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網絡教育的概念范文

        網絡教育的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教育的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網絡教育的概念

        第1篇:網絡教育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 語文教學 網絡環境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7-0093-01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處于9~12歲的年齡段,是成長的關鍵時期,是形成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意志能力等的最佳時期,該階段的閱讀教學目標不再局限于用普通話獨立閱讀課文,還面臨著默讀的要求。鑒于此,教師要深化閱讀教學改革,把教會學生知識轉化成教會學生學習,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以網絡環境為基礎,拓展學生閱讀視野

        為改革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開展課前閱讀活動,嘗試自主探究、自主解惑。

        如當教師在講解課文《埃及的金字塔》之前,就可引導學生在網絡環境里自主預習課文。教師可引導學生先提出若干問題:為什么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奇跡之一?金字塔是什么樣子的?金字塔座落在哪里,為何而建?教師要求學生在自行預習課文之后到網絡里搜索與埃及的金字塔有關的電影來觀看,或搜索一些相關的文獻來閱讀,探索問題的答案。通過利用網絡,學生或觀看電影,或閱讀其他文獻,紛紛找到問題的答案,并從中學會了自主探究、解惑,這對提高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很有幫助,能促使其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引入多媒體技術,展現閱讀教學的動態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新課改要求教學要與信息技術實現整合,多媒體教學也因此不斷深入到各個階段的教學當中。

        如當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時,就可引入多媒體技術,用視頻的方式為學生展示廬山,引領學生對廬山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閱讀授課內容也不受到瀑布的局限,同時為學生描述廬山的湖泊、霧,通過交替展示近景、遠景、全景等,促使學生對廬山的美有更好的領悟,從而按照學生對于“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的理解,引導他們利用同樣的手法描述一下廬山的霧,把它表現出來。學生可利用夸張、比喻等手法描述廬山的霧,并把結果展示給全體學生,把閱讀教學課堂變得更加活躍、生動,不但學生對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且還潛移默化形成樂觀、積極、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實現動態化的課堂閱讀教學、閱讀學習。

        三、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WeBlog技術是一種基于網絡的信息再現技術,教師利用該網絡信息技術輔助閱讀教學,就能把閱讀文本展現給學生,再配合多媒體技術、超文本,就能向學生展示一個立體化的、比教材更廣闊的真實世界,有助于學生形成創新的意識與能力。

        如當教師在講解課文《九寨溝》時,由于該篇課文是鑒賞風景,但很多學生對九寨溝并沒有感性認識,課堂教學在時間的限制下也無法展示大量材料,此時依托WeBlog技術改革閱讀教學就是一個好選擇。一是把課文到WeBlog上,根據課文描述不同風景的段落為學生展示圖片、視頻,學生可按照自己的興趣自行瀏覽;二是設置超文本,通過網絡環境優勢加深學生對九寨溝的認識;三是設立討論區,拋出一些話題讓學生開放交流。基于WeBlog技術的性質,學生完全能按照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相應模塊,接受自己想看的材料,這是多樣化的自主學習,擺脫教師對學生的思維束縛,對學生形成獨立思考能力大有裨益。教材往往容易讓學生產生一種權威性的思維定勢,教師則習慣把它奉為經典、范文,以指導學生欣賞、模仿,難以超越教材。但語文的實踐性很強,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要太過刻意地追求語文知識的完整性、系統性,而WeBlog技術就能提供開放性的思維引導和可選擇的學習材料,有助于教師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從而形成創新意識,這正是網絡信息時代的創新型人才必須要具備的素質。

        參考文獻:

        [1]徐明.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6,(27):20.

        第2篇:網絡教育的概念范文

        網絡教學應該有別于課堂的教學形態。網絡的教學應用在移植課堂教學形態的同時,應該存在自身的形態方式。這個形態方式就是網絡的學習形態、知識形態和教學形態。其表現為微學習、微內容和微引導的形態表征,構成了網絡學習的三個合成矢量要素,呈現出網絡教育的學習景象。

        【關鍵詞】 網絡學習;微學習;策內容;微引導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458x(2012)08—0025—05

        一、序言

        計算機網絡在教育中的應用可歸結為三個層面:一是工具層面,二是整合層面,三形態層面。在工具層面,網絡是教育的手段,用以移植現有的課堂教學形態,即網絡教學呈現出課堂教學情景,教學設計遵循課堂學習規律;在整合層面,網絡是教育的方式,用以呈現教學資源,輔助課堂教學,影響和改變各學科課堂教學結構和模式;在形態層面,網絡教育是有別于學校教育的教學體系,代表教育的網絡學習體系。在傳統教育形態基礎上建立起網絡的教育形態,使之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新空間。[1]

        縱觀網絡教育的現狀,更多的是體現在工具層面和整合層面。其主要特征是移植現有的學校教育形態和形式,改進課堂教學和輔助學習過程。表現為教材和課堂是網絡展示,網絡學習是網絡上課和網絡讀書。網絡課程、電子教室與電子教材實際上是呈現學校的課堂教學形式。

        網絡教育形態體現在網絡學習形態上,有著自身的網絡教學設計。不同于學校的課堂教學及教學設計,網絡學習形態具有網絡教育的思維特征:數據庫思維、程序思維、鏈接思維和復制思維。[2]學習形態的變化勢必導致在教學和設計上發生改變。網絡教學的“課”與“教材”不能完全移植學校的課堂和教案。網絡的學習形態是什么?找到網絡學習的特征與形式,就能夠在網絡的學習形態下構思出全新的網絡教學形式,在形態層面上真正開拓出網絡教育的新出路。

        近年來,新媒介學習在研究微型學習概念,它代表著新興的學習方式。微型學習是于2004 年由奧地利學習研究專家林德納(Lindner)提出,他將微型學習表述為一種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態系統中,基于微型內容和微型媒體的新型學習。[3]由微型學習帶來了微內容的教學資源分類研究。其研究大多聚焦于移動媒體與成人教育的優勢。的確,作為新媒體學習,微型學習體現了不同于學校學習的特征。我們研究注意到,微型學習能夠體現網絡學習的一些特征,但它并不能真正解決網絡教育的課堂形態問題。事實上我們一直在尋找不同于移植課堂教學的網絡教育形式,以達到網絡教育教學效果更為顯著的目的。因此借助于微型學習的概念,引入網絡的學習形態——微學習形態,并基于微學習形態下微內容知識形態,以及基于微內容下的微引導教學設計等三個概念構建出網絡教育形態層面的應用。

        本文從學習、知識和教學這三大基本形態構成出發,研究網絡教育形態層面概念,重新審視學校的教學和學習方式,解析網絡的學習、知識和教學形態,促進網絡在教育中的應用。

        二、網絡教育的學習——微學習形態

        學者對微型學習的定義是:微型學習是一種非正式的、隨時隨地的、非系統的學習行為,體現了一種泛學習的概念。之所以借助微型學習概念,是因為其與網絡學習形態特征的相似性,但網絡學習形態不等同于微型學習的概念。為之區分,這里以微學習形態的概念來表征網絡學習形態的意義。

        1. 網絡學習形態

        網絡教育的學習方式可以分為工具方式、整合方式和形態方式。工具方式就是網絡教學課堂,播出課堂實況,與課堂學習過程一致。整合方式是結合課堂教學,瀏覽網頁提供的不同于課堂教學的學習資源,加深對課堂教學的理解與提升。形態學習方式不同于課堂學習方式。網絡學習形態要保證學習的本質意義,其定義應該具有以下三點內涵:

        (1)網絡學習形態應該代表網絡教育的正式的學習內容和獨立的學習方式。

        (2)網絡學習形態應該不同于學校課堂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

        (3)網絡學習形態應該具有自身的教學體系和追求類同于學校教育的學習效果。

        在上述內涵意義下,從網絡學習特點出發,構建網絡特征的教學與學習體系,微學習形態應該是這種特點和體系的基礎。

        2. 微學習形態的特征

        微學習形態代表著網絡學習形態的特點,它不同于學校課堂教學下的學習形態。微學習形態特征應該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時間特征:短時與隨時

        網絡學習應該是一種以個人為學習中心的學習,其有效的學習是由多個短時性學習組成,由個人決定學習時間和地點,學習時間可長可短,學習地點可固定或移動。這一特征是觸發網絡學習方式——微學習形態的本質起點。

        (2)學習內容特征:短篇與簡練

        適應微學習形態的學習內容必然是微型的內容方式,定義為微內容概念[4]。微內容不是簡單地將課堂教學內容分割,它應該呈現為一種講究知識結構關聯和學習需求遞增的學習內容,篇幅簡短,文字、語音、視頻、動畫等圍繞微內容形式呈現。

        (3)學習方式特征:瀏覽與交互

        網絡學習的發生與深入基于瀏覽和交互。瀏覽是網絡學習的基本方式,看與聽產生于瀏覽過程。瀏覽在微學習形態下成為學習發生的基本行為,網絡學習設計要圍繞這一特征展開。而交互是網絡教學的重要環節,成為網絡學習深入的關鍵和網絡學習設計的交叉點。

        (4)學習動機特征:主動與需求

        微學習的教學設計應該深入分析學習者的動機特征。網絡學習是一種主動的學習。它包括兩個方面:自主和自擇。一個是意識,一個是行動。學習必須是這兩者的配合。學習需求是學習的外在影響因素,是學習發生的外在動力。疑問和設疑是引發主動學習的基本方式。疑問是學習者的需求,設疑是設計者的環節。

        第3篇:網絡教育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網絡課程;網絡教育;問題;對策

        Abstract:Web-based curriculum was a mostly means in distance education. Problems of web based curriculum were analyzed and suggestions 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issues were given.

        Key words:online course ;web-based education;problems;solutions

        網絡課程是網絡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網絡教育中,教學活動圍繞著網絡課程展開,網絡課程是實施網絡教育目標的基本單元和核心。縱觀目前的網絡課程,雖然各有特點,但也暴露出以下一些問題:偏重教學材料的制作,較少關注網絡學習環境的構建;偏重以教師為中心和以教為主,很少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和以學為主的網絡教學模式的探索。因此,在理論和實踐上探索適合網絡教育的教學模式,開發適合網絡教育的網絡課程,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網絡課程的概念

        網絡課程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1]它包括兩個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境。教學內容是以知識點為基本單元,以文本、圖像、動畫、音頻和視頻為綜合表現手段的課程內容。網絡教學支撐環境是指支持網絡教學的教學資源、教學平臺以及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實施的教學活動。

        二、我國現有網絡課程的現狀分析

        1.教育部給予政策上的支持

        教育部于1999年啟動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工程,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項目”的經費,重點支持若干所高等學校網絡教育學院的網絡課程建設和應用,并實現資源共享。

        2.在研發方面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在教育部《啟動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工程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討論了網絡課程建設的理論基礎、原則、技術規范、方法等,提出了《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試行稿)》,為課程的開發提供了一個方向。在實踐方面,部分高校的網絡學院和各中小學的網校都在積極開發網絡課程。

        3.網絡課程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

        在應用方面,我國的大多數網絡課程能夠為學習者提供網上的學習材料,還要求學習者通過電子郵件、電子公告欄、網上練習和測試進行異步雙向交流;只有極少數高校網絡學院采用視頻會議系統。然而基于網絡課程教學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大部分高校網絡學院在其他省、市開辦教學點,部分還沿用傳統課堂教學來提高教學效率。

        三、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一些高校網絡學院(遠程教育學院)網絡課程建設的網上調研,可以發現網絡課程建設存在一些共同的問題,總結如下:

        1.網絡課程、網絡課件、網絡教材的混淆

        目前,關于網絡課程與網絡課件的界定顯得模糊不清,有時被認為是同一個概念或同等的概念;更有人把網絡課程理解成教學內容的簡單羅列。在網絡課程中只有幾個課件或幾篇講稿,指定參考教材。概念的混淆,導致很多高校把各學科的網絡教育誤認成傳統的課堂教育,從而大大降低了網絡教育的效果。

        2.課程體系大而全

        從各學科的網絡教育看,開設的課程比較齊全,但缺少規劃,顯得過于急功近利,高校網絡學院只是針對當前各科教材做簡單的網絡化教學,沒能很好地與實踐相結合,不能體現出網絡教育的優越性。

        3.重教學內容呈現,輕學習環境設計

        在網絡環境下的學習,要求必須更加自主地進行意義建構,因此情境的創設尤為重要,網絡課程不是僅提供資料,而是影響學生使其成為自己的“教師”的重要工具[2]。從調研可看出,大部分的課程都是文本教學材料或教師講稿的簡單呈現,沒有給學習者設置模擬真實的學習情境,缺少一些讓學習者去解決的現實問題,無法讓學習者進行小組協作、角色扮演、討論、問題解決等。

        4.自主學習資源不足

        自主學習是網絡教育的一大特色,學習者通過自主學習,實現學習活動的時空分離。目前網絡課程在自主性學習方面只是體現學習者自己學習這一點,并沒有為他們提供種種有利于進行自主學習的資源。對于一門課程來說,不可能做成百科全書式的,只能關注本課程的教學,這樣對于原來對該領域不甚了解的學習者來說,就存在一定的難度,尤其是一些專業性非常強的學科,這些學習者就非常需要相關知識的電子圖書館式的資源庫。

        5.缺少評價與反饋

        評價與反饋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目前網絡教學的評價方式僅限于教師對學習者的評價(作業和考試),很少考慮學習者自身的評價、同伴的評價,而這兩種對于學習者獲得學習成就感非常有效。目前網絡教學平臺往往是僅給出答題結果,而沒有給出適當的分析、評語,學習者只能自己猜測、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

        四、相應的對策研究

        1.加強教育技術培訓,幫助教師改變觀念網絡課程的建設

        如情境創設、學習者解決問題、學習策略的選擇等都離不開教師的參與和指導。因此要建設高質量的網絡課程,首先要解決的是轉變教師對新信息技術的態度問題,要消除教師對新信息技術的“抗拒”和“恐懼”意識,讓教師了解新信息技術,了解網絡教育,并積極參與網絡教育。

        2.教學內容多媒體化和情境化

        隨著網絡寬帶的拓寬和網速的全面提升,基于WEB的多媒體教學將是網絡教學的趨勢。網絡課程的發展方向是基于流媒體技術的虛擬真實教學環境等更加人性化的教學環境。

        3.交互方式多樣化

        交互有同步、異步形式,交互方式不僅是基于文本的電子郵件、討論區、BBS,還將出現基于文本和圖像的電子白板、應用進程的共享等方式[3]。

        4.導航系統便捷化

        一個適于自主學習的便捷導航系統應該至少包括:課程結構說明、課程的層次或網絡目錄結構(如網大的課程結構)、學習歷史與狀態記錄、課程和學習單元快速鏈接、便捷的資源檢索、導航幫助等。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CELTS-22.1.網絡課程評價規范(標準草案征求意見稿),2002-06-07.

        [2]張巖.淺談網絡教學的作用和模式[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1(2):89-290.

        [3]馮少舟.論遠程教育收益率和遠程教育內部回收貼現率[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2(2).

        作者簡介:

        第4篇:網絡教育的概念范文

        教育游戲產業研究報告將教育游戲定義為能夠培養游戲使用者的知識、技能、智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并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計算機游戲軟件[2]。筆者認為,游戲更傾向指人的娛樂活動的形式,即滿足游戲者一定心理或生理需求的活動形式。因此,游戲一詞也更多的是個抽象概念。由于教育與游戲兩詞比較抽象,教育游戲概念的范疇將會非常廣泛。如教師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游戲屬不屬于教育游戲;家庭教育中使用的游戲活動屬不屬于教育游戲。如果按報告中教育游戲的定義來講,教育游戲指計算機游戲軟件,顯然會與手機上具有教育性質的游戲有一定的分歧;從語法來講,游戲是一種游戲軟件,也令人有別扭感。教育游戲會因此形成一個專有名詞從大眾的頭腦脫離出來,久而久之會阻礙文化傳播。筆者認為,教育游戲是按一定的教育目標來培養學習者的活動形式,有電子與非電子之類。結合網絡游戲特點,本研究中的網絡教育游戲是指在一定的網絡環境下,以電子軟件的形式展開的培養學習者知識、技能、情感等教育目標的活動。

        2網絡教育游戲的基本構成

        網絡教育游戲的基本構成從現實中抽象出的教育傳播四要素分別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體和教育環境,而網絡游戲的基本構成是游戲者、游戲開發者、游戲軟件和網絡環境。從學習者玩游戲的過程中,綜合教育傳播四要素與網絡游戲的特點可知,網絡教育游戲的基本構成是網絡教育環境、受教育者、游戲開發者與教育游戲軟件。

        3網絡教育游戲整合

        3.1教育與游戲的博弈

        教育是目的,游戲是形式。看到這句話,大多數人本能的反應是教育重要,游戲次之,家長與教育者會偏向教育,而游戲開發者更為偏向游戲。由于各自立場的不同,教育與游戲孰輕孰重的矛盾不可避免。形式為目的服務,但不能為此就認為游戲的重要性次之于教育。教與樂的平衡是教育游戲所追求的結合點,也是教育中所一直追求的寓教于樂[3]。筆者認為,教育與游戲的關系不能以一種簡單的串行順序思維來處理,應用并行融合的思維意識處之。

        3.2網絡虛擬教育環境

        在網絡虛擬教育環境當中,教育信息與游戲信息的比重難于處理。教育信息多,無法吸引學生;游戲信息多,無法達到教育的目的;游戲信息與教育信息混之,受教者有可能分不清教育信息與游戲信息,或對教育信息會以一種網絡虛假的心態對之;網絡教育游戲中,教育信息處在暗,游戲信息處于明,游戲者注意力相對分散,教育信息往往會因為其自身難度高、枯燥性被游戲信息屏蔽,如游戲玩家在游戲中會簡單地追求游戲結果和等級或分值的增加。

        3.3游戲者角色變換問題

        從網絡教育游戲的基本構成可以看出,受教育者有雙重身份,既是學習者又是游戲者。學習時刻需要集中注意力,而游戲者則不需要,游戲玩家可以一種輕松心態隨便活動。學習者需要在學習過程中養成一定的學習風格,而游戲者的身份不利于學習風格的養成,如學習者過度依賴網絡搜索問題答案,造成不善于思考的習慣。學習者內在的學習動機與外在的游戲動機有機結合,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習。但如果受教育者在約束性差網絡教育游戲環境下僅以游戲者身份進行活動,便失去了教育的意義。因此,受教育者以何種角色玩游戲至關重要。

        3.4游戲開發者與教育者之間的矛盾

        從網絡教育游戲的基本構成可以看出,游戲開發者要擔負教育者角色。游戲開發需要有教育者的參與才能更好設計游戲。游戲開發者與教育者不是同一人,在游戲設計方面不可避免會發生分歧。如游戲設計者會根據自身的偏好更注重界面設計而忽視教育性。在重技術輕理論的大社會環境下,只知教育理論不懂游戲開發技術者與游戲開發技術人員協調工作將會受阻。因此,開發網絡教育游戲,培養一批既懂教育又懂技術的人才十分必要。

        3.5教育游戲軟件的外部環境生存危機

        教育游戲軟件仍屬于軟件,其開發需要遵循軟件開發的規律,又要遵循教育規律。一般的網絡游戲多數以玄幻故事背影,十分注重視覺畫面設計,升級快,對學生的吸引力更大,教育游戲在開放的網絡環境下生存仍是個問題。家長與教育者監督控制學習者不玩其它網游,給教育游戲軟件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是非常有必要的。

        4從教育角度分析網絡教育游戲

        4.1深層地分析寓樂于教

        寓樂于教,是教育與游戲結合的思想宗旨。但教育與游戲的結合不是兩個詞匯的結合,兩者要真正在實踐中結合在一起還有待思考與探索。教育與游戲的結合,不應簡單地理解將教育信息簡單地架接在游戲信息之上,否則令學習者更加反感。快樂學習是每個學習者和教育者追求的教育理想與信念。從心理學對學習概念的闡述中可以看出,學習要求學習者做出一種或內在或外在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又不是自然變化。在學習過程當中學習者會在情感或習慣上等方面出現不適,學習者要克服這種不適方能達到學習目標對于大學數學習者來說,學習更多是艱苦的過程,寓樂于教的思想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娛樂可以消除學習阻力,而應該理解為減緩或過濾學習阻力,理解為教育者要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習者找到學習的興趣點。

        4.2網絡教育游戲的教學模式探討

        學習者玩游戲來學習,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育者角色被游戲開發者兼任,游戲開發者大多時不可能親自通過語言聲音的形式對學習者進行教育教學。因此,傳統課堂講解式的教學模式很難適應。在網絡教育游戲中,沒有教師的參與,學習者將進入自主探索的學習模式。游戲開發者對學習者教育指導、監控與以及其溝通,需要以任務的形式展開。因此,教育網絡游戲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中,最大的難題就是任務設計。網絡教育游戲的任務設計需要以學習者為根本出發點,可以嘗試以實際問題的形式將知識與游戲任務融合在一起。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闡述了兩種重要的學習形式,同化與順應。同化,學習者能夠自己吸收知識,比順應學習形式更能減緩學習阻力。在游戲中,學習者為了追求快樂不會花大量時間來處理復雜問題。筆者認為,在網絡教育游戲的任務設計中,需盡量將順應問題轉化同化問題,以及處理好同化與順應的問題比例及分布。對實在需要順應學習開式的問題最好提供支架,以觸類旁通的方式來讓學習者進行學習。

        5網絡教育游戲軟件的思路設計

        5.1網絡教育游戲軟件設計的內容

        從符號角度來講,網絡教育游戲軟件是圖、文、聲、像等交互信息的集合體;從意義角度來講,網絡教育游戲軟件是教育信息與游戲信息的集合體。網絡教育游戲軟件設計內容可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交互式符號的設計;另一方面是教育信息設計、游戲信息設計以及它們的融合設計。交互式符號的設計主要分成兩大類,另一類是交互式視覺符號的設計,一類是交互式聽覺符號的設計。交互式視覺符號的設計非常重要,主要包括畫面的質感、色彩、大小等以及文字大小、文字色彩等等設計。交互式聽覺符號的設計主要包括,畫面要素的聲音以及背景音樂。游戲信息設計主要包括游戲操作界面、游戲劇本、游戲規則等游戲內容設計。教育信息設計,即對知識進行包裝的設計;兩者融合設計是指將教育信息融合到游戲畫面、劇本、操作當中去的設計。其中,兩者融合設計是網絡教育游戲軟件設計的核心。

        5.2網絡教育游戲的設計思路

        第5篇:網絡教育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中小學;網絡教育;探究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0) 07-0000-02

        Exploration on the Problem of Middle&Primay School Online Education

        Chen Jun

        (NO.1 Middle School of ChangLe,Changle262400,China)

        Abstract:In this information age,online teaching as a brand-new teaching mode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people.It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more important role especiall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In this article,we restudied and explored the online education and go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ts connotation.The article mainly deals with problems we are fac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popularizing online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which can be the basis for future counter-measures.These problems include:renewal of education conception,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resourses,investment of online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problem of teachers training.

        Keywords:Primary&secondary school;Online education;Exploration

        隨著以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為核心的計算機網絡引入教育領域使其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網絡教育成為一種傳播速度更快、覆蓋范圍更廣的新型教育形式。正如互聯網先生約翰•錢伯斯在世紀之交的預言“下一個進軍Internet的強大殺手就是網絡教育”,時至今日,網絡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中小學網絡教育的發展和推進對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對整個民族未來教育的發展水平,對參與國際競爭、培養綜合素質的人才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網絡教育的概念及理論基礎

        (一)網絡教育的含義

        早在2003年底,上海師范大學趙金波、黎加厚老師通過對“網絡教育”概念相關文獻的綜合分析研究,并結合我國的國情及目前網絡發展和應用的實際情況,提出“網絡教育”是一種師生借助網絡環境,利用面授教育與非面授教育的形式來完成教育教學目標的教育方式。具體來說網絡教育是在網絡環境下,以現代教育思想和學習理論為指導,以學習者為主體,以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等為主要教學手段,運用圖像、文字、動畫、音頻和視頻相結合,充分發揮網絡的各種教育功能和豐富的資源優勢,向教育者和學習者提供的一種新型的交互式網絡化的教育方式。

        (二)網絡教育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學習環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建構主義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構造,即主要指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提供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情境,培養學生的自我反饋意識等。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結構,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理論正是順應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的)。因而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就成為網絡教育的理論基礎。

        網絡教育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形式,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由于能提供多種感官綜合刺激(這有利于情境創設和大量知識的獲取和保持),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進行協商會話,協作學習),還能按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管理學科知識和各種教學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這種方式組織建構的知識庫、信息庫浩如煙海,并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資源(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的主動發現、主動探索、還有利于發展聯想思維和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因而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式與發展,即促進學生關于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是非常有利的,這是其他教學媒體和學習環境所無法比擬的。

        二、網絡教育之于中小學教育

        中小學的網絡教育是在以多媒體計算機與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環境下,以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時空的特點,結合中小學生身心發展,以新課程改革思想為指導原則,以“四大學習支柱” 為人才培養目標,進行中小學課內課外教育教學的組織形態。目前我國中小學網絡教育組織形態,主要存在兩種典型的應用形態,一種是以獨立的遠程教與學為主的中小學網校形式,一種是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為主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

        三、目前我國中小學網絡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我國中小學網絡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基礎教育的迅速發展,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教育觀念的轉變問題

        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不同,使得人們不得不重新認識原有的教育觀念。在應試教育長期的困擾下,評價教育結果的標準是考試分數,導致很多學校雖然配備了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甚至建立了校園網,但并未起到應有的效用,要么閑置,要么另作他用。2004年4月1日,《北京青年報》在《中學生網上生活有滋有味》一文中的調查表明,中學生上網60.7%的人玩游戲,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1%的人關注影視文藝動態,27.9%的人關注體壇動態,27.5%的人看新聞,24.3%的人發E-mail,18.6%的人選擇軟件,5.7%的人關注衛生保健信息。可見,目前我國中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游戲、娛樂、找朋友聊天和發E-mail。

        (二)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問題

        隨著中小學網絡教育的深入發展,網上教育資源的建設已迫在眉睫。目前我國網上資源似乎很豐富,但很多網站的內容彼此重復或覆蓋面窄,而且內容單調,沒有脫離傳統教育的影響。現階段,我國中小學網站主要存在五種形式:百科全書式網站、中小學學校網站、兒童娛樂網站、父母教師網站和商業網站。通過對各個網校網站的拜訪,綜合來看,許多網校只是把書本、教科書搬到網上去,并沒有體現網絡教育的交互式等優點;一些中小學學校的網站則似乎成為學校對外宣傳的工具,內容大多為學校介紹、獲獎情況、園丁風采、校園新聞之類,甚至有些網站還處于建設之中,并未為學生查找學習資料提供多少幫助。在商業網校中,試題庫屢見不鮮,在線學習或同步教室則是“電子教案”。同時,很多中小學建立的校園網由于缺乏教育教學信息資源,“有路無車無貨”,致使投入大量資金的校園網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和效益,造成設備的閑置和浪費。開發、研制網上教育資源,已成為解決我國中小學網絡教育“瓶頸”問題的當務之急。

        (三)中小學網絡教育的投入問題

        網絡教育的建設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1998年美國投入510億美元,旨在使每一位美國公民都能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終身學習。其中,大約有20億美元專門作為公立學校建設網絡教育系統的額外資助,學校所需要的硬件設施則由國家全部包下來。法國政府2000年撥款5億法郎作為支持基金,用于全國小學配備電腦,為上網創造條件。而我國中小學網絡教育投資的主體不明確,中央政府的財力難以覆蓋,地方政府財政力不從心。因此很多學校的硬件配備都是靠學校擠出來的,且規模有限。

        (四)技術支持系統的建立問題

        即使具備了高速寬帶的網絡條件和基本的基礎設施,在實踐中也還是不夠的。為了使廣大的教師和學習者參與進網絡教育中,必須有一套網絡教學和網上學習的技術支持工具,如網絡教育平臺。一個完整的網絡教育平臺應該有望上課堂開發工具、網絡教學支持系統、網絡教學管理系統和教學資源管理系統四個子系統組成。

        這些問題的存在,延緩了我國中小學網絡教育的發展。如果這些問題及時得以解決,我國的中小學的網絡教育將會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陳劍光,杜杰.對中小學網絡教育現狀的思考[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

        [2]徐建一.網絡教育:21世紀教育發展的主流[J].網絡教育研究.在線電子雜志

        第6篇:網絡教育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學習風格元認知自我調節知識構建團體網絡學習環境設計

        把學習看成是個體構建自己的知識經驗過程,是當今教育的一大趨勢,基于這一立場的研究恰是認知心理學學習理論的重點。網絡教育本身的特點,就是以個體主動學習為出發點的,表現出明顯的建構式學習特點。因此,探討兩者的共同和相關性,以認知心理學研究學習者有效學習的條件為依據,設計網絡學習環境,使其更有利于學習者高效、快速的學習,就成為必然的課題。本文主要討論三個問題:網絡教育如何實現個性化;網絡教育如何實現學習者能力、素質的提高;網絡教育協同學習如何達到最佳效果。

        一、學習風格與網絡教育個性化

        人們對于將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用于個別化教學,尤其是在網絡教育環境中實現,確已寄予厚望。達到這一目標的思路是,利用網絡設置及相關軟件,向不同的學習者提供不同途徑和不同順序的學習經驗,為學習者傳送不同種類的學習經驗提供便利。但現實中卻并非如人們所預料的,學習者在網絡中學習盡管其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增強,與人(機)交流的機會增多,但這些并不能證明學習者因此而能更好、更快的學習,因為學習環境的統一性——教育軟件的限定,并不能吻合學習者自己特有的學習傾向,從而不能達到學習者按照自己的學習方式進入學習的“隨心所欲”狀態。

        盡管對于網絡教育的個性化問題早已引起人們的關注,但以往人們所關注的是學習者智力和已有知識的差異(認知),成就動機及其相應的個性特征(情感),很少研究影響學習者意志行動方面的因素——學習風格。所謂學習風格,即指學習者喜歡的或經常使用的學習方式以及表現出來的學習傾向,由于它經常被個體所使用或表現出來,很少因學習內容、學習情境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因而構成學習者的個別差異。注重學習者學習風格,并在教學中直接應用所帶來的直接效果,是有利于我們在網絡教育環境設計中,更好的診斷學習者的學習傾向性,調整教學策略,促進學習者更好發揮自身的潛能,使學習者樂學、易學、快學、學好。

        學習者的學習活動,是知、情、意行的共同參與,這三方面是以意志行動為核心相互交叉,形成學習風格的五個部分三個層面。一是學習風格的認知要素部分:知覺風格、信息加工風格(同時加工與繼時加工)、記憶風格(趨同與趨異)、思維風格(分析與綜合、發散與集中)、解決問題風格(深思與沖動)。二是學習風格的情感要素部分:理性水平、成就與動機、焦慮等。三是學習風格的意志行動要素:學習堅持性、積極性、動腦與動手、保守與創新等。這三部分組成學習風格的心理層面。四是學習風格的生理性要素:對學習時間的選擇、對視、聽、動感的偏愛、學習外部環境的安靜與否等。這部分為學習風格的生理層面。五是學習風格的社會性要素:獨立學習與結合學習、競爭與合作。

        針對以上所述的學習風格內容與要求,對于網絡教育的環境設計而言,主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學習者想學什么就學什么,二是學習者想怎么學就怎么學。前者對于網絡教育而言是很容易達到的。我們重點是討論后者,我們認為網絡教育中要達到教育個性化的效果,就是要根據學習風格的有關理論要求,設計一個系統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者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風格,達到“隨心所欲”的學習狀態。為此,在系統的設計中應包括四個部分:診斷、計劃、教學與評價。診斷是實現個性化教學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其中包括學習者發展的特征、學習風格及已有的知識經驗。通常學習風格是診斷中最易忽視的因素,但它卻最重要,因為它直接參與學習之中并監控著整個學習過程。學習風格的診斷內容主要包括以上所述的三個層面五個部分,可以設計一些問卷于系統環境中,讓學習者在進入實際學習內容之前進行回答而實現。計劃就是讓學習者知道自己的學習傾向以后,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思路,明確自己那些要學,那些是自己學習的難點、疑點,自己準備怎樣學,等等基本問題在腦中有一個清晰的“心靈地圖”。這點可以通過老師的提示窗口,給學習者以提示。教學是通過前面的兩個環節之后,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診斷結果與學習計劃,選擇情景、內容和方法進行學習,也可以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學習一個階段結束之后,要給學習者一個反饋,對其學習效果有一個評價,這種評價可以是計算機軟件給出,也可是學習者發出電子請求,由教師或同學給出。

        二、元認知自我調節與網絡教育激發作用

        當前,我們常以上網獲取信息而大開眼界,感覺確實是豐富了知識,但就網絡教育的效果而言,并非獲取知識是最終、全部目的,否則我們的網絡教育只不過是傳統教育中,幫助學習者填充知識多了一道殘酷的工具而已,對于學習者素質的提高、創造性的開發并非有多么明顯的幫助。而我們所需要培養的是有能力去批評、思考、學會學習、對個人的潛能有所了解的人。這就要求網絡教育必須有一種學習環境,這種環境能夠構筑知識、理解學習者已完成的工作,并能開發在知識社會中發揮作用所必須的能力。認知心理學的關于學習者無認知自我調節的理論,對于我們設計這樣的學習環境有所啟發。

        元認知自我調節簡而言之,就是指學習者對自我學習過程的認知、調節與監控。其基本的假設是,如果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預期結果、思維過程、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思路等能清楚地了解,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調節自己的學習策略,那么就有助于學習者知識的鞏固、能力的提高,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事實也正是如此,一個善于元自我調節的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往往能較好地激活背景知識,集中注意學習材料的有關信息并對材料進行推論。最常用的元認知自我調節策略有:一是對學習材料進行質疑或設問;二是明朗化或試圖解決疑問;三是概括或者回顧學習材料的要點;四是預期或估計后面的內容。其實這一過程就是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對自己學習、理解過程進行自我講解。

        一個良好的網絡教育環境就是要對學習者有明顯的激發作用,要注重以下幾方面的設計。一是突出重點,喚起注意。學習者在網絡環境中的學習內容是千千萬萬的,只有那些新穎有意義,學習者感興趣的材料,才能引起學習者的注意,被學習者所選擇,才能引起學習者的設想與疑問,從而致力去探索。這就要求在軟件的設計中,盡量運用形象生動的富有創意的形式。二是提供知識背景,試圖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認知心理學認為,知識是圍繞一些關鍵的概念而組成的網絡組織,其中包括各種事實概念和命題。如果能激活學習者已有背景知識,那么學習者就有了有益于解決問題的經驗,從而就試圖運用已有的知識、策略去解決問題。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就是能力發展的過程,也是自我有意識的調節過程。因此,在網絡學習環境中,當學習者感到難以解決問題時,適時的給予一個幫助(查詢)系統,給學習者一個知識背景的線索,達到激活學習者內在知識經驗的作用。三是提供一個好的概念模式。也就是學習者學完一個單元之后,用一些概念和短語把所學材料中所涉及到的事實、現象、原理清晰地圖示出來,將有助于學習者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在網絡學習環境中,應有一個提示,就是讓學習者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概括,然后再與計算機中已有資源、教師、同學的意見進行對比,這樣一方面可以起到反饋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有一個較全面的把握。四是給學習者一個操作與驗證的單元。學習者學完了所學的內容之后,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因此,在網絡學習環境中應給學習者一個新的相關內容,讓學習者將獲得的知識、學習策略或操作程序進行運用,從而促進學習者對知識、能力的遷移。

        三、知識構建團體與網絡教育交互作用

        網絡教育的交互作用,是網絡教育本身所具有一大優勢,能較好的使學習者處于學習主體,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在教學活動中,學習者者使用計算機的交互功能,可以通過局域網與其他用戶或網絡服務器進行交流,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與更高層次的網絡進行交流。但并不是由于網絡本身有這樣的一種功能,我們就樂觀的認為,只要提供了這樣的系統,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就找到“靈丹妙藥”。其實不然,一種新技術運用于教學,還有許多與其相關的問題需要解決。如學習者在上網的大量信息中“遨游”會因探究中缺乏方向和條理而受損;如何設置不同的交互學習方式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否則,再好的交互網也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知識構建團體是認知心理學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指學習是通過學習者與他人,與外界的環境,與外部世界所形成的一個知識團體中,相互作用、相互構建產生的。在這樣的一種教與學的環境中,學習者參與知識的傳播,他們在教師幫助設定的目標、指向自己的問題并監控自己的理解,運用可得的資源設計獲取知識的環境。在這種共同參與的學習環境中,是師生分享各自的專門知識或負責找到能帶給團體的知識。在一個相互討論的團體中,學習者通過建設性的爭論,推測、質疑、批評和擺出證據來學習。在這種知識構建團體的學習構想中,學習者不僅能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通過與他人的相互協作,培養自己的協同工作能力,探索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

        由此可見,交互網的教育與知識構建團體的內涵,確實有著內在的一致性,交互網的教育功能確實為實現知識構建團體這一教與學的構想,提供了一種強大的技術支持,知識構建團體的實施要求又為網絡教育的交互作用有效發揮,提出了有依據的設計條件。一是要使學習者避免學習的盲目性,教師要幫助學習者設定學習目標,提供課程支持。也就是在交互進行地教學中,教師必須從大量的網絡信息中選擇出那些適合于教學之用的學習內容。這些信息不僅要有足夠的教學價值,更重要的是要把這些教學材料同各門學科的教學目的和任務以及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習者的認知發展水平聯系起來,使教學信息的傳遞同學習者的學習吸收有機結合起來。為此,在網頁的結構設計上要有一個“導航”系統。二是要根據交互學習的不同方式來設計不同的教與學方式。通常而言,在網絡交互教學中有以下四種方式:1、通過討論來學習。一般是某學習者遇到困難時,向教師提出求助,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安排有關學習者與其討論。2、通過共同建構來學習。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習者的學習情況進行觀察,若發現有共性的問題,由教師發出指令,大家停下來就共同存在問題進行討論,然后得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實現認知能力的構建。3、通過指導來學習。學習者遇到困難時,也可以直接向教師發出請求,當教師認為有必要對其指導時,便可進行指導學習,指導學習的教師要明確學習者的實際理解情況,然后給以相應的啟發和提示。

        參考文獻:

        (1)高文:《建構主義學習的特征》,〈〈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第1期。

        (2)蘭學文:〈〈現代認知心理學理解過程的模式及其教學策略〉〉,《教學與管理》,1999年4期。

        第7篇:網絡教育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網絡教育;網絡課程;課程開發

        【Abstract】 The network education is an outcome that information social education modernize the development, it is an activity to pass because of turn with net or other arithmetic figures contents proceed the study and teaching, making use of well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ique provide of, have the all new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the study environment of the plentifulness resources, realize a kind of all new study method. Network course is study object that network the education provides the content of course, is a learner most in the network education with most directly. This text discussed the educational meaning, characteristics in network first and meaning, then join together the theories foundation of network course developments, discuss the senior high vocational school network course 《 the Practical and Simulative of the Electronics Technique 》 practice with development.

        【Key words】network education; network course; course development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和因特網的日益普及,人們工作、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深刻影響,隨之也涌現出諸如e-Business、e-Marketing、e-Library、e-Learning之類的新概念。網絡教育就是信息社會教育現代化發展的產物,它是通過因特網或其他數字化內容進行學習與教學的活動,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溝通機制與豐富資源的學習環境,實現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1]。網絡教育離不開良好的硬件設施支持,但更重要的是要為學習者提供設計合理、完善的網絡課程。網絡課程為網絡教育提供教學內容,是網絡教育中學習者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學習對象。筆者有幸參與了教育部“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工程” 之一的《實用模擬電子技術》網絡課程的開發建設,該課程主要是面向高職高專教育,由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承擔制作,在實踐中加深了對網絡教育、網絡課程的理解與認識。

        一、 網絡教育的含義、特點與意義

        究竟什么是網絡教育?

        教育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媒體、教育環境與時間等。網絡教育作為教育領域的一項新生事物,是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后產生的新概念,是運用網絡技術與環境開展的教育。我們平時說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是突出說明教育環境;應試教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等突出的是教育觀念;文化教育、品德教育、科學教育等是突出說明教育內容;面授教育、遠程教育等是反映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時空關系;廣播教育、電視教育、網絡教育等則是突出傳播媒體的教育應用[2]。

        網絡教育具有“共享教學資源、交流教育信息、互動網上教學”等功能,它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時空和年齡限制,使學習者可以在沒有圍墻的學校學習,共享國內外的優秀教育教學資源,真正為終身教育創造了條件。教師和學習者可以跨越空間進行實時或非實時的交流,教師的講授和學習者的學習,可以在不同地點同時進行相互交流。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可以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地點,自由選擇學習內容,自行安排學習計劃,隨時提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并能得到及時的解答。網絡教育可提供以學習者為主體的自主學習環境,能充分發揮學習者自主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而不是傳統的以“教”和“教師”為中心的教育。但是,網絡教育的實質仍然是教育,其核心和本質的東西仍然是傳承文化和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網絡教育蘊涵著無窮的魅力,這種魅力不只是體現在技術手段的先進上,而且更體現在它形成了一個新型的、交互的、開放的、終身學習體系,給學與教賦予新的內涵,給教育帶來深刻的變革,推動了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學方式、教育管理、教育評價等的更新[3]。網絡教育的教育核心和本質沒有改變,但它對現代教育的影響卻是廣泛、深刻而長遠的。

        二、 網絡課程建設的理論指導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也稱為結構主義,它最早是由瑞士學者讓·皮亞杰(J.Piaget)提出的。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要真正獲得知識,主要不是從老師那里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和情景中,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用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去同化當前學習的新知識,從而賦予新知識以某種含義。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要求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3]。

        而網絡教育最本質的特點之一就是以“學”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地點、學習內容等,并可隨時與教師進行交流互動;教師對學習者起到的是引導、幫助和促進的作用。這里并不是說網絡教育與建構主義一定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但是網絡教育的的確確比其他教育形式更好地體現了建構主義的教育思想,或者說建構主義找到了一種最好的表現形式。

        所以,網絡課程在設計、開發過程中既要考慮到教材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層次,還要考慮到如何利用網絡的特性,貫徹以能力發展為主,知識傳授為輔的原則,突出學習者的認知主體地位,提高學習者的主體參與程度,加強對學習者的引導和幫助,促進學習者主動進行意義建構。

        三、 網絡課程《實用模擬電子技術》的開發實踐

        通常情況下,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部分主要參考的是傳統媒介的相關材料,最好是該門學科教師在長期傳統教學中積累下來的教學資料,因為這些材料及資料都已經比較成熟;然后結合網絡教學的特點,在一定教學理論的指導下,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加以表現,再利用網絡技術進行傳播。

        《實用模擬電子技術》網絡課程是以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郭維芹教授編著的《實用模擬電子技術》(電子工業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為框架來進行設計和開發的。

        (一) 首頁設計

        《實用模擬電子技術》網絡課程的首頁如圖1所示:

        圖1 《實用模擬電子技術》網絡課程首頁

        課程的首頁主要分兩個區域:

        1. 課程說明區

        該區域如圖2所示,包含“三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要求和課程簡介等內容。這些內容能使學習者了解本課程講授的是什么內容,學好本課程需要掌握哪些知識。

        圖2 課程說明區

        ?

        用鼠標點擊相應條目,即可在首頁中央顯示該條目的具體內容。例如點擊“基本理論”,首頁中央就出現圖3所示的內容。

        圖3 基本理論具體要求

        2. 課程入口區

        課程入口如圖4所示,有:開宗明義、順序教學、實踐訓練、以“管”引“路”、練習提高和自我考查等。這些入口能讓學習者從不同的角度學習本課程的內容和檢驗學習本課程的效果。

        圖4 課程入口區

        ?

        用鼠標點擊相應入口,即可進入該入口的學習環境。例如點擊“開宗明義”就出現圖5所示的學習環境。

        圖5 學習環境

        (二) 教學設計

        在將教學內容制作成網絡課程前,需要將各章節、課文、知識點以及相關概念進行邏輯的組織和結構。知識結構按照其組織方式可以分為:并列結構,即各知識點之間是并列和同級的關系;層次結構,即各知識點間通過遞進、因果、條件關系來組成;復合結構,即綜合了并列結構和層次結構而形成的復雜的網狀結構。

        在進行網絡課程的設計時,要根據教學目標,科學地選擇教學內容,找出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思考傳統教學方法為什么不能或沒能很好地解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及如何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的特點來解決教學中的這一重點和難點。

        《實用模擬電子技術》的網絡課程中,我們就設計了開宗明義、以“管”引“路”等特色欄目模塊。把學習這門學科應該掌握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可能會出現的難點比較清楚的列出來。如圖6所示,我們把實用模擬電子技術中需要掌握的各種“管子”(即這門課程所涉及的物理器件)都集中起來,讓學生在這里就可以把與各種“管子”相關的知識進行對比學習。

        圖6 以管引路欄目模塊

        網絡課程不是文字教材的翻版,而是將教學內容進行了新的整理、歸納、編寫,一般會設計成幾個模塊,缺少文字教材的系統性優勢。在《實用模擬電子技術》網絡課程當中,我們還設計了“順序教學”欄目模塊,這樣就彌補模塊化設計的不足,尊重了教學規律,讓學生對教學內容也有一個比較系統的學習。

        網絡教學的評價依賴于網絡教學評價系統實現,評價的因素有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評價方式包括過程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在這門課程的設計中,我們設計了過程性評價欄目——自我考查。學生在進行了一個階段的學習后,就可以針對每一單元的知識進行自我測試。如圖7所示:

        圖7 自我考查欄目模塊

        對于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要合理地安排和組織知識內容,體現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從而體現出學科的教學特點,反映學科的教學規律,展示出知識結構的功能,方便組織教學活動,易于學習者自主學習,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三) 系統設計

        1、學習環境

        《實用模擬電子技術》采用的是多入口、多路徑的教學形式,方便學習者隨時隨地以不同的入口進入各種學習環境,以保證學習方式的自主性。

        其學習環境主要分入口選擇區、樹狀目錄導航區和內容顯示區等三個區域。

        入口選擇區

        學習環境中提供如圖`8所示的入口選擇區,是為了方便學習者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隨地從不同的入口進入各種學習環境。

        圖8入口選擇區

        ?

        用鼠標點擊相應入口,即可切換學習環境。

        樹狀目錄導航區(圖5的下部左邊部分)

        樹狀目錄導航結構能讓讀者自始至終明白自己處于什么內容的學習中。

        ?

        用鼠標點擊相應條目,即可在內容顯示區中顯示該條目所對應的學習內容。

        內容顯示區(圖5的下部右邊部分)

        內容顯示區中的內容始終緊跟樹狀目錄導航區中選定的條目,如在“開宗明義”樹狀目錄的“動畫演示”中選中“直流負載線和交流負載線”,那么內容顯示區中出現的內容就如下圖9所示。

        圖9 顯示內容與樹狀目錄結構中的條目相對應

        2、界面風格

        界面是網絡課程與學習者交互的接口,友好的界面能幫助學習者有效地學習。網絡課程的設計要注重界面的友好性,做到界面簡潔明了,操作簡便。

        首先,界面色彩的選擇要符合視覺規律,應清晰、簡潔,顏色搭配合理,主題與背景的色彩要對比并且和諧,在做到吸引學習者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又不至于使學習者的視覺疲勞。

        一般來說,以亮色調為主的畫面會給人以明快、爽朗和高雅的印象;反之,以暗色調為主的畫面則會傳達出深沉、忠厚或莊嚴的效果,使人感到壓抑、沉悶。根據此原理,為了使瀏覽者感到舒適、親切、容易接受,我們選擇了明快、清爽的紅白色作為《實用模擬電子技術》網絡課程的界面主基調,輔以中性的灰色進行襯托。

        其次,是字體的選擇。一般來說,只要遵循網頁設計中的字體設計原則就可以了:字體不宜過多,不要使用超過3種以上的字體。因為字體太多顯得雜亂,沒有主題。字號要適合,字號過大,會浪費版面空間,字號過小,又不能吸引用戶注意力,還容易使眼睛疲勞。不同內容的字號要有所區別,原則上標題的字體較正文大,顏色也應有所區別。特殊的字體和符號要轉換成圖像。

        3、超級鏈接

        超級鏈接是組織課程各個知識點的一種很有效的方式,在進行網絡課程的設計時,這種信息組織方式和管理技術可以做到在全面覆蓋各知識內容的同時,又使得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突出,找出可能對學生學習有障礙的內容,找到問題解決的最佳方案。

        在《實用模擬電子技術》網絡課程當中,我們就是利用超級鏈接把入口選擇區、樹狀目錄導航區和內容顯示區有機的結合起來。從不同的入口進入之后,選擇左下部分的不同欄目,右下部分就顯示出該欄目所對應的內容。這是一種基于文字的超級鏈接。

        再者是基于多媒體信息的超級鏈接。如在“開宗明義”樹狀目錄的“動畫演示”中選中“直流負載線和交流負載線”(圖9所示),這個“直流負載線和交流負載線”的動畫演示當中,就做了節點是多媒體形式的超級鏈接。當學習者點擊“按直流負載線移動”這個按扭,動畫演示區就按直流負載線移動;點擊“按交流負載線移動”,動畫演示區就按交流負載線移動。這種超級鏈接的設計可以做到讓課程更加生動、靈活和富有感染力,使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自主的選擇學習內容。

        四、 結束語

        雖然在《實用模擬電子技術》高職網絡課程的設計和開發過程當中,我們遇到了不少問題,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通過這次探索與實踐讓我們從各方面加深了對網絡教育、網絡課程的理解與認識。網絡教育使教育資源共享變為現實;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學習的條件;有助于實現交互式學習;有利于促進教育社會化和學習社會化。它不僅對于學生來講是"學習的革命",對于人們的思想觀念來說,同樣也是一場"革命"。作為教育工作者,應主動、認識、積極地學習和掌握網絡與網絡技術,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靈活運用,并結合教學實際進行網絡課程和教學的設計、開發。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E-Learning與高校教學的深化改革,中國教科網 2001年12月25日

        [2] 馮秀琪,教育、網絡教育與服務,中國教育報 2001年9月2日

        第8篇:網絡教育的概念范文

        網絡教育打破了傳統教育的“一書一本一粉筆”的教學形式,將教學內容通過文字、聲音、圖形、動畫等多種形式來進行展現,將復雜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積累,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2教學方法靈活性

        網絡教學提供了靈活的教學方法,實現了學生與信息、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學生可以通過E—mail、QQ、微博、論壇等多種形式向教師進行提問,與同學之間進行課程的探討與學習的心得,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提問及意見修改自己的教學計劃,這些都體現了網絡教育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3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優勢互補研究

        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具體表現如表1所示。如果將二者進行優化整合,發揮各自優勢,必將得到更優的教學效果。

        3.1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實現教育公平

        我國目前仍處于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傳統教育在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性是教育公平的一大難題,雖然現在許多城市進行教育改革,盡量達到教學及師資在一個地區內的均衡,但在不同地區間仍然存在著不平衡現象,而網絡教育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陷[2]。網絡教育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它的資源共享性,通過它就可以解決教育公平性問題。此外,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改變了信息單向的、被動的傳播的局限,實現了學習者對信息的主動獲取和控制,從而使學習交往模式由單向式向交互式轉變[3]。學生可以通過多樣的網絡形式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實現師生間相互平等、相互影響的交往模式,教師從原來高高在上的長者變成了學生的朋友,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并逐漸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轉變。

        3.2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提高學習效率

        在傳統教育中,規范化的課堂教學,嚴謹的教學節奏,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由于課堂緊張的氣氛,及過于教條的教學方法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可以將網絡教育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帶入傳統的教學課堂,將復雜化、抽象化的問題通過動畫、聲音、視頻的形式穿插在教學內容中展示給學習者,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下接受知識,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得學習的印象深刻,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3.3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優化教學方式

        網絡教育在教學形式上雖然不受時間、空間地限制,但對于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要求極高,沒有了課堂的學習氛圍,沒有了老師的督促,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就要發揮傳統教學對于課堂有效控制的優勢,教師在開學初為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定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期中可以進行測驗,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進行分析和總結,另外在網絡教育中可以安排一些課堂教學的課程,定期安排學生與教師的見面會,增加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3.4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構建終身教育體系

        第9篇:網絡教育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網絡教育;成為;留守兒童;朋友

        一、科學利用基于信息技術的網絡教育資源,促進留守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留守學生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賺錢,對于子女的關愛較少,沒有有效履行監護人的責任。很多留守學生都處于隔代教育、隔代撫養的現狀,從而導致留守學生特別缺乏“父愛”“母愛”,缺乏對于家庭的溫暖,性格變得孤僻,心理健康蒙上陰影。行為習慣格外差,脾氣暴躁,打架斗毆等。我們以網絡教育平臺為載體,開設關愛留守學生思想教育陣地,開通學校數字圖書館,通過網絡教育平臺實施德育,培養城鎮留守學生的優良品德。班主任或者心理輔導老師通過在網上搜索一些勵志的故事視頻,利用每周班會的時間組織留守兒童進行觀看,或者組織開展留守學生心理健康的講座、討論、演講等形式教育留守學生,激發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目標,讓他們能夠感受到無限的關愛。

        二、合理利用基于信息技術的網絡教育平臺,提高留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當今社會條件下,電腦、互聯網像一把雙刃劍,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不少留守學生因為沉溺網絡而學業荒廢,一些留守學生因沉溺網絡而走上邪路。因此,如何加強對留守學生的網絡知識教育,成為擺在學校、教師面前的重大問題。只有學校把網絡教育開展起來,讓留守學生樹立正確的上網理念,才能挽回這些孩子的心,把他們引向正道。據調查研究:留守學生的學習成績,令人堪憂!有近80%的孩子學習有困難,近20%的孩子學習沒有困難,過半數以上的孩子沒有家庭輔導。學校要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庫、各大網絡教育平臺(如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一點通教學網、綠色圃中教育網等),組織留守學生觀看專家講座、名師課堂、微課教學等視頻,鼓勵留守學生通過互動交流平臺,與網絡中的教師和學伴共同學習、互動交流,從而提高留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引導留守學生安全上網,教會他們自主學習的方法,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愛好,讓留守學生的個性特長得以發揮,讓網絡教育平臺成為留守學生的“朋友”。

        三、充分利用基于信息技術的網絡教育平臺,幫助留守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讓留守學生在平等、開放、融洽的氛圍中得到應有的關心、引導、溝通,進行自我教育,從而促使其人格健全發展,增強留守學生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的心理適應、自我調節、適當求助、健康成長的能力,促進留守學生優良品德的形成。

        四、有效運用基于信息技術的網絡教育平臺,為留守學生搭建“心靈的港灣”

        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留守學生的心里逐漸變得孤獨、寂寞,他們渴望得到家庭的關愛,渴望得到更多的關注與理解。我們充分利用網絡教育平臺,一是通過數字校園管理平臺建立留守學生檔案管理系統,為留守學生建立完善的電子檔案,由班主任負責記錄學生在學習、生活方面的詳細情況,二是為留守學生構建網上心理咨詢室,除配有專業的心理教師為留守學生及時疏導外,同學們有什么心聲,都可以在電子檔案上抒發感嘆。信息化的網絡教育平臺,有助于加強學校與留守學生監護人之間的聯系,共同搭建留守學生關愛的網絡體系,促進留守學生健康成長。

        五、適時運用基于信息技術的網絡教育平臺,開闊學生的視野

        城鎮學生生活環境較為單一,有許多孩子父母經常出外打工,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兒童,他們每天除了課本之外,了解外部的工具就是電視機,課外書很少,因此,他們經常以看電視打發時間。為此,在課外我們教師應多用網絡教育平臺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廣闊的視野,讓他們通過網絡教育平臺去認識、了解外面的世界,讓他們通過網絡教育平臺去北京采風,讓他們通過網絡教育平臺到巴黎去“游覽”,讓他們通過網絡教育平臺認識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通過網絡教育平臺,讓留守學生認識到電腦不但可以用來上網玩游戲、聊天、看電影,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進行網絡學習、查找資料、瀏覽新聞、寫博客等等,書本不是唯一獲取知識的途徑,電腦也不只玩游戲的概念了。綜上所述,留守學生的成長,離不開網絡教育平臺的應用。在網絡日益發展的今天,作為學校,作為教師,我們就要千方百計創造條件,讓師生利用網絡教育平臺,把網絡教育貫穿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為師生創造一個安全的教學環境,為師生搭建一個溝通的橋梁,為師生創造一個學習的平臺,為師生開拓一片廣闊的空間。讓留守學生的夢想插上翅膀,讓留守學生的理想翱翔藍天。

        參考文獻:

        [1]王良鋒,張順,孫業桓,等.農村留守學生孤獨感現況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6(7).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美女一级视频 |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精品妖精 | 日产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 日本又黄又潮娇喘视频免费 | 思思热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