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視覺藝術教育范文

        視覺藝術教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視覺藝術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視覺藝術教育

        第1篇:視覺藝術教育范文

        從視覺文化角度來看,特別是由電子技術、數字技術所支持的圖像文化已經形成了一種快餐化的社會文化景觀,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狀態和價值觀。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載體之一,當代傳媒處于變革的前沿,它擁有的強大的信息傳播技術優勢和引導社會文化消費觀念的能動作用不容忽視。

        目前,崇尚物質享受和高消費的享樂主義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通過無處不在的傳播媒體的渲染,借助視覺符號的大量運用,已經暢通無阻地滲透、貫穿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憑借當代傳媒的推波助瀾,我們的文化工業初具規模,文化消費市場已經形成。由于資本的介入和操縱,商品化邏輯的無限擴張,大眾的拜物主義傾向日益顯著。與此同時,西方“后現代主義”的文化思潮也隨著當代傳媒技術優勢的不斷強化而日益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社會文化價值觀念。隨著西方后現代精神潛移默化的影響,導致傳統“深度”模式的消解,“后現代”一語幾乎成為家喻戶曉的陳詞濫調。傳統的藝術理論和藝術觀念遭遇“審美泡沫”的圍困,傳統的美學理念喪失了為我們的生存賦予意義的功能。傳統的藝術立場事實上已經和當下的社會文化環境的總體氛圍格格不入。關于這一點,許江先生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感慨之言:“……對繪畫的詩意微妙的品味,對文學的傾心閱讀,讓位給了圖像的快速瀏覽和奇觀化的感官刺激。讀圖代替了品畫,代替了美感,刺激震驚代替了凝視沉思,進而戲謔惡搞代替了詩意與思想的浸潤,低俗嬉戲代替了品位的追求。”①顯然,當代審美經驗的性質已經發生了改變,“低界契合”的審美時尚消解了具有相對穩定及深刻理性內容的審美理想。

        當下,消費文化正在成為大眾文化的主流,視覺藝術產品生產和消費的非審美動機往往占據主導地位,滿足娛樂性的感官需要動機首當其沖,娛樂化的視覺傳媒產品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的必需。在技術性生產與復制的類型化的審美經驗和審美情感的同化作用下,大眾的心理和感性嚴重物化,審美成為一種客體的、物質的、量化的存在。在視覺傳播的審美刺激機制作用下,傳媒精心策劃和倡導的“審美時尚”與“理想生活”已經成為大眾的文化摹本和生活藍圖。有目共睹,媒體正是通過大量生產以“明星”或“成功人士”為代表的具有召喚性結構的“偶像商品”,利用作為偶像符號的不斷刺激來提高受眾對于“傳媒高峰體驗”的心理依賴。在媒體的蓄意誘導以及普遍存在的從眾心理的雙重作用下,大眾的消費欲望走向非理性的盲目膨脹。在媒體所刻意建構的虛擬世界里,一切都轉化為形象與符號。傳媒產品給大眾提供了夢想、體驗、參與和互動的巨大空間,其中的視覺內容具有強大的形象要素包容性和身份認同感。在文化工業大量制造的虛擬影像的包圍中,大眾對商品的符號價值趨之若鶩。

        雖然,所有這些真實可感的社會文化圖景的種種變異不能全部歸之于傳媒,但卻全都與當代傳媒所營造的社會文化環境的總體氛圍息息相關。無論從理論上講還是從事實上看,審美取向的趨同與盲從意味著審美理想的放棄和主體性的喪失,娛樂性感官刺激的依賴勢必斷送文化品格的提升,追逐符號價值的欲望膨脹不可避免地加劇了人格結構的貧乏。歸根結底,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決定視覺藝術產品的文化特征和價值取向。價值取向的異化和扭曲必然危及社會文化的和諧與健康,破壞視覺文化藝術可持續發展的維系。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的墮落直指教育的異化。其中,關系重大的核心問題就是視覺藝術教育的社會文化責任問題。不同的文化價值取向體現著不同的社會價值觀,當代傳媒語境下視覺文化藝術的生產與消費的價值取向無疑就是社會價值觀問題的重要線索。

        二、視覺文化藝術的生產與消費的價值取向問題

        藝術生產不同于一般的產品生產,藝術消費亦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費。一般而言,人的文化價值追求反映了從主體方面的需要與利益角度向文化所提出的價值要求。價值取向的基本內容包括文化價值追求與文化價值標準兩個方面。文化價值追求與文化價值標準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文化價值取向這一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作為文化價值主體,人的文化修養及其自我價值體系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環境及其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品質。我們必須強調,視覺藝術教育作為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優化人的品質,激發人的潛能和天賦,樹立具有人文精神和終極關懷意義的文化理想。

        如今,席卷全球的“泛娛樂”化現象不僅充斥于“傳媒娛樂”的視域,并且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社會形態,影響了當代視覺藝術及其教育的文化價值取向。正如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學者和批評家尼爾·波茲曼所指出的那樣:“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致死的物種。”②雖然,大眾對娛樂在生理心理上的天然需求無可非議,但文化產品的生產不能只為娛樂的需要而嘩眾取寵,文化產品的消費不能全面淪落為戲謔、惡搞式的無聊游戲,否則只能造價值的缺失和虛無,導致社會生活中到處出現對文化價值資源的濫用和敗壞現象。

        有史以來,視覺藝術從來就不是某種純個人的、超文化或超意識形態的存在。歷史地看,西方“進化論”和“西方中心論”文化觀嚴重地動搖了我們傳統文化的社會基礎,擾亂了歷史文脈傳承的自律性。河清先生指出:“……在西方現代進步觀念的影響下,我們極力地追求“現代”和“當代”。在藝術領域,把西方的“當代藝術”當作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方向。在“時代進步”的名義下,人們輕而易舉地忘卻了文化藝術的地域屬性,以致中國“當代藝術”,首先在文化觀念上就以“世界主義”來否定、排斥自己的文化精神。”③事實上,在藝術教育或視覺傳播的復雜活動過程中,視覺藝術本體價值觀和傳統的藝術立場總是不斷遭遇狹隘的機會主義和進化論的先鋒派觀念的沖擊,不斷強化的“全球化”邏輯更是全面加劇了傳統人文價值的主體立場的萎縮。這種“全球化”理念并非單純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它在文化本質上是直指文化價值取向的同化和對民族文化的顛覆。現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已經帶來了全球化的文化身份危機。

        視覺藝術對人類經驗與認識的獨特貢獻是其他人類活動所難以提供的,在建構視覺藝術及其教育的多重價值的復雜活動過程中,堅持維護立足本土的視覺藝術活動的文化主體性價值并積極彰顯視覺藝術的本體價值無疑是我們應有的文化態度。作為涵蓋多重價值的社會文化活動,當代傳媒語境下視覺文化藝術的生產與消費的價值取向是不容忽視的社會文化導向問題。在視覺文化藝術范疇確立健康的社會文化導向不僅是視覺藝術教育理應承擔的義務,同樣也應當是藝術生產和藝術消費所共同維護的人文立場。

        三、傳媒和視覺藝術教育的文化定位與社會責任

        傳媒和視覺藝術教育都是共同推動社會文化發展和繁榮的要素,為了更好地擔負起文化傳播與文化傳承的社會責任,文化定位是關鍵。

        視覺藝術的專業教育培養視覺文化藝術產品的生產者,傳媒的商業運作則培育視覺文化藝術產品的消費者,文化藝術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都作為文化價值主體而相互依存。當然,生產者和消費者在社會生活中并非截然不同的社會角色,生產者同時也是消費者,不同的社會角色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往往相互轉換。在當代傳媒所構建的視覺文化語境下,視覺藝術產品具有矛盾復雜的多層面的公共精神性質的文化特征,涉及文化的多層次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媒產品承載了越來越多的社會文化功能。人們對傳媒產品的消費需求已經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費行為在滿足生活需要的同時,也是一種文化活動。現在,人們已經普遍習慣于通過各種“傳媒沉浸”體驗來了解世界,傳媒產品讓受眾接受隱含于商品背后的象征意義而滿足其文化上的需求。傳媒作為大眾文化的載體和引導消費的工具,它在文化價值取向方面的媚俗傾向是不爭的事實。毋庸諱言,資本與媒體合謀的根本目標就是無限擴大商品的消費需求。傳媒產品通過符號化的手法打造商品品牌,以娛樂化的手段來強化世俗的號召力。從這個角度看,營利的需要決定了傳媒產品的文化定位。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環境里,許多傳媒產品都在客觀上助長了放望、逃避現實的心理傾向,消解了獨立意識和批判觀念,使受眾在無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味。文化盡管有娛樂的功能,但娛樂顯然并不能取代文化。

        在以學校為主的視覺藝術教育方面,無論是作為專業教育還是普及教育,都是現代意義上的終身教育的一部分。更何況學歷化社會中的泡沫教育現象所反映的教育的異化正成為令人無奈的現實。雖然學院教育作為制度化的專業教育是傳媒所無法替代的,但從終身教育的視角來看,傳媒在視覺素養的普及教育作用方面與學院教育相比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畢竟能夠接受規范的專業視覺藝術教育的人數十分有限。無須贅言,文化環境就是社會形態的反映,教育和傳媒的文化定位關系到社會形態的塑造,兩者都有共同構建文化藝術的精神家園和引領大眾的社會文化責任。我們迫切需要從根植于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土壤的主體意識出發,反省并凈化我們的學術研究動機,擺脫工具理性的束縛,關注文化生態環境,在當代傳媒和視覺藝術教育的學術研究領域中培養一種批判性的精神氣質和關懷社會的人文精神。

        不可否認,價值觀念沖突并非單純的認識問題,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同時,不同價值觀念之間的交流、寬容、認同甚至融合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們不能因為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的多樣化事實,就放棄應有的主體立場和責任意識。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媒體與學院在文化價值取向的引導和研究方面都負有不可推卸的社會文化責任。我們應當本著維護視覺文化藝術本體價值的歷史責任感,尊重視覺文化藝術的自律性,義無反顧地追求我們的文化理想。

        注釋

        許江:《中國當代視覺文化藝術的境遇與責任》,《中外文化交流》,2007年05期。

        (美)尼爾·波茲曼著,章艷譯:《娛樂至死》,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4頁。

        河清:《“當代藝術”的“同質多樣性”》,《文藝研究》,2005年07期。

        第2篇:視覺藝術教育范文

        ——青少年校外教育視覺藝術教研組活動心得體會

        10月10日至10月12日,我有幸參加了為期3天的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視覺藝術教研組的活動。此次培訓通過講座、研討、采風、聽課、評課的形式,使此次活動更加有意義和更有實效。學海無涯,透過參加此次視覺教研組活動的學習,我又一次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和遺憾。感到快樂,是因為學習讓我們進一步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路;感到遺憾,是因為學習時間很有限。通過這次視覺藝術教研組的活動,讓我學習到了很多。

        一、10日下午2點,講座,題目:審美時代下美術教育的思考,主講:麗水市青少宮副主任周巧紅,她結合平時的教學和研究,在美術教育上做了很多的思考,我覺得兩點可以借鑒。一個是關于美術教學的策略思考,(一)孩子愛上你,才會愛上你的課。(二)家長參與學習。(三)引導觀察。美術教育是“想象力——創造力——觀察能力——審美認知——美學規律”的過程。所以對于美術教育者們更應該引導孩子們觀察,以及審美認知能力的培養。

        二、11日上午,活動安排去古堰畫鄉、大港頭采風。下午的活動安排是在蓮都區大港頭學校,1點鐘我們先聽了校長關于《借勢鄉村少年宮,畫鄉學校人文發展》的講座。他介紹大港頭學校依托大港頭這個地方,學校把油畫作為自己的一個特色去抓,學校設有油畫成立廳,定期向家長、孩子開放。2點半安排我們聽了一節大港頭學校王偉靜老師的美術課,題目是《映日荷花》,聽了這節最大的感受覺得這位老師個人素質、教學把控能力、語言組織、課堂的呈現等都很好,值得我學習,反思自己課,要想上好一節課,我需要有一個充分的準備,平時個人不斷的積累。

        三、11日晚上安排我們書法老師在麗水市青少年宮聽課。兩節45分鐘的課,授課的兩位老師都是杭州市青少年宮的,一位視覺教研組組長戴春霞老師,還有一位書法老師叫盛杰。這兩位老師的課都很精彩,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學習。先說下戴老師,為人親和,語言幽默,富有童趣,孩子么很喜歡。這堂課學習提,我平時生字時就是直接出示幾個漢字,但是戴老師先提問在哪里有見過提畫的字?讓學生舉出帶有提畫的一些字,在同學舉出的字中進行教寫,在教寫“蟲”字時,提問字的“提”為什么不用“斜提”,我在教學生寫“蟲”字就很直接說用“平提”,學生們缺少動腦思考。書寫要領會用口訣幫助學生記憶。盛杰老師的課,教學生寫一個筆畫,從書法專業術語的角度編要領幫助學生理解筆畫。整個課堂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很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

        四、12日上午是寧波青少年宮金巨劍老師的關于《寫生漫談》的一個講座。他向我們展示了很多寫生的作品,作品內容豐富,從教師教法和學生的學習兩個角度和我們聊了關于寫生的問題,也引起我很多思考,要想出一件好的作品,需要個人深入、細致和對美不斷推敲而創造出來。我也拍了一些作品,感興趣的人可以看下。

        第3篇:視覺藝術教育范文

        藝術家身處其中,所擔負的責任在所難免――作為視覺的提供者,使一切處在加速度中,其結果令人擔憂。當前所看到的藝術作品正是處于這一時間與時間感的背離之中。安迪?沃霍爾的同母題重復是對時間感的一次沖刺和進攻,但我們今天看更多的同母題重復作品時,卻感到時間的侵蝕與剝離。不禁要反問,我們為何慢不下來?以當前的生活方式和從前的生活方式對比,不難發現,閱讀的缺席,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視覺過剩改變人的觀看方式,思維方式隨之而變,致使人們無法停下來去感受,一切成為“瀏覽”,這恰恰又是當前視覺藝術所面臨的嚴重的尷尬。

        長久以來,文學無疑是和藝術(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結合最為密切的“伴侶”,視覺作品的瀏覽化,與文學的缺席不無關系。思維和聯想,隱喻與詩意的缺失,視覺作品如何不淪為圖片和圖示呢?

        僅以當代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作一交叉比較,就不難發現文學和視覺藝術長久以來的密切關聯。南美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百年孤獨》,描寫了奧爾良諾家族中的一個奧爾良諾上校,他晚年獨居于地下室,天天做同樣的事情――打造小金魚,在這個充滿隱喻的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經典作品中處處充溢著類似的意象――重復、困窘、老重、無意義等等。我們不難想像到臺灣行為藝術家謝德慶的作品《打卡》,藝術家謝德慶在一年的時間內自行幽閉于一個空間里,每隔兩小時打卡一次(如工薪族每天上班打卡一樣)。不難發

        現兩者間的意象關聯,無疑是當代生活情境濃縮化的反應。意大利小說家卡爾維諾的寫作方式也許更貼近于視覺,在他的小說《宇宙奇趣》中,主人公名字的設置頗具形式對稱意味,比如OWO,是對“鏡相”的隱喻:在他的小說《寒冬夜行人》中有一個藝術家形象,一位忠實讀者,他對待書不僅僅是閱讀,而是通過一切方式去感知體會書,把書做成雕塑或者裝置,這種“毀壞”式的“閱讀”無疑最貼近于藝術家的感受方式――主動的介入和干擾,甚至是對,性狀的篡改,而非被動的接受。

        2008年8月上海多倫美術館策劃舉辦的“第三屆全國青年美術展”中,有一位來自杭州的年輕藝術家,叫做張穎,他的參展作品是把自己打包,通過快遞公司在開展那天把自己從杭州“運送”到上海的展覽現場。藝術家本人表述,他是想通過這一作品體會“物”的感受,不難發現其中對現代人被物化的生存處境的隱喻。而這一隱喻,并不是第一次出現,已過世的中國小說家王小波在《黑鐵時代》里塑造過一個幾乎一模一樣的行程――在小說家描述的未來社會中,所有人都是被“管理”著的,完成這個“管理”的機構是無處不在的“公寓管理員”,人們在這個管理系統里更接近于商品,而非傳統意義上的人。所以,這樣作為商品形態存在的人是毫無自由的,他們很少跨地域出行,假如需要,也必須通過“郵寄”。于是,小說主人公之一的網絡工程師需要為遠程客戶提供上門服務時,就會被他的“管理員”通過郵局打包托運。有趣的是,筆者親自問張穎有沒有看過王小波的這篇小說時,他的回答卻是“沒有”。也就是說,視覺藝術家張穎的作品和小說家王小波的小說作品,在這里產生了一個完全默契的暗合。

        第4篇:視覺藝術教育范文

        關鍵詞:視覺傳達,形,感知,應用

        一、“形”在“視覺傳達”中的定義

        所謂“視覺傳達”,就是通過視覺符號來傳遞設計者的理念和設計對象的內蘊的設計。圖形是視覺傳達的組成要素之一,視覺傳達的“形”則是“把一切抽象思維的設計理念轉化為可視的視覺形象,都要通過圖形來實現。被設計出來的圖形不僅要具備美觀的形式,還要有豐富的感染力,這種感染力不只是局限在視覺,還包括一切有感知能力的感受。”“現實形態中,形是復雜的、變化的,因此在設計時需要就行改造,“形”就是指物體所呈現的外部輪廓與結構特征,改造的手段表現為省略、提煉、概括、夸張等形式。平面構成中的形狀具有抽象的含義,不代表具體的形體特征,因此有別于我們常見和知覺經驗中的形狀,創造了新的形體形式。”

        二、“形”在具體作品中的感知與應用

        下面,筆者將以具體的案例來分析“形”在“視覺傳達”中的感知與應用。首先,筆者將會談到的是香港設計師靳埭強先生的作品。靳埭強先生在設計界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大師級人物,他的作品已被德國、荷蘭、法國、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美術博物館收藏。在他的作品中,他很擅于運用“形”來傳遞他的想法,以及他特別想要強調的“身度心道”。比如他享譽海內外的海報作品“自在”,在這幅為日本特種紙坊設計海報作品中,他在日本特種紙坊特有的環保花紋紙上將宣紙竹紋的細膩運作之感營造出了山水的自然意象,以古老文化與自然之物結合的“形”來傳遞出東方民族對悠然自得、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另外,在靳埭強先生“文字的感情”這幅海報中,他把中國的傳統書法與文房用具布置在一塊,這看似簡單布置的“形”卻意義獨特,巧妙地透露出他本人對中國漢字深厚的情感。他大部分作品中的“形”,均是將自然或是日常生活里的視覺元素與東方傳統文化結合,在畫面構圖中積極尋求詩意的新境界。這樣構成的“形”,從視覺語言上來講,可以說是既擁有西方的現代感同時也擁有東方的詩意性。其次,筆者要談到的是我國當代藝術家馬泉的作品。馬泉先生在他設計的“藝術與科學”系列招貼畫之一“水”就直接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滴轉化為代表科學技術的@符號。不僅如此,馬泉先生還將這些由水滴轉化而來的@符號并置成了我國古老的圖案———太極圖。馬泉先生認為,“太極圖作為傳統吉祥圖案固有的法則形式,其內斂、封閉、輪回、神秘、智慧、平衡、和諧、穩定的特征是古人對現代文明的杰出貢獻,雖然看似封閉,保守,但通過內部的機制調整,完善,發展,它的內部會蘊藏著無窮的力量。”可見,馬泉先生用代表科學技術的@符號來構成太極圖案以彰顯傳統智慧對現代文明的先導作用是完全切合主題的。最后,筆者所要列舉的范例是香港的知名設計師劉小康先生的作品。在劉小康先生設計的作品中,最為人所稱道的是招貼《新北京新奧運》。在這幅設計作品中,劉小康先生以故宮的九龍壁為背景,而在騰云駕霧的九龍壁前面則是急速奔跑者,而劉小康先生對這個急速奔跑者的“形象”處理也正是整個設計的亮點所在,他以簡潔線條勾勒出人形,同時在人形中又幻化了龍型,這樣一來就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當代的運動精神非常完美地合而為一,闡釋了我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綠色奧運”的申奧理念。故而,劉小康先生的這幅招貼也就得到了全部申奧委員的支持,并且還在芬蘭拉赫蒂國際海報雙年展中榮獲“最佳體育海報獎”。從上文所列舉的這三項視覺設計作品可知,這些設計者在設計作品時,既能運用西方的設計思維,同時又能將東方的傳統文化很好地貫穿其中,將二者合而為一地設計出完美的“形”。如果我們能夠從靳埭強先生、馬泉先生、劉小康先生學習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形的元素,又把現代的構成手段打散、切割、錯位、變異等方法用于其中,自然就能創作出既維持傳統圖形的神韻,又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的“形”。

        三、結語

        “形”是最直觀的符號,包容了創作者的無限巧思。在作品設計中,對于“形”的領悟、感知與應用則還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摸索,當然,可以明確的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可以用更先進的手段去發掘和表現我們心中的“形”,創造更加豐盛的視覺盛宴。

        作者:李盛萱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王玉.論圖形在動畫視覺設計中的作用[J].北方文學,2011(11)

        第5篇:視覺藝術教育范文

        關鍵詞:數字媒體;語境;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創新

        中圖分類號:TB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16)03-0136-02

        在數字時代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媒體行業在取得巨大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許多問題,人們越來越重視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創新在媒體中的作用。當前社會,人們對數字媒體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不斷進行視覺藝術上的創新,才能使媒體行業獲得長效的發展。數字媒體語境下的視覺藝術正在朝著虛擬化、交互化、網絡化等方向多元發展。因此,探究數字媒體語境下的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創新十分有必要。

        一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理念

        媒介是藝術存在的基礎。藝術和媒體從產生之日起,兩者就有著緊密且不可分割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媒介就是將新媒體的藝術聯想具體運用到新媒體的藝術實踐中的載體。再通過對新媒體的反思和批判,將成果集中體現出來就成為了新媒體藝術。在藝術領域中應用數字技術,能夠為藝術家提供更多的創作平臺,創新藝術形態,使其變得更加豐富和多元化。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視覺藝術,可以將設計師的理性思維與藝術的感性思維有機融合在一起,利用數字科學技術以及現代媒體技術,開展新的藝術形式。既可以將其定義為通過計算機技術以及數字技術全面參與或者部分參與的創作活動,也可以將其定義為具有數字技術特征的藝術作品本身的創作活動。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視覺藝術,在創作過程中、承載過程中、傳播過程中、鑒賞過程以及批評過程中,把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當作技術支撐,推陳出新,創造出新的藝術形態。在藝術審美的感受方面、體驗方面以及思維方面也發生了深刻的改變,設計師通過計算機等數字設備,對自身的創作理念進行描繪和創作,最終實現帶有數字技術特征的藝術作品的產生。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視覺藝術,就是通過網絡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等數字技術作為傳播媒介,向觀眾展示作品,為觀眾提供參與平臺和互動平臺。

        二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特征

        (一)交互性和超文本

        互聯網使視覺藝術實現了“超文本”的構想,觀眾能夠使用一種和傳統觀看方式完全不同的方式,只需要利用電子搜尋功能就能夠快速正確地找到任一文本。利用“超文本”的特征。觀眾可以從多個維度、多個角度進行藝術觀看,而不再是傳統的單一線性觀看方式。不需要觀眾一頁一行甚至是一本地去觀看,而是通過直覺、想象的方法將這些信息聯結起來。交互性特征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關于虛擬空間,可以通過計算機的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和計算機用戶進行互動。第二,關于現實空間,利用根據傳感器設備、激發器設備以及計算機組成的系統,對人體的位置、人體的觸摸、人體的聲音進行檢測和反應。第三,關于信息擴散和傳播。計算機網絡上的終端具有信息接收功能以及信息發送功能。利用這些功能可以實現人機的雙向互動,達到信息擴散和傳播的目的。數字媒體技術使信息的擴算速度和傳播速度更加快速,在信息量的規模上也比以往更大。不僅如此,數字媒體技術還為人機互動提供了交流和體驗空間。因此,交互性是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最突出的體征之一。

        (二)現實虛擬以及沉浸體驗

        現實虛擬即通過計算機對現實世界進行模擬,創建出一個虛擬的三維空間世界,為觀眾提供視覺方面、聽覺方面以及觸覺方面的感官模擬,讓觀眾仿佛置身于真實世界,能夠及時地、無限制地對三維空間里的各項元素進行有效觀察。虛擬的現實和真實的現實,兩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有,第一,虛擬的現實世界是真實現實世界的特殊部分。第二,虛擬的現實世界與真實的現實世界相互平行。第三,虛擬的現實世界和真實的現實世界相互套疊。沉浸是指當事人把自身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某一境界或者某一思想活動中的特殊精神形態。這種精神形態通常表示人們對這一境界高度向往,這種思想活動往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把這種“沉浸”體驗當作創作的最高追求。沉浸體驗是在陳金技術支撐下所產生的一種藝術形式,具有三方面的表現,第一,全感官體驗。第二,參與性。第三,戲劇性。

        三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創新

        (一)將科學信息技術和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進行完美結合

        當前社會,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都在飛速地發展和創新,在許多行業和領域都在引進相關的科學信息技術,并且效果非常顯著。推動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的發展和進步,不僅能為科學信息技術增加更多新的活力和元素,還能夠促進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擁有更多的創作平臺、展示平臺等。在網絡技術和新媒體技術蓬勃向上發展的同時,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的風格和優勢特色被彰顯和強調,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的創新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將科學信息技術和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進行完美結合,是當前信息化時代最基本的要求和最根本的標志。只有這樣,才能為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的發展提供最根本的動力。

        (二)對虛擬藝術進行創新

        虛擬藝術就是將傳統的藝術形態進行打破和創新,不再僅僅局限于對藝術的模仿和復制,對藝術的應用方式高度重視。傳統的藝術往往是通過平面二維的方式進行作品的展示。而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則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等數字技術對作品進行三維空間立體的展現。首先,設計者可以通過豐富的想象,利用數字技術,對虛擬的事物進行適當地發揮和聯想,展現出事物的三維立體形態。其次,利用虛擬技術改變藝術在時間上的進度,讓觀眾能夠在同一時間里對大量的事物進行觀察和體驗,實現藝術從圖像世界到視覺藝術世界的創新發展。

        (三)利用高科技作為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的載體

        視覺藝術從誕生之初到今天,其發展歷程經歷了不同時期的改革浪潮。視覺藝術從誕生以來,就在各個發展時期對人類的日常生活產生不同的影響,為人類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新鮮的元素,也為人類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便利。特別是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對人類日常生活的影響更為顯著。在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的基礎上,注入先進的高科技技術,并且把這些高新技術當作藝術創造的后盾支撐。利用高科技作為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的載體,在現代視覺藝術創作中十分普遍。例如,電影行業、網絡行業、電視行業都利用了高科技作為藝術載體,為觀眾呈現出了一場場恢弘的視覺盛宴,讓觀眾在體驗畫面真實感的同時,還深切感受到了設計師創作的藝術理念。利用高科技,可以為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帶來新的創作元素和新的創作活力,使其在發展過程中能夠為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元素和新活力,為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利用視覺信息的跨界組合,實現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的多維創新

        對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進行創新,就是對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的表現形式進行創新。因此,在具體的創新過程中,設計師不僅要對藝術形式創新,藝術風格創新,還需要對藝術語言創新,藝術手法創新。在這些環節中,最重要的就是設計師的思維模式。設計師的思維模式就是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創新最根本的動力,通過設計師運用自身的大腦對當前的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模式進行改變。只有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緊跟時代的步伐,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才能夠取得高速地發展和進步。利用視覺藝術實現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的多維創新,就需要設計師在不同的領域對各種藝術手法進行不同的嘗試和創新,并且將人腦和科學技術緊密結合,從而實現視覺藝術形式上的多維創新,讓這些藝術形式、藝術風格、藝術語言等從多維度為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引入新的活力和新的生機。

        (五)對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的觀念進行創新

        雖然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在實際創作中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盡管如此,對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的觀念進行創新也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技術研究人員要具有先進的相關藝術觀念,只有這樣,技術研究人才才能夠研發出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為視覺藝術的創作提供物質條件。同時,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反映出設計師們先進的藝術創作理念。其次,觀眾也要具有先進的藝術觀念。傳統的視覺藝術體驗方式在觀眾的心中已經基礎深厚,不易動搖了,觀眾習慣于傳統的視覺藝術體驗方式,特別是老年人極其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傳統的行為模式使觀眾的思想得不到解放,造成創作過程中的時間浪費、勞動力浪費以及資金浪費。因此,對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進行創新,就要重視技術人員和觀眾的觀念更新,從而為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發展提供思想基礎,引導人們對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創新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四、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交互式虛擬視覺藝術,具有交互性特征、超文本特征、虛擬性特征以及沉浸性特征。因此,對該視覺藝術的創新需要從這些特征著手,融合技術和藝術,創新虛擬藝術,利用高科技作為藝術創作的載體,整合視覺信息,轉變藝術觀念。

        參考文獻

        [1]謝曉彤.城市數字媒體語境下如何看待視覺藝術的創新[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5,11:123-124.

        [2]季曉奕.數字媒體語境下的視覺藝術創新研究[J].藝術科技,2015,03:189.

        第6篇:視覺藝術教育范文

        [關鍵詞]美術教學 美術資源 人格長城

        陶行知在倡行創新教育、生活教育的同時,也極為重視對學生的做人教育,他提出了“人格長城理論”。他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我們大家“建筑人格長城”。建筑人格長城的基礎,就是道德。”他認為教人做人、做一個具有國民精神和崇高人格的人是所有教育永恒不變的宗旨。正如他校歌中所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美術作為人文學科的核心之一,凝聚著濃郁的人文精神。人的思想、愿望、情感、意志、價值、道德、尊嚴、教養等人文特征都內蘊于不同歷史、不同國度的藝術家所創造的美術作品中。因而,美術教育實質就是“以人為本”,其根本目的是以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提高人文素養,優化人性,樹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得到全面發展。在美術教育中如何運用陶行知的做人教育,結合當前的現狀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的滲透呢?

        一、構筑“人格長城”——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陶行知曾說:“我是中國人,我愛中華國。”如何使學生樹立“我是中國人”這個堅定的信念?作為教師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抓住思想教育的契機,激發愛國之志。在美術教學中應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滲透,使愛國主義教育與美術學科教學有機地統一起來。如在教授學生學習中國畫這些課時,我告訴同學們,中國畫是中國傳統的繪畫,只有中國才有的,這個畫種用筆、墨、紙、硯及繪畫技巧方面都很特殊,使世界各國的愛好者爭相學習。我還通過欣賞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等世界知名大畫家的作品,讓學生了解其價值,激發學生熱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又如,在進行了敦煌石窟藝術的專題欣賞課時我運用多媒體制作課件,展示了絲綢之路上這顆璀璨明珠的獨特地理環境和相關人文知識,并著重介紹了莫高窟藝術,同時向學生講述了藏經洞的發現和大批文物被擄海外的傷心史和王道士變賣敦煌文物的卑劣行為,這一切引起了學生們強烈的憤慨,而清政府腐敗無能,對大量寶物保護的不力,也使他們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受欺的道理。于是,學生們在接受藝術熏陶的同時,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美術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的“人格長城”中多一份中華情,報國心。

        二、構筑“人格長城”——滲透感恩教育

        學校的德育工作應該重視感恩教育,讓孩子學會知恩、感恩。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勞動,也更加尊重自己。在傳統節日蘊藏著感恩教育的資源。我們結合教師節、重陽節、國慶節,母親節等節日,引導學生開展制作尊師卡、心愿卡等活動,寫上發自肺腑的話語,表達學生對老師、對父母、對親人的關心與感激,對祖國未來的美好祝愿。在制作時讓學生明白一定要尊重辛勤培育他們的老師,父母。感恩不一定采取很隆重的方式和贈送昂貴的禮品,用自己親手制作的賀卡也可表達這份情感,禮輕情意重呀!我讓學生談談平時該怎樣尊重老師,父母,通過討論,學生漸漸明白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和同學和睦相處等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尊重;明白為父母分擔家務,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尊重。

        美術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讓學生的“人格長城”中多一份熱愛情,回報心。

        三、構筑“人格長城”——滲透生命教育

        肖川教授說:“所謂生命教育就是為了生命主體的健康、自由和幸福所進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種價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種內在形態。”生命教育的實質就是讓學生認識生命的本質,體驗生命的美好,善待生命的過程,提升生命的品質,實現生命的價值。而藝術是人類的情感符號,作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它比語言更能表達人類情感,對于生命這樣沉重的主題,藝術教育更能激起學生對生命的熱愛和理解。

        如在鑒賞評述《加萊義民》時我給學生講述14世紀英法百年戰爭時期,殘酷的戰斗場面、加萊城危在旦夕、六市民英勇赴義……緊緊抓住“六位市民的此時會想些什么?”“若是其中有你的親人,那你又作何感想?”等問題,讓學生深入探索生命的意義。學生通過探究合作領悟了深刻的生命意義:英雄的偉大之處不在于其天生的完美,而在于他面對磨難的意志。又如在欣賞凡高的自畫像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系畫家的生活背景與人生經歷,深入分析凡高為什么沉醉于黃色和藍色的強烈對比,為什么畫人物時線條運用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旋轉扭曲,越來越粗野狂暴?在欣賞畫的同時我們讀懂了凡高苦難而短暫的一生,知道了凡高與提奧的那讓人感動的手足之情,更看到了一個生命的張揚、痛苦、不朽。一幅幅名畫讓學生了解到豐富的生命內涵。在馬蒂斯的《舞蹈》作品中感受生命的韻律,從《梅杜薩之筏》中體會人求生的本能,在羅丹雕塑作品《加萊義民》中看到生命的升華……

        美術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讓學生的“人格長城”中多一份敬畏情,善待心。

        四、構筑“人格長城”——滲透集體主義教育

        人不僅具有自然屬性,在社會中具有社會屬性,為了使學生能適應社會的要求,使其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必須對他們進行集體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養適應社會的人。如今,獨生子女多,他們一般都是在較優裕的環境中成長,更多的經驗是他人為自己服務。因此,要利用集體這塊陣地很好地塑造我們的下一代,使他們關心的重點由“自我”轉變到“他人”和“社會”。

        第7篇:視覺藝術教育范文

        關鍵詞:高校 藝術設計 教師現狀 解決辦法

        截止到2011年2月全國共有1328所院校開設了“藝術設計”專業,藝術設計專業在校生約120萬人,在校專業設計老師約5萬人,年招生數29J5人,設計教育十年式的發展,高校只顧自身利潤的得失,完全忽視學生的感受,不顧家長的期盼以及社會賦予的教育使命,不僅從招生上致使學生素質直線墜落,也導致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全面退化。藝術設計專業教師隊伍現狀堪憂。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責任心的下降,職業道德缺失

        教師不專心上課,應付教學,得過且過,對學生放任不管不問,不關心院系專業的發展,只顧自己,以自我為主。上課留學生在課堂做作業,自己在外面溜達,以學生回寢室做作業或市場教研等理由而曠課,導致很多學生對教師有怨言甚至反映到校領導層面。除了上課很少主動抽出時間輔導學生,與學生溝通。甚至有些教師心胸狹窄,小肚雞腸,搬弄是非,從道德上根本就不符合教師最基本的要求。

        藝術教師在學校受教育過程中,由于藝術專業的特性養成了自由放松的狀態,甚至部分教師有了松散不負責任的心態,在課堂上不認真教學,課后不充電僅憑學校學到的知識教學生,有的老師上幾節課后就放學生自由活動,完全丟失了教師的責任心,甚至有的教師酒后打架斗毆,教師隊伍素質整體退化。

        二、專業實踐能力過差

        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許多教師只重視理論不注重實踐,專業能力低下,也不會主動給自己“充電”,不思進取,憑著自己的老本昧著良心不斷欺騙學生,只會一些虛空理論,自以為是,不懂裝懂,從不做實際設計項目,甚至也不做虛擬設計、參加設計比賽,整天只說不做,嚴重背離了設計這一實踐性的特性,使教師沒有實踐的經驗和第一線的設計心得,甚至有教師最基本的設計草圖都不會畫,設計理論與實戰實踐的嚴重脫離,造成教師只會紙上談兵,實踐能力的低下導致難以將真正有用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三、教師隊伍非專業化

        非專業化的教師隊伍也是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學理論的教實設計、學繪畫的教“視覺傳達”,學機械制造的教“產品設計”、學文學的教“動畫劇本”……。另外很多藝術系主任都不是藝術專業出身,故很難完全把握藝術教育規律,不在乎其對設計教育了解多少,結果胡亂指導專業發展,胡亂管理專業教師,成了名副其實的“學歷暴發戶”和“職稱暴發戶”。

        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下滑是由眾多原因造成,歸納有以下幾點:

        首先,教育產業化的畸變

        教育產業化其實就是逐利化,在缺失道德底線背景下的招生就是逐利的招生,“以錢為綱”,教育朝錢看。由于藝術設計類學費收費高且教學投資較低,不像理工科那樣需要昂貴的硬件設備,導致很多高校為了增加學校經濟收入,獲得最大經濟利潤,肆無忌憚的擴招(比如西安美術學院)和建設新的設計專業。更令^可笑的是在全國一千多家綜合大學中毫無例外地都設有藝術設計專業,即便是體育學院、農業大學、音樂學院、醫學院、地質與財經大學也都紛紛開設藝術設計專業,唯恐搭不上這班賺錢的快車。全國設計類學生總數不斷膨脹,學生素質不斷退化,高考學生理科學不好學文科,文科學不好學表演學音樂學體育,形象不行、唱的不好、體質不好只好學美術,大部分學生學美術是抱著投機的心態。由于不喜愛這個專業導致學生不愿意學,學生素質不斷下降,缺乏思考,創新,務實的精神,得過且過的狀態,導致設計混混的滋生,致使教師教學積極性的下降,教學不盡心盡力,最終導致教與學的惡性循環。此外教師隊伍整體上承受著擴招后數倍于十年前的授課壓力、令自身幾乎沒有了喘息“充電”、從事科研與設計實踐的時間與空間,無暇改進課程并跟進設計行業的發展,不能向學生傳授新知識。

        其次,教育管理體制的僵化

        我們國家的教育一直都是重理論輕實踐目前設計教育體系不是因為需要這些課程開設而是因為沿襲過去的習慣按照現有人員的能力而開設的,在現行教育體制的牽制下,高校設計教育與產業的發展基本脫節,高校設計教育的發展遠遠落后于產業。設計教育不能隨市場、產業的變化隨機而變。導致高校教師沒有實踐設計機會。

        1.缺乏實踐經驗

        設計專業屬于實用型專業如果教師缺乏實踐,那么學生在社會上將難以勝任崗位,高校教師大部分是從學校畢業直接進入學校,沒有進行相應實踐鍛煉,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學校也沒有相應的教師實踐培訓l機制,而設計專業教師必須具備雙師型資質,即教師+設計師,才能真正的教導學生,將實踐設計經驗傳授給學生,筆者就遇到過一位老師設計一張A4大小的名片的事情。

        ―方面教師本身來源于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教育還是側重理論輕實踐能力培養,在學校學習中就缺少實踐能力的鍛煉,加上從小受到教育思維定勢的原因,很少人主動去公司,工作室,打工實踐,這樣就造成對設計實踐能力的缺失。另―方面高校與市場需求的脫節,不能滿足市場,反映滯后,無法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2.科研制度的導向偏離

        設計類科研以論文的發表才作為科研成果,而不是設計作品或是專業水準大賽獲獎作品,這就如同詩人的詩不算成果,而詩人的論文算成果那樣荒謬。設計專業與其他文理科不同,因為設計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要求在市場經濟下與產業緊密結合起來。而現行的科研制度只注重設計理論的研究忽視設計創造價值這一根本特性,嚴重誤導了教師只重視沒有實踐而得來的“虛空理論”,輕視設計實踐,使得教師實踐與理論脫節,只會紙上談兵,同時職稱評定注重論文的發表,更加迫使教師一切向理論看齊。

        科研考評要求更看重的數量、課題的多少,當然在理工科專業是必須的,因為這些專業最后的成果、最好的呈現方式就是論文與課題,但藝術類中不一定,油畫專業老師評判的好壞應該是畫了多少張優秀的作品或參加了什么展覽,學設計的老師評判的好壞應該是他做了多少設計項目,參加了什么展,獲了多少獎,這才是藝術專業教師的真正科研,而非寫了多少論文。

        科研考評機制對論文有核心論文的有數量和質量上的要求,但缺少獲獎的科研積分獎勵,尤其是國際大賽的獎勵,現今中國設計師已經走向國際設計舞臺,在眾多國際頂級設計大賽屢獲佳績,這些獎項的評定考評制度的制定是必須的,從學校擴大聲譽利益以及鼓勵教師專業深度發展利益出發,這些獲獎無疑是必須支持的,雖然比賽較多,比賽層次不一,但不能因為難以判定獲獎層次而不鼓勵教師參賽,這樣只會使學校失去美譽傳播機會和教師喪失設計研究的積極性,對專業發展嚴重不利。

        3.缺少務實的人事制度

        (1)過于重學歷、職稱輕能力

        高校設計教師的引進多是高學歷人才,由于我國教育重理論輕實踐,導致教師理論水平相對高但實踐能力差,尤其是年輕教師剛從學校讀完碩士或博士生,隨后直接進入學校教書,由于在學生時代接受的理論多實踐少,且讀研究生時更重視理論研究缺少下企業實踐,這樣的知識水平結構教書就造成了當下的惡性循環。

        由于人事制度在引進人才時只看重學歷和職稱,所以造成教師隊伍理論強于實踐。不少院校的院長、系主任是由非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擔任,只看其是否是教授、副教授,是否是高學歷,但對專業不懂,造成專業難以發展的困境。

        (2)獎懲不明

        高校獎懲差距不大以及執行力弱對教師產生的負面消極的影響,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大鍋飯局面使有能力的老師不愿意付出過多,沒有能力的老師可以整天混日子,成為與混混學生相對應的混混教師,甚至有學生投訴頻繁的教師因有編制而學校也只好口頭警告,而不是像企業那樣給予果斷解聘。

        對高校設計專業教師的這些問題的解決迫在眉睫,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點解決:

        一、回歸精英化教育

        從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大眾化、規模化回歸到教育精英化、優質化,將重理論教育逐步轉為以實踐為導向的項目教學上,讓同學們真正掌握技術與藝術,嚴肅校風校紀,杜絕教學的隨意性,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學習作風,減輕教師授課負擔,留給教師充足時間去“充電”,去從事設計實踐跟進設計行業發展,優化課程,減少招生量,進行符合專業特性的小班制教學,實行真實的師徒制教學,這樣才能大大提升教學質量。

        二、科研導向,鼓勵實踐

        針對設計專業的實踐性這一特點,承認實踐設計作品和專業水準設計大賽獲獎作品為科研績分,從科研上承認藝術設計作品,鼓勵教師進行藝術設計創作,通過制定科研積分,將藝術設計作品獲獎、參展、發表列入科研積分考核辦法并制定對應的積分及說明,由于藝術類專業特殊性應考慮到教育部、文化部主辦的藝術類的美術類比賽非常少,比如全國美展5年一次,這樣還應考慮其他同性質部門比賽予以承認,對國際性大賽、國際出版物的作品發表給予承認,這樣才能從實際客觀給予藝術設計教師發展以鼓勵,回歸到藝術設計專業的本質上來,當然由于藝術認定的專業性與復雜性,高校應根據藝術設計發展規律,進行積分的調整與修改,在承認設計作品大賽的基礎上,適當減少論文數量的要求,從而鼓勵教師多實踐多設計多參加比賽,提高教師的實踐經驗,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任人為賢,優勝劣汰

        防止安插人情教師,杜絕人情教師進入,以德和才引進優秀人才,根據專業選擇對口的教師,任命專業對口教師擔任領導職務,不唯學歷,招聘有責任心有才能的教師,不拘―格降人才,注重教師的實踐設計能力,任命專業優秀有責任心的教師擔任院系領導,撥正專業教學思路。

        制定懲罰分明的制度,鼓勵教師做好本質工作的基礎上努力為專業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對消極怠工、混日子的教師給予嚴懲,情節嚴重者給予開除,只有這樣良好的競爭機制,才能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促進專業的良性發展。

        四打造教師學習環境

        設計院校一定要給教師充電的機會,為教師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工作環境和條件,給教師創造學習、培訓的機會,安排教師用一學期的時間去企業實踐鍛煉,組織大家觀看相關展覽,到企業與優秀企業家、設計師進行深度交流,讓他們在工作中學習設計一線實踐知識并將理論與實踐真正的結合起來,并且能夠通過不斷地學習來補充教學工作帶來的知識透支,這樣才能傳授給學生真正的實踐知識和新鮮的知識。

        第8篇:視覺藝術教育范文

        作者簡介:李建平,男,中學高級教師,浙江省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學教育集團錢江苑校區,副校長,郵編:310 016。

        圖例教學,從本質上說,是美術教師充分利用圖例資源,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思維和想象活動,習得有關的美術知識和能力,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視覺識讀能力”的教學活動。如何從培養學生視覺識讀能力的角度去思考和運用圖例,充分發揮圖例在教材中的作用和意圖,成為美術教學促進學生視覺識讀能力發展的新命題。本文以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美術》(以下不再注明出處)教材為例.將筆者在小學一、二年級美術教學實踐中采用“猜圖、識圖、補圖、評圖、說圖”等策略,來進一步促進學生視覺識讀能力的發展,從而提高美術課堂綜合效益的一些經驗與同行們分享。

        一、“猜圖’,-—.在觀察、想象中,激發學生自覺的讀圖意識

        (一)“猜圖”的目的

        “猜圖”就是利用圖例優勢,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以“猜猜看”等形式與學生共同看圖,猜測圖片本身所傳達的各種信息和含義,激發學生對“圖例”的好奇與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讀圖意識。

        (二)“猜圖”三步走

        1.猜想,激活敏感觀察。猜想就是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從圖片的線條、色彩等要素進行觀察,邊讀邊猜想圖中的內容或故事,猜測圖片所傳達的訊息。如第一冊《叔叔阿姨真忙》一課中,教師出示《鋼水、汗水》(圖1)這張畫,讓學生猜—猜:畫面中的叔叔們,他們是做什么工作的?

        2.觀察,引發自由想象。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獲得信息,激活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而找到與課本圖例所描繪的景象相匹配的材料,引發自由想象。如《鋼水、汗水》,在“猜想”環節中,當大部分學生都是根據圖片中傳達的信息說出各自不同的猜想結果時,教師應以一系列的提問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展開自由想象。如,這位叔叔的服裝是怎樣的?表情是怎樣的?動作是怎樣的?他身上有什么?他周圍環境是怎樣的?等等。

        3.表達,促進思維發展。經過前面對圖例的猜測、想象,學生就會開始注意尋找解圖思路和方法,此刻應給學生創設用自己語言描述圖意情境的機會。根據前面“猜想”和“觀察”的情況,教師公布答案是鋼鐵工人,猜中的同學就會有成就感。然后教師給大家提出作業要求:“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請同學們畫—畫你身邊的叔叔或阿姨;并請大家想一想、說一說,你的叔叔或阿姨是做什么工作的?他們工作時的樣子是怎么樣的?他們的工作環境會怎么樣?會用到哪些工具?等等。”

        (三)“猜圖”注意事項

        “猜圖”的目的主要在于激發學生對圖例的興趣。一、二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強,但表達能力卻跟不上。因此,在剛開始的訓練中,不應限制學生的猜想表達形式,只要能讓孩子盡情暢想、暢所欲言即可。

        二、“識圖”——在指導、訓練中,培養學生基本的識圖能力

        (一)“識圖”的目的

        “識圖”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自覺地運用一定的方法,對圖例中的色彩、線條、構圖(人、物和風景)等畫面組成要素進行觀察、感受與解釋。讓學生通過有序觀察,掌握基本的讀圖方法,以形成基本的識圖能力。

        (二)“識圖”二環節

        1.有序觀察。讓學生從單圖觀察逐步轉向多圖觀察,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給予有梯度的指導。以單圖觀察為例.首先,應當提示學生按照“先整體、后細節”的順序進行:第一步,這是什么地方;第二步,畫中有誰,或是有什么,他們在干什么;第三步,重點是什么。接著,要提示學生抓住事物特點,按定順序進行觀察。例如,由景到人、由靜到動等,分主次地看。以第一冊《我的老師》一課(圖2)為例,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畫面中白發蒼蒼的老教師、黑板、講臺,再觀察老教師的表情、動作和衣著打扮。最后,請學生找一找畫面中的色彩:將讀圖和題目結合在一起,人物、黑板和講臺這三者構成了畫面的最佳視覺效果;教師的白發、身上衣服的灰色和黑板的黑色三者相結合,形成了一種無色的色彩效果。

        多圖觀察時,教師應當指導學生注意圖與圖之間的聯系,畫面主要內容是什么,作出這樣判斷的依據是什么,等等。以第一冊《卷紙動物》一課為例。教師連續出示了5張制作步驟示范圖,并指導學生觀察。這時,應當告訴學生這是制作螃蟹的步驟圖,同時,要讓學生觀察討論每—步干什么、每步之間的先后順序是否可以互換等問題。例如,第—步與第二步互換不影響制作螃蟹,但是第二步與第三步就不可以互換。(圖3)這種觀察討論的形式,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地識讀步驟圖的能力。 2.合理想象。學生看懂畫面、理解畫面含義還不夠,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由此及彼地聯想開去。

        (1)想畫面內容。觀察事物是根據畫面進行分析判斷的思維活動,所以,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立足于畫面,并依據畫面展開各種豐富的想象。例如,在上第—冊《巧用碎紙片》一課時,教師隨意撕下一張碎紙片,讓學生拿在手中玩一玩,提示他們改變不同的方向仔細觀察,同時思考:這張碎紙片可以添畫出哪些形象?(圖4)教師可以先示范添畫—個,然后讓學生來添畫。最后,通過欣賞一些學生的添畫作品,進—步啟發思維。(圖5)

        (2)想圖外之意。學生對畫面的認知不僅要立足于畫面,還要高于畫面;不能滿足于客觀描述,還要根據畫面內容展開聯想;要搞清楚圖的主題思想,并據此生發開去。所以,教師可以抓住畫面細節,引導學生展開合理想象。例如,第一冊《畫家筆下的童話》一課中有一幅作品《梨子提琴》,教師可運用—連串的提問啟發學生。如:①你在畫面中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動物?它們在干什么?周圍的環境怎樣?②請說說畫面中有哪些顏色?這些顏色在畫面中有哪些變化?③請同學們來模仿畫面中動物的表情和動作。為什么它們有這樣的表情和動作呢?④看了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受?想說什么?(圖6)同時,教師應當注意,在問題情境中允許學生插話,簡單地表達感受。實踐證明,想象過程中,學生因思維的敏捷和活躍所產生的成就感,遠遠超過圖片本身所帶來的愉悅感,這正是識圖的樂趣和價值所在。

        (三)“識圖”注意事項

        在引導學生“識圖”過程中,要注意全面、細致與正確。只有看得全面,才能對圖和文本認識得完整;只有看得細致,才能對圖和文本認識得具體;只有看的順序正確,才能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指導孩子們看圖例時,還要提醒他們注意圖例下方的文字注解,以保證對畫面內容的準確把握和想象的合理性。

        三、“補圖”——在重組互動中,拓展學生廣泛的“審美視閾”

        (一)“補圖”的目的

        “補圖”旨在通過引導學生對圖進行“填、改、添”,使他們在圖文互動的讀圖過程中,產生一種有別于單獨“讀圖”的全新的“意”,從而更完整地領略故事、感受人物、體會內涵;繼而發現不同文本之間和圖與圖之間的關聯性,或是發現文本在圖中的空白點,激發更深入的探究;甚至能根據連續畫面缺少的情境,在缺少的連續畫面中進行創造或設計。

        (二)“補圖”三方式

        1.填圖。填圖就是對圖例的“填畫”。如,在第二冊第1課《五彩煙花》中,教師在示范了煙花的創作技法之后提問:“我們怎樣才能在畫面中體現自己的煙花又高又大?”待學生討論結束,再出示事先畫好的煙花圖片,讓學生添畫景物。(圖7,圖8)

        2.改圖。改圖指的是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表達的需要對圖進行適當的修改。以第二冊第17課《大牛和小牛》為例,在學生掌握了牛的畫法和特征之后,教師出示學生的作品(圖9、圖10),并提問:你覺得作品中老牛和小牛的關系怎樣?怎樣能夠表現出它們之間的親密關系?通過問題討論后,總結出可以通過“神情、動態、環境”等因素表現出親密關系的結論,然后再指導學生進行改畫。(圖11、圖12)

        3.添圖。添圖指的是在圖例上進行自由、合理的添畫。如,第二冊第12課《手指印畫》,利用手指的印紋,通過聯想添畫表現各種不同的形象。在指導如何添畫環節,教師出示圖13,講解如何由畫一個指印延伸到畫多個指印。教師先示范,畫出一個指印,然后讓學生思考,如何用簡單的線條添畫,使整幅畫構圖完整。(圖14)

        (三)“補圖”注意事項

        “補圖”的關鍵是怎樣引導學生“補”。因此,在引導學生“補圖”時,教師應當注意以下兩點:

        1.“補”的指向要明確。“補”不是隨心所欲的添加,而是在教學目標指引下的補充和完善。

        2.“補”的核心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要能通過“補圖”體現出學生的思維創新。

        四、“評圖”——在批判、鑒賞中,開發學生多元的“視覺表征”

        視覺表征主要指“形狀、色彩、肌理、點、線、面”等因素的關聯,以及對“和諧、對稱、均衡和節奏”等結構關系的處理。兩者憑借“空間、方向和張力”等一系列關系而有機結合起來,構成“有意味的形式”。美術教學就是要讓學生通過對圖例的鑒賞、評價,努力構建自己心中的“有意味的形式”。

        (一)“評圖”的目的

        圖例雖然是精心選擇或設計的,但在運用和研究過程中,有時難免也會出現有爭議的情況。教師應當指導學生鑒賞、評價圖例本身是否有缺陷。如,圖例的色彩、構圖、線條、主題等是否合適,是否有更合適的圖例可供選擇,等等。這樣的鑒賞、評價有助于學生開發多元的“視覺表征”,構建自己心中豐富的“有意味的形式”。

        (二)“評圖”三要素

        1.從色彩評。即從圖例色彩的飽和度、明度等要素進行評價。如,第一冊第19課《心中的太陽》所選擇的圖例中有—幅作品比較粗糙,(圖15)該圖“色彩不夠飽和,太陽形象也沒有特征”。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太陽光芒是否可以更漂亮?”“表情是否可以更豐富?”“人物造型過于簡單了嗎?”“色彩還可以更豐富嗎?”“涂色是否粗糙?”等問題,逐步引導學生進行評價。

        2.依構圖評。即針對圖例整體構圖方面進行評價。如第二冊第8課《美麗的盤子》,第17頁有一幅學生作品為不對稱構圖(圖16),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容易使學生混淆構圖概念,這時就需要教師的特別指導和講解。為此,教師可設計提問:你覺得這幅圖與其他盤子的構圖有什么區別?你喜歡嗎?通過對這樣的構圖的評價、討論,讓學生了解“構圖中的空白有時也是一種美”。

        3.據主題評。即看圖例主題與教學目標之間是否吻合,對應。如,第一冊第10課《紙袋玩偶》(圖17),教學要求是“學習設計制作有趣的紙袋玩偶”。但是,教材中的示范圖大量選用了信封的圖片,而并沒有用生活中常見的紙袋。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信封究竟是不是紙袋”展開評論,了解紙袋的多樣性,以消除學生心中可能存在的疑慮。

        (三)“評圖”注意事項

        1.評圖不能拘泥于一些不相干的因素,如,印刷質量或其他不太重要的細節。教師可以采用分析對比的方式,就像在做“大家來找茬兒”游戲一樣,讓學生找一找、比一比。這樣,學生既學得輕松,也能更好地理解。.

        2.在評圖環節中,教師的指引非常重要,因為低年段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還不夠強。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評圖時要循序漸進,因勢利導;還要有耐心,允許學生在評圖初期犯錯。

        五、“說圖”——在綜合表達中,促進學生整體的情感體驗

        (一)“說圖”的目的

        說圖,是讓學生把心中關于圖例的各種認識、理解、判斷和疑問通過自由講述、復述、表演等綜合表現形式更加直觀地表達出來,從而使學生在課堂情境中更加投入;同時,也能調動那些理解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二)“說圖”二途徑

        1.給圖例配音。“給圖例配音”就是引導學生觀察畫面表現的內容,然后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發表感受。如,第二冊《畫畫親近的人》,教師先出示一幅中國畫《悄悄話》(圖18),學生通過自主觀察,能說出畫面所表現的內容。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畫面表現的內容,聯系各自的生活經驗發表感受,說說自己和親近的人之間發生的生活故事。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劇本,即興演出。(圖19、圖20)

        2.依圖例復述。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依照圖例進行復述,復述的內容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以此來訓練學生的審美情感體驗。第—冊《畫家筆下的童話》一課中有一幅插畫《月長廊下》(圖21),畫面中,藍色的夜晚很寧靜。教師可以請學生先仔細觀察這張插畫,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說一說畫面中兩個主角之間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圖22)

        (三)“說圖”注意事項

        “說圖”更傾向于學生對想象內容的直觀表達。這里的“表達”是一種綜合體驗過程,因此,在學生“說圖”時,教師應當引導他們不必拘泥于小節,而要注重整體性和綜合性,這有助于提高學生情感體驗的深度和廣度。

        在策略實施過程中,筆者也發現,一、二年級的小學生盡管年齡小,但是視覺識讀卻是全方位的。教師在教學時,應運用適宜于兒童和教學實際的方法,并采用必要手段啟發和幫助學生。特別需要注意以下四點:

        1.課前調查要布置。教師應當在課前布置學生采用觀察法、訪談法、查閱資料法等對某些圖例做一番調查了解。如,教學《民間玩具》這一課,先讓學生課前查閱資料,找一找民間玩具的圖片,了解中國傳統民間玩具有哪些;再請學生將家里的玩具帶到課堂上,在課的開始為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 2.小組討論要充分。分小組對課文圖例中的難點與熱點問題進行的討論要充分展開、交流,讓學生在討論中獲得提升。例如,在《奇特的夢》一課中,關于《冬日夢》畫面中夢境分析的理解,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因此,可以讓學生先各自欣賞,然后小組討論,說一說各自的感受,再說一說作者的夢想是表達什么內容的。

        3.圖物感知要并舉。一般而言,圖例沒有實物那么直觀,因此,在上有些課時,教師可以采用圖例與實物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對圖例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神奇的大公雞》一課中,讓學生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比較圖片中的雞和真實雞的區別,從而對雞的結構、雞的腿和爪子等較難畫的部位能有更準確的理解。

        4.角色表演重參與。教師應當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到情境中,以提高他們對圖例的感性認識。如,《動物音樂會》是一堂美術綜合課,教師可以讓學生穿著自己做的衣服,在音樂聲中模擬動物的動作,了解動物的習性,揣摩動物的心理活動,通過唱、跳、講故事等形式,盡情地表現它們的一舉—動。

        5.綜合感知要和諧。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各類感知方法,或是借助現代化教學媒體讓學生獲得綜合的感知。以《春天》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首先帶領學生來到自然中,讓他們呼吸春天的氣息、觀察嫩綠的小草、聽小鳥的歡叫、聞泥土的氣息,讓學生模仿風吹時柳樹飛揚的姿態,等等,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動覺等,將各種感受融合在一起,使身心與自然的規律達到和諧—致。

        參考文獻:

        [1]計宇.當閱讀教學遭遇“讀圖時代”[J]小學美術教學,2009(4):35-36.

        第9篇:視覺藝術教育范文

        現行的浙教版初中信息技術教材有個非常明顯的特色,就是課與課之間的銜接非常緊密,在教材內容方面,上一節課的內容往往為下幾節課做鋪墊,這一節課的內容往往是上幾節課的深化;在學生的學習方面,上一節課的作品經常在下幾節課里都需要補充、完善,這一節課的作品往往又是上幾節課的成果積累。比如浙教版五、六年級中對于Word、PowerPoint等軟件的教學,往往從收集資料到作品制作成型需要好幾個課時才能完成,一系列的教學內容前后都有關聯。然而,現在一般機房學生機的軟件環境并不能很好地適應這種教材風格,往往學生在這節課所制作的半成品,到下節課要繼續補充完善的時候,卻為了機器上安裝了還原類軟件等原因而使作品變得無影無蹤,可想而知,此刻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心肯定大受影響。為了解決這一矛盾,計算機老師有很多處理的辦法,常見的比如讓學生把作品保存在非自動還原的分區中,這樣就可以避免作品受還原類軟件的影響,但是問題在于同一臺學生機器是由多個班級的多個學生共同使用的,保存在計算機中的作品難免會受到其他學生無意地改動,甚至惡意的破壞,在數據的安全性上,遠遠不能滿足要求。再比如建立FTP服務器,讓學生在下課前把作品備份到FTP服務器中,可以在服務器上為每個學生建立個自獨立的空間,分配好密碼,數據安全性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唯一不足就是調用作品和保存作品都要到FTP服務器去中轉,而且也沒有軟件能夠完全自動、后臺地實現這一調用和備份的過程,稍顯麻煩,學生也容易忘記備份而造成數據的丟失。這些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但總體來說似乎都稍欠完美。

        在學生機房中引入域管理,可以很好地解決前面提到的矛盾。在Windows域控制器已經建立好學生賬戶的基礎上,我們再進行兩步操作,一是為每個學生賬戶分配獨立的存儲空間,二是編寫一條組策略將學生登錄后的“桌面”、“我的文檔”文件夾重定向到域控制器指定的共享文件中。學生每次上課前使用自己的賬號和密碼登錄到學生機中,系統會自動從域控制器中調用“桌面”和“我的文檔”數據,課堂結束后學生注銷或關閉計算機,系統又自動把學生在“桌面”和“我的文檔”中新建或者修改的數據同步到域控制器中,數據的上傳下載都由操作系統在后臺進行,作為操作者的學生是完全感覺不到這些的,和單機上的操作體驗幾乎沒有區別。這樣,每個學生擁有獨立的賬戶,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又使用“文件夾重定向”功能把學生個人文件同步到域控制器中,避免了還原軟件對學生個人文件數據的影響。

        二、用Windows域規范學生上機操作的行為

        眾所周知,由于計算機課程教學的特點,學生在上機操作過程中,有很大的自由度,特別是軟件使用方面,非常難控制,再加上學生普遍存在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差的現象,造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一放開控制讓學生練習,學生就往往只顧自己玩其他軟件,和教師上課內容完全不同步,甚至在連接到互聯網絡的時候,學生都迫不及待地上QQ聊天或者玩網頁游戲等等,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正常進行,達不到既定的教學效果。雖然可以通過注冊表或者借助電子教室的程序限制功能加以限制,但明顯這些方法都不夠靈活,比如通過注冊表限制,需要每一臺學生機上都去設置,費時費力;通過電子教室的程序限制,目前只有很少電子教室有這樣的功能,并且只針對IE瀏覽器有效,設置方法比較單一,不便于系統的管理和維護,總體來看這些方案收效一般。

        軟件限制也是Windows域的一個重要功能。實際上軟件限制是通過Windows域的組策略來實現的,通過對不同的學生用戶和計算機課程內容所要求的軟件進行限制策略,不僅能有效地防止計算機病毒的傳播擴散,還可以實現不同學生使用不同軟件,不同課堂使用不同軟件的效果。在實際應用中,進入組策略編輯,在“用戶配置/Windows設置/安全設置/軟件限制策略”中,創建軟件限制策略,在其他規則中根據“證書規則”、“哈希規則”、“Internet區域規則”和“路徑規則”詳細制定用戶能夠運行(或禁止運行)哪些軟件,能夠訪問(或者禁止訪問)哪些網站。使用組策略來限制軟件顯得非常靈活實用,編寫多個關于軟件限制的組策略,在需要的時候,為不同的學生或者不同的計算機課程應用相應的組策略就可以達到軟件限制的目的了。另外域中的組策略最大的好處在于統一編寫,統一應用,一旦在域控制器中準備好組策略,所有的學生機會自動應用這些組策略,對于機房的維護來說方便了不少。

        三、用Windows域的登錄注銷腳本記錄學生上機情況

        在一般的信息技術的學習評價中,我們往往以學生的作品好壞為評價的主要標準,但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這樣一類學生,他們平時能專心聽講,認真操作,但限于自身水平等原因,制作出來的作品可能并不能達到合格的程度,評價這些學生也需要考慮他們的制作過程,考慮到他們平時為制作作品所花費的時間,并不能只看作品成果。但普通局域網中的學生機,因為沒有登錄機制,顯然沒有辦法解決如何為多個學生記錄使用時間的問題。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精选AⅤ在线观看 | 久久一本大到香蕉精品 | 综合激情丁香久久狠狠男同 |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天堂 | 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一二三区 | 久久―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