯絡站。今年,我縣將在呼市、沈陽、大連、海拉爾、北京五個大中城市建立勞務輸出聯絡處,聯絡處一方面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各種服務和幫助,維護務工者的利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向縣內反饋務工者的工作、生活情況,及時提供勞務動態和發展趨勢,同時可以與基地直接達成輸出協議或與外商洽談招商項目,開展勞務輸出和招商引資工作。目前此項工作正在籌備之中。我們還將在一些用人需求量較大的城市或用人單位設立信息聯絡點,聘請勞務信息員,形成內外呼應的信息網絡,延伸信息觸角。

        四、實施外出務工人員培訓工程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為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素質,拓寬擇業空間,增強其市場競爭就業能力,謀求長遠發展。幾年來,我們把培訓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積極整合縣內外培訓市場,建立了市民族技校、市商校、縣電大工作站、縣教師進修校30多個培訓基地,開設了紡織、印刷、建筑、縫紉、家政服務、保安、食品加工等20多個培訓項目。基本形成了以縣就業訓練中心為龍頭,各職業學校為主體,鄉鎮蘇木及基地企業網點為依托的培訓網絡,縣委、縣政府設立勞務輸出培訓專項資金,用于解決培訓機構的培訓補貼和農村特困人口、城鎮下崗失業困難家庭人員的培訓費問題。在培訓內容上,一是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崗前教育。重點從政策法規、職業道德、社會知識等方面進行培訓;二是開展技能培訓。按照“以需定供,定向就業”的路子,向企業輸出合格人才。近幾年來,全縣各類培訓機構累計培訓外出務工人員8萬多人。培訓后的外出務工人員的素質得到了明顯提高,他們以誠信、勤勞、有技術、能吃苦在北京、大連、沈陽、呼市等大中城市樹立起了“*勞務品牌”的良好形象。

        五、建立基地,搞好協作

        勞務輸出基地具有輸出人員集中、就業周期長、便于管理服務、合法權益有保障等顯著特點,我們把開展勞務考察、開辟勞務基地、為全縣提供輸出崗位作為大事來抓,先后對北京、大連、天津、青海、沈陽、哈爾濱、呼市等30多個大中城市進行了勞務考察,與235個企業建立了勞務協作關系,達到了鞏固老基地,開拓新基地的目的。在遼寧營口的華晨、青花兩大耐火材料集團,每年都有1000余名*人在那里務工,有的整戶遷到那里。在北京望京新城,活躍著一支以敖漢人為骨干力量的幾千人的保安隊伍,被當地居民譽為“望京守護神,居民好衛士”。在青海錫鐵山鉛鋅礦有800多名敖漢外出務工人員,

        六、搞好服務,保障勞務輸出健康發展

        一是構筑信息網絡,拓寬勞務輸出渠道。我縣先后在東北、華北、華南三大勞務協作區建立了500多個信息聯網點,聘請1000余名信息聯絡員,縣直相關部門、各鄉鎮蘇木、各中介組織也積極開展勞務信息交流活動,廣泛收集勞務信息,近兩年共收集各類用工信息近2000條,向社會提供就業崗位8萬多個。

        二是制定政策,調動農牧民外出務工的積極性。對外出務工人員在子女入學入托、“兩工”使用、土地承包等方面給予扶持政策,外出務工人員可在自愿、依法、有償的原則下轉讓承包權;對鄉鎮蘇木干部帶領群眾外出務工,其本人工資、獎金照發,晉職、晉級優先。

        三是依法維權,確保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嚴格按“信息收集、用工考察、用工洽談、組織招工、教育培訓、簽訂合同、專人護送、跟蹤服務”工作流程操作,以“三份合同一張卡”調解勞動關系,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為外出務工人員辦理外出人員就業卡,并及時處理勞資糾紛和工傷事故。幾年來,我縣為外出務工人員挽回工傷補償金、醫療費、工資拖欠等共計150多萬元,有力的保護了我縣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七、加強勞務經紀人隊伍建設,擴大勞務輸出成果

        我們把培植勞務輸出經紀人隊伍做為勞務輸出工作的重要環節來抓。通過召開座談會、回訪探望等形式鼓勵那些在外打工時間較早、誠信度高、思想活躍、有一定組織協調能力的人員加入勞務經紀人隊伍,搜集用工信息,帶領鄉親外出務工。縣政府每年都要召開勞務經紀人座談會對工作成績突出的經紀人給予獎勵。有些鄉鎮還出臺了獎勵措施,如敖音勿蘇鄉,對勞務經紀人每帶出1名外出人員,鄉政府獎勵經紀人20元人民幣。幾年來,通過宣傳發動、鼓勵引導等措施,勞務經紀人隊伍不斷得到壯大,并已成為我縣勞務輸出市場化運作的一支重要生力軍。目前,我縣大大小小的勞務經紀人已發展到410人,他們少則帶出十幾人,多則帶出幾百人,甚至幾千人。據統計,近兩年來,我縣勞務經紀人已累計帶出外出務工人員7萬多人次,并且勞務經紀人帶出的務工人員收入較高,月收入一般都在700元以上。

        八、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精品国产911在线观看 | 亚洲v欧美v国产ⅴ在线成 | 亚洲欧美自拍另类欧美亚洲中文字 | 亚洲另类在线一区 | 中文字幕视频专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