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型職業農民考察報告范文

        新型職業農民考察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型職業農民考察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型職業農民考察報告

        第1篇:新型職業農民考察報告范文

        關鍵詞:文化素質;農民收入;相關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F32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3-0035-02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農民收入問題是三農問題的根本所在,它關系到中國經濟能否持續、快速、和諧發展,關系到農村以至全國的社會安定。增加農民收入是實現農村穩定、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關鍵,解決農民收入問題,三農的其他問題便迎刃而解。

        山東是一個人口大省,2007年末全省總人口達到9 367萬,其中農業人口5 909萬,占全省人口總量的63%,2007年全省農村住戶人均純收入為4 985.34元,離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 000元的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 [1]。在影響農民收入的因素中,農民文化素質占重要比例。在新農村建設中,培養有文化、有技術的農民對解決中國農民收入問題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著重要意義。文章選取權威的衡量農民文化素質和農民收入的指標,利用SPSS統計軟件,分析了山東省農民文化素質與人均收入的相關性。

        一、指標選取

        文章所需初始數據均來自2001―2008年的《山東統計年鑒》,采用農民人均純收入作為衡量農民收入的指標,采用人均受教育年限、培訓與教育支出作為衡量農民文化素質的指標。

        二、山東省農民收入和文化素質狀況

        對山東省農民文化素質和農民收入概況的描述,是與天津市農民相比較而進行的。天津市農民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農民受教育程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天津是全國率先實現“雙基”達標的城市之一,農民職業技術教育從實用技術培訓、綠色證書培訓、青年農民科技培訓、鄉村干部培訓到高、中等農業職業教育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3]。二者具有較強的對比性,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山東省農民文化素質欠缺之處,及時進行改善。

        1.山東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從表中可以看出,山東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呈現逐年遞增趨勢,從2000年的2 659.2元上升到2007年的4 985.34元,提高2 326.14元。但從圖1與天津市的比較可看出,山東省農民人均純收入明顯落后于天津,2000年山東省農民人均純收入是2 659元,天津是4 370元,2006年山東省為4 368元,而天津則達到7 942元。并且山東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速度低于天津市的增長速度,且有差距逐年增大的趨勢。

        2.平均受教育年限。從整體上來看,山東省農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正在逐步的提高,受教育年限從2000年的5.66年提高到2007年的6.51年。與此同時,通過對初始數據的分析可發現,農民受教育程度的結構也有了顯著的改變,和2000年相比,全省農民受教育程度在大專及以上的人口比重逐年提高,2007年達到1.26%,比2000年提高0.81%;高中和中專的人口比重提高了3.91%;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比重也在整體下降。在看到成績的同時,可以發現山東省整體教育發展水平明顯落后于天津(如圖2所示),2000年山東省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為5.66年,而天津是8.47年。山東省農民受教育年限雖然逐年增加,但與天津農民的受教育年限存在很大差距。

        3.勞動力培訓與教育支出狀況。農村勞動力培訓與教育支出包括農民技術培訓費和日常購買書、報、雜志等支出。從表1中可以看出,農民的教育與培訓支出從2000年的人均9.93元提高到2007年的28.83元,提高接近3倍。表1客觀上反映出更多的農民意識到技能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視自身文化素質的提高。

        三、山東省農民文化素質與農民收入相關性分析

        1.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與人均純收入的相關性分析。表1中的數值通過SPSS軟件進行回歸分析,計算得到的回歸模型為:

        Y=-10 773.80691+2 366.168261*X1

        R2=0.931131,R2=0.919653, F=81.122

        其中,Y表示農民人均純收入,X1表示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從模型參數估計結果來看,修正后的擬合優度為R2=0.919653,說明模型擬合程度較好;F=81.122,以及回歸系數的顯著性t檢驗通過檢驗。可以得出該回歸模型整體顯著,說明模型是合理的。結論表明,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與其人均收入呈正相關關系,農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越長,人均收入就越高,并且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的受教育程度對收入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2.農民培訓與教育支出和農民人均純收入的相關性分析。經分析計算得到的回歸模型為:

        Y=1 495.071348+116.8370563*X2

        R2=0.926516, R2=0.914269, F=75.65076

        其中,X2表示農民培訓與教育支出。從模型參數估計結果來看,修正后的擬合優度為R2=0.914269,說明模型擬合程度較好;F=75.65076,以及回歸系數的顯著性t檢驗通過檢驗。因此,可以得出該回歸模型整體顯著,說明模型是合理的。從模型中可以看出,該函數為增函數,隨著農民培訓與教育支出的增加,農民的人均收入不斷提高。

        四、政策與建議

        相關研究指出,發展中國家的文化普及率提高20%~30%,可使國民收入增加8%~10% [4]。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要提高山東省農民收入,首先必須要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

        1.加強基礎教育,積極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和繼續教育。農村教育的重點是基礎教育,應進一步強化農村義務教育,最大限度的遏制農村新文盲的產生。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和繼續教育承擔著農村普及教育和培養中、高級專門人才的雙重任務,直接培養懂技術、會種田的新型農民,對于促進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和增加農民收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應加大中央財政負責免費教育的力度,保證經費的足額到位;其次,可以建立“城鄉教育共同體”,完善教育對口支援制度,加快教育均衡化的發展;再次,各基層政府要撥付專項農村職業教育基金,建立農村職業技術學校和不同形式的夜校 [5],積極推進聯合辦校,實施資源整合策略。

        2.健全培訓體系。提高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的另一個途徑就是培訓,農村培訓體系的建立一定要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三實”辦學原則,有針對性地來開展工作。第一,結合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對農村勞動力進行現代農業科技知識、營銷知識的培訓,加強實用新技術教育 [6],有針對性地進村、進農戶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教農民學會一門技術。第二,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發揮遠程教育站點的網絡優勢,聘請農業大學的專家、教授為農民進行輔導與講座,為農民學習實用技術提供及時、便捷的服務。第三,按著農民的意愿來安排培訓工作,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和培訓時間都應依照農民的喜好和農忙時節來進行,此外政府應對培訓實行補貼或免費對農民進行培訓。

        3.完善政策法規。日本和韓國的農民教育培訓在管理運作上都有立法作保障,由國家統籌規劃,政府農業部門與相關部門分工指導和協作,以農業學?;蚣夹g推廣指導機構為主體,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實施培訓教育,成效顯著 [7]。雖然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農村、農民的發展,但在農民教育上缺乏法律保障。中國可借鑒日本和韓國經驗,加強對農民教育的立法,把農民技術教育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制定《中國農民教育法》之類的專項法規,只有通過專門的法律明確農民應享有的權利和義務,才能使農民教育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山東省統計年鑒2008[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2]劉巍.“人均受教育年限”三種計算方法的比較[J].北京統計,2003,(6).

        [3]劉訓江,趙世昌.天津市農民教育培訓現狀及對策[J].天津農林科技,2008,(3).

        [4]林鴻,郭海強.人口素質與農民收入的相關性分析――以四川省農村為例[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7,(2).

        [5]孔永紅.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是促進農村發展的關鍵[J].教育探索,2009,(20).

        第2篇:新型職業農民考察報告范文

        關鍵詞:物聯網;糧倉;監控系統

        中圖分類號:TP393.4;F762.1;F7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2)20-4645-06

        中國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所以中國糧食儲備問題倍受世界關注[1]。糧食作為國家重要的戰略儲備物資,在維護糧食市場和社會穩定、保護農民利益、確保國家安全中承擔了重要責任。中國政府一直把糧食儲備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經濟工作來抓,通過多年的建設,特別是近幾年的努力,已經建成具有中國特色、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架構基本完備的新型政府糧食儲備體系[2]。目前中國糧食儲備系統大致分為三級:中央政府掌握的國庫糧食儲備、地方政府(省、地、縣)的糧食儲備和農戶自有糧食儲備(即民間儲糧)[3]。從中國目前糧食儲備現狀來看,國家極為重視國庫糧食儲備,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糧食儲備倉儲設施條件大為改善,儲備糧基本上保存在現代化的倉庫里,儲備糧的數量、質量逐步得到了可靠的技術保障[4-6]。雖然在一些大的國家級儲備糧庫中使用了先進、自動化水平很高的糧食倉儲系統,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也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如傳統的糧倉監控系統還存在很多與現代化儲備糧庫不相適應的弊端,監測數據不準確、監測系統抗干擾性差、監測管理人員勞動強度大、監測隊伍在減少、人員素質急待提高等[7-10];此外,糧食安全信息化技術亟待深入,基于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的“數字糧庫技術”需求很大,依靠新的物聯網技術確保糧食安全已是大勢所趨[11-16]?,F在的糧庫智能倉儲管理等物聯網技術可實現糧食儲備的高效監管,提高糧食作業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17-20],這對于國家糧食儲備的安全與效率、提高糧食品質、穩定國家糧食保障與供給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1 物聯網技術及在糧食倉儲領域中的應用簡述

        1.1 物聯網的含義、層次與特點

        物聯網通俗地講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是利用現代網絡技術(3G網絡、無線傳感網絡、移動網絡、局域網)、傳感技術、無線射頻辨識技術、數據庫技術、移動計算技術等構建互聯網絡平臺,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通過此平臺把物品與物品之間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的網絡。這其中包含2個意思,一是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和擴展,其核心與基礎仍然是互聯網;二是其用戶端不僅僅是個人,還包羅萬象各類物品[7,21]。

        整個物聯網可以劃分為3個基本的層次:感知層、傳輸層與接收控制層。感知層主要使用信息傳感設備對物品性狀及變化進行動態的感知,并通過無線射頻技術等對感知狀況進行收集;傳輸層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將所感知的數據經微處理器處理后實現遠距離傳輸;接收控制層即用戶端,通過信息技術處理實現對物體感知結果的可視化,并實現對感知物體及條件的控制[9,17]。

        相對原有互聯網下的信息系統,物聯網有如下的特點:首先是主動感知,傳統的信息系統只是對物體的信息進行記載,而物聯網則可以實現對物體的主動感知;其次,物聯網的信息更有針對性,物物相聯,可以實現對每一物品的及時了解與掌握;再次,具有動態性自動調節功能,物聯網是對物體的動態感知,并且當感知到的情況超過預定限值時,會自動做出反應[6,11]。

        1.2 物聯網在糧食倉儲領域中的應用及影響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成熟,其在糧食倉儲領域中的應用已經成為現實。物聯網技術應用于糧食倉儲領域是通過感應器對在儲糧食進行感知的,并實現各儲糧倉庫及儲糧點的相連,從而動態掌握在儲糧食的基本性狀與變化,進而做出相應的管理控制[9,22,23]。

        物聯網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糧食的倉儲保管水平。首先,通過感知可以對糧食的質量做到動態的監控并實現糧食保管條件的自動調節,如感知糧庫的溫度、濕度狀況,糧食的霉變程度等,并通過相應的自動調節系統實現倉儲條件的相應調節;其次,可以對在儲糧食的數量實現動態的感知,在糧庫地面設置感應秤就可以感知到糧倉內糧食數量的變化,為合理地控制庫存創造條件;再次,可以提高糧食倉儲安全系數,通過物聯網紅外感應等技術手段感知人員的進出及蟲鼠等生物的入侵情況,從而實現糧庫的安全管理[24-28]??傊?,物聯網的應用將使整個倉庫實現可視化,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保管質量、實現倉儲安全,并能實現倉儲條件的自動調節,提高倉儲作業的管理效率。

        2 物聯網技術在糧倉監控預警系統中的應用實例

        “數字糧庫技術”物聯網智能糧倉監控預警系統是一個很大的自動控制網絡體系,它可以控制地理位置不同的多個糧倉,利用傳感器在空間上分布的無線自治網絡,在傳感器各個節點配置傳感器感知儲存的糧食在整個過程中影響其品質的環境因子變化,并且控制節點配有執行器件,可以控制執行器件改善糧食存儲的環境;同時利用安插在每個糧倉中近距離的無線射頻辨識器,增強抗干擾性,使信號非常準確[11-17]。下面以吉林省梅河口市雙興鄉糧食儲備庫與加工廠為例,談談物聯網技術在糧倉監控預警系統中的實際應用。

        2.1 糧倉監控預警系統的功能與特點

        糧食在存儲期間,由于環境、氣候和通風條件等因素的變化,糧倉內的溫度或濕度會發生動態變化,這極易造成糧食的腐爛或產生動物為害。同時糧倉中糧食儲存質量還受到糧倉中氣體、微生物以及蟲害等因素的影響。針對糧食存儲的特殊性,糧倉監控預警系統一般以糧倉和糧食的溫度與濕度為主要檢測參數,以糧倉內氣體成分含量為輔助參數[29]。

        糧倉監控預警系統主要完成對存儲糧食的溫度、濕度和氣體濃度等參數進行采集、存儲和向監控中心傳送數據以及執行監控中心的指令等功能。在傳統的糧倉監控預警系統中,糧倉與監控中心大多采用RS-485等有線連接的數據通信方式,連線繁多、遠程通信困難;當一個節點出現問題時就可能影響整個系統的順暢,不利于糧倉的監控與管理。現在,可通過無線網卡傳輸信息把糧食管理部門所屬企業全部聯通起來,各企業內部通過無線數傳模塊把其所有通過各種傳感器得到的數據采集回來,及時集中上報糧食管理部門就可實現隨時監控[22,23]。

        糧倉監控預警系統具有以下特點:可以使糧食管理部門隨時了解各個糧倉的糧食儲存情況,使糧食的測溫等工作不受時間、天氣的限制;減少工作人員的入倉檢查次數,避免無謂的工作量,尤其是在熏蒸等過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杜絕了工作人員現場中毒的幾率,解放了生產力,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也降低了人工費用;而且布線短、節點少、不易受干擾,線路也比較穩定,熏蒸損壞也很輕微,特別是糧食進出倉時測溫網絡不易被破壞,大大降低了平時的維護費用。糧倉監控預警系統的應用改善了儲糧條件,對降低糧食儲藏損失、保障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途徑[30]。

        2.2 糧倉監控預警系統主要工作

        糧倉監控預警系統主要工作范疇是對應于具體的一個糧庫,定制出該糧庫的檢測軟件,用戶使用簡單操作即可進行糧庫布局設計;驗證用戶身份,不同用戶具有不同的操作權限;測溫、測濕、測蟲的糧情實時檢測;通風、熏蒸的糧情實時控制;以模擬三維立體方式顯示糧情,對倉房溫度分層、分列顯示;以表格、曲線的形式打印輸出,每天的糧情數據自動存檔,以備歷史查詢;Web糧情查詢分析服務,為糧食管理部門提供遠程的糧情數據察看、糧情報表打印、糧情溫度曲線察看等安全快速高效的互聯網遠程服務;為糧庫工作人員提供儲糧害蟲防治信息資源庫,以備查詢和學習;溫度、濕度的報警,測控系統故障報警等[31-34]。

        2.3 實施環境

        在吉林省梅河口市雙興鄉糧食儲備庫內安插多個傳感器節點,分別是測試糧食溫度傳感器、倉庫溫度傳感器、反映糧食水分的濕度傳感器、糧倉內空氣相對濕度傳感器、蟲害預警系統、CO2濃度測試的光照傳感器等,各個控制節點相互配合,共同為糧食提供適宜的儲存環境,形成基于精準監控的糧食智能控制系統,其智能控制系統模塊架構如圖1所示。

        2.4 搭建無線網絡平臺

        無線傳感器網絡是此監控系統的關鍵環節之一,主要采用分布式結構,無線傳感器節點經多跳轉發,通過網關接入網絡,在網絡的任務管理節點對傳感信息進行管理、分類、處理,再把傳感信息送到用戶使用[35]。研究和開發有效的、實用性強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結構是構建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技術基礎。物聯網糧倉智能控制系統主體結構為蜂窩型,應用傳感器與執行器件構成閉環控制系統。傳感器節點配有傳感器觸頭感知糧倉內的環境指標值,控制節點配有執行器件控制調節糧倉內的環境因子;傳感器節點與控制節點相互配合,共同為在儲糧食提供適宜的儲存環境。

        2.5 網關的構建

        無限傳感器網絡由協調器、路由器、若干個數據采集節點和1個控制節點組成,由協調器組建整個傳感器網絡,并建立數據傳輸通道。

        2.6 建立糧倉儲存環境的基礎數據庫

        后臺數據庫通過SQL Server 2008提供一個可信的、高效率智能數據平臺,進行數據挖掘,形成知識庫;在糧倉環境因子的基礎數據庫建立及數據模糊查詢方面,基于神經網絡架構下組建遠程智能監控系統[12,36]。數據庫內容主要是環境因子的歷史記錄,同時包括監測點位置、監控范圍、監測模式、操作員信息等基本數據。利用這些數據可以非常方便地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與處理。

        2.7 視頻監控系統的構建

        視頻監控系統由計算機、還原處理器、共纜控制器、數據集散器、信號監測器等組成。根據無線傳感網絡收集的信息,用戶使用PC機不僅可以看到實時傳遞監控的畫面,而且可以實時觀察儲存的環境因子變化[29],同時通過遠程控制糧倉內部的執行器件(風扇、加濕器、加熱器)來改變室內的部分環境因素;并且使用手機同樣可以遠程訪問糧倉內部環境的各項數據指標、遠程控制糧倉內部的執行器件。

        2.8 數據采集

        數據采集節點負責采集糧倉內部環境的各項數據指標(溫度、濕度、光照度和蟲害信息等),并將采集到的數據經路由器傳輸到協調器[12,37]。協調器與ARM嵌入式系統進行串口通訊,傳遞糧倉內部環境各項數據指標(溫度、濕度、光照度、安防信息等)。路由器則保障每一個數據采集節點都有一條有效的數據傳輸路徑,確保數據穩定傳輸??刂乒濣c負責執行ARM嵌入式系統發送的命令,控制執行器件(風扇、加濕器、加熱器)來調節環境的溫度、濕度等,整個數據采集系統控制過程如圖2所示。

        3 國內外糧食儲存物聯技術發展現狀

        3.1 國外糧食儲存物聯技術發展情況

        長期以來,世界主要糧食生產國和貿易國對糧食儲備與流通一直給予了高度的重視,非常注重科技的投入。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現在歐盟、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已先后完成了對傳統糧食儲藏與流通基礎設施的技術改造,在糧庫建設時一般根據不同的儲運功能選擇不同的倉型,配套了具有高度機械化、自動化的干燥、清理、輸送、通風、熏蒸、谷冷等糧食倉儲與物流設備,各主要環節基本實現了計算機自動控制數據采集和智能控制管理。糧食儲存設施先進齊全,設備標準化、專用化、系列化程度相當高。已建立起了規劃科學、倉型合理、技術完善、設備配套、調運流暢、自動化水平高的集約化的現代儲運系統[38-40],顯著增強了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3.2 中國糧食儲存物聯技術的應用情況

        中國近來年主要是大力推廣國家糧食儲存重點工程——國儲糧庫項目,該項目是國內最先進、自動化水平最高的糧食倉儲項目,在國際上也處于領先地位。其中黑龍江老萊國家糧食儲備庫的自動監控系統是最典型的應用實例,該系統采用力控2.0組態軟件,集顯示、控制、操作于一體,實現了自動糧情監測、糧食測溫通風與冷卻自動化、倉容管理系統的自動化;可根據生產需要,選擇三種方式啟動其工藝流程,分別是現場手動控制、計算機手動控制、順序自動控制;能自動檢測設備的狀態信息,自動監測生產線的作業流程,動態顯示流程畫面;具有故障實時報警聯鎖功能,并記錄其發生時間、設備名稱等有關數據。該系統操作方便、運行可靠,監控程序功能完善、綜合性強、人機界面友好、實用性強,受到了糧庫的肯定。

        2010年,無錫糧食科技物流中心采用最新的物聯網技術建設感知物流系統。從糧食安全監管角度來說,建成感知物流系統的管理信息集成平臺后,可在第一時間內發現質量問題,增加監管的覆蓋面,可將銷售企業自律、物流中心自管和糧油質檢部門監管有機結合,為實現全產業鏈食品安全追溯奠定了基礎。

        在經過近一年多的規劃、設計、測試和試運行后,2011年11月17日,深圳市深糧集團糧食儲備庫首個無線射頻技術糧食倉儲物流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實現了對現有倉儲管理流程的全程記錄、跟蹤監控、即時讀取等功能,順利完成一期工程。目前項目一期工程實現了試點倉庫共1萬t糧食進出庫管理的自動化、信息化處理;項目采用無線射頻技術,通過電子標簽標識糧倉堆頭和托盤標識糧食的驗收入庫、糧食保管、糧情跟蹤、銷售出庫等環節信息,通過無線讀寫設備等終端,實時了解糧食出入庫數量和質量的變化,實現了倉庫的自動化管理。項目二期工程還將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在統一平臺、強化物流控制、數據集中管理的基礎上,在糧食采購、糧食加工、糧食運輸、糧食倉儲、糧食銷售、糧食配送環節等流程提升集中管控能力,實現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質量全程跟蹤,從而全面保障糧食安全。

        3.3 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雖然在一些大的國家級儲備糧庫中使用了自動化水平很高的糧食倉儲系統,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也存在著許多不可否認的問題。

        首先是推廣力度仍不夠,在一些大的國家級儲備糧庫中,相當一部分還在使用傳統的糧倉監控系統,這些系統存在很多弊端,第一是大多數糧倉采用的還是人為控制方式,畢竟人工的監測能力是有限的,監測的數據準確度也差,每年都會造成巨大的損失。第二是糧倉與監控中心大多采用RS-485等有線連接的數據通信方式,系統抗干擾性差、連線復雜、可擴展性差;若一個節點出現故障會影響到整個系統,不利于糧倉的監控與管理。第三是由于大氣環境因素復雜多變,加之儲存糧食的設備材料各異,使儲存糧食的溫度、濕度、氣體濃度、蟲害等參數起伏很大,這給監測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第四是由于現在糧食儲備管理人員的隊伍在逐漸縮小,人員素質急需提高,缺乏足夠的懂行人才對糧倉監測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面有效的管理。

        其次是由于地域不同、每年氣候多變、人口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響,各地的地方儲備糧倉占有一定的比例,而這些地方糧倉由于占地面積和資金等方面的原因,其自動化管理與控制水平還遠遠落后,不能使用價格比較昂貴的智能設備,因此造成系統不能面向所有糧倉的現實,不能充分發揮它的使用價值。

        再就是傳統的糧倉與先進的糧食倉儲系統在匹配結合方面存在著許多不可預計的問題,如傳統的糧倉構造與自動化倉儲監控系統要求的現代化儲備糧庫結構不相適應,運行中出現的監測數據不準確、監測系統抗干擾性差、維護管理人員勞動強度大等問題時有發生,造成新技術在推廣過程中調試工作量大、試運行周期拉長、維護成本加大等新問題不斷涌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普及速度和應用效果。

        4 建議

        “數字糧庫系統”能夠大幅提升糧庫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實現糧庫業務管理系統、作業控制系統與糧庫安防系統、糧情監控系統、熏蒸系統、通風系統、DCS系統等子系統的高度集成,不僅能夠幫助糧食管理部門有效減少管理層次,降低管理成本,實現綠色低碳儲糧,提高安全生產水平,還能夠大幅提升管理效率[41]。

        目前中國應用的糧食儲備控制系統不是規模巨大就是規模單一,前者是工作量大,成本太高,采樣周期長,這種控制系統對一些規模小、自負盈虧、沒有國家補助的儲備糧倉是無能力應用的,而后者從實際應用情況來看,推廣的范圍比較窄,已經不適應今后發展的需要[42]。我們建議,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糧倉控制可以考慮區域集成的方式,讓多個縣(市)或鄉(鎮)級的儲備糧倉共享一個控制平臺,這樣能降低地方儲備糧倉經費的投入,減少運行費用,并且提高了國家對遠程控制糧倉的管理效率,部分克服了三級糧食儲備系統遠程控制信息實時性差、數據信息滯后、無法滿足智能控制的難題。

        參考文獻:

        [1] 趙 潔.中國奇跡:以不足10%耕地養活世界22%的人口[N].農民日報,2009-08-14(01).

        [2] 秦中春. 我國新型糧食儲備體系的主要特點[EB/OL]. .

        [9] 張成志,李其均.感知糧食——糧食物聯網技術應用淺析[J].農業機械,2010(12B):68-69.

        [10] 王常偉.物聯網技術在糧食物流中的應用前景分析[J].糧食與飼料工業,2010(8):12-15.

        [11] 方榮肖.無線糧倉糧情測控系統的研究與應用[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07.

        [12] 廖惜春.基于AT89C52的溫濕度智能監控系統的實現[J].現代電子技術,2003,26(10):7-9.

        [13] 來清民.基于CAN總線的多功能大型糧倉遠程監測系統[J].微計算機信息,2005,21(7):51-52,74.

        [14] 李兆坤.基于CAN總線和組態王的糧庫監控系統的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學,2007.

        [15] 喬瑞林,李永平,王艷芳.糧食儲存品質監測系統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09,32(14):51-53.

        [16] 譚乃厚.基于ZigBee與嵌入式Web的糧庫溫濕度監測系統的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9.

        [17] 李桂蓮,曹志文,杜麗娟.糧食長期存儲自動控制系統的研究[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05,2(2):90-92.

        [18] 劉淑榮,于 楓,蔣 彬.模糊專家系統在糧食烘干控制過程中的應用[J].現代電子技術,2003,26(11):64-66.

        [19] 程 樺.基于GIS技術的糧食物流信息系統研究[J].武漢工業學院學報,2005,24(4):4-6.

        [20] 甄 彤,何小平,祝玉華.基于專家系統的儲糧機械通風控制系統[J].現代電子技術,2008,31(8):168-170.

        [21] 孔洪亮.淺談物聯網建設中的幾個關鍵問題[J].條碼與信息系統,2010(3):14-16.

        [22] 陳衛東,陳亞霖.基于Smith-Fuzzy控制器的糧庫溫濕度測控算法[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7(1):29-31.

        [23] 曾偉一.利用面向對象技術實現糧庫糧情監控系統[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4,20(3):51-53.

        [24] 國家糧食局.東北地區糧庫建設研究[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2.

        [25] 牛彥紹.糧食儲存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糧食科技與經濟,2004(2):24-25.

        [26] 高 寧,彭 力,陳凱健.糧倉環境檢測智能巡檢小車研制[J].現代電子技術,2010,33(1):153-155,159.

        [27] 劉曉莉,蔡靜平,黃淑霞,等.糧食吸濕過程中微生物活動與品質變化相關性的研究[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7(5):33-36.

        [28] 何 毅,肖春陽.糧庫建設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2.

        [29] 雷文禮,李建新,張水利.基于ZigBee的糧倉圖像采集終端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10,33(5):128-130,134.

        [30] 沈二波,王愛民,楊紅衛.基于DS18B20的遠程糧倉溫控系統[J].微計算機信息,2008,24(28):211-213.

        [31] 許曉東.糧情測控系統多傳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的研究及實現[D].鄭州:河南工業大學,2010.

        [32] 田素貞,屈芳升.基于單片機的糧倉溫濕度檢測系統的設計與研究[J].河南科學,2012,30(1):90-93.

        [33] 鄒炳強,張秋聞,甄 彤.基于CAN總線的糧情測控系統[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9(3):66-68.

        [34] 靳文濤,尤文強,隋曉梅.糧食除濕殺菌處理及長期存儲自動控制系統的研究[J].電測與儀表,2005,42(6):38-39.

        [35] 譚 波,向民華.用統一建模語言實現中小型糧庫管理系統建模設計[J].糧食與食品工業,2007,14(2):34-37.

        [36] 郭 興,王海鷹.PLC在大型散糧筒倉控制系統中的應用[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9,31(5):712-715.

        [37] 雷建龍,陳貴銀.基于AT89C2051的倉庫糧食蟲害檢測報警系統[J].現代電子技術, 2002,25(3):4-5.

        [38] 朱長國.關于美國、意大利糧食流通的考察報告[J]. 中國糧食經濟,2002(7):16-21.

        [39] 劉李峰,劉合光.中國-澳大利亞農產品貿易現狀及前景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06(5):45-50.

        [40] 毛鳳霞.中澳農產品自由貿易的障礙及對策[J].經濟縱橫,2008(3):88-90.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第一页 | 亚洲欧美清纯另类日韩中文字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第一福利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免费不打码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