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法制法規教育范文

        法制法規教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法制法規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法制法規教育

        第1篇:法制法規教育范文

        關鍵詞:職業院校;旅游法規;教學方法

        《旅游法規》是職業院校旅游專業開設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這門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旅游法律意識和旅游法律素質,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旅游法律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當前教學中不少職業院校仍采用單一傳統的教學方法即課堂講授法,即以教師為主體,教師講、學生聽。課堂講授法中教師重視的是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從而造成理論與實踐的脫離,使學生逐漸失去了對這門課程的興趣。

        針對職業院校《旅游法規》課程教學方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筆者多年的實際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在《旅游法規》課程的教學方法上可以進行以下幾種探索。

        一、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指在教學中,將案例討論的方法運用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剖析典型事件,增強學生感性認識,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培養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很多案例貼近生活,便于學生理解掌握,有些案例還具備一些故事情節,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案例教學法還有助于突出重點、難點,增強學生學習信心。運用案例講解知識點,針對性強,學生理解分析較容易,便于學生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采用案例教學法也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案例討論結束教師要給出案例問題的明確答案和法律依據,確保學生對知識點準確理解和掌握。二是要注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先從知識點少、淺顯的小案例入手,再到知識點多、復雜的綜合案例演練,給學生一個從了解、接受到熟練、掌握的適應過程。

        二、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法是指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教學應用,即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多媒體信息,把各個多媒體要素按教學要求,進行優化組合,通過人機交互作用,呈現教學內容,完成教學任務的方法。多媒體教學以圖文并茂、動靜相宜、聲像俱佳的表現形式,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教學手段生動活潑,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

        多媒體教學能夠在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內,通過圖片、文字的演示,通過超級鏈接各種相關資料和互聯網上的最新信息,傳遞給學生大量的信息,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多媒體教學也將教師從課堂的板書書寫中解脫出來,教師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去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組織和講授,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效果。

        隨著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和職業院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多媒體技術已廣泛進入課堂。但是運用多媒體教學法也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教師要注意組織教學秩序,掌握好教學各環節的時間分配,適時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因為多媒體教學手段活潑,若學生的自制能力差,容易造成看熱鬧的場面,因此要求教師組織好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問題,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二是教師要注意教學信息量輸出適度,信息內容與教學內容、實際生活相關,重難點突出。因為多媒體教學使得教學內容豐富,若信息量過大,與學生接受能力不適應,則會造成學生無法把握重點,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旅行社、旅游景點咨詢式教學方法

        旅行社咨詢式教學方法是一種實踐教學法,是指定期組織學生到旅行社參觀考察,與旅行社工作人員座談,了解有關旅游糾紛、爭議的處理程序及方法,在旅行社允許的范圍內,協助旅行社工作人員處理有關旅游法規方面的糾紛、爭議。旅行社咨詢式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靈活運用學習到的知識,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求知欲。另外,這種方法處理業務的仿真性強,對培養學生的職業判斷能力、業務處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也非常有益。

        此外,作為補充教學方法,旅游景點咨詢式教學方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適當采用。該教學方法是組織學生定期到一些旅游景點采訪游客,了解游客旅游過程中出現的糾紛、爭議以及解決方式,針對游客在旅行過程中遇到的特殊事件,學生也可以運用自己所學的旅游法規知識對相關的事件提出一定的解決方法。旅游景點咨詢式教學方法把學生投入到真實情境中去,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當然,旅行社、旅游景點咨詢式教學方法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需要旅行社、旅游景點及游客的配合,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最好在本門課程教學最后根據實際情況適時組織,而且要教育學生注意禮貌禮儀,做好充分準備,以便達到預期實踐教學效果。

        目前,旅游行業在我國蓬勃發展,旅游專業職業教育以培養實用型人才作為根本出發點,因此,教師應當以此為目標,在《旅游法規》課程的教學中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增強實踐水平,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斷嘗試教學方法改革創新,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促進職業教育更快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第2篇:法制法規教育范文

        【關鍵詞】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方法;思考

        通常意義上理解,教學方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采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作為教學過程四要素之一的教學方法的優劣直接關聯到學生能力的培養、素質的提升。因為作為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前提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必考科目――《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其教學方法的選擇,直接關系到考生成績的高低以及通過情況,直接關系到學生會計職業素養的形成,直接關系到學生會計職業能力的高低。因而,如何開展恰當的教學方法保證上述目標的實現,是每個從事《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人員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1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現狀分析

        由于工具理性的盛行,加之考證等涉及利益的具體要求,大部分教學人員對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學認知主要體現為一種傳統的“講授――操練――解答”模式,幾乎所有教學任務的開展、課程內容的安排均圍繞此展開。如闡述教學四環節的“講、練、看、做”或者“講、練、補、做”,當然教學過程中也會應用項目驅動法來達到教學目標;或者將四個環節予以拓展,“講、練、看、訓、考”,并且試圖以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以及情景教學法穿插其中。更有甚者,則認為《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涉關學生考證、就業,只需要教會學生如何記憶即可。這樣操作的后果直接導致大部分學生能在《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上取得良好成績,甚至能借此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但,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以及學生素質的提高均無裨益。

        隨著現代學生主體意識的慢慢確立,傳統上均由教師向學生灌輸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已經喪失其在教學上的正統地位。如何吸引學生對《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保持對相關知識的新鮮感,則成為一個不得不注意的問題。

        因而,有人嘗試以肇始于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案例教學法適用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學。但這種案例教學法與傳統意義上的案例教學法存在一定的區別,即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依然承擔講授的責任(而非引導的責任),然后通過案例讓學生對講授的知識加以應用(其中可能涉及到團隊協作、個體的分析反思以及教師的評價等等),或許可以將其稱之為“亞案例教學法”。[1]這種教學方法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問題,但由于缺乏專業法律知識體系的傳授、課程內容知識相對固定明確等原因,盲目在《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中適用,只能是“削足適履”,得不償失。

        以上的論述主要圍繞2009-2013年在CNKI中以“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以及“教學方法”為關鍵詞所進行搜索匯總整理而成。

        2 現行教學方法反思

        由于秉承著大陸法系的傳統,在法律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知識的演繹,而缺乏對生活世界應有的關注。加之,“學者式”的教師本身缺乏對實踐的直接感知,導致當前《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學偏重于理論教學。并且,這種理論教學是一種威權式的教學,教師僅僅希望學生掌握課堂書本知識,而且以之作為衡量學生學習水平的重要特征甚至唯一標準。[2]

        教師不去反思這樣倆個問題:(1)知識是絕對客觀的嗎?(2)知識能否由教師原樣不變地傳輸給學生呢?[3]

        如果《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知識對于上述兩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的,即肯定對《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學習屬于Sipro所說的初級學習――無論情境如何,均不影響學習的效果。那么,毋庸置疑,現行的教學方法的合理性則可以得到證成。并且,可以順利地實現階段化知識、部分化知識附加于其他內容學習的可能性。

        然而,情況不必然如此。

        首先,學生對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學習背景的欠缺。即,無法意識或者刻意忽視知識建構的基點。大部分高職院校,僅僅基于考證通過的需求而開設了與會計密切相關的法律課程,而對《法學導論》或《法律基礎》課程的忽視,讓學生在學習《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過程中無法尋求到與原先知識體系中“最近發展區”知識,無法實現新知識與原有知識的順利銜接。因而,僅僅只能滿足于對知識的無意義的記憶。

        其次,高職院校教育目標定位的不準。作為法學類教育而言,有精英教育、職業教育和通識教育。精英教育暫且不論,而對于職業教育與通識教育,大部分高職院校毫無例外地選擇了前者,而對通識教育關注甚少。但殊不知通識教育是建構整個職業教育的前提,無論是技能的提升還是專業水平的提高,都難以逃離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而對于法學類課程尤為如此。

        最后,與學生主體地位的缺失也有關聯。目前的教學方法不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靈活多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成為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實踐者的教學方法[4]。受傳統中國教學思想的影響,忽視對學生地位的考慮。認為教學過程是教師的單向活動,而學生的職責在于作為教學活動的接受方必須完整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并不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種意義的建構,以中尋求自我突破的過程。

        總之,正是由于學習背景的缺失、教育目標的定位不準以及教學活動學生主體的“缺失”,才導致《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過程中出現種種偏差。或者即使在部分教育者試圖改革,但由于沒有脫離上述的限制,而僅僅是方法上的變異而已,其效果也只能是大同小異。

        第3篇:法制法規教育范文

        【關鍵詞】 財經法規 會計職業道德 因材施教 教學方法改革 探討財經類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72(2013)05-023-01

        中職學校的會計專業是培養既具有潛在發展能力,又具有基本執業技能財經人員的重要陣地,肩負著為社會輸送財務文員的重任。會計證是財會專業學生畢業后走向會計工作崗位的上崗證,其中《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是全國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必考科目,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程。這門課程理論性很強,比較枯燥乏味,而且又要考核實際運用能力,對于幾乎沒有法學基礎的中職學生來況,學習起來感覺非常困難。要使中職學生能夠嫻熟地掌握財經法規的基本理論,就要結合學生的特點,更新教學理念,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和考證通過率。

        1. 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因材施教

        中職生的來源,多來自成績中下等的初中畢業生,他們中的大部分屬于學習基礎較差,自覺性不強的學生,很難適應現行中職學校的教學目標。再加上學生入學時文化素質參差不齊,以前又沒有接受過法規方面知識的學習,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學帶來較大的困難。綜合這些情況,我們教師應該認真分析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找出最適合學生特點的方法,并注重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交替使用。

        2. 強化綜合素質,加強會計職業素養教育

        由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既有素質教育的一般要求,同時又擁有應試教育的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重點難點的提煉,還要使學生很好理解和掌握財經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在保證會計法律制度和會計職業道德等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強化綜合素質教育,特別是會計職業素養的教育――最大可能地提高學生在今后會計崗位上的實際工作技能,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這是《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本質要求。

        (1)樹立新的職業教育理念,確立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指導思想。長期以來,參加全國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學生普遍感到“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這一科目考試難度大,教學內容涵蓋面廣,理論性強,知識點分散。因此,如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方法的改革非常有必要。教學方法改革要體現“改革過分偏重講授”的教學方法,實施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課堂討論法、多媒體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2)通過課堂教學滲透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逐步培養學生的會計職業價值觀,中職生財會專業畢業生就業的方向主要是會計職業,而會計崗位對會計職業道德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財經法規教師應把握財經理論學習這個有利時機,及時進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把提高學生會計職業價值教育作為改進課堂教學的重心。

        (3)教師應不斷進行專業學習,并加強與各校教師的教學交流與探討。財經法規教師要具有扎實的會計實務、法律、金融、稅收等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就應該充分利用每一時機向書本學、向社會學、向實踐學,集百家所長,不斷充實自己,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工作。

        3. 采用多種課堂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由于中職生文化素質有差異,為應對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大部分學生處于死記硬背的狀態,其創造性思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以改進學生學習方法,順利通過會計證考試,應從以下方面進行努力。

        (1)采用自學與指導相貫通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在《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學中,適宜采用自學與指導相貫通的方法,引導學生精讀教材,用“導學”的形式將書本的主要內容和知識點給出,讓學生心中有清晰的輪廓。例如,學習《票據結算方式》時,各結算方式的特點、使用要求等內容應該熟練掌握,其他知識只需一般了解。每章節的學習基本遵循這個規律,這樣便于學生抓住教材的完整結構,運用自己的推理,找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概括能力、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使他們的自學能力得到提高,提高了學習效率,也提高了學生會計證考試通過率。

        (2)課堂應適時使用互動式教學法,將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討,在教與學之間形成良性互動。例如,在學習《政府采購法律制度》時,教師可以提前告知學生課堂要探討的題目、內容和要求,學生通過分組提問、發言和討論,進行課前準備,生生之間進行互動。上課時,學生通過提問,教師通過要點講評、糾錯和答疑,師生之間進行互動。

        (3)“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娛”,在實行以案例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下,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具有傳統教學模式所不可比擬的優勢,可以文字、圖形、影像等方式直觀再現案例內容,增強了教學內容的形象化和立體感,給學生展現一個豐富多彩的法律知識世界。例如,在學習《法律責任》時,甚至可以通過網絡將校園教學系統與法院審判庭聯系起來,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案件的發生、發展和處理過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案例教學。此外,還可以利用網絡開設多媒體課堂,學生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式進行學習,并開展網絡討論,從而最有效地實現學習目標。

        [ 參 考 文 獻 ]

        [1] 淺談案例教學法在《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中的應用.

        《財經界》.2010年第16期.

        [2]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

        1版.

        第4篇:法制法規教育范文

        近年來,許多學校管理者在個性化教育、學校的人文管理、用人機制、學校的人文關懷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這些都是學校管理者在應對社會物質與精神文化的發展對學校教育的挑戰而提出的學校管理與教育的改革策略,同時這些策略均帶有很強的實踐性。世界格局的多極化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出現、中國的對外開放、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傳統的學校教育與管理手段使當今學校教育在社會、家庭、個人三種意識形態的沖擊下顯得無力,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差是其中最為敏感的問題之一。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當前學校的教育與管理必須要改革,不改革就會落后于時展對教育的需要;第二、學校教育與管理改革出路的尋找,必須從當代社會人們的意識形態、發展的主流性特點出發來探求才是最有效途徑;第三、教育與管理的改革的根本目標是為民族未來的發展服務。以上三點已經成為當代學校管理者的共識,離開了以上三點,不僅會影響當前學校教育的發展,降低教育改革的實效性,甚至會在學校教育改革中產生“目標異化”的現象,脫離學校教育與管理改革的根本宗旨,背離學校教育培養目標的民族性與社會性的要求。其實以上問題在一些學校的改革中已經出現。如:片面追求學校教育的“個性化”,而忽視了教育目標的“社會性”,扭曲了“人文管理”的真正內涵,以一種需要掩蓋了另一種需要,從而導致學校教育與管理在目標上的無序。

        當前教育界對觀念的轉變提得非常“響”,但在轉變觀念的教育活動中,必須重視教育的明理性原則,即為什么要轉變觀念?轉變原來的哪些觀念?轉變后的觀念的目標是什么?因為教師的工作面對的是活生生的學生個體,所以每時每刻都處在一種創造性勞動的過程之中,任何一種理念,只有讓每一位學校管理者和教師都變成了自己頭腦中的認識,才能使這種理念在實踐中得到創造性地實施。

        我們在研究時展對教育的需求,了解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對學校教育需要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特有的辦學理念,即實施“一切以促進學生、教師、學校、社會發展為本的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相協同”的辦學理念,這一辦學理念的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強調的是“發展”二字,即要求學校的管理與教育必須強調打好各方面的基礎,其中主要包括道德與法律知識、智力、體能、心理等基礎,為今后的學習和為將來投入社會打下扎實的基礎;第二、把教師列入到發展的重要對象之中,因為從實踐的角度看,素質教育就是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群體所實施的教育,學校工作必須把教師的發展列入到學校辦學理念之中;第三、把促進學校的發展列入到辦學理念之中,其目的是創造“綠色學校”,使學校在各方面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學生和教師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空間、物質條件和人文氛圍,其中尤其強調學校的辦學特色;第四、強調個人(學生與教師)的發展需求與社會的發展需求相協同,這一點主要體現在道德、理想、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與心理的教育上,學校的教育要在全面貫徹與執行教育方針的基礎上,提倡學生的個性教育與個性發展,學校既要創造為實現教育目標“同一性”的物質與人文氛圍,又要盡可能地為學生中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個性發展”方向提供條件;第五、這種“人”與“社會”發展相協同的理念強調的是學生、教師的整體發展需要,為學生、教師整體的發展性需要而制定各種管理的策略和改革的措施,而不是個體的單一需要。學生、教師的個體發展的目標需要,要服從于學生與教師整體發展目標的需要,學校、學生與教師整體發展目標的需要要服從于社會發展目標對人才素質的需要,這是學校教育與管理目標與措施的辯證統一,這就要求學校的管理者在制定與貫徹辦學理念的實踐中必須用全局的、歷史的、發展的、辯證的觀點去調查、分析、判斷和決策。盡最大可能地避免在學校管理與教育改革中的異化現象,克服浮燥,按教育的根本規律辦事。

        以前,我們認識和推進素質教育,總是習慣于從橫向來認識人的素質,即從德、智、體、美等幾方面解剖人的素質結構,因而也從橫向的角度出發來著力于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等方面的素質,因此學校的管理、教師的教育、課程的設置、學生的素質評價、學校教育評價、教師工作的評價等一切管理的出發點都從人的素質的橫向剖析出發而設計和安排,這種做法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我們按人的德、智、體、美等素質的發展層次來分析,不難從中發現帶有一定規律性的東西。即:人的各方面素質的培養、發展和形成都遵循一個認知-認識-實踐-本能(即思維與行為方式的習慣)四個層面的發展過程。無論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哪一方面素質,其發展無不遵循上述規律。

        注意學生的養成教育。我們把學校的養成教育內容分為四種:第一種是良好學習與思維習慣的養成;第二種是良好道德與紀律習慣的養成;第三種是良好生活與鍛煉習慣的養成;第四種是良好心理思維習慣的養成。“養成”的作用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為“認知”與“認識”兩個層面素質的形成必須靠養成,單純的說教與口頭引導只能解決認知層面的問題,而要上升到第二層面必須要堅持學校教育的主體性、開放性與實踐性原則。通過開展各種內容、形式、范圍的活動,讓學生親自參與知識學習與道德法律的實踐活動,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通過反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養成各種良好的習慣。在養成教育活動中必須突出強調教師的引導、榜樣的作用,使之形成"校園無小事,事事是教育,師生無小節,處處是育人"的育人氛圍,這正是任何現代先進的教學設備與網絡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東西。

        現在學校教育中除去考試手段對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的影響有較大振撼力之外,在德育工作中能夠觸及學生靈魂,引起學生心靈上的振撼與斗爭的東西太少了。所以學校教育中的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相對效果好一些,而德育教育則顯得手段缺乏。其原因在于我們傳統的學生德育工作的方法是只適應于德育的認知與認識層面的教育,其本質是在企圖用解決德育工作第一、二層面問題的手段去解決第三、四層面素質的培養問題,其結果只能是事倍而功半。因此,開辟能振撼學生心靈,在學生心靈中能引起共鳴的教育途徑是當前學校教育工作者應該致力于研究與實踐的重要問題。

        第5篇:法制法規教育范文

        關鍵詞:《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參與式教學法;通過率

        一、高職《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繁雜的知識點,造成記憶的困難。財經法規的涉及范圍較廣,僅在會計法律制度方面,就涵蓋了會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同時還涉及了會計核算、會計監督等方面的具體要求。這就產生了學習過程中的繁雜的知識點,給記憶造成了極大的困難[2]。大多數學生都認為繁雜的知識點是學習《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科目的最大困難之一。

        (二)較強的理論性,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缺乏。不同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其他兩個科目,《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科目集合了各種財經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的理論知識,有較強的理論性。而理論知識又極其抽象,學習過程比較枯燥乏味,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普遍都沒有太高的學習興趣。

        (三)陳舊的教學模式,致使教學效果不明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都比較重視《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科目的知識內容,而忽視了與該科目相關的技能訓練。教師的課堂教學大都采用以教師講解為主的傳統的“滿堂灌式”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陳舊。而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也都只是被動地記筆記、劃重點,在極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學生在缺乏學習動力的情況下,自然也就無法收到顯著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參與式教學法的內涵及特點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們具有多層次的需求,并且由生理需求逐層向精神需求過渡,而人的需求的最高層次是對自我實現的需求。根據心理學觀點,人的需要分為內在需要與外在需要,人們無法控制的外部動力是人的外在需要,激勵人們行動的內在動力是人的內在需要。參與式教學法正是利用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和心理學對人的需要的劃分兩個原理,力圖充分利用學生的內在和外在兩個需要,既從外部環境,又從自身促進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自我實現,在自我實現中產生學習的動力。參與式教學法是國際上普遍推崇的一種教學方法,強調學習者與同伴進行交流與合作,一起尋找、分析解決問題的途徑,促進師生的批判意識和自主發展能力的提高。參與式教學法力圖使教學活動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都有機會進行表達和交流,在平等對話中產生新的思想和新的認識,使自身的體驗和經歷得到豐富,并從中獲得新的成果和智慧,進一步增強自己改變現狀的信心和自主能力。筆者總結了參與式教學法的特點,具體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參與式教學法注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著力于讓學生全程參與教學準備、課堂教學和教學評價的每個環節。學生不但是學習者,還是學習的設計者和評價者。因為學生參與了全部的教學過程,使得教學過程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比較客觀實用。

        (二)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在運用參與式教學法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時,不僅要把成熟的、基本的學科知識作為教學的核心,還要充分引入各種新穎的學科內容,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刻的思考,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

        (三)教學方式的開放性。參與式課堂教學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開放包容。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做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還要做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將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成為集體討論中的一員,對學生的思考加以引導,隨時歡迎學生問問題,在與學生的共同探討中讓學生掌握知識,從而得到不斷的進步。

        三、參與式教學法應用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科目教學中的具體方法

        (一)教師需要轉變角色,成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課堂上占主體地位,上課就像教師在講臺上作報告,而學生在講臺下聽報告,這樣的教學模式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培養了學生的惰性,學生處于被動聽課的狀態,沒有學習的主動性,致使課堂效率比較低下。這時,就需要通過教師轉變師生觀念來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多的做好引導者、組織者以及參與者,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切實地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自身要處于與學生平等的位置,參與到學生之中,這樣,學生就能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產生了學習的內在需求后,學生便能勇敢并快樂地在課堂上展現自我了。

        (二)鼓勵學生參與教學,促進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科目的傳統課堂,氣氛比較沉悶,經分析,主要是因為缺少了學生的參與。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全程參與教學,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參與內容可先從備課開始,讓學生參與備課的過程,能夠對學生的真正需要有深入的了解。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質疑,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課后,要多鼓勵學生參與各項活動,刺激學生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利用激勵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機制能夠使人們產生動力,在學生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激勵機制有多種實施方式,比如,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分組競賽來激勵學生,在課外,可以通過舉辦財經法規知識競答賽來激勵學生。學生不斷地在活動中受到激勵,能夠產生自我實現的感覺,得到精神需要的滿足,也必定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四)倡導合作學習,鼓勵互相幫助。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習背景以及智力因素都各不相同,這就給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造成了差異。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倡導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組成學習團體,互相幫助,查漏補缺,共同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實現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

        (五)讓學生參與評價,促進學習動力的產生。傳統的評價模式往往是采用教師單一的評價方式對學習主體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不能客觀地看到學生的短期進步,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讓學生參與評價是可行的解決方法之一,學生們都來自于同一團體,對彼此之間的情況更加了解,因此更能關注到每個學生的點滴進步,從而更加能夠激勵學生,使學生的學習成績獲得提高。

        小結:作為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三大必考科目之一的《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在高職會計專業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采用以“參與”為核心的參與式教學法,可以滿足學生的內在需要和外在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科目的課堂教學效果。參與式教學法應用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科目的教學中,可以通過轉變教師角色、鼓勵學生參與教學、利用激勵機制、倡導合作學習、讓學生參與評價等方法,提升《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課堂教學質量,逐步提高該科目的考試通過率。

        參考文獻:

        第6篇:法制法規教育范文

        關鍵詞: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教學方法,思考

        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這是會計崗位的入門“門檻”。而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中,《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是其中的重要科目,也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中專院校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就業,學生要想從事會計職業,那就必須要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因此,在會計專業教學中,我們必須要重視《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的教學,針對當前教學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要積極地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提高《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的教學質量。

        一、《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課程的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課程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的作用認識不清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會計基礎》《職業道德與財經法規》《會計電算化》,而在這其中,會計基礎和電算化屬于是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是每位學生從事會計工作所必須掌握的基礎,掌握這兩部分內容也是擔任會計職位的基本前提。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很多學生產生了誤解。很多學生只是將《職業道德與財經法規》當作一個應付考試的內容,為了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不得已來學習這門學科。而一旦考取了會計從業資格證,就將《職業道德與法律》拋于腦后,甚至完全遺忘了這門學科。而且,這門學科的內容比較枯燥無味,很多學生也對此提不起興趣。眾多學生認為,《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只是考會計從業資格證需要,但是在今后的工作中,沒有公司會檢查職業道德與法律,他們看重的是個人的能力,而真正能夠證明自己能力的,是牢固的會計基礎知識和熟練的電算化操作。

        (二)教學方式陳舊

        當前,這門課程的教學方式大多還是采取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方式,教學方式的單一,使得整個課堂氣氛單調,整個課堂顯得沒有活力。而且課程內容大多是法律條文、法律規定、職業道德規范,這些內容都說些理論性的知識,比較枯燥,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

        (三)師資力量調配不合理

        中專院校會計專業存在這教學結構的缺陷,主要是缺乏專業的《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課程的講課教師。很多學校片面的認為《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這門課程內容比較簡單,是純理論性的課程,所以對教師的要求比較低,很多非會計專業的教師也能教這門課程,因此,就讓很多金融專業的教師代教《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這門課程。專業教師的缺乏導致這門學科的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所以我們一定要培養更多的專業教師,完善職校會計專業教師結構。

        二、《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教學方法探索

        《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是統考科目,內容枯燥,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怎樣讓課堂氣氛變得充滿活力是教師應該探索的課題。但是,目前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還是采用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了課堂的“統治”地位,這樣的教學很難得到學生的共鳴。

        (一)以案例教學為主

        在《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的教學中,我們應積極地運用案例教學的模式。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培養運用知識能力的教學方法。《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這一課程內容都是與相關法律法規有關,其內容比較單調,也很抽象,而利用這案例教學法這一模式恰好能夠通過具體的某個真實案例,讓學生體會其中,了解到這些法律法規的真正內涵。運用案例教學法,首先就要精心準備案例,教師在宣講某一會計理論或法律規范時,要準備適當的案例,能夠反映教學內容,又具有很強的現實作用,同時又有一定的探索趣味性的案例,是我們應該擇優選擇的,通過案例細化知識點,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同時加深對知識的記憶。

        (二)以多媒體教學為輔

        《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課程的內容量比較大,而且內容都比較抽象,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是比較枯燥的,因此,我們可以使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多媒體教學容量大,可以幫助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將眾多的知識點傳授給學生,而且多媒體不再僅僅是傳統的黑板粉筆,它能夠帶給學生更為直觀、更為震撼的感受,給學生以視覺和聽覺上的強烈沖擊,通過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和視頻等信息載體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使得教材中那些枯燥無味的法律法規變得生動有趣了,不但能夠節省教師的上課時間,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要將案例教學法和多媒體教學充分結合起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三、對《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的思考

        第7篇:法制法規教育范文

        關鍵詞:辣椒;瘡痂病;發生規律;防治

        中圖分類號:S641 文獻標識碼:A

        龍山縣位于湘西北邊陲,地處武陵山脈腹地,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間有平地;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濕潤氣候區,光照充足,雨量豐富;土壤質地以沙壤土、黃壤土為主;海拔高度在218.2~1736.5m,平均海拔高度為600m。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適宜辣椒的種植。

        1 癥狀表現

        辣椒瘡痂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生。幼苗發病,其子葉先出現銀白色小斑點,后逐漸變為淡黑色凹陷病斑;成株期葉片受害,初呈水漬狀黃綠色斑點,后病斑擴大后變成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暗褐色、稍隆起,中部顏色淡、凹陷,表面粗糙像瘡痂。受害重的葉片,邊緣、葉尖變黃,干枯脫落。病斑發生在葉脈上,常使葉片畸形。在莖及葉柄上,初呈水漬狀不規則條斑,后木栓化隆起,縱裂呈瘡痂狀。果實受害,初生黑色或暗褐色隆起的小斑點,或有水漬狀邊緣的斑疹,逐漸擴大為1~3mm的稍隆起圓形或長圓形的黑色瘡痂狀病斑,病斑邊緣有裂口,并有水漬環狀物,潮濕時瘡痂中間有菌膿液溢出。

        2 病原菌及傳播途徑

        辣椒瘡痂病,是由黃單胞桿菌屬細菌侵染而引起的一種病害,是種傳性病害,種子帶菌率很高。病原菌附著在種子表面越冬,成為來年發病的初侵染源。同時,可借帶菌種子作遠距離傳播。病菌也可隨病殘株留在土壤里越冬,靠雨水、昆蟲、農事作業等傳到莖、葉、果實上,從氣孔或傷口處侵入。植株發病后,病部溢出菌膿液,重復傳播感染。

        3 發生特點

        此病在龍山縣發病期早,流行期長。病害流行高峰多出現在持續高溫和暴風雨天氣后,常造成辣椒早期大量落葉、落花、落果,后期普遍發病。據2012~2013年調查結果表明,辣椒瘡痂病在龍山縣4月初就開始發病,5月~8月下旬大量流行。

        4 發病條件

        4.1 品種

        種子帶菌是造成此病發生的首要原因。現引種的大多數品種如大金條、二金條、8819辣椒表現為感病,以湘研紅辣414、湘辣6號、10號辣椒較抗該病,其他品種感病較為嚴重。目前,我國除了常規育種外,國外正利用分子生物學方法,特別是抗性基因工程進行品種選育,以期得到抗病、高產、優質的辣椒品種。

        4.2 溫濕度

        高溫高濕是誘發辣椒瘡痂病的主要條件。病菌發育的最低溫度為5℃,當溫度為27~30℃,相對濕度在90%以上時,病害最易發生和蔓延。

        4.3 栽培技術

        由于栽培管理不善,如種植過密、雜草叢生、植株生長過旺,未及時整枝、受損等,都是導致病害發生的重要原因。

        5 防治方法

        由于辣椒瘡痂病早期癥狀與辣椒炭疽病相似,在防治上易造成混淆,故應特別注意識別和防治。

        5.1 選用抗病品種

        選擇抗病品種,是防治辣椒瘡痂病最有效的方法。2012~2013年在調查中發現,不同的辣椒品種發病率存在顯著差異,其中湘研紅辣414、湘辣6號、10號辣椒等品種抗病性較強。

        5.2 采用無病種子

        從無病株或無病果上選留種子,播前用55℃溫水浸種10min后立即用冷水冷卻,再催芽播種;或用1:10的農用鏈霉素浸種30min后用水洗凈,再催芽。實踐表明,用“種衣劑”處理,也可達到防病增產的效果。

        5.3 加強栽培管理

        采用無病土的營養缽育苗,可減少傷根率,降低發病率。與非茄科作物實行2~3a輪作,結合深耕,即前茬收獲后及時清理田園,深耕土地,將病菌殘體深埋土中,可加快病菌死亡速度。根據栽培土壤各元素含量,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施足基肥。定植后,注意松土、追肥,促根系早發。但開花前不能施肥過多、過濃,以免植株瘋長,容易感病。及時清除雜草,防止病菌滋生。注意排水,以降低田間濕度。實施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

        5.4藥劑防治

        第8篇:法制法規教育范文

        為此,筆者認為,要進一步提高加快發展職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切實把職教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來抓,堅持走學校與企業合作培養學生的路子。

        由于職業教育成本顯著高于普通教育,需要培訓基地、實驗設施設備以及大量的耗材,而且專業技術是動態的,教學設備設施需要根據市場變化不斷更新,需要大量資金,單靠學校自身很難解決。政府應當繼續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學校與企業合作培養學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雙贏。

        同時,要切實加強對職教工作的投入,改善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使縣辦職業學校的辦學條件與當地重點中學的辦學條件保持相當。同時,加大對職業學校貧困生的扶助力度,使廣大農村的孩子能進入到職業學校讀書,從而實現勞動就業,有一定的專業技術幫助家庭脫貧致富。

        我國的職業教育起步較晚,存在諸多不足和亟待改進之處。要注意借鑒和吸收國外辦職教的先進經驗,建立我國特色的職業技術教育教學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近年來,全國各地學者紛紛介紹國外職業教育的現狀和體制、理論和模式、教學過程和管理,但是系統研究和深入分析利弊的成果還不多,下一步還需進一步加強。

        此外,要認真分析職業教育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加強職業教育法制建設,以更廣的視野研究解決當前加快職業教育的熱點難點問題,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把職業教育納入到健康快速穩步發展的軌道上來。

        第9篇:法制法規教育范文

        目前,全國各級政法機關正在開展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教育,深化“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專項整改活動。20__年,中央政法委決定對全體政法干警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這是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促進政法干警公正執法,提高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的治本之策。

        我們作為天天與老百姓打交道的公安交警,通過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教育學習,有力地促進了公安機關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提高公安交警的執法水平和工作效率、消除長期以來交警身上久治不愈的“冷、硬、橫、推”和“四難、”的疾癥,改善和加強警民關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取得了階段性的明顯成效。我們的主要做法和經驗是:

        一是領導重視,組織機構得力,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在各項階段性工作中,大隊領導始終高度重視,指派由分管法制工作的副大隊長負責,并由大隊教導員牽頭,各中隊負責人組成專門工作機構,抽調得力、經干的工作人員,認真抓好各項工作的開展和落實。

        二是認真開展學習宣傳,進行全員培訓,促進全體民警對依法行政的認知、理解、掌握和運用。自支隊統一分期分批有序地開展聲勢浩大的社會主義法制理念集中進行學習、培訓和考試后。魚峰交警大隊以“規范執勤執法示范活動”為平臺,進一步展現執法為民良好形象。一是規范路面執勤標準。以大隊為單位,每周利用一天時間對民警進行執勤動作、普通話、日常執法用語訓練和交通疏導、糾正違章等業務技能培訓,做到疏導合理,站位得當,糾違行為正規。二是規范民警執法行為。大隊建立了民警個人《執法考核檔案》和電子執法臺賬,對民警執法行為進行全過程監督檢查。按照“誰辦案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明確各崗位執法責任主體,對有過錯案件逐一倒查,嚴格追究責任。同時,由一名副大隊長兼職的法制員,對大隊民警的執法情況進行監督,強化廣大民警依法執法意識,進一步樹立了良好執法形象。

        2、加強內務管理,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一是認真落實持證上崗制度。在認真搞好政策法規、業務知識、操作技能培訓基礎上,對民警進行執法資格認證考試,實行持證上崗,以增強違法處理民警的責任感。二是提高窗口服務水平。按照“便民、利民”和“微笑、高效”的工作要求,著力在提升服務質量上下功夫。增加了窗口服務的協警員,確立了駕駛員交通違法處理“一站式”服務工作站,方便了群眾,提高了效率。通過法制理念教育、規范執法行為和服務意識得到了增強,服務措施不斷完善,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三、“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專項整改活動中,對不規范的執法行為認真進行盤查、整改和建章立制。

        1、牢固樹立依法管理交通、依法行政和以人為本的思想。在交通管理執法活動中,多年來,交警在道路執勤中,少數民警我行我素思想不同程度存在,糾正和處罰道路交通違法,對人不對事、感情用事的情況時有出現。比如,同樣的交通違法,當事人經濟條件也相當,處理結果不一樣。暫扣車輛、證照不開憑證,扣留的證照私自保管,導至當事人東奔西跑,找不到地方處理。

        2、打牢執法為民的思想。交通管理的目的是什么?交警究竟是在為誰執法?這個問題有的交警至今還在含糊不清,以至他們在道路執勤、執法工作中抓不做重點,主次不分,方法不但,和老百姓、和交通參與者糾纏不休,費了不少口舌,犧牲了大量時間,,又激化了矛盾。比如,一企業的一輛非營運小客車忘帶行駛證,執勤民警的確又清楚該車有合法的行駛證,該車系市內短途行駛而確有急事,就不要逼著駕駛人非倒回去拿證來才給以處理不可。外地車輛走錯了路或停錯了車。又如,一輛核載五座的小客車超座1人,核算起來是超過20,但是這種情況仍然按客運車超員20的規定處罰顯然就不夠公平了,要舉的例子還有很多。所以通過認真學習,使我們公安交警進一步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思想,處處多為民著想,多為民服務。從而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更加明確執法的目的,把管理的重心放在消除重、特大事故隱患上,對營運性客車嚴重超員、對低速載貨汽車(農用車)貨廂載客,對無證開車、“黑車”非駕、彎道超速、超車等等這些事關千家萬戶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嚴重違法行為,堅決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上限處罰,決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它事關千千萬萬人民的利益和生命財產安全。

        3、在道路交通管理執法活動中,能夠把公平與正義準確的付諸于實踐,從而減少交通參與者、交通違法者對執法交警的一些誤解和不滿。比如,有兩個駕車人出現相同的一起交通違法行為,被執勤交警查獲,按法律規定應處20>:請記住我站域名/<0元罰款,但張三是企業老板,經濟條件很好,200元錢對他來說毫無半點影響,而李四是下崗工人,每月僅靠400元基本生活費維持家庭生活,李四拿出的200元和張三拿出的200元錢顯然價值懸殊就太大,所以對張三處罰200元、對李四處罰50元都屬于執法上的公平和正義,不能視為法律上的不平等。過去在道路執勤中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一些不理解的群眾弄得交警很難處理。

        4、增強交警識大體、顧大局的觀念。過去,交警在強化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考慮單一的保暢通、保安全多,對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的一些特殊情況、企業發展的艱難以及加快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思考得少,對道路交通管理的最終目的和方向不夠明確,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交警工作的最終點和落角點是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為人民大眾服務,為經濟建設保駕護航。

        5、進一步增強民警工作責任心和責任感。培養民警養成不拈輕怕重、不損人利已、遇到困難和矛盾不回避,遇事不推諉、勤奮好學的好作風,進一步規范民警的言行舉止, 保障民警文明執法、禮貌糾章、熱情服務、助人為樂、吃苦耐勞一以貫之,盡心盡職完成好各個時期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

        總之,堅持社會主義執法理念,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是我們公安機關每一個民警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要從“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深入社會主義法制理念,全面深化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實際工作中自覺認真貫徹執行,并在執行中邊學邊用,邊領會邊整改,為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職能,提高執法水平,推進我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行政、更好地規范執法行為。真正把促進執法公正作為執法活動的基本準則,做到嚴格執法、高效便民、誠實守信,真正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落到實處。

        ××*交警大隊副大隊長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 | 亚洲午夜高清乱码中文字幕 | 日韩AV一本二本在线观看 | 亚洲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