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民辦養老院管理制度范文

        民辦養老院管理制度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民辦養老院管理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民辦養老院管理制度

        第1篇:民辦養老院管理制度范文

            現將《湖南省建立統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和《湖南省城鎮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建立和實行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既是解決目前存在的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負擔重、統籌層次低、管理不健全等問題的需要,又是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勞動力市場的客觀要求,意義重大。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所有制形式的多樣化,加快城鎮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步伐也勢在必行。

            統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進一步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是深化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驟,關系到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全局。各級政府要把社會保險事業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制定具體方案,精心組織實施。勞動部門要加強工作指導和監督檢查,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體改、經貿、財政等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確保這項制度的順利實施。

            湖南省建立統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

            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精神,結合我省近兩年貫徹《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湘政發〔1995〕18號)和《湖南省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辦法》(省政府令第59號)的實踐,現就全省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統一企業和職工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和比例。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企業繳費)的基數為企業職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職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小于統計年報的企業工資總額的,應以統計年報數為企業繳費基數。企業繳費比例,要由目前全省平均24.5%的比例盡快并逐步降至20%,即1998年1月起降至22.5%,并在2000年底以前降至20%。在降低企業費率的同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采取措施,積極推進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項社會保險制度改革。

            職工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基數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月平均工資應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其中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收入。月平均工資超過本省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基數;低于本省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計算繳費基數。個人繳費比例,1997年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以后每兩年提高一個百分點,直至8%為止。有條件的地區和工資增長較快的年份,個人繳費比例提高的速度可適當加快。

            二、統一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記入比例。從1998年1月1日起統一按本人繳費工資11%的數額為職工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帳戶,其余部分從企業繳費中劃入;隨著個人繳費比例的提高,企業劃入的部分逐步降至3%。1997年底以前已為職工建立的個人帳戶儲存額予以保留,并與統一制度后職工個人帳戶儲存額合并計算。個人帳戶儲存額,每年參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城鄉居民存款利率計算利息。個人帳戶儲存額只用于職工養老,不得提前支取。職工調動時,記入個人帳戶的儲存額全部隨同轉移。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其個人帳戶余額中的個人繳費部分(含本實施意見實施前從用人單位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中按職工本人繳費工資基數劃轉記入職工個人帳戶的部分)可以繼承。

            三、統一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企業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符合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且履行了繳費(指單位和個人同時足額繳費,下同)義務,應予辦理退休手續。其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按以下辦法計發:

            1、1996年1月1日以后參加工作,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職工,退休后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為本省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準為本人帳戶儲存額除以120.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支付給本人。

            2、1996年1月1日以前參加工作、1998年1月1日以后退休且個人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以下簡稱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職工,按照新老辦法平穩銜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等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增加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按職工建立個人帳戶前的繳費年限每滿一年發給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1.4%。增加過渡性養老金后仍難以平穩過渡的地、州、市,可另加過渡性調節金予以解決。過渡性調節金的具體數額由各地、州、市按每月不超過130元的標準統一確定,并應從統一制度實施后的第6年起在其后的10年內逐年減少,直至取消。

            在統一制度初期,為了保證職工退休后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不降低,可以采取新老辦法對比計算的做法。凡按照本辦法計發的基本養老金,低于省人民政府湘政發〔1995〕18號文件實施前的老辦法(按老辦法計發待遇的工資基數,仍應按省人民政府湘政發〔1995〕18號文件規定封定在1994年底以前)待遇標準的,差額部分予以補齊;高于老辦法待遇標準的,統一制度實施當年退休的增加幅度不得超過10%,從第2年至第5年退休的增加幅度每年可遞增5個百分點,至第6年不再予限制,同時取消新老辦法對比計算的做法。

            對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不滿15年而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或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而因病或非因工負傷經縣以上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也可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其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對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支付給本人,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再按其視同繳費年限每滿一年發給兩個月全省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同時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3、1997年底以前已經退休的人員,仍按國家和省原規定發給養老金。

            四、繼續完善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職工退休后領取的基本養老金,根據全省經濟發展情況和養老保險基金的承受能力,原則上每年7月1日按照本省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的一定比例調整一次。職工平均工資負增長時不作調整。具體調整辦法由省勞動廳在國家政策指導下研究后報省人民政府批準。

            企業離休人員基本離休金的調整辦法,按照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湘辦發〔1997〕2號文件規定執行。

            五、嚴格退休審批手續。勞動行政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嚴格執行國家現有的退休政策,各地不得自行放寬條件,任何企業都不得自行辦理職工退休審批手續。企業職工凡沒有經過當地勞動行政部門辦理退休審批手續的一律無效。

            六、鞏固和提高養老保險社會化程度。在鞏固現有統籌層次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完善省級統籌辦法,繼續堅持全省集中決策,省級調控,分級管理,以地州市為主的原則,強化省級調劑金的收繳,加大省級調控力度,在全省范圍內逐步實現統一費率、統一標準、統一管理和統一調劑使用基金。

            七、進一步擴大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凡按省人民政府湘政發〔1995〕18號文件規定應參加養老保險而至今尚未參加的城鎮各類企業及其職工,必須在1998年底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同時,加快城鎮私營企業和個體經濟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步伐。

            八、提高社會保險管理服務的社會化水平。加快將目前由企業發放養老金改為社會化發放的步伐,積極創造條件將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逐步由企業轉向社會,減輕企業的社會事務負擔。各級社會保險機構要進一步加強基礎建設,改進和完善服務與管理工作,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促進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

            九、加強養老保險基金的收繳和管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要保證專款專用,全部用于職工養老,嚴禁擠占挪用和揮霍浪費。基金結余額除預留相當于2個月的支付費用外,應全部購買國家債券和存入專戶,嚴禁投入其他金融和經營性事業。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基金收繳工作,各有關部門要督促企業依法繳納養老保險費。要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財政、審計部門要依法加強監督,確保基金的安全。

            十、本實施意見從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省政府過去有關養老保險的規定與本實施意見不一致的,以本實施意見為準。

            本實施意見由省勞動廳負責組織實施和解釋。

            湖南省城鎮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城鎮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年老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和《湖南省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辦法》(省政府令第59號)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省境內的城鎮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及其業主、雇員和幫工(以下稱“從業人員”)。已享受其他法定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基本養老保險屬于強制性的社會保險。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必須按照本辦法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從業人員個人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第四條  本辦法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分擔費用,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與用人單位及從業人員個人繳費掛鉤的原則。

            第五條  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負責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行政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具體經辦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業務。

            工商、稅務、物價、交通、公安等部門及個體勞動協會和私營經濟協會應積極配合并協助做好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收繳工作。

            社會保障委員會對勞動行政部門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執行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政策、法規和基金管理情況實行監督。

            第二章  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繳納

            第六條  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費按下列標準繳納。

            (一)用人單位現按其從業人員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總和的10%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后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5年內逐步過渡到統一的城鎮企業繳費水平。

            (二)從業人員暫按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的4%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1999年調整至5%,以后每兩年提高一個百分點,直至達到8%為止。

            (三)私營企業從業人員,以上年度本人月實際工資收入作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本人月實際工資收入低于所在地州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以所在地州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收入的60%為繳費工資基數。本人月實際工資收入超過所在地州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收入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繳費工資基數。

            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以所在地州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工資基數。

            第七條  基本養老保險費可由用人單位的開戶銀行代為扣繳(免簽協議),或者委托工商、稅務等部門代為收繳。用人單位也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繳納。

            第八條  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存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銀行開設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帳戶”。

            第九條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保證專款專用,全部用于養老保險,嚴禁擠占挪用和揮霍浪費。財政、審計部門要依法加強監督,確保基金安全。

            第十條  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在稅前列支,從業人員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不計征個人所得稅。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費不實行減免。因特殊原因,用人單位暫無力繳納的,由用人單位提出書面申請,經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批準可以暫緩繳納。緩繳期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在辦理工商注冊和稅務登記后,必須在30日內到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基本養老保險登記手續,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用人單位未辦理基本養老保險登記手續或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工商、稅務、物價、交通、公安等部門在辦理有關證、照年檢、年審和登記手續時,應督促其辦理基本養老保險登記手續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從業人員建立、解除勞動關系,或用人單位發生分立、兼(合)并、停業、破產的,應在30日內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參保、停保、轉移等相關手續。

            第十四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定期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用人單位的從業人員人數、工資總額、退休人數核查一次。核查時,有權調閱用人單位的從業人員名冊、帳目和報表,有關部門應予以配合。

            第三章  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

            第十五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國家技術監督局的社會保障號碼為每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業人員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發給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手冊。

            第十六條  個人帳戶按本人繳費工資的11%建立,個人帳戶由以下部分組成:

            (一)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

            (二)從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中按從業人員本人繳費工資基數的一定比例劃入的部分。

            隨著個人繳費比例的提高,從用人單位劃入的部分相應降低,直到降至3%為止。

            個人帳戶的儲存額,每年參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城鄉居民存款利率計算利息。所得利息記入個人帳戶。

            第十七條  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除計入從業人員個人帳戶部分外,其余作為社會統籌基金。

            社會統籌基金和個人帳戶儲存額參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城鄉居民存款利率計算利息。

            第十八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每年結算一次個人帳戶儲存額,并及時向從業人員提供個人帳戶對帳單和個人帳戶卡,作為從業人員核查和今后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依據。

            第十九條  從業人員工作異動,個人帳戶儲存額全部隨同轉移;因故停止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個人帳戶予以保留;繼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個人帳戶中的前后儲存額予以合并計算,不間斷計息。

            第四章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第二十條  從業人員達到退休年齡,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方可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一)基礎性養老金。按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發給。

            (二)個人帳戶養老金。標準為個人帳戶儲存額除以120.第二十一條  從業人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一次性領取養老保險補助金,同時終止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一)從業人員累計繳費年限未滿15年即達到退休年齡的,可一次性領取個人帳戶中的全部儲存額。

            (二)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死亡,其個人帳戶儲存額尚未領取或未領取完的,其中的個人繳費部分可由其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私營企業主及個體工商戶本人的個人帳戶儲存額或余額可以全部繼承。

            (三)從業人員未達到退休年齡而去境外(包括港澳臺)定居的,可按本條(二)項的規定一次性領取相應待遇。

            第二十二條  從業人員退休后死亡,依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發給的喪葬補助費和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先從個人帳戶儲存額中支付,不足部分從社會統籌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三條  從業人員的繳費年限從用人單位和本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開始時計算。

            從業人員被招收、聘用到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并繼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其實際繳費年限可前后合并計算。

            從業人員原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已建立了個人帳戶的,其實際繳費年限前后合并計算。

            從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之后中斷繳費期間,不計算繳費年限。

            第二十四條  建立基本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從業人員退休后按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按照城鎮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增長比例同步調整。

            第二十五條  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查基本養老保險費繳納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情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無償提供服務。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的,依照《湖南省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辦法》(省政府令第59號)處罰。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實施前,已經按照省人民政府有關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按照《湖南省建立統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的有關規定予以銜接。

        第2篇:民辦養老院管理制度范文

        關鍵詞:養老模式;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機構養老

        國家統計局2011年4月28日了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主要數據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個百分點。根據國際通行的判斷標準,當一個城市或國家60歲以上人口所占比重達到或超過總人口數的10%時,標志著這個城市或國家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有迅猛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持續提高,現代醫療技術也不斷革新,這些,為解決養老問題提供了經濟基礎。尤其作為中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的遼寧,是國家本養老保險的首批試點地區,所以遼寧的老年人基本可以解決最基本的經濟問題。目前,遼寧省初步建立了“六位一體、城鄉統籌”的養老服務體系,即“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養老服務中介為紐帶、國有養老機構為示范、興辦民辦養老機構為導向、農村區域性中心敬老院為延伸的養老服務社會化體系,這一養老服務體系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老年人的服務需求,但是在實踐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需要不斷地補充和完善。

        一、遼寧養老體系發展現狀——以錦州為例

        居家養老曾經是中國最為普遍的養老模式,但隨著步入老齡化社會,,傳統的居家養老方式受到很大挑戰,“居家養老是一種與機構養老相對的養老方式。這種方式,家庭養老可以采用,社會養老可以采用,家庭養老為主社會養老為輔也可以采用。它是建立在個人、家庭、社區和國家基礎之上的,它是以居家養老為形式,以社區養老網絡為基礎,以國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為保證,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相結合的養老體系。目前,遼寧全省的養老體系已經基本形成體系。

        1.具有統一的管理機構

        民政局社會福利科是居家養老的管理機構,負責行業審批、各項管理制度的制定及福利養老人員的審批,把居家養老院納入社會養老機構重點指導、服務和管理范圍。同時,街道成立居家養老管理中心,負責街道和社區的居家養老日常管理工作,自2005年8月起,錦州市各街道將成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不僅負責養老護理員的管理、組織養老服務志愿者隊伍、考核、調配,還調查采集攝取家庭養老需求信息,為有家庭養老需求的老人選派養老護理員,并且定期征詢老人意見,改進服務等等。截止到2012年1月末,錦州市已有2300位老人實現居家養老,全錦州市有四千余名名經過正規專業培訓的下崗失業人員走上了養護員的崗位,為老人們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社區的主要任務包括研究確立家庭養老院的工作計劃、措施的實施;入戶摸底調查;制定各項工作制度和管理辦法;確定居家養老院的養護對象和養護員;負責簽署養護員協議;養護員的調配、管理、考核和培訓;發放養護員的工作補貼;協調相關部門的工作關系;募集慈善資金等。

        2.政府給予資金補貼

        政府根據老人的經濟收入狀況和身體健康狀況制定不同的補貼標準。對于符合不同補貼標準的老人,每人每月分別給予280元、200元、100元不等的財政補貼。在節假日,由社區人員向不同補貼標準的老人給予不同的物質補貼,如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

        3.機構養老服發展迅速

        養老機構是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錦州的養老服務機構共有63家,以小型養老機構為主,床位低于50個的有57家,50~100個的有4家,100~200的有2家,遼寧省錦州市社會福利院規模最大,共有250個床位。錦州的養老服務機構分為多種形式,包括養老院、福利院、療養院、老年公寓等多種形式,其中老年公寓形式居多。政府對于養老福利機構也給予一定的經濟,政策方面的支持。例如依據規模大小給予不同層次的補助,輔助小型養老機構擴大發展,鼓勵大型養老機構提高服務質量,進一步擴大規模等。錦州目前養老機構的狀況仍然是供不應求,因此,錦州政府仍然擴建養老機構,在完善機構設施的同時實現每一區都有一所高檔機構,以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的需求。機構的養護員都經過專業化的培訓,實行持證上崗。

        二、遼寧養老服務體系發展存在的障礙

        1.服務設施供需缺口大

        由于社會轉型、政府職能轉變、家庭養老功能弱化,養老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后,現有的養老服務設施難以滿足龐大老年人群的需求,特別是迅速增長的“空巢”、高齡和帶病老年人的服務需求。以錦州市養老機構和床位數為例,據民政部門統計,目前錦州市有養老機構需求的老年人達3萬多人,但實際床位數量卻不足4000,缺口竟接近3萬。需求壓力巨大,但供給卻極為有限,這為養老服務體系的發展了巨大的供需不平衡。隨著老齡化的加速,將會愈顯愈烈。從機構的醫療設施方面看。錦州市國營養老機構內均設有醫療服務部門,且醫療服務功能較完善,各類藥品齊全,常用醫療器械較齊備,包括血壓計、輸液器、體重器等.除手術和較嚴重的疾病外,常見病、康復醫療、理療、保健等都能在機構內部得到解決。但個體辦養老機構在醫療方面并不完善,甚至大多數養老機構并不設立醫療服務部門。

        3.服務覆蓋面窄

        老齡化是全社會性的問題,所以,養老服務應當是面向全社會所有成員,但現在因為財政限制,社會參與的不足,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夠享受到社會提供的養老服務。從錦州市的養老服務體系來講,在社區服務方面,能夠享受社區養老的基本是“五保戶”老人或者家庭貧困的低保老人。這些人在經濟上存在困難,政府給予的津貼又十分有限,所有他們很難獲得更加優質全面的養老服務。而且目前養老服務機構的收費還比較高,以錦州市的社會福利院為例,床位費每人每月1200元,這對于老年人來講還是普遍偏高。伙食費一般在600元左右,老人的基本護理費220元。這樣算下來,一位只需要基本護理的老年人每月入住養老院的費用就達到2020元,錦州市退休職工的平均工資約1100元,連尚未算上醫療消費的養老院費用都承擔不了,更枉論服務全面的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的服務了。

        4.人力資源嚴重缺乏

        當前錦州的養老服務體系缺乏專業的養護人員。筆者經過走訪調查,目前,錦州不論是居家養老服務,社區養老服務還是養老服務機構都缺乏專業的人才,人力資源的質量不夠。以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為例,目前為老年人提供有償服務的主要是社區幫忙聯系的養護員。這些養護員多數是下崗女工,他們缺乏基本服務技能使得老年人對此類服務缺乏信任,加之養護員文化水平較低和為老服務的意識淺薄,年紀較大的老年人思維與年輕人不同,有時會有一些偏激的思維,養護員不能從心理學角度理解老年人想法,無法加以正確的引導和開解,反而跟他們發生沖突,導致養護員頻繁更換。

        另外,錦州的養老服務體系中的服務人員有相當比例是志愿者。志愿者占所有養老服務人員總數的15%,并且不具備穩定性,大部分為學生,他們是以社會實踐的形式參與的,所有存在流動性,并且不具備專業性。如果可以吸收部分穩定的志愿者來從事養老服務體系的工作,可以為養老服務體系提供高質量的人力資源。

        三、對養老服務體系改進的建議

        1.建立多元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從發達國家養老服務體系構建的實踐來看,都是政府在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中都扮演了比較明顯的主導角色。無論是在政策及相關措施的制定和實施或是在對各種養老服務機構的監督和引導上,政府都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同時,民間組織、企業、社區等都參與到養老服務產業中來,改變政府直接提供養老服務的模式,從而擴大了服務范圍,提高了服務質量,降低了服務成本。

        2.增加吸納經費的渠道

        國外養老服務經費的來源大致可以分為幾種情況:一是由政府撥款。也就是養老的公共設施的日常經費由政府提供,在少數國家很多養老服務都是政府資助經費,老年人無償獲得服務。二是來源于個人和組織捐款。現代社會中,國外政府對養老服務事業主要通過契約方式向社區組織購買服務;通過低息貸款和稅收減免政策鼓勵民間組織參與養老服務;通過撥款數額的增減,體現政府關注的重點,達到控制社團行為的目的。政府除對養老服務進行必要的資金資助外,還主要進行廣泛的動員,吸收更多的社會資本。因此,養老服務資金籌集的基本原則是政府引導、社區動員,社會資本支持。

        3.吸引志愿者加入

        從國外的實踐經驗來看,打造龐大的志愿者群體也是其養老服務事業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積極因素。志愿者服務不僅因為其無償性的基本性質為各國養老服務節約了開支,同時也由于其服務形式的多樣性豐富了養老服務的內容,對滿足老年人各方面的需要尤其是精神慰藉方面起到了積極良好的作用。因而各國對發展志愿者隊伍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支持。

        4.建立多位一體的養老服務新城

        目前,由于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單純的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很難形成體系,難以全面覆蓋老年人的生活,給予他們最妥善的照顧。因此,產生了一批以“老人城”的形式出現的新的服務社區。據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社會養老工作委員會總干事呂斌透露,該委員會在未來3至5年擬在全國建設20個綜合性的社會養老示范基地①。這對遼寧的養老服務體系指引了新的方向,錦州市就在此基礎之上做出了在養老服務體系方面新的努力。據民政局數據,錦州市老年人口占人口比例為17.5%,超過全國平均比率5%,且未來幾年的人口老齡化趨勢更加嚴重。目前錦州養老社區發展模式不均衡,以政府主導的養老院等市政配套設施,與市場需求相比差距很大。錦州市場化的養老住宅尚處于起步狀態。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消費水準和消費能力增強,養老朝著中、高檔和差異化發展。在此背景下,錦州政府吸引外資企業進駐錦州高檔養老市場,以實現健康、快樂的老年新生活為目標,建設中高檔的生態養老社區,打造錦州養老市場的第一品牌。并由上海東灘顧問公司就該養老社區項目進行了細致的可行性調研,項目組分析了當前國內和錦州地區老年人養老的市場需求情況,實地走訪了相關機構,了解了當地養老市場的現狀,發現錦州地區專業養老機構發展具有很強的緊迫性,市場需求潛力巨大。(作者單位:遼寧大學)

        參考文獻:

        [1]趙丹.提高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效果研究[D].遼寧大學,2011.

        [2]劉瑜聞.完善遼寧省城市養老服務體系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9.

        [3]霍仕明等.遼寧代表建議完善社區養老體系[J].法制日報,2011,(1).

        [4]高秀艷.遼寧省社區居家養老產業發展影響因素淺析[J].沈陽大學學報,2011,(6).

        [5]鐘桂華等.社會化養老“遼寧模式”正叫響[J].遼寧日報,2009,(5).

        第3篇:民辦養老院管理制度范文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堅持政策引導、政府扶持、社會興辦、市場推動的原則,加快建立以居家養老服務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輔助、星光老年之家為網點,建立和完善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協調發展、多種養老服務方式相互補充、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建立公開、平等、開放、規范的養老服務業準入機制,大力扶持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民辦民助、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業,探索構建能滿足老年群體多層次、服務多樣化的養老服務新格局。

        二、明確目標,加快建設養老服務業體系

        1、科學規劃,加快發展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在城鄉規劃、建設、舊城改造和新農村建設時,將社會福利院、老年公寓、養老院、敬老院和社區福利服務綜合設施等養老機構建設優先納入規劃,安排一定數量的建設用地或提供相應的場所,用于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認真貫徹和組織實施省政府“千億惠民安康”工程,建設一批設施齊全、功能完善,有一定規模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增加養老床位,實現老有所養。到2012年底:①以市辦社會福利機構為示范,其他各種所有制形式社會福利機構為骨干,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的總床位由現在2435張增加到4000張;②市區街道建立1000平方米以上綜合性、多功能的服務中心;③社區建有100平方米以上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④依托現有的敬老院設施資源,在鎮鄉改擴建一處可集中供養、社會養老、康復、照料、娛樂、健身等多種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養老福利中心;⑤到2010年底建立農村星光老年之家100家。

        2、全面推進,實現市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堅持以社區為依托,遵循就近方便原則,圍繞老年人的需求,拓展居家養老服務領域,鼓勵和引導社會中介組織、家政服務公司參與經營社區養老項目,重點為社會高齡、空巢、困難和需要護理老人提供日托、配送餐、生活照料、護理康復、心理慰籍,家政服務及臨終關懷為主的服務。加大對以護理康復為主要服務內容的養老機構和服務行業的扶持力度。探索實行社會化養老服務網點信譽星級評定制度,不斷提高居家養老服務水平。

        3、面向農村,大力推進“星光老年之家”建設。依托村級老年協會和老年活動室等現有場所,進行改擴建,三年內建成100家農村“星光老年之家”。逐步推進農村新社區建設和居家養老工作,探索發展養老服務機構。動員社會力量興辦和拓展以老年人為主要對象的家政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慰籍、應急救援等服務機構和服務業務。

        4、加大投入,確保養老事業的財政支持。要把發展老年社會福利事業作為我市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重點,建立長效的政府資助和補貼機制。市財政每年根據全市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需求安排一定的養老服務工作專項經費,主要用于公辦養老機構的改擴建、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居家養老購買服務、農村星光老年之家建設等補助。其中20萬元專項為重點保障服務對象提供“福利服務券”的政府基金

        三、落實措施,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的政策扶持力度

        1、供地優先制。優先安排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用地,鼓勵企事業單位、個人利用閑置的房屋資產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福利性養老服務機構,采取劃撥方式供地;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可采取劃撥、協議出讓等方式供地;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采取公開招標、拍賣、掛牌等出讓方式供地,出讓底價根據市場評估確定;由公共財政建設且閑置的國有房產經財政、國資管理部門同意,可按有關規定改造為養老服務機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可安排本行政村集體土地建設養老服務機構。養老服務機構要確保土地真正用于養老事業,土地使用權和房產證直接頒發給養老服務機構,不得分割和改變土地用途。

        2、規費減免制。建造福利性、非營利性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部門減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減半收取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經貿部門對新型墻體基金先征后退;人防部門對人防工程易地建設費給予政策傾斜;林業部門優惠收取森林植被保護費。

        3、稅費優惠制。認真落實上級有關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稅費扶持政策,對福利性、非營利性的養老服務機構的養老服務收入,暫免征收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暫免征收自用房產、土地、車船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國家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養老服務機構繳納水利建設專項資金確有困難的,可報經稅務部門批準,予以減免照顧。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市慈善總會和民政部門向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的捐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按規定扣除。政府主辦和特許經營的供水、供電、供氣、通信、有線(數字)電視等經營單位,應為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優質服務和優惠收費。其中:用水、用電、用氣(燃料)等價格與居民用戶實行同價;免收養老服務機構電話、有線(數字)電視、寬帶互聯網等一次性接入費,并減半收取通信費、視聽費。

        4、項目扶持制。⑴發改部門對建造福利性、非營利性、營利性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優先審批和核準;⑵對新建或改(擴)建的福利性、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床位在60張以上,總投資100萬以上,符合城鎮總體規劃,達到消防、衛生標準的,市財政按每張床位2000元標準計算給予一次性補助,每所最多補助20萬元;⑶現已營運的福利性、非營利性養老機構一年內新增床位20張以上,或一次改(擴)建投入建設資金20萬元以上的,市財政按實際投入資金額的20%給予一次性補助;⑷對取得ISO質量體系認證的養老服務機構財政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⑸鎮鄉、街道敬老院在保證五保戶集中供養的前提下,剩余床位面向社會開放,收養社會老人每張床位予以一次性獎勵1000元;⑹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經民政部門驗收合格后,市財政每年給予補助1-2萬元。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筑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功能配套齊全,驗收合格后,市財政給予一次性機構建設經費8-10萬元,服務中心運營第二年起,市政財每年給予補助機構營運維護費2-3萬元;⑺農村星光老年之家,經市民政部局和市財政局驗收合格后,市財政給予一次性補助1-3萬元。

        同時,鼓勵金融部門充分發揮信貸支持作用,支持老年社會福利事業發展,增加對養老服務機構及其建設項目信貸投入,適當放寬貸款條件,并提供優惠利率。對于規模較大、前景較好、市場急需的養老服務項目,市財政部門要給予必要的貸款貼息。

        5、服務補貼制。建立“福利服務券”制度,實行政府購買服務或服務補貼。⑴對承擔城鄉集中供養五保對象和城鎮“三無”人員任務的鎮鄉、街道敬老院,管理人員、服務人員的工資,由民政部門核定的人數,按當年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列入市財政預算進行補貼;⑵對福利性或非營利性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設置公益崗,每個服務中心核定工作人員2人,每人按當年最低工資標準計算,由市財政補貼;⑶對政府重點保障的服務對象和特殊困難老人,按照特殊人群優先,獨居、空巢老人為重點的原則,確定居家養老服務對象。服務對象由社區初步意見,經街道審查后報民政局批準。政府補貼分兩種對象,第一種是政府全額購買服務的對象,其標準每戶每月120元的服務補貼;第二種是減半購買服務的對象,其標準每戶每月60元。補貼通過購買服務券的形式予以支付。

        6、收費市場制。除政府投入的養老服務機構的收費應報價格管理部門確定外,其他養老機構的服務收費,由養老服務機構根椐設施條件、服務項目和標準及市場需求,自主確定收費標準,報民政、物價部門備案。民辦養老服務機構接收的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人員,其費用按有關規定支付或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承擔,收養的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人員人數達到該機構收養總人數40%以上的政府給予適當獎勵。

        7、培訓免費制。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和養老服務志愿隊伍,經參加養老護理等相關職業技能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和結業證書的,由人事和社會勞動保障等相關部門按實補助。

        8、社會參與制。鼓勵社會各界、企事業單位、個人向養老服務機構捐資捐物,各養老服務機構應加強管理、財務公開、確保開支合理。積極發揮慈善總會在養老服務業中的重要作用。

        四、加強領導,推進養老服務事業全面健康發展

        市政府成立以市長為組長,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民政、財政、地稅、國稅、國土、發改、建設、經貿、人防、水務、衛生、人事勞動、林業、供電、廣電、電信、慈善總會、工商、殘聯、公安、司法、法院、總工會、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等負責人為成員的發展養老服務業領導小組。

        鎮鄉、街道及有關部門要把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列入議事日程,進一步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明確工作目標、落實工作責任、提高服務意識、強化業務指導、改進服務方式,全面推動養老服務社會化工作。

        民政部門作為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的主管部門應加強對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的指導、管理和監督,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和完善養老機構的建筑設施、衛生條件、質量標準、服務規范等行業標準;負責受理社會對養老服務機構投訴、舉報的查處;負責對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的年檢、年審;建立財政補助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規范管理制度,加強績效考核,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并建立依法監管制度,確保依法規范經營。

        第4篇:民辦養老院管理制度范文

        一、健全機制,強化責任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認真扎實做好安全工作。縣民政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各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相關辦公室負責人、局屬各單位負責人的成員的局安全領導小組。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各項文件精神,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明確規定各養老機構、局屬各單位負責人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各鄉鎮民政辦、局有關業務股室落實監管責任,落實“一崗雙責”制度,負責督查指導轄區內養老機構或下屬業務單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二、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結合疫情防控工作,認真開展檢查、隱患排查活動

        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認真學習貫徹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系列決策部署,堅持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始終將民政服務對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牢固樹立“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的理念,堅持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壓實防控責任,落細防控措施,黨員干部一線部署,一線堅守,有力有序推進各項工作。

        針對民政工作點多、線長、面廣,關系民生服務保障的實際,嚴格按照中央、省市縣和市局關于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要求,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1.養老機構。及時下發了《關于做好我縣養老機構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對各養老機構實施封閉管理,要求各養老機構嚴禁接待走訪慰問和探視老人的外來人員,嚴禁老人出院,每日實時關注老年人身體狀況,做好在院老人體溫測量,院內按時按質按量實行“一日一消毒”,食堂實行分餐制,工作人員要加強個人的日常防護每天上班后,要嚴格執行消毒工作,其他助老家政服務和護理服務暫停。次日,又下發補充通知,要求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期間不得接收新進人員(五保除外),新進五保老人必須實行嚴格的體溫測量和相關信息登記工作。疫防控期間,根據上級文件要求,及時部署安排養老機構落實各項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養老院實行24小時不間斷應急值守,認真學習落實《養老機構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轉發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于進一步做好醫養結合機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轉發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于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養老機構老年人就醫指南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養老機構(包括公辦、公建民營、民辦)由所在地政府(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負責包保,具體由民政辦主任和養老機構院長負責。截止目前,我縣各養老機構無一人感染肺炎。2.救助站。救助站內嚴格實行全封閉管理,對于確需人員進出的,嚴格落實登記制度,重點排查有無與湖北等疫區相關人員接觸經歷;在站內設立疫情隔離區,對于疫情期間接收的受助人員,進入隔離區受助并觀察,與生活區等相關人員物理隔離,確保無接觸性傳染;做好日常消毒,使用來蘇水消毒液為主,84消毒液為輔的方式保證生活區與公共活動區的環境衛生,受助人員的餐具均有消毒柜進行徹底消毒。疫情期間,在日常的基礎上增加消毒清潔次數,保證環境衛生不留死角;對站內受助人員密切觀察,定時監測體溫,如發生身體不適將及時送醫并報備;督促受助人員勤洗手,安排護工定期為受助人員洗澡更換衣服,保證個人衛生。對換洗的衣物及衛生間排泄物等,進行消毒并清洗;對收治受助人員醫院走訪觀察,督促醫院將受助人員與外來人員進行隔離,出現呼吸道癥狀的要及時向我單位報備。截至目前,全站救助工作井然有序,無受助人員身體不適。3.殯儀館。自2020年1月28日起,縣殯儀館實行半封閉狀態,除遺體運輸車輛外,其他送葬車輛禁止入內;直系親屬控制在10人以內,非直系親屬不得進入火化區,未得到工作人員通知,任何人不得帶領死者家屬到處走動;館內食堂暫停對外營業;遺體告別儀式、追悼會、家庭式靈堂等業務暫停;館內上班的工作人員24小時內必須佩戴口罩,公共場所實行24小時不間斷消毒。4.婚姻登記處。為了有效防止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傳播,避免人員聚集,加強疫情防控,有效控制因人群聚集引發的交叉感染風險,切實保護我縣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在縣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的指導下,2020年2月3日起暫停辦理所有婚姻登記業務。2020年3月12日,縣婚登處采取電話預約的形式有序恢復辦理婚姻登記業務,嚴格做好防護措施。5.社會福利院。縣社會福利院共有兒童23位,其中寄養11位,院內12位(其中秦朗在邵崗安定醫院治療,不在福利院)。福利院第一時間成立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系列防控措施和應急預案,全力確保孤殘兒童及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一是嚴格落實防控,加強排查監測。為避免院內兒童感染,護理人員由以前每天交接班改為三天一交班,院內有專人值守,實行封閉式管理;對外活動一律暫停;每日對所有工作人員、兒童兩次測體溫,兩次消毒;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堅持食品留樣制度,嚴格按照要求做好食品物資采供工作,從源頭把控食品安全關。二是做好院外家庭寄養兒童服務管理。每天關注家庭寄養兒童體溫及生活狀況,做好各項登記并及時傳達上級各項文件精神。三是加強宣傳教育,提高防控能力。通過微信工作群、發放宣傳單、溫馨提示標識等方式,宣傳和普及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和預防注意事項。組織院內干部職工參加病毒疫情防控知識學習,提高院內干部職工的自我防護意識和疫情防控能力。6.局機關。按照縣指揮部安排,2020年1月27日-3月27日,全體職工在包保的小區24小時值守,確保小區居民的生命安全;慈善組織向社會開展募捐活動,為支援疫情防控提供助力,嚴格捐贈款物接收和分配管理機制,加強對使用情況的監管,保證愛心捐贈以最快速度送達疫情防控第一線;切實做好疫情防控中的兜底保障,及時掌握有關情況,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以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患者給予臨時救助,對其他生活困難患者和困難群眾開展先行救助,切實保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扎實做好各級民政機關、各類民政服務機構和服務窗口等的疫情防控,保障民政服務對象、民政服務機構和民政系統的安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的安全保障。

        五位領導分片每周對養老機構進行督導,福利院、救助站、殯儀館、婚姻登記處不定時進行督導,每周走訪困難群體,發現問題,立即通報,要求各養老機構自查,鄉鎮民政辦監督整改到位。截至目前,督導養老福利機構100余次,走訪困難群體300余人。截止目前發放口罩7150只,酒精80瓶,84消毒液3250斤。同時,公辦養老機構每單位下撥2000元經費,用于購置消毒器具及用品。

        (二)持續開展“安全生產攻堅行動”、積極開展2019年“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行”活動

        1、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安全知識學習培訓活動

        在安全生產月期間,采取靈活多樣形式,廣泛深入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一是廣泛深入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學習安全生產系列法律法規政策,切實加深對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的理解,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進一步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增強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特別是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作用,主動策劃、主動發聲、主動宣講,加大服務機構安全管理的宣傳報道力度,利用公告欄、橫幅、宣傳欄等形式使民政系統安全管理接上地氣、深入群眾,加深民政安全生產工作在民政服務對象和社會公眾中的認知度和美譽度。

        二是深入開展安全知識學習培訓活動,組織觀看“安全生產大家談”云課堂,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知識網絡答題,全面加強民政服務機構的安全管理培訓演練。

        2、認真開展隱患排查活動

        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活動,努力排查安全隱患,發現問題即知即改,對于不能立即整改的安全問題,明確整改時限、整改責任人及整改方案,并跟蹤監督直至整改完成。認真貫徹省、市、縣文件精神,做好汛期、特殊時期安全生產工作。

        要求各養老機構每月開展安全生產自查自糾活動,各鄉鎮民政辦和相關業務股室均也按照要求,組織對本轄區內的養老機構進行了督查,要求通過全面的、地毯式的自查自糾,做到隱患盡早發現,盡早排除,確保人身及財產安全。重點檢查安全制度的建設與落實情況;安全生產機構建設情況;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情況;室內外線路老化、大功率電器使用情況;食品采購、飲食衛生情況;用電、防火、防盜、罐裝液化氣防爆、防暑、防溺水、防食物中毒等與入住老人生命財產息息相關的安全事項。通過查看資料、觀察現場,采用詢問及提問管理人及入住對象的方式進行檢查。

        (三)落實值班值守制度

        春節、“兩會”、“五一”、端午等重點時段,安排安全生產值班值守,每組都由領導班子成員作為帶班領導,安排各股室工作人員輪流值班值守,負責安全生產工作及日常事務處理,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做好記錄匯報,遇到重大事件立即報告。

        (四)積極推進農村敬老院消防設施建設

        全縣47所農村敬老院,通過消防驗收的僅有一所,2018年全面開展農村敬老院消防設施建設工程,42所農村敬老院同步實施。截止目前,42所農村敬老院消防設施建設工程的基礎工程已全面完工,縣住建部門正在驗收中;另有4所農村敬老院改擴建工程和消防設施建設工程同步實施,尚未完工。

        (五)開展養老機構食堂“明廚亮灶”工作

        以“明廚亮灶”工作為契機,加強養老機構食堂硬件改造和軟件提升,將廚房操作直觀地展現在老人面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保障老人飲食安全。為穩步推進養老機構食堂“明廚亮灶”工作,明確了養老機構“明廚亮灶”建設要求,層層落實責任,要求各養老機構全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定期開展自查,完善硬件設施設備。

        針對部分養老機構食堂功能布局不合理、硬件設施配備簡陋等問題,要求養老機構屬地主管部門及市場監管部門,進行合理規劃,并下撥資金用于添置廚房設備,力推養老機構食堂硬件設施提檔升級。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認真按照上級部署要求,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持貫徹落實不松勁,堅持宣傳引導不松勁,堅持落實防控措施不松勁,進一步夯實聯防聯控基礎氛圍。繼續做好各類民政服務機構及服務窗口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各類民政服務機構有效落實專項防控指南,完善疫情處置預案,協調各方資源補齊防控短板。

        (二)加強對民政福利機構安全工作的督導和對特殊群體的走訪。

        第5篇:民辦養老院管理制度范文

        1.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受到挑戰

        目前, 我國廣泛研究的養老模式主要有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家庭養老以代際養老的形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根基深厚。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 這一傳統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局限性日益顯現。其原因主要有幾點:一是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 使得家庭規模縮小, 有限的家庭成員無暇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安慰。二是思想價值觀念的改變。“父母在不遠游”的思想已難以禁錮年輕人的思想, 青壯年人口流向城鎮, 農村空巢家庭大量出現。另外,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農村中女性社會角色的轉變。女性在傳統的家庭養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然而她們的角色卻隨著時代的發展呈現出多樣化發展的趨勢, 這也削弱了家庭養老的功能。三是傳統孝敬文化的弱化以及代溝的產生。由于現代觀念對農村的輻射影響很大, 年輕一代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上發生了很大變化,與老一輩農民之間存在差異, 形成“代溝”, 在家庭生活中會產生許多矛盾和摩擦。這樣, 即使老人和兒女生活在一起, 在經濟和精神上也難以得到保障。

        既然家庭養老已經越來越難以承受中國農村養老之責, 那么依據養老模式非家庭即社會的思維定勢, 我們不得不轉而求助社會化養老。

        2.現有社會化養老機構不能適應不斷增長的需求

        目前中國社會養老機構數量較少,據資料顯示,各種養老服務機構所擁有的床位僅有130萬張左右,而需要不同形式的長期護理的老年人約有3250萬。即使在經濟水平較發達的上海,各種養老服務機構所擁有的養老床位總數也只有49529張,僅占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119%。相對于老年群體需求來說,不啻杯水車薪。可見機構養老只能作為養老服務的一種輔助方式,還不能彌補家庭養老在新形勢下所形成的“空缺”。中國在目前這種經濟欠發達的狀況下迎來了人口老齡化,進行社會養老所必須的經濟實力尚未奠定。尋求和發展彌補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不足的新型養老方式是當前十分緊迫的任務。

        社區養老的合理性

        1.社區養老符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較為人性化

        由于社區養老沒有改變老年農民生活的人文背景, 老人們仍能與自己的親人朋友保持接觸, 精神上充實, 不會感到孤獨和寂寞。筆者曾經做過一個簡單的調查, 當問及一些老年人如果有兩種選擇(一種入住條件比較好但離家較遠的養老院, 一種是在家里得到必要但條件稍差的照顧) 而愿意住那兒時, 其中60% 的老人明確表示他們更喜歡住在自己的家中。老人們除了渴望物質生活的救助外, 更希望有精神上的安慰, 渴望享受與家人在一起的天倫之樂、與鄰居在一起的鄰里之情。中國有句古話叫“落葉歸根”,也反映了老人們對自己的家庭以及世代居住的社區的眷念。另外, 根據對一些社會化的大型養老機構的觀察, 發現在這樣的環境中, 老人們的生活通常處于一種非正常的狀態, 他們逐漸失去了適應社會、進行正常生活的能力。相比而言, 在自己熟悉的社區中生活養老則顯得更加人性化和常態化。

        2.社區養老成本低, 收益明顯

        社區養老成本較龐大的社會化養老體系而言則要低廉得多。完善的社會化養老體系需要興建大量的養老機構, 擁有較多的工作人員, 這必然會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而農村社區養老則只需不多的國家或集體投入, 這與我國當前財政資金困難, 國家無力承擔大規模社會化養老設施建設的現實是相適應的。社區養老模式中, 大多數老人都留在自己的家里, 無需承擔入住養老院而產生的諸如房租、水電費等一系列的開銷。此外, 社區養老還可以充分挖掘社區內的養老資源, 如利用閑置的村隊房舍興辦小型的照料中心。這些舉措不但減輕了國家的壓力, 也讓農民能夠負擔。農村社區只要能在當地政府、集體以及個人的多方努力下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服務管理體系, 社區中老人的生活質量就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社區養老的困境

        1.觀念落后, 意識不足

        我國長期形成的是家庭子女養老觀念, 因此, 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挑戰, 一些職能部門和社區管理與服務部門對開展和加強社區養老助老服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認識不足, 沒有把社區養老助老服務事業提高到反映一個社會文明進步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保持社會穩定的高度來認識, 服務意識差。

        2.法律法規不健全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 經濟水平還比較低下, 許多地方需要承擔“扶貧”與“養老助老”雙重任務, 使傳統的養老方式和養老觀念, 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受到一定的沖擊, 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在一些地方得不到保障; 部分人道德水準較低, 不盡贍養義務, 打罵、侮辱甚至虐待、遺棄、殘害老年人的現象時有發生; 加之我國已有大量的獨生子女家庭的養老困難和健康上最脆弱的老年群體壓力, 對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還不盡如人意。這些問題急需大力發展社區養老助老服務, 用法律來調整有關社會關系, 把一些道德規范上升為法律規范。

        3.基礎設施差, 硬件設備和服務水平跟不上需要

        居委會組織的社區養老服務, 雖然貼近群眾, 很受歡迎, 但是因為人力、物力資源有限, 其規模小、條件差、很難獲得發展, 因而很難說讓老人得到了應得到的照顧。城市建設中一般都缺少增進老年人相互交往的服務、娛樂設施和服務機構, 老年文化體育設施缺乏, 老年人沒有地方玩耍, 精神沒有寄托。另外, 收費偏高, 老年人難以承受, 比如醫療費用高,有病不能醫、不敢醫。

        4.專業工作人員缺乏, 志愿者隊伍不足

        人力資源是推動一個事業發展的基本因素。目前活躍在養老助老服務中的大部分是一些僅憑人道主義和經驗而工作的人, 沒有接受過相關的專業教育或有關老年服務知識的培訓。這不僅影響了養老助老服務的質量, 而且也制約了養老事業的發展。根據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 社區養老助老服務工作除了專業工作人員之外, 還應有相應的志愿者服務隊伍作為支撐, 組成諸如“老年服務小組”、“送溫暖小組”、“孤老殘疾保護網絡”等志愿組織。他們所提供的救助和服務是無償的和非盈利性質的。但目前我國社區中的志愿者服務隊伍普遍不足, 有的社區還根本沒有形成志愿者組織, 也就談不上具有志愿者隊伍。沒有社區公眾的廣泛支持與參與, 社區養老助老服務工作肯定是搞不好的。

        社區養老的出路

        1.建立多元化的社區養老服務資金籌集方式和機構

        社區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應建立社會籌資為主、財政資助為輔、多方出資的資金籌措機制。鼓勵社會團體和個人投資社區老年人服務事業。為此,應設立社區建設與發展基金,接受企事業單位和居民的捐贈,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到社區服務的建設和發展中來。再者,應通過示范和政策、資金扶持,整合社區資源,在各社區內建立一批非營利的老人日間照料和提供老人生活服務的機構,實現養老服務網絡化的格局,進一步拓寬現有的非營利養老服務市場。吸引企事業單位加入社區助老服務網絡。

        2.加大農村社區養老的宣傳力度, 弘揚農村社區文化

        農村社區養老體系成功建立的另一個關鍵就是要加強對農村基層干部以及農民們的宣傳教育工作, 引導他們樹立新的養老觀, 弘揚農村社區互助互濟的風尚。社區居民作為社區養老體系的直接受益者, 理所當然也應該是社區養老服務的積極參與者。而且在當前政府沒有能力進行較大投入的情況下, 社區養老有很大一部分工作需要村民互相幫助、協作完成。在這個過程中, 成功的動員和有效的組織領導十分必要。當地基層組織以及鄉鎮企業都應該積極參與進來, 搞好各方的協調統一工作, 突出重點, 做好宣傳教育工作, 逐步建立一個能保障農村老人老有所養的社區保障體系。

        3.政府購買服務

        為了給獨居老人和部分空巢老人提供生活服務,解決這部分老人的生活照料問題,上海市通過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扶持社區中的民辦居家養老服務構。自2000年至今,政府以購買服務的形式為困難和有特殊貢獻的老人提供的服務補貼已達2000多萬元,促進了社區養老服務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嚴格按照市政府“萬人就業”項目要求,安排失業、協保人員和農村富余勞動力等服務人員作為社區助老服務機構的服務人員,并對其提供上崗培訓的相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內容從日常生活照料擴展為能上門的社區醫療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務,全市已基本形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機制和服務體系。目前,上海市共有社區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83家,有19個區(縣)和225個街道(鄉鎮)建立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225個街道(鄉鎮)創建了社區助老服務社,為213萬名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2006年上海將新增1萬張養老床位為10萬名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還將通過市、區縣兩級財政和福利金投入8000萬元,用于為老年人購買養老服務的補貼。

        4.為農村社區養老的實施進行相關立法, 建立健全管理機制

        第6篇:民辦養老院管理制度范文

        [關鍵詞] 共享養老模式;成本分析;醫養結合

        [中圖分類號] F27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04-0018-03

        Abstract: Developing a shared model for supporting the aged is conducive to cost decrease and improvement of services for the aged. Uncertain service objects, concentrated share, and resource re-use and transaction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Cost contents of the model include land or house use cost, technology maintenance cost, and the expense of labor. To realize a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model and raise the living quality of the aged, the core is to optimize cost management, broadening the profitability space by cost reduction. Strategies for cutting down the cost is proposed: giving play to the gui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 to intensify financial support, building Internet management platforms with the help of Internet technology, enhancing the cost control of shared old-age nursing agencies, creating new management patterns in developing services integrating medical care and daily care for the aged, and diversifying the financing channel that helps the growth of the model.

        Key words: a shared model for supporting the aged, cost analysis, medical care and daily care integration

        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據《2015年遼寧省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以下簡報《報告》)顯示,遼寧省2015年末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為879.0萬人,占總人口的20.6%,65周歲老年人口567.2萬人,占總人口13.3%,已經成為我國老齡化最嚴重的省份之一。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不僅加×思彝サ母旱#而且對社會養老基礎服務設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基于資源等方面的限制,傳統的養老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因此構建共享養老模式成為解決當前養老資源配置不均的根本,而成本分析則是構建共享養老模式的前提與核心。

        一、共享養老的概念及特點

        共享養老就是通過一定的政策支持或者引導實現養老資源的整合與優化配置,從而在有限的空間范疇內滿足更多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從而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共享養老的核心就是通過老年人的自我管理配合,探索適合自己養老需求的服務模式。基于我國未富先老、獨生子女養老困境以及城市養老資源分配不均等系列養老難題日益被社會所關注的現實,實現有限資源的最大利用是共享養老模式發展的最終目的,也是貫徹共享經濟的具體體現。結合共享養老模式概念,共享養老模式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共享養老的服務對象具有不確定性。由于共享養老是針對社會所有的老年人,因此共享養老模式改變以往的封閉式的養老服務模式,實現了養老服務前置目的,老年人選擇養老服務的理念得以實施;二是共享養老的共享性更加集中體現。共享養老就是通過一定的政策引導與技術手段解決養老機構設施不完善以及養老需求得不到滿足的現象,共享養老機構的成員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相應的養老服務,實現了養老資源價值的最大化;三是以養老資源的重復使用和交易為表現形式,實現網絡化管理。養享理念的基礎是使用權共享,老年人講究不求擁有,但求使用的原則,將自己短缺的資源通過共享養老服務平臺等獲取,以此提升自己的養老生活質量。當然最重要的共享養老服務模式改變了以往的被動服務的模式,共享服務人員可以根據資源共享監測平臺實現對老年人需求的自動預測等,以便做好養老服務的前移工作。

        二、共享養老模式的成本分析

        發展共享養老模式是解決當前養老資源分配不均的主要途徑與手段,也是我國發展養老產業的主要方向之一,實現共享養老模式的健康發展就必須在滿足基本養老服務質量的基礎上,提升共享養老模式的盈利空間,成本是影響共享養老模式發展的基礎與核心,如果成本過高就會導致經營困難,因此通過對某城市的共享養老模式的運營調查,共享養老模式的成本構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土地或房屋使用M用

        共享養老模式通過互聯網等技術平臺實現了養老資源的共享,但是養老資源的共享必須建立在固定的場地基礎上,根據實踐調查共享養老模式的土地或房屋使用費用占到總成本的1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一是提供共享養老服務的機構雖然大部分屬于公立養老機構,但是由于歷史原因,該社區的養老機構一直采取租賃個人房屋作為服務機構,這樣需要定期繳納一定的費用,由于共享養老服務大部分屬于公益性質,因此其存在盈利難與支出高的矛盾;二是共享養老服務模式存在場地短缺的問題,由于某市的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老年人的數量越來越多,在有限的場地內無法滿足相應養老需求的人數,這樣容易造成新的矛盾。例如雖然通過共享養老模式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分時段的養老服務,根據不同需求者提供不同的養老服務,但是實踐證明養老機構不足的問題仍然是影響共享養老模式發展的難點。

        (二)互聯網等技術的維護費用

        共享養老模式在某種程度上是借助互聯網等技術實現的,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構建“醫養結合”的養享模式必須要利用互聯網技術。互聯網技術平臺代表著新技術,但是互聯網技術的維護費用也是共享養老模式成本支出的重要部分,根據相關的實踐調查,基于養老服務規模以及質量的提升,互聯網管理平臺在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實現了對養老服務的24小時不間斷,因此互聯網維護費用也成為成本支出的主要構成部分。首先是構建互聯網管理平臺的費用較高,除了購置相應的硬件設備之外,最重要的是開發適合共享養老的軟件系統,此種系統必須要通過專業的企業研發,研發費用非常高,單獨依靠個人或者企業是難以支撐的。其次互聯網管理平臺的后期維護費用。互聯網管理平臺需要根據老年人的養老需求進行監測,因此互聯網管理平臺運行期間需要根據相應的變化進行調整,例如新的醫療養老機構參與到共享養老機構之后,需要調整相應的平臺系統,這需要支付相應的費用。最后互聯網管理平臺的故障維修費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無論是互聯網技術更新還是故障維修都需要相應的費用支出。

        (三)人工費用

        基于養老服務要求的提升,養老護理人員的專業程度越來越高,相對應的養老人工費用的支出也日益提升,雖然共享養老模式能夠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減少用工數量,但是基于人口紅利的減少,共享養老模式的人工費用主要包括:一是護理人員的薪酬。基于人力資源及工作內涵要求的提升,護理人員的薪酬待遇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增加,根據調查某市的共享養老服務模式實施的人工工資遠遠高于當地的平均工資,甚至部分社區的工資已經超出當地白領工資水平。當然這主要與護理人員的專業程度有關,共享護理不僅要求護理人員具備專業的護理知識,而且還需要掌握一定的醫護技能,因此人工費用必然會高;二是護理人員的技能培訓費用支出。共享養老服務內容的豐富使相關部門要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在崗培訓,在崗培訓需要支付相應的費用,雖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了共享養老機構的人員培訓費用支出,但是其相應購買服務的費用也就高了。

        三、優化共享養老模式成本的對策

        大力發展共享養老模式是基于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速的現實考慮,也是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養老資源不均、養老隊伍參差不齊以及家庭養老負擔過重的主要途徑。針對當前共享養老模式成本構成要素,實現共享養老模式的健康發展,提高老年人養老質量核心就是優化成本管理,通過降低成本支出促進盈利空間,以此更好地開展共享養老服務工作:

        (一)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強化財政支持力度

        實施共享養老模式關鍵在于成本控制,由于我國養老保障體系還不健全,因此必須要發揮政府的主導機制,通過政策、資金以及宣傳等手段促進共享養老模式的發展。首先政府部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制度。針對當前我國公立養老機構數量過少,私立養老機構成本過高、入住率低的現狀,政府部門要切實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完善的政策體系。一方面政府立法部門要及時根據相關政策制定促進共享養老模式發展的文件,以便減少過多的行政約束。例如針對民辦養老機構入住率低的現狀,可以通過制度轉移民辦養老機構的資源,例如政策可以明確政府部門通過購買的方式實現民辦養老機構的資源。另一方面政府部門之間要建立溝通機制,根據共享養老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土地、稅收、工商等方面入手,優化相關政策為共享養老模式的發展“掃清”障礙。其次財政部門要加強對共享養老模式的補貼力度。實施共享養老模式雖然能夠提高養老服務質量,但是由于養老產業屬于公益性質,因此共享養老機構的盈利空間有限,尤其是在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的環境下,成本與收入不成正比,所以必須要通過財政補貼為共享養老模式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當然財政補貼的方式有很多種,既有直接資金補貼,也包括購買券,例如上海市通過發放購買券的方式鼓勵老年人購買養老服務,以此緩解共享養老成本支出高的問題。

        (二)借助互聯網技術構建互聯網管理平臺

        基于共享養老模式成本構成因素,實施共享養老模式常常因為資源配置不合理而導致費用過高的問題,可以通過互聯網管理平臺解決。首先是搭建智慧社區養老政府服務平臺,需要政府推動信息共享,并做好智慧社區養老公共服務平臺的頂層設計,解決養老服務供需對接問題,改革社區管理制度等。共享養老模式的建立就是通過老年人基于不同的養老需求而享受的個性化服務,例如在社區中有的老年人可能對基本的生活需求比較強烈,而有的老年人則會精神文化活動需求比較高,如果采取傳統的養老院養老模式或者家庭養老的方式很難滿足多元化的生活需求,所以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降低管理成本。一方面政府部門要大力發展“互聯網+”戰略,將互聯網技術引入到養老產業中,通過大數據系統實現對社區老年人需求的自動分析與匯總,以此更好地開展服務。另一方面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線上+線下”的養老服務。線上+線上養老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的老年人需求。其次大力發展老人居家信息平臺建設,在社區建平臺、家庭設終端,監控老人健康狀況的同時,引導老人走出家庭,融入社會活動,接受社會服務。尤其是針對失能、高齡老年人則可以通過互聯網管理平臺實現對老年人的監測,通過云平臺讓老年人享受一站式的服務。最后借助互聯網技術發展老年人電子商務,提高老年人的信息消費能力和水平,以此滿足老年人的購物消費需求,實現足不出去購買自己需要的商品。

        (三)加對共享養老運營機構的成本控制

        加強成本控制是降低成本支出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加強對物資采購成本的控制。共享養老通過市場購買的方式獲取民間資源以此滿足社會養老需求,在市場購買的過程中,購買方要通過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實現對成本的控制。例如政府部門在市場購買養老資源的時候,要通過招投標的方式對市場上的養老資源進行對比,選擇性價比高的供應商,以此降低購買費用。另一方面要保持固定資產的完好率。固定資產的折舊費是固定不變的,沒有降低的空間,只能通過完好方面下工夫。提高固定資產完好率,可以減少更新支出,節約修理費用。當然最重要的是對養老資源進行最優化的配置以此實現價值的最大化發揮。

        (四)創新管理模式、發展醫養結合養老服務

        醫療機構還可與轄區內的養老機構簽訂醫療服務合作協議,并選派醫療服務團隊定期到養老機構進行醫療與健康管理服務。有條件的地區還可與社會資本合作興辦醫養結合機構或護理院。從這個思路拓展開去,筆者認為,一些養老機構還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資源,比如為附近有需要的老人提供送飯服務,醫療服務等,再比如可以對一些居家老人開展“日托”服務。這樣一來,既充分利用了機構設施,增加了收入,又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了相應的服務,真可謂實現了“雙贏”。探索建立由政府、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分擔的老年人長期照護社會保險制度,社會共籌共享,專門為個人年老時購買護理服務籌措資金,作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特別是高齡化的一項重要支柱性制度。建立長期護理保險,緩解護理費用壓力。除醫療養老外,我國存在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缺失。政府可采取補貼或者是商業保險結合的方式,降低老人的養老成本,使老人的退休養老金足以支付,甚至還能有少量盈余。具體作法可借鑒國際經驗,開展長照護經驗,或將護理費納入醫保的報銷項目,對于符合條件的參保者予與適當比例的補貼。

        (五)拓寬有利于共享養老模式發展的多元化融資渠道

        首先,政府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要堅持市場化和產業化方向,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要積極發揮財政稅收的引導作用,在市場準入方面進一步放寬,鼓勵和推動更多社會資本、多元化投資主體進入養老產業,逐漸扭轉目前政府運營養老機構獨大的局面。其次,對于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創新適應養老產業特點的信貸政策、承貸主體。如對建設周期長、現金流穩定的養老服務項目,適當延長貸款期限,采取循環貸款、年審制、分期分段式等多種還款方式。最后,除了依靠銀行信貸,應發揮資本市場的重要作用,推動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企業利用主板、中小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等上市融資。探索運用股權投資等多種形式,加大對養老服務企業、機構和項目的融資支持。

        共享養老模式是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加強對共享養老模式成本的研究無論是對自身發展還是對整個養老體系的完善都具有積極地作用,基于當前共享經濟戰略新要求,共享養老模式成本控制需要從多方面入手,以此為老年人提供高質量的養老服務體系,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參 考 文 獻]

        [1]姚科苑.需求和有效需求:養老機構成本和入院老人支付能力研究――以上海市第三社會福利院為例[D].中國社會科學院,2012

        [2]孫勱.蔣遠勝.失能老人的醫療養老服務成本分析――基于醫養結合式養老機構的調查[J].西南金融,2014(12)

        [3]李連芬,劉德偉.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成本―收益分析[J].社會保障研究,2015(5)

        [4]梁陽旭,董紹巖.國家養老信息化共享云平臺建設研究與探索[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9)

        第7篇:民辦養老院管理制度范文

        (一)新一輪“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作開局良好

        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新一輪“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作于今年9月正式啟動,全市共確定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49個,市級重點村28個,縣級重點村201個。在第一輪“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所取得的巨大成效的鼓舞下,各級各部門對本輪“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更為重視,堅持并完善了上一輪“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的各項有效幫扶制度。一是堅持領導、黨政機關單位掛鉤幫扶制度。省級49個重點村由19個省級機關實施掛鉤幫扶,市級28個扶貧開發重點村由28個市廳級領導和163個市直、駐省屬單位實施掛鉤幫扶。二是堅持扶貧資金投入的長效機制和嚴格的資金管理制度。省、市77個重點村年共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866萬元,掛鉤單位和領導還幫助籌措其他幫扶資金550萬元。在資金管理上實施專戶管理制度,并推行了資金項目公示公告和報賬制度。三是堅持下派干部駐村幫扶和聯絡員制度。省委、市委在第一時間向77個重點村下派駐村干部,駐村幫扶一定三年,確保村兩委組織的戰斗力得到加強,促進各項幫扶措施落到實處,推動貧困村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的發展。市級重點村的掛鉤單位還指定了掛鉤扶貧聯絡員,加強掛鉤單位和貧困村之間的聯系。可以說,本輪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的目標任務更加明確、工作制度更加完善、幫扶措施更加有力。

        雖然新一輪“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在下半年啟動,但在各掛鉤領導、掛鉤單位的重視和駐村干部的努力下,年的整村推進扶貧開發仍然取得成效。一年來,省、市77個扶貧開發重點村共實施幫扶項目258個,其中實施生產發展項目98個,新開茶園1230畝,改造低產茶園428畝,墾復或新植毛竹2827畝,新種各類水果864畝,蔬菜864畝,改造或新植板栗、錐栗1595畝,發展食用菌244多萬袋(筒),種植太子參、黃桅子等中藥材488畝,種植水稻335畝,養殖牲畜1551頭,養殖家禽家兔1.23萬只。實施基礎設施項目66個,硬化通村公路38.2公里,新開或改造拓寬通村公路32.6公里,硬化村內道路3286米,興建或改造自來水工程66個,修建引水灌溉渠道6公里,新建防洪堤、護坡3處,新建沼氣池195個,還有60個村實施有線電視網絡建設。實施社會公益事業項目94個,新建或修繕學校15所,新建或修繕村委樓22幢,新建衛生公廁5座,架設路燈620盞,建成農民科技文化學習和娛樂場所、養老院4所。據統計,77個省、市扶貧開發重點村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200元,增長23%。

        縣級201個重點村的扶貧開發也穩步前進,據不完全統計,共落實各類幫扶資金620多萬元,實施生產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幫扶項目350多個。

        (二)“造福工程”搬遷超額完成任務

        年“造福工程”實際搬遷對象1955戶8572人,超過省下達4500人任務4072人,搬遷涉及自然村362個,整體搬遷自然村269個,新建或繼建新村(點)244個。截止年元旦,已經建成新居一層以上封頂的1698戶7507人,占實際落實數的88%,超額完成年度搬遷任務66%;已經遷入新居的998戶4463人,占實際落實數的52%。預計年春節前,95%的搬遷戶可完成建房一層以上封頂,85%的搬遷戶可搬遷入住。

        年“造福工程”搬遷工作的成效較往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是搬遷進度更快更平衡。今年實際落實的搬遷人數比2006年多出465戶2386人,雖然工作任務較重,但由于各級黨委政府更加重視,各縣(市、區)前期摸底調查和選址規劃工作做得較為充分,加上督促有力,搬遷進度明顯加快。11月底就已經完成1464戶6434人建房一層以上封頂,超出“年全市為民辦實事項目”6000人搬遷計劃434人;其中完成省級搬遷任務1028戶4680人建房一層以上封頂,超出省級4500人搬遷任務180人。柘榮縣、壽縣更是率先在10月底前基本完成了全年搬遷計劃;其他縣(市、區)搬遷進度也較為平衡,除個別縣的個別搬遷點外,基本都能在年內完成全部搬遷戶一層以上封頂。二是搬遷質量有了顯著提高。突出表現在“整村搬遷”更加徹底和搬遷安置更為集中。年整體搬遷偏遠自然村269個,平均每個縣(市、區)30個左右,為歷年之最。例如,蕉城區飛鸞鎮分散居于16個偏遠自然村的22戶106人實施整體搬遷,集中安置在鎮所在地向陽里新村。柘榮縣將“造福工程”搬遷同實施“小縣大城關”的城建規劃相結合,東源嵐下洋、城關龍山等大規模搬遷安置點今年繼續安置偏遠自然村群眾125戶500人,整體搬遷自然村13個。福鼎市通過三年努力,實現了對硤門鄉青嶼頭村107戶428人的整村搬遷,集中安置于硤門鎮區的塘古頭村。

        今年,市財政繼續安排90萬元資金,專項用于補助歷年來形成的“造福工程”集中安置點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對柘榮縣東源鄉嵐下洋新村、蕉城區飛鸞鎮淺板新村、古田縣吉巷鄉吉巷村等全市32個較大搬遷安置點的水、電、路、下水道等基礎設施建設給予補助。

        今年,我市扶貧部門還完成了“十一五”期間的“造福工程”搬遷調查摸底工作。確定我市目前居住在1858個偏僻邊遠自然村和737個滑坡險情村的38678戶165881人,需要實施“造福工程”搬遷,并對這些搬遷對象按照所居住自然村的人口規模和地質災害易發生程度實施分門別類和建檔立卡,作為“十一五”期間“造福工程”搬遷對象。

        (三)信貸扶貧多層次推進

        年,全市共落實各類扶貧貸款9592.2萬元。一是爭取到國家扶貧貼息貸款額度2550萬元,實際共落實貸款2500萬元,受貸企業11家。二是抓好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扶貧貼息貸款的發放。一年來共發放小額貼息貸款2400萬元,支持6800多農戶發展生產經營,其中脫貧致富帶頭人培育對象4000多戶,農村婦女“巾幗扶貧”培育對象1800多戶。三是繼續深入實施福安、霞浦兩地的“農戶自立工程”小額信貸項目。一年來,兩個縣(市)“農戶自立工程”項目覆蓋范圍擴大到27個鄉鎮275個行政村,共發放小額信貸4692.2萬元(霞浦縣2317.8萬元,福安市2374.4萬元),比增103%,支持17000多戶農戶發展生產。

        通過落實多層次的信貸扶貧政策,有效促進了貧困農戶生產增收,農業企業發展壯大。蕉城區、福鼎市今年繼續被列為扶貧小額信貸創新機制省級試點縣。蕉城區將貸款扶持對象分成扶貧開發重點村脫貧致富帶頭人、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困難黨員、婦女脫貧致富示范戶以及農業產業化公司掛鉤農戶五大類,分別發放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貸款,扶持發展反季節蔬菜、生姜、板栗、禽畜養殖等項目。福鼎市確定29個扶貧開發重點村和新農村建設示范、整治村作為“五戶聯保”互助小組扶貧小額信貸實施試點村,創立“一帶九結對幫扶”模式,安排小額信貸55萬元,帶動貧困戶增收。屏南縣以小額信貸促進會為載體,實行貸款推介、擔保相結合的方式,為105戶農戶擔保貸款185萬元。赤溪茶葉有限公司、省天湖茶業有限公司、福安市城湖茶葉有限公司、屏南縣錦豐食品有限公司等扶貧龍頭企業繼續加強對農戶的扶持帶動力度,據不完全統計,共扶持農戶8000多戶農戶發展種養項目,創產值1.3億元,為農戶增加收入200多萬元。

        (四)扶貧培訓講求實效

        年,我市扶貧部門克服了培訓經費減少、組織培訓費用高等困難,共組織或參與舉辦各類扶貧培訓班(講座)46期,培訓8900多人次。柘榮縣脫貧辦與農業部門合辦茶葉、食用菌、中藥材、太子參、反季節蔬菜等種植技術培訓班8期,培訓3000多人次;屏南縣以“小額信貸促進會”為載體,建立“311農村信息服務站”,培訓技術骨干200名;福鼎市重點對本市14個省、市、縣三級扶貧開發重點村的300多名農民技術員實施茶葉、黃梔子、紫菜等種植技術培訓;福安市與農業局等單位聯合舉辦培訓班,全年培訓1000多人次。

        (五)發動各界力量扶貧取得新進展

        一年來,各級扶貧部門在努力做好政府主導的扶貧開發工作外,還積極爭取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向貧困村捐贈物資,引進國際慈善機構和國內外非政府扶貧組織到我市開設扶貧項目,大力發動市內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參與扶貧事業。據不完全統計,省、市77個扶貧開發重點村共得到掛鉤單位各項捐款捐物折合1500多萬元。全市通過開展“愛心結對助學”、“陽光助學”、“黃仲咸助學基金”、以及市建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門推出的無償捐資助學和貼息助學貸款等活動,資助4000多名學生,幫助他們圓了讀書夢。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向福鼎市2萬多戶災民捐獻物資折合人民幣1550多萬元。中國扶貧基金會在屏南開展的“母嬰平安”項目,從年實施以來,共發放資金176.09萬元,救助貧困農村產婦1041人,東醫院、市中醫院免除農村貧困患病群眾部分醫療費用。蕉城區通過扶貧協會,推動民營企業同貧困村結對,引進資金、項目、技術。周縣老促會開展送醫藥下鄉活動。

        第8篇:民辦養老院管理制度范文

        十五 以來, ×× 市經濟正步入新一輪增長周期的上升階段,經濟增長逐步提速,結構調整有所加快,運行質量不斷提高。與此同時,針對當前市內外、國內外形勢,市委、市政府未雨綢繆、審時度勢,提出了建設 速度 ×× 市、和諧 ×× 市、誠信 ×× 市、小康 ×× 市 的目標,目的是要加快發展速度,優化發展環境,提高發展質量,建設小康 ×× 市。為此,筆者認為: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步伐,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方式顯得尤為關鍵。本文擬對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進行較為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期望能對 四個 ×× 市 建設作點貢獻,謹供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參閱。 一、 ×× 市民營經濟發展的現狀分析 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到今天的改革開放,民營經濟的發展起起落落,而最終,民營經濟超越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夾縫并脫穎而出。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尤其是近幾年的快速發展,我市民營經濟已逐步成為整個國民經濟成分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并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大好勢頭。 (一)民營經濟迅速成長,對 GDP 的貢獻率不斷增大。首先從增速看,據測算, 2004 年我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 173.58 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 2000 年增長 75.3 %, 十五 期間年均增長 15.1% ,比同期 GDP 年均增速快了近 5 個百分點;其次從總量看, 2004 年我市民營經濟占 GDP 的比重達到 52.9 %,較 2000 年提高了 8.5 個百分點,拉動 GDP 增長 9.5 個百分點,成為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第三從結構看,民營經濟主要集中在第二、三產業,其所占比重分別為 67.3% 和 48.9% ,比 2000 年分別提高了 4.7 和 2.6 個百分點;第四從個體經營戶數看,據我市全國第一次經濟普查單位清查情況初步統計, 2004 年全市共有個體經營戶 129978 戶,較 2000 年增加 42858 戶,年均增長 10.5% ;第五從稅收情況看, 2004 年全市民營經濟實交稅金 5.57 億元,同比增長 25.6 %。 (二)民營工業蓬勃發展,企業實力有所增強。 2004 年,全市民營工業企業總戶數達 3302 家,其中民營規模工業企業為 228 家,比上年增加了 88 家,民營規模工業企業占全市規模工業企業數的近 60% ;全市年產值過億元的工業企業有 14 家,其中民營企業占了 8 家; 2004 年,全市民營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 41.8 億元,同比增長 23.4% ,比同期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速快了 10.8 個百分點,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 61.6% ;其中民營規模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 12.5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1.28 倍,占整個規模工業增加值的 32.4% 。涌現了一批如熙可罐頭食品、 ×× 市罐頭食品、湖南科力電機、雙牌電解鋁等產值上億元的明星企業。 (三)經營領域逐步拓寬,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民營經濟的發展不僅表現在總量和速度上,其行業覆蓋面也越來越廣。民營企業除了分布在制造業、建筑業、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交通運輸業、社會服務業等行業以外,還延伸到旅游、學校、醫院、養老院及中介等各個領域,一些新興行業也成了民營經濟紛紛進軍的熱門領域,據不完全統計,我市民營經濟的行業覆蓋率達 95% 以上。經營領域的較快拓展,使得民營經濟的產業結構日趨優化,具體表現在:一是加工工業快速發展。全市農林產品加工企業比上年增加 100 多家,規模以上等對待,而且還面臨眾多權力部門名目眾多的罰款、攤派、贊助等。 同時,現行的過于集中的財稅體制不利于調動地方發展民營經濟的積極性,也成為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 另外,政府經濟主管部門在短期內難以將思維方式和行為規則由原來為國有經濟服務轉變到為民營經濟服務上來,民營經濟的發展存在體制上的制約。具體表現在 : 一是多頭管理體制導致政出多門,民營企業主遇到問題得不到政府有效、及時的服務。目前,我市對民營企業的管理,特別是對個體私營企業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稅務、物價等數十個單位,但卻缺乏一個權威性的具有綜合管理職能的組織機構;二是政府服務不到位。一方面民營企業在投資信息服務、產業指導方向、技術支持等方面存在渠道不暢、信息不通的問題,使其在項目投資選擇上往往帶有較大的盲目性和投機性,從而導致投資風險加大和經濟損失;另一方面民營企業的人才引進上,政府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戰略規劃,支持和服務力度明顯不夠;三是個人和部門利益驅使導致政策難以落到實處。 (二)民營企業起點較低,人員素質普遍不高。民營企業鑒于自身的特點,大多數具有某些先天不足,主要表現為:①、起步水平較低,原始積累不足,低水平重復投資較為普遍;②、投資盲目性較大、追求目標短期化;③、職業操守不強,不正當競爭、制假造假、損害環境等現象時有發生;④、發展缺乏長期戰略和長遠眼光,一些民營企業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其次,大多數民營企業在人才儲備上明顯落后于國有企業,存在 三缺 ,即 缺管理人才、缺技術人才、缺營銷人才 。據調查, 2004 年底,我市民營企業從業隊伍中,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職工僅占全部從業人員的 10 %左右。 (三)經營管理模式落后,開拓創新精神不足。民營企業在創業初期,以業主個人產權為基礎的家庭、家族式管理是大多數民營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其產權制度具有明顯的家族化傾向。對于民營企業來說,這種模式在創業初期也許是可行的,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企業已走出原始創業階段,這種家族式的管理已顯得越來越難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因為:①隨著企業發展規模的擴大,管理領域相應會越來越寬,依靠個人能力和家族式的監督已越發困難。②隨著企業發展空間的拓展,無論從技術、產品,還是從市場、融資等方面,均已大大超出管理者本身或家庭成員可能擁有的經驗和知識。管理者再學習的速度遠遠落后于企業發展的速度,管理者經驗和知識的折舊率遠遠高于企業的發展速度。③伴隨著企業的擴張以及生產管理的加強,信息變化更為迅速也更加復雜。這些對管理者的信息運用、判斷和處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更大挑戰。上述缺點均可導致決策的隨意性大,人才的來路和言路不暢,開拓創新意識不強,難以適應企業規模的擴大、經營領域的拓寬,從而制約了民營經濟的發展和壯大。 (四)融資渠道依然不暢,企業發展缺乏資金。大多數中小民營企業在資本融通上表現為規模偏小且無穩定的資金市場配合。因此,承受市場風險和經濟發展周期波動的能力較差,易于 倒閉 ,穩定性不強。 從銀行角度看,由于觀念和體制上的原因,我國銀行體系主要服務于國有企業,大部分民營經濟缺乏獲得銀行貸款所需的正規渠道。整個金融組織缺乏面向民營企業的民營商業化銀行,加上信用中介服務體系滯后,國有大銀行無論在自身機制上還是在技術操作上,都無法適應民營經濟發展的需要。 從民營企業自身方面分析,首先民營企業整體發展水平低,優質企業偏少。對于管理不規范、風險不確定、經營狀況一般的民營企業,銀行無法從容放貸,由此形成了企業

        貸款難 與銀行 難貸款 的兩難境地。其次大部分民營企業的信息披露、統計、財務管理制度不規范,盡管自身盈利水平可能較高,但是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企業統計、財務報表的真實性與時效性無法保證,給銀行貸款帶來了難度和潛在風險。 (五)社保機制不夠健全,企業產權結構單一。在人們的慣有思維中,民營企業的發展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職工在企業的工作時間長短不一,勞動關系的確立不太規范。據調查,我市大部份民營企業均沒有按規定足額繳納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工傷保險金、失業保險金、生育保險金。民營企業的社會保障制度和機制不健全,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已成為制約民營企業引進人才、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其次,單一、封閉的產權制約民營企業的發展。我市大部分民營企業的產權是單一和封閉的。這種單一、封閉的產權模式在創業初期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競爭優勢和效率優勢,是可行并有效的。但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特別是隨著企業規模的逐漸擴大,技術的逐漸升級,企業逐步走出原始創業的時代,產權的單一性和封閉性越來越不利于民營企業吸引和留住高素質的人才。同時,產權的單一性和封閉性不利于民營企業吸引金融資本;單一、封閉的產權也使得民營企業無法從根本上形成有效的制度體系,從而難以建立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公司治理結構。因此,單一、封閉的產權特征越來越阻礙民營企業的發展,成為民營企業實行更高層次擴張的主要障礙之一。 (六)科技含量偏低,特色產品偏少。民營經濟選擇的多為技術門檻和管理門檻相對較低的領域。除少數企業外,多選擇技術要求不高且勞動密集型的行業。這樣,一方面,民營經濟的技術水平總體上低于國有經濟;另一方面,企業缺乏長期固定的具有高新技術能力的人才,導致民營經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特色產品少、大路貨產品多,名優產品少、低檔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少、資源性產品多,精深加工產品少、粗放型產品多。民營企業同行業之間為搶奪市場,往往展開惡性競爭,甚至不惜制假造假,導致特色產業規模不大、質量不高、品牌不響。 三、 ×× 市民營經濟發展的對策和措施 改革與發展的實踐告訴我們,凡是民營經濟發展快的地區,其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就快。因此,我們要實現建設 四個 ×× 市 的戰略目標,就必須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 (一)始終堅持 三個加強 ,進一步重視民營戰略。 要始終堅持 企業以民營為主、投資以民間為主、事業以民辦為主 的方針,堅持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推進工業化進程的主體和富民強市的戰略舉措來抓,確保全市民營經濟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為此: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市、縣區都應成立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級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專門抓,形成層層狠抓民營經濟的良好格局;要繼續實行民營經濟發展目標管理考核制度,重點考核民營經濟主要發展指標完成情況、規模企業發展情況以及工業園區建設情況,并根據考核情況,對發展民營經濟有功單位和人員,由市委、市政府給予獎勵;要把民營經濟發展列入市委、市政府督查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督查,推動工作,促進發展,在全社會營造發展民營經濟的強大氛圍。 二要加強宏觀調度。建立健全領導聯系民營企業制度,大膽與民營企業老板交朋友。從民營企業中篩選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年銷售收入 1000 萬元以上,有廣闊發展前景的重點企業,作為市、縣兩級領導指導民營經濟發展的聯系點,進行重點扶持,實行領導聯系、部門聯辦制度,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對重入園區,實現工業園區發展的可持續性;要大力發展特色工業園區,長豐汽車配套工業園要重點發展汽車配套工業;萍洲高科技工業園要重點發展生物制藥、精細化工等醫藥化工業;熙可食品工業園要重點發展罐頭食品及其相關配套工業;鳳凰工業園要突出發展機械電子工業;各縣區工業園要根據各地情況選擇發展 1-2 個特色支柱產業。三是創新開發管理機制。要在明確園區工作的專抓班子、強化園區發展責任的同時,積極探索工業園區管理的新機制、新辦法,推動園區實行業主開發負責制、公司員工聘任制、工程項目招標制,實現園區由政府主導型向市場運作型轉變。 (三)始終推動 三個創新 ,進一步夯實民營實力。 一要加快體制創新,積極推動產權改革。大力推進鄉鎮集體工業企業的民營化進程,通過努力,盡快全面完成集體企業改制任務,實現鄉鎮集體企業的產權清晰化、股權多元化、經營形式多樣化的目標。同時,大力引導和推動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革,通過租賃、參股、買斷等方式,不斷深化國企改革,加速國有工業的民營化進程。 二要加快技術創新,努力提高企業競爭力。要突出扶持優勢企業和優勢產品,幫助民營規模企業開展質量體系認證、加快優質名牌產品開發,促進民營經濟向質量效益型增長轉變;要引導企業提高研發和技改投入,大中型企業研發投入應達到 3% 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應達到 5% 以上;要積極引導企業開展技術改造,以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改造傳統產業,提高企業裝備水平,引導企業與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聯姻,開展技術合作,促進民營企業大量使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 三要加快管理創新,切實加強成本核算。幫助民營企業大力引進和培訓管理人才,加強企業管理隊伍建設,采取委托培訓、自辦職工學校、異地辦班、選送職工對口培訓、組織職工開展技能鑒定等多種形式,快速培養各類人才,使得全市民營經濟中技工以上的各類人才占職工的比例盡快達到 20% 以上,并造就一支宏大的企業家隊伍;引導民營企業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加強會計核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四)始終加大 三個力度 ,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采取切實措施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下決心充實和擴大中小企業擔保中心的資本金,為重點扶持企業提供貸款擔保;要加大力度爭取國家、省里的工業技改資金、高科技引導資金、國債項目資金、農業產業化資金以及扶貧開發資金等,以用來扶持重點民營工業。要組織民營經濟擴大對外開放,全方位招商引資,全市要精心挑選 100 個項目,搞好項目包裝,開展對外招商活動;積極發揮打工能人的橋梁紐帶作用,通過走訪打工能人,召開打工能人座談會,發動 1000 名打工能人回鄉創辦、領辦企業,通過外引內聯,組織更多的企業與外企聯姻,引進更多的企業落戶 ×× 市。要積極爭取金融資金對民營經濟的信貸支持,篩選一批企業向金融部門推薦宣傳,挑選一批規模效益高、市場前景好的企業,開展銀企對接洽談,實現銀企雙贏。 二是加大政策到位力度。要推動產業政策、用地政策、信貸政策、減負政策等方面政策落實到民營企業,消除體制性障礙。在產業發展上,除國家明令禁止以外,全面放寬民營企業準入領域,對發展民營經濟不限發展比例、不限發展規模、不限經營范圍、不限開業條件。在用地上,要確保重點民營企業的用地需求;在信貸政策上,要幫助企業擴大擔保,增大貸款規模;在減負政策上,對支持發展的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收費,試行 多家費、一家收、分頭拔 的辦法,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三是加大

        保護力度。對重點扶持的企業,由市委、市政府授牌,給予重點保護。對重點保護企業未經批準,有關部門嚴禁進入企業進行檢查和收費;同時,對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案件,加大查處力度,對那些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并嚴重影響企業發展的人和事,堅決從嚴查處;積極營造尊重民營經濟、扶持民營經濟的良好社會風氣,大力宣傳發展民營經濟的優惠政策、典型經驗和先進事跡。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欧美综合在线 | 曰本高清色影视频日本高 | 伊人亚洲免费看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