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市域社會治理概念范文

        市域社會治理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市域社會治理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市域社會治理概念

        第1篇:市域社會治理概念范文

        論文摘要:目前,我國在區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幾個問題必須要解決:區域公共管理與區域行政有沒有區別?如果有,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為什么區域行政會向區域公共管理發展?區域行政就是在一個區域內的政府(兩個或兩個以上),為了促進區域的發展而相互協調關系,才求合作,對公共事務進行綜合治理,以便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而區域公共竹理是區域內的多元體為了解決在政治、經濟或社會其它領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問題,實現共同利益,運用協商和調解的手段和方式對區域以及區域內橫向部分和縱向層級之問交義重疊關系進行的管理。

        區域公共管理是現代公共管理學與區域科學在新的時期和新的實踐中有機結合的一個新的理論和實踐課題,然而理論的發展始終落后于實踐的步伐,區域公共管理理論還處于起步的階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論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論所具有的意義等基本問題都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為了更好的反映實踐和服務實踐,對區域公共管理理論進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正如任何理論的提出都來源于積累一樣,區域公共管理理論的產生也同樣經歷了一個發展的歷程。20世紀80年代,區域的空間有限性與經濟發展的一體化趨勢之間的矛盾催生了區域經濟概念的提出,此后許多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如地理學家、理論經濟學家、發展經濟學家等從不同的角度對區域經濟這一實踐領域進行分析和研究,最終主要發展成為兩大不同的學科群:一是區域經濟學;一是經濟地理學和政區地理學。理論研究的焦點都在于區域經濟的發展與地方政府間的關系。然而由于國家學科設置等歷史原因,政治學和行政科學一直沒有能在區域發展領域內開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徑。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國內經濟地理學和政區地理學涉及到“區域行政”,但該領域學者側重的是從行政區劃改革的角度來研究區域設置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適應問題,這里的“區域行政”并不是實際意義上從行政學科角度對區域發展進行研究的新的途徑,主要是從管理學的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適度的原則出發考察中國行政區劃存在的種種問題。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學和行政學的發展,政治學和行政學在區域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徑:一是區域政治研究;一是從行政科學角度出發的區域行政。區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區域公共行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對區域行政的一種深化。本文試從我國區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論成果基礎上,通過對區域和區域內關系的研究提出區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對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問題作一分析。

        一、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現狀

        理論的發展總是反映現實和服務于現實,而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還處于理論滯后現實的階段。在學界,使用過區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劉鋒和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陳瑞蓮教授,兩位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本著不同的目的對區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見解。劉鋒教授運用新公共管理、區域創新系統、區域核心競爭力、支持系統等理論對區域管理進行創新,在某種程度上說,這一研究與本文所關注的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別,它并不是真正從公共行政學角度對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從區域地理學的角度將創新理論引入到區域發展中去。中山大學的陳瑞蓮教授是我國研究區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實質意義上從行政學科角度對我國區域行政進行研究的開創者。她在對區域行政深厚知識積淀的基礎上對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一些問題作了述評,認為任何一門學科和一種理論的產生都是社會需要和時代呼喚的產物,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為經濟全球化下的區域主義與區域競爭的崛起、經濟市場化下的區域政區間競爭加劇以及區域公共問題的大量興起;而國外的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間競爭理論、地區競爭力與區域創新研究、政府間關系與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實證研究。同時,她也對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義做了闡釋,僅從理論創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動區域科學研究的創新,另一方面,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開,也能從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上對現代公共管理學學科創新。這些認識是深刻并富有創新意義的,然而,這些認識是在區域行政研究的基礎上對區域公共管理的一個簡約性的概括并沒有對區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內涵以及其實質進行分析。毫無疑問,有幾個問題必須要解決:區域公共管理與區域行政有沒有區別?如果有,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為什么區域行政會向區域公共管理發展?要解決以上的問題,有必要對區域公共管理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區域與區域行政

        區域,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觀念上的空間概念,但不純粹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沒有嚴格的范疇和邊界以及確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區域。對區域的含義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學把區域定義為地球表面的地域單元,這種地域單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內部組成物質的連續性特征與均質性特征來劃分的;政治學把區域看成是國家管理的行政單元,與國界或一國內的省界、縣界重合;社會學把區域看作為相同語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類社會聚落。區域經濟學對區域沒有完全統一的認識,有學者認為要對經濟區域下一個比較確切的、同時人們普遍接受的定義是比較困難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內涵:首先,區域是一個有限的空間概念;其次,經濟區域必須有相應的公共管理層級以提供公共服務;第三,區域在經濟上盡可能是一個完整的地區;第四,任一區域在全國或更高一級的區域系統中擔當某種專業化分工的職能。區域劃分,常采取兩種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區域分成不同的兩種類型,一是同質區域,二是極化區域(也叫集聚區域、結節區域、功能區域)。

        區域發展的行政學科研究途徑是基于其它學科對區域發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對區域的界定應該借鑒其它學科的研究,但行政學科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有自己研究的側重和偏向,因而我們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還必須界定一個適合行政學科研究的區域概念。美國區域經濟學家胡佛把區域定義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計劃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為一個應用性整體加以考慮的一片地區”對我們有很好的啟示。區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種載體,體現各種關系和利益。在區域發展的行政學科研究途徑中,中山大學的兩位學者“從地理學或經濟學的研究中受到啟發,認為區域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的連續的有限空間范圍,是具有自然、經濟或社會特征的某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的同質性的地域單元”。本文支持這樣的界定,但筆者以為,既然區域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的,而這一定的標準可能是自然、經濟或社會特征的一個或多個方面,那對區域的理解我們必須突破從地理學或行政區劃研究出發的關注角度,從對其范圍的關注轉向對其內部實質內涵的關注。如果我們將區域內的主體按照較普遍的三分法劃分為國家、市民社會和私人領域的話,可以發現,區域內各主體在不同的利益領域內形成各種交錯重疊的復雜關系。區域作為區域發展中行政學科研究途徑的基礎性的概念,它更實質的東西在于它所蘊涵的多元主體和多領域利益之間復雜的關系,這是由行政學科的學科性質決定的。

        基于對區域的認識,中山大學的兩位學者認為區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區域內的政府(兩個或兩個以上),為了促進區域的發展而相互間協調關系,尋求合作,對公共事務進行綜合治理,以便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根據這一理解,區域行政的行為主體應該是政府,強調的是政府間(同級政府之間與上下級政府之間)的相互關系,并通過對政府的協調來達致區域內優質公共服務的提供。這是區域行政的基本內涵,那么區域行政與區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別?如果有,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區域行政為什么向區域公共管理發展?

        三、區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須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樣的區別國外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各種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層出不窮,但什么是公共管理,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我國有學者在綜合國內外各種觀點的基礎上認為現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整合社會的各種力量,廣泛運用政治的、經濟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強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績效和公共服務品質,從而實現公共的福祉與公共利益”。公共管理與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體不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還包括其它的組織和第三部門組織等。在公共管理與傳統公共行政的比較分析上也存在許多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觀點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據,但一個普遍認同的觀點便是在公共管理和傳統公共行政比較中,公共管理的行為主體不僅包括政府還包括其他各種的社會力量,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體;在公共管理的性質方面,公共管理要體現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體應著眼于社會發展長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來開展其基本活動;在行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復合型的集體行動,以共同的目標基礎,通過協商的方式達成。#$%不可否認,現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發展的一個新趨勢,是公共行政領域不斷擴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體現。

        區域行政走向區域公共管理是有其理論基礎的,除了現代公共管理理論的發展,還有市民社會理論和治理與善治的理論。我國學者在考察我國現代化進程時認為,“要擺脫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兩難境地,首先必須從認識上實現一種思維的轉向,不能像以往的學者那樣,把目光的聚焦點只放在政治權威的轉型上,因為中國現代化兩難的癥結真正的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國家與社會之間沒有形成適宜現代化發展的良性結構,確切地說,在于社會一直沒有形成獨立的,自治的結構性領域”,為此,他們引進了西方的市民社會理論,并依據中國現代化的現實進行改造,“中國的市民社會乃是指社會成員按照契約性規則,以自愿為前提和以自治為基礎進行經濟活動,社會活動的私域,以及進行參政議政的非官方公域”。#!&%就西方學者已有的共識的觀點來看,市民社會的結構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幾個方面:(1)私人領域;(2)志愿性社團;(3)公共領域。哈貝馬斯認為公共領域是介于私人領域和公共權威之間的一個領域,是一種非官方的公共領域,它是各種公眾聚會場所的總稱,公眾在這一領域對公共權威及其政策和共同關心的問題作出評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討論構成這一領域的基本特征;(4)社會運動。市民社會概念于20世紀80年代后在全球范圍內的再度興起,與當代世界各國所發生的深刻的社會變革及對此的理論反思有密切的關系,面對現實,理論家們對國家在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地位重新思考。市民社會理論的發展,引發治理和善治理論的產生。什么是治理?在關于治理的各種定義中,全球治理委員會的定義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權威性。該委員會在1995年發表了一份題為《我們的全球伙伴關系》的研究報告,認為:治理是各種公共的或私人的個人和機構管理其共同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它是使相互沖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并且采取聯合行政的持續的過程。這既包括有權迫使人們服從的正式的制度和規則,也包括各種人們同意或以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個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規則,也不是一種活動,而是一個過程;治理過程的基礎不是控制,而是協調;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門,也包括私人部門;治理不是一種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續的互動。治理的實質在于建立在市場原則、公共利益和認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擁有的管理機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權威,而是合作網絡的權威,其權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單一的和自上而下的。由于治理本身也只是一種實踐的科學,毫無疑問也會存在失效的問題,為了完善治理理論,理論家們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說,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會管理過程,善治的本質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與公民對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的一種最佳關系。善治具有五個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責任性、法治、回應和有效。分析以上的各種理論,我們可以發現它們有幾個基本的共同點:一是它們都強調管理主體的多元性,不僅包括了政府還包括私人領域和市民領域;二是在管理的目標上,更多的突出多元利益主體之間利益協調的達成并達致最佳;三是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合作,通過協商和調整,在認同的基礎上統一行動。

        綜合對區域和以上理論的認識,本文認為區域公共管理是與區域行政有本質性區別的概念,可以將其界定為:區域內的多元主體為了解決在政治、經濟或社會其它領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問題,實現共同利益,運用協商和調解的手段和方式對區域以及區域內橫向部分和縱向層級之間交叉重疊關系進行的管理。這一概念包含以下幾個內涵:(1)區域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多元主體,包括政府組織、私域組織和第三部門;(2)目的是解決由經濟、政治或社會其它領域構成的復雜的交錯性問題,實現最優的共同利益;(3)區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與經濟市場領域和政府公共領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競爭和壓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協商和調解;(4)對象是區域內個體和共體之間相互形成的交叉重疊的關系。

        參考文獻:

        [1]陳瑞蓮,論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緣起與發展[J]政治學研究,2004(1)

        [2]王諍,區域管理與發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58-61

        [3]楊龍,我國的區域發展與區域政治研究[J]學習與探索,2003(4)

        [4]劉鋒,新時期公共管理創新[J],中國行政管理2002(5)

        [5]艾德加·胡佛,弗蘭克·杰萊塔尼,區域經濟學導論[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2,239

        [6]陳瑞蓮,張緊跟,試論我國區域行政研究[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

        [7]張成福,黨秀云,公共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5-12,

        [8]陳慶云,我國公共管理的基本內容及其重點[J]公共行政,2003(1)

        第2篇:市域社會治理概念范文

        伴隨我國區域發展的不斷推進,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正在得到更多重視。本文以近五年的文獻綜述為基礎,分別從國外研究發展、國內研究進展及趨勢、國內典型實例研究三方面,對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現實背景、核心概念、基本觀點、理論進展、具體問題等進行梳理歸納,并對區域公共管理的未來研究予以展望。

        關鍵詞:

        區域發展;區域公共管理;文獻

        1引言

        二十世紀后半葉以來,伴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各類跨行政邊界的公共事務與公共問題持續涌現,對傳統的以行政區劃為基礎的行政管理造成挑戰。在此背景下,區域公共管理作為一門新興交叉學科應運而生,迅速引起了一批學者的關注與探索。總體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源于歐美,目前已形成比較成熟的研究理論及方法,能夠運用于歐美有關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典型如歐盟各國的一體化發展研究等。相比之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在我國產生和興起的時間還不長,尚未形成較為規范的理論框架及研究方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區域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1]。在此過程中,雖然區域發展政策不斷調整、有所平衡,但各種各樣的區域公共管理問題仍然大量存在,體現出我國區域發展及其管理存在著差異化、復雜化特征。在我國當前的區域發展格局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三大增長極[2]。但即使在這些經濟一體化發展程度較高的代表性區域中,區域公共管理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制約著區域整體的發展。因此,梳理國外特別是國內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進展,進而明確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存在問題和未來走向,顯得十分重要。

        2國外研究發展

        20世紀后半期,歐美國家率先開啟了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總體而言,“歐美學者對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已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研究方法和多角度研究視角”[3]。其研究主要集中于:

        2.1區域經濟學研究

        歐美學者關于區域經濟學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當時“如何發揮區域政府或其他區域組織在調控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上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學者們的濃厚興趣,區域發展理論隨之興起”[4]。隨后胡佛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問題進行了研究。美國學者赫希曼指出,“區域中的核心區域在發展中會通過滴漏效應帶動周邊區域發展。而周邊區域的資源流入核心區又拉大了周邊區域與核心區的差距”,這一理論為“核心-邊緣理論”[5]。針對發展中國家區域發展失衡問題,劉易斯對“城鄉兩種經濟結構中政府的職能和作用進行了分析”[6]。

        2.2政府間關系研究

        綜合已有研究[4-6],西方學者對政府間關系更為復雜的聯邦制國家結構研究相對較多。保羅増多麥爾曾研究了政府間橫向與縱向的關系問題。蔣永甫等研究者提到,“在全球化與區域化的大背景下,國家的政府間關系發生了新的變化,地方治理運動凸顯出來。這是因為,民族國家的權力有相對縮小的趨勢在多層治理結構中,地方組織的功能和作用被大大強化,相對于中央政府而言,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更具有回應型。”[4]。

        2.3政府間競爭研究

        政府間關系研究的理論起點是:在市場成為配置資源的主要手段的情況下,政府間的競爭關系是難以避免的[4]。結合現有研究,政府間競爭理論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4-6]。并且,政府間競爭存在多個層面,通常以中央政府競爭和政府主體間競爭為主。D.諾思的核心思想是國家間經濟績效競爭,實質也是制度層面的競爭。因此,政府的作用集中體現在提供有效率的組織經濟活動的制度安排和激勵機制上[6]。柯武剛和史漫飛認為國家開放政府就會相互競爭。而哈耶克、蒂鮑特等人探討了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間的競爭。蒂鮑特提出“用腳投票”理論。布雷頓對聯邦制國家的政府間競爭做了分析,明確提出“競爭性政府”的概念[5]。

        2.4地區競爭力和區域創新研究

        在地區競爭力研究方面,M.波特發展了如“國家競爭優勢”,“地區的競爭力”等經典理論。在“問題區域”和區域創新研究中,帕特南、摩根等對其進行了探討。學者們認為:地區政府公關制度績效的差異,與地方的社會資本存量息息相關[4]。帕特南的研究,開創了區域發展中的“宏觀社會資本”研究途徑。摩根探討了“學習型區域”問題,認為區域的競爭與發展要看其制度學習、制度模仿和制度創新的潛質和能力[6]。

        3國內研究進展及趨勢

        3.1區域公共管理概念研究

        國內學者對“區域公共管理”概念尚未形成系統的解讀。國內現有研究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對“區域公共管理”概念中“區域”內涵的研究分析;二是梳理區域公共管理概念與其他相關概念間的關系。

        3.1.1區域公共管理概念中“區域”的含義

        區域公共管理研究建立在“區域”概念的基礎上,陳瑞蓮等將“區域”定義為“基于地理或經濟邊界的同質性區域,可超出行政區劃的限制,包含多個行政區域或層級”[7]。蔣永甫等在《區域公共管理導論》中提到,“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區域更多是由人類經濟和政治活動擴展而成的。”梁帥認為“公共管理視角下的區域基于行政區劃又不被行政區劃限制”[8]。與以經濟區域作為重點的研究不同,雷穎劍認為,“公共管理視角下的區域既可以是社會區域和行政區域,也可是自然區域和經濟區域,這些不同類型的區域都有公共管理問題”[9]。總體而言,研究者們對區域公共管理概念中“區域”含義的理解較為統一。首先,“區域”的概念建立在行政區劃概念的基礎上,并且也以地理區域或政治區域的劃分為依據;其次,強調一種超越行政區劃的綜合性概念,且突出了經濟區域的重要作用。

        3.1.2區域研究相關概念梳理

        區域研究主要涵蓋三個核心概念:“區域行政”,“區域公共管理”與“區域治理”。研究者們通常將區域公共管理的概念置于整個區域研究的過程中進行比較分析,從而探討三個概念間的關系。區域問題的研究以“區域行政”概念為基礎,張緊跟與陳瑞蓮將其定義為,“區域行政指一定區域內的政府(兩個或兩個以上)為促進區域發展而相互協調關系,尋求合作,對公共事務進行綜合治理,以便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更優的公共服務”[10]。相比較而言,陳瑞蓮認為“區域公共管理是以區域政府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為主體的區域公共管理部門,為解決特定區域內的公共問題,實現區域公共利益而對區域公共事務進行現代治理的社會活動”[6]。劉仁春認為,“區域公共管理是在‘復雜性社會’生態環境下,區域內多元主體通過多中心混合治理模式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為實現區域公共利益最大化而進行的治理制度安排”[11]。伴隨區域公共管理的發展,“區域治理”概念也受到了更多學者的關注。楊心怡認為“多元化、多中心、網絡化、協商與談判等思想是各種治理定義的共同特征”[12]。陳瑞蓮認為“區域治理指政府、非政府組織、私人部門、公民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為實現最大化區域公共利益通過談判協商等方式對區域公共事務進行集體行動的過程”[13]。對比相關概念,“區域行政”與“區域公共管理”的區別體現在管理主體的單一性與多樣性。“區域行政”強調以政府作為單一主體而“區域公共管理”所涵蓋的行動主體內容更多元化,“區域治理”則強調多元主體的共同治理,三者之間是一個逐步遞進演化的過程。

        3.2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成果

        國內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以政府間關系研究、區域行政問題探討、區域創新研究以及實證研究四個研究視角為基礎,對我國區域公共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措施進行了研究與探討。

        3.2.1政府間關系研究

        有關政府間關系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對政府間合作關系的建立及協調進行了深入探討。陳瑞蓮提到,“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區域政府的合作已成為經濟全球化時代的重要發展態勢”[14]。張緊跟也認為,“協調政府之間的關系,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協調地區間的平衡發展,是我國行政管理實踐中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也是公共行政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15]。林森認為,“對地方政府合作的探討有助于落實區域經濟發展政策,消除地區之間的差距,緩和資源浪費矛盾,但在地方政府合作過程中卻又存在著很多問題亟待解決”[16]。同時,部分研究者也以政府間不良競爭為研究視角探討政府間協作問題。劉軼男認為,“地方政府只是被動的接受中央政府的行政安排而聯系較少,因此合作領域受到一定的限制,相鄰地方政府間會出現惡性競爭,損害雙方利益”[17]。

        3.2.2區域行政問題研究

        陳瑞蓮曾探討我國區域行政問題,她認為“區域行政研究有助于推動中國政府管理實踐的現代化”[10]。但目前國內區域行政發展研究較為有限,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研究體系。正如張緊跟等所說,“中國區域行政的研究成果還不多,一方面因為人們沒能對區域行政概念進行科學的界定;另一方面因為在行政學研究中,以政府為研究對象被簡單的引申為以國家/行政區劃為思考問題的基點,較少能夠超脫于國家之上考慮管理問題”[7]。

        3.2.3區域創新研究

        區域創新研究在區域公共管理領域中已受到較多關注。謝寶劍針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以及未來創新方向進行了總結研究[18]。陳瑞蓮以泛珠三角為例,多方位探討了區域政府的合作與創新[14]。近年來,也有研究者對制度創新進行了探討。范永娜認為,“新型的治理形態,要求政府打破行政區劃的枷鎖,建立健全行政區行政的制度與機制,在堅持可持續發展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的呼聲中奠定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基礎并構建出其政策框架”[19]。商曼認為我國區域公共管理中推進制度創新的有效途徑一是管理觀念的創新,二是區域公共管理政策的保障,三是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的發展[20]。趙秋蘭等則提出,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創新路徑主要有四:轉變政府治理理念、加強和完善有關法制建設、促進區域政府間的團結合作以及改進政府績效評價體系[21]。從國內現有區域創新研究發展現狀看,相關研究者一方面對區域創新研究的宏觀發展進行了梳理總結,另一方面也以具體事例作為基礎進一步探討了區域創新的內容。針對區域創新實現路徑的研究,也為區域機制創新提出了更多樣化的路徑選擇。

        3.2.4實證研究

        雖然國內有關區域公共管理實證研究已開展數年,但取得的研究成果較為有限。雖然近年實證研究數量呈持續快速上升趨勢,但就研究內容而言,各實證研究間關聯度較低,未形成一個完備的研究框架。同時,相關研究所涉具體實例多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以及珠三角為等典型區域內。

        3.3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發展路向

        由于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理論研究尚未成熟且起步較晚,研究者們就現有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對我國區域公共管理未來的研究及發展方向進行了總結與構想。

        3.3.1區域協調發展研究

        在我國復雜的地域與人口條件背景下,國內各區域間發展差距較大。為更好地實現區域間共同發展。陳瑞蓮認為,“今后的研究可以從地方發展權、發展行政學、制度分析、政府戰略管理等多個視角展開”[5]。

        3.3.2區域公共政策研究

        對區域公共政策的研究能夠更好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掃除貿易壁壘進而獲得收益。謝寶劍認為我國區域政策的不足在于:難以有效解決區域差距過大的問題,現代區域政策框架仍在探索階段,區域政策實施過程中的協調機制不完善以及區域政策工具過于“簡單化”[18]。

        3.3.3城鄉協調發展研究

        城鄉協調發展是我國重點的區域研究問題。陳瑞蓮在其研究中強調城鄉二元結構問題。“中國城鄉二元結構問題是城市與鄉村兩種不同經濟行政區域之間存在著短期難以彌合的制度缺失,進而需要兩種功能區域之間進行制度協調、制度創新、制度重構問題”[5]。

        3.3.4區域政府間競爭研究

        依據現有的研究成果,我國研究者對于區域政府間合作已有較多的研究成果,但其中很少有研究者關注區域政府間競爭的問題研究。作為一種易引發區域性沖突與矛盾的公共行為,此研究問題應當引起更多研究者們的重視。

        3.3.5區域政府間橫向關系協調研究

        區域政府間橫向關系協調研究與上述區域政府間競爭研究均屬區域政府間關系問題的研究,但兩者在研究角度和關系的對比方向上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研究者們的重點由區域政府間縱向關系的對比轉變為橫向的合作研究也成為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必然趨勢。

        3.3.6區域發展與行政區劃變革研究

        行政區劃是對行政區域的重新整合,不僅改變各區域在地理行政區劃上的分配,同樣也影響著社會經濟發展。蔣永甫等認為,“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如何突破行政區劃的剛性約束,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行政區劃變革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中面臨的需要加以解決的問題”[4]。

        3.3.7“問題區域”的公共治理研究

        “所謂問題區域,就是患有一種或多種區域病的區域”[5]。伴隨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均衡導致諸多問題區域開始出現。雖然近幾年國內區域公共管理問題的實證研究有所突破,但研究者更多關注發展較快較好的典型區域,而對問題區域的研究較為有限。

        3.3.8流域公共治理研究

        流域公共治理因所涉地理區位較大而情況各異,所產生的環境問題更是顯得尤為突出。例如近幾年很多研究內容均涉及到流域公共治理問題,如長三角,珠三角等。總體而言,國內流域治理的相關研究在內容上研究領域較為分散且不系統,相關研究仍有待補充完善。

        4國內典型實例研究

        國內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分為兩類:一是關于區域公共管理理論發展的基礎研究,二是對相關區域管理實例的分析與探討。據現有研究,研究者將國外區域發展實例作為參考,對我國研究提供了經驗借鑒(如對歐盟區域協調發展的經驗研究[3;25-26]),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關注國內區域實例研究,以京津冀、長三角及珠三角的區域發展為典型代表。然而,我國的實例研究仍系統性不強。在近幾年我國典型區域發展研究中,研究者們所研究的問題較為復雜多樣,研究角度較為分散,使得研究問題難以對區域發展中的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以我國典型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的區域一體化發展問題為例,在近五年的核心文獻中,研究者們對區域問題的研究角度整體上可分為以下四個方面。(1)基礎設施建設。例如京津冀一體化軌道交通協調發展研究和展望[27]、基于京津冀一體化的河北鐵路信息化建設研究[28]、高速鐵路對長江三角洲空間聯系格局演化的影響[29]等,均以基礎設施為區域發展研究的切入點。(2)生態環境治理。例如生態文明建設京津冀一體化的關鍵研究[30],國家治理視野下的大氣污染區域聯動防治體系研究以京津冀為例研究[31]等。(3)產業發展研究。在典型區域的產業發展研究中,包括物流金融業發展研究、投資環境發展研究、旅游業的發展研究等。例如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河北休閑觀光農業旅游的開發[32]、有關長江三角洲區域政策變遷與跨國公司布局演變的問題研究[33]。(4)其他問題研究。例如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區域高端人才集聚的實證研究以天津市為例[34],京津冀一體化視閾下北京市中職專業結構的調整研究[35]等文獻以人才培養與教育作為研究重點進行研究。除此以外,醫療衛生、文化發展等區域問題也引起了部分研究者的關注。針對近幾年國內典型區域發展的研究現狀,各研究者所研究的角度差異明顯,具體研究內容過于零散與細化,不宜對區域公共管理的整體發展進行把握,因此所反映出的問題也不成體系。總體而言,我國關于典型區域管理問題的研究正受到更多研究者的重視。但梳理近五年針對我國三個典型區域發展研究的核心文獻后不難看出,我國區域公共管理實例研究仍有待進一步充實提升。

        5展望

        國內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基礎理論及其發展趨勢,二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典型區域個案。理論研究上,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未對“區域公共管理”概念做出系統解讀;區域研究相關概念缺少明晰的梳理,部分研究者應用這些概念時,沒有做出區別與界定;研究視角不夠開闊。對此,應對區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論等進行清晰界定與闡釋,同時積極借鑒國外研究成果,從中選擇適于我國發展實情的內容加以拓展,進而推動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理論研究進一步發展。實踐研究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研究內容較為分散,對于具體區域問題的研究不系統且有偏向性,多數學者都以典型區域為實例進行研究探討,很少有學者關注問題區域研究或如何以典型區域為參考來帶動其他區域的發展問題。以國外相關研究為參照,國內現有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無論在理論還是應用層面,都處于起步階段,且研究者數量整體偏少,尚未形成一個研究共同體。為推動區域公共管理研究走向成熟,還有待更多研究者進行不懈探索。

        作者:陸瑤 寇曉東 單位:西北工業大學

        參考文獻:

        [1]陳瑞蓮,謝寶劍.回顧與前瞻:改革開放30年中國主要區域政策[J].政治學研究,2009(01):61-68.

        [2]葉林,陳瑞蓮.全球化視野下的區域與城市發展——首屆面向21世紀的全球區域—城市發展國際會議暨嶺南國際學術論壇綜述[J].學術研究,2012(03):153-155+4.

        [3]陳瑞蓮.歐盟經驗對珠三角區域一體化的啟示[J].學術研究,2009(09):35-41+159+2.

        [4]蔣永甫等.區域公共管理導論[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14:1-13.

        [5]陳瑞蓮等.區域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24-37.

        [6]陳瑞蓮.區域公共管理導論[M].北京:中國科學社會出版社,2006:1.

        [7]陳瑞蓮,孟華,張緊跟.當代中國的區域行政研究:緣起與發展[A].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研究(1)“公共管理研究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2001:21.

        [8]梁帥.區域公共管理視閾下的山東省區域發展研究[D].山東大學,2013.

        [9]雷穎劍.粵港澳區域公共管理合作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2.

        [10]陳瑞蓮,張緊跟.試論我國區域行政研究[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4:1-11.

        [11]劉仁春.區域治理:由行政區行政到區域公共管理——以區域經濟合作為視角[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4):27-32.

        [12]楊心怡.區域治理中的主體結構分析[J].理論觀察,2014(02):71-72.

        [13]陳瑞蓮,楊愛平.從區域公共管理到區域治理研究:歷史的轉型[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2):48-57.

        [14]陳瑞蓮,劉亞平.泛珠三角區域政府的合作與創新[J].學術研究,2007(01):42-50.

        [15]陳瑞蓮,張緊跟.試論區域經濟發展中政府間關系的協調[J].中國行政管理,2002(12):65-68.

        [16]林森.區域經濟發展中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湛江:廣東海洋大學,2012.

        [17]劉軼男.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地方政府間合作關系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2.

        [18]陳瑞蓮,謝寶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區域政策及創新[A].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暨公職局(PublicAdministrationandCivilServicesBureau,MSAR)、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CenterforPublicAdministrationofSunYat-SenUniversity)、澳門大學(UniversityofMacau)、澳門基金會(FundacaoMacau).21世紀的公共管理:機遇與挑戰:第三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C].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暨公職局(PublicAdministrationandCivilServicesBureau,MSAR)、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CenterforPublicAdministrationofSunYat-SenUniversity)、澳門大學(UniversityofMacau)、澳門基金會(FundacaoMacau):,2008:11.

        [19]范永娜.論區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創新[J].時代金融,2014(03):26-27.

        [20]商曼.論區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創新[J].才智,2014,33:263.

        [21]趙秋蘭,尹海鳳.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路徑探尋[J].人民論壇,2014,23:50-52.

        [22]娜日娜.區域公共政策執行困境及消解[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0.

        [23]張良.長江三角洲區域危機管理與合作治理[J].人民論壇,2013,32:82-83.

        [24]邊艷.近20年來珠江三角洲區域經濟時空差異的演變[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6):42-47.

        [25]楊愛平,陳瑞蓮.歐盟公共管理制度對泛珠三角的啟示[J].珠江經濟,2007(04):62-68.

        [26]陳瑞蓮.歐盟國家的區域協調發展:經驗與啟示[J].政治學研究,2006(03):118-128.

        [27]王修華.京津冀一體化軌道交通協調發展研究和展望[J].鐵道標準設計,2015(06):1-6.

        [28]孫有才,王兆雨,張京波,段曉晨.基于京津冀一體化的河北鐵路信息化建設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5(04):51-54.

        [29]陳建軍,鄭廣建,劉月.高速鐵路對長江三角洲空間聯系格局演化的影響[J].經濟地理,2014(08):54-60+67.

        [30]鐵錚.生態文明建設京津冀一體化的關鍵[J].國土綠化,2014(07):10-11.

        [31]謝寶劍,陳瑞蓮.國家治理視野下的大氣污染區域聯動防治體系研究——以京津冀為例[J].中國行政管理,2014(09):6-10.

        [32]高峰.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河北休閑觀光農業旅游的開發[J].湖北農業科學,2014(24):6163-6168.

        [33]劉可文,曹有揮,牟宇峰,孫小祥.長江三角洲區域政策變遷與跨國公司布局演變[J].地理科學進展,2013(05):797-806.

        第3篇:市域社會治理概念范文

        關鍵詞:新區域主義;區域發展

        20 世紀末,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新的勞動分工在世界范圍蔓延,區域一體化成為全球發展的趨勢。“新區域主義”(New regionalism,NR)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成為西方學者分析、解決當前區域問題的重要框架。目前我國正處在城市化高速發展階段,一些城市發展已經初步形成區域化發展模式,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在區域一體化大潮下,通過借鑒“新區域主義”的理論實踐經驗,實現區域內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新區域主義理論概述

        1.1 區域主義的發展及新區域主義理論溯源

        區域主義(Regionalism)是伴隨著歐美城市工業化迅速發展和城市問題日益惡化而、產生的,其理論及實踐在 100 多年的發展中幾經興衰,由最初的政府、經濟構建手段逐漸向空間結構、經濟發展、權利結構、社會動力機制、區域治理模式、社會凝聚力等更寬泛的領域展開。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區域主義逐漸形成了“外向型、兼容型、復合型”等新特點,為區別于此前的區域主義,學者們稱之為“新區域主義”

        1.2 新區域主義的核心內容

        新區域主義以區域及其功能、區域化、區域治理及區域規劃等為研究課題,新區域主義的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四點:

        1.2.1多種含義的區域空間

        從功能角度看,區域有多種物質性和功能性定義,從二維的平面地域逐漸擴展到廣義的空間概念并具有某個或多個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社會功能。從尺度角度看,區域的范圍包括了全球-國家-區域-次區域-市鎮多個層次。從組成因素角度看,區域是以一定的地理界線為基礎們根據某個或者多個特定的經濟、社會、政治關系方面的多種因素進行構建;是協調社會經濟生活的最先進形式和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是經濟、文化、政治組織的回歸。

        1.2.2多層治理的決策方式

        在治理理論和網絡理論的指導下,新區域主義突破了舊區域主義自上而下、依靠傳統力量均衡維持區域秩序的觀點,提倡一種多層治理的決策方式。“多層”是指不同層級權力組織,包括各級政府組織及各類非政府組織參與其中,并且其相互關系不再是一種垂直的命令與服從關系,而是平等與協商關系。“治理”是指從單一的政府行為轉變為多元公共治理行為,這意味著政府不再是決策過程中的惟一主角,各種非政府利益群體在決策過程中的力量和作用得到了大大的增強。

        1.2.3多方參與的協調合作機制

        新區域主義的多元參與者及多層決策方式決定了多邊談判制度和協作治理理念在該理論中的重要性。地方層面的行政轄區、政府機構、營利組織及非營利組織之間存在的普遍相互依賴關系已經為人們廣泛認識,這就意味著一個城市的發展和管理不可避免地將臨近或相關城市作為決策考慮因素之一。新區域主義積極倡導區域或次區域的整體觀念和合作觀念。鼓勵多元化的區域決策參與者,不斷培養強烈的區域集體認同和組織認同,通過不同形式、功能的協調合作機制消除分裂隔閡,加快區域一體化。

        1.2.4多重價值目標的綜合平衡

        新區域主義的發展是為了應對全球化和資源危機大背景下城市發展面臨的競爭與挑戰。在對產業集群、區域分工、全球價值鏈等經濟發展和競爭能力分析的同時,新區域主義更傾向調和“經濟效率、社會公平、環境友好、文化融合”等多重價值目標,強調經濟與社會、文化、環境等因素密不可分。并形成了更加均衡的、可持續的綜合協調的區域發展觀。

        1.3 新區域主義與舊區域主義的差別

        新區域主義明顯區別于舊區域主義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1.3.1 區域治理方式。舊區域主義采用的是自上而下政府對次級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管理,而新區域則引入治理的結構體系,提倡各層政府與非政府組織之間以“協助、聯合、網絡、伙伴關系”共同實現區域治理,避免了復雜的科層結構及其弊端。

        1.3.2 區域成員行為。舊區域主義下,區域成員由于科層制的限制,其行為大多是被動地完成相應的責任和義務,而新區域主義下,各個成員在一直的利益引導下,相互信任充分協調,主動實現分工與合作。

        1.3.3 區域對外開發程度。舊區域主義十分重視區域范圍的界定,側重區域內合作而對外卻有較強的封閉性。而新區域主義在進一步加深區域內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及制度等多方面合作的同時,關注開放視野下更全面、更多元、更深層次的區域間合作。

        1.3.4 區域化內容。舊區域主義對區域化前提要求(包括地理位置臨近,文化傳統相似)苛刻,實質內容少,一些限制隔閡并沒有消除。而新區域主義區域化前提要求相對較少,并注意實現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豐富協作,使得區域化、反區域化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2 新區域主義對我國區域發展的指導意義

        2.1 發展目標

        目前,我國的區域規劃偏重于區域產業發展、空間結構、基礎設施布局等方面,而對生態環境、社會進步、文化保護以及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視程度還有所欠缺,區域成員相互合作也相應較少或者流于表面,這一現象是規劃目標偏經濟性物質性所致。新區域主義強調經濟與社會、文化、環境等因素密不可分,調和“經濟效率、社會公平、環境友好、文化融合”等多重價值的發展目標,以及更加均衡的、可持續的綜合協調的區域發展觀,促使我們反思當前多數區域規劃的發展目標。為此,需要借鑒區域生態學、區域經濟學、區域社會學以及可持續發展等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盡快建立我國現階段適度的區域協調發展目標評價體系、指標控制體系,并且加強發展階段、發展時序、動力機制的研究。同時,給予“弱勢政府”在區域發展中更多的機遇和優惠,促使區域內部更加均衡地發展也應該成為未來區域發展的目標之一。

        2.2 政策支撐體系

        在我國,政府作為規劃編制實施的主體,其治理方式和決策方法都會對規劃本身產生巨大的影響。在區域規劃中,由于規劃對象跨越多個行政區,建立高效有力的政策支撐體系成為區域規劃的難點和創新點。能否突破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形成一種基于相互利益而形成的包括各級政府、非政府組織在內的、面向整個區域的、更加開放靈活的治理體系,為更好地實現區域多元均衡的發展目標提供堅實的政策基礎成為規劃制定過程中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亟待研究的議題。

        作者簡介:韓源 1989年10月 性別男 民族 漢 籍貫 江蘇揚州 學歷 本科在讀 從事工作 學生

        參考文獻

        [1]俞順洪.”新區域主義”研究.2008

        第4篇:市域社會治理概念范文

        人類福祉如何實現——評《社會政策學十講》

        住房公平:中國城市住房政策的價值回歸

        中學教育城鄉差別對教育水平及地位獲得影響的實證研究

        話語與公共政策:公共決策的話語建構解釋途徑

        就地城鎮化過程中的失地農民就業支持網絡研究

        建立合乎中國國情的失能老人長期照護補貼制度研究

        合作、控制與共生:街道體制下的社會服務遞送

        德國法定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及其啟示

        中國自然災害生活救助標準的歷史發展與政策啟示

        西方社會企業概念及其對中國的適用性

        醫療自我規制的形成:西方路徑與中國借鑒

        協調和支持新的工作一生活模式的構建

        住房自有在中國——概念及其意義的變遷

        中國限價房政策存在的問題與出路

        中國社會建設思想和理論的當代轉向

        漸進與突變:我國養老保險制度變遷的邏輯

        英國建設福利國家共識的達成及對新常態下中國的啟示

        從“社會性住院”看養老保障建構——一個健康社會學的分析

        基于效用決策理論下廣州市養老服務模式變化趨勢研究

        政治標尺競爭理論——地方政府的激勵效應

        我國參與式預算評價框架的構建——基于比例原則的分析視角

        政策執行視角下的高校法人治理實踐——以K大學為例

        公共政策終結決策模式研究——基于關鍵要素互動過程的視角

        價值觀與美德:公共行政市場化改革失效的良藥

        建構社會政策話語,著力增進人民福祉

        民生財政的量度:民生支出若干概念的比較分析

        中國高等教育擴張與政策范式轉移——間斷均衡的視角

        我國慈善稅收優惠制度的問題與出路

        執行的反思和重構:變革時代的國家治理

        重估政策執行研究:哪些聯系及如何被迷失了

        中國公共政策擴散動力機制研究

        理性訴求、社會參與和控制安撫——2014年勞資關系的三個基本問題

        政府福利責任的邊界:基于農民工福利態度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新區域主義下跨市空間規劃與多層級治理研究——以珠三角為例

        比較住房政策研究的最新發展及其啟示

        德國社會福利體系及其對中國社會福利制度設計的啟示

        重寫社會契約:中國社會保險制度變遷背景的追溯性分析

        城市低保的目標瞄準探析:一個“街頭官僚”的視角

        街頭官僚理論視野下的低保政策實施研究:以廣州某街道為例

        低保政策對受助者福祉的影響:三個城市低保人群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

        社會投資國家——社會支出中的新趨勢或僅是流行的政治話語

        美國政府的“公共養老金危機”及養老金削減策略

        中國香港及新加坡推行教育改革的經驗與挑戰

        話語與公共政策——西方政策話語研究的回顧與評析

        社會投資福利國家?——論當代社會救助政策邏輯的轉變

        新自由主義與養老保險私有化——中國大陸和臺灣的比較分析

        第5篇:市域社會治理概念范文

        關鍵詞:水環境:城市建設;治理與建議;

        中圖分類號:F29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水是城市的生命,水環境是衡量一個城市居住、投資與旅游環境好壞的重要標志。如何科學地利用好本地的水資源,建設與保護好本市的水環境是城市發展的一個重大課題。不同的城市都將依據自身的資源與條件發現問題并提出不同的對策與措施。回顧以往城市水資源利用情況會發現與當前的科學發展觀、環境保護理念不相適的諸多問題:如城市上游河流水資源的過度開發造成城區及下游河流水量不足、水質惡化甚至于斷流;城市中的許多原有水網河渠被過多地覆蓋、填埋成道路或陸地,造成原有水網及水生態系統被嚴重破壞而難于修復;許多自然保護區的優質水源被降級使用,造成優質水資源的浪費;許多城市污水處理廠布局過度地集中,造成納污河段污逕比過大而失去該河正常水生生態功能…等。本文以在此提出一些對策建議,擬與同行及有關領導、科研、管理人員商榷。

        一、城市水環境的基本概念分析

        水環境是由于雨水、地表水、地下水、城市用水、農業用水等以河流為中心的水的多種循環的存在而形成的,河流是水循環體系中的一個要素。河流有三個基本功能,即:防洪、水資源利用及環境功能。其中,擔負著重要作用的河流的環境功能由其空間功能、生物功能和水環境功能這三個具有互補關系的功能組成,是城市環境的重要一環,并在城市中起著綜合功能的作用。從狹義的概念上講,水環境就是指水量和水質。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以及人們對水環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實踐告訴我們對水環境治理必須實現由線到面的轉變,即從單一的河流治理轉變到整個流域的治理;同時,水環境的治理牽涉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因此,水環境治理往往需要“綜合治理”,水環境內容,除了保持流量(水量)、凈化水體(水質)外,還包括了生態體系的保護和資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同時也包含了水環境的視覺方面的效果和人文方面的效果等。

        二、城市化對水環境和城市環境的負面影響分析

        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增加,產業集中,對水的需求也迅速增長;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道路面積擴大,高層建筑和地下商場增多,都市的利用密度迅速提高;隨著科技的發展,路面大量使用瀝青和砼,地面的不滲透區域增加;同時,隨著房地產的大幅度開發,農田、綠化和水面積減少。這一些都會給水環境和整個城市環境帶來種種不良影響。由于傳統的河流管理主要只是考慮河流的防洪功能,較少考慮其環境功能,再加上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河水受到嚴重污染,使河道變成了開敞式的“下水道”,水環境嚴重惡化。這樣,受城市化的影響,城市的水邊環境逐步失去了其親水性,人與水疏遠了。

        三、水環境在營造城市舒適性中的作用分析

        地球上存在著豐富的水,并以氣體、液體和固體的形態變化、循環。正由于水的循環,需要吸收和釋放能量,水承擔著地球環境的調節作用。所以,地表能維持在一定的溫度范圍,為生物的棲息提供了條件。同時,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為此,地球的環境必須是能夠適度地調整水的補充和蒸發。因此,水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是保證人類在內的一切生物得以可持續生存的最基礎的條件。當然,由于自然界水的作用,有時也會給生命和財產帶來災難。然而,對暴雨、洪水、干旱等由異常氣象產生的災害詳細分析后發現,造成異常氣象的原因往往是人類過于考慮自身的需求,由此導致無視自然條件的房地產的過度開發,忽視生態體系的無序開發,以及人口、產業的高度集中等,結果對自然的水循環產生惡劣影響,并進而引發洪澇、干旱等災害。可以說,這也是自然界對人類的一種懲罰。在一些發達國家的利用密度過高的大城市,為了彌補上述城市空間方面的不足,提高城市環境的舒適性,一方面,使現有的水邊環境盡量接近自然狀態,以恢復更多的具有自然要素的空間;另外,在高樓林立的所謂“水泥森林”的城市中心地區,以及住宅過多、土地利用過密的地區,優先考慮增加水邊空間和綠化,以恢復多姿多彩的景觀。同時,在河道的環境綜合整治中,強調要不斷改善城市的“富有情趣的空間”。并在現有的水邊增加城市新的開放空間,以形成城市綠洲,進一步改善城市的水邊環境。通過“環境用水”的引進和利用,強化城市空間的綜合整治。水是萬物之源,也是城市的活力所在,水環境在城市形成的過程中,作為不可缺少的要素而存在,而且,在水循環的各個階段,水環境都與人們的生活、產業以及社制度、風俗習慣有著很深的關系。由此也可以說,正是水環境孕育了“水文化”。

        四、認識與建議

        1、隨著水環境內涵的進一步拓展,水環境治理從單純的水域治理到水域及其周邊陸域的綜合治理,并從單一的河流治理到流域的綜合治理。因此,水環境的治理和建議具有綜合性的特點,牽涉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具體實施必須強調統一性,特別要加強統一規劃,參與水環境治理和建議的各方應通力合作。

        2、水環境在調節水邊區域的小氣候和營造城市環境的舒適性上,有其特有的、無法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建議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科學、合理的水面率,在相關的法規中予以明確,作為規劃和管理的依據。在當前水面率方面,宜確定一個考慮現狀的、能夠保證最低資源水準的底線,作為近期控制的依據。

        3、在水循環及其在水害的關系方面,實用技術性的研究還較少。實際上,搞清水循環的規律,在水環境治理中能積極地從改善水循環出發,減少城市中人類活動對正常水循環的影響,并研究出這方面的控制技術,這是十分必要的。

        五、結語

        在21世紀,中國的社會經濟將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城市化的進程也必將進一步加快。但是,為了確保城市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城市的水資源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環。而且,這種管理會逐步從防洪、水資源利用量的管理向水質管理、空間管理和生態體系的保護等綜合管理的方向發展。在這一轉變中,以恢復豐富、優美、清澈的流水為目標的水環境建設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大課題。水像人體的血液一樣,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珍貴溶劑。血液需要通過心臟泵送及大小血管的導流才能輸送及營養到人體各部。水也需要通過地球引力、人工提升與科學管理才能有效的輸送和滋潤到城市、農村及人類活動的各個生產、生活小區。人類應當根據水的來源與質量充分發揮水的使用功能,把優良品質的Ⅰ、Ⅱ類水作人類生活飲用,滋養人體本身;把Ⅲ、Ⅳ類水用于農業灌溉、工業及城市景觀娛樂環境;對已受污染的水采取治理、回用等工程措施使本市出水滿足下游河段的水域功能要求。如何科學有效地管理與應用好城市的水資源,在不污染下游水域的基礎上改善城市人民的生活飲用水質量及建設好城區的水環境是一個城市的重大研究與工程項目,需在政府的領導下,群策群力、進行全面規劃和分期分段研究、實施。

        參考文獻:

        [1] 劉英, 胡群霞. 城市濕地的合理規劃與保護對策[J]. 山西建筑, 2007

        第6篇:市域社會治理概念范文

        早在今年一月中旬,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在談及空氣污染治理問題時表態,“解決環境問題需要一個長期過程,但是我們必須有所作為。” 十報告中,強調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首次把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獨立的一部分。新領導班子的執政理念表明,政府將更加注重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非單一的追求經濟速度。國家政策將繼續加大對環保行業的支持力度,推動環保產業的快速成長。治理環境與更加注重環境的經濟發展將成為政府重點工作之一。

        兩會期間,環保概念同樣引來熱議。未來或許有更多關于環境保護的政策、法例將加速出臺。從股市情況來看,2013年以來,環保概念股雖曾有小幅震蕩,但是總體上漲速率跑贏大盤。隨著新領導班子持續發展執政理念的貫徹及國家對環保的逐漸重視,與環保相關的上市公司,值得長期關注并投入。

        從很多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史來看,都有過 “先污染后治理”的經歷。 我國的經濟經過數十年不重視環境的粗放式發展,加上國際污染向中國轉移等因素,導致國內環境持續惡化。近年來頻頻被曝光的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引起從底層到高層的重視。治理環境將是一個長期且持續投入的過程。

        對于我國目前環境保護而言,存量和新增污染,以及因環保標準提高所帶來的環境保護問題等為環保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環境改善既要“還舊賬”,綠色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新投入,政府未來對環保的投資增速或將高于GDP增速。環境保護也將是地方政府政績考核指標之一,因此有可能會帶動全新的商業模式。

        第7篇:市域社會治理概念范文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社區治理;應對措施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18

        [中圖分類號]D66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2-0-02

        我國在黨的第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建設現代化的社區治理。這是社區治理的概念首次出現在我國國家建設事業的發展規劃中,表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在“互聯網+”的社會發展背景下,如何結合現代化的先進科學技術應用手段,實現社區治理水平的飛速提升,就成為社區工作人員重點研究的課題。

        1 “互聯網”+背景的基本概念

        在我國乃至世界范圍的研究領域中,各個行業和各個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對“互聯網+”社會發展背景的研究,并沒有總結出一套系統化、理論化的完整概念。在我國發展進程中,有關“互聯網+”背景的基本概念論述,主要可以根據研究觀點的不同,將其劃分為兩方面不同的內容。

        其一是將“互聯網+”背景的研究重點放在社會經濟金融行業的研究領域,具體指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聯合。其二則主要強調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于社會基礎治理工作中所能發揮的優勢和具有的發展潛力。通過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社會經濟、政治及各種社會關系之間的協調有序發展,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與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2 社區治理實踐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由于“互聯網+”的社會發展模式在我國產生和持續的時間較短,因此,其在社區治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并沒有得到相關管理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當今社會社區治理工作的開展仍存在大量需要管理人員及時解決和應對的矛盾問題。目前,在我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社區治理仍處于并將在以后較長的一段時間內處于由原始工作模式向現代化管理方式轉型的中間時期。

        在政府宏觀調控職能的影響下,受傳統社區治理思想的約束和限制,“互聯網+”社會發展背景下社區治理工作的開展,不但沒能結合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應用手段,反而限制了社會公眾及社會企業單位在社區治理實踐中的參與程度,嚴重縮小和降低了社區治理的管理力度。

        3 “互聯網+”背景下,提升社區治理力度的思考

        3.1 革新發展思想,擺正認知理念

        在廣大社會成員的認知中,有關“互聯網+”概念的提出,仍舊屬于一個較為陌生的字眼。但自我國進入21世紀以來,以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手段為依托的信息化生活方式,已經逐漸滲透到我國社會成員日常工作及學習、生活的各個環節。這一社會背景要求社區工作管理人員在開展社區治理工作的過程中,要真正認識到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性,結合信息化處理技術改變治理工作的開展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互聯網+”的社會發展背景確實能幫助社區治理人員在一定程度上優化自身的工作治理水平,但“互聯網+”的信息化處理技術并不是萬能的,工作人員在開展社區治理時,可以將互聯網技術作為輔管理工具,但不能完全依賴互聯網技術。當管理出現一定的問題和弊端時,仍需要相關管理人員在結合實際的基礎上,制定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3.2 強化教育宣傳力度,提升社區治理的群眾參與度

        管理人員還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網絡信息傳播功能,不斷強化社區治理工作開展的宣傳力度,使社區更多群眾參與到治理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為社區治理工作的開展贏得更多群眾基礎。社區治理工作開展效率的高低,有時能直接體現出一個社區發育成長狀態是否完善。

        社區治理應引導更多社區成員參與其中,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如在治理方案方面,集思廣益,從而推動社區治理工作的開展。工作人員要培養社區成員養成強烈的集體發展意識,在社區團體中形成家文化的認知發展理念。在保持個性發展認知觀念的基礎上,為社區治理工作開展的負責人提供相應的建議和意見,使管理人員能在了解和結合社區群眾實際需求的基礎上,制定更加完善的治理方案,實現社區治理工作的高效、有序進行。

        4 結 語

        社區治理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的基礎性工作。社區治理工作開展的效率和質量,有時能決定整個城鎮區域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水平,與社會成員個人生活水平的高低也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在“互聯網+”的社會發展背景下,只有政府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深刻了解社區治理與實踐工作開展的重要性,才能秉承正確的發展認知觀念,實現治理力度與質量的全面優化和提升。

        主要參考文獻

        [1]歐偉強.“互聯網+”背景下上海推進社區治理創新的探索――以普陀區平江社區“自治家園”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5).

        第8篇:市域社會治理概念范文

        關鍵詞:社區;社區民間組織;社區建設

        中圖分類號:D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6-0219-02

        社區和社區民間組織,是社會學和公共管理學等研究領域重要的概念。社區,英語里叫“Community”,是個含義非常豐富的用語,既可指帶有行政管理屬性的一定的地理區域,也可有文化含義和表述。現在國際通用的社區概念,一般既包含地理上實際存在的人群集中居住的街區,也常用來指具有某種同類文化社會屬性的人群的聚集地或共同體,如獨身者社區、藝術家社區等,有時還可以用作虛擬的空間,如網絡社區、游戲社區等等。在中國,社區一詞一般強調行政管理屬性,多用于地理概念,指的是現實生活中人群居住生活的街區或居民住宅區。

        社區,最早是作為社會學概念提出使用的。在西方最早使用社區概念的是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1887年滕尼斯在《社區與社會》一書中認為,“社區”是指那些具有共同價值取向的同質人口組成的關系親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撫、富有人情味的社會關系和社會共同體。滕尼斯最初是把“社區”作為一個同“(現代)社會”相對的概念提出來的,對其內涵做了實際的限定,他所指的“社區”主要是傳統的農村村莊,強調的是傳統社會里民眾間那種密切休戚與共的社會關系。正是由于滕尼斯“社區”概念最初的局限性,使“社區”概念的界定在學術界一百多年來一直存在著歧義和紛爭,滕尼斯后不斷有學者對社區概念進行發展詮釋,有的從社會互動、有的從文化理論、有的從空間理論等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研究場域來界定社區,形成了形形的社區概念。1955年,美國社會學家喬治?希勒里統計總結了95種社區定義;到1981年時,美籍社會學家楊慶統計發現,有關社區的定義已經增加到140多種 [1]。不同人對社區概念有不同的強調和使用,如滕尼斯最初主要是從人際關系角度來強調“社區”社會的特征和使用這一概念的,韋伯強調“共同體”(即社區)中參與者社會行為取向具有共同的主觀感情基礎 [2],美國社會學家帕森斯則認為“社區”作為居民劃定地理界限的居住區,應當以一個固定的位置和居民之間的相互社會作用為主要特征[3]。可以說,后來不斷發展的社區概念含義已與滕尼斯最初的社區用語相去甚遠。

        社區作為有一定地理范疇的居民居住區,其目的是使居民形成一種與居住其間的小區相關的共同認同,大家擁有某些共同利益和需求,通過發展一種團結互助、彼此合作的關系,在自愿的基礎上力爭實現和滿足大家一些共同的利益和需求。所以從功能定位上講,社區主要是社會自治單位。中國負責基層社區建設工作的民政部門曾明確中國基層社區主要的職能目標定位為以服務居民為目的的自我管理的組織。2000年《民政部關于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文件把社區定義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但有西方學者認為,嚴格真正自治意義上的社區在目前中國還不存在[4]。從社會學上來講,社區一般包含三個方面內容:(1)一定的空間,這個空間擁有一定數量的居民;(2)一定的社會關系,即行為者在有限空間內的各種社會關系;(3)一種功能機制,即相互鄰里、有共同利益的居民如何進行決策和行動。現實生活中的社區通常由五個要素構成:(1)一定數量的人口。一定數量的人口是構成社區的主體。(2)特定地理區域。特定的區域是社區得以存在的依托。(3)相對完備的生活設施。相對完備的生活設施是人群得以聚居的物質基礎。(4)居民對社區感情上的認同。社區居民對自己生活居住的社區感情和心理上的認同,是社區存續的情感基礎。(5)有特色的社區文化 [5]。當前中國城市社區主要有以下類型:(1)老住宅區。這類住宅區以前往往從屬于“單位”,如一些破產改制的國有企事業單位等。(2)開發商興建的商品房住宅小區。(3)其他混合組成的小區。

        民間組織,國際通行的稱呼是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簡稱NGO),即非政府組織,民間組織是中國的叫法。民間組織一般具有志愿性、非營利性、民間性、自治性等特點,非營利性是其本質屬性,所以也叫非營利組織。中國政府最初使用社團、社會中介組織等稱謂,后來發展到使用民間組織這一正式概念。在中國當前,官方規定的民間組織形態有三類: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基金會。在中國,民間組織的行政主管部門是民政部及縣以上各級民政部門,目前中國對民間組織官方實行的統一管理方式是雙重管理體制。

        社區民間組織是民間組織中的一部分,其含義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分。廣義的社區間組織泛指在社區地域范圍內開展活動的各種民間組織,包括社區內民間組織和在社區活動或活動涉及到社區領域的民間組織;狹義的社區民間組織則是指在限定的街道、社區內成立的,以滿足社區居民不同需求為目的的,從事經濟、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環保、慈善等活動的民間組織。廣義的社區民間組織概念幾乎可以泛指各種城市民間組織,因為幾乎所有城市民間組織的活動都會直接或間接涉及到社區(或社區居民)。

        社區民間組織作為民間組織的組成部分,除具有非營利性、民間性、自治性、志愿性等民間組織的共同屬性外,還具有以下一些特點:一是鮮明的社區性,即社區民間組織產生于社區,服務于社區,活動于社區,具有鮮明的社區性。二是一般規模較小。社區民間組織一般是由本社區的居民或單位組成,其本身往往對成員人數、組織機構沒有特定要求,對活動資金要求不多。三是影響相對小。基于社區民間組織的上述兩個特點,其影響相對于全國性或其他地方性較大的民間組織來說較小,一般只及于本社區。四是整體數量龐大。關于社區民間組織的準確數量,中國目前還沒有進行過全國范圍的調查,沒有正式的統計數字。根據民政部《2009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報告》的統計數據,截至2009年底,全國登記注冊的民間組織數量約43.1萬個,其中社團23.9萬,民辦非企業單位19萬,基金會1 843家 [6]。但據有關專家估計,在中國未正式登記注冊的“非法”民間組織數量驚人,遠遠大于官方統計數字。從社區民間組織的自身屬性和其現實狀況來看,可判斷未經登記注冊的社區民間組織數量會更大。根據上述分析,可以說中國整個社區民間組織數量會非常龐大[7]。

        社區民間組織一般可按照服務性、群眾性和專業性來劃分,目前中國城市社區民間組織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社區民間社團。這是由社區居民自愿組成并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的社團組織。按其功能又可分為利益維護類、情趣文體類和公益類等不同的形式。比如權益類社區民間社團有業主委員會、社區法律援助中心、社區婦女兒童保護協會等組織,這類組織的目的主要在于表達和維護社區內某一類成員的合法權益;情趣文體類社區社團如文體協會、書畫協會、攝影協會、社區票友隊、健身武術隊、老年文藝表演隊等;公益類社區社團主要包括社區志愿者協會等。二是社區民辦非營利服務組織和機構。社區民辦非營利服務機構是由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滿足社區居民特定需要的非營利機構。目前中國的社區民辦非營利組織主要有社區托老所、社區敬老院、社區公共活動場館、社區公益服務中心、社區公益服務站等組織形式;其他還有為社區一些特殊群體如殘疾人、優撫對象、“低保”家庭等提供服務的民間組織等。隨著中國城市社區建設和居民需要日益多元化的發展,社區民辦非營利組織將進一步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并根據社區居民的服務需求自主開展服務和運營 [8]。

        社區是當代城市的基本結構,社區和諧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近年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深入帶來中國社會深刻轉型和經濟社會形勢快速發展,社區逐漸成為城市生活和城市管理的主要載體,成為城市居民安身立命的大本營;人們對社區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社區越來越依賴。伴隨中國城市社區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社區民間組織也迅速發展壯大,整體數量快速增加,日益成為中國城市居民社會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成為和諧社區建設和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力量。社區要和諧,首先要考慮居民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生活是否方便。社區民間組織因為具有社區性、民間性、公益性、非營利性、志愿性、自治性等特點,可以承擔社區某些公共管理和服務職能,提供良好服務,滿足居民需要。西方發達工業國家社區建設和民間組織發展經驗表明,社區民間組織在滿足社區居民的多樣需求、緩解社會矛盾、解決社會問題、實現社區自治等方面具有一些獨特的優勢。這些優勢使社區民間組織在滿足居民日益個性化的需求、提供公共服務、參與社區治理、促進社區建設等方面可發揮重要的作用,成為政府社會管理的重要幫手,是和諧社區建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當前,中國正努力構建“小政府、大社會”的社會管理體制格局,在政府職能轉變、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服務功能社區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重等大背景下,社區民間組織應當積極參與社區公共治理,提供服務,滿足社區居民需要,促進和諧社區建設。

        參考文獻:

        [1]吳亦明.現代社區工作:一個專業社會工作的領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

        [2]馬克斯?韋伯.社會學的基本概念[M].胡景北,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2.

        [3]Parsons,Talcott,The Principal Structures of Community: A Sociological View,Community.New York,1959:S.152-179.

        [4]托馬斯?海貝勒,君特?舒耕德.從群眾到公民:中國的政治參與[M].張文紅,譯.上海:中央編譯出社,2009:51-54.

        [5]趙秀池,譚善勇.住宅小區與大型商廈物業管理[M].上海: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133-134.

        [6]2009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報告[EB/OL].http:mca.省略/article/zwgk/mzyw/201006/20100600080798.shtml.

        第9篇:市域社會治理概念范文

        [關鍵詞]社區概念 社區治理 社區文化 社區服務

        中圖分類號:R19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15-0234-01

        一社區概念的界定

        目前國內學者大多從社會學角度對社區概念進行界定,多強調地域性的概念,通過與社會、國家、城市、社會群體等不同概念的對比中得出社區的含義,“更多的社會學家是從一定地域社會關系結構的角度,或者從社區的功能與地域空間相結合的角度社區下定義”。

        一種觀點從社區與社會對比的角度詮釋社區概念,“在方法論上,社會是一個一般的概念,它的性質是無法使用實證資料來論證的”,“研究者只能做出范圍較小的、具有典型意義的研究――社區研究,從社區研究中取得實證資料來論證社區的性質并進而推出社會的性質”。這種定義方法將社區作為社會的特例,是從哲學角度對社區進行的界定。它比較重視社區、社會的對比,并對這兩種經常被人們搞混的概念進行了明確的區分,基本厘清了社區、社會的含義;不足之處在于它只是用對比的方式告訴了人們社區不同于社會,而缺乏從自身出發的論證,沒有明確指出社區應該包含的基本要素,因而無從說明社區的本質。

        另一種觀點是從社區與國家、城市及社會共同體的對比關系中對社區加以解釋。該觀點認為國家“始終是和不可侵犯的要件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而社區是“早在私有制產生之前人類就有了自己的共同體方式”,社區要表達的是“居住在同一社群、同一地方居民之間的人際關系和交往模式”,因而從本質上或者是產生歷史上,社區和國家都是截然不同的。當論述社區和城市的關系時,“城市是人類勞動分工尤其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產物”,而社區“既可坐落于農村又可坐落于城市,二者具有一定的交叉性”。與社會群體的對比關系中,作該觀點認為社會群體是“由一定社會交往關系聯結起來的人類集體生活共同體”,血緣、地緣、業緣起紐帶作用,而社區則是“地域特色鮮明的社會共同體”,其中加入了地域性的要素。

        二社區管理體制

        首先是社區管理主體。在定位社區管理主體方面,國內外學者的基本觀點一致,大家普遍認為社區管理涉及多個主體,“社區建設離不開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的努力”。但對于如何確定不同管理主體尤其是政府作用時,學者們產生了不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政府在只是在建立社區服務體系的初始階段發揮重要作用,承擔培育非政府組織、提供資金政策支持的責任,并利用自身的權威性和號召力發揮主導性作用。這種觀點主要是基于當前我國社區治理的現狀而提出來的,比較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但并未對各治理主體之間關系明確定位,只是著眼于當前狀況而未有長遠目光。另一種觀點認為,社區服務組織者是基層社區組織,是社區服務中主要的依托力量。因為這些基層組織“直接面對社區,最貼近社區人民群眾,最了解社區的基本狀況,最了解社區居民及其他成員的需求”。這種觀點實際上充分肯定了社區基層組織在社區服務體系中的作用,從社區治理角度指出了基層組織在提供服務方面的優越性,并認為政府只是起到政策指導和資金支持的作用,是“小政府、大社會”理念的體現。

        三社區文化建設

        (一)社區文化概念

        由于理論界對社區文化研究角度不同,對社區文化內涵的界定也不相同。有人認為“社區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人們所創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環境、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總和”;有人認為“社區文化是指在特定的社會區域當中,人們各方面的行為所構成的文化生態系統。它既包括這一區域內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也包括該區域內社會成員的理想追求、價值觀念、道德情操、生活習俗、審美方式、娛樂時尚等。”

        (二)社區文化的作用

        在對于社區文化作用的探討上,學術界的觀點基本一致。有人認為社區文化有益于營造“社區精神”,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增強社區成員的認同感并滿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有人從更大的層面提出了社區文化建設有益于“完善城市功能,樹立城市品牌,打造城市特色”;有人認為社區文化建設可以促進社區自治的發展,通過社區文化活動培養居民的自治意識,增強居民的團體意識;也有人認為培養社區文化可以提升社區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社區風尚,也有益于社會環境的安定。總體來說,社區文化建設的意義首先在于社區自身的穩定、團結、和諧,還可以擴展到更大的范圍,從整個城市乃至社會層面上都有良好的影響作用。

        參考文獻

        [1] 郭學賢.城市社區建設與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第14 頁.

        [2] 黎熙元等.社區建設―理念實踐與模式比較[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06,第5 頁.

        [3] 徐永祥.社區發展論[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第32頁;第32 頁;33頁.

        [4] 代明,袁莎莎.國內外城市社區服務研究綜述[J] .城市問題,2010(11):25.

        [5] 沈千帆.北京市社區公共服務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第40頁.

        [6] 高占祥.論社區文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

        [7] 龔貽洲.論社區文化及其建設[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9).

        [8] 劉慶龍等.論社區文化及其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5).

        [9] 李吉國.淺談社區文化建設的地位和作用[J].理論學習,2002(12):33.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大片久久精品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日韩在线一本三区四区 | 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 在线观看一级大片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