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網絡經濟的功能范文

        網絡經濟的功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經濟的功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網絡經濟的功能

        第1篇:網絡經濟的功能范文

        一、城鎮、城鎮網絡的文化交流功能

        城鎮在文化交流中發揮的作用是不斷變化的,它不僅因城鎮的大小和功能的不同而不同,而且還隨時間的遷移而變化。在創造文化交流的有利條件方面,某些城鎮遠較其它城鎮成功。然而,特定城市有利于文化交流的條件卻不能一直存在下去。在歐洲,很少有城鎮會一如既往地保持同等地重要性。在1400-1700年的三個世紀中,主要城鎮的特性隨著國際貿易路線、商業組織和政治組織等發生的重要變化而變化。15世紀的布魯日、日內瓦和威尼斯,16世紀西班牙城市塞維利亞和安特衛普,17世紀的倫敦、巴黎和阿姆斯特丹等的起落沉浮,便是很好的說明。即使每個城市都曾有過黃金時期,但在兩、三代人的時間內,它便會因新中心的出現而黯然失色。例如,安特衛普在15世紀末取代了布魯日作為低地國家主要商業中心的地位,但隨著斯海爾德河在1585年開始受到封鎖,它也喪失了這一地位。(2)

        城鎮的經濟職能有利于為其在某一段時間內作為文化交流中心而繁榮創造有利的環境,因為貿易是促使人員、貨物和觀念流動的重要原動力之一。但是,如果因此而認為特定的城市職能必然促進文化交流,并且這些交流僅限于有限的重要的城市中心,或者認為這些文化交流一旦發生,它們的文化影響力就會完全保留在城鎮之內,那么這種看法便是愚蠢的。相反,盡管在歐洲的個別地區,某些重要的城鎮中心確實較其它一些中心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們中的許多成為個案研究的基礎,但是,文化交流的過程卻發生在更為廣闊的環境中。(3)

        城鎮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與其它城鎮和地區一起,形成了一個網絡,從而為文化交流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環境。每一個城鎮中心文化交流的個別環境都得益于將它是更廣闊的網絡中的組成部分這樣一個事實。各種城鎮和都市都屬于許多不同類別的網絡的節點。歐洲范圍的城市網絡包括:水上國際貿易網絡;路上國際貿易網絡;行政中心間的主要交通路線;宗教中心間的主要交通路線;教育中心間的路線。很明顯,其中的許多城鎮是重疊的,特別是在城市集多種功能于一身時,如當城市集貿易這一主要職能與行政、教育和宗教中心等于一身時,情況更是如此。巴黎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從16世紀初起,它既是法國的首都和皇室宮廷所在地,也是水路和陸上貿易的重要場所,同時還是宗教和文化中心。巴黎圣母院是朝圣者的目的地。索邦神學院則吸引著歐各地的學者。外部的文化刺激和多功能性結合在一起,讓巴黎人充滿了新鮮事物,也就不足為怪了。(4)

        作為全歐城鎮網絡節點的城鎮對次一級的城鎮網絡來說同樣是關鍵,小一些的城鎮作為供應者和消費者而這些節點密切相連,因而在一個地區、甚至在一個國家發揮補充作用。雖然這些地位較低一些的城鎮能在多大程度上被確認為文化交流的場所是可以探討的,但它們確實在傳播文化新事物和文化調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報紙及歐陸文學小冊子的譯本沿著主要的貿易通道——沿途散布著喜歡讀書刊報的人們得以碰面并發揮著教育功能的客棧——從倫敦向更小一些的中心的發行便是左證。(5)

        二、城鎮傳播文化的模式

        文化從大都市中心向外傳播也遵循其它的模式,這即是城鎮與它的鄉村腹地間的互動。通常,這種關系包括了超越了城鎮間逐級聯系的觀念和物品的雙向交流。鄉紳和低級貴族有著較其它居住在城鎮中的商人、學生、行政官員、朝圣者、士兵以及海員更多的其它旅行機會。他們在莊園中進行互訪,為了自身教育和娛樂而進行旅行,最重要的是與君主的宮廷和朝臣建立關系,這些朝臣通常代表著一種與城鎮文化重心所不同的另一種文化關注。(6)

        第2篇:網絡經濟的功能范文

        關鍵詞 網絡公開課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The Possibility and Approach to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by Network-Open-Class

        Abstract Network-Open-Class is one kind of educational video to teach higher educational contents,which is online,open,free and universal for all peope of the world.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resources of Network-Open-Class are increasingly rich ,effective,and the possibility to use them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increasingly comprehensive.The construction and propaganda of Network-Open-Clas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 Network-Open-Clas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1 網絡公開課的概念界定及特點

        公開課是常見且重要的教育和培訓形式,從廣義上來看,指的是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的一種課程展示行為,帶有課程教育和課程展示的雙重意義。它具備了基本的教學功能,同時兼有展示性、交流性和探討性的目的。一般來說,公開課的參與主體是多元的,既有教師與學生,還可能有其他教師、領導、專家、學者等。①網絡公開課則是指在網絡上公開的、免費供全社會、全世界人們觀看的講授高等教育教學內容的教育類視頻。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網絡公開課是投放在網絡上的。網絡公開課,顧名思義,它首先是被投放在網絡上的課程。它是把生活中的課堂錄制下來,經過一些后期剪輯和制作,形成課程視頻,上傳到網絡上,供大眾觀看、下載。對觀看視頻、學習課程的人們而言,學習網絡公開課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學生還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需要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

        第二,網絡公開課是公開的、免費的。網絡公開課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公開。觀看網絡公開課不收取任何費用,也沒有任何身份、年齡等限制。它面向全社會、面向全世界。最先發起網絡公開課的麻省理工學院,其目的就在于“期望全世界的學習者能夠公開、自由地分享知識與交流思想,并從中獲益”。

        第三,網絡公開課講授的內容是高等教育教授的知識。網絡公開課是一種課堂實錄,它是一門課。它不同于其他網絡上的視頻,作為一種“課”,它的任務在于傳播知識。它傳播的是高等教育的課程知識,而不是小學、初中、高中的課程知識。

        上世紀90年代,麻省理工學院將大量課程資料放在互聯網上,逐漸引發了一場國際高等教育資源開放與共享運動。諸多世界名校陸續加入了網絡公開課程的建設中,使網絡公開課程成為“公開教育資源”運動的主要推動力。從2010年11月開始,中國著名的門戶網站網易推出了“國際名校公開課”項目。2011年4月28日,教育部《關于啟動2011年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工作的通知》,②正式拉開了中國建立自己的高校網絡公開課的序幕。網絡公開課在我國迅速傳播,其影響日益擴大。越來越流行的世界名校網絡公開課對我國高等教育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它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教學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學內容,也會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③作為一種教育類視頻資源,網絡公開課中包含很多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導向的內容,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運用網絡公開課來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2 運用網絡公開課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1)國內外存在的大量網絡公開課為運用網絡公開課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基礎。國外多所世界名校都參與到網絡公開課的錄制,如牛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這些大學為我們提供了種類豐富的課程,涵蓋哲學、文學、歷史等學科。這些課程的出現,正在徹底改變全球的教學模式,全球興起了“淘課”一族,通過網絡手段獲取各個高校的精品公開課資源,不斷地為自己充電,打破高校之間的間隔與學術壁壘,使自己獲得更加專業和精尖的教學資源。④

        國內網絡公開課資源也日趨豐富。2011年4月28日,教育部《關于啟動2011年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工作的通知》之后,已有文學藝術、哲學歷史、經管法學、基礎科學、工程技術、農林醫藥六大分類的課程面向社會開放,這其中既有專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公開課,如人大的《中國化的百年流變》、清華大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也有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相聯系的課程,如川大的《現代公共生活與社會公德修養》、清華大學的《中國國情與發展——中國之路》等。

        (2)電子技術的發展為運用網絡公開課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技術支持。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世界各地的網絡公開課呈現在人們面前。其中,一站式網站的建設為運用網絡公開課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的網絡平臺。自2010年起,中國著名的門戶網站網易推出了“國際名校公開課”項目,這使得國外網絡公開課較為系統地、全面地呈現在中國人面前。我國在2011年也開始建設了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并且統一把視頻公開課公開在愛課程網上。人們可以通過網絡觀看或下載網絡公開課視頻資源,真正實現了資源的公開化。隨著3G(第三代數字通信)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大量面世,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已經下載的網絡公開課視頻資源。這充分擴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時空范圍。

        (3)中外眾多的優秀高校教師為運用網絡公開課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師資保證。當國外網絡公開課被中國大眾接受時,國外名師也備受人們稱贊。如《公正課》教師桑德爾教授在中國就備受高校學生歡迎。同樣的,在中國主講《論語心得》的于丹教授也備受人們喜愛,在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項目中,于丹教授也主講了《千古名月》一課。這些都為建設更多的優秀網絡公開課提供了強大的師資保障。

        (4)人們對網絡公開課的廣泛認可為運用網絡公開課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群眾基礎。當今社會,觀看網絡公開課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人們對網絡公開課的認識逐漸深入,對其認可逐漸加深,這極大擴大了網絡公開課的影響范圍。思想政治教育者一方面要積極建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網絡公開課;一方面要積極引導學生在眾多的網絡公開課中做出有益選擇,多推薦內容向上的視頻給受教育者。這樣才能通過網絡公開課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3 運用網絡公開課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運用網絡公開課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我們要進一步努力建設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特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網絡公開課;另一方面,我們要加大對網絡公開課的宣傳,引導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關注網絡公開課、學習國內外網絡公開課中符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課程,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養。

        (1)國家要進一步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網絡公開課建設、宣傳愛課程網頁。目前,我國已經在建設網絡公開課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如2011年4月28日,教育部了《關于啟動2011年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工作的通知》,正式拉開了中國高校網絡公開課建設的序幕。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在中國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建設中,專門的思想政治理論網絡公開課所占的比例還是很小的。目前有上海交通大學的《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文化素質》、中國人民大學的《中國化的百年流變》、清華大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還是沒有的。我們要運用網絡公開課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先建設好專門的思想政治理論網絡公開課。雖然國家建立了統一的愛課程網,使中國大學網絡公開課統一于一個網站,一站式服務,方便人們查找,觀看。但是目前對愛課程網的推廣還遠遠不夠,國家應加大此網站宣傳,并與其他網頁建立好網頁鏈接,如與網易公開課網頁的鏈接,方便人們在觀看其他網頁時鏈接到愛課程網頁、觀看中國的網絡公開課。

        (2)高校要鼓勵大學教師錄制網絡公開課,并通過校園網進一步宣傳網絡公開課。各高校應該深化對網絡公開課的了解,充分意識到網絡公開課是高等教育課堂教學的一種必要延伸和補充。高校應充分意識到錄制高質量的網絡公開課對其學校發展乃至對整個社會發展的作用,把錄制網絡公開課當成學校的一項重要任務來完成。同時,高校還可以通過校園網絡平臺對網絡公開課進行宣傳,比如在校園網主頁上添加愛課程網頁鏈接,展示課程圖片等等。

        (3)教師要積極錄制網絡公開課,并引導學生觀看網絡公開課。大學教師要密切結合國家文件要求,迎接網絡公開課的挑戰,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學術底蘊,使自己的課堂視頻成為能在全社會范圍內播放的優質網絡公開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更應該有這種錄制網絡公開課的責任意識,要讓我們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為集學術性和觀賞性于一身的課程,要在全社會范圍內產生積極影響。通過網絡公開課的形式,讓優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發揮更大的輻射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還要博采眾長,在眾多的網絡公開課中,進行精選,選取其中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導向的內容,引導學生課下觀看,促進學生思想的成熟與發展。如哈佛大學的“積極心理學”(又稱“幸福課”),其內容有利于學生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符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要求,可以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推薦給學生,讓其課下觀看。

        (4)學生要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主動觀看網絡公開課。學生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網絡公開課中,我們也常常看到學生的身影、聽到學生回應的聲音。一堂好的網絡公開課,不僅需要教師的精彩授課,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這就要求大學生積極參與,提高自身涵養,當自己的老師錄制網絡公開課時,能夠積極配合老師完成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實錄。同時,大學生也應該深化對網絡公開課的認識,在課余時間多觀看積極有益的網絡公開課,自覺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素質。

        注釋

        ① 王琳,欒開政等.MIT 開放課程的評價及對我國精品課程建設的啟示[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7(5).

        ② 關于啟動2011 年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105號)

        第3篇:網絡經濟的功能范文

        眾所周知,知識經濟是以電腦、衛星通信、光纜通信和數碼技術等為標志的現代信息技術和全球信息網絡“爆炸性”發展的必然結果。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現實經濟運行主要表現為信息化和全球化兩大趨勢。這兩種趨勢的出現無不與信息技術和信息網絡的發展密切相關。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大提高了人們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的效率,加速了科技開發與創新的步伐,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速度,從而使知識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程度空前提高;全球信息網絡的出現和發展,進一步加快了信息在全球范圍內的傳遞和擴散,使傳統的國家、民族界限變得日益模糊,使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地球村”,從而使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全球化趨勢。因此,知識經濟實質上是一種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全球網絡經濟。

        在這里,我們可以把網絡經濟概括為一種建立在計算機網絡(特別是Internet)基礎之上,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的經濟形態。它不僅是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產業的興起和快速增長,也包括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整個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和迅猛發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術的推廣和運用所引起的傳統產業、傳統經濟部門的深刻的革命性變化和飛躍性發展。因此,絕不能把網絡經濟理解為一種獨立于傳統經濟之外、與傳統經濟完全對立的純粹的“虛擬”經濟。它實際上是一種在傳統經濟基礎上產生的、經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的高級經濟發展形態。深化對知識經濟的研究和認識,我們不難發現,盡管目前人們對未來經濟的描述有多種說法,諸如知識經濟、信息經濟、后工業經濟、新經濟、注意力經濟等等,但它們的基礎是相同的,這就是計算機與計算機網絡,特別是國際互聯網絡。

        目前,進入國際互聯網絡的服務器和個人電腦,已經擁有了一個更加先進的交互網絡“www系統(WorldWideWeb)”。它是Internet上提供的一種高級瀏覽服務。借助這個系統,即使不懂計算機的人也可以享受計算機帶來的各種便利。因此,Internet自20世紀80年代建立以來,發展非常迅速。90年代以來更呈現指數性發展的趨勢,每年都有幾百萬個新的站點加入。現在聯入Internet的國家和地區已超過160個,與之相連的站點也由最初的幾千個增加到9000多萬個。

        人們利用Internet不僅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得各種各樣信息,包括最新科技、金融動態和商品供求信息等等,而且可以利用Internet各種功能為商業拓展服務。因此我們可以說,Internet帶來的不僅是一場信息革命,更重要的是它將引起人類經濟活動方式的深刻變革。美國在20世紀末創造的長達10年的“高增長、低通脹、低失業和低赤字”的新經濟奇跡,便是對這種變革的最有力、最生動的證明。

        目前,在人類的商務活動中因特網正在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因特網上無限豐富的信息資源和用戶資源,不僅能使使用者降低經濟活動的交易成本,而且可以獲得不可估量的巨大經濟利益。因此,互聯網的應用正從一般的信息瀏覽功能,向更具價值創造功能的網絡經濟方向發展。可以說,網絡經濟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網絡經濟時代已經向我們走來。

        二、網絡經濟的發展趨勢

        在新千年之際,美國經濟在持續高速增長了10個年頭以后,出現了放緩的跡象,并由此引發了整個世界經濟的增速下降,給網絡經濟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但我們絕不能因此而對網絡經濟的發展前景產生懷疑,失去發展網絡經濟的信心。美國經濟經過長達10年的高速增長之后,作出一些調整是很正常的,也是必要的。這不過是市場經濟內在規律起作用的正常表現而已。

        我們說網絡經濟代表了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不僅是因為它創造了美國經濟長達10年的高增長奇跡。更重要的是因為它為現實經濟增長構筑起一個全新的技術平臺,提供了一種將信息資源轉化為經濟收益的高效工具,營造了一種全球化的經營環境。人們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可以進行計算機自動控制、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和計算機集成制造等,實現生產的自動化,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并使個性化的小批量生產的邊際成本最小化;人們利用發達的計算機網絡,可以實現信息的快速傳遞和資源共享,從而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為經營決策服務,并大大加快高新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速度,把信息資源轉化為現實的經濟資源;人們通過由計算機網絡連成一體的全球化市場,可以實施真正的全球化經營戰略,優化全球范圍的資源配置,提高整個人類社會的經濟資源利用效率,促進整個世界經濟的增長。可見,網絡經濟的真正價值不僅在于它本身能夠立即產生多少有形財富和利潤,更重要的是它所營造的是一種嶄新的社會經濟形態,為全體社會成員提高社會發展能力和經濟創造力提供一個平臺,使所有產業都構建在一個新的起點上,使企業有可能實現財富迅速積聚和跳躍式發展。

        網絡經濟不同于以往的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在網絡經濟時代,信息產業以及以此為基礎的各種服務行業將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在信息產業空前發展的基礎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將進一步增強,國際貿易、國際投資以及跨國生產、跨國經營活動等將更加活躍;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整個經濟運行的機制、方式和規則等也必將發生深刻的變化。

        網絡經濟發展的最為直觀的形式是電子商務的出現和迅猛發展。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運用Internet來進行采購和銷售。這不僅意味著商業機會的大量增加,而且意味著一個真正的全球性“新興市場”的誕生。任何公司要想不斷擴大其市場影響,增加其市場份額,保持其競爭優勢地位,就必須加入Internet。

        網絡時代電子商務的應運而生及其快速增長,必然使其影響逐步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環節,并對傳統的企業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管理模式、經營策略、貿易渠道和營銷觀念等多方面提出了有力的挑戰。一個企業要想搶占市場先機,贏得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它就必須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起快速、機動、靈活、高效的生產組織系統和經營管理系統。

        三、我國發展網絡經濟的思考

        在全球網絡革命如火如荼、飛速發展的時代潮流面前,中國的網絡業也不甘居人之后。我國政府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便相繼實施

        了“金橋”、“金卡”等一系列金字工程。在發達國家建設“信息高速公路”的世界背景下,我國的一批信息技術專家根據中國國情,提出了我們自己的“高速信息網計劃(CHINA)”,1993年10月15日,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通信光纜,縱貫中國南北的京漢廣通信“大動脈”全線開通,拉開了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序幕。我國企業從1994年開始涉足電子商務,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績。1998年是世界電子商務年,中國也掀起了一股電子商務熱,我國的“中國商品市場”從當年7月1日起,正式進入Internet。1999年在上海舉行的“99《財富》全球論壇”年會又傳出消息:到2003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網絡市場。由此不難推斷,中國經濟也必將融入全球網絡經濟的大潮之中。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應未雨綢繆,及早對即將來臨的網絡經濟進行科學的理論探討和分析,認真研究和總結全球范圍內網絡經濟發展的經驗和教訓,正確制定和實施符合我國國情的網絡經濟發展戰略,加快我國網絡經濟發展的步伐,對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增強我國廣大企業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我國正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在全球網絡經濟剛剛興起的時代背景下,要緊緊抓住這個難得的歷史機遇,大力加強網絡經濟基礎設施和網絡人才隊伍建設,推動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我國廣大企業將在全球市場上與國外企業展開激烈的國際競爭。如果我們不能用現代信息技術把民族企業武裝起來,不能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我國的傳統產業進行徹底的改造,它們是難以同國外的競爭對手相抗衡的。為此,也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化對網絡經濟的研究和認識,特別是加強對網絡經濟發展的應用研究,將網絡經濟發展趨勢同我國經濟的現實運行緊密結合起來,探討我國現實經濟與網絡經濟發展的對接問題。具體講,加快我國網絡經濟發展的步伐,要解決好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正確選擇網絡經濟發展戰略。要在深刻認識和把握網絡經濟運行的機制、規律、方式和特點的基礎上,根據中國經濟發展實際情況,科學制定我國網絡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

        2.大力加強網絡經濟基礎設施建設。要在借鑒和吸收國內外網絡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先進經驗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網絡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的現實狀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改進和加強我國的網絡經濟基礎設施建設。

        3.建立一支適應網絡經濟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在深入分析和認識網絡經濟發展對新世紀勞動者素質要求的基礎上,制定和實施符合網絡經濟發展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網絡經濟發展人才。

        4.積極推進對傳統產業或企業的網絡化改造。要在廣泛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選擇部分有代表性的產業或企業進行網絡化改造試點,推動企業上網,指導上網企業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4篇:網絡經濟的功能范文

        【關鍵詞】網絡經濟;經濟特征;經濟策略;傳統經濟;計算機網絡

        本世紀初見證了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們的時代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式的網絡時代。主要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包括了互聯網、電話網絡、電視系統、各種各樣的證卷,金融機構等組成的資本網絡,它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生產力,使得社會經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從而整個社會經濟關系發生了改變,產生了一種新的經濟形態——網絡經濟。

        一、網絡經濟有三個的基本特征

        快捷性。互聯網的建立就像蜘蛛網一樣使各個國家相互聯接了起來,整個地球也仿佛變得越來越小,因而網絡經濟被稱為是一種速度型的經濟,從本質上講,它是一種全球化經濟。高滲透性。計算機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進步,使網絡經濟體現出了滲透的功能,信息服務業遍及第一、第二產業,使他們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這期間,網絡經濟起到了相互連接的作用。自我膨脹性。網絡經濟具有自我膨脹性。這將在網絡經濟的網絡經濟的定律中做詳細的論述。邊際效益遞增性。網絡經濟邊際成本遞減,網絡經濟具有累積增值性,網絡信息系統具有信息的自動記憶和自動生成功能直接性。網絡的迅速發展使經濟組織結構趨向薄平化,在網絡端點的生產者與消費者可直接聯系,從而降低了傳統的中間商層次存在的必要性,從而顯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二、網絡經濟的四大定律

        分別是摩爾定律(Moore‘s Law)、梅特卡夫法則、馬太效應(Matthews Effect)、吉爾德定律(Gilder‘s Law)。摩爾定律(Moore‘s Law)。1965年,摩爾預測到單片硅芯片的運算處理能力,每18個月就會翻一番,在這同時,價格卻減少了一半。梅特卡夫法則。網絡經濟的價值相當于網絡節點數的平方,這表明了網絡所創造的效益將隨著網絡用戶的增加而呈指數形式增長趨勢。馬太效應(Matthews Effect)。在網絡經濟中,在一定條件下,優勢或劣勢一旦出現并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不斷加劇而自行強化,出現“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壟斷局面,這是由于人們的心理反應和行為慣性而出現的。吉爾德定律(Gilder‘s Law)。根據美國技術理論家喬治·吉爾德預測:在可預見的未來(未來10年),通訊系統的總帶寬將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長。吉爾德認為,隨著通訊能力的不斷增強,每比特傳輸價格朝著免費的方向下降,費用的走向趨勢將呈現出“漸進曲線”的規律,而同時價格點無限接近于零。

        三、網絡經濟的策略

        網絡是典型的群系統;在技術網絡里,靠的是標準和規范。網絡可以給其他商家打造平臺:淘寶讓別人在其上開店,蘋果開放接口建立APP Store等許多例子,這就在自己獲利的同時給別人也提供了機會。網絡時代,我們有了豐富的資源,于是價格不可避免的滑落。因此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是網絡經濟有效的策略之一。商家應盡量追求免費,以贏取人們的關注。由于價格有朝著免費的方向前進的趨勢,在網絡經濟中最好的策略就是先人一步采取低價策略,甚至是免費贈送。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法則,并不只限于復制品的邊際成本接近于零的軟件業,即使是硬件,只要連接上網,也要遵循這個法則。電信公司會贈送手機,為的是銷售無線電話服務。有線電視為了推廣他們的高清電視服務,會贈送機頂盒。鑒于經濟學的這些免費策略,我們會產生疑問,那在網絡經濟中我們如何去盈利呢?

        非常低廉的價格在作用上與實際意義上的免費相同,核心產品幾近免費,但是其他相關服務定價高。Sun公司贈送Java以幫助服務器的銷售。產品免費,但是服務和技術支持費用昂貴,比如華為就是這種營銷策略,免費贈基站占領市場,再高額收服務費。極低的價格可以迅速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而在上面也說到重要的就是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有了人氣,盈利的方式非常多,最簡單的也是應用最廣泛的就是加載廣告。為了吸引客戶的注意,也會經常放一些不完善的半成品,以期待用戶反饋幫助改善產品。采用定額或包月的固定價格方式會讓用戶在定額的習慣中忘記費用。 現在企業的利益越來越廣泛的以網絡服務為基礎,那么,最大限度地提高網絡自身的價值是企業的首要策略。

        在網絡經濟時代,網絡本身的價值呈指數性增長,成員越來越多,處理事務的費用接近于零。所以只要選擇更多的連接、更加開放的系統、更為廣泛應用的標準,就是不錯的決策了,這是因為在網絡經濟中,處理一件事務所耗用的能量越來越小,而對處理事務的方法達成一致意見所要付出的努力卻越來越大。所以,一旦標準確定下來,經濟就可以迅速增長。 現在的物聯網只要做到了行業之間標準的統一,就會實現客觀的經濟效益。但是我們也需要看到他的風險性,盡量 聯絡幾十個幾百個同盟和合作伙伴,尋求更多的網絡關系和共同事業,結成一個網絡來分擔風險。

        網絡經濟有著和生態學系統一樣的生態邏輯,在進化過程中,總有新物種取代舊物種、自然生物群系發生結構變化、生物與環境相互影響。網絡的前景也一樣,每一種密集型產業都在向著平展的原子化狀態轉變。行業中的大公司比例會不斷減少,無數小公司出現,每天都有新的技術出現,同時也有很多舊的東西消亡,落后的公司或被淘汰,或者蛻變為新領域的新公司。但是行業總體卻是欣欣向榮: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薪水。

        網絡經濟對許多小型組織組合成一個大型組織有好處,并能保持小型組織的自治性。這樣的系統可防止劇烈改變。要想推行一個大型新系統,可對一個能夠工作的小網絡增加更復雜的節點和等級,使之成為一個大網絡。

        網絡經濟中,把握住聰明的客戶是關鍵,客戶會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你的員工。聰明的客戶對企業有著很大的利益幫助,他們可以使企業將服務和產品做得更好。現在經常以建立一個網站,來方便與客戶的相互交流,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用戶團體了。

        網絡經濟是突破了傳統經濟模式的新型經濟形勢,在新這種經濟模式下,效率是針對機器人的,機器承擔了大部分非人性化的制造工作。機會是針對人類的。機會需要的是靈活性、探索性、推測性和人類擅長的許多其他品質。擺在每個工人面前的問題不是“這個工作應該怎么做”,而是“什么是該做的工作”。

        網絡經濟使重復、延續、復制和自動化等朝著免費和高效方向發展,而創造力和想象力,他們的價值會提升。我們應該敏感的抓住機會,在面對機會爆炸的時代,選擇正確的事情去做。

        四、網絡經濟學中的基本規律

        網絡經濟學是一門探索經濟學前沿理論的邊緣性學科,其研究內容包括經濟學、管理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等領域,并由此衍生出網絡經濟與互聯網、網絡經濟與電子政務、網絡經濟與電子商務、網絡經濟與企業組織、網絡經濟與產業和地區布局、網絡經濟與信息技術創新等一系列極具現實意義的研究方向。

        網絡經濟學基本規律特性1.網絡經濟是一種趨勢經濟,盡管網絡經濟還不是世界的主流經濟形態,但它卻正在迅速地發展。2.網絡經濟不是一種行業經濟,從網絡經濟對人類的影響和它的發展趨勢來看,它已經超越了行業經濟的范疇。3.網絡經濟是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發展的產物。4.網絡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它對傳統的經濟學產生深刻的影響,從交易規則、理論基礎、價值規律和產品的分配等諸多方面對傳統的經濟學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五、網絡經濟與傳統經濟的比較

        網絡經濟是傳統經濟的衍生形態,并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改變著傳統經濟的很多理論,比如上面所說的網絡經濟的特點中就有一點是邊際效益遞增性,而在傳統經濟學中是邊際效益遞減理論。網絡經濟的效益是同其規模成正比的。網絡經濟具有明顯的規模效應,如果規模越大、用戶越多,產品越具有標準性,所帶來的商業機會就越多,其效益就越大。

        以網絡技術為依托,生產者和消費者可直接進行經濟互動,同時網絡經營者也可以輕而易舉的為消費者提供周到的個性化服務,這樣就使雙方的交易成本下降,使網絡經濟成為方便與個性的代名詞。

        在個體目標不一致的組織中,行動規則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組織的理性水平。這就是博弈論的原理。博弈論又稱對策論是研究彼此的策略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博弈論其中的一個比較有名的囚徒困境與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原理不同。斯密認為個人理性符合集體理性,可是囚徒困境恰恰相反了,對于個人來說最好的策略對于集體來說卻是最差的。這也是與傳統經濟不同的一個方面。

        參考文獻:

        [1](美)凱文·凱利(Kevin Kelly)著.蕭華敬,任平譯. 網絡經濟的十種策略.廣州出版社, 2000

        第5篇:網絡經濟的功能范文

        關鍵詞:網絡經濟知識經濟經濟全球化

        一、網絡經濟的內涵

        眾所周知,知識經濟是以電腦、衛星通信、光纜通信和數碼技術等為標志的現代信息技術和全球信息網絡“爆炸性”發展的必然結果。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現實經濟運行主要表現為信息化和全球化兩大趨勢。這兩種趨勢的出現無不與信息技術和信息網絡的發展密切相關。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大提高了人們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的效率,加速了科技開發與創新的步伐,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速度,從而使知識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程度空前提高;全球信息網絡的出現和發展,進一步加快了信息在全球范圍內的傳遞和擴散,使傳統的國家、民族界限變得日益模糊,使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地球村”,從而使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全球化趨勢。因此,知識經濟實質上是一種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全球網絡經濟。

        在這里,我們可以把網絡經濟概括為一種建立在計算機網絡(特別是Internet)基礎之上,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的經濟形態。它不僅是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產業的興起和快速增長,也包括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整個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和迅猛發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術的推廣和運用所引起的傳統產業、傳統經濟部門的深刻的革命性變化和飛躍性發展。因此,絕不能把網絡經濟理解為一種獨立于傳統經濟之外、與傳統經濟完全對立的純粹的“虛擬”經濟。它實際上是一種在傳統經濟基礎上產生的、經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的高級經濟發展形態。深化對知識經濟的研究和認識,我們不難發現,盡管目前人們對未來經濟的描述有多種說法,諸如知識經濟、信息經濟、后工業經濟、新經濟、注意力經濟等等,但它們的基礎是相同的,這就是計算機與計算機網絡,特別是國際互聯網絡。

        目前,進入國際互聯網絡的服務器和個人電腦,已經擁有了一個更加先進的交互網絡“www系統(WorldWideWeb)”。它是Internet上提供的一種高級瀏覽服務。借助這個系統,即使不懂計算機的人也可以享受計算機帶來的各種便利。因此,Internet自20世紀80年代建立以來,發展非常迅速。90年代以來更呈現指數性發展的趨勢,每年都有幾百萬個新的站點加入。現在聯入Internet的國家和地區已超過160個,與之相連的站點也由最初的幾千個增加到9000多萬個。

        人們利用Internet不僅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得各種各樣信息,包括最新科技、金融動態和商品供求信息等等,而且可以利用Internet各種功能為商業拓展服務。因此我們可以說,Internet帶來的不僅是一場信息革命,更重要的是它將引起人類經濟活動方式的深刻變革。美國在20世紀末創造的長達10年的“高增長、低通脹、低失業和低赤字”的新經濟奇跡,便是對這種變革的最有力、最生動的證明。

        目前,在人類的商務活動中因特網正在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因特網上無限豐富的信息資源和用戶資源,不僅能使使用者降低經濟活動的交易成本,而且可以獲得不可估量的巨大經濟利益。因此,互聯網的應用正從一般的信息瀏覽功能,向更具價值創造功能的網絡經濟方向發展。可以說,網絡經濟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網絡經濟時代已經向我們走來。

        二、網絡經濟的發展趨勢

        在新千年之際,美國經濟在持續高速增長了10個年頭以后,出現了放緩的跡象,并由此引發了整個世界經濟的增速下降,給網絡經濟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但我們絕不能因此而對網絡經濟的發展前景產生懷疑,失去發展網絡經濟的信心。美國經濟經過長達10年的高速增長之后,作出一些調整是很正常的,也是必要的。這不過是市場經濟內在規律起作用的正常表現而已。

        我們說網絡經濟代表了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不僅是因為它創造了美國經濟長達10年的高增長奇跡。更重要的是因為它為現實經濟增長構筑起一個全新的技術平臺,提供了一種將信息資源轉化為經濟收益的高效工具,營造了一種全球化的經營環境。人們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可以進行計算機自動控制、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和計算機集成制造等,實現生產的自動化,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并使個性化的小批量生產的邊際成本最小化;人們利用發達的計算機網絡,可以實現信息的快速傳遞和資源共享,從而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為經營決策服務,并大大加快高新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速度,把信息資源轉化為現實的經濟資源;人們通過由計算機網絡連成一體的全球化市場,可以實施真正的全球化經營戰略,優化全球范圍的資源配置,提高整個人類社會的經濟資源利用效率,促進整個世界經濟的增長。可見,網絡經濟的真正價值不僅在于它本身能夠立即產生多少有形財富和利潤,更重要的是它所營造的是一種嶄新的社會經濟形態,為全體社會成員提高社會發展能力和經濟創造力提供一個平臺,使所有產業都構建在一個新的起點上,使企業有可能實現財富迅速積聚和跳躍式發展。

        網絡經濟不同于以往的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在網絡經濟時代,信息產業以及以此為基礎的各種服務行業將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在信息產業空前發展的基礎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將進一步增強,國際貿易、國際投資以及跨國生產、跨國經營活動等將更加活躍;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整個經濟運行的機制、方式和規則等也必將發生深刻的變化。

        網絡經濟發展的最為直觀的形式是電子商務的出現和迅猛發展。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運用Internet來進行采購和銷售。這不僅意味著商業機會的大量增加,而且意味著一個真正的全球性“新興市場”的誕生。任何公司要想不斷擴大其市場影響,增加其市場份額,保持其競爭優勢地位,就必須加入Internet。

        網絡時代電子商務的應運而生及其快速增長,必然使其影響逐步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環節,并對傳統的企業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管理模式、經營策略、貿易渠道和營銷觀念等多方面提出了有力的挑戰。一個企業要想搶占市場先機,贏得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它就必須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起快速、機動、靈活、高效的生產組織系統和經營管理系統。

        三、我國發展網絡經濟的思考

        在全球網絡革命如火如荼、飛速發展的時代潮流面前,中國的網絡業也不甘居人之后。我國政府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便相繼實施了“金橋”、“金卡”等一系列金字工程。在發達國家建設“信息高速公路”的世界背景下,我國的一批信息技術專家根據中國國情,提出了我們自己的“高速信息網計劃(CHINA)”,1993年10月15日,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通信光纜,縱貫中國南北的京漢廣通信“大動脈”全線開通,拉開了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序幕。我國企業從1994年開始涉足電子商務,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績。1998年是世界電子商務年,中國也掀起了一股電子商務熱,我國的“中國商品市場”從當年7月1日起,正式進入Internet。1999年在上海舉行的“99《財富》全球論壇”年會又傳出消息:到2003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網絡市場。由此不難推斷,中國經濟也必將融入全球網絡經濟的大潮之中。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應未雨綢繆,及早對即將來臨的網絡經濟進行科學的理論探討和分析,認真研究和總結全球范圍內網絡經濟發展的經驗和教訓,正確制定和實施符合我國國情的網絡經濟發展戰略,加快我國網絡經濟發展的步伐,對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增強我國廣大企業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我國正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在全球網絡經濟剛剛興起的時代背景下,要緊緊抓住這個難得的歷史機遇,大力加強網絡經濟基礎設施和網絡人才隊伍建設,推動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我國廣大企業將在全球市場上與國外企業展開激烈的國際競爭。如果我們不能用現代信息技術把民族企業武裝起來,不能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我國的傳統產業進行徹底的改造,它們是難以同國外的競爭對手相抗衡的。為此,也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化對網絡經濟的研究和認識,特別是加強對網絡經濟發展的應用研究,將網絡經濟發展趨勢同我國經濟的現實運行緊密結合起來,探討我國現實經濟與網絡經濟發展的對接問題。具體講,加快我國網絡經濟發展的步伐,要解決好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正確選擇網絡經濟發展戰略。要在深刻認識和把握網絡經濟運行的機制、規律、方式和特點的基礎上,根據中國經濟發展實際情況,科學制定我國網絡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

        2.大力加強網絡經濟基礎設施建設。要在借鑒和吸收國內外網絡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先進經驗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網絡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的現實狀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改進和加強我國的網絡經濟基礎設施建設。

        3.建立一支適應網絡經濟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在深入分析和認識網絡經濟發展對新世紀勞動者素質要求的基礎上,制定和實施符合網絡經濟發展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網絡經濟發展人才。

        4.積極推進對傳統產業或企業的網絡化改造。要在廣泛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選擇部分有代表性的產業或企業進行網絡化改造試點,推動企業上網,指導上網企業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形成安全、高效的網絡經濟發展技術保證系統。在充分認識國內外網絡經濟運行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上網企業特點,研制、開發適應我國網絡經濟發展要求的技術保障系統,確保網絡經濟安全。

        6.加快制定網絡經濟發展政策。在認真總結國內外網絡經濟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和企業上網要求,加快制定和實施有利于網絡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法規,為我國網絡經濟發展提供寬松的政策環境和法律保障。

        第6篇:網絡經濟的功能范文

        眾所周知,知識經濟是以電腦、衛星通信、光纜通信和數碼技術等為標志的現代信息技術和全球信息網絡“爆炸性”發展的必然結果。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現實經濟運行主要表現為信息化和全球化兩大趨勢。這兩種趨勢的出現無不與信息技術和信息網絡的發展密切相關。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大提高了人們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的效率,加速了科技開發與創新的步伐,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速度,從而使知識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程度空前提高;全球信息網絡的出現和發展,進一步加快了信息在全球范圍內的傳遞和擴散,使傳統的國家、民族界限變得日益模糊,使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地球村”,從而使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全球化趨勢。因此,知識經濟實質上是一種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全球網絡經濟。

        在這里,我們可以把網絡經濟概括為一種建立在計算機網絡(特別是Internet)基礎之上,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的經濟形態。它不僅是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產業的興起和快速增長,也包括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整個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和迅猛發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術的推廣和運用所引起的傳統產業、傳統經濟部門的深刻的革命性變化和飛躍性發展。因此,絕不能把網絡經濟理解為一種獨立于傳統經濟之外、與傳統經濟完全對立的純粹的“虛擬”經濟。它實際上是一種在傳統經濟基礎上產生的、經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的高級經濟發展形態。深化對知識經濟的研究和認識,我們不難發現,盡管目前人們對未來經濟的描述有多種說法,諸如知識經濟、信息經濟、后工業經濟、新經濟、注意力經濟等等,但它們的基礎是相同的,這就是計算機與計算機網絡,特別是國際互聯網絡。

        目前,進入國際互聯網絡的服務器和個人電腦,已經擁有了一個更加先進的交互網絡“www系統(WorldWideWeb)”。它是Internet上提供的一種高級瀏覽服務。借助這個系統,即使不懂計算機的人也可以享受計算機帶來的各種便利。因此,Internet自20世紀80年代建立以來,發展非常迅速。90年代以來更呈現指數性發展的趨勢,每年都有幾百萬個新的站點加入。現在聯入Internet的國家和地區已超過160個,與之相連的站點也由最初的幾千個增加到9000多萬個。

        人們利用Internet不僅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得各種各樣信息,包括最新科技、金融動態和商品供求信息等等,而且可以利用Internet各種功能為商業拓展服務。因此我們可以說,Internet帶來的不僅是一場信息革命,更重要的是它將引起人類經濟活動方式的深刻變革。美國在20世紀末創造的長達10年的“高增長、低通脹、低失業和低赤字”的新經濟奇跡,便是對這種變革的最有力、最生動的證明。

        目前,在人類的商務活動中因特網正在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因特網上無限豐富的信息資源和用戶資源,不僅能使使用者降低經濟活動的交易成本,而且可以獲得不可估量的巨大經濟利益。因此,互聯網的應用正從一般的信息瀏覽功能,向更具價值創造功能的網絡經濟方向發展。可以說,網絡經濟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網絡經濟時代已經向我們走來。

        二、網絡經濟的發展趨勢

        在新千年之際,美國經濟在持續高速增長了10個年頭以后,出現了放緩的跡象,并由此引發了整個世界經濟的增速下降,給網絡經濟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但我們絕不能因此而對網絡經濟的發展前景產生懷疑,失去發展網絡經濟的信心。美國經濟經過長達10年的高速增長之后,作出一些調整是很正常的,也是必要的。這不過是市場經濟內在規律起作用的正常表現而已。

        我們說網絡經濟代表了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不僅是因為它創造了美國經濟長達10年的高增長奇跡。更重要的是因為它為現實經濟增長構筑起一個全新的技術平臺,提供了一種將信息資源轉化為經濟收益的高效工具,營造了一種全球化的經營環境。人們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可以進行計算機自動控制、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和計算機集成制造等,實現生產的自動化,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并使個性化的小批量生產的邊際成本最小化;人們利用發達的計算機網絡,可以實現信息的快速傳遞和資源共享,從而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為經營決策服務,并大大加快高新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速度,把信息資源轉化為現實的經濟資源;人們通過由計算機網絡連成一體的全球化市場,可以實施真正的全球化經營戰略,優化全球范圍的資源配置,提高整個人類社會的經濟資源利用效率,促進整個世界經濟的增長。可見,網絡經濟的真正價值不僅在于它本身能夠立即產生多少有形財富和利潤,更重要的是它所營造的是一種嶄新的社會經濟形態,為全體社會成員提高社會發展能力和經濟創造力提供一個平臺,使所有產業都構建在一個新的起點上,使企業有可能實現財富迅速積聚和跳躍式發展。

        網絡經濟不同于以往的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在網絡經濟時代,信息產業以及以此為基礎的各種服務行業將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在信息產業空前發展的基礎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將進一步增強,國際貿易、國際投資以及跨國生產、跨國經營活動等將更加活躍;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整個經濟運行的機制、方式和規則等也必將發生深刻的變化。

        網絡經濟發展的最為直觀的形式是電子商務的出現和迅猛發展。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運用Internet來進行采購和銷售。這不僅意味著商業機會的大量增加,而且意味著一個真正的全球性“新興市場”的誕生。任何公司要想不斷擴大其市場影響,增加其市場份額,保持其競爭優勢地位,就必須加入Internet。

        網絡時代電子商務的應運而生及其快速增長,必然使其影響逐步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環節,并對傳統的企業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管理模式、經營策略、貿易渠道和營銷觀念等多方面提出了有力的挑戰。一個企業要想搶占市場先機,贏得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它就必須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起快速、機動、靈活、高效的生產組織系統和經營管理系統。

        三、我國發展網絡經濟的思考

        在全球網絡革命如火如荼、飛速發展的時代潮流面前,中國的網絡業也不甘居人之后。我國政府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便相繼實施了“金橋”、“金卡”等一系列金字工程。在發達國家建設“信息高速公路”的世界背景下,我國的一批信息技術專家根據中國國情,提出了我們自己的“高速信息網計劃(CHINA)”,1993年10月15日,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通信光纜,縱貫中國南北的京漢廣通信“大動脈”全線開通,拉開了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序幕。我國企業從1994年開始涉足電子商務,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績。1998年是世界電子商務年,中國也掀起了一股電子商務熱,我國的“中國商品市場”從當年7月1日起,正式進入Internet。1999年在上海舉行的“99《財富》全球論壇”年會又傳出消息:到2003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網絡市場。由此不難推斷,中國經濟也必將融入全球網絡經濟的大潮之中。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應未雨綢繆,及早對即將來臨的網絡經濟進行科學的理論探討和分析,認真研究和總結全球范圍內網絡經濟發展的經驗和教訓,正確制定和實施符合我國國情的網絡經濟發展戰略,加快我國網絡經濟發展的步伐,對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增強我國廣大企業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我國正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在全球網絡經濟剛剛興起的時代背景下,要緊緊抓住這個難得的歷史機遇,大力加強網絡經濟基礎設施和網絡人才隊伍建設,推動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之后,我國廣大企業將在全球市場上與國外企業展開激烈的國際競爭。如果我們不能用現代信息技術把民族企業武裝起來,不能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我國的傳統產業進行徹底的改造,它們是難以同國外的競爭對手相抗衡的。為此,也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化對網絡經濟的研究和認識,特別是加強對網絡經濟發展的應用研究,將網絡經濟發展趨勢同我國經濟的現實運行緊密結合起來,探討我國現實經濟與網絡經濟發展的對接問題。具體講,加快我國網絡經濟發展的步伐,要解決好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正確選擇網絡經濟發展戰略。要在深刻認識和把握網絡經濟運行的機制、規律、方式和特點的基礎上,根據中國經濟發展實際情況,科學制定我國網絡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

        2.大力加強網絡經濟基礎設施建設。要在借鑒和吸收國內外網絡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先進經驗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網絡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的現實狀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改進和加強我國的網絡經濟基礎設施建設。

        3.建立一支適應網絡經濟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在深入分析和認識網絡經濟發展對新世紀勞動者素質要求的基礎上,制定和實施符合網絡經濟發展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網絡經濟發展人才。

        4.積極推進對傳統產業或企業的網絡化改造。要在廣泛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選擇部分有代表性的產業或企業進行網絡化改造試點,推動企業上網,指導上網企業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形成安全、高效的網絡經濟發展技術保證系統。在充分認識國內外網絡經濟運行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上網企業特點,研制、開發適應我國網絡經濟發展要求的技術保障系統,確保網絡經濟安全。

        6.加快制定網絡經濟發展政策。在認真總結國內外網絡經濟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和企業上網要求,加快制定和實施有利于網絡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法規,為我國網絡經濟發展提供寬松的政策環境和法律保障。

        第7篇:網絡經濟的功能范文

        (一)網絡基礎建設薄弱相對發達國家而言,我國計算機技術發展較晚,網絡建設薄弱是我國網絡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基礎問題之一。首先,計算機技術起步較晚,雖然我國經過幾十年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取得了飛速發展,但是由于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加之國內科研水平有限,當前我國計算機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在某些核心技術方面尚未取得較大突破,嚴重阻礙了網絡經濟的發展。其次,互聯網建設存在諸多問題,網絡建設的規模與質量有限,網絡運行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欠佳,難以滿足當前網絡經濟對互聯網的要求。另外,優秀的計算機網絡建設與管理人才流失嚴重,政府對網絡建設的科研投入不足,大量高技術人才外流,技術創新緩慢,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缺乏推動力,基礎建設薄弱,整體水平不高。

        (二)資金流通方式落后網絡基礎建設的薄弱帶來的后果之一便是金融電子化水平低、資金流通方式落后。首先,金融電子化水平低,政府以及企業的財務部門、商業銀行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限,網絡建設不到位,多數企業對網絡經濟都保持警惕,管理方式與國外發達企業相比較為落后,與當前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背景不符,網絡經濟缺乏良好的發展環境。其次,電子商務發展緩慢,資金流通方式落后,伴隨著商業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國的金融交易方式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但整體普及率不高;經過幾千年發展的實物交易仍然占主導地位,人們對電子商務普遍持觀望態度,對網上交易缺乏準確的認識,嚴重阻礙了網絡經濟的發展。

        (三)監管水平有待提高近年來,我國信息化技術雖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在技術標準與規則上仍全面受控于發達國家,網絡經濟存在諸多安全風險,監管水平有待提高,對企業商業信息、企業資金安全、個人信息都缺乏足夠的保護。伴隨著支付寶、財付通、易付寶等一系列網上交易平臺的快速崛起,對于電子商務監管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網絡安全管理機制的缺失給網絡經濟帶來了極大的風險。另外,網絡經濟的信用問題也是網絡經濟發展的障礙之一,網絡的虛擬性給安全監管帶來了巨大挑戰,虛假信息、信用欺詐、網店以及消費者的信譽問題都極大了阻礙了網絡交易的進一步發展。

        (四)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網絡管理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對網絡犯罪的查處力度不足,網絡詐騙案件頻發,某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法律法規的漏洞將作案途徑轉移到網絡中,嚴重影響了網絡經濟的健康發展。當前的法律法規對于網絡犯罪缺少準確的定義,對于網站建設沒有嚴格審查制度,網絡上的虛假信息泛濫,傳統道德觀念缺失嚴重,不良信息傳播迅速,在給社會發展帶來諸多不和諧因素的同時,也極大地阻礙了網絡經濟的發展。另外,對網絡金融的發展缺乏足夠的法律約束,余額寶、零錢寶等基于網上支付平臺的余額增值服務借助基金公司實現基金銷售功能的做法,尚缺乏合理的法律解釋,也給網絡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一定風險。

        二、解決網絡經濟問題的對策分析

        (一)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計算機網絡高技術人員培養,加大科研投入,不斷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網絡覆蓋率,為網絡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技術支持。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培養創新觀念,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要著眼國內的發展需求,更要立足于全球化發展道路,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依照國際通用的標準體系和規范要求,及時調整發展戰略,不斷完善計算機網絡基礎設施。另外,不斷加快科技創新,努力沖破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在發展基礎技術的同時,加快計算機網絡核心技術研究,爭取實現跨越式發展,從而為網絡經濟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

        (二)加強網絡經濟環境建設立足國內,從政府、企業、普通消費者的綜合角度出發,在不斷完善網絡基礎設施的同時,加強網絡經濟環境建設。由于我國的市場經濟環境與外國存在差異,在加強網絡經濟環境建設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我國國情,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網絡經濟環境。加強網絡經濟宣傳,不斷提高企業以及消費者對于網絡經濟的認可度,大力發展網上支付平臺,制定相關政策法規,鼓勵網絡購物行為,從制度上支持網絡經濟發展。另外,建立嚴格的網絡安全管理機制,加大網絡信息審查力度,形成良好的網絡環境,保障網絡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三)制定網絡經濟發展的宏觀規劃制定網絡經濟發展的宏觀規劃,加快我國信息化發展步伐,制定協調網絡經濟發展的政策。政府在網上購物、網上交易、電子商務稅收等方面應建立嚴格的規范體系,結合我國經濟的發展現狀以及網絡經濟的發展要求,制定相應的網絡經濟政策,保障網絡經濟的長遠發展。另外,通過政府對網絡經濟發展的宏觀規劃,對網絡環境加強管理的同時,必須保障網絡經濟發展的自由性,注重市場經濟的自由競爭,放權于企業及廣大消費者。

        (四)不斷完善網絡安全法律法規網絡經濟的發展必須有良好的法律環境,因此必須不斷完善網絡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首先,加強網絡安全管理,建立實時的網絡經濟監督平臺,依照具體的法律法規約束網絡經濟行為,對虛假宣傳、網絡不良信息、網絡道德觀念低下等問題依法進行處理,為網絡經濟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其次,嚴懲網絡經濟犯罪行為,對于網絡欺詐、網上非法交易等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并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另外,通過不斷完善法律體系,建立全國統一的第三方認證中心體系,建立社會信用體系,通過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網絡經濟的可靠性與安全性,不斷提高企業及消費者對網絡經濟交易的認可度。

        三、結語

        第8篇:網絡經濟的功能范文

        [關鍵詞]服務企業;旅行社;電子商務;發展模式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024(2013)09—0005—06

        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高新技術革命所引發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具有高度的創新性、廣泛的滲透性、神奇的倍增性、普遍的帶動性的信息化正使人類社會經歷一場迄今為止最為深刻的社會大變革,大大加速了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或網絡經濟)、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動態演進,已對世界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同時,隨著信息化進程應運而生的網絡經濟也正以其高效性、實時性、無限時性、無地域性等特點,不斷夯實自身的發展基礎,擴展自身的經濟規模并深刻影響和改變著傳統的經濟運行模式和企業運營方式。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5.64億人,全年新增網民509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42.1%,較2011年底提升3.8個百分點。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網民規模突破5億人,達到5.13億人,全年新增網民558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同比提升4個百分點,達到38.3%。而根據iReseareh《2010—2011年中國網絡經濟研究報告》中統計數據表明,2010年網絡經濟營收規模為1485.8億元,同比增長49.9%,電子商務成為網絡經濟市場份額最大的細分行業。由此可見,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之上的網絡經濟正以幾何級數的增長速度向前發展。

        在這種“不創新就滅亡”和“最大的不變是變”的網絡經濟新環境下,有許多網絡行業的新銳公司如攜程網等憑借對網絡經濟下旅游產業的獨到理解、雄厚的資金、先進的經營理念和技術優勢以及富有創新精神的市場運作能力,大舉進軍旅游市場。這些新生的旅游服務商在正確選擇切入點并重新定義經營方式后,或蠶食傳統市場份額,或做大旅游產業蛋糕,并在很短時間內創造了驚人的發展速度和銷售業績,成為網絡經濟下傳統旅行社的強大產業競爭者。伴隨大量潛在進入者不斷介入和一些優秀傳統旅行社的轉型,傳統旅行社行業運作方式受到極大的沖擊,其行業壟斷地位正受到日益嚴重的挑戰。因此,傳統旅行社行業如何蛻變和轉型以適應當今網絡經濟的市場生存狀況并繼續發揮行業作用,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網絡經濟對傳統旅行社業的沖擊

        究竟什么是網絡經濟,其本質特征是什么,對傳統旅行社將帶來哪些沖擊?眾所周知,互聯網在全球的爆炸性增長不僅帶來了驚人的革命性變化,更創造了一個嶄新的、虛擬而又真實的世界,一個統一的網絡國際社會。其神奇性表現為:無差別化,數字化,互聯實時化,人本化或智本化,資源共享化,虛擬化,高速化,全球一體化,綜合化。網絡經濟一般來說就是指基于互聯網的經濟活動,如網絡企業、電子商務以及網絡投資、網絡消費等其他網上經濟活動。對此,我國學者給予了很好的詮釋。學者楊冰之認為,網絡經濟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的網絡經濟就是基于互聯網、以電子商務為主體的經濟形式;廣義的網絡經濟就是由于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所引發的技術、經濟和社會變革而形成的新的經濟形態,它是新經濟的主力。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烏家培認為,網絡經濟是信息經濟的一個別稱或特稱。數字經濟、比特經濟、知識經濟、智能經濟、后工業經濟、新經濟等等都是對信息社會經濟的不同稱謂。這些稱謂都是從某一個特定方面來反映這一經濟特征的。網絡經濟就是基于網絡尤其是因特網所產生的經濟活動的總和。作為一種新經濟的網絡經濟,與以往的傳統經濟相比,有著受信息網絡種種特點的影響而形成的諸多特點:(1)網絡經濟是全天候運作的經濟;(2)網絡經濟是全球化經濟;(3)網絡經濟是中間層次作用減弱的“直接”經濟;(4)網絡經濟是虛擬經濟;(5)網絡經濟是競爭與合作并存的經濟;(6)網絡經濟是速度經濟;(7)網絡經濟是創新型經濟。

        從上世紀末開始,我國的網絡經濟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期。隨著業界前者不斷的努力與探索,在整合國外先進技術與經驗的基礎之上自主創新,國內網絡經濟在理念與技術的層面都逐漸地走向成熟并出現了一批發展迅速、前景廣闊的網絡經濟明星企業。在網絡經濟技術與理念逐漸成熟的影響下,我國也出現了專門從事旅游業務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目前全國旅游網站已接近300家。其中“攜程旅游網”、“華夏旅游網”和“旅游資訊網”走在了行業前列,取得了驕人的成就。但是,縱觀旅游電子商務市場,卻并不多見傳統旅行社的身影,尤其是中小旅行社。大多數旅行社所謂的電子商務參與,僅局限于旅游產品的網絡廣告,這不能不說是旅行社行業的一大遺憾。事實上,不難發現,傳統旅行社行業正在受到新興旅游網絡服務供應商的沖擊,在網絡經濟環境下,傳統旅行社業的“暴利”正逐漸變為“薄利”,尤其是中小旅行社受到的影響更大,普遍業績不甚樂觀。網絡經濟對傳統旅行社業的影響表現在如下三大方面:(1)旅行社的咨詢功能受到沖擊。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電腦網絡正在為游客提供越來越多的有關旅游目的地的信息,這些信息具體豐富而且有聲有色、圖文并茂。相對于旅行社的咨詢而言,這樣的網上查詢還具有信息量大、節儉費用、主動便捷等優點。美國旅行協會2001年的調研顯示,70%的使用互聯網的旅游者減少了對各地旅游局信息中心的使用量,同樣也減少了對航空電話中心的使用量;60%的互聯網旅游者減少了對其他旅行預訂電話中心的使用量。由此可見,網絡減弱了旅行社的咨詢功能。(2)傳統旅行社的產品組合功能受到影響。在電腦網絡中,大量詳盡的信息資源可以共享。基于網絡技術,旅游者可以在互聯網上查詢各種自己感興趣的旅游產品要素信息,并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組合,從而設計適合于自身的旅游消費品。旅行社的信息壟斷不復存在,旅游產品生產者的地位發生動搖。(3)旅行社的職能受到挑戰。網絡的發展使旅行社的職能受到沖擊,旅游業中部分航空公司和飯店已經開始運用網絡拓展了自身業務范圍,建立了自己的主頁并提供預訂功能。旅游產品供應商和旅游者在網絡上進行的這種對話式的交易,跳過旅行社的中介,縮短了價值鏈。這對于雙方來說是一種互惠互利方式,但是削弱了旅行社的職能。另外,專門從事旅游業務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出現,為旅游供應商提供信息平臺并其業務,也部分削弱了傳統旅行社的職能。

        二、網絡經濟下傳統旅行社業SWOT分析

        旅游業是對市場信息綜合利用率非常高的行業,而作為旅游業樞紐的旅行社更是如此。雖然網絡經濟對旅行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網絡經濟環境下旅行社作為供應商和旅游者之間的中介角色并沒有改變,網絡經濟對于旅行社的影響也并不是顛覆性的,傳統旅行社完全可以積極應對,將網絡作為工具或支撐,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旅行社,進而尋求新的出路。下面將按SWOT分析邏輯對傳統旅行社的經營環境與戰略選擇給予詮釋。

        (一)SOWT模型相關背景

        1.宏觀因素:(1)旅行社在產品供應商和旅游者之間的傳統地位仍未動搖。(2)旅游網絡經濟相關網絡信息技術逐漸成熟并不斷發展。(3)旅游網絡經濟市場日漸成熟,增長迅速,越來越多的旅游者開始在互聯網上選擇旅游產品。(4)市場上已出現的旅游網絡服務供應商已開始占據旅行社業的一定市場份額,并具有一定在位優勢。(5)我國網絡經濟與電子商務發展存在良好的政策環境,為旅行社參與中創造了政策條件。(6)旅游網絡信息平臺使原本由旅行社掌握的信息資源不再具有壟斷優勢。2.中微觀因素:(1)傳統旅行社業思想觀念落后,企業創新意識較差。(2)缺乏發展旅游網絡經濟所需的高級人才。(3)很大一部分旅行社尤其是中大型旅行社具備開展旅游網絡經濟的資金與實力。(4)線路設計等專業方面較網絡服務提供商更具優勢。(5)尚沒有參與旅游網絡經濟的整體思路與方法作為指導。(6)能夠提供細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務。

        (二)建立SWOT分析矩陣

        1.采用專家評分法確定宏觀、中微觀各因素的估計強度和估計概率/重要性。

        2.計算總優勢s、總劣勢W、總機會O、總威脅T的力度。根據表1表2所列出的數據可計算總優勢、總劣勢、總機會、總威脅的力度。這些數值由所有因素強度求和得到并運算如下:

        0=3×0.6+2×0.8+2×1:5.4

        T=-4×0.8—2×O.8—2×0.8=-6.4

        S=3×0.8+2×0.8+1×0.8=4.6

        W=-2×0.8—2×0.6—3×1=-5.8

        3.構建戰略四邊形。以總優勢強度s,總劣勢強度w,總機會強度0和總威脅強度T四個變量各為半軸,構成四半維坐標系。在四半維坐標系的S軸、0軸、w軸、T軸上分別找出計算出的優勢力度S、劣勢力度w、機會力度0、威脅力度T的對應點s1、W1、O1、T1并依次連成四點即得到戰略四邊形SOWT,如圖1所示。

        4.戰略類型方位θ的計算。在四半維平面中s、w、O、T四個因素綜合結果以戰略四邊形的重心來確定,根據戰略四邊形重心坐標所在的象限確定戰略類型。要得出SWOT分析的綜合結果首先應確定戰略四邊形O1W1T1S1的重心的方位,根據戰略類型方位區分企業戰略類型,設θ表示戰略類型方位,則tanθ=Y/X,Y為OT軸,為SW軸,其中0≤θ≤2π,這樣就可以根據θ的大小選擇企業的戰略類型,如表3所示。

        由評估表計算可得:θ=aretg(o+t/s+w)=arctg(-1/-1.4)≈36.4°∈[0,π/4)

        5.戰略強度系數p的確定。引入研究戰略強度的兩個方向的概念,即戰略正強度和戰略負強度。企業戰略正強度u是指企業外部機會與內在優勢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u的值由外部機會0與內在優勢S的乘積所得,u=0×S。

        企業戰略負強度是指企業外部威脅與內在劣勢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V的值由外部威脅與內在劣勢的乘積所得,V=T×W。

        為判斷企業的戰略強度,引入戰略強度系數p,戰略強度系數的大小反映戰略類型所應實施的強度,其公式為:

        p=u/(u+V)

        計算可得:

        U=0×S=5.4×4.6=24.84

        V=T×W=-5.8×-6.4=37.12

        p=U/(U+V)=0.40

        6.戰略向量的構成和戰略選擇。綜上所述,在SWOT矩陣分析中,通過戰略方位θ識別旅行社應采取的戰略類型,以戰略系數p為模數判斷旅行社在當前環境下應采取的戰略強度。坐標(p,θ)形成了以θ為方位角,模數為p的戰略向量,進而通過戰略向量識別和判斷網絡經濟環境下旅行社的戰略選擇。根據已建立的SWOT矩陣模型及其結果來看,網絡經濟環境下旅行社的戰略類型方位θ=36.4。,可知應采取開拓型戰略區的實力型戰略(表4);同時戰略強度系數p=0.40,小于0.5,應采取的戰略強度不宜過大。

        (三)建立SWOT分析結論

        網絡經濟環境下旅行社業的SWOT分析表明,旅行社在微觀環境方面具有一定的內部優勢,并且從大的宏觀環境來看也具有可利用的機會。只有將內部優勢與外部環境機會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實現較好的戰略效果。總之,網絡經濟環境下旅行社應主要采取結合外部機會與內部優勢的OS戰略,其重要著眼點之一是迅速開展電子商務,充分享受網絡經濟及電子商務帶來的益處。

        三、網絡經濟下傳統旅行社介入電子商務模式

        網絡經濟的發展在對傳統旅行社業提出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難得的機遇,網絡經濟的理念與技術理應成為旅行社業發展的新契機,傳統旅行社必須積極投身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并充分分享由此帶來的機會收益。為此,按照OS戰略的方向并結合網絡經濟與電子商務特點提出四種傳統旅行社介入電子商務的新模式。

        (一)廣泛參與模式

        廣泛參與旅游電子商務是旅行社在網絡經濟下謀求新的發展模式的先決條件。只有廣泛參與旅游電子商務,才有可能利用網絡這一先進的技術工具,發揮自身在整個旅游業中的傳統長處。目前在這方面的主要問題集中在中小型旅行社上。我國旅行社90%以上都是中小型旅行社,這些中小旅行社對于電子商務的應用程度普遍較低。作為旅游產品提供者的企業是旅游業中最重要的信息源,而中小旅行社則是這些信息源的直接收集和整理者。如果廣大中小旅行社游離在電子商務邊緣,整個旅游電子商務系統就將缺乏豐富、動態的旅游產品信息底層支持,這將大大限制網站信息質量、上網旅游者效用及整個旅游網絡經濟體系的成長。中小旅行社對網絡經濟廣泛參與模式的具體實施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人手:

        1.引入B-B-C(Business to Business to C us-tomer)的電子商務參與模式。充分發揮政府部門或旅游協會的主導作用,建立區域性的旅行社商業協會網站,即區域內眾多中小型旅行社聯盟商務平臺網站,成立網上旅游交易市場并進一步將這種旅游交易市場建成網上旅行社超市的形式。如圖2所示。旅游者通過網絡向網絡旅游超市提交自己感興趣的旅游信息,這些旅游信息對于旅游超市中各個旅行社來說都是開放的。各旅行社通過電腦互聯網連入網上旅行社超市,可以根據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信息為其量身定做旅游產品并通過網絡,旅游者可以根據價格和自己的喜好選擇旅行社及其產品。這種B—B—C的電子商務模式對地區來說有利于旅游業的整體宣傳,形成規模效應;對于中小旅行社來說,更是可以以較小的成本參與旅游電子商務,并宣傳自身的旅游產品,獲取更大的市場空間,還鼓勵了正當競爭,有利于旅游業整體

        2.旅行社和專業電子服務提供商的聯盟合作。傳統旅游企業與專業電子服務商或者新興的旅游網站之間的整合與戰略聯盟是發展趨勢之一。專業電子服務商或旅游網站可以充分發揮其處理信息行業前沿而特有的敏感性和高效性,即時為顧客提供全面、詳細、準確的旅游服務信息,增強游客對旅行社的認知度和信任感,以便爭取更大的客源市場。旅游網絡的交互性和開放性,使旅行社能夠隨時了解顧客的需求、建議和意見,同時為顧客提供人性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滿足不同偏好顧客的全方位需求,提高服務質量與水平。這樣,旅行社既可以彌補旅游電子商務人才的短缺,充分利用專業從業人員的資源,又可以取得更大的網絡市場份額。

        (二)品牌塑造模式

        傳統的大型旅行社由于擁有資金、技術、人才、資源等等各方面的優勢,在涉足網絡過程中必須注意創建自己的網上品牌。創建自己的網上旅行社將具備雙重的優勢:在真實市場上具有店面形象、固定生意、一定的銷售額與利潤;在虛擬市場上與消費者進行直接的溝通,實施網絡旅游服務,真正使網絡與旅游相互融合。旅行社以熟練的業務技能介入網絡,開展電子商務,以網絡平臺為辦公室,進行“虛擬經營”。所謂虛擬經營,就是從事信息加工、傳遞、從差價盈利轉化為信息盈利,適應旅游市場需求的發展趨勢。需要指出的是,大型旅行社集團的業務一般都會涉及到旅游產品的全部或者絕大部分,因此,塑造大型旅行社自身的網上品牌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網上預定系統作為支撐,將預定系統作為平臺逐步發展相關服務,逐步豐富網上信息資源,營造網上旅游品牌。如上海春秋旅行社的網上品牌發展歷程就非常具有代表性。早在1994年,上海春秋旅行社就已經率先擁有了功能全面的電腦實時預定系統。由于這種電腦實時預訂系統在內部運作中很快顯示出了準確、迅速、方便的規模化統一操作的優勢,該社因而迅速擴展,網絡成員不斷增加,逐步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商預訂系統。2001年初,春秋旅行社將春秋旅游網從簡單的信息功能改造成為能夠進行旅游電子商務的網站,依靠春秋國際旅行社的產品、品牌、服務等方面的優勢,走上一條“信息一訪問人流一電子商務一資金一整合發展”的道路,如圖3所示。網上品牌同樣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大型旅行社參與電子商務應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起點應相對較高。但網上旅游品牌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形成的,宜按照從預定系統人手,逐步完善服務,結合專業優勢的思路,有計劃逐步塑造自身網上旅游品牌。

        (三)優勢互補模式

        網絡信息具有直觀性、豐富性、交互性、定制性、快捷性等突出優勢。無論采用哪種方式參與旅游電子商務,旅行社所要解決的最終問題都是如何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進一步發揮自身原有優勢,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及銷售業績。在將網絡技術應用于旅游業,實現網絡經濟下傳統旅行社新發展的探索過程中,研究如何將網絡技術的優勢與旅行社傳統的行業優勢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理應作為主線。因此,探尋網絡經濟下旅行社的發展模式,必須將優勢互補作為指導性思想貫穿始終。為此,首先應在旅行社行業內部做好相關網絡知識與技術的培訓與普及,提高旅行社從業人員對于網絡技術的認識以及所需要的技能水平。因為任何旅行社的運作都是通過旅行社從業人員的工作來實現的,提高從業人員相關操作與技術水平,使其了解網絡經濟特點與優勢,進而增強從業人員對網絡經濟的理解。這是實現網絡技術與旅行社優勢互補的先決條件。其次,在旅行社網站、預定系統、信息平臺的開發與運行過程中,旅行社從業人員應與專業網絡開發技術人員密切協作,通過旅行社工作人員豐富的旅游業從業經驗發現問題,提出對網絡系統的設計要求或改進方案,進而通過專業技術人員根據需求對系統進行完善與改進,實現知識結構與經驗結構的互助互補,詳見圖4。最終,實現網上網下的互補整合,分享網絡經濟電子商務帶來的利益。

        (四)強化服務模式

        第9篇:網絡經濟的功能范文

        關鍵詞:網絡經濟 國民經濟 影響機制

        一、網絡經濟對社會經濟的滲透機制分析

        迅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具有極高的滲透,使得各種以網絡形態為特征的經濟活動深深地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在經濟領域信息服務業迅速地向第一、第二產業擴張,使三大產業之間的界限模糊,出現了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相互融合的趨勢。作為網絡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產業,已經廣泛滲透到傳統產業中去了。對于傳統產業來說,迅速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實現產業內部的升級改造,以迎接網絡經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是一種必然選擇。不僅如此,信息技術的高滲透性還催生了一些新興的“邊緣產業”。在網絡信息技術的推動下,產業間的相互結合和發展新產業的速度大大提高。

        網絡時代電子商務的誕生及其快速增長,必然使其影響逐步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環節,并對傳統的企業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管理模式、經營策略、貿易渠道和營銷觀念等多方面提出了有力的挑戰。一個企業要想搶占市場先機,贏得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它就必須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起快速、機動、靈活、高效的生產組織系統和經營管理系統。

        總之,網絡經濟條件下,由于信息技術產業具有新興性、戰略性、知識密集性、資源能源節約性、高滲透性、高就業性、高增長性、高產值性、高效益性等特點,使產業創新、集聚、擴散周期縮短。形成了從相關產業向非相關產業的轉移,帶動了整個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產品的升級、換代,不斷刺激消費欲望,保持了市場的旺盛需求,使經濟出現了穩定發展的態勢。

        二、網絡經濟影響經濟效率的機制分析

        (一)網絡經濟下的資源配置

        1 網絡經濟下“資源”的內涵擴大

        在網絡經濟中,對整個國民經濟增長起關鍵作用的不再是機器,而是信息和網絡,它們成了網絡經濟中的核心資源。網絡經濟中最為重要資源是信息(包括知識),其它物質資源在網絡經濟中則被虛擬化、數字化和符號化,成為電子信息在網絡平臺上參與市場配置。可以說網絡經濟資源配置的核心問題是信息資源的配置和被數字化的實物資源的配置。

        2 網絡經濟突破了傳統的資源配置模式

        傳統的資源配置模式有兩種。一種是計劃經濟體制。另一種是市場經濟體制。在網絡尚未出現的前提下,市場資源配置信息散見于供給與需求的各個體之中,因而難以獲取充分、及時和準確的信息:計劃的資源配置信息也會因傳遞過程中信息的放大與縮小而失真。總之,這兩種資源配置的模式都會因缺少了網絡而使信息扭曲,最終降低著資源配置的效率。因此,充分而及時的網絡市場信息,能夠使微觀和宏觀層次上的供求緊密地結合在 一起,從而能更加有效地配置資源。

        3 網絡經濟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

        信息技術的高滲透性和信息產品的廣泛應用性,為國民經濟各部門信息化提供了技術和產品支持,推動了各傳統經濟部門的信息化建設及應用。主要表現為:政府信息化、企業信息化、消費者信息化、農業信息化。逐步實現與各經濟部門傳統運行方式的技術融合、業務融合,同時改變各經濟部門傳統的政務、商務和消費運行模式及業務流程,產生并逐步實現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及其它電子應用服務,并帶動產生出某些體制、管理創新和運行機制的變更,從而促使各經濟部門合理資源配置,降低其運行成本,提高運行效率,最終達到整個經濟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整個國家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提高。

        (二)網絡經濟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人們為達成交易而必須支付的成本,它構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在一個信息匱乏的社會里,人們不得不為交易的達成付出諸如搜尋、簽約、監督等成本,即交易成本。科斯(L.H.Coase)認為,企業組織是“價格機制的替代物”。企業的存在是為了節約交易費用,即用費用較低的企業內部交易替代費用較高的市場交易:企業的最優規模由企業內部交易的邊際費用等于市場交易的邊際費用或等于其他企業內部交易的邊際費用的那一點決定。網絡經濟正從多方面降低了交易成本。

        企業內部的交易費用降低。通過信息網絡化,企業的研發、制造、銷售和售后服務等管理費用越來越低。從MIS到MRP、從MRPⅡ到ERP,企業在網絡環境下不斷重新整合自己的戰略資源。各個環節的信息成本都大幅降低,內部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網絡經濟也降低了企業的市場交易費用,并逐漸將其內化到企業中。

        企業外交易成本下降。企業外交易是指企業和企業之間、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交易。在網絡經濟之前,由于信息不對稱引起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由于搜尋成本高昂造成的價格分散,使得市場難以產生高效率。電腦網絡不能從本質上解決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但它可以很好地解決搜尋問題。通過網上的軟件,可以快捷地找到想要的相關信息。網絡中接近零費用的信息成本,極大地降低了主觀不確定性,降低了錯誤決策的成本。

        (三)網絡經濟效應分析

        網絡經濟效應就是網絡經濟帶來的社會,經濟、政治、組織機構、生活和技術等方面的重大變化的總稱。其產生的核心根源是創新。創新是一種對新思想、變化、風險乃至失敗都抱歡迎和容許的態度,甚至是抱積極鼓勵的態度的企業行為方式。互聯網為這種創新提供了基礎和可能性。

        發生網絡經濟效應的因素之一是信息作為一種生產要素――信息的生產和使用具有收益遞增和外部化。網絡的經濟效應體現在:一方面,網絡極大的突破了現實世界的時空限制,信息在網上的傳遞十分迅速、便捷。極大地降低了時空成本。在工業經濟時代,企業由于資金和技術局限,不可能在大范圍內收集用戶信息并對其進行分析。因而很難針對用戶提供定制化的服務。但在網絡經濟條件下,企業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廣泛收集用戶信息,制定并實施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企業在顧客得到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仍然可以享有大批量生產的規模經濟效應。另一方面,網絡也減少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程度。經濟理論認為,信息不對稱會導致市場交易效率的低下。減少信息不對稱意味著減少由于搜集信息的時間、精力和財力,意味著社會運行成本的降低和社會凈剩余的增加。因此網絡存在可以提高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

        三、網絡經濟作用于國民經濟的路徑分析

        網絡經濟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實際上是通過信息技術對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及經濟活動各環節滲透作用實現的。從圖中可以看出,信息技術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路徑為三個方面:

        (一)信息技術的高速創新性推動了信息產業的高倍性增長,引發了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信息技術的高速創新性推動信息技術的快速產品化、產業化,創生出電子信息產業,為經濟社會信息化提供技術和產品支持:信息技術及其相關產品的高度集群應用形成信息平臺運營業,負責信息內容的傳輸;基于公用信息平臺的以信息技術與信息內容為基礎形成的信息內容業向社會提供信息產品服務。三大方面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信息產業鏈條。構成了信息產業系統。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逐漸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社會結構,實現對國民經濟的影響。

        (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創生出的互聯網信息網絡逐漸影響著人們的觀念和行為,進而導引我國經濟社會運行方式發生變革

        信息技術及產品的協同應用形成的公用信息平臺運營業與信息內容的相互融合創生出互聯網信息網絡,并實現互聯網信息網絡的主要功能――信息通信和資源共享。互聯網信息網絡以其獨具的開放性、交互性、虛擬性特征和傳播信息的即時性、高速度、數字化特性,將所擁有的海量信息及各種功能呈現在廣大應用者面前,影響應用者的思想觀念及行為,進而引起整個經濟社會運行方式的變革和傳統文化變遷。

        (三)信息技術的高滲透性促使國民經濟各部門(政府、企業、消費者、外貿等)快速信息化,進而促進各部門資源優化配置,最終促使整個經濟社會效益極大提高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级日本大片免费观看视频 | 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2017 |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中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蜜月 | 视频激情欧美第一区 | 亚洲五月天婷婷狠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