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生物科技論文范文

        生物科技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物科技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生物科技論文

        第1篇:生物科技論文范文

        提高苜蓿對非生物脅迫的抗性是苜蓿育種目標之一。目前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大多集中在苜蓿對干旱、低溫、鹽堿和酸鋁環境的抗逆性上。

        苜??购翱购颠z傳轉化研究

        低溫和干旱是限制苜蓿生長的重要因素。在低溫或干旱條件下苜蓿體內會積累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影響苜蓿的正常生長和生理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抗氧化脅迫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在SOD基因轉化上的研究也取得較多成果。Mckersie等將皺皮煙草(Nicotianaplumbaginifolia)Mn-SOD的cDNA轉化到苜蓿中,通過對葉綠素熒光測定和電解質滲漏等試驗證明了該轉基因苜蓿能夠降低水分虧缺所造成的傷害,轉化植株及其子一代對除草劑二苯乙醚的抗性增強,而且低溫脅迫后再生能力明顯提高;田間試驗表明轉基因苜蓿的耐寒性和抗旱性顯著增強[12]。Mckersie等的進一步研究發現在水分脅迫下轉基因苜蓿產量也明顯提高,田間試驗表明,在干旱脅迫下,轉基因苜蓿的產量和存活率比對照顯著提高[13]。Mckersie等將擬南芥Fe-SOD基因轉入苜蓿后發現轉基因苜蓿的越冬率顯著提高,并認為在苜蓿中過量表達Fe-SOD基因降低了低溫對苜蓿的次級傷害,從而提高了苜蓿低溫逆境后的恢復能力[14]。Samis等用Mn-SOD轉化苜蓿,發現轉基因苜蓿SOD活性和抗逆性均明顯增加[15]。Rubio等將Mn-SOD和Fe-SOD同時轉入苜蓿,研究結果發現轉基因苜蓿對非生物脅迫增加[16]。Zhang等將從截形苜蓿(Medicagotruncatula)中克隆的轉錄因子(AP2)的cDNA(WXPI)轉化苜蓿(Medicagosati-va),證明轉基因苜蓿葉片的表皮蠟層大量增加,同時轉基因苜蓿減少水分損失和抗旱能力均得到增強[17]。Jiang等采用CER6啟動子在苜蓿中過量表達一個轉錄因子(WXP1)基因,結果顯示轉基因苜??购的芰μ岣撸?8]。Sudrez等在苜蓿中過量表達了海藻糖-6-磷酸合酶基因和海藻糖-6-磷酸磷酸酶基因,發現轉基因苜蓿對干旱、低溫、鹽和高溫的抵御能力增強[19]。Bao等將擬南芥的液泡氫離子焦磷酸化酶基因轉入到苜蓿中,發現轉基因苜蓿對干旱和鹽分脅迫的抗性增加[20]。

        苜??果}堿遺傳轉化研究

        苜蓿是中等耐鹽植物,土壤鹽堿化可影響苜蓿的生長和產量。Winicov和Bastola將一個編碼耐鹽相關的轉錄因子Alfin1基因導入苜蓿中,增強了鹽誘導的MsPRP基因的表達,在植株的生長過程中其耐鹽性得到了顯著提高[21]。目前,相關研究發現甜菜堿醛脫氫酶(BADH)基因是與植物耐鹽性有關的基因。劉翠蘭等通過農桿菌介導法將BADH基因導入中苜1號紫花苜?;蚪M中,以生長習性、花色、生物量和抗逆性等性狀特征為選育目標,選育出了符合既定目標的耐鹽苜蓿,通過品比試驗、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表明,在不同含鹽量地區其產草量明顯高于野生型中苜1號,該研究為我國耐鹽牧草生產提供了新的種質資源[22]。果聚糖有滲透調節的功能,晏石娟等對導入果聚糖合成酶(SacB)基因的紫花苜蓿進行耐鹽生長適應性研究,發現轉化苗比對照苗耐受鹽脅迫的能力要高[23]。胚胎發育晚期豐富(LEA)蛋白質是目前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受較多關注的抗脅迫功能蛋白質。王瑛等利用基因槍法將來源于大麥的lea3基因導入紫花苜蓿栽培品種中苜1號細胞中,獲得的轉基因苜蓿再生植株在高鹽脅迫下具有較高的存活率,耐鹽能力約是野生型植株的4倍[24]。Zhang和Liu在苜蓿中同時表達谷胱甘肽-S-轉移酶和人的P450基因,轉基因苜蓿對重金屬污染和有機物污染的抗性增加[25]。

        第2篇:生物科技論文范文

        一、高考生物學科命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高考命題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高考命題包括考試內容規范表和試題規劃表的制定,試題的編寫及全卷試題修訂和組配;1]狹義的指試題的編寫,包括材料的選擇、問題的設計與命題的表達三個環節。本文討論狹義上的命題。試題規劃表是命題專家根據考試內容規范表的需要事先制定的命題規范文件,命題教師應根據試題規范表開展具體的試題編制工作,期間應經過材料選擇、問題設計、命題表達等階段。其中,材料選取既是命題的起點,也是命題的關鍵,將直接影響和決定后續工作的開展;問題設計是命題的核心,科學思維是生物學問題設計的主線;命題表達是命題技術的體現和命題質量的深化。三者關系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均已成為當前編制高考試題的挑戰和亟須規范的問題。

        問題一:材料選取的挑戰。隨著高考命題權的下放,高考生物學科命題工作的科學化和規范化受到極大的重視,尤其是試題本身的科學性被認為是評判合格試題的重要指標之一。科學性為生物學科命題素材的選取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即題干背景的來源和表達必須是真實、可靠、無歧義的。此外,高考生物學科命題應突出能力立意,公平性、科學性成為材料選取的難題。

        問題二:問題設計的挑戰。問題設計的出發點旨在考查考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新課程高考更注重能力立意。生物學科能力是學生參與生物學科活動(知識學習、實驗操作、生活實踐等)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固卻不容易或不能被直接觀測的一種心理特質。高考要考查和測量此類“隱蔽”目標,必須設置一定的情境刺激考生產生認知,通過考生的外顯行為判斷其思維或能力水平。問題設計還包括難度設計、區分度設計、參考答案設計等。顯然,問題的設計是否恰當,能否起到刺激考生應試思維等問題,都是對命題者的極大考驗。

        問題三:命題表達的挑戰。審視近幾年全國高考生物試題,命題人員的試題編制技術日趨成熟,但也伴隨著諸多問題,或題干信息冗余,或表述含糊不清,或表達存在歧義。諸如此類欠規范的命題表達方式嚴重影響了命題的質量。同時,后現代主義推崇者對高考命題工作提出自由化、個性化及人文關懷等要求,對命題表達環節也是一大挑戰。

        二、科技論文作為高考生物學科命題素材的理性思考

        (-)科技論文的發展評述與內涵釋析

        科技論文起源于17世紀60年代的歐洲,其標志是英國皇家學會創辦的世界第一本學術期刊《哲學匯刊》。該刊集合了牛頓、伽利略等科學家的前沿性成果。18世紀至19世紀,隨著多種自然科學類期刊的迅速增長,科技論文的內容幾近覆蓋科學的所有領域。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的興起使科技期刊的網絡化檢索變得十分強大,我國也形成了以中國期刊網、萬方期刊網等為代表的期刊集群。2003年教育部成立的“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為推動科技交流、科技應用與科技再創造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流平臺。

        概念上,“科技”即科學技術,主要指自然科學方面的技術,“論文”即論證性的文章,是描述科研成果的書面文件??萍颊撐膶儆趯W術論文,因此具有學術論文的基本特性。中國國家標準GB7713—87明確指出:“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做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美國生物學編輯協會認為,科技論文必須“易于人們的感官接受、本質上持久、不加限制地為科學界所使用,并能為一種或多種公認的二級情報源所選用”。

        由此可見,本質上,科技論文以學術理論為依據,以新思想或新進展為核心,以實驗數據為例證,以書面語言為載體。在內容上必須具有科學性、創新性、權威性,在表述上必須具有準確性、嚴肅性和邏輯性。作為報道、交流、存儲科研成果的重要載體,科技論文是科技發展的總結,社會發展的各行各業都在應用科技論文所表達的科技成果。

        (二)選用科技論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長期以來,高考命題或選擇中學教材、中學教輔、大學教材及課外資料(報紙、參考書等)作為命題背景材料,或選擇已有題目進行改編,也有少部分試題是命題專家根據已有知識和經驗直接設計。這類傳統選材方式在命題實踐中存在許多紕漏,易在科學性、公平性、時效性,甚至安全保密性方面產生問題。以科技論文為試題背景的命題方式與傳統選材有本質區別,不僅能提高試題各項屬性水平,還能提高命題質量和命題效率?,F將傳統選材與科技論文選材方式進行比較(表1)。

        從表1可以看出,科技論文選材具有許多優勢,選用科技論文進行高考生物學科命題具有現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分析

        其一,保證了試題的科學性、權威性和時效性??茖W性是評價高考試題的一項重要指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是中學教輔、課外資料、舊題改編等方式無法比擬的。試題中引用的任何數據乃至成題后的文字表述,取自具有國家法定權威或專業權威的公開出版物[6],命題者往往心里很“坦然”。在此基礎上,命題專家憑借自身專業技術對論文作出準確的評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避免高考試題公布后可能產生的各類負面影響。生物科技高速發展,試題應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現代生物科技的發展。應用生物學科技論文命制高考試題從根本上保證了試題內容的時效性,體現科學實踐與教育教學的統一。

        其二,體現了高考的公平性。若選材來自中學教材、中學教輔或是舊題改編,做過類似題目的考生自然受益,一方面產生不公平,另一方面進一步激發考生和教師的“題海戰術”意識,不利于素質教育的發展。高校教材原本是_個良好的命題素材來源,只是由于經過多年的命題實踐應用,特別是自分省自主命題以來,每年都要有十幾套高考卷結果出現命題者辛辛苦苦命制出來的考題,一經檢索才發現,早就有相似的考題了。而科技論文選材卻可以有效避免此類情況發生,生命科學每年發表的科技論文數量巨大,海量的選材要能“撞上”是很困難的。這樣不僅體現了選材公平,也能有效避免“撞題”。另外,高考命題前的資料準備是高考涉密內容,往往慎之又慎,若能將“海量”的科技論文替代有限的材料,豈不解決了安全保密問題?實踐證明,這—做法在某些通過臨時抽調命題專家入圍命題組的省份,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安全措施。

        其三,體現能力立意。高考試題強調能力考查。能力是人順利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那些心理特征,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才能考查其能力水平。[7]應用科技論文作為背景材料更易實現考核目標能力化,因為,大量生物學科技論文的特質就是解決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特別是帶有生物實驗論證類的論文,不僅具有科學的、最新的實驗技術和方法,還有翔實的實驗數據。而以中學教材等作為背景材料只會偏重考查知識目標,不利于能力立意。

        其四,提高命題效率和命題質量。論文通常是以過程性方式呈現生物學實驗研究成果,具有問題的提出、實驗方法的設計、實驗數據及實驗結果的討論等,這與新課程強調的探究性學習是—致的。以科技論文作為命題起點,命題者具有呈現試題的科學思路和方法,同時免去一些對科學性疑問的論證,提高了命題效率。試題以圖表、文字、數據等多樣化的形式呈現,不僅體現了試題所蘊含的科學素養,也使卷面更加活潑、美觀,提高試題的命題質量。

        2.可行性分析

        首先,持續、大量更新的生物科技論文和各種引文數據庫為科技論文的選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中生物學考查內容涉及生物學_級學科下的12個二級學科,同時可擴展到農、林、牧、醫、漁等各個生命科學領域。編制如此廣泛的生命科學高考試題,僅取自傳統素材顯得遠遠不夠。豐富的論文來源和便捷的檢索系統可以徹底改變命題者“江郎才盡”的窘境。

        其次,《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理科課程標準實驗版)》(簡稱“考試大綱”明確指出,“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這為“選用科技論文作為試題素材”這項新舉措提供了改革的科學依據?;谛抡n程高考改革的大背景,選用科技論文不僅體現了生物科學素養,也體現了科學、技術、社會的統一。

        再次,大規模教育考試理論決定了將科技論文改編為局考試題是可行的。局考試題的本質是根據選拔人才的目的,按照一定的要求,通過考生解答問題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和結果,推測考生具備某一心理特征(知識、能力)的程度?;诳茖W性的保證,對科技論文素材進行基于考試測量要求的適當改編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豐富、靈活的命題技巧和命題手段是其重要的保證。

        三、基于科技論文背景的高考生物命題實踐

        基于以上討論,高考生物命題亟待構建一套基于科技論文背景的命題模式。2009年以來,本課題組開展了相關研究,并進行了四次高考命題實踐,初步總結了一套基于科技論文背景的高考生物科命題解決方案。下面分別從三個維度討論以科技論文為命題起點的嘗試。

        (一)材料選取的維度

        1.背景材料的選擇

        理論分析:選擇科技論文作為試題背景,在—定程度上保證了試題背景材料的科學性、權威性。考慮到科技論文在試題命制中的特殊用途,選擇的科技論文應進行如下三個方面的有效性判定:(1)選擇近期發表的較高水平的科技論文,以保證材料的科學性和時效性;(2)所選論文應涉及社會、生產、生活的研究,以考查考生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所選論文主題詞應與考試大綱“生物知識內容表”中的“II”?要求一致,以突出考查考生對生物學核心知識體系的掌握,體現生物科學素養。

        操作方法一:選擇近期發表的較高水平的科技論文。一般來說,應檢索來自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hineseScienceCitationDatabase,簡稱CSCD)的論文。CSCD內容豐富、結構科學、數據準確。收錄有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藥衛生、環境科學等領域出版的上百種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優秀期刊。以2010年全國高考福建生物卷第26題第I小題(簡稱“2010福建高考26—I題”)為例,試題背景選自“幾種環境因子對高生物量赤潮甲藻——東海原甲藻光合作用的影響”(《海洋科學》2009年第12期)一文,是關于我國東海海洋污染中赤潮發生機理的研究,該題以“東海原甲藻引發我國東海赤潮”為情境,考查被試在真實背景中的知識遷移能力,涉及社會領域和學術領域的熱點話題,所選背景材料角度新穎。

        操作方法二:選擇與生物學相關的社會、生產、生活領域的熱點話題。例如,2011年全國高考福建生物卷第26題第I小題(簡稱“2011福建高考26—I題”)選自兩篇文章:《rhIL-18對核輻射誘導小鼠脾細胞凋亡的抑制機制研究》(《沈陽部隊醫藥》2009年第1期);《rhIL-18對核輻射誘導小鼠脾細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解剖科學進展》2008年第2期)。眾所周知,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引發了核輻射危機,一時之間,核輻射在世人面前引起極大恐慌,科學地認識核輻射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該題避開人類災難的宣揚,著眼于科學分析和科學利用核輻射,將核輻射與高中生物學涉及的免疫、細胞凋亡、誘變育種以及實驗探究設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人們明白核輻射雖然可怕,但可以防治,也可以應用于農業生產,這樣的考題具有測量選拔功能和社會功能的統一。

        操作方法三:結合考試大綱(考試說明)“生物知識內容表”中的II層次要求??荚嚧缶V對考查內容界定了層次要求。實際操作中應以II層次要求為關鍵詞進行文獻檢索。一般來說,不用I層次關鍵詞,但不代表I層次內容不作考查,而是在II層次主干知識和能力考查中常常可以衍生出對I層次的考查,體現試題對生物學核心知識的考查。如細胞代謝中“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境因素”關鍵詞為“光合作用速率”和“環境”,由此檢索到《幾種環境因子對高生物量赤潮甲藻——東海原甲藻光合作用的影響》一文,編制試題時,可以衍生考查I層次的考點:赤潮的根本原因 海水富營養化。

        2.試題情境的設置

        理論分析:生物科技論文的撰寫框架包括實驗材料和方法、數據處理、結果分析、討論和總結等。由于科學研究是一項原理復雜、步驟繁瑣、技術含量高的工作,論文表述的實驗原理和步驟等可能涉及許多生物學科的專業性或前沿性內容,如信號通路、重組人白細胞介素、基因敲除等;呈現的數據大多經過SAS、SPSS等統計軟件處理,如呈現的圖表常常涉及^(顯著性差異)、置信區間、姑(極顯著)等統計學詞匯或符號。我們將這些或是超綱或是不必在考查中出現的內容稱為冗余信息,冗余信息會干擾考生正常答題思維,影響試題的信度和效度,甚至造成嚴重的系統測量誤差。

        操作方法一:簡化復雜實驗條件、方法的表述,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高度概括復雜的實驗原理

        和步驟,體現實驗條件的簡約性。[9]例如,2011福建高考26—I題以“選取若干實驗小鼠,隨機分成4組”替代原文中“實驗動物C57純系雄性小鼠,18?20g,購自中國醫科大學動物室’’、“動物模型及分組,按體重隨機分為4組,每組8只”等復雜的實驗步驟,使考生對試題情境不感到陌生,能致力于核心問題的解答,從而保證試題的公平性和可讀性,提高試題的效度。

        操作方法二:剔除冗余信息,簡化圖表數據。生物學經常涉及實驗圖表數據,簡化圖表數據或對圖表進行特殊處理變得非常必要。例如,2011福建高考26—I題,試題省略置信區間,以實驗的樣本平均值又代替總體平均值將實驗檢測處理方法省略,直接以“細胞凋亡相對值”替代;剔除差異顯著性分析,默認實驗數據均有差異顯著性。以上處理,都是為了幫助考生快速從題干中獲取與測量目標相關的信息,實現試題考查的目的。再如,2010福建高考26—I題,論文用散點圖和回歸線描述東海原甲藻光合作用隨溫度變化,由于高中沒有對散點圖作考試要求,試題剔除散點圖這一冗余信息,直接以回歸線呈現。當然,剔除和簡化的操作應以科學性為前提,操作的手法往往就是用大概念籠統地描述小概念。例如,以“染色體變異”替代“染色體橋、微核、染色體斷片”等超綱詞語。

        操作方法三:可對試題必須呈現的超綱內容做信息補充。例如,2009年全國高考山東生物卷第2題的題干是“細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選擇表達的結果。下列屬于奢侈基因的是()”。“奢侈基因”是考生未曾接觸過的新名詞,此處極易干擾、迷惑考生的思維,增加考生在高考考場上的心理壓力,造成考生答題思維上的“眩暈”。若能在題干中提供“奢侈基因”的名詞解釋,將轉化阻礙考生答題的瓶頸,避免超綱嫌疑,利于考生答題。

        (二)問題設計的維度

        1.認知水平和能力布局

        理論分析:通常一道實驗探究題可以設計3?5個小問題,考查考生對多個生物學事實的認知水平和多種生物學能力??紤]到學生的認知發展是由抽象到具體、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問題設計的認知水平應由易到難、步步深入,考查能力測量目標的層次也應逐步提高,從而將相對獨立的小題通過一個完整的問題鏈串聯起來,形成一道有序的完整題目。1D]

        操作方法一:將低層次的認知水平前置,高層次的認知水平后置,逐步形成認知的梯度布局。布盧姆(BiS.Bloom,1956)等將學生在學習中的行為表現分為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大類。[11]問題設計時應考慮學生的認知承受度,操作上可按照識記、理解、運用三個層次編排不同認知水平的問題。

        操作方法二:將低端能力前置、高端能力后置,逐步形成能力梯度布局??砂凑湛荚嚧缶V對生物學科能力要求的編排順序,首先考查理解能力,其次考查實驗與探究能力或獲取信息能力,最后考查綜合運用能力。如2011福建高考26—I題由四道獨立的問題組成,四個小問題依次考查考生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實驗探究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形成能力的梯度布局。

        2.基于能力立意的問題設計

        理論分析:新課程高考倡導以能力立意為主導,強調知識、能力和素質一體化的命題思想。能力體現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表現出來的心理品質,能力的核心是思維。因此,高考試題的問題設計應強調在新情境中考查考生科學思維的品質,多考查考生在新情境中對知識的理解、分析、應用等遷移能力,少考查考生對知識的單純記憶。設計的問題要結合題干背景材料,牽涉的知識應用要寬廣,解題思路要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操作方法一:運用新情境,產生新問題。取材于科技論文的題干資料是考生尚未接觸過的材料,可賦予這些材料新意以引申出新問題。例如,2011福建高考26—I題呈現的實驗數據只有三組,將原論文的第四組數據隱藏,并設計成問題:“設置第四組實驗的目的是(),要求考生通過對比分析第三組實驗數據,分析設計第四組實驗的意圖。一方面考查考生實驗與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考查考生獲取信息的能力。

        操作方法二:圍繞問題核心,盡可能延伸拓展多個知識點。2011福建局考26—I題是一道典型的實驗探究題,以核輻射誘導細胞凋亡為切入點,融合考查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質、細胞凋亡、誘變育種等多個跨模塊、綜合性知識。顯然,試題不是單純考查被試的記憶情況,也考查被試在復雜背景下的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命題表達的維度

        1.信息呈現的控制

        理論分析:信息量過多過少都可能增加考生閱讀負擔,使部分考生思維無法產生趨同反應,影響試題的難度、信度和效度,特別是對答題毫無幫助的冗余信息更是如此。

        操作方法一:從字數上控制試題信息量。試題信息包含題干信息和答案信息,設置與答案信息相當的題干信息量,有助于提高考生答題效率,同時提高試題與測量目標的相關程度。一般來說,可以依據該題所占分值來確定題干的字數以及答題的字數。統計近些年各地高考卷相似題型的字數,并將其作為信息量控制的參考是常常采用的有效辦法。

        操作方法二:采用文字和圖表相結合的方式呈現信息。生物科學往往以生物繪圖或圖表方式呈現科學研究方法或成果。試題應盡可能采用圖表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倡導理科科學思維和習慣,另一方面有效縮減閱讀量,使考生讀題更加準確,試題的直觀性和美觀性都得到較大的改善。例如,2011福建高考26—II題采用表格的方式呈現高中生物學實驗常用的染色方法,其字數要比純文字表達少得多,且更直觀、準確。

        2. 語言表達的限定

        理論分析:措辭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考生思維瓶頸,影響考生正常思維,不利于考生真實能力的體現。那些以增加試題難度為目的,采用增加閱讀量或刁鉆古怪、模棱兩可的表述方式并不可取。此外,具有歧義的表述難以使考生達到趨同思維,可能導致考生答題不全面、不準確,且使答案多樣化,加大閱卷難度。

        操作方法一:修改模棱兩可的表述方式,使試題清晰、明確。例如,2009年福建高考生物卷第27題第4小題:“以有氰、高莖與無氰、矮莖兩個能穩定遺傳的牧草為親本,通過雜交育種,可能無法獲得既無氰也無產氰糖苷的高莖牧草。請以遺傳圖解簡要說明”,其中的“可能無法獲得既無氰也無產氰糖苷的”,表述過于晦澀、模棱兩可。一般來說,遺傳育種常常是為了獲得生產上需要的品種,但這里設問卻是“可能無法獲得”,導致許多考生無法理解題意,只好將各種情況的雜交組合都寫出來。該小題抽樣實測難度為0.16,與預測值相距甚遠。

        操作方法二:對于有歧義的表述應加入限定詞。應用科技論文為背景命題,在題干表述上常常會出現與中學生物教學不一致的提法,可能來自較新的生物學研究方法,也可能來自生物學實踐與中學生物教學理論的脫節,這時就需要對有歧義的表述加入必要的限定詞。例如,2010福建高考26—I題增加了“凈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一呼吸速率”的表述,因為高中生物學教材(人教版)中未提及“凈光合速率”,從而避免產生歧義。

        3.人文氣息的滲透

        理論分析:后現代主義對高考命題工作提出了自由化、個性化、人文關懷等要求。命題者應加強對考生的考場人文關懷,力求試題的敘述和設問方式貼近考生的思維習慣,保證考生一直擁有輕松、激勵的應試心態。要努力避免刻意“挖陷阱”式的命題方式,有效保護考生正常的考場應試思維。

        操作方法一:貼近考生思維,避免突兀設問。例如,仔細斟酌2011福建高考26—I題第

        (1) 小題和(3)小題的表述,其中“已知IL一18是一種淋巴因子”與“與第③組相比”看似多余,實際是為了引導被試順利作答;審視第

        (2) 小題和第(4)小題的題目要求,其中“從(組別)兩組數據可知”和“其特點是(至少答出兩點)”,兩處填空后均用括號補充說明,是為了貼近考生思維,減少答題失誤。

        第3篇:生物科技論文范文

        實驗講義作為理論教材的補充,是學生在實驗課中的重要參考依據。在總體定位上,既不能與理論教材雷同,又不能與理論教材脫節。實驗講義應該凝練出理論教材中與實踐操作最為相關、最為重要的知識點,作為理論聯系實踐的橋梁,并圍繞實踐操作詳細展開,重點介紹實驗設計、操作要點、注意事項、實驗結果的解釋分析、實驗中常見問題及原因等內容,使學生既能夠迅速建立起實踐操作與理論的聯系,喚醒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又能夠在實踐操作中有章可循,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在編排形式上,既要展現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又要體現實驗內容的層次性和側重點。根據課時的安排,我們分別從目的基因的克隆、表達載體的構建、蛋白的表達及純化、蛋白的定性定量和功能分析四個方面編排了實驗內容。實驗內容按照生物技術藥物研發的過程層層深入,每個內容中的實驗技術各不相同,基本涵蓋了該課程的全部重要知識點,并將這些知識點有序連接起來,方便學生掌握。在內容展現上,既注重專業性,也注重易用性。我們選取教研室最新的藥學研究成果中的一個蛋白藥物為實驗課程的教學實例,在科研反哺教學的轉化中,盡量將科學前沿的內容轉化成本科生易用能懂的內容,并注重數據的完整、細節的清晰和內容的詳實。在實驗講義的使用中,及時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從學生易于接受的角度不斷修訂講義,引導學生用科學研究的思維思考實驗問題。

        2制作一套生動的媒體課件

        媒體課件的使用是課程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實驗課程中,需要展示大量的實驗儀器、實驗操作過程等,媒體課件生動直觀的優勢就更加明顯[3]。我們根據實驗內容的安排和教學的需要,總結了生物技術藥物研發的10個實驗操作技術,并拍攝制作了實驗操作視頻,包括聚合酶鏈式反應、目的基因與載體的酶切和連接、陽性克隆的篩選、工程菌的培養和擴增、包涵體的預處理、蛋白的親和層析純化、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蛋白印跡雜交、考馬斯亮藍染色、蛋白定量等。實驗操作視頻可以利用多角度、特寫放大等技術展現每一項實驗操作的關鍵點,讓學生準確看到操作的細節,解決了教師實地操作示范時無法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有最佳觀察位置的空間不足。同時,有些實驗操作中需要等待數分鐘甚至數小時,在有限的實驗課時中無法展示全部的實驗過程,實驗操作視頻可以將漫長的等待時間剪輯去除,彌補了實驗操作長時間等待的時間不足。在視頻課件的制作過程中,我們首先根據內容安排撰寫了拍攝腳本,然后召集實踐經驗豐富、實驗操作嫻熟的老師進行了多次論證和修訂,確保了實驗內容的科學性、實驗操作的規范性、解說語言的簡潔性和視頻拍攝的技術性。每一項實驗技術視頻的拍攝之前,負責操作演示的老師都要經過至少2次的預實驗,確保視頻拍攝的順利進行。視頻拍攝時,我們根據拍攝腳本設計實驗場景、準備所需儀器設備,對于需要學生掌握的步驟和容易出現錯誤的步驟,從多個角度反復拍攝演示過程,確保后期剪輯制作時有足夠的素材。通過一系列精心的設計和實施,我們完成制作了實驗操作視頻媒體課件。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首先在教師的講解下觀看實驗操作視頻,再到實驗室觀看教師的操作示范,并自己動手操作。我們通過對比發現,與沒有使用實驗操作視頻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相比,使用后,學生出現基本操作錯誤的概率大大降低、更容易得到預期的實驗結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更加側重對實驗過程和結果的深層次思考,而不是一些淺顯的實驗操作技術。實驗操作視頻媒體課件的應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實驗課程的教學效果。

        3培養一支專業的教學團隊

        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教學過程的一個顯著差別在于,理論課的授課通常是以老師個體為單位完成的,而實驗課的授課則需要多個老師的協作配合。我們根據以往實踐課程的經驗,以20名學生為1組,每組配備由3名老師組成的教學團隊,3名老師分別負責授課的準備和實施、實驗操作過程的管理和指導、儀器設備和試劑耗材的保障。通過這樣的設計和安排,所有老師既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又相互協作、通力配合,保證了實驗課的課前準備、課中實施和課后收尾工作的順利進行。授課老師主要負責授課的準備和實施,是實驗課程的負責人。實驗課的講授不同于理論課的講授過程,因為實驗課更注重操作技術,所以授課老師在課前應該搜集大量的圖片、動畫、視頻等生動特色的教學資源,并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設計教學過程、撰寫教案、制作課件,組織所有參與教學的老師進行集體預實驗,充分了解實驗的全部過程。在課中,講授實驗內容,與其他老師一起分工負責指導學生的實驗操作、解決學生的問題。指導老師主要負責實驗操作過程的管理和指導。實驗課的最大特點是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要在實驗室中“活動”起來,因此必須通過預先的統籌安排維護實驗過程的秩序井然。例如,對于低溫離心機、細胞超生破碎儀、微孔板檢測儀等需要共用的儀器設備,可以通過調整不同學生實驗步驟的順序,達到錯峰使用的目的。這就需要指導老師在課前明確實驗操作過程中每一個步驟的時間節點、安排好其他老師的指導崗位,確保在課中每個操作步驟、每個共用儀器設備都有老師指導。保障老師主要負責儀器設備和試劑耗材的保障。實驗課進行的過程雖然只有幾個學時,但各種試劑的配制、耗材的準備、儀器設備的調試往往需要花費老師幾天的時間。保障老師根據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實驗操作的需要,在課前制定詳細的實驗準備和保障手冊,包括使用哪些儀器設備、哪些可以共用、哪些預先放在學生的實驗臺面上、配制哪些試劑、配制量是多少、哪些需要分裝等問題,大到蛋白純化儀器,小到卷筒紙,每一個細枝末節都在手冊中詳細注明。根據此手冊進行準備和保障,既規范、高效,又不會遺漏。

        4搭建一個完善的實驗平臺

        第4篇:生物科技論文范文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中對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程占總實驗課程的比列有一定要求: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程開設達到80%以上為實驗教學效果好,達到50%~60%為效果較好。但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大多數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的生物科學專業,其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開設率很難達到50%,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諸多的限制因素。

        1.實驗課程安排的盲目性開設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課程,需要先考慮如何安排專業實驗課程。生物科學專業的實驗課程主要由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和專業選修課組成。專業基礎課包含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等,所涉及的實驗知識和技能是整個生物科學專業培養課程的基礎和核心。專業方向課是在專業基礎課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和擴展的針對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如基因工程、發酵工程、酶工程等。專業選修課是專業方向課的補充和擴展,如蛋白質組學、分子遺傳學、生物技術制藥等,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和接受程度自行選修相應的實驗技能,從而針對性的提高專業技能?;A性、驗證性、設計性、綜合性等類型的實驗內容在開設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各專業課程的性質。不同的專業課程對實驗的要求存在一定差異。目前,絕大多數高校在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程時很少去區分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和專業選修課的課程性質,僅僅是為了滿足教育部的評估要求而盲目的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程,這導致學生在上專業基礎課時無法適應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內容,而上專方向課和專業選修課時,又對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中涉及的基礎性實驗內容沒有完全掌握,從而產生專業實驗技能培訓的混亂現象。

        2.實驗課時分配的不合理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內容覆蓋廣,對實驗技術要求高,所以需要更多的教學時數支撐。如《分子生物學》實驗中僅PCR過程至少需1小時、《生物化學》的蛋白質分離純化實驗需3~4小時、《微生物學》的細菌培養需1~2天等,這在有限的學時下很難完成教學任務。通常實驗課程的課時分配需要結合總課時量的分配情況,再安排不同專業課程的理論和實驗課時比例。理論課時和實驗課時分配本身就存在矛盾,如果再增加對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分配比例的考慮,勢必會造成這種矛盾的加劇。部分高校能夠將一部分專業基礎課的實驗內容獨立出來,如生物化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微生物學實驗等,保證該實驗課程擁有較多的課時。而大多數高校能獨立出來的實驗課程相對較少甚至為零,實驗內容只能附屬于理論課程之下,導致實驗課程教學時數較少,教學內容不完整,這是制約高校實驗課程改革的重要的問題之一。

        3.實驗教學模式的保守性和封閉性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我國高校生物科學專業的實驗教學基本上延續了以理論知識為主,實踐技能為輔的教學模。實驗課程教學模式更是偏重于基礎性、驗證性、演示性實驗。這些實驗內容簡單、固定,實驗內容之間很少有過渡和銜接,甚至部分課程之間的實驗內容存在大量的重復。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程的開設要求實驗教學模式多樣化、開放化和靈活化。不同的實驗場地、實驗對象、實驗內容和實驗方法可能會在一個實驗項目中涉及,這不同于傳統、單一、封閉的實驗教學模式。無論從時間、空間,還是內容和方法上,對高校生物科學專業的專業建設和實驗教學模式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4.實驗室管理模式的固定傳統實驗教學模式產生了傳統的實驗室管理制度,其要求實驗課程的開設應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完成教學任務,儀器設備和試劑的管理都是統一的,任課教師為了在不違反實驗室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完成實驗教學任務,只能盡可能多的開設傳統的、簡單的實驗內容,這也是基礎性和驗證性實驗內容比例較高的原因之一。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需要開放的實驗室管理制度相配套,傳統的實驗室管理體制與之存在嚴重的矛盾,這是限制高校生物科學專業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5.實驗資源的不合理分配和使用實驗設備及經費的分配是限制高校生物科學專業實驗課程改革和發展的瓶頸之一。生物科學專業對儀器設備、實二、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開設的限制因素《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中對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程占總實驗課程的比列有一定要求: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程開設達到80%以上為實驗教學效果好,達到50%~60%為效果較好。但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大材料和經費的依賴較高,尤其是分子生物學相關實驗涉及的儀器,動輒十幾萬到幾十萬元一臺,這對于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來說是個門檻。也因此受到了限制,大多數高校在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程的時候往往需要考慮已有的實驗儀器設備、配套設施等是否滿足課程需要,而不是去考慮如何合理的設置實驗內容,這違背了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開設的宗旨。

        二、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開設及實施的建議

        1.實驗課程的層次化和實驗內容的模塊化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程的開設需要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和任務,制定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和專業選修課的課程群,在實驗課程的安排上要嚴格區分不同性質的專業課程對不同類型實驗的需求,使實驗課程形成完整的技能鏈條,具有明顯的層次,即實驗內容由淺入深,實驗方法由少變多,實驗原理由簡入繁。實驗課程模塊化是解決實驗課程課時不足的有效途徑。根據人才培養方案中實驗課程涉及的實驗技能,精煉實驗內容,做到一個基礎性實驗包含一個實驗方法和原理,形成基礎實驗模塊,并使該實驗模塊能在今后的專業方向課和選修課中被涉及。這樣在專業方向課和選修課的實驗課程中將基礎實驗模塊進行組合,從而建立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程內容,使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和專業選修課的實驗課程形有機的整體。實驗課程層次化能夠明確不同課程的教學目標和任務,避免課程之間知識和技能的重復和斷裂,建立課程之間良好的過渡和銜接。實驗課程的模塊化能夠更好的細化知識和技能,避免專業課程之間實驗內容的無序和重復。

        2.實驗課程課時的分配及設置根據專業課程的性質,將專業基礎課的實驗獨立出來,分配較多的課時,使專業基礎課能夠開設更多的基礎性和驗證性實驗。這些實驗通常能夠在1~2個課時完成,內容簡單,使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每學期一門專業基礎課安排至少20課時的基礎性實驗,這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為將來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專業方向課和專業選修課的實驗內容以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為主。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在課時安排上不局限理論與實驗課時的分配比例,實驗和理論課時可以靈活調度,將實驗內容作為理論內容的延續和補充,同時也能在實驗內容中進一步深入理論內容,實現“從做中學,邊學邊做”的教學效果。

        3.開放式、信息化的實驗教學模式及管理方式開放的實驗教學模式是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開設的必要保障。在開放式實驗環境中,學生以分組的方式進行實驗,以自行安排實驗時間,從而避免實驗室學生人數過多,實驗資源緊張的情況,同時也能使教師最大限度的指導學生;學生可以選擇內容進行實驗,避免實驗資源的不合理分配,提高儀器的利用率;學生在一定范圍內自由選擇實驗方法及手段,避免實驗教學的單一性和局限性。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不僅解決實驗教學課時緊張、實驗資源的不合理分配問題,還可以調動學生實驗操作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實驗中變被動為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開放式實驗環境中,實驗室應根據不同學科將實驗室進行分類,以實驗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及價值進行分區,不同分區有專人負責管理。開放式實驗室可建立信息化管理方式,統計實驗室及儀器的使用頻率,對頻率較高的實驗室采取開放式管理,對頻率較低的實驗區域進行統籌管理。此外,考慮到生物科學專業的一些儀器設備價格昂貴,可以專人專管,并使用網絡信息系統建立預約機制,采取計劃性、集中性安排儀器的使用時間,實行半開放策略。

        三、結語

        第5篇:生物科技論文范文

        一、在民族地區本科院校生物技術專業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實施反思性教學的意義

        首先,民族地區本科院校的大多數學生,在錄取時錄取分數與全國的發達地區相比分數較低,可見其理科基礎與全國發達地區有一定的差距;其次,前面已提及,在民族地區本科院校,生物化學課程通常設置于大二上學期,但因調查表明大多數學生此時有機及無機知識掌握不甚牢固;第三,通過筆者對報考民族地區本科院校生物技術專業多位學生的訪談發現,他們中大多數在錄取時是調劑到該專業的,其他在錄取時雖直接填報該專業,但對選擇報讀該專業的目標和意義尚存模糊之處。所以,在民族地區本科院校生物技術專業,要讓學生牢固掌握龐雜的生物化學知識,深刻理解抽象的生物化學概念,以取得較大規模的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效益,在教學中逐步全面、習慣地實施反思性教學,有著極為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一)反思性教學有利于不斷提高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效益

        調查表明,民族地區本科院校學生在生物化學課程學習的過程中,隨著教學的深入,面對生物化學抽象的概念、龐雜的知識體系和程序繁瑣的實驗技術,普遍會產生枯燥、煩惱、厭學等情緒[3]。針對這些情況,教師如能全面、認真地觀察學生,并及時與他們進行有效的溝通,以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刻的反省回顧,包括對在教學過程中所依據的教學理論是否正確、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有效、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是否融入生物化學的最新研究與發現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知識的興趣,以及教學語言和行為是否合理等,自我展開逐項分析;之后,立即提出并實施改進問題的新的方法或手段,將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教師,促使自己會教,越教越喜教,越教越嫻熟;而對于學生,促使他們會學,越學越想學,越學越得心應手。于是,師生皆大歡喜,從而大幅度提高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效益。

        (二)反思性教學有利于促進生物化學教師專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生物化學課程是生命科學各專業及醫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農學、工學類專業的必修課,因而無論是在普通高等院校,還是在職業技術院校中,生物化學課程均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作為生物化學教師,深刻認識到這一點,為追求更好的教學效果,應與時俱進,自覺、主動在自己的專業信念、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等專業素質上,不斷成長并追求成熟,及時更新、演進和完善。實際上,通過反思也為生物化學教師的專業發展創造了繼續教育的機會?,F代社會是一個終身教育的社會,教師的角色和作用現已發生了根本改變。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著、合作者和促進者,還必須通過較系統的自我研究,及時發現自己知識、能力或技能等方面的缺點或不足之處:是生物化學某個模塊理論知識、某方面實驗技能的問題?還是教育理論、心理學基礎、教育教學策略和技能技巧方面的問題?亦或是雙語語言教學、創新研究、學術水平方面的問題?等等。當教師體驗到這些困難、麻煩或不能馬上解決的問題時,便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不安全和不確定的感覺。于是,教師不得不在在行動中或行動后回頭分析自身的經驗。這樣,經過反思,發現了問題立刻彌補:要么及時通過自學專業教育教學理論或專業知識,要么脫產進修,要么出國深造等??傊?,通過反思性教學,既能促使生物化學教師自覺檢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提出改進措施,從而使其教學行為更為睿智和成熟,生物化學教學質量和創新教育水平,又能有效、快速、持續地提高生物化學教師的專業素養。

        二、在民族地區本科院校生物技術專業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實施反思性教學的策略

        生物化學課程體系錯綜復雜,涉及面很廣,而它又是生物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或主干課程之一,與生物技術專業其他核心課程,如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原理、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發酵工程原理、微生物學和普通生物學等聯系極為緊密,是學習這些課程的基礎。所以,筆者認為,生物化學教師要在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真正地實施反思性教學,發揮反思性教學的價值,必須明確反思性教學的目的,養成自覺反思的習慣,并熟練掌握反思性教學的方法。

        (一)明確反思性教學的目的

        反思性教學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發展,二是為了專業引領。首先,實施反思性教學是為了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因為生物化學課程的“繁”和“難”,所以生物化學教師往往因難于梳理而不安,學生常常因難于理解而煩躁。通過反思性教學既要求生物化學教師教學生“學會學習”生物化學,樂于學習生物化學,使學生成為善于學習的全面發展的學生;又要求生物化學教師“學會教學”生物化學,熱愛教學生物化學,使生物化學教師自身獲得進一步的發展,直至成為學者型的教師。其次,實施反思性教學是為了對生物化學教師進行專業引領。通過專業人員參與的專業引領的反思活動,使生物化學教師明確如何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生物化學專業基礎理論和前沿理論知識、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和心理學理論知識來指導自己的生物化學教學實踐,有助于提高其反思、獨立教學和獨立研究的能力,促進其專業水平的發展和反思性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二)養成自覺反思的習慣

        正因為促使教師通過其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成長的機制是反思和更新,所以養成自覺反思的行為習慣是教師逐漸走向成熟的關鍵。生物化學教師通過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亦即從對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后等各環節進行回顧和評價,總結自己的成功與教訓,并及時“充電”,將努力學到的先進教育教學理論和前沿生物化學專業知識,整合到教學實踐中去改進教學行為,不斷完成自己的教育觀念的更新并加以提升,養成自覺反思的行為習慣。

        (三)熟練掌握反思性教學的方法

        1、內反思內反思也叫內省、自我反省或自我剖析,亦即生物化學教師通過回憶自己的專業成長經歷,準確了解自己的知識結構、認知特性、常用的教學方法、成功的教學案例與經驗教訓,明確自己的優勢和需要加強之所在,以科學制定自我專業發展計劃或改進措施。如自己所掌握的物理、化學、數學和計算機等知識程度是否需要完善或加強,以及當把這些知識熟練、精準、融會貫通地運用于生物化學教學實踐后,學生的反應情況:他們是否深刻理解抽象的生物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否明白生物化學的知識和研究方法與生物技術專業其他核心課程的聯系?又如,對于生物化學課程知識體系的傳授,按知識聯系所組成的模塊開展教學和不按模塊進行教學,哪種方式效果更好?再如,如何才能采用現代化多媒體手段,結合課程實驗和相應的課程實踐更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等。

        第6篇:生物科技論文范文

        本文將討論馬克思《資本論》剩余價值理論中一個嚴重的邏輯錯誤,并且證明使用“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的概念來證明資本利潤來自對勞動者的剝削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課題的意義

        卡爾·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在中國仍然占據著經濟理論的中心地位,具有深遠的影響。中國引進市場經濟后,出現了經濟理論嚴重脫離實際的情況。例如,在市場經濟中是供求關系決定商品價格,而根據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是勞動價值決定商品價格;發展經濟需要大量引進利用外資,但是政治經濟學認為資本利潤來自剝削。盡管如此,很多中國經濟學界的重要人士,仍然頑固地堅持原有觀點。經過多年的政治宣傳和理論教育,“資本家靠剝削發財”已經在中國勞動階層的思想意識中根深蒂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學說是工人理論家激烈批判私有化改革理論的基本依據。中國高等院校的經濟學教科書仍然以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為主線,僅僅略微增加了一些有關市場經濟的內容。雖然有人發出了“改寫政治經濟學”的呼吁,但是至今未見行動跡象。對于在大學中講授西方經濟理論,有人提出僅僅“述而不批”或者“批而不透”是不行的,必須“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深入的評析”。中國基本經濟理論的滯后狀態,可能成為阻礙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障礙,在經濟發展遇到困難時,甚至可能成為走回頭路的推動力之一。

        中國的經濟學家現在面臨一個尷尬的局面:一方面,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嚴重脫離實際,既不能解釋各種經濟現象,又不能指導制定經濟政策;另一方面,由于在中國的獨特地位,無法把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放在一個客觀的位置上,批判其中違背客觀實際的部分,利用其科學成分。

        由于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基礎,中國很多經濟學家正試圖通過修正勞動價值論,走出這一兩難境地。例如,有人提出不僅活勞動(人的勞動),而且物化勞動(機器等)也能夠創造價值,試圖在不違背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前提下,為資本利潤的來源找到一種正當解釋。雖然他們小心地遵循著馬克思的思想方法,但是仍然受到了激烈的反駁。

        筆者認為,盡管面對經濟現實,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捉襟見肘,但是仍然占據著中國經濟理論的主導位置,除了政治因素,還有三個重要原因:

        (一)勞動價值論無法在實踐中進行驗證。

        根據勞動價值論,商品價格取決于其勞動價值。但是,馬克思又說,同樣時間不同種類的勞動創造的價值量是不同的,而且商品價格可以隨供求關系的變化而圍繞商品價值上下波動。因此,在僅有的兩個可以實際測量的參數──商品價格和勞動時間──之間,存在兩個不確定的環節,即:勞動時間和勞動價值之間的關系;商品價格和商品價值之間的關系

        因此,對勞動價值論的定量分析根本無法進行,最多只能責問一聲:有些商品的價格,偏離其勞動價值的幅度是否太大了?無法使用實際數據驗證理論,正是中國經濟學家圍繞勞動價值論多年激烈爭論卻不能得到一致結論的重要原因。筆者認為,關于勞動價值論的爭論是毫無意義的。

        (二)反對馬克思的人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釋資本利潤的來源。

        馬克思的理論在解釋利潤來源時,直觀易懂:人類肌肉和大腦的勞動創造了價值,沒有生命的貨幣、機器和土地不會創造價值,因此利潤只能來自對勞動者的剝削。反對馬克思的人只是堅持資本和土地作為一種生產要素,應該和勞動一樣獲得報酬。這種解釋與其說是理論,還不如說是對現象的寫照,因此缺少說服力。

        (三)反對馬克思的人,有一種錯覺,即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在邏輯上是正確的。如果存在問題的話,也只是其基礎──勞動價值論──存在問題。

        馬克思及其追隨者們,特別喜歡引用一百多年前一個反對者的話:“駁倒價值理論是反對馬克思的人的唯一任務,因為如果同意這個定理,那就必然要承認馬克思以鐵的邏輯所做出的差不多全部結論?!保ㄟ@段話是這種錯覺的起因還是加強了這種錯覺,已經無從考證。但是可以肯定,正是這種錯覺使得對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幾乎全部集中在勞動價值論上。

        然而,仔細研讀《資本論》,可以發現,至少在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中存在嚴重的邏輯錯誤,本文將主要討論馬克思在定義工人必要勞動時間時的一個錯誤。

        二、一個無法成立的“如果”

        我們知道,馬克思把工人的勞動時間劃分為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時間兩部分。他認為,生產資料的所有權要求雇傭勞動者提供額外的勞動:“凡是社會上一部分人享有生產資料壟斷權的地方,勞動者,無論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須在維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勞動時間以外,追加超額的勞動時間來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生產生活資料”。

        這種思想在農業生產中是基本正確的。因為一個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和在地主的土地上耕作,僅僅是勞動地點不同,勞動效率是基本一樣的,例如,生產一千斤谷物所需要的總的勞動時間是差不多的(和地主雇傭的其他農民合作、使用較好的農具,會提高一些勞動效率),因此,農民只能在相當于生產自己生活資料的勞動時間之外,增加勞動時間來補償地主的土地所有權。

        但是,在工業生產中,情況不是這樣。因為工人在工廠里勞動時,與其他工人合作并使用機器,和他作為個人、在家里獨自使用簡單的工具從事生產相比,勞動的效率要高得多。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模型是:一個工人每天在工廠勞動12小時,創造的價值量是12個物化勞動小時(馬克思用來衡量價值量的單位,以下簡稱為“價值單位”。工人每小時創造的價值量是一個“物化勞動小時”,即一個價值單位)。然而他一天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只有6個價值單位。資本家把新創價值的一半(6個價值單位)作為工資,支付給工人。另外6個單位的價值,即剩余價值,被資本家無償占有,成為他的利潤。在這個模型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均為6小時。剩余價值率(馬克思用來衡量剝削程度的指數)是6/6=100%。

        馬克思在定義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時說:“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平均代表6個物化勞動小時,那末,工人要生產這個價值,就必須平均每天勞動6小時。如果他不是為資本家勞動,而是獨立地為自己勞動,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他平均一天同樣要勞動這么多小時,才能生產出自己的勞動力的價值,從而獲得維持或不斷再生產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資料。但是,既然工人在生產勞動力日價值(如3先令)的工作日部分內(即6小時內──引者注),只是生產資本家已經支付的勞動力價值的等價物,就是說,只是用新創造的價值來補償預付的可變資本的價值,所以,這種價值的生產只是表現為再生產。因此,我把進行這種再生產的工作日部分稱為必要勞動時間,把在這部分時間內耗費的勞動稱為必要勞動。這種勞動對工人來說所以必要,是因為它不以他的勞動的社會形式為轉移。這種勞動對資本和資本世界來說所以必要,是因為工人的經常存在是它們的基礎。”

        這段話有幾層意思:

        (1)如果工人每天生活資料的價值平均代表6個物化勞動小時,那末,工人要生產這個價值,就必須平均每天勞動6小時。

        (2)如果他不是為資本家勞動,而是獨立地為自己勞動,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他平均一天同樣要勞動6個小時,才能生產出自己的勞動力的價值,從而獲得維持或不斷再生產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資料。

        (3)這6個小時的勞動只是勞動力價值的再生產,所以稱為“必要勞動”,這6個小時就是“必要勞動時間”。

        (4)這種勞動對工人來說是必要的,因為不論他是為資本家勞動還是為他自己勞動,他都必須進行這部分勞動。

        (5)這種勞動對資本家來說是必要的,因為資本家需要工人能夠長期進行勞動,而且不斷有新的年輕工人接替年老的工人。

        然而,上述第二點是存在問題的。工人在不為資本家勞動、“獨立地為自己勞動”的情況下,“其他條件”怎么會“相同”呢?資本家之所以成為資本家,是因為他預付了貨幣,準備了機器等各種生產資料,把工人組織起來,實行分工和協作,使生產這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大大縮短。一個工人“獨立地”勞動,怎么會有這些條件呢?

        根據馬克思的理論,商品的價值并不取決于生產商品實際消耗的勞動時間,而是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如果某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6小時,價值是6個價值單位,那么,一個人即使耗費了12個小時才能生產出一件這種商品,他的產品的價值仍然只有6個價值單位,而不是12個價值單位。

        由于一個工人獨立勞動時沒有和工廠相同的“其它條件”,所以,他生產同樣的產品勞動時間要長得多,但是產品的價值只能按照“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計算,因此他要在家里創造出6個價值單位的產品,勞動時間將不止6小時,而是幾倍甚至幾十、幾百倍于他在工廠里的勞動時間。保守一點,我們假設需要兩倍于他在工廠勞動的時間,即12個小時。

        根據馬克思的定義:“必要勞動時間”等于生產生活資料的價值所需的勞動時間。對于一個工人來說,他原來為自己勞動時,獲得一天生活資料的價值,需要工作12小時。現在他在工廠里,也是勞動12小時才能獲得一天生活資料的價值,那么對他來說也就無所謂剩余勞動時間了。

        如果我們假設生產同樣的產品,獨立勞動需要的時間是在工廠勞動時間的一倍以上,就可能出現負的剩余勞動時間,即工人在工廠勞動比獨立勞動更合算。

        也就是說,馬克思僅僅注意到“必要勞動”的必要性,是不以工人勞動的社會形式為轉移的;但是他沒有注意到,必要勞動時間的長短卻是隨勞動的社會形式的變化而變化的。

        對于工人和資本家來說,剩余勞動時間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工人在工廠勞動,使用先進的機器,和其他工人合作,必要勞動時間比他獨自勞動時要短得多。因此馬克思遺漏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事實:對于工人和資本家來說,剩余勞動時間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馬克思的那段話實際上具有完全不同的含義:“如果工人不是為資本家勞動,而是獨立地為自己勞動,由于其他條件完全不同,他平均一天要勞動更多的時間,不僅可能超過6小時,而且可能超過12小時,才能生產出自己的勞動力的價值,從而獲得維持或不斷再生產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因此他在工廠里勞動可能比自己獨立勞動更加合算。工人在工廠里勞動,不僅可能不受到剝削,反而因為和現代化的生產方式融為一體,使自己的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盡管他只能得到自己勞動成果的一部分,實際報酬仍然比自己獨立勞動時高得多?!?/p>

        對于工人來說,在工廠勞動無所謂剩余勞動時間。但是對資本家來說,由于他準備了機器、組織工人相互協作,提高了他們的勞動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所以從他的角度看,工人是存在剩余勞動時間的。從這種意義上說,資本利潤的確來自這些剩余勞動時間。

        但是,能不能因此就說資本家剝削了工人?不能。因為剩余勞動的出現,來自勞動效率的提高,而勞動效率的提高,來自使用機器和工人的協作,而這一切均是資本的貢獻。

        把勞動效率提高產生的成果強行歸給工人,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是不利于經濟發展的。借助汽車,人們可以縮短從一地到另一地的時間,但是誰也不會把時間的節約歸功于乘客的兩條腿。因為這樣的話,就沒有人愿意制造汽車了。

        把工人必要勞動時間以外的工作時間稱為“剩余勞動時間”是不準確的,這段時間實際上是資本的“必要勞動時間”:維持投資者繼續投資興趣的“必要勞動時間”。利用資本,工人可以大大提高自己勞動的效率,獲得獨立勞動時不可能得到的報酬。資本和勞動的交換,對雙方都是有利的。因此,工人為資本工作,為維持投資者投資興趣而工作,也是在為自己工作。

        我們可以看到,和分析商品交換時一樣,在分析勞動和資本的交換時,也要考慮“勞動時間”以外的因素,例如不同勞動條件下生產效率的差別。工業生產方式中這種差別非常顯著,是不能忽略的。因此,不能簡單的認為和地主一樣,資本家也只能通過無償占有剩余勞動的價值才能獲得利潤。在工業生產方式中,使用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概念來證明資本的利潤完全來自剝削,是沒有說服力的。

        三、錯誤的原因

        人們可能難以理解,為什么偉大的博學家馬克思會犯如此簡單的錯誤,把一個影響波及全人類的重要理論,建立在一個可能性等于零的假設上。筆者認為,問題在于

        (一)馬克思沒有正確理解人類從事商品交換活動的本質動機。

        馬克思說“商品的物質區別是交換的物質動機”。也就是說人們相互交換商品是為了互通有無。但實際上不是這么簡單。

        亞當·斯密有一個經典的關于商品交換的例子:“在資本累積和土地私有尚未發生以前的初期野蠻社會,獲取各種物品所需要的勞動量之間的比例,似乎是各種物品相互交換的唯一標準。一般地說,狩獵民族捕殺海貍一頭所需要的勞動,若二倍于捕殺鹿一頭所需要的勞動,那么,海貍一頭當然換鹿二頭。”也就是說,捕殺海貍的漁夫和捕殺鹿的獵人,為了互通有無,按照“等量勞動相互交換”的原則進行交換。然而仔細分析一下就能發現實際上并非如此簡單。

        我們假設一個漁夫可以用兩天的時間捕殺一頭海貍,一個獵人可以用一天的時間捕殺一頭鹿,他們兩人在市場上交換各自的產品。

        斯密沒有告訴我們如果獵人去捕殺一頭海貍的話需要幾天時間。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獵人也能夠用兩天或不到兩天的時間捕殺一頭海貍,他就會自己去捕海貍,而不是花兩天時間先去捕兩頭自己不需要的鹿,然后再來和漁夫交換一頭海貍。因為這至少將額外增加交換產品的麻煩。就好像我們不會用5元錢買一本我們不需要的書,然后去旁邊的柜臺費一番口舌換一枝價格為5元的鋼筆。我們肯定是直接去買那枝鋼筆。

        獵人不直接去捕海貍,而是去捕鹿,然后再用兩只鹿換一只海貍,充分說明對于他來說,間接地得到海貍比直接捕殺海貍對他更加有利,最可能的原因是:只要花費較少的勞動。因此,獵人捕殺一頭海貍肯定需要兩天以上的勞動時間。我們不妨假設是三天時間(這是一個很保守的數字,但是足以說明問題)。

        因此,當海貍和鹿的交換比例時1:2時,獵人用兩天的勞動產品:兩頭鹿,可以換得他本來需要三天時間才能獲得的一頭海貍,因此他可以節約一天的勞動時間。獵人需要一頭海貍,這是他參加商品交換的出發點(他為什么需要海貍不是經濟學研究的問題),但是,這不能成為他進行商品交換的根本動機。因為他完全可以自己去捕殺所需要的那頭海貍。僅僅因為先捕殺鹿,然后去交換海貍可以節約勞動,他才選擇了和專業的海貍捕殺者──漁夫──交換各自的勞動產品。獵人捕殺海貍之所以需要較多的時間,可能是因為他沒有足夠的經驗、合適的工具、居住地離開海邊較遠等等因素。同樣道理,漁夫需要鹿,不能成為他參加商品交換的理由。因為他完全可以自己去捕殺所需要的鹿。僅僅因為先捕殺海貍,再去交換鹿可以節約勞動,他才選擇了和專業的鹿捕殺者──獵人──交換勞動產品。漁夫捕殺鹿之所以需要較多的勞動時間,可能同樣因為他沒有足夠的捕鹿經驗、合適的工具、需要額外的時間進山等等。因此,商品交換的本質動機是節約勞動,而互通有無僅僅是商品交換的表面動機。

        由于我們(包括馬克思)身處一個商品經濟已經非常發達的社會,當我們需要某種物品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去商店購買,而極少考慮自己制造的可能性。當孩子要吃巧克力時,我們總是花幾塊錢去商店買一包,而不是花費整個星期天的時間自己在家里制造,盡管這樣可以徹底杜絕孩子吃到偽劣產品的可能性。人類自己制造所需物品的念頭,已經隨著商品經濟的高度發達而退化得差不多了。反映在經濟學中,就是錯誤地理解商品交換的本質動機僅僅是互通有無。當代經濟學把“偏好”作為商品交換的出發點顯然也是存在問題的。

        由于馬克思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只注意到了商品的物質區別,而沒有注意到交換雙方獲得同樣的物品需要不同的勞動時間(這種差別正是商品生產者利潤的來源(15,16,17))。因此在討論勞動和資本的交換時,他沒有注意到同樣的勞動時間對交換雙方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也就不可能發現:從工人的角度看,必要勞動時間可能等于或者大于在工廠的總勞動時間(分別對應表1中獨立勞動方式一和二)。

        工人向資本家出賣勞動力,用自己的勞動換得貨幣,僅僅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被馬克思忽視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工人因此得到的貨幣要多于自己獨立勞動、然后出售產品所能獲得的貨幣。勞動和資本結合后所產生的利益增值,是雇傭勞動者和雇主可以長期和平共處、雇傭制度得以穩定存在的基礎。

        (二)馬克思沒有把對工業生產方式的理解應用到對勞動和資本交換過程的研究中去,仍然使用農業時代的觀點看問題。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詳細地討論了分工、協作和使用機器對商品生產的影響,說明他對工業時代已經有了深入而細致的研究。然而他是在建立了剩余價值理論的框架、確定資本利潤只能來自工人的剩余勞動之后,才引入這些范疇的。這充分說明他的剩余價值理論并沒有考慮工業生產方式不同于農業生產方式的獨特之處。因此,在研究工人勞動報酬問題時,他只注意了“勞動時間”一個因素,卻忽視了在不同的勞動條件下,同樣時間的勞動會創造不同量的價值。

        馬克思有一個錯誤的觀點,他說:“在價值生產上,多數始終只是許多個數的總和。因此對于價值生產來說,1200個工人無論是單獨進行生產,還是在同一資本指揮下聯合起來進行生產,都不會引起任何差別。”(20)這是和他自己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理論完全自相矛盾的。協作可以縮短生產商品的時間。因此,在同樣的時間里,1200個工人相互協作,生產的商品數量肯定多于1200個單獨勞動的工人。根據馬克思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理論,商品的價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同樣的商品具有相同的價值。因此,1200個工人協作勞動創造的價值肯定多于他們分散勞動的結果。

        (三)馬克思的論述方式存在問題,很多非常重要的問題沒有展開,沒有加以仔細的推敲,因此難以發現自己的錯誤。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在很多至關重要的地方,往往寥寥數語,幾筆帶過。對工人必要勞動時間的定義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另一個重要的例子是他對“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定義。

        馬克思關于商品價值取決于生產它們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觀點,在他的經濟理論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他對“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定義卻非常簡單:“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那么,具體如何確定某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呢?馬克思只給了一個簡單例子:“例如,在英國采用蒸汽織布機以后,把一定量的紗織成布所需要的勞動可能比過去少一半。實際上,英國的手工織布工人把紗織成布仍舊要用以前那樣多的勞動時間,但這時他一小時的個人勞動的產品只代表半小時的社會勞動,因此價值也降到了它以前的一半?!笨墒?,在蒸汽織布機剛剛開始被使用,產量遠遠低于手工產品時,布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也是等于手工織布的一半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除非“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恒等于最短必要勞動時間(這和馬克思的定義相沖突)。因此,根據馬克思的邏輯推導出的結論應該是: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僅和生產它所需的勞動時間長短有關,還和它在各種不同生產方式中的產量有關。只有用蒸汽織布機生產的布大大超過了手工織布的產量,布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才等于(嚴格地說是“接近”)用蒸汽織布機所需要的勞動時間。也就是說,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僅與生產它所耗費的勞動量有關,還與不同生產者的產量有關。即使生產商品的勞動時間不變,只要企業主調整各自的產量,就可以改變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即商品的價值。

        與此同時,馬克思常常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不惜筆墨,反復論述。例如,他花費了二十多頁的篇幅,討論“20碼麻布值1件上衣,1件上衣值10磅茶葉,所以10磅茶葉值20碼麻布”之類的問題。盡管如此,這一長篇論述中仍然存在一些嚴重的錯誤。

        例如在討論一種商品的必要勞動時間發生變化、其相對價值也將發生相應變化時,馬克思列舉的第二種情況是:“麻布的價值不變,上衣的價值起了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生產上衣的必要勞動時間由于羊毛歉收而增加一倍,現在不是20碼麻布=1件上衣,而是20碼麻布=1/2件上衣。”羊毛歉收為什么會引起生產上衣的必要勞動時間增加?根據常識,只要羊毛的質量沒有變化,工人生產上衣所需的勞動時間不可能因為羊毛歉收而發生任何變化。馬克思這樣說,其出發點顯然是:羊毛歉收,供不應求,價格上升,上衣廠的資本家必須花費更多的貨幣去購買羊毛。多支付的貨幣屬于生產成本,而生產成本可以折算成生產上衣的“必要勞動時間”。所以羊毛歉收后,生產上衣的“必要勞動時間”增加了。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馬克思把構成商品成本的不同因素全部不加說明地換算成“勞動時間”一個因素,然后再用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勞動時間是決定商品價值的唯一因素。

        四、結

        (一)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存在嚴重的邏輯錯誤。

        (二)本文的分析并不需要以否定勞動價值論為前提。相反,在本文的論述中,勞動是價值的唯一來源。所以,即使勞動價值論成立,剩余價值理論也不能成立。因此,《資本論》沒有證明對雇傭勞動者的剝削是資本利潤的唯一來源。

        結束語

        《資本論》中簡短有力、象現代廣告的口號一樣簡潔明了的結論,很容易引起文化程度不高的勞動大眾的共鳴,得到他們的認同;而它壯觀的厚度和拗口晦澀的論述,給真正想研究它的知識分子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只有象研究自然科學一樣,結合對實際經濟活動的深入觀察和理解,堅持獨立和客觀的立場,逐字逐句地推敲分析,才能在馬克思的文字叢林中理出一點頭緒來。

        參考文獻:

        1,傅軍勝:“全國勞動價值論研討會綜述”,《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第5期,第35頁

        2,鐘粟:“經濟學家面臨選擇”,《上海經濟研究》1995年第6期,第26頁

        3,引自《經濟研究資料》1997年第1期,第54頁,全國總工會工運研究會1996年年會介紹。原載于《改革內參》1996年第19期

        4,王則柯:“還得下決心重寫政治經濟學”,《上海經濟研究》1994年第9期,第31頁

        第7篇:生物科技論文范文

        關鍵詞:十一五 科技論文 統計分析

        中圖分類號:G3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b)-0238-02

        科技論文是科研成果和學術研究的載體,是反映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標志,它的發表情況是評估、衡量學術機構及個人學術水平、科研實力的重要尺度。該文對“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我院”)本部各單位在各類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進行定量研究、統計分析,提供各項指標的統計學數據和測評結果,為系統地了解我院科研論文產出狀況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1 數據來源

        該文數據來源于院年終考核(2006-2010年)統計中的期刊論文數據,論文僅統計以本院為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訊作者)單位的論文,內容相近的論文僅取其高影響因子統計一次;簡報和通訊類文章不做統計,綜述類文章刊物影響因子大于或等于當年度公布的《江蘇農業學報》影響因子的,則列入統計。

        根據統計需求,所有期刊論文劃分為。普通期刊論文、學報級期刊論文、科學引文或工程索引論文(簡稱SCI、EI收錄論文)3個類別。

        2 論文統計分析

        “十一五”期間,我院在國內外期刊共發表研究論文2658篇(以我院為第一作者單位或第一通訊作者單位),下文將分別從年度論文總數、論文分布、學報級論文、SCI和EI論文等方面進行統計,并逐一進行分析評價。

        2.1 論文總數

        科技論文作為科研活動的一項產品,也是科研成果的表現形式之一。量的多少反映了科研成果的最基本情況,反應了科技活動的活躍度情況。表1為我院“十一五”期間逐年分布情況。可以看到,從2006年的547篇,到2010年的538篇,我院“十一五”期間每年總數基本保持穩定,年均發表530篇以上。

        2.2 論文分布

        將國藥中心發表的文章統計在獸醫所文章內,那么院部各單位“十一五”期間發文量統計見表2??梢钥吹?,院部13個研究所中,經信所與原子能所發文較少,只占到院部總發文量的3%和2.7%。由于經信所多是軟科學類研究,提供科技查新及圖書館服務,課題較少;而原子能所與企業結合,由于改革等各種原因,課題組變化多,故而影響了科技論文的發表。如果將院部總發文量絕對平均,每個研究所發文應占總發文量的7.7%,那么,畜牧、經作、生技、園藝所發表文章分別占院部總發文量的6.6%、7.1%、7.2%和7.5%,與平均數還略有差距。

        2.3 學報級論文

        近幾十年來,我國一直把代表該學科現有水平和發展方向的“核心期刊”作為學術評價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指標。我院科技人員發表的論文,大都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科技人員對論文是否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看得很輕,取而代之的是是否發表在學報級期刊上。因為核心期刊中的學報級期刊,代表了該領域期刊的更高水平、更高層次,具有更高的學術影響力。表3列出了我院“十一五”期間發表的學報級論文數量及占當年論文總數的比例。

        可以看到,在每年總數基本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我院學報級數量逐年上升,在當年總數中的比例更是節節攀高,由2006年的31.3%上升到2010年的51.7%,占到發文總量的一半以上,說明我院科技論文在保證一定數量的前提下,質量得到很大提升,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我院的科技實力不斷提升、科研成績質量更優。

        2.4 SCI、EI論文

        SCI是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縮寫,EI是美國《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的縮寫,它們既是文獻檢索工具,又是科研評價的依據。在SCI、EI期刊上,是展示研究成果與研究能力,與國際同行進行交流的重要途徑。近年來,SCI、EI在中國科研狀況評價中的地位變得愈來愈重要,在當前中國科研環境下,利用SCI、EI進行科研工作的成果評價,對于促進本單位的國際影響力具有很大的現實必要性。

        如表4所示,列出了我院近五年來在SCI、EI收錄期刊發表文章的情況。從“十一五”初期的不足10篇到“十一五”末的30篇以上,占當年文章總數的比例也從1.5%上升到近6%,取得的成績是顯而易見的。那么,我院SCI、EI論文的年發表量是否還有提升空間呢?

        表5列出了這五年SCI、EI論文的單位分布情況,可以看到,食檢所五年發表38篇,承擔了全院SCI、EI論文的32.5%;其次,作為一個新成立的研究所,加工所也產出15篇,承擔了全院的12.8%;另外,生技所盡管總數不多,但SCI、EI論文卻有13篇,占全院總數的11.1%,說明該所重視論文質量的管理理念。僅是這三個研究所合計,就占了全院SCI、EI論文總數的一半還多(56.4%),未來其余各所加強這方面產出,相信我院SCI、EI論文的數量定會連創新高。

        3 結論與啟示

        綜合統計結果表明,“十一五”期間我院科技論文在保持發表總數較高的同時,論文質量層次有很大提高,學報級論文、SCI、EI論文的數量增長速度呈現快速上升趨勢。這與我院近年來科研隊伍及科研水平不斷發展,科技競爭力及學術影響力在逐漸擴大,與我院科研政策導向是密不可分的。但同時也應看到,論文總數增長持續緩慢,各研究所之間發展不平衡,高質量論文數量還可進一步提高。因此,為了提高科研水平,擴大論文影響力,需要增加論文數量,提高論文質量,尤其要在科研課題的原創性、前沿性上下功夫,使研究成果引起國際學界同行的關注。

        (1)論文數量穩定中上升。學科的發展、課題的不斷增加,勢必會帶來論文數量的不斷上升。但同時應看到,我院的科研定位是為本地農業服務、為江蘇省地方經濟服務,我們的主要目的在應用,不會投入過大精力在論文產出中,這使得我院的論文數量不會盲目增加,必然在穩定中上升。

        (2)努力提高論文質量。在我國現行科研機制下,爭取重大基礎性課題的申報,必須要有一定數量的高水平論文,同時,高水平論文在重大成果的培育中也起著基礎性作用,這些都促使我們必須要努力提高論文質量。

        (3)各單位論文分類考核管理。我院各研究所規模、定位、學科類型、承擔基礎性課題情況等都存在較大差異,“一刀切”的論文考核管理模式與之不相適應,為了公平公正、更大程度的調動各單位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有必要對論文指標進行分類考核,進一步挖掘我院論文產出潛力。

        參考文獻

        第8篇:生物科技論文范文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如何在生物課堂上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既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體現以人為本、著重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F以“傳染病及其預防”一節課的課堂教學為例,談一下如何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讓學生運用探究、比較的方法理解傳染病的相關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情境體驗、音樂欣賞、圖片觀察與分析、課外探究等活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運用知識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首先播放《健康歌》來導入新課,為以下新課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出課題后,我并不急于往下進行,而是讓學生思考:看到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呢?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紛紛提出了自己想知道的問題:“怎樣保護自己的健康?哪些病會傳染?怎樣預防傳染病?”

        這樣由教師設疑轉到學生設疑,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并且將提問的機會也留給了學生,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提供了動力。

        二、觀察對比、表達交流、歸納概括,創設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空間

        讓學生觀察對比幻燈片中狂犬病和近視眼的圖片,并說出二者病因有何不同、與健康人接觸后結果有什么不同,學生表達交流、歸納概括病原體和傳染病的概念。接著展示幾種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的圖片,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讓學生體會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三、分析資料,討論探究

        學生了解了傳染病的概念之后,急切想知道傳染病是怎樣傳染的,我把學生分成小組,共同分析教材69頁有關流感、肝炎的資料來討論探究:傳染病流行時,從病原體到患者要經過哪些環節?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在此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討論分析時間,并深入到學生當中與他們一起討論。為了使學生更形象、直觀地了解流感是如何傳染的,給學生播放動畫(課件),最后通過班級交流探究結果,由學生概括出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學生在回答過程中,要給予適當的鼓勵、點撥、補充。然后馬上播放動畫:你能分別說出流感、肝炎、艾滋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嗎?幫助學生合理地搭上理論聯系實際、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條線。

        接下來引導學生思考: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還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嗎?如何針對這三個環節來預防傳染病呢?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些常見的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在老師的點撥提示下,歸納出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即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并讓學生舉例說出一些常見傳染病的主要預防措施(如:麻疹、乙腦,要預防接種,以保護易感人群為主;肝炎、淋病應以切斷傳播途徑為重點),使學生明白,預防傳染病,要做到綜合與重點措施相結合。

        四、運用知識,關注社會

        1、新流感:簡單介紹新流感(因近期流行,學生很熟悉),讓學生說出防治方法,然后再出示相關防治圖片。

        2、“非典”:“非典”曾給人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非典”流行的三個環節以及預防措施。

        3、艾滋?。喊滩∽鳛槭兰o頑癥,目前科學界對它也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它對人類的危害極其嚴重。如何對待艾滋病患者引起了我國和世界的高度關注,因此給學生普及艾滋病的知識十分必要,這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首先學生在歌曲《愛的奉獻》的熏陶下,交流課前查閱的資料。學生的回答可能不十分全面,接下來播放影視資料,包括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預防艾滋病的方法、艾滋病患者圖片、“紅絲帶”(防治艾滋病的國際性標志)圖片,以此來激發學生正確地對待艾滋病人,關心他人的情感。同時也幫助學生解決了如何與艾滋病患者相處的問題。

        五、暢談收獲,自我總結

        學完本節課的內容之后,讓學生自由發言。要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讓他們都有表現自己的體會,嘗到成功的喜悅。接下來轉入鞏固練習,以一個具體病例分析不同的處理措施分別屬于預防傳染病的什么措施,再次幫助學生合理地搭上理論聯系實際、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條線。

        六、課堂延伸,鞏固升華

        課件展示:課外調查當地常見的傳染病,把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每個小組書寫一份調查報告。又一次幫助學生合理地搭上理論聯系實際、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條線。

        第9篇:生物科技論文范文

        1.開展科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外科技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符合中小學生活潑、好動、有強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年齡特征及心理特點,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其學習興趣。選擇生物科技活動的課題,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力求做到課題具有新穎性、實用性和趣味性。如白岸鄉的黃巢巖山海拔較高,山上生長著一種罕見植物“山蔓菁”,聽當地牧羊人說,它的肉質根可重達20kg,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為了弄清“山蔓菁”是一種什么樣的植物,白岸鄉中學生物教師帶領科技活動小組,跋山涉水,對“山蔓菁”進行了幾次考察,詳細記錄了它的生態環境及莖、葉、花的形態特點,并將其移栽到生物園地觀察實驗,同學們還撰寫了《高山探尋“山蔓菁”》的小論文,路志亮同學的小論文被《中學課程輔導》刊登。

        針對當地鼠害比較嚴重,我們組織學生開展了“如何滅鼠”的活動,同學們開動腦筋自制“鐵貓”捕鼠,有的同學用酒泡大米滅鼠,夜里進行連續觀察,隨后總結成了《酒泡大米滅鼠》的論文。這項活動對消滅當地鼠害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羊范鎮中學結合初中動植物課的教學,開展課外采集動植物標本的活動,同學們興趣高漲,積極參與。兩年來他們因陋就簡采集制作動植物標本150多件。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對科學文化知識、科技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更加樂于探索自然界的無窮奧秘。

        2.開展科技活動,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

        生物科技活動是需要動腦、動眼、動手的活動。通過科技活動可使學生加深理解和鞏固課堂上所學知識,提高多種能力,受到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的訓練,使學生從小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錘煉堅韌不拔的科學精神。

        邢臺西部山區的白云山山高林密,有豐富的植物資源。漿水中學每年6月份都要組織學生到白云山采集植物標本。同學們興趣盎然,路邊、山腳的小草,山坡上的參天林木,都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他們細心觀察各種植物的生長環境,認真研究植物各個器官的形態、結構,并與課堂上所學知識進行對照,加深理解。將采集的標本經過整形、壓干、上臺紙等一系列過程,切實掌握了植物臘葉標本的制作技術,提高了動手能力。生物科技小組同學制作的標本,作為直觀教具在課堂上運用,也促進了課堂教學。

        學校附近的前南峪村是我縣實施生態農業的典型,于是教師便組織學生到此參觀考察,了解荒山綠化治理帶來的變化,并撰寫考察報告??萍蓟顒有〗M的學生還對鄉鎮企業的環境污染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后認真整理材料,撰寫調查報告和科學小論文。通過這些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如針對“葉綠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步驟多、難度大的特點,教師組織生物課外活動小組,對此實驗進行了改進,同學們自行設計,分成A、B組采用不同的實驗材料進行對比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有的學生提出制取濾液時用紗布代替脫脂棉,加快了過濾的速度,在層析時用刻上小口的透明膠片代替培養皿蓋,既可固定濾紙條,又便于觀察。由于個別學生對實驗的科學性不夠重視,粗心大意,導致實驗失敗,教師可借此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分析找出失敗的原因。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受到了科學方法的訓練,學會了觀察、對比、分析、綜合等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了學生獨立搞科學實驗的能力,也培養了他們嚴謹求實、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以及不怕挫折、勇于戰勝困難的科學精神。

        3.開展科技活動,培養學生勞動技能

        課外科技活動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通過野外實習和參加生產勞動,學習一些實用技術,使學生在實習實踐的過程中掌握勞動技能,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情感。接受義務教育后的農村青少年,大多數將直接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因此,學校應重視對學生勞動技能素質的培養,使他們畢業后能適應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我縣白岸鄉地處河北、山西兩省交界處,屬于深山區,晝夜溫差大。該鄉出產的柿餅柿霜潔白,柿肉透紅爽口,但近幾年由于柿樹的老齡化和柿瘋病的肆虐,很多樹一個果也不掛。針對這一現狀,白岸鄉中學教師組織生物科技活動小組的學生學習柿樹嫁接技術,他們選擇黑棗樹作為嫁接樹,教師向學生傳授嫁接苗的削法,怎樣在嫁接樹上切口,怎樣插嫁接苗,怎樣包裹等一系列的操作過程,然后學生在教師選擇好的黑棗樹上進行實際操作,以后每個星期都要去觀察,打掉黑棗樹的芽。經過統計嫁接的成活率為81%。學生學到技術后,利用星期天幫助家長或鄉親們嫁接柿樹,3年來共嫁接成活1000多棵柿樹。這些柿樹抗病性強,長勢喜人,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項活動受到了鄉政府的表彰,在第四屆生物百項活動中被評為優秀活動獎、河北省二等獎。

        路羅中學是一所農林技術學校,有農場、林場、食用菌廠。課余時間教師帶領科技興趣小組學生學習蘋果樹、板栗樹的修剪技術以及食用菌的栽培技術等,有些學生還幫助家長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僅獲得了一定的勞動技能,有了一技之長,而且也使他們看到了生物科技在農業、林業生產上大有用武之地,更加激發了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同時,他們從自己的勞動成果中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感到勞動的光榮,受到了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的教育;進而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勞動的情感,以及改變家鄉面貌的強烈責任感。

        4.開展科技活動,向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 日本人成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无遮挡 |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 中文字幕天堂网手机版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