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母嬰護理范文

        母嬰護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母嬰護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母嬰護理

        第1篇:母嬰護理范文

        方法:主要針對健康保健教育和母乳喂養兩方面進行科學指導,嚴格執行醫院的感染管理制度,執行規范性醫療操作技術。

        結果:患者住院后感覺身體有保障,滿意度較高。母嬰同室醫院感染的感染率在規定標準范圍內。

        結論:嚴格執行母嬰同室制度,預防醫院感染,能夠促進產婦產后恢復,降低護患糾紛,對提高護理質量具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母嬰同室護理感染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2)12-0122-02

        婦產科內產婦產后身體較為虛弱,新生兒還沒有建立完善的免疫系統,兩者都容易發生院內感染。為了使母嬰同室的院內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促使產婦早日恢復到產前水平,消除新生兒的安全事故隱患,我院針對以往住院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預防措施,這些具體措施在制定并實施后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下文將對這些措施做詳細報告。

        1運作程序

        采取母嬰同室的產婦和新生兒都應具備以下條件,產婦無產科并發癥,無精神、智力障礙,新生兒無患疾病,雙方均無伴傳染性疾病。每個房間安置母嬰1-3對,正常分娩的新生兒在出生后30min內立即執行母嬰皮膚接觸,并且同時幫助新生兒早吸吮,新生兒出生后2h要執行母嬰同室。對于剖宮產出生的新生兒,母嬰皮膚接觸的執行應在產婦具有應答反應的30min后執行,手術結束后再執行母嬰同室。新生兒喂養的執行標準是按需進行母乳喂養,奶瓶和配方喂養方法予以取消。對母嬰同室的新生兒嚴格執行一嬰一巾一盆一消毒,主要責任護士要每天對新生兒進行護理,包括口、眼部、臍部和臀部護理,還要向產婦和家屬講解新生兒喂養和護理方面的知識,以使家屬能夠對嬰兒進行正確喂養和護理。

        2母嬰同室的護理管理分析

        2.1對產婦的護理。護理人員要對產后產婦個人衛生和注意事項等方面給予指導。產婦產后要經常更換惡露墊,保持會清潔。在術中實施過會側切的產婦睡覺時要采取側臥位,側向側切傷口對側,避免惡露對傷口的污染。產褥期內,產婦的被褥要勤洗勤換,內衣褲要使用較為寬松的棉質布料,每天進行換洗。每餐后要使用溫開水漱口,保持每天刷牙,但是注意刷牙力度。在健康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產后盡量洗頭和梳頭,飲食以少量多餐為原則,注意營養調理。

        在我院住院的產婦大多數是初產婦,育兒知識相對缺乏。有的產婦對新生兒安全呈現出過分擔心,對嬰兒表現出的正常生理現象也產生懷疑,認為是病態而感到緊張不安,更有甚者不敢對嬰兒實施護理,比如換尿布、換衣服等,上述現象屬于產婦沒有完全進入母親角色。這時候護理人員要和產婦交流溝通,向產婦講解嬰兒相關生理常識,如生理性黃

        疸、新生兒饑餓時啼哭反應、新生兒出生后的生理性體重下降等。除此之外,要在新生兒哺乳方面給予具體指導,比如新生兒哺乳的姿勢和事件,在哺乳后要輕拍嬰兒后背以排氣防止出現溢乳;要側臥位頭偏向一側,這一哺乳姿勢可以預防嬰兒嗆咳及窒息現象發生。護理人員應給予產婦正確、及時的指導,幫助產婦盡快完成自身母親角色的轉變。

        2.2對新生兒的護理。新生兒在住院期間,要注意對室內的消毒,每日要進行室內通風,保持適度溫度適宜;醫護工作要相互協調,集中進行,保持動作輕柔,避免引起嬰兒啼哭,對睡眠質量產生影響。對患病新生兒護理要細心,每日測量其體溫、體重并詳細記錄;對小兒進行靜脈穿刺較為困難,護理人員要合理選擇血管,提升穿刺技術水平,盡量減少患兒的痛苦。新生兒期的皮膚護理很重要,細嫩的皮膚容易擦傷導致細菌感染,每日給新生兒洗澡時動作要輕柔,頭頸部和腋窩處要保持清潔,不易清洗掉的胎質要用棉簽沾取植物油輕輕揭掉;大小便后要注意對嬰兒臀部的清晰,可預防“紅屁股”發生。對新生兒實施定時晨晚間護理,污濕床單要及時更換,護理人員要告知產婦及家屬嬰兒尿布的選擇和使用,保證產婦及家屬對嬰兒的護理達到高質量水平。

        2.3母乳喂養。產婦的要經常擦洗,保持其干燥清潔。分娩后進行第一次哺乳要尤為注意,首先要用溫開水及溫香皂水對和進行清洗。切記不能用酒精類物品擦洗,否則會引起局部皮膚皸裂。處如果有痂垢,要首先用油脂將其浸軟,然后再用溫開水進行清洗。產婦產后半小時內開始哺乳,促進乳汁暢流。每次哺乳前都要用溫開水對和進行清洗,并對進行溫柔按摩,刺激泌乳反射。在哺乳時,使新生兒將內乳汁吮吸干凈,如果乳汁充足吮吸不完,產婦要使用吸乳器將剩余乳汁完全吸出,否則會使乳汁淤積,對乳汁正常分泌產生影響,還可能會引起乳腺管阻塞導致雙側大小不一致。哺乳前對進行熱敷,促使乳腺管通暢;兩次哺乳間隙要對進行冷敷,可減少局部的充血和腫脹。

        2.4環境管理。孕婦在入院前,護理人員首先要對孕婦進行產前健康教育。比如在我院接受產前檢查的孕婦必須接受母乳喂養知識和哺乳技巧的知識培訓,教會產婦在接觸嬰兒前要自覺清洗雙手。沒有在我院進行檢查的產婦,責任護士要負責對其進行培訓知識補課。

        產婦入院后,責任護士要對其進行指導,宣傳院內感染知識的預防措施。保持醫療服務人性化、醫療服務流程溫馨化,真正把醫療標準和科室制度和護士本人的個人行為融合在一起。保持病室內環境清潔,探視人員和護理人員進入病室都要洗手。護理人員在新生兒出生后要加強對新生兒臍部、眼部、口腔和皮膚的護理,在進行檢查和護理工作前,切記要進行有效的手部消毒清潔。患者在術中或術后換下的污染巾要及時處理,接觸患者分泌物和血污的輔料等雜物要及時送焚燒爐進行焚燒。

        母嬰同室的執行,更加注重了入院宣教和母乳喂養等的指導,有利于健康保健教育的加強。護理質量的提升,有助于產婦身體恢復,降低了母嬰之間的病互率。高質量的護理能夠提高產婦的心理承受力,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可以盡快轉變自身角色,投入到對新生兒的照顧中去,促使母嬰健康出院。

        參考文獻

        [1]郭燕紅.護士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中國護理管理,2008,8(1):23-24

        第2篇:母嬰護理范文

        我院是1996年被授予國家愛嬰醫院,產科共有病床200余張,實行母嬰同室已8年,近幾年平均出生嬰兒6000~7000人,不僅母嬰同室,而且母乳喂養。

        學習領會文件,掌握有關知識

        (1)母乳喂養的優點:①母乳成分最適合新生兒早產兒需要蛋白質的比例,使氨基酸代謝完全。②人乳蛋白含slgA高,能增強嬰兒抗病力。③增進母嬰感情。④促進宮縮及產婦恢復。

        (2)1991年總理代表中國政府的《兒童權利公約》、《執行90年代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世界宣言的行動計劃》,并作出莊重承諾,其中目標有:要使所有婦女能夠對其嬰兒在出生頭4~6個月實行完全的母乳喂養。

        (3)《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限制不當的母乳代用品銷售,保護母乳喂養。

        (4)WHO提出《促進母乳喂養的十項措施》:①被用一份寫好的母乳喂養常規,并散發到所有衛生保健人員手中;②培訓所有衛生保健人員;③向所有孕婦宣傳母乳喂養的優越性;④協助所有母親在分娩后1小時即開始喂養;⑤向母親示范如何母乳喂養新生兒;⑥除了醫療需要外,只喂母乳,不給新生兒任何食品和飲料;⑦實行母嬰24小時同室;⑧鼓勵按嬰兒需要隨時喂奶;⑨不給嬰兒吸吮假奶嘴;⑩促進建立母親支援小組,使初為人母的婦女得到指導。

        做好孕產婦及家屬的教育工作

        健康教育,是當今醫學界在衛生保健及社區醫療服務中的重要內容,其主要目的,就是傳播保健知識。改進個體與群體行動,提高個人的保健能力。健康教育同樣在促進提高母乳喂養率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醫務工作者,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人員,產科護理人員在母乳喂養方面對孕婦及家屬的教育,是堅持母乳喂養的重要促成因素和強化因素。因此,產科護士應學會運用健康理論內容,積極主動地扮演教育實施的角色,做好宣教工作。

        ①增強產婦用母乳喂養好孩子的信心。據調查,產婦乳量不足的諸多因素中產婦的思想情緒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計劃生育是國策,我國產婦大部分是初產婦,經驗不足,信心不足,無經驗的恐懼感,怕影響自己的體型美等,這些焦慮引起的神經反射會影響乳汁的質量。產科護士要做好孕產婦的工作,使其對來自醫務人員的知識產生信賴,建立信心,為產后哺乳做好精神準備。②教育產婦家屬,避免其對母乳喂養的干擾。產婦家屬必須支持母乳喂養方案,尤其是嬰兒的父親及奶奶,對產婦的影響較大,在進行愛嬰健康宣教時,這是十分重要的對象。使這些人在精神上、產婦的生活護理上、膳食供給上,盡量滿足產婦實行母乳喂養的要求,這就要求護士要學會從這些方面去教育及指導他們。同時對來探視的親朋好友,謝絕他們攜帶乳品進入母嬰病室,讓愛嬰區徹底做到無代乳品存在。③指導產婦及家屬,共同保證產婦膳食平衡,主要做到以下五個原則:a.飲食一定要注意均勻,不偏食,不擇食;b.注意主食、粗細食搭配;c.注意副食種類和數量,適當食用瘦肉、魚類、禽類;d.多吃新鮮蔬菜;e.不要盲目服用補品補藥。

        [BT(2] 產科護士必須掌握母乳喂養的基本知識和適宜的技術

        因大部分產婦是初產婦,對于母乳喂養知識缺乏,同時由于產科護士與產婦的特殊關系,由護士提供宣教的母乳喂養制式已得到產婦的信賴,也更科學。那么亦就要求產科護士必須首先掌握這些知識。

        ①堅持早接觸和吸吮。分娩后30分鐘,即將嬰兒與母親進行皮膚接觸,并開始吸吮。有關文獻報道嬰兒于30~40分鐘是吸吮能力最佳,并立即引起產婦良好的泌乳反射。②堅持24小時母嬰同時,按需喂哺。正常產或剖宮產,只要母親和嬰兒沒有分開的理由,必須母嬰同室,產科也應創造出這樣的環境。所謂按需哺乳,則是指當嬰兒想吃奶或母親覺得奶漲應該喂哺時,就應該喂哺。這是與以往的知識中喂哺十分不同的。必須注意到這樣的理論:經常正確的吸吮,可刺激催乳素的分泌,使乳汁分泌早且多。③正確掌握喂哺時間和姿勢,禁忌哺乳前喂養。各個不同嬰兒個體吸吮時間長短不一,有5~10分鐘吸飽,有的需半個小時,這是正常的現象。嬰兒吸吮速度有快慢,但其攝入總量是相等的。因此一次哺乳要讓嬰兒吸吮吸飽,先吸一側,不夠再吸另一側,這樣也能保持吸入奶成分的全面性。哺乳前禁忌一切代乳品,甚至不要喂水,以免影響母乳喂養。

        對特殊母嬰有關母乳喂養的認識

        (1)掌握未成熟兒、低體重兒母乳喂養的特點:①早開乳,可防止低血糖。②勤喂哺。因早產兒胃內容小,應該比正常新生兒增加哺乳次數。③袋鼠式照料和喂養,讓母親在產后抱體重小于1500kg的早產兒在懷中直接吸吮,可使存活率提高。

        (2)基病患兒的喂養:腹瀉患兒可堅持母乳喂養,除非在嬰兒拒乳及嘔吐情況下可暫停母乳喂養12~24小時;窒息患兒開奶適當延遲;重度窒息或胎糞吸入致呼吸困難,神志不清、抽搐者應禁食;苯丙酮尿癥嬰兒吃部分母乳另添加低苯丙酸代用品。

        (3)不宜喂養的嬰兒疾病:半乳糖血癥為先天性半乳糖-磷酸尿苷轉化酶缺陷。母乳經消化酶分解為半乳糖及葡萄糖,其中半乳糖必須在半乳糖-磷酸尿苷轉化酶的作用下才能轉化為葡萄糖,此酶缺乏則半乳糖代謝被阻斷,其代謝產物在血中蓄積,可造成嬰兒神經系統、肝、腎、晶狀體損傷。

        第3篇:母嬰護理范文

        關鍵詞:母嬰同室;睡眠;健康宣教

        自2010年以來,我院認真貫徹落實衛生部關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文件精神,切實加強基礎護理,提高護理質量。我科在不斷深入提高基礎護理質量的同時,滿意度也在提高,融洽了護患關系。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本文收集2013年1月~12月于我科收住的產婦800例,其中陰道分娩560例,剖宮產240例,年齡20~40歲,身體健康無并發癥,住院時間在3d以上,均實行母嬰同室,健康指導。要求護士對產科相關知識了解全面,專業操作技術熟練。溝通協調能力好。

        睡眠是一種重要的生理現象。睡眠質量成為衡量人們身體健康與否的重要標志。若患者睡眠不好,則可影響傷口愈合,延長住院時間,增加感染的可能性,甚至病死率升高[1]。因此,產婦的睡眠好壞對臨床護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母嬰同室能增加母嬰接觸,有利于按需哺乳,有利于母乳喂養,保護了母親安全,降低了母嬰病死率,提供了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服務,滿足產婦.嬰兒和家庭的需求,促進早日康復。

        產婦在生產過程中消耗了很多精力和體力,產后要照顧嬰兒及自身身體需要調適,以利于康復。產婦作為特殊的人群更需要充足的睡眠。因此,在保證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的前提下,要做到不干擾產婦的睡眠。現總結如下:

        1 做好健康宣教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常出現某些特殊的心理反應和情緒改變,到了母嬰同室,換了一個陌生的環境,經管護士予熱情幫助介紹。剖宮產產婦要承受更多的不適,保留尿管引起的不適及飲食的要求和活動受限等因素的影響,睡眠更差。在宣教過程中,根據對產婦的評估,指導產婦及家屬身臨其境共同參與,使產婦以最佳的身心狀態接受治療和護理,減少不安和焦慮,減少產后抑郁。教育產婦與嬰兒同步休息,每天睡眠時間累計8~9h。堅持母乳喂養,按需哺乳,同時應有正確的哺乳姿勢,含接姿勢,喂奶方法,減少由于過度充盈引起疼痛,影響睡眠。重視護理,產后30min內即給新生兒哺乳(早吸吮),每次哺乳前要清潔,如有凹陷及時糾正。學會自我護理,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保持外陰清潔,5%碘伏棉球外陰擦洗,2次/d,要勤換內衣褲,勤梳頭,勤刷牙,預防產褥感染的發生。講解產褥期保健知識,母乳喂養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嬰兒的護理常識,幫助產婦及家人樹立育嬰信心,講授育嬰技巧。指導產后鍛煉,如進行抬腿運動,仰臥起坐運動和縮肛運動等,培養保健意識和自我護理能力。讓產婦感受到回歸自然的家庭般溫馨護理,無后顧之憂,減輕心理負擔,促進睡眠。

        2 環境方面

        睡眠環境與好的睡眠密切相關。首先保持病區安靜。休養室空氣新鮮,通風良好,光線柔和,溫度適宜在18℃~20℃,濕度55℃~60℃。嚴格探視陪侍制度,護理操作或查房應集中進行,做到四輕,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干擾,減少噪聲,創造良好睡眠環境。加強睡眠知識宣教,提高睡眠質量。

        3 心理護理方面

        指導產婦保持愉快的精神狀態和樂觀的情緒,增強其自身心理和身體調適。通過護士發自內心的愛送去祝福,使護患交流與溝通更暢通。減少產后憂傷和焦慮等不良刺激,而影響乳汁分泌,增加心理負擔,影響睡眠。剖宮產產婦多關心干預,術后藥物鎮痛能有效減輕傷口疼痛,以保證充足的睡眠。

        4 出院時的健康指導

        內容包括嬰兒臍部及臀部清潔衛生,注意觀察,如有異常及時就醫。告知對新生兒撫觸的好處及方法,嬰兒的一般護理知識,預防接種內容等。指導產后鍛煉,產后用藥注意,產后避孕知識,產后復查及咨詢等。產后合理營養,注意葷素搭配,還要多喝水,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母嬰的營養和生理需要,保證母乳喂養的成功。教育產婦盡快進入母親角色,承擔起護理嬰兒的重任,保證嬰兒健康成長。睡眠作為臨床上衡量健康水平的一項基本指標,與生理和心理功能有密切關系[2]。讓產婦安心休息,來自丈夫和父母及家屬的幫助和支持尤為重要。

        通過母嬰同室的主動護理,責任護士對產婦身心需求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在病室內時間的增加,使責任護士更加深入細致地觀察新生兒的一般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并實施護理措施。在與產婦的溝通交流中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這就督促護士更加主動自覺地學習專科理論知識和護理操作技能,增強了工作責任心。使產婦及家屬對疾病知識及基本的嬰兒護理知識有一定了解,增加了產婦與護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的機會,有利于產婦的身心健康。同時,與家人共同參與的過程,促進了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融洽了護患關系,提高了對醫生護士的滿意度,提高了護理水平。

        參考文獻:

        第4篇:母嬰護理范文

        [關鍵詞] 護理安全管理;母嬰同室;應用;護理差錯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12(a)-0151-02

        全”,使每一位護理人員自覺樹立護理安全意識。

        1.2.2 加強病區管理,完善落實各項制度,保障護理安全

        病區主入出口新安裝監控探頭,并設有消防通道、應急燈、滅火器等消防設置。每個病房與護理站新安裝有傳呼系統保持隨時聯系,醫院保安人員定時到病區巡視。管理不嚴或失控是影響護理安全的重要因素,護理管理者應不斷加強管理力度,認真完善及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如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搶救工作制度、分級護理制度等護理核心制度,對臨床各級護理人員堅持做好規范化培訓,不斷加強專業理論技術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才能從根本上防止技術性護理缺陷的發生。對新入科護士有計劃做好崗前及專科培訓,嚴抓進修生及實習護士的臨床帶教工作,針對產科夜班工作特點,實行彈性排班,老中青搭配,夜間遇到棘手的護理問題能得到妥善解決,有效避免護理差錯發生,根據母嬰同室特點制定相應的安全工作制度,如母嬰同室病房巡視制度,請示匯報制度、母嬰同室病房健康宣教制度、護理安全告知制度、消毒隔離制度、母嬰出院指導制度等,護理管理者不但要監督以上各項制度要認真落實,而且要針對平時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加以完善和改進,每月召開各級護理人員針對每月護理質量進行護理安全隱患討論會,分析其發生的原因并提出改進措施,及時把護理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1.2.3 識別母嬰同室病房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相應的有效防范措施

        1.2.3.1 安全隱患的識別 (1)產婦方面:產婦存在的安全隱患主要為產婦分娩后身體虛弱,易出現性低血壓引起頭昏而致摔傷或傷口裂開和子宮收縮不良致產后出血。(2)新生兒方面:新生兒由于生理特點易出現嗆咳、窒息;由于護理不當易出現捂被綜合征、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摔傷、新生兒吸入性肺炎;由于缺乏醫學知識而導致挑馬牙、擠引起新生兒感染;由于疏忽大意致新生兒被盜、被騙、新生兒抱錯等[3]。(3)消毒隔離措施不當所致母嬰感染。

        1.2.3.2 安全隱患的防范措施 (1)加強工作責任心,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做好健康宣教,對產后剛回病房的產婦要耐心告知相關注意事項,囑其及時進食,對于身體虛弱的產婦協助使用便器,加強巡視,對于子宮收縮等不良的產婦應及時匯報醫生并積極采取促子宮收縮等相應措施。(2)認真執行分級護理制度,按時巡視,及時做好新生兒喂養、保暖及生理特點相關知識指導,指導家屬新生兒要采取側臥位。(3)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每日定時開窗通風,保持母嬰同室空氣新鮮,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及濕度,每日用消毒液拖、抹地面及物表2次,督促醫護人員、產婦及家屬做好手衛生。(4)認真做好相關安全措施的告知義務,新生兒離開母親時,應有家屬相隨,護理人員要加強母嬰同室病房的巡視,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并積極采取相應措施。

        2 結果

        2.1 增強了護理人員的護理安全認識和服務意識

        通過強化護理安全管理在母嬰同室有效應用,把“安全第一”放在所有護理活動的首位,使所有護理人員懂得“安全第一”的重要價值,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每一位護理人員自覺樹立護理安全認識同時增強了服務意識,對每一位產婦及新生兒能及時提供所需服務。

        2.2 提高了護理人員識別護理安全隱患的能力和防范能力

        安全隱患的識別就是要求護理人員對臨床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和潛在的各種護理安全隱患進行不斷識別和歸類,分析發生護理安全隱患的常見原因,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要求每位護士在工作中認真總結經驗,汲取經驗教訓,從而不斷提高護士識別護理安全隱患的能力,減少護理缺陷的發生,確保了產婦及新生兒的生命安全。

        2.3 提高了護理質量,有效減少差錯事故的發生率

        通過強化母嬰同室護理安全管理,使各級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工作責任感明顯增強,防范護理安全隱患的意識和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各項規章制度得到有力落實。2年來共住院分娩3 860例,搶救危重病人96例,其住院產婦及家屬的住院滿意率達98%,搶救成功率達97%,一般差錯的發生率由2009年的0.5%下降至2011年的0.1%,2年未發生一起護患糾紛,護理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

        3 討論

        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4]。護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必備條件,是減少質量缺陷,提高護理水平的關鍵環節[5]。強化母嬰同室的護理安全管理,從根本上采取有效預防措施,把差錯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增強護理人員的護理安全認識、服務意識及工作責任感,提高識別安全隱患的能力,從而有效避免護理安全隱患的發生,減少母嬰同室護理缺陷,保證母嬰同室護理質量[6-7]。

        [參考文獻]

        [1] 薛珍. 基層醫院產科母嬰同室的安全隱患與防范對策[J]. 護士進修雜志,2009,24(6)1073-1074.

        [2] 邱敏芬. 產科病區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風險管理[J]. 護理雜志,2006,23(9):79-80.

        [3] 蔡英如. 產科病房的新生兒安全管理[J]. 護理雜志,2008,25(2A):65.

        [4] 潘紹山,孫方敏,黃始振. 現代護理管理學[M]. 1版.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349.

        [5] 王芳,葉志弘,葛學娣. 護理安全管理研究及進展[J]. 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1):1053

        [6] 林鳳蓮,黎歡. 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分析及對策[J]. 當代醫學,2012,18(8):14-14.

        第5篇:母嬰護理范文

        關鍵詞:母嬰同室;產婦;新生兒;并發癥;護理質量

        母嬰同室是當代產科常見的護理方案,指足月兒或1500g以上的早產兒在產出后與產婦24h共處一個房間,由產婦親自照顧新生兒的飲食起居[1]。在住院期間母子共同生活,醫療和其他操作每天分離不超過1h。據臨床實踐表明[2],新生兒在產出后,肢體上的撫觸能使新生兒感到安全及愉悅,有助于刺激新生兒發育。除此之外,母嬰同室能促進產婦盡快泌乳,減少陰道出血,促進產后恢復[3]。本研究對本院產科于2010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順產產婦進行對照研究,旨在進一步研究母嬰同室護理對產婦并發癥發生率及新生兒護理質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產科2010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42例順產產婦,設為對照組,年齡為22~35歲,平均年齡為(26.4±3.1)歲,孕周36~40周,平均(39.3±0.5)周,新生兒體重2150~3800g,平均(3120.9±480.1)g,其中男嬰22例,女嬰20例;選取我院產科于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46例順產產婦,設為研究組,年齡為20~37歲,平均年齡為(25.1±2.8)歲,孕周37~41周,平均(38.8±0.7)周,新生兒體重2200~3750g,平均(3200.2±510.7)g,其中男嬰23,女嬰23例。納入標準:產婦無精神病史;無任何重大軀體性疾病;產婦及其家屬均知悉本次研究并簽署同意書。2組產婦在年齡、孕周、新生兒體重及性別經統計學分析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本組產婦在分娩后,護理人員在確認產婦及新生兒各項生命體征均正常的情況下,將產婦送往病房休息,同時將新生兒送往育嬰室。在新生兒需要喂養時,將新生兒交與產婦予以母乳喂養。12h后進行第一次喂奶,隨后每隔4h喂奶一次。

        1.2.2研究組

        新生兒產后30min內,清理其呼吸道,擦干其頭部和身體血跡、羊水,剪短臍帶后將新生兒置于產婦胸部,引導嬰兒的嘴觸碰,幫助嬰兒吸吮母乳。護理人員應稱贊產婦在分娩時的表現,并表揚新生兒的可愛,激發產婦初為人母的喜悅感。鼓勵產婦通過親吻、撫摸等肢體接觸刺激新生兒的感官反應,增加新生兒對外部刺激的印象。經過分娩處理后,將新生兒置于母親身旁,讓母子進行共處一室。護理人員應對產婦開展健康宣教,指導產婦護理新生兒的要點、重要性及注意事項。護理人員應從旁協助產婦進行更換尿布、喂養、臍部護理等日常護理。值得注意的是,護理人員應提醒產婦每2小時母乳喂養一次,并在喂養的同時給予語言的刺激,以柔和的目光與新生兒進行交流,激發新生兒對外部刺激的主動反應。

        1.2.3觀察指標

        ①記錄并比較2組產婦產后出血、產褥病及乳腺感染并發癥發生狀況。②記錄并比較新生兒哭鬧次數、上呼吸道感染、皮炎及腹瀉發生率。

        1.2.4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采取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取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2.22組新生兒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3討論

        3.1分娩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行為,而在分娩后產婦需具備照顧新生兒的知識儲備能力,使自身能盡快進入母性角色,以此滿足其初為人母的愉悅與滿足感。傳統的產科護理方案強化了產婦的患者角色,新生兒喂養、更換尿布、沐浴等護理工作都由護理人員完成,這不利于產婦分娩后的角色轉換。母嬰同室護理強調由母親作為主導角色,而護理人員從旁協助產婦完成新生兒的護理工作。母嬰同室作為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方式,強調將新生兒與產婦視為同組個體,激發了產婦的早期母愛,通過感官刺激與撫慰等方法幫助建立母子之間的感情,激發新生兒吮吸、擁抱等本能反應,從而達到刺激新生兒生長發育的目的[4]。

        3.2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產后出血為2.2%、產褥病2.2%,乳腺感染2.2%,對照組產后出血7.1%、產褥病7.1%、乳腺感染11.9%,研究組不良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究其原因,這主要得益于母嬰同室過程中護士鼓勵產婦及早哺乳,新生兒的吮吸作用將刺激產婦催產素分泌,有助于子宮收縮與惡露的盡早排除[5],預防乳腺感染、產褥病等并發癥的發生,促進產婦身體恢復。產婦產后子宮受創,乳腺分泌物多,極易產生感染,而及早促進產婦泌乳則有利于子宮收縮與惡露的排除,進而降低產后出血、乳腺感染、產褥病并發癥的發生。

        3.3從2組新生兒各項觀察指標可知,研究組新生兒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為2.2%、皮炎2.2%、腹瀉2.2%,對照組上呼吸感染的概率為7.1%、皮炎9.5%、腹瀉7.1%,研究組的數值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因為母乳是新生兒最安全及營養結構最為合理的食物,能增強新生兒機體抗病能力,從而降低消化系統及呼吸系統疾病發生率。指導產婦開展肢體撫摸、親吻等行為能使新生兒獲取安全感,有助于減少哭鬧頻率與次數。值得注意的是,產婦缺少有關新生兒護理的知識,極易出現認知偏差,在護理新生兒的過程中可引發潛在風險事件。因此,在母嬰同室護理中,護理人員的健康宣教作用起著引導作用,應科學、合理地幫助產婦構建新生兒護理知識體系,并促使產婦認識并發癥的誘因以及新生兒照護中的預防舉措、注意事項,以最大限度降低產婦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提高新生兒護理質量[6]。

        4小結

        母嬰同室護理能幫助產婦構建新生兒照護的知識體系及實踐技能,可有效降低產后并發癥發生率,并提高新生兒護理質量,值得在護理工作中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周榮娟.母嬰同室新生兒醫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7):86~87.

        2萬九菊,熊怡,王迎春,等.健康指導在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4):56~57.

        3華驊,沈國英.母嬰同室新生兒安全問題分析及臨床護理路徑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8):49~50.

        4邵海珍.健康教育對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77~78.

        5徐海寧,李敏香,林望,等.健康教育對母嬰同室產婦產后的效果[J].廣東醫學,2014,14(12):1973~1975.

        第6篇:母嬰護理范文

        仙居婦幼保健院 浙江省臺州市 317300

        【摘 要】目的:系統分析母嬰分離產婦的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選取筆者單位2013 年4 月—2014 年6 月間收治的母嬰分離產婦98 例,按其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對照組:49 例,行常規護理,觀察組:49 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予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方式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產婦在母嬰分離期間的抑郁情況、泌乳增加情況、育嬰護理技能掌握情況及護理滿意度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具統計學意義。結論: 對母嬰分離產婦進行有效的人性化護理后,不僅能夠促進產婦乳汁分泌,加快身體恢復速度,還可消除產婦不良心理,防止產后抑郁的發生。

        關鍵詞 母嬰分離;產婦;泌乳情況;護理干預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在分娩后應與產婦同室并進行母乳喂養,但是也有一部分嬰兒在出生后,因各種疾病或其他因素不得不和母親分離,轉入新生兒監護室。很多產婦對于這種突發狀況不能理解,進而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這對產婦產褥期的身體恢復和心理健康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1]。因此,對母嬰分離的產婦進行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能夠幫助產婦順利度過這段特殊時期。筆者就我單位2013 年4 月—2014 年6 月診治的98 例產后母嬰分離產婦的護理工作進行分析探討。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我單位2013 年4 月—2014 年6 月間收治的母嬰分離產婦98 例,年齡21~36 歲之間,平均年齡(28±2.3)歲;所選產婦均為剖宮產,其中初產婦79 例,經產婦19 例。按其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對照組49;觀察組49 例。組間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 護理方式

        對照組49 例母嬰分離產婦,均行常規護理。觀察組49 例母嬰分離產婦,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綜合性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①健康宣教:由于母嬰分離產婦對于產后母嬰分離原因、保健及新生兒護理方面的知識相對匱乏,并且產婦的文化程度參差不齊,這就需要護理人員根據產婦不同的情況做好心理評估,有針對性的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包括對嬰兒疾病的判斷,正確的哺乳方法、新生兒沐浴方式以及對嬰兒的看護等。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應積極主動對產婦進行自我護理保健及產褥期如何護理等進行知識宣教,并告知產婦母乳喂養的優點及重要性[。

        ②心理護理:大多數產婦由于產后母嬰分離而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擔憂、焦慮甚至抑郁等負面情緒,不僅嚴重影響產婦的身體恢復和正常休息,更為重要的是會對產婦產后的泌乳情況造成不利影響。因此。護理人員在對母嬰分離的產婦進行臨床護理工作時應特別加強產婦心理方面的護理;細心觀察產婦的心理狀態,發現情緒異常的產婦要及時與其進行有效溝通,根據產婦的心理狀態及心理訴求給予相應的疏導、安慰和鼓勵,對于有特別需求的產婦盡力提供方便并幫助其解決問題。及時向產婦告知新生兒健康情況或治療效果等;并安排產婦對其進行探視,以此減輕或緩解產婦緊張、擔憂和焦慮情緒[2]。③乳房護理:母嬰分離產婦由于產后乳房不能得到嬰兒及時的吸吮,極易產生乳房腫脹及泌乳時間的后延。因此,護理人員應及時對母嬰分離產婦實施乳房護理干預,指導產婦及其家屬在產后1d 開始進行乳房護理,2 次/d 采取按摩、熱敷等辦法擠壓乳汁,20min/ 次;將擠出的乳汁裝入消毒容器內,用專用冰箱存放,適時送入新生兒監護室[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在母嬰分離期間的抑郁情況、泌乳增加情況(以24h 內為觀察指標)、育嬰護理技能掌握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等方面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

        采用spss19.0 統計軟件對文中相關數據予以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 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 t 檢驗;P<0.05 時,其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產婦在母嬰分離期間的抑郁情況、泌乳增加情況、育嬰護理技能掌握情況及護理滿意度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兩組間差異顯著(P<0.05),具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3 討論

        本文通過對母嬰分離產婦98 例的護理情況及效果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在母嬰分離期間的抑郁情況、泌乳增加情況、育嬰護理技能掌握情況及護理滿意度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兩組間差異顯著(P<0.05),由此可見,科學合理的綜合性護理干預不僅可以幫助產婦順利度過母嬰分離的非常時期,還可提高產婦母乳分泌率,并幫助其盡快適應母親角色。除此之外。還可對良好的護患關系起到促進作用。大大提高產婦及其家屬對醫院整體滿意度。

        參考文獻

        第7篇:母嬰護理范文

        關鍵詞:母嬰同室;新生兒;共同參與式護理

        0引言

        隨著母嬰同室病房的建立,新生兒的護理工作將由傳統的母嬰分離、封閉式的集中護理轉變成母嬰同時的共同參與式護理模式[1]。女性在分娩時,情緒波動較大,面臨自己即將成為母親,缺乏相應的分娩經驗以及新生兒的護理知識。同時,目前多數為獨生子女,產婦在分娩和新生兒的照護中會產生過度緊張。采用共同參與護理模式,能夠使產婦較早的接觸新生兒,在與護理人員的共同護理參與下,能夠盡快的適應母親角色,并消除緊張情緒,學會新生兒的護理方法。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間收治的560例分娩產婦采用共同參與式護理,取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間收治的560例分娩產婦,根據產婦的意愿,將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所有產婦均為初產婦,其中對照組產婦260例,年齡22~31歲,平均年齡(27.4±2.5)歲,孕周39~41周,平均孕周(40.1±0.8)周,平均住院天數(4.5±1.9)d,128例產婦行剖宮產,132例產婦陰道分娩,新生兒體重2.5~4.3kg,平均體重(3.4±1.2)kg;觀察組產婦300例,年齡22~32歲,平均年齡(28.1±2.3)歲,孕周39~41周,平均孕周(40.3±0.9)周,平均住院天數(4.6±1.5)d,130例產婦行剖宮產,170例產婦陰道分娩,新生兒體重2.5~4.2kg,平均體重(3.3±1.4)kg;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住院天數以及分娩方式等一般資料上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用傳統護理方法對新生兒進行護理,即新生兒和母親分離,由護理人員對獨立完成對新生兒的照護,主要內容包括新生兒的體溫、心跳、體重等觀察,喂養、尿布的更換以及臍帶的護理等[2]。觀察組患者采用共同參與式護理模式對新生兒進行護理,護理人員在護理中,邀請新生兒母親參與,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新生兒母親或者家屬完成體溫、呼吸、體重的觀察,并指導新生兒家屬更換尿布以及臍帶的護理。護理人員在病床邊給產婦講解新生兒的相關護理知識,并開展健康教育,糾正錯誤護理操作,并耐心的解決產婦遇到的疑問,消除產婦的精神顧慮。

        1.3評價方法。

        采用發放問卷的方法對兩組產婦的護理新生兒能力、母親角色的適應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護理新生兒能力評估主要包括尿布的更換、臍帶的護理,新生兒沐浴、穿衣以及哺乳等護理知識的掌握,滿分為100分,每個小項均有不同的得分。產婦的母親角色適應主要分為:適應:產婦能夠較快進入母親角色,能夠熟練地哺乳,乳汁分泌狀況良好,母嬰能夠和諧相處;不適應:產婦過分擔心新生兒的護理,為做好母親的充分準備,不能夠進入母親的角色。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相關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分析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應用(χ—±s)來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產婦的母親角色適應能力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為93.9%,對照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為83.1%,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產婦護理新生兒能力評分為(86.4±6.4)分,對照組產婦護理新生兒能力評分為(75.6±5.8)分,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產婦的分娩過程中,新生兒由母體到外界,所處的環境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由于新生兒的外界適應能力還處于較弱階段,因此,產后對新生兒的護理非常重要[3]。傳統的護理將產婦和新生兒隔離,由護理人員獨自對新生兒進行護理,這使得產婦的母親適應能力減弱,對新生兒的護理能力較弱,缺乏基本的護理操作技能。在母嬰同時建立以后,母嬰能夠全天生活在一起,護理人員經過簡單的護理指導,產婦能夠盡快進入母親角色,并且能夠很好的掌握新生兒護理知識,如新生兒的體溫、心跳、體重等觀察,喂養、尿布的更換以及臍帶的護理等,促進了母嬰關系和諧,使嬰兒能夠在舒適、安全的環境中生長,有利于嬰兒的身心發育。在研究中,觀察組產婦的母親角色適應能力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為93.9%,對照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為83.1%,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產婦護理新生兒能力評分為(86.4±6.4)分,對照組產婦護理新生兒能力評分為(75.6±5.8)分,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共同參與式護理模式在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能夠更好的適應母親角色,提高了護理新生兒能力,促進了護患關系的和諧,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東英,雷葉琴.共同參與護理模式在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09(28):795-796.

        [2]沈麗明,李凌蕓,陳英.新生兒病房母嬰同室的護理管理模式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4,04(25):634-635.

        第8篇:母嬰護理范文

        1.對照組-傳統教學法選擇我校2013級護理專業84名護生為授課對象,分成兩個班進行母嬰護理學的教學。教師按照傳統教學的要求,按照教材內容的順序認真制定課程授課計劃,認真備課,44課時課堂教學均采用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12學時的實驗課在實訓室進行,先由教師示范操作,然后由學生模擬操作練習。2.實驗組-情境教學法選擇我校2013級79名護生為授課對象,分為16組進行,實驗組均采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按照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的要求,精心設計情境教學過程,所有教學內容完全在實驗實訓室進行,每一次課均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教師結合多媒體課件在實驗實訓室情境中對母嬰護理學進行理論講授與操作演示;二是學生在實驗實訓室中練習護理操作。將學生每4~5人分為一組,組內學生輪流扮演醫師、護理人員、患者,將教師講授的內容進行模擬練習,加強對母嬰護理的理解。并能寫出護理病歷,制定護理措施,完成護理操作,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討論,遇到疑難問題可以問帶教老師,最后主課老師總結。對照組、實驗組兩組學生教學同一階段進行,教學大綱、授課內容、使用教材、授課課時等完全相同[3]。只有教學方法及在該方法指導下的課程授課計劃、教案不同。

        二、評價指標

        一是比較兩組學生的平均綜合考試成績。綜合成績理論、實踐各占50分,兩組考核的理論試題均由同一題庫中隨機抽取,實踐考核均由三位老師做評委分別評分,取其均值。二是對實驗組學生采用不記名問卷調查,以了解學生對母嬰護理教學情境教學法教學的反應和評價。共發放問卷79份,有效回收率100%。

        三、統計學方法

        比較兩組學生綜合成績,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進行,采用t檢驗分析。實驗組學生問卷調查,用贊成率(%)進行統計分析。

        四、結果

        實驗組母嬰護理學平均綜合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檢驗差異有顯著性(詳見表1)。實驗組學生對母嬰護理學情境教學法12個方面進行評價,贊成率最高達98.73%,最低為88.61%,平均贊成率94.20%(詳見表2)。采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母嬰護理學教學,深受大多數學生歡迎和贊成,教學效果較好,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值得在母嬰護理學教學中廣泛運用。

        五、討論

        第9篇:母嬰護理范文

        關鍵詞:母嬰同室;護理;幼兒

        1前言

        母嬰同室可以從各方面滿足新生兒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早開奶,勤吸吮,按需哺乳,促進了母乳喂養的成功,增進了母子感情,提高了母親護理嬰兒及哺乳的能力,對新生兒的身心發育有不可取代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有利于產婦身體的恢復,促進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養率。 母嬰同室已被廣大產婦及親屬所接受。 但母嬰同室病房護理工作繁雜、瑣碎,護士工作負荷大,尤其對新生兒護理稍不到位,就會引起產婦及家屬的不滿。而且由于探視者較多,各種細菌病毒隨人流而被帶入病室,很容易引起新生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這對我們的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的幾點體會

        (1)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母嬰同室病房應設在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房間,除隨時調節溫度、濕度外,要做好產婦及家屬的宣教工作,打破舊的傳統觀念,經常開窗通風,病房及居家宜安靜、清潔、優雅、空氣流通、陽光充足。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1~24℃,濕度為60%~65%,每日通風,使空氣清新。有效控制探視人員,禁止患呼吸道疾病及其他傳染病等的患者探視和陪護,防止交叉感染。

        (2)加強健康教育

        自產婦入院第 1 d 起,護士要做好產婦入院宣教,使產婦了解探視、陪伴與疾病的關系,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和自我保護的意識,防范新生兒醫院感染的發生;向產婦及家屬說明每天開窗通風換氣及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的好處;加強探視人員的管理,嚴格遵守探視制度,避免母嬰同室過多人員流動,只允許健康人探視,探視者應穿著潔凈服裝,洗手后方可接觸新生兒。

        (3)加強基礎護理

        注重新生兒眼部、皮膚、口腔護理,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新生兒每天沐浴更衣,每日用2%碳酸氫鈉清潔口腔1次,動作輕柔,防止損傷口腔黏膜。一旦發現新生兒感染及時隔離,眼睛有分泌物時,及時做細菌檢測,并每天用0.9%生理鹽水洗眼后滴環丙沙星眼藥水1 ~2次/d,加強臍部護理每天沐浴后用雙氧水消毒,再用95%乙醇脫水,讓臍部保持干燥,防止臍炎的發生。

        (4)新生兒異常情況的觀察及護理

        新生兒皮膚嬌嫩,角質層發育不完善,受到衣物,空氣,潮濕,洗澡用品等刺激所致。應在適宜的條件下散包,通風,減少衣被,嚴重時可外涂百多邦軟膏。新生兒嘔吐多與胎兒期吞入胃內的羊水刺激胃黏膜有關。護理:1)喂奶后應抱起嬰兒輕拍背部,使胃內空氣排出。喂奶后30min內應側臥位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吸入氣管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嘔吐時翻身拍背,促使嘔吐物排出。2)彈足底。刺激新生兒大哭。3)協助吸吮乳汁,以減少羊水對胃黏膜的刺激。新生兒體溫升高也稱新生兒脫水熱,一般體溫在37.5~38.5℃之間。多由衣被包裹太緊,加之皮膚蒸發,大小便排出,喂養不佳攝入少而致。應立即散包喂水,協助吸吮母乳增加入量。

        (5)產婦飲食宣教

        由于產后機體的需要, 應指導產婦進食高熱量、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 富含維生素和無機鹽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適當的滋補食品, 如芝麻、血糯米、枸杞、當歸等, 只要飲食調配得當, 不僅能使產婦的體力迅速恢復, 還能促進乳汁的分泌, 以保證母乳喂養的順利進行, 對實施剖宮產的產婦根據具體情況, 在術后 6~8 h 后可適當進湯汁類食物, 早期進食有利于早期排氣, 有利于機體康復。

        (6) 護理

        哺乳前母親要洗手, 用溫開水清潔及, 若發生乳脹, 哺乳前濕熱敷 3~5 min, 并按摩拍打抖動, 頻繁哺乳、排空, 若出現乳汁不足, 鼓勵產婦樹立信心, 指導哺乳方法, 按需哺乳、夜間哺乳, 適當調節飲食, 還可扎針灸、服中藥等, 若發生皸裂, 輕者可繼續哺乳, 哺乳前濕熱敷 3~5 min, 擠出少量乳汁, 使乳暈變軟, 以利于嬰兒含吮和大部分乳暈, 先在損傷輕的一側哺乳, 皸裂嚴重者應停止哺乳, 可擠出或用吸乳器將乳汁吸出后喂給新生兒。

        (7)皮膚的觀察及護理

        認真觀察嬰兒顏面部及口唇是否紫紺, 如有應及時處理, 觀察和鑒別嬰兒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是大部分足月兒在生后2~3 d 出現的黃疸, 5~7 d 最重, 10~14 d 消退, 早產兒延遲至3~4 周, 一般情況良好。病理性黃疸包括: ①新生兒溶血性黃疸:黃疸出現較早, 24 h 內出現, 且呈進行性加重。②新生兒病毒性肝炎, 常在生后 1~3 周緩慢起病, 此時生理性黃疸已消退或又出現甚至加重。③新生兒膽管閉鎖性黃疸, 新生兒尿色深, 糞便呈灰色或淡黃, 血清膽紅素增高以直接膽紅素為主。④有無皮膚感染征象, 新生兒感染或敗血癥可致黃疸或加重黃疸。

        (8)產后指導

        鼓勵產婦適當活動及做產后健身操, 經陰道自然分娩的產婦, 產后 6~12 h 內即可起床輕微活動,于產后第 2 天可在室內隨意走動, 行會陰側切或行剖宮產的產婦,可待拆線后傷口不感疼痛時, 盡早適當活動及做產后健身操,有利于體力恢復、排尿及排便,避免或減少靜脈栓塞的發生率,且能使骨盆底及腹肌張力恢復, 避免腹壁皮膚過度松弛。產婦出院后,注意休息, 至少 3 周后進行全部家務勞動, 于產后 42 d 起應采取避孕措施, 原則是哺乳者以工具避孕為宜, 不哺乳者可選用藥物避孕。

        3討論

        母嬰同室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護理人員要全面、細致地觀察與護理新生兒, 加強對產婦及家屬喂養安全、日常護理等方面的宣教指導,及時發現潛在并發癥,以起到防范的作用。同時,要求護士提高自身的素質,增強工作責任心,提高專科業務水平。

        參考文獻

        [1]吳明遠.214 例正常新生兒血糖測定[J].新生兒科雜志,

        2006,6

        [2]陳旭維.探討早期干預減輕新生兒黃疸的臨床療效[J].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香 | 日本免费人成网视频免费看 | 日韩gv国产gv欧美旡码天堂 | 亚洲日韩国产片三区 |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